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自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打印本页]

作者: 晔阳    时间: 07-5-25 22:09
标题: 自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自杀的率的增加是这些年来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尽管查出许许多多的相关原因,但无疑,强烈的“无能感”在自杀者心中已经上升到了最高的顶峰。有个网友问得好,当年革命先烈入死牢,做右派,国家困难,缺吃少穿,也没这么多抑郁,也没这么多自杀。为什么现在不愁吃喝,生活越来越好,反倒厌世,x 生,自求结束?这里怕是另有原因。

大家知道尽管每个自杀成功者都有貌似“合理”的自杀原因,但是,同样的原因在许多其它人身上是不会引起自杀的。也就是说,这些人一般都“想不开”。根据这几年的研究,发现自杀者想不开的原因与脑内细胞的“活力程度”有关。这取决于,细胞的信号传导系统的障碍。也已发现自杀成功者和动物模型的大脑结构(前脑和海马)中有一种叫做MAPK 细胞传导连的磷酸化障碍。这是由本坛专业队伍中的冯平福教授和美国的
Dwivedi 的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下面的杂志上)。这种病理变化有可能使得自杀者难于把负面信息成功的转化为“能懂得”正面决策。当然,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明。

Dwivedi Y, Rizavi HS, Roberts RC, ConleyRC, Tamminga CA, Pandey GN (2001) Reduced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ERK1/2MAP kinase in the post-mortem brain of depressed suicide subjects. J Neurochem 77:916-928.
Feng P, Guan Z,Yang X, Fang J (2003) Impairments of ERK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e brain in a rat model of depression induced by neonatal exposure of clomipramine. Brain Res 991:195-205.

[ 本帖最后由 晔阳 于 07-7-27 04:50 编辑 ]
作者: starlamb    时间: 07-5-26 21:41
标题: 回复 #1 晔阳 的帖子
我看过有关动物因为孤单而忧郁。。。再来就是很快就死亡的报道试验,
想不到人类及动物的脑里都有同样的细胞。。。
难怪动物的性情其实与人类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晔阳老师,发的帖子越来越有深度。
作者: 晔阳    时间: 07-5-27 12:05
谢谢小羊。鄙人也是很想拯救据有自杀意念的所有人。
作者: starlamb    时间: 07-5-27 12:11
标题: 回复 #3 晔阳 的帖子
不过想要自杀的人,才不会去理会什么脑里的细胞传导连的磷酸化障碍。呵呵!
我自己也经历了这很不好的示范。
像我割了脉,看见血时。。。有很兴奋的感觉。
这感觉在医学上能够怎么解说呢?
作者: 晔阳    时间: 07-5-27 12:24
细胞兴奋阈值升高,兴奋性降低了。出现了细胞的“饥渴”,

原帖由 dorcasliu80 于 07-5-27 12:11 发表
不过想要自杀的人,才不会去理会什么脑里的细胞传导连的磷酸化障碍。呵呵!
我自己也经历了这很不好的示范。
像我割了脉,看见血时。。。有很兴奋的感觉。
这感觉在医学上能够怎么解说呢?

作者: starlamb    时间: 07-5-27 12:42
标题: 回复 #5 晔阳 的帖子
细胞兴奋阈是什么?
英文名称呢?
作者: 晔阳    时间: 07-5-28 09:58
阈值是生理学上的名词,即threshod.. 在抑郁患者的研究发现,皮层刺激引起的兴奋波远小于正常人。

原帖由 dorcasliu80 于 07-5-27 12:42 发表
细胞兴奋阈是什么?
英文名称呢?

作者: 发条橙    时间: 07-7-11 15:19
看不出抑郁,自杀这些和生物学机制
有啥关系,
抑郁应该是生活环境造成的吧
作者: 渴望宁静    时间: 07-7-12 02:26
也看过一些类似研究报道,但不敢苟同。据分析自杀者90%都是抑郁症患者,那么自杀的机制应该就是引起抑郁的机制,我不认为会有自杀本身的特殊机制。我赞同全球躁郁症权威,Johns Hopkins医学院教授凯·杰米拉的专著《夜,骤然而降——了解自杀》中对自杀的分析。

[ 本帖最后由 渴望宁静 于 07-7-22 17:10 编辑 ]
作者: 晔阳    时间: 07-7-27 01:15
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你可以说瓜孰蒂落,你可以说地心引力,你可以说xx. 尽管对于“自杀”二字人们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但人们在探索,人们在试图了解,人们在试图阻止这种“伤心事件”的发生。
当今世界科学变化的速度真不惜用“日新月异”。人体基因编码的彻底破解,对于人们了解生命的原理无疑铺设了一条宽广的大道。人们不禁分析自杀者的社会原因,人们也在分析它的生物学原因。毫无疑问的是人们对“严重事件”的反映在不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生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思维和“决定”都是在生物分子水平的活动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分子的个体,就没有“思想”和“思维”,就没有自杀的“意念”。通过对大量“自杀者”的脑细胞分析,发现他们脑内有共同的“分子生物学变化特征”难道不是可以理解的吗?

事实是,不管你理解不理解,这一群人, 而不是另一群人,的生物特质都可能是导致这类人群作出“自杀”选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而我们如果能够比较早期的预则这种基础并改变这种基础,无疑是会利于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另一种力量。或许,给他一粒小小的“药片”可以救人一命。

科学是可知的,也是知之不尽的。

[ 本帖最后由 晔阳 于 07-7-27 04:51 编辑 ]
作者: 羽毛    时间: 07-7-27 01:22
这样看起来,咋像是智商问题。。。
作者: 晔阳    时间: 07-7-27 05:09
尽管知识和智商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但智商与知识还不是一个概念。不想误导大家的是,(1)即便是“自杀意念” 有其特定的生物学基础,这不应该与心理疏导校正自杀思维有任何冲突;(2)有与自杀患者
类同的生物学特质的人,未必一定有自杀意念因为那是需要强烈的诱发因素刺激的。从防止自杀来讲,可以使用一切可用的方法。


原帖由 羽毛 于 07-7-27 01:22 发表
这样看起来,咋像是智商问题。。。

作者: xtcclover    时间: 07-7-30 16:56
有点深奥啊
还好是学生物的
大体能明白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