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对抑郁症药物治疗的6大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malloc
时间:
07-7-24 22:06
标题:
对抑郁症药物治疗的6大误区
感冒了,我们不会怕别人知道。吃些药来改善症状,让自己的身体快些好起来,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感冒毕竟是“小毛病”,除非有严重的并发症,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心理疾病就不是这样了。出了问题我们不容易自己判别出来,只是一个方面。最最“要命”的,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去看医生,去吃药的话,一般人都会有所顾虑: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会不会以为我得了精神病?我难道真的是有心理疾病了?如果每天吃药的话,别人会怎么看?
心理感冒同样正常
现在的人们真的是越来越紧张了。我们虽然不像父辈那样每天为吃和穿而发愁,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紧张往往使得我们感觉到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的人发生抑郁/焦虑情绪就在所难免。遇到不如意或不愉快,出现情绪波动更是常有的事。这就好像体力劳动以后感觉到肌肉酸痛一样的顺理成章。
这种情况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我们的心理问题到了没法自己解决的程度,也许患上了如感冒一样的心理疾病,这个时候请专业的医生帮助解决,就显得很重要。
不要害怕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每刻不停地进行着,不出问题才是稀奇的事!
许多病人常以失眠、头晕、身体各处的疼痛、胸闷、气短、胃部不适等各种躯体不适到医院就诊,相当一部分人是查不出任何问题的。这个时候,医生就会告知病人你患有抑郁或焦虑。一部分人听后心里很反感,怀疑医生诊断错了。更不好意思或不敢与医生交流,即便医生开了处方也不去取药,认为医生开的药根本就不对症。其实他们是因为害怕听到自己得了心理疾病而采取逃避态度来应对。
在这里,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心理疾病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在医生指导之下坚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治疗无效缘于错误的方法
相当一部分心理疾病患者抱怨说,吃了医生开的药,心理疾病并没有好转。虽然其中不乏病情顽固难治的人,但很多人却是因为在治疗期间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导致了不佳的结果。
所以,我们将抑郁症症常见的错误认识和作为提出来,为读者作为反面教材:
抑郁症药物治疗6大误区
误区一:拒绝服药
抑郁/焦虑障碍病人认为,我的病是由于遇到了不幸或烦心的事引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那些事不解决我的病就好不了。吃药解决不了问题。
提示:引起情绪障碍的归因是具体的事件。但为什么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呢?
一个人情绪的背后是有其生物学基础的,当一个人情绪长时间不正常时,其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就会发生失衡,这时单纯采用心理治疗效果就欠佳。如果加用药物治疗帮助失衡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快速恢复平衡,病人的不适症状就会较快消失。
误区二:害怕药物副作用
部分有焦虑障碍的人在阅读药物说明书时往往不太注意药物的作用,而对其副作用格外关注。常常在服用后,说明书上有什么副作用服用后就立即发生,这在医学上称为“自我暗示”作用。
提示:国外法律上有一条规定:如果病人在服用药物时,出现了说明书上写到的副作用,药厂是不负责赔偿的。因此进口药、合资药从研制、试验一直到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哪怕只有一个人发生,也会写入说明书。其实药物有副作用是医生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只要病人如实的告知医生自己曾经患过什么病,有什么药物过敏史,医生会认真斟酌病人适合服什么药。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是可以保证用药安全的。
误区三:急于求成,尚未起效即停药
服用药物几天了,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应该向医生要求换药了。
提示:新型抗抑郁、抗焦虑药是通过调整神经递质来治疗疾病的。从开始服药到起效,往往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不像止痛、安眠药一样服用几小时或一两天即可见效。医生一般会向病人讲解清楚。常用新型抗抑郁、焦虑药(如百优解、赛乐特、喜普妙)等比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罗拉、安定等)有许多优点,如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不成瘾、服用方便、剂量无须调整等。相比之下,价格也偏高。不能因为起效慢而停用,造成药费的浪费。
误区四:症状好转后即停药
坚持服药一至两个月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症状消失,就不用再吃药了。
提示:抑郁症/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病,需按疗程服药方可治愈。一般首次患病后疗程为六至九个月;第二次发病疗程为一至二年;第三次发病则需终身服药。病情较轻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虽然消失,但停药后两至三周后又会反复。所以服药时要严格按医嘱。即使完成本疗程的用药以后,也要定期找医生复查,避免症状反复而延长治疗疗程。
误区五:服用有效,一服到底
按医生处方服药后,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停药后病情反复可就麻烦了。所以一直坚持按此处方服药。
提示:为了尽快缓解病人的症状,医生在治疗早期可能会新药老药配合应用(如百优解配罗拉、百优解配黛力新)。病人便照方抓药,连续服用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医生之所以会这样开具处方,是因为一些老药起效快,容易短期内控制病情。但老药又可能发生依赖。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定期到医生那里复诊,由医生对所服药种和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误区六:只愿服药,拒绝心理治疗
吃药既然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去做心理治疗呢?
提示:对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的抑郁/焦虑病人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配合心理治疗,才能比较彻底的治愈。如果不从心理方面彻底进行改善,停药后再遇到不愉快或不良刺激,病情很容易复发其实心理辅导或治疗对病人今后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大可不必羞于走进心理诊室。
最后的说明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有效的沟通。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心理治疗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加强对心理疾病方面的认识,端正态度。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受益。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