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该不该让女儿上阳光工程心理互助网 [打印本页]

作者: 杨玲    时间: 09-5-31 09:23
标题: 该不该让女儿上阳光工程心理互助网
我女儿去年患上躁郁症,近来因她私自少吃药又复发,性格变得很固执,给她说她又不听,反而对我很反感,她自己对生活冲满希望,想事也不现实,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病,总想通过提高意志力就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我想把阳光工程心理互助网址告诉她,让她上来与大家共同努力,又怕她接受不了现实加重了病轻。大家帮助出个意见,到底要不要让她上?她今年18岁,去年发病后高二休学,后来怕她一个人在家太无聊,进了当地中专学校学习,边学边休息。
作者: 该死的爱情    时间: 09-5-31 09:27
完全可以告诉她
作者: charles_1812    时间: 09-5-31 10:03
先看看,潜潜水了
作者: 水清鱼读月    时间: 09-5-31 10:26
应该可以吧。
问题是即使你推荐了,她也不一定想看。
我有类似的经历。
作者: 落果    时间: 09-5-31 14:34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上这个网站会有不好的影响吗
作者: 杨玲    时间: 09-5-31 14:40
个别亲戚说让她知道太多她就会胡思乱想,加重病情。
作者: maisuizhang    时间: 09-5-31 14:51
让她看到有这么多和她一样饱受病痛折磨的人,她心里可能会好一点吧
作者: 宇,一直在捕捉    时间: 09-5-31 16:47
她要认识自己,必须得告诉她!
作者: 北京安定医院    时间: 09-5-31 21:04
妈妈和女儿一起看病 看谁更有病
作者: hohos    时间: 09-5-31 22:13
不要对其他人说就是了。。。
作者: larkforsure    时间: 09-5-31 22:24
她现在看不进去的、只会觉得这里的人都很可怜
另外,ls有个叫“xxx医院”的别理他
作者: aaronguan    时间: 09-5-31 22:29
您好,理解您做母亲此时的心情!
我觉得因人而异,虽然您女儿年龄已经成熟,但是心理年龄是否与生理年龄相符还很难下结论,如果心理年龄偏小的话,并不非常建议她接触这么多而复杂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她的情绪波动,让她的噪更燥,抑更抑。
但是孤独的生活环境对于患者来说也并不理想。如果精神情况还可以接受的话,也就是面对上课、同学、老师的基本交流等方面不大碍,那么还是建议能够上学。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资料说到,与同学、朋友交流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恢复。
在说回关于心理论坛的问题。其实不一定在论坛上交流才可以了解更多心理知识,才能有更好的治疗。其实,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也是不错的办法。而且,如果选择咨询诊所较为专业的话,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接触过多不必要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一对一专一而负责的帮助解决您女儿实际面对的问题。比如同学关系,如何面对考试的压力等等。我个人感觉或许是个综合来说比较理想的办法。
作者: 圆圆圆    时间: 09-5-31 23:07
你好,病友妈妈,我和你女儿患病的时间差不多,也是青春期的时候,
我认为有必要让她知道一些她的病情,
只有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病情才能成长
作者: charles_1812    时间: 09-6-1 09:41
也有一个过程
作者: 杨玲    时间: 09-6-1 10:38
谢谢,谢谢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我也同意我女儿下学期继续回校读高中,我想把我后半生的精力全部用来照顾和帮助女儿成长,与她一起抗击病魔,也希望有一天医学能根治躁郁症,祝愿大家早日身体健康。
作者: 杨玲    时间: 09-6-2 08:38
病友,谢谢你,知道了你与我女儿一样是青春期患病,很想知道你的一些情况,可以吗?你是一直读完书吗?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是否参加工作了?可以给QQ号交个朋友吗?
作者: doudouxiu    时间: 09-6-2 08:58
本帖最后由 doudouxiu 于 09-6-2 09:00 编辑

我想把我后半生的精力全部用来照顾和帮助女儿成长,与她一起抗击病魔,



这样反而很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事,你是她的榜样,


别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别人身上,


对自己对她都是压力!
作者: doudouxiu    时间: 09-6-2 09:01
我们都应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 charles_1812    时间: 09-6-2 10:02
这也有个度的问题,相信杨玲会掌握好!
作者: ttzn    时间: 09-6-2 12:44
不知道应不应该让你女儿看,我儿子肯定不要看的,我也随他去了。不知楼主在哪个城市的?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