■中国传统包括饮食文化深受西方风尚冲击 ■中国已是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汹涌而来的洋快餐是造成胖子增多的主要原因 ■2006年,肯德基在中国计划要开到1700家,占据中国主要城镇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饮食结构的西化现象日益严重,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了不小的负作用,中国百姓传统饮食的“金科玉律”已黯然失色。有些人不太相信膳食对健康的作用,觉得不像吃药那样“立竿见影”。其实,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每天都会损害健康。西餐中的“洋快餐”确实存在好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据目前我国整个营养状况调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和文明病并存。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营养尤为重要。“寓医于食”简单讲,就是多科学合理进食,才能少得病,少求医。中国人讲究食疗,而西方人却习惯于吃药片。中国的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就收集了谷类、豆类植物10多类约200种;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鱼、肉、蛋约百多种。所以形成了中华民族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显,也保证了膳食的平衡。而西方是药片文化,因为西餐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品种单调,造成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因此,为保证膳食营养不足,西方从各种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进食。然而,食物并不会像化学合成药物那样有单纯的效果,因此不用担心有副作用,它可以维持机体平衡,促进健康。 “洋快餐”是“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 营养学家指出,食物热量的60%左右来自碳水化合物、25%来自脂肪、12%~15%来自蛋白质是理想的构成比。另外还要求低钠(每天3~8克氯化钠),低糖和高膳食纤维(每天20~30克)。按以上标准衡量,可以发现“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美国出版的一本快餐专著估算,若一日三餐全吃快餐,摄入总热量可达3005千卡,远高于中年男女所需热量值(分别为2700千卡及2000千卡),所以营养学家称“洋快餐”为“能量炸弹”(Energy Bumb)。此外“洋快餐”中脂肪提供的热量达1440千卡,占总热量的48%,大大超过了30%的标准;钠4.9克,也超过了3.3克的标准。高热量诱发肥胖,高钠则诱发高血压。由于快餐食品营养严重失衡,所以国际营养学界称“洋快餐”为“Junk Food”,即“垃圾食品”!我在赴德访问经历中,多次见到德国的家长教育孩子拒绝美式快餐,指出“垃圾食品”损害健康;成人也注意尽量少吃这类食品;城市管理部门不允许快餐店建在繁华的市中心,以期减少快餐对儿童的诱惑和危害。 “洋快餐”具有成瘾性,诱发肥胖 “洋快餐”具有成瘾性,严重损害少年儿童智力,诱发肥胖。长期食用“洋快餐”的儿童易患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美国国会议员、营养学家和消费者协会声称“肥胖和吸烟一样,已成为公众健康问题”。号召“把快餐赶出校园!”充斥校园的快餐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孩子肚大腰圆:2002年11月,纽约因长期食用“洋快餐”变成肥痴的儿童,在法院控告“麦当劳”引起儿童肥胖。美国芝加哥市儿童纪念医院营养学家吕蓓卡·恩格指出,“一个3岁的肥胖孩子,往往经常喝果汁饮料,而且每星期要吃 5 次肯德基、麦当劳。” 2003年1月29日伦敦《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洋快餐”具有成瘾性!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施瓦茨对美式快餐(汉堡包、炸土豆片、炸薯条等)生物效应的研究发现,“洋快餐”可引起食用者体内激素变化,导致进食者难以控制进食量。这一爆炸性的发现表明:食用“洋快餐”导致发胖,绝不能简单归结为肥胖者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是“洋快餐”具有成瘾性!因为一顿快餐几乎能提供人一天需要的热量和脂肪量,长期食用“洋快餐”,机体对激素——瘦素(leptin)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正是瘦素可以对大脑发出信号,来协调人的饮食行为,而食用“洋快餐”后对瘦素的抵抗就意味着诱发肥胖。 “洋快餐”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早在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就曾经公布:炸薯片和炸薯条,汉堡包、面包、饼干等食品中含大量丙烯酰胺(acrylamide)。该报道指出,1公斤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含量是400微克。而德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丙烯酰胺含量不能超过0.1微克。丙烯酰胺可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每公斤食品中所含的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毫克,“洋快餐”的炸薯条中丙烯酰胺超标100倍,一包普通的炸薯片超标约500倍。研究显示,长期低剂量摄入丙烯酰胺的人会出现嗜睡、情绪波动、记忆衰退、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且伴有出汗、肌肉无力等末梢神经病症。1990年,美国加州法律就将它列入致癌物之列。200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还专门呼吁采取措施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随后,我国卫生部也专门发出公告,建议改变不良的膳食习惯,减少丙烯酰胺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全球25位顶级科学家就此问题在日内瓦进行了讨论,达成如下共识:人类正遭受丙烯酰胺毒性的严重威胁,而丙烯酰胺大量存在于“洋快餐”中。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西式快餐的化验结果表明,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与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以及油煎、油炸食品中都含大量丙烯酰胺,部分食物中含量超标400倍。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部负责人约翰·施伦乌博士指出:现已查明,凡与食品有关的癌症中,30%~40%都与丙烯酰胺有关。“洋快餐”含致癌物质在美国引起普遍重视,美国工人西泽·巴伯把美式快餐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洋快餐”使他不健康。由于缺乏健康意识,在利益驱动下,中国仍在积极引进“洋快餐”。 “洋快餐”使用的“氢化油” 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而“氢化油”就是将植物油加氢,成为固态和半固态的油脂。反式脂肪酸广泛分布于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炸鸡等典型的西方食品中,摄入后会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危害健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威利特教授在1991年就指出:氢化油危害健康!因为氢化油含38%左右自然界不存在的反式脂肪酸,其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危害健康。多年来,科学界就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大量的代谢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其有害健康。威利特指出:“氢化油的摄入量与心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氢化油比饱和脂肪更糟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食物中含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东西方传统膳食结构的巨大差异,使中国国民对反式脂肪酸的认识远远落后于西方,我国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膳食中存在反式脂肪酸,国内有关反式脂肪酸的研究也非常滞后,迄今未见有关其膳食分布和安全评价的研究报道。然而伴随“洋快餐”的泛滥,饮食结构的西化,煎炸加工的快餐类食品不断增加,国民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越来越多。 “洋快餐”危及食品慢性安全,破坏生态建设 食品慢性安全是指食品对各种慢性疾病和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有关食品慢性安全的评价标准如下:(1)食品对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2)食品对某些疾病危害因子的影响;(3)食品对人体基因的影响;(4)不平衡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存在的潜在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快餐业为代表的商业文化迅速蔓延,2000年,美国因饮食不当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的5倍。美国国民普遍肥胖的现实,反映出西方营养科普受商业活动的影响,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性。 199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健康”。“正当快餐店的金色标志风靡全球的同时,香烟广告中的男子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形形色色洋酒的广告更是不绝于耳。”美国《商业日报》记者用形象的语言这样描述美国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动的以快餐、香烟和酒等广告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攻势。 贫穷的人反而肥胖,会使我们的祖先不可思议。2004年3月14日,《纽约时报》题为“所有的‘进步’都在渐渐危害生命”的文章指出:正是由于美国社会底层的穷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鸡肉汉堡包、特大匹萨饼(必胜客)、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等,使他们成为美国最容易发胖的人群。2000年因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导致10万美国人死亡。一则西方媒体的漫画,在汉堡包、热狗、炸薯条、冰淇淋等“洋快餐”旁边写着:“我们杀死的美国人和香烟杀死的一样多!”。 “洋快餐”还是造成糖尿病和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2005年彼得·古德曼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题为“快餐咬了中国文化一口”。文章指出:对28个国家的1.44万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发现,在中国41%的受访者每周至少要吃一次“洋快餐”;而在美国,这个数字仅为35%。文章披露:麦当劳在中国的105个城市有600多家分店;肯德基炸鸡店在中国2005年拥有1200家分店。中国目前约有两亿人体重超重,600万人肥胖。文章尖锐地指出: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专家认为:“洋快餐”的消费日益增多,是造成中国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的首要原因。 洋快餐的错误导向使肉类消费剧增,1988年~1998年,中国的肉食消费量增长了1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达46公斤/年,接近发展中国家平均消费量的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之首。 根据2005年新华社报道,国家商务部提供的有关信息称:目前中国居民猪肉的人均占有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达到33公斤/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肉类中,牛、羊、禽肉占了37%,农村人均消费的肉类中,牛、羊、禽肉占了21.5%,分别比199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餐饮业的社会肉类消费量为1000万吨,而居民家庭总体肉类消费量则达到了2800万吨。从肉食消费的增加来看,似乎标志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单纯以肉类消费来评价营养状况是短视的,因为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过量肉食危及民族生存!因为生产一斤猪肉和禽类需要投入5倍到3倍的粮食,一亩地用来养牛能生产1磅动物蛋白质,而种黄豆可以生产17磅优质植物蛋白,吃肉比豆类需要土地多16倍,家禽养殖业的耗水量是种植蔬菜、谷类用水量的8倍,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亚于工业污染。 全球抵制“洋快餐” 当前,抵制美式“洋快餐”已成为世界潮流。当美式快餐店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竖起鲜黄色的店标后,有16万巴黎人签名,要求当局拒绝其“染指”这块文化圣地;在英国,人们在美式快餐店门口“站岗”,劝阻他人进店消费;日本医院公团指出:西式快餐在急剧危害日本人民的健康,过去十年日本肝、肾疾病与血胆固醇水平高的人数翻了一番。因此,日本营养学家告诫:“长期食用西式快餐危害健康!”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兴起“慢餐(Slow Food)运动”,并逐步扩大到整个欧洲。与此同时,以色列“慢餐协会”也向迅速扩张的美式快餐业宣战,他们抨击美式快餐的营养弊端,号召人们回到餐桌旁和家人一起享用风味食物;当然营养学界在抨击“洋快餐”是“Junk Food”(垃圾食品)的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进行膳食营养结构上的改善。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14%的美国青少年体重超标,已经是70年代的3倍;约13%的6~11岁的儿童体重超重,也比20年前翻了一番。 英国预防医学专家指出,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等“垃圾食品”,是造成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肥胖已经给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险。英国食品标准署统计,食品厂商每年花在“垃圾食品”上的广告费达2.85亿英镑。快餐广告的“品牌效应”严重影响儿童饮食嗜好,造成孩子偏食。许多父母说,教育孩子100遍:不要吃“垃圾食品”,也不如足球明星在炸薯片的广告中一句“味道好极了”作用大。为了防止儿童肥胖在英国蔓延,2004年11月15日,英国政府发布了《公共卫生白皮书》,禁止电视台在晚上6时到9时的黄金时段,播放“垃圾食品”的广告。英国广播电视和通讯业的监管机构统计发现,有70%的4至15岁的少年儿童在晚上这个时段看电视。英国医学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下一代英国人中的40%都可能患肥胖症。作为《公共卫生白皮书》中规定的补充,英国政府为了使效果最大化,除广告外对这类食品的标签、包装和零售店都要进行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张皎指出,美式炸鸡易引起儿童性早熟或者肥胖。据有关新闻报道:天津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每月都要接待不少带孩子来治疗性早熟的家长,有的孩子五六岁就变声、乳房发育、出现生理性月经,家长感到既可怕,又不可思议。医学上将男性儿童10岁以前,女性儿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称为性早熟。曾有一位母亲找到科主任,告知她不到6岁的儿子出现了第二性征,母亲说平时从不给孩子盲目进补,连吃药都很小心。可是当问及孩子的饮食时,母亲说孩子特别爱吃炸鸡,几乎天天不离,究其原因,毛病就出在偏食炸鸡上。不少人认为吃肉多就是有营养,“洋快餐”肉量大、油炸后的味道诱人,但是长期食用肯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对中老年人也是如此。 张皎委员呼吁:应尽早将这类垃圾食品清扫出中国快餐市场,至少应该严格限制其发展。他指出,尽管因为受高额利润驱使,或其他利害关系制约,这种做法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正如在发达国家烟草业市场越来越小、就转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去开拓市场一样,应该正视“洋快餐”对国人健康的危害,对其关上大门。对“洋快餐”等油炸食品,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限制其发展。同时应引导百姓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以减少儿童肥胖、性早熟以及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与饮食结构直接相关的“文明病”发生。此外,在宣传舆论导向方面也应当广而告之:“煎、烤、烘、焙类快餐有害健康”,并应发布强制性法规,规定经营企业必须在醒目位置张贴告示:“此类食品不利于健康”,就像在香烟包装盒上印制“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一样,提醒消费者。事实上,上述“炸薯条风波”并非仅仅是一个留给消费者自我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商家在利益与诚信之间选择的问题。 |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