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To 子哲
[打印本页]
作者:
长风
时间:
03-9-24 16:05
标题:
To 子哲
"假如到时候,我好久没留言,没有答复别人的帖子,那么,估计我已经病发了"
看得出你对复发的无奈,子哲,换种方式
或许是我的年龄小,或许是因为我们走过的路不同
但我觉得你的复发,还是一种很强的心理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你一直存在的心理暗示
或许你觉得我一直在宣扬心理治疗,那是因为我有我的经历,最初我也确实想这样做
药物在治疗抑郁症上的作用那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的经验可以说明一切,我们国家近20年来的实践也足以证明了这些
我的抑郁症不是很典型,不管是诱因还是四年来的挣扎,很少有人和我类似,过去我还患有严重的神经症,这也是我用药物丝毫不起作用的原因,我不得不选择了共存,领悟,抗争的心理治疗的道路
另外我觉得,矛盾的发展总是此消彼长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我们每个抑郁过的人都明白,双管齐下会更好,可是怎样做到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现在大家对抑郁症似乎很了解,其实都太肤浅了,在我看来,抑郁症这类病完全治好了又怎么会复发呢?在我看来,抑郁症完全是自己的内因造成,外因只不过是种催化剂.所以我就一直比较的看好心理治疗,当然这也受到我的心理老师的影响.然而,看看无奈的燕子,看看长裙,再看看你,我真的有点迷茫.我现在开始发现自己的康复只能是自己的幸运,对于广大抑郁朋友的作用却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大......一切还需更大的努力!
作者:
长裙
时间:
03-9-24 16:59
“在我看来,抑郁症这类病完全治好了又怎么会复发呢?”
长风大侠你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我的主治医生,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教授,
年龄很大了,治疗抑郁症是比较权威的,
兼任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和《上海精神医学》杂志副主编。
他说有些病患过后会产生免疫力,
比如天花,得过了这辈子再也不会患了,
但是抑郁症不同,就算彻底康复了,
我们也会变得脆弱,
工作压力大、情绪状态差、季节交替时容易导致复发,
最好的办法是终身服药
(因人而异,不代表所有人,
而且是在每年易复发季节吃药,
并不是这辈子天天吃),
长期补充缺少的那种神经递质。
有时我们的心理状态很好,
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舒服的躯体症状,
比如头晕乏力,睡眠不好等,
这并不因为我们的心理有问题,
而是大脑皮层缺少了那种神经递质所导致的,
是生理上的问题,
吃药是直接有效的办法。
当然性格的缺陷、压力大、追求完美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缺少这种神经递质,
所以心理治疗和服药两者结合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
啄木鸟
时间:
03-9-24 21:02
长裙你知道、吗?走出抑郁的作者就曾经是抑郁症,他
后来不是恢复的很好吗?还有林肯也曾经抑郁过,但他后
来也过的很好啊!所以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如果你
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听三十分钟音乐,一定比你吃药
好多了(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运动后人体类产生的化学物
质可以抑制抑郁症状,科学家在动物身上作过实验,
作者:
长风
时间:
03-9-25 10:29
to 长裙
你没有完全读懂我的意思
我是想说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都是肤浅的
而且不同的抑郁个体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
我只希望子哲能换一种对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不是让他放弃药物,放弃已经形成了的治疗习惯
同时
我也绝对没有反对使用药物的意思
我之所以不用,并不是说药物会有什么副作用,会有依赖性
而是由于我的个体原因
过去发表的一些贴子
我一直按照自己的经历和治疗经验去谈
现在想想确实有些不妥
以后我会注意发帖子时的客观性
只希望我的经历能给类似于我的朋友有所启发
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
共同战胜抑郁
战胜它的复发
不要再让那么多人战战兢兢
会有那一天的
就好比在我最黑暗的时候
我用这句话鼓励自己活下去一样
现在我的一切不都改变了吗?
只希望越快越好! :roll:
作者:
长裙
时间:
03-9-25 11:17
我觉得啄木鸟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我并没有说抑郁症不能彻底康复啊,
林肯得过、邱吉尔得过、黛安娜王妃得过,
很多名人得过,后来他们都恢复的很好,
但他们是易感群体,我们也是,
“所以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如果你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听三十分钟音乐”
这种主观努力结合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可以避免复发。
另外长风大侠,我当然理解你的意思,
我的主治医生说,
抑郁症是很奇怪的,因人而异,
有人吃药有用,有人心理治疗有效,
所以每人应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这期间必然会走一些弯路,
会多次尝试,
祝福每个人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
健康幸福!
作者:
长裙
时间:
03-9-25 12:01
我说的终身服药只是在易复发季节吃一些药,
并不是这一辈子天天吃,
不要误解,
这也是医生建议的。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