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很多声音在告诉我们要整理,要规划,要部署,要流程改造,要上工作流软件,要上CRM(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 要上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将人从杂乱带往清晰,从无序带往有序。可惜有些系统理念上高效,实际上低效,甚至反效率。其原因也不难想象,比如它制造了很多关于工作的工作(work about work),而不是帮助你做好工作本身。 为了维持它,你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整其它系统,安排人员培训,适应这些系统,到最后不是系统为人所用,而是人为系统所用;不是狗在摇尾巴,而是尾巴在摇狗(Tail wags the dog)。如果不良商人卖给你的,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系统,那就更是噩梦了。一句话,可能大家是在花钱买罪受。
看《杂乱并非无章》书后,我拍胸叫绝,一声长叹:若果如此,大家还ER个P啊!杂乱,无序好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号称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时间、办公室、工作流程、甚至组织未来的人。美国有一个协会,名叫奶泡协会(NAPO,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Organizers),有几千会员,你可以花上两个小时时间,和279块钱,参加其网络课程,学习如何管理时间。听说有个贪官用MBA的方法管理多个情妇。他如果想进一步国际化,规范化,不如去参加这奶泡协会,学习如何同时泡几个奶,或者说,如何multi-tasking.
完整(completeness: awash in useful mess): 一般的商店分门别类,根据市场的热门需求,卖时下畅销的产品,可是 卖五金百货的Harvey就不一样,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比如防洪器材,这些器材或许两三年卖不了一件,可是一旦真的发生了,便一销而空。因此,没有被各种各样库存和物流系统玷污过的Harvey,居然越做越好,把一些管理现代化的商店给打败了。分门别类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妨想一想Yahoo和Google的不同命运吧。Yahoo做搜索,很强调分类。结果却被什么都能搜的Google甩到后面。
共鸣(resonance: in tune with the external):杂乱的系统更容易让一个系统和外界社会发生和谐关系,如果整理过度,会让系统与外界隔绝(Neatness tends to insulate a system from and remain at odds with such influences.)创意的产生,和杂乱大有关联。科学到了顶尖境界,并非一些科学教宣扬的那样是遵循科学方法的结果,而是在思维的持续关注过程中,偶尔在杂乱中找到了一些规律。比如在乱糟糟办公室中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比如杂乱之教父(godfather of disorder)爱因斯坦(想想他的头发和胡子吧), 比如在苹果树下被砸出了力学定律的牛顿。当然,这些人精神都长期灌注于一件事上,故而能乱乱的环境中偶尔开悟,这种现象学名serendipity。如果你没有这种持续的关注,和事先的知识和学科素养,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灵光一现的serendipity. 你让我坐在苹果树下,你去摇,让苹果噼噼啪啪雨点一样掉在我头上,我也不会发现出什么定律来。一个人有心,能在杂乱中发现关联,灵感的星星之火,会在他的头脑中成燎原之势。
发明:(invention: creative disorder): 很多大厨做饭,发明新食谱,都喜欢把大量佐料摆出来。过度整洁,会限制新奇的产生(neatness tends to limit novelty and the unexpected and sweeps them aside when they do occur.)爱迪生在找到钨丝之前,就到处乱找,用了包括纸张、棉花、竹子在内的无数材料,这些实验中他自己的实验室都着火烧掉了。
效率(efficiency: a messy route to the target): 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搞不赢,其敌人是恐怖分子和所谓“反叛者”(insurgents),照说小布什还是MBA呢,问题坏就坏在这里,一个学了MBA的人,怎么去对付根本不按规矩出牌的人?古时候打仗,熟读兵书的赵括按兵书打,结果惨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反而是出奇制胜。打仗就是这样,战况随时在变,你不可能一成不变,希望敌人恰好按照你的计划,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出现在某个埋伏 地点。这不叫打仗,这叫双规,叫法办。我觉得我们过度相信诸葛亮式的 “神机妙算”这真不是什么好事。21世纪什么最贵? 是有所准备,却又能灵活应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