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7/8/3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
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题目是「家和万事兴」。每次来到马来西亚,我们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家是温暖的地方,是有爱的地方,是有感恩的地方,是无私付出的地方。我们走进大会的现场,感受到的就是爱,就是无私的付出、团结,就是感恩自己的祖宗、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我们都说我们回到了马来西亚有回家的感觉。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我们感觉到在这一刻我们的祖宗非常欣慰,「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我们以祖宗的心境看着所有的炎黄子孙,我们再来力行这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的祖宗在天之灵感觉非常的欣慰。 而一个人最大的福分就是能接受自己祖宗、接受自己是古圣先贤教诲的子孙,这是最有福气的人。福在受谏,能把祖宗的文化当作瑰宝一样来领受、来实践,进而去弘扬。我们的人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五千年的文化之上,来走我们的人生,相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产生无穷的价值,一定能家和人乐,进一步能治国平天下。这都是我们这一生只要能领受圣贤的教诲,我们这一生都能产生这样的价值。刚刚跟大家交流到,最大的福气就是能接受圣贤教诲,就是能接受真理的引导。我们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那都一定是真理,它已经经过时间、空间的考验,而这个真理在任何人的生命当中都能够显现,这才叫真理。 我们不能在读这些圣贤书的时候,读到这是孔夫子才做得到、这是孟夫子才做得到,我们这样的心境去学习,可能都被自己给障碍住了。孟子告诉我们,「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舜是圣人,只要我们有进取向上的心,我们这一生也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人。诸位朋友们,孟子会不会骗人?诸位同胞们,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这个问题这么难吗?我突然听到有人在掉眼泪,孟子在掉眼泪,你们居然不相信我。孟子会不会骗人?这些圣贤人都不可能骗人,他是契入了这个真相,非常真诚,非常呵护我们、护念我们,讲出了这句话来,我们确实可以成为尧舜。 大家都非常的好学、用功,一定常常念《弟子规》,诸位老师们,您念《弟子规》念到哪一句的时候精神特别好?念到那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不是念到这句最大声?对!为什么最大声?好不容易念完了是吧?不是,是这句话最能够砥砺我们,最能够激励自己。要提起这样的正念、心境,确实我们是做得到。我们相信古圣先贤,进一步效法古圣先贤,我们用不怀疑、至诚恭敬的心来领受这些经典的教诲,相信一定能开我们的智慧德能,有了智慧德能,身修了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孝经》里有一段话,「孝悌之至」,我们真正有孝悌的精神,那可以「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个孝心,恭敬老师,恭敬兄弟、长辈的心,可以把我们的智慧、潜能都给激发出来。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成就自己的方法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目标是家要和,而《大学》里面告诉我们,身修而后家才能齐,所以修身是因,齐家是果,要种好的因,才能结好的果。我们首先要身修,自己要有好的修养,这样才能把家里经营得和乐。但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连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都很没信心,甚至还会跟自己过不去,发脾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看自己很不顺眼?这样的情况我以前非常多这样的情绪反应。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信任,连自己跟自己的身心都相处得不和谐,那就根本谈不上齐家。 所以《大学》这本经书一开始的这段经文对我们的人生讲得非常的透彻,「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我们有诚意、正心,有真诚的心,才有可能让家里面和乐。怎么达到诚意?必须要致知、必须要格物,才能够做得到。所以我们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首先下手处还在格物。这个物是我们的坏习惯,物欲。所以要齐家,首先一定是成就自己的德行,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才对。在还没有接触到圣贤教诲以前,我们是不是认识了自己?我们常说我很了解我自己,其实我们真的了解吗?甚至于我们了解自己还得透过别人的看法,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有时候没有信心到还得透过一些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 我记得在念师范院校的时候,同学寄了心理测验,说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比方三十个题目,做完之后,得了三十分,它会下一个结论,说你的个性很像老虎型的;比方说得了四十分,它会说你的个性很像孔雀型的;得了六十分,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所有的结论都是跟畜生很像。大家有没有做过这样的心理测验?你们都没有吗?我们做完那个心理测验之后,很高兴,到处告诉别人,你看我像孔雀、你看我像无尾熊。没有读圣贤书,人生会过成什么样子?跟畜生很像的时候还很高兴。愈活愈回去了!这是不读书之过,不读经书。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做人的道义忘记了,居然去跟畜生学习。 怎么没有人设计出来的心理测验它的结果是,你的仁慈跟周文王非常像,稍加努力你可以成为周文王;你的智慧、你的深谋远虑跟周公相近,可以制礼作乐,造福千年以上的子孙;你的度量很大、很宏观,跟唐太宗很像。诸位老师,这样的测验不是更激励我们成圣成贤吗?真的,我们看什么样的书、学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生命运。我是比较幸运,先读了古书、经典,才去读师范学院。结果在读师范学院的过程,看到一些心理学的书,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些心理学的书,它做出来的理论结果是从动物的实验当中结出来的结果,他们拿狗做实验,他们拿猫做实验,他们拿老鼠来做实验,做出来的结果拿来教谁?教人。 诸位朋友们,我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有没有抓到凶手?我们教给孩子的思想不是成圣成贤,是成为跟动物一样。诸位朋友们,我们定目标是成为动物,保证教出来的结果会成为一句常常好像是骂人的话,叫「禽兽不如」。这句话现在不是骂人,你看我们现在打开报纸,看到很多伤害父母、伤害自己至亲的事件。我们不要看到这个结果在那里忧心而已,那样的行为根源是思想决定的,我们没有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慈博爱的精神教给孩子,所以我们不能埋怨下一代,我们必须反求诸己。 当初我在学校教书,感觉到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届不如一届。这是值得我们要非常慎重的事情,一届比不上一届,孩子的素质下堕的速度非常快。我们从事教职的老师们都是遵循这些理论来教孩子,孩子的道义之心起不来。我们常常会说到一句,求学问当中我们要思考的一句提醒,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自己道德、学问什么时候在进、什么时候在退?你看一届不如一届,这退得很严重。而其实我们每个念头都有进退,这个念头随顺欲望,自私自利,当下我们就在往后退;这个念头提起的是孝心,提起的是爱心,我们人生的道德、学问就往上升。我们有这样高度的警觉,这是有智慧、有觉照,不愚昧。 那天刚好我们在汤池庐江文化教育中心镇民学校前面看到一幕,有个母亲带着她的孩子正要走回去,结果孩子在那里闹脾气,在地上打滚,不肯走。这个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孩子在那里胡闹,她又看到我们的老师站在门口,她马上露出了有点诡异的笑容,接着稍微屈下她的身,从她的皮包里面拿出了一枝棒棒糖,就把这枝棒棒糖摆在这个孩子的前面。这个孩子本来在那里打滚,突然看到棒棒糖的时候,聚精会神,一动也不动盯着那个棒棒糖。结果这个妈妈以非常纯熟的动作把这个棒棒糖往上一拉,这个孩子马上从地上就站起来。接着妈妈就对他说:想不想吃糖?孩子点点头。想吃糖就跟我回家。孩子就乖乖的跟她走了。然后这个妈妈回头看着我们的老师,露出了很得意的笑容。 诸位朋友们,你看,这个母亲觉得她很有本事,她把问题解决了,孩子跟她回家了。这么看,看结果看不准,教育是长善救失,长他的善心,救他的过失,这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核心。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跟着回去,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的内心,他生起的是孝心还是贪婪的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为人长辈要冷静,母亲的地位已经比不上一根棒棒糖,这个妈妈有没有警觉到?你看现在三、四岁,要用一根棒棒糖把他拉起来,诸位朋友们,等他小学的时候要用什么把他拉起来?可能是一台脚踏车;上初中的时候要用什么把他拉起来?一台计算机;等到他念大学的时候要用什么拉起来?等到他要结婚的时候要怎么拉起来?那不得了,麻烦!我们看到我们引导孩子是成为他欲望的奴隶,而不是增长了他的善心。 所以家要和一定要出好的下一代,才有可能家和。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是说没有生男孩叫无后,是没有好的下一代,没有有德行的下一代承传家风,这叫无后。没有好的下一代,几代人的努力可能就化为乌有,甚至干出一些贻害子孙,断子绝孙的行为出来,那个更麻烦!所以一个家庭当中首要的工作,至要莫若教子,最重要的要教好下一代。以至于把这个家再放大,到一个企业,到一个民族,甚至到一个宗教团体,最重要的也是要有好的下一代、好的接班人,这样才能承先启后。所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懂得取舍轻重缓急,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好的下一代,要把教育做好。 闽南话里面有一句提到说,「好子好游玩,歹子不如无」,你有好的孩子,那你一生都很自在轻松,可以「跷脚拈胡须」,在那里很悠闲摸着自己的胡须,太好了,孝子贤孙;没有好的下一代,坐立难安。所以齐家,首先要把下一代教好。而要教好下一代,我们一定可以非常敏锐的看到教育的核心,启发孩子那颗善心。当然我们要启发孩子的善心,首先我们自己的善心要启发,教育都是身教重于言教。这个教字在《说文解字》上说到,「上行下效」。看到一届不如一届,我们反思,到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他缺乏了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引导,短短三、四十年,怎么从一个纯朴、有孝悌承传的家庭状况,甚至是整个民族状况,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退步得这么严重? 我们很冷静在这二、三代人当中去观察,在我父亲那一代,生孩子五个是正常,七、八个是有实力,十二个也不算多。你看,生这么多的孩子都不会出一个败家子,都懂得要好好努力,父母太辛苦了,我们要回报父母的恩德,读书还用人家推吗?我父亲那一代,我听我爷爷他们在说,有时候读书读得比较晚,我爷爷去跟孩子讲,去睡觉,别读了。结果孩子很孝顺,懂得顺父亲的意思,也去躺下来,等爷爷去睡了,孩子们才又爬起来继续念书。我父亲他们兄弟姐妹五个都是这么做的。所以读书从来不用父母担心,做事业也从来不用父母担心。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父亲跟这些叔叔、姑姑们他们的家庭、事业不让自己的父母操心。所以孝悌的心开了,百善接着都开了,这是抓到根本,教育下一代就很省力;但是这个孝心没有长养开来,不进则退,孝心没开,他自私自利的心就开了。 所以现在的孩子读书,纵使是一个独生子女,都要父母盯着读书。以前这么多孩子都没有败家子,现在生一个、生两个,一不小心就有败家子。这都是很值得我们冷静从当前社会状况来观察,到底问题出在哪!问题绝对是出在思想问题,才会延伸出这样的行为跟命运出来。我在大学跟一些年轻学子们交流,我都会问他们,你们是大学一年级德行比较好,还是大学四年级德行比较好?他们头低下来没有回答。诸位朋友们,我们来反思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是小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长大以后德行好,还是大学的时候德行好?你看小学生看到纸屑就捡起来,我们现在看到纸屑,年纪大了,腰比较硬,弯不下去。你看我们的心都不单纯,没有从善如流,当下要弯下去不是想着爱护这个班级、爱护这个小区,当下想起来的是我的面子会受不了,你看,我们的心性是在提升还是在下降?学贵自知,我们自己要很了解我们自己的状况,自知才能够知人,才能够进一步去帮助孩子、帮助他人。 是!我们受的教育假如是读得愈高反而德道、学问愈下降,那这个就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接受教育愈久应该是愈有道德、学问,这才是正常的轨迹。所以一届不如一届的原因所在是在于没有把伦理、道德教给他们,缺了伦理、道德教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这没有抓到根本,德行才是根本所在。假如这个根本没有抓到,那就是俗话常讲的,本末就容易倒置过来,人生本末倒置,一辈子的努力会徒劳无功。所以人生开智慧很重要,不然一生努力化为乌有会很遗憾。 有一个单位的最高主管,他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儿子,老大,一个是女儿。两个人读书成绩差异比较大,大儿子成绩好,女儿成绩比较没有那么理想。诸位朋友们,您的孩子呈现这样的状况您会比较喜欢哪个孩子?会比较照顾哪个孩子?这是关键。孩子跟我们相处可以直接感受到我们心灵的状态,这个骗不了孩子。假如今天我们对大儿子,成绩比较好,特别喜爱、照顾,女儿成绩比较不好就比较忽略,这是不平等的心,这是偏心。偏心就不是智慧,偏心就不是真诚的理智,偏心就是习性在做主,坏习惯在做主。所以自己觉悟了才能帮助他人觉悟,自己迷惑了,那可能整个家庭的状况都会不和乐。 好,我们来看看,对大儿子比较照顾、爱护,因为他成绩好,这么样一对待下去,这个大儿子很骄傲。你看,我的成绩比妹妹好,爸爸、妈妈都疼我。爸爸说你去读书就好,家里的活都给妹妹干。我成绩好,妹妹成绩差就得干那些事。这个哥哥长养了傲慢的心,这很可能是家长在偏心的当下,他并没有看到孩子心性在堕落。为什么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心性在堕落?因为父母的心被虚荣、被贪婪障碍住了,他好那个面子,你看,我的儿子成绩多好。所以这个虚荣心会把人的智慧给障住。 在古书里面有一个故事说到,说有一个人他动了坏念头,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偷金子。光天化日之下就走进去了,然后拿着金子拔腿就要走,因为很多人都在旁边,一把就把他抓住了,把他抓到了衙门去。衙门的县太爷很纳闷,问他,奇怪,你在偷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旁边有一大堆人会把你抓住吗?结果这个小偷说,有吗?我只看到金子,任何人我都看不到。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假如我们只有虚荣心,我们只有追名逐利,我们孩子的内心我们看不到,甚至我们另外一半的心跟我们都离得愈来愈远,我们只有自己的自私自利,父母的感受、父母的需要我们完全都看不到。所以家庭要和乐,家庭应该是彼此了解、彼此帮助。 所以我们要反问我们自己,我们了解我们孩子的心情、他的内心世界吗?当我们很了解孩子,孩子对我们非常信任;当我们又很爱护他,照顾他的需要,这分对他的爱会成为他生命源源不绝的动力,他会觉得父母这么爱护我,我绝对不能让父母担忧,要让父母感到光荣,他读书不用人家推。你看我们现在给孩子学很多的才艺,有的一个礼拜要学三样、五样都有。学钢琴,我们学钢琴是在启发孩子的这种好的性情、良善的性情,还是为了去比赛,还是为了可以跟朋友讲:你看,我的女儿学钢琴学得多好,她都已经到第几级了。是为了孩子好的性情着想,还是自己的虚荣、面子着想?这个我们要分得很清楚。 因为我曾经看到一个报导,有一个孩子钢琴比赛得了第一名,记者上去访问他,因为他得了这么大一个奖,一般的家长可能就会开条件,说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可能会这样满足孩子。所以这个记者就问这个孩子,你得到这么大的奖,你现在最希望、最想要做的事是什么?这个孩子说:我现在最想要做的事就是把这台钢琴给砸掉。当场这个记者都很错愕。你看这个孩子学钢琴到底对他的人生是好还是不好?他都已经学得这么痛苦了,我们为人父母能不能感觉得到? 所以刚刚讲到这个故事,你看这个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好的成绩,但不见得能洞察到,他现在比较偏爱这个儿子,他的傲慢心已经起来了。甚至于这个孩子在读书过程,成绩优秀的时候,父母亲都买很好的东西给他,他的贪心可能已经在增长;而这个女儿因为成绩比较不好,被忽略掉了,所以她就比较消极,比较没自信。所以父母的心偏了,对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好处。家要和,要用平等的心去爱护子女。比方说当老师的就要用平等的心去爱护整班的学生,一个公司的负责人、领导也要用平等的心去爱护员工,不然很容易心理不平衡,造成之间的遗憾、对立都有可能。 这个父亲栽培儿子到了博士毕业,还出国留学,女儿只读到专科毕业。后来这个儿子从海外回来,这个父亲本来还想带着这个儿子到亲朋好友的家里绕一大圈,给这些亲朋好友说道,这是我儿子,某某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父亲这个算盘还没打好,儿子已经来找他了,儿子对着父亲讲:爸爸,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你底下又有这么多的房子、这么多的财产,你早一点交给我!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这个儿子说的话对不对?大家都判断不出来了,对不对?不对吗?我们稍微来分析一下,他讲说爸爸,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这句话对不对?对,人生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他讲得没错。厉害就厉害到每句话都没错,但是会活活把爸爸给气死,这个才厉害。 你看爸爸栽培了一个博士,他觉得这是他人生的成就,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性现在已经变成什么样子。当下他的爸爸听完,冲击太大,缓不过劲来,都已经在进精神病院的边缘了。而这个儿子不仅不能感受到父亲内心的痛苦,还马上到邮局去写个存证信函,声明跟他父亲断绝父子关系。我们很冷静的来思考,一个博士生,连他父亲这么大的痛苦他都感觉不到的时候,请问他有没有素质?现在是全世界都在重视青少年教育、下一代教育,都在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绝对不是去学炒炒菜、学唱唱歌,学一大堆艺术技能,这就叫素质,这个抓到枝末去了,素质是他有没有启发孝心跟善心。 他感觉不到父亲的难受,他不可能有素质。一个人连父亲这么痛苦都感觉不到,他还能感觉谁的需要?所以这个博士生会是一个好的先生吗?会是一个好的女婿吗?会是一个好的爸爸吗?会是一个好的主管吗?甚至于会是一个好的公民吗?我们当老师的人听到这些故事都要有高度的警觉,我们希不希望自己教出这样的孩子出来?假如我的学生是博士毕业,居然对父亲这么不孝,我们不只不觉得光荣,还觉得自己有愧对。他的父母这么信任我们老师,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居然在他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孝道、德行忽略掉了。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省思。 这个父亲这么样的痛苦,幸好他还生个女儿,这时候女儿站出来了。这样的故事情节好像在这个时代很多,有没有?比方说生了三个、生了五个孩子,成绩最好的到海外去留学,后来都不回来了,最后跟在身旁照顾他到终老的往往都是那个读书读最少的,钱赚得也不算多的,反而是他在照顾父母,因为他没有长养虚荣,没有长养傲慢。他的女儿是后来有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旁边的长者告诉她,这时候妳要全心全意尽这分孝心。带着自己的先生,在这病房里面对着父亲讲,父亲,你一毛钱我们都不要,你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你的恩德重如山,所以我们夫妻俩会尽心尽力照顾你,把你接回去,而且每个月给你五千块钱当生活费。这个故事发生在台湾,就是女儿这分至孝,才把父亲的心病给调和下来,心情才能放轻松,把父亲给救回来。所以教育孩子真的要用平等的爱心。 后来他的儿子自己生了小孩,不到一年的时间,进出医院开了好几次刀。你看他不知道知恩报恩,积不善之家,当然不可能得到孝子贤孙。所以人生这些道理要搞得很清楚。诸位朋友们,他的孩子进出医院这么多次,好事还是坏事?不见得是坏事,很有可能要透过孩子生病,让他突然感觉到养育一个孩子不容易,养子方知亲恩,反而让他醒觉到,我的父母把我拉拔到这么大,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劳。可能藉由这样他开悟了,那也是老天爷对他的恩慈。 那时候我在学校任教,看到一届不如一届的状况,觉得我们有责任来推展伦理道德的教育、祖宗的教育,所以开始深入我们祖宗的这些经典教诲。本来我是没有自信的人,对自己比较多的否定。人一没有自信,自己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所以从小到大我也没什么才华,大家都看得出来!我记得我曾经参加过两次比赛,也没得过什么奖状,因为没自信。有一次比赛是在大学一年级,去参加辩论比赛。口才不好怎么参加辩论比赛?因为找不到人,所以学长看我憨憨的,又不会拒绝别人,所以他硬把我拉去,我只好赶鸭子上架。辩论比赛上台要讲十五分钟,我上去以后,台词背一背才七、八分钟,结果规定不能下台,我只好站在上面站了七、八分钟,结果边站边笑。诸位老师们,我的傻笑就是从那时候练出来的。所以人生没有坏事。 另外还参加一次比赛,念台南师范学院的时候,运动会,参加八百公尺接力,得了第三名,因为只有三队参加。所以我是真的没什么才华。然后大家都知道我的底细,你看念初中的时候,「老气横秋」都选不出来。念高中的时候,语文考了全班第二名,倒数第二名。有一次考试,我们语文科老师发考卷,发到他实在是被我逼得忍无可忍,他说你是瞧不起我的语文吗?又有一次上课,老师突然把我叫起来,蔡礼旭,你给我站起来,你假如上我的语文课还打瞌睡,我就记你旷课。其实我那时候只觉得很惭愧,老师会讲出这句话他已经是受不了了。之前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梦见周公!但是我们心事谁人知,我们也是很认真要把眼睛张大,就好像拿着牙签把它撑起来,可是它还是不争气又掉下来了,因为我们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你看念初中,为了考上好高中拼命读书,有时候读到半夜十二点、一点都有;结果考上高中了,下一个目标又是考大学,这个劲快使不出来了。所以念高中就觉得不来劲。我记得那时候在学语文,我们不断的用功利在引导孩子,你可以考上一个好高中、你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那种功利的目标到最后会觉得无力,觉得那个目标不会让人从内心喜悦,不会让人从内心产生源源不绝的力量,就觉得使不上劲,你看多少人读书的过程把身体都给搞垮了。 那时候在教,比方教「岳阳楼记」,提到范仲淹先生,你看范公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时候纵使我们在打瞌睡,听到这句话都会突然醒过来。结果醒过来多久?假如老师下一句话又说,诸位同学们,这句话一定要记起来,因为考试会考。本来眼前放光明,考试会考,马上就变黑暗了。假如老师在教「岳阳楼记」,在讲到范公的时候,是把范公他那分仁爱心,他如何齐家、他如何爱人民,从老师的这分感动的心娓娓道来,很可能那堂课上完之后很多学生立志要以范仲淹先生为榜样,他那种向学的心就从内心的志向当中流露出来。所以教育启发孝心,扩宽心量,这是很重要的根本。 所以我自己活了二十多年,自信没有建立起来,潜能也没有激发起来。后来因为读了经典,真正开始认识自己,不然读那些理论之后都跟猫、跟狗去学习了。现在市面上还卖一本书,就是要把孩子教成狼。我们有一次到一个师范院校去讲课,有一千多个学生,这一千多个学生都是师范院校的学子,他们都是准老师,以后要教书。结果台上老师问,要把孩子教成狼还是教成羊?结果右边的孩子说狼,左边的孩子说羊,还比谁比较大声。诸位长者、诸位朋友们,要把孩子教成什么?不只要教成人,要真正教成有人格的人。 什么是有人格的人?是能与天地并列三才的人,这个才叫人。你看我们老祖宗这个人字,顶天立地,所有的动物当中,大家看过哪种动物可以顶天立地?有没有看过其它动物可以顶天立地?有朋友说企鹅可以顶天立地。企鹅是顶一下就塌下去了,人是真正能顶天立地。当我们看到经书上写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有本善;「三才者,天地人」,这才是我们人生的格局。所以看到这些教诲很感动。 而我们对老祖宗也很信任,我记得那时候听师长教诲,老人家说到,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绵延五千年不衰,而且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不衰的民族。诸位老师们、诸位朋友们,这是偶然的吗?《易经》当中把真相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为我们的祖宗有德能、有福分,他们成为后代的好榜样,所以才能让一个民族绵延这么久不衰。所以这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我们人生有非常大的启发。我们感恩我们的祖宗,因为有他们的德能才有我们后代子孙的存在。我们要承先,我们也将是后代的祖宗,所以我们人生的本分,承先,进一步要启后,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后代也以我们为榜样,把这个家道绵延不绝。 诸位长者、诸位朋友们,你有见过秦桧的后代吗?有没有见过秦桧的后代?保证没有。因为秦桧陷害忠良,弄权一时,所以他已经是积了很大的罪恶,「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他后代就绝灭掉了。我们现在能坐在这里,代表我们的祖宗都是非常有德行。之前我看了数据,舜王的后代,古月胡,胡姓是大舜的后代;耳东陈,陈姓是大舜的后代;田地的田,大舜的后代;虞美人的虞,大舜的后代。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舜的后代举手,好,请放下。这些朋友们待会走出去的时候走路都有风,大舜的后代,而且生命因此改变,我不能给大舜丢脸,所以他开始谨言慎行。 我记得有一次在读《德育故事》,《德育故事》是蔡振绅先生写的,我们很荣幸跟蔡夫子是同姓。结果在《德育故事》的最前面有一篇教诲,是蔡氏最先的祖宗,叫蔡仲,管仲的仲,对我们后代的叮咛。里面就提到,蔡氏是周文王的后代,所以那天我走在路上,感觉氛围都不一样。诸位老师们、诸位朋友们,你们也不用羡慕是大舜的后代还是周文王的后代,我都帮你们去调查过了,我敢给大家保证,你们不是尧舜禹汤的后代就是文武周公的后代,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就是有这样的祖宗,我们才能绵延这么久不断,所以我们有责任弘扬我们祖宗的教诲。我们提起这一分对祖宗的孝心,提起对所有炎黄子孙同胞兄弟之爱,就能开启我们的明德,这个明就是智慧,德就是德能、就是福分。 当然,对于古圣先贤这些教诲我们不能有怀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践以后,真理就会在我们的人生显现出来。那时候师长提到,因为我们的祖宗传的是真理,是真智慧,而且又发明了文言文这样的工具,言语跟文字分开来,假如言语跟文字是一样的,言语很容易改变。比方一个人离开他的故乡三十年,他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跟这些亲朋好友谈话的时候,有时候一些遣词用语都得稍微解释一下才比较容易理解。代表言语三十年就有一个小的调整,假如三百年,那就有很大的变化。言语有很大的变化,文字又跟言语一样的话,那三百年前人写的文章我们就快看不懂了,更何况是四、五千年的承传,那就更是无法了解。所以祖宗高度智慧能够看几千年、上万年,所以创造了文言文。透过文言文这样的工具,我们可以直接用至诚的心跟孔夫子学习,跟尧舜禹汤这些圣王学习,因为他们的教诲都透过文言文传下来。 当我听完这段话,本来对文言文是很无奈,很没办法,但是体会到这是祖宗的恩泽,心境转变了,流下了很惭愧的泪水。你看祖宗把最好的宝藏、智慧全盘托出,毫无保留的,甚至是流血流汗传给我们,我们不只没有珍惜,还把它糟蹋,这是很大的罪过。所以家庭的乱、社会的乱,根源在我们没有知恩报恩,根源在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很可能会在眼前。当下这个泪水就禁不住掉下来,这个泪水洗刷了我们心灵的污垢,洗刷了我们自私自利的心、不知恩图报的心。后来我们再拿起经书,觉得再也不是距离了,觉得倍感亲切,觉得这些经文就是祖宗的庇荫,祖宗的护佑、护念。所以真正读这些古书,学习传统文化,每个人都能学好,那个障碍都是我们自己内心预设的。所以我们只要放下自己的想法,随顺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自己的道德、学问提升就会指日可待。 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我们有明德,我们有本善,我们有了这分自信,进一步去依教奉行。这些明德就是因为被我们的欲望给障住,所以《大学》里面才说要格物,把物欲要节制,要能够调伏下来。这些习性调伏了,善心就增长,智能德能就出来了。大舜是我们的好榜样,你看大舜确实孝悌之至,他的孝心,他对兄弟、对长者的恭敬友爱提起来了。在《中庸》里面孔老夫子非常称赞大舜,说大舜是孝到了极处,他的德行到了圣人的境界,「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福报很大,他是九五之尊,做了天子,「富有四海之内」,他非常有财富,「宗庙飨之」,你看他的后代子孙都祭祀他,「子孙保之」,到现在四千年了,他的家道不衰。诸位长者、诸位朋友们,我们现在看每句经文要有一个心态,圣贤人做得到的我们也一定做得到。而且不只是学他的言行而已,更重要的是学他那分存心,「慕贤当慕其心」,我们非常崇敬圣贤人,最重要的要把他们立身处世的那种存心要印在我们的心田,我们也用这样的心去待人接物,这是直截了当跟圣贤人学。 记得当初,两年前我们在庐江汤池成立文化教育中心,师长勉励我们所有的同仁们,说我们是学儒,我们不是儒学。师长一句教诲就点到了我们求学问的核心、根本上,我们是去学古圣先贤的行持,我们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圣贤人的孝心,圣贤人的责任心、恭敬的心、仁爱的心,我们要去完全领受过来。我们在当下读到这些经句也要有信心,我们刚刚说到的《弟子规》的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当我们在念到大舜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就要定位自己要做大舜,要用这样的心境去领受每句经文,我们都是当机者。不能看归看,那都是古圣先贤的事,不干我的事,那就很难学到精髓。 孔夫子在《论语》当中跟学生的应对,都在给我们求学问很重要的提醒。我们在看《论语》的时候不要想着,那是子路的事、那是子贡的事,不干我们的事。这些圣贤人都是为了成就我们给我们表演的。冉求是夫子的学生,曾经就对夫子说,夫子,我不是不推崇、不效法您的道德、学问,我是能力不够,我学不来,他说他「力不足也」,他力量不够。结果孔夫子马上告诉冉求说,你不是力量不够,力量不够的人应该是做到一半然后觉得做不下去了,这才是能力不够、力量不够,你现在是自己画地自限,你不是力量不够。所以我们也不能画地自限,每个人都能成圣成贤,任何世间的道德学问,以至于家业、事业要有成就,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信心不行。我们用这分信心,对自己没有怀疑的心,再来学这些经句。 大舜孝达到了极处,「大孝也与」,由于他的孝心开了,他的德行就可以达到极处,他的福分、德能也达到极处。你看大舜能够让后代子子孙孙都祭祀他,我们看到这段的时候能不能想说,我希望我去世之后一、二百年还有后代子孙煮好吃的给我吃?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舜的德行能够让千年以后的子孙都来祭祀他,都来缅怀他的德行,来效法他的德行。我们读到这段,也定位自己能够这么样子去做。我们有这样的定位,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提起高度的警觉,因为都要给后代子孙当榜样看。有了这样的定位、有了这样的志向,我们就不难去对治自己的坏习惯。我们要能把自己的坏习惯去掉,我们的智慧德能彰显了,身就能修,进一步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去为家庭、社会做最大的贡献。 怎么样去掉习气、去掉坏习惯?一定要先从去掉贪心、去掉坏脾气、去掉愚昧无知、去掉傲慢、去掉怀疑,这些坏的习性把我们的明德给障住了。就好像太阳时时都在那里照耀大地,但因为乌云密布,它的光芒照不出来。只要我们能拨云就能见日,而这些乌云就是我们贪瞋痴慢的这些习气。贪心我们可以转成孝悌的心,可以转成付出的心、责任的心,就能把贪心给去除掉,贪心转成感恩的心。一开始跟大家分享到哪里是家,有付出的地方就是家,有感恩的地方就是家,而有这样的心境,人的贪心就能伏得住。 我记得当时候在二00三年九月份,杨老师带着我到了海口,海南的海口。我爸爸在临行前交代我,说你出门在外要好好学习,跟在杨老师的后面,要好好跟三年。爸爸的提醒我们也记在心上。结果后来到了海口之后,因为我们是要弘扬文化,所以我们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老师带着我们到山东曲阜去祭祀孔老夫子。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承传悠久,就是因为夫子承先启后,夫子承接了从黄帝到尧舜禹汤这些圣王的德行智慧,又启发了我们后代两千多年的子孙,所以夫子被尊为是我们民族的至圣先师。 后来到了曲阜之后,感觉也非常深刻,也非常难过,因为很多碑文都被摔坏了,很多解说员在那里介绍的时候,对夫子、对古圣先贤都有很多的曲解。每年八百万人口会去参观曲阜三孔,但所传递的却是对自己民族、对自己祖宗教诲的误解。看了实在是非常伤感。所以后来杨老师回到北京之后就立下了誓言,身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面对自己文化遇到这样的断层、这样的浩劫,有责任、有义务要尽此身来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的心愿发出来了,就像老子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祖宗也能感受到我们这些子孙的这分赤子之心。所以很快的速度又得到我们北京一些同修、一些大护法的帮助,把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就给架设起来了。真的我们这分赤诚的孝心发起来了,一定会得到祖宗冥冥当中的庇荫。 那时候老师就对我说到:我必须留在北京继续把这个文化网站做下去,让所有全球的华人都能有一个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网络就没有时空的限制。所以老师就叫我自己先回去,自己回海口去。诸位朋友们,假如叫你一个人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敢不敢回去?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恐惧,也很欢喜就回去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预设,没有自己的这些烦恼想法,因为我们跟老祖宗学就一定相信老祖宗的教诲。在《论语》里面告诉我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是回到自己的祖国,那就更不用害怕了,而且「德不孤,必有邻」,一定能够结交到很多好朋友。 其实我们念到这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希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能够契入这样的境界?当然很希望;我们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到哪都能够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它是结果,原因?我们要种这样的因才能感那样的果。在《论语》里面讲得很清楚,「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对人都纯是一颗恭敬的心,走到哪一定跟人结一分善缘,就像家人一样的互相尊敬、互相照顾。有了这样的明白,我们就不担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恭敬的心去对待他人,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记得有一次我坐电梯的时候,刚好有个朋友他推着一些货物,看起来还满有重量的,推进电梯来。我们很自然的,请问您上几楼?当我们伸出关怀的手,这分和谐的气氛马上就显现出来了。他对我微微笑,刚好跟我们上的楼层一样。等到电梯到了,我们感受到他行动比较不方便,要推这么重的东西,所以马上我们把电梯按着,来来,你赶快先出来。他也微微笑,就把货物推出来。我走在他的后面,走了没有几步,他突然把这个车推到一旁,然后回头看看我,对我笑一笑,然后手势比着,虽然没有言语,但是那个手势出来我们就感觉到他是请我们先走。你看我们才一面之缘而已,但是他就能够马上替我们着想,因为他推的是重的东西,他怕挡住我们的路,所以马上让到一旁给我们走。 所以我们自己都能够在生活的点滴当中印证老祖宗这些教诲都是真实不虚的,而唯有我们去做了,我们更有体会、更有信心。我记得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年初一我在庐江汤池过年,也很热闹,我们年夜饭三百个人一起吃。大家有没有吃过三百人的年夜饭?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一起吃。隔天要去拜年,结果走在路上,见到人我们就跟他新年好,跟大家拜年。结果迎面而来的人,很有意思,表情有很多种,第一种,你跟他说新年好,他马上看看后面,他觉得一定不是在对我打招呼。你看,人与人应该是非常有人情味,住在同一个乡镇,以前的话几乎都会互相认识,哪一家有困难都是一起来帮忙。 以前,三十年前有台小摩托车,这都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但是你看他骑着小摩托车要出去以前,都是问问这些邻居们,你有没有需要什么东西,我到城里去帮你买。你看他就这边记一下,那边记一下,把所有人的需要都记录下来,然后邻居要拿钱给他,他说不用了,买回来再拿。当下人跟人的互相关心、互相付出,非常和谐。一买回来,开始在那里挨家挨户发东西。现在大都市里面有没有这样的气氛?你看围墙都架得那么高,对面姓什么、叫什么有时候都还不知道。所以我们人心在退步,我们要有这样的警觉。 你看以前买个大西瓜,几十年前买个西瓜,剖开来谁先吃?爷爷、奶奶先吃,然后切一份,给隔壁阿姨家送去、对面的伯伯送去,一个大西瓜分下来自己孩子才吃一点。但是甜不甜?很甜,人多东西好吃,人多吃起东西来特别甜,有没有?你看都是这样,时时都是想到家里的长者、想到这些邻居们。改天邻居家有什么好吃的,同样也是送到每户人家里面。甚至于父母不在,孩子都能到邻居家里面去吃饭,吃得都很香。人与人都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出门去哪用锁门,都是隔壁家的阿姨、叔叔们,我帮你看就好了,敦亲睦邻。这么好的社会风气,我们应该带头来做,不要只想到自己,不要只是自私自利,要有这分主动付出的心境。对人有爱心、对人有恭敬心,我们当下就是在影响自己身旁周遭的人。 所以我们拜年的时候,他一看到我们跟他打招呼,他往后看一看,旁边也没人,他突然会回过神来跟我们点两下。还有的是面无表情,你跟他打一次招呼,没表情,再打一次,他还是没表情。诸位朋友们,这时候我们会不会有内伤的感觉?我们时时不要只看到外在的行为跟结果,我们要能感受到对方的心境。你看,一个人他小时候,大家有没有到婴儿房,孩子刚出生没几天,放在婴儿房里面照顾,有没有去看过?应该都有这个经验!我这个没有当过爸爸的都有这个经验,因为我的外甥、外甥女出世的时候我们都有去看。结果看了都觉得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大家去看的时候,有没有看哪个刚出生的孩子说,这个人以后是杀人犯,大家没有看过这样的孩子吧!这个人以后对人就是很冷漠,给他拜年拜了好几次,笑都不笑,我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小孩吧! 带着孩子,一岁、二岁的孩子,你带他到公园去玩耍,孩子跟孩子之间也不用你介绍,也不用递名片,他们一下子就玩在一起,你看彼此之间都很和善。但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到了三十岁、到了四十岁他就变得这么冷漠?当我们从这个原因去找,我们对人就没有那种批判、没有那种嫌弃。当我们看到一个热情的脸对他,他还这么冷漠的时候,他在他成长过程中已经遇到很多的煎熬、很多的不如意,甚至于自己的父母对他都是冷漠,都是没关怀,所以他那颗天真的心慢慢就封闭起来了,进而变成不笑的脸。以至于我们在教学生的过程当中,看到一些行为比较偏颇的孩子,我们往往了解原因之后,这个脾气就不见了,用一分宽恕的心对待他,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曾经我遇到一个学生,他读六年级都换了好几所学校。结果这个孩子有一次也犯了一个满大的错误,被学校里面的老师们给他一些教诲。这个孩子很落寞坐在楼梯口,我刚好那节没课,就陪这个孩子坐了一会儿。结果后来这个孩子说话了,他说:老师,我很想死。你看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说这样的话,我们也觉得很难受。但是不管孩子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很重要的不能让他情绪化,要让他建立理智的人生态度,要从结果把原因找出来,他才能够面对自己的错误。我是先引导他,我说:你为什么很想死?这个孩子说:都没有人喜欢我。这时候情绪比较起伏,应该稍微安慰一下他的心情,对着他说到:福裕老师不会讨厌你吧?他没有说话,学校有几位老师对他比较关心,我就举了这位老师。接着我又讲到:蔡老师会讨厌你吗?他摇摇头,不会。这时候情绪就比较平和下来。情绪比较平和了,我们还是要让孩子建立理智的态度,把自己的问题找出来。 我说:你为什么很想死?他说:人家都不喜欢我。那人家为什么不喜欢你?他说:老师,我都打人,我都骂人。他自己也很清楚问题在哪。接着跟他说到:你就不要打人、不要骂人,那人家就不会讨厌你了。这个孩子听完话之后,皱起眉头对着我说道:老师,我很想改,可是我改不了。这个孩子从他内心流露出来的无奈,这个表情、这分心声深深印在我们从事教育的老师心中。一个孩子才十几岁,十来岁,他就已经无奈的被他的欲望所控制,我们绝不愿意我们的小孩、我们的学生成为欲望的奴隶。而孩子说到「我很想改」,那是他的善心,那是证明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我改不了」,那是告诉我们,就像《三字经》说的,「苟不教,性乃迁」,没有好的教育,他形成这些坏的习惯。所以这样的孩子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后来去了解)他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整个成长过程缺乏伦理、道德的引导,才会变成这个结果。 所以当我们面对学生、面对社会大众的冷漠跟无礼,我们都能想到他们小时候都是这样的天真,他们就是因为失教才会变成现在的情况。不只不会有对立,不只不会看谁不顺眼,反而面对来到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有一种不舍,一种怜惜、怜悯,进一步是有一种协助、成就对方的心。这时候心平天下就能平,自己的心能平,气又能和,自然能感到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团体。所以其实我们遇到的每件事对我们人生都很有启发。刚刚讲到的去拜年,很有启发。而还有些我们跟他拜完年之后,他本来是左看右看,确定我们跟他拜年,他很高兴回礼之外,突然就跑进他的家里面去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我们就接着走。突然后面追来了一个人,捧着他们家的这些糖果、瓜子、饼干,就一路追过来,然后说:来来来,吃一点。你看人这一分对人的友爱,就在我们的主动当中都能够唤醒起来。所以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那时候在海口一开始推展《弟子规》,杨老师有交代,你在那里也不要多想,老师给我两个提醒。她说第一出门在外不能让师长丢脸。这是把我们的责任心给唤醒,这样我们就不敢放纵自己的习性,深怕「德有伤,贻亲羞」。第二个重点,老师说到,你什么都不要多想,先讲三百场再说。简单明了,我们就不打烦恼,每天在那里算馒头,第一场、第二场,这样算过来。老师又交代,三个人、五个人都讲,没有半个人也要讲。最好是没有半个人你在那里讲,还能够让那个椅子跳起来说还不错。我们古圣先贤有榜样,生公说法,顽石都能点头,也有榜样给我们效法。 结果真的,那时候刚开始讲也是很有得失心,都在那里看今天会不会没有人来。结果有一次来了十几位朋友,其中有一位老太太七、八十岁了,才来个十来个人,每个人就像珍珠一样。然后我们在那里一边讲,这个长者坐在底下就一直跟我们点头微笑,一边讲就觉得很感谢她。结果两个小时结束之后,我们马上箭步如飞就走到这个长者的面前,跟她嘘寒问暖一下,关心她一下。结果我一开口,才知道这位长者是海南人,她听不懂普通话。听不懂居然还能坐两个小时,还在那里点头微笑。所以长者这分对我们成全的心,她那分笑容时时印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要对得起长者对我们这分支持。我们能时时想到一路走来,多少人的协助、多少人的成就,众人的恩德太大了。我们从一个站在台上傻笑不会讲话,现在还能够为文化尽点绵薄之力,有无数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用他的微笑、用他鼓励的言语,甚至于用他的精神、财富来支持着我们。 我们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受到世界各地同胞们的爱护支持。东北有个老太太她省吃俭用,只吃粥配咸菜,把钱省下来寄给我们。老师们收到这个钱都掉眼泪,里面有五毛的、一毛的、一块的。我们不只是看到这个钱,我们是感受到老者的这分对我们的爱心,所以我们不敢懈怠、不敢退缩。这些长者对我们的爱护甚至于比他的孩子还要爱护,为什么?因为这些长者他们的人生过程,看到自己民族、自己的社会,从这样的淳朴,居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变成现在的状况,这些长者都很焦急,都很心痛。所以只要有年轻一辈的人愿意出来扛起这样的民族责任,他们都是倾其所有的呵护我们。所以长者的这种至诚的爱心,把我们的贪心、把我们自私自利的心都给洗刷干净。 记得今年,烟台出的苹果是全中国大陆最好的,那边的长者运来了一卡车的苹果给我们,希望给我们所有的同仁吃。结果我们的同仁,那时候每个礼拜都是下到村庄里面,还有到镇中心里跟所有的这些镇民交流,所以收到这些苹果,我们首先挨家挨户一户发两个苹果。大家也是发得不亦乐乎。后来烟台这些长者知道我们把苹果全发下去了,他们又到各个果菜市场去买最好的苹果,收集来又给我们发了一卡车过来。后来长者打电话来对我们说到:这次载来的苹果就没有像上次这么好吃,所以对你们很抱歉。我们接着电话都不知道怎么回长者这句话,真的是把我们视如己出的爱护。这些长者都是以一种祖宗的心境、民族的心境在对待着我们。 所以我们去掉了贪心、去掉了自私自利的心,我们的明德才能彰显。我们要去掉坏的脾气。这个怒,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所以这个字老祖宗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发脾气,他就变成奴隶了,心变成习气的奴隶。我们绝对不愿意做奴隶,所以要转怒为恕,宽恕的心。这个恕字,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当我们面对这些学生行为的偏颇,我们能如其心感受,原来他是整个成长过程当中缺乏家庭、学校的爱护,当下我们的怒气就不见了,宽恕的心、爱护的心就提起来。所以宽恕能够去掉我们的坏脾气。而且时时懂得自我反省,也能够去掉我们的坏脾气。人与人当中,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往往发生冲突了,可能都是彼此有错误。而会起冲突的原因是因为都觉得是对方错,假如有一方先反省是我自己不对,这个反省、忏悔的心起来了,也能够让对方的怒气就消下去,就吵不起来,冲突不起来。所以反省的心能对治我们的坏脾气。 刚好有两对夫妻住对门,很有意思,住在同一栋大楼,但是整个家庭的氛围(气氛)差很大,一户人家家庭夫妻和乐,相敬如宾;另外一对夫妻,小吵天天都有,大吵三六九,三天、六天、九天就会吵一次大的,有时候三天没吵一次大的,浑身不自在,今天好像哪件事还没有做。所以不行,吵架也会变成习惯。可是人都有希求幸福美满的心。诸位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过一个人跟先生吵架,吵得很凶,然后对着你说,今天真痛快,跟我太太吵了一架,跟我先生吵了一架,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人?假如遇上了可能要送他去医院,那不大正常。 所以这对常吵架的夫妻看到没人看到的时候,赶快跑到对面去,去请教另外这个太太,你们是怎么相处的,怎么能这么和乐?这个太太对着她说,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都是坏人。这个话讲出来,另外这个太太有点听蒙了,我们家都是好人,每天都吵架,你们家都是坏人,这么和乐,有点听不懂。这位太太看她的表情可能没听懂,进一步跟她说,比方说今天我给我先生倒了一杯茶,我先生刚好不小心走过去把这个茶给撞倒了,当下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对先生说:对不起,我自己这杯茶没有放好,害你给撞倒了。边说边拿着抹布赶快把桌子擦干净。你看都是反省自己。结果先生听到太太这么讲,自己也很内疚,马上就说,太太,都是我自己走路不小心给撞倒了,害妳一片心意都给我糟蹋了。所以夫妻在那里抢抹布要擦。诸位长辈、朋友们,这样的气氛有没有在我们的家庭里面出现?你看在那里争着要擦桌子。 诸位朋友们,这杯茶撞倒了,好事还是坏事?夫妻之间能互相彼此反省,彼此尊重,经历的任何事情,只会让对方更加敬重我们、更加信任我们。所以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夫妻之间更觉得感受到对方的体谅、对方的修养。所以这个太太整理好了之后马上说,今天难得,我去泡一壶好茶,我们今天好好聊一聊。这样的情况在你们家不一样,今天假如妳先生把这杯茶给撞倒了,妳可能会说,你走路不长眼睛是不是?要喝自己倒。先生当然不甘示弱,妳这个女人,连倒杯茶都不会,连茶杯要放进去一点妳都不会,妳还能做什么?你看,一杯茶开战了,这个烽火会烧多久?烽火会不会连三月?会,有可能因为一杯茶那个火会烧到法院去,会不会?会烧到去离婚。 有对夫妻要去离婚,结果那个办事人员就问他们,你们夫妻为什么离婚?为什么原因吵架?结果两个人这么被一问,互相看了一看,我们当初为什么吵架的?想不起来了。就为了争一口气,我跟你拼了。你看,这样的愤怒,把理智障住了,看不到对方在这个婚姻过程中的付出,看不到自己父母的感受,更看不到下一代的幸福。所以要家和,首先一定要把坏脾气去掉。所以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句金玉良言,「各自责」,都是彼此反省自己,「天清地宁」,非常和气,「各相责,天翻地覆」,都是互相指责、互相责怪,那整个家庭就麻烦了。所以这句「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就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发。 下午我们再继续讨论如何把这些坏的习气去除,能够真正物格、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谢大家。 |
家和万事兴 |
第二集 |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7/8/3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贵宾,诸位长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看到孔老夫子的圣像就让我想起当初师长的一段教诲,师长说到,学儒就要学孔老夫子,学佛就要学释迦牟尼佛。我们的目标非常的明确。而学释迦牟尼佛、学孔老夫子一定是要学他们的那颗仁慈博爱的心。所以孔夫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他的希望整个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状况,「老者安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朋友信之」,亲朋好友之间非常诚信互助,不分彼此,没有尔虞我诈的现象;「少者怀之」,这些年轻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我们是夫子的学生,以夫子的人生志向为自己的志向,我们都有这样的志向,这个力量就不可思议。 在《易经》当中讲到,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断金。我们不要求任何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求自己要有这样的心境去立身行道。老者安之,孟夫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我们有这样的心境的时候,我们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自然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他一生也是为了家庭社会奉献一辈子,我们那分恭敬的心自然就流露出来,我们给老人让座。当我们走进百货公司,那个百货公司的门非常的重,回头看看有些老人家要来,有些朋友们要进,我们赶快继续撑着门口:老人家,您先请。其实我们都希望我们的老人、我们的父母,在生活的许多角落当中,都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得到他人的协助关爱,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很重要的,一定是先从我们开始去敬老、爱老、尊老。 刚好有次我从上课的地点要回到文化教育中心,坐上车去,开了不久,旁边有个老人家,老太太,我很自然的就对她笑一笑。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因为我们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汤池镇,看到很多人在打麻将,我们必须让他们有更好的休闲活动,慢慢的他就不打麻将了。其实在打麻将当中我们为人长者要警觉,那已经给后代不好的榜样了。你看多少家庭破碎,甚至于倾家荡产,就是染上赌博的习惯,赌博可能比好色还严重,牵连的面更大。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办敬老晚会来了三千人左右,所有的老人都坐在最前面,我们招待,给他们服务。老人家笑呵呵的,他说到你们都把我们老人当宝。我们看到老人这么欢心,也很安慰。结果在这个晚会当中有个小朋友问了一个问题,那个问题就是:老师,打麻将算不算赌博?诸位朋友们,打麻将算不算赌博?你看孩子非常单纯,他在请教,他的内心也希望不要做这些事情,很委婉的劝了他家里的长辈。所以后来我们就在绿荫之下,我们称为绿色教室,在很多大树下我们架了一个电视墙,播放一些讲课的VCD,讲课的带子,慢慢的赌博的人就少了。 其实人都希望上进,都希望家庭愈来愈和乐,所以很多家庭有些夫妻也一起来听课。夫妻看着讲课,看到会心处,夫妻还会互相撞一撞,互相笑一笑。那个撞一撞可能在那里老师在说你。但是这个态度不好。因为我们办了很多讲座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在听课的表情,都是唉呀!我先生怎么没来;听一听,说唉呀!我儿子怎么没来。从头听到尾,所有的人都应该听,就一个人不需要听,谁不需要听?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那人心不服,你都做不到还要求我们,这个会反效果。所以这也是傲慢的表现。应该是正己,先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孔夫子说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人与人太多的不愉快、太多的抱怨都来自于我们只要求别人并没有要求自己;反而都是要求自己的时候,人家会被我们的德行所感动,你做得这么好了,不只没有要求我们,还不断的反省、还不断的自责,人的惭愧心会被叫起来。 所以古代有个读书人叫缪彤,他是家里的长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也很有当大哥的风范,非常用心照顾自己的这些兄弟姐妹、晚辈。后来几个弟媳就开始有些计较,所以闹着要分家。你看,这个大哥认真做了这么多事情,这么样的付出,结果这些弟媳还在计较。假如是我们,马上可能情绪就伏不住了。可是缪彤不只没有指责他们,还走到祖宗的灵前,对着祖宗说到,我枉为读书人,读了这么多修身齐家的道理,结果居然没有办法让家里人团结,这都是我的过失。他非常真诚的忏悔自己,接着拿起手来打自己的脸。这些弟弟还有弟妇们本来就很尊重这个哥哥,但是一时贪心、计较心作祟,才起了这些不好的念头。看到哥哥不只没有责怪,还只是反省自己,把他们的那种良知、羞愧心给唤醒。所以赶快过去阻止哥哥,一家又团结生活在一起。 其实我们要很冷静,我们人生面对任何的情境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我们能转境界更好,第二就是我们被境界所转。所以当这个境界让我们起贪心、让我们情绪控制不住了,那我们一定会被境转,而且人生的境界会愈来愈不好。我们早上提到,真的,调伏自己的坏脾气特别重要,不然你看脾气一发,对整个家庭、对自己、对他人绝对没有好处。所以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守好我们这颗心,都在理智当中、都在仁爱当中、都在觉照当中,我们的身心以及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团体一定会走向愈来愈幸福的境界。 有位老师今年也五十岁了,这位老师他从事教育公务人员工作将近三十年,后来了解到我们在文化教育中心推展传统文化,他自己从教多年,觉得伦理道德教育最重要,他毅然把这个工作给辞掉。之前就有他的朋友给他提议,你不要就这样辞了,一分钱都没能拿得到,你就说生病,请假,然后把自己调到另外公办的企业,请一段时间的假,可能这退休金就可以下来。但他是学弟子规的人,学中国文化的人,他不愿意欺骗,所以他一毛钱也没拿,他到中心来学习。 那段时间刚好非常多青少年辍学,不读书,十七、八岁的年龄,假如不教导他做人做事,他可能就沉沦在这些网络游戏当中不可自拔。所以这位傅老师他很快的就上了岗来带这批孩子。一开始,这些孩子就很吵闹,吃饭的时候整个客厅轰隆隆的响。他去劝告了那个最严重的学生,告诉他,你们小声一点,这样影响到团体,人家都吃不好饭。结果劝了两次之后,这个孩子依然如故。傅老师走过去说你们起来,然后把孩子带到一旁去。这些孩子心里在想,可能老师要骂我了。但是傅老师把孩子带到一旁先让他们冷静一下。走着走着他想起了一个情景,前不久在韩国,有一群读圣贤书的学者集体到自己祖宗的灵前下跪忏悔。韩国现在的社会风气愈来愈差,是我们读书人没有做好的榜样,没有给社会好的引导。所以我们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背后含有着对社会民族的职责,我们不是拿着知识分子来自以为有地位、自以为有学问,这就失去这个身分的意义了。这群韩国人的举动让我们听到了感觉非常感动,也很惭愧。 我们现在高学历的人那么多,看到社会风气的败坏,有谁会站出来说是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想起为什么古代社会这么样的稳定!不要说古代,三、五十年前就很稳定,那个社会一片祥和。我记得像我们上一辈的,那时候我十一、二岁,一些大我们差不多十来岁的年轻人要去当兵的时候,整个地方的长辈就好像送自己儿子一样,在那里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交代他要多照顾自己的身体,你看社会风气都很好。 在那个年代,老奶奶、妈妈们煮了很好吃的食物,一煮起来,马上第一个,孩子过来,你看年夜饭煮起来,这个水饺恭恭敬敬的端到祖宗的灵前去,不可以打喷嚏。教育在哪里?教育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当这个小孙子端着这盘水饺,他学到了孝心、他学到了恭敬心。第二盘,给爷爷奶奶端去;再来,给家族里面私塾老师(教书老师)给端过去。你看一个吃东西的顺序,孝亲尊师就扎了根。而这个孝亲尊师是开显一个人明德最重要的两个态度。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一想到读书人、想到教书的人都会这么样的恭敬?因为读书人把这些做人的道理演出来,也告诉他们。所以他们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收获。今天我们是高知识分子,我们今天是从事教育的人,得不到社会大众的尊敬,这时候我们不能责怪任何人,我们要反求诸己才对。 傅老师在跟孩子走过去的当中,想起了韩国读书人的这一幕,自己突然觉得很愧对祖宗,觉得现在的孩子行为风范都没有,吃个饭这么没规矩,都是我们当老师的责任。所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孔老夫子的像前,突然有感而发就跪了下来,跪在孔老夫子的像前忏悔。后面这三、四个孩子看到这一幕吓了一大跳,本来想说老师是要骂他们,但是却并没有骂他们,还反省自己。而当老师跪下去的当下,那个至诚忏悔的心孩子感受到了。我们跟孩子们那都是心与心的交流,绝对不只是言语当中的引导而已,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心。当下这几个孩子不自主的全跪下去了。后来是其它的学生把傅老师给拉起来。结果就在这个当下,本来闹哄哄的餐厅,在那一刻,鸦雀无声。而傅老师还没给他们上课以前,这样的行为风范让这些学生们感动了。 后来教学一个多月,这些孩子本来是跟父母闹着断绝父子关系,但在一个多月当中接受《弟子规》、接受这些圣贤教诲的洗礼,有孝心了,恭敬了。其中有个孩子两次跟他父亲断绝父子关系,一个多月之后回自己的故乡办新身分证,回去之后他的母亲不敢相信这是他的儿子。所以我们对老祖宗的教诲要有信心,一定可以把他们的善心给唤醒,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母亲很感动,通知阿姨、通知几个长辈,结果几个女人看到自己的晚辈改变那么多,话都说不出来在那里掉眼泪。 他的父亲后来知道儿子改变很多,放下工作也赶来学校看看是不是真的。结果父亲来了以后,这个儿子毕恭毕敬给他倒茶端水,服侍好了还站在一旁等着,看父亲还有什么需要,晚上还给父亲洗脚。一个大男人看到儿子的这些转变,也忍不住泪水在眼眶打转。后来晚上父子同睡一张床,父亲睡不着,儿子其实也没睡着,父亲坐了起来,伸出手来摸摸自己孩子的脸,他以为孩子睡了。当父亲的大手落在自己的脸上,这个孩子也很感动,他眼泪也掉下来了,他自己回想到父亲上一次摸他的脸庞是在小学的时候。你看,当孩子没有得到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育,可能父子这分天性的亲情渐行渐远。而当受到圣贤教诲的启发,他这颗孝心起来了,他的人生将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所以这些孩子学习不用人家催,傅老师他们教学都很快乐,这些孩子很主动,他们自己也觉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喜悦。 后来这个孩子的奶奶也来了,这个孩子在送奶奶回去的时候,扶着奶奶上了公交车,车子缓缓开走了,孩子想到的是「过犹待,百步余」,在那里望着这辆车子远远离去。我相信孩子在送着奶奶离去的过程当中,他的内心是在回想奶奶在他成长过程当中对他付出的点点滴滴。等车子消失在他的眼前,这个孩子突然就跪下来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来。旁边在等车的人都觉得很惊讶,这个孩子做这样的行为送自己的奶奶。当一个青少年不能够好学,不懂事的时候,整个家庭,以至于所有爱护他的人,都会觉得日子很难熬。 这些老师们发愿来教导这些学生们,这分心也让非常多的家长感念。还有整个家庭,这些长辈们一起到了这些老师的跟前,很感恩他们,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这分感激,就集体都要给老师行礼。老师赶快把他们给扶起来。后来傅老师提到,他说我们能教好一个孩子,让他们能转恶为善,都比那个退休金更值得。我们这一生能透过自己立身行道,透过自己用一分真诚的心去跟他人交流,能转变他们错误的思想,能把他们引导到幸福的人生方向,这不是金钱买得到的。所以刚刚提到,确实我们在学习古圣先贤教诲的过程当中,每句经文是用来要求自己,每听的课程也都是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别人。 刚刚跟诸位长辈、朋友们提到,我们有设了一个绿色教室,所以很多家庭吃饱饭后拿着扇子就到树林下来听课,我们称为绿色教室。因为听课的人很多,所以都认识我们中心的老师,看到我就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微笑。我也不知道谁认识我,所以我就养成习惯见人就笑。那天坐着车子开出来,看到旁边这位老太太,我们也马上对她笑一下。这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包粮食,挺重的,我一笑,这个老太太也对我笑。当我们看到她手上的粮食,马上想到她一定很辛苦,赶快停车,我们问问老人家去哪。一下车,老人家,妳要去哪?我要到镇中心去。我们也要去,来来,我们送您一程。结果这个老人不认识我们,就有点犹豫,突然对面的邻居对着这个老人说到:这个车是文化中心的车,坐没有关系。这些邻里乡党对我们信任,我们也很安慰。所以现在有些夫妻要闹离婚,很多乡亲们就会跟他们说:先别离,你们先到文化中心去坐一坐。所以我们文化中心现在还帮人家婚姻协调。短短一年的时间,离婚率下降了一半。 我们在庐江汤池推展古圣先贤教诲,所有不好的指数都下降了,该升的也升上去了,犯罪率下降、离婚率下降、争吵的情况下降了,而经济发展,每个家庭的收入却提高了。所以真正遵循古圣先贤教诲去做,家庭会更和乐、更有发展。绝对不是说经济一发展,社会道德一定会下降,这是错误的。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忽略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老祖宗在《礼记.学记》当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老太太听到旁边的邻居说坐,没事,她点点头,准备坐我们的车。结果我们同仁看到这包粮食底下有点土壤、灰尘,怕会把车弄脏,所以走到老人家面前说:老太太,我把妳这包东西放后车厢。老太太第一次见我们,还要把她手上的东西拿走,她马上退了两步,不敢给我们。夫子在《论语》当中提到这个仁字提了一百零五次。这个仁爱心从这个字当中感觉得到,两个人,就是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也能想到别人,能够感同身受。所以今天我们要去拿这位老者的东西有没有感受到她的心还是有不放心在?我们同仁也很热情,很多同胞们坐车坐三夜、坐四夜来上课的都有,一看到他们拿着行李过来,同仁们一拥而上,帮他拿东拿西的,拿到最后连他背在身上的皮包都要把他拿走,这个朋友都在那里很挣扎,到底给不给我们。所以这时候要能感受得到对方的心情。 这时候刚好我们中心周泳杉老师他看到了,马上走向前来,对着老人说:老人家,跟妳一样,放在后座就好了。老人这时候心踏实了,坐下来了。结果后来开了三分钟左右到了镇中心,这个老人下了车,我们两个人站在那里目送老人离开。这个老人走了几步路,突然回过头来对我们说:我给你们两块钱。这个时候我们也感受到老人有点忐忑不安,受宠若惊。接着我们说到:老人家,送你一程这是我们该做的,不用了。这个老人点点头,接着又走了几步路,突然又回过头来很认真的看着我们:我真的给你们两块钱。 后来送着老人离去,面对刚刚的情景,我们觉得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要反思的时候。老人把他的一生给了家庭、给了社会,尊重他们、爱护他们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本分。但是为什么老人接受我们服务的时候却是这么不敢相信?可能老人走在人群当中他都感觉到他是被忽视的人,没有人重视他,甚至于自己在家里,儿子、孙子都不孝敬他们,他们很难接受一个陌生人居然对他们这么好。所以我们读到孔夫子这句,希望「老者安之」,看到现在的社会现象,孔夫子在流泪。当我们看到自己的老师在流泪,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没有让这些古圣先贤安慰、放心。 我们在汤池推展《弟子规》的教学,师长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交代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老人。所以在前年的过年前夕,师长就交代,他回想到他们小的时候,过年前都会拿着一些粮食、这些挂面去看望每一位老人。你看那时候社会风气敬老的氛围非常好。结果师长就交代,把这些东西折合成现在的物价指数,差不多五十块钱人民币。所以我们的老师们就把每个红包亲手交给老人。七十岁以上都有发敬老金,八十岁以上还加发一个龙头拐杖。结果我们在招待这些老人的时候,老人家都很感动。有一次发的时候还请一些老人吃饭,当我们给老人夹菜的时候,老人在那里讲到:我儿子都没有对我这么好。而当我们把敬老做出来的时候,人都有羞耻心,人家对我的父母都这么好,他们生惭愧。 所以有一个老人九十几岁了,大年初一我们一起去给老人拜年,老人家看到我们,笑呵呵的,然后对着自己的子孙讲:你看,中心的老师都希望我长寿。这个老人重复了这句话好几次,后来我们懂得老人的意思,他是藉这个机会教育自己的后代。看到他很多后代听到「他们都希望我长寿」,他的后代们都笑得很欢喜,少部分的后代躲在墙角边头低低的不敢抬起来,你看他们的惭愧心起来了。还有一个老人把这个五十元金放在祖宗的牌位前面供起来,他对自己的后代讲:我再怎么穷,绝对不会花这五十块钱,这五十块钱代表着是释净空老教授对我们老人的尊敬。老人家感受到这分对他的关爱。 有个老太太,其实她才六十九岁,结果她跑来要领敬老金,我们数据一查,还没七十岁,还差一年。结果这个老人她就对我们说:不可能,我去年就领到了。老人很可爱,马上从她的口袋里把去年的敬老金拿出来:你看,我去年就领到了。你看这不单是五十元钱,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老者的恭敬、孝心,这些老人们时时想到都会欢喜,所以还随身携带。结果这个红包拿出来,不是我们中心发的,不是政府发的敬老金。后来了解到,她的儿子提前给她的,因为怕其它的老人都有,自己妈妈没有,所以怕妈妈难受,他自己提早颁敬老金给自己的妈妈。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政府跟我们的领导们都很感动,然后就决定让老人家不要知道这个事情,赶快颁敬老金给她,成全这个孝子的心。后来这个孝子没有接受这五十元钱,他对她的母亲讲,这些钱都是全球的爱心人士捐的,母亲,就儿子给妳发敬老金就好了,我们不要拿这五十块钱。所以整个社会风气敬老就带动起来了。 而当我们到每一户老人家里送敬老金,有些老人他行动已经比较不方便,我们去的时候,像他已经比较长期是卧在床上,看到我们来都很感动,都坚持下床送我们离开。人与人最可贵的就是这一分真诚的关怀。当我们一步一步离去的时候,这位长者扶在门口望着我们,不忍心走进去。旁边的邻居们看到这个景象他们也都很感动,说到:这样是好人的行为。所以我们带动整个社会善良的风气,一定是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 而老师们发完敬老金回来,我看到有些老师眼睛是红的。了解情况,是他们在发敬老金的过程当中,看到有些老者七、八十岁,甚至八十几岁,住在老房子里面,房子很破旧,甚至窗户都不完整,然后盖着一条棉被。在庐江汤池,冬天最冷可以零下三、四度都有,一般时候也都是只有五、六度,七、八度,冬天。这样的温度,只盖一条被子绝对不够保暖,而且也没有暖气。我们看了都很辛酸。结果在这个破房子的旁边居然盖的是三层楼、四层楼的洋房,而那个房子是自己的儿子、孙子在住。而这栋大的房子居然大门深锁,孩子出去赚钱,就是不愿把大门打开来让这么老的老人住进去。老师们看到这个景象很不忍心。 我们是读书人,为什么这个孝悌的风气现在社会这么缺乏?是我们没有去推展。孔老夫子说到,「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诗书礼乐没有人来实践,没有人来学习了,谁的罪?「丘之过也」,夫子说是他的罪过,是他没有尽心尽力去把它做好。夫子都这样反省自己,我们当弟子的更应该去效法。所以这样的情景更激励我们的老师推展孝道、伦理道德,刻不容缓。所以这些老人的情境把他们的心量扩宽,把他们的责任唤醒。 我们在过年前办了一个大学生幸福人生讲座,大陆很多知名高校都有学生来参加。有个孩子参加完以后他的孝心起来了,他们家也是这样的场景,奶奶就住在那个破房子里面。但这个孩子学得很融通,他并没有去责怪他的父母,他首先要求自己先做。所以这个孩子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然后自己把奶奶接到了他的房间去住。诸位长辈、朋友们,现在家里最好的房子给谁住?现在家里最好的东西先给谁吃?这些生活的点滴,所影响的家风,天壤之别。你看我们第一口菜夹起来给谁吃?给爷爷、奶奶吃,孝道就传承下去了。 在唐朝有户人家姓崔,这户人家有个老奶奶年龄非常大,牙齿都掉光了,她的媳妇姓唐,每天自己梳洗干净,非常端庄,走到厅堂第一件事给婆婆问好,接着给婆婆哺乳。因为婆婆牙齿都掉光了,没有办法吃东西,所以她先把自己的乳汁给婆婆吃。我们现在为人媳妇能不能效法这样的贤者?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动作,那是发自至诚,那个动作做下去,她的家道就已经承传下去了。所以老太太有这么样的好媳妇,俗话讲儿子孝不如媳妇孝,她非常的欣慰,身心很安乐。自己寿命将终都很有数,把子孙召过来,对着他们说,我这个媳妇非常的孝顺,我对你们都没有什么要求,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好好孝顺你们的妈妈,孝顺你们的奶奶。她都是当曾祖母辈。所以崔氏这户人家成为唐朝当官最大的一户人家。你看,孝悌承传下去了,这个家族有大福分。 诸位长辈、朋友们,我们给后代很好的福气不是我们在那里斤斤计较,在那里有多会算、多精明。再怎么精明也不会比老天爷精明,俗话说的「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你看身旁周遭,那个家族兴旺起来的,绝对不是他家里的长辈斤斤计较,而是他家里的长辈非常的厚道,非常的老实,非常的孝顺,这样的家族就会兴旺起来。所以我们读到《弟子规》这一句,「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真正明白这句话,《弟子规》的每句话都很有重量,《弟子规》的每句教诲直接影响我们家道、我们事业的发展。所以《弟子规》是集所有家训的集大成,太难得的一本经书,我们是如贫得宝,好好的学一句来做一句。 这位大学生回去之后,把奶奶送到自己房间去住,自己睡客厅的沙发。诸位朋友们,这个孩子他是在自己的房间睡比较舒服,还是在沙发上睡比较舒服?你们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相信他是在沙发睡的时候最舒服。当自己躺在舒服的床上,奶奶却睡在破房子里面,良心过不去。所以这分至孝,没有几天的时间,他的父母惭愧了,自己主动的孝顺自己的母亲。你看一个年轻人的至孝,转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所以读到孔夫子这句,使「老者安之」,从我们做起,从我们弘扬孝道开始做起;「朋友信之」,这些成年人互相之间能诚信互助。 那问题来了,现在连夫妻都很难诚信互助,夫妻之间还互相都有私房钱。你看这么亲的夫妻都不能诚信了,怎么谈得上更远的这些亲朋好友?事实上真的是人不学不知道,还是教育问题。所以很多人来参加课程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不对。有对夫妻刚离婚没多久,孩子才一岁。结果离了婚之后,过没几天她的表姐送给她讲座的带子。其实一个人决定离婚,这个动作的前面他一定有非常多的挣扎、无奈、痛苦,谁也不愿走向这个方向。后来送给她盘片之后,当天晚上她就看到半夜。其实都希望幸福美满,只是没有遇到我们古圣先贤教诲的缘分。所以我们把这些经典介绍给他人真的是刻不容缓,可能迟缓了就有家庭会破灭掉。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这个太太把四十片都看完了,她反省到自己有很多的错误,所以鼓起勇气又回到了夫家,在婆婆、先生的面前道歉。结果婆婆跟先生一下子非常的惊讶、非常的不能接受,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所以并没有接纳她回来。我们很冷静的来想想,我们在学好了,我们是这分诚心,但是家里的人却不接受我们,这时候我们会不会很难受?我们不应该难受,你看我们这么诚心要来挽回这个家庭,而婆婆、先生不能接受,因为他们以前在这一段岁月里面,已经被我们折磨得很痛苦了,突然我们一变好,他们觉得一下子回不过神来。 所以诸位朋友们,我们学了弟子规、学了中国文化,回去很大的改变,家里人有没有马上接受?不见得,他们要有一段调适期,甚至还会摸摸我们的头,你还好吧?而且还会有考验期。有个太太学了之后回去,好好做太太,回去以后那个礼拜非常认真打扫家务,这个先生一看,怎么变个人!然后一个礼拜之后,在这个过程里先生都没有一句称赞的话,这个太太边做边用余光看看她的先生:我做那么多了,你到底有没有看到。结果一个礼拜到了,那一天她在擦桌子,她的先生跷着二郎腿在看报纸,连看都没看她。她实在受不了了,拿起抹布就往报纸扔过去。结果一扔,她先生把报纸放下来,非常有修养的对她说:看吧!还说学弟子规的,怎么样,撑不下去了吧!所以日久见人心。而且说实在的,我们不是要做给人看,我们是从内心觉得这是我们的本分,这是我们为人的道义,我们做得无怨无悔,心安理得。 这个太太对婆婆、对家人不能接纳,她也心平气和。回来之后更认真学习,有心得了,打给她的前夫跟他分享,慢慢的有了交流、有了沟通,彼此更加尊重对方。有天一起出去喝咖啡,喝着喝着,两个人就一起又去结婚去了。我们当老师的最怕听到孩子家单亲,孩子家整个家庭结构不建全,我们一了解到都替这个孩子捏把冷汗。有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在其中成长,人格都会很健康,都将成为社会国家的栋梁。 所以从夫妻开始,我们应该是至诚,应该互信、互爱,夫妇是道义的结合。我们在《礼记.昏义》当中看到,结婚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合两姓之好,不是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族的结合,而且是让两个家族的未来愈来愈好,愈来愈欣慰,这是结婚的用意。你看我们的老祖宗在古代就懂遗传学,要合两姓之好,同姓之间尽量不要结婚,因为可能会有些遗传基因出来。都是这样的心境去面对婚姻。对上,上以事宗庙,就是夫妻的结合是为了承传祖宗的家道。所以古代人的结婚很有意思,周文王娶他的太太太姒,结婚的时候不是说妳嫁给我吧,不是这样。周文王是说请妳跟我一起来祭祀我的祖宗。你看那个很有味道,一起来承传我的家风。 古代祭祀祖宗有个仪式,在《诗经.关雎》当中也有提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个荇菜是祭祀祖宗要用的一个植物,而采这个植物是媳妇去采。你看一个好的媳妇在那里祭祀祖宗,祖宗在天之灵很安慰,太好了,娶一个好媳妇旺三代。诸位老师,这个三是指多的意思,一个好媳妇就可以让家道一直兴盛起来。我们文化当中称自己的另一半叫「太太」,这是有典故的。周朝出了三个女圣人,太姜、太任、太姒,因为有女圣人,才会有出这么多圣贤后代出来。所以我们对另外一半称太太,是对另一半的尊重,也唯有她们相夫教子,我们的社会才能安定。所以整个社会的安定,女人家操之一大半。 一个真正为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往往都是有好的母亲,还要再加上有好的太太。诸位长辈、朋友们,您家里是生女儿的举手。摄相机照一下。诸位朋友,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所以教女儿比教儿子还重要。娶一个好媳妇可以旺三代,娶一个不好的媳妇会怎么样?不是败三代,是败到底。所以娶媳妇是人生的大事。嫁老公也是人生的大事,都是影响一辈子。所以一定要读古圣先贤的书,我们才懂得去找一个好的对象。 我有些同学、同仁,尤其是女性,年龄都三十岁上下,家里就很着急,妳怎么还不找对象、还不嫁?这些同学们被摧得紧,急了,对着母亲说:妳都不幸福,还要叫我嫁。她妈妈愣住了,有道理,我都不幸福了还要叫她嫁,冷静了三十秒钟,突然又说:反正妳就是嫁就对了。我们要很冷静,今天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然掉到一个坑洞里面去,一跌下去,幸好平常有做善事,大事化小,只跌了个跟斗,脚没有跌断,知足常乐,从这个坑洞爬出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诸位长辈、朋友们,我们下一个念头是什么?你们考虑这么久,你们还有良心吗?你看我们跌下去了,爬起来第一个念头,怎么只能我一个人摔,这样我太不甘心了。赶快跑到旁边的草丛里面去,突然看到下一个人跌下去了,安慰多了。你看这样的人生态度,折福!折到什么程度?折到以后做什么事都不顺利,没福。有福的人做什么都做得稳,没福的人再好的机会给他也没用。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福田靠心耕」,这个福都被自己不好的存心给漏掉了。我回想到自己读书的时候,都是竞争,都是见不得人好。旁边的同学考得比我差,我拿起考卷在他旁边绕两圈,然后就说:我昨天都没念书就考得比你还高。人家已经很难受了还戳人家一刀,你看,那句言语漏了多少福分。人家考得比我们高还酸溜溜的,有什么了不起,运气好而已。所以你看,假如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没有成人之美的心,他往后的人生很难走得宽广。 当我们听到有个故事,这是在学校里面发生的,四年级的学生,刚好班上数学最好的一个女孩,考试当天请假。同学们很惊讶,今天考数学,怎么这个同学请假?好奇的问老师,老师说,这个同学的爷爷去世了,所以她今天去送爷爷最后一程。她的爷爷是大学里面教数学的教授,爷爷常常教这个孙女数学,所以这个孙女成绩挺好的。而所有的同学听到这个女同学的爷爷去世了,当下的反应是,她爷爷终于去世了。大家要很冷静,你看,现在孩子他只看到功利,只看到分数,只想到自己,他已经感觉不到人家失去至亲的心理感受了。所以老师站在前面看到学生的反应居然是她爷爷终于死了,这个老师突然在那里想着,我到底是在教一群人还是在教一群狼!所以我们希望孩子有福分,不是在那里计较着他有多高的学历、多少的才艺,而是要从根本心地下手。 我们今天人生走过的错误,掉下去的陷阱,我们爬起来,接着是不愿意后代、不愿意我们的孩子、学生继续走我们这样的路,这是我们当人的本分、良知。诸位长辈、朋友们,假如让我们的下一代过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的人生,愿意的举手?我再重复一遍,假如让我们的孩子过我们还没遇到古圣先贤教诲以前的生活,愿意的举手?那一定很多人都不愿意。你看我们不懂这些道理,每天追名逐利,自己也很累,自己也觉得内心不踏实。像我自己,年纪二十多岁了才懂得这些道理,才开始学习,非常遗憾。假如我们从小就开始熏习,我们就懂得敬老尊贤,我们就懂得尊敬长辈、朋友们,那我们就能让多少爱我们的人他们没有受到我们言语、行为的伤害,我们也会觉得比较无愧于这些爱护我们的人。所以都觉得学得太晚,很惭愧。 所以我们应该是,从这个坑洞爬起来了,赶快到前面竖个牌子,「前面有坑洞,别再跌下去了」。不只要立个牌子,因为可能风吹了又把牌子给吹倒了、吹走了,还要尽力的把这个坑洞给填满。我们心地当中最缺乏的伦理道德,让我们的心地有缺陷,我们为人长者、父母、老师要把孩子心地这个缺憾给他填满,让他的人生往后能愈走愈宽广。 所以父母现在不是急着要把女儿嫁出去,现在应该是让她先学《弟子规》才对,她自己知道如何做人,她自己也知道如何选择好的对象。而且《弟子规》还可以当护身符。比方要谈一个对象,不知道他人好不好,你就丢《弟子规》给他,让他去学。假如他拿了《弟子规》之后就石沉大海,这个人没有善根,妳就逃过一劫了。假如他接受以后,每天在那里跟妳分享,这句好、那句好,我自己做得不够,甚至于他的父母都很认同,这时候我们就了解他这个家风很好。所以要用高度有智慧的判断力去走婚姻。闽南话讲说「选田要选好田底,娶妻要看好娘酹」,娶一个太太一定要去看她的妈妈好不好,因为这个女孩一定受到她家道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礼记》这段话,我们明白了,婚姻的结合不是两个人喜欢不喜欢而已,更重要的是道义的结合,让两边的家族因我们的结合愈来愈欣慰、愈来愈幸福,然后承传祖宗的教诲。所以这句「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就是我们文化当中的这个孝字。你看孝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承先启后,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可分。而我们走在婚姻的道路上时时想着不忘初心,我们就能尽这一分道义。 婚礼,我们中国的这些礼仪都是非常博大精深,我们深入经典,真正感觉到祖宗的智慧。不然以前念博大精深,都是写作文的时候写出来的,不深入体会不深刻。在婚礼的过程当中,大家比较有经验,你看结婚当天第一件事做什么?昭告天地,祭天,我们夫妻的结合是承传人伦、是承传文化。整个民族文化的承传都是从家庭当中传承下去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为要对父母负责任,要对祖宗负责任,也要对社会负责任,我们要帮社会培养出好的下一代。 当新郎要去迎娶的时候,大家应该看过穿状元服,为什么他那天可以穿?人家是考上状元才可以穿状元服,但那一天不一样,结婚这件事非常的慎重,所以那天破例可以穿一下,那是为整个社会民族能有好的下一代产生。而新郎要出去迎娶以前,家里面最后一个仪式是自己的父亲端起酒杯敬自己的儿子。我们想想,我们对自己的父亲非常的敬畏、非常的崇敬,都是我们给父亲倒水、倒酒,都是我们敬父亲,怎么可能父亲敬我们?假如父亲今天跟我们坐一起:来,儿子,爸爸敬你一杯。我们可能从椅子上都快掉下去了,不能接受的,很不习惯。但那一天不一样,那天父亲是代表祖宗敬儿子,你要承传这个家道,而且儿子不用回礼,当下那一幕深深印在儿子的心中。当儿子要去迎娶另一半,在那个路上,父亲这个情境都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所以去迎娶的过程,那不是两个喜不喜欢的结合、不是欲望的结合,而是整个责任心、道义的结合。 到了新娘家里,是岳父、岳母在那里迎接他,亲自把女儿交到他的手上。这个新郎要记住这一幕,时时要对得起另一半父母对他的信任。迎娶了新娘,新娘上了车之后有个动作,就是把扇子从窗户扔出去。诸位朋友们,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意思?因为,你看以前的大小姐都拿个扇子在那里搧,告诉新娘,嫁过去之后,要尽心尽力去为这个家庭付出。所以先要把大小姐的习惯、大小姐的脾气丢掉、放下,家庭是谈付出的地方,不是谈计较的地方。 在《诗经》经文里面有说到,「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你看这《诗经》很美,这首诗透过桃花,桃花开花,一下子开得很茂盛,结果也是一下子结很多果实,长叶子也是很快的就很繁盛。所以透过桃花,期许女子走向婚姻的时候,都想着要让夫家的家族像桃花一样这么样的兴盛。你看桃子结果,果实累累。这都是在嫁过去的一个心情。所以我们说女子出嫁叫于归之喜,这都有文化的典故。诸位朋友们,大家有没有遇过有一个女子要出嫁的时候,她是说好!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天,我非搞个你鸡犬不宁不可。没有人这么嫁出去的吧!所以我们走入婚姻,不管是为人先生还是太太,都要不忘走向婚姻这个初衷,这颗责任心,这颗道义的心。 把太太接回家里来,夫妻一起喝交杯酒。那个交杯酒,盛酒的器皿是瓜类做的,这个瓜它的肉是苦的,拿这个来盛酒,盛的是甜酒。所以诸位朋友们,这杯酒喝下去了是提醒我们,走向婚姻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同甘共苦。所以文化很美,每个礼仪都提醒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心境。既然是一体,既然是同甘共苦,就没有什么计较,没有什么比较的心。今天假如我们遇到一个太太说:我对我先生可好了,他对我比较不好。其实这样的心态,她会是一个好太太吗?真正好的太太,她不会比较谁付出的多,反而都是反省自己做得还不够,都是你爸爸做得好,我做得比较不够;你妈妈做得比较好,我做得不够;你们的优点都是跟你妈妈,像你妈妈。都把功劳给对方,这是真正时时感念对方的付出,自己的付出都觉得是应该做的,绝对没有放在心上,这是道义的人生。假如我们还想着我付出比较多,在那里计较,在那里不愉快,夫妻很难和乐。 所以今天我们遇到一个孝子,这个孝子会不会说:我对我爸爸可好了,我爸爸真有福气,生到我这样的儿子。大家一听,他会不会是孝子?不会。孝子他是视父母为一体,甚至把父母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时时都是想着我做得还不够,没有让我的父母安心、放心,这才是道义的人生。所以我们想到夫子这一段,他的愿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夫妻信之,兄弟信之,「少者怀之」,让年轻的孩子,这个怀就是呵护、养育、教育好他们,因为孩子是社会未来的主人翁。夫子这样的心愿,我们当弟子的要好好努力去做。 而我们冷静的来看看,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得到好的伦理道德教育?现在的孩子,道义的心没有起来,反而都想到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然后又受到很多社会一些错误的讯息影响。你看现在的小孩脾气很大,现在的小孩好像很小就谈恋爱了。我那时候说现在的小孩是不是十几岁就开始谈恋爱了?马上有个老师说:什么十几岁,幼儿园就开始了。这都是值得我们这个时代深思,「学如逆水行舟」,他理智都没起来,却起的都是情欲,这个孩子有未来吗?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上次听到一个讯息,一个学校有一千二百多个学生,初中,六百多个女学生,刚好做健康检查,检查完之后的结果,二十几个学生怀孕了。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我们要从孩子的一辈子着眼,我们现在不能死盯着他的分数成绩而已。今天一个孩子纵使考了一百分,她在初中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人生情况,她会有未来吗?我们在五月份打开报纸,连续好几天,大学生跳楼自杀,都是知名的大学。这些孩子在他成长过程当中,父母有没有发现他的心灵出问题了,他的人格出问题了?老师们在教导他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引导他健康的价值观?这个孩子不是忽然想不开的,是他患得患失,是他忍不了挫折,是他那分虚荣一步一步的把他推向这样的人生方向。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都很值得我们所有家庭、学校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社会教育到底缺了什么重要的关键、重要的东西。 当我们看到报纸上很多的高官、很多的企业家触犯法网,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要问问自己,我的孩子会不会走向那里?我的学生会不会走向那样的结果?而当他的人生是这样的结果的时候,那些一百分有什么意义?那一百分不会影响他的人生,而所有正确的人生态度都是影响他的一生,甚至于影响他的世世代代。所以我们今天要真正修身,进一步齐家,我们就要开自己的智慧才行;我们愚昧了,不可能把孩子带向光明的大道,我们的人生要看得深远。 有个校长他们学校有一个教务主任,刚好去参加我们五天的课程,这个教务主任上了五天的课,跟我们说到,他说他的人生在这五天有几个变化。第一,他抽了这么多年的烟戒掉了。因为他在上课的过程觉得居然这么多人都不抽烟,而且那么多天,他觉得其实不抽烟也很正常,他把它戒了。第二件事,是他上五天的课抄下来的笔记比他学师范院校四年的笔记还要多。我们听到他说的这段话,心里也是觉得很不舍,因为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教务主任非常有教育的爱心,但是他接受到的东西并没有把他的教育爱心唤醒,并没有让他了解到这些伦理道德一定可以帮助他的学生。假如他在踏入师范院校的大门就有老师这么样告诉他,就有学长们这么样提醒他,他那四年会过得非常充实。 你看现在大学生考上大学走进校园,老师怎么告诉他们?学长怎么告诉他们?甚至于学长还告诉他,大学让你玩四年。这样的学长要负因果责任,误导了一个学弟。我们要了解到,一个人考上了大学,家庭跟社会给了他多少的栽培跟付出。所以我们当老师也好,我们当长辈也好,当我们的晚辈考上大学,孩子来找你,学生来找你,这时候你要告诉他:孩子!社会、家庭对你有很多的栽培、恩德,这一生要过知恩报恩的人生,要好好回报父母、社会。所以大学这四年你好好的读书,学很多的本事,出来就可以孝养父母,出来就可以奉献社会。我们这样去引导孩子,他那四年不会空过,他的人生格局一定跟别人会不一样。 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样去引导他、去叮咛他?还是当孩子考上大学,我们只是给他钱,你考上了,好,爸爸给你去游学一个月。他的道德心起来没有?他反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考上这么好的大学,他以后有好的表现都会跟父母谈条件、要东西。所以整个社会的风气受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诸位朋友们,在台湾,大学分数最高的是医学院。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医学院的分数是最高的?根据我的观察,粗浅的分析,因为当医生赚钱赚最多,所以去读医学院。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当好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心境?「但愿世间常无病,哪怕柜上药生尘」,医生的心境就是希望世间人不要生病,纵使他药柜上面的药都已经厚厚的一层灰尘,他都觉得很欢喜、很欣慰。我们现在感受一下,我们训练出来的医生、我们训练出来的律师,有没有守住他这个行业的正道?律师是维护社会公平,是希望世间不要再有冲突。假如我们当律师,刚好今天没人来,说:今天怎么没人离婚?那麻烦了,都想着人家要来离婚,那天下不就乱了吗?本来来了还有一点转圜余地,结果我们在那里添油加醋,很可能这个家庭就破碎了。 我们中心的副主任李毅多律师,他是京都大学法学博士,他当律师不请客吃饭,不去攀关系,不去巴结这些法官,都没有,他凭着良心去做,还是做得很好。然后夫妻来了要离婚,他都介绍他们学《弟子规》,学着学着就不离了。然后两个企业发生冲突,其实说实在的,这些企业冲突曾经都是合伙人多,后来因为一些利益摆不平,本来一起共患难的朋友,最后可能走上法庭。这样的结果其实对彼此的人生都是很大的遗憾。所以这样的企业来找李律师,他都是跟他们劝和,让他们先消消气,还自己掏腰包请他们去吃素食,因为吃肉脾气会大。这不是我说的,这医学上的书都讲得很清楚。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是错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讲?吃什么像什么。真的,你看吃很多肉的他脾气就很暴躁。你看很多出家的法师,他们都常年吃素,一看就是心平气和,甚至于他们的眉毛都长得很长,很仁慈。所以最近我都一直拉眉毛。很惭愧,修养不好,都长不出来,还得用拉的。 到了素食店,那个音乐又非常优美,所以讲着讲着这个人就忘了要打官司,就开始跟他聊。然后就引导他,我这个委托人他说到,以前跟你一起合作的时候你也非常付出。这么一提醒,对方还记得我的好,其实当初我们一起的时候他也对我很好。所以「恩欲报,怨欲忘」,慢慢这样引导他,把两边,不是劝人家打,是告诉对方,对方怎么讲你的好,对方又怎么讲你的好。不只把一些可能打的官司化解掉,还让本来冲突的企业最后还走向合作的关系上面去,这是真正把律师的行业做到好。 所以我们引导孩子走向医生的行业,最重要的,这一颗把病人当作自己父母的心,不忍心他们痛苦,一定是用最好的方法把他们的病治好,希望他们下次不要再来了。而我们这些走向医学院的孩子有这样的引导吗?还是妈妈,他要读大学的时候对着他说:儿子,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你知不知道!你看巷口那个小明,他现在已经当医生了,一个月都赚十几万,你要看着办。那孩子去念医学院一定念出来的不是仁慈心,而是如何靠医学赚钱。 像我们当老师的,我们孩子去念师范院校我们应该怎么引导他?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重利轻义,重自私自利,失去了做人的道义、做人的仁爱心,才会造成这么多的冲突。自私自利了,人与人相处就有不平,就有怨,再发展就变成恨,变成冲突。所以我们要让家庭、团体、社会,以至于国与国的冲突化解掉,要从根本思想、根本的做人心态调整才能真正解决。那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是不是走在道义、仁爱的存心?假如我们不是走在这样的存心当中,那我们喊和谐家庭,和谐团体、社会,都是口号。 我记得我考上正式老师,长辈来问我,第一句话跟我说:你一个月赚多少钱?诸位朋友们,我们有没有问过这句话?你看我们这句话在引导孩子他在从事那个行业他重视什么,重视自己的收入,而不是那个行业的天职,而不是那个行业服务人的那分初衷。后来我跟长辈交流,说你看,我去带班,几十个孩子,他们的父母信任我,社会、国家也信任我们老师,把下一代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得起社会国家,也要对得起他父母对我们的信任,也对得起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应该好好的来教这几十个孩子,让他们的家庭都很放心,很不担忧。结果长者听我这么说,频频点头:对,你这样说很有道理。 所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造成的,我们都有责任,从我们重道义开始做起。而实在话,当我们有道义,难道我们会没有成就吗?难道我们会没有好的收入吗?不可能,只要尽了道义,福分自然就来了。而当我们只有自私自利而没有道义,没福,这个财富一定不能长久。你看现在很多人推销,亲朋好友统统拉来买他的东西,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这个生意只能做一次;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他非常信任我们,有问题都来找我们帮忙,找我们服务。所以有道义,这个事业才能长久。 结果你看现在大学生不是这么想,我听说有一段顺口溜说到,现在年轻人想到,「钱多事少离家近」,他们的理想就是自己的工作要钱多、事又少、离家又很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横批,「妄想」,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假如年轻人是这样的心态,他这一辈子会有大作为吗?他会有大格局吗? 这次课程我们送给大家的结缘品当中有一片是「新世纪饮食」,这是我们中心周泳杉老师讲的。他自己本身是研究生毕业,专修的是医学生物化学,所以对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他比较深入去了解。有人听了之后说到他捡了十年的命回来。这个十年的命还要乘以n。为什么乘以n?因为一个人身边可能有三十个亲朋好友,可能有五十个亲朋好友,我们把这个正确的饮食观传递开来,不是一个人捡回十年命,可能是很多人都能够捡回十年命。 而周老师他曾经在企业服务,也做得很成功,他在我们中心专门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科学的关系」,很多企业家会开几个小时的车,每个礼拜来听他讲课。这也都是老祖宗的教诲确实能够让家庭、让事业、让企业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当初他要去找工作的时候,他研究生毕业,当他接受老板的面试,老板谈完话,觉得他挺老实,然后就跟他说你的薪水是多少。结果开完薪水以后,周老师对着老板讲,老板,你给我的薪水太高了,你降下来几千块钱,不要开那么高。诸位朋友们,您曾经面试过哪个年轻人进来,你给他开薪水,他说太高的,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年轻人? 你看现在年轻人来面试都问什么问题?公司有什么福利?我的薪资是多少?能不能栽培我出国留学?一年能放多少假?都是问着我的利益。年轻人少问了一句话,我能为公司做什么?这是忠诚,而这分忠诚从哪里来?忠诚出于孝子之门,一个孩子在家庭当中他时时想着我应该为家庭做什么,我应该承担什么,他早上起来知道要洒扫庭除,晚上的时候知道要关锁门户,家就是他的责任。他这种责任的态度,不管他走到哪个团体,自然就提起来了。 为什么周老师他的心态是希望老板不用给他这么多?因为他心里想,我刚出社会,又没有工作经验,老板给我学习的机会:而且还发薪水给我,让我可以养家活口,没有后顾之忧;我做错了,他还会提醒我,还会教导我,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自己想多学一点,五点下班了,公司还提供我计算机,提供我很多的这些设备、灯光,还不用钱,让我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所以公司对我有一分恩,老板对我有一分恩,而他用这种感恩的心来做他的工作。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这样的感恩心?他有这样的感恩心,他一辈子会遇到非常多的贵人相助。 所以诸位朋友们,这家公司谁的薪水升得最高、最快?谁的职位升得最高、最快,大家能不能猜出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在老板是找不到信任的人,一有感恩心、负责任的人,一定尽心竭力栽培他,因为企业需要这样的栋梁。所以我们从孩子的心态都能够推到他这一辈子家庭事业能不能圆满发展。 刚刚跟诸位老师提到,这位教务主任他自己学了五天以后,回到学校他并没有用他的行政权力要求老师要来学,他自己首先先做,先好学。学校的老师有几个人看了很感动,一起来参加他每个礼拜共学的聚会,后来还有几个老师又飞到上海去参加我们五天的课程。后来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开始在学校教《弟子规》。教了没多久,也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学校的校长发现这几班的孩子特别有礼貌,很乖,所以就把这些老师叫过来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学《弟子规》、学经典。这个校长很有责任心,她马上向全校下令,英语可以先不学,但是不能不学《弟子规》。她是要为孩子一生健康、正确的人格价值观负责,她很有魄力,一个女校长,全校都学。 后来她回到家里,她的先生看报纸上有一份报导,有个教授批评说《弟子规》不能学,《弟子规》有愚孝。诸位朋友们,《弟子规》有没有愚孝?你们怎么没有反应?我们有信心。这个教授连《弟子规》都没看过,他看了不可能这么讲。《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怎么会有愚孝?所以我们在批评事物以前,首先自己要深入了解这件事物、这件事情、这门学问,不能自己有这么高的学术地位,反而拿来乱讲话,这有愧于自己的身分。 她的先生看了之后对着这个女校长讲:妳看,有人批评,妳自己考虑清楚,不然妳可能会犯了路线错误,把妳的乌纱帽给丢了。这位女校长对着她先生讲,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责任。我学校旁边的初中,中学,一遇到寒暑假就有学生去堕胎,我都看在眼里,难道我希望我的学生往后是走向这样的人生吗?我一定要在这时候把他们的孝心启发,把他们的德行巩固,让他们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就不可能变成这样了。她的先生看着她说,因为这个校长讲到,我有我的责任,先生听了很感动,说到我觉得妳很适合做国家领导人。这样的校长出来了,影响的是成千,甚至是上万学子的未来。 后来这个学校孝道推得非常的成功,香港教育单位的人派来考察,派来跟广东一带教育界学习,广东省就推荐这一所小学。你看,这个教务主任他从自己修身,然后把自己的班级、把自己的学校照顾好,齐家,现在连香港派教育方面的这些老师们、校长们来学习、交流,他又能把这个经验告诉他们,他在治国。这个国在古代是诸侯国,可能几千个人口、几万个人口就是一个小国,他真的在做治国。他这样好的风范,我们走到世界各地跟所有的华人们交流,他这样的事例会启发我们,他在平天下。所以我们真正把自己本分做好了,这一分德风就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应。 后来他们学校的孩子出去参加一些校外教学,旅行社接待完他们之后,在报纸上有个声明,说到这个学校的学生非常有礼貌,而且还会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很爱护环境。你看,我们真正做出来了,不用自己讲好,社会这些力量都会来肯定,都会来一起配合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一开始跟大家有提到,确实这些社会现象都在启发我们。所以我们的孩子他最重要的,道德要建立、理智要建立起来。 这次我回南部,回到高雄,刚好去看了我的外甥、外甥女,他念一年级。运动会的时候全校齐唱「老鼠爱大米」。这是不是爱?老鼠爱大米怎么爱?把它吞下去,那是欲不是爱,这都在误导孩子,增长他的情欲,难怪现在幼儿园都在谈恋爱,你看我们的下一代理智怎么建立?康熙皇帝那时候教孩子,二十岁以前诗词歌赋都不学,怕他们增长情执。我们父母也好,从事教育的同仁们也好,对教育要有高度的判断力、警觉性。我那时候去代班,第一年最常听到的一首歌叫「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你看这个孩子还有定性吗? 我就想起我们小时候唱的一首歌,那才是真爱。「爱的真谛」大家唱过没有?没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还没唱完。「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你看我们唱着这条歌,真正认识爱。爱是包容,爱是相信。你看当我们被包容、当我们被信任,那种感觉很温暖、很安慰,那种感觉会从内心兴起一分动力出来。 这一首「爱的真谛」是天主教里面的教诲,你看这些圣贤教诲真正能利益我们下一代。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根本、爱的原点在哪?我们明天再好好的一起来分享、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
家和万事兴 |
第三集 |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7/8/4 马来西亚绿野国际会展中心 |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教育界的同仁,诸位同胞、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每次在向着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都会有一句夫子的教诲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昨天我们说到夫子的志向,希望「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人家可以安享晚年,夫妇、亲戚朋友能诚信对待,小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夫子的理想是世界的大同。其实世界大同是可以达得到的,夫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初任当官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把那个地方治理得非常的好。我们真正对圣贤教诲有信心,就能够做到身修、家齐,进一步可以让整个社会安定下来,这是绝对做得到。最重要的是人要有伦理道德的思想,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些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都必须靠父母老师来传承给学生、给下一代。所以刚刚在向夫子行礼我们就想到,夫子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教诲学生不疲不厌,而这分耐心、这分爱心深深印在他学生的心中。 昨天在吃饭的时候,有位长者我们看他整个气宇非凡,应该也是很成功的企业家,他有提到他的小学老师就好像他的父母一样。你看一个老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如父母一般,可见老师的教诲对他人生一定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影响他的一辈子。而我们接触很多教育界的同仁,有很大的比例都是因为他在小学、他在求学的过程遇到很好的老师,他觉得做老师非常有意义,所以他继续承传老师的志向,也去当老师。这在古籍里面提到视师志如己志。我们中心有位老师他任教非常用心,而他就回想到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比较没有信心,刚好换了一位新的老师,那天上课突然叫到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非常紧张,脚都发抖。结果一回答问题答错了,他习惯性的正准备接受批评,很难受。突然老师对他说:你能站起来回答就很不容易、很有勇气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会答得更好。突然这个孩子感觉到内心有一股暖流在他的全身流动起来,所以跟老师就建立起很好的信任关系。 后来这位老师还带他们到一些孤寡老人的家里去照顾这些老人,把他们的家里打扫乾净,还给他们送一些生活的必需品。这个老师回想起来,并不是老师在课堂当中讲了哪个生字,讲了哪个数学题,而是老师的不言之教,老师那种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社会、对老人的那种关怀,传承给了他的学生。老师们还回想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怕很多同学学习赶不上,所以利用礼拜六、礼拜天的时间,愿意到老师家学习的都可以。结果后来还去了很多的同学,去得太多,桌子坐不下,还拿了一个暂时不用的房门,底下摆几个椅子架起来,然后同学们围在一圈一起吃饭。诸位朋友们,这个饭香不香?你们都吃到了吧,这个饭很香。你看那同学之间就跟兄弟姊妹一样,老师就像他的父母一样,相信他们的同学都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兄弟。我们从事教育,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我们什麽样的影像,这是我们给予孩子人生最大的价值。 我记得我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到四年级比较贪玩,成绩不好。刚好五年级换老师,高年级编班我是编到五年七班,我的老师姚老师跟我母亲有交谈,说这个孩子学习怎麽样?我母亲说这个孩子不喜欢念书,不过很爱面子。我老师点点头,好。那天编班所有的学生在操场中间,一唱到自己的名字,一班,这同学就跑到一班去,二班,就这样子一个一个归队,我就到了七班。结果带上班级,我的老师就说:蔡礼旭,你跟几个同学去搬书。小学生最兴奋的事就是被老师叫到名字,被老师委以重任,这是最开心的事情。所以马上雄纠纠、气昂昂,你看本来学习就不好,也没当过什麽股长,突然被老师叫到,很高兴,赶快去办好事情。一件事情办完了,坐下来,老师又说:蔡礼旭,跟几个同学去拿扫地工具。我就这样忙得不亦乐乎。 结果该处理的事都处理完了,接下来老师说,现在我们来选班长,我提名蔡礼旭,其他的你们提名。诸位朋友们,大家知不知道谁选上了?我就这样选上了班长。班长在小学生的心目当中等於品学兼优,所以老师不费吃灰之力就把我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一下子就推上,成绩从此就没有掉到三名之后。所以夫子讲的因材施教,那很重要的是老师有这分爱心可以因材施教,又有这分智慧可以洞察出来孩子的内心状况。所以韩愈先生说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西汉的杨雄先生是个大儒,他也说到,「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老师啊!老师啊!您影响下一代的命运太深远了,孩子的思想观念、孩子的智慧是受到老师的教诲。 有个研究生,也是很知名的一个大学,他念到了研究生,念得很苦,他就想到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奇怪了,怎麽我读书是愈读愈苦?所以他提起勇气去请教他的导师。结果他的导师听他说:老师,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怎麽这麽苦?老师听完之后皱着眉头对着他说:老师跟你一样。他听完以后,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他找到学校里面很受欢迎的一位老师,又去请教他这个问题,为什麽学习应该是悦乎,为什麽变成苦?结果这位老师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人生本来就是这麽苦。好,诸位长辈、朋友们,这个学生听完老师这段话,他走回自己的寝室这段路好不好走?这段路会走得非常的沉重。假如人生怎麽样都是苦,那他怎麽去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孟夫子有说到,古代的这些读书人是以他的明白来引导学生、引导孩子来明白,那现代我们没有明白道理,就不可能带着我们孩子走上明白光明的人生。所以我们昨天有提到,一个人一定是自己有了修养才能够齐家,才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而要修身,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做坏习惯的奴隶,自己去掉了这些自私自利,去掉了坏的脾气,慢慢的我们自己的明德才能够张显开来。我们本有本善、本有智慧,这是我们要非常坚信的一点,这些圣贤人绝对不会欺骗我们。而也要去掉自己的愚昧,要有智慧才行。智慧在哪里看出来?在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我们做任何事情,根本要抓到,先后顺序不可以颠倒,先后颠倒了,这个道就颠倒了,伦常之道就颠倒了。 大家很冷静的来感受一下,三十年前,晚上吃饭是孙子叫爷爷吃饭,这个先后顺序对了;三十年后,谁叫谁吃饭?变成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而且叫回去之后还得要跟他跑马拉松赛跑,先吃一口,然后要陪他跑半圈,然后再吃下一口。你看先后倒了,教出来的孩子是小皇帝、是皇太后。这些生活细节都不可以颠倒,以至於整个学习的次第不可颠倒。《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今天学了不去做,只是堆积知识,慢慢的言行就不一致,会说不会做,「长浮华,成何人」。诸位老师们,这几句话对我们的一生,以至对我们的家庭、家族影响太深!长浮华,他有了傲慢,他这辈子什麽都做不好,这个我们不能有任何怀疑。 在历史当中,中国有本非常有名的历史书,《史记》,从黄帝时代记录到汉朝,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本《史记》当中。而《史记》里面有个篇幅是专门讲历代的帝王,叫本纪,专门叙述每个帝王他的好风范,或者是他的过失在哪里。其中有一篇是项羽本纪,项羽是汉朝还没建立以前,楚汉相争的项羽。奇怪了,他没有当皇帝,但是他却在本纪里面?这是司马迁在警诫我们后世的这些子孙们。是因为项羽跟刘邦在争天下,而项羽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取得天下,因为项羽百战百胜,刘邦几乎都打败仗,但是他们很不同的一点是项羽居功自傲,非常傲慢;刘邦很谦虚,懂得把功劳让给别人。满招损,自满、傲慢一定会吃大亏;但谦受益,谦虚的人受很大的利益。 项羽他傲慢到从历史上的几个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当时候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团团围住,逃不出来。结果刘邦底下有个忠臣叫纪信,就对着刘邦建言:这个情况几乎逃不出去了,所以君上,我穿着你的衣服,坐着你的车子,从东门冲出去,这样你就可以从西门逃走。你看忠臣面临这麽大的危难,生死关头,都是毫无畏惧,杀身成仁。后来就因为忠臣的牺牲,刘邦才幸免於难。 诸位长辈、朋友们,假如你是项羽,你会怎麽处置这个忠臣?看大家的表情,都没做过皇帝。面对这样的忠臣,连命都不要了,结果项羽居然是很傲慢,勃然大怒,当场就把他给烧死。你看他本来有这麽大的军队,这麽大的势力,这个动作做下去,他失去多少人心。孟夫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假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自私,脾气又大、又很傲慢,他这一生哪里来的人和?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互助的精神,才能把一件事情办好。我们的孩子、学生现在具备了人和的心态没有?所以我们父母、老师都应该以孩子的一生来着眼,甚至更有格局的是以孩子的生生世世后代子孙来着眼,这是更有远见。 项羽做出这样子的行为,他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很大,其实人心一点一滴都退丧掉了。后来还抓到了刘邦另外一个大臣的母亲,把他母亲带来,是为了要让这个大臣从刘邦那里来投靠他。诸位老师们,这个方法好不好?不好,这不够道德的风范。结果这个母亲她居然自己自杀,她不愿自己的孩子背叛自己的领导,你看这些女子都是深明大义。这个母亲自己自杀了,结果项羽居然又很傲慢、又很生气,把他母亲煮来吃。 司马迁先生就是举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有再大的福分,只要他傲慢,他也会败得很惨。历史是一面镜子,启发我们的人生。后来项羽兵败到了乌江,大家应该比较熟悉,项羽到了乌江讲了一句话叫「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在《史记》当中还有另外一句话,就是项羽要自刎以前说到,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的错,不是我不会打仗。你看他在临死以前毫无反省,还把责任推给老天爷。所以我们很冷静的来观察,我们的学生犯错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是什麽?是反省自己吗?当我们的学生面临任何的错误都是推卸责任,纵使他现在的成绩名列前茅,他以后也不可能有大作为。 我之前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发生冲突,我把他找过来:你为什麽打人?孩子下一个念头:老师,他也有。你看都不先正视自己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孩子这不肯认错的态度从哪里学来的?很有可能是他在家里,他一犯错,爸爸要教训他,马上妈妈就过来了:没事,没事;或者爷爷奶奶就过来了:没关系,没关系。让孩子在犯错的当下,他的聪明是用到我只要找谁,我就不用负责任;我只要躲在谁的后面,就不会受处罚。所以他那种直下承认错误的心态没有建立起来。 我们从事教育,愈深入了解教育,愈感恩自己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小的时候犯错,父亲教训我的时候,我的母亲从来不插手,我只能默默的听父亲的教诲。结果我父母常常跟我谈话的时候说到,奇怪了,我们两个都这麽沉默寡言,怎麽生你这个儿子这麽会吹牛?我就跟我父亲讲:爸爸,你有所不知,我每次犯错,你教训我的时候都是辩才无碍,都是左右逢源,骂我都骂得很顺。而且我们不单是看到爸爸骂我们骂得很顺,更感受到的是父亲那一分恨铁不成钢的心境,让我们觉得很惭愧,不能再让父亲这样生气。所以我自己后来从事教育,我有几次的情况是骂学生骂到我自己太感动了,眼泪都掉下来。所以父亲那些教诲都印在我们心上。我母亲都不会插手,甚至於我的爷爷奶奶也不会插手,每次我要被教训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对我讲:谁叫你要犯错,活该。然后还把我奶奶一起带上楼上去,因为我爷爷怕我奶奶撑不住,会过来袒护我,把我的后援全部都斩断,援军都砍掉了,我只能老老实实接受教诲。 所以历史上这些故事对我们教育孩子都很有启发。刚刚跟诸位长辈、朋友们讲到这个先后顺序,一定要先有德行,后有才华、技能,不然这些才华、技能、知识只会长他的傲慢。我们冷静去观察,失业率最高的往往是学历高的,离婚率最高的也可能是学历高的。因为增长了知识,但是他们的道德学问并没有跟着长,这时候反而他的学历会变成他人生的障碍,因为学历会变得傲慢。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企业家写了一封信给台大的校长,台大校长看了以后,发给全校的教职员工还有大学生看。这封信里面提到什麽?提到这些很好的大学出来的学生很不受教,企业觉得很难提拔。 这个讯息给我们教育界一个启示,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孩子,现在很可能被企业界退货,他们觉得不好用。那是不是我们整个教育界应该要调整的时候到了?内容里面提到,大学生出来有些不好的习惯、心态,其中好几点都提到不够谦虚,然后都以高学历的光环不肯从基层学起,然后腰也很硬。你看这些心态,难道是他读大学形成的吗?这样的人生态度绝对不是在大学的时候形成,往往是在他甚至是小学的时候慢慢形成这些傲慢的态度。所以我们教导孩子、学生,不只看到他外在的表现,更重要的要从根本,这个本很重要,教育的本是他那一颗心地。你看我们都一直在强调希望孩子有素质,素质从哪里看?从他的心地看,绝对不是从他的外在的一些行为、才艺来看。 曾经有学校强调素质教育,然后就让小孩学烹饪,炒青菜、炒土豆丝,大陆的土豆丝就是马铃薯丝。这个初中生,这是回家作业,他炒好之后,刚好有位老师到他们家,他就端给这个老师品嚐一下。这个老师吃了一口,嗯,炒得还不错。结果这个学生马上从他的口袋里面掏出一张纸来,对着这个老师:你给我打个分!要给他评分。这个老师就对他说:今天你学这个家务事,学炒菜,很重要的一点是去体会母亲对家里的辛劳,进而去分担母亲的工作,你用这样的心态去炒这个土豆丝,你纵使炒得不是很好吃,老师都给你一百分;但是假如你只是为了要打这个分,你并没有这样的孝心、没有这样的感恩心去炒这个菜,那你炒得再好吃,你也不及格。结果这个学生听了点点头,老师你讲得很有道理,不过你还是帮我打个分吧。 我们自己在推展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发现了一个现象,一般中学生,当我们在跟他讲孝道,讲这些圣贤人仁爱存心的故事的时候,发现成绩中等、甚至忠厚的孩子,听的时候眼神发亮,觉得闻所未闻,很感动;反而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听这些做人的道理,眼神呆滞,甚至於讲了五分钟之后,他会举起手来:老师,你为什麽还不上课,你讲这个考试又不会考?我们假如不启发孩子的善心、孩子的道德,我们很可能栽培出的一个孩子是考试的机器。这样的机器能够把家庭经营好吗?能够做成功的事业吗?进一步他能教出好的下一代吗?都有待商榷。 所以今天我们不单是看到学生的分数,而是他的智慧、他的善心有没有在启发,还是在退步。所以老祖宗讲教育是长善救失,长他的善心,救他的过失,改正他的坏习惯,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这个老师看他还是不懂,接着又问他:你炒完菜,你有没有把锅子洗一洗?他说:奶奶现在在洗。又问他:那你炒土豆丝是不是你自己切的?他说:妈妈帮我切好的。你看这妈妈跟奶奶懂不懂教育?全部都帮他准备好了,就让他放下去表演一下,然后去得个分,这样能提高他的素质吗?提高他的责任心、提高他的孝心吗?所以素质从心地来看。 最近很多知名大学生跳楼自杀,这个心地都早出问题了。我曾经遇到一个朋友,他现在在大学教书,他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样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可能连父母、老师都不知道。他后来考上很好的研究所,结果因为高手云集,当第一次考试,他的成绩是中后,他一下子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他说那段时间,他走到走廊上都有一种要跳下楼去的冲动。你看,在我们的眼里他好像很健康,可是其实他输不起,他忍受挫折的能力很低,我们都没有察觉到。所以患得患失的心如何能够调整,这就很重要。而这些重要的处世态度,往往都是老师跟学生生活相处的每个情境,都可以把这些正确健康的人生态度传递过去。但是我们老师要有这样的觉悟、觉照才有可能教得出去。 我也是个患得患失很严重的人,我记得初一有次考英文,我考了九十八分,结果我哭了一下午,因为差两分一百分。诸位长辈、朋友们,您看到一个初一的学生为了两分哭了一个下午,请问您觉得他的人生会幸福吗?他幸福不了。我记得初三的时候,我的同学给我写毕业纪念,有个同学跟我三年都是同班,他在这毕业纪念册的最后面画了一张图,就是一个学生看着一张考卷掉着眼泪,你看我那个同学都还记忆深刻。结果我这个患得患失幸好有我父母的引导,才把它慢慢的改掉。我记得那时候我很伤心,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一听,两分的事情有什麽大不了,下一次再加油就好了。爸爸根本就不会计较这些分数,都是很平常心来看学习、看成绩,反而我们都觉得继续哭下去好像是大惊小怪,慢慢性格就转化过来。所以父母、老师是孩子人格健全最重要的老师、最重要的保护伞。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关注到孩子心灵的成长。 我记得我们在发考卷的时候,你看拿着考卷走进教室里来,正准备发下去的时候,其实当下全班的气氛非常紧张,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当下他那个心脏跳动很快速。其实这时候是最好的机会教育。诸位长辈、朋友们,人生什麽时候是考试?随时都在考试。诸位朋友们,我们现在坐在底下有没有考试?有,考我们的仁爱心,你看这时候蔡老师讲得不好,实在很想打瞌睡,但是又怕他难过,伤害他幼小的心灵,所以这时候还是仁慈一点,还是不能打瞌睡,这时候考试就过关了。而且打瞌睡还会起连锁反应,这脑波会影响。因为我有次跟一位同仁,我们开了八个小时的车要去讲课,结果在路上我实在是有点困就睡了一下,才十几分钟,我突然醒过来。他好像开悟了,他说:刚刚我几乎快睡着了,结果你一醒过来,我精神就来了,原来你打瞌睡都会影响我。 所以当老师拿着全班的考卷就对着学生说:同学们,考试刚刚要开始,今天这个考试卷发下去,你是第一名,你马上觉得很了不起、很骄傲,你失败了。你都想不起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导,甚至很多人的帮助,所以你考一百分,你考第一名,都是失败,不是成功。今天你考了第一名,你还肯把你懂的这些方法、这些经验去告诉同学,那你更成功。你看「己有能,勿自私」,你把你懂的东西再去告诉别人,你的聪明智慧会愈来愈高。你看这给孩子很重要,他今天成绩很好,他是长了傲慢,还是长了谦卑、长了仁爱心?这个心境影响他的一辈子。老师有了这个明白,就能真正把孩子引到更宽广的人生大道上面去。 我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例子,有对姐妹,这姐姐从学校回来,姐姐就对妹妹讲到:今天有个同学问我数学题,我不告诉他。结果妹妹就对姐姐说:假如是我,我会告诉他。姐姐这麽一听,有点惭愧,喔,你会告诉他。接着妹妹说到:我会把错的告诉他。你说孩子假如都是这种竞争的心态,那不得了!我听到这些故事,内心都很惭愧,因为这些事以前都干过。所以你看人家有福报的人,脸都是圆的,像我们这个就是没福报的脸。但是大家不能看现在,要看我十年以后的长相,这是现在在种好的因。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这辈子最大的福分就是遇到好的老师,师长的教诲,告诉我们把聪明智慧无私的告诉别人,你的聪明智慧就会愈来愈提升。 以前会的东西不告诉别人,小鼻子、小眼睛,人的悟性都被阻塞住。后来听到师长的这些教诲,心境转变了。那时候我到补习班去学习,其实离那些课程都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没有读过了,我在准备考师范院校,在台湾叫做师资班,要考十三个科目,那时候我们只剩下四个多月的时间就考试了。但是虽然时间很短,我们也把自己会的东西去告诉同学,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因为考试的女同学比较多,她们对这些理科的理解力起得比较晚,而不是理解力不好。所以学生有差异性,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有时候他是大器晚成型的,这时候你要鼓励他。所以老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非常重要。 我那时候念到小学四年级成绩都不好,都是我老师的鼓励,另外还有一位自然科老师叶老师,他现在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我记得那时候我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他对我很鼓励。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他还去到我们学校,我赶快兴高采烈去找老师。刚好我的叶老师跟我的导师姚老师他们在一起,两个老师在那里谈话的过程,我在那里恭敬的听着。结果叶老师就说,这个礼旭是属於大器晚成型的。他是用闽南话讲的,他说这个礼旭是大鸡晚啼。那个鸡很大只,所以牠叫得比较晚,因为那个鸡很大,牠要吸一口气要吸很久,咕咕咕。老师这句话鼓舞我们一辈子,每次觉得比较丧气的时候,一想到老师说我是大鸡晚啼,怎麽可以丢脸。你看那是源源不绝的动力。 我在补习班的时候,有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有个同学,他大我七岁,他的物理、化学、数学程度很差。那时候我觉得他非常善良,人生走得很坎坷,但是对任何人都没有责怪。这样的人我们觉得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带着他学物理化学,逼得很紧,逼到他对我是又恨、又尊敬。结果后来这个同学,物理、化学、数学学到可以回到补习班当老师。真的,我们要相信每个人有本善,每个人有潜能,只要我们有至诚的爱心跟耐心,都可以把每个人的潜能激发起来。所以老师这分爱护、关怀他人的心境,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这「己有能,勿自私」,我们会的能力要无私的教导给我们的同学。只要老师非常照顾这些成绩不好的同学,这个风气自然就带起来了。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他说:老师,这两个同学我来教,你这样太累了。你看《弟子规》的每句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家风,变成我们的班风。 杨老师在庐江汤池有教弟子规、教学生书法,其中有个孩子,初一来学习,他初一的成绩总分考了十七分,成绩算很差的。其实当我们看到十七分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分数,要感受到的是一个孩子放弃了学习。我们看一个孩子放弃学习,我们产生的是一种怜惜的心,因为他只要不好学,这人生就毁掉了。结果后来上了老师的《弟子规》,上了老师的书法,孝心启发了,对老师的恭敬心启发了,成绩就开始提升。而孩子放弃学习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所以我们觉悟就是时时不在结果打转,把原因找出来,这个结果就会改善了。 经过这麽一了解,因为这孩子读五年级的时候,老师把成绩好的统统调到前面坐,照顾前二十名的孩子,二十名以后的忽略掉他们。这个动作做出来,不平等的心,这不是爱心,这是好恶的心。人用好恶的心,任何人可能都被我们误导、都被我们害了。当我们只注重成绩前二十名的孩子,他们会觉得很骄傲,很了不起,结果这前二十名也被我们给毁了,他人格偏颇了;后二十名的孩子,他可能就没自信,这还好一点,更严重的,个性比较强的人对老师就有对立、有不满。 其实当一个孩子对老师不能产生恭敬,他的人生很可怜!谁愿意跟自己的父母有隔阂?父子有亲是天性,你看那个孩子一岁、二岁的时候,犯错误了,父母打他,他愈往父母的怀里抱,天性。而这样的天性为什麽最后十三、四岁的时候,变得这麽的叛逆、这麽逆反?他那个天性没有被保护好。而尊重老师也是一种天性,居然这个天性最后是变成跟老师有隔阂,甚至是不满,这对他的人格的影响太大!一个人对老师都不尊敬,他很可能形成对社会的一种不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孩子放火烧一些公共场所,烧人家的摩托车,他的行为确实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要了解到一个孩子的内心为什麽有这麽多的怨恨在,这都值得我们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来思考。 当老师是平等的心、爱心,传递给孩子的都是这一分善心。后来这个孩子心境转变了,孝亲尊师提起来。初二的考试考了五百八十六分,你看成绩马上一下子就拉上来。他的母亲非常高兴,跑到我们中心来说救了我的孩子,我要到中心做义工,不给我薪水都没有关系。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母亲,孩子学好,她内心的喜悦跟安慰,进一步她要把这一分得到的利益希望让更多人去分享。我们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位母亲他的孩子学习之后孝心提起来了,转变了,她把家里超过一半的存款都捐出来。所以人这颗本善的心,只要有好的榜样出现,这个善心就起连锁反应。 所以学生对老师信任很重要。我记得我第一年教书的时候,其实教导孩子不只是自己在教,我们整个同仁之间的关系孩子都看在眼里。我那时候带班,那个班也算是比较调皮的,所以我也是紧迫盯人,时时在关注他们,我都不敢离开教室。结果同仁们有提到,这班的学生这几个月变得有礼貌。我们自己没有察觉,因为老师走前面,学生走后面,而我们看到每个同仁,都主动的跟他问好、跟他鞠躬。孩子这样潜移默化,我们这一分对他人的礼敬就传递给他们,自己没发现,但孩子已经在变。所以同仁之间的和谐都是给孩子最好的影响。 我到了这所学校,看到有些同仁他家里小孩还很小,刚好那个礼拜他又得站导护,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进校门,还要过马路,所以他必须起得很早,很匆忙。这时候我们看了也觉得不忍心,自己同仁就像家人一样。其实家和万事兴,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家,整个公司也是一个家。当我们的学校、公司都像家一样温暖,工作都不累,彼此都会互相帮忙、互相切磋、互相成长。所以我就主动跟这位老师说:我看这几天我帮你站导护好了,你就别这麽赶,好好照顾你的小孩。所以同仁也很欢喜,反正我住在学校里面,早上就起早一点就好。 不只是希望多去帮帮我们的同仁,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我刚到这个学校,也要跟这些孩子们、跟这些家长建立信任。所以站在校门口,这些家长带着孩子来了,我记忆很深刻,有个孩子他母亲骑着摩托车载他来,他的母亲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好像人家欠她满多钱的。结果更让我惊讶的,我往后一看,她儿子的脸跟她一模一样,这个潜移默化太厉害了。当下这个孩子下了摩托车,母亲正要从前座篮子里面把书包拿出来,我马上快步向前帮她把书包拿起来,亲自帮孩子把书包背上去。第一天面无表情,第二天我照样早上好,然后又帮她的孩子背,第三天、第四天笑容出来了。接下来,不是我先说,是这位母亲先跟我问好。所以人的善心确实是能够互相感染,敬人者人恒敬之。 很多孩子就这样我们在真诚的问候跟协助他们之下,慢慢的建立了信任。当家长愈信任老师,他就愈安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他就愈尊敬老师;家长愈尊敬老师,孩子就愈受教。所以老师教孩子孝顺父母,父母教孩子尊敬老师,就把孩子德行的根紮得非常的稳固。其中还有个孩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跟你讲一件事,你不要生气。我说:没事,你说。他说:老师,我妈妈说你笑起来就好像要选议员、选立法委员一样。我们笑得很灿烂,好像去拉票一样。好,结果这个孩子本来都不笑,现在会笑了。 后来考试,三个同学不及格,我就很好奇,这题目不难,他就是其中一个学生。我就把三个学生找过来,然后给他补考,结果一补考,才知道这些孩子不是不会做题目,是他语文程度比较差,有些题目字看不懂就写错了。所以我就一个字、一个字他不懂的就告诉他,后来一考,三个都及格了。所以教语文很重要,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我们也唯有静下心来关怀孩子,才能够看到他的一些状况。 后来这个孩子有一天走到我的书桌前,他就突然单膝,一个膝盖就跪下去,他说:参见师父。这个学生跟老师真是心与心交流,他态度很认真,一跪下去我没有笑,我反而感觉到很严肃。然后我就很慎重的告诉他,我说拜师可是很严肃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我就把他扶起来。这个孩子在那里若有所思,想了几秒钟,突然又很慎重的跪下去:参见师父。这个孩子后来学习,上我的课很认真,对我们有信任,他感觉到我们对他有爱心,所以在他的内心起了化学反应,他觉得老师这麽爱护我,我不能让老师伤心。第二次月考他考了九十几分,本来不及格。 孩子有好的表现,我们就要多肯定,给他送礼物。所以颁奖的时候,九十分以上的我都给他们颁奖,最后我就留一个奖,我说:最后这个奖叫最佳进步奖,同学们,你知道进步最多的是几分?同学在那里猜十几分、二十几分。我说:都不对,三十几分。然后他们就,哇!然后我就念出这个同学的名字,突然就看到一个同学矮矮胖胖的很可爱,走出来的时候走路有风,就接过了这个礼物。这孩子从此到我离开这个学校,他这一科的成绩都没有掉到九十分以下。所以你看只要把孩子的孝心、恭敬心提起来,这个孩子的成绩你不用担心。但是我们现在假如不启发他的孝心、恭敬心,只是盯着他的成绩,老师累,家长也累。 我们再冷静观察一下,请问家长能盯多久,他去读大学,你能盯吗?多少大学生离开家之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他没有孝心、善心。大一还可以,在大陆流行一句话叫,一年土,还土里土气、还老实;二年洋,大二的时候就有一点崇洋,好虚荣;三年不认爹和娘,四年不愿回家乡。你看,为什麽不回家乡?他没有感恩的心。所以我们很冷静去观察一个现象,不管在大陆、在台湾,最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付出最多的精神栽培的学校,出国留学不回来的比例最高。我们要这样的结果吗?你最照顾的人居然是最不念恩的人。 在烟台有个孩子他在小学,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后来他的父亲因为太太病重,他自己就觉得承受不了,就跑掉了,离开了妻儿。他的母亲病重,又遇到先生的背离,一下子禁不起打击,就自杀了。结果这个孩子很孝顺,母子连心,很快的发现母亲的状况,送医,把母亲给救回来了。这个孩子跪在母亲的病床前,对着她说:母亲,你不能死,我以后要当医生,我一定会把你的病治好,所以母亲你要答应我,你要等我。这个母亲当下被孩子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对着孩子讲,母亲绝对不再轻生。 这个孩子从此必须扛起照顾母亲、照顾家庭的责任。但是这个孩子并不觉得苦,因为他孝心起来,只要母亲能欢喜,母亲能活着,就是他生命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幸福。后来这个孩子,你看他除了照顾家庭,还得要学习好,所以这样的孩子他在课堂当中他是告诉自己,我没有其他的时间再复习了,我回去就得要照顾母亲,老师讲的我当下要全神贯注学会。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家里有钱,都把他送到补习班、安亲班去,这个孩子坐在教室里面,心里还在想反正今天老师教的补习班还会教,晚上再听好了。这个孩子可能就不专心了。而当他在学校不专心,养成习惯,他在补习班能专心吗?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有个非常严重的思想错误,就是觉得钱可以解决事情。其实学习好,不见得是因为有钱学习好,而是有孝敬心、有责任心才学习好。我们再来看发展一个事业,难道是钱决定胜负吗?不是。一个年轻人因为有钱而没有德,他会自视甚高,最后把事业给搞垮了,甚至连家里面的人都被他拖累了。我们曾经都遇过年轻人好高骛远创业了,把父母的退休金统统都给卡进去。父母退休金没了,七十几岁还得走上法院的阶梯,那样的人生晚年不胜唏嘘! 所以老祖宗告诉我们祸福相倚,今天我们有了福分、有了钱财,而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没有德行,这个福会变成祸。有一句话说到,「成家犹如针挑土」,一个家族经过二代、三代努力才能够有所成,都是像拿着针,几粒土这样慢慢积累起来才成为一个沙堆,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败家子就好像那海浪拍过来,一下子就把土全部卷掉了。很可能几代人的努力就因为孩子无德,一下子就败光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些现象,「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本末不能倒置。 这个孩子在学校非常认真学习,一有听不懂的赶快跑去问老师、问同学,他马上吸收,回到家就可以全心全意照顾母亲、照顾家庭。后来这个孩子成绩都名列前茅,然后上了初中都还代表学校去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成绩都优越。所以我们要从根本的善心抓起,德行好了,成绩一定会好。我们能时时用心去跟孩子的心交流,孩子绝对能感觉得到,教育绝对不是淘汰人,教育是成就人。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缺乏爱的孩子,没有坏孩子,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没有人喜欢自暴自弃。 我们马来西亚有位老师,刚好有天遇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全校是出了名,常常出状况,都被叫去训导处去给他一些警惕。而这个老师,那天刚好遇到他,也不是他班上的,遇到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行为也不是很妥,所以这个老师当下就要引导他一下,要教训他一下。结果看到这孩子的表情,一副就是被你看到了,要骂就骂吧!就是那一副左耳进、右耳出的表情。当我们看到孩子是这样的态度还要不要骂?这时候骂没什麽效果。我们用任何方法一定是对孩子有所帮助启发,我们绝对不是好像是情绪伏不住了发泄一下。所以要教孩子绝对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了,就赶快先离开一下,不然留在孩子心中的不是我们讲的道理,而是他觉得爸爸妈妈、老师脾气很大。一发脾气了就不可能有理智的交流、理智的引导,所以我们说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掌握了自己的未来,也掌握我们孩子的未来。 当下这个老师很有警觉性,看孩子这样的态度,他话就稍微伏住了。接着又看到这个孩子全身脏兮兮的,老师心里想,我也是人家的父母,假如我的孩子是这样我也很不忍心。这种感同身受提起来了。接着就问这个孩子:你吃早饭了没有?这个学生本来是准备给老师骂一顿,突然关怀的言语出来,让他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愣了一下之后,突然这个孩子头低下去就开始掉眼泪了。后来了解到,他家庭情况不理想,父母几乎不关怀他,所以他听到这种关怀的话语,觉得离他生命很遥远,突然这个话听到了很感动。这位老师看他流泪,就带着他去吃早餐,也没有说什麽话,其实当下无声胜有声。后来这个孩子跟老师建立很好的信任,老师给他交代什麽,给他引导什麽,这个孩子都非常欢喜接受,后来成绩就提升得很快。所以真正我们时时观照自己的心,也观照学生的心。 刚刚跟大家提到,发考卷很有学问。你看,可以让成绩好的孩子不傲慢,还有心照顾别人。今天你考最后一名,你是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成绩?假如这个时候你自怨自艾,你就失败了。假如这个时候你能够提得起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这个孩子提起的是见贤思齐,我成绩不好,我要主动的去请教好的人,他就不是在情绪当中了。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假如有老师这样的引导,我们人生可以省掉多少耗在消极情绪当中的时光,不得了!不知道有多少都是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唉声叹气,没有积极向上、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的态度,忽略掉了。 这个孩子他懂得去请教成绩好的,进一步检讨自己,我成绩不好是结果,原因在哪?因为我上课不够专心,因为我作题的时候太粗心,所以这些孩子在他的考卷背后都是反省自己的心态,而不只是执着在分数的高低上面。当他每次遇到这些情况,都能把结果找出来,他是理智的,他是能时时记取教训,积累经验,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面的事情引以为戒,都将成为我们往后生命的经验、老师!考最后一名我们要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 再来,你面对第一名的同学,你应该是什麽心态?不是去谄媚、不是去巴结,而是去向他学习他的优点。你面对最后一名的同学你是什麽心态?你应该是去照顾他、去帮助他,而不是去嫌弃他、去瞧不起他。都是《弟子规》,「勿谄富,勿骄贫」。不能谄媚有钱人,不能欺负没钱的人;不能谄媚成绩好的人,也不能欺负成绩不好的人;不能谄媚漂亮的人,也不能瞧不起长得比较有特色的人。你看都不以貌取人,对人都是一分尊重。这都是靠老师的引导,建立他们健康的人生态度。甚至於是你隔壁的同学,两个人坐一起,他考得比你高,你应该要肯定别人,成人之美;他考得比你差,你应该敦伦尽分,尽我们一分好朋友的心境,去把我会的分享给他。 诸位老师们,我们再冷静下来从整个企业来看,现在企业家最缺具有哪些做人做事态度的人才?企业家现在最缺的人才是懂得付出的人、懂得承担的人。而当成绩好的人被引导的是「己有能,勿自私」,他就具备了付出以至於去成全他人的存心。有这样一个员工,抵得过十个人,他还可以团结整个团队。假如这个孩子是傲慢,加上又是嫉妒心,纵使他学历再高,他在团体里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看从一个发考卷所引导出来的人生态度,足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企业人才。一个人在从事事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他是一蹶不振,还是马上检讨自己的问题,还是马上主动去请教别人?天差地别的结果。所以做人做事都能从这生活的点滴当中教给孩子,只要我们父母、老师有这样的觉照,有这样的智慧。 所以一开始跟大家提到,智慧就在知所先后,了解本末次序,不本末倒置。有句话讲到,欲知人者先自知,欲教人者,自己要先教好自己;欲爱人者,诸位长辈朋友要配合一下,欲爱人者怎麽样?先自爱。我们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我们自己都是坏习性的奴隶,我们又怎麽引导我们的孩子成为他自己的主人?成为他生命的主人?不可能。所以欲觉人者要先自觉,欲悟人者自己要先自悟。我们在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这不是孩子先学,是我们父母、老师要先学。俗话说,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我们谈到素质教育就想到祖宗有一句话,读书人要先有肚量,「士先器识」,这个器就是肚量,识就是有见识、有智慧。所以一个读书人要先有宽广的心量,有智慧,后面才来发展他的才华、文艺的能力,「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你看这个次第就很重要。 大家去翻翻历史,很多祸国殃民,书都读得很好,但是他的心量狭窄,没有智慧,害了自己、害了大众。唐朝出了四个人叫唐初四杰,写的文章非常好,当时候的社会很推崇。但是有个很有修养的人就说到,这四个人太年轻就出名,德行的根基不够,少年得志大不幸,这几个人可能不会很长寿。结果真的王勃,唐初这四杰都很短命。你看,都看得到他未来命运。我们从历史上来看,你看范仲淹先生他很有肚量,甚至於在他念书的时候,他都是想着我以后要当宰相好好爱护人民。他这种肚量来看书,跟是为了自己的功名读书所体会到的这些圣贤人的智慧,一定是有很大的差别。范公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的家道传了一千年不衰。 诸位长辈、朋友们,您曾经想到过家道要传多久的举手?大家都很客气、很谦虚。假如我们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就好比带着孩子走在后面,走了一段路孩子说:爸,我们要去哪里?这个爸爸回头说:你问我,我问谁?我们都不知道要把人生的格局,把子孙的未来带到哪里,我们从没有想过。范仲淹先生他读圣贤书,他对圣贤书非常有信心,所以他只要身体力行,他的家族一定可以兴旺。他在他的家前面种了两棵松树,松树旁写到清荫大庇,我这个树荫可以庇荫我们子孙千年之后不衰,他有这个信心。诸位长辈、朋友们,我们现在的行为风范有没有把握我们家道承传百年、千年不衰?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能把这一分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刚好我有一次在桃园讲课,底下来了一位长者,他看起来很有福报相,一看就是做大官的。他一进来,很认真在那里听课,时不时还在抄笔记。我被这个长者的态度感动了,我们做他的儿子都绰绰有余,他的年纪都是我们父亲的年纪,还这麽谦恭。所以我们战战兢兢在那里分享,刚好后半段半个小时我们讲到范仲淹先生很多的风范。后来我下台来,果不其然这位长者是桃园县的副县长,我们就请父母官上来给我们致辞。这位长者的第一句话让我们非常感动,他说: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诸位老师们,千年之后的子孙称呼自己的祖宗如此的恭敬,范文正公。在历史上,封为文正公的读书人屈指可数,当他的子孙念到自己祖宗的封号,那对他的生命都是一种洗礼,我要以祖宗为风范,不能让祖宗丢脸。这个副县长第二句话说,我这辈子惭愧,还不能达到我祖宗的德行,但是我这辈子没有让我的祖宗丢脸。这位长者造桥铺路一辈子,做了三十多年的公务员,台北捷运也是他做下来的,他是重要的主管。所以连范仲淹的后代一千年之后,选择职业他们都考虑再三,一定是利益社会国家的。 我们冷静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留在我们孩子、留在我们孙子心目当中的是什麽样的影像?这个就非常重要了。这都是范公给我们的启发。范仲淹先生的家族可以承传一千年,他的经验都记录在《范仲淹全集》里面,我们要有志气把他的经验承传过来,我们也能够再开创一个千年不衰的家道,这才是知耻,有羞耻心。我们有这样的定位,那范仲淹先生也很欣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同胞们都能够对国家社会有一种责任、有一种承担。你看范仲淹先生的家道传了一千年的子孙,人家一个败家子都没有,我们这麽一不小心就生了一个出来,差那麽多,差在心地的肚量。范公的后代有次到我们中心去学习,当他站上台去,他说我很惭愧,我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底下的学员们听到以后自自然然响起一片掌声,还有人忍不住激动站起来鼓掌。 诸位长辈、朋友们,这个麦克风告诉我们接下来讲的是重点,希不希望一、二百年之后,有个年轻人站上台去说我是某某人的后代,底下响起一片掌声?希不希望你的子孙走到哪都是受到人的欢迎、受到人的爱戴?我相信在我们马来西亚只要这个年轻人站上去说我是沈慕羽老先生的后代,底下一定响起一片掌声。我们只要把圣贤人的精神承传下来,我们就是圣贤人实质的子孙,我们也是范公的子孙,我们也是沈老的子孙。因为这些老人家他觉得文化的承传比他的家庭更重要,他格局很大,所以面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有这分志向要承传文化,疼我们就跟自己的子孙一样。 那天我们一起去看沈老,老人家九十五岁了,看到我们去,高兴,居然一连唱了十几首歌曲,爱国歌曲,而且还自己弹琴。这股精神已经跟我们的生命融成一体。老人家说到教书是没有钱途的行业(这个钱是金钱的钱),但是民族的利益比钱更重要。民族的利益只要丧失掉了,很可能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确实世界有这麽多的古文明,之后都灭亡了,再也找不回来了,就是因为没有承传下来。所以我们整个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年不衰,都是有这些圣哲人的浩然正气,这一分对民族的道义、孝心,才能让文化不断,才能让后面的子孙都能得到这些智慧的庇荫、加持。 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站上来说,诸位朋友,我是秦桧的后代。他假如这麽说,还得带一支雨伞,不然会被东西给砸到。但是诸位朋友们,绝对没有秦桧的后代,因为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做出不好的行为会断子绝孙。所以真正爱护后代子孙,最重要的是积阴德给子孙,积最好的德行风范让后代子孙效法,这是真正的慈爱、真正的智慧。范公有高度的智慧,他的这一分爱心,他那时候义田,捐了很多的田地供大众来过生活是一千亩;到了清朝,他的子孙是发扬光大到了四千亩。现在范公的后代,听说估计已经超过一百万人,而且我们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公务员、老师居多,都有承传读书人的这分风范传下去。 刚刚讲到先有肚量、先有智慧非常重要。你看曹操肚量太小,曹操有一次逃亡的时候,遇到他父亲的一个朋友,保护他、照顾他,他很有怀疑心,以为这个长者会出卖他,后来他就把他们给杀害了。了解到自己误杀了这个长辈,曹操不只没有惭愧,他居然是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以天下人负我」,心胸狭隘。曹操能当宰相,绝对是祖上最起码要有好几代的积德,他才能当宰相。但是假如这个福现前,子孙没有德就麻烦了。曹操后来年老的时候头痛,结果华佗来给他看病。曹操为什麽头很痛?时时都是算计别人,怎麽可能不头痛,是不是?常常看人都很顺眼,心广体胖不会头痛。华佗看完之后说,我能帮你治,但是要把你的脑袋剖开来。这个曹操一听,说你是要我的命吗?他不信任神医,还把华佗打个半死,结果华佗就因为病重死在监狱里面。 所以曹操不是伤害了华佗的命而已,他把很可能让华佗救活的成百上千人的命运都给毁掉了。他种了这个恶因结恶果,他自己的孩子后来得了重病,华佗已经不在了,他自己感叹,假如华佗还在,我的儿子就不会死了,我就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曹操死后,你看上行下效,你肚量太小了,他第一代就发生什麽?兄弟相残,大家一定都听过七步诗,曹操的儿子曹丕跟曹植。你看哥哥要置弟弟於死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你上面一代做不好的榜样,下面一代马上就变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要留与儿孙做好样子看。曹操到了孙子第三代就被司马家族给篡位,而且还诛了他三族的人,所以曹操的后代已经绝后了。 所以我们应该是开后代千年好的家风,是这样的定位。有位老师他听到这些过程,他就非常感动,他说到,小的时候看到他的爷爷,爷爷是村里面的干部,非常爱护邻里乡党,人民没饭吃了,都是把自己的先拿出去,自己吃一些比较粗糙的东西。印在孩子的心田里面,也很佩服爷爷。这个老师有天,因为念中学必须住校,礼拜六、礼拜天回自己的家里,那天他坐着摩托车,然后到了家门口。这个摩托车司机看到他们家,突然问了一句话,某某人是你的什麽人?他马上说:那是我爷爷。这个摩托车司机听了很感动说:你爷爷人很好,以前我们都接受过他的帮忙。然后说着说着他就坐上摩托车要离开。这位老师说:我还没给你钱。他说:不用了,不用了。你看他的后代走到哪,都受到爷爷的庇荫。诸位长辈朋友们,希不希望孩子坐摩托车不用钱?不是,不是。 这件事情对我很有启发,我小时候成长的过程,求学的过程,走到哪都有亲戚很照顾我,到台中、到新竹都有长辈照顾我。我以前以为可能是我长得很可爱,后来深入文化、深入教育、深入圣贤教诲,明白了,不是我很可爱,是父母对待这些亲朋好友都非常真诚,亲朋好友一有困难,能帮的一定尽全力去帮。在我的脑海里,非常深刻的印象,亲戚的孩子没有钱读书了,我父亲二话不说一定把这个学费就送过去。而且我那时候年龄这麽小,父亲对我们也没有说,朋友有难、亲戚有难,你要去帮助。整个成长过程,父亲从没有跟我们讲过这样子的话,也从没有告诉我们要孝顺爷爷、要孝顺奶奶、做人要孝顺,没有用言语说过,都是做给我们看,而身教对人心的感动远远超过言语。 所以当父亲把钱拿给亲戚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有感受到父亲根本没有想要把这个钱要回来。你看没有言语的沟通,心灵都可以感受到。由於父亲这样的风范,我们自然对朋友都有这分的道义,所以三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人缘都还不错。其实人际关系都是父母教给我们的,因为父母真诚的付出,所以这些亲戚朋友都记住了这分道义、这分情义,一有机会,他的孩子来了,都是尽力的来呵护他们。真的我们这一生不知道得到父母、爷爷、奶奶,甚至我们的祖宗,多少的庇荫。明白这些道理,人就常存一个感恩的心,希望透过自己这一生的努力,能够让所有爱护我们的人,甚至於我们的祖宗,觉得光荣、觉得安慰,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价值。 所以一定是先有肚量、先有智慧再发展才华、知识、技能,这都是智慧的关键。而智慧就是时时看到根本,一切言语行为的根本就是这颗心地。而福田也靠心耕,我们在经典当中看到一段话,对我们教育孩子、从事教职工作很有提醒。这句话提到,「得乎道而喜」,一个人是因为力行道德而喜悦,他这个喜悦可以延续很久:「得乎欲而喜」,他是因为欲望的满足而高兴,那他这个高兴的背后,他人生的悲哀已经接近了,「悲可立俟」。这句话是让我们看到,到底我们引导孩子所谓的幸福人生是循着道义幸福,还是满足欲望的路?这个差异很大,孩子是欲望长了,还是德行长了? 在深圳的报纸报导到,有个六岁的女孩跟母亲出去买东西,想买的东西还没买够,她母亲的钱花光了,妈妈跟她说:这些东西家里有了,别再买了。她当下脾气很大就打她妈妈,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结果旁边的路人看不下去,就对她母亲讲:这孩子太嚣张了,你要教训教训她。那个妈妈说:我舍不得打。她六岁会打母亲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你看我们把她的人生倒带,倒到她一、二岁的时候,同样的情景,她给妈妈要东西,妈妈说:这些已经有了,别买了。她马上在地上大哭大闹,这时候妈妈说:好啦,买给你。你看她从流眼泪马上变成什麽?破涕为笑。当她在笑的时候,母亲知不知道她人生的方向错了?欲是深渊,欲望不容易满足,所以不要不断增长孩子的欲望。 说到这里,我就很感谢我的母亲,你看我以前也是给我妈妈要过东西,然后还在那里打滚。因为我跟我妈妈用讲的,我妈妈还是如如不动在那里看书,之后我想,好,使出浑身解数,就在那里打滚。打了十五分钟,结果我妈妈还是一动不动,你无理取闹,不理你。突然我就站起来,我开悟了,开悟什麽?第一冬天的地很冷,第二其实打滚也满累的,休息一下。你看父母很有原则,老师很有原则,孩子就不敢撒野,不敢无理取闹,他就会顺着正确的做人态度来走,循规蹈矩。所以愈明白教育,愈感父母老师的恩德。 我们看到这个女孩她自己的人生有悲哀,六岁就变成这样,也是她父母的悲哀,甚至於是她往后嫁给谁,那个家就悲哀。所以诸位长辈、朋友们,你看,假如我们的女孩脾气不好,我们能不能想说,气死我了,赶快把她嫁出去吧。这样没有道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要教育好自己的女孩是成就别人的家庭、家族。 但是得乎道而喜,他是力行道德而喜悦,他那个喜悦是一辈子都快乐。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吝啬,很难把我荷包里的钱掏出来,但是我出外校外教学,看到我奶奶喜欢吃的东西我就会把它买起来。比方我买了豆腐乳,我把它抱在怀里,从买就开始高兴,因为我的脑海里都想到,我奶奶接了这一罐豆腐乳不知道会高兴成什麽样子。你看一路高兴,接着不只我高兴,奶奶也高兴,我看到大家的笑容,大家都高兴。奶奶接完以后,真的一辈子都高兴,每次都说到,我的孙子很孝顺,尤其拿到豆腐乳那个礼拜,逢人就说,而且还会拿出来,来来,请你吃一块。 一个人力行孝道、力行仁爱心,不只接受的人欢喜,所有感受到的人都欢喜,甚至於所有感受到的人他那一分善心也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提到,我们修身,去掉自私自利,去掉坏脾气,还要去掉愚昧,有真实的智慧,去掉傲慢,去掉怀疑,相信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人之初、性本善,都能透过我们行为的风范把他们的善心给唤醒。这样我们真能身修而后就能家齐、而后治国,为这个社会国家做出真正的贡献。好,今天早上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