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 [打印本页]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3:43
标题: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
(一)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简述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Attachment-Focused Family Therapy, AFFT)起源于对寄养或收养家庭中出现发展性创伤或依恋失调的孩子进行的干预治疗。AFFT也被称为“双向发展心理治疗”(Dyadic Developmental Psychotherapy)。
AFFT是一种基于依恋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和研究的治疗模型,它让所有家庭成员都感到安全,为家庭成员提供成长机会。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安全地讲述自己的体验,安全和主体间探索出现。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3:46
1依恋和主体间性
安全感是依恋理论的核心。缺乏安全感,个体便无法接受新的学习。不安全感会让人依赖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以及大脑中涉及前认知反应的更基本的部分。主体间性描述了婴儿学习自我、家庭、社区和文化的方式,描述了父母的体验(赋予某个事物或生命事件意义)如何传递给孩子。孩子的体验如何影响父母的持续成长。
依恋安全(attachment security)有利于发展个体对情绪状态及情感表达的调节,促进反思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ing)的发展。AFFT的情感-反思对话能够帮助家庭成员发展整合相关技巧,形成依恋关系和主体间性体验。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3:50
2情感调节
与照顾者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通常可以更好地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和相应情绪状态中的情绪表达。在婴幼儿形成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之前,婴儿的情感状态是在父母的积极参与下被共同调节的。父母通过匹配孩子情绪的情感表达,同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而协助婴儿学习调节情感和潜在情绪。而在忽视的情境中,婴幼儿可能无法充分发展自我调节能力,这样的孩子经常表现出非常难以预料的和脆弱的情感状态——怒气爆发、焦虑泛化、强烈恐惧等。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3:54
3反思功能
反思功能是儿童对自己内心世界,即儿童的思想、情绪、意图、愿望、价值观、信念、感知、记忆以及对他人内心世界的觉察能力。具备良好反思功能的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能注意和理解他人的非言语表达。
父母与孩子共同发展一套非言语交流的精细系统,他们彼此注意到对方的表达,猜测这种表达的意思,交流彼此的猜测,并根据对方对猜测的反应来微调自己的理解和活动。父母了解孩子,与孩子交流自己的觉察,然后以孩子的反应为指导,让孩子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心状态。孩子也能意识到父母的行为如何映射他的内心世界。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3:58
本帖最后由 觉照 于 23-9-14 14:02 编辑

(二) 依恋
1依恋的意义
向依恋对象寻求安全感是我们的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婴儿最初几年的发展很依赖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婴儿的安全感开始于其身体健康,包括食物、水、住所、衣物、保护身体免受伤害等,安全感也包括儿童的心理健康。年幼儿童的大脑在社会情感文化方面的学习依赖于他和依恋对象之间的安全感和持续接触。
亲子关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这个安全基地给予了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得以探索,探索过程中的害怕又使得孩子回到那个安全的避风港。孩子需要发展出从自己内心和从亲子关系两方面寻找安全感的能力。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4:04
2依恋的类型
儿童的人际交往根据安全依恋的类别可以分为:
(1)安全型。以安全依恋为基础,孩子能在依靠对象和依靠自我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虽然个体的自立的频率随着成熟而逐渐增多,然而对他人的依赖却会持续一生。


作者: 觉照    时间: 23-9-14 14:05
本帖最后由 觉照 于 23-9-14 14:10 编辑

因为对下面的原文不满意,故取消转载。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