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吴言生说禅: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打印本页]
作者:
丧家犬
时间:
08-10-10 02:17
标题:
吴言生说禅: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吴言生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 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 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 在现代语境中,禅茶真谛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文 化意义。 一、茶禅的历史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汉代就有了 关于茶的文献记载。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杨雄, 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茶。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 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客人来到,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根据《茶经》的记载,寺院里的僧人 在两晋的时候,就开始用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的 礼仪。如昙济和尚就经常以茶待客。佛教徒以茶资 修行,单道开、怀信、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河。 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坐禅修行。佛教徒“过午不食”,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 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 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 使它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饮料。古人认为茶有“三 德”:一是驱睡魔,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 能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各种欲望。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中国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尤为密切。禅宗在初唐时期开始兴盛,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推崇饮茶的风气更加普及。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 规》,此后,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在清寂、古朴 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 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 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元赵原 陆羽烹茶图] 唐代赵州大师三称“吃茶去”,使得“吃茶去” 成为禅林的经典公案。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关于茶的著作。与 陆羽交好的皎然和尚,在《饮茶歌》里两次提到了 “茶道”一词。可以说,《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 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皎然则赋予了“茶道”的名称。 [ 清 翁方纲 七言对联 ] 茶道,是饮茶时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位,即通过饮茶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 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至于饮茶 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 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 演出的形式再现历史上的饮茶情 景,是茶艺。 二、茶道精神:和敬清寂 关于茶道的精神,陆羽在 《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通过饮茶活动,可以陶冶情操, 使自己成为具有俭朴、高尚道德 的人。茶人以流传千古的“和,敬,清,寂”四字来予以概括。 1.和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 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儒 家“和为贵”是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伦理。《周易》的 和则指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才是 宇宙大道。陆羽《茶经》指出,用来煮茶的风炉, 因为是用铁铸成,所以是“金”;炉子放置在地上, 是“土”;炉中烧的是木炭,有“木”;木炭燃烧起 来,是“火”;风炉上煮的是茶汤,是“水”。煮茶 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的过程。 [ 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是唐朝宫延御用之煮茶风炉 ] 禅宗明心见性,使内心的对立观念调和、化解,达到天人合一、圆融无碍的大同。禅宗的“和” 有三个维度:人类自心的和,人与人的和,人与环 境的和。有了心灵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有了 心灵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才有自然的和谐。 僧团被称为“和合众”,自古以来就有“六和 敬”的准则。六和敬是: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 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 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 2.敬 敬是对自己谨慎,对他人尊敬。在茶道中,对 一切器皿,如裱挂的字画、茶的道具,都抱着敬意 接触。将这种心境扩大,就可 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 在品茶时,为表示尊敬,一般先要焚上一炷香,洗干净 手。在敬茶时,用一种尊敬、尊重的态度来进行。在茶道 中,重要的是一丝不苟地用恭 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日本茶道的完整程序有上千 道步骤,做下来要8小时。简 化的也有3小时。看起来极其 复杂、繁琐,但是在恭恭敬敬 的行为中,体现了茶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万物的精 神。 在佛教《法华经》中,有 一位“常不轻菩萨”,他不管见什么人,都要行礼致敬,说到:“我对你们抱有深深的敬意,从来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不管你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以后都可以成佛的,因此我对你们怀着深深的敬意。” 对于茶事来说,重要的是心。不管多么漂亮的 点茶、多么高贵的茶具,没有诚敬之心,则毫无意 义。茶道忌讳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高傲自大,谦虚是 茶道的根本要素之一。 3.清 清是清洁、清廉,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 净状态。在茶道中,保持环境的清净是必要的。茶 道中的“外露地”,是“野庭落叶鲜”式的清美如 画的外部环境。茶道中的“内露地”,是指茶室内 部环境。字画,插花,茶具的清洁。听着茶具在沸水中翻滚,如同置身于万壑松涛,也好似聆听悬泉飞瀑。 [ 南宋木叶天目茶碗,以一片自然落叶置于器物壁面为饰 ] 在茶道中,从庭园的清扫,到茶室的扫除及布 置都要清净。插花时使用的是新花,擦拭茶杯时使 用的是新茶巾。不但对外物要 求清净,心灵也应该净化,不能 起杂念,毫无拘束地以清净的心情来做茶事。眼睛观看到的是清净的环境,耳朵听到的釜 中茶汤如松风拂过,鼻子闻着茶香,舌头品尝着茶的妙味,身 体接触到的是清幽洁雅的器具,这样就能得到幽的感觉。这就是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就是禅 道,也是茶道。在茶道中,社会 上有关俗事的话题,皆属大忌。 参加茶会的人要放下俗尘观念, 才可进入清净的茶禅世界。坐 在仅有几平方公尺的茶室中, 却有居住在深山幽谷里的感觉。 不断响起的壶中滚水声,宛如 松风吹动的大自然的天籁,心与大自然融而为一, 这就是茶的三昧境,也是禅的三昧境。 [位于湖北当阳县的玉泉寺珍珠泉,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曾在此传法] 4.寂 寂是涅槃寂静。是熄灭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宁静安祥的状态。参禅首先要去除人生的欲望。人人皆具有本来清净觉悟之心。由于有了分别计较,产生了执著,迷失了本心。参禅悟道,就是要参破分别计较的虚幻,去除欲望,放下执著。除去欲望,放下执著后,就回到了本来清净无染的心的原点,见到了本来面目。 [ 齐白石《煮茶图》] 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达到解脱的彼岸,必须熄灭欲望之火。熄灭诸般情欲的心,就是“寂”的 禅心,就是涅槃。但寂的禅心又并非一潭死水。否则就成了枯木禅。菩萨为了众生而不进入最后的涅 ,“娑婆往来八千度”,充满爱心、不辞辛苦地 往返这个红尘喧嚣的世界,为普度众生而辛勤地 工作着。这便是茶道的“多情乃佛心”的心境。 三、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1.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 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茶禅之 道的精神,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茶叶。只有投入沸 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 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 经久弥醇的余香。 2.茶道精神的“和、敬、 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标举着 普世的道德:为人平和、处世 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 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 身养性的境界,通过茶道禅 道,在现代生活中的典型运 用,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 范本。 3.“茶”字的字型是“草 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闲”。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 (《红缕梦》中妙玉论饮茶)品茗,其妙处正在于“品”。饮酒为“醉乡”,品茶为“醒乡”。从“醉乡”中觉醒过来,进入清纯的 “醒乡”,才能体验人生,品味人生。 4.“佛法存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禅意,吃茶时吃茶,将我们的身心安 住于当下,同时终日吃茶不沾一滴水,洒脱无执, 即可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化为永恒,“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这就是“茶禅一味”的三昧。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 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禅机,人生的妙谛, 尽在区区的杯茶之中了。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