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饺子的习俗(图) [打印本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19:54
标题: 饺子的习俗(图)

【包饺子的象征意义】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饺子形状的讲究】

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但更多的是把饺子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能财满屋,粮满仓,生活蒸蒸日上。
【饺子摆放的讲究】

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形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
山东等地盖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99个,且要布满盖帘。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
关于这个习俗,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个贫困的山村,有一户人家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家里没有白面,也没有菜,听着四邻的剁菜声,心急如焚。无奈,只好向亲友借来米面。和好面后,又胡乱弄了点杂菜凑合成馅,就包起了饺子。因为面是借来的,所以包的饺子就格外珍贵,摆放时,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齐,也很美观。刚刚从天庭回来的灶王爷看了很高兴。同村有个财主,家有万贯家产,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惯了,根本不把饺子放在眼里。大年三十这天用肉、蛋等料调馅,包成了饺子,乱放在盖帘上。小料饺子下锅煮熟后,一吃味道全变了样。猪肉馅变成了萝卜菜。而那户穷人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原来,是灶王爷对财主家包饺子的态度很不满意,为了惩罚他,就把两家的饺子给暗中调了包。第二天,这事便在村里传扬开来。从此,人们再忙,年三十的饺子也要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口彩。
但是在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农家,饺子却不能摆成圆圈。据说把饺子摆成圆圈,会使日子越过越死。必须横着排成行,这样方能使财源四通八达地涌来。
【煮饺子的讲究】

大年三十不仅要包饺子,也要吃饺子。俗语云:"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说明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这天的饺子,要在除夕的时候吃,不仅有家人团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义。除夕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至少在元明时已经形成。《明宫史》就记录过过年吃饺子的食俗。"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后经传承完善,便形成了后世民间除夕吃饺子的习俗,以为辞旧更新之义。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的响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捞出后要先供诸神、列宗,然后伴着其它食品吃饺子。
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秸杆或芝麻秸杆,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锅里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在山东东部,煮的饺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了或"涨"了。因饺子内有菜,菜谐音"财",故饺子"挣"了,是"挣财",图个吉利,讨个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在甘肃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银丝缠元宝"。面条要细,饺子要包成元宝形,喻意长寿发财,也是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吃饺子时,也有俗规。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诸神。这上供的饺子也有讲究,河北民间有"神三鬼四"之说。就是给诸神上供3碗,每碗3个;给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个饺子;唯有灶王爷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饺子,碗里只盛1个,但有的人家过意不去,就随便盛几个。有的地方,饺子端到供桌之后,家里老人还要虔诚地念上一段祷告式的顺口溜,如: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饺子要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的爱惜。旧时,大牲畜如牛、马等是农家的主要劳动工具,人们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样迎来平安顺利的一年。第三碗家人才开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饭,本来种类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饺子必须要吃。吃时还要记清,以吃偶数为佳,不能吃单数。有的家里老人边吃边口中念念有词说:"菜(财)多,菜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的盘、碗,乃至煮饺子的锅,摆放生饺子的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几个(偶数),谓之"年年有余"。甚至连包饺子用的菜馅、面团也要有"余头"。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03
民俗专家说“压岁钱”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  
2009年01月24日 16:04:03  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天津1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年三十晚上和初一上午,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问好,长辈要给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包。民俗专家解释说,压岁钱代表长辈对晚辈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顺利。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风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是中国人注重亲情的一个表现。压岁钱的雏形在宋代是“压岁盘”。据说,那时候的除夕夜,各家的小孩子们在盘子、盒子里,盛上水果点心之类,互相赠送,以示过年的祝福。装果品的盘子就被叫做“压岁盘”。

    清朝的时候,用彩色的绳子穿过铜钱的方孔,把铜钱聚起来,编作龙的形状,放在床脚,小孩子每每拿到压岁钱都很开心。后来,纸制的钱币普及了,便改用红包了。

    赵之珩表示,我国各地给压岁钱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亲戚关系越近,给的压岁钱就越多,并且大多是给儿童少年的。春节拜年之前,长辈都将压岁钱事先准备好,一一分给晚辈,也是为晚辈祈福。据说,如果恶鬼妖魔或“年”兽要伤害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的时候,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

    民俗专家认为,压岁钱源于何朝何代,众说纷纭,很难考证。但这种民俗形式体现了民间百姓一种朴素的节日情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04
民俗专家:尚红、崇新、团圆、喜庆是春节的魅力所在  
2009年01月24日 07:28: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随着春节的临近,年味越来越浓,人们过年的热情也高涨起来。民俗专家表示,尚红、崇新、团圆、喜庆是春节的魅力所在。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众多节日中最辉煌绚丽的节日。一代一代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健康向上的文化,这就是尚红、崇新、团圆、喜庆。

    尚红——户外高挂的红灯笼,映照着青松白雪,高雅而喜庆。门首及窗棂有大红春联和斗大“福”字。“新年到,新年到,老头着新衣,小孩戴红帽”。就连小孩买鞭炮,也多以挑拣红色为快事。

    崇新——春节习俗中家家都换新衣、戴新帽、穿新鞋,至少人人要买一双新袜子,要购置新碗筷,希望添丁进口。农家住房再旧,也要裱糊里外三新,宛如洞房。人与人交谈,往往要互道新一年的规划与打算。

    团圆——无论海外赤子,还是天涯游人,千里万里都要赶回家,来到亲人身旁。正因为乡情、亲情、友情胜过人间无数,才有春日天南地北的人流涌动。团圆,是中华民族和谐、友好的象征。

    喜庆——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喜庆,阖家欢聚庆丰年是喜庆,粘窗花、贴春联、放爆竹尤为喜庆。见人道喜,不说脏话、粗话,尤显喜庆。发、福、升、财等吉祥之语,则融于衣食住行每个细节中。如“倒”贴福字,意为福气“到”了;饺子煮“生”了,意为步步高“升”,煮破了称“挣”了,仍是增加之意;将芝麻秸堆放院中任人“踩”,谐音“财岁”。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04
鞭炮:中国人永远的新年情结  
2009年01月24日 07:30: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1月23日电(记者黄会清)农历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已不时传入耳中。年味就这样弥散开了,国人心底的新年情愫被点燃、唤醒。

    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甚至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并在唐代普及到了整个中国。到了宋朝,民间出现了制造烟花爆竹的作坊和专业匠人,焰火表演也随之丰富了起来。加之造纸业的发展,使烟花爆竹业变得空前发达。后来潜移默化逐渐衍变为一种文化。

    鞭炮也曾造成过可怕的后果,伤人事件一度让许多城市禁放。1992年6月1日,广州首开禁放先河,1993年12月1日,北京市也开始实行禁放。此后,一场大规模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高潮席卷全国各大中城市,一度曾有280多个城市禁放鞭炮。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传承千年的春节如果没有鞭炮,就显得那么冷落和不够味儿。

    民意的执著,使中国人又迎来了禁改放的热潮。2005年底,北京宣布解禁后,目前全国禁放城市中已有200多个解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疏离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重新在鞭炮的欢鸣中迎接新春佳节。

    鞭炮禁与放的争鸣折射出中国人浓厚的过年风俗,年味儿浓,一大半浓在了烟花爆竹上。

    可能有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鞭炮文化表示不理解。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燃放鞭炮在制造噪音、产生污染的同时还有可能伤人,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危害。但文化情感是无法完全以现实的利弊来衡量的。

    王安石曾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把这首诗看作是对燃放鞭炮意义的阐释,那么,放鞭炮的盛景则莫属清朝谢文翘的诗吟:“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近年来,在宣布鞭炮解禁的地方,城市管理者出台了各种办法加强鞭炮燃放的安全性,减少噪音和污染方面的问题,通过更加温和的方式,引导老百姓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由此,中国的春节重新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机。

    鞭炮,这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新年情结,正通过现代人的智慧,展现更加璀璨绚丽的激情与欢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05
天文专家:春节历史几千年 现行“春节”只有“96岁”  
2009年01月24日 08:15: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月24日电(记者蔡玉高 周润健)江苏省天文学会天文专家严家荣介绍说,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现行的“春节”却只有“96岁”。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岁首为正月初一,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春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称之为“元旦”。

    严家荣介绍,历史
上“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据《史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再提前至十月初一为元旦,直至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才恢复夏代的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春节”的称呼虽然在历史上早就有了,不过当时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

    严家荣告诉记者,把夏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

    据资料记载,1913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同时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作为中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09
贴春联宋代开始盛行 象征对新生活的期盼  
2009年01月24日 08:21: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江山无限好,神州万年春”“丁年鼠匿辉煌业,丑岁牛奔旖旎春”“牛耕沃野千山笑,雪映红梅小院香”……新年前夕,人们通常会把精心挑选的春联贴在门两旁,并配以“福”字。

    民俗专家介绍说,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
联的习俗。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故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有形式,与诗词有着相似的特点。每到春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关于春联还有很多讲究。据说桃木是红色的,红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来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除此之外,春联还有一些讲究,比如,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都有要求,这比原来的桃符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不再是单纯的将画像画于桃符上,而是将自己对来年的美好心愿写在纸上表达出来。

    民俗专家表示,春联的出现象征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因此春联的内容多是辞旧迎新、富贵有余、五谷丰登、家庭团圆和美等一些祝福和祈求。

    民俗专家还介绍说,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也渐渐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10
除夕夜“福”“禄”“寿”“三星高照”贺新春  
2009年01月24日 09:20: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25日,除夕。中国有句民谚:“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天文专家提醒说,在除夕熬夜守岁的间隙,有兴趣的公众当晚可试着在天宇寻找意寓吉祥、喜庆的“福”“禄”“寿”三星。

    过春节,“福星高照”是民间百姓最爱说的祝词之一。俗语说:“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另外,民间也有“三星高照、新年来到”的说法。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星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如何在夜空中找到这3颗星呢?赵之珩说,猎户星座是冬季星座之王,主要由7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左上方一颗红星最亮,“三星”恰好在猎户星座的腰部,不难找到。

    天文专家表示,除夕晚上9时,“三星”升入正南方天空,这就是“三星高照”的准确时刻。其实,这3颗星每晚都会出现,只是除夕夜在空中升至最高,所以才叫“三星高照、新年来到”。
作者: 夏秋    时间: 09-1-24 20:11
谢谢美惠子,喜庆。。。,看着馋,一伸手夹三只搁嘴里,啊烫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4 20:12
中国老百姓的牛年愿景  
2009年01月24日 17:15: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 题:中国老百姓的牛年愿景

    新华社记者 桂涛 张舵 张兴军

    “鼠”去“牛”来新一年,在喜迎春节之际,中国老百姓纷纷对新的一年寄予莫大的希望与憧憬。

    奶农:盼牛年时来运转

    一想起去年因为牛奶滞销而连续倒了一个星期的奶,北京延庆县簸箕营村奶农胡方就心有余悸。

    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发的牛奶危机让这个有着四年养牛经验的“牛倌儿”和他的200头奶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牛奶卖不掉,奶牛身上又存不住奶,不挤出来牛的乳房就会发炎,只有将新挤的奶成桶倒掉,去年的收入少了一半。”胡方心疼地说。可即使是这样,他也没舍得卖掉一头奶牛。

    在以奶牛养殖为支柱产业的延庆县,养牛比种地收入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牛奶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均预告2008年业绩亏损,奶农亦受到重创,收入直线下降。

    “虽然2009年是牛年,但我并不乐观,因为大的经济形势不好,奶厂的销路不好,给我们的收购价都比较低。”胡方说。

    “辛苦一年了,这些‘老伙计’们也该好好歇歇了,只希望牛年能有好运,牛奶价格稳定些。”他一边说,一边忙着给他的黑白花奶牛擦身。

    送奶工:“老黄牛”要添“牛宝宝”

    和奶农胡方一样“靠牛吃饭”的,还有江苏南京的送奶工小胡。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三个小区的订奶户挨家送牛奶,然后回家给怀孕的妻子做早饭,热牛奶。

    “我少睡一点、腿勤一点,家里人生活就能好一点,订户就能喝到更新鲜的牛奶,”他说,“毕竟现在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我能有份活儿就应该干好。”

    在中国,像小胡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常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老黄牛”。

    “希望我的儿子像小牛一样活泼健壮”,即将在牛年里成为父亲的小胡说。

    虽然网上热传牛年是“双春”(两个立春),不宜结婚或生子,但因为牛自古以来被中国人视为勤劳、善良、健康和财富的象征,不少人还是希望生一个“牛宝宝”。

    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就是“福牛乐乐”。“乐乐”的主创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说,牛的形象代表了拼搏、祥和和顽强。

    春运旅客:痛打“黄牛党”

    在新年里,牛出现在中国各种装饰画和祝福短信中,是人们最喜爱的形象。但唯一的例外恐怕是倒票的“黄牛”。中国人将那些在客运高峰期倒卖车票、从中牟利的票贩子称为“黄牛党”。

    每年中国春运期间,肆虐的“黄牛”使原本就不足的票源更加吃紧,令急盼归家而买不到票的旅客恨得牙根直痒。今年春运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就“买票难”问题作出批示,要求采取便民、利民措施,化解矛盾。

    截至1月22日,中国公安机关抓获倒票“黄牛”4970人。

    中国春运被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流动潮,它的存在是中国目前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的生动写照,因此,解决春运票源紧张的问题绝非一蹴而就。

    农民:为“铁牛”犯愁

    在河南周口,农民赵传忠正为家中的“铁牛”(拖拉机)而发愁。

    2009年1月1日,中国开征燃油税,将此前普遍征收的养路费和其他费用合并成燃油税,以达到“多用油多交税”、促进节能的目的。

    “我的拖拉机主要在田里作业,也不上国道,养路费取消后,实际上是要多花油钱呢!”赵传忠抱怨道。

    不久前,中国下调了柴油价格,且冬闲期间农业机械大多闲置,因此开征燃油税对中国农村的影响尚未完全浮现。但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开征燃油税,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和从事工业、交通运输的汽车缴同一标准的燃油税是不合理的,必然增加农民负担,影响“铁牛”的使用率。

    “希望国家出台有利于农村的燃油税政策。”赵传忠说。

    股民:“牛转乾坤”会有时

    对新年寄予厚望的还有那些期待“牛年有牛市,牛年买牛股”的股民们。不少人在新年伊始已开始“庖丁解牛”——分析最牛气的板块和个股。

    江苏股民邵强在2007年中国大牛市时入市,经历了2008年A股市场大跌3000多点的严峻考验,目前“边炒边学”,倒也没亏多少。

    他说,现在钱存银行利率太低,买房子又怕价格大跌,古董收藏又不太懂,牛年只能选择炒股。

    “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的策略是炒短期股,快速吃进,见好就收,希望牛年能出现‘牛转乾坤’的情况,让中国股民‘牛’起来。”邵强说。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9-1-24 20:13 编辑 ]
作者: bbbfox    时间: 09-1-25 00:08
看到惠子姐的饺子,很想写篇关于北方过年习俗的文章。北方的年来的早,24过小年,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接着就是赶年集、备年货、贴春联、请家堂、上坟、发旨麻、接灶王、送家堂、回娘家、走亲戚、闹元宵,真是天天热闹啊。
作者: 开心果果    时间: 09-1-25 01:40
好想吃呢

[ 本帖最后由 kingamigo 于 09-1-25 01:41 编辑 ]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7:51
什么是春节的灵魂


   过年啦!这是头条新闻,是人人心中的头条新闻。这新闻是隆重,是喜庆,是庄严,是团聚,是温暖,是敬意。这两个字,在人们心中分量很重,含义却越来越单薄。于是过年就简单成了对春运的不满、对春晚的唠叨,简单成了一顿年夜饭和几挂烟花爆竹。

    过年被称为春节,是从民国开始的,至今未满百年。对过年的叫法,历代雅称不同,其中元旦和元日比较通行。“年”在甲骨文中,写为上“禾”下“人”,是一个人头顶谷物的样子,此字周代才有。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岁”,商朝称“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时已过,要奉祀神灵祖先了,过年的习俗便源于此。

    现在过年多被看作一种民俗,流传的也是一些民间传说。其实在古代,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当然也是民众最欢乐的日子。

    农耕传统,注定了中国人非常重视天、地、雨水,而这一切都要仰仗时序。春节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始,从周代开始,关于春节就形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在《礼记》、《尚书》中都有记载。由于这份历史记忆的缺失,使我们已不大理解春节的真正含义了,从中感受到的神圣和欢乐,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价值观,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若没有这个理念,我们就很难理解春节民俗中的很多行为。    

    中国人自古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所以一年之始,祭祀天地诸神、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礼记》记载,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礼毕回朝,天子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正月第一辛日,天子要代表国家举行祭天之礼,来祈祷天下谷物丰收。亥日,天子要带领官员一起,去亲自耕种用来祭祀天帝用的农田,用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民众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所以正月,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为了保护牲畜繁殖,规定祭祀的牲畜不能用雌的。   

     这是国家礼仪。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到宗祠祭祖是民间过年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都是春节的重要礼仪。像河南等地,还把初十当做石头的生日,这一天不能用任何磨、碾等石制工具,人们向石头焚香致敬,设供物祭祀石头。这可能是从石器时代保存下来的礼仪。总之,春节里无论国家还是民间,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重要内容。这些礼仪表达了对天地和先祖的遵从与敬畏,也使人们在春节中体会到了一种神圣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这些在《礼记》中也有记载。我们的先祖明白,对自然界的保护,其实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可捣毁鸟巢,不可杀害幼虫,以及未出生的或刚出生的动物与幼鸟,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不可聚集大批民众,不可建筑城郭。这些禁忌,体现的都是传统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可惜的是,这样一些禁忌,很多已被我们遗忘。         这里只说了一点古人春节礼仪的片断,从这些片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灵魂,在除旧布新、团贺喜庆的含义之外,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气氛中,人们从世间感受到的欢乐才更真切。在全球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知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在拥有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后,我们对春节的感受也会变得丰富一些。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9-1-25 07:55 编辑 ]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7:54
春节贴“福”的民间传说



朱元璋

马皇后

天下 第一福

[attachment=47653]




   如果说中国方块字中,什么字在民间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一定是“福”字。

   福字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现在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猎;“一”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福"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体现出百姓向往好运的心理。

民间为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在门前贴上福字.甚至到后来将"福"字倒过来贴,以求谐音"福倒了","福气已到"等。倒贴字的民间有一个权威的版本:朱元璋和马皇后之说。有一年,京城举办灯会,欢庆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去私游,看到一户人家的马灯上,画一只马猴抱着一双绣花鞋哭。朱元障认为这是讽刺马皇后的脚大,非常气愤,就在这家门上写一个“福”字,作为记号。回宫后,立即吩咐锦衣卫,第二天早上按照他留下的记号把人抓来。马皇后以贤德爱民著称,当她得知此事后,立即暗传旨意,告诉全城所有人家,必须在天亮之前,在门口写一个“福”字。第二天清早,朱皇帝派去抓人的人,发现家家都贴有福字,只有一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命令就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急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皇帝以为有理,遂下令放人,一场灾祸终于避免。从此,把福字倒贴,就成为习俗,流传至今。一褒,一贬,态度分明,可见百姓之心。

最有名的字是公元1673年,康熙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的。这个福字如果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里面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长瘦”,这是古往今来绝少的“五福”合一之福、福寿合一之福。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书法极佳,却不像他孙子乾隆那样到处题字。所以,康熙御笔题字,流传最少。据说康熙一生流传的字,就剩三个字,一是“无为”,一是“福”。 “无为”二字,存于故宫;“福”字,就是恭王府中的“福”字碑。康熙的笔墨,可谓稀世之珍,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7:59
春节节庆时间的民间传说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大的节日,不可不过,不可小视。“中国式春运”就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春节执着的态度。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关于春节的时间有一个民间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我真不知道定阳山在那里?)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个时候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自已做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 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8:00
过年话“口彩”
近日,晚报在读者中征集春节“口彩”一事,笔者觉得很有新意。


大家知道,“口彩”是一种精简的文化表达形式。过年的时候,画几条鲢鱼,叫“连年有余”;画一条鲤鱼,背上趴个胖娃娃,叫“鲤鱼跳龙门”;画五只蝙蝠,就是“五福临门”。“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宜入新春,诸事遂心,千祥云集,百福并臻”、“抬头见喜”、“一帆风顺”等等更是一条条“口彩”,不胜枚举。

过年说话,也讲究“口彩”。除夕夜煮破了饺子,要说 “挣了”。拜年要说“过年好”。“福”字倒贴要说“福到了”。

其实,生活中的“口彩”无处不在。乔迁新居叫“温锅”。洞房花烛夜,喜床上要撒上红枣、栗子、花生,叫“早立子”。 “999”,天长地久。“1001”,千里挑一。 “518”,我要发;“918”,就要发。“888”,发发发。

“口彩”给人们带来快乐和祥和,语言简短,意义深刻。

现在,人们拥有手机和小灵通通讯工具,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短信向亲朋好友互致问候。发短信拜个年,既时尚,又快捷。

“口彩”既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祈盼。在春节里,人们的手机往往能收到几条甚至几十条“口彩”短信。即使内容重复,也丝毫不会减弱节日的欢乐气氛。

笔者认为,晚报向读者征集春节“口彩”活动,能及时地把健康向上的 “口彩”汇总刊登出来,供广大读者欣赏和使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笔者祝愿大家牛年:大吉大利,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8:01
牛年“口彩”语







牛年到,欢乐到,穿新衣,戴新帽,你放鞭,我放炮,欢天喜地好热闹;

贴春联,挂红灯,大人喜,小孩笑,看春晚,春来到,芝麻开花节节高;

家和睦,业兴旺,敬父母,尊师长,知感恩,懂礼貌,牛年更胜鼠年好。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1
百里不同俗!过年居然吃这些东西





1/13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惯,我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

  馄饨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1



2/13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2
3/13



3/13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3



4/13
重庆:“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6
5/13







5/13
吉林延边:“岁酒”和“德固”很重要

吉林延边的年夜饭非常丰富,大大小小的盘子七八十个,有的人家甚至达上百个。其中“岁酒”和“德固”很是重要。

“岁酒”多在春节前酿造,以大米为主料,配以多味中药材,是一种药酒,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他们认为饮用此酒可以避邪、长寿。“德固”是一种汤饼,就是将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再搓成椭圆形圆条,切成薄片,倒入鸡、牛肉汤锅中。吃时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247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7



6/13
北京:老北京的“零食”

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7



7/13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8



8/13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

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9



9/13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49



10/13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0



11/13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0



12/13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1



13/13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2
盘点全国各地过春节的特色习俗

  腊月初八,腊八粥“送信儿”

  这个吃,吃的就是“腊八粥”。



每年腊月初八这天,老北京人家会熬一锅“腊八粥”,原料主要有豆、米、红枣、葡萄干、桂圆等多种杂粮干果,寓意“五谷丰登”。

  熬得粘糊糊,香喷喷的“腊八粥”,在旧时是用来供奉神灵“灶王爷”的。过去食为天,灶王爷地位可了不得。

  如今的“腊八粥”,老北京会自家熬上一锅,邻里之间相互赠尝,然后一家人团聚,尽情享用,其乐融融。

  喝了这给年“送信儿”的“腊八粥”,老北京这就步入了过年的日程。购吃食,买新衣,备年货,规整屋子,迎接年三十儿的到来。

  细心的同事还指出,这“送信儿”还有另一层意思:自腊八节这天起,“放账的开始收账,欠债的必须还钱”。如此,既给那些放账的一个讨债的理由,又给那些欠债的提个醒儿,别死赖着不还,难不成还要把这账熬成隔年饭?出来混迟早要还,最好年前一把还清,也好一身轻松过新年。

  腊八这天,老北京人也不会忘记用醋浸泡一些大蒜,以备在大年初一时吃饺子佐食,这蒜就俗称“腊八蒜”。

  日子一年年过,这熬“腊八粥”与腌“腊八蒜”的习俗,在如今的北京城还很盛行。

  我这生在北京的“外地人”,很有幸地在今年的腊八,尝到了老北京送的“腊八粥”。浓稠的甜粥,裹着老北京过年的第一缕香味儿。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腊月二十三,是老北京人过年帷幔的真正拉开,俗称“小年”,日子追啊追,正经的“大年”不远了。

  这“小年”,在老北京民俗里有个“二十三糖瓜儿粘”的说法。所谓“糖瓜儿”,就是用麦芽糖做成的糖果。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北京家家要祭灶,灶王爷给哄开心了,在玉皇大帝跟前 “口儿一甜”,便给这家人家带去整年的庇佑,平安康泰;又一说,那糖瓜儿是拿来粘住灶王爷嘴的,以糖封口,见了玉帝干脆一言不发,防他言多必失。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扫房日”就是大扫除,不过可不像我们学生时代扫扫地、擦擦窗那么简单。老北京除了彻底清扫屋里屋外平日扫不到的那些死角灰网,还有换年画,粉刷糊裱墙壁等工作要做。

  “糊窗户”的景象,现在在北京市区怕是很难再现了,所以策划部的同事建议改成“擦玻璃”得了。老北京四合院儿都是木窗户,过年前得糊上白净的新窗纸,窗户上还要贴上“福”字、窗花、剪纸,挂上“吉祥结”之类的象征平安如意的手工艺品挂件。

  遥想当年家家户户红艳艳的景象,过年的热闹不难想象。而这天的最重要环节,就是给自家的各道门上贴上红纸黑字(金字)的春联。春联一出,年的氛围就顿时浓烈了。

  “炖大肉”、“杀公鸡”、“发面”、“蒸馒头”,一天一项,是这工程浩大的过年倒计时中,香喷喷的环节。在那饮食清淡的年月里,肉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诱惑。这种让身心温暖的追求,是我儿时活色生香的记忆,今天崇尚素食或者一切以减肥为本的年轻人,不知还能否体会。

  按照老北京的规矩,这些丰盛的过年饭菜,必须提前做好。因为老北京有个忌讳,在岁月新旧交替之际,是不能动刀的,否则不吉利,会招灾惹祸。

  除了刀,连剪子针线也一概别动,免生口角,免长针眼。这么多禁忌,还不早早在年前就把食物准备停当。直到“破五”(过完大年初五)之后,才能动刀剁肉切菜。

  大年三十儿,“熬”一宿

  大年三十儿是过年的最高潮,所有的积聚和准备,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天的“狂欢”。不过在含蓄沉稳的老北京这里,这“狂欢”因为京味儿的家常质朴,而备添实在。

  在这一天,老北京必须将吃剩的药渣抛到门外,并把自家正用的药方烧掉,据说,如此可以“丢百病”。

  此外,家里要备酒宴,穿新衣,邻居亲朋相互探访拜年,晚辈叩拜尊长,俗称“辞岁”。尤其是新婚的夫妇必须在丈母娘家“辞岁”,不然就是不恭不孝。

  大年初一,扭一扭

  守岁直到天明,可还不能就寝。洗漱顺溜,收拾干净利索了,还得给长辈作揖拜年,磕头送祝福去。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喜欢的,这作揖磕头,可以换来一个个压岁钱红包。我小时候,邻居小朋友逢人便作揖,见人便磕头,颇有经济意识,就算把头磕破了,那也是经济头脑。后来果然当上经济学家。

  新年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打开那新年的红包,也打开红红火火的一年。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3
上海的过年习俗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



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

    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糰,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絢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3
陕西的过年习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4
台湾的过年习俗

  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



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1个月。

  尾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户户举行祭灶活动,欢送灶神及其他诸神上天。

  灶神俗称“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护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九天东厨烟主”。早期台湾民间,每家厨房都有一个相当大的“灶”。相传灶有灶神,于每年的一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来监视每一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各家的善恶功过。

  除夕:辞年、避债戏、围炉、守岁等。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像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在供桌上盛设五牲及各种年粿供奉诸神,然后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这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新年更多的赐福。神桌前还要供“春饭”,即盛有饭的小碗,饭上插上用红纸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饭春花”,这个饭叫“过年饭”。(在闽南语中,“春”与“剩”谐音,意思即怎么吃也吃不完,还有剩余)。桌前还摆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红枣。红枣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来,有句俗话“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后,还要烧金纸、放爆竹,才算结束辞年仪式。

  避债戏与讨债灯,是辞年时为躲避债主上门催债的节日活动。在除夕夜,台湾各寺庙都要祭神演戏。凡负债过年无法偿还的人,便跑到寺庙的戏台前,躲进人群中看戏。依照风俗,债主就不能问他讨债。若讨债者硬间至“避债戏”台下找人要钱,就会引起公愤,遭至群众围殴,自讨没趣。这台戏要通宵达旦地演下去,直到翌日凌晨大年初一。负债者也就顺利地过完年。不过,债主也有办法对付,即在大年初一,穿着旧衣服,提着灯笼上门讨债,佯称自己是从年三十晚上追债追到现在尚未回家,灯笼还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讨债”,这种灯就叫做“讨债灯”。但是,除非积怨很深,债主一般不会轻易使用“讨债灯”。

  围炉、除夕之夜,也叫过年夜,出外谋生的家人,都要赶回老家来团聚,如果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全家一起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围炉时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如一定要吃“长年菜”(芥菜做的,表示长寿)、“韭菜”(“韭”与“久”谐音,吃的时候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年寿才能“久久长长”)。此外,还要吃萝卜(即菜头)表示好彩头;吃“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取其繁殖力强之意,吃完后蚶壳要放在床下,表示会生蚶子蚶孙;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吃所有的菜均不用刀切细,应以原形煮食。

  台湾有句谚语叫“二九老”,指除夕是如意大吉的日子。以前台湾盛行收养异姓女子为“童养媳”。直养到十七八岁时,就与自己的儿子结为夫妇。家境富裕者多在二十日后设宴招待亲友,举行婚礼。家境一般者,则在除夕合家团聚,将童养媳与儿子圆房,俗称“送做堆”、“合房”域“做大人”。通常结婚要选择黄道吉日,避免触动神明,惟除夕之日,神明皆已送上天,此时选择童养媳和儿子“送做堆”,就不用耽心遭受神谴。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4
温州的过年习俗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如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已不局限于红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款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年也算过完了。

  近年来,市民的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有的家庭正月选择外出旅游,部分年轻人对过年也越来越淡漠,他们对过年的热情还不及某些西方节日。对此,潘一钢仍旧认为:“春节是任何节日都代表不了的,观念的改变只是证明文明程度的提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4
重庆过年习俗

  重庆在中国有山城和雾都的称号,在那里过春节,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腊梅花。




  报道称,当地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重庆南山盛产腊梅花,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街上,你经常能碰到手持蜡梅花的市民,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币两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间。重庆港务局宣传部长李学勤表示,她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一大束红玫瑰,红色给人热烈和红火的感觉,与春节气氛很相衬。

  报道还写到,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方年夜晚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而且这时候经常是搞灯展的时候,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5
东北的过年习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5 09:57
东北过年名吃 杀猪菜排行第一位




  东北是中国最冷的地区,过年时有什么特色的小吃吗?一起来看看吧。

  齐齐哈尔:杀猪菜

  过年了,村里一户人家杀了头猪,这后腰腿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这就有了杀猪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腻,要切成片放进过锅里煮了过油,然后和酸菜、血肠一起炖。农村里灶膛火映着大娘的脸,锅里放了姜蒜的炖菜煮得咕嘟,咕嘟响。等这杀猪菜传到了城市,城里饭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吃起来味道更显鲜美。




  得莫利炖活鱼

  哈尔滨郊区靠着马路边有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村里人在路边上开了个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把豆腐、宽粉条子和乌苏里江里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吃个热乎的老做法。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狗肉汤

  在吉林的朝鲜饭店,所有的狗肉汤都是当天的新鲜肉一天一炖,没有老汤。这样做出来的狗肉汤叫清汤。要吃狗肉,名堂多了,狗肉炖豆腐、狗肉干白菜、狗肉火锅。可不管你吃什么样的狗肉,一碗狗肉汤可少不了,这一碗汤入口,回味一下,觉得鼻腔里都有了香气这狗肉才会越吃越香。

  酸菜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爱吃炖菜,吃起来名堂也多,什么大鹅炖土豆、小鸡炖蘑菇、猪肉酸菜炖粉条子,还都能顾名思义,也无一不是寒风里腊月天吃的乡土菜。东北高棵大白菜腌渍的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细的丝,帮白叶绿,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则易熟耐煮,出锅黄白鲜亮用筷子挑起简直是春柳倒挂。用杀猪时煮肉和骨头的老汤,放入爆炒过的五花肉文火炖出的猪肉酸菜粉条子,可口的香气绕屋脊!

  地三鲜

  我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的习惯。说起这地三鲜,指的是新鲜下地的时蔬:苋菜、元麦和蚕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鲜嫩。到了长春,地三鲜成了当地的名菜。现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鲜。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

  东北冷菜

  冷菜是东北大拉皮、酱牛肉和川菠凉菜。东北大拉皮有点像粉皮,比粉皮有弹性,用土豆粉和绿豆粉做的,和黄瓜丝、胡萝卜丝拌在一起,拌以特制的调料,酸中带点微辣,爽口;酱牛肉的肉很松,选用的是三角肉,上面盖着一点蒜泥和辣椒末,如果觉得太淡,可以倒点酱油蘸着吃。

  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的溜肉段衍生出来的一道菜,只不过现在是肉片,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淀粉,放在油里炸,所以又叫“锅爆肉”,外脆、酸甜,里面的肉嫩。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7 12:41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个春节不寻常2009年01月26日 03: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个春节不寻常——2008年,充满大悲大喜大怒大惊的一页,轻轻地被历史之手掀过了。国人将在忐忑不安又充满期望的心情中,迎来全球性经济滑坡中的第一个春节。

  7天的长假,人们各揣心思,满载返乡。举办各种晚会、庙会的,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撬动大众的笑神经。

  一笑未必解忧,至少能暂时忘忧。

  据说,甭管东方西方,进电影院的人都多了起来。孩子们正好放寒假,追着看爆笑动画片,洋的有《马达加斯加2》、土的有《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人也被《非诚勿扰》中的葛优,逗得笑出了眼泪。感谢冯小刚们,咱遭上金融危机,可心态不能跟着一起危机啊!

  噙上这样的文化忘忧草,由不得开始琢磨:经济萧条之际,文化还能做点什么?

  金融危机,其实本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稍微仔细追溯一下这一次、以及人类历史上若干次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概莫能外。源起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固然起于经济领域,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不是人性中超乎现实允许范围的物质欲求过度膨胀,原本出于虚拟经济中一个颇有想象力的创意,也不会滚雪球般失控,以至弥漫成灾。这浪头中,席卷的是人性,搅和的是政治,折腾的是文化。

  人类行走得太快太匆匆,中国的经济也高速运转了许多年。在“匆匆”之中,我们固然收获极丰,却也流失了不少珍贵的所有,滋生了一些讨厌的病毒,诸如急功近利、文化滑坡、人情淡漠、生态危机……

  现在,当我们被迫放缓经济奔跑的脚步,会不会给文化的复萌、人性的复苏带来更大的空间?

  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朋友,都在外企工作,收入不菲。年前,一直满世界“飞翔”的丈夫“下岗”了,太太的薪水也缩了水,年终奖更成了镜花水月。结果,小两口却忽然有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丈夫说,很久没有睡到自然醒了,两口子相聚的时间多了,双双去看看电影、逛逛书店,晚上,一人灯下一本书,仿佛重新回到学生时代。

  有时候,忽然闲下来,也不全是坏事。从个人来说,是一次好整以暇、清理人生思路的机会。而从社会来看,经济危机,可能变成文化复兴的机遇。因为,越是在面临危机的关头,越是需要精神的砥砺和文化的滋养;而一些原来眼花缭乱、左顾右盼的文化人的“闲下来”,也可能给出了诞生优秀作品的时间与空间。

  名剧《推销员之死》的作者、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之父,原本是位时装商人,在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际破产,而米勒也不得不去做卡车司机、侍者和制盒厂工人。没有这样的人生波折,米勒可能只是商人队伍中的一员,那些充满人性光辉和黑色幽默的剧作,那些“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的定时炸弹”,就永远不会引爆。

  甚至,日后流行全球的美国大众文化,也肇始于30年代那场令人谈之色变的大萧条。

  现在,也许轮到了中国,轮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机遇。

  目前的世界,经济的互相依赖,已经到了难分你我的地步。现在,我们还将意识到,文化上和精神上的互相扶持,可能更为重要。

  过节了,我们可以在觥筹交错之际、在返乡的滚滚车流中,静下来,享受一下梳理思想的乐趣;我们当然也可以抱怨钱袋问题,但是,或者我们可能就此等到一次文化的复兴呢!

  (李泓冰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7 21:57
老家大年初一的特殊习俗 (2009-01-26 00:24:04)

标签:南方人 大年初一 习俗 休闲  分类:生活百味

过年的习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但南方人过年,除了年夜饭之外,大年初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都得起床,七点多一家子要坐在一起吃新年早餐。

就在这顿早餐里,蕴含着一个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知道此习俗的朋友也不必奇怪。如有不同,欢迎大家一起来晒,算是相互拜年。)

什么习俗呢?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这顿早餐必须由家庭的男主人来烧。小时候曾听妈妈讲过,之所以大年初一要家里的男人烧早餐,主要是考虑家庭妇女给家人烧饭烧了一年了,一直不得歇。乞丐过年还放三天假呢,家庭妇女为何就不能享受一次过年假的权利?但男人一般又盯不了主灶,做年夜饭也只有打下手的份。那就只好选一个简单的项目----做大年初一的早餐,来简单意思一下。也是充分考虑到男人大多不会做饭,所以大年初一的早餐都是成品。事先早就由女人准备好一蒸笼的馒头、发糕、米粿等,男人早上起来,只需搁到锅里点火蒸上十分钟即可,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但这事别看简单,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体现了夫妻互相体贴尊重的文化传统。现在形势可能变了,会做饭、管做饭的男人多了,女人倒成了厨房里的弱势群体。以前说女人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现在的女人一般只上商场,不下厨房。但不管女人怎么变,男人起早做大年初一早餐的习俗仍没有变(估计也不好变)。

虽然做早餐比较简单,但其他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负责做早餐的家庭主男,一般会在五点左右起床。先把屋子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用若干个果盘盛好花生、瓜子、水果等小吃放在桌子上。然后到厨房烧一壶滚烫的开水备用,最好点火做早餐。早餐做得后,还要用带盖的茶杯(平常只是客人来时才用的那种),给家人每人泡一杯放了白糖的茶水。家人洗漱完后,先是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干果,说一些过年的吉利话,为新的一年讨一些彩头。大概十分钟后,把桌上的小吃收起来,再把蒸好的早餐端上来,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大年初一除了不做早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初一不洗衣服。这一天洗衣服的女人,不但不会被人看作勤快,反而会被认为懒惰。该洗的衣服,年三十必须全部搞定,绝不能留到第二年再洗。

还有一点。北方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忙着给长辈嗑头拜年,但南方人(一部分)大年初一只是上山给已故的老人拜年(上新年坟),从初二才开始走亲。

要不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一点一滴里,都是那么有内涵。

值此牛年初一之际,给大家拜年祈福啦!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37
鞭炮 中国人永远的新年情结
http://www.iweihai.cn 2009-1-24 8:30:57 

   
    来源:新华网  农历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已不时传入耳中。年味就这样弥散开了,国人心底的新年情愫被点燃、唤醒。

    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甚至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并在唐代普及到了整个中国。到了宋朝,民间出现了制造烟花爆竹的作坊和专业匠人,焰火表演也随之丰富了起来。加之造纸业的发展,使烟花爆竹业变得空前发达。后来潜移默化逐渐衍变为一种文化。

    鞭炮也曾造成过可怕的后果,伤人事件一度让许多城市禁放。1992年6月1日,广州首开禁放先河,1993年12月1日,北京市也开始实行禁放。此后,一场大规模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高潮席卷全国各大中城市,一度曾有280多个城市禁放鞭炮。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传承千年的春节如果没有鞭炮,就显得那么冷落和不够味儿。
               
    民意的执著,使中国人又迎来了禁改放的热潮。2005年底,北京宣布解禁后,目前全国禁放城市中已有200多个解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疏离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重新在鞭炮的欢鸣中迎接新春佳节。

    鞭炮禁与放的争鸣折射出中国人浓厚的过年风俗,年味儿浓,一大半浓在了烟花爆竹上。
               
    可能有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鞭炮文化表示不理解。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燃放鞭炮在制造噪音、产生污染的同时还有可能伤人,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危害。但文化情感是无法完全以现实的利弊来衡量的。

    王安石曾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果把这首诗看作是对燃放鞭炮意义的阐释,那么,放鞭炮的盛景则莫属清朝谢文翘的诗吟:“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近年来,在宣布鞭炮解禁的地方,城市管理者出台了各种办法加强鞭炮燃放的安全性,减少噪音和污染方面的问题,通过更加温和的方式,引导老百姓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由此,中国的春节重新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机。

    鞭炮,这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新年情结,正通过现代人的智慧,展现更加璀璨绚丽的激情与欢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38
新年祈福 乐踩万福图http://www.iweihai.cn 2009-1-28 8:24:52 

    威海幸福公园的铜雕“万福图”自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以来,受到大家的欢迎。1月26日,许多市民来到这里来“踩”(采)福,表达对新一年的良好祝愿。
    在威海幸福公园的幸福门下,地上有一个凸起的圆形锻铜建筑,称“万福图”,高1.38米,直径13.8米,重13吨。排列成五圈的“福”字,寓意“五福临门”、“五福同享”。这里是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的起点。祝福人们在这里开启幸福之门,踏上幸福岸线,沐浴在幸福的海洋里。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40
80后"姑爷"过节创意多

  昨日正月初二,是天津女婿们给岳父母大人拜年的日子。与过去的“老姑爷”相比,“80后”“新姑爷”们,除了带着礼品给岳父岳母拜年外,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人,在“姑爷节”拜见岳父岳母多了些创意和新意,送健康、送快乐、送孝心成了“80后”新姑爷孝敬岳父岳母的新趋势。

  送健康

  烟酒换成鲜花观赏鱼

  昨日上午10时,和平区宝鸡道花鸟鱼虫市场内,多了许多年轻人的面孔。“老婆,给咱妈买盆蝴蝶兰吧”“我觉得杜鹃花更好看”两名年轻人正在三楼为岳父岳母准备礼物。在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工作的李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是“80后”,考虑到岳父岳母的健康,他们不准备买烟酒,打算买鲜花。

  今年26岁的王先生说,他的岳父喜欢养鱼,正月给岳父送观赏鱼很吉祥,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因此,第一年过姑爷节的王先生决定不送岳父烟酒,投其所好送观赏鱼。“岳父一定没想到,今天给他个惊喜”王先生笑着说。

  据宝鸡道花鸟鱼虫市场商户介绍,目前红鹦鹉、罗汉鱼和龙鱼销售都不错,罗汉鱼有凸起的额头俗称“老寿星”,龙鱼也象征着长寿,红鹦鹉寓意红红火火,因此春节期间,许多年轻人购买赠送给长辈。另据曹庄花卉市场有关人员介绍,昨日花卉市场的客流量达到1万人,是平时的一倍多,许多小伙子来买花准备送给岳母。

  送快乐

  带岳父岳母逛街唱KTV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了“80后”的新婚嫁妆,因此今年的姑爷节,私家车也派上了大用场。昨日一早,家住河东区嘉华小区的宋先生小两口开着私家车带着岳父岳母逛起了津城,“天津之眼”、鼓楼、动物园庙会等。岳父岳母笑得合不拢嘴。

  “80”后的姑爷杨先生和妻子在姑爷节这天带着岳父和岳母直奔某KTV店,让老人体验了一把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岳母辛女士把邓丽君的歌唱个遍,岳父杨先生重温了一些革命歌曲。这对年轻夫妻也唱了一些歌曲送给父母。一家人别提多开心了。“这是我们老两口第一次进KTV,感觉真的不一样,从前总听女儿和姑爷说起唱歌,这次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岳母辛女士兴奋地说。中午在附近一家饭店吃过饭,下午一家人又到影城一起观看了《赤壁》。

  据东方之珠的负责人介绍,昨日该店爆满,约一半的客人是姑爷带着岳父岳母来唱歌消遣。

  送孝心

  预订父母游孝送健康卡

  为了体现对岳父岳母的孝心,关心老人的健康成了“80后”姑爷送礼的初衷,在广告公司上班的王先生预订了南方旅游路线作为孝敬岳父岳母的礼物。“80后”杨先生和妻子一早就来到岳父岳母家,除了许多礼品外,还买了对老人身体有好处的保健品和一张体检卡。“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定期做体检可以防患于未然,父母健康是儿女最大的福气。”杨先生说。

  据百乐旅行社的张经理介绍:“节前有很多年轻人为父母预订了春节之后的旅游路线,业务比平时多了两倍。节后4天以上的长线旅游主要集中在海南、三亚这些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很适合老人!”张经理说,现在老人出游子女埋单,已经成了子女孝敬老人的新方式。

  民俗专家

  姑爷节缘起“闺女回门”

  据民俗专家何志华介绍,天津姑爷节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发源于闺女初二回娘家,因为姑爷也要随行陪伴,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姑爷节”。“父母恩情似海深,儿女莫忘父母恩”应该是姑爷节的核心内容,主题是孝顺和亲情,对促进家庭和睦有意义。

  社会学家

  新创意同样体现传统

  对“新姑爷”过姑爷节的新创意,社会学家罗澍伟表示,如今文化已经多元化,因此儿女们选择多种形式来孝敬父母,这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现代与科学,但不论是“老姑爷”的传统还是“新姑爷”的创意,最终体现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尊老和孝顺。

   来源:津报网-城市快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43
80后小夫妻晒"过年礼单"

  80后小主妇张丽送的礼单考虑周全,金耳钉保值,大彩电实用,全家游休闲……还有英语学习卡,正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潮流。

  礼单故事

  据说出生在80年代初的人兼有70年代人的忧患节俭理念和80年代的风险投资意识。虽说当下的经济形势暂时并没有给我们这对80年代初小夫妻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考虑到2岁宝宝未来的成长教育以及自己事业的发展,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是必须的。

  首先说过年过节,喜庆气氛不可少,送黄金首饰既保值又体面,所以和往年一样,全家女同胞们每人一份菜百的黄金首饰。婆婆、老妈每人一副金耳环,自己来对金耳钉,给宝宝来个小长命锁。

  牛年是公公的本命年,还是公公婆婆结婚30周年。50年代的人没有太多浪漫,他俩连手拉手一起散步都没有过,更不要说去婚纱照和度假了。所以我们秘密预订了一次北戴河外景婚纱照+自助游,等到夏天全家一起出动,让宝宝给奶奶托起美丽的婚纱。给老公的礼物是一张一年健身卡,给自己报个周末英语班,要抓紧时间锻炼充电,时刻未雨绸缪应对经济危机。老妈的旧电视该淘汰了,趁着过年商场超市大特价,做女儿的孝敬她一台新的19寸液晶,可以放在厨房里看,做饭时间也娱乐。

  单位年底发了不少年货,品相很不错,正好可以作为礼物转送亲戚朋友。虽然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有点儿“鸡贼”,但是过日子嘛,不精打细算行吗。

  礼单预算

  黄金首饰:3500元

  新彩电:988元

  健身卡:1000元

  英语班:680元

  全家北戴河出游预计:4000元

  总计:10168元

  专家点评 礼物紧跟社会潮流

  张小虎(中国十大创意人)

  北戴河外景婚纱照+自助游,让宝宝给奶奶托起美丽的婚纱,最具创意。公公婆婆结婚30周年,没有太多浪漫。届时,一家五口一起浪漫,是何等的其乐融融。

  给老妈换台新彩电,本是件平常事。但是,把彩电放在厨房里看,让老妈一边做饭一边娱乐,你没有想到吧。这样的主意,只有80后才想得出来。不过,老妈一心两用会不会把饭煮糊了?

  毋庸置疑,老公身体好比什么都好,花钱给老公一张一年健身卡,可以一举多得。

  给自己报个周末英语班,对于年轻人来说难能可贵。据统计,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一年读一本书。这很可怕,也很恐怖。一个不爱读书只爱赚钱的民族,是没有情调,没有文化,没有希望的。送礼人上有老下有小,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却居安思危不忘给自己充充电,用电视剧里的一句话来形容,真乃可喜可贺呀。 来源:千龙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44
春节的灵魂是什么
2009-01-23 08:10:35 作者:叶匡政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在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我们对春节的感受变得丰富一些。

    过年啦!

    过年,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很重,含义却越来越单薄,现在,过年甚至就简单成了对春运的不满、对春晚的唠叨,简单成了一顿年夜饭和几挂烟花爆竹。

    现在,过年多被看作一种民俗,其实在古代,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当然也是人们最欢乐的日子。

    农耕传统,注定了中国人非常重视天、地、雨水,而这一切都要仰仗时序。春节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始,从周朝开始,关于春节就形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由于这份历史记忆的缺失,我们已不大理解春节的真正含义了,从中感受到的神圣和欢乐,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价值观,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若没有这个理念,我们就很难理解春节民俗中的很多行为。古人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所以一年之始,祭祀天地诸神、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礼记》记载,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礼毕回朝,天子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所以正月,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

    这是国家礼仪。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到宗祠祭祖就是民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腊月廿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都是春节的重要礼仪。总之,无论国家还是民间,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这些礼仪表达了对天地和先祖的遵从与敬畏,也使人们在春节中体会到了一种神圣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这些在《礼记》中也有记载。我们的先祖明白,对自然界的保护,其实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可捣毁鸟巢,不可杀害幼虫以及未出生或刚出生的动物与幼鸟,等等。这些禁忌,体现的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可惜,这大多已经被我们遗忘了。

    从古人过春节的礼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灵魂,在团圆喜庆的含义之外,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先祖的缅怀。在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能让我们更深刻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我们对春节的感受变得丰富一些。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8 20:46
传说中的怪兽:“年”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时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其风俗历经几千年演变,迄今仍遗存下四大年俗:

年俗之一:拜神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日渐演化为祭灶神。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原始人心目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灶。但自灶神产生始,其职权便与火或灶火相游离,摇身一变成为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乃一家之长,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故深得老百姓的顶礼膜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民间的灶神形象

    《北平年谣》的“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乡间人家在去法秽、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帖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让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古时过年祭祖

年俗之二:团年守岁

    过年习俗的民间传说与“祭腊”不同。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迎之际,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诗经·小雅·庭燎》即有“庭燎之光”的记载,这“庭燎”便是用竹竿制成火炬,燃烧时竹节内空气膨胀后爆裂,发出噼啪啪之响,这大概是“爆竹”的由来。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年,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江浙一带打年糕,楚地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梁)徐君倩就有诗《共内人夜坐守岁》写道:“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已非传说中那消极的躲过“年”,而是在共叙亲情中辞旧布新,寄托着一种对来年的美好期望。

年俗之三:恭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明朝中叶,“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菽园杂记》)大约从清朝起,拜年已有“团拜”的形式,《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年俗之四:压岁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燕京岁时记》说到两种“压岁钱”:“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后一种便是沿袭至今的用红纸包裹,由长辈分给孩子的压岁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应该是长辈希望孩子平安的一个美好心愿罢了。(本文参阅了《中华风俗大观》)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3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民间有“送穷”习俗  
2009年01月29日 15:15: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月29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送穷”习俗,主要活动是祭送穷鬼或者穷神。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穷鬼,又称“穷子”,究竟为何人?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的说法很多。但不管怎么说,都认为穷神是家门贫困的祸根。所以,很多地方都兴起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5种穷鬼。唐代开始盛行送“穷鬼”。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

    正月初五这天,人们黎明即起,家家户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越远越好。

    打扫卫生即扫垃圾、烧垃圾、倒垃圾、送垃圾,视垃圾为穷鬼的象征。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虽然可以扫地,但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是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初五这一天,一定要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

    “送穷出门”,就要把它送得远远的。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人们甚至还用草或纸扎车、船,作为送穷鬼的“交通工具”。

    初五这天家家户户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吃饭的时候,正月初五这天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民俗专家表示,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贫困苦难、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4
民俗专家:初五称“破五”意为“送年”  
2008年02月10日 12:38: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2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11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天津市民俗专家张仲介绍说,初一到初五民间以前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另外,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寄托了民间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民俗专家介绍说,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民俗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是选择大年初六。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5
[新春习俗]正月初四 恭迎灶神  
2008年02月10日 09:22:46  来源:综合  


    [今日年俗]大年初四 恭迎灶神

    神话中的灶神 信奉灶神的历史 灶神的来历 灶神的职能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资料来源:《春节》新华社发)

    大年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民俗有曰

    ◆“迎灶神 送火神”全家一起吃折罗。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灶神像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据说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到了大年初四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春节民俗之祭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过去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据说腊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逻,监视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在北方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许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方民俗特色。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旧时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按说接五路是在初五,为什么又说在初四晚上?原来,初五日才是俗传财神生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点迎到财神,于是,这时间就一点点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那时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6
[新春习俗]正月初三 老鼠娶亲  


  [今日习俗]年初三 老鼠娶亲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 老鼠嫁女的故事版本 歌谣



网友贴图:老鼠嫁女剪纸

    民俗有曰

  ◆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都劳累,这日可以好好调息!

    ◆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根据传说,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网友贴图:门神年画

    1、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2、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鼠年说鼠]春节食俗一览

    3、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话说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十二生肖的由来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以过后了,又要开始营生,故俗语有云:“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7
民俗学家:“初二回娘家”习俗蕴涵男女平等观念  
2008年02月08日 18:18: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2月8日电(记者 朱峰)农历正月初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针对这种风俗,中国民俗协会理事、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特邀研究员刘其印认为,这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民间还有谚语“嫁出去的
姑娘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指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据刘其印介绍,过年时女方必须在婆家过,这是规矩。如果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只能等到初六以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初一待在婆家,初二就要马上回娘家拜年,这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刘其印介绍说,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回娘家并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国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8
两万游客到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已成特殊民俗  



    “爆竹声声迎新岁,饮水思源到韶山”!大年初一这天,全国各地近两万名游客来到韶山,在春节休闲旅游中探访红色历史,缅怀伟人功绩。据当地老百姓介绍,近年来,“春节给毛主席拜年”,已经成为一项特殊的民俗。

    在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车如潮,人如织,人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接踵而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蹒跚学步的孩童,有西装革履的商人,也有衣着简单的农民。来自湘潭县的王硕老人已经年近70了,每年初一他都会带着家人来给主席拜年,只见他献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虔诚地向主席铜像深深三鞠躬,还不时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泪花,“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全家人世世代代怀念他老人家!”

    在毛主席故居,湖北的张绪敬先生正在向他12岁的女儿讲述毛主席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的英雄故事。他介绍说,之所以在大年初一就带着孩子来韶山,就是希望孩子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正在带团的韶山市国旅的导游小周表示,虽然今年韶山遭受了罕见的冰冻,但随着气温的回升,仍然有不少游客选择在正月初一到韶山瞻仰参观。

    韶山市旅游局局长杨奎介绍,受冰冻天气的影响,今年初一来韶的游客较往年有所减少,主要是省内的游客,以“家庭自驾游”居多,仅到景区的自驾车辆就多达4000多辆,随着天气的好转,预计春节黄金周的随后几天仍有不少游客来到韶山。为保障春节黄金周的安全有序,韶山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2月2日之前,将景区主要道路及景点的冰雪全部清扫干净,旅游、交通、公安、交警、行政执法局、卫生、物价、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都坚守岗位,全力以赴维护旅游秩序,保证游客的通畅、安全、有序。(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唐甜)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39
著名作家冯骥才:春节晚会是一种“新民俗”  
2008年02月05日 15:39:48  来源:新华网  



    直言:面对冻灾 央视春晚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

    新华网天津2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人们会习惯地守在电视机前,收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这种艺术形式自1983年推出以来已走过20多个年头了。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它呢?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春节晚会已经成了一种“新民俗”。

    冯骥才说,对
春晚来说,不管人们怎么说怎么骂,如果中央电视台宣布“今年不搞春节晚会了”,恐怕会遭到更大的反对乃至抗议,为什么?首先应该承认,春节晚会已经成了一种新民俗。

    冯骥才说,民俗必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不是谁出个好主意就能成立。春节晚会之所以能够进入人们过年的生活,是因为它在3个方面十分符合过年特别是大年夜的要求:

    一是家庭式的。春节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内容首先是“合家欢聚”,这也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春节晚会很适合这种需求,一家人聚在一起,同看一台节目,非常契合传统的年心理。

    二是欢乐和热闹的。这是过年必需的气氛。而春节晚会正是这样一台热热闹闹、载歌载舞的集锦式的晚会。家喻户晓的各种名角明星纷纷登台。以笑为目的,以火爆为基调。表演相声与小品的笑星们成了最耀眼的角色。这种晚会自然就很容易地融入大年夜的气氛中。

    三是熬夜式的。大年夜的习俗是熬过今夜到天明。春节晚会是所有晚会时间最长的一台节目,从吃团圆饭开始直到夜入子时,才曲终人散。如此一台长长的、欢声笑语的晚会,正好填补了大年夜民俗的缺失留下的很大一片空白。

    冯骥才表示,春节晚会由于顺应了年俗特点,又应急地满足了人们的年心理,挽回了人们在文化上的失落感,便很快被人们接受了,成为当代中国人必不可少的过年节目,甚至是当今过年最重头的节目。虽然按照民俗学的原则,一种风俗需要经过传承三代才能叫做“民俗”,但我更愿意提前先称它为“新民俗”。因为如今看春节晚会已经成了十几亿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都认可的“年文化”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1
冯骥才:民俗讲求规范 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2008年02月04日 18:11: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2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每逢新春佳节之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贴上几张大大的“福”字。但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喜欢将“福”字倒贴过来。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冯骥才说,春节临近,又该贴“福”字了。但是,不知缘何而起,近年来倒贴“福”
字,忽然成风,而且愈演愈烈。由门板上的“福”字、到居室各处张贴的“福”字,再到点心盒甚至贺卡上的“福”字,一律是头朝下、脚朝上。

    据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在我国传统民俗中确有这种说法,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尤其是大门板上。

    冯骥才介绍说,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冯骥才强调说,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翻翻中国各地的民俗年画,哪张画大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但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点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冯骥才认为,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鉴于此,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2
民俗节会协会呼吁:从“吃”节尴尬中解脱出来  
2008年02月01日 14:40:53  来源:工人日报  



    春节即将来临,今年春节放假起始时间将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同时“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国家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无疑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既是顺应民心,
也是符合时代潮流。

    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传统节日是以“吃”为主吗?传统节日缺乏让年轻人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及如何使传统节日获得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等,这些问题却不是简单放假就可以找到答案的。为此,记者春节前夕采访了刚刚参加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高峰论坛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节会协会会长霍尚德———

    记:您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的是什么?

    霍: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彰显着炎黄子孙对真、善、美的诠释与追求。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像西方国家以宗教为主,我们是一个讲求礼义忠孝、娱乐康寿的国度,传统节日代表着我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和历史印记。如果没有了这种根基和印记,我们的文明就会失去一些夺目的绚丽色彩。

    记:有人认为过传统节日就是以吃为主,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这种食文化就是中华节庆文化的内涵吗?

    霍:中国节会文化在当代沦为以吃为主、看不到文化,这完全是因为我们近百年以来忽视了节日的内涵,简化了节日的仪式与活动等所造成。说得尖锐一些,就连仅保留的吃,我们也很少去了解它。应该这样讲,饮食文化丰富了中国的节会文化,增加了中国节会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命力,也增强了我们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咱们不是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吗?可是除夕夜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却让我们炎黄子孙普天同食、思乡念亲!

    记:既然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什么我国传统节日对人们的吸引力却好像越来越弱?

    霍:造成今天传统节日集体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为岁时节日,现代工业化破坏了农耕时代传统节日生存的土壤;第二,由于“反封建”、“破四旧”等人为的原因,传统节日的传承出现了断代;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天伦之乐、以孝为先等都被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所取代,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根基受到了动摇。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试想,如今16岁到50岁的人如果有一半接受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也不会过得越来越淡。

    记: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好像对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洋节越来越热衷?

    霍:这个提法本身有问题。首先,就我国的广大地区来说,热衷过洋节的年轻人并不多;其次,并不是所有洋节都有年轻人热衷于过,而且由于教育的失误和部分年轻人的盲动性,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是这些洋节新鲜、热闹,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且还有人在为它们大肆进行商业炒作和宣传提倡。

    记:与外国的节日相比,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否更注重亲情的维系而缺少让年轻人尽情发泄情感和个性的自由?

    霍:孝文化、宗法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我国传统节日确实是更注重亲情的维系,但也并不缺少年轻人释放青春活力的内容,比如春节的社火、元宵的灯市、清明的踏青、端午的赛龙舟、七夕的拜姐妹斗巧、重阳的登高等,都是古时候年轻人释放热情地最好时机,只不过现在这些传统活动在萎缩,或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这些活动形式而已。

    记:世界各国是如何保护传统节日的?传统节日在全球非物质遗产框架中处于什么地位?我们又该如何保护?

    霍:从2001年到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宣布了三批共90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共分为传统音乐、口头传统、传统知识与技巧、文化空间、礼仪与节庆活动、表演艺术六项。对此我做了粗略的统计,其中与节庆活动相关的包括表演艺术、礼仪民俗在内的就有25项,占总数90项的36%。另外,我们还知道,传统音乐、口头传统、传统知识与工艺技巧的产生与宣传,大都是利用节日庙会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非物质遗产的发生、发展大都是以节会为载体的。由此看来,传统节日已经居于全球非物质遗产框架的核心地位。

    记:具体来说振兴传统节日要采取什么方式方法?

    霍:在方法上,我们要从节日的内外两方面同时入手,在挖掘、还原传统节日的内涵的同时,也要挖掘传统节日的外围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在争取传统节日内“回归”的同时,也要争取传统节日的“外延”,把传统节日从目前单一的“吃”节的尴尬处境中解脱出来,恢复其丰富多彩的内容。

    传统节日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属于“易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当然会发生变化,这是规律。但是,如果要在今后很长时间过程中不让其核心精神消失,让其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调剂生活、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促进生产消费和发展、增强民族自尊和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只有我们全社会一起来振兴我们的传统节日,为节日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张宪)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5
民俗专家:春节 怎么过才能更有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过年逛庙会

    千百年来曾经给人们带来无穷诗意和价值满足的春节在物质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里已经变得衰败,甚至无聊乏味;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春节依然红火热闹。同样是中国人,城乡之间对于春节的认同差别如此之大,这不能不归咎于城市所接受的所谓“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对传统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这里只谈谈近100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所遭受的侵蚀和毒害。

    不少城市人都怀疑春节作为新年第一天的真实性。因为我国从1912年开始实行公历与农历(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夏历)两套历法,公务活动使用公历——实际是来自西方基督教社会奉行的格里高利历。农业生产使用农历——即自西汉以来沿用的夏历。两种历法各有自己的新年,因此,习惯了公历的城市人难免会怀疑农历年春节的真实性。农历是阴阳合历,兼顾日、月的视运动周期,每年时间长度不一。所以,春节与公历日期不对应。那么,农历真的不科学吗?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是一致的,完全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指责农历不科学是对传统历法的误解。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剥夺了农历年的正名“元旦”,转赠给公历新年第一天,把农历年称为“春节”。这就破坏了春节新年第一天的含义。这种做法沿袭98年至今,也难怪城市人会怀疑春节的真实性了。在这方面,广大农民比城市人幸运。他们较少受政治家和激进知识分子影响,生活中也多使用农历,因此对春节的“新年”属性确信无疑,计算年份、计算年龄、生肖都以春节为唯一标准。因此,农村的春节比城市的春节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春节的衰微也表现在信仰的缺失方面。春节作为最大节日,必然要全面展示人们的信仰,借此重申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传统民众一般信仰多神论,所以春节要祭拜的神灵很多。来自道教的玉皇大帝、土地神、城隍、龙王、财神、灶神、门神;来自佛教的佛祖、观世音,还有祖先的灵魂都在祭拜之列。人们或者在家设立香案祭拜,或者到寺庙烧香祷告,祈求保护,祈求赐福。但是,在一些人眼中,这些都是“迷信”,必须彻底扫除。发展到极端,就是“文革”期间,全国、尤其是城市全面消灭了宗教信仰,把这些超自然因素从春节习俗中全面扫除了。时至今日,城市里春节活动除了大鱼大肉等物质内容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信仰内容。因此,春节的神圣性荡然无存。丧失了神圣性的春节如何能够使人们心安理得呢?其实,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需要科学,也需要信仰。信仰是科学以外的领域,不能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要求宗教。一些人以科学的名义消灭宗教信仰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近年来,农村民间信仰逐步复兴,城市各种庙会也有恢复。北京著名的白云观庙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想,参加庙会的市民与呆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的市民对春节的感受一定有天壤之别。



初一行大礼

    春节信仰也包括一些俗信,比如危害人的邪气、除夕夜会出来吃人的年兽、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语、忌讳摔碎盘子等等。这些在科学至上主义者眼中都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难免有一些未知的有害因素,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通过这些俗信强迫自己保持一分谨慎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除夕守岁是非常辛苦的,人们解释说这样可以防止年兽害人,于是也就能够坚持下来。有的地区解释说老人守岁可以长寿,孩子守岁可以为长辈延寿,这样全家上下共同努力,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这表达的是美好愿望,怎么能用科学判断其真假呢?

    春节放鞭炮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爆竹习俗——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原来的目的是驱除妖魔鬼怪或晦气。后来也有传说是为了欢迎财神。一般无神论者只把它看作制造喜庆气氛的工具。鞭炮是危险品,制造和燃放过程中多次出现伤人事件,燃放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于是,放鞭炮自然成为科学至上主义者的又一个批判对象。1928年,民国政府禁止放鞭炮,没有效果。1993年以后,从北京开始,各大城市陆续禁止燃放。效果呢?只有一个,就是城市里的“年味”更加淡漠了。喜欢放鞭炮的人只好大年初一跑到乡下去放!2005年春节,北京市改为“限制燃放”,城市人终于享有与农村人同等的过节权利了。那么,是否让鞭炮继续伤人呢?当然不是。政府改从控制生产、销售渠道入手,禁止高危险鞭炮,保证人们买到安全鞭炮。这样,城市放鞭炮的伤人事件和伤害程度都大大降低了。这种兼顾科学目的和文化价值的做法值得肯定。

    春节是要挂灯笼、贴春联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把新年第一天装扮得喜气洋洋。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可是,在一些人的影响下,我们的城市建筑师从来不考虑房屋还要满足这些文化需要。楼房门窄到无法贴春联,白色的粉墙也不能贴。门口没有突出物,更不能挂红灯笼。于是,春节就完全混同于普通的休息日,没有了节日气氛。而广大农村依然是独门独院,不仅挂灯笼、贴春联,还有剪纸窗花,那个节日气氛实在令城市人羡慕不已。

    与农村相比,中国现代城市人在享受到更高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遭受了一些人借科学的名义对自己精神生活的更大侵蚀。要想过好春节,需要我们从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真实性、神圣性及其美丽想象等方面重新认识它。

    陈连山简介:陈连山,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学与神话学研究。著作有《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游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7
春节符号:中国人过年要做的8件大事(组图)
    年夜饭     大事之一:年夜饭     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节庆强度系数:1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集体记忆,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恐怕是这个记忆里最耀眼的章节。有人回忆上世纪60年代1角钱的年夜饭时不会觉得寒碜反而甜美;有人感慨还是幼时清贫的年夜饭最有滋味。那是因为,我们虽然清贫,却拥有最大的财富——家人的关爱。   年夜饭故事     “很多年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于是年夜饭就成了脑海里一道挥不去的纠缠。记忆中年夜饭经常是在姑妈家吃的,老少三代,从大年夜的下午就开始聚集在一起。晚上6时以后,便开始收拾桌子,摆放菜肴。冷菜通常有12道,荤菜不多。大人们边吃边谈,说着些陈年的发生在家里的笑话,大多是父辈们在孩童时代的趣事,孩子们虽然有时候听不懂,却也不插嘴,埋头猛吃。各家总是在午夜前赶回自己的家守夜,嘴边还留着年夜饭的余香。吃的并不是山珍海味,却让所有人感到用餐的愉悦。那一夜,我们只在乎身边一起吃饭的人。”     ——佚名网友(吴月辉整理)
    鞭炮     大事之二:放鞭炮     依据民间传说,年是蛮荒时代的猛兽,常滋扰人类圈养的六畜。为了将年逐走,人们用火烧竹子,这就是最早的“爆竹”,后来逐渐演化为“鞭炮”。   节庆强度系数:9.5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老百姓一年难得聚在一起欢乐一回,带有喜庆元素的鞭炮自是不能缺席春节这一辞旧迎新的仪式。很多城市曾经禁放鞭炮,但后来又解禁。传统习俗的力量可见一斑。
  鞭炮故事
    在我国南方一座山上,生活着一种能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名叫“山?”。每当新年快要来的时候,都要到山下偷东西吃。一次几个村民到山腰砍竹时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几个山?下山。村民们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响。山?始终不敢靠近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就更大了。那几个山?吓得拼命往山上跑。后来,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盆里,用它爆裂的声音驱赶山?。     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以恐吓山?,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郭万盛整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8
    春联     大事之三:贴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节庆强度系数:9     虽然在当代,人们有着种种理由不贴春联:空间狭小、与现代装饰不搭配、没有个性的词句……然而,春联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见春联承载着古老的年味儿,保持着强大的文化惯性。现代人更不妨来点创新,把春联这个传统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春联故事     民间传说,有一年除夕皇帝朱元璋下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当到一户人家,他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为什么。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当朱元璋巡视完又路过这里,见到这户还没有贴上春联,问是怎么回事?主人恭敬地说,春联是皇上亲自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非常高兴,赏给这家30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朱元璋真是功不可没啊。 (赵 珊整理)
    春晚     大事之四:看春晚     1983年,电视机开始普及。于是如何在年三十晚上能给过年的中国观众带来快乐?春节晚会应运而生。   节庆强度系数:8.5     如果把春晚只当作娱乐事件,那就好办多了。姑且不说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总得找点乐子吧,就瞅瞅那93%的收视率,还有什么比它更能成为聊天的好话题?最近有所谓的学者呼吁抵制春晚,马上遭到异口同声的质疑,看来观众骂归骂,没有春晚的春节暂时还让人接受不了。   春晚故事     王景愚是喜剧、哑剧表演艺术家。1962年,王景愚在广东吃罐焖鸡时产生了灵感,创作了哑剧小品——《吃鸡》。1963年,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王景愚表演了这个哑剧小品,当时周恩来和陈毅也坐在观众席,看了笑得直流眼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让王景愚表演个节目,使得《吃鸡》再次轰动,他也被全国观众记住了。     有一次,他在苏州向一个卖冰棍的老大爷问路,老大爷反问了半天王景愚有关春晚的事情,最后告诉王景愚,他不知道他要去的那个地方。  ——节选自《中央电视台24届春节联欢晚会台前幕后》 (郑 娜整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49
    拜年     大事之五:拜年     根据传说,“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人们相互道喜,庆贺未被“年”这种猛兽吃掉。   节庆强度系数:8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且其革故鼎新的速度,一日千里。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家人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拜年故事     古时,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赵晓霞整理)
    庙会     大事之六:逛庙会     庙会是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常在寺庙节日,或以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   节庆强度系数:7     时代在变迁,往昔的庙会在时尚的今日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热闹依然是热闹,可是过后回味却总觉得缺点什么。记得张中行在《北平的庙会》中说,“市场是摩登,庙会是过日子,过日子与摩登大有分别”。然而,当前有多少办庙会、“吃”庙会、逛庙会的人能想到这其中的分别呢?   庙会故事     “儿时总盼着过大年,因为过大年可以扯着奶奶的衣角去赶庙会。那时最爱去的是隆福寺庙会。老远就看到游人信徒熙熙攘攘,天南海北百货云集。在隆福寺,我最爱看的要数那里上演的影戏人,每年都会上演‘猪八戒背媳妇’的影戏。影戏的摊子小得出奇,摊前围了一群像我一样淌着鼻涕,瞪着大眼,穿着开裆裤的孩子。记忆中的影戏人扁而薄,可以夹在纸册子里。耍影戏老人的大蓝包袱里,有十几本大纸册子,分门归类夹着‘身’、‘头’、‘车马’等等。每次表演结束时,我总是恋恋不舍地被奶奶拽着离开……”     ——网友孙文剑(生于20世纪40年代)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0
    春运      大事之七:春运      上世纪70年代,春运以知青探亲流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学生流开始加入;上世纪80年代,大量民工外出,春运开始形成“三流叠加”的现象。   节庆强度系数:6.5     春运,将每个中国人围得水泄不通,往前是回家的路,回首是买票的难。这些年,眼看这场“大运输”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也落下了缠身的痛。最好的法子是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城镇居民,让他们回家的路越来越近,脚步才不再匆忙。   春运故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工作与家不在同一地点,对春运就有着难忘的回忆。90年代,终于结束了‘牛郎织女’的生活。然而,我与春运的缘分并未到此结束。一来,每隔三五年要回家看望双方父母;二来女儿16岁就出门求学,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每年春节往返都免不了在春运的大潮中翻滚。作为父母,我们也免不了操心,昨晚女儿打来电话说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可竟然是北京到石家庄的,离南阳还很遥远。不过,这就不错了,到了车上再补票,一定会在过节前赶回来的!”——摘自网友“卧龙潇潇生”《我与春运结下的不解之缘》 (郑 娜整理)
    祭灶     大事之八:祭灶     人们相信,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会在岁末的某夜上天揭发人间的罪状。为了祈福避凶,民间逐渐形成祭灶的习俗。   节庆强度系数:5     尽管祭灶的习俗起源甚早,但是人们对灶神的敬畏程度却一直在降低。由于不喜欢被揭短,人们对会打小报告的灶神越来越疏远。“祭灶糖”、“祭灶汤”等祭拜礼物越来越少见,现代社会,祭灶之风更是逐渐淡化。   祭灶故事     古时候,一对夫妇老年得子,因家中贫困,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某日,老汉去煤矿看儿子,路遇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闲谈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收回100名矿工。老汉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事,儿子幸存下来。3年后的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这事,被灶君听到。第二天晚上灶君上天,将此事悉数报告玉帝。玉帝大怒,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搬弄人间是非。 (郭万盛整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1
春节要防“五风”

陈  璐

    春节即将来临,要使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过得舒心、放心又安心,以下“五阵风”不能不防。

    一是要防赌博风。春节期间,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忙的也好,闲的也罢,上班的,打工的,大家都放假,亲朋好友大团圆。俗话
说,闲时生非。有的人趁着春节回家的机会,手痒痒的,开始打牌赌博,甚至通宵达旦,乐此不疲。结果,有的人输掉一年的打工钱,乐极生悲,有的夫妻反目,有的打架斗殴,原本欢欢喜喜的年,就这么让赌博给糟蹋了。

    二是要防人情风。每到春节,人情风也是最盛之时。结婚过生日,请客送礼,你来我往,有的还人情,有的送人情,全挑这好日子。为了这人情有面子有里子,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一身人情债,彻底冲淡了节日喜庆祥和的气氛,何苦呢?

    三是要防迷信风。春节是迷信者求神拜佛的绝好机会,一捆捆火纸香烛,是不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居家必备的“年货”。过节时祭菩萨、拜神仙,希望来年保佑发财的有,求平安的有,求升官的有,手头再紧,这笔开支是不会少的,并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其实,富人一声不吭来年照旧发财,穷人“发财发财”不离口,照样发不了财。

    四是要防浪费风。建设节约型社会,凡事要量力而行,而有些人,为了“炫富”,购物常常奢侈浪费,备菜是“豪华型”、“剩余型”,至于家中的土特产,是有多少上多少,结果是,吃一半坏一半,吃一半扔一半。

    五是要防攀比风。当下有些人认为平时日子过得清贫些,生活俭朴些没关系,春节必须另当别论。于是乎,张三衣服花了多少钱,李四年货几位数,王二麻子给小孩多少压岁钱,都要攀比。有的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全然不顾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以至于过了一个春节,却心疼好多天,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2
充实“新民俗” 形成“新春节”  
2007年02月23日 09:56:12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据《湖南日报》报道,过年不发“压岁钱”,改发“压岁书”,这在湘南祁东已成时尚,堪称一种取代旧民俗的“新民俗”。当越来越多这样的“新民俗”改写了过春节的内容,春节也就会成为“新春节”了。值得注意的是,“新民俗”和“新春节”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一方面,“新春节”可以推动健康的“新民俗”。春节是传统节日,不过,在传统节日中多一点“新民俗”,不无积极意义。譬如,家里的长辈有过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一个孩子少说也有百十来块,多的成千上万元,孩子身上钱多了,弄不好会染上大手大脚的毛病,也很容易乱花。如今改送“压岁书”,则好处多多。祁东当地一位教师十多年来每年都给自己的孩子买“压岁书”,如今两个孩子都考上了研究生。他说:“不给小孩‘压岁钱’而买‘压岁书’,真是健康又益智,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引导。”

    另一方面,“新民俗”也可以使“新春节”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其实,春节等传统节日逐渐不受某些现代人的“待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节日的许多传统习俗已经显得过于陈旧、古老,与现代生活脱节了,譬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用手机短信拜年问候,则传统的那种挨家挨户拜年的习俗也就不怎么流行了。过去物资匮乏,吃年夜饭等对人们、特别是对小孩子充满诱惑力,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鸡鸭鱼肉平时都能吃到,因此传统的吃年夜饭等民俗魅力也难免大减。所以,当前要使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焕发活力和魅力,就必须在过节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充实一些“新民俗”,形成“新春节”,自然就能使春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受现代人欢迎。(邓清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4
“压岁言”代替压岁钱的双向解读  
2007年02月22日 00:00:31  来源:新华网  



    锦秀文   作者文集

    大学一年级的吴雪虹今年是第一次以大学生身份给爷爷拜年。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的一句嘱咐:“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永远是最可靠的资本。”新春的上海,一种“不讨压岁钱,只要压岁言”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据2月20日《京华时报》)

    在传统文化里,压岁钱是长辈祝福晚辈的一种寄托。而晚辈讨要压岁钱则是对长辈心灵上的一种依赖。在寄托与依赖的情感交融之中,让家庭和睦的氛围变得更加温暖。以往的春节,红包越来越厚,文化含量却越来越低,温情与感动则越来越少。“压岁言”替代压岁钱则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在当今社会里,人们交流与沟通情感的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长辈看来,用自己积累的人生经验提示下一代人,引导下一代,激励下一代,让下一代好好把握今天学习生活的大好时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而下一代人在事业上、学业上能够取得成就与成功也是老一代人最大的希望与精神寄托。希望下一代强过自己这一代人,不仅是老一代人的心声与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常胜不衰、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也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信念与追求,才让我们这个民族生龙活虎,充满了希望与未来。当新的一年带给人们更多希望与憧憬的时候,老一代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希望祝语,反映出他们的心之所想、情之所托、爱之所深。当精神的追求与希望胜过金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时,蕴藏在人们心底里对于新生活的企盼与追求就会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长辈们在“压岁言”里真实、饱含人生积淀的提示,才是对压岁钱本来意义的回归。

    在年轻人看来,当长辈用“压岁言”替代压岁钱的时候,晚辈人则更加乐意接受,并把长辈的精神要求当作自己思考人生与理想的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提醒和鞭策,作为自己走好今后人生路的一种警示,常记在心。今天的年轻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竞争的压力让他们在审视人生与理想时,常常被眼前的利益和浮躁的生活氛围所左右,随之产生的对生活意义与目标的困惑更让他们看不清前行道路的方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倾听老辈人的一句箴言,能够消除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困惑与忧郁,通过老辈人的指引与启发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这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长辈用“压岁言”替代压岁钱,实现着老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从心灵到情感的双向交流与融合。由于学习、工作的原因,老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交流相对较少,容易出现“代沟”。当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时候,压岁钱一给一拿,却没有多少情感和思想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许多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和不理解无法消除。而当老一辈人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与见识,把对世界的认识告诉下一代人时,不仅老一辈人的知识与智慧有了一个释放的机会,而且也让下一代人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修养,这对填平老一辈人与新一辈人之间的“代沟”,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都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的时代创造新的生活气象,新的生活理念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人际关系蕴含新的生活追求。长辈用“压岁言”替代压岁钱,就是新的时代里人们创造新生活观的一种尝试,这必将为亲情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增添更多心灵交融的契机。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5
上海家庭新春新风:“压岁言”代替压岁钱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2月19日电(高路、肖昳)农历大年初一,郑菲菲一觉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抹红色——一个折叠着的红包。打开一看,是一张写满字的红纸:“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勉之。”苍劲有力的书法,菲菲看出是爷爷的字。她激动地说:“前几天就跟家人说,今年我不要压岁钱了,你们送几句祝福就好了。没想到,爷爷还真的写了。”

    新春的上海,一种“不讨压岁钱,只要压岁言”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大学一年级的吴雪虹今年是第一次以大学生身份给爷爷拜年。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的一句嘱咐:“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永远是最可靠的资本。”

    大学生徐泓得到的“压岁言”是:“生活中总有不公平,要勇敢接受。”他说,2006年自己在学业、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常常抱怨。看过“压岁言”,他豁然认识到,自己应当微笑、转身、向前看。

    一些年轻人表示,压岁钱只是物质,“压岁言”却蕴涵精神、文化和温情。在传统文化里,压岁钱是长辈祝福晚辈的一种寄托,而长辈们在“压岁言”里真实、朴实的人生提示,才是对压岁钱本来意义的回归。

    “无论每天快乐抑或悲伤,收获抑或失去,都不要忘记为自己留出一段孤独寂静的时刻让心静下来,好好思考。当生活被繁杂所充斥时,爸爸希望你因为有自己的思考而变得更加成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专业的朱婧婧读着父亲写给她的话,用力地点点头。

    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以往的春节,红包越来越厚,文化含量却越来越低,温情与感动则越来越少。如今出现的“压岁言”新风潮,为亲情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含量,增添了“温度”。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6
新华快评:压岁钱不要变味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19日电 (记者 王欲鸣) “打住,打住!从今年起,咱们谁也不给谁家压岁钱!”正月初一上午,当记者的妹夫首先掏出几张百元钞票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时,记者的大哥一连声地制止。

    记者一共弟兄姐妹7人,除记者外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其中5个人已有了孩子。按照往年习惯,这就意味着妹夫一下要拿出400元钱。“大哥说得对,这样你给我,我给你,好像成了一种单纯的钱钱交换。”三弟也深有同感地发表意见。

    对他们的建议,记者也深表赞同。本来,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改善,压岁钱金额逐步攀升,由十几元、几十元涨到上百元、几百元。这样一来,压岁钱有些变味儿了,并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

    压岁钱越给越多,让一些收入不高的家长压力不小。抛开城里人不说,像记者的弟兄姐妹们,不是在农村劳动,就是在城里当农民工,收入都不宽裕。压岁钱的确让他们感到压力:给多了,经济上吃不消;给少了,又觉得拿不出手,左右为难。有的孩子一方面攀比,以得钱多为荣,另一方面乱花,不理解挣钱的辛苦。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更有甚者,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

    压岁钱不要变味。一是不要在钱数上攀比。二是可以变变方式,比如可以给孩子们挑选一些增长知识的书籍、光盘之类的“压岁礼”,总之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真情。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7
民俗学家 压岁钱的祝福意义远高于流通价值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2月12日专电(记者魏运亨)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往昔的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并不注重流通价值。许多现代人不了解这一民俗内涵,除夕夜给孩子巨额现金或银行卡,个别人甚至以压岁钱名义谋私行贿,这实在是对压岁钱本意的亵渎和异化。

    乌丙安教授告诉记者,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但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汉代就出现了专门用于佩戴玩赏的钱币状避邪品,其正面多为“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词语,背面则铸有龙凤、双鱼等图案。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宋元以后,过年给小孩子“压岁钱”已成为民俗。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明清朝代,民间普遍流行“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为什么压岁钱要用铜钱呢?因为铜钱是皇帝下诏铸制的,过去说皇帝是真龙天子,所以老百姓也认为铜钱能镇邪。78岁的乌丙安回忆说,他小时候收到的压岁钱,往往就是一串康熙通宝或乾隆通宝,市场早已不再流通,但能感受到长辈的深切祝福。

    乌丙安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除了祈福求安之外还增强了流通价值。清代曾有一首题为《压岁钱》的诗中描绘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成了儿童的零花钱,这也无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如果以给多少现金、储蓄卡来衡量长辈的关爱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7:58
孩子之间开始学会“压岁钱”“斗富”  



  ( 2007-02-19 10:27:0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专电(记者李文川)对孩子来说,春节无疑是一年中热闹也期待的节日,但是,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一些孩子花起来大手大脚,无所顾忌,不少小孩的“压岁钱”白白挥霍掉了。更令家长担忧的是,孩子们之间还开始学会“斗富”,相互攀比摆阔。种种现象无不提醒我们,“压岁钱”暗藏着隐患,处理不当,将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

    对于孩子的“压岁钱”收入,有的家长采取“没收”政策,分文不留,“免得孩子乱花”;有的家长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将绝大部分收归“家”有,仅留下极少的部分供孩子自由支配;而有的家长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允许孩子完全独立支配这笔钱,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呢?不少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做一个“压岁钱”的管理计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压岁钱”不要在日常生活中零打碎敲地花掉了,而是要以理财的观念,将它用好,使之增值,并让孩子能在这项理财投资并充满乐趣的活动中,不断地认识钱的意义及增值的方法,避免让孩子误入歧途,同时,又能将这笔家庭财富发挥最大效用。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07
年终奖还不够给压岁钱 6成人希望压岁钱不超20元  
2007年02月21日 07:08:58  来源:现代快报  


    年终奖还不够给压岁钱  一项调查显示,6成人希望压岁钱不超过20元     

    过年了,说吉利话,讨压岁钱,很多孩子在惊喜中感受到一份来自长辈的关爱。那么今年春节上班族们又将开出多少压岁钱呢?一项网上调查显示,11.95%的投票者“今年总共给出的压岁钱会超过自己从单位领到的年终奖”。加之23.64%的人选择“没领到年终奖”,也就是说,至少35%的人压岁钱支出相当于超过了年终奖。

    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六成的投票者“希望压岁钱能回到象征意义时代,给个10元、20元就好。”

    八成投票者给孩子压岁钱

    又到春节。今年您会给自己和亲友的孩子压岁钱还是礼物?这项调查发现,386位网友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82.64%的投票者选择了给压岁钱,也有9.59%的人选择给礼物。另有7.77%的人“不准备给物质的东西,过年的问候到了就好”。 

    事实上,给压岁钱的人们看法也并不一致。371个网友的投票结果显示,有40.43%的投票者认为大家互相给压岁钱是有必要的,压岁钱有压住“邪祟”之说,图个吉利,同时也是礼尚往来。也有36.93%的人认为现在给压岁钱其实没必要,但大家都给,自己也就不能免俗了。

  5.8%的人给千元以上红包

    压岁钱作为承载长辈对晚辈祝福的载体,人们今年会给每个孩子大约多少压岁钱呢?390个网友回答了这个问题,40.26%的投票者选择给每个孩子大约100元及以下的压岁钱;紧随其后,有37.44%的投票者选择“200至499元”;选择给500元的占到7.95%;501至1000元的占到8.46%;另外,5.8%的人选择给1000元以上的“大红包”。

    三成人给压岁钱超过年终奖

    您今年总共给出的压岁钱是否会超过您从单位领的年终奖?385个网友回答了这个问题,记者看到,11.95%的人给出了肯定答案,选择“压岁钱超过年终奖”,还有23.64%的投票者表示“没领到年终奖”,对于这部分网友而言,给压岁钱自然会超过年终奖了。也就是说,至少三成多的投票者压岁钱支出相当于超过年终奖。46.23%的投票者选择年终奖超过压岁钱,值得注意的是,还有9.87%的人选择了“两者不相上下”。另外,也有8.31%的人“不准备给别人压岁钱”。

    半数孩子压岁钱交给家长

    您的孩子收到压岁钱后会怎样处理?对于这个问题,51.07%的投票网友选择了孩子会把压岁钱交给家长处理,22.73%的人选择了“孩子自己把压岁钱存起来,不交家长”,位列第三位的是“其它”,孩子显然已经决定了压岁钱的其它用途。另外,还有9.89%的孩子“自己花掉,不交家长”。

    说到给压岁钱这个习俗,379个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60.69%的人“希望压岁钱回到象征意义时代,给个10元、20元就好。”看来,大家对每个孩子动辄几百元的压岁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压力。(颜玉松/据《北京娱乐信报》 )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09
春节的文化赋值  
来源:解放军报  



    岁岁迎春,今又春节。

    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和年、岁、春这三个概念交织在一起的。年是丰收的意思,岁是牺牲、祭祀的意思,春是百岁得阳气而生的意思,它们彼此联结成一个整体,涵盖了社会选择、文化选择和生命选择的因素,特别是信仰的因素,包括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春节的文化象征和文化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感恩天地人和;三是庆贺丰收,享受劳动的成果,筹划新年的生产和生活,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是礼仪往来,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宣泄情感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凡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记得往昔过春节的情景,那是既充满诗意又富含文化内涵的。街头路口的舞狮子、闹花灯、划彩船、踩高跷,人们尽情宣泄着生活的喜悦和热情。特别是乡下的春节,更是热闹有趣:稚嫩的童谣,点亮了乡村不眠的灯盏;写春联,贴年画,剪窗花,挂灯笼,诗意了农家多彩的生活;还有蒸年糕,磨豆腐,酿米酒,包饺子,忙年饭,浓浓的香味把乡村熏染得芳香和醉人……这一切,无不透露着过年的喜庆吉祥、丰富多彩,赋予中华民族这一最大的传统节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人们对过春节的期盼和幸福感逐渐淡薄了,且不说昔日那些让人怀念的过年习俗难以一见,就是饱含亲情的年夜饭也懒得做了,到酒店包一桌省事省力。愈来愈多的人在节日里过得不闲适,比平时还累,或者玩乐无度,或者整天看电视、泡网吧,或者连轴喝酒疲于应酬,体力精力大幅度超支透支,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有的年轻人只知道有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怎样过春节。从小处说,这是生活方式改变的问题;大而言之,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失落。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渊源流长的传统节日春节,确实需要创新。但任何创新都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蕴含在春节中的文化赋值、民族精神,是特别需要我们珍视和弘扬的。比如,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回顾思考一下过去的一年,解开一个结,再结一个结,结一个更漂亮的“中国结”,“结”一个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再比如,通过过春节,大家相互走动走动,拜拜年,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既温暖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还比如,一家人聚在一起,拿出各人的拿手好戏,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也许这些菜肴不如酒店里丰盛、高档,但却融入了亲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团聚的欢乐。还有,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也用不着礼品礼金,把相互之间的感情物化了,倒显得庸俗和生分,也许一个真诚的问候,一件小小的礼物,更显示出人间的真情。

    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过春节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乐,而是在追求一种过节的闲适和精神的娱悦,是一种传统的精神延续。(向贤彪)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1
春节民俗应有新定位  
 来源:新京报  

  
    60年前,尚处在学龄前,每年一进了腊月就兴奋起来,到了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之后,“年”的氛围突然浓了起来,过年的各种节目加快了脚步从眼前闪过。除夕的前一天是很难入睡的,因为头脑中总是想着天明一睁眼,过年各种乐事就来到了:贴春联、换门神、贴年画,各种花花绿绿挂签纵横于室内外,一派喜庆气象;摆好供桌,请出祖宗神主牌位,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我最怀念弥漫于室内的烧香的香气),一堂蜜供,芝麻节儿满地(夜晚迎神时,小孩穿新衣新鞋踩芝麻节儿)。放爆竹,到前门洞关帝庙祈福(就在现在前门箭楼北面,前门老火车站对面),吃年饭、听唱机熬夜守岁。

    大年初一,出广安门到财神庙争烧第一炷香,然后才是你来我往,四处拜年。对于小孩来说就是无休止的鞠躬、磕头,收压岁钱;然后是逛厂甸,买风筝,风车、大糖葫芦、还有想了很久很久的“九连环大刀”(这是我心目中最高级的玩具)……正月里,没正经事,就是玩和吃。吃年前制作好的、够吃半个月各种美食,在冰上放花炮、抽打“汉奸”(一种陀螺)。街上走会的不断,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文武场,热闹非凡,遇到特别火爆的,我们这些男孩能追出三四条胡同,直到快要迷路为止。其间还有初七、十五两次灯节,院里院外点燃自己捻制的纸灯。还穿插有逛庙会如白云观、报国寺等。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过年。从中可见,其背景是农业文明和宗法制度。

    解放后这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破除迷信,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消失;后来由于物质匮乏,许多奢侈性的消费被淘汰,“文革”当中倡导过“革命化的春节”,城市工人主动加班,农村农民大干快上,兴修水利,改天换地,变农闲为农忙,提倡在工地上过革命化春节。春节过程也大大缩短了,城市里法定三天假,一串门也就过去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巨变,物质丰富了,对于风俗宗教,从意识形态角度考虑少了,也由于一些热心传统民俗人们的提倡和一些相关商家鼓动使得传统节日习俗得到部分的恢复。

    然而近十年来社会迅速向工商社会转型,社会迅速的小家庭化,海外的工商文明被更多人们接受,而基于农业文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被人们抛弃或遗忘。与此相反起源于西方的一些“洋节”越来越为青年人所青睐。有些热心传统的人士还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以抗衡这种倾向。其实风俗作为群众性的习惯行为取决于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其习惯行为也会跟着改变。例如过去“吃”在传统节日中往往是最重要的节目,而现在许多城市人表现出对“吃”厌烦。又如庙会、走会这种民间文艺演出活动,过去很吸引眼球,而现今电视上的文艺节目替代了这些业余演出。

    古人常说时移则俗易,这是谁也挡不住的,只能在顺应变化的前提下加以引导,对传统节日作新的定位。如春节活动中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的项目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热心人士倡导、政府或者基金会出资协助保存,到了春节在一定范围内展现。春节一些活动中所凝聚亲情、友情,对先人的怀念,是人际关系特别美好和值得珍视的部分,社会应该创造条件协助其实现。如果一年中有三百余日我们都处在纷纷扰扰的竞争之中,那么应该有些日子相对平静、使我们洗涤尘俗、从内到外都得到充分休憩。也许这是传统的节日最能发挥所长的领域。

    □王学泰(北京学者)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2
网民:“数字春节”成为传承民俗新形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6日电  随着我国传统佳节——春节的临近,全国上下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历史悠久的春节也正经历着一场“新技术革命”。互联网的普及为春节注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数字春节”正在成为传承传统、展现个性的民俗新形式。

    随着短信、视频拜年,网上“围炉夜话”,网上晚会等形式的普及,传统习俗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时尚气息,“数字春节”体现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交融。

    有网民表示,在春节喜欢收到“原创短信”,即使词藻不甚华丽,表达的却是一份独特的祝福,非常有意义。还有网民说,上网过年比较自由,在一个聊天室里大家“围炉夜话”,守候新年钟声的到来,别有风味。

    部分网民还介绍了“网络过年”的各种新鲜有趣的形式。有网民说,每个人都可以亲自“制作”和“导演”网络除夕团圆饭,从互联网上下载喜欢的对联、灯笼、红包等,同时布置有绿树鲜花及雪地清泉、不同地域和时令景致的餐厅,并为所有的家人都留出位置,尽管是虚拟的,但辞旧迎新的气氛非常热烈。

    有网民说,在虚拟世界里,和天南海北的人们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扩大了自己的社交范围。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燃放鞭炮的画面,可以听到各种鞭炮的响声,让城市里渴望放鞭炮的人们在网上过足瘾。

    有网民认为,传统年俗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创新,目前的过年习俗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谁说十几年或几十年后,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春节”“网络过年”不会成为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3
民俗也在推陈出新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照我说,现在是年味儿越来越浓了。从春节文化的整体来看,现在和过去并没有本质区别,春节大部分习俗都在延续。现在人们过年的心态、除旧迎新的愿望、大团圆的心理一如既往。”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西方节日的冲击,有人觉得春节的突出特征不再明显,容易让人觉得“没意思”。对此,赵书认为,有些传统的春节民俗确实简化了,但新的春节民俗又在不断产生,比如短信拜年、春节旅游,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所以春节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但所有新的变化并没有冲淡年味。临近过年的时候,火车和飞机特别拥挤,人们千里迢迢赶回去,为的就是一顿年夜饭。这种大团圆的心态,是中国人的大年三十情结,直到现在还根深蒂固。

(记者程义峰)新华社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6
春节民俗全景地图  
2007年02月13日 14:38:3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京城古韵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每到除夕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图表:春节与吃年糕 新华社发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闽粤风采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了下来。

    广东: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6
西北劲风

    陕西:

    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甘肃:

    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正月打秋千: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东北瑞雪

    东北的年俗,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7
吴越软语

    上海:除夕之美在日落。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

  浙江: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黏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

    江苏: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 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中原春色

    河南:送神慌年忙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8
傣族过节

    民族风情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左图:傣族泼水节)

    傣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苗族:过春节时,除准备丰富的食品外,还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从初一到十五都要庆祝。在此期间,要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在贵州西部及川南、云南等地都将举行,译成汉语,称为“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等等。

    港台习俗

    澳门: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香港: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首选就是逛花市了,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大家一起欢度佳节。在春节拜年时,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台湾: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

    域外唐音

    新加坡华人:新年吃鱼意味着吉利。据说,此举象征着在未来的事业中发财和幸运。春节的第一天是小辈给长辈拜年的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红包日,他们将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得到一包用红纸包着的钞票。

    马来西亚华人:欢庆春节的气氛就日渐浓厚。从首都吉隆坡到全国各地华人聚居区或中国城纷纷挂起大红的灯笼,贴起春联,商场里摆满了年货。一般从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过年。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信神的人家在大年初一要吃素。
    旧金山:每个春节,舞狮的队伍都会从这里出现,沿着唐人街,伴着喧天的锣鼓一直舞下去,除了华人,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也会被吸引专程来这里过中国年。春节时,餐馆里饺子、年糕等过年食品更是一应俱全。

    悉尼:悉尼唐人街的牌楼上写着四个大字“四海一家”,过春节时,舞狮的人多停在商店或餐馆的门前,这时店主人会很高兴的出来,为舞狮的人派发“利市”。

    温哥华:温哥华唐人街的牌楼工艺精美,上书“中华门”三个繁体大字。过春节时中华门上挂满大红灯笼,小朋友举着五颜六色的气球,脸上写满好奇和快活。

    伦敦:每到春节,唐人街上就要张灯结彩,家家贴春联迎财神。鞭炮烟花伴随着舞龙舞狮和歌舞杂技表演。锣鼓喧天之中,人们挤在唐人街上,看英国白人扮演的洋财神穿着长袍马褂给儿童挨家挨户恭喜发财讨要红包。

    纽约:纽约唐人街有15万华裔移民,这里的春节无与伦比的热闹!大街上有传统的龙船游行,放鞭炮驱魔,武术杂技表演等。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19
从“没意思”中重新发现春节意义  
 来源:新华网  


    郭松民 作者文集

    这些年来,每到春节临近,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种似乎是非常矛盾的场景:一方面,是无数人乘坐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地球表面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目的不外乎是“回家过年”;另一方面,大家又总是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没意思”。

    “没意思”,换句话来说就是“意义的丧失”。在传统年代里,春节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我们这个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农耕民族来说,春节不仅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标志,也是重新确定伦理等级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春节中的许多仪式,如祭神祭祖,是为了重新确证人神关系,以求获得神灵的庇佑;晚辈给长辈拜年,是重新确证长辈的权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为了奖励晚辈的孝顺,等等。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春节丰盛的年夜饭、孩子的新衣等,则是对平日艰苦生活的一种补偿,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们对春节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整个社会逐步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了,春节也渐渐被“脱魅”,神灵早已不复具有原来的地位,长辈也不再具有原来的权威,过年演变成了吃吃喝喝、打打麻将以及在电视荧屏前打瞌睡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没意思”是必然的,甚至逐渐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失去意义的节日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但事物发展总是否极泰来,当春节的意义被降低到极致的时候,其新的意义也开始出现了:因为现代商业社会在赋予个人极大自由的同时,也让个人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孤独当中,而人在本质上却是一种社会动物、伦理动物而不是没有社会认同需要的“无毛两足动物”。任何人都必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又只能在这个人和他所属的社会、家庭的关系中才能找到,而春节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现在可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回家过年了:就是因为我们必须借此机会来重新确证自己作为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等的伦理关系(当然,这种关系的主要内容是爱和亲情,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等级含义)。而我们作为官员、军人、职员、学生、打工者等的身份,则在平时就已经被反复确证过了。一个人只有通过了这样的确证,才能是完整的,才能从一个自然人上升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人。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一种仪式来确认自己的主体性。正如追求自由与权利是人的本性一样,追求认同和归属感也是人的本性。如果我们不能确证自己的归属和主体性,那么我们就会像德国作家沙米索的小说《出卖影子的人》中的主人公那样,变成一个“没有影子的人”,被所有的人所害怕,自己也害怕所有的人,就只能做地球村中的二等公民。而要确认我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春节的仪式性作用,是任何其他节日都无法替代的——春节之于中国人,恰如圣诞节之于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欧美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珍爱、守护春节,就是尊重、珍爱、守护我们自己!因此,让我们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地过年吧。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1
春节复兴需要“仪式重建”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天看到新华社的报道,著名民俗学者乌丙安教授说,批量生产已毁掉春联。的确是这样,大家都不写春联了,买来就贴,金光闪闪,千篇一律,能有意思才怪。春联是一种仪式,全过程是构思—书写—张贴,这才是完整的。买来就贴,仪式就损失了大半。工业化破坏了个性化,春联上面没有了“我”、“我家”特有的感觉,韵味自然就稀薄了很多。可见,“购买”买不来节日的仪式感。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桃符。桃符的仪式性和趣味性比春联好,古人拿桃木刻板,然后在上面画神荼、郁垒的像,挂在门上驱鬼。后来嫌麻烦,就做成了纸门神和春联。我建议有兴趣的人可以在过年时自己刻桃木板做桃符,画神荼、郁垒挂在门上,比如爸爸刻板,妈妈和孩子画画,不是很有意思吗。

    仪式重建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做。其实过新年就是过仪式,我们的新年就是由一系列仪式所组成:衣的仪式、食的仪式、祭的仪式、驱穰祈福的仪式、娱乐的仪式等。这些仪式,有的被抽空了,就需要复归;有的已经被忘记了,失传了,就需要寻找和重拾。最近还有人提议建立“国家春节庆典仪式”,其实就属于一种仪式创新的思路,也是不错的想法。

    从仪式着手,发掘仪式的内涵,寻找仪式的本来面目,创造重兴仪式的条件,再加以谨慎的剔除和创新,仪式能够重建,春节复兴就有希望。(汪洪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2
年味的失落和文化的衰败原因在哪?

    物质层面:网民认为,男女老少都在抱怨年味淡了,尤其是那些亲身品尝过当年浓浓年味的中老年人,他们对时下越来越淡的年味,难免会有一种失落感。所谓年味淡了,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如今,每到过年,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把眼前过年的情景进行时空切换,于是旧时“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那种强烈期待,那种旧时的倒计时氛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再也找不到合适的由头和载体。而在那些小康之家,平时的生活和过年时的生活,早已融为一体,这样一来,过去人们平日里省吃俭用,过年时大铺张的心劲没有了,浓浓的年味自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

    精神层面:网民认为,旧时所谓的年味,主要体现在到处洋溢着一种拜亲访友的浓浓氛围,还有对来年虔诚的期待。可如今,挂个电话,发个短信,再不就来个E-mail,所有的亲情表达都会摆平,但这种表达和过去的方式相比,总显得苍白和平淡了很多。同时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灯笼等很多传统年文化的载体和道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变得可有可无,而新的种种都市文明元素,却难以营造出一种传统年文化的氛围,更难以承受传统年文化的重任,这样一来,浓浓的年味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精神支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2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社会的和谐之源


    网民称,春节的尴尬是中华传统文化尴尬境遇的一个缩影。我们常常因为标榜现代,而逐渐忽视了传统的魅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社会的和谐之源,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值得等待的一颗果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仅仅是中国人对于制度和道德的独特理解,更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的良方。这种和谐,在春节、元宵、中秋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个人的价值与合理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够为整个社会体系的稳定提供个体保障。和谐社会的创造,才能得到社会关系的保障。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2
我们应利用法律对民俗进行保护

    网民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遗产公约》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迎春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世界遗产公约》从国际法角度强调了国家对传统民俗保护的义务,我们也理当以国家法加以贯彻。

    我们曾经因为端午节被邻国申遗而感慨万千,这让我们明白对于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被我们弃之如敝屣的时候,其内在的文化可能正被别人奉之如瑰宝。我们应该制定一部民俗法,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全部或大部,从单纯的民间节日形式上升为假期保护的国家节日,使人们有时间在这样的节日里,从各种节日仪式中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在今天就显得非常必要。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3
专家说:春节是中国的“感恩节”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2月11日电(记者张涛)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将至,一些民俗专家说,春节是与中国古代天文、气候、农事以及民间信仰结合的产物,人们在岁末年初把一年的收获奉献于祖先灵前或幻想神的祭坛时,是对大自然和祖先的一次集中答谢。因此,春节是中国的“感恩节”。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解析春节期间的每一天、每一项民俗活动,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恩理念,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分别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代表7类生物的生日,把人的生日放在其他动物之后,本身就表达了先民们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怀。

    再比如,“祭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春节期间,人们祭祀的各种神灵、物灵等正是农耕社会百态的浓缩。然而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这些被虚拟的偶像正在被淡化,人们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古老记忆的习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说,与祭祀各种神灵、物灵相比,春节期间,人们对自己祖先的祭奠则更为隆重。在中国许多家庭,经常能看到宗族家长率领着儿孙们虔诚地祭拜祖宗的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祭奠祖先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内涵,既充满了对祖先功德的感激,又表达了让祖先“庇佑子孙”的美好愿望。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9 18:25
让春节热闹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  



    记得小时候过年,家家贴对联,放鞭炮,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真正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今年的春节马上就到了。尽管返乡过年的人群熙熙攘攘,但人们总觉得现在的春节不如过去热闹了,尤其是城市居民,对过春节更是有些淡漠了。原因可能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春节的企盼降低了,现在已很少有人为着改善生活而盼望过年。

    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好事,虽然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减少了对春节的企盼,但物质生活的改善使得我们有条件把春节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关键是我们要在这方面自觉地想些办法、下些功夫,让春节重新热闹起来、欢乐起来。

    应当把好的传统恢复起来,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贴福字、挂灯笼、放炮竹、蒸年糕、包饺子、吃团圆饭、熬年守岁、祭祖、拜年等等。这些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不但内容丰富,形式也饶有趣味。现在许多人对春节的传统内容不大重视,把许多习俗淡忘了,把许多讲究忽略了,马马虎虎,懒懒散散,春节也就过得没滋没味。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所忽略和马虎的,恰恰是应当重视的东西。其实,按照传统的习俗,一家人高高兴兴、忙忙碌碌地操办春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乐趣。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传统节日的地位、恢复传统节日的内容,是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发扬光大,而不能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中断。过去把许多传统的习俗给“破”掉了,现在我们有责任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有些人之所以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节日趣味性不强。而增强传统节日趣味性的有效方法,就是把一些娱乐性的传统内容恢复起来,燃放烟花爆竹就是其中之一。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兼存的,烟花爆竹固然有其弊端,但能够增添节日的气氛,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欢乐。北京等大城市将燃放烟花爆竹由“禁”改“限”,就是顺应民心,恢复和增加春节喜庆气氛的成功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一些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过年习俗,使春节重新成为丰富多彩、热闹祥和、有滋有味的节日,成为丰富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明的载体。(林治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30 09:06
学会感恩、懂得理财 今年"压岁钱"挺特别2009年01月29日10:11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李浩翔   东方网1月29日消息:

爆竹闹新春,缤纷过佳节。记者发现,孩子们喜爱的传统过节方式“压岁钱”,今年有了些小小的变化,更透露出家长一番殷切期盼和良苦用心。

  在武宁路小学读一年级的菲菲小朋友,节日期间跟着父母走亲访友,“囊括”了不少“红包”。


其中,有只红信封内夹了一张纸条,上写:“菲菲:先送上200元,节后再补300元。条件是:这200元由爸爸妈妈陪同,送红十字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士。———姨父。”对于这个建议,菲菲和她父母意外之余欣然接受,认为这对于培养孩子爱心很有帮助,也使得这份“压岁钱”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记者在某亲子论坛上了解到,不少父母利用新春佳节送“压岁钱”的习俗,对孩子进行节俭和感恩教育。家长钱先生发帖说,虽然单位经济形势不佳,但还不至于发不出“压岁钱”,正好利用假期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辛苦钱来之不易,更应该懂得珍惜。

  还有一些父母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给孩子“压岁钱”。记者有位在广发银行供职的王姓朋友,过年时交给读初中的儿子一个“红包”,里面是一份储蓄型保单。他说,这比单纯的给钱更有意义,能让孩子渐渐树立理财意识,为将来做好长远打算。

  除了给孩子送“红包”外,沪上不少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纷纷拿出积蓄,给自己的长辈尽孝。在一家汽车修理公司担任经理的牟先生和妻子年底前早做准备,分别给双方父母准备了一个800元的大红包,除夕夜吃团圆饭时敬奉给四位老人,并由衷说道:“谢谢爸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四位“老小孩”惊喜连连,一顿年夜饭更是充满了温馨和睦的气氛。牟先生的女儿耳濡目染之下,在日记中写下:“等我长大了,不但要给爸妈送红包,还要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送红包,这样的过年才有意义!”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30 09:08
压岁钱培养孩子理财观念 专家:不是好主意

2009年01月28日10: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莉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得到了验证。虽然诸多行业发展受阻,但今年北京孩子们的压岁钱却没有缩水。

  奖金少了压岁钱不能少

  “标准上去了就不能下来,虽然今年赚得少了,但是给孩子的压岁钱是一分也不能少的。



要变只能往高升,不能往下降,不然孩子的家长看了也不高兴啊。”在某外资企业供职的林小姐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受害人,去年公司裁员减薪,她虽然保住了职位,但年终奖金也比以往少了一半。但今年过年,仍然要给家里的“小辈儿”们准备足够分量的红包。“我和我老公家的亲戚,凡是没上班挣钱的都得给,每人给他们200元。每年发红包都得发出两三千去。”

  “今年红包还照去年的标准给,就算奖金少了,也不在乎这一两百块钱。过年都图个高兴,不能让孩子觉得长辈亏待他们了。”工作了五六年的小张说,从来没想过要少给压岁钱。

  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的小辉去年的收入没受金融危机影响,他爽快地表示:“压岁钱,孩子想要多少就给多少。”据了解,很多长辈的想法是:今年压岁钱不“瘦身”。

  有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人将压岁钱的额度定在100元至200元之间,13%的人会给500至1000元,还有不到10%的人表示,给孩子的压岁钱会超过1000元。

  压岁钱该不该给孩子

  长辈们的“大方”让孩子们手里的压岁钱越来越多,不少家长开始犹豫:压岁钱是否该让孩子自己支配。如果让他们随便花,担心他们会随意挥霍;如果收回,又怕孩子不乐意,跟家长闹矛盾。

  孙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一,这几年压岁钱攒在一起已经有了一万元。但孙先生并不担心女儿乱花,他已经跟孩子商量好了,用这些钱给她买根长笛。“孩子学的特长是长笛,一根好笛子的价钱一万三四呢。我跟她说了,买长笛是为了让你多学本领,你出一万,爸爸给你出四千。”

  孙先生的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说,虽然有的家长希望通过压岁钱让孩子学会理财,但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并不是个好主意。压岁钱比较容易让孩子“私欲膨胀”,产生“我的钱,我说了算”的想法。而一些孩子在手里钱比较宽裕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

  如何对待孩子的压岁钱,专家给家长们提了建议:直接收缴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个打击,有可能逼迫孩子从别的途径解决,比如瞒报压岁钱数量,或者偷偷拿家里的钱。应该允许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但家长要给予适当引导。比如去看长辈的时候,动员孩子用压岁钱给长辈买点表示心意的礼物;开学的时候带孩子买些学习用具和书籍;或者鼓励孩子用压岁钱交自己的学费。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30 09:09
90后寒假特殊作业:给长辈拜年讨句压岁言

来源:新华网  

 值此春节,第一批“90后”大学生将度过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第一个寒假生活的同时,有很多同学会给师长亲友拜年祝福。记者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获悉,首批“90后”大学生还需完成一份特殊“作业”———“给长辈拜年,讨句压岁言,传递祝福感动”。



昨天,不少同学已捷足先登,从压岁言中收获别样的人生感悟。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来自保险专业的王邹敏收到了爸爸的如是赠言。王邹敏说:“压岁言活动让我走出了青涩,学会了成长,帮助摆脱温室效应,并且学会了怎样帮小辈成长,90后一样懂事、一样精彩!”

  王邹敏坦言,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一直是爸妈手中的掌上明珠,很多方面父母都会准备妥当,自己不用去担心任何事,因此渐渐不再敢于尝试,更愿意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爸爸给我的一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是啊,我们90后的孩子从来都是那么的娇生惯养,因为我们这个年代,不用再从小为了生计而奔波,我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整天对着电视、电脑,走在时代的前端,可我们从来不曾进行尝试,尝试着靠自己的双手做一些事,即使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爸爸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年轻的我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应该要尝试,去学会适应,这也是成长的一步,因为我们终将会离开父母的怀抱。”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团委书记唐旭生表示:“这份特殊作业完成过程的本身,就是大学生接受动力教育、责任教育的最佳实践教育过程。我们在开学后,将要求同学们据此形成寒假实践报告,以让更多的同学收获感动和启示。”

  记者发现,一些相互熟悉的同学,已经开始分享自己所收的压岁言,彼此受益:“享受自然,热爱生活,用实践书写并体验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如果这是你决定了的人生,就破釜沉舟。”“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30 13:05
不吃饺子吃年糕——朝鲜人的过年习俗  
2009年01月30日 10:10: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平壤1月30日电春节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朝鲜也是重要节日。朝鲜的过年风俗和中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富有本国特色。

    朝鲜人在临近新年时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干净,在家里贴上动物年画,并穿上传统服装。过年时,全家人聚集一堂祭祀已故祖先,接着依次向长辈跪地行大礼拜年,然后开始走访村里尊长、亲戚和老师,给他们拜年。受拜的长辈会给孩子们蘸豆果或压岁钱作为“礼价”,给大人以简单小吃作为还礼。同辈之间也互相祝贺新年,叫做“德谈”。

    朝鲜人过年的饭菜十分丰盛。跟中国人过年吃饺子不同,朝鲜人最重要的过年食品是年糕,年糕汤被看成是不可缺少的食品。朝鲜人把大年初一叫做“年糕汤祭祀”,问孩子们年龄时,也问“你吃了多少碗年糕汤呀?”过年除了吃年糕、蒸糕、片糕等,还要吃烤肉、糖果和各种煎饼,喝柿饼汁、蜜糯汤、烧酒等。朝鲜人说“岁酒不温”,因为在大年初一这天,他们喝酒一定不能喝温过的,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人们饮酒过量。

    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完年节饭菜后,还要到户外进行年节游戏。年节游戏主要有跳板、风筝、冰车、风车等。妇女要玩跳板,有一个说法是:“大年初一跳跳板,一年脚掌不扎进刺儿”。孩子们则放风筝,在风筝上写自己的愿望,然后把风筝放得越高越好。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31 09:06
新华调查:金融危机影响下春节过出老味道(图)  
2009年01月31日 07:47: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30日电(记者叶锋 仇逸)原来春节假期要加班的,现在有更多时间陪家人过节;原来在饭店花费不菲和亲友吃饭的,现在把饭桌搬回了自家客厅……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过去,人们放慢了脚步,捂紧了钱包,却增加了亲友往来、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牛年春节平添了几许久违的人情味和年味。

“终于能把春节假期全部交给家人了”

    这个春节,对于上海企业家柯志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忧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他在浦东的婴幼儿纪念品生产企业产品销售受阻,利润较去年大幅下降。往年春节厂里还要有人值班,今年春节干脆停了产,给所有员工痛快放了7天假。喜的是,“终于能把春节7天假期全部交给家人了!”

    柯志坚说,往年春节一般只休息3天:年三十、年初一和年初二,年初三开始就要去公司处理事务,忙于应酬;而在平时,则几乎没有休息日。他有个8岁的儿子,父子俩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早上出门的时候,儿子还在睡觉;晚上回家时,儿子已经先睡了。柯志坚的企业专门定做孩子出生时的手、足印纪念品,他却不记得给自己儿子做过什么,“有时我也很愧疚,但是公司太需要我,真的很无奈。”

    经济不景气反而让柯志坚有机会弥补一些遗憾了。得知他这个春节“终获自由”,他在上虞的父亲和在杭州的姐姐都到上海一起过年,他也终于可以陪儿子逛逛念叨了无数遍的外滩、上海科技馆、城隍庙,买买年画、贴贴春联。柯志坚说:“过年就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这种亲情因平时太忙而错过了很多。”

    记者采访发现,在上海的商务人群中,像柯志坚这样春节“被迫”休息的人还不少。金融危机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时间倒给亲情关爱留出了空间,让新年过出了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老味道”。

“精打细算”的春节多了人情味

    受金融危机影响,家住上海闸北区海宁路的梁代红和丈夫各自从单位拿到的年终奖还不及往年一半,这让他们打消了在酒店订年夜饭的念头,把餐桌“搬”回了家。

    年三十晚上,双方父母等亲人都来了。平时难得一聚的一家人在厨房、客厅忙乎了半天,笑声洋溢在这个平日有些冷清的家中。老家在苏北的梁代红的母亲带着大家拜祭祖先,还在席间给外甥讲述了几十年前来上海做小生意的情景。饭后,大家一起在客厅里悠闲地看春晚。

    “往年在饭店吃年夜饭,起码要1500元,而且像是到饭店做客。今年呢,花了很少的钱,却过了个非常美好的除夕夜。我突然觉得母亲的唠叨听来也蛮温馨的,儿子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年夜饭。”梁代红说,明年经济形势肯定会好转,但年夜饭还是在家吃。

    此外,往年正月里邀请亲友吃饭都是在饭店,今年统统放在了家中。“少花了钱而且心里更开心。”她说,“家里已经很久没这样热闹了,往日的‘年味’又回来了。”

    在上海一家国有能源生产企业工作的梁冬冬说,她本来打算春节去海南度假的,可年终奖只发了1000元,精打细算之下就取消了旅游计划。“其实想想,去三亚过年机票、旅馆费都不打折扣,人又劳累,不如在家既省钱又省心。”留家过年的她,早上睡到自然醒,白天约几个平日太忙难得一见的朋友逛街、喝茶、看电影,“也蛮有味道的。”

幸福与花钱不一定成正比

    近年,每逢过年大家都会怀念以前过年时浓浓的年味,并不解地思索:为什么物质丰富了、交通发达了、花钱更多了、生活优裕了,人际关系反而疏远了?过年感觉反而平淡了?

    看起来,金融危机和“年味”之间似乎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关系:一方面,过年的味道冲淡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休闲及过节的方式,不经意间平添了一些“年味”。牛年春节,在家吃饭的多了,探亲访友的多了,幸福与花钱不一定成正比。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说,春节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让人休息、娱乐的假期,更是纪念先人、凝聚感情、传承文化的传统节日。金融危机影响下人们过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邓伟志希望,金融危机能使大众过一个恰到好处的“幸福年”,“物质丰富了,年也过得越来越铺张浪费,新春的年味都湮没在物质的堆积中,有时过一个年下来,人们除了疲惫什么也没有留下。”他说,“热闹不在吃喝中,幸福不仅在消费中,贴春联、做蛋饺、守岁、感受新年的气息,有家人的问候和祝福,整个人就洋溢着幸福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2-1 12:43
台报:大陆过年处处祥和 所有不顺像魔术般消散

2009年02月01日 1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2月1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说,大陆社会春节期间处处呈现出休养生息的祥和景象,尽管过去一年历经灾难,但所有不顺都像刘谦变魔术般顿时烟消云散。原文摘录如下:   中国(大陆)去年历经雪灾、拉萨骚动、川震、奥运、毒奶及金融海啸,然而一切不顺在过年期间,就像台湾魔术师刘谦变魔术般顿时烟消云散。中国社会处处一片祥和,正如赵本山春晚小品《不差钱》,今年过年不差祥和。   春节是个有趣的节日。随着数百万外地工作者离开北京返乡过年,整个京城就像变魔术般安静下来,道路上车水马龙景况不再,轰隆作响的喇叭声不见了。走访北京雍和宫、地坛等烧香拜佛与逛庙会必去地点,虽处处人山人海,但都出现难得一见的井然有序现象。   在前门大街的大栅栏庙会,窄小巷弄内挤满人手一支糖葫芦、羊肉串的游客,什剎海的湖区满是滑冰的人,雍和宫山门外排满等候进寺的香客,黑压压蜿蜒数百米人潮未见混乱,平常总会传来的争吵声,都被合家同乐的欢笑声所取代,原本狰狞的面孔也挂着喜乐表情,袅袅香火烟气里透着一股祥和。  

 “差”意指“少给”、“缺”,不差钱是说“不会少给钱、不缺钱”。原生活周遭习以为常且不会少给(不差)的鸡毛蒜皮纷争,在春节期间一夕消失,去年的苦难仿佛也跟着烟消云散,一切回归和谐社会与祥和春节。   翻开春节北京报纸或收看电视新闻,内容多是喜乐洋洋一片祥和,狗屁倒灶之事几乎全发生在国外,国家领导人活动仅出现在除夕下乡探访民情。差了政治,社会新闻也一派祥和,今年春运问题较往年平顺,水气少让各地未出现风雪交加灾情。  

 祥和不缺、春晚不差。央视春晚的节目在大陆民众眼里是花四个多小时、洗涤一年晦气的时刻。尽管看完春晚后,许多博主们免不了要写个部落格(博客)文章说说节目内容几句。一位博主道出春晚主旋律的感染功效:“对白反复重复着一句台词,‘我当保安、我骄傲’,说到最后,连保姆都跟着‘我骄傲’起来了!”   一位媒体人评价道:“春晚不是一个简单的联合会,它背负着对一个国家民族,进行一年总结综述的历史重任,灾民、经济危机等所有这些不和谐,都必须在春晚中转化成祥和的要素。”依此角度,春节更像是场全民集体精神膜拜,像变魔术。   “差”与“不差”是对立概念,或许是被去年的“不差”灾难给够折腾了,今年中国春节确实处处呈现休养生息的祥和景象,今天是春节后正式上班日,未来“差”什么?市井小民可能希望“不差钱”,而官方应该最希望“差(少给)灾难”。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