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古典与唯美 [打印本页]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11
标题: 古典与唯美
    9月5日到11月16日,湖南省博物馆将隆重上演“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其中展出的100幅绘画精品,涵盖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拉斐尔前派等众多充分代表19世纪艺术风格的作品。今生能有幸亲眼目睹米勒、莫奈、雷诺阿、蒙克、佐恩……等等诸位大师的真品,置身于这些杰作面前顶礼膜拜,我想,对于任何一位喜欢或者说曾经喜欢绘画艺术的爱好者而言,都不易于看到上帝在云端伸出手,赐予自己无比的幸运和无上的荣誉。


    我到处问朋友有没有人一起同去,实际上,展览异常火爆,人满为患,并且,看画展是不应该有人陪同的,特别是对绘画没有兴趣的朋友。若是不幸遇上一位絮叨的同伴,像苍蝇一样嗡嗡嗡,无法聚精会神欣赏杰作,反被坏了心情,那真不如一头碰死。
    实际上,我原本就没想要找同伴,一个人静悄悄的慢慢驻足观赏,才是一种享受。
    实际上,我只是缺乏勇气,缺乏看画展的勇气,想找朋友陪同,不过是给自己壮胆而已。

    1989年的夏天,父母告诉我,不能考美术学校,此后就与绘画决裂,再不敢触碰,一碰,就是殷红的血从心里汩汩流淌。
    直到渐渐的,伤愈了,恨消了,想想幼时的放弃未免可惜,有意重拾画笔,又觉得曾经的所谓天赋,不过是自大的幻影。
    当参加工作的初中同学,从她的钱包里掏出我当时送给她的一副素描小画片,我给自己震慑住了。原来,我曾经画得如此唯美细腻,这真是我画的吗?我被自己20年前的画迷住了。
    我毁了所有的画作,毁灭一切与绘画有关的记忆,以为可以让过去变得空白,却不知早已在他处留下碎屑,提醒我不可抹杀的曾经。
    我更不敢提笔,我知道自己如今的水平,连小学时都不及,我无法接受自己笔下会丑陋幼稚到这种程度,宁愿保持曾经的美好,不要让现实破坏回忆。
   
    放下画笔之后的19年里,陪妈妈看过一次画展,实话说,水平不高,和平日逛市场看到的无异。陪侄子画过一次,那次让我感觉那么生疏和笨拙,更让我想要放弃。
    总是想着,等我老了,什么都不用做了,我就去上老年大学,重新学画。
    我没有妈妈那样超然的态度,想画就铺上宣纸,画完了要我点评,即使被我嗤之以鼻,也都贴在自己卧室里。
    我不敢,不敢画,不敢接受自己现在的水平,我逃避画展,不去看,就当我从未爱过绘画,从未有过那段痴迷的时光。

    可现在,我真的舍不得再逃避,这样的机会,一辈子或许就这么一次,我舍不得放弃。
    但我又不敢,不敢直面。找了很多借口,比如展览室内为保护画作温度设置得很低,等天气凉快一点再去,免得内外温差太大,感冒了。比如问朋友能不能弄到票,其实30元,我还承受得起。
    在网上看关于画展的新闻,把能找到的图片一一收藏,给自己勇气,若这次我再不去,我会鄙视我自己。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14
标题: 看不到图片请刷新
《布洛涅林荫大道》
1902年
画布油画,70.50×102.90厘米
路易斯·玛丽·德·施莱佛
法国,1862―1942年

  巴黎人路易斯·玛丽·德·施莱佛是位早熟的画家,他第一次参加法国沙龙画展时,只有13岁。当时他没有得到任何著名艺术家的举荐,有的只是他那个善于发现儿子绘画天才的父亲的鼓励。1877年,施莱佛开始向专攻舞台布景和静物画的菲力浦·卢梭学习绘画,但很快便放弃了。后来,他又陆续在几家画室临时练习绘画,但从未进过正式的美术学校。1900年,他在巴黎国际画展上获得金奖。
  24岁时,他开始关注巴黎社会的日常生活,以它为题进行创作,并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订单。在所谓的“美丽时代”,巴黎是个充满欢乐的城市,生气勃勃,是当时的世界时装之都。巴黎的繁华持续了几十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结束。
  施莱佛的作品不仅画技精巧,而且画面情趣自然,十分引人瞩目。他画的卖花女,富人乘坐的马车,拉车的马匹,以及街道清洁工,都被他饱蘸亮丽色彩的画笔描绘得栩栩如生。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16
标题: 非常喜欢这一副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  
1880年
画布油画,76.20×26.70厘米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1830―1896年

    身裹轻纱的裸体女性,以拟人化的方式追忆古典传统,给观众以主观想像的空间,构成了莱顿晚年作品的突出特点。1880年展出的《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就属于这类作品。
  在罗马和巴黎期间,莱顿结识了许多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25―1905)和亚历山大•卡巴内尔(1824―1889)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他们身上,莱顿汲取了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美学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观念把莱顿变成了和维多利亚艺术潮流相对立的某种角色。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在英国传播上述观念的代言人地位,使得他先前在英国画家中的被动地位又被扭转了过来。
  在他创作生涯的晚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成了他经常使用的题材,并用象征性手法挖掘它们在表现人类的无助、孤独和生与死等情感状态时的神奇力量。
  宁芙女神以一个着宽大长袍的女子形象出现,背对着瀑布站在一个沙堆上。莱顿借此向人们传递着水的天性:湍急的河流和飞溅的水花,以及表面平静而深不可测的暗流。这幅画是画家1895年创作的最后一幅杰作《六月煌煌》(现存波多黎各蓬塞博物馆)的姊妹篇,十分珍贵。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18
《古典美》
1906年
画布油画,40.60×30.50厘米
约翰•威廉•格威德
英国,1861-1922年
  这幅作品曾经收录在他的主要传记作家史璜生的画册中。观众透过薄如蝉翼的服饰,看到了少女的美丽。少女楚楚动人的容貌让人浮想联翩。
  格威德擅长描绘着古典服装、依靠在大理石上的女性形象。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展示古典美的艺术长廊:黑发女郎,独自依靠在大理石旁,像是以某种方式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梦想和思绪。作品源自希腊学院派画风及细腻的绘画手法,让人想起格威德推崇备至的英国画家莱顿(1830-1896)。作品使用了许多19世纪末流行的艺术手法,即主题总是来自几经挖掘后的文学题材。
  观看这幅作品,会产生一种仰视纪念碑似的感觉,这是画家的有意安排。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1
《无言的歌》
1875年
画布油画,74.50×99.50厘米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
英国,1849―1937年
  1877年,当伯恩•琼斯在格罗夫纳画廊成功参展,并一举成名之后,周围立即聚集了一批青年画家,其中就有斯特拉德威克。当时,这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就以《圣经》及文学、神话传说题材为主,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
  斯特拉德威克的创作生涯,始于广泛吸纳无名画家的“达德利”画廊。《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的画家生涯。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
  《无言的歌》表现了一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2
《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  
1888年
画布油画,132.70×214.40厘米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荷兰,1836―1912年
  花卉是这位画家十分钟爱的主题。《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充分印证了上述判断。这幅画是以罗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卢斯为依据创作的。埃拉加巴卢斯长相十分俊美,他原名瓦里乌斯•阿维图斯•巴西亚努斯,因崇拜非尼基性爱之神埃拉加巴卢而改用现名。
  这幅画是画家的三幅杰作之一,是受当时英国著名土木工程师约翰•艾尔顿(1833―1911)的委托而作的。当时正值这位工程师负责将海德公园的水晶宫移至西德纳姆郊区,手中有钱,大量收购名画,为这幅画他就付出了四千古英镑。该画是阿尔玛-塔德玛的颠峰作品之一,1888年曾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被《艺术日报》评为“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杰作”。画面被画家描绘得十分绚丽:花瓣、大理石、绸缎、薄纱、青铜器,花朵等等。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但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现实的丑恶,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
  阿尔玛-塔德玛描述了埃拉加巴卢斯的一个表面娱乐大众而实质十分诡异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画家把皇帝安置在宝座上,观察着受苦的食客,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在这幅画里,画家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将他的绘画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3
标题: 莫奈!莫奈!莫奈!
《安提比斯》  
1888年
画布油画,65.40×81.30厘米
克劳德•莫奈
法国,1840―1926年
  1888年,莫奈乘火车离开巴黎向南驶去,途中停了几站之后,最后到达安提比斯,在一个艺术家所偏爱的旅馆里住了三个月。气候潮湿,海风强劲,莫奈不得不把画架固定在地上作画。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莫奈共画了39幅油画。
  这幅画的视角取自尼斯蓝色海岸,面向安提比斯的古代堡垒,远处是阿尔卑斯山。莫奈描述说,太阳照在周围的山上,山就变成了粉红色和蓝色,画起来特别吃力。因为他画的那些地方,在阳光的照耀下总是在变换着颜色。画成后,人们看到的一系列形象是一个由无数变化着的成分构成的梦幻般的景观。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4
标题: 无法复制的蒙克
《仲夏夜》  
1899年
画布油画,101×91厘米
爱德华•蒙克
挪威,1863―1944年
  蒙克作品最常见的主题都是与人类的悲剧情怀相关的,例如孤独、忧伤、痛苦、死亡等等。蒙克的大部分作品充斥着上述源自疾病和家庭悲剧的情感,给人的感觉是灰暗和悲观。这种思维特性构成了他的艺术天分的基础。大家公认这位挪威画家和多产的雕塑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同时还是北欧最杰出的画家,与高更和梵高齐名。
  在这幅蒙克旅德期间(1892―1908)绘制的作品中,集中了画家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夜晚和亲吻。他执拗地多次在作品中以它们为题进行创作。通过基本色调的搭配,他把天空的夜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像其它人物画一样,这幅作品又刻画了人生的周期性。他把四对看不见面孔和相拥着几乎融为一体的恋人,放在路上供人欣赏。他们看上去,与其像沉溺于爱情的恋人,更像是夜色下的幽灵。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5
《拾麦穗的女人》
1891年
画布油画,101.60×78.70厘米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
法国,1844―1925年
  作为19世纪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莱尔米特的声望在创作这幅画时达到了最高峰。他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许多同时代的画家不同,莱尔米特从未放弃对绘画技术的追求,他在纸上绘制的炭笔画和胶彩画成就斐然。
  1890年,对官方美术沙龙感到失望的莱尔米特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建立了法国全国美术家协会。《拾麦穗的女人》在该协会的第二次年展中展出,获得极高评价。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27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  
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
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
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33
标题: 以上作品介绍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网站
名称:《瓦实提》
作者:埃德温•朗(英国)
类别:绘画
油画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213.4×166.4厘米
简介:
  埃德温•朗作品的主要收藏家是英国人莫顿•拉塞尔•科茨。在以此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里,曾经收藏过这幅名画。
  朗的创作属于典型的东方主义流派。他走上这条创作道路是开始于他的老师约翰•菲力普斯劝他完成的西班牙、埃及和叙利亚的旅行。1874年,他访问了耶路撒冷,并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之作:《市场里的巴比伦婚礼》。1875年,这幅画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时,大获成功。1882年,该画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七千古英镑售出,让画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和我们随后会欣赏到的荷兰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一样,朗在作品中也特别注重画面的布景及装饰物的准确性。在他创作的大量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中,《瓦实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这个故事记述在《旧约•以斯帖记》中,讲的是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在宴会席间,命人召见王后瓦实提,以供宾客欣赏她的美貌。但王后拒绝了国王的无理要求,这使国王觉得有损了自己的尊严,甚至会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会风气,从而种下家庭矛盾的祸根。因此,事后国王废掉了王后,并写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画家精心绘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华美的服饰及珠宝,与她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含义,因为当时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临的一样,是异常困窘的。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40
《后宫之美》
亨利·吕西安·杜塞(法国)
画布油画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43
《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法国)
1887年
画布油画
   
    作为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在《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中,成功地展示了他的美学理念。
    19世纪上半叶,一门新兴的学问“埃及学”逐渐激发起欧洲人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生平的兴趣,当时的画家们争相表现有关埃及的题材。卡巴内尔的这幅画取材于希腊学者、传记作家普卢塔克的著作《安东尼的一生》。讲的是亚克兴角战役之后,被屋大维打败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感到末日临近,决定自杀。为此,她下令让几个奴隶体尝不同的毒药,以便为自己选择痛苦最小的一种。卡巴内尔的画笔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克娄巴特拉的人格魅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流失,她斜倚在兽皮铺就的长椅上,身边伴有一只豹子和一个摇扇的侍女,姿态闲适地观察着每个奴隶死亡时的表情。画面以外表的华丽与暗含着的死亡恐惧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这一点,也许会让人联想到法国浪漫主义先锋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萨达那巴尔之死》,而与《萨达那巴尔之死》用跃动的笔触展现临死前的不安不同,这幅画则是用细腻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表面的平静。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45
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
作者: 木碗    时间: 08-9-13 21:47
一个人生命中的三个阶段,熟睡的婴儿,青壮年,暮年,将这三个阶段联结起来的,是女人
作者: 风吹尘    时间: 08-9-14 09:38
学习了,是对我这样的艺术小白极好的启蒙贴。
作者: 阳光小笛    时间: 08-9-14 10:01
认真欣赏学习了,的确很古典很唯美。
谢谢木碗姐姐和大家分享。
绘画,文学,摄影的确相通呐。
期待木碗姐姐早日拾起画笔,千万不要让朋友们等到你上老年大学那个时候了。
作者: 欣弃羁    时间: 08-9-21 20:05
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如今的社会发展程度,虽然技术上先进,但是社会分工太细,很难再出一些与之匹敌的大师了,故有些必是绝响了。
作者: 武汉小武    时间: 08-9-23 0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1:26
  展览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板块:
    1.学院派与古典人体
    2.浪漫风情与怀古
    3.光与色的交响
    4.劳动的赞歌

    我最偏好的是第一和第二个版块,虽然莫奈、高更、蒙克、雷诺阿这些名家作品多集中在后两个版块,但我对于绘画题材,一直是喜欢人体胜于风景;对于各个流派,喜欢学院派、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胜于印象派、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因此在前两个展厅滞留的时间最长,重点是欣赏,后两个展厅,更多是向大师们致敬。
    这种偏好或许仅仅是因为女性对于细腻的特殊喜好而已,如同我喜欢工笔更胜于泼墨,那种细致的技法总是让我沉迷惊叹。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 1836年1月8日—1912年6月25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知名画家,他的作品以豪华描绘古代世界(中世纪前)而闻名。
  塔德玛善于藉由花朵、质地和强烈的反射物质如金属、陶器、尤其是大理石等物质,将古代生活的场景融入当代的感觉,在画中赋予温和的情绪及幽默以取悦观看者。他对大理石的逼真描绘使他获得了“大理石画家”的绰号。

[attach]11559[/attach]
《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  
1888年
画布油画
132.70×214.40厘米

    这画中描绘的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荒淫皇帝埃拉加巴卢斯的宫中生活。埃拉加巴卢斯俯卧在躺床上,凝视着台阶下的景象,露出难以表达的诡异神情。身边有他的母亲和宫女们正在享受着桌上的水果。台阶下有七八位皇帝的朋友(食客)被空中飞洒而下的无数玫瑰花瓣所淹没,他(她)们卧倒在花瓣堆里被戏虐的感受隐约露在脸上。画家非常擅长并喜欢画各类花卉,满天满地飞舞飘洒的玫瑰花瓣,宫廷中大理石台阶、大理石圆柱、绸缎帷幔、青铜器、各色水果等都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华丽奢侈与迷乱堕落。
    画面被画家描绘得十分绚丽:花瓣、大理石、绸缎、薄纱、青铜器,花朵等等。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但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现实的丑恶,而是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
  阿尔玛-塔德玛描述了埃拉加巴卢斯的一个表面娱乐大众而实质十分诡异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画家把皇帝安置在宝座上,观察着受苦的食客,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在这幅画里,画家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将他的绘画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这幅画是画家的三幅杰作之一,是受当时英国著名土木工程师约翰·艾尔顿(1833―1911)的委托而作的。当时正值这位工程师负责将海德公园的水晶宫移至西德纳姆郊区,手中有钱,大量收购名画,为这幅画他就付出了四千古英镑。为了完成这件巨大的作品,塔德玛在创作该画的四个月里大量采购玫瑰花,从里维利亚运往他在伦敦的画室。该画于1888年曾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被《艺术日报》评为“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杰作”,西方艺术史家都评论它是画家的颠峰之作。
   
    此次展览当中,我最着迷的是这副《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图片是无法传递那种精致和细腻,唯有在巨幅制作面前,你才会感受到那种美的震撼。
    那绚烂美丽的花瓣下是快要窒息的食客,台上皇帝、爱妃、宠臣的表情都十分生动而复杂。
    整幅画找不到一片相同的花瓣,笔触细腻优雅,画作的氛围在浪漫中透着一丝诡异。
    无论是漫天飞舞的花瓣、还是宠臣身上那金色的长袍、装饰卧榻的青铜雕饰、大理石柱、葡萄和石榴……都栩栩如生,质感非常强烈。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1:44
标题: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怅然远望》(Her Eyes are with Her Thoughts and They Are Far Away)
1897年
木板油画
23×38厘米


    画中的少女从苏连托海岛远眺那不勒斯海湾,仿佛已经呆坐许久,遥想着远航的恋人,不知何时是归期。
    湛蓝的海水、鲜艳的花朵、纯净的大理石在耀眼的阳光下明亮绚烂,与这种耀眼夺目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女的表情,怅然若失的神态跃然纸上。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1:52
标题: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枉然之恋》(Vain Courtship)《也有译作《无效的求婚》
1900年
画布油画
76.50x41厘米


    任你柔情蜜意、甜言蜜语,我无心恋战、置若罔闻,你再多情亦是枉然。
    画面中那个银质花瓶极为细致,确有实物,塔德玛在家信当中还十分关注那个花瓶的制作。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1:56
标题: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粗心的倾诉》(Unwelcome Confidences)
1895年
木板油画
46×29厘米


    一位妇人向她的女友倾诉衷肠,却没发现她的女友脸色痛苦,莫不是爱上了她的情人?
    背景处的雕塑相映成趣。整幅画的光线处理极为到位,尤其是窗外那颗开花的树光感十分逼真,室内那盆紫色的花与服饰、肌肤上的反光、阴暗变化简直妙不可言,唯有在真品面前才可感受得到。图片打了不止五成的折扣。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04
《人间天堂》
1891年
画布油画
86.50×165厘米


    塔德玛渴望真实再现古罗马的生活实景,为此,他经常赴罗马进行考察,并专门研究罗马的建筑。他大量阅读有关的考古资料。收集罗马建筑的照片,研究其细节,以期生动地描绘出这些建筑部件。此外,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把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家具让工匠打造出来,并把它们画进自己的作品。随着积累的增多,阿尔玛-塔德玛已能随心所欲地描绘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装饰细节。
    1891年创作的《人间天堂》就是个明显的例证,因为画中的两条凳子,一条是庞贝风格的,一条是古埃及风格的。这幅画的主题是母爱,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尤其符合维多利亚时代观众的心理需求,是当时画家和作家争相使用的命题。
    原画比图片色彩丰富多了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14
标题: 约翰•威廉•格威德
  格威德是英国艺术史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是一位擅长描绘身处古代大理石环境中、穿着古典服装的女性形象的画家,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展示古典美的艺术长廊。格威德擅长描绘着古典服装,依靠在大理石上的女性形象。他画的女性几乎全都是梳着一样的发型,系着一样的发带,穿着同一风格的薄纱的古典服装,而最最具有标志性的是,每幅画里一定都会有肉眼无法识别真伪的“大理石”!因此,格威德又被称为大理石之王。
    最著名的是那副《古典美》,我个人更喜欢《相思》,尤其是画作上的西班牙鸢尾花、大理石的纹理、裙子的折褶,唯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那种唯美、极致的细腻笔触。

    《相思》《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翻译过来就是小别胜新婚的意思,那幽怨的眼神啊。。。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19
John William Godward的《古典美》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25
《埃拉托与竖琴》
1895年
画布油画
73×82.60厘米
    格威德的许多作品都以掌管各类艺术活动的女神为主角,这幅画的主角则是掌管音乐的埃拉托。在希腊九位缪斯女神中,手抚竖琴的埃拉托主管抒情诗歌,象征城邦、文化和音乐。这幅作品被看作格威德在未来作品中娴熟地处理大理石背景的起点,他把大理石描绘得多姿多彩,并安置一块涂色的石膏作为点缀。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39
标题: 威廉·克拉克·沃特勒
新古典主义东方画派的代表人物威廉·克拉克·沃特勒(William Clarke Wontner)的《瓦莱里娅》和《舞女》当中的人物均着东方服饰,据说《瓦莱里娅》在当时曾引起一阵东方服装风潮,贵妇人纷纷效仿,我很喜欢这副。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约翰·威廉·格威德、威廉·克拉克·沃特勒,三位的画作当中对大理石的表现手法都堪称一绝,所以把他们三位依次排列在一起。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2:41
标题: 威廉·克拉克·沃特勒
舞女

原画色调没有这么阴暗,肌肤的处理非常细致。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3:04
第四位是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在英国绘画史上享誉极高,以极其辉煌的艺术风格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

    莱顿热衷于古代神话、圣经的题材,追求恬静、和谐、典雅的样式;画风甜美、抒情,柔和的造型、饱满的色彩、细腻的刻画常使所描绘的形象具有欢愉、轻盈的气质。

    1878年莱顿出任英园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因此.他的画风对英国画坛有很大影响。1886年莱顿56岁时,英国女王把他列为英国贵族,号为斯特雷顿莱顿男爵,他是英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画家。莱顿于同年去世。他的遗嘱是:“把我的爱献给学院。”

    约翰·威廉·格威德对他推崇备至,俺也超级崇拜他的“女神”。这次展览门票和招贴画上印制的就是这副《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或许这副女神画像,是最能完美诠释“古典”和“唯美”二字的。

    原画并不大,与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132.70×214.40厘米,威廉·克拉克·沃特勒《舞女》135.90×100.70厘米,约翰·威廉·格威德《相思》131×80厘米相比,弗雷德里克•莱顿这副《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76.20×26.70厘米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果是一副巨作,恐怕视觉冲击感会更强烈。但这么“小”的画作已经令我窒息,恐怕是莱顿为了保护观众的心脏,刻意只做这么小幅吧。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3:13
标题: 弗雷德里克•莱顿
《安提戈涅》60.3x49.5cm

    安提戈涅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一个人物,底比斯王俄狄浦斯的女儿,她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后被关在一座石洞里,自杀而死。
    这副画作上表现的是安提戈涅目睹了父亲和兄弟们的惨死,深知自己即将面临同样的命运,那充满忧虑的面部表情和焦虑而又坚毅的眼神,塑造出一位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女英雄形象。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03:22
标题: 弗雷德里克·莱顿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Greek Girls Picking up Pebbles by the Sea)》

    四位希腊少女错落有致的位置构成强烈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构图严谨,又富有动感,衣饰仿佛在随风飞舞;而那被风吹起的头巾和斗篷恰似神祗背后的光环,给人以圣洁之感,这也是莱顿最热衷的神话风格;近处的沙滩,背景的大海、天空烘托出和谐、典雅的氛围;整幅画采用红色和金色的色调,很有贵族气,华丽而庄严。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0 10:51
  埃德温·朗的创作属于典型的东方主义流派。他走上这条创作道路是开始于他的老师约翰·菲力普斯劝他完成的西班牙、埃及和叙利亚的旅行。1874年,他访问了耶路撒冷,并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之作:《市场里的巴比伦婚礼》。1875年,这幅画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时,大获成功。1882年,该画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七千古英镑售出,让画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以斯帖》又译《瓦实提》
1878年
画布油画
213.4×166.4厘米

  和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一样,朗在作品中也特别注重画面的布景及装饰物的准确性。在他创作的大量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中,《瓦实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
    这个故事记述在《旧约·以斯帖记》中,讲的是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在宴会席间,命人召见王后瓦实提,以供宾客欣赏她的美貌。按照当时的惯例,让贵为一国之母的王后在这种场合露面是不成体统,有失尊严的。王后拒绝了国王的无理要求,这使国王觉得有损了自己的尊严,甚至会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会风气,从而种下家庭矛盾的祸根。因此,事后国王废掉了王后,并写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画中华丽的宫殿里端坐着的这位女子,就是这位尊贵的王后,即将离开,她那忧郁的眼睛,透露出她内心的愁苦。她身后的婢女正在给她盖上面纱,似乎也感受到这种悲伤。
  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画家精心绘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华美的服饰及珠宝,与她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展示了埃德温·朗的精湛技法,还表现了朗作画时的一大特点,即他的绘画语言是建立在“偷偷的一瞥”的基础之上的。
    这幅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象征含义。象征了当时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临的一样,是异常困窘的。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08-11-11 20:15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对这一幅似乎特别有感觉,或许是自恋吧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08-11-11 20:21
木碗你太精致高雅了。。。
文学、茶道、绘画……你似乎更适合生活在宫廷里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08-11-12 12:42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以小武同学这种眼光看《红楼梦》,可能会只看到淫乱,却看不到爱情。。。
作者: charles_1812    时间: 08-11-12 15:50
先跟帖,然后再仔细看——这些画我从未看过
作者: xlhljp    时间: 08-11-12 19:53
饕餮大餐,艺术盛宴。

真正的艺术不需要语言,不论其服装多么暴露,肉体多么诱人,眼光多么火辣,其传递的是美,是善,是真诚,就如果我们阳光网的木碗,长风不论讲什么,其心之善是不可以掩盖的。

而想借助阳光做广告的帖子,明眼人也是一目了然的。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2 22:16
原帖由 绿罗裙 于 08-11-11 20:21 发表
木碗你太精致高雅了。。。
文学、茶道、绘画……你似乎更适合生活在宫廷里

我一直想学古琴,但费用实在太高,看来得找个阿拉伯王子才行做王妃住在宫廷,既解决了学费又解决了住宿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2 22:19
还有很多没有整理,稍后上传。希望大家喜欢。
大家有时间真的可以看一次高水准的画展,不一定非要懂,我对于美术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只要身临其境,自然能感受到美的召唤。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12 23:25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1825 – 1905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9世纪末著名的法国学院派画家,毕业于巴黎的朱利安美术学院,在1850年得罗马奖学金。他一生坚持唯美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打击压制后起的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很受当时人的欣赏,现代对他的作品也大有人赞美。由于他的夫人也是他的同学,所以当时受夫人的影响,极力帮助女性画家举办画展。
  他的名言是:“先生!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们,人们必须寻求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只存在一种画,就是能把毫无瑕疵的美和完善呈现到人们眼前的画,如同委罗内塞和提香的作品一样。”
  布格罗在美术界虽然是逆历史潮流的人物,但他的作品确实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时为了追求完美,他也不惜篡改现实。所以他的作品经常取材于古代的神话,以超出现实的美展现出来。
  布格罗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人物造型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因而被现代批评家指责为保守的画家。
  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

[attach]11890[/attach]
《迷失的仙女》也叫《迷失的星星》
1884年
画布油画
190.60×95.30厘米
    在希腊神话当中,提坦巨人阿特拉斯有七个女儿,因为受到猎人奥利安的追杀,因此被天神宙斯变成了七颗星星。在布格罗的这幅画中,着力表现的是名叫梅洛佩第七位仙女,由于她曾与凡间的一名男子交欢,感到羞愧,所以发的光就比较微弱了。而布格罗在这幅画中,把六颗明亮的星星都放在了画面的远景处,近景里突出的正是这第七颗星。


[attach]11889[/attach]
《战争》
1864年
画布油画
83.90×105.50厘米

    布格罗26岁时就获得了“罗马大奖”,在前期学习古典艺术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师的作品,尤其擅长肖像画。
    后来,布格罗开始关注构图简约的绘画,如农妇、牧羊女、玩耍的孩子等人物较少的画题。当时,法国的殷实家庭多在墙上挂这类绘画。
    《战争》这幅画作于1864年,灵感来自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8-公元17年)讲述了“爱神的节日”的故事。画面上,两个小天使一起玩耍,像是在完成儿童间的一种爱的仪式。金苹果的形象画得十分完美,代表了小天使和爱神间的纯真的爱。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布格罗对古罗马的神像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表现了他造型和着色的技能。《战争》像是一幅摄影作品,它抓住了一个瞬间,让读者完全感受到这两个小天使尽情打闹的内心世界。

[attach]11891[/attach]
《农妇》
1872年
画布油画
179.10×115.90厘米

    布格罗是19世纪后半叶公认的官方画家,曾是拿破仑三世及其皇后欧仁妮的御用画师。他擅长抓住日常生活及戏剧的场景,塑造不失尊严的普通民众的形象,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不安。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带来的战乱及法国人高涨的爱国热情,布格罗感同身受,并通过《农妇》这样的作品把它展示出来。
    布格罗意在创造一个动乱年代中法国人抵御外来入侵的形象,为此他选择了手持大镰刀收获庄稼的农妇,她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农妇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以及这个民族绝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定决心。
    这幅作品体现了画家布格罗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attach]11892[/attach]
《情话》
    这幅画讲述了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在奥林匹亚山谷巡逻狩猎,偶遇牧羊少年恩底弥昂(Endymion),年轻英俊的美少年湖边沉睡的姿势打动了阿尔忒弥斯的凡心,她因此深深爱上了恩底弥昂。这幅画体现的就是女神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
    画中阿尔忒弥斯身着白袍,一字领一端斜在肩头,露出肩头和臂膀,宽松的袖口收在小臂,跨上的束带简单随意,却很好的显示了人物的身形,织物的质感被画家描绘的还有垂感,女神高贵典雅,又不失性感,从服装上隐喻了作品的主题。
    坐在地上的恩底弥昂双腿环绕,双手环抱女神,人物构图形成稳定的三角。少年的衣服摊在地上。平缓而覆叠得褶皱显示出人类与女神身份的差别,而画中两人一个仰视一个俯视也暗示这一点。
    女神头戴桂枝,面若秋水,画家从通过她双手的动作描绘出爱意滋生的心境(古典主义似乎常通过手来暗示人物心情)。恩底弥昂的目光诚实的透出心中的热情,整个背景是一片茂密森林。
    这幅画令人十分向往,每个细节都让人思绪翩翩,更是把热恋中那种男女的感情刻画得高尚而美好。非常符合希腊神话诸神人性化的特点,又兼有寓世之意。


    还有一副《罗马之美》没找到图片,这副《小淘气》是我一直想看到的,希望以后有机会亲眼得见。
作者: 永远的橄榄树76    时间: 08-11-13 12:51
标题: 非常美!
一种视觉的享受。谢谢木碗 。没经过允许,偷了几张!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2
标题: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国,1849-1937年)
   1877年,当拉斐尔前派第二批的重要成员之一伯恩?琼斯在格罗夫纳画廊成功参展、并一举成名之后,周围立即聚集了一批青年画家,其中就有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当时,这位年青艺术家的创作就以《圣经》及文学、神话传说题材为主,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


[attach]11894[/attach]
《无言的歌》
1875年
画布油画
74.5×99.5厘米
  斯特拉德威克的创作生涯,开始于广泛吸纳无名画家的“达德利”画廊。《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画家生涯。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   
  《无言的歌》画的是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神学院的围墙》
1889年
画布油画
61×85.10厘米
  从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英国人的审美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因就是画家们用抽象的手法绘制充满潜意识的作品,用它们操控观众,在他们中间唤起各种不同的心理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流派的画家们搞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相互交流思想的串联活动。
  斯特拉德威克则一直追随伯恩·琼斯(1833―1898),以历史和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神学院的围墙》是画家的“发愤”之作,因为当时有人指责他只会简单地复制历史题材,不会进行所谓“真正的”创作。
  尽管这幅画具有拉斐尔前派作品的主要特点,即风格粗犷、多刺激性、少装饰性,而且又没有明确的历史或地域界限,它还是留给观众一个想像的空间,体现了斯特拉德威克对神话世界强大的感知力。
  乔治·肖伯纳(1856―1950)在《艺术月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幅画的意境作了这样的描述:“一个人戴着刚刚打碎的脚镣,站在了天堂的门口”。接着,肖伯纳又解释说,画面所呈现的,不是这个人如何到达天堂,而是到达后收到天使欢迎时的激动心情。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6
标题: 雅克·约瑟夫·提索特
《春》,1865  年
雅克·约瑟夫·提索特
法国,1836-1902年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盛世,科学、文化和工业繁荣昌盛。画作《春》描绘的正是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女贵族们的一个生活瞬间。画中的三位少女静静地在树下、田野里休憩,四处散落着随身携带的阳伞、草帽和披肩,还有用以打发时光的鱼杆和相机。头上那随风飘动的花瓣,脸上那无比沉静的表情,似乎让我们回到过去的时光中。她们都身穿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髦装束,温婉典雅的荷叶边,考究精致的包扣,闪亮飘逸的蝴蝶结,繁复华丽的褶皱,将年轻的身姿装点得分外婀娜多姿,并且与画面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和谐画面。
    画面的用色也极为讲究,黑、白、红、绿、粉、灰,大胆而醒目,那块艳红色的披肩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使得整幅画面具有了一种均衡的美感。
   作者雅克?约瑟夫?提索特的许多作品都属于欧洲国际时尚的氛围。他的模特身着华美的时装,周旋于英国19世纪的上层社会。提索特虽然是法国人,却长期定居在英国,正是当时目眩神迷贵族生活的见证人。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7
楼梯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7
阿拉伯岗哨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8
塞纳河畔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2-11 05:19
扎白围裙的女孩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6 16:18
    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绘画不再是需要鼓起勇气才能面对的事情。它又重新成为我的朋友,虽比不上书和茶的殷勤陪伴,却也成为日常。闲来看个画展,无事画上两笔,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从未有过阻隔与中断。
    自2008年始,开启了“看展览”这项活动,活动轨迹便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尤其是2018年后,终于换了手机,可以拍照,方便预约,就更愿意看展览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禁足在家,遗憾错过了不少心心念念的展览。不过,就这难熬的几年里,也还是看了一些。
据不完全统计:
[attach]51067[/attach]
    以后还是整理一下,做些记录,不想这些美好的经验和感受,随时间逐渐消逝。
    先提醒一下自己:不要把这事儿又变成一个精益求精然后费时费力最后累得要死还是不满意的事情,不要过度努力。简单,快速!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6 16:47
2018年11月25日 湖南省博物馆 《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

[attach]51068[/attach]

    展览中最喜欢这幅《眼》。不过恐怕是因为题材——与其说喜欢画,不如说喜欢猫。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6 16:49
[attach]51069[/attach]
其次是这幅《羊圈》,比较符合我对于“油画”的印象。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6 17:05
[attach]51070[/attach]
太抽象的始终欣赏不来,还是喜欢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像这幅《形变》也有它的美感,可以吸引我驻足观赏,但看着看着就想到装修,感觉很适合挂在家里做装饰画,莫名其妙给人感觉很高级(感谢美国中情局的文化冷战武器持续发力)。但对我来说,这就像手机的官方壁纸也很酷炫,像一块漂亮的布料图案也很绚丽,感觉到美是因为形状和色彩,其中缺乏了作者的私人情感,我看着它想象不出背后的故事,这种看不懂的距离感,新贵们追捧,我不是太喜欢。

作者: thail08    时间: 24-6-6 17:48
木碗 发表于 24-6-6 17:05
太抽象的始终欣赏不来,还是喜欢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像这幅《形变》也有它的美感, ...

说得很对啊,
引起情绪共鸣。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24-6-6 18:58
看木碗的转发的画作啊。。。用“心灵震撼”还是感觉没有那个气势!我对画作完完全全是外行,波士顿美术馆离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一点点欲望都没有想去看一下

突然看到了木碗的签字格言:
世界很大我很小 能做多少算多少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格言之一!

格言之二:脚踩西瓜皮。。。。。滑哪算哪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1:28
thail08 发表于 24-6-6 17:48
说得很对啊,
引起情绪共鸣。

是的,那些太抽象的画,我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没有情绪共鸣,就只会觉得好看,而不会被感动。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1:42
Charlie Z. Song 发表于 24-6-6 18:58
看木碗的转发的画作啊。。。用“心灵震撼”还是感觉没有那个气势!我对画作完完全全是外行,波士顿美术馆离 ...

看画展就跟看风景一样,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要自己愿意沉浸其中,用心去感受就行了。
任何高清图片都不及现场欣赏原作来得直接,宋大哥有时间还是可以去逛逛的。您喜欢摄影,对美的感知力不会差,不会觉得无聊的。而且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以收藏东方艺术品著称,馆藏中国古典绘画作品挺多的。去看看国画,流失在外的国宝,慰藉一下思乡之情也好啊。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2:30
[attach]51097[/attach]
这幅《竹林》也很喜欢。对于中国人来说,竹子是清雅、高洁的象征。正如东坡先生所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从小到大在城市生活,遇到竹子总会多看一眼,仿佛目光锁定那一瞬便能暂离喧嚣,获得片刻的清净。

作者: thail08    时间: 24-6-7 12:46
木碗 发表于 24-6-7 11:28
是的,那些太抽象的画,我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没有情绪共鸣,就只会觉得好看,而不会被感动。

文字夹杂着语气,
情绪,高涨与低徊等等。
句子的长短与快慢节奏,
描述的焦虑不满足,
有成人们共同的或不同的联想。

比如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好像讲的就是精神病,
这个,大家不理解,躲避。
反而印象深刻些。
《简爱》中的男主角的老婆也是这病。
半夜嚎叫吓坏女主角。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6:21
本帖最后由 木碗 于 24-6-8 16:24 编辑

[attach]51114[/attach]
《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
湖南省博物馆
2018年11月25日

[attach]51101[/attach]
迈吉蒙托墓碑

    墓碑上部正中是一只乌杰特眼,之下则描绘了死者和献祭者。死者夫妇端坐于供桌前,墓主人左手执一枝莲花,贴近脸颊正在嗅闻香气,他的妻子位于其身侧。二人面前的供桌上放满了祭品,献祭者正手执一件鸟嘴型花瓶往祭品上倾倒着液体。下方有两行凹刻的蓝色象形文字。其诠释了古埃及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物侧面造型的要素:眼睛和眉毛是按正面角度绘画的,嘴却是侧面的角度;双肩和胸部是正面的,腋下到腰却是侧面的,双脚往往不分左右。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6:26
本帖最后由 木碗 于 24-6-8 16:42 编辑

[attach]51103[/attach]

荷鲁斯之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尊木质小雕像经过粉刷上色后绘制,被制作成木乃伊的形状置于长方形底座之上。身体皆被绘制成白色,并附交织的多彩镶边,胸前佩戴黄色乌瑟克项圈。它们的头部呈动物形,代表了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作为葬礼之神放置于棺材四周。根据埃及神话的描述,这四个儿子与阿努比斯合作一起制作了奥西里斯的木乃伊,因此他们成为内脏的守护者,分别代表着基本方位和由此延伸的整个世界。长着人头的阿姆塞特守护肝脏;长着猿头的哈皮守护肺;长着豺狼头的杜姆泰夫守护胃;长着鹰头的凯布塞努夫守护肠。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6:27
[attach]51104[/attach]
亡灵书(局部)
《亡灵书》是由咒语和插图构成的墓葬文献,其含义就是“重见天日之书”,古埃及人称之为“每日向前之书”。一般是置于木乃伊的头部下方,以帮助死者在冥界跨越所有的阻碍,找到通往来世之路。每部《亡灵书》都分为193章,其中,否认罪孽与证明死者无罪的第125章是所有《亡灵书》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色彩缤纷的插图表现了“称量灵魂”的审判场景。


作者: 木碗    时间: 24-6-7 16:28
本帖最后由 木碗 于 24-6-8 16:41 编辑


古埃及人对动物的崇拜到后期达到鼎盛。其中,猫因为能捕杀蝎子、蛇、鼠等危害人类的动物,很早就受到埃及人的重视,并且从古王国时期开始成为宠物。 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布巴提斯地区,动物形为猫或猫头人身的巴斯特女神受到极度崇拜。被供奉的猫死后会被人们用香料涂身、放入特制的棺材内,埋葬在供奉猫的神庙周围的墓地里。不少人甚至还把猫木乃伊作为献给巴斯特的祭品,希望借此得到女神的眷顾,猫木乃伊成了许愿和还原的圣物。


[attach]51105[/attach]

猫木乃伊(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展览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猫木乃伊,比人木乃伊给人感觉更诡异,裹尸布缠绕出回字纹又有点好看。
    看完展览买了几样纪念品,其中就包括这个猫木乃伊的书签,一直用到现在。后来几次看展览买的纪念品,也都是与死亡有关的主题,都是这种神秘、怪诞的风格。

[attach]51115[/attach]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