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从心里动力出发克服心理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iu1492516
时间:
08-1-29 11:33
标题:
从心里动力出发克服心理问题
从心里动力出发克服心理问题
以前我谈到过心理动力方面的问题,列举了人性的三个心理动力: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2、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须资料和实行环境的探究本能;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这些前辈们总结规划出来的,太精辟,甚至精辟到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还有这个动力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本次我们由一个普通人带领着进入,或深入心理动力,解决我们某些方面的心理问题。
关于有心理障碍的朋友,在谈到就医,最头痛的症结就在于心理医生刨根问底的探究障碍的原因所在。心理咨询需要长期进行,就是在不停的探究原因。本次,我提出心理动力疗法,就是针对这漫长的咨询过程提出。对于漫长而效果不好的咨询过程,最好不要继续探求原因。因为就算我们真地找到了一个貌似最原始的那个原因,我们就又不得不回到原点,就是怎么解决由于那个最原始的原因而产生的障碍怎么克服的原点。对这个漫长的寻找过程,我最怕产生的是咨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找到了“症结”(这里对“症结”暂时不做任何发挥,其实,也有很美妙的作用。),然后从这个“症结”出发,解决问题,最后发现“症结”不对,又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的运作着,直到成功。我很感叹咨客的耐性还能一直跟随,大多数咨客都是在咨询几次后放弃。
于是就有好多咨客去求助于各种热线,因为在那里,可以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的实际操作未必像提供建议的人认为的那样简单,但至少听起来好像不无道理。我学心理咨询的时候,由一个号称是必须遵守的一个法则,就是不能替咨客作决定。我可能在实践中不止一次的遇到咨客问,我该怎么办?回答不好,他又回到了那些热线节目去寻找一个“实惠”的建议,我都有点为我的咨客伤心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啊,谁能改变这个现实。咨客们到底要什么,就是要知道吗?我给的建议还是不要,你要别人的做法干什么?你还是做回你自己吧!因为这样世界才有意思。要不然,做个假设,全世界的人都有了心理问题,就一个心理医生,他又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任何方案,这是只有一个热线可以拨打。假设全世界的人都同时拨打,听见了同样的建议。那么世界上每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能是相同的。真是恐怖啊。要么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到了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大同世界。但是很明显,我们不想要这样的,我们要一个丰富多彩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说太多题外话了,赶紧打住。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有知道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的理由
--
为了治疗效果更好。除了帮助咨客更健康更快乐之外,心理医生没有探究咨客其他秘密的职责和兴趣。咨客方面,针对障碍的原因掌控的是否准确,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否到了最原始的“症结”,目前都由心理医生描述,咨客根据医生的描述判断自己是否在此产生了障碍。在一个自圆其说的斗争圈子内,谁又有本领掌控别人最原始的“症结”呢?我除了对咨客掌控能力的怀疑外,又对心理医生的自圆其说的描述起了怀疑。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不要惊恐。我不是想骇人听闻。不知道为什么就来解决问题,是有点让人担心这种思路的可行性。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为何可行。
我们从咨客说起。心理咨询认为,咨客痛苦万分,但又不能自行化解,又想改变现状,自己实在没有办法,找到了心理咨询师,以求得到改变现状或者摆脱现状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咨客受助的目的是去掉现状,到底去掉现状后该干什么,经常从咨询师眼中溜走,咨询师一般会从什么导致了现状入手。那就会重蹈漫长的试误咨询的怪圈了。我们现在就紧紧抓住去掉现状后该干什么入手。
人生是个动态的过程,难免会有各种状态出现。有高兴就有难过,有兴奋就有抑郁。这些都没什么,重点在我们生命的延长线还在继续延长,还会看见更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在咨客力求摆脱一个现状的同时,重点提供的不是自己怎么来到了这个将要摆脱的现状,而是提供一个要去哪里的一点说明。这个说明,就是来自于心理动力的驱动。咨客肯定还有着生命线继续延长的欲求。甚至可以走入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咨客的指向仅仅指向自身,这种情况我描绘成圆形。这没什么可怕,圆也有大圆小圆的区别,大圆有大圆的好处,小圆也有小圆的妙处。我不反对把指针只指向自己,前提是不要干扰到他人和影响了自己的某些必需的社会功能。例如,自己因此没有了自我生存的能力,这样就应该对自己的指向做一些调整,或者改变工作,以适应自己。
好了,现在我们解决了可行性的问题,就差解决行动方案问题了。我这里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行动方案。
我经常谈到的问题是,咨客的烦恼可能来自一念之差。我认为每个人内心的动力都非常巨大,包括自杀的人,动力都非常巨大的。要是没有引导好这些动力,有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命。都是一念之差,自杀者把那么强大的力量针对自己,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很明显,他的动力甚至比活着的人还要大。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引导这个动力,不让他偏离社会常模。我以姜
JJ
为例做一个简单阐述。
JJ
的故事大家应该不会陌生,随处在网上就找到一大把。
JJ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手段,我很佩服
JJ
的勇气,试问有几个人有自杀的勇气,难能就应该是可贵。不应该因为人的死亡,唾弃成一文不值的东西,因为我们能感受到确实存在的勇气。但正是这个勇气害死了
JJ
,
JJ
一念之差,仅仅因为没有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而这点空间,又仅仅是因为没有给
JF
留空间的缘故。在生活的氛围中,我们给别人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如果把别人的空间都要变成透明,没有半分隐私的空间给别人保留,很明显,自己的空间也就化成乌有了。那么,
JJ
做点什么好呢?对
JJ
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对于我们来说,有极大的生的意义。
这些前辈们总结规划出来的人的动力,太精辟,甚至精辟到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还有这个动力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就拿个体保存来说,
JJ
就没有做到。但
JJ
至少把烦恼全部断去了,也算完成了一个方面,并且一了百了了。我们设想,
JJ
还会有什么动力?
JJ
要是有娃就好了。对,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就应该做,如果不做,就可能给自己买下隐患。我曾经有说猪狗不如得
DINK
家庭。我这里没有贬低或者虐待动物的倾向。只是借用一下这个俗语。好像有扯远了,就此打住。有了娃,按照一个正常妈妈对孩子的态度,看见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该做的事情多的都忙不完,哪有什么精力去玩自杀啊!
JJ
要是穷就好了。这个话题听起来很怪啊,穷的人想变富,富的人想变的更富,这样社会才前进啊。变穷是个什么说法。过去有些文人,自己穷,就一个劲的写文章夸自己的山野闲人多么自有多么快乐,有拿些富人无白地说他们生活的多么的累!向这些东西,我是不会写的,但既然有人写,就有可能存在着一种现状。就是富人不一定快乐。
JJ
刚好就是这一种。一旦
JJ
把自己变穷,或者进山里找两个贫困学生救助一下,问题也解决了。
JJ
要是给丈夫留点秘密就好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空间,如果感到空间都不私密,那最有可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逃离。我不是
JF
,我也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但是作为一个男人,
JJ
应该给我一定的自由或者叫做秘密。我想
JJ
有自杀的勇气,爱肯定也是完美的那一种。就是你我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的那种最高境界的爱。很令人向往,但是这里面就有了被
JJ
忽略的条件,就是
JF
应该也要如此才可以。悲剧往往就是在想当然中产生。
JF
明显没有达到你我融为一体般的爱的境界。所以我个人认为,
JJ
和
JF
之间的相互理解指数相当低,直到低至一方到达地平线一下。
JJ
要是离婚了就好了。所有的人都说,
JJ
为什么不离婚,还是在那一念里出了问题。爱到底是什么?我做了什么?别人又做了什么?就这三个问题,来回的想来想去也想不通。因为那一念还在,什么也想不通。
JJ
要是嫁给我就好了。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在那一念里出了问题。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爱的程度可以达到你我融为一体般的境界,但这个境界就仅仅在那个念头里。一旦拿出来实践,我担心大家都不如
JF
坚守的时间更久。
JJ
要是精神病就好了。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想法。我没有要求每一个人都作出精神病的状态来逃避本来应该面对的现实。但是对于
JJ
,我到真的希望精神病能帮到
JJ
。对于精神病患者,我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他们自述的内心体验,在这方面,我是个文盲。可能我的心理学的同仁们会说,文盲还搞什么搞,无聊。这也是一念的差别。在我看来,精神病患者本就不是什么患者,就是生活方式和社会常模有了差异而已。不代表他们就内心痛苦,以及他们的痛苦就无法自己化解。我相信他们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证明他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JJ
要是学佛就好了。佛太大了,太神奇了,能断却一切苦。我很欣赏这个拿来主义。
JJ
一手拿着佛,一手拿着老公,好像又跟常模不同了。其实,是相同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同样有妻儿,他对于自己在家庭上面缺乏贡献还做了自责。特别的日本的佛一样可以有家眷,那么
JJ
肯定是可以的。不过和中国的佛有点差异而已。但这并没有什么,因为法无定法。
JJ
要是学道就好了。道太神奇了,能断却一切苦。我同样很欣赏这个拿来主义。
JJ
一手持道,一手持老公,很美的一幅画。庄子讲过我到底爱谁?我是亲近还是偏爱他们呢?这只是人的迷茫!所以每个人都是这样。无贵无贱,自然亦无定式。
JJ
要是学儒就好了。这可奇怪了,我们一直号称是儒家,怎么
JJ
偏偏还没有学过啊。我看
JJ
就是没有学过。我也很惊奇这个拿来主义。一个手有了儒,一个手拿丈夫,自然稳当。因为儒在我眼里就代表了社会常模。社会上很多人都会告诉
JJ
应该干什么,
JJ
都没有干,就像是要娃,要离婚,要另外嫁人,要点私密等等,
JJ
都没有做。所以,
JJ
要是学儒就好了。学儒有定试,可操作性最强。唯独的缺点是对内心世界太惨了!
今天讲到这里,我顺便讲讲我眼中的国学。在海尔森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研究国学。希望有同喜好者交流。我眼中的国学,就是佛儒道三家,别的还真不太了解。所以,就是和我探讨起来,说不定也不懂。
在我看来,佛儒道就像我以前讲过的人的三大反应系统:悟性反应,理性反应和感性反应,佛悟儒理道感。佛在这里我讲究悟道成佛,儒家拿一个德字打天下,而道法自然。这佛儒道三家,同样像我学习了心理咨询里的弗洛伊德的超我,自我和本我,佛超儒自道本。这三家的学说,不论学那一家都是好的。论理解起来而言,儒应该算好入门,因为较接近社会常模,佛道理解起来艰难,所以,我们面对这三家时,就像我以前说的三大反应系统一样:人的一生应该屁股坐在儒上(用的最多),左手握住些道(自然的七情六欲),右手握住些佛(超现实的哲理),可以生活得平稳快乐些。
啰里啰唆的讲了这么多,其实拿住佛儒道三家,用的就是人动力里面的探究世界的动力。动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只要有一念,就可以按照这一念做;可以做到吗?试试看吧;周围人都不赞成我去做,很难吧?那就算了吧。经过这一念的流程,合理的想法就得到了实现。在这一个流程中,有道家儒家和佛家。佛家有一念,道家就拿来实习,儒家就根据常模进行反馈,在这里,拿住佛儒道三家,还包括了社会依存性在里面。我一直没有讲个体保存,是因为我直接站在个体保存之上讲述。我想如果一个不想进行个体保存的同志,对我的讲述是不会关心的。并且以我的性格,我对于不想进行个体保存的个体也不会做出对牛弹琴的结论。以一个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指导,应该尊重个体做出的任何选择,包括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拿这种敢于灭掉生命的勇气来鼓舞我们,因为人真的是无所不能。所以就用那句神奇结尾,法无定法。
作者:
东方红
时间:
08-2-20 19:53
谢谢,看完有些启发。
作者:
wanglisa
时间:
08-2-23 14:13
心理咨询也许在有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完善,但是至少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有改善就好!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