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好的家教可以浓缩为六句话(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1-5 21:05
标题: 好的家教可以浓缩为六句话(转载)
(1)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有的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说这位母亲初中还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做得到呢?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头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的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得,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都是优秀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都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习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
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们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在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挺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这时父母应该给予建议。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们就能有多高。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作者: 小娜 时间: 09-11-5 21:25
作者: 深海 时间: 09-11-6 12:09
1# 美惠子
惠子姐,学习了,谢谢!
作者: 我是谁 时间: 09-11-6 12:14
谢谢
给父母们都有帮助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09-11-15 18:45
作者: 我要走出抑郁 时间: 09-11-16 22:10
好文章。收藏了
作者: yzplq 时间: 09-11-16 22:32
作者: 火烈鸟 时间: 09-11-17 22:57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喜欢这句话,一个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司晶老师说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作者: sarahooo 时间: 10-2-14 04:08
我觉得这个教育太刻意了
安金鹏算是真正的教育成功吗? 我听说的是一个跟媒体宣传不太符合的故事。
另外我不赞成年轻人读伟人传记。 非常不赞成。
作者: sarahooo 时间: 10-2-14 04:09
当你看看到安金鹏的事迹之后,不知道您有何感想。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 ... 6/content_24168.htm)我的第一感觉是,中国式的人造神话。
当看到安金鹏的声明之后,确认了俺想法的正确性。
(http://blog.sina.com.cn/u/1256483997)
对此,我只能表示一声叹息,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者的意淫。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总是弥漫着这样的一种怪圈,一旦某个人功成名就之后,立刻就神化。尤其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你会发现大量这样的神话。
汉高祖刘邦,红日下凡。
汉武帝刘彻,异香扑鼻。
汉光武帝刘秀,天上的赤脚大仙。
曾国藩,大蟒蛇降世。
总之,都不是人,都是神!
封建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神话帝王。
怎么,今天的人,还要去塑造这样的神话呢?或许真如霍妮所说,这是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最简单的例子,参看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中国的著作和美国的著作的不同之处,我们便会发现这种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奥巴马当选总统,从小天资非凡,胸有大志。。。。。。总之,奥巴马从小就远远的优秀于同时代的人。奥巴马是神。说句难听的,放个屁,都是香的。
美国人的思维,奥巴马当选总统,他还是一个人,不是神。奥巴马同样有很多不足。
可是,中国却有了安氏神话。
非常不幸的是,我们的科学已经拆穿了大量类似“安金鹏”的神话。
因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孩子,通常成就也比较大。家庭生活条件差的孩子,将来的社会成就也相对差一些。当然,这只大部分,并不是一定。人若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生命之花亦将枯萎。
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吗?当然不是,但成为贼的可能性很大。(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有非常清晰的描述)
在美国,30—40岁的黑人,平均每4个就有1个在监狱中。原因很简单,种族歧视所导致的黑人的生活和经济地位,远远的差于同样的白人。同样的工作能力,黑人的薪水只有白人的65%—80%。
所以,更多的黑人只能生活在平民窟。在这种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童年经历将会非常的糟糕。由此造成这些孩子的情感、人格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所以,请放弃这种中国式的教育意淫吧。
多给孩子创造出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情感生活。当然,从困苦中脱颖而出,掌握人生的命运,将更加值得我们最热烈的喝彩。
末了,非常称赞安金鹏,确实是好样的。
面对着夸大,虚假的报道,真正的站出来,不矫饰,不伪装。安金鹏,告诉了你一个真实的安金鹏。安金鹏,也是一个人,不是神。
安金鹏,我佩服你。
作者: sarahooo 时间: 10-2-14 04:13
http://blog.sina.com.cn/u/1256483997
关于张有德先生写我的文章的说明
大 中 小
一
最近,天津市武清区文化局副局长张有德先生发表了以我为主人公的严重失实的两篇文章。一篇于2006年8月21日刊发于《中国民航报》(见
http://www.caacnews.com.cn/2006journal/821/682151.asp
),另一篇于2006年9月16日刊发在《天津日报》(见
http://epaper.tianjindaily.com.c ... 6/content_24168.htm
)。张有德先生发表这两篇文章前后没有与我进行任何联系。张文中几乎所有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下面我只挑选一小部分内容做一说明。
1、张文中写我的博士生导师为哈佛大学在北大的兼职教授,并写我获“全额奖学金”到哈佛读博士后。我的博士生导师为北京大学的全职教授,我在北大读研究生期间与哈佛大学的教授从没有过任何联系。我现在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做博士后。博士后是短期工作职位,根本不存在“全额奖学金”的概念。
2、张文中写“研究生应该满3年毕业,安金鹏用2年就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又轻松顺利地考进了北大博士研究生班学习。博士研究生应该5至6年毕业,安金鹏用4年时间便戴上了博士帽”。我在北大为硕博连读,没有硕士学位。硕博连读正常情况下学制共为5年。
3、张文中写“1998年第一学年期末考试,他以满分的成绩位居全班第一;紧接着又申请参加数学系大二课程考试,结果又是满分。再申请参加大三数学课内容考试时,报名期已过,只好来年再考。……第二学年期终考试,他英语过了6级,4年的数学主课全部以满分结业。……安金鹏这几年不仅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取得数学博士的学位,他还学完了物理系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由于北大本科生每人选课各不相同,根本无法排名。北大的考试不存在申请报名期,我大学一年级也从未想过要参加大三的考试。我至今从未参加过英语6级考试,这几个满分的说法更是荒唐。我在北大期间只选修过物理系的一门本科课程。
4、“2005年安金鹏以学生身份出席世界数学研究会”。此事完全是无中生有。
5、张文中写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在北大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北大有“数学研究所”,但为纯粹的研究机构,从来不招收学生。
6、“2005年‘五一’前夕,金鹏已同一位叫巩郅帜的湖南女孩领取了结婚证。巩郅帜小安金鹏1岁,2005年在北大读完硕士研究生”。我的结婚日期、我妻子的姓名、年龄、学历无一正确。
张文中对我本人生活、学习情况的细节描述也与事实严重不符。由于内容过于荒诞,我不再一一说明。
二
2006 年9月初,经朋友提醒,我读到了张有德发在《中国民航报》的文章,读后我深感气愤和震惊。随后我致信中国民航报社,讲了张文失实的严重程度,要求报社进行辟谣。经过多次交涉,中国民航报社表示可以发表声明辟谣,但声明中需注明失实文章“系张有德先生通过联系安先生亲友间接获取信息撰写而成”。
据我后来了解,张有德先生于2006年6月至8月期间曾数次致电我父母要求采访,都被我父母拒绝。但张在电话中也了解到关于我的少量信息(例如我在国外等)。除此之外,张有德没有从任何我的其他亲友处取关于我的信息。而我父母不可能对张有德先生说文章中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所以可以肯定,文章为张有德先生根据从我父母的电话中获取的少量信息杜撰而成。而张文从撰写到发表,不仅我毫不知情,我父母也毫不知情。因此,中国民航报社这样的声明我是绝不可能认可的。
由于中国民航报社迟迟不肯进行客观的辟谣声明,而在我与中国民航报社交涉的过程中,张有德先生又将其第一篇文章中的荒诞材料进行增删重组,写成另一篇文章发表在《天津日报》。这两篇文章现已被多家网站转载。所以我有必要先在网上向关心此事的朋友做一下说明。
三
另外,张有德先生1997年曾在《知音》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关于我的文章,题目多种多样。这些文章发表前,张有德先生也从未对我进行正式采访。当时他曾经数次到我家拜访。我发现他提的问题不着边际,基本不予回答。有一次张先生的话让我非常气愤,我一气之下把他赶出家门。这些文章失实同样非常严重。例如,张文中写我爷爷于1994年去世,而我爷爷在张撰写那些文章时身体健康。这些文章不仅严重失实、内容荒唐甚至无中生有,而且极力渲染一种不真实的感情色彩,很多语言采用第一人称,导致后来的有些转载中读者误以为我本人是文章的作者。我当时就对张有德先生的文章非常气愤。但是我当时年纪小,对突如其来的一切感到无所适从。而且我想安心学习,不希望因为此事打乱自己的平静心情。
但对我来说更加荒唐的是,张有德的失实文章几年来在国内造成很大反响。全国很多学校组织了学习我的“事迹”的活动。有些语文、英语、政治教学参考书和试题也以我的事情为材料。还有很多人表示对我进行捐助。其中绝大多数捐助我当时就婉言谢绝,同时告知张文的失实情况,但这也造成一些捐助者的失望或不理解。而少部分捐助由于我那时年纪小和其他各种原因,我当时无法拒绝。例如,有些人通过政府对我捐助,而我事先无法与捐助人取得联系。
社会上对我的关注给我在心理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和压力。很多人看过张有德的文章后,对我有了一种不真实的先入为主的评价,而我又不想因为这些改变自己,这使我在与很多人交往时非常困难。出于无奈而被动接受的一些捐助,使我至今深感不安,因为捐助者心中的捐助对象并不是真实的我。对此我一直想用合适的办法进行弥补,但至今没找到好的办法。
张有德先生1997年的文章及其后来的转载给很多人留下了关于我的不真实印象。我想借这个机会对此进行说明。
1、张文中用不真实的感情色彩极力渲染我家经济条件的困难。我老家的确在农村,但对比当时农村的经济水平,我家的经济条件应该算中等,远不像张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2、我从小学、中学至今的学习动力与家庭经济条件毫无关系,也与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基本无关。
3、很多人表示被张文中的主人公所感动。如果是我本人,看过张文后也会被主人公所感动。可是相对于事实真相来说,可以说张文为纯粹的文学作品,里面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与我毫无关系。
四
请记者和其他关心此事的朋友不要去打扰我的家人。如果有问题,请致信jinpeng.an@gmail.com。对于合理的问题,我会及时通过回信或在这个blog中给出答复。
安金鹏
2006年9月24日
作者: sarahooo 时间: 10-2-14 04:21
本帖最后由 sarahooo 于 10-2-14 04:35 编辑
转载一篇网上的博客(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759)
传记,爱你不容易
我在前面《不敢相信历史》的博文里,谈到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和政治方面的原因,我们所说的历史里常常会有一些“非历史”的内容。而作为具有史料价值的传记来说,虽然没有这些局限或限制,但是由于各种人为原因(如利用回忆录为自己和他人唱赞歌),这些史料价值大于其它价值的传记类作品(包括纪念、回忆类文章)也经常会出现与历史相左的内容,让我们产生一种信它不容易的无奈。
在多种茅盾的传记中,写到茅盾东渡日本时,只字不提秦德君其人,好像她与茅盾没有任何关系似的。事实上,茅盾是与秦德君同船去的日本,后便与秦德君同居。两人的恋情与怨怼,秦德君已于80年代初在日本的汉文杂志上发表长篇回忆录,文化界的人,少有不知道的。而作家韩山石认为,茅盾与秦德君的恋情,在茅盾一生中,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出茅盾以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来源,也可以看出茅盾人性上的光彩和性格上的懦弱。(韩山石《避讳,在传记写作中蔓延》)
在那篇文章,韩山石还提到其它几个例子,其中包括倍受人们爱戴的冰心先生。在胡适诞生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冰心曾在《新文学史料》上写过纪念胡适的文章,冰心说自己虽然与胡适有过不浅的交往,但她一生没有写过信给胡适。但中华书局出版的《胡适往来书信选》却赫然印了1931年和1947年两次致信胡适。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和史传作品里好像并不少见,所以钱钟书说:“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前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我自知意志薄弱,经受不起这种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干脆不来什么缅怀和回想了。”而哲学家就没有作家那样含蓄——康德曾经说过:Out of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no straight thing was ever made. (以人性之曲木,从来没有制成过直的玩意。)
史传作品里,与历史不符的内容,不独中国有,外国许多名人传记里也同样存在。如在《伽利略传》中,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就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通过落体实验证实了所有物体均同时下落。但史家说,没有证据表明伽利略做过这一实验,伽利略本人也从没有提及过。
只是外国名人传记作家好像力图求“真”,还其真实面目,而我们的传记作者好像是努力做“美”,为传主化好妆,使之光彩照人。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