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是的,就应该是心灵的误会。 [打印本页]

作者: levi's    时间: 07-9-12 02:54
标题: 是的,就应该是心灵的误会。
就在一年前,得上的这个病。刚开始还不知道是抑郁症,但是自己非常坚定对父母说:我的心理肯定出大问题了,因为那种心理的难受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心境恶略的就想着自己真的没有理由活下去了。没想到一去医院检查,医生的结论是轻度抑郁症,我的天哪,当时直接被吓住了,偶像张国荣突然在我脑子里不停的闪,真的没办法接受。回到家里以后,爸爸做的第一件是就是赶到学校给我办了休学,那是我刚升入高三,本来还想雄心勃勃去努力考大学呢,这下一切都成了泡影。
    接下来是在医院度过的(现在叫西安是精神卫生中心,后来才知道就是以前的精神病院,我的妈呀)。每天都要打吊针,躺在病床上,看着周围的病友,我不停的提醒自己,只是心里病不是精神病。吊针里面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只知道每天都要吃2片叫喜普妙的抗抑郁药,后来的经验告诉我这种药对我无效。回到家后,吃了很多种抗抑郁的药,效果都不好,后来那个教授没办法了,说让我试试老药,于是就开了一瓶丙咪嗪(一瓶这个药还没有一片喜普妙贵呢!).我怎麽都不敢相信就是这个不值钱的东西解决了我的打问题。(不是做广告,个体差异较大,换药请谨慎)两个前去医院做了一次电诊断(第一次知道心里疾病还能用仪器测出来),诊断之前医生让我在一张表格上选填了十二项自己想要测试的项目,一项的费用是十元。我填上了抑郁,焦虑,社恐,记忆力减退,莫名其妙的紧张等十二项,然后就被叫到了诊断室。坐下来之后,医生叫我握住那个铁棒,安静的坐在那里就好了,开始诊断。二十分钟左右就结束了,检验结果也出来了。所有的测试项目标准值是-6,而我最高的才是-7,天哪,我告诉自己天就快亮了!这是2007年6月30日发生的事,我忘不了的。
    当我几天后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女友时,她却告诉我要和我分手,呵呵,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分手的理由是说我和她在一起的10个月我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她受不了了。其实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就告诉她我有抑郁症,咱们两个不合适,到时侯你就会受不了的。她很坚定的说:只要你不放弃我就不放弃。谁知道最终我还根本没想到放弃的时候她就放弃了,那几天真的很难受。不过我不怪她,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抑郁症的朋友才会真正了解,抑郁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现在家长还是要我在家里休息,不让我去学校。他们很清楚,我就是学习压力过重给压坏的。其实当年的中考成绩是全校第一,上了高中后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还是拿初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想想真的非常非常幼稚。
    病友们,抑郁症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真的非常非常巨大,不过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心境恶略全是不真实的,不是客观存在的,那只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某个组织出现了异常。抑郁症绝对能好,等到大家好了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得上这个病不是我们的错,可能只是一次心灵的误会,是的,就应该是心灵的误会!还没走出来的朋友可能就是因为治疗方法不适合自己或者治疗时间不够。
    在这一年中,我的家里面几乎尝试了所有的方法。听说心里咨询有效,直接没有犹豫,通过一个心里研究所找到了陕西心里协会的理事长给我做了四次心里咨询,可能是那时候病的很重,加上咨询的的次数不够,最终宣布基本无效。听说迷信的方法有效,直接没有犹豫,四处打听后,坐着车直接杀到陕北绥德县,找到了一个当地很有名的神神(就是传说中会做法的人,当地人都这么叫)给我看病,过程真把我下了一跳!还有,那些主流的抗抑郁药几乎都尝过了。
    现在看来得上抑郁症确实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特殊经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笑)
    我想通过这个网站能交到一些同样都被这个病折磨中或折磨过的好朋友,我们共同度过。分担痛苦分享快乐。我今年19岁,长安人,现在在家修养(幸福中),QQ282246131   能交到同城的朋友最好,因为等我们了解了对方后可以在周末约出来一起玩。一起购物,一起吃饭,一起唱歌,一起聊天,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我们曾经共同渡过!!!!
作者: knightzzy    时间: 07-9-12 03:11
呵呵,看来楼主恢复情况不错.
可惜我都从西安毕业几年了,要不我们还能交流下
作者: 蓝风    时间: 07-9-12 06:45
楼主好运!
作者: 小刀    时间: 07-9-12 07:13
楼主好样的,真棒
作者: 波波    时间: 07-9-12 08:46
推荐楼主找第四军医大的施旺红教授(他在我们论坛设有专栏http://www.sunofus.org/bbs/forum-77-1.html)咨询,通过学习森田疗法,顺其自然抗郁抑。


祝楼主好运!早日走出抑郁。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