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 [打印本页]

作者: 长风    时间: 04-5-6 17:30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
各类精神疾患和心理行为问题等精神障碍是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推算,目前各种重性精神患者约1600万人;儿童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自杀发生率均明显上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压力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还会随之上升,精神卫生问题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将越来越突出。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宣言(1999年11月13日 北京)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中国精神病的患病率已从70年代中后期的3.2‰到7.3‰又飙升至目前的15.56‰。

精神病人增多的原因大致为:
①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贫富分化加剧,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心理矛盾增多;
②几种主要的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治愈率低,复发率高;
③酒消耗量大幅度上升,酒依赖和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增多;
④环境污染是精神病发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⑤滥用毒品及安定类药物,引发身心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已达2亿,比70年代翻了一番,成为世纪病。据统计,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顾牛范教授在其题为《中国抑郁症》的报告中称,1300万人口的上海市,各类精神病患者已超过75万例。


各类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等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世界上约有17%~22%的儿童青少年受到发育、情感、行为和学业问题的困扰。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又如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青春期心理危机、性心理障碍、各种神经征、青春期精神病等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精神疾患近年来已成为大、中学生休退学第一位的原因。精神卫生知识在我国普及还很不够,因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人们易产生误解,将有各种精神疾患的人,看作可怕的令人厌恶的"疯子",将他们当做"异类"。

对内科门诊的患者作精神科检查,发现其中24%患者有精神疾病,但内科医生仅能识别出其中的16%。另据一项对社区老人痴呆调查显示,159名符合诊断标准痴呆患者,但有三分之二以上患者亲属不承认这些老人有痴呆症状。
新闻晨报援引著名精神卫生专家张明园教授称,许多患者起初都是作为内科症状就医,病情无好转后才会考虑是否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此时患者病情已较严重,延误治疗最佳时期。病家不愿承认患者有精神疾病,内科医生检不出患者有精神疾病,已成为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不力主要因素。
作者: 长风    时间: 04-5-6 17:32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抑郁症概述
抑郁属于情感性疾病。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率为0.76%。女性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活负担较重,面临应激事件(如怀孕生产等)较多有关。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更应引起注意.

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但现在对它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社会心理因 素、遗传、人体的生化变化及神经内分泌等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很重要,研究表明: 家族中有患病者的人群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越高。

   抑郁症是一个人们了解较早的疾病。但人们往往羞于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对病不予重视。其实,在正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通过检查和问诊能很快确诊抑症。目前也有许多有效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都可得到改善。

   抑郁症主要改变人的情绪,不影响人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所以,已患抑郁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1、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 变笨了。/li>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 生活不能自理。
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3、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作者: 长风    时间: 04-5-6 17:32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焦虑症概述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常见神经症。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症在一般居民中的发病率为2%,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精神障碍病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有某种形式的焦虑障碍,而且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中应激因素增加,心理不适应等焦虑反应势必增多,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正常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绝大多数因一定原因引起、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失去焦虑反应的人倒是不正常的。

病理焦虑和焦虑症状
如同许多生理心理反应一样,如果反应过度,便是不正常了。病理焦虑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者是因素和反应不对称,严重的或持续的焦虑反应。后者可以反映于他们的感受、行为或功能状态中,他们本人、亲属或周围人,也能觉察到这类反应/状态,非同寻常。

焦虑症的分类: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病人终日惶惶不安,顾虑自己的工作的、健康;担心亲人的安危、唯恐不测,并常伴有躯体不适感,如晕眩、出汗、心悸、胸痛、全身有针刺感、作呕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以上两类病人往往都去内科或急诊室就医,常被误认为是冠心病发作,呼吸紊乱或其他发作性疾病,反复检查,徒然浪费精力、物力和时间。而此类症状,一经精神科大夫明确诊断,是可以治疗的,所以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该去精神科门诊治疗。 一、伴焦虑心情的适应性障碍

焦虑症的其他症状-焦虑症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
1)伴焦虑心情的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在可辨认的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发生后三个月以内出现的一种适应不良反应:适应不良的反应持续不超过六个月、不符合另外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也不符合正常居丧期痛苦的但属正常的心情。
如果病人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紧张、烦恼、不安,那么,便可诊断为伴有焦虑心情的适应性障碍、如果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或其他情绪的结合,则诊断为伴有混合性情绪特点的适应性障碍。
2)恐怖症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场所恐惧症: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社交恐惧症: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特定的恐惧症: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3)强迫症
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意识不到心理因素的存在。
作者: 长风    时间: 04-5-6 17:34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精神分裂症概述
前言

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001年3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信中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
同年4月7日,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精神健康是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做好精神卫生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2002年的宣传口号是:"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
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能促进大家的精神健康意识,像重视躯体健康一样,重视精神健康, 尤其重视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精神分裂症
人们在惊呼,"一个精神疾病时代正在到来",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怀有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病人。因为对此疾病的曲解,患者及其家属在偿还情感的代价。通常家庭成员不愿谈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认为他们没有朋友或者没有就业机会。这种疾病常与暴力和无家可归联系在一起。一小部分患者有行为紊乱,这就导致公开的暴力行为,直接暴发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侵害。尽管这些事件是极少的,但能引起媒介极大的关注,而对精神分裂症产生负面影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逐渐衰退的精神病,患者似乎失去了与现实的接触,难以鉴别主观与客观,认为他们的情感受到控制。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男女相等,男性一般常在17-30岁开始起病,女性在20-40岁开始起病,此时,正是病人构筑其生活道路的起始时期,因此,精神分裂症严重损害劳动力,并对其个人发展及家庭乃至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精神分裂症对任何健康保健体系而言是一种广泛性的疾病。这是一种慢性病,该病多起病于青壮年的时期,病程呈反复发作,迁延趋势,给患者及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他们过早地停止学业,丧失原有工作,或导致家庭破裂,对其一生影响巨大。另外昂贵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花费,对个人和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早期干预与治疗的重要性

如果患者发病时间短,第一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时尽早使用疗效全面、副作用低的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是治疗疾病及早日康复的关键。特别是发病于青少年时期的患者,只有迅速地控制症状,尽快地恢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才能使疾病不至于影响其今后的前程。

而患者在某一段时期疾病急性恶化,主要原因是患者或使用药物维持不当,剂量过少,或时停时用,或骤然撤药等。甚至急性复发,发生在药物治疗情况下。每复发一次会加重病情,治疗会更困难,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逐步衰退。

获得成功的召唤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A Beatiful in Mind)是根据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Jr.John Forbe Nash)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数学家纳什年轻的时就显示杰出的数学天赋,但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使他在学术上向高层次进军的道路上遭受到巨大的阻碍。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爱妻的帮助下及医生的治疗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最终他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发展中的精神分裂症病治疗药物

在北京举办的精神科专家学术演讲暨再普乐上市三周年庆上,专家们一起就精神分裂症治疗进展进行讨论。会上,专家们深入讨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控制急性阳性症状有显著疗效,同时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及认知障碍也有显著疗效。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相比,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抗精神病一线用药再普乐更能维持疗效,降低复发。它较少副反应,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受到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肯定。
由礼来公司于1996年在美国成功上市抗精神病新药再普乐,目前全世界已有800多万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再普乐的成功治疗,再普乐已成为全球销售量第一的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档案

大约有1%的人口在他们一生中某些时间会患精神分裂症。
估计全球有4500至5000万人患精神分裂症,其中3300万在发展中国家。
父母一方是精神分裂症的子女有10%的风险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一般男性多在17至30岁,而女性则在30至40岁发病。
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能有幻听,语无伦次和妄想。
医生不知道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但推测可能是大脑内化学不平衡的因素。
1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个出现自杀企图,并有至少1个自杀成功。
由于难以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预防复发和恢复病人的社会和职业功能。
首次发作的病人中有1/4完全康复。
一半以上病人会复发或呈现慢性病程。
25%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和照料。
作者: 长风    时间: 04-5-6 17:35
标题: 你身边的精神学--失眠症概述
睡眠的意义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神经元和相关组织恢复重建和再生需要机体的休息,而只有睡眠状态能提供这种休息。睡眠具有很多功能,包括恢复注意力、促进生长以及巩固记忆和缓解紧张情绪等。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睡眠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生命所必需。

睡眠的周期
一个睡眠周期一般持续90~110分钟,要依次经过下面这些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浅慢波睡眠,只持续几分钟,是从清醒向深睡过渡的阶段;第二阶段的睡眠占睡眠时间的45%左右,眼睛活动停止,大脑活动变慢,体温降低,呼吸规律;第三和第四阶段(Ⅲ期和Ⅵ期)统称为深睡眠,这部分睡眠是恢复精力的主要部分;最后是快动眼睡眠。在整个夜晚,一般会经过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依次相连。

什么是失眠

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症的主要症状是对白天活动表现的影响,例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所以失眠者的能力和效率往往降低。

失眠症的一般定义: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与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有关:

入睡困难;
夜间多次觉醒,不能再入睡;
清晨早醒;
睡醒后不能恢复精力;
▲ 失眠症是一种未被广泛认知的疾病……。

失眠的类型

暂时性失眠
一种突然发生的暂时的失眠,失眠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周,病因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例如情感上的挫折、压抑、不安和焦虑,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事件,工作班次的更换调整,长途旅行横跨几个时区后,很难在夜晚入睡。睡眠环境太冷、太热、太吵、太亮,睡眠环境不舒适或对睡眠环境的不熟悉,都能使不少人难以入睡。通常这类失眠要经过2~3周时间,能够调整恢复到正常睡眠。
慢性失眠
症状至少持续3周以上,部分慢性失眠患者由暂时性失眠延续而来,另一些是由于躯体化焦虑状态所致,如忧虑、不安、过度警惕、反复思量等。同时,患者越想睡眠越难以入睡,越发变得对失眠过分关心和忧虑,这样失眠又反过来加重症状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应用安眠药也可能是造成慢性失眠的重要原因,一些安眠药的长期使用不但对失眠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失眠。习惯饮用咖啡、浓茶等都可导致失眠发生。
另外,一些其他疾病的症状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心绞痛、夜尿多、瘙痒等也引起继发性失眠。胃溃疡、夜间哮喘、胃食管反流、肌肉和关节疾病可让人在睡眠中频繁觉醒后难以入眠。因患其他疾病而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甲基多巴、麻黄素、氨茶碱及抗抑郁药等均可导致慢性失眠。
失眠的危害
1. 失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2. 失眠引起记忆力减退、头痛。
3. 失眠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4. 失眠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5. 经常失眠可引起老年痴呆症。
6. 经常失眠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
7. 儿童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失眠的治疗

多数情况下,注意睡眠卫生就可以解决失眠问题,例如:改变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按时上床和起床,睡前不喝咖啡饮料等等。另外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也可以解决失眠问题。

应该重视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到医院求治,做到早期诊断失眠,查找失眠的原因。如果是躯体因素造成的失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而对非身体疾患造成的失眠,主要应寻求失眠原因,袪除病因的同时再服用一些调节神经系统类的药物等方法战胜失眠。

重视睡眠质量,就是重视生活质量;关注睡眠,就是关注健康。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