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补充剂
[打印本页]
作者:
若兰
时间:
09-12-3 12:08
标题: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补充剂
怎么样选择营养素建议,转帖;
( 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营养补充剂
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00:00
新浪读书
从理想状况来看,身体具有新陈代谢的机制,可以完成细胞的新老替换,在理论上便能使得身体的受损部位得到修复,只要补充足够的材料,身体可以完成康复的任务。然而,这种康复就像修房子一样,理论上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材料,便能把一座旧房子修好,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事情的进展,例如,房子太旧,可能还没来得及动工房子就已经倒塌了,这时准备再多的材料也是徒劳。所以,假如你要想重获健康,起码要赶在身体这座旧房子还没有倒塌之前,就来考虑如何修理。
借助营养补充剂的力量是增加身体康复的有效手段。那么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呢?一般而言,任何疾病的康复都需要用到基础的营养素,也就是在你的营养补充方案中,至少要含有下列的几种营养素:各种氨基酸、复合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钙和镁元素。这些营养素相当于修房子用的基础材料,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将影响到身体康复的效果。我不主张只摄取单独的某种营养素来支持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依赖单一的营养素来获取健康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人有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看到某种营养素的描述好像像灵丹妙药,于是便以为只服用一种营养素便能获得全面的健康。因此在选用营养补充剂时应该记住的第一个原则是:尽可能将全部的基础营养素加入到你的补充计划中。
保证了基础的营养素供应充足后,我们再来考虑这些营养素运用的效率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使这些营养素能够高效率地支持身体的康复。要达到这个目的,取决于在康复过程中合理使用功能性的营养素。假如说基础营养素是汽油的话,那么功能性的营养素便是点燃汽油的火花,能够使汽油燃烧放出能量,功能性的营养素可以使身体高效利用基础营养素,从而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对于功能性营养补充剂的选择我们可以顺着两条思路来进行:
第一、根据对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估,从“健康管理自助表(6)营养素的功能”选择,填入“健康自助表(7)根据身体状态选择营养补充剂”中。
健康管理自助表(7)根据身体状态选择营养补充剂
身体状态 可选择的营养补充剂
提高免疫力 辅酶Q10、紫云英、大蒜素、锌、硒、维生素B6等
有益黏膜 维生素B2、黑核桃、越橘等
有助排毒 芹菜子、深海鱼油、螺旋藻、乳酸菌等
有益肝脏 牛奶蓟、胆碱、L-精氨酸、L-半胱氨酸、锌、卵磷脂、维生素B6等
有益肾脏 维生素B6、紫云英、银杏、越橘、牛奶蓟等
有益肺部 黑核桃等
有益心脏 深海鱼油、月见草油、铬、辅酶Q10等
有益胃部 维生素B6、L-组氨酸等
…… ……
根据身体的状况,选择2~3种功能性营养素作为基本营养素的助推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选择功能性的营养素时,除了考虑身体状况之外,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身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发病部位所在的器官,同时也应该考虑与之相关的器官修复。
总的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营养补充计划由基础营养素加上2~3种功能性营养素组合而成。这是最简单的原则,至于选哪种,用量多大,因为个体的差异,则需要每个人自己根据身体的反应来调整。
作者:
柳梢春雪
时间:
09-12-6 21:56
感谢若兰的贴,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营养素,真的很神奇啊!
作者:
默女
时间:
09-12-6 22:18
真的这么神奇吗,可那一大串的药名,看得我晕!那么多的药在胃里翻滚,不难受吗,行吗?而且,要一辈子吃吗?
作者:
若兰
时间:
09-12-7 12:53
3#
默女
首先想告诉你那不是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面就是含有那些营养素,那是营养素。就像我们吃一个橘子,里面就有许多的维C,还有其他的营养元素,只是当我们身体病了之后,如果仅仅通过食物来摄取就完全不够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因为压力或者污染导致我们身体营养失衡,基因决定我们在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会得哪一种类型的疾病,例如有些人得癌症,有些人炎症,有些人精神心理疾病,,,,,
人是由各种脂类蛋白质造成,我们身体的许多活动,包括精神心理活动都需要各种营养素来运作维持,,,,,桌子坏了用什么修?用木头,墙壁坏了用什么修?用水泥,,,,人坏了,不是用药,而是该用造就人的各种脂类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建议先看看营养学的书籍。
作者:
ljandy_33
时间:
09-12-8 16:10
顶力支持!
作者:
真真
时间:
11-10-11 15:31
做到身心健康真得好幸福!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