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中医看抑郁症
[打印本页]
作者:
长裙
时间:
03-10-22 15:56
标题:
中医看抑郁症
中医看抑郁症[/b:5c1bba7e0e]
2003-7-24 13:29:49 健康报 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捷 住院医师 裴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的“第一杀手”——抑郁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天我们请北京中医医院的张捷、裴音两位医生谈一谈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治疗。 抑郁症是指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严重的程度,并持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且损害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证候,属于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的范畴。中医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如心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纳呆、易悲易哭、胁肋胀痛等,可归属于中医的“郁证”、“癫证”范畴。
对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甚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中医学家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脏腑功能关系十分密切。审证求因,抑郁症的发病虽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但精神因素的诱发占主导地位,多因思虑太过,忧思气结,七情所伤,情志失调,使肝气郁结,耗伤心脾,气血失调而致病。在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脏主五志”,“五志主五脏”的学说。根据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医把“五志”即喜、怒、思、悲、恐五种情绪的变化与五脏功能联系起来,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情志活动本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正常情况下,偶有情绪波动不会致病。如果超越了一定限度而不能节制,就会出现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使五脏功能失调而致病,如“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等。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强调的发病机制为情志内郁。
明清时期,确立了郁证的病名,并将郁证分为两种:一是因病致郁,因为某脏腑气血病变而使气机郁滞,情绪不畅;二是因郁致病,多因情志不舒,扰乱气机而发病。抑郁症属于后者。名医张景岳对郁证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怒郁、思郁、忧郁最为常见。怒郁多由大怒气逆,实邪伤肝;思郁多由灯窗困厄,思虑过度,思则气结,结于心伤于脾;忧郁则全属虚证,多因衣食之累,利害之牵及悲忧惊恐而致郁。
另外,中医认为情志内伤虽然可以导致抑郁症,但精神刺激的强度大小,时间的久暂和患者本人的个体差异,均与抑郁症的形成、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抑郁症大多由于谋虑不遂,忧思气结,使肝气郁结而发病。如平素性情抑郁寡欢,肝气善郁,心胆素虚之人,一遇情志刺激或长期情志不遂则更易发病。病之初起,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伤在气分,多属实证,临床表现多为抑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痛,善太息,不思饮食,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证治汇补·郁证》中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调,法当顺气为先。”此法既是抑郁症初起的常见法则,也是抑郁症治疗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如病情迁延日久,由气及血,化火伤阴,病及心脾肾,多属虚证。治疗则分别采用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等法则。著名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等。
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抑郁症也在临床广泛应用。根据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虚实不同的证候,可以选用电针、针灸、走罐等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已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
另外,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也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强调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诊治抑郁症患者时,也一再提及“惟怡悦开爽,内起郁热可平”,“各宜怡悦开怀,莫令郁痹绵延”,“务以宽怀解释”等,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因而,抑郁症的治疗必须配以精神的调理,由于抑郁症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治疗也要适乎其变,因人而异。
作者:
漂流瓶
时间:
03-12-6 15: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9-1-23 06:36
抑郁症大多由于谋虑不遂,忧思气结,使肝气郁结而发病。如平素性情抑郁寡欢,肝气善郁,心胆素虚之人,一遇情志刺激或长期情志不遂则更易发病。
分析有理!
作者:
ygxhb
时间:
09-1-30 23:50
忧郁症应该和肝有关,我有过肝炎,我还觉得和消化有关,就是胃病了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