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医疗信息]各种疗法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2
标题: [医疗信息]各种疗法介绍 
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是AlbertEllis创立,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ABC理论。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和某些行为障碍的病人。

1.要求的绝对化(demandingness)


这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must)或应该(should)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


2.过分的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表现在一方面在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作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


3.糟糕透顶(awfulizing)


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已、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上述三个特征造成了病人的情绪障碍,因此本疗法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其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的不良影响。


此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阶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2.领悟(insight)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顺序进行:首先要了解有关激发事件A的客观证据;其次,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体验是怎样反应的;第三,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3.修通(workingthrongh)阶段


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非理性信念。用夸张或挑战式的发问要病人回答他有什么证据或理论对A事件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使他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开始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这一阶段是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还可采用其他认知和行为疗法,如布置病人作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的文章,或写一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或进行放松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4.再教育(reeducation)阶段


也是治疗的最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习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这样就达到建立新的情绪: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并获得所设想的疗效(effect),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本疗法可以“ABCDE”五个学头作为其整体模型。

[ 本帖最后由 crisu 于 2006-2-27 00:16 编辑 ]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2
心理分析疗法

  (一)什么是心理分析疗法?

  心理分析疗法亦叫精神分析疗法,就是把病人所不知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病人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召回到意识范围内,破除潜抑作用,揭穿防御机制的伪装,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这个转变工作,就是心理分析治疗。


  (二)心理分析疗法的一般原理

  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是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是早年形成的症结。通过心理分析工作,病人能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病人洞察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就是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


  (三)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证

  用心理分析疗法对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以及性变态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四)应用心理分析疗法须注意的事项

  1.病人要受过适当的教育,能理解医生的解释和说明。


  2.向病人讲明心理分析治疗的时间要长一些,至少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请病人做好准备。

  3.要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生活中重要的事暂不做决定,待治疗结束后再考虑。病人必须遵守治疗原则。

  4.要求病人必须随时把浮现在脑子里的任何观念、想法全部说出来。

  5.治疗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其他人员在场,以免干扰病人。

  6.治疗前要经过严格的躯体和精神检查。有幻觉、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不能进行心理分析治疗。因为他们思维不清,不能理解心理医生的解释。

  (五)心理分析的过程

  心理分析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治疗时期,在正式治疗时要先进行约两周左右的试验性分析和联想,进一步确定诊断,排除分裂症或抑郁类精神病,才能正式进入第一期治疗。第一期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并且维持一个治疗上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期治疗主要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决。病人出现的移情会逐渐发展,医生要适时地予以解释,使病人能区别他和医生之间的治疗同盟,现实和被移植歪曲了的现象,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儿感情对医生歪曲了的形象。第三期治疗即结尾期,使病人放弃把医生当作替身的态度,放弃医生是移情中幼儿期父母的形象,能承受和医生分离时的焦虑和丧失亲人的痛苦。

  概括地说,心理分析疗法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那些童年创伤、痛苦体验挖掘、暴露出来,变成意识的东西,加以分析、解释、疏导,使患者从心理医生的分析中重新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人格的不足,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以实现治疗的目的。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3
认知领悟疗法

  (一)什么是认知领悟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简称领悟疗法,又称中国精神分析法。它是从心理分析疗法派生出来的,主要是通过解释使病人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的一种心理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创始人钟友彬教授认为,一个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无意识的幼年期创伤体验。幼年期创伤包括父母离异、缺乏或失去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过度的情绪刺激、剧烈惊吓等。由此产生的焦虑称为初级焦虑。成年人处在困境中或遇到严重的心理冲突,同样产生焦虑情绪,称为次级焦虑。这些焦虑经过心理机制的加工被化装成各种神经症的症状,但患者并不自觉。领悟治疗就是经过病人对疾病原因的回忆和医生的解释,使患者对病因领悟。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证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范围,对于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癖、窥阴症、摩擦症、异装症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认知领悟疗法的具体运用

  1.治疗方法。采取直接会面交谈的方式。在病人的同意下,可让有关的家属(1人)参加,每次会见的时间为60~90分钟。疗程和间隔时间可固定也可不固定,具体由病人自己定或病人与医生协商决定。间隔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每次会见后都要求病人写出对医生解释的意见以及对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2.谈话内容。让病人及家属全面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具体表现。尽可能在一小时内说完。同时进行精神检查和必要的躯体检查,以确定诊断。如为适应证,则进行初步的解释。讲明所患疾病是可治的,但病人不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要与心理医生合作。对心理医生的提示、解释,患者要认真考虑,采取主动态度。疗效的好坏,与病人的自我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医生只起向导的作用,具体的路要靠病人自己去走。

  3.注意了解病人的经历。在掌握了病人病情后的会见中,心理医生要主动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回忆起的有关经验。对于病人谈到的梦,不要做过多的分析,偶尔可谈及。

  4.和病人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心理医生要注意掌握时机,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和症状不符合成年人逻辑规律的感情或行为。使病人认识到其有些想法近似于儿童的幻想,在健康成年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值得恐惧甚至是可笑的。

  5.深挖病的根源。当病人对上述的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以后,心理医生即向病人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幼年期。对于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要指出其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情绪在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用儿童的态度对待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怖的事物,现在已是成年人,不应当象小孩子那样认识问题、并恐惧了。对于性变态的病人,要结合回忆儿童时期的性游戏行为,讲明他的表现是用幼年方式来对待成年人的性欲或心理困难,是幼稚和愚蠢可笑的。

  6.正确回答病人的疑问。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可能会提出许多不理解的问题,心理医生可在与病人会见中共同讨论和解答,直到他完全理解、有了新认识为止。这种认识上的提高,应是心理和感情上的转变,而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4
系统脱敏疗法

  (一)什么是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也叫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习惯的目的。治疗包括三个步骤,即排列出由弱到强的焦虑层次表,进行焦虑反应与肌肉放松技术的结合训练。当病人想象第一个焦虑层次时,同时放松肌肉,若不感到紧张害怕,则进入下一个焦虑层次。如此渐进,直到通过最后一个焦虑层次。系统脱敏疗法有四个变式,即快速脱敏法、接触脱敏法、自动脱敏法和情绪性表象法。一些研究者发现,在愉快环境下逐渐暴露恐怖刺激比想象恐怖刺激更有效。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一般原理

  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和儿茶酚胺等,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种作用,即所谓交互抑制。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就是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如对猫吃食时进行电击的试验表明,猫饥饿想吃食,但又怕遭电击,这就造成神经紧张、焦虑。这是两种性质对立的反应。治疗方法是让猫少吃点食,不要电击,慢慢地猫也敢吃食了。这就是系统脱敏法的治疗原理。


  (三)系统脱敏疗法的适应证和具体应用

  系统脱敏疗法对有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特别有效。其应用一般包括三个过程:一是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是由什么样的刺激情境引起的,找出各种条件和相应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按次序排列成"焦虑层级";二是训练患者学会一种与焦虑对抗的松弛反应;三是把松弛反应逐步地有系统地和那些不同焦虑层次的反应由弱到强地配对呈现,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如此循序渐进,最终把焦虑状态消除,让患者重新建立一种习惯于接触有害刺激而不再敏感的正常行为。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4
催眠疗法


  (一)什么是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患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的技术。施行催眠术后,患者表现茫然,呈现一种缩小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这时,心理医生对患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倒退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二)催眠状态的标准

  从治病的效果出发,经过催眠后的患者,认知批判能力降低,抵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这时,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随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奥秘和隐私。


  (三)催眠疗法的适应证

  催眠疗法应用范围较广,也可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比如,与行为矫正疗法配合治疗神经、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效果更好。此外,对某些神经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以及神经性皮炎、斑秃、遗尿、口吃等都可应用,一般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催眠疗法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催眠治疗时,应选择安静昏暗的环境,给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坐卧均可),调整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凝视法、节拍法。不论何法都要加言语暗示。心理医生用单调柔和的声音、坚定有力的语气反复对患者进行诱导暗示:"你的头脑开始模糊了,你的眼皮开始疲倦了,发沉了……睁不开了,你已经睁不开眼了……你的四肢都感到沉重……头脑越来越模糊了,你要瞌睡了,睡吧!熟睡吧!"随着催眠的诱导,患者渐觉困倦、思睡。暗示性好的,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进入催眠状态。这时,心理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让其回忆已遗忘的过去经历,宣泄创伤体验等。

  待治疗结束后,可以及时唤醒患者,或让其睡完觉后逐渐醒来。唤醒患者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好了,治疗结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醒来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实践证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75%的人能被催眠。但因各人接受暗示程度不同,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仅占其中的25%,中度的40%,余下一部分人只能进入浅度催眠状态。因此,使用此法的心理医生,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7
满灌疗法


  (一)什么是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也称暴露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治疗一开始就让患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的细节,或者用录像、幻灯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的消退了。或者直接把患者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重新实际体验,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慢慢地就不怕了。


  (二)满灌疗法的一般原理

  恐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应。某一事物或情境在一个人身上所引起的恐惧体验会激发他产生逃避行为,而不管此事物或情境是否真的构成了对他的威胁。这种逃避行为会导致恐惧体验增强,从而起着负性强化作用,反过来增强其逃避行为。因此专家们认为,与其逃避,不如让病人面对恐惧的刺激,这就是满灌疗法。

  (三)满灌疗法的适应证

  满灌疗法常被用来治疗焦虑症和恐怖症。但在具体运用时,还要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受暗示程度、发病原因和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对体质虚弱、有心脏病、高血压和承受力弱的患者,不能应用此法,以免发生意外。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3:57
厌恶疗法


  (一)什么是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就是应用一种惩罚性的厌恶性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来消除或减少一种不合意行为的方法。


  (二)厌恶疗法的适应证

  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变态、强迫观念等。通过对患者的条件训练,使其形成一种新的条件行为,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行为。在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够强度。通过刺激确能使患者产生痛苦或厌恶性反应,治疗持续的时间应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为止。如强迫观念的患者,用拉弹橡皮圈法治疗。头几天,当强迫观念出现时要接连拉弹30~50次,才能使症状消失。另外,要求患者要有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当治疗有进步时医生要及时鼓励患者,必要时最好取得患者家人的配合,效果会更好。


  (三)厌恶疗法的一般原理

  厌恶疗法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或想象等,与患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条件反射,用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最终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0
暗示疗法


  (一)什么是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利用言语、动作或其他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被治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以解除其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实现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方法效果的目的。暗示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境暗示等。此外,心理医生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等也都有暗示的成分。


  (二)暗示疗法的一般原理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乃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生心理冲动,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

  暗示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通过语言或动作的刺激,使受暗示的人产生观念的过程;二是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引起行动的过程。暗示作用的发挥必须经过这样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给予患者以一定的刺激即他人暗示,是暗示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而暗示作用的真正发挥,还必须经过第二个过程,把外界刺激转变为自我观念,并把这种观念付诸行动即自我暗示。暗示如果是他人所提供的暗示,只有在受暗示者接受其语言或动作后形成观念,并产生效果,暗示的作用才能得到实现。如果在别人给予刺激的场合下,受暗示者没有接受这种刺激或没有转变为自我观念,暗示也就不会产生效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暗示的本质是自我观念转变为行为的过程。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个人可以突然变得耳聋眼瞎。但这种情况下的视力和听觉丧失并不是因为视神经、听神经受损,而仅仅是因为大脑管理视觉、听觉的那个区域的机能受到了干扰,形成了一个病态性的抑制中心,使神经细胞丧失了正常工作的功能。它们不再接受传来的信息,当然不能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这样的患者,心理医生用催眠、暗示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很快治好,往往使旁观者大吃一惊。

  自我暗示不仅有致病和治病的作用,还能把人置于死地。据说,一个人走进了冷藏间,被无意关在里面。开始他并不介意,也并未感到寒冷,后来当他抬头看到"冷冻"二字时,顿时心里紧张起来,一种死亡的威胁笼罩在他的心头。他越想越怕,越想越冷,最后蜷缩成一团,在惊恐中死去。事后,人们对冷库进行了检查,发现冷冻机并未打开。他完全是由于自我暗示的作用,因恐惧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剧增,心血管系统发生障碍,心机能严重被破坏而死亡。由此可以看出,暗示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暗示疗法的适应证

  暗示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癔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的治疗,也用于治疗疼痛、高血压、哮喘等心身疾病。暗示疗法的治疗效果往往取决于患者的感受性和对暗示的顺从性,患者对心理医生的信任是暗示治疗的基础。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1
疏导疗法


  (一)什么是疏导疗法?

  疏导疗法,就是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

  疏导疗法的工具是语言。心理医生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和病情阶段,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的语言分析疾病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疾病的本质和特点,教给患者战胜疾病的方法,激励、鼓舞患者增强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的能动性,逐步培养激发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的能力,促进患者自身病理心理的转化,减轻、减缓、消除症状,并帮助患者认清疾病的规律,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激反应的能力,巩固疗效。


  (二)疏导疗法的一般原理

  疏导疗法的理论基础来自《灵枢·师传篇》的"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的观点。现在,这些内容发展成为现代疏导疗法的指导思想,调动病人的能动性,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三)疏导疗法的适应证

  对性变态、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均有较好疗效,是目前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四)做好疏导治疗的要求

  做好疏导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心理医生。因此,心理医生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多听、多看、多问、多想。通过信息收集,不仅要了解病人疾病的表现症状,还要了解隐藏其内部的心理状态;不仅了解疾病的普遍规律,还要了解患者疾病的特殊情况,对病人同情、关怀、尊重、爱护,才能使病人暴露其病症与"隐私",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创造条件。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1
松弛疗法
  (一)什么是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又称"松弛训练法"。这是一种行为治疗的方法,也是多种心理治疗时所采用的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实用有效方法。已有60年历史,至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心理咨询门诊。松弛疗法或训练是强迫症行为和其他神经症的基础性心理疗法。


  (二)松弛疗法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1.防治神经症。通过消除焦虑、恐惧、紧张情绪防治各种神经症,尤其适用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


  2.医治多种心身疾病。消除心身疾病的情绪障碍和身心交叉的恶性循环,使疾病早日恢复健康。尤其适用分娩和产科心身障碍。

  3.纠治各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引致的综合征,例如考试综合征、学校适应不良综合征和恐学症等。

  4.广泛用于心理训练,纠治各种心理缺陷,增强心理防卫功能和精神潜力。例如,将松弛疗法用于心理稳定训练、社交训练、纠治各种社交障碍或性格、情感缺陷等。

  5.培养心理自控能力。有效地松弛训练必须要求被训练者排除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即达到"入静"或"入神"境界。反复训练后使自己心理稳定、自制自控,培养在一定时间内自控心理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青少年、青年人从事学习、工作和一切有社会意义活动的最起码的心理能力。

  6.治疗失眠等睡眠障碍。临床实践表明,松弛疗法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许多病人在临睡前进行松弛训练的过程中安静入睡,并且睡眠质量良好,次日头脑清醒,思维效能提高。

  (三)常用的松弛疗法

  1.呼吸松弛训练法。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达到松弛目的。一般要求连续呼吸20次以上,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15次左右(视人而异,要事先通过定期自我训练,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确定最佳呼吸频率,并要求训练成熟后再实际应用)。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气后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如此重复呼吸。训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专一,全身肌肉放松。平时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分钟。有计划的训练,自我体会身心松弛的效果。每一训练期(医学上称"疗程")为15~20次。可休息几天,重复训练,以达到要求为止。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训练,成功后则随时可在实际中应用。切忌在未训练成功时匆忙使用,以致失败后怀疑本法的有效性。


  2?想象松弛训练法。遇到不良情境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时,运用自己充分和逼真的想象力,主动地想象最能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用以转换或对抗不良心理状态。例如想象自己躺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海边聆听大海的波涛声,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情趣,想象自己在环境幽雅、景色迷人的公园里休憩,在风光迷人、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中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乐趣,心境无比舒畅。想象的内容最好是自己过去亲自经历过的生活情景、并且能唤起终身难忘的轻松愉快心理。对于一位足不出户、想象力不丰富、生活经历贫乏者,补救的办法是想象自己观看过的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影视节目中的片断情景。

  3?自我暗示松弛训练法。又称"自我命令法"。利用指导性短语,自我暗示、自我命令,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意志力量,保持镇定平衡的心理状态。例如:"这些感觉虽然可怕,但不足畏惧,我可以改变它的意义";"我太惊慌失措了,我不必为此小事大惊小怪,我会自己克服的";"这些情境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会排除克服的"。指导性短语由患者自行设计制定,不必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求短小精焊,流畅顺口,具有鼓舞斗志和自我命令、自我镇静的作用。实践表明,当患者在做一件会引起自己恐惧焦虑的事时,事先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采用本法训练后再行动,确实具有镇静治疗作用。

  4?简单易学的放松训练法。方法为:

  (1)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姿势。


  (2)闭目养神。

  (3)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逐渐进行到面部,完全放松。

  (4)用鼻呼吸,并能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当呼气时默诵1……,吸气时默诵2……。

  (5)持续20分钟,可以睁开眼睛核对时间,但不能用报警器。结束时首先闭眼而后睁开眼睛,安静地坐几分钟。

  (6)不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地达到深度的松弛,耐心地维持被动心态。让松弛按自己的步调出现。当分心的思想出现时不要理睬它,并继续默诵1……和2……。随后松弛反应将不费力地来到。进行这种训练,每天1~2次。不要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因消化过程可能会干扰预期效果。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2
生物反馈疗法
  (一)什么是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指利用现代仪器对人体的生理学指标,如心率、血压、皮肤温度、脑电及肌电等信息加以处理,然后以视听觉方式显示给人--即信息的反馈,让人通过训练认识这些信息,并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此治疗方法,为无痛苦性治疗,治疗围广。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

  生物反馈仪可对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心理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放大,并处理成大脑皮层容易理解的信号,从而起到了帮助人们"自我认识"的作用,为各器官(视、听、温度觉)活动与大脑皮层间建立反馈联系,则有利于内脏器官的随意调节。通过训练,可改变人们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模式,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它是人们进行"自我认识"和实现"自我调节"的工具。


  (三)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证

  生物反馈疗法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症和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哮喘、糖尿病、书写痉挛、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痤疮、失眠症、磨牙症、中风偏瘫、脑性瘫痪、脊髓损伤、腰背痛等。


  (四)生物反馈疗法的种类

  1.肌电生物反馈这是目前最成功、最普遍的一种生物反馈技术。一般而言,肌肉紧张程度与情绪焦虑程度呈正相关,而前额部的骨骼肌最有代表性。用体表引导电极置于一定的骨骼肌上通过反馈仪将肌电信号叠加输出,并转换成患者能直接接受的反馈信息(如数字、声响)。患者根据反馈信息对骨胳肌进行放松训练或瘫痪肌群的运动功能训练。

  该训练可用于治疗各种紧张、失眠、焦虑状态,以及某些心身疾病(如紧张性头痛、高血压),也可用于某些瘫痪病人的康复治疗。


  2.皮肤温度生物反馈

  外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决定了皮肤温度的改变。以热变阻式温度计记录指尖(食指或中指腹侧)皮肤温度变化,并转换成声、光、数字信号反馈给患者进行训练,以使病人学会控制外周血管的舒缩程度。

  该训练用以治疗某些神经血管性功能障碍如偏头痛、雷诺氏病等,皮温也可视为与松弛有关的指标,用来进行松弛训练。


  3.脑电生物反馈

  目前脑电生物反馈常用α波和θ波作为反馈信息,用声和光等反馈号指示α波的出现,用以治疗癫痫发作、抑郁症,以及运动员松弛训练和集中注意力训练等。θ波脑电生物反馈,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


  4.皮肤电反馈

  当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时,汗腺分泌增强,导电水平则升高。因此,皮肤电反应与情绪激动有密切关系。记录皮肤电反应信号,主要测量皮肤表面电阻的变化,并将其换成视听信号,供病人进行情绪控制训练。

  该训练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恐怖症、高血压、哮喘、多汗症。


  5.心率和血压反馈

  心率和血压反馈是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生物反馈疗法,也有用于其他心血管症状,如心律失常等。近年来,生物反馈用于高血压病的研究越来越多,被记录和反馈的生物信息各有不同,反馈装置、训练程序和指导方法等也各不一样。目前,常用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记录的生物信息,主要有收缩压、舒张压或脉搏波速度;另一类是间接记录的生物信息,主要是肌电、皮肤电、皮肤温度、呼吸率、脑电波等。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达到随意控制自身的紧张度,学会松弛反应而间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五)生物反馈疗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要求:(1)在生物反馈治疗前,必须由临床心理医生或已掌握本技术的其他医生,对病人神经系统、疾病性质、病残情况及可能恢复的程度,作全面的评估,并经心理咨询后方可投入治疗;(2)治疗环境要安静,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让病人处于一个舒适体位,排除一切生理和心理的紧张情绪。良好的心境、和谐的医患关系,可提高治疗效果;(3)被治疗者须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对该治疗抱有必胜的信心,要求病人根据自己的意念、感觉和想象,主动进行训练,要通过仪器的反馈信号来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4)开始治疗时不要着急,绝不可持一种与仪器竞争或抗衡的心理状态,要以指导逐步对照反馈信号,去体验自己的意念和身体感觉,通过不断地扩大这些效果,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5)在治疗室接受治疗后,须坚持家庭训练,以巩固疗效,每日2次,即早、晚各1次;(6)一般每12次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适当增加;(7)治疗者应耐心、热情、与被治疗者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每次治疗结束时,应与被治者讨论治疗中的体验及疗效,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这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2.注意事项:

  (1)治疗中继续服用药物,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及癫痫病人,治疗中切勿停药。(2)年龄过大者,深度松弛时有可能出现低血压,应注意避免。(3)避免不适当的训练,如癫痫病人用低频率脑电波训练。(4)对于精神病人,应选择其恢复期,以更有利于消除焦虑、忧愁和烦恼。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3
自律疗法
  (一)什么自律疗疗法?"

  自律疗法"又称"自我催眠疗法",是一种类似我国气功治疗的"意念疗法",指通过人有意识的主观意志活动或自我心理调整,来控制机体内生理病理变化,达到心身平衡和治病的目的。此法不同于一般由催眠医师进行的催眠疗法,而是通过患者自己主观意念的诱导,进入催眠状态。治疗后,患者会呈现一种无梦境的特殊意识状态有利于患者主动地调整和恢复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自律疗法的适应证

  "自律疗法"适用的范围较广,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抑郁症、恐怖症、癔症、疑病症、神经性厌食、功能性头痛、慢性哮喘、过敏性结肠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


  (三)自律疗法的方法

  治疗时,患者躺在床上,闭目,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安定,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然后按一定顺序进行默念,默念的语句是:①双手沉重温暖感;②胸部沉重温暖感;③腹部沉重温暖感;④双脚沉重温暖感;⑤头部沉重温暖感。如此多次重复。

  默念时,一边缓慢地念语句,一边想象语句的意思确实在自己身上得到应验,体会沉重温暖的感觉。

  此法在医院里或家里都可进行,每天至少1次,一般2~3次,每次15~20分钟,20次为一疗程。可做2~3个疗程,中间休息几天。

  本疗法在训练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的"释放反应",说明本疗法确实具有调整人体心身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所谓"释放反应",是指患者在自律训练之际,可出现下述症状:身体发抖的动作、连续用力动作、不随意动作、细微震颤、震动感、麻木感、痛感、触电感、压迫感、瘙痒感、烧灼感、上浮感、下坠感、旋转感、飞行感、眩晕等各种感觉变化,以及孤独、紧张、不安、忧郁、欣快等各种情绪变化。其原因是一种大脑异常蓄积的能量由患者训练后自我释放的表现。这种释放反应可以看作是治疗的效果,它可解除患者的精神压抑症状和躯体症状。但有的患者释放反应症状很强烈,以致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害怕训练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此时应中止训练。

  自律训练法的实施,可使人进一步认识心理因素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心身相关的基本规律,它还可改变某些疾病单纯靠吃药打针方法进行治疗的状况,防止医源性疾病产生,还能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疗效,因此本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3
支持疗法
  (一)什么叫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或一般性心理疗法,是一种以"支持"为主的特殊性心理治疗方法。


  (二)支持疗法的原理

  支持疗法是心理医生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采取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说服、消除疑虑、保证等方式,来帮肋和指导病人分析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在能力和自身的优势,正确面对各种困难或心理压力,以度过心理危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三)支持疗法的适应证

  支持疗法适合下列情况:(1)突然遭受严重的挫折或心理创伤,面临精神崩溃,需要依靠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以度过心理上的难关;(2)在工作、生活环境中长期存在紧张、压抑或心理矛盾所引起的焦虑、抑郁、苦闷等不良情绪;(3)患有各种心身疾病或得严重的躯体疾病时,对疾病的性质、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信心而产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杀倾向;(4)各类神经症病人,如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失眠症等;(5)患有种种顽症、绝症、恶性肿瘤的病人。


  (四)施实支持疗法的注意事项

  施持支持疗法时,医生必须热情对待病人,对他们的痛苦寄予同情,即使他们的行为幼稚、冲动或不合情理,也要尊重他们。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这不仅是了解病人情况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需要。医生要专心倾听患者诉述,让患者觉得医生郑重其事地关心他们的疾苦,以便消除顾虑,增进信任感,从而树立起勇气和信心。此外,病人尽情倾吐,会感到轻松些。


  2.解释。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医生对患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实质、患者所具备的潜能和条件有了充分了解后,可向患者提出切合实际的真诚的解释和劝告。患者常常记不清那么多,医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解释和劝告多讲几次,以便患者回家后仔细领会。

  3.建议。医生在病人心目中一旦建立起权威,他提出的建议是强有力的。但医生不能包办代替,要患者自己作出决定。医生的作用在于帮助患者分析问题,让患者了解问题的症结;医生提出意见和劝告,让患者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患者实施。医生提出的建议要谨慎,要有限度,有余地,否则,如果患者按建议尝试失败了,不仅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对医生也失去了信心。

  4.保证。在患者焦虑、苦恼时,尤其是处于危机时,给予保证是很有益的。但在对患者尚不够了解,过早的保证无法实施,患者会认为受了欺骗,可使治疗前功尽弃。所以,医生在作出保证前,一定要有足够的根据和把握,使患者深信不疑。这种信任感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如病人问及疾病的预后,医生有握的话,应尽量向好的方向回答,同时附上几条希望,指导患者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实现其愿望。

  5.调整关系。医生多次为患者提供支持后,患者容易对其产生依赖,什么问题都要医生作主。这时,需调整医患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要信赖组织、亲人,信赖自己。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4
思维阻断疗法

  (一)什么叫思维阻断疗法?

  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思维停止疗法。它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强迫思维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二)思维阻断疗法的原理

  此法的理论假设为:外在行为能通过抑制来加以阻止,那么内隐的行为也能通过抑制来阻止并消除。


  (三)思维阻断疗法的方法与步骤:

  此法的治疗过程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过程为:(1)指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2)让患者关注那些使自己烦恼的想法、念头或思维活动;(3)告诉患者,当医生让他"停止"时,自己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停止想那些东西;(4)让患者在自己有清楚的强迫思维意象活动时就竖起食指示意;(5)当患者竖时食指时,医生即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一起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小木锤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剧烈的响声等。这种意外的刺激能将患者从自己的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拉回来;(6)重复上述步骤。

  在第一阶段中,治疗的进展可根据患者进入想象潜伏期的延长来评定。所谓想象潜伏期,是指从让患者开始想象那些东西到他竖起食指示意所经过的时间。如治疗有效,潜伏期应该延长。第一阶段的"阻断"次数,应根据潜伏期的变化来确定。医生发现潜伏期变长了,患者觉得想起那些意象有困难时,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治疗过程与第一阶段的程序大体相同,只是在第(5)步中,医生不要使用任何辅助手段,仅是大喝"停止"。如果这一阶段的治疗也有了效果,即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医生不再大喝"停止",而是由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四阶段,医生让患者改用小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五阶段,当强迫思维意象清楚时,患者在心里对自己下命令"停止"。

  在上述每一阶段中,最好进行16次阻断,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从一开始就应要求患者对每日出现的强迫思维的次数做自我观察并记录下来,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记录下来的次数逐日减少,这反映出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医生要求患者回家后自己练习"阻断"强迫观念。

  思维阻断疗法如与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5
内观疗法(NauKan Therapy)1953年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吉本认为:“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信心,可以去查查过去一天天度过的日子。”经42年的发展,在日本有专设的内观疗法研修所10多所。在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医院心理治疗中心,内观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已经设立了对内观疗法的专门研究机构。
  “内观”指“观内”、“了解自己”、“凝视内心中的自我”之意。借用佛学“观察自我内心”的方法,设置特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内省”,以达自我精神修养或者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内观疗法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
  内观的对象是精神健康的人,如学生、护士、医生、教师、职员、家庭主妇等,尤其对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效果显著。内观疗法作为心理疗法应用则对象是精神不健康的人,如夫妇关系不洽、非社会行为、逃学、神经症、酒精依赖、抑郁症、心身疾病等。
   通过内观人际互动的三个主题:别人为我做了些什么?我为别人回报了些什么?我做了些什么不该做的(给别人添了一些什么麻烦)?引导人们观察自我内心、观照自己、凝视内心、自我观照、自我启发、自我洞察。

  按照内观治疗的程序,回顾对方给自己的关照,使内观者重温被爱的感情体验,唤起内观者的自信、责任感、受恩要报的义务感。回顾自己给对方添的麻烦会唤起羞愧感、非病理性罪感(在日本这种罪感体验和认识是针对自己侵害了人们之间已经确立的关系准则和秩序)。以上两类感情互成表里,加剧了内观者的情感活动,从而为破坏原来的认知框架创造了基础。通过内观,内观者爱他人的社会性意向,重建自我形象的意向,改进人际协调的意向均会提高,这对革新自我有重大意义。把遗忘的、混乱的、杂乱无章的经历,按照题目回忆整理,达到自我洞察和对人理解,建立新的关系和新的生活。

  通过内观过程,可以重新了解自己、减轻烦恼、提高自信、振作人生。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5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为弗洛伊德所创立。应用此疗法使病人从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并逐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事心事分析的治疗者必须熟悉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以及各种心理防卫机制的知识。会谈的目的是分析病人所暴露的、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资料,使病人意识到焦虑情绪的根源。会谈的方式一般是在安静、温暖的房间内,让病人斜躺在舒适的沙发椅上,面朝天花板,便于集中注意力于回忆上,治疗者坐在病人身后。会谈的时间每次约45~50分钟,每周会谈5次。治疗过程需要半年至2年之久。长期的会谈才能获得病人足够的心理资料,加深病人与治疗者的关系。使治疗者能全面了解病人的成长过程、生活经历、性格形成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病人通过会谈也逐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为改变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一疗法所采用的技术有:
一、 自由联想

  每次会谈让病人选择自己想谈的题目,如生活、家庭关系、工作、与人交往、受好或发病经过等。总之随着脑中所涌现的念头脱口而出,不管说出来的事情彼此有无关联,是否合乎逻辑或幼稚可笑。开始会谈时病人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不能不考虑给治疗者的印象。但是随着治疗者的鼓励和指点,病人逐渐沉入往事的回忆中,内心深处无意识的闸门不觉地打开了。谈出的事情常常带有情绪色彩。往往病人突然停止不语,推说想不起来了。或者绕过所谈的话题而言其他,有时还伴有不适当的冲动行为,甚至扬言要停止治疗或忘记治疗的预约时间或迟到。这些表明病人出现了“抗拒”,这一现象常常是病人心理症结的所在,治疗者的任务就是要帮助病人克服这一无意识的抗拒。根据病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用同情的语调引导病人将伴有严重焦虑和冲突的事情进入病人的意识中,将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由于许多事情属于幼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当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常是比较幼稚的,现在当病人在意识中用成人的心理去重新体验旧情,就比较容易处理和克服掉,这叫做情感矫正,这样病人所呈现的症状也会自然消失了。

二、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例如一女病人叙述她梦见一个蒙面的陌生男人闯入她二楼的卧室,偷走了放在抽屉中她所心爱的首饰匣,被她发觉大喊一声“谁”,那蒙面男人冲出阳台仓皇逃走,她追到阳台,往下一看,发现他已跌死在楼下,因而被吓醒。治疗者通过病人多次自由联想,了解了她的家庭生活和与丈夫的关系后就清楚这一显梦的象征意义,原来她的丈夫对她不忠实,隐瞒了有外遇的事实(蒙面的陌生男人),欺骗了她的感情(偷走了首饰匣),她很气愤,咀咒他没有她下场(他跌死在楼下),但又不愿他真的离她而去所以又大喊一声(提醒他)。通过对隐梦的分析使病人清楚焦虑情感的根源,应该怎样正确地处理与丈夫的关系。

三、移情

  当病人沉入往事回忆,说出许多带有焦虑感情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物(例如父母)有关,自然,情感的发泄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自己的父母)。在会谈中病人往往把治疗者当作他发泄的对象,这就叫作移情,把过去与父母的病态关系转移到与治疗者的关系上。当病人出现移情,对治疗者表露出特殊的感情,把他当作上帝(热爱的对象,称正移情)或魔鬼(憎恨的对象,称负移情)时,治疗者一定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地位,这是治疗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好现象。治疗者一定要超脱自己,善于利用这一移情,循循诱导,让病人认识到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当这些从无意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病态或幼稚情感和人际关系成为意识过程的内容时,这种不成熟的或“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卫机制就减弱了,移情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

四、解 释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必须指出,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的原始含义是严格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病人心理障碍的根源,也就是说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某些幼年时期遭受性的创伤和冲突所引起。所以在解释梦的象征性意义时往往把梦中所出现的凸出来的棍棒类的物体看做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把凹进去的花瓶、脸盆类的物体看做女性生殖器的象征,通过反复的解释让病人领悟到焦虑等心理障碍来自本我即原始“性力”的愿望未能得到满足或存在恋母情结所致。而这一论点并没有被许多心理分析家所接受,而在临床实践中,不用幼年“性”创伤来解释和分析,照样获得好的疗效。

  这一疗法的适应症是心因性神经症。这种会谈显然不适合儿童或已呈精神错乱症状的各种精神病人。由于它耗时长、效率低、费用开支大,而今很少有人应用。但这一经典心理分析的技术仍在各种改良的分析疗法中适用。
作者: 长风    时间: 03-10-26 17:46
患者中心疗法 本疗法旧称非指导性心理疗法,或译为患者中心疗法,为罗杰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于1942年提出的。它与心理分析疗法相反,不要病人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病人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由于他缺乏自知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拒绝感受当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病态焦虑,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人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用此感情体验来指导他的行动,也就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
  此疗法的适应症和心理疗法一样,主要是神经症。具体作法如下:
  1.会谈时治疗者不是以一个权威专家的面貌来分析和解释病人在言谈中所暴露的问题,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鼓励病人发泄内心的情感。对病人所说出来的事件不作任何评价和指引,而是对他所表达的情感作出反应。例如某询者在谈到她丈夫不让她出门自由行动而表现出不平的情感时,治疗者说:你是有些发火了吧!询者说:我当时简直是气疯了……。也就是治疗者不断用反响的方式来激发病的情感。一再重复病人在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是最基本的情感,使病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一事件或问题中所克制的消极情感和自我评价。

  2.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不作解释,很少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而是无条件的正面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不管他暴露什么情感,总是充分理解和信任,有如治疗者已进入病人当时的情感中,让病人看到治疗者是直诚的和表里一致的,对他的谈话是感兴趣的。在这样一个气氛下病人没有顾忌地畅所欲言,逐渐从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的情感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由于每个病人都具有对自我实现的健康态度,所以一旦认识自己问题的实质,就能发挥出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改善了人际关系,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3.一般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固定,由病人自行决定。这一疗法也可集体进行(10人左右)。每周1~2次,集体治疗时,治疗者只能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参加。
作者: 绿萝    时间: 04-2-27 13:29
辛苦了长风,谢谢你!
作者: 黑溪    时间: 04-8-26 22:26
不错!

中国的道家疗法也不错的.
作者: yxwv1999    时间: 06-7-9 14: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6-8-18 07:17
好贴子,移到心理治疗栏目。
作者: 波波    时间: 06-8-21 17:54
这段时间惠姐姐辛苦了,要注意保重身体,千万别累坏了。
作者: xlhljp    时间: 06-11-29 18:27
好帖子,谢谢楼主!
顶起来大家学习!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