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关注全面放开二胎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35
标题: 关注全面放开二胎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7 09:36 编辑
全面二孩政策来了,除了产床还缺啥
我要评论
2015年11月06日 07:06:0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姐,你运气真好,二孩全面放开了,你可以再生一个了!”收到妹妹的短信,王舒(化名)蹭地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有点不敢相信。
不过下一秒,她就不再怀疑了。因为,她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这个新消息刷了屏——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孩政策。
一夜时间,生还是不生,成了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
生,还是不生?
王舒是新疆人,前年生下第一个宝宝的时候,已经是36岁。尽管要再次面临高龄产妇的风险,但王舒还是坚定地想再要一个。
不过,因为自己还有个妹妹,王舒并不符合此前“单独二孩”的政策。所以,这个计划一直也没提上日程。
“但一个孩子太孤单了。”王舒和妹妹的感情很好,也因此,她始终觉得,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才是最合适的。她甚至想过,大不了交点罚款,也要再生一个。
家住上海的文雨(化名)是独生女,和王舒的想法类似,也希望以后两个孩子能有个伴儿。所以,当上海的“单独二孩”政策一落地,她就立马要了第二个宝宝。
“我们作为父母,总有一天会比孩子先走。至少,在父母走后,孩子还能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伴儿。”文雨说。
让她深有感触的,是身边一位刚刚失去孩子的朋友。“人到中年,孩子没了,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文雨说,恐怕这对父母这辈子都不会开心了,因为,这世间已经没什么好牵挂的了。
文雨的朋友,只是万千不幸家庭中的一个。多年来,“失独家庭”已经成为社会之痛,啃噬着许多父母的心。这也是王舒坚定地想要两个孩子的另一个原因。
“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一生没灾没病,如果最后白发人送了黑发人,那是我绝对接受不了的。”所以,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消息传来,王舒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就把消息传给了丈夫。
但是,不愿生二孩的妈妈也不少,90后新妈妈李雪(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我和老公两个人,除了要养孩子,以后还有4个老人要照顾。两个人的工资养七口人,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再要一个,就是八口,那真是得不吃不喝了。”李雪的这本经济账,彻底打消了要二孩的念头。
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现实。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消息传出后,不少80后、90后就感慨,“我们竟然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还有人形象地比喻,“421”阵型变成“422”阵型,“中场球员”要被累趴下了。
但从事生物科研工作的80后妈妈王云(化名),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
“像我们这种做生物实验的,经常会碰化学试剂。所以,备孕少说要提前半年停止实验。再加上生孩子的时间,至少一年半都不能工作。”王云说,除非辞职转行,否则根本不要奢望要第二个孩子。
“但现在年纪也大了,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王云说。也因此,在决定要不要生不生二孩之前,摆在很多妈妈面前的,是要不要放弃现在的事业。
还有人则面临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年龄。10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答记者问时说,据测算,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妇女约60%在35岁以上。也因此,不少人虽然想要,但无奈已经高龄,只能作罢。
这种拉锯也体现在了数据上,财经网发起的一项“你会选择生二孩吗”的民意调查显示,18万受调查者中,“会生两个”的人数稍多,占总投票数的33.8%。但“只想生一个”的也不少,占比20.3%。紧随其后的是“想多生个,但碍于经济条件,只好生一个”,占比20.1%;“一个也不想生”的占比12.9%;还有7.4%表示没考虑过该问题。
二孩全面放开,谁压力山大,谁喜笑颜开?
就在大家还在热烈地讨论着“生还是不生”的问题时,与此紧密相连的家政市场、母婴用品市场也激动起来。
北京富平家政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对于家政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这样,请月嫂的人就多了,相应地,对育儿嫂、家政等需求也会增多。”该工作人员说,他们今后也会多调配人手,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婴儿潮”。
同样感到欣喜的,还有王萍(化名),她是某母婴智能产品电商的产品负责人。
“昨天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特别开心” 。王萍说,这对于母婴行业而言,有很大促进作用。“以后孩子多了,家庭需要母婴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会相应增加。”刚刚创业的她,看到了更大的市场。
王培安在答记者问时中也提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动对妇幼健康、婴幼用品、托幼服务、教育等领域的消费。从长期看,到205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但一些现实的压力也接踵而至,比如,前不久,不少媒体就报道了北京部分医院产床告急的情况。
据北京市卫计委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单独二孩的申请人数已经超过5.3万人。此外,因为一些民俗的影响,很多避开“羊年”的人,也都争相加入生育大潮,想在“猴年”生个猴宝宝。目前,北京不少医院产科孕妇建档已经超负荷。
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该院妇产中心的一位医生就明显地感受到了压力。“产科工作量确实有所增加,之前接诊量大概每天100多,现在增加了一倍”。
北京妇产医院则更是人满为患。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时发现,产床的紧俏,还滋生了号贩子的市场。他们或是驻守在医院大门两侧,或是分散在去往医院的必经之路上,每当有路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就会低声问一句:“要号吗?”医院产科门诊的号,也几乎形成了“统一价”,普通门诊300元,如果需要挂副主任医师的号,则需再加100元。
迎接新政策,除了产床,还缺什么?
在答记者问时,王培安也披露了一组数据:到2015年9月底,全国有17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再生育申请数量平稳增加。在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2014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7万,二孩出生人数明显增加。
受访专家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如何应对增长的人口,还需要多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是医疗资源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一般家庭生孩子,都想选择最好的医院,但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如何在区域内分配医疗资源,特别是产房产床,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此外,陆杰华认为,高龄产妇的问题也需要被重视。“现在‘生二孩’,比较着急的是70后,因此,对于高龄孕妇的医疗卫生服务要跟上,降低因为高龄产妇带来的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
未来的教育资源,也会因二孩的全面放开而感受到压力。陆杰华认为,教育资源如何分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提到,从决定公布到最终落地,法律、政策等还面临一个衔接的问题。
他说,全面放开二孩后,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市的计生条例等,所有的法律条文要做配套修改。同时,此前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也要面临调整。
比如,王培安在答记者问时明确,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不少人还关心,下一步,社会抚养费将如何调整。
同样会发生变化的还有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王培安认为,要把全面放开二孩这件好事办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内容更丰富了,要求也更高了。既要帮助群众生好孩子,又要管控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引导群众合理安排生育,防止出生人口出现大幅波动。
“事实上,随着政策的推行,整个公共政策都要跟着变化。”陆杰华说,“此前,经过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社会已经形成一种‘少生优生’的社会公共政策。如今,二孩放开后,就应该制定相对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这还需要多方面做好准备。”(记者 李林 实习生 陈妍霓)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35
二孩意愿调查:经济压力大仍是不愿生育主因
正文我来说两句(935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11-07 08:05:5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全面开放“二孩”:预计2030年中国总人口14.5亿
00
导读:以宜昌市为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不愿意生二孩的首要原因是教育费用太高,占比达52.8%;婚嫁成本高是第二大原因,占22.8%;第三大原因是“没有精力带孩子”,占21.8%。总之,经济压力成为城乡家庭一致公认的不生二孩首要原因。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全面二孩”政策迅速成为最热话题,在诸多行业引发连锁反应。这也意味着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11月5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公开表示,目前相关工作进展很快,现在开始怀孕应该不算违反政策,只要二孩是在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出生,就是符合政策的。
杨文庄表示,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预计2030年我国总人口为14.5亿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也认为,短期内会有小增长,最高年份出生人口预计2200万左右。
不过,民间对“二孩政策”的响应能否达到预期,才是当下官方、学界和企业界最关注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数十国内各大小城市符合生育二孩资格的家庭,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湖北宜昌做的40万育龄女性生育意愿调查(下称“报告”)发现,目前经济基础是家庭考虑是否生二孩的第一条件。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80后”年轻人大多表示孩子教育、医疗成本过高,不会轻易考虑生育二孩;一线城市富裕家庭以及三四线地级市和县城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则相对略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教授杨菊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口政策实际上就是要适度的调节和平衡育龄家庭在一孩和两孩之间的选择,其实还是要看政策的保障程度。所以推进家庭友好型政策,尤其是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大方面的推进速度能不能跟上,是消除这些中间群体尤其是育龄女性疑虑的关键。
有国家卫计委官员在地方调研时称,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响应国家调整政策,并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使老百姓该生的能生,这个成本和代价对国家是有利的。
与此同时,计生工作和相关部门必须转型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共识。据透露,卫计委最近也在调研如何实现转型,例如从过去的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
家庭:经济压力排首位
“不用花心思运作,也可以生二孩了。二孩计划可以正式列入家庭议程。”中部某省会城市公务员张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熟悉法规的张华在结婚时就“留了一手”。他让妻子的户籍留在娘家,准备一胎后,和妻子假离婚,让妻子回娘家生二孩。
“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后,张华去医院妇产科咨询,医生反馈称,为二孩来咨询的人并不如想象中多,“想生的总会有办法生”。这其中,还有不少是和他一样的体制内公务员。
张华说,对于他这样体制内的公务员来说,二孩政策防线的解除,无疑是个好消息。而他接下来要考虑的,首先就是经济问题——小孩教育、医疗,以及妻子是否能当全职妈妈。
张华的大学同学圈里,留在北上广深以及二线城市的人中,准备要二孩的并不多;而没有上大学的高中同学,很多都留在老家县市上班,多在前几年就生了二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武汉的二十余个已经生一孩的家庭,夫妻双方均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职业分布在国企、律师、公务员、媒体等行业,反馈准备要二孩的家庭只有2个。
这些不愿意要二孩的家庭,几乎都提到了“经济压力大”;而出现频率第二高的原因则是“没有精力再照顾一个孩子”。
今年8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石智雷团队以宜昌市为调研对象,从处于15-60岁年龄段的女性中随机筛选出40万个样本进行生育模式和生育水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不愿意生二孩的首要原因是教育费用太高,占比达52.8%;婚嫁成本高是第二大原因,占22.8%;第三大原因是“没有精力带孩子”,占21.8%。总之,经济压力成为城乡家庭一致公认的不生二孩首要原因。
而在三四线地级市,生育二孩的意愿要高很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四川宜宾市5对要二孩的家庭,发现其共同点是家庭年收入在20万-30万左右,职业集中在电力、医院等当地相对较高收入行业,且双方父母的经济条件也较好。
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普遍反映经济压力太大。部分“80后”在北京郊区买下第一套房结婚,有了第一个孩子后,目前正在考虑在中心城区换一套学区房,已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有部分“80后”,在北京处于租房子阶段,房子以及孩子的户口、教育等都是难题,这部分人坚决表示暂时不会考虑二孩。
北京的“70末”全职妈妈丁悦,去年辞职去美国生二孩。她在北京的朋友圈子里,生二孩和准备生二孩的比率比较高。这批人的共同特点是,年龄在35岁左右,经济基础良好,女方可以或者已经做了全职妈妈。
“两个孩子的话,很多妈妈都会考虑全职在家。”她身边就有很多博士和博士后的全职妈妈。丁悦说,朋友中很多人在“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前就已经在境外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生了二孩,而因此次政策放开选择生二孩的,多是体制内的老师、医生、公务员。
作为“过来人”,丁悦表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否生二孩,包括多个方面的考虑,对于大多数北京家庭来说,第一考虑的是经济承受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支出。以部分在国外生二孩的家庭为例,他们的孩子大多没有打算参加国内高考,从小开始在北京上私立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和社交娱乐活动费用加起来平均也有20万元左右。
精力不够是仅次于经济压力的第二个难题。上海一位“80末”妈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正在考虑要二孩,唯一担心的是精力不够,生二孩时父母年纪也大了,能帮的忙有限;另外,即便有老人或者保姆帮带孩子,作为负责任的家长,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受访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合资格的家庭都会希望家里多一个孩子,毕竟一个小孩太孤单,但前提是经济实力和个人精力跟得上。这说明,如果公共服务不到位,即使生育政策放开,很多家庭也不敢轻易生育二孩。
国家:单独二孩政策效应低于预期
全面二孩政策叠加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是否会出现人口爆发性增长?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向五中全会作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时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基于两个考虑。一方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11月4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大约有9000多万对,其中60%育龄妇女超过35岁,40岁上下的各占一半,城乡比重差不多。杨文庄预测,未来几年的出生人口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预计会超过2000万人。
但是,认为“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影响有限”的观点也不少,其主要依据是单独二孩政策不如预期。
“单独二孩”政策出台时,国家卫计委人士称,大概每年新增出生人口200万人左右。2015年初,卫计委公布了截至2014年底的“单独二孩”申请数为106.9万;2015年上半年数据,全国单独夫妇的再生育申请数为46.34万。这些数据都距200万有相当差距。
对此,国家卫计生委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单独二孩政策和当时的预期非常符合。”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在不断的变化。据了解,2013年,调查发现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有60%希望生育,2015年的调查显示,只有39.6%的家庭希望生育二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湖北3个地市获取的反馈,均是单独二孩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湖北一位地市计生系统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一步他们会做目标人群摸底调查,做完调查才能对二孩政策效应有所预判。目前该市20-29岁的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放开单独二孩后,当地出生人口有小幅度上升,但未如预期。
上述计生系统官员表示,作为一个人口净流出的中部地级市,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对城市发展来说不是利好。放开全面二孩应该能带动当地人口出生率有一定幅度回升,毕竟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三四线城市生活压力小一些。
事实上,在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前的10月24日,国家卫计委在湖北开了一场低生育地区生育政策响应专题研讨会。参会者包括国家卫计委官员杨文庄、湖北省卫计委主任杨云彦以及国内学者。他们讨论的报告,也就是上文提及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石智雷完成的国家课题——低生育地区的政策响应与家庭发展能力问题的调研结果等。
报告以宜昌市为例,从处于15-60岁年龄段的女性中随机筛选出40万个样本,调查的核心正是一孩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全部样本的二孩生育意愿比重为35.8%,总体二孩的生育意愿相对较低。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表示,当前关注的重点一是现有政策调整会使生育率有多大的反弹;二是在生育反弹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鼓励性生育。政府现阶段主要关注的是第一个事情。
乔晓春预计,全面二孩放开后,短期内出生人口会有所增长,但最多每年新增300万-400万,最高估计在600万-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预期在2200万左右。
地方:如何破解“不敢生不想生”
在部分人口学者看来,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教育、医疗等多个职能部门也需要有积极的配套政策,甚至部分低生育率地区需要出台激励政策。
石智雷在给国家卫计委做报告时提到,针对个别地方生育水平长期低迷现象,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长期的累积效应必将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政策的积极干预已经势在必行。
乔晓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总体的生育意愿较低,二孩政策效应释放结束后,再加上新一代年轻人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出生率的趋势是越来越低。他建议,未来计划生育政策需要在全面二孩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
杨文庄在10月24日的研讨会上总结称,“没生是什么问题?收入有问题、机会成本的问题、子女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他在会上反问地方官员:“政策下来以后,难道只是让目标人群去响应吗?现在该生的不生政府有什么责任,我们能不能梳理,解决群众符合生但是不敢生不想生的问题,能不能拿出几条措施?”
在杨文庄看来,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响应国家调整政策,并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老百姓该生的能生,多生一个就减少一个家庭失独的风险,这个成本和代价对国家是有利的。
石智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了调研民间对激励政策的态度,他们做了激励政策模型实验研究。
在针对40万育龄妇女的调查中,他们首先询问了受访者的再生育意愿,对于“是否生育二孩”回答“否”或“没想好”的受访者,再追问其对于激励政策的态度。
激励政策的模拟试验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第二个孩子,每个月发放抚养补贴100元,直到孩子18周岁”;第二,“对第二个孩子,由国家提供2000元婚嫁保险”;第三,“对第二个孩子,实行入托或入幼儿园免费”;第四,“对第二个孩子,直接追加分配一人份的田地和宅基地”。
在上述四种政策激励效果的横向比较中,“入托或入幼儿园免费”的激励效果最为明显,且明显高于其他政策试验的激励效果。对于原本不准备再生育的人群,该激励政策的响应比重可以达到20.6%;对于原本犹豫不决的人群,该激励政策的响应比重则可以达到59.1%。其他三项模拟政策的激励效果差异不大(见表3)。
报告认为,应该改变过去各个省份“一刀切”的人口政策,根据不同地区人口规模和综合承载力,制定差别化的人口生育政策。
报告建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的下一阶段,到2018年,中央和国家卫计委制定基本方针,各地区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的生育水平和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差异化政策或条例;2020年政策全部衔接,各地根据当地的社会和经济需求制定合理化的人口政策,相应的激励性政策完全落实。
报告还建议,借鉴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在生育政策调整的下一个阶段,在局部超低生育地区,建立二孩抚育成本分担机制,利用优惠政策的引导进行相应的刺激。
在具体的政策刺激上,报告建议,对于超低生育水平地区,未来应出台二孩的补贴政策。第一,对于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相应补助;第二,政府扩大医疗扶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免费产检等政策;第三,政府应对早期教育补贴政策进行倾斜,建立学前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采取少部分幼儿园实行入托或入幼儿园免费的优惠政策;第四,考虑延长二孩育龄妇女带薪孕产假、父亲带薪陪护假等假期奖励政策。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妈妈中,择校难、看病难是各收入阶层都担忧的问题。
人口政策转型契机
相对单独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意味我国30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彻底转型。石智雷认为,当下正是计生系统以及我国人口政策转型的契机。
在基层计生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老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的政策风向很明显,相对以前来说,计生系统的管理功能,很大程度上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功能。对于基层人员来说,最难的是适应这种思维的转变。
乔晓春认为,二孩政策的放开,意味着中国人口政策的转变,过去的思路是“管”,让人少生孩子,从怀孕到生孩子处处设卡;现在除了放开二孩,整个工作思路应该转向“服务”,以前的“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社会抚养费、二孩审批等应该适时转变。
不过,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五中全会虽然提出“普遍二孩”,也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仍旧是基本国策,这一点没有变。在这个前提下,“一票否决制”不会取消。
近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据湖北计生系统人士介绍,目前他们已经从传统的“业务领域”职能,比如通过节育措施控制生育等,在往流动人口管理、妇婴保健、早期教育等方面突破,更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比如2014年,湖北进行了生育证制度改革,取消一孩生育审批,变行政审批为主动发放,从生育管理往健康服务方向转变。
北京一位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2013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原卫生部合并后,在机构设置上,卫生计生委设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已经是在强调计划生育服务职能;二孩政策放开,就是明确信号。
石智雷建议,当下应该改计划生育政策为家庭发展计划。家庭发展计划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给家庭更多的自主权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生育间隔,政府或计划生育机构提供指导和适当的辅助措施。
当前,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在许多学者以及基层计生管理部门看来,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这个现实短时间内不会有改变,是否有鼓励生育的政策,还要看接下来的实际效果。但是在一些低生育率持续很久的发达地区,如何更快的推进家庭友好型的人口政策和制度,降低养儿育女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37
为什么80后普遍都拒绝二胎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06 08:36:20)转载▼
文/佘浚溪
现在的二胎政策完全放开,让很多人都开始有点蠢蠢欲动。就连一些70后,都开始有点跃跃欲试。可为什么单单只有80后,还不为所动,完全没有知觉呢?就连当初还刚刚只是单独二胎的时候,80后也是不感兴趣,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因一:经济压力,致使他们害怕生二胎变穷。对于大部分80后来说,家庭条件,应该说是都不怎么样的。父母那辈的时候,家里孩子多,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读了很多书。所以很多的父母,都是靠着自己的打拼生活下来。也只有少部分父母,取得了成绩,当上了官,或是下海经商发达了。而大部分父母,还是选择留在了农村。而这些留在农村的父母,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能给我们这些80后多少呢?所以这批80后结婚、买房、生孩,买奶粉,等等的压力,都逼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就更别说再生一个孩子了。而就算家庭条件好的,这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开销也非常大,他们都过惯了家里钱财充裕的生活,这突然增出的孩子开销,他们当然不愿意。孩子只要有就行,何必要那么多呢!这是他们的观点,也代表大部分80后的观点。
原因二:80后玩性太大,不愿生养孩子。其实大部分80后的第一胎,都是父母给带大的。但是毕竟父母的年纪也大了,本该去享受天伦之乐。可你孩子生了,又每天都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来照料孩子。这个时候,你的父母,大部分都已经退休,就算是没退休,他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每天早点回家,或是选择在家照料孩子,单位那边也不好多说什么。这是人之常情,何必要这么认真呢!可是要是你再生第二胎的话,父母可能就承受不住这个压力了。因为带孩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那幸苦,又与谁人说。所以大部分父母,第二胎都没劲带了,也不愿带。所以这个压力,就顺延给了80后自己。他们自己肯定不愿带了,索性就不生了。
原因三:恐惧孩子长大后结婚生子的压力。现在的一些60后、70后,动不动就说,多一个孩子,就是少一条命啊!如今的社会,房子压力是有多大。如果你生的两个都是男孩,这孩子长大之后,买一栋房子的钱,就去去掉你整个的老本了。现在大城市的房子,少说就得一百万,这N年之后,还指不定是多少万,就这些80后靠自己打拼的父母,能有多少钱,能买得起两栋房子啊!这还有结婚呢,如今结个婚,光办婚礼,还有彩礼,就要几十万。到了80后孩子结婚的时候,还指不定多少万。这想想就害怕,就别提这80后了。
所以介于总总的原因,80后都是恐惧再生二胎的。可是由于以前一直的计划生育,80后的父母,还是普遍希望孩子再生二胎。毕竟一个孩子曾经所承受的苦,是多么的让人煎熬,那没有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乐趣,是无人能够体会的。所以大部分80后只有选择妥协,而妥协的后果就是,要尽快让80后长大,懂得生养孩子的责任,懂得作为父母应该做的。也许,只有懂得了这些,80后才真真正正不会再当作是垮掉的一代了吧!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38
“全面二孩”了,《收养法》也要相应修改
我要评论
2015年11月05日 16:07:09 来源: 羊城晚报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杨 涛
报载,湖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11月3日称,湖南省卫计委已收到国家卫计委相关通知,之前湖南省卫计委作出“即日起,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将不作处理”的决定,已暂停执行。1日,国家卫计委指导司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才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其实,“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迫在眉睫需要修订的,不仅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而且还有《收养法》。《收养法》应当及时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修改,才能适应“全面二孩”的政策,才能增进儿童的福利和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现行《收养法》的很多规定,都与当时“一孩”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的。比如,对于收养人规定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无子女”,对于被收养人要求的条件也是“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以及规定了“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很明显,当时的立法者担心有人利用收养来规避计划生育,怕有人将自己生的子女当作他人的进行收养,等等。
这样的规定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譬如说,2013年6月发生的南京两个女童饿死案。女童的母亲吸毒,责任心极差,但是,按照法律,她又无权送养,许多有心收养的人却无权收养。再如,庆安县枪击案中的死者徐纯合,他带着三个孩子过着潦倒的生活,却无法送孩子到福利院,更无法让他人收养他的孩子,因为他要证明无力抚养子女非常困难,同时,符合《收养法》规定的收养条件的家庭也极少。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收养法》制定时“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背景不复存在,《收养法》为防范有人规避“一孩”政策所作出的相关规定,也应作出修改。例如,对于收养人规定必须 “无子女”以及“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应改为“一个子女或者无子女”及“最多收养两个子女”。因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以后,所有的夫妻都可以生育两个小孩,那么,已经有一个小孩的夫妻再收养一个孩子,或者没有小孩的夫妻收养两个小孩,都不违反规定。
及时修改《收养法》中那些与“全面二孩”精神不相符的规定,才能更好地贯彻“全面二孩”的政策精神,让更多的家庭从“全面二孩”政策中得到实惠。比如,要让有些只有一个孩子却无法生育或不想再生育的家庭,能收养到一个孩子,满足他们“二孩”的愿望,相应地,对亲生父母送养,也应废除“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规定,只要亲生父母愿意送养,都应当允许。若一些有二孩的家庭,无力抚养孩子或者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另一些有条件、有意愿的家庭能对接,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环境,社会也会因此多一分和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39
三个“降低”催生全面二孩新政
我要评论
2015年11月03日 20:55:4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胡浩、王思北)针对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妇女总和生育率、劳动年龄人口均呈降低趋势的新挑战,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情况向十八届五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说明指出,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建议还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09:4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7 09:41 编辑
卫计委:全面二孩落地时间全国统一
2015年11月05日 06:15:17 来源: 新京报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最终政策的落地时间将保持一致。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以及相关条文都要做适当修改,配套的法规规章也需要做相应的修订。在法规修订之前,各地仍要执行现行的生育政策。
杨文庄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时间会有不同。单独二孩政策是授权地方修改条例来组织实施的,各地人大开会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还要做很多工作,所以启动的时间有不同。而全面二孩政策是通过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把以前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修改为“生育两个孩子”。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实行以后,就是全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时间,这个时间是统一的。
杨文庄还表示,全面二孩政策落实后,国家妇幼资源建设能力特别是优质妇幼助产机构的资源,在满足群众需求上还有一定的挑战,卫计委和各级卫计部门及相关部门会把加强妇幼保健能力供给和能力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此外,杨文庄称,猴年不会迎来人口爆炸。他表示,从目前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刚刚出台,还要经过全国人大修改法律,各地修订配套的相关的法规,正式落地应在全国人大的法律修改完后,还有一段时间。2016年也就是猴年出生的数量不会太高,不会形成非常明显堆积。
■ 焦点
“抢生二孩”如何处理?
近期,对于政策窗口期的“抢生”行为是否处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此前,湖南省卫计委称,对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修订施行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
随后,国家卫计委表态称,“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事。
3日,湖南省有关方面回应称对于之前公布的决定目前已经叫停。
记者梳理发现,对于政策窗口期的“抢生”行为,大部分省份明确表示,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实前,不符合条件生育“二孩”的仍属违反政策,或将被罚款。还有一些省份则回应说,政策尚未落实,暂不表态。
如北京、四川、山西、内蒙古、青海等多地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将严格依据国家卫计委强调的“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来实施,生育政策仍按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
在“单独二孩”实施前采取灵活政策的安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未具体研究“全面二孩”。
此外,针对政策的落实,上海和北京卫计委均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具体方案,开展目标人群测算,研究制定政策衔接办法。浙江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一旦国家方案公布,浙江会在第一时间落实好政策。(记者李丹丹)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19:19
放开二胎啦!一夜之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对于想要二宝的宝爸宝妈来说,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那就是:怎么让孩子接受自己即将拥有弟弟或妹妹的现实?未来如何处理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专家的建议不可忽视!
[size=18.333332061767578px]
妈妈怀孕前要怎么做!把握双宝间隔的最佳年龄年龄距离对于大宝顺利接纳二宝也很重要,如果您可以选择,最好不要在大宝两三岁的时候生二宝,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孩子独占欲很强的时期,不利于大宝顺利地接纳弟弟或妹妹。相反,如果大宝4岁甚至年龄更大以后再生二宝,则已经渴望交往的大宝就比较容易对弟弟或妹妹持欢迎态度了,虽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争宠”事件,但相对两三岁的孩子,频率会小得多。
提前告知大宝,给大宝心理铺垫[size=18.333332061767578px]
如果您打算生二胎,对大宝的心理疏导应当从着手怀二宝就开始。为了避免大宝的内心冲突,不妨在生二宝前,试探一下大宝的意见。通过耐心的沟通让孩子明白,家里即将新添一位弟弟或妹妹,而弟弟或妹妹是爸爸妈妈送给他的一份珍贵礼物,并且从这时就开始让大宝进行角色转变,引导大宝成为一个好的哥哥或姐姐。不妨带着大宝与多子女的家庭接触,让大宝感受到有弟弟或妹妹的家庭是这样的,两个孩子一起生活可以非常温馨、有趣。重要的是要让大宝知道,不管是否存在弟弟或妹妹,爸爸妈妈都会爱他;同时,给到大宝足够的安全感,也会缓解大宝因二宝的出生,产生的失落和嫉妒情绪。
妈妈怀孕后要怎么做?向大宝解释发生了什么
迎接新生儿对成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让孩子摸不清头脑的事情:为什么突然不能随时飞扑过去抱住妈妈了?为什么爸爸妈妈对我没有以前好了?这些变化会让孩子感到失落和愤怒,未来他可能会把这些原因归到新生儿身上。所以,有了二宝后,一定要通过行为和语言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明白家里的变化,消除他的恐惧,并向孩子解释清楚:因为弟弟或妹妹小,所以爸爸妈妈会花更多时间照顾他,爸爸妈妈依然很爱你。
[size=18.333332061767578px]
从孕期开始,让孩子参与二宝的成长
当第一步平等对话的基础建立好了,大宝已经开始接纳会有弟弟或妹妹的事实后,就请他尽量参与到整个二宝成长的过程中。比如,早晨对着妈妈的肚子和二宝Say Hi;每天和二宝讲故事、做胎教的时候,让大宝作为“主讲人”之一;妈妈出去散步、或者产检时尽量让大宝陪同等等,相信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大宝一定会对二宝的出生也充满了期待。
让家庭给孩子的爱,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已经怀了二宝的妈妈,在孕期经常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所以在这段特殊时期,作为妈妈就不能像之前那么有精力、有体力地去陪伴大宝。可能一开始承诺的事情或活动,想要兑现起来也会变得特别力不从心,甚至不能实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不想因为妈妈的孕期带给孩子较多的失落感,爸爸们可以多陪孩子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来保证家庭给予孩子的关爱。同时,如果孩子问起为什么妈妈陪他的时间少了,爸爸也可以跟孩子讲,你的小弟弟或小妹妹,现在特别需要妈妈的保护和你的关心与理解,只有这样TA才能健健康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相信爸爸开阔的胸襟与宽厚的肩膀,一定可以带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和积极正面的影响。
别让闲言碎语伤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size=18.333332061767578px]
总有那么些亲戚朋友喜欢拿“有了弟弟或妹妹,妈妈就不要你了”来逗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抛弃会使他产生最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但会影响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下次有人这么逗孩子,请一定要态度坚决地制止。千万别为了面子让孩子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蒙上阴影。
二宝出生后要怎么做让大宝体验当大宝的好处
二宝出生后,您要学会让大宝体验有了弟弟或妹妹的好处。比如,大宝可以自己穿衣吃饭了,可以跟他说“大宝可以自己吃饭了,真棒,以后让弟弟或妹妹跟你学习”。这会激发大宝的自豪感,也会增加他保护弟弟或妹妹的欲望。作为爸爸妈妈,您还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一起互帮互助。比如:当二宝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让大宝去保护TA,避免二宝摔倒。如果二宝穿不好衣服、穿不上鞋来找您,您可以告诉TA:“去找哥哥(姐姐),TA一定能帮你穿上。”这样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让大宝去帮助二宝,不仅大宝会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照顾别人的,与此同时二宝也会更加喜欢和崇拜大宝。
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大宝
虽然,二宝的到来让家长感到非常忙碌,甚至连睡眠时间也少了许多。但是,Mymo提醒您一定要留出单独陪伴大宝的时间。因为单独陪伴对于大宝来说非常重要,这能够让他感受到,他在妈妈的心目当中依然是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慢慢的您会发现,留给大宝的单独时间越多,他越不会嫉妒您照顾二宝。因为他已经明白,妈妈有时候要照顾二宝,有时候要照顾他,无需嫉妒。
[size=18.333332061767578px]
当大宝与二宝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在传统的观念里,如果大宝二宝发生了矛盾,第一时间是站出来批评大宝,并说作为哥哥姐姐你就应该让着“小不点”,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大多数时候会让大宝觉得妈妈不再爱他了。这个时候,您可以把两个宝贝叫到一起,引导犯错的小朋友进行换位思考,帮助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并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在不远的某天,你将发现,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啦~
迎接二宝的来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高兴、充满期待的事儿。Mymo知道养育两个宝宝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养育两个宝宝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需要认真倾听他们敏感的内心,关注宝宝们的真实需求,给予宝宝恰当的爱,这样大宝和二宝才会在爱的沐浴和引导下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7 19:32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40+限时征文:独生子女这些年 (2015-11-04 21:49:27)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散落の文』
我们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默默保护着,和男朋友女朋友同学发小网友偷偷长大着。
我们——80年以后生人,被叫做80后,大多数人别称独生子女。
九夜茴在《匆匆那年》的引言里写到这句话,我一下子虎躯一震。80后,独生子女,当二胎政策颁布后,这个群体被戏称为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忽然觉得这个称号如影随形了很多年。
1.有一个亲姐姐变成了很奇怪的事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觉得独生子女有多特殊。因为我的表哥表姐堂姐等等所有同辈的亲戚,统统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共同的特征,并没有让我意识到独生子女有多特别。直到进入了小学,偶然听说班里有一个男同学,竟然有个姐姐,嫡亲的姐姐。我们统统惊讶,更多的是好奇。
于是,在某个放学的黄昏,我们一溜烟地钻进他家。那时候的城市还远不像今天,高楼林立。穿巷绕街摸进他家,他的姐姐起初是一个亭亭玉立的背影。一转身,我们几个小屁孩,还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统统哑然。因为她的姐姐右半边脸,扭曲变形,分明是经过大火肆虐的痕迹。原来这才是这个男同学成为二胎的原因。
似乎因此,在我们没心没肺,手拉手的成长记忆中,偶遇的非独生子女反而比较奇怪。如果不是头一个孩子有缺陷,就是父母生了一个女儿后,想要再继续生一个儿子继承香火,即使那要冒着高额的罚金。
2.孤独感就是:没人帮我写作业
小学一年级时,还是一个男同学,突然被老师揪起来,拎出去。不多久后,灰头土脸回来。老师在班会上揭晓了事件真相,他鬼画符的字迹,突然变得秀气工整,老师纳闷,顺藤摸瓜查到他的亲姐姐是同校六年级的学生。
当时我的想法是,有个亲哥哥亲姐姐真好啊!在我实在厌倦了暑假作业时,央求她或者他,一定可以代劳。在我在学校闯了祸不敢回家时,可以先找除了父母之外,却又血脉相连的至亲寻求庇护。
最孤独的还不是这个。一到假期,父母工作,怕你溜出去闯祸,房门一道反锁。于是同一层的独生子女只好隔着防盗门,执手相看泪眼。想想,如果是两个人,可以揭蹦蹦,可以玩抽乌龟,如果是三个人,可以玩斗地主,跳橡皮筋。
特别是小时候,爸妈忽然集体加班,黑黝黝的家里,就剩我一个。那种孤独和恐惧,简直有些童年阴影。
3.于是,我们大多和表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 情!比!金!坚!
因为大家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以年纪相仿的表姐,一下子成了和我分享童年和少年的人。一起看美少女战士,一起喜欢灌篮高手的藤真健司(直接影响了彼此的审美),一起抛飞碟,一直在同一个学校的我们,议论自己喜欢的老师,暑假的最后一天,我帮她写书法作业。她按时陪我看老师规定看的成语故事。
但是,拥有一个年纪相仿的表哥,绝对是噩梦。因为他在亲戚里没有同龄的男孩,只好把你当作戏弄的对象。黑漆漆的楼道里,他在后头尖起嗓子叫:鬼!来!啦!闲的无聊时,非要和你斗一斗五子棋。初中时,非逼着你打他喜欢的女生电话,”如果是妈妈接的你就让她接哦"表哥嘱咐我,结果是女孩的声音,他一把夺过,轻声问了一句:内个,今天作业是什么啊,这没出息的。
一起长大的我们,也许就是父母辈亲姐妹亲兄弟之间的情谊。没有大人间的居高临下,即使外出上学分隔多年,你们也不会生疏,她/他会懂我的每件事,帮着我和反对的人叫板。
一起成长的表亲,和邻居,成了独生子女的“亲姐妹亲兄弟”,统称发小。
4.被过度关注,有时候,真的,很累。
有一天和朋友讨论奶嘴男的问题,他们整天没有主见,父母安排一切,太挫了。但说着说着,我发现周围太多的奶嘴男都是独生子女。而我的爸妈,也属于直升机父母的一种。
你是他们的全部。你的每一次考试成绩,你的工作,你的小咳嗽小不开心,他们都能轻易地捕捉。家中唯一的子嗣,成了家庭唯一的焦点。
一点风吹草动,在家长眼里都是惊涛骇浪。
管你穿几件衣服,管你交什么朋友,管你为什么咳嗽了一下,管你为什么最近无精打采......只能说有时候被太过关注,真的很累。
5.小公举成为了大人,世界变的沉重
大学时,才发现这世上竟然有这么多不是独生子女的同龄人。在惊叹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在政策之下,继续多生多育的时,我忽然长大的我发现,小公举的世界变的沉重了起来。
爸妈真心希望你能靠近他们身边就业,结婚。因为你是他们的唯一。
当父母年老,你必须呵护床前,为他们做他们曾经为你做的一切。因为你是他们的唯一。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和你一样的独生子女,赡养四个老人的职责落在了你肩膀。因为你是他们的唯一。
有人说独生子女更有冲劲,有人说独生子女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当我从完全无意识到独生子女的特别,到饱受孤独的童年,再到和表亲邻居的孩子们发展出的根深蒂固的友情。
再到渐渐笼罩在独独属于我们的阴霾下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一个独生子女,这很特别。
有一个亲妹妹的好闺蜜常说,你很幸运,家人很关心你。
有天坐高铁,隔壁桌是个大叔,有三个娃,一听我是独生子女,说,你有福气。
无论曾经我是孤独的,负气的,叛逆的,还是沉重的。此刻的我,却只觉得感恩,全部的亲情让我心存温暖,发小让我学会助人、互相取暖。而也有些责任是我必须承担的。
以上献给我身为独生子女的这些年。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04
全面放开二胎了,“非独”70后曾这样努力……[size=11.666666030883789px]
作者:叶宇婷
2015-10-21 第399期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各方统计数据均显示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前不久媒体报道,预期的婴儿潮也未到来。很多符合政策能生育的人没有生育意愿,但有生育意愿的70后“非独”群体则被排除在了政策之外,无限逼近的生育极限迫使他们与时间赛跑。
[size=11.666666030883789px]70后“非独”群体到北京市卫计委表达全面放开二胎诉求(“凤凰”供图)
凤凰网叶宇婷北京报道
有人把“全面放开二胎”的新闻链接发到“非独二胎微信群”后,群里不断有人问是否属实,不少人以为这是假消息。过去两年,在这个群里无数次有人转发假消息。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群里的“非独”70后迅速把电视频道切换到央视,随后该群被红包刷屏。
曾经的这个群里,更多的是悲痛的消息。
李芳(化名)把离婚证照片发到群里,用了“复杂”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但随即她坚定要“赌一把”。
李芳所在的是“70后非独二胎活动”群,里面的成员全是非独生子女家庭但又想生二胎,她们被排除在现有政策外。去年11月,“单独二孩”政策实行满一年,但效果不明显,“非独二胎”群里的人觉得全面放开二胎的机会来了,2015年全国“两会”肯定会放开。
现年46岁的李芳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不能再生育,无法把控的生理规律以及无法停留的时间让她备感焦虑。她决定备孕等2015年全国“两会”放开。
但政策至今并未松动。李芳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为了让孩子“合法”出生,李芳决定跟丈夫假离婚,再找没有孩子的人假结婚,以办理准生证。这是非独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比较常见的方式。
还没来得及跟别人假结婚,李芳的二胎孩子就胎停了。
这样的结果刺痛了很多70后非独家庭,几乎无差的年纪可能遭遇相同的结果。群主“凤凰”觉得不能再等了,也等不起。随后“70后非独二胎活动”群用多种方式呼吁开放全面二胎,引发社会关注。
“凤凰”组织70后“非独”群体徒步到翼城(“凤凰”供图)
徒步到翼城
山西翼城是70后“非独”家庭心中的“圣地”,她们希望通过徒步到翼城的方式引发关注,表达呼吁全面放开二胎的诉求。
30年前,传统农业县翼城被批准进行二胎试点,在全国普遍实行“一胎化”的情况下,这里的夫妇可以有间隔的生育二胎。学者对这里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翼城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状况,而且降低的幅度还在不断增大。
今年国庆节,“凤凰”组织70后“非独”群体从山西运城徒步120公里到翼城,到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象征的县城表达诉求。最终有14人参与活动,没参加活动的人捐款支持。
出发前,“凤凰”给梁中堂打了电话,询问翼城的相关事宜。梁中堂是推动翼城进行二胎试点的关键人物。
1984年,在山西省委党校教研室工作的梁中堂把名为《把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研究报告寄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很快得到胡耀邦亲笔批示。次年,山西省批准梁中堂在翼城做二胎试点。
10月1日,14人从全国各地赶到太原集合,有的带上小孩全家出动。第二天早上8点,这些70后非独家庭穿上统一的绿白相间的衣服从运城财经学校门口出发。“凤凰”把徒步的照片发到微博上,人口学者易富贤转发支持,这是这个群体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活动。
“凤凰”走在前面带路,国道沿途扬尘四起,排成纵队的14人十分引人注目,她们一路跟当地人解释活动的目的,也问当地人对全面放开二胎的态度。“他们都支持放开,觉得两个孩子好。”
没有徒步的经验,队伍多次走错路,天黑了还有8公里没有走到第一天的目的地闻喜县。每个人都把手机打开照明,一束束光列成一纵队。晚上躺在酒店的床上,脚是僵的。
最艰难的是第二天的路程,第一天的疲惫没有消除,很多人的脚磨烂了,长了血泡,大家士气非常低落。团队开始就全程是否只能徒步走产生分歧。“低气压”的氛围持续到了酒店,活动参与者在“凤凰”的房间发生里争吵。
“凤凰”坐在床上反复捶打肿胀的小腿,反复强调“活动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其余的人情绪也很激动。在争执不下来时,“凤凰”给“乙肝斗士”雷闯打电话了解他当初为乙肝群体抗争的经历。挂了电话,“凤凰”再次召集参与者开会,给他们讲雷闯的经历。最终团队一致认为要坚持全程徒步。
分歧解决后,接下来的两天徒步士气都很高涨,累了时大家齐唱《团结就是力量》。
参与徒步活动的有几个小孩,其中一个是“凤凰”的女儿。途中她跟随行的记者聊天,说特别希望“凤凰”给她生个妹妹,一个人太孤单。
10月5日,团队终于徒步到翼城。快抵达翼城地界时,领头的“凤凰”远远看见地标,兴奋不已。她们在地标下短暂停留拍照,随后径直走向终点翼城县政府。国庆期间,县政府不办公,以此为终点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接下来,团队去翼城县公安局咨询落户事宜,看能否把户口落到翼城曲线生二胎。团队去计生办,值班的工作人员私下透露也支持政策放开。在翼城的短暂走访,“凤凰”的感受时当生育政策变得宽松后,人们超生的意愿反而降低了。
10月6日,徒步活动结束,返回太原的途中,“凤凰”哭了,她觉得70后“非独”群体一路走来太不容易。
“乐乐一笑”一家。“乐乐一笑”曾怀过二胎,后迫于各方压力选择流产(“凤凰”供图)
被政策分出来的群体
在“单独二孩”政策公布的那一天,“非独”群体觉得彻底被抛弃了,很多人绝望地退了群,不再呼吁。
从2013年开始,“凤凰”经常从港媒和外媒中开到有关中国要放开二胎的新闻,她和没有资格生育二胎的群体一样满怀期待,政策的公布给了他们重击。2013年11月,国家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以往一起呼吁放开二胎生育的群体发生了分裂,“单独”群体被纳入了合法生育的范围,“非独”被排除在了政策外。“单独”和“非独”这两个概念突然被区分得很明确。
2014年开始,“单独二孩”政策各省落地,媒体一窝蜂关注“单独”群体,“非独”群体的呼声基本没人关注。
“凤凰”在易富贤的微博下留言,被人拉入“非独”群体的qq群,由于逻辑清晰观点理性逐渐成长为牵头人,后来她把生育意愿最强烈、行动力最强的70后“非独”群体单独拉一个群。但是没有媒体关注她们的呼吁和活动。
2014年4月,在广州平机NGO的协助下,非独家庭在网上发布全面放开二胎的建议信,3天时间获得了5000人的签名支持,随后链接被警察封掉。
建议信签名活动被迫终止后,“非独”群体希望通过“一人一照片”的方式在公园里举办快闪活动。活动开始前,拟参加活动的人陆续被当地公安机关约谈。正在公司上班的“凤凰”被警察带到派出所问话,刚开始对方的态度非常不好,“凤凰”解释了活动目的后警察才温和一点。一天半夜,警察跑到她前公司的宿舍,“故意吓唬我周围的人以给我形成压力”。
没有人关注、呼声传递不出去、活动受阻夭折,“凤凰”觉得再困难的时候自己都没想过要放弃。以前只是为了自己想生二胎而呼吁,现在是想为这个群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凤凰”和丈夫在深圳住了9年,身边有很多人去香港生二胎,她也想,但在国企工作的丈夫有情结,希望孩子生在大陆。2009年,“凤凰”随丈夫去了南昌,在深圳上惯幼儿园接受开明教育的女儿不适应南昌的教育,拒绝去上幼儿园,天天在家粘着她,“凤凰”基本什么事都干不了。
“凤凰”生二胎的想法变得非常强烈。她和丈夫属于“男京女外”,如果政策外生育二胎,她和二胎小孩的户口都不能落在北京。
接触上“非独”群体后,“凤凰”看到了比她艰难很多的人。成为牵头人后,经常有人跟“凤凰”诉苦、求助。网上有人骂想生二胎的是“繁殖癌”,有时身边人也不能理解,她们只能抱团相互打气。这个群体的人特别容易焦虑,群里经常能看凌晨还有人发信息问该怎么办。
浙江的70后政策外怀了小孩,朋友代替去查体时被发现被计生委的扣下,“凤凰”接到求助电话,她发动群友帮忙,最后孩子没保住,流掉时已经5个多月。
曾被媒体曝光的“云南一警察妻子怀二胎8个月或被流产”的当事人最开始也是找到“凤凰”,刚发现怀二胎时,警察催妻子去流产,警察妻子找到“凤凰”希望她劝劝。有时“凤凰”把他劝通了,有时他有反悔,反反复复。在最紧急的时候,“凤凰”给支持全面放开二胎的携程网CEO通了电话,对方答应警察如果被开除就去携程网昆明分公司工作。
“凤凰”经常接触这些案例,她觉得自己努力帮一把,事情就会往前推动一点,她几乎是全身心投入这个群体里。
去年11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满一年,官方公布的申请数据显示效果甚微。从那时起,媒体和公众才开始关注到“非独”群体,全面放开二胎建议信签名的活动过去7个月后,媒体才报道。
“单独二孩”政策效果不理想后,舆论把焦点放在呼吁全面放开二胎上,70后“非独”群体的活动也更为密集,他们现在的黑暗是黎明前的。
70后“非独”群体艰难的抉择:“留”还是“流”
谁也不知道这黎明前的黑暗要历经多久,政策要来未来,70后“非独”群体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一些70后非独群体在这黎明前的黑暗时,意外怀了二胎,摆在他们面前的抉择就是:“留”还是“流”。把孩子保住,失去公职,而70后一般在单位都做到了中坚力量,失去工作就得从头再来;把孩子流掉,从生育年龄来看,很可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生育机会。
1979年的重庆人“乐乐一笑”是第一批独生子女,但因为父亲再婚后对方有个女儿,成了她父亲法律意义上的“继女”,“乐乐一笑”便无法取得独生子女证明。儿子3岁时,“乐乐一笑”意外怀孕,她特别想生,在重点中学做老师的丈夫也支持她生。
月份渐渐大起来,肚子越来越明显,事情瞒不住了,计生办的工作人员开始上门做工作。“乐乐一笑”的丈夫所在学校领导也频繁找他谈,“如果不做人流,就停职开除工作”。丈夫最终被学校说服不再坚持。“乐乐一笑”不同意流产,夫妻俩不停争吵、陷入冷战。
“乐乐一笑”听到母亲的一句话后,决定妥协。母亲告诉“乐乐一笑”:“你无法让孩子合法出生,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
在“乐乐一笑”的要求下,医生把装满血肉模糊碎片的瓶子给她,她给流掉的孩子取名“飞儿”,将小孩埋了。此后,“乐乐一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抑郁期,并开始信佛。
“乐乐一笑”笃信“因果报应”。一次夜间小区停水,需要去马路附近取水,过马路时,“乐乐一笑”被撞飞数米远。在落地的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背了很久的包袱才算解脱,她认为自己在还债。
此后,“乐乐一笑”非常注重避孕,以免在政策放开前再枉送一个生命。国庆期间徒步到翼城的活动,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参加,希望呼吁尽快放开。
相比“乐乐一笑”,浙江的“明媚”要坚决很多,39岁的她坚持留住二胎孩子。
10月初,“明媚”见血,没有准生证的她无法在公立医院生只能去私立医院,孩子27周早产,是个儿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
早产了3个月的儿子,肺没有发育好,胃也在出血,医院问“明媚”是否要保胎,保胎需要交10万元。“看着他是个生命,不忍心放弃”,“明媚”决定保胎。
新出生的儿子住在保温箱里,10天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没办法再救。“明媚”把孩子带回家,想带他看看。“明媚”把儿子抱在怀里,他的哭声都很微弱,嘴里不断吐褐色的血。抱了一夜,小孩断了气。
“凤凰”接受完凤凰网的采访后,回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在接受采访时,“凤凰”还担心即便放开全面二胎政策,很多70后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以后的路还很艰难”。“明媚”的遭遇真好印证了她的担心。
北京的“不惑人”是这个群体里最为强硬的,他和妻子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再回户口所在地缴社会抚养费。“不惑人”妻子所在单位得知她怀二胎后,把她开除了,即便她称自己会向单位提供缴纳社会抚养费证明,单位也执意要开除。最后“不惑人”的妻子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把所在单位告了,仲裁结果认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服提起诉讼,目前案件处于二审阶段。
80后“非独”群体的自救
相比70后“非独”群体的顾虑,80后“非独”群体要果断些。她们一边等政策,一边自救,没有政策的情况下寻找各种办法,常见的办法是“离婚再结婚”。
接受采访时,上海的“小青”显得比较谨慎,她已经怀孕9个月,很快就会迎来第二个孩子。1983年的她一直就想要两个小孩,第一个小孩读大班时“小青”意外怀孕,她想留住这个小孩。有公职的丈夫也支持他生,但考虑到“一票否决”对单位领导升迁的影响,“小青”的丈夫在她怀孕2个月时把工作辞了。
怀了孕的“小青”也一直在等政策,但迟迟没有动静,她时常感到焦虑,晚上做噩梦,梦到计生的人在楼下要拉她去流产,有时梦到自己情况危险,需要马上进行剖腹产。
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小青”决定“自救”,她决定跟丈夫假离婚,然后找个单身名下没有孩子的男的结婚,把准生证办下来。她把房产和孩子都过到丈夫名下,然后两人办理了离婚证,9月初跟别人领了结婚证,然后提交办理准生证需要的材料。
曾经有过政策外怀二胎的人假结婚后被人查出来,加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先例。在等待准生证办理的过程中,“小青”很忐忑。
“小青”打听过当地政策外生育二胎的罚款额度,近30万,这不是笔小钱,“被逼到绝境,肯定会反抗的”。
“我是个挺爱国的人,但现在哪儿还爱得起来,能移民就移了。”对于是否能最终拿到准生证,“小青”的心里也没底。
假离婚再结婚,“小青”不是个案。很多80后为此付出了不少金钱代价,湖南的“亚亚”就是其中之一。“亚亚”的丈夫是银行的高层,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为了生育二胎丢掉工作不值得。3年前,“亚亚”怀过二胎,找到一个单身的同学商量假结婚的事,对方没有同意,“亚亚”把孩子流掉了。
去年6月,“亚亚”又怀了一个,一个月后,她跟丈夫办理了离婚,第二天就跟丈夫的远房单身表舅领了结婚证,远房亲戚觉得这样的假结婚存在很多后续问题,第三天两人又去办了离婚。
没有办法“亚亚”又去找到单身的同学,给了对方5万元,最后两人领了结婚证,接着办了准生证。一个月后,孩子胎停了,“亚亚”哭了好些天。
幸运的是,今年6月,“亚亚”又怀孕了,她可以用之前办理的准生证生小孩,以防被告发,她要离家养胎,她说自己已经想好了之后的每个环节该怎么做,月底就向单位请假移交工作。
政策迟迟未放开,“凤凰”开始让群里的人去做身体检查,养好身体,因为年龄原因不能再等的人“自救”生育二胎。“凤凰”觉得生育下来一切都还有可能,如果等到失去生育能力,任何努力都是枉费。
“凤凰”觉得时间越来越紧迫,“没时间了”,群里的人也越来越焦虑,她们不知道10月26日到29日在京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否会带来政策上的好消息。“凤凰”决定10月23号去趟北京市卫计委表达诉求,她认为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前最后的机会。(文中采访对象为网名)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16
女权活动家吕频:认为放开二孩女人就会生是一厢情愿[size=11.666666030883789px]
作者:郭睿
2015-10-30 第407期
揪住这一点,贴标签,"女权主义者支持计生",普通的能上网的女人说出这些话来,你给她们贴标签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贴标签忽视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就是女人的恐惧,女人的担忧,女人的困境,女人对国家社会政策,对文化和政策没有信心。
[size=11.666666030883789px]图片来自网络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昨天召开的中共十八界五中全会宣布了这一重大决定。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此次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
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一出,顿时刷爆网络。既有欢呼庆祝者,也有心怀担忧者。二孩放开了,民众生不生呢?既然生育是基于女性身体的一个行为,那么女人愿不愿意呢?
凤凰资讯独家对话吕频,探讨二孩放开后,女性境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吕频是女声网主编,妇女权利工作者,时事评论作者。她认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是个功利选择,不是基于人权,但符合民众对人权的要求。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支持强制计划生育,同时普通女性某种程度上存在对计生的路径依赖,如同下岗工人怀念社会主义,如果能看到未来,没有人怀念过去。对计生的路径依赖体现了女性在生育方面的恐惧和困境。
二孩放开后女性的生育意愿未必得到提高,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上都应给女性更多支持,解决“生育惩罚”,让女性不因生育而在职业发展上机会受损,也不因“不生”而遭遇“惩罚”。生育过程中,男性的责任同等重要,家务劳动不应该是无酬或者低价值,不只是属于女人。国家的道德观应矫正,放开对单身生育的限制。
放开生育是功利选择
凤凰资讯:在人口经济形势转变的背景下,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消息公布,你对这个政策有什么看法?
吕频:放开二胎本身是个好事,大势所趋,但它用意绝对不是权利的用意,而是经济的用意,把人看成生产力,中国经济危机四伏,失去人口红利,放开二孩本身是功利的,把人工具化。它不是基于人权,但是它符合我们对人权的要求。(生育)本身就应该放开,还非常不够。在国家忽视个人权利的角度上,让政策变得如此狭隘,这才是让人担心的。
人不仅仅是劳动力,是有同等权利的社会成员。从经济角度,如果只看到人的数量,就一定能解决经济问题,这本身就是个误会。中国这种粗放型的人海战术,也是过时的,短视的。但中国不会在真正人力资源培育上做功夫,还以为数量就能解决,这从经济发展上有问题。
如果从被生出来孩子角度来说,他们的权利和基本保障有各种各样严格的歧视,农村和户籍的问题,农民的孩子不能到城里来上学,这样的限制都没有减少。为国家社会做出再生产贡献的女人,她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经历和她的遭遇是什么。如果想牺牲、不考虑妇女的权利,就以为能发展国家和经济,这都是不可能的,不可持续的。
早年的计划生育口号,图片来自网络
开放二孩女人就会生?一厢情愿
凤凰资讯:从你作为妇女权利工作者的角度,如何看当下女性的生育意愿?
吕频:我觉得现在女人不傻,女人的教育程度,眼界,思想在进步,比以前更有想法,而且也比以前更有能力。现在不是以前没有任何机会、没有任何信息的时候。现在的女人比以往都要敢斗,而且能够斗得多。
国家以为开放政策,大家就都生二胎了?这也是一厢情愿。生育问题,女人一直都在斗,而且女人斗的结果,从其它国家的经验来说,就是女人不生。因为女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现在女人的教育程度比以前提高了多少?以为现在女人还像以前一样无路可走,只给国家和家庭当生育机器?
只不过在过程当中,家庭内部跟国家政策斗争,可能会比较激烈,但是国家把女人想得也太容易操控了。开放二胎,女人都给国家生出二胎了?现在的女人不会那么被迫像奴隶一样。所以这点上来说,国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目的。如果不回应女人的需求,不满足女人的权利,女人也不会跟国家往一条路上走。
女权主义者支持计生?这是误会
凤凰资讯:但网上有些声音认为女权主义者支持计生,你怎么看?
吕频:我觉得不是女权主义者支持计生,首先这是一个误会。女权主义者,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对计生问题发言。因为人口领域长期都是个讨论的禁区。后来有一些声音出来,话语权要么是国家的,要么就是要求取消计生,几乎就这两种观点,女权主义者几乎没有发言的空间。但是人们看到的,网上大量发表意见的普通女性,并不是在女权领域工作,她们有一些争取权利的意识,我认为她们不是支持计生,而是路径依赖。
她们不知道这样一种妇女的险境,妇女的困境,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解决,所以你把它归结为女权主义,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让女人找到或者相信有个方法,国家和社会可以帮助他们,可以跟她们一起克服困境,如果你不去回应她们的焦虑,那她们无法放弃自己的路径依赖,无法被治疗。
她们为什么被迫要依赖计生,就不恰当比喻,就像下岗工人怀念社会主义一样,下岗工人是在市场竞争当中被牺牲的一代,所以他就觉得过去好。如果你能让他看到未来,没有人喜欢过去,没有人想回到那个社会主义年代。女人也一样,所以揪住这一点,贴标签,"女权主义者支持计生",普通的能上网的女人说出这些话来,你给她们贴标签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贴标签忽视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就是女人的恐惧,女人的担忧,女人的困境,女人对国家社会政策,对文化和政策没有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
女人就既得跟国家斗,也得跟家庭斗
凤凰资讯:网上有一些讨论,担心放开二孩之后,生育由国家父权的控制,转向家庭父权的控制,你怎么认为?
吕频:我们不能往后看,不能搞路径依赖,我们不能指望乞灵于国家权力,不能指望由国家限制家庭,这不是一个解决方案,所有人也都会为此付出代价。我们以后就得承认,这是两个相互交织的战场,女人就既得跟国家斗,也得跟家庭斗。看上去国家限制家庭,实际上国家父权跟家庭父权之间有很多勾兑,可以共同联手来出卖你,来压迫女人。
国家父权是上一等的权利,家庭父权要求你无休止的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国家就不允许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但是国家从来没有真正处理过家庭父权内在的思路。从来没有真正教育人们要平等对待男女,要放弃男孩偏好,国家从来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而且计划生育,实际上恶化了男孩偏好,两者从来都是合谋的。所以说被强制堕胎的,既有被国家强制堕胎的,也有被家庭强制堕胎的。国家不允许你多生,家庭不希望你生女孩,所以其实从来都有联手的这一面。
凤凰资讯:那在这种形势下,怎样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呢?
吕频:生育权是生和不生、什么时候生的权利。生育权不是只有生的自由,没有不生的自由。而且自由不仅仅是被国家所规定,关键怎么能够实现,变成一个实践,怎么让女人拥有、掌握和行使。
国家放开二胎了,大家都有权利生二胎了,对女人来说,生育并没有真正的权利化,真正的权利化是什么?自主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当你自主行使,不会付出不应有的代价,这才叫生育的权利化,现在根本没有开始,现在还要争取,真正让权利回到女人的手中。
另外,生育惩罚的问题,在社会生活当中,女人不管怎么选择,都要受惩罚,都要付出代价。生要付出很多的代价,不生也要有很多惩罚,因为你没有履行女性的使命,"被离婚"的太多了。从女人的权利和利益为焦点,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困境。
中国的性别歧视是"房间里的大象"
凤凰资讯:您刚才提到生育惩罚,具体是指什么?跟读者解释一下?
吕频:如果说现在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就是已婚未育的女性,因为企业、社会、国家几乎不承担任何的生育的成本,生育成本全都家庭化了,实际上是生育成本女性化,女性承担所有的生育责任。为什么说"惩罚",因为你有生育行为,就不能得到跟男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就要缩减你应该有的发展空间。
女人说我可能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没有人在乎,女人的声音可能很一致,实际上是很荒凉,无论你怎么喊,公共决策都不回应,声音被孤立。我们所有关于公共政策讨论不回应女人的问题。
对妇女的歧视,就是中国这个房间里的大象,它明明就在那里,主流话语看不见,不承认这是一个公共问题。男人找不到老婆是公共问题,妇女的问题不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要解决的问题。
生或者不生,放开或者不放开,现在只有这么两句话,这么简单,它不叫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要回应人们,作为完整全面的人的需求,对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回应。
凤凰资讯:那女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政策?
吕频:我们回到人类生活真实情境里,如果一个女人要生一个孩子,她需要什么?答案就很明显,她需要有人分担她的劳动,她需要不会因为生育被职场抛弃或惩罚,她需要在她整个养育过程中,不感到孤立无援或者被牺牲。其实打开政策、视野没那么难,不过大家不愿意从这个角度看,不愿意把女人当作政策设计的出发点。
凤凰资讯:比如在产假和就业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吕频:养育不仅仅是产假这么简单,中国的产假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所有人都明白,包括企业不录用女性,不是因为这几个月(产假),只有这几个月还好说,企业意识到在你养育孩子整个过程中,潜在的社会成本比怀孕、分娩、哺乳这几个月,要长得多。但是成本,生育、照顾、养育的责任被私人化、家庭化,然后被女性化。企业不尽任何的社会责任,也不会被惩罚。
把问题变成企业替女人生育买单,这又是个错误,企业怎么能买这个单呢,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在于企业没有统一的公平法治底线,如果所有的企业必须遵守底线,不遵守就会被惩罚,就没有成本问题了。
因为很多企业可以不录用女性,所以那些录用女性的企业就吃亏了,所以这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就没有企业录用女性。如果国家给企业定一个特别坚固的底线,像国外似的(因为生育)不录用女性罚几百万,看谁还敢。这不是企业对女性来施舍,而是成本本身不能外部化。但是成本能够外部化的根源在于国家,国家政府部门就率先搞这些(就业歧视)。
图片来自网络
就业招聘应禁止问女人是否生育
凤凰资讯:对女人来说,可能增加的就业难度,该如何解决?
吕频: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理所当然地问你结婚没,要生几个孩子,这完全是多余的问题,这不是企业应该了解的信息,一旦你了解,你无法避免歧视。而且分性别,一般都不问男人这个问题,这些信息跟招聘应该考察的工作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以前企业入职都要检查乙肝,为什么现在不许查了,因为你一旦查乙肝,就没办法避免乙肝歧视,所以现在国家明确禁止体检的时候不许查乙肝,有明文规定,不知道信息,就避免了歧视。所以不要问这个问题,是禁止招聘歧视的一个方法。
应该有更多的诉讼,和怀孕、生育有关的歧视现象一直都存在,应该有更多的案子,让企业意识到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凤凰资讯:对,也不仅仅是企业,还是需要别的方面一起来做。
吕频:是,这是国家的责任,女人不需要额外的保护,并且也没有,国家也不保护女人,女人只需要国家履行一个应该有的法治责任,这是最基本的。
男性产假应该变成责任
凤凰资讯:那相应的,男性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吕频:照顾孩子和照顾老人的责任,在中国的性别劳动分工中非常性别化,都是女人在承担。要么是妻子,妻子如果转嫁,也是转嫁给上一代女人,公公和爸爸很少参与,还是婆婆和妈妈来干。家务劳动社会化,也是雇廉价的女工,跟养育和再生产有关的劳动全都是女人来做,劳动不值钱,甚至无酬。男人就被忽视了,男人不被认为理所当然承担。男人分担一点大家都觉得这男人太好了,反而是个额外的优秀表现,其实这是同等的责任。
男人放产假非常重要,但重点不是给他假期让他放假,老婆生孩子我就待在家里,不是这样,不是让你休息,女人的产假是休息,男人的假期不应该休息。重点是男人要去做(家务)。我曾经统计过,关于中国男人的产假是有规定的,但是非常少,只有几天的时间,大部分人都不休。一是单位认为生育不是男人的事,男人不应该休产假。二来男人也不想休产假,因为男性气概中,男性的责任不是用来照顾产妇的。所以要把产假变成一个责任。女人在假期之外永远做很多很多,家务劳动、照顾的责任主要由女人承担,男人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了。
凤凰资讯:你提过放开二胎后也要倡导反家暴,二者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吕频:人能不能生,愿不愿意生,本身有很多争议,这些争议在父权家庭内部是暴力的来源,网上常有讨论,女人如果不能生育的话,就都"被离婚"。
微博上有人发,去申请领养的夫妻都是男人不能生育,那为什么没有女人不能生育的情况,负责领养的民政官员就说,女人不能生育,早就被离婚了,不会来领养,男人肯定要找另外一个人来生。因为人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不一样,不符合父权家庭意愿,是暴力出现的一个来源,潜在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反抗春节逼婚、逼生文化
凤凰资讯:也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讨论,很多人说不想生,而生育压力很大程度来自上一代。
吕频:好多人说到公公婆婆的高压。年轻人离开原生家庭,到另外的城市建立自己的小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有夫权,但上一代的权力控制变弱了,所以春节是重新让家庭父权稳固的一个时空。所以春节就是逼婚和逼生高发的时空。我们要敢于挑战这样的一个文化,而年轻人尤其是女人反抗家庭父权,现在是非常无力的,因为整个文化在不断的教化"孝"、"顺从",尤其是性别化的责任,没有给人们一个反抗家庭、反抗顺从、反抗家庭父权的思想武器和道德武器。
年轻人不听长辈的话,不履行女性义务,在道德上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没办法反抗,就算经济独立都不行。所有人认为你在道德上是错的,反抗武器被剥夺了,被卸下来了。所以要改变,要重新定义什么是性别责任,重新定义女人对家庭的责任。要打破"孝"和"顺从",包裹在道德糖衣背后的压迫性的文化。
认为非婚生育不伦早已过时
凤凰资讯:看你之前提过对放开单身生育的倡导,可以展开谈一下吗?
吕频:现在国家始终不放弃家庭观,基于经济需求才开放二孩要找劳动力,但是不开放单身生育,实际单身生育有非常大的需求,但永远只在婚姻的框架下来谈生育。生育跟婚姻为什么要捆绑在一起?没有必要。生育的权利不只属于已婚人,这是两回事。国家在道德化、家庭观非常顽固,认为非婚生育是不伦的这是极其过时、反动的观念。单身生育有这么多需求,跟国家利益也不矛盾,只是道德问题上的冲突,所以要矫正这方面的道德痼疾。
(凤凰网:郭睿)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17
第1299篇•二胎 (2015-11-01 10:54:45)
马未都
二胎开放,街头巷议,轩然大波,各类段子满天飞,一个比一个精彩,很是说明中国人的心态,欢喜中,矛盾中,百感交集中,不知未来惶惶然中,反正什么新闻在“二胎”面前都是三胎四胎,成不了头胎。
二胎现在改称二孩,官方语言,早年官方语言也称“二胎”,原因是要将怀胎之事遏止于此,让其成不了“孩”,所以重“胎”强于重“孩”,怀胎后还有补救措施,人流打胎在很长一段日子是百姓生活的常态,“一人怀胎,全村结扎”成为那个逝去时代最具代表的口号。而今天,政府需要百姓加强生育,遂改口让“胎”成“孩”。
前些日子还有名人为超生交了巨额罚款,这款额今天真的成为绝唱,成为独生子女时代最为绚丽的一笔。当未来中国鼓励生育之时,回想当年超生罚款之举,是不是冰火两重天?三十几年来,为超生东躲西藏,为超生开除公职,为超生罚得倾家荡产等等都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教科书上人类行为的总结。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过去说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站起来了,而现在我们占世界人口不足五分之一,照此下去,很快就是六分之一,七分之一,N分之一。有个形象具体的说法,今天全世界每70个人中,就有一个河南人,一个山东人,一个四川人,一个广东人,一个江苏人,一个河北人……我们享受大国之利,实际上是享受大国人口之利,可惜这红利未来的日子可能让给邻国印度了。
所以中央政府决定开放生育政策,希望保留中国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众人拾柴火焰高,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做出来。这是我童年的教育,言犹在耳。
2015.11.1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24
抢生二胎者不妨免罚
[url=]作者:沈彬[/url]
7733人参与 77评论
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也是对严苛的计生政策的纠正。它说明双独一孩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应该改变。既然已经不适应时代,那就应该改得越快越好,不能机械地按“老皇历”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是桩大事件。当天,就有人兴高采列地“操办”起来,甚至有单身狗幽幽地表示:当晚根本睡不着,整个楼都在晃当。不过,目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并没有修订,各省区的《计生条例》也没有修订,现在生二孩,地方计生部门板起面孔来严肃执法,怎么办?
这个之前是有教训的。2013年11月三中全会明确了单独二孩,到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再到次年年初各地修订《计生条例》,足足有小半年的时间。这期间,一批抢生者最后陷入了尴尬境地,面临高额社会抚养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对于计生政策的新旧衔接,政府要明确“从新兼从轻”原则,即“对当事人有利”原则。
依法理,法律、政策原则上是不能溯及既往的,只能“从旧”。但是也有例外,刑法规定,旧版刑法认为是犯罪的,新版刑法不再认为是犯罪的,即使做出行为时,新版刑法还没有生效,但依然可适用新版刑法,归于无罪。为什么?因为新版刑法将原来有罪的规定为无罪,就说明整个社会对一个行为的评价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甚至一定程度上认为过去的规定是“错”的,没必要继续执行了。所以,才有了“从新兼从轻”原则,以补救“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不足。
同理,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也是对严苛的计生政策的纠正。它说明双独一孩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应该改变。既然已经不适应时代,那就应该改得越快越好,不能机械地按“老皇历”办,还对已经符合目前政策的生育行为进行处罚。
比如,目前湖南省卫计委表示,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但是,公报公布前,不符合旧有的规定的,已经处理的,原处理决定继续有效;未作处理的,将根据生育行为发生时的法规政策依法处理。之前未处理的二胎,为什么还按“老皇历”处罚呢?能否从宽以待?
这其中直接涉及到超生罚款的调整问题。放开普遍二孩,社会抚养费将“断崖式下降”,基层计生部门得彻底转型。之前,地方计生部门的利益与社会抚养费高度关联,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超生养计生财政”。比如,2009年重庆全市社会抚养费用于人口计生事业的经费为近10.8亿元,占人口计生事业总财政投入的69.8%;而80%的社会抚养费被返还给人口计生部门。社会抚养费成为不少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现在实现普遍二胎了,财政收入上依赖社会抚养费的计生部门,就必须面临收入来源、业务的全面切换。
就这个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态,今后“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稳定县乡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队伍”。但今后计生系统如何运作?至少在监管、处罚二胎业务上,这是最后一班岗。希望计生部门本着“对当事人有利”原则,顺着中央人口政策松动的方向而为,别拿实际上已经被中央否定的“老皇历”当令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政府把重点放在应对目前的问题上,及时消除政策盲点,明确“从新兼从轻”原则,在全面二胎落地之前,对抢生者就不要处罚了。否则到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再到明年初地方修法,政策红利还得小半年过渡时段的等待。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28
[size=14.166666030883789px]单独二胎利益分布图:谁能抢到政策红利?外媒:二胎是个奢侈品 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
“单独二胎”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卫计委调研显示,政策全面落实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至2000万人,这些夫妇中,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可问题远不止多生一个孩子这么简单……【您怎么看?】
[size=14.166666030883789px]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29
据参考消息24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11月23日报道】题:上海父母对独生子女政策放宽反应冷淡(记者任伟)
根据新政策,上海40多万个家庭具有生二胎资格。但新的证据显示,上海父母似乎另有考虑。
网站对1200位上海居民实施的调查发现,70%的接受调查者不想要二胎。其中,24%的人明确表示只要一个孩子,46%的人表示“可能”会只要一个孩子。
抚养孩子的成本似乎是让人们犹豫的主要原因。养育一个孩子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抚养两个孩子超过了多数家庭的经济能力。
据粗略估算,在上海将一个孩子从出生供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一个普通上海家庭每月用于孩子上幼儿园的支出为3000元,参加英语或艺术培训班的支出为2000元。孩子的教育费用占到一个家庭月收入的一半。
一些头胎为儿子的年轻夫妇更担心二胎还是男孩。上海人认为,养活男孩的成本远远高于养活女孩,因为等孩子长大结婚时,得承担为他们买房的负担。
影响家庭再生孩子的日常生活压力对政策规划者来说不是好消息,他们希望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能帮助缓解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影响。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该市60岁及以上老人在2011年到2015年间可能增加100万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23日报道】题:单独二胎艰难的选择题(记者曾实)
二胎是个奢侈品,生还是不生?在过去的一周里,这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在民众等待多年之后,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正式落地,的确让不少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单独”家庭为之雀跃。“一个太少,两个正好”—这句俗话中展现出的生活愿景,终于可以在部分中国家庭里光明正大地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已经积累了近一亿的独生子女,这也意味着符合新政条件的家庭将以千万计。不过,政策是放开了,是否要享受这一权利,相当一部分家庭也许还要再斟酌一番。
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中国民众生二胎的积极性已大不如前,而且添丁不仅仅是“添双筷子”,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水涨船高,二胎显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生”相对容易得多,“育”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中国网络上流传的一笔细账显示,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耗费2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据官方数据,去年北京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5223元。
当然,两个孩子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只生一个好”的计生政策下,不只是父母心疼子女太孤单,独生子女这一庞大群体的性格特征也为人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份调查报告称,1979年后出生的中国独生子女“互信程度较低、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情绪上更为悲观”。报告称,这将对中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空巢老人缺少精神关爱,则是“一胎政策”下的衍生课题。家庭养老一向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父辈们逐渐迈入老年,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然在面临赡养老人的压力,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独生子女无力也无暇照顾老人,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不论对于家庭个体,还是对于整个国家,迎接二胎的到来都将是一个考验。经过多年的反复讨论,中国谨慎并适度地走出了这一步,但同样的,当局未来也将面临人口增多带来的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
“单独二胎”真的来了,面对“生还是不生”这道选择题,更多犹豫中的家庭也许抱着“弃之可惜”的想法。不过,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二胎,而无需再为此缴纳高额罚款,这显然是中国民众企盼已久的“福利”,正如一名中国网民言下所透露出来的心态—“让生当然生,不生白不生”。
独家调查:五成网友愿意生二胎 两成还得看情况(我也要投票→)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0
单独放开二胎:松绑工薪阶级
受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中国农村已经在超生等方面,出现了与城市人口生育比例严重的不协调。从社会的功能角度看,放开单独二胎,多多少少将起到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
放开单独生育二胎限制,中国人为的生育断层,自11月15日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理论上从此画了一个句号。
从伦理上看,计生新政是还民众生育权迈出的可喜一步。
虽然早已有风声透露,但是,这番话出自最具权威的计生权力机关,还是给人一种翻脸就像翻书一样的戏剧效果。而在不久前,官方对内对外的统一口径,依然是几十年来不变的那句: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变。
而在新政出台之前,各路专家的表态,与此前的计生官员的表态同样不靠谱。专家们以代言的角色自居,断定放开单独二胎不被欢迎,而民调恰恰与他们的结论相反。这几天各大网站的民调显示,愿意生育二胎的民众,占了半数以上。
确实,放开单独二胎,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益,或者弊来。这就像独生政策以来,每个时期,都有足够的理由来强调重要性和伟大意义一样,严格控制的时候如此,放开双独、放开单独的时候,也是如此,都能找出无限的好来。
可以预料,未来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应该是个指日可待的事情。
这是人口结构越来越显现的弊端的调整之需,也是适应民众生育愿望的情感之需。新一届中央领导,是新中国以来“只有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者,他们自己有着与民众相同的情感体验。
一以惯之几十年的人口生育官腔,为何突然在今天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我看这不是一个突然发现的过程,而是缘于实事求是的态度转变。国家计生委总结的这些“有利于”,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更顺应了民众的意愿。人们在这一届新政府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感受到的已经不仅是生育新政本身带来的普惠,更看到了人性化决策带给民生未来的更多潜在“红利”。这也正是这项新政,能够成为舆论第一焦点的原因所在。
仅从伦理上看,计生新政是还民众生育权迈出的可喜一步。也只有这一点,完全不带功利的色彩。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生育权的公平与公正。
事实上,目前已经生育二胎甚至更多的,除了娱乐明星和创富达人,更大的人群集体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落后、经济条件相对不足的农村。相反,城市人口、特别是自身受教育程度较好、收入相对稳定的在职人员,在生育意愿上受到的限制更加严苛,附加在他们身上的超生处罚力度更大,使得生育二胎在一部分人中可以成为既成事实,在另一部分人中成为高压线。这种生育现状,虽然没有成为一种明文规定的权力,但造成了众所周知的现实,生育的公平与公正,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而由此带来的另一个现实就是,相对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好的抚养条件的人口未能生育二胎,而相对贫乏的人口,却承担着与自己教育、经济条件不相适应的生育负担。由此,未来人口的综合素质,无疑将出现失调。这是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客观存在的差距带来的现实,舆论不能用简单的“歧视”情绪,来看待现实中城乡差别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
单独放开二胎新政,此次符合生育条件的人群,看上去大都是城市人口,实际上是一次符合生育新政人群的普惠。农村人口中已经生育二胎的单独人群,给二胎有了一次“正名”的机会,符合条件未生欲生的,可以自主选择生与不生。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是还给了符合生育条件的人群迟到的生育公平。此前有专家担忧的新政会对农村人口生育造成不公平,其实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受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中国农村已经在超生等方面,出现了与城市人口生育比例严重的不协调。从社会的功能角度看,放开单独二胎,多多少少将起到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也是众多发达国家,在控制人口与鼓励生育的相互平衡中,受教育优先、兼顾抚养能力和社会供给的原因所在。
放开单独二胎,是人性化大于功利化的一项新政。中国延续了数十年“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从放开双独二胎,到放开单独二胎,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宏观决策中只迈出了很小的一步,但在政府决策的人性化上,却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一时的人口增长,可能会拉下一部分人均DGP的比率,增加一部分社会负担和家庭支出,但是,在这项新政中,人们感受到了政府决策在顺应民意、处理控制地球人口增长的国际担当与民众人性化需求这对日益增长的矛盾关系上,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诉求。这为未来政府决策更加趋于以人为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事实上,民众对于很多人性化的需求,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在这个需求中得到某种实惠。就像这次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并不意味着放开单独二胎,只有想生二胎的民众有所期待,这其中包括了或许与己已经无关的旁观者的判断和意愿。民调显示,即便符合二胎新政的人群,也有30%左右的民众选择不会生育二胎。那种视放开单独二胎为洪水猛兽的态度,不仅是短视的,更是主观武断的。中国顶层设计的决策者,作为影响民众生存环境的执政者,如果在人性化与功利化、与制度化的多重关系中,坚持以人性化为主导,找到变通的平衡点,就一定会收到决策与民意共同豁然开朗的效果。
近几十年以来,中国媒体从未像今天一样,大胆地讨论超越“只生一个好”以外的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放开单独二胎”新政,将这个敏感话题,完成了一次“脱敏”。这本身,就是一个人性化的例证。民众有理由,对未来生活有更多的期许。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8 16:27 编辑
外媒:“单独二胎”改革占天时地利 将重塑中国[size=11.666666030883789px]
[size=11.666666030883789px]2013年11月18日08:21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二胎的政策意味着中国最年轻的夫妻可以有两个子女,只要他们乐意。”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这句“乐意说”只是众多外媒议论“单独生二胎”新政的一个角度。“单独生二胎”政策在历时5年的深入调研和论证后出炉,被外界解读为“顺应民意”,也是中国为保持“人口红利”最大化和持续性采取的还算及时或“略晚了点”的调整。过去三十多年,外媒对中国的计生政策褒贬不一,但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独生子女政策已重塑中国社会。当然,中国也频繁地被与进入“超老龄少子化社会”的日本相提并论。如今,在新一轮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议论中,又出现了“必要说”、“危机说”、“天时地利说”等不同的新视角。
人口政策微调需“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可能是一个明智的理念:这对中共保持经济增长和掌控政权不可或缺。”美国《周刊报道》11月12日发表了这样一番具有“前瞻性”的评论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通常被国外媒体称为“独生子女政策”。连日来,有美国媒体猜测说,独生子女政策的调整不仅会给中国带来房价下降等社会现象,甚至连美国农场主也将感到随之而来的变化,因为中国未来会从他们那儿进口更多粮食。俄罗斯《报纸报》16日在题为“中国兄弟姐妹合法化”的文章中评论说,放松独生子女政策可以帮助中国保持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环球网“第一话题”17日进行的网民调查显示,认为“单独生二胎”新政意味着计生工作松动的人占76%,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不会放松的占24%。《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5日在题为“中国为何现在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的报道中,援引一名中国专家的话说,“这是中国走向允许所有夫妻生二胎的中间步骤”。但文章评论说,尚不清楚的是此举将如何改变中国家庭的生育观念,因为“在某些试点地区,出生率仍低于预期并保持稳定”。也有外媒认为,在中国,适合“单独生二胎”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预计该举措不会让中国出现婴儿潮。
对于中国“单独生二胎”新政,《日本经济新闻》16日评论说,中国目前面临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不足和社会保障费用增加等问题。放开“单独生二胎”有助于增加年轻人口,缓解将来人口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单独生二胎”政策能否实现劳动力人口增加尚不明朗,因为在中国城市地区不想生孩子的夫妇在增加。报道还称,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一直以人口多作为国力象征,最高领导人鼓励多生孩子,导致中国出现全国性粮食危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政治与预测中心高级专家叶丽娜·巴热诺娃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她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像硬币的两面”,中国在控制住庞大的人口规模时,也逐渐出现人口老龄化等棘手问题。因此,她认为,“单独生二胎”政策是中国为解决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问题的正面决策。
在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看来,中国“微调”独生子女政策的意义重大。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实现“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三位一体”。江原规由向《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说,人口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当中国意识到“人口红利”可能减少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这就是“天时”;政策调整关系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等问题,这就是“地利”;但从日本提供的“少子化”教训看,中国“既有希望生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也有不想要孩子的家庭”,因此,实现“人和”很难。
“中国人口政策更深思熟虑”
在“单独生二胎”新政明确之前,有关中国官方宣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40年来少生4亿人”的报道也引起过国际关注。乌克兰通讯社12日分析说,这表明中国政府还不打算完全放弃计划生育政策,毕竟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美国《商业周刊》近日报道了“中国计生官员谈少生4亿人口的好处”,同时也提到“中国人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人口老化、劳动力萎缩、性别失衡等问题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压力”。文章说,中国即使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也可能为时已晚,与其他国家极为相似,大部分中国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较小的家庭,甚至70%的农村家庭也只想要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已不再是决定人们生育选择的关键因素”。美国《石板书》杂志网站刊文称,中国出生率降低不应完全归功于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由于避孕技术的发展、女性的独立性上升以及浸淫于全球的流行文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出生率都已急剧下降”。
不可否认,有一些国家的媒体和民众,甚至是知识分子依旧对中国推行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缺乏了解。《环球时报》记者前不久在刚果共和国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校园采访时,一群研究生主动问起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有的说:“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在生育上提出的限制是不尊重人权的。”但这样的疑惑或误解也正在减少。一直关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英国人口老龄化学会学者皮尔·波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是中国人口战略史上的成功一步,它通过降低生育率,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活,也让中国女性有了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
马达加斯加特别选举法庭庭长弗朗索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仅北京的人口数量就接近马全国的人口总数,中国的人口密度让人难以想象。”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豪登省爱库鲁莱尼市秘书长莫亚义说:“中国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在内的许多长期计划非常值得南非等非洲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政策的优越性体现在其连续性上,在实施家庭计划方面,非洲国家应向中国看齐。”非洲目前有近10亿人口,在11月12日至15日于埃塞俄比亚举行的国际计划生育大会上,不少非洲国家代表表示控制出生的家庭计划在非洲越发重要。坦桑尼亚食品和药品局代理局长尤古鲁姆说:“采取措施确保国家适龄人口合理分布可以实现人口红利最大化,创造更多经济机会,促进经济和人类发展,而计划生育为之提供了手段。”
俄罗斯学者巴热诺娃在谈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时表示:“我本人认为中国的这项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解决贫困问题、节约资源和粮食并将腾出来的物资用于发展生产的角度看,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她认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在人口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之间保持理性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印度的人口政策就不太成功,贫困人口规模过大。相比之下,中国是“在国家层面实施深思熟虑和相对平衡的人口政策”。
同为人口大国并享受“人口红利”的印度非常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新德里电视台、《印度斯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对中国“单独生二胎”政策进行了报道。与中国类似的一个社会现象是,现在很多印度大城市的家庭由于经济压力也开始选择少生,一到两个孩子的情况在印度开始变得普遍起来。实际上,印度在上世纪70年代也曾实行过计划生育,采取包括绝育等强制措施,但由于引起社会强烈反弹最终不了了之。
“有必要向中国百姓解释国家将来的样子”
谈到中国的人口问题,日渐进入“超老龄少子化社会”的日本成了一个参照体。西斯摩尔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查尔斯·西斯摩尔近日在美国福布斯网站撰文说,未来几十年,不可避免的人口崩溃将危及中国经济繁荣,“这并非一场瘟疫,而是日本式的经济萎靡不振”。西斯摩尔担心,一旦某个社会已适应低生育率,就很难使这艘“战舰”迅速调头,“城市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大型家庭在经济上已不可行”。
美国《周刊报道》认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在降低国家能源压力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也随之产生各种拖累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人口迅速老化。美国CNBC网站10月27日曾援引花旗集团研究人员的话说,中国将从改变独生子女政策中获得推动力,“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改变人口政策将提升中国经济,中国已达到人口红利成为负担的拐点”。
俄罗斯《共青团莫斯科报》12日援引俄社会学家阿列希娜的话说,由于中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完善,许多居民养老还主要靠儿女。阿列希娜表示,现在中国居民的生育率甚至低于俄罗斯,他们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养老,目前中国的中年夫妇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养活双方父母,还要养活双方的爷爷和奶奶。
英国学者波特认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如果一成不变,其负面效应将是显见的,一旦中国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就会在国际上越来越缺少竞争力。他举例说,北京、上海等城市数以千万计的老龄群体越来越依赖国家的养老金生活,这让政府的公共项目开支不得不进一步缩减,让社会公共福利质量出现下降。同时,现有人口政策会导致城乡人口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加重。伴随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家庭会被一个个小家庭所替代,因为这些小家庭更愿意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福利更好的地区生活,这将直接使大面积的落后地区人口外流、耕地荒废。波特建议,中国未来的人口政策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地区进行适时调整,在户籍管理上也要有魄力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并从政策上鼓励人们去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发展。
中国现有总人口为13.54亿人,根据规划,中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对此,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必要向老百姓解释国家将来的样子,国家实现这种样子后,人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以及为此必须要负担什么样的责任等。”【环球时报驻日、印、南非、英、美、俄记者 刘军国 吕鹏飞 张建波 纪双城 丁雨晴 李亚龙 柳直】
(责任编辑:UN635)原标题:外媒:“单独二胎”改革占天时地利 将重塑中国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1
环球时报:允许生二胎还需让普通家庭生得起
正文我来说两句(690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3年11月19日07:40来源:环球时报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放开单独家庭生二胎,这使大量中国的年轻夫妇面临生不生二胎的选择。他们大多是城市家庭,有些三十多岁的夫妇已经有一个孩子,突然获得了合法生二胎的可能性。
然而留给那些三十多岁夫妇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此外他们周围是只生一胎的社会大环境,要生二胎,他们将成为中国城市里第一批普通双子家庭的主力。毫无疑问,他们将经历特殊的育子压力。
中国城市当下的实际育子成本大体触及了普通独子家庭承受力的底线。中国家庭都望子成龙,孩子的教育投入在家庭经济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结果是各种昂贵的育子项目纷纷出台,孩子上学有偿择校成为普遍现象。这耗尽了很多年轻家庭的财力。
以目前的独生子女养育成本,将它们乘以2,是很多城市普通家庭承受不了的。这肯定会抑制部分单独家庭生二胎的愿望。如果今后大量城市家庭生二胎,中国的教育产业就需做出调整,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选择,独生子女社会特有的很多风尚和消费习惯都要随之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独二胎”政策只是中国城市重新过渡为双子及多子家庭社会的开始。这个过渡很可能是漫长的。
“单独二胎”政策是允许和开放单独家庭生二胎,这与全面鼓励生二胎还不是一回事。如果采取鼓励的态度,国家就应投入财力或做更有力度的政策调整,帮助生二胎的家庭。而现在的情况很可能是,生二胎的成本需要自己承担,这些家庭将成为推动中国生育政策再过渡、再改造的市场力量,他们大概会付出比以后养育二胎更高一些的成本。
《决定》在要求放开“单独二胎”的同时,也表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客观来看,计划生育国策的确没有被放弃,中国重新成为“随便生”的国家或许还要等很多年,成为全面鼓励生育的国家将是更远的事。
中国面临人口总量过多,然而少子老龄化又已经袭来的独特尴尬,这一困境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调整生育政策不得不统筹兼顾这两个难题,同时把握好方向和节奏。我们认为《决定》做出的调整是正确和稳健的,它是中国走向更为完善生育政策的过渡性选择。
然而由于国家只是“放开”,而非“鼓励”,现实育子环境会让很多年轻家庭纠结,也会让生了二胎的普通家庭面临生活艰难。国家有必要对教育市场进行一定干预,减轻城市双子家庭的养育负担,从而让普通的单独家庭能够实际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而不是使这项政策成为富裕家庭的“特权”。
有学者计算,放开“单独二胎”后,中国预计每年多出生100万的孩子,对中国人口结构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其实这种影响具有突破性意义,因为它是中国人口政策的转折点,而且将触动中国社会结构的大量连带变化。如果多出生的孩子过少,将既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失败,也是社会公平建设的新缺憾。
国家越庞大复杂,致力于社会公平的改革就越是它的生命线。然而现实是,公平常常被权力和财富买走。我们希望“单独二胎”不会在城市贫富家庭之间划出新的界限,我们知道做到这点决不像喊个口号那么简单,但政府推出一项社会政策,就需有一些相关调整的跟进,再难也需是这样。▲
(责任编辑:UN635) 原标题:环球时报:允许生二胎还需让普通家庭生得起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3
为什么我不敢生二胎,说出了众多妈妈的心声![size=11.666666030883789px]发布时间:2015-09-24 09:37:53 来源:搜狐母婴
[size=14.166666030883789px]摘要: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许多符合条件的妈妈都为生与不生而犹豫着~来自各方的声音都在影响着妈妈们的判断。小玉怀孕前立志要生上一窝,生了才知道养育孩子绝非儿戏。让给我们携手为母婴及幼儿的健康,教育等保驾护航! [size=14.166666030883789px]国家放开
二胎政策后,许多符合条件的妈妈都为生与不生而犹豫着~来自各方的声音都在影响着妈妈们的判断。而在我看来,正因为生育宝宝的辛苦只有妈妈们自己知道,所以妈妈们不应该被别人左右,而应该牢牢把握自己的生育权,在我看来,有几个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给孩子,他所需要的~
1.自从国家放开了二胎的政策,几乎所有符合二胎条件的人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2.我自然也不例外~
3.但我每次听到都只是笑笑,或者干脆反驳,因为嘛~我并不想要生第二个呢~
4.养孩子并不像养小狗那么容易~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可以说是到死都要坚持的事业。
你要再经历一次孕育新生命的痛苦~
再经历一次生育分娩的痛苦~
再坐一次可怕的月子~
再度过无数个没日没夜忙碌的日子~
你将不停地忙着输出“爱”,直到某一天,你忙着忙着~忘了自己~
5.亲爱的,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在要第二个宝宝之前,你真的确定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你是否可以做到一碗水端平?
你是否能提供他们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是,如果没有别人帮忙,你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他们吗?
养育孩子是这样一件内耗巨大的事情~
我们固然从中得到了许多的爱和欢乐~
但一个被透支的你,要怎么抚养几个孩子成长?
6.所以,请在生第二个宝宝之前,先考虑清楚。不要被他人的意见摆布,请牢牢把握自己的生育权。
7.要知道,在现如今的社会,并不是“多子就多福”~
生几个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给他们,他们需要的~
特别提示:
1.年轻父母在考虑是否
生二胎时,还应将自身经济情况与孩子的成长综合起来考量,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理性看待二胎在孩子未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然而,丁克一族、独二代依然是不少80后双独家庭的选择。究其原因,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激增是生二胎面临的“不能承受之重”。
2.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生二胎的小家庭也不少。对于正在备孕或已经怀上二胎的妈妈来讲,尽管你有经验,但由于人类对于生育痛的特殊遗忘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依然还是“
新手”。仍然需要严谨对待。
小玉怀孕前立志要生上一窝,生了才知道养育孩子绝非儿戏。
生孩子不像下蛋,生下来就是一辈子的责任,请各位妈妈考虑清楚。当妈妈总是在人生中面临各种艰难的选择,希望各位能有一个明智的判断。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3
允许普遍二孩 是否生二胎三大问题引关注!
发帖人:鹰男 2015-11-01 10:22:52
[url=]0[/url]
民间热传了多时的“普遍二孩”重大利好消息终于在五中全会上尘埃落定。据英文消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
媒体解读
从中央决定到政策落地要多久
不过,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在经历了中共中央决定之后,也可能还有三个程序关要走。
第1关
中共中央的决定
无论生育政策如何调整,计划生育始终被奉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生育政策的调整还要由中央来敲定。
例如,"单独二孩"政策敲定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3年11月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会决定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此前,多位人口专家曾向南都记者表示,经过1-2年的"单独二孩"过渡和评估,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公共服务做好准备,"十三五"期间推开"全面二孩"可期。
而根据中国的政治惯例,每一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五中全会)正是以定调"十三五"为主题。南都记者查阅十六届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均提及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内容。
第2关
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单独二孩"政策在2013年11月敲定之后,当年12月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决议。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向社会发布的,可见规格之不同。
事实上,中央层面并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政策细节和配套措施出台,更多是象征意义的"走程序".
不过,《意见》确立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三步走的方案: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随后,就进入了各地准备实施方案并报批以及等待的阶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5
第一胎女孩 更欲生二胎
本科以上学历申请者占大头
三成人申请指标但还没想好几时生
2014年3月,广州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一年半来,陆续有家庭生二胎。近期的摸底调查显示,广州市目前符合生育“单独二孩”条件的目标人群有14.3万,但目前提出申请的只占约21.4%。
到底要不要多生一个?很多家庭还在纠结。什么样的夫妇会选择生二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主任医师唐运革等三人,从广州市2014年3~11月 “单独二孩”申请登记的数据中采取匿名方式随机抽取2100对(有效数据 2099 对)夫妻资料,分析了“单独二孩”登记夫妻的特征。
数据会说话,调查数据显示,高学历且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更愿意选择生二胎;第一胎是女孩,选择生二胎,想追生儿子的人,比第一胎是男孩申请二胎的人要多不少。此外,拿了指标还没想好什么时候要第二个孩子的人占三分之一以上。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练情情
年龄分布特征:
男方申请者最大已62岁
与人们的印象相符,申请二孩的主力军是80后。调查显示,男、女双方各2099人,其中,男方平均年龄为34.16岁,90 %以上集中于31~40岁阶段,21~3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19.49 %,31~40 岁者占人口总数的 72.27 %。
女方平均年龄为32.08岁,年龄在 21~30 岁者占人口总数的32.00%,31~4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66.90%。
高龄产妇风险大,压力大,35岁成为很多妇女决定是否要生二胎的一个坎。时间不等人,70后的妇女如今最年轻的也超过了35岁,她们往往一旦决定了生二 孩,就立即备孕。调查显示,35岁以上仍决定生二胎的占了16%,其中年龄最大者已经47岁。而男性最大年纪的申请者则达到了62岁。
据广州市卫计委介绍,从2014年3月27日起至2015年5月31日,广州市受理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30614件,批准了29608件,有7995人已经生下“单独二孩”。
受教育程度特征:
本科以上申请者较多
过去,人们有种印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以为只有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才会生一大堆孩子。如今80后的父辈,很多都是兄弟姐妹六七人,还时常在孩子面前忆苦思甜,讲述祖父母如何拉扯多个孩子长大的艰辛历程。
然而,时代真的是变了,如今申请单独二孩的家庭大部分是学历高、经济条件好的。不是怕不让生,而是担心生了养不起或者生了教不好。在2099对被调查的 申请者中,企业员工占到申请登记人数的40 %以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三类人员占申请登记人数比例都处于10 %~15 %。
申请者中还是农民的已经少之又少,连0.1%都不到。非农业户口的申请者占96%以上。
此外,申请登记者中,本科学历占最大比例,约占四成,大专占三成,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两成,硕士及以上学历申请者比例相对较低,约一成。这说明,申请者中,无论丈夫还是妻子,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都差不多占了一半。
现有子女特征:
现有女孩者申请二胎的多
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存在,很多家庭有男丁情结。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女孩,申请再生二孩的意愿会大大增多。而第一胎是男孩的,有些家庭认为就已“足够”,或者生怕第二胎也是男孩,负担不起,不敢再生了。调查数据也反映了人们在生育二胎时的“性别偏好”。
唐运革的这项调查显示,2099 对申请“单独二孩”政策家庭中,现有孩子中,男女孩的性别比例100∶106.6,女孩多余男孩。2099对申请夫妇 中,现有子女平均年龄为4.70岁,其中,最小为 3 个月,最大为 27 岁;约 90 %的小孩处于0~8岁,其中0~3岁的占42.7 %,4~8 岁的占46.9 %。
上海的情况与广州类似,但二胎性别偏好显示更加明显。根据复旦大学对上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的一项调查,去年 3-9月,上海夫妻双方均为初婚的再生育申请中,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4740人,占45.1%,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5760人,占54.9%,一孩男女性 别比达到100:122,远远低于正常的出生性别比。
而事实上,上海市历年的一孩性别比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育龄夫妇在生育一孩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选择,而在申请生育二孩时,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单独夫妇更倾向于生育二孩。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子女养育成本存在性别差异有关,也有“子女双全”观念的影响。
几时要二孩:
三分之一还没想好
比较意外的是,申请登记的2099对夫妻中,仍有36.5%的夫妇未确定生育第二胎的时间。但“现孕”及计划一年内生育的夫妻数分别为639对、577 对,合计占分析群体的57.9%。由于2014年很多人申请了指标,或者怀孕了,孩子还没来得及出生。有专家预计今年会是“单独二孩”出生的高峰年。
唐运革认为,广州市“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目前并没有出现许多调研和专家预测的“人口暴增”现象。虽然广州“单独二孩”政策在近一两年可能带来出生“小高峰”,但由于登记群体数量总体并不庞大,并不会给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带来太大的压力。
2099对夫妻中,有129位妇女有过流产经历,占女方总人数的6.1%,仅有一次人流史的占5.6%。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妇是一个特殊群体,对 这个群体进行生育力的评估非常重要。这些夫妇一般处于高龄生育阶段,尤其是女方,本研究中30 岁以上妇女占妇女总人数的68 %,35岁以上占15%。 这部分人生育力普遍降低,要及时给予生育指导,把握生育时机,避免错过生育年龄。同时,由于高龄生育,围产并发症明显增多,生育风险高,要特别注意高龄产 妇生育风险的评估和预防。”www.tyc-88msc.com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5
一个孩子确实少,孤僻性情很糟糕 二胎开放想添丁,其乐融融肯定好 三思之后断此念,消费不起费用高 四十之人年岁大,身体精力没得耗 无有开放二胎策,穷看富生还是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二孩”政策来的并不突然
在五中全会开始前,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报告(下称“人口报告”)已经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提出了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些报告是应决策层要求上递的,显示了决策层对人口这个重大公共政策的关切,也传达出一个信号,生育政策有可能在一个很近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
“‘十三五’对中国来说非常关键,人口又是这个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按钮,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人口政策的重大转折必然要发生,而且是越早越好,我认为中央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上述知情人士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到目前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4左右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2015年10月29日允许普遍二孩!
“单独二孩”没人生尴尬了谁?
不愿生育致使人口下降的状况,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很普遍,如欧洲各国及俄罗斯,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降低的大趋势。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2的《人口报告》,享受高度现代化生活的日本青年人,有20%将一生不婚不嫁,低生育率将导致日本人口减少三分之一,50年后全国仅有8千多万人,使日本降为二流国家。
中国、印度及日本生育率对比,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急速改变。《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数呈现出随年代发展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在80年代是以1、2孩为主,90年代以后则是以1孩为主。而据2010年的统计,北京市育龄男女中约有10%选择不要孩子,广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中已经有60万个“丁克”家庭。这些“单独二孩”的适用夫妇主要就来自城市。若干年后,对生孩子的妈妈恐怕还要鼓励奖励,台湾地区、日本的现实状况就是最好的借鉴。
可见,简单把人口当作一个国家资源在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而欧洲各国及俄罗斯,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降低的大趋势。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将生孩子作为一项应该归于“家庭”的权利。
“人口论”代表人物马尔萨斯后来也提出,只要私人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则个体与社会层面的人口抑制机制就会自然地发挥作用,从而使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供应的增长完全适应。关于人口,国家可以看整体层面的,例如儿童教育问题,但生多少个孩子则完全是家庭的决定。
70后非独夫妇的渴望
35岁被认为是医学上的生育高龄,越往上风险越大。在现行政策下,60后非独夫妇几乎失去了生育的希望,80后“非独”夫妇则相对较年轻,尚在等待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夹在中间的70后,成为受政策波及最大的一群人。
目前尚无准确数据显示中国有多少70后非独家庭。他们目前的年龄集中在35-45岁,其中公职人员受生育政策的限制较明显。他们经过几十年打拼后,事业正处于转折或巅峰,不得不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做出抉择。为了抓住最后一次生育机会,他们通过网络等渠道传达生育诉求,并试图引起大众和媒体的注意,成为全面放开二孩呼声中的最强音。
然而,经过一次又一次焦灼等待和努力后,全面放开二孩终于来了!
北京娱乐信报综合澎湃新闻、一财网、新华社、腾讯新闻综合报道。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39
全面二胎放开 70后如何赶上生育末班车
来源:搜狐 类型:女人新闻 时间:2015-10-31 17:06:29 分享到
随着“全面二胎”决议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对外公布,我国的生育政策再一次做了重大调整。它是继1978年3月计划生育政策以法律形式载入宪法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作了四次调整。据报道,第一次为1984年计划生育进行细微调整,对农村稍作放开,所谓“开小口,堵大口”;第二次调整为2002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依法制定“双独二胎”陆续在全国推开。第三次调整为2013年11月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时隔不到2年,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外正式发布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作为多年在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从事不孕症临床的首诊医生感概万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的“全面二胎“终于有了国家政策支持,这对于70后一代人,始终有着生育二胎想法的人群来说,他们终于赶上了“生育的末班车”。
全面放开二孩,70后如何赶上生育末班车
一、全面放开二孩,70后抢生会挨罚吗?
2015年10月31日,正当“全面放开二孩”引发热议之时,一则“允许普遍二孩政策落地至少经历4程序, 抢生属违法”的新闻也同时被各大门户网站推上了头条。据报道,这则新闻并非危言耸听,根据单独二孩早期实施阶段,一些单独二孩家庭“抢生”被罚也是常见报端。为什么要抢生呢?这是因为新的生育政策落地一般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以及各地实施方案报批和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等等。这中间需要的时间并不短,大多数省份是在3-6月才将条例修订完毕,虽然看似短短的6个月,但对于有二胎想法的70后一代,他们在这次生育政策调整中受益最大,是最等不起的一批人,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希望赶在自己生育能力丧失之前生育二胎。 如果“抢生”依旧受到惩罚,必然会出现比单独二孩“抢生”更严重的混乱。
令我们高兴的是,日前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在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也就是“全面两孩”正式实施之日,“我觉得性子急的,现在就开始怀孕也不影响孩子符合政策。”对于广大准备生二孩的父母来说,算是一个明确的好消息,对于70后一代无疑不失为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二、全面二胎放开 70后为何要“抢生”
在生殖健康和不孕不育医院门诊,笔者也时常遇到类似的咨询,男性或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什么时间?看似很平常,但从优生优育角度讲,注意年龄的作用是必要的,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也是科学的,可以提高生育的质量摒除不利因素。从临床来看,生育年龄和不孕不育发病率成反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年龄越大,生育成功率月越低。
据北京三甲孕育名医指定会诊中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院长,现北京天伦医院卵巢疾病研究专家罗世芳介绍,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最佳时期,男性为30~35岁,女性最好不超过30岁,男性不超过35岁。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
根据罗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女性在35岁以后,自然生育力开始下降,虽然很多40岁以后的女性还在生育,但是通常,大部分女性在绝经前数年就已经完全失去生育能力。尽管辅助生育技术(ART)可以在一定程度能够解决很多不孕夫妇的生育相关问题,但是并不能弥补所有家庭的遗憾,接受试管婴儿的女性年龄过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试管的成功率较低,这也是是试管婴儿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一部分70后家庭“抢生二胎”,笔者表示理解和同情。
参加人民大会堂第十二届科学家论坛
三、全面二胎放开 70后如何快速怀孕
1、怀孕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不管你的年龄多大,怀孕都需要四个基本条件,他们分别是 (1)要有成熟的卵子,并且能够正常排卵;(2)要有足够正常精子;(3)通畅及其功能更健全的输卵管功能;(4)正常大小的子宫和子宫内膜。因而70后一代到综合性医院或者不孕不育医院做一切检查均应该围绕怀孕的四个条件来开展 。
2、70后女性选择那种途径怀孕
根据笔者在北京天伦医院多年的临床经验,自然怀孕、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是怀孕的三种主要途径,对于大多数来说,自然怀孕才是第一选择!无论自然怀孕还是人工受孕,高龄意味着“好孕”大敌。例如试管婴技术,女方年龄越大成功率越低。一般的情况下,33岁左右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能达到40~50%,而女性如果跨上40岁,成功率明显下降,往往要做多次次移植失败。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可想而知。因为过了30岁这个最佳生育期限,女性卵子质量开始下降,成功几率当然随之下降。即使“造人成功”,母体可能 引发并发症的几率也更高,易流产难产,胎儿畸形的可能性也更高。
试管婴儿作为一种辅助生育技术,主要帮助对象女性输卵管不通,男性精液量少或质量差等原因的不孕症者,是目前不孕症的最后解决手段。并非高龄者的最后救星和心理安慰。如果有怀孕的能力,当然还是自然怀孕、适龄生育最好。
3、选择不孕不育医院试管婴儿优势
(1) 不是所有疾病都是需要试管婴儿,对于这个观点,我很想送给哪些着急怀孕的年轻夫妻,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需要做试管婴儿的,就拿我们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症疾病来说,绝大多 数人是可以通过促排卵治疗怀孕,而一部分需要寻求手术的帮助,仅仅一少部分人是需要试管婴儿。同样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输卵管堵塞、积水、粘连和通而 不畅,同样可以采样微创手术来复通后自然怀孕。
(2)在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有这也的一群患者,他们之前有过多次试管婴儿失败的经历,不甘心无子的尴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北京天伦医院治疗,希望能通过专家的精心治疗后自然怀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些患者竟然通过我们的科学治疗成功自然怀孕。
4、70后选择试管婴儿要重视术前检查
术前检查在试管婴儿手术前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排除其它不利于怀孕的因素,同时也确保女性身体条件是适合试管婴儿手术的。选择在北京不孕不育医院做试管婴儿前检查,由于医院本身的专业性和专长性,它们能最大限度的排除影响试管婴儿失败的因素,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罗世芳教授正在会诊病例
四、扩展阅读:35岁以上女性生育二胎的建议
罗世芳教授曾指出,所有女性都应该知道高龄造成生育能力下降的客观事实,妇产科医生有义务对每一位打算在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进行相关的科普宣教,告知女性身体生物钟的特点。
1、35岁以上的女性需要知道,自己的受孕机会明显低于年轻人群的事实,40岁以上女性每个月经周期的受孕机会只有1/100,如果积极尝试6个月仍未怀孕,更加积极的方法是咨询生殖医学专家,接受必要的医学辅助。
2、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医生有义务告知高龄母亲的妊娠风险、包括相对高的流产风险,妊娠并发症增高的风险,例如手术产、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等,并且在孕前需要进行某些疾病的筛查,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
3、如果条件允许,双方都进行一次包括孕前检查的全面体检。妇产科方面应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筛查(目前主要是TCT),子宫和双附件的B超检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同时筛查高危型HPV病毒和TORCH检测。
4、计划怀孕之前三个月开始每天服用一片0.4mg的叶酸直到成功受孕后3个月。如果是意外怀孕,没有提前补充叶酸,只要不是极度偏食或者严重营养不良的女性,也不要过度恐慌,及时开始服用就可以了。
5、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从上一次月经干净后,保持规律的性生活(2-3次/周)有助于增加受孕机会。医学上将排卵之前的6天定义为“受孕窗”,如果能在这6天之内保持1次/1-2天的频繁性生活将获得最大受孕几率。
6、如果性生活不那么频繁,或者夫妻两地生活、一方经常出差,建议适当掌握一些预测排卵的方法,例如测量基础体温、使用测排卵试纸等,对于提高受孕率会有帮助。
7、一旦成功受孕,应该尽早进行产前检查,35岁以上女性怀孕在医学上称为高危妊娠,分娩有染色体异常/畸形胎儿的风险增加,在三个月之前就应该开始产前检查,给医生充分的时间和您讨论并为您提供产前诊断(例如NT测量,或者绒毛活检,唐氏筛查以及必要的羊水穿刺,及早发现染色体异常的胎儿)。
随着“全面二胎”决议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对外公布,我国的生育政策再一次做了重大调整。它是继1978年3月计划生育政策以法律形式载入宪法以来,我国的生育政策作了四次调整。据报道,第一次为1984年计...更多相关链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40
西安有医院开设“二胎门诊” 47岁女士去咨询体检..
来源:光明网 类型:女人新闻 时间:2015-11-08 08:25:33 分享到
自从全面二孩政策宣布以来,很多妈妈们都犹豫要不要再生一个。而省内各大医院也看准了这块“蛋糕”,筹备增加病床,或提供上门产检服务,有医院还专门开设了“二胎门诊”,为计划生二胎的大龄妈妈们提供贴心服务。
儿子已经22岁了 她悄悄来做二胎体检
昨日下午,在省医院产科门诊专设的“二胎门诊”里,十多位孕妈正在就诊咨询,其中年龄最大的是47岁的王女士,她的儿子已经22岁了。“我想要个老二,不知道还行不?”王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副主任医师惠军锋,医生开了一些检查单,让她先进行体检再看情况。
王女士说,她在事业单位工作,儿子上大学了,年轻时特别想再要个女儿当“小棉袄”,但没政策,又担心影响工作,一直觉得非常遗憾。最近二孩政策放开了,她心里又活动起来了,但确实年纪太大了,很纠结。在妹妹的劝说下,她鼓起勇气来医院看看还有没有机会,都没敢告诉老公和儿子,“太羡慕30多岁的了,生二胎正合适”。
惠军锋说,最近来咨询二胎的人很多,在他当日接诊的82人中,就有六七个是咨询二胎的。咨询者主要集中在30岁到40岁间,40岁以上的也不少。王女士算是他在门诊中见到的年龄最大的,这个年龄究竟能不能生还得看检查结果再确定。不过,在已经顺利生的产妇中也有44岁的。
门诊逐渐增加 医院纷纷出招为“二胎”服务
省医院产科主任王亚琴介绍,自从“单独”政策放开后,门诊量就逐渐增加,最近二孩彻底放开,每天门诊里约10%~20%属于计划二孩人群,40岁以上的也不少。相信随着政策落地,明年到后年门诊量会剧增。
目前,省内多家医院都看好二孩放开带来的庞大市场,华商报记者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交大一附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产科了解到,近期来咨询、做体检备孕二胎妈妈都有所增加,各医院都计划增加病床和产科医护人员,为“二胎”服务。
“你生二胎会不会死?”
医生为你解读生二胎的那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家住朱雀路的朱女士41岁,女儿13岁,有一双儿女是她多年的梦想。“我给女儿说还想要个孩子,她问我,妈妈你会不会死?”朱女士说,女儿从电视上知道35岁以上就是高危孕妇,因此很担心妈妈会因为生小孩发生意外。其实她自己也很犹豫,不知道到底还敢不敢生?
二孩放开后,许多有生育二孩意愿的高龄妈妈都有这样的顾虑:自己的身体条件能不能再孕育第二个宝宝?宝宝健康状况会不会受到影响?……省医院产科主任王亚琴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1.准备二胎的妈妈年龄有什么限制?
从优生学上讲,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8岁。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子老化,容易造成死胎、死产或畸形,新生儿先天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会增高。因此,年龄越大越有风险,想要二胎要趁早。
临床上把年龄35岁以上的产妇归为高龄产妇。年纪偏大的妈妈,孩子容易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高龄产妇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相对年纪轻的产妇,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所以计划怀二孩最好不要超过35岁,提前做好孕育计划和准备。
2.高龄产妇应做哪些检查?
如果40岁以上也想生二胎,要提前进行全面检查。
高龄初产妇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从确诊怀孕开始,每半月检查一次,并要特别注意血压和尿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异位妊娠或妊娠期高血压等。自第3个月起,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胎位异常,应请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矫正。
3.高龄产妇要注意什么?
高龄产妇整个孕期要比一般孕妇更为谨慎,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强保健。怀孕后严格按照要求产检:11~12周B超胎儿NT检测,14~16周唐氏综合症、神经管畸形筛查,22~26周三维或四维彩超检查。必要时,怀孕20周后做羊水穿刺。
有些高龄初产妇自确诊怀孕后,就忧心忡忡,担心分娩时会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心理对孕妇和胎儿都很不利。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只要产妇积极与医生配合,听从医生指导,完全可以平安分娩。
为确保母子安全,高龄初产妇应比一般孕妇提前几天到十几天入院待产,具体时间可根据孕妇不同情况,由医生决定。
4.哪些人群不适合生二胎?
人类有两个血型系统,ABO 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若RH血型是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型,发生新生儿溶血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建议不要生二胎。还有父亲或母亲有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显性遗传病,或者母亲携带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等连锁隐性遗传病,也不可生育二胎。
5.二胎一定比一胎顺利吗?
二胎不一定比一胎顺利,二胎产程快但并发症比一胎高发。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逐渐减弱,生产时耐受力减弱,子宫平滑肌的缩复能力降低,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及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多发,所以要提前注意。
高龄孕妇的骨盆比较坚硬,韧带和软产道组织弹性较小,子宫收缩力相应减弱,容易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胎儿产伤和窒息。自然分娩的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头胎是剖宫产,二胎瘢痕处妊娠的比例达到12.5%,最终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大大增加。但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得好,排除瘢痕处妊娠,选择自然分娩也是可行的。
华商报记者李琳
自从全面二孩政策宣布以来,很多妈妈们都犹豫要不要再生一个。而省内各大医院也看准了这块“蛋糕”,筹备增加病床,或提供上门产检服务,有医院还专门开设了“二胎门诊”,为计划生二胎的大龄妈妈们提供贴心服务。...更多相关链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08:41
喜大普奔!放开二孩刷爆世界头条[size=11.666666030883789px]
作者:边驿卒
2015-10-30 第210期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个消息刷爆了世界媒体头条。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中国全面放开二孩刷爆世界媒体头条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个消息在29日一公布就国内各大网站,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中刷屏。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刷爆朋友圈”。
不过“刷爆朋友圈”这个词显然无法表现这个消息的震撼程度,事实上,这个消息登上乱全世界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
英国广播公司BBC头条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头条以《中国结束一孩政策》为题报道了中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一事。
文中指出中国决定结束沿用数十年的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小孩的政策,而是把这个数字增加到二。BBC认为该政策不会在短期内显著改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英国《金融时报》头条
英国《金融时报》的头条也是《中国放弃一孩政策》。
英国《卫报》头条
英国《卫报》的头条题为《中国在35年后取消一孩政策》
《卫报》认为放开二孩对于党和那些希望有第二个孩子的中国民众都是一个好消息,这对于大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该文章还指出放开二孩对于人口问题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因为城市地区的夫妇可能会由于过高的开销而对于生育第二个孩子持保留态度。
美国《纽约时报》头条
美国《纽约时报》的头条为《中国结束一孩政策,允许每个家庭生两个》,文章回顾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历程,认为放开二孩短期内不会改变人口比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头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现在他们是两个了……》为题报道了此事,CNN认为中国:)不容许中国在变富之前先变老,所以对政策作出了调整。同时CNN还关注了所谓“二孩概念股”,认为该政策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婴幼儿用品和教育行业,和二孩相关的股票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美国《华尔街日报》头条
美国《华尔街日报》头条为《中国尝试提高生育率以应对劳动力老龄化》。《华尔街日报》认为此举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于人口老龄化的担心,但是政策制定者还没有下决心完全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也有声音质疑放开二孩的时机显得略晚。
日本放送协会NHK英文网头条
日本放送协会NHK英文网头条也报道了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一事。NHK认为此举和中国谋求扩大内需进行经济转型相关。NHK还报道了五中全会中的其他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截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在头图和首页要闻区报道了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一事。联合早报认为去年中国多地放宽一胎化政策,但实施一周年并未出现生育率激增的情况,突显中国城市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面临少子化的发展挑战。有分析认为,即使全面放宽生育政策,中国城市夫妇因为养育负担沉重不敢生育,因此响应政策的申请未必有“井喷式”增长。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27
听到爸爸妈妈讨论生二孩 18岁儿子提出财产要多分2015年11月08日 08:11
来源:
中国江西网作者:叶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279人参与2158评论
5日,南昌市民李先生说道,此前买了一套房已经是在儿子名下,而如果真的再生一个,必将引来日后财产分割之争。
原标题:听到爸爸妈妈讨论生二孩 18岁儿子提出财产要多分
法律人士:有了第二个孩子后财产处理就变复杂了
“我家老大听到我们考虑要一个孩子后,他当时就提出‘要生可以,以后分财产时,我可要多分’,这让我和我老婆都很震惊。”5日,南昌市民李先生说道,此前买了一套房已经是在儿子名下,而如果真的再生一个,必将引来日后财产分割之争。
实际上,关于生二孩之后,多名法律人士也认为,财产的处理的确会变得复杂了,包括夫妻之间的一些财产约定,或将修改。另外,若两个子女之间的年龄相差较大,尚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如何保障,是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语出惊人
父母想生二孩18岁儿子争财产
南昌市民李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儿子已满18周岁。前几天,国家出台政策说允许生二孩,他和年过40的妻子便在饭桌上讨论起来,看是否再生一个。
“我儿子一听马上不耐烦了,‘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生小孩,生出来和我相差那么大,谁会认为是我弟弟或者妹妹哈,说不定会说是我结婚生的,我怕误会。’”李先生说,当时听到儿子这种想法之后,夫妻二人都惊讶,随后,儿子更是冒出一句“如果你们实在想生,你们先保证到时候分财产时,要多分我一些。”
李先生说,儿子的这些想法让他和妻子都不敢再往下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开始酝酿生二孩,而更多的夫妻并未考虑到,二孩生下后,家庭财产问题处理的复杂性。
律师观点
二孩政策让财产分配变复杂
南昌律师肖文军表示,有了二胎后,父母应根据两个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差距,以及未来对父母照顾情况等,及时对家庭财产作出合理的调整安排。
“按照法律规定,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父母所有的财产一般都会被平均分割为两份,大娃日后所得的财产自然会缩水一半。”律师肖文军说,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无论是男娃还是女娃,都有继承权的。
“在家庭有了第二个孩子后,财产的处理就变复杂了。”南昌律师罗久保告诉记者,已经通过遗嘱、保险、家族信托等方式对未来财产作出处理的父母如果考虑要二胎,则应考虑是否对上述约定进行更改。根据《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房子已署名生二孩无法要求再分割
如今,很多家长因各种原因将房产办理在未成年子女名下,有的甚至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南昌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包括他自己在内,许多朋友先以子女的名义购买房屋,将资金转移到孩子名下。
“现在麻烦来了,打算要二孩的夫妻如果要处理这些财产分割,是件头疼的事情。”罗久保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为未成年子女购房后,该房屋便成为其个人财产,父母无权擅自处理。即便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而出售或抵押房产,父母也须提供合法证据。否则,日后一旦孩子提出异议,认为父母侵犯其合法权益,父母和房产中介公司都要承担责任。另外,如果家长以孩子名字购买的房屋、存款或买大额保险均系生前赠与行为,即财产登记于孩子名下所有权应归孩子所有。根据《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规定,家长并非上述所列财产的所有权人,因此不存在遗产分配问题。
要生二孩婚前协议保证书等都要修改
要生二孩,不仅仅是要对财产进行事前安排,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提前修改。
婚前协议
婚前协议往往约定的是双方之间财产归属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细致考量孩子们和家庭需求变化问题。那个占据财富主动权的一方,或者潇洒约定AA制的夫妻双方,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重新定位彼此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责任,修正相关条款。
婚内财产约定
有这种约定的家庭并不少,原因五花八门,但总的目标是财产、情感都能规制好。现在决定再添一孩,家庭花销、子女抚养、教育筹划岂能回避?那么,就得重新把约定条款拿出来晒一晒,改一改了。
保证书
保险这类《保证书》通常都是一方犯错后作的所谓惩罚性承诺,每一个条款是否有效还不一定呢!所以,借着商量生二孩,再把《保证书》拎出来重写写,说不定可以顺带矫正无效条款,从而真正成为保障。不要鄙视这种做法,谁的生活谁知道,谁的日子谁来过。
如果你是个有风险意识和整体规划的人,势必早就给自己和配偶买了保险。现在新问题来了,记得更改受益人信息哦,未来的二孩宝贝需要你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追加些保险,也是必须的了。
信托
做了信托的,受益人是否考虑增加老二和孩她妈?或适时重新再做一份信托,不多说,你知道安排的。因为,你原本就是一个负责任、有财富管理意识和技巧的人。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叶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29
孩子虽然是出于自私,但中年父母确实也不应该再生了,你们就有那么多的必要再一个小孩吗?小孩还没大自己已变老了,难道日后还要指望大孩子抚养小孩子吗?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29
70后80初支持,00后反对?70·80爱孩子!00爱自己。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31
那么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家庭经济一般,年纪父母四五十(甚至更大),孩子十几、二十岁;现在要再生一个,十多年以后父母老了,小的又没自立 大的没结婚就已经“上有老、下有小了”。脑补了一个场面: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没成家呢 带个小屁孩。。。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32
[size=11.666666030883789px]女子为生二胎写四言辞职信:养好身体 再生一娃社会万象北仑新闻网[微博]刘盈蓉2015-11-08 15:23
[url=]我要分享[/url]
352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size=15.833333015441895px]
图为吴女士“生二胎”的辞职信。(本人提供)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刘盈蓉)“二孩”全面放开后,不少准爸爸准妈妈都开始积极准备起来了。近日,一位北仑网友杨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政策放开,辞职回家,养好身体,再生一娃”全文就四行字的辞职信,立刻刷爆了朋友圈,不少网友看到后纷纷点赞,还留言夸赞吴女士“有勇气”。
11月5日,记者联系上吴女士后得知,原来80后的她是北仑一社区的社工,这封“生二胎”的辞职信是她在朋友圈开的一个玩笑。“我觉得目前的工作可能不太适合我,正式的辞职信我早于半个月前就已经递交单位了。”吴女士告诉记者。
吴女士称,自己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而她和丈夫非常想再要一个小孩,无奈夫妻俩都不是独生子女。“现在新政策出来了,我们非常兴奋。”吴女士想着自己已经辞职了,也很想生二胎,不如再顺势写一封“生二胎”的辞职信发到朋友圈来娱乐大家。“这个一发出,就有很多网友转发点赞的,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吴女士说道。
据悉,目前,吴女士在原单位还处于工作交接阶段并未正式离职。“生二胎也要看缘分,只能顺其自然。在原单位离职后,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我也会继续把握的。”吴女士说道。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42
儿子18岁,弟弟都可以做自己的儿子了。以后等父母老了弟弟还没长大,照顾弟弟的责任自然会被推给儿子。抵触心理并不难理解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44
有没有想过,再过十几年,你大儿子三十多了,如果万一你身体不好,那重担岂不是全落在他身上?当父母也别太自私了,你这不是给他生弟弟妹妹,这是给他生儿子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49
孩子都那么大了 父母的年纪应该也不小了吧 那么生二胎的意义在何处 过不了就快到退休的年龄了 孩子带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孙子或孙女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50
“二宝”,想说爱你不容易。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小孩,早就已经习惯了集父母长辈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们,已经容不下再有一个人来“分享”众人对自己的关爱。之前,为了“争宠”而酿成悲剧的事情也曾有发生。想要“二宝”的父母还是提前先跟家里的“大宝”做好沟通吧……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6:51
两个孩子之间年龄相差太大了,大的都可以当小的的爹了。大的要求多分很正常,如果老的要出点事还不是大的来帮忙养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19:43
二胎放开后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11-08 10:00:12)转载▼
标签: 杂谈
看天下330期社评
10月29日下午6点半,对国人来说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新华社发布消息,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生二胎全面放开,实施了35年之久的一胎化政策就此终止。这一刻,人们等了太久太久:无数人为之欣喜落泪,无数人开始暗自筹划,还有无数有着特殊境遇的人更是百味杂陈。这一刻,如果有一个无所遗漏的镜头对准每一个中国人,将会记下多少悲欣交加的场面!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人们的心情开始平复下来。往事不可追,但未来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漫漫长路该怎么走?我们一样一样来说。
眼下的问题是:过渡期怎么处理?可以分为两类:抢生的和已生的。所谓“抢生”,就是在决定发布和落地实施这段时间违规生育的二胎。湖南省卫计委率先表态,对此“不做实质性处理”,紧接着国家卫计委则说“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从法律和部门层级看,应该按国家卫计委说的办,但从舆论反馈看,则是湖南卫计委更得人心。我们认为,过渡期可以放宽一些,特事特办。比如废除劳教同样从决定到落地经历了一段时间,但此期间,甚至更早之前,大多数地方已经基本停用劳教,关键就在于人心向背,不可轻忽视之。作为制度衔接,或可出台一个“暂停征收二胎社会抚养费”的决定。
更麻烦一些的是“已生的”——即早已违规生育二胎但未作处理的——应该怎么办?从法律层面,当然是可以处罚的,但恐怕亦非上策。既然已经放开二胎,说明从国家层面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既然不是坏事,那为什么还要处罚呢?如果是为了维护法律尊严,但从实质正义的角度看,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一点很难成立。而且,实际操作层面难度太大,收缴超生社会抚养费从来就是一件难事,何况是针对已经决定全面放开的二胎。如果超生家庭不愿意缴,怎么办?难道还把以前那套广受诟病的方法用上吗?因此,我们建议,不妨全面赦免过往案例,可以在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予以解释说明。如此一来,“暂停征收”就称得上有智慧的做法了。
后续问题是:如何清理计生执行过程中的不当做法?大体而言,有以下几项:一、缴纳社会抚养费与落户挂钩:这是地方潜规则,去年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就明确表示这“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应当坚决禁止”;二、单身女性非婚生子缴纳社会抚养费:这是赤裸裸的歧视,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三、用人单位开除超生员工:计生只是国家特定时期的特定措施,不能因此侵犯公民的基本劳动权利;四、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连坐惩罚违背了现代基本文明,是许多计生悲剧背后的根源所在……等等。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这次放开二胎的大背景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也就是说,生孩子不再是给国家“添麻烦”,而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以前尚可以“不得已而为之”为其辩解,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必要那样不择手段了。更何况,不管有什么理由,不对就是不对,此时不禁绝,更待何时?
最后我们来谈谈观念问题。计划生育其实是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它认为通过人的理性计算,可以算出一个适度的人口数量,维持“适度人口”才符合集体的最大利益。但实际上,这个适度人口数量根本算不出来:以前六七亿人的时候,国人普遍穷苦,现在人口翻了一倍,生活质量反而提高了许多,那么,“适度人口”是多少?正如计划经济无法计算出适度的产量和消费量一样,对适度人口的计算也是无法做到的,原因就在于变量太多且互相影响。甚至它的基本假设也破产了:它假定如果不受限制人就会过度生育,但现在很多人你让他生他也不生了。这是很多人一再指出过的错谬,正是这些错谬导致了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人口危机。
正如人口学者、携程董事长梁建章所说:“只有每个家庭对自身决定的长远后果有充分认识,并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那么他们分别做出的决定汇总起来,才是于整个社会最优的生育结果。政府在此过程中需要做的,不是直接代替家庭来决定应该在何时生育几个孩子,而是确保每个家庭都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所以,最终目标是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而这也是人类历史和世界范围内的常态。人不应该成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人本身就是终极目的。
这是我们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一些思考,我们希望这些问题都能循序渐进地得到解决。全面放开二胎不是终点,它只是刚刚迈出的一大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20:17
全面两孩政策最快12月底实施 修法提上日程
2015-11-08 19:35: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分享到:
53
原标题:全面两孩政策最快12月底实施 修法提上日程
五中全会公布放开全面两孩之后,政策具体实施的日期成为民众热切关注的焦点。
今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提问时表示,落实中央两孩政策,首先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相关法规。他同时表示,会以积极态度加快推进有关工作。
根据此前卫计委官员的表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时间点将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完成修订并颁布后。而据法学专家分析,全面两孩政策最快可能12月底实施。
大龄女盼政策早落地
全面两孩政策公布放开后,各方反应强烈。由于该项政策的8600多万受益人群中有60%是35岁以上的育龄女性,这些群体对于全面两孩政策快速落地的呼声更高。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多位正在积极备孕的女性,其中最大的杨女士已经45岁。
杨女士告诉记者,多年来她很想再要一个孩子,但是因为夫妻双方都是公职人员,一直在等待政策放开。“政策没落地,心总是悬着。希望政府能尽快明确。我其实不知道到底还能不能怀上,但还是想搏一搏。”
类似的呼声很多,也很急迫。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建议,考虑到目前80后、90后整体生育意愿低于70后,而70后的生育窗口已经非常狭窄,应该加快政策落地的步伐,把这件得民心的好事做到底。甚至可以考虑为大龄女性再孕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她们安心再孕。
修法提上日程
全面二孩政策公布放开之后,各界一度猜测,其实施步骤可能跟单独二孩相同。
2013年11月单独二孩政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公布。2014年初,各省陆续实施,最早的是浙江省,实施日期为1月17日,最晚的是河南,实施日期为6月3日。按照这样的节奏,全面两孩政策也可能会在2016年上半年陆续实施。
但据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这次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跟单独两孩将不同,不是各地自己修订地方条例后实施,而是采取统一的时间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颁布为准。
此前,湖南省曾表示,五中全会公布之后、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出生的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孩子,一律不予追究责任。但这一表态很快被卫计委叫停。卫计委方面强调,各地不得自行其是。
根据杨文庄介绍,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规规定也要相应修订。而修订的内容,则主要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以及相关条文,同时,配套的法规规章也需要做相应的修订。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2年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2012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及人口学者梁建章、洪秀平、黄文政、梁中堂、王丰等15名法学专家、人口学者曾联名建议,尽快启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使这部法律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并促进中国人口健康可持续发展。
配套法规则包括《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等在内。据统计,目前的社会抚养费95%以上的征收对象是两孩家庭,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之后,绝大部分征收对象将不存在。社会抚养费相关法规必须随之进行修订。
政策最快12月底实施
既然要完成修法才能政策落地,那么修法的程序如何?到底多快能够完成呢?
据湛中乐介绍,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由国家卫计委起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法案,上报国务院法制办,接着由国务院法制办提出,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第二种则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修订议案。
在湛中乐看来,前一种方式的可能性要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表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以及相关条文修订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可行的。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会期安排在双月下旬的惯例,下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在12月下旬召开。如果此次常委会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将于12月底落地。
这是比较乐观的预计。据郑功成介绍,如果按照程序,十三五规划建议要经过2016年三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才能最终定稿,并形成国家十三五规划。如果是这样的话,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预计在明年两会前后。
湛中乐认为,从法律层面来说,为了紧急需要,地方人大其实可以立即启动修法程序。这是因为两点,首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授权地方来立法;其次,目前的法律规定是“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这跟地方修改相关条例,确定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并不矛盾。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20:18
卫计委:两孩须依法 勿"抢生"
2015-11-02 02:42:17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有16138人参与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从政策公布到正式实施前这段时间,可否“抢生”?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
湖南卫计委
“即日起生两孩不作处理”
根据《湖南日报》报道,10月30日下午,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詹鸣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放开二孩问题时表示:“目前,湖南有375万对夫妇符合新政,其中约60%的妇女在35岁以上。即日起,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将不作处理。”
他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之日至湖南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不符合湖南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实补救措施。消息一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国家卫计委
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
对于地方卫生计生部门“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修订施行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的说法,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明确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他指出,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规规定也要相应修订。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才是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同时,也要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各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政策措施的衔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官方解读
为何现在提出全面两孩政策?
兑现35年前政治承诺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减弱,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难下,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增大。早在1980年,:)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就指出,到30年后,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这位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作出了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指明了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方向。在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的基础上,十八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大决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正当其时,也兑现了当初的政治承诺。
配套热点
落地时间表
政策何时正式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全面两孩”的实施,需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
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表示,除经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需各地履行实施方案报批、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等环节,才能使全面两孩最终落地,“比照‘单独两孩’从决策披露到最终各地落地实施时间,生育二孩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单独两孩政策来看,自2013年11月明确至2014年7月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完成地方法规的修订,相隔9个月左右。而女性从怀孕至生育,一般需要9至10个月。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也就是“全面两孩”正式实施之日,在此之后,所有新出生的二孩都应当是符合政策的。
孕妇产假
生二孩产假能休多久?
记者了解到,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奖励性产假包括晚育和独生子女增加的产假,这部分各地规定不尽相同。
比如广东省规定,晚育产假可增加15天,独生子女可增加产假35天,一孩正常分娩产假能达148天。
生育二孩能休多久?不少地区将晚育范围确定为已婚妇女23岁(或24岁)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生育二孩不属于晚育范畴,相应晚育奖励的产假将无法享受。加上二孩不属于独生子女,相应增加的产假也无法享受,一般二孩产假就只有国务院相关规定中明确的98天。
至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及独生子女不再奖励对于二孩产假的影响,多地企事业单位普遍反映“还需等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在此之前都得按现有规定执行”。
生养成本
家庭支出将增加多少?
一般来说,孩子的生养成本主要由分娩、养育、教育三大块组成。对于生养二孩的家庭来说,家庭支出无疑是要增加的,尤其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孩子的保姆费、教育费的增量将比较大。不过,在农村地区,二孩带来的家庭新增支出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有了二孩后,家庭支出几乎翻了一倍!”家住江西宜春的冯艳琴2014年刚生完“单独二孩”,她明显感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庭支出猛增。但生活在湖南长沙农村的周旦计划近期生二孩。“生两个和生一个家里花钱的区别应不会太大。”她说,孩子出生后就是自家人看着不用请保姆,孩子出生一年内都是母乳,一年后每月奶粉多花个八九百元,农村的幼儿园也不贵。据新华社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8 20:20
卫计委计生指导司:现在怀“二孩”不算抢生
2015-11-01 00:00:00 来源: 张家口晚报
分享到:
有0人参与
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将实行 独生子女父母要“二孩”不再享优待 卫计委计生指导司——现在怀“二孩”不算抢生
据国家卫计委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答记者问。王培安表示,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预计2030年我国总人口为14.5亿人。
到2015年9月底,全国有17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再生育申请数量平稳增加。在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2014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7万,二孩出生人数明显增加。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生育水平变动符合预期。
当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实施好全面二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
国家卫计委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王培安介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卫计委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重点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
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各省(区、市)制订。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
据测算,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妇女约60%在35岁以上。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会明显增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对于保障高龄孕产妇的母婴安全方面,王培安说,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一要增加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供给,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二要做好分级诊疗,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助产服务机构;三要加强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四要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和机制,确保急救通道畅通。
目前符合全面二孩条件的夫妇约9000万对
王培安说,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
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
王培安表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动对妇幼健康、婴幼用品、托幼服务、教育等领域的消费。长期看,到205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国家卫计委:现在就怀孕不影响孩子符合政策
法晚记者了解到,昨晚,央视“新闻1+1”连线采访了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他表示,下一步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规和 地方条例也要相应的修订完善。应当说,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行之时,也就是“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之日,在此之后,所有新出生的二孩都应当是符合政策的,因为现在有关工作进行都很快,“我觉得性子急的,现在就开始怀孕也不影响孩子符合政策。”
明年两会如果通过相关修订,那是否意味着在两会前几个月怀孕都可以?对此杨文庄给予肯定答复。对于湖南卫计委即日起生二孩不处罚的表态,杨文庄认为,还是应当经过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更准确的答复比较妥当。
已领《独生证》再生育将不再享优惠待遇
王培安表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
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中,不再生育的,继续按照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 小丁 时间: 15-11-8 20:32
中国还有多少资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9 13:24
放开二胎,心理学家神评论请在这里输入日志标题
放开二胎,心理学家神评论
2015-10-30 柴淑琼
作者 | 柴淑琼
Q心理签约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医学背景,具有多年大中小学、医院临床心理科等机构的心理咨询经验。擅长领域:青少年发展困惑、职场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身心不适、焦虑症、抑郁症等。
放开二胎,心理学家神评论
二胎政策袭来,名垂千史的心理学大师们紧急踫头。对中国孩子的心理格局进行层层剖析,精彩,精彩!
●●
心理学泰斗人物弗洛伊德叼着他的烟斗,看着那把永远的躺椅,幽幽地说道:自中国独生政策执行以来,我默默地观察了几十年,发现……
由于独生子女获得了父母双方足够多的爱,可能没有想到过要去从父亲或母亲那儿竞争什么。这种现象之下,俄底普斯情结会被忽视,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将导致大批男孩缺乏阳刚之气,而女孩又缺少温柔之态。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对提高中国人口的整体心理素质应该大有禆益。
●●
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推了推眼镜,看了弗洛伊德一眼,将眼镜移到了头顶,说道:我曾一度钻研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现……
亚洲人的存在根基是集体主义, 一向坚持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可以说,东方文化给西方带来了灵魂治愈的良药。
自开始独生政策后,我发现中国孩子的精神世界非常诡异,个人主义盛行,精神世界慢慢坍塌,导致现在的孩子问题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各种心理专家,各种支招。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成长过程中不再是孤单封闭自我中心,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应该可以开出美妙的曼陀罗了。
●●
社会心理学的早期人物霍妮捋了下她那精致的头发,挪了挪位置,说道……
幸好中国放开生育了,再不放开,中国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将升至空前高度。
由于长时间的独生政策,独生子女们常被父辈甚至爷辈过度关注,容易发生两种极端:要不被过份放纵,要不被过份期望。这致使孩子无法体会到安全温暖的爱意,从而产生基本焦虑(孩子对父母有着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它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不能化解,使孩子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
而且,这种基本焦虑现象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焦虑水平。社会生产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等矛盾,正在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神经质人格。每每媒体报道负性或者暴力事件时,我都忍不住替中国捏把汗。
中国终于开放了二胎政策,孩子终于可以不那么被关注了,社会也可以不那么焦虑了。
●●
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整了整他的衣领,习惯性地用手衬着下巴,食指架在鼻梁边,说道……
我也不得不感叹,幸好中国开放了二胎生育。在独生政策下,我发现中国的孩子通常被过度溺爱,越来越缺乏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指人具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
这导致孩子的生活意义狭窄,心理能量低下。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又无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合作,不太容易通过家庭的这种环境完成自卑与超越的蜕变,从而难以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即社会利益型的生活风格(社会利益型风格social useful type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中国应该不会再生产出那么多公主少爷,而会多些未来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
这时,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舒展了一下身子,挂着他那一惯的笑容,心里暗想,我不要江湖,但江湖终会因我而清风雅歌;我不为王,却受膜拜。瞧,我在多少年前就说过了……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作为老师和家长,只要提供积极温和的环境就好。
而当中国提倡独生政策时,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放孩子身上了,孩子不被憋出点什么事才怪呢。
不知是哪位高人终于发现问题闹大了,这不,就得放开生育了吧。唉,叫你们别违被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当时听着点不就好了。以后,还是要多记着我说的......
心理届的讨论,还在持续进行.....
而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
幡然醒悟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有如获“万能药”的窃喜。
以后咨询中如果开个处方“多生一个孩子吧 ”,估计可以解决50%的“所谓“孩子问题。
■ 当孩子的问题由于父母的过度关注而来, 就给父母说“去多生一个孩子吧 ”;
■ 当孩子的问题由于父母纵容而致,也给父母说“去多生一个孩子吧 ”。
开玩笑啦!
虽是玩笑,然而,独生政策确实折射出了一些养育孩子的问题。在二胎到来时,我再次苦口婆心地提醒父母:养育孩子,少控制,少溺爱,六十分的爱最舒服 。
祝大家造二胎大计顺顺利利,孩子们健康幸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9 18:19
发改委专家: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需奖励生育
2015年11月09日 15:15 中国经济周刊 706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推荐阅读】
发改委正酝酿新一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宏观·政策】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人口膨胀不会出现,预计15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峰值14.5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背景 独生子女政策35年后宣告终结
197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在此背景下,从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开始,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已执行35年。其中,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在此期间,我国人口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甚至有人口学者预计,2020年之后,将爆发招工难、娶妻难和养老难等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意味着中国实施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而此次人口政策的调整距离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开“单独二孩”,还不到两年时间。
短时间内密集调整人口政策,引发了提振生育率是否会导致人口膨胀的担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内会带来生育高峰,但不会导致人口膨胀,即使今后全面放开了计划生育,可能也生不了多少人,中国人口不会超过15亿。其实不仅中国,目前世界各国普遍的生育意愿都比较低了。”
专家观点:全面放开二孩首先为满足老百姓(50.45, 0.00, 0.00%)生育意愿,其次才是延缓老龄化进程
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之后,国家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我们国家当时的人口已经过载了,所以当年实施计划生育的决定是对的。”杨宜勇说。
然而,进入新世纪(55.88, -0.22, -0.39%)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却出现转折性变化。虽然人口基数依然较大,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曾经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生育率已降至1.18的低水平。
除了低生育率,老龄化也成为困扰中国的一个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应对包括人口老龄化在内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是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直接缘由。北京大学[微博]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就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表态,“现在调整人口政策已经迟了,但总比不调整要好。”
但是,全面放开二孩能否解决老龄化问题?杨宜勇的回答是否定的。
“放开二孩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老龄化,而是老百姓有生育意愿,因此主要是为了尊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权利,其次才是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延缓老龄化的作用。”杨宜勇向记者表示,即使放开生育政策或许会减缓老龄化的进程,但10年后照样会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现在调整其实并不晚,做了总比不做强。”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我国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而年龄结构是很难调整的,目前全世界都在老龄化,而且发展趋势还在逐步加深。”
“只有延迟退休年龄。”杨宜勇说,一直以来都是六十岁退休,现在七十岁才算老,关键就是要调退休年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是不行的,对人口结构的调整无异于杯水车薪。”
专家预计:15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
与双独、单独二孩相比,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覆盖到的人群数量庞大。一些关于政策放开后会再度出现“人口膨胀”的担忧也相伴而来。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到底会增加多少人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据统计,我国只有一个孩子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在1.45亿左右,减去原来就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人群,例如农村只有一个女孩以及双独、单独的情况,大约也有9000多万。
但是,覆盖到的人群并非都能够或者愿意生二孩,即便是在生育高峰的年份,这一数字也不会很高。翟振武就表示,目标人群中年龄大的居多,尤其是1966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所占比重较大,而这些人生二孩的意愿比较低,因此实际生二孩的数量比较有限。此外,人口学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预测,“70后的妈妈们会抓紧时间生育,政策放开后新增的新生儿,估计会在300万到800万之间,但800万以上可能性很小”。黄文政预计,中国在2017年将达到生育高峰,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值约为2200万,“这将是1991年以来,乃至未来百年内新生儿最多的一年”。
即便如此,这种趋势也难以持续。杨宜勇所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有13.5亿人口,全面放开二孩,不会出现人口激增。”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得出,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估计会是14.5亿。
“15年之后才14.5亿人,人口依然是可控的。估计到2030年人口达到14.5亿的峰值后,才会出现人口拐点(人口数量绝对减少),到时候政策又会调整。”杨宜勇说。
其实,目前的二孩政策还是计划生育,即便今后出台全面放开三孩,本质上也是计划生育,只是限制生育的程度不同。对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携程网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微博]教授梁建章[微博]的观点很明确,“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放开生育政策生育率会大幅反弹甚至超过更替水平,真正要担心的是放开二胎还远远不够。因此,要全面让生育恢复。”
未来我国或需奖励生育
现实的问题是,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已处于较低水平。
这个判断基于一项关于中国人生育意愿的调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侯佳伟、黄四林等人联合撰文称,中国人的理想子女数经历了1980年代的较高水平、1990年代快速下降、2000年至今稳定在较低水平这三个阶段。1980年代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13人,1990年代降至2.1人以下,2000—2011年下降为1.67人,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编者注:指维持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规模长期稳定所需要的生育率)。中国已经进入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的阶段,实际生育子女数将少于理想子女数。
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生育率的下滑程度同样让人吃惊。联合国[微博]曾表示,占世界人口46%的83个国家(其中包含所有欧洲国家)目前的生育率都低于每名女性生育2.1个孩子的人口替代率。
“现在放开二孩,是因为愿意生孩子的家庭不太多了,下一步估计用不了10年就能实现自由生育了。自由生育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奖励生育,如果自由生育大家还是不生,中国人口少于10亿人,就要奖励生育了。”杨宜勇说。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堪称“奇迹”。在探究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时,很多人都将其归结为“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红利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微博]通过对中国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长变动数据与1994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高度相关,他指出,“人口结构中婴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影响国内的投资消费,进而使经济下行。”
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判断来自2013年。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似乎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自2012年以来,中国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连续3年下降。
“其实‘人口红利’是没有意义的,‘人口红利’是肌肉经济,不能过分强调,全世界最看重的是‘人才红利’。”杨宜勇举例说,比如中国生产的耐克鞋,在美国卖39美元一双,在中国139美元一双,美国老百姓买一双鞋少花100美元。“这就是出卖简单劳动的肌肉经济为美国的智慧经济服务。当时中国贫穷,没办法才靠出卖苦力。但是,当前全球发展经济,四两拨千斤,要靠智慧经济。”
而智慧经济跟人口数量没有关系。 论人口,美国3亿多人,俄罗斯才1.4亿人,中国是13.5亿,人口总量不算少,杨宜勇据此认为,中国不缺人口,缺的是人才,“低层次竞争靠‘人口红利’,高层次竞争靠‘人才红利’。‘人才红利’不行只能靠数量取胜,这是下下策。”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12 13:39
子刚怀孕 45岁婆婆:你老公孤单,我想生二胎2015年11月12日 11:07
来源:扬子晚报
1314人参与 112评论
资料图
昨天的扬子晚报报道了卫计委公布“新增可生二孩的人里40到49岁占一半”的消息。经测算,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标人群约9000多万,占63%。新增目标人群中,40-49岁人群占50%。
这部分40-49岁的群体,如何解决“生得出生得好”的问题,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
南京的专家。专家指出,理论上没有绝经前的女性都有怀孕的可能,但由于高龄因素不孕的女性确实是普遍存在,但如果身体健康也可以尝试,前提是一定要做足准备。
先看要孩子的理由
1、45岁的妈,觉得20多岁的儿子孤单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最近一直是很多家庭的热门话题,但这似乎跟王女士(化名)没有关系,因为她刚怀孕不久,这是她的第一胎。然而,晚饭时婆婆的一句话,让她吓了一跳。
王女士回忆说,前两天吃完晚饭后,婆婆收拾家务时说起二孩政策放开的话题。“当时我心想,这跟我没有关系,刚刚怀上第一胎,还没生呢,二胎至少也要等一胎生完再说吧。可婆婆突然说:“阿涛(王女士老公小名)一个人挺孤单的,趁我现在还能生,赶紧生一个,到时候叫个保姆带两个娃刚好。”
王女士顿时蒙了,以为自己听错了,“45岁的婆婆要生二胎,老公都已经20多岁了,生个孩子以后谁来照顾,怎么称呼?再说,婆婆年纪都这么大了,也有儿子,有必要冒此风险吗?如果婆婆愿意帮他们带孩子,我完全可以再生一个啊。”
王女士把婆婆的想法告诉了老公,老公也不同意,还让王女士出面劝导,但王女士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说。
2、公公丢话:二胎直接做试管生男孩
张小姐(化名)结婚已有两三年,备孕了很久才怀上,全家人都非常高兴,特别是公公,逢人就说自己有孙子了。
然而,当听说张小姐生下的是女孩时,公公再也没有过好脸色,看到张小姐也不理不睬。“我们这生儿子才有地位,要是生女儿,以后基本上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了。”张小姐说,更过分的是,公公居然说,反正现在二孩政策放开了,叫她准备生第二胎,直接去做试管婴儿,生个男孩,当时她非常气愤。
记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了解到,最近来咨询的高龄女性增加不少,但像张小姐这样的年轻女性,只要身体正常,应优先考虑正常怀孕。至于试管婴儿可以判断性别,中心工作人员持否定态度,“一般常规的试管婴儿是无法提前选择性别的,除非男女双方的性染色体存在缺陷,即如果生男孩肯定会出现遗传疾病,那么我们会提前选择性别,让他们生女孩。”
3、爸爸太帅,想生个女儿“继承”基因
史先生(化名)今年35岁,长得很帅气,平常在人群中很显眼,他对自己的容貌也很自信,经常在老婆面前炫耀。
目前,史先生已经有了一个7岁的儿子,儿子长得也很帅气,但不全像他,身上更多的是老婆的样子,这让史先生一直“耿耿于怀”。由于他和老婆都不是独生子女,之前的政策规定只能生一个。这不,二孩政策一放开,史先生非常开心。
“我现在特别想再生个孩子,最好是女孩,女儿多像爸爸,这样我优秀的外貌基因就可以遗传了。”史先生还说,要是真能梦想成真,他一定会给女儿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好看的鞋子,把她打扮得像个小公主。
对于史先生的想法,老婆虽然也是十分赞成,但想法跟老公却不一样,“希望两个孩子热闹些,今后能相互照顾,而且女儿更加贴心,以后还能防老呢。”
纠结啊纠结
大龄夫妻难生,试管婴儿行得通吗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乌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理论上说,没有绝经的女性都有可能怀孕,但由于高龄因素不孕的女性确实普遍存在,包括女性卵巢功能、输卵管病变,或者不能着床、受精卵有问题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卵巢是产生卵子的生殖内分泌器官,是“卵子”的仓库。至女性初潮时,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将达30-50万个,每个月将会有一批卵泡发育,其中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的将自行退化,女性的一生,真正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库存”少了或“仓库”小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就会逐渐下降了,特别是到了35岁以后,生育能力减退的速度更是明显加快,到了40岁以后就呈直线下降了。
■答案来了
超40岁做试管仅两成能孕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专家表示,据了解,“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以女方年龄的影响最为显著。
25岁到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要高于30%-40%的平均水平,到了35岁以后成功率逐渐下降,到40岁只达到20%左右,原因是年龄大了,卵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45岁生,“唐氏患儿”概率剧增
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第一次减数分裂时间延长可以导致卵母细胞老化,出现染色体不分离,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子,胎儿染色体异常概率也随之增加。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就是大家熟知的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眼距宽、外眼角上斜等特殊面容,多数合并先心病、十二指肠闭锁等畸形。这种病患存活时间长、自理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长期且沉重的负担。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医师孙云表示,25岁孕妇生下唐氏患儿概率为1/1300;35岁概率就高达1/365。如果孕妇年龄为45岁,其概率更是高达1/30。
■有此一说
45岁以上生娃寿命长
从事英国长寿老人研究的学者派尔斯发现,40岁以后生育的女性活到100岁以上的几率是一般女性的4倍。因为35岁以上的妇女怀孕期间,要产生大量的激素,如果能配合均衡合理的营养物质补充,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器官会恢复鼎盛状态。
专家:年龄非唯一因素,但准备要充分
专家指出,40多岁的女性,如身体健康又有强烈生育要求,也可以尝试,但准备要充分。
专家建议,准备怀孕前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适合妊娠。孕前要加强锻炼,还要加强孕前管理,孕前患有高血压等内外科并发症的,或者进行过试管婴儿的,有不良孕产史的,肥胖患者等,准备怀孕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另外,孕前3个月需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怀孕中,高龄孕妇要进行产前诊断,判断是否存在出生缺陷,另外要定期监测胎儿生长状况。
虽然高龄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风险,但如果产生过度的心理压力,更易影响妊娠的结果。
■新闻链接
昨天,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流动人口可否在现居住地办理二孩生育登记,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指出,第二个孩子按照原来的政策,要求回到户籍地去审批,近期宣布一孩二孩生育登记都已经不再审批了,这样流动人口生育第二个孩子也可以在现居住地登记。流动人口生育二孩可在现居住地登记
王谦表示,现在已经把原来用于一孩登记的有关工作程序扩展到二孩,比如手续不全要通过承诺制来做,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程序告诉基层,预计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生育的数量会大幅度上升。 据中新网(编辑:肖雷)
(扬子晚报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12 17:47
孤独的36年:他们默默推动“普遍二孩”
[url=]扫描到手机[/url]
2015-11-12 09:02:51
来源:搜狐网 作者:王晓
资料视频:二孩时代来了
[url=]9[/url][url=]2[/url]
孤独的36年:他们默默推动“普遍二孩”
中国的人口政策,如摆锤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五十年代,“光荣妈妈”响应号召,敞开肚皮孕育“革命战士”。八十年代计划生育一纸令下,国民生育权被部分剥离,“强制引产”的阴云如今仍未消散。
两极之间,一些学者、专家和官员,致力于寻找平衡点。他们不断地呼吁声中,政策开始松动:十八届三中全公布了“单独二孩”政策,如今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普遍放开二孩”出炉。中国实行了36年的“一胎化”政策得以终结,他们成为这一历史性转折幕后的无名英雄。
但对这些推动者而言,还远远没到该庆祝的时候。
1
|
梁中堂 [url=][保存到相册][/url] |
“天地之大德曰生”
10月29日晚,《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中,梁中堂家中的电话响了起来。拿起话筒的刹那,便传出媒体记者急切的声音。
他不禁联想起2年前的那个夜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单独二孩”政策,彼时的梁中堂握着话筒,激动地向每一位记者解读政策意义。
这次,67岁的他异常平静。这位体制内最著名的人口学专家解释:“全面放开二孩,我之前完全预料到了。今年四五月之后,卫计委对媒体报道二胎已经不会立刻反驳了。”
与梁中堂同龄的刘日先生,则由衷地涌出一股“冲上街头放鞭炮”的激动。
1980年代后期,刘日从河北正定县调任无极县主政,是引发全国关注的报告文学《无极之路》的主人公。
这位明星官员,始终对计生政策持不同看法。从1980年代至今,他从未间断对基层计生的研究,并向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尽快放开二胎。
“时至今日,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1
|
刘日 [url=][保存到相册][/url] |
刘日兴奋不已的同时,远在美国、熟睡中的易富贤,被国内记者的越洋电话唤醒。
他惊讶于消息公布的速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3天后才公布了全会公报,宣布实施单独二孩。”
他跳下床,打开电脑,在微博上写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他庆幸见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易经》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几十年来,没有一项政策像这次全面二孩政策一样,能真切地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影响今后数十年、数百年的国运。”
易富贤记得,在限制生育权的时代,母亲这一角色甚至被视作“负担制造者”。“未来的人口政策,应该是尊重生命,人口是财富,让母亲有尊严,政府需要做的是保障生育权,也将母亲视为财富创造者而不是负担制造者。”
几乎没有交集的梁中堂、刘日和易富贤,在呼吁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方面有着同样不懈的坚持,在被忽视甚至遭受攻击时,他们从未停止呐喊。
1
|
易富贤 [url=][保存到相册][/url] |
计划生育元年
时针拨回1979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元年。
12月11日到14日,全国第二次人口理论讨论会期间,人口学界提出2000年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实行一胎化。
一片赞同声中,梁中堂提出“刺耳”的反对。他指出五个“一胎化”可能的后果:出生率连续剧烈降低,将导致人口老化严重;无子女照顾的老年人太多,成为社会问题;经济年龄结构特殊,加重社会负担;人口年龄构成显著变化,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人口政策反复变化,不利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
他仍然记得,发言结束后,会场安静的有些怪异。但36年前被视作超前的老龄化、失独老人等概念,如今已一一验证。
彼时,“一胎化”还未写入正式文件。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陈慕华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要把计划生育工作重心转移到“只生一个”上来。
随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活动迅速升级。城市工厂里的已生育妇女被统一安排结扎。妇委会、厂领导要逐个“攻坚”不肯结扎的职工,直到完成任务。
1982年2月,中央调整生育政策: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有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对于少数民族可适当放宽,但也要提倡计划生育。
在此基础上,各地出台了可以生育二胎的条件,其中包括夫妇二人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个孩子有疾病或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等等。
然而尽管政策有所调整,从1979年到1990年代,各地城乡执行一胎政策依旧非常严格。
“计生”,渐渐成为很多人眼中不受欢迎、却无力抗拒的字眼。
1
|
当年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url=][保存到相册][/url] |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那时的刘日有些进退两难。
作为县委书记,国家的计生政策他必须执行;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他了解群众对政策的不满。
“我发现,一孩化政策不符合民意,也不科学。”刘日认为,“如果允许生两个,一儿一女的家庭满意了,两个儿子的家庭满意了,两个女孩的家庭虽然不满意,但想到孩子将来有个伴、有个亲人,也就认了。这样的政策阈限是比较合适的。”
一边要执行国家政策,一边又保留不同意见,刘日只好用自己的方式维系两者之间的平衡,“我要求做计生工作的时候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又要讲道理,避免简单粗暴的行为。”
那时,计划生育是地方政府的头等要务。农村的土墙上,总是刷着醒目的红色标语: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引下来,流下来,就是不能生下来;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1980年代后期,“农村家庭确有困难可申请生二胎”的政策,在各地被落实成为“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申请生育二胎”,这样,一大批农村居民终于有了可以生二胎的机会。
年少时生活在湘西深山的易富贤,也隐隐地对这项国家政策产生怀疑。与人口研究结缘,却是个偶然。
1999年,他前往美国攻读药理学博士后。他原本打算在美国当个医生。
但他的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以前还以为中国人喜欢生孩子,到美国后,发现华人是最不愿意生孩子的群体。”
他发现1970年代美国:)、性解放、堕胎等社会问题,对生育意愿和生育率影响很大,而中国的计划生育理论的直线思维存在问题。
2002年到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系工作后,他开始用医学思维研究人口问题,总结各类社会经济指标与生育率的关系,根据这些指标“诊断”生育率。
“不停止计划生育,中国还在等什么?”2004年时,易富贤测算,即便中国停止计划生育,生育率也只能在1.8到2.1之间,今后还将下降。
起初,易富贤的理论只能在海外网络媒体传播,一度遭到一边倒地反对。2003年,易富贤涉足国内论坛,文章常被批驳。2007年,易富贤撰写《大国空巢》,未能在大陆出版,还被称为“异端研究者”。
一次,易富贤回国到南京旁听中国人口学年会,被在场专家指责没有资格研究人口问题,“业余速成的往往是劣质产品”。
“会后我向这位专家请教,他却借口要上厕所回避。”
0
|
山西翼城二胎试点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 [url=][保存到相册][/url] |
燎原之火
那段时间,已有声音指出:中国生育率已经低到将威胁社会发展的程度;而放开二胎并不会导致人口急剧增加。
早在30年前,梁中堂已经开始用实验测算放开二胎带来的实际生育率变化。
1984年,他以山西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长的名义,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建议,试行有条件的二胎政策。
不久,山西翼城县成为二胎试点的“人口特区”,实施晚婚晚育加有间隔限制的二胎政策:晚婚最小年龄是男25岁,女23岁,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岁生育第一胎、30周岁后可生二胎。
但1991年,有关部门再度强调要贯彻一胎化,除翼城外的另外13个二胎试点统统被收回了。
但梁中堂眼中的翼城,是可以燎原的火种。
1990年翼城三孩及以上的多孩总和生育率,以及2000年到2010年翼城县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年均增长率,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山西省平均水平。
同一时期,刘日正在不断完善针对计划生育的建议。
经过思考,他提出“奖一放二禁三”的策略:对只生一孩的夫妇进行奖励;允许愿意生育二孩的家庭生育二孩;严格禁止生育三孩。
刘日背负着无形的压力。他多次把文章寄给各级领导,从县长到中央部委,希望得到认可。
2007年,他终于收到时任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的回信,却并非期待的内容:“十一五时期要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
虽然如此,但信中的一段话让刘日倍感欣慰:“您对生育政策微调的建议也是我们研究生育政策的方案之一……正在内部进行积极研究,为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些年,翼城也令不少前来探访的媒体吃了一惊。和内地大多数城镇一样,大部分青壮年出门打工。从经济负担、孩子无人照料的角度出发,很多家庭放弃生育二胎。
为了更理性的观察,梁中堂开始梳理中国生育政策历史。他总结,2000年前是和“一胎政策”较劲,2000年后关注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设计问题,“这已不是一胎二胎的问题,而是老百姓生多少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政府去插手的问题。”
“这么多年过来,辛苦吗?”我问。
梁中堂停顿了一下,“没什么,我只是想把错的东西纠正过来。”
他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因为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16 12:16
70后彷徨二孩:能生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正文我来说两句(6897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11-16 04:08:49来源:华商报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相关视频:流动人口生二孩可在现居住地登记
00
70后彷徨二孩2
两年前,“单独二孩”放开的消息传开后,犹如给了很多生育意愿强烈的“非独”70后当头一棒,死了生二孩的心。而今,全面二孩的放开,70后成了受影响最大的一群人,也让这个生育能力渐弱的群体陷入了集体彷徨——想生却生不了的尴尬困扰着太多“奔五”的70后妇女和家庭,而无限逼近的生育极限也迫使他们与时间赛跑。
三个70后家庭的二孩之路
近日,“全面二孩”的消息传出,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将在中国正式结束。尽管新政策仍未落地,但“二孩,生还是不生”已经成为人们闲聊时的话题。在跨越了70后到90后的婚育人群中,有表示“坚决响应”的行动派,也有大呼“养不起”的拒生派。其中最为纠结的,莫过于即将“奔五”的70后们。许多70后妇女生育期已接近结束,只能眼看着错过“二孩”的末班车。
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进三个70后家庭,分享他们有关二孩的故事。
故事1
44岁的老洪:没时间了 这一生都白过了
在得知二孩政策放开后,女儿已经上初中的洪树林夫妇突然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境。44岁的老洪,失眠的老毛病又犯了,整宿地抽烟,心中五味杂陈。而正在吃中药调理的妻子赵婷,突然发现自己的婚姻陷入了某种“危机”。
能生了 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不是独生子女政策,老洪夫妇俩可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母。
妻子赵婷三年前曾意外怀孕。当时赵婷还不到四十岁,老洪也曾经考虑留下这个孩子。可是孕期的妻子,总担心孩子没长好,加上各种外部压力,两人最终到医院堕胎。在当时的老洪看来,“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只有一个女儿虽然说不上什么‘光荣’,但至少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绝大多数已经形成共识,二孩并不是一个必选项。”
吞吐的烟圈儿让老洪的讲述显得意味深长,“超生红线以前也不是说绝对不能碰。可是在过去,‘一个’是基本国策,这孩子国家是不需要的,他不合法,生出来也别扭。就像收庄稼,一年一茬,可七八年不收了,也就磨蹭过去了。”
然而,如今面对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却令夫妇俩陷入彷徨。在家里老洪尽量避开二孩话题,但当不堪重负的妻子提出“去医院检查”时,老洪突然感到巨大的失落,一时竟感慨“没时间了,这一生都白过了”。
其实,早年曾有老友揶揄没生下儿子的老洪,“那么蹦命干啥,将来还不知便宜了哪个王八蛋呢。”老洪后来承认这句话“触动”了他。但出生农村的老洪与妻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作为同龄人眼里的“半个”精英,他一开始就“本能”地摒弃了重男轻女的习俗。
老洪的母亲当年在42岁时才生下他这个幺儿。对于老洪唯一的女儿,老母亲从未说过半个不满意,唯有84岁临走前留下一句话,“宁叫儿气死,莫叫儿想死。”而今,44岁的老洪方才体味到这句老话里的“无奈”。但面对“国家”的需要,老洪夫妇这一次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妻子已经有了早期的更年期症状,一直在吃中药调理,钱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按照她现在的健康,要生二孩,风险太大。”
迟到的生育福利 已无力改变生命轨迹
与正在老去的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一样,老洪也不得不面对养老压力。一想到宝贝女儿将来要嫁“旁人”,老洪会像个孩子似的感性起来,“等女儿嫁了,我就到终南山去隐居,再也不出来了。”但冷静下来,他又恢复了理智,“我们这辈人注定要进养老院的,哪能给孩子添麻烦呢。”说到底,老洪对“二孩”的念想似乎又与“传宗接代”无关。
老洪无法忘怀与女儿小时候的一段对话。“当时一位长辈过世,不过三四岁的女儿问我‘爷爷去哪儿啦?”我就随口告诉她爷爷去天上了。女儿又问我‘为什么要去天上?’我就说,每个人都会死,将来有一天爸爸妈妈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去天上。结果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的,伤心了一天一夜。”
“我没办法,只好叫来妻子帮忙安慰,编造了很多话,说我们将来都会在天上看着她,我们还会有很多彩色的翅膀,红的、蓝的,才把丫头给哄乖了。”
女儿的反应给了老洪莫大的触动。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和她妈妈不在了,孩子怎么办?哪怕多个闺女,也不一样啊。”
在同事朋友关于“二孩”的热议中,老洪决定给自己放个大假。他请了年假关了手机,躲到家里闭关去了。而对于许多的70后来说,迟来的生育福利不过是水面的涟漪,纠结过后,被“一孩政策”改变的生命轨迹已无力挽回。
故事2
40岁的西安公务员:搭上末班车 期待政策在孩子出世前落地
对于西安的耿大成夫妇来说,“二孩普遍放开”的消息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按照此前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很可能使二人被“开除公职”。
顺利的话 他们的二宝明年6月出生
“你知道新政策什么时候落地吗?”11日晚,西安北郊,陪着女儿上英语培训班的耿大成向华商报记者打听着“二孩放开”的最新动向。三个月来,耿大成夫妇一直小心地保守着一个秘密,他的妻子怀孕了,“如果顺利的话,二宝将在明年6月出生。”
今年40岁的耿大成与妻子都来自陕西农村,且在西安有稳定公职,妻子是一名医务人员,耿大成在司法系统上班,属公务员。
对于耿大成来说,“二孩完全是个意外。以前亲眼见过村里超生的被拆了房子,没收了粮食,还罚款。现在咋说变就变了?”
按照此前的政策规定,属于“非独生子女”的夫妇俩一旦要二孩,将会因超生面临“开除公职并交纳社会抚养费的处罚。根据陕西现有的政策,二人需要交纳20万左右的处罚款。”“养不起”成了耿大成的现实考虑。“我们俩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八千左右。大女儿今年6岁半了,上一年级,一年光择校学费和兴趣班的花费,就要三万多。不怕你笑话,我看起来是个中层干部,实际上是寅吃卯粮。再要一个,说实话,养不起。”
由于种种政策限制和风险,耿大成得知妻子怀孕后的第一反应曾是“流掉”。夫妻俩商议后达成共识,“生活压力太大,要二孩也带不来幸福,与其这样不如放弃。”
破釜沉舟 曾做好被开除公职的准备
然而,9月初,二人到医院检查时,主治医生的建议却让二人犯了难,“根据妻子的健康状况,手术流产的风险太大,不如生下来好一点。”这是耿大成没有预料到的,“骑虎难下”的耿大成在反复权衡后,最终决定“破釜沉舟,豁出我20年的工龄不要了,大不了被单位开除公职。”
就在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后,半个月前的二孩新政却给他带来了戏剧性变化,“即将失去的饭碗保住了。”当天,听到一位60后领导向他感叹“政策变软了,机会却永远错过了”,耿大成差点激动地流下泪来。
与70后纠结的心态不同,耿大成发现,对于身边的60、80、90后夫妇来说,二孩的选择简单很多。“60后已经过了生育期,没得选择。80后表弟则认为,无论有没有放开二孩,都只生一个,自己活得轻松才最重要。”
耿大成的考虑与经历有关。“我和妻子都不是‘单独’,我有两个姐姐,妻子娘家姊妹六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到现在家里的大件儿也都是姊妹间互相帮扶着添得,众人拾柴火焰高,遇到大事有个商议。可现在的家里孩子都是小皇帝,一个孩子独苗难长。”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第二代没有叔伯婶姨,第三代则没有了任何通常观念中的亲戚了,整个家族亲情的纽带将被完全割断。”
然而,从“4+4+1”的家庭结构到“4+4+2”,给孩子多个伴儿也意味着更多的背负。如今,他每天密切关注着新政策落地本省的新闻,“但愿孩子出生前,政策能在陕西落地。”
故事3
37岁的产科医生:我太知道一个孩子的孤单了
林颖是甘肃省定西市某医院妇产科主任。作为独生子女,出生于党政干部家庭的她如今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孩九岁、男孩两岁半。得知二孩政策普遍放开的消息后,37岁的林颖偷偷乐了。她庆幸自己三年前坚持生下了儿子。
冒着被开除公职的风险给女儿“生下一个伴儿”
从小到大,林颖一直是父母眼里的乖女儿,领导眼中的好同志。然而,三年前,这个“模范”医生却冒着被单位开除公职的风险,做出了一个“违反政策”的决定。她“精心谋划”后,托关系向单位请了长假,猫在同在一个县城的娘家偷偷生下了老二,“给女儿生一个伴儿”。
多年妇产科工作的经历让林颖对所面临的风险心知肚明,“但为了孩子,顾不了那么多了。”令林颖意外的是,在她的二孩之路上,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外部压力,而是来自丈夫张明明。“丈夫坚决反对要老二,怀孕期间一直与我冷战。”
今年36岁的张明明在县城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酒店。近日,在酒店打烊后,张明明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这段经历。“听林颖说又怀孕了,我当时非常生气,我的态度是立即到医院堕胎,差一点点就……”说到儿子,张明明夸张地撇了一下嘴。
在后来的沟通中,林颖得知丈夫反对二孩的“心结”缘自不为人知的经历。原来,张明明与妹妹二人并非父母亲生,当年,为了“延续香火”,他被祖父母做主,从自己的二伯(生父)家过继给了没有生育能力的养父母。而妹妹则是后来由母亲领养的。
“我是上初中时从同学口中得知自己身世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儿子、香火,有那么重要吗?如果我是一个女孩,这辈子可能完全不同。”
被过继的身世是张明明无法接纳又无从改变的现实。他从此拒绝与相隔一条街的“二伯母”、自己的生母往来。“我早都下了决心,这辈子只要一个孩子,最好是一个女孩。”
“单独二孩”放开 才摘掉“计生黑户”的帽子
而对于“二孩”的决定,妻子也寸步不让。“我父母当年本来可以要二孩,但那个年代的人重荣誉爱先进,就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了我一个。可是后来,母亲后悔了。”
林颖不希望女儿重复自己成长的孤单。“我父母的老家都不在本地,小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回老家,与亲戚、表姊妹们团聚。我虽说没有缺吃少穿的烦恼,但我太知道一个孩子的孤单了,没有人跟你抢,也没有兄弟姊妹可以分享。”
夫妻俩“冷战”了数月,直到孩子即将临盆。林颖回忆,“孩子在肚子里时一直很健康,生产时却出现了难产。”
眼见着林颖和孩子都命悬一线,曾经漫不经心的张明明幡然醒悟。他当即“噗通”跪在了产房外,死心塌地地接受了儿子,“我错了,假如他们俩有任何闪失,我会终生不安。”
这场二孩的僵持最终以儿子顺利出生而告终。为了规避政策“红线”,林颖一直将儿子养在娘家。为了应对可能的政策瓶颈,林颖甚至准备效仿一位姐妹“假离婚”。“按照当时的政策,要是在乡村,一旦怀上二胎被发现,马上就会被乡上的计生干部领来医院引产。如果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还会被开除公职。县城还相对宽松点,可是谁敢冒险?”
不过,在儿子半岁时,林颖迎来了全国“单独二孩”放开的曙光。“抢跑”的林颖才敢给儿子摘掉“计生黑户”的帽子。她始终觉得:“二孩是自己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现在好了,以后我们老了,至少女儿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亲人,哪怕是吵架呢。”(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19 21:49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22 16:52 编辑
哪四类职场女性不肯回家生二胎 (2015-11-16 09:05:00)
导 语 开放二胎,成为不少家庭的福音。全职太太则没有多大所谓,反正都在家里守着大宝二宝呗。可职场女性则多有顾虑,毕竟生二胎对事业或多或少有着影响。 开放二胎,成为不少家庭的福音。但,几家欢喜几家愁?没有这个政策,也就没有这份心思。有这个政策,还让人开始烦恼起来。全职太太则没有多大所谓,反正都在家里守着大宝二宝呗。可职场女人则多有顾虑,毕竟生二胎对事业或多或少有着影响。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算盘噼里啪啦的,最后得出不太划算的结果。 于是,有些职场女性不肯回家生二胎。仔细分析,还是情有可原的: 一 事业发展型 处于事业上升期,那是多么难得的发展势头。无可否认,这个社会还是有着关于男女的性别歧视。现在是个机会,也许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因为生二胎,就要打乱自己的事业计划乃至人生计划——有可能得不偿失,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二 经济支柱型 有些男人,安安心心的吃老婆的软饭。(文/飘雨桐)也许他有工作能力,却没有工作机会。但更有可能,他连工作能力都没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他有的是精子,却没有为孩子负责的本事。女人靠自己的经济收入支撑全家,还敢生二胎吗? 三 健康欠佳型 这个健康,不是表面的老弱病残。生孩子,还要关乎人的内部结构。优生优育,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认真备孕,还要做好很多准备功夫。另外就是,女性的身体是否合适再度怀孕?第一胎已千辛万苦,这第二胎有这个心未必有这个力。 四 家庭不睦型 家庭不和睦,不单单指与老公与老婆的夫妻关系。还有,就是与长辈、与大宝之间的情感基础等。譬如说:长辈不支持生二胎,明确表示生下来也不愿帮忙照顾。譬如说:大宝不要二宝,否则如何这般。生比不生,将会制造更多家庭矛盾。 所以,千万不要被政策冲昏头脑。生不生二胎,这是个大问题……
|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19 22:03
大龄妈妈想清楚这五点再决定要二胎 (2015-11-02 07:54:56)转载▼
标签: 育儿 孩子 二胎 妈妈们 妈妈 分类: 育儿经
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终结了, 国家现实对人口有了刚性需求,人口红利需要延续,政策终于有了松动。对很多人来说,能不能真的挺起胸膛要第二个孩子,可能还真不是自己说了算,毕竟生孩子不是播种与收获那么简单,要把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成年,要操心吃喝拉撒,要将他教育成才,要为他置办家业,真的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所以,我想就算大部分都想过要第二个孩子,也很少有人能真的能闻风而动,立刻着手造人。
这几天朋友圈的话题完全被二胎刷爆了,那些一直想生二胎的大龄父母们终于获得了生育权利,显然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极大喜讯。在我了解的几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妈妈们,她们内心充满了纠结,在感性和理智之间挣扎。尼奇也认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会极大改变家庭生活的格局,再决定生二胎之前,这些大龄妈妈们先想清楚这几件事:
一、夫妻感情要和睦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夫妻感情相处的很融洽,这是基础。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如果夫妻和睦,感情笃厚而又条件允许,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但如果感情本就不稳定,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新的劳累、争吵、经济压力等等纷至沓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没完没了的矛盾,时间久了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很可能就此造成婚姻裂痕,结果对谁都不好,尤其对两个孩子不好。对孩子来说生活没有苦与乐,不懂得享受与承受,只要家庭和睦有吃有喝有父母疼爱,孩子就是幸福的,但如果父母成天争吵,家庭时常冷战,孩子就一定不会幸福,那又何苦?
二、做好牺牲舒适生活的准备
许多妈妈们说,养一个孩子都累死了,哪敢要第二个。随着孩子上了小学初中,父母就会轻松些,最起码孩子不会天天粘着你,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可是当你决定要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就意味着要放弃当下的自由舒适的生活。愿意为这个孩子吃苦受累花费金钱和心血,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做好这些准备,如果还想着过轻松逍遥的年轻生活,可能就真的需要考虑一下了,一旦成为两个孩子的爹娘,需要付出的可能就是半辈子辛劳。
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养育一个孩子,明显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降低。这些道理放之全球皆准。在中国也一样。因此,在放开“单独二孩”之后,也并没有出现生育潮,许多中国女性的生育愿望很低。在上海,在4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中,54.2%的人明确表示“一个就够了,不想要两个”,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仅占15.1%。许多家里已经有一个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了,如果再生一个“复习回顾”下昔日辛苦经历,好多妈妈都心有余悸,可能这辈子最好的时光全搭在孩子身上。
三、妈妈会牺牲更多。
生育孩子,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要付出非常多的成本,甚至要丧失掉很多的职业机会,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女性不可能不工作,否则家庭收入完全不够养孩子。我身边的几个有一个孩子的妈妈们听到放开二胎后,大都是一口拒绝再生,理由很简单:太累。如果老人年龄太大,大部分家庭都请不起能干负责的全天候保姆,那只有夫妻自己来,可这往往意味着重担又落在了女性身上。除此之外,而二孩意味着女性的生育年龄比较高,相关的健康风险比较大,更需要好好地思量。
生二胎的妈妈大都年龄偏大,她们顾虑工作家庭难以协调,无法兼顾,难怪有妈妈评论写道,“目前的二胎政策,鸣锣呐喊的主要是国家和政府,而实际买单的却更多是家庭特别是女性。”
四、要养得起
这一点恐怕是现在最多人考虑和担心的核心问题,有人算过的一笔账,七零后八零后这批人要养大一个儿子需要花费一百多万,还不包括给他安家买房的钱,要打一个闺女可能花的少点,但按照这个情形算下来也得过百万吧;另一个数字是大城市里的七零后八零后要想有逍遥一点的退休生活,存款至少得有两三百万。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叠加在一起,在要生个二胎出来,也就是手里少说得有个或者将会有上千万的资产,这恐怕是很多背着房贷过日子,为几罐奶粉钱愁肠百结的年轻父母承受不起的。所以除了自己愿意要第二个孩子,关键还得养得起。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多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多一张嘴那么简单,不但会加剧现有的压力,而且可能因此牺牲掉本来还可以的生活,同时也会改变第一个孩子原本可以享受的好一点的生活,而对第二个孩子来说,不见得就会因为来到这个世界而幸福一辈子。
五、相比生,养育才是重点。
显然有个生了一胎的父母知道,生完之后的养育是重中之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当二孩来临的时候,许多老一辈真的老了,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带不动孩子。而就算他们有余力,把退休生活全部放在孩子的“保姆”上,对老人也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并且,他们的头上还戴着“延迟退休”这个紧箍咒,当这一政策真的开始实施,即使是一孩,爷爷奶奶们也没有精力来带了。如此一来,妈妈们就需要做出抉择,2个孩子的照顾和养育在如今的国家政策下显然异常辛苦,对于职场妈妈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身边一位大龄妈妈说,再生一个我就要把老命搭进去,敢生的都是英雄。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当然是好消息,至少给了大家选择的机会,但是生不生的确需要父母双方甚至老人们坐一起好好商量下,意见充分达成一致后在决定。(首发成长树,更多育儿交流加微信:ytxueren)
作者: 飞一般的遐想 时间: 15-11-19 22:5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22 16:57 编辑
删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2 16:5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5-11-22 16:51 编辑
上海仅25%夫妻欲生二孩 更多家长愿“养女防老”
2015年11月22日 07:13:23 来源: 新闻晨报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生不生”一直是不少育龄人群热议的话题。昨天,第15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一项对上海9个区1489对新婚夫妻的调研显示,仅有25.02%的夫妻一致有生育二孩的意愿。昨天在现场,全国60余所大学经济学院负责人、高校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等600余人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新常态、回应当前经济社会热点。
3成夫妻生育意愿不一致
调研显示,其中12.51%的家庭中,妻子生育意愿高于丈夫;17.85%的家庭中,妻子生育意愿低于丈夫
生育决策是夫妻双方共同决定的事,但一直以来网络上大多数的生育意愿投票往往反映的是个人意愿,有些调查通常由夫妻任意一方回答或仅限育龄女性回答,但其实只有夫妻一致的生育意愿才对实际的生育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为此,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卿石松副教授进行了一项《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错位差异》研究,对徐汇、黄浦、长宁、普陀、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奉贤等上海9个区的1489对新婚夫妻进行了双方生育意愿的调查,受调查者的平均年龄为28.03岁,且都处于20-40岁的育龄期。其中,有63%的夫妻为“双独”,大部分为初婚。
昨天,卿石松在大会上公布了这一调研结果。调研显示,当丈夫是独生子时,有意愿生育二胎的比例为57.14%,而妻子是独生女时,这一比例则降到42%,不过总体而言,夫妻双方是否独生子女,在平均生育意愿上的差异并不大。而影响较大的则是收入情况,丈夫的经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妻子的生育意愿,在丈夫收入高、妻子收入低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对较高,反之,妻子的收入水平对丈夫生育意愿的影响则很小。此外,夫妻双方均为高收入或是均为低收入,生育二孩的意愿都较高。
虽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但并不意味着夫妻双方在生育意愿上就会达成高度一致。调查显示,有30.36%的夫妻生育意愿不一致,其中,在12.51%的家庭中,妻子的生育意愿高于丈夫,而17.85%的家庭中,妻子的生育意愿低于丈夫。在所有受访者中,仅25.02%的夫妻双方一致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卿石松副教授表示,夫妻单方面的生育意愿往往高于实际的家庭生育意愿。比如,在这次调查中,妻子和丈夫分别打算生育两个孩子的比例分别为37.05%和39.76%,但夫妻双方一致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仅有25.02%。当夫妻双方生育意愿不一致时,实际的生育行为远低于任意一方的生育意愿。
更多家长愿“养女防老”
专家表示,养女防老观念逐渐深化有望在未来一定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对人口结构的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生不生”一直是不少育龄人群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杨小军在年会上发布的《城市青年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桂林、无锡、兰州这三个代表中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城市为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养女防老”。
此次调查选取了三个城市1976年-1986年出生的近千名青年。其中,72%的受调查者本人为独生子女,八成已婚,79%的人已生育有一个孩子。调查发现,在没有任何政策限制的理想状态下,有74.28%的人表示最理想的孩子数是2个,仅18%的人认为理想孩子数是1个。
那么,哪些因素会对这些青年的生育意愿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呢?调查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一般收入水平也越高,希望生二胎的比例也越高。根据受访者的主观回答,97%的受访者认为经济条件是影响他们多生孩子的主要因素。
双独家庭的理想孩子数(1.93个)略高于单独家庭(1.84个),其中,独生子女理想孩子数为2个的比例(72.91%)低于非独生子女(77.78%),双独家庭理想孩子数为2个的比例(71.95%)低于单独家庭(74.4%),换句话说,非独生子女受访者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弟弟或妹妹。
此外,男性的理想孩子数略高于女性,已婚人士的理想孩子数高于未婚人士。换句话说,男性的生育意愿高于女性,已婚人士的生育意愿高于未婚人士。
值得关注的是,虽说“生男生女都一样”,而且传统观念认为“养儿防老”,但调查显示,越是觉得“靠孩子养老重要”的人,越倾向于生育二胎,而且特别希望生女儿,特别是对于育龄女性来说,更愿意“养女防老”,这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有了明显区别。
此外,祖辈对小夫妻是不是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尤其如果祖辈对生育方面施加的压力大,使男方会更想生育二胎,且更希望生儿子。
杨小军表示,随着养女防老观念的逐渐深化,有望在未来一定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从而对中国人口结构的挑战发挥重要作用。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不仅要关注对现有生育政策的调整,更要加强新的养老观念的宣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3 13:49
中国人养老两难困境:要么生二娃 要么晚退休
2015年11月22日23:34 华夏时报 7,154
“To be,or not to be!”当莎翁写下这样的呼喊时,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人依然面临着两难困境:二孩,生还是不生?退休,延迟还是不延迟?
生二娃难
首 先是住房面积不够。生育率和住房面积的数量关系需要进行计量研究,但从日常生活角度观察,住房面积大小显然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孕妇需要有人照顾,孩 子上学之前也需要有人照顾。人越多,需要的住房面积越大。农村住房面积大,是农村生育率高的原因之一;东亚国家生育率低,也与人多地少不无关系。在中国城 市地区,随着房地产价格多年快速增长,老百姓购房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生育决策会有不利影响。
其次是养育成本过高。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执行的结 果是独生子女较为普遍。对于独生子女,父母往往是吃穿用度方面不惜成本,样样都想给子女最好的,形成子女消费奢侈化的风气。如果维持子女消费水平不变而又 生育二娃,则总体的子女养育成本会非常高。否则就要降低两个孩子的平均消费水平,有可能让他们被人瞧不起。面对这样的两难,很多人会选择不生二娃。
最后是时间精力不足。养育孩子不仅需要掏钱,更需要付出时间。无论是孩子的生活、健康还是学业,都可能经常出现问题,需要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处理。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将时间折算成钱,养育子女所投入的时间可能要比直接花的钱还多。
这些养育子女的高昂成本决定了,生二娃是个痛苦而艰难的决策,很容易被否决。
晚退休难
延迟退休是个非常不讨好的话题,社会各界反对意见强大。部分学者和官员一提出延迟退休的主张,往往招来强烈的批评。
体力劳动者的反对理由看起来很充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在下降,退休年龄越晚,则完成工作任务的难度越大、个人承受的痛苦越多。即使人均寿命在延长,但所延长的寿命集中在老年,同样的年龄段和以前相比体力并没有多少增长,因此他们认为退休年龄应该维持不变。
脑 力劳动者的反对也很好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延迟退休在身体承受方面没有问题,他们的反对主要是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在目前的制度下,他们可以早退 休,退休之后领取的退休金和以前的工资相比有所降低,但是他们可以将时间投入到其它职业或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或效用)会大于退休金与以前工作的差距额。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当然希望早退休。
两难选一难
从个人角度看,生不生二娃属于个人自由;但从社会整体角度看,生不生二娃有外溢效应。如果要靠子女养老,生二娃有助于完成这个目标,这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不靠子女养老,不生二娃对自己没影响,但对社会是不利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就出现冲突。
如果相当多的人都生二娃,以后人口结构较好,就可以不用延迟退休或者延迟退休的力度较轻。反之,如果相当多的人选择不生二娃,近期则是婴儿少,未来则是青壮劳力少。
目 前的养老制度和医保制度基本还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拿年轻人缴的钱给老年人用。未来即便有所改革,也难有大的转变。只要现收现付制存在,年轻人数量少就意 味着年轻人的缴费少、老年人福利面临威胁。解决两者的缺口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变现国有资产,但如果问题严重,最终还是要靠增加年轻人缴费或者减少老年人 福利。我国目前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继续增加已无空间,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减少老年人福利,包括延迟退休、降低退休金。特别是延迟退休的可 能性最大,因为我国退休年龄低于其它国家。
上述解决方案是问题出现之后的解决方案,现在最重要的是避免问题的出现或者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就是避免相当多的人不生二娃。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生二娃,一方面要靠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认识,使人们自愿生二娃;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人们生二娃。
(作者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3 17:04
二孩能防老 还是愁到老?
2015年11月23日05:41 大洋网-广州日报 2,266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原标题:二孩能防老 还是愁到老?
周一评弹
互动君邀请不同家庭类型的嘉宾辩论生养二孩中各种“难念的经”
自从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有关二孩的种种讨论一直没有停过。这一政策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想生二孩的家庭,还影响到坚定“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家庭、想要继续保持“二人世界”的家庭、单身男女等不同的社会群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二孩政策就像是一个“放大器”,把不同群体原来的焦虑感进一步放大。想要二孩的家庭会焦虑新增的成本,维持一孩的家庭会更加焦虑孩子的孤独,二孩带来的产假成本也增加了单身女性的就业焦虑,如何应对这些新的焦虑?本报邀请了在生二孩问题上态度不同的几位嘉宾,在这个问题上好好“交锋”一番。
文/广州日报记者余骏扬
话题1:
你想再生一个吗?
小编:近日不少报道反映,二孩政策放开给一些“70后”的妈妈带来了很大压力,这种状况下,我们需要问清楚每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生二孩的意愿,毕竟自愿必须放在第一位。大家怎么看?
蒹葭:我个人很讨厌这类事情:有的家庭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然后婆婆和老公都逼着女的要生二孩,让女的放弃事业,老公还信誓旦旦“我养你”什么的,无视女方难处,就是为了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心姐:其实我是想生的,因为觉得一个孩子孤单。今后父母不在了,连个嫡亲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无商无量。但一是我年纪大了,二是身体不行,三是父母老了没有精力帮带,四是养孩子经济条件要求高,恐怕难给孩子好的环境,因此还是算了。还是好好带一孩吧,现实些。
老男孩:教育孩子是一门心理学加哲学加科学的大学问。我觉得自己有所准备,所以再生一个问题不大,唯一怕的是经济实力有所不足。我之所以想再要孩子,是因为觉得创造一个生命是最伟大的事情,尽心尽力养他也会收获良多。可能我在骨子里非常传统,如果允许的话,我愿意生个足球队。而且我老婆也这么认为,客家人大多还是喜欢孩子多。
白领:我觉得,我们自己的经济实力有可能越来越不足。蛋糕就那么大,多一个人吃,大家就都不够吃了,何况原来也不太够吃。我老婆把我收入花掉一半,供楼又去一半,结余比我单身的时候还少,养一个都难。
小编:钱的问题很难绕过去。不过现在很多人生孩子不一定把钱看得那么重要。儒家文化有一种观念,人生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做恰当的事情,生活才会完整有意义。小编身边不少人想要孩子乃至再要二孩,有朋友就说是要追求人生的完整性。
老男孩:有道理,可能潜意识里我就是这样想的。
小编:“90后”小妹妹怎么想这个问题?
小海:一孩都还没有呢!对象有了,婚还没结,那么多现实问题,怎么敢想二孩!
话题2:不是独生子女就能解决养老问题?
小编:不少人认为生二孩是为了更好地养儿防老,大家怎么看?
白领:我觉得不一定靠谱。我家的现实也好,我运动时听到别人聊天也好,都是老人倒贴钱帮补儿女、帮忙带孙子。到时候我们老了,又没有很高的退休收入,怎么帮孩子?孩子自己收入不够花,我们又没钱。70后要二孩的话,孩子还没工作,我自己就退休了,孩子学费怎么办?老话说,养儿100岁,长忧99!所以我宁可不要孩子,晚年把房子卖了,足够夫妻住养老院。
小编:但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挺大,老人如果长期患病,独生子女很难有足够精力照顾好。
蒹葭:作为独生子女,我个人不指望兄弟姐妹帮忙。真遇上事情,兄弟姐妹能帮多少也都存疑。见过亲戚家兄弟争家产,拿菜刀上阵。我外公、外婆生病卧床时,我小姨也从未管过。既然父母把所有的爱都投注给我一个,将来他们养老自然应当由我一力承担。压力大是大点,但这是独享父母的爱所对应的代价,我觉得很公平。
白领:很同意蒹葭。像我两兄弟,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北京,如果爸妈有事,只能靠我照顾。我以前看《广州日报》,说有个老人有5个孩子,老人每周到不同孩子家轮流吃住,各种被嫌弃。后来住在小儿子家,其他4人连老人生活费都不给,被告上法庭。
老男孩:白领说的是实情,但我仍然持有一种方向上的乐观,认为孩子的未来是无限的。我们尽全力观察他引导他,让他成为有见识、有思想的人足矣。
话题3:
养二孩花销真的很大?
小编:说到钱的问题,养二孩的花销似乎很大。
老男孩:没关系,我不怕。养二孩不会影响基本生活水准,我家不是大富之家,但生活水准一般,孩子可能更有上进心。
蒹葭:我妈的论调是,多个孩子不会很贵,多一双筷子而已。我说供书教学不要钱吗?她说我也没有花很多钱。我说读书不好,孩子上补习班不要钱吗?我妈说不聪明的上补习班也没有用。
老男孩:是的,不必强求。这一点我很传统。
白领:我自问不是吃得很好、穿得很好、住得很好,孩子可能会怨我呢。
老男孩:我小时候,家里家徒四壁,我也没有怨恨过自己的父母。没教好才会有怨恨吧。小时候天天吃番薯,也不觉得苦呢。
白领:城里的孩子会有攀比。
蒹葭:我的家教就是鄙视攀比,要比就比成绩。所以我对名牌没什么感觉。
老男孩:我一直从孩子幼时就教育他,攀比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白领:我一个朋友很有钱,但还是被孩子拒绝去幼儿园接送。因为孩子说“别的妈妈都穿得很时髦开豪车。你太土了,显老。”
蒹葭:话说回来,如今投资孩子可不仅吃穿。教育成本呢?在吃穿上教育他简朴很有必要,但如果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我不能接受。如今教育和我们这一代80后很不一样了,我们那个时候,可以靠自己在课内努力磨练闯出来。但我担心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的很多教育成本,都体现在家庭的额外投入上。除了考试,孩子往上走还得学很多应试以外的东西,你不学别的孩子学,你还是在竞争中落后。我上司说,他孩子班上一大半的小孩都去过好多国家了。
小海:想给孩子最好的,初衷是没错,可是如果能力还不足以达到,对于完美主义者就会心累。所以选择宁缺毋滥,反正我不是完美主义者。我比较喜欢和小孩玩,应该会要一孩,二孩的话如果实在会影响我自己人生发展、降低生活质量,应该不会再要。
话题4:
二孩反映的性别平等问题
小编:看来今天的交锋点主要在于爸妈资源有限时,该不该再要孩子。
白领:我已经被嫌穷,有了孩子,不但要老人家倒贴,而且更要被嫌弃钱少了。这种自讨苦吃的事,我才不干。
小编:男性的很多压力都来自于竞争,因为总体上女性还是很看重男性的地位和前景,这种择偶压力,使得男性之间竞争一直比女性激烈。男人被骂不挣钱的问题,在全世界都能看得到呢。
蒹葭:我觉得这就可以见男女不平等对于男性来说也是压迫了。事实上为何非得是男人拿钱养家呢?有事业型女性、家庭型女性,同样男人也可以分事业型和家庭型。把压力压在男人那里,其实是很多人学不会对跟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保持尊重和沉默。抱着一堆成见,对别人进行舆论乃至行为上的压迫。
白领:所以我一直都说我如何如何惨,不敢随便议论别人。
蒹葭:我很讨厌舆论说女人就该回家带孩子。我就从来不要求伴侣负责赚钱养家。
心姐:男女双方都有义务为家付出,做主妇也是付出。
蒹葭:是,然而做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一直被忽视。比如离婚财产分割时,做家庭主妇的努力是不能被折现的,这部分劳动价值被忽视,所以做主妇很惨。如果生了二孩,女人承担更多育儿责任时,在婚姻里就更被动了。
小编:我想心姐的意思是让大家在相处中都要强调彼此付出的态度吧。不过蒹葭说到的问题也是真问题。
话题5:有办法节省养二孩的消费吗?
小编:从全球的招聘风格来看,无论什么国家,名校生始终是最受欢迎的。而名校生的硬标准就是一定的智商。然而孩子的智商其实是个刮彩票一样的元素。我想大家身边都有很多例子,是父母无论怎么砸钱但孩子读书还是上不去的例子吧。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对养二孩的消费过虑了?也许根本不用那么贵?
老男孩:教育的确是个大问题,有投入的问题,但我觉得也有教育方法的问题。的确像以前那样仅凭小朋友努力就能上名校不同,现在社会更浮躁了。所以父母的教导尤为重要。我教育的时候也会着重考量让孩子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不要完全在一条窄路上绑死。
白领:许多学校让学生埋头读书不注意锻炼身体,导致的肥胖和健康问题是事实、各种病越来越年轻化,这个氛围对孩子真的好吗?要让孩子过上足够好的生活,起码周围氛围要够好,没有足够好的经济条件,很难行得通。我还没说当孩子长大到读大学之前那十几年,他最需要钱,而我的收入却不一定能上升,甚至可能相对社会水平下降。老婆收入又靠不住,怎么办?
老男孩:对收入下降的恐惧当然有道理,但我常觉得人各有生存之道,倒也不用太过忧虑。做好家教,可以缓解很多问题。
白领:我对家教万能论保持怀疑。我们这些上班族,有多少时间陪孩子呢?
老男孩:我倒还好吧,所有空闲的时间都和孩子一起。思想和见识,是我们给孩子最重要的遗产。
心姐:这个问题,就是自己想不想,没有该不该。快乐就好。人生有许多快乐,需要去体验、相信才能获得。
小编:心姐很深刻,谢谢你为今天的讨论做了最好的总结。
嘉宾介绍:
坚定想生二孩的“70后”企业中层“老男孩”;谨慎保持一孩的“70后”职场妈妈“心姐”;坚定“丁克族”的“70后”外企男员工“白领”;还没结婚的“80后”女设计师“蒹葭”;毕业没一年就催对象结婚的“90后”小姑娘“小海”。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3 20:43
其实,家中多了一个小孩,既不会像老人家常说的“多打一碗水,多一副碗筷”那么简单,也不会是纯粹地让给予孩子的费用和精力乘以二。而事实上,它对婚姻家庭的要求,却是更加苛刻和全方位的,如:你们的夫妻感情,是否有为生育两个孩子而形成合力的基础?你们的家庭是否作好了,被第二个孩子打破原有正常秩序的准备?其中可能意味着,某一方对自己事业的暂时告别和永远放弃;你们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和心智,长期有效地履行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如果这些你们做不到,或者必须以牺牲自己原有的幸福为代价去做到,那么你们就要好好考虑这二孩是不是该生的问题了。
人的一生,好比是个做蛋糕的游戏。时间、精力和金钱,是上帝分发给我们每个人的材料,虽然无法做到均等,但却全都是有限的。如何用这些极其有限的材料,制作出你所需要的精美蛋糕?其中我们必须面对的就是木桶效应和取舍问题。
在这个或许并不是非常恰当的比方中,多生孩子就好比是追求蛋糕的尺寸,而幸福就相当于蛋糕的精美度。这两者的关系,虽非完全的二选一,但每个家庭都会有着各自不同,并且必定相互制约的函数关系。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不严重影响家庭幸福指数,作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生育二孩不外乎如下三种可能:其一,有的家庭,确实有能力有条件,去生育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孩子于他们来说,是多多益善和锦上添花。在他们身上有效地解释了,多子多福的可能性;其二,有的家庭,虽然无条件生育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但于他们所现有的精神世界来说,那却是“雪中送炭”;其三,有的家庭,本来很幸福,但若是多再生个孩子,孩子却从客观上成为了“那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显然,第一种情况是非常少的,甚至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第二种情况,虽然无法从精神层面加以区别分析,但从客观上来说,它却是不健康,或者最多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幸福”,并且它只是狭隘的极少数。所以,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泛家庭情况的,当属第三种情况。多个孩子虽然是心向的好事,但多出的这个孩子,却从客观上成为了打破原有幸福的一个负加。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对多子多福进行整体普遍性的阐述,但却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孩子真的不是越多越好。事实上,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虽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却是人生最大的奢侈品。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现状,孩子对婚姻家庭的考验往往是最苛刻的,生育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是1+1=2,而生育后,我们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多的1+1>2。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6
80后二孩妈妈:有点后悔 得卖宝马才能养活老二
2015-11-24 08: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北京)
分享到:
3813
(原标题:80后二孩妈妈:有点后悔 得卖宝马才能养活老二)
近日,“上海一位80后爸爸生完二胎后悔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位父亲说,自从生了二孩,自己就像机器上被拧紧的螺丝,不敢出丝毫差错。其实,生了二孩更忙的应该是妈妈,坐月子,喂奶,安慰鼓励大孩……可以说妈妈做出的“牺牲”更多。此外,除了父母的付出外,现代社会养育二孩成本高昂,有的原本的小康富裕之家,甚至动起“卖车养孩”的念头。
“80后”二孩妈:生活完全被打乱
二孩的到来,让27岁的冯秀猝不及防,她坦言,自己的一切生活都被打乱了。
在滨州一家单位上班的冯秀和老公都是本地人,结婚4年,已有一个女儿,3个月前,他们刚刚因为“意外”而生了二孩。
尽管已经过去了3个月,冯秀还是有些不适应。
“好不容易把大的送到幼儿园,小的就接上了。”23日上午,这位年轻妈妈说,现在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白天基本一天都在看小的,晚上大的从幼儿园回来,又需要给大的关爱——实在让人心力交瘁。”而老人最近又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帮不了他们太多,“没让我们照顾就算好了,根本不敢指望老人干太多活。”
3年多前第一次当妈妈时,冯秀都没有这么疲惫过。
尽管那会儿也曾因缺乏经验而陷入手忙脚乱,但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冯秀的生活很快进入正轨。
冯秀现在甚至有些“怀念”起当时的情景,养孩子的事儿老人会提前告知,她自己也加入了两个QQ的妈妈群,不时跟网友互动,既收获了养孩子的知识,又能得到分享的乐趣。“我周围的人有养孩子方面的问题基本都会来问我。”冯秀说,那会儿她的心态远比现在积极。
不仅如此,当时冯秀自己的生活也没耽误多少,她会时不时地跟老公出去吃饭、逛街、看电影,过过二人世界。因为有之前的“成功”经验,所以当验孕棒上出现了醒目的两条杠时,冯秀跟老公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决定了要生下这个孩子。
妈妈眼中的两个孩子:1+1>2
现在,最令冯秀后悔的,是生小女儿之前没有跟大女儿做充分沟通,而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也成为令她心力交瘁的“1+1>2”式的“大难题”。
冯秀反思,当时因为事出“意外”,而且自我感觉养孩子也有些心得,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女儿的感受。对于家庭中突然多出来的这个成员,大女儿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甚至敌意。
冯秀说,本来乖巧听话的大女儿,现在幼儿园都不好好上了,“每天早上醒来钻我怀里磨叽半天,不愿起床。”
“只要看到我给小的喂奶,大的就噘嘴。”冯秀说,她也曾跟大女儿说要让着点妹妹,但没起什么作用。
有好几次,大女儿甚至当着冯秀的面,用手打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一边打一边还看着我,挑衅似的。”
无奈之下冯秀曾求助过心理咨询师,“理论上讲得倒是挺好,但真正实行起来很难。”冯秀说,她和老公除了嘴上说之外,还增加了跟大女儿的互动,但效果都有限。
经济压力增大:一度想卖掉宝马车
冯秀的老公做汽修生意,此前生意红火,还直接付现金买了辆宝马车——有二女儿之前,冯秀老公会时不时开着这辆车拉着一家三口到青岛、济南等省内省市玩。
“从来没在意过钱的事。”她说,他们平时给孩子穿的、吃的、用的,基本都会选好的。为了让孩子就近受到好的幼儿园及小学教育,她跟老公给孩子选了本地一所中等偏上的私立幼儿园,每月学费和生活费1500元左右,另外,他们还在滨州一所知名小学附近买了一套月供约2000元的学区房。
她估计仅大女儿的开支,每个月就需要2000元左右——但由于当时老公生意红火,钱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但现在不一样了。冯秀说,老公的生意波动比较大,之前也是时好时坏,但今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坏的时候比好的时候多了很多。”而自己每个月只有固定的3000来块钱,“房贷、学费交得都费劲。”
冯秀告诉记者,有过一段时间,她老公甚至半开玩笑地说,按照养老大的开销,“得卖掉宝马车,才能养活老二!”当然养两个孩子也并非都是不顺心,冯秀告诉记者,大女儿的很多衣服、玩具之类,小女儿会接着用,“能省下不少钱”。她说自己毕竟带过一个孩子,虽然目前需要适应协调两个孩子的关系,但“问题总会解决的”。
“以后我跟他们爸爸老了,能有俩闺女陪伴,想想就幸福。”冯秀最后笑着对记者说,为了以后的幸福,现在吃这点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7
老大作文吐槽妹妹夺爱 走红网络引发二孩教育思考
2015-11-14 10:10:41 来源: 温州网
温州网讯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生不生二孩成了热点话题,但是昨天,一篇11岁女孩写的作文《我想对你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二孩父母、准备生二孩的市民对如何教育和引导的思考。对此专家指出,不少二孩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生二胎的家长千万别忽略老大的感受,要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
11岁女孩作文称妈妈不爱她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爱我吗?自从有了妹妹以后,我感觉你更爱妹妹了……”昨天,一篇《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走红网络,引起了不少家庭的反思,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
这篇作文是网友“林甄宝儿”发出的,作文是其11岁的表妹所写,目前表妹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五年级。
“林甄宝儿”说,前天晚上姑姑在朋友圈发了11岁女儿雯雯写的一篇作文,称自己比窦娥还冤,温州的亲友看过作文后都表示很震惊。
这篇作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雯雯晋升姐姐后的种种失落,“有一次,妹妹无意间哭了,而当时妹妹恰好在我身边,这时,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瞪着我说:‘雯雯,是不是你把她搞哭了?’……我心里非常委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明明不是我搞哭了的呀!好好的为什么被妈妈误会。”
雯雯文中感叹道:“以前你总是喜欢给我编各种可爱的小辫子,把我打扮成公主;可是现在,您每天只是草草地给我扎最简单的马尾辫……原来你每天给我想着法儿烧各种美味的早餐,现在也变成一顿又一顿每天都吃的稀饭,稀饭里我吃不到关爱。”
而文章的末尾,雯雯也质疑妈妈道:“唉,我真是迷惑了,妈妈,你还爱我吗?走在放学的路上,站在回家的街角,妈妈看不到我再一次泪流满面……”
对于这篇作文,网友持两种态度。部分网友认为是家长的溺爱造成了小朋友现在的这种想法,照顾两个孩子的妈妈,可能没时间扎漂亮的辫子,做花样翻新的早餐,孩子应该学会体谅妈妈,分担妈妈的压力。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妈妈应多关注老大才行,“好心酸,要好好反省,有了老二,对老大要更加关爱才行。因为小的还什么都不懂,而老大已经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似懂非懂,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女儿的作文让妈妈感到委屈
“当时看到挺震惊,还特意找女儿谈心。”雯雯妈妈潘女士直言女儿的这篇作文对其触动很大。
潘女士是平阳人,10多年前嫁到南京。2004年,雯雯出生后,她就围着雯雯转,不管多忙多累,每天坚持给女儿准备早饭和晚饭,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门。
为了让女儿有个伴,在征求雯雯同意后,去年8月潘女士给雯雯添了一个妹妹。老二刚出生那会儿,雯雯很有新鲜感,每天一回家就先和妹妹玩,可是没多久就厌烦了。
“其实不是故意的,不经意就会偏向小的。”潘女士说,老二出生后,她还是会给大女儿做早餐,只是花样没有以前丰富;有时候因为要给老二喂食,对老大吃多吃少确实顾不上了。
“她说有时候觉得妹妹抢了爸爸妈妈的爱。”潘女士说,对于女儿作文上提到了“老二哭闹,妈妈责怪她”一事。潘女士说,这事发生在今年暑假,当时她在干家务,就叮嘱看电视的雯雯帮忙照看下老二。其间,老二突然哭闹,她就跑过去问怎么回事。没想到雯雯反应很大,认为母亲责怪她。当晚,潘女士找女儿谈心,告诉她并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因为妹妹小,不会说自己为什么哭,所以才问她怎么了,女儿也表示理解。
至于扎头发没有以前用心,潘女士解释说,是有一次女儿提出来想扎简单的马尾辫,从那以后她就习惯性地给女儿扎马尾辫。
潘女士直言,虽然女儿事后说作文是有一点夸张,但还是让作为父母的他们反思这两年来的行为。
父母的难题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爱
令潘女士意想不到的是,此事引起了不少二胎家庭的共鸣。因为有一段独宠的经历,对于不少“老大”来说,老二更像一个争夺父母的“竞争对手”。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户二胎家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老二出生后老大变得易怒,时间短的两三个月适应,长的则要五六年才适应。
厉女士家的老大5岁,老二出生才10多月。怀上老二后,她经常跟儿子讨论动画片《巧虎》里的小花妹妹来引导儿子,儿子也欣然表示自己也想要一个妹妹。然而老二出生后,老大变得情绪化,易怒易哭,经常动不动就发脾气。经过3个多月的磨合,老大才适应了自己哥哥的身份。
“两个都相处6年了,每次闹矛盾,姐姐就吓唬弟弟,埋怨父母不应该生老二。”相比厉女士,市民陈先生却为家里的两个孩子费了不少神。
陈先生说,两个孩子争抢,他们会习惯性地叫老大让老二,而这也让老大感到很委屈。
“老二是他强烈要的,但出生后他还是有失落感。”金女士说,儿子因为不少玩伴都有兄弟姐妹,对老二本来是很期盼的,还给老二取了小名。但是月子期间,她对老大关心有时不足,让孩子怀疑妈妈是否一如既往地爱他。为了照顾老大情绪,兄妹每次吵架,她都会护着老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70后、80后家长坦言,“二胎”最大的困境是“情感分配”难题。
老大最讨厌父母说你应该让着小的
孩子对“二胎”怎么看?温州市籀园小学五年级段学生近日围绕“二孩”开展讨论。五年级三班有46名学生,独生子女家庭和二胎家庭各占一半。在讨论中,独生子女的孩子大部分表示不喜欢二孩,而二孩家庭中的孩子却大多表示,二孩利大于弊。
班主任周老师表示,为了二胎这个话题,她特意提早一周让孩子们准备,让他们回家了解什么是二孩,听听父母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老师发现了二孩家庭中老大的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最讨厌父母在两个孩子闹别扭时,不管对错,先批评大的,说:“你是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这些孩子最关心的是,我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更爱谁。”周老师表示,独生子女从生下来就习惯了所有人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分享的习惯和能力。家长若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老大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将父母不再爱自己的责任推到弟妹身上。
两个孩子年龄不宜差大 必要时要“护大不护小”
“我接手过几十起因二孩导致的家庭关系紧张的案例,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女孩11至13岁,男孩13至15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对父母的决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家长跟孩子说要生老二,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反感。”温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陈苗表示,因为父母想生二胎,引发老大心理失衡的例子屡见不鲜。
在传统教育里,不管谁对谁错,大多数家庭的父母会要求老大让着小的。其实对于老大来说,即便是受到公平待遇,他也可能感觉父母对他的爱会从原来的100%降到了50%,甚至更少,落差是必然存在的。
“二孩父母教育两个孩子时,要多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批评最好单独私密地进行。”陈苗建议,必要时甚至可以“护大不护小”。老二出生后,父母应多把注意力放在老大身上,让老大理解父母的行为。
陈苗认为,两个孩子年纪差距不宜太大,否则两人的互动性会很弱,玩不到一块儿;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在3岁以内最佳,老大还不太了解发生了什么,心理影响相对比较小。
陈苗建议要生二孩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做好前期沟通,征得孩子的同意;二孩出生后,家长更要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忽视对年长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让其产生心理落差。记者 李杨慈
本文转自:温州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7
要二孩遭遇“老大”难 如何破?
2015-11-23 11:31:59 来源: 新华炫闻
核心提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到来给很多家庭带来希望和憧憬,然而原本想好事成双的父母却在现实中遭遇了来自老大的情绪。近日,一些调查数据反映出老大们对家中添丁的不满,担心失宠的心态甚至发展成比较极端的仇视情绪。想要二孩的家庭,看来不得不先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
现象:爸妈想要二孩,老大开始不高兴
孩子,父母
【数据】
? 国内一项针对一万余名网民关于“生二孩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调查显示,19.6%的网民担心第一个孩子不同意,16.8%的网民担心家庭结构的改变会影响第一个孩子。
? 一项对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孩子的调查发现,90%的孩子拒绝要弟弟或妹妹。
? 记者在幼儿园、小学校门口以及微信朋友圈中,随机采访到了50个二孩家庭,其中,46个家庭中的老大在老二出生后,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不良情绪。
【心声】
? 四年级学生左心怡:每天我在自己屋子里写作业的时候,总能听见爸爸、妈妈和弟弟做游戏时传来的欢笑声,我心里很难过,爸爸、妈妈已经很久没陪我那样玩儿过了,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学习,还总是很大声很厉害的样子,可跟弟弟说话时,总是很温柔,我觉得自打弟弟出生了,爸爸妈妈就变了,他们不爱我了,只爱弟弟。
? 二年级学生王浩博:爸爸妈妈对我说,打算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来陪我,可我真的不想要,我们班上的果果就有个妹妹,现在他什么都要让着妹妹,如果妹妹哭了,爸爸、妈妈就会批评他,我可不想这样。
?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黄家明:爸爸妈妈太偏心,什么都让我让着弟弟,有时候明明是弟弟错了,他们却批评我。
? 一个三口之家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妈妈问6岁的儿子:“你的小妹妹快要出生了,让她陪你一起长大,你们一起玩儿好不好啊?”没想到小男孩却回答:“她出生了我就把她掐死!”
探究:老大突然“不懂事”,根源在哪里?
父母,老大
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使孩子"难容人"
南开大学心理学家袁辛认为,由于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以及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80后”在养育第二个孩子时,通常都是家中老大上幼儿园或小学,也就是说,老大在3岁—6岁的年纪迎来了家庭新成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自我意识,逐渐意识到“我”和“世界”的区别,从而确立了“我”与世界的边界。这种所谓的“自私”是孩子成长的证明,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袁辛说,无论是对于实实在在的物质,还是父母给予的爱,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生命所呈现的本来状态,家长千万不能因此而责备孩子。
家庭结构变化让老大心中不安
多位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对大孩子来说,原本保持多年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被打破了,熟悉的家庭关系出现了短暂的失衡,由于孩子内心比较敏感,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大的心理。担心失宠,担心被忽视,担心爱被分享,都令孩子变得焦虑。此外,有心理专家分析,老二的出现,使原本的家中独子变成了家中的老大,他们独生子女的身份彻底结束,父母们对大孩子的期待也会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父母对家中老大的期待与老二不太相同,老大会被家长贴上“担当”“责任”等标签,承担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这种身份的变化,导致了父母心态的改变,从而也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父母亲也缺少与兄弟姐妹相处的体验
随着近年来国家计生政策的不断调整,现在已经生育了二孩的家庭中,父母绝大部分为双独或单独子女,并且大多数是“80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天津地区首位候选导师陈玥发现,他们本身并没有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为人父母后,却又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建立这一概念。如果没有及时自我提升,那么这种自身成长的缺失,就成了引发二孩家庭教育烦恼的重要因素。
方案:如何让老大愉快的接受家庭新成员?
老大,家庭
让孩子懂得从独享到分享的快乐
当父母决定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要积极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同时意识到家里多了一位新成员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与弟弟妹妹一起分享也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他们的到来为自己增加了新的伙伴,而不是只会抢玩具、分走爱的竞争对手。懂得分享的孩子,并不感到父母的爱是被夺走了,而是认为父母的爱是应该与弟弟妹妹分享的,自己的爱并没有减少。
家长要一碗水端平
父母应尽可能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不能因为老二的到来而出现明显的减弱。比如,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是带孩子的主力,但是随着妈妈孕期的增长,在日常照料上可能会越来越力不从心,那么这时爸爸就要更多的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对孩子给予更多关注,让孩子认为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了,他们也被爸爸妈妈深深爱着。否则,老大就会觉得是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阻碍了他们享受爱,从而迁怒于老二。
让老大参与照顾老二,培养责任感
老二出生,父母势必会对这个弱小的新生命给予更多照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很多老大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这也是为什么老大从老二刚出生时的好奇很快就转变成嫉妒心理的直接原因。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请老大一同参与到对老二的日常照料中来,让老大为老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为老二把用过的尿不湿扔到垃圾桶里,给老二喂饭,教老二搭积木,给老二讲故事,为老二洗澡等等,然后父母再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老大会因参与而获得成就感,才会慢慢地、发自内心地爱上弟弟妹妹。
【编后语】
心理专家指出,二孩会给家里的老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感受到的要强得多,一旦忽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想生二孩的父母们必须未雨绸缪,让大宝也一同参与到迎接二宝的各种准备中,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这样,才能在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有一个良性友好的氛围。(策划、综编:王莹)
生二孩,“老大”担心“失宠”怎么办?
随机抽样调查二孩家庭:老大闹情绪的占九成
大宝反对父母生二孩怎么办?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8
“老二”来了 天津二孩家庭老大闹情绪的占九成
2015-11-18 10:00:12 来源: 人民网
普遍二孩政策将放开,越来越多家庭面临“双宝”时代。与“生”还是“不生”的纠结相比,一些已经有了二孩的家庭,不少父母正在为“两宝争斗”而头疼不已。网络上曾经流传着一位10岁女孩的作文,题目是《假如没有妹妹,那该多好!》,字里行间流露出令人心疼的失落。也有一些孩子用激烈的情绪表达对弟弟妹妹的排斥,更有甚至者以逃学、离家出门、武力等极端方式表达不满。
老大为嘛烦恼?两个孩子的父母应该如何去爱?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大出现心理危机,又该如何应对?成为了当下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
有了弟弟、妹妹,老大突然“不懂事”了
连日来,记者在幼儿园、小学校门口以及微信朋友圈中,随机采访到了50个二孩家庭,其中,46个家庭中的老大在老二出生后,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不良情绪。一些家长无奈地表示:本想给孩子生个小伙伴,没想到两人不仅没玩儿到一块儿,而且还时常闹矛盾。
老二没出生时,杨女士和先生每周都带女儿出去玩儿,欢乐谷、动物园、南翠屏公园以及不少旅游景点都留下了一家三口的足迹。就在女儿5岁时,妻子怀了老二,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一家人欣喜不已。杨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一听说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女儿十分开心,还认真地表示以后要帮妈妈照顾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弟弟出生后,老大十分欢喜,天天围着弟弟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大的态度有了变化,一开始是不爱逗弟弟了,渐渐地不让妈妈给弟弟喂奶,不让妈妈抱弟弟。后来就发展到打弟弟,杨女士训斥女儿无缘无故打弟弟的做法不对,女儿就大哭不止。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杨女士和先生商量决定把老大送到爷爷奶奶家,周末再和老二对调,合计着等老大大点儿懂事了就知道让着弟弟了,到时再接回来一块儿带。但问题远不像杨女士想得那样简单,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老大积郁的不良情绪似乎越来越多,这让杨女士十分苦恼。就在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杨女士把老大接回家后,老大拿着画笔就在墙上乱涂乱画,杨女士见孩子淘气就训斥了她,结果,女儿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一边大哭一边说:“我就是个淘气的坏孩子,谁让你不要我,谁让你只要弟弟!”女儿的话像针尖一样戳着杨女士的心。“跟她讲过多少次,把弟弟留在我的身边是因为弟弟太小,比她更需要照顾,可说什么都没用。”杨女士显得不知所措。
与杨女士处境相同的万先生夫妇告诉记者,自打知道妈妈怀了老二,女儿就经常莫名其妙地发小脾气,钢琴不练了,写作业拖拖拉拉,老二出生后,更是处处与妹妹“争宠”,只要妈妈对妹妹多照顾一点儿,就一脸不高兴,吃个早点都要比较谁多谁少,要是对她语气严厉一点儿,她马上就讲出“你们只喜欢妹妹”“家里没有我你们就高兴了”之类的话。现在女儿上了小学,变得很孤僻,还经常和父母顶嘴。“也不知道自己哪做错了,跟老大的隔阂越来越深。”
盘点:孩子与家长都有什么烦恼?
[孩子的烦恼]
老大的情绪由何而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一些家庭中的老大,倾听他们的心声。
四年级学生左心怡:每天我在自己屋子里写作业的时候,总能听见爸爸、妈妈和弟弟做游戏时传来的欢笑声,我心里很难过,爸爸、妈妈已经很久没陪我那样玩儿过了,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学习,还总是很大声很厉害的样子,可跟弟弟说话时,总是很温柔,我觉得自打弟弟出生了,爸爸妈妈就变了,他们不爱我了,只爱弟弟。
二年级学生王浩博:爸爸妈妈对我说,打算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来陪我,可我真的不想要,我们班上的果果就有个妹妹,现在他什么都要让着妹妹,如果妹妹哭了,爸爸、妈妈就会批评他,我可不想这样。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黄家明:爸爸妈妈太偏心,什么都让我让着弟弟,有时候明明是弟弟错了,他们却批评我。就比如说上次,弟弟把我最喜欢看的绘本给撕了,妈妈不批评弟弟反而怪我没把绘本放在高处,我觉得特别委屈,就因为我比他大,就什么都是我不对吗?
采访中,老二也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幼儿园小朋友刘裕达:我和我姐从小就爱打架,因为她太抠门了,她有很多新鲜玩意儿,我碰都碰不得,一摸她就急,连我妈都说她,没有当大姐的样儿,有时我也很苦恼,不知哪惹她了,怎么总是不待见我。
幼儿园大班杨德宝:姐姐不爱说话,不爱理我,也不爱理爸爸妈妈,姐姐说是因为我她才变得这样。
连日来,记者在幼儿园以及小学校门口随机采访了50个孩子,当记者问到是否愿意让爸爸妈妈要老二时,明确表示不愿意的占80%。问及原因,大多孩子表示最担心的就是弟弟或者妹妹会抢走爸爸妈妈的爱。
[家长的烦恼]
1.不自觉的偏向老二
“其实不是故意的,就是因为老二小,就会不自觉的多照顾他一些。”夏女士告诉记者:比如吃饭的时候,老大已经上小学了,老二才上幼儿园,那肯定是要喂小的,老大吃多吃少有时忙得确实照顾不上。还有出去玩的时候,肯定也是抱着老二。晚上睡觉也得多陪着老二,让老大锻炼着自己睡。有时想想我这心里也挺愧疚的,毕竟老大也还是个孩子。
2.平等对待力不从心
“哪能一碗水都端平,别说还得上班,时不时再有个让你操心的七事儿八事儿,就算什么都不用管,一心一意照顾两个孩子,也很难做到绝对平等。”市民李女士感慨地说。
李女士是位外企白领,生孩子前,是公司业务骨干,可自打有了孩子特别是老二之后,时常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孩子虽然是爷爷奶奶带,但吃的穿的用的都得操心,吃的要看是不是有机的,穿的要看有没有安全标准,用的东西也要特别精心,还要带着孩子奔波兴趣班、辅导班,再加上公司还有一大堆事儿,这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哪还顾得上去想,这个事儿偏了谁,那个事儿薄了谁。”李女士告诉记者厚此薄彼的现象难以避免,她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8
5岁女孩为和“二胎”争宠装咳嗽 父母需多沟通
2015-11-18 15:13:00 来源: 陕西网
“五年级女孩写作文《我想对你说》:妈妈更爱妹妹她看不到我流泪……”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人们热议。魏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大女儿咳嗽一个月怎么都治不好,后来一位医生道出背后秘密:你家是不是生二胎了?
五年级女孩的作文引热议
记者看到,朋友圈热传的这篇五年级女孩写的作文,都是怪母亲的话。“妈妈,我想对你说,你爱我吗?自从有了妹妹以后,我感受到你更爱妹妹了。”“我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以前那个懂得给我打扮的妈妈不见了,爱变着法儿给我烧饭的妈妈不见了”……
此消息引热议,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陈女士说:“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不敢生二胎了!”吴先生感慨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父辈那一代,都是兄弟姐妹几个,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照顾。
咳嗽一月不好竟为“争宠”
魏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妻子是独生女,因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去年11月份生下二女儿,当时全家人都围着老二转,这时,上幼儿园的5岁的大女儿开始咳嗽,他带着大女儿去了两家医院,医生检查说身体没啥问题,可回家后孩子咳嗽得更厉害了。
“不会有啥大问题吧?怎么能检查不出来?”魏先生吓坏了,又带着孩子去了儿童医院检查,医生看着化验结果都好好的,最后问他:“你家是不是生二胎了?”“是啊!”“那就对了,老大假装咳嗽,是为引起你们的重视,回去多关心一下老大!”对于这样的“药方”,魏先生也是第一次听说,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生了二胎后一家人围着老二转,忽略了老大的感受。回家后,他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关注老大。“现在,老大看老二可亲了,整天一起玩!”魏先生说。
莫让孩子强“断奶”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会越来越多见,如何让两个孩子融洽相处,是不少家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建议,一方面,从政府来说,应加大对生二胎女性、家庭的社会保障,比如二胎产假、资金补助、政策倾斜照顾等,让她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两个孩子。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以“小太阳”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已形成了思维定势、生活定势。把目光从老大身上转移到老二身上,有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这种调试必须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帮助下进行,做好老大的心理疏导工作,莫让老大出现强烈的“断奶”感受。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9
二胎不是你想生 想生就能生
2015-11-07 00:00:00 来源: 都市快报
先跟心理学家学学
如何让老大老二都拥有完美童年
文 戴维
这周,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二胎政策放开了,你生还是不生?除了钱袋子,很多人纠结的是两个孩子怎么养,能不能养好。的确,中国家庭已经习惯了运行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模式,乍然改变,还真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养两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一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去年引进的图书《排行的秘密:出生顺序如何影响人的一生》,刚好可以给想生二胎的父母提供帮助。作者凯文·莱曼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有20多年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主要研究母子关系、父女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也被称作是“排行心理学家”。在书中,莱曼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父母针对不同出生顺序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你需要学习的】 二孩家庭如何抚育老大
二孩家庭中,老大可能会在老二面前摆威风,比如他会以命令的口气说:我是老大,把爆米花给我。他的小脑袋很明白权力和权威的含义。因此,老大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过分强调规矩和法则的重要性。换言之,老大会“严格遵守规则”,不希望有任何的偏差。
另一方面,父母一般会对老大要求严格,给他们设下许多规矩,对后来的孩子却不一样。如果父母对老大太严格了,或者在父母专制的影响下,不能满足父母要求的孩子很容易沮丧。这时,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显示你的不完美,“比如,你可以问孩子:‘可以帮我看看今晚我们吃什么吗?’‘你觉得妹妹这么大可以玩这个游戏了吗?’”
莱曼给出了二孩家庭抚育老大的四条小贴士:
1.要承认老大在家里的地位。作为最大的孩子,老大应该得到一些特权,这样他们才愿意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
2.要留出陪伴老大的时间——父母可以带老大单独出去。老大比其他排行的孩子都珍惜父母的陪伴。
3.尽量不要把老大当成“临时保姆”,至少问问他在那个时候有没有自己的计划。
4.随着老大年龄的增大,不要一直往他身上“堆”责任,谨慎批评和纠正老大。有个老大曾说:在家里我就是个垃圾桶,什么事都要干,弟弟妹妹就可以逍遥自在。
二孩家庭如何抚育老二
老二可能在很多方面跟哥哥姐姐竞争,有些人会公然竞争,有些人则会“耍手段”。教育老二,要小心他们的竞争心理,提防他们的“小把戏”。
比如莱曼的大女儿霍莉和第二个孩子克丽丝吵架时,莱曼一般会训斥霍莉,因为他认为霍莉大,应该“明白事理”。多年后,莱曼才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是克丽丝在陷害姐姐,她的那些技巧只有排行往后的孩子才会。
莱曼觉得,仅仅因为看见老大“欺负”老二,就认为老大不对,这并不公平。“现在回想起来才意识到我应该遵循现实原则,发现她们打架争吵的时候,应该是对两个人都要管束。毕竟争吵或是打架是两个人的事,一个巴掌拍不响。”
莱曼给出了抚育老二的建议:
1.确保老二要分担家里的活。老二经常做得很少,一来他们很善于回避自己该干的活,二来他们这么小而且又是这么“无助”,家里人会不让他们干。
2.涉及原则和规矩时,一定不要让老二逃脱罪责。有数据表明,老二是最不受管束的,而且他们还最不愿像哥哥姐姐那样遵守规矩。所以你是怎样让其他孩子承担责任的,请给老二定下同样的规矩。
3.在不娇惯老二的同时,也不要让他受欺负。对老二的成就你要有足够的重视,要保证老二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4.如有必要,也给老二一点有关责任感的压力。
【你需要了解的】 老大心理阴影面积 可参考《琅琊榜》中被废太子
如果你准备生二宝,或者已经在进行中,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安抚大宝!
莱曼说,老大(包括独生子女)通常都有完美主义倾向。莱曼谈起自己的大女儿霍莉,就称她“进取心强,循规蹈矩,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老大们不仅要与完美主义做斗争,而且在家里迎来老二的时候还要经受“废黜”的伤痛。
如果在老大3岁之前爸爸妈妈还没有要老二,那么60%的孩子在家里有了新“入侵者”前,生活方式就已经形成了,并且知道自己才是家里的主要人物。不管父母怎么帮老大做调整,心里一定要明白,新生儿的到来对老大来说是个很大的侵扰。他会问:“为什么?是我不够好吗?”老大跟老二之间天生就存在竞争。开始时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这肯定是存在的,而且迟早要发生。
所以,父母们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让老大准备好二宝的到来。莱曼给父母的建议是:
1.老二出生前,建议老大把一些不安全的玩具放起来,不让“小孩子”够到。还有,让老大决定哪些玩具他想给自己的小弟弟或小妹妹。最后,一定要向老大表示弟弟或妹妹出生之后,爸爸妈妈会对他们平等相待。
2.当第二个孩子从医院回来之后,老大就会慢慢明白,“它”不是暂时在家里,而是要一直待下去。一个很好的策略就是让老大也参与照顾孩子,比如让他帮着喂孩子或给孩子换尿布。老大换的尿布可能歪歪斜斜,但是你要咬咬牙,控制住自己想调整的冲动。
3.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跟老大说婴儿做不了任何事:“宝宝不会抓球,也不会走,不会说话,什么都不会做。”让他有优越感。
4.父母在新“入侵者”到来之后要给老大“特殊待遇”做平衡,但是一定要防范老大以此来控制你获得优待甚至是宠爱。千万不要屈从孩子的脾气或哭闹,如有必要就把老大先孤立起来,过段时间再跟他谈。“如果管教老大了,之后一定要拥抱他,抚摸他,跟他强调老大的优势,因为他们比弟弟妹妹能干更多的事情。这样你就为培养出一个协作的老大打下了基础。他度过废黜危机也就容易些。”
不同兄弟姐妹组合 父母要做的事也不同
两个男孩
有两个儿子的家庭,母亲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让儿子欺压或是不尊重自己。因为她不仅是家长和母亲,也代表了所有女人在儿子心中的形象。
哥哥因为有个弟弟,就慢慢学会了实用的领导技巧。而弟弟则一直盯着哥哥,盘算着自己该怎么做。两人相差不到5岁而且还是同性时,老二一般跟老大会是相对立的不同性格。
两个女孩
有两个女儿的家庭,父亲是关键人物,要尽可能多地给每个人一对一的时间。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在大多数情况下,哥哥和妹妹的竞争不会很强,而且兄妹之间经常会有紧密的情感纽带。这种组合方式一般会使妹妹长大后很有女人味,但也有可能让她过分依赖男人。如果老大是女孩,小男孩会觉得自己有第二个母亲。
准备生二胎家庭参考书单 给父母看的书
《家有两个孩子的收纳术》,Emi,山东人民出版社
《再生育100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浙江大学出版社
《左宝右贝:二胎妈妈育儿经》,华川,武汉大学出版社
《二胎时代,你做好迎接第二个孩子的准备了吗》,张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给老大看的书
《跟屁虫》,宫西达也,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你们都是我的最爱》,山姆·麦克布雷尼,明天出版社
《小兔子的新宝宝》,哈里·霍斯,连环画出版社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安东尼·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当大哥哥了》,安妮特·谢尔登,凯伦·麦泽尔,化学工业出版社
《我当大姐姐了》,安妮特·谢尔登,凯伦·麦泽尔,化学工业出版社
《菲菲生气了》,莫莉·卞,河北教育出版社
《隧道》,安东尼·布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彼得的椅子》,季兹,明天出版社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9
生二孩因独生子太孤单?有了弟妹,老大怎么想?
2015-11-02 14:52:00 来源: 中国网
二孩政策出台,也许将来会有更多的二孩家庭出现。家庭里难免会出现兄弟姐妹争抢玩具的情况,而孩子们会抱怨家长偏心。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是将来面临的大问题。
生二孩因独生子太孤单?
据调查,二孩政策出台后,的确有很多人想生二胎,“怕孩子成长孤单”是重要原因。然而在育儿论坛中也有妈妈抱怨自己老公家里兄弟相处不和睦,婆婆公公对待兄弟不平等,担心下一代也出现这种情况。
有些父母觉得独生子女太孤单了,应该生个老二让家里热闹些。然而心理学似乎并不支持这种想法。英国相关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积极主动,自尊但不自负。在一些独生子女身上看不到一点孤独感。专家指出,如果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很大了,第二个孩子跟老大相差7岁以上,老二也极有可能成为“变相独生子”,因此“避免孩子孤独”一说不一定成立。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老大会比老二占了更多便宜,因为父母会对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在4岁到13岁之间,老大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可以比老二多3000多小时。
生两个孩子并不为养老?
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家庭都更关注老大。于妈妈有两个儿子,老大和老二相差11岁。当初她就是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决定生了老二。“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老二身上,我有时也会觉得对老大有点内疚。还好老大比较乖,又懂事。”于妈妈说,她和老大相处就像朋友,她会和老大开玩笑说,弟弟太小,要把弟弟当自己儿子一样照顾。老大也不会和老二去争抢。“在物质方面,对两个儿子的投入都差不多,没有偏心。”对于孩子的家庭责任,于妈妈表示,现在没有考虑这么多,“毕竟孩子还小。将来的事也很难预料。养老肯定是我们夫妻俩互相照顾了,不指望孩子们。”
有家庭向记者表示,生两个孩子以后能分担照顾父母的压力,还可以互相照应。但也有家庭表示,不管是否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并没有指望以后要靠孩子养老。
张妈妈的孩子如今4岁多了,在孩子3岁的时候,她曾想过要第二胎,由于当时政策不符合,就没有付诸行动。但如今二胎全面放开了,她却不敢生了,担心“生得起养不起”。对于生两个孩子是否能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张妈妈表示怀疑:“现在能看到什么样的未来?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用在一个孩子身上,希望她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希望不是让她赡养我们,我们的将来只能自己负责。”
家长要化解长子长女心结
面对“二孩”可能到来,不同人有不同考虑,有的男人担忧二孩生得起养不起,有的女人恐怕再生育误了工作毁了自由,有的孩子则抗拒新生命会抢去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小罗就曾拒绝爸爸妈妈生第二胎,因为他觉得弟弟妹妹会抢走爸妈的心,如今他有些后悔当初自己的做法。“爸爸妈妈现在对我期望很大,我的压力就变得很大,如果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或许可以分担我的压力。”
“一般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孩子会有爱被夺走的焦虑。因为之前一直是自己独享父母的爱,现在要与一个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分享这些爱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亲子成长工作室的林玉芳指出,更令大孩子难受的是,当弟弟或妹妹年幼时,父母关注的重心会转移,所有人似乎只关注小孩子,自己变得次要了,这在大孩子看来是不公平的,就会因此产生失落感。
林玉芳告诉记者,她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有一对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女儿7岁上二年级,儿子还不满周岁。这个姐姐总是欺负弟弟,有时还会打弟弟,扭弟弟。夫妻俩没办法,只好把姐弟俩分开,一个由奶奶带,一个由外婆带,但这始终不是办法。后来通过对话,女孩慢慢懂得了弟弟太小,所以父母更关注照顾她,而她自己大了,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并且还可以照顾弟弟。“大孩子会不会接受弟弟或妹妹取决于父母对他的引导和关注。如果给大孩子心理上的关怀,让他能感受到源自父母充足的爱,他自然就有了安全感,而不会去嫉妒小孩子。他们就会懂得弟弟需要帮助,自己可以给弟弟树立榜样,重要的是孩子没有了嫉妒的情绪,这个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很多都出在家庭教育上,林玉芳表示,现在中国缺少家长学校,“年轻人在结婚之前就应该要学习怎么做个合格的家长,这样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提前解决。”(文/广州日报记者陈庆辉)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29
准备要二孩的父母要唤起第一个孩子的责任感
2015-11-02 09:12:00 来源: 中国网
原标题:准备要二孩的父母要唤起第一个孩子的责任感
本报中山11月1日讯(记者 杨咏梅 李凌 刘盾)“生两个孩子要比生一个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今天在广东中山举办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表示,非独生子女一般要比独生子女更会与人沟通。孙云晓解释说,由于非独生子女身边有兄弟姐妹,他在成长过程中会注意兄弟姐妹的意见看法,这会对他的发展有很多帮助。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文龙鳞也持相似意见。在他看来,由于独生子女能将家庭的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有可能因为备受娇惯,而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时相对比较困难,因为独生子女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文龙鳞认为,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相对容易,因为非独生子女往往更容易照顾别人的感受,对他人进行帮助。
几天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那么如果要生“老二”,家庭教育如何跟上?对此,孙云晓认为,生二孩不仅是生育问题,也是教育问题,“生二胎后,有些父母就很容易对二孩偏心,而这种不公平对待就很容易让老大很失望,甚至会让他产生二孩抢夺了本该属于他的关爱,这会让老大失落、嫉妒”。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胡霞建议,准备要二孩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唤起第一个孩子的责任感,千万不能让第一个孩子认为,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要跟他抢夺物质和精神关爱,要让他能够接纳他人。同时要引导他担负起作为家中老大的责任,让他有自己要保护弟弟或妹妹的意识。另外,要让他明白有弟弟或妹妹的好处。更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1:30
近四成深圳网友表示不打算生二孩
2015-10-30 13:51:00 来源: 金羊网
(资料图)
深圳新闻网10月30日讯(记者 刘梦婷)10月29日,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占领了全球媒体头条,成为关注焦点。那么,深圳会有多少夫妇有意追随政策生二孩呢?
据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深圳新闻网于10月29日下午发起一项名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生不?》的调查,截至30日12时30分,共收集到2506条数据。
在“生不生”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占比最多36.85%的网友选择“不要了,还是一个小孩好”;36.37% 的网友则表示还是希望要二孩,但要准备一段时间;12.49%的网友希望越快越好,马上就要;8.88%的网友表示,“已经怀上了,这政策来得很及时呀”;5.41%的网友则打算生了第一胎再说。
网友给出生二孩的最多的两个理由分别是:觉得一个小孩太孤单了(73.72%)以及自己养老问题能多个人一起分担(28.79%)。而不打算生二胎网友给出的原因则是:养不起两个娃(59.66% );年纪太大(32.35%);没时间照顾(31.09% )。对于政策具体落地深圳的时间,34.24% 的网友猜测半年内会有消息;16.05% 认为一年内会落地;12.61% 网友则猜测三个月内。
根据调查,有近五成(47.64%)的网友选择在“30-40岁选择生二胎”。
全面二孩政策究竟何时能落地深圳?
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做出放开二孩决定,不免引发了大家对政策落地具体时间的猜测。
不过有媒体推断,以“单独二孩”政策推出的过程为参照,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地方,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而10月30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将依法组织实施。
全面放开二孩后不会出现大幅度生育堆积?
针对全面放开两孩后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生育堆积的问题,王培安则表示,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
而以“单独二孩”政策推出的生育情况作参照,深圳分娩量在2014年有小幅增加。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后,2014年年1-12月全市新生儿活产数比2013年同期增加10.54%。而经产妇比例,即至少生育一胎的妇女的占比,比2013上升了2.55个百分点。
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28日,深圳已有3341名“单独两孩”出生。截至2015年2月底,深圳共受理单独家庭再生育申请15110份,已经审批13894份。
相关新闻
准备生二胎,要做这些准备!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4 12:12
计生人士揭秘二孩放开幕后:谁出错谁就是千古罪人
正文我来说两句(17877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11-24 07:22:14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舒扬 傅明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资料:我国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143
CFP 供图2
CFP 供图
时代周报记者 陈舒扬 傅明 发自北京
在刘牟的回忆中,自己的工作发生过两次大的变化,一是大约10年前强制引产措施的逐渐弃用,二是两年前“单独二孩”政策的推行。
刘牟在湖南一个乡镇做了十几年的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工作,是中国庞大的基层计生工作网络的组成部分之一。
2014年开始,由于“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刘牟变得比以往更忙碌:参加新政策的业务培训、张贴书写宣传标语,以及组织村计生专干上门入户宣传和解释“单独二孩”政策。
不过刘牟所在乡镇的“单独二孩”申请并不多,至今未超过10个;但可以预计的是,即将到来的“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又会给她的工作增添新内容。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两年后,刚刚过去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了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众望之下,相关法律很可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修订和通过,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日前表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
实施了35年的计生政策,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而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来看,卫计部门也正处于同一个转折点之上。
2013年3月5日,在参加完全国“两会”陕西代表团分组讨论后,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被媒体记者追问总理报告提出“完善人口政策”,包含了生育政策的相关问题。记者们将王培安围住边走边问,从会议室一直到酒店门口。当时王培安这样回答:“你们就等待吧,时间会回答这个问题。”
至今年10月29日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时,时间已过去1年8个月。
从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将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两年里卫计委在回应疑惑与公布解读之间辗转,两年里,李斌也反复回答着生育政策问题。
“好在,靴子终于落地了。以后面对你们追问全放还是不全放的问题时,再也不用纠结怎么说了。”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一名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笑说,神情不经意地轻松了几分。他解释两年里种种纠结辗转时称,这主要是因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国家卫计委从事的主要是技术性工作指导和政策解读这两方面的工作,真正能够实现“全面两孩”的核心,在于最高决策层面。
卫计委内部早已“心照不宣”
两年前的上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脱离卫生部独立长达32年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新与卫生部合二为一,成为代表大部制改革成功的新部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为舆论和媒体关注颇多的部门。合并后,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出任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而在2007-2011年间,她曾担任过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主要领导。
当时根据官方说法,卫计委的设立,是“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
国务院明确了卫计委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同时,将人口计生委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发展改革委”。
该次机构改革在民间多被解读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的前奏。但实际上,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个人口学者指出,计生政策的调整其实已经酝酿多年,由于家庭计划生育本身是大卫生、大健康工作的一部分,部门合并同计生政策调整的关系并不大,更多是从机构职能整合考虑。
如同多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卫计委人士反映,其实放开“全面二孩”在卫计委内部,早已心照不宣。
时代周报记者从接近卫计委的人士处了解到,事实上,早在2010年左右,当时的计生委内部就已经开始为是否放开二孩进行研讨。
“那时外界的呼声开始强烈,再加上连续几年呈上来的人口结构分析情况报告,主管高层也开始关注这方面问题。于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收集各种数据,并形成意见或者报告。也正因此,关于‘全面二孩’时机是否合适、是否可行的讨论,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前述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2013年类似试点性质的“单独二孩”政策开放,也正是基于日常工作中这些关于“全面二孩”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先研究‘单独二孩’,再研究‘全面二孩’的,但毕竟中国生育人口的基数太大了,很怕一个搞不好,三四十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就功亏一篑。谁的环节出错,谁就是千古罪人,不得了的!”前述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负责人说。
去年年底开始,卫计委态度有转变
大概以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发起的“废独”提案被广泛报道为标志,调整计生政策开始成为公共舆论话题和各界呼吁的对象,作家叶廷芳从精神健康等角度批评独生子女政策。从此,各界学者、人大、政协委员陆续出来密集发声。
经济学界也几乎全体加入,比如著名学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近年就屡屡呼吁计生政策调整,指“一孩政策已经主要只能对体制内人员以‘双开’威胁进行控制”。
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后来表示,“十三五”规划应该对中国的人口政策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光是生育政策的问题,还包括老龄人口的问题、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近年来,“人口红利”已成为国内经济学界频繁讨论的对象,提示人口增长放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014年上半年,发改委就将“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作为25个“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之一发布。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人口专家了解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多家人口智库对“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基本认为“十三五”期间应该全面放开二孩,但是“十三五”一开始就放、还是中期、晚期再放,还有不同的意见。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是多家人口智库之一,其所长李树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概就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卫计委组织成立了以政府官员为主要成员的8个工作小组,分别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健康等多个方面,对放开二孩的影响进行探讨。这些小组也会组织专家对政策的调整提出建议和想法。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为需要进行经济、环境、政策等全方位的考虑,有关部门关于何时放开二孩的测算、研究、讨论,持续了很久。
放开“单独二孩”的同时,卫计委也组织了全国范围的生育意愿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人们的生育意愿并不低。然而后来的“单独二孩”申请数量表明,调查显示的生育意愿和真正的怀孕行为有很大差距。
既然人们的生育意愿已经如此之低,放开限制生育的政策更加紧迫。“全面二孩”政策没有理由再推迟。大概去年底开始,“卫计委态度有转变,开始有所松口”,李树茁说。
9月9日的那场内部会议
尽管早已知道全面放开二孩是迟早的事,但在这数年里,卫计委工作人员对外保持着沉默,在频频受到提问时,还需要站出来否定种种传闻。
到了今年的9月9日,也即10月29日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主持内部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调研总结汇报会时就已明确表示:现在正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关键时期。
“在1980年:)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就指出,到30年后,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前述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这一说法,随后得到来自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司、规划与信息司、机关党委、宣传司及办公厅等其他司局部门多名卫计委人士的证实:“这是兑现30年前的政治承诺。”
卫计委的官方通稿则称:“在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的基础上,十八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大决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正当其时,也兑现了当初的政治承诺。”
“兑现承诺说起来容易,我们这两年可是忙翻了。”尽管不在主要责任司局,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一名官员说起来也深有体会,“光说流动人口生二孩不必回户口所在地登记审批,可就地在居住地办理二孩生育登记这一条,是基于我们正在推行的育龄妇女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的成果。而这只是卫计委过去花了几年时间努力建起的全面信息化网络的冰山一隅”。
一个实现全面信息化的概念,落在规划与信息司上则有着不为人知的工作量。“首先要跟公安部的户籍网络打通—这是一切的基础;然后要将地方民政局、卫计委等部门联进网络,这可不是简单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而是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复杂的数据库。这个信息化系统,从2013年以来,至少牵动了金小桃、孙志刚(原)、王培安三位副主任亲自带队下基层到浙江、广东、安徽、甘肃、内蒙古、江西、山东、北京等地方进行调研。”前述规划与信息司官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终端信息收集的准确性,规划与信息司的工作人员还要到地方卫计委进行现场指导与沟通。在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时代周报记者看到:“在全员系统应用、再生育审批、奖励扶助等方面的考核中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实现以系统数据情况为主要依据的专项考核”已成为该委考核的评估指标。
事实上,其他部门也都不轻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就表示,两年来卫计委召开了近百场与关于“全面二孩”的论证会。
其中,参加过9月9日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调研总结汇报会的卫计委基层指导司杨姓官员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很可能是那场会议的结论促成了最终宣布“全面二孩”的决心。“那个会议讨论和汇总的内容是卫计委按照中办、国办专项督查要求,由部分委领导亲自带领10个调研组分赴21个省(区、市),历时一个半月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调研结果,以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作为第三方给出的评估结论。”他说。
未来卫计部门的工作或有调整
政策的一步步宽松和调整,也是像刘牟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所乐见的。从感情上讲,基层计生并不是一份她愿意做的工作,除了劳累、烦心,往往还背负骂名。
刘牟自己生育有一个女孩,像许多中国妇女一样,她希望能再生一个男孩,但考虑到代价—罚款在其次、这还意味着她会失去公务员的铁饭碗。
“全面二孩”之后,这一障碍已经不再,再添一个孩子已在她的实际考虑之中。
在大多数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人口学家看来,“全面二孩”放开之后,卫计部门的工作应该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而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为大龄妇女提供生育辅助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全面放开二孩后,中国会增加9000万到1亿的可育二孩人群,其中一半在40岁以上。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人的大龄生育趋势早已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其他环境因素导致不孕不育高发。李树茁提供的数字是,在中国,生育期的妇女中大约有10%是生育困难的。另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是12.5%。
今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的文件,“市场对辅助生育技术有很大需求,而这个市场一直比较乱,卫计委一方面是规范医疗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马上要到来的可能的大龄生育高峰提供条件。”李树茁说。
根据广泛引用的一份数据,全国目前在编的计生人员有40万-50万人,不在编的社区和村庄计生人员几百万。不少人认为,一旦取消计划生育,消化这50万在编人员不容易,这也被认为是取消生育控制政策迟迟不能推行的重要原因。不过,卫计委方面曾否认这种说法,称生育政策放开后,计生部门仍有事情做,仍需要管理。此外也有媒体报道,基层工作人员诉苦政策调整后仍将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未来卫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可能会有调整,比如跟踪监测数据,为大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李树茁表示,自己了解到,有的地方的计生工作人员已经部分转向幼儿教育。“如果说工作量会增加的话,生育健康服务,以及办证这类行政工作量会增加。”
2013年3月5日,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被记者追问生育政策的相关问题。王培安说:“你们就等待吧,时间会回答这个问题。” CFP 供图2
2013年3月5日,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被记者追问生育政策的相关问题。王培安说:“你们就等待吧,时间会回答这个问题。” CFP 供图
“要给他们时间来适应”
如果不出意外,“全面二孩”要到明年上半年方能全面落地。
除了为等待新的《计划生育法》护航外,还因为从国家卫计委到地方卫计委,2015年度的全年工作计划早已设定,突然在逼近年底时转寰,就算不怕工作量巨大,也需要担心工作延续性。
比如,地方各级卫计委需要足够时间对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进行适应,再比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规范以及改革完善目标责任制、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等一系列工作,未来怎样用于计划生育相关工作的评判与目标考核,也须与地方各级单位进行磋商。“毕竟这些都是与地方利益相挂钩的,要给他们时间来适应。”上述基层指导司人士如是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另外,涉及流动人口跨省跨地区生育二孩,改革后将直接影响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必然会增加一些地方的工作量,让人口迁入地愿意承担这份工作也需要我们下去做工作。同时,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未来怎样衔接也将是不小的考验。同时为了保障上述工作的顺利进展,硬件客观条件必须先行,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卫计委将加大力度推动全面信息化的实现。
对于未来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情况,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表示尚无统一说法。不过他们普遍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调整后的生育政策帮助国人实现均衡生育这一理想。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实现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17胎,在发展中国家则为2.3胎。
根据不久前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未来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两孩以内的生育审批。而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王培安进行了新的解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中有一个变化,过去长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控制人口数量。……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调控总量,劲儿要放在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合理分布上来。”
文中刘牟为化名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5 20:28
卖宝马养老二 普通家庭养二胎有多难
直隶巴人
关注阅读设置 分享 阅读(3298) 回复(4) 2015-11-25 06:14:12赞(7)快速回复
【原创】卖宝马养老二 普通家庭养二胎有多难
近日,“上海一位80后爸爸生完二胎后悔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位父亲说,自从生了二孩,自己就像机器上被拧紧的螺丝,不敢出丝毫差错。 此外,除了父母的付出外,现代社会养育二孩成本高昂,有的原本的小康富裕之家,甚至动起“卖车养孩”的念头。(中青网11月24日)
要不要老二成了眼下很多人见面的口头语。这位二胎爸爸的吐槽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养个老二究竟有多难?成了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像这位80后爸爸生完老二后吐槽的并不在少数,生二胎不仅会打乱原先已安逸的生活,重要的是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经济因素成要不要老二的首要因素。
“得卖掉宝马车,才能养活老二!”虽然这是这位80后爸爸开的玩笑,但也确实戳中现实生育二胎的痛处。政策鼓励人们多生二胎,却遭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人认为生二胎是有钱家庭的事,是富人的特权,和自己无关,养一个孩子还这么费劲,何苦找那罪受?
卖车养孩虽然有些矫情,但经济压力确实成了要老二的拦路虎,曾有媒体算过账,“穷养”一个娃至少也要30万元,“富养”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孩子从怀上那天起就开始花钱,保胎、养胎、生孩子、买奶粉、买尿不湿、买童装……如果说这些还可以忽略,那么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些学费加赞助费、借读费等,想想都很吓人。而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一次感冒往往就得好几百元,等花几十万孩子长大了,又要面临就业、买房、婚嫁等,哪一项费用都要考验爹妈的挣钱能力。
也因此很多普通家庭感慨:生老二真不是咱普通家庭能扛下来的。生养两个孩子无论对家庭来说还是社会来说,都更适合,生二胎也不能只是富人的特权。因此如何让普通家庭放下后顾之忧,敢生想生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给与保障和支持,比如解决上学贵,看病贵等难题,真正让普通家庭卸下生二胎压力的担子,真正享有“单独两孩”的权利。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5 20:37
外媒:在中国生孩子不易 性生活太少养孩子太贵
2015-11-25 00:10: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北京)
分享到:
93350
(原标题:英媒称在中国生孩子不易:性生活太少 养孩子太贵)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英媒称,政府可以立法实现很多事,但生孩子不是其中之一。流产太多,性生活太少,精子不足,就连北京也无法制造一场婴儿潮,除非把基本条件备好。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3日报道,中国似乎缺乏推动下一阶段经济奇迹的生物要素:精子。只有这些精子才能让卵子受孕发育成胚胎再变成未来的工作者。
报道称,此外,性生活也不足。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白领在单位长时间地拼命工作,一半人说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这也可能跟大批20多岁的年轻人仍然跟母亲(甚至祖母外祖母)挤在城市单元房里的事实有关。这显然比最好的避孕药还灵。
但是,在以作业繁重著称的中国高中生当中,偷偷摸摸的性活动似乎在增加:大陆正在用10年的时间重新展现在西方花50年完成的性革命。其结果却是青少年流产率的惊人上升。国家媒体称,16岁以下女孩的流产数字每年增长约30%。
报道称,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300万例流产,这还只是官方注册机构提供的数字。这些流产有超过一半出自25岁以下的女性。
这一切对于北京希望激发的生育革命都没什么帮助:上个月,北京宣布所有中国人现在都正式获准生育两个孩子。
完全没有什么迹象显示,育龄女性准备听从新的生育法令。社会的日益繁荣、城市化以及养育孩子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使很多大陆夫妇不愿意生两个孩子——甚至连一个都不想生。
精子银行已经做好准备,但遇到一个问题:很多中国人的身体受到影响,不具备生孩子的“条件”,要么是因为多年经济奇迹导致的污染,要么是因为工作过度和吸烟之类的问题。
报道称,优质精子极为短缺,以至于上海一家医院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广告,提出将用足以购买新款iPhnoe的钱换取17毫升的优质精子(看来一位正常男性需要在三个月里去三次才能提供这么多精子)。上海仁济医院精子银行的微信公号称:卖肾’买6s早就不流行了。现在,无需卖肾,轻松拥有6s。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祝您‘6神有主’。”
发展迅速的不仅是这类广告。10年的性革命使一些引发争议的广告激增,比如人流广告。在这些广告里,婴儿粉似乎不幸地成为首选颜色。很多广告上都显示年轻姑娘欢笑嬉戏,据推测是因为某些流产诊所提供分期付款和学生优惠而感到高兴。
一个广告称:“首付低至三成。”像其他很多广告一样,该广告被取缔。另一家诊所用中国著名的卡通角色喜羊羊做宣传。该广告也被取缔。
报道称,在上海,很多怀孕的少女都去上海一家公立医院。在位于医院第五层的生殖诊所,一个玻璃瓶里展示着巨大的卵巢肿瘤,拐过来就是一块牌子,显示人工流产的价格:260元至420元人民币(40-65美元)不等,取决于手术的复杂程度。
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有些来这里做流产的少女只有十三四岁,才来月经。他们把这归咎于学校里糟糕的性教育。十年来,这家医院的流产热线接到超过5万个电话。
报道称,中国,欢迎来到现代世界:正如西方可以证明的,生孩子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6 10:08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英媒:地球能应对吗?
正文我来说两句(3574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11-26 07:58:56来源:参考消息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资料:全面二孩政策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136
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英媒称,中国具有作出改变世界的政策转变的能力,不管是让货币贬值,实行全国范围的碳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系统,还是最近改变其实行了几十年的生育限制政策。这个国家放松独生子女政策的决定带来了有关可持续性的一些严重问题。
据英国《卫报》网站11月24日报道,目前,中国消耗着全世界出产的大约一半混凝土、钢铁、铝和猪肉。如果中国允许国民生育更多孩子——并可能使用更多资源——那对人类的总体福祉和对可持续性的急迫追求意味着什么?
报道称,世界人口的数量不是人类总体影响的唯一驱动力,但却是最具影响力的。虽然关于地球能轻松承载多少人口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是人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假设:人们必须不断适应越来越多的人口。
今年夏天,在中国宣布其重要决定之前,联合国将2050年之前的估计人口从90亿上调到了97亿。联合国估计,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12亿。无法预测中国新的二孩政策将如何影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之前,中国人口的增长已经在减缓,但是与此同时,中国许多有钱人违反这一规定并交了罚款。以前的规定扭曲了中国的人口构成,例如2004年,中国每100个女孩对应121个男孩。
另外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许多家庭无法供养一个以上的孩子。实际上,在去年中国放宽该政策以后,有资格生二胎的家庭只有约12%申请生二胎。不过不管这个百分比是多少,中国新生儿的数字很可能上升。
报道称,在联合国上调人口估计数字和中国改变政策之前,根据一些预测,到2030年之前,世界需要增加30%的水、40%的能源和50%的粮食。严酷的现实是,如果人类继续保持目前的运转状态,就不可能满足这些需求。
根本的难题是找到一种办法在21世纪中期之前维持100亿人而不破坏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好几个大趋势——包括气候变化、资源压力、连通性加强、透明度增加和深层的人口变化——可能使问题明显复杂化。例如中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就是对这些趋势作出的反应:因为需要供养日益老化、更加健康的人口,它正为增加劳动力奠定基础。
报道认为,随着人口增加,中国建设绿色经济的努力必须加快。空气质量对国民健康的威胁是可怕的:空气污染每年导致中国160万人死亡。即便中国经济增速火热,也可以明显看出,污染损害着中国经济。2007年世界银行估计,空气和水污染对中国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鉴于近来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状况,损失肯定还在增加。
为此,中国已经承诺在2030年之前使碳排放达到最高点。但是撇开这些大胆的承诺,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发出的信号是混杂的。一方面,它计划实行全国性的碳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系统,继续制定并达到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目标。例如,第一季度中国建设的太阳能电站就比法国现有的还多,煤炭进口也大幅下降。
但是中国也计划建设大量燃煤发电站,它承认,它燃烧的煤要比以前预想的多17%。这部分多燃烧的煤大约多产生了10亿吨二氧化碳,比德国使用矿物燃料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还要多。虽然毫无疑问,中国对控制碳排放是认真的,但它也需要经济增长——人口的增加很可能使其中的一些目标更难实现、而另一些目标更容易实现。
报道称,中国的平衡之举表明,大趋势正产生深切的需要,要求人类改变为世界提供能源、衣食住行、消费和生活的总体方式。在如何寻求原料、生产、经销、使用和再使用所有产品与服务方面,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更广泛的国际范围看,减少碳排放会减缓经济增长的观点在过去十年没有得到证明。经合组织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同时,GDP增长了16%。随着更多国家把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分离,它们推翻了不利于采取这方面行动的许多荒诞说法和观点。
使经济更加可持续的许多重要因素可以在不增加资源压力的情况下得到发展。
报道称,一个包容性的、循环的甚至可再生的经济应该能够供养非常多的人口。围绕这些新的当务之急建设数万亿美元的行业和技术,这样的机会对企业来说应该是难以抵制的。
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转变已经开始。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新报告,“可再生能源几乎占到2014年世界新发电能力的一半,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来源”。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兴建是这一趋势的重要促成因素。
报道称,可持续性列车已经开动,这是一件好事。中国人口增加的前景不会改变其目的地,但是的确会改变我们需要到达目的地的速度。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6 16:31
生二宝之前要考虑好哪些事情?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要不要生二宝?生二宝之前要考虑好哪些事情?
二宝,要生的!
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往近了说,上学前没玩伴,上学后没学伴,就连打架都没个帮手;往远了说,等父母都不在了,孤零零的连个亲人都没有,怪可怜 的。再者,父母的爱固然无微不至,可是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总愿意与兄弟姐妹分享,那种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就连大名鼎鼎的《定本育儿百科》中都说:孩子还 是生两个的好,父母的爱让一个孩子独享实在有些可惜。
1.什么时候生呢
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外的孩子大多相差不大,一家子出门,抱着小的,推着中的,牵着大的。他们的想法是: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带,一气儿生完,一气儿带大,辛苦个几年,等孩子都上学以后妈妈就可以再重返职场了。
正在养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带孩子是非常劳心劳力的工作。如果好不容易带大一个,还没喘口气接着再来一个重新开始,而且到那时候妈妈们已经年轻不再,那将是非常辛苦的。还不如趁大宝小的时候再生一个,辛苦个几年,同时带大俩宝。而且,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大,一起成长,可以玩在一块儿,相互有个伴儿,多好!
2.我们能负担得起吗
很多人被网友晒的养孩子的高额费用吓怕了,其实没必要。养孩子嘛,各家有各家的养法,节俭育儿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想想看,在以前的艰难岁月里我们的父母不是都把我们教育成人了吗?其实,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软实力”,而不是“硬指标”,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和好的教养远比昂贵的玩具和早教班重要。
3.两个孩子如何带养
比起经济上的考虑,倒是二宝的带养问题更值得重视。生二宝是简单的,但是谁来带,如何带却是复杂的,爸爸妈妈需要事先想好这个问题。如果为了工作、买房或父母更轻松而将大宝交给长辈带养,窃以为不太妥当。孩子要自己带,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剥夺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权利,能生就要能养,养不了就暂时不生,生而不养,愧为父母。
4.大宝能接受吗
如果俩宝相差不到2岁,一般来说,大宝不会对二宝表现出嫉妒和争宠的行为,他可能会很好奇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出现,甚至会非常喜欢他(她)。而如果两个孩子相差2岁以上,随着2岁以后孩子物权意识的萌发,就可能表现出自私、嫉妒、争宠的行为。不过,也不必看得太重,只要父母多些耐心,多些理解,拿捏好对待两个宝宝的态度,就可以帮助大宝早日适应多了个弟弟或妹妹的生活。
5.做好心理准备哦,一开始会很辛苦的
当妈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哪怕已经身怀六甲,大腹便便。孕期你可能还得操心着大宝的吃喝拉撒。生孩子住院期间,你也会挂念着家里的大宝。尤其是刚生完二宝坐月子期间,妈妈的身体比较虚弱,二宝嗷嗷待哺,大宝也会黏着妈妈让妈妈陪,两个人要吃一起吃,要闹一起闹,生活作息可能还完全不一致,当妈的哪个都割舍不下,那种辛苦可不是当初带一个孩子所能比的。
当然了,挺过这一段时间,当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你的幸福也是双份的。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19:51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二胎二胎(1)初闻政策放开,坚决不生二胎
[size=11.666666030883789px]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237c2f00102vyj4.htm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url=]转载▼[/url]
2015年10月30日
今天看到二孩儿放开政策 心里好酸楚啊!前两年,儿子哭着求我很多次,要我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我做梦都等着国家放开政策呢,后来把欲望压下去了,现在放开了,我又有点儿蠢蠢欲动了,但是提醒自己不能冲动,坚决不能动心。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以前想要二胎,是想孩子有个玩伴。可是,等政策切实落地,得一两年后了。到时候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已经玩不到一块儿了,我也不想自己再次被一个吃奶的娃娃搞得心力憔悴。我喜欢自己带孩子,又比较追求完美,要养孩子,就给他最好的爱,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我觉得自己再添一个孩子,且不说经济压力(别人都觉得我经济上不是问题,但其实不然,我养一个孩子,可以从容,如果养两个孩子,又各方面追求质量,经济上我也有压力),仅仅是精神压力大,也会经常焦虑,这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前些年,我也吃了不少苦,最好的年华都在奔波奋斗,现在好容易过上无忧的日子没几年,再生个孩子,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我想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带了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而且,生个二胎,完全靠保姆不太可能。有可能是需要保姆的同时,还要麻烦老人。我妈70多了,她来帮我带了三年孩子,肯定不能指望她了,我要让她快乐地安享晚年。爷爷奶奶也都快70了,好容易孙子大了,省心了,我不想再让爷爷奶奶把老年生活都耗在照看孙子上,他们也应该安享晚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之,我觉得儿子不需要玩伴了,我们和老人这个年龄,也都应该更自由些,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更小的孩子拴着。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但是,一位同事姐姐劝我生二胎,一堆的理由,说是为了孩子性格的优化、我们去世以后孩子有最近的亲人、也为了自己老的时候不要把压力全压在一个孩子身上...等等。我的心呀,被搅得乱七八糟的,无法平静。
其实,我是超级喜欢孩子的人,特别喜欢一堆孩子围着我的感觉。我自己能有多个孩子,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我刚才偷偷问了儿子(没敢当着爷爷奶奶面儿,怕他们有压力):“如果习大大允许妈妈生孩子,你还想要弟弟妹妹吗?”
他眼睛瞪好大:“当然想呀!习大大允许了?”
他还是喜欢要一个弟弟妹妹,每次他这个表情,我就心碎,就有种冲动克服一切困难再生一个!我受不了儿子求我!他求我,我就心碎!
当年儿子哭着要我给他生一个的时候,老公也心碎:“要不,咱就生一个?罚就罚,工作被辞了,你就做全职妈妈!”
但是,我没那个勇气!也不愿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20:09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二胎二胎(2)家庭会议通过,天时地利人和 (2015-11-24 20:36:53)[url=]转载▼[/ur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2015年11月1日
沉默的老公急煞人:这两天老公出差,他微信给我发了二胎放开的新闻,但是无任何评论,我在家里已经被新闻和周围人的鼓励给搞得翻江倒海了,可是,老公却没有动静。我心里七上八下,想知道老公是什么想法,他不主动说,我又不好意思问,就怂恿儿子微信留言,儿子微信里语音给爸爸留言:“爸爸,妈妈想给我生个弟弟或妹妹,我超级同意,妈妈也同意,你同意吗?”留言发出后,老公一直都没有回应。呵!这位先生每天都会上微信哈,不可能听不到留言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同意与否说痛快话呀!吊我胃口不是?!我就被他的沉默折磨了整整两天,他也太坏了吧?!
今晚老公出差回来,我下班一见到他,就迫不及待地笑嘻嘻地问他:“你到底是同不同意?”他笑而不语。我就急了,围着他直转,扯着他的胳膊直甩:“说痛快话呀!”他还是笑:““我们出差吃饭,那一桌六个人,其他人都已经决定了,生!”我乐了!听这话有戏呀!全家已经去饭店吃晚饭的路上了,我说正好开会讨论一下二胎问题。哈哈!
每个家人的意见:
儿子,超级想要,这是他多年的梦想;我,超级想要,也是我多年的梦想;爷爷,尊重我们的选择,生,他就支持,就帮我们;奶奶,当然支持,听年轻人的。老公还是比较含蓄,不支持也不反对。
我就急了:“赶紧!同不同意?!”
老公笑:“那就生吧!大家这不都同意嘛!”
我撅着嘴(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想敲桌子):“但是,我看你并不高兴呀,这个表情!以前你不是特别想要吗?我工作丢了都可以。”
他说:“是呀,但是当年不让生,这不是把我的激情已经打压下去了嘛!所以,我现在无所谓了。你喜欢,就生!听你的!”
我还是撅着嘴:“不行!你这态度没意思!”
他说:“你得想好了,生了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说:“孩子怎么都会养大,看看咱爸咱妈当年条件不如咱,不一样把咱们养大!你想呀,咱儿子是独生子,以后如果娶个独生女,他们生两个孩子,那咱儿子就是 两个孩子+四个老人!他的两个孩子再分别生两个孩子!儿子多累呀!如果我们再生一个,儿子就不是独生子了,就好多了……”(嗨!其实我俩早就做好打算了,以后不指望儿子,自己把保险买齐了,老了靠工资和保险,自己养自己,只要儿子能把自己养好就行了。但还是在这儿算计,好像没多大意义哈!)
之后,我又磨磨唧唧说了好多,全家就看我和儿子在餐桌旁手舞足蹈了!我老公呢,是笑容多多,但怎么都觉得不如我兴奋!
爷爷看我兴奋的样子,还专门举杯:“没想到多生一个孩子,你能兴奋成这样!咱得祝贺!”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会议决议:生二胎!
马上进入准备阶段:
我这人行动力强,想好了要做什么,马上行动!餐桌上,我边手舞足蹈地兴奋,边发着微信,向医生朋友咨询了,他们给了我建议。
我马上就进入战备状态了:“老公!咱三个月到半年封山育林,不许喝酒不许熬夜,以后出差无论生意多么重要,宁可生意不做了,都不能喝酒!能做到吗?我年龄不是当年了,要规避一切风险,我只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
老公笑:“能做到!必须做到!你看!现在我都没喝酒呀!”
我又继续婆婆妈妈:“杨姐(医生朋友之一)让吃三个月叶酸,一会儿回家直接药店买喽。以后孩子出生了,保姆+ 老人,搞定!两个老人也要配保姆,毕竟老人年纪大了,不要累坏他们。”
老公从头到尾就是笑,无论我怎么安排,他就是笑答:“行!”
最最开心的母子:
我开心到无法形容,一想想自己要有两个孩子,就幸福满满!我恨不得见人就告诉,分享快乐!从饭店往家走,在路灯下,最快活的就是我和儿子。
我走在前面,伸展着双臂,快乐地回头大声跟全家人说:“我可以有两个孩子啦!”
全家人看着我笑哇!觉得我像一个孩子!
爷爷说:“没想到你会这么高兴!”
是,我兴奋得想跳舞!这一晚上,我就差窜上跳下了!也就我家人受得了,放到外面,人家一定以为我精神有问题哈哈!
走在路灯下,马路边,我问儿子:“你一想到要有弟弟妹妹了,是什么心情?”
他说:“心里火辣辣的!”
我笑:“跟妈妈的心情一样!”
他搂着我的腰,抱着我荡秋千,兴奋得不行!
老公说:“就冲 我老婆和儿子 这么高兴,为了哄你俩,都必须要!”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爷爷说:“咱家天时地利人和,真的没有理由不生。生吧,两个孩子有个伴儿!反正我们也要照顾孩子,一个是照顾,两个也是照顾,没关系。”通情达理的老人!哪里找去?就在身边!我家之所以天下太平,老人一住多年,也没有矛盾,就是因为老人好呀!当然,我们小辈做得也不错吧(自夸一下,大家不要羞我),双方都好 才能好!这是必备条件哈!
回到家,给我妈打电话,她也很高兴,她说希望我有俩孩子,哈哈!以后我脑海里就有美好憧憬了,只要一想两个孩子的画面,我就幸福满满,笑容满面!
旁边也有好多人想生二胎,但是困难重重:
大宝坚决不同意的;夫妻意见不统一的;跟老人无法和平相处的;老人身体不好有心无力的;房子太小要换房太麻烦的;妈妈本身睡眠不好,受不了再让二宝折腾的;第一次剖腹生产不想再剖第二次的(据说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一般都要剖腹产。)……而我,好像一路绿灯,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爷爷用词准确,赞一个!
儿子的好多同学都不许妈妈生二胎,说生了就给扔垃圾桶,儿子却说 什么都可以分享给弟弟妹妹,还帮我一起照顾。大宝没意见就是最大的好事。而且,儿子也在想以后能为弟弟妹妹做什么。
儿子说:“妈妈,以后我给弟弟妹妹读书听。”(儿子从不会说话时到现在,所有的书,我全留着呢,现在得有两千本,家里跟小图书馆差不多,都是我精挑细选买的经典,正好二宝用,我儿子真的可以当二宝的小老师哈!)
他还说:“妈妈,以后你照顾我,我照顾他(她)。我希望生个弟弟。”
儿子以前是特别想要一个妹妹的,说是妹妹比较可爱。问他为什么现在想要弟弟了。
他说:“如果是弟弟的话,我的东西他都能用,就不用买了,这样可以给你们省点儿钱。”呵呵,什么时候学得这么节俭啦?我和他爸都笑了。
而且,他还说:“如果是弟弟的话,我俩能一起玩,如果是妹妹的话,玩儿不到一块儿去!”呵呵。其实,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健康出生就好。
我问他:“你现在摆好的东西,都不喜欢我们动,如果有了弟弟妹妹,不懂事,会乱动你的东西,怎么办?”
他想了想,说:“那也得忍着,不能发火!”
吃饭的时候,他都开始摆出哥哥的姿势了,说是以后要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以前他求我生一个的时候,我曾经说:“**和**(邻居家的孩子)不是天天都能一起玩嘛!干嘛非得要弟弟妹妹!”
他就哭:“那不一样!那不是自己家的!”
呵呵,这小子!看来,他真的是一门心思想有个 亲弟弟妹妹!那种感觉是其他玩伴无法给予的!
(未完待续)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20:32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二胎二胎(3)前路漫漫无妨,世界充满阳光 (2015-11-25 20:50:02)[url=]转载▼[/ur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2015年11月2日
自从决定生二胎,心情好好,感觉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格外可爱。在办公室谈起要二胎的事,80后的同事听说我决定了,眼睛瞪好大:“我太佩服你啦!我们还都在犹豫!晚上照顾孩子睡不好觉,你不怕累呀?”
我说:“我感觉自己精力充沛,没有衰老的迹象,应该应付得了哇!我现在没有二宝也一样没少熬夜呀!还不是一样!”虽然自己是70后,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己比80后还精力充沛。
文/图:lily_chain *醉人美景-如我心情* (2015 阅兵期间 摄于 叠石岛 )
老公也开始憧憬有两个孩子的日子了,有时出门,他会说:“以后,我就左手推着二宝,右手牵着儿子。”
儿子说:“爸爸,不用你推,我推弟弟妹妹就行!”哈哈!
老公说:“我再做几年,就不干了,如果有了二宝,经济上我不担心,但是我担心人力问题。看咱妈那个身体状况,也不一定能撑几年,如果她身体不好了,咱爸肯定也帮不了咱了。我就在家照顾俩孩子,买菜做饭带他们玩,搞好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习状态,我都没问题!你就安心上你的班。我是想好了,钱挣再多有什么用,如果孩子不好,就是麻烦!”
呵呵,对事业有理想有追求的爸爸,竟然为了二宝,甘愿有一天做奶爸?!他刷刷跟我说了这么一大堆,我忍不住笑!摸摸他的脸:“你怎么这么可爱!但是不要太辛苦,多少钱都一样过日子!”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唉,怎么感觉有点儿悲壮呀!
老公继续说:“自从决定要生二胎,我怎么感觉亏欠儿子呢?你没发现我最近更加愿意多陪儿子吗?”
的确是的。晚上下班到儿子睡前,他几乎全程陪伴,陪儿子做各种游戏,陪儿子打架玩儿。
我说:“不用这么内疚,有了二宝,只要我们别冷落儿子就好。不会有问题。”
呵呵,看来,以后遇到的问题不会少,但还是要充满信心哈!
自从告诉我妈决定生二胎的事,她便一遍遍打电话。每次的主题都是同一个:“妈喜欢你再生一个,但就是担心你的脚,如果怀孕了,身子重,脚脖子受得了吗?”(我二月份踝部韧带手术,至今没有完全康复)妈,真是我亲妈呀!真的心疼我,我都无奈了,哈哈!
我每次都告诉她:“我得先吃三个月叶酸,过年后才可以开始要,不一定几个月才能有呢。一折腾半年就过去了,早着呢!”哦,哦,她挂断电话时,还是很不放心的样子。早就了解我妈的脾气,当时告诉她时,我心里就打鼓,知道告诉她 她就会拼命地担忧,拼命给我打电话问消息,可当时真的是太兴奋,就想告诉她,我也是她亲闺女!
呵呵!我生儿子前计划怀孕时,就没告诉她,悄悄行动,等有结果了才告诉她。照她这样担忧下去,我以后把自己的回答录下来,每次播放给她听都可以啦,哈哈!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妈说老家现在结婚必须承诺要生孩子,否则不给登记,看来国家真的急了。天将降大任于Lily也,为了国家,我也得再生一个哈!我好荣耀哈!我不是军人,做的却是上战场的事儿!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20:34
二胎二胎(4)二胎擦肩而过,人生难免失落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26 20:56:33)转载▼
标签: 独生子女 二胎 二胎政策 计划生育 情感 分类: 二胎二胎
2015年11月21日(子夜)
晚上10:00的时候,和我姐在线聊天,她劝我别生二胎。恰好老公去卫生间路过,就告诉他了,结果,立马被他召去卧室聊天了。聊到子夜。聊天结果:我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我*决*定*不*生*二*胎*了*,好失落!好难过!注意!是“我”决定的,“我”决定的!老公自始至终没说不生!就是给我摆道理,描绘以后的生活情景!
想想刚开始决定生二胎的时候,我高兴得要飞,谁料持续时间还短,却从高空摔了下来!而且跟我一样会觉得很失落的是儿子,我还要郑重地跟儿子谈谈,安慰他幼小的心!
老公:“你怎么跟儿子说?”
我说:“实话实说,就跟他说,爸爸现在已经很累了,如果再有个孩子,爸爸肯定要付出更多,可能身体受不了。我们想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你身上,让你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陪伴、带你出去长更多见识、学更多本领、以后过更好的生活!他能懂!”
老公:“不生二胎你会难过吗?”
我毫不掩饰地说:“会!很难过!很失落!而且会难过一段时间!不过,过一段时间会好起来。不用担心!”
老公还试图跟我讲更多理由,我阻止他,不用解释了,我决定不生了!坚决不生了!他很惊讶,惊讶我改变主意太快了!
我说:“我感性,但同时也理性,你说的一大堆理由,都不会让我动摇生二胎的决心,只有一条,你的身体健康问题,你一提出来,我马上就决定不生了。这一条我以前没想过,现在你提出来,我觉得有道理,也是我最在乎的,我不希望你因为压力大而威胁到身体健康。”
老公说:“我现在除了陪孩子玩,什么都不干,每天还觉得很累呢,如果再有一个孩子,我肯定要比现在累,身体肯定受不了!”
二胎二胎(4)二胎擦肩而过,人生难免失落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的确,再添一个孩子,老公也不可能做旁观者,肯定要付出更多。因为他不但工作敬业,也超级顾家。我总是说他“事业心强又顾家的精品好男人”。不是奉承他,是真心的。
他工作压力大是不可避免的:
时而因公司发展而欣喜,
时而因道路坎坷而迷茫。
时而因生意成功而欣慰,
时而因利润不佳而彷徨。
他曾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我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们曾多少次彻夜长谈,
他又如何能让身心解放?
他顾家的心也是不会改变的:
他虽然工作压力特别大,但下班时经常问问是否有需要他买的东西,是否孩子已经回家,没回家的话,他就去接或者陪孩子楼下玩儿。爷爷在的时候,我有帮手,他还不太操心,如果爷爷奶奶回老家了,又逢他出差的话,走之前他会把冰箱给我塞得满满的,要我轻省一些。无论是我做饭还是爷爷做饭,他都会温馨地去厨房问问是否需要帮忙。休假的时候偶尔也展示一下自己的非凡厨艺。孩子教育方面,虽然主要由我来负责,但是他从不做教育的旁观者。晚上回家有机会就陪孩子玩,周末带孩子去补习班,下课后去公园(孩子小时,我俩一起陪孩子,孩子大了,我觉得男孩需要更多男性陪伴,所以,我偶尔找机会退出,让孩子跟爸爸去疯),他确实也付出不少。
当时我只考虑经济问题了,没有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如果因为多了个孩子,精力透支,威胁到身体健康,没必要!
我跟他说:“健康最重要,我只想咱俩多活几年。刚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精力无限,就觉得你也和我一样,但其实不是。你的工作压力跟我的不能同日而语,所以,需要为你多多考虑。”
二胎二胎(4)二胎擦肩而过,人生难免失落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除了他的健康问题,还有就是他的幸福感问题。
他说:“再有一个孩子,从家庭角度来讲,我也特别喜欢有两个孩子,我的幸福感肯定会增强,但是,从精神压力和生活状态来讲,我的幸福指数一定会下降。我们让自己过得轻松点,留出精力多照顾儿子,也有更多时间陪陪父母,这样更好!”我工作压力小一些,而且是幸福感超强的,天天傻乐的,就算是压力大的时候,哭一通也就解压了,但是他不同!可能这就是男女有别吧!
不管怎样,我的二胎追梦旅程还没有真正开始 就结束了!我也不想上战场为国家的人口危机做贡献了!我不能用老公的健康做赌注,我还想让他健康地陪我到老呢!人生路上总会有很多遗憾!不差再多一个!收起我的感性,现在需要理性!
我半开玩笑地试探老公:“如果哪天我意外怀孕了呢?那孩子要不要?”他说:“那当然要,怎么能让你受罪!”我好想有意外呀!(又是只能做个梦而已,要理智!要理智!健康最重要!) 一切来得太突然,我还是有点儿接受不了,我太爱孩子了,太想再有个孩子了!
有人说,我们党员应该带头生二胎,要爱国。可是,国家由一个一个小家组成的呀,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国家自然就好,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一个连自己的家都维护不好的人,却空谈为社会做贡献,我不认可。如果我生了二胎,家里却鸡飞狗跳的,就是给社会、给国家添麻烦!所以,必须理智战胜情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20:37
二胎二胎(5)梦想瞬间不在,含泪“再别二胎”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27 20:42:29)转载▼
标签: 独生子女 二胎 二胎政策 计划生育 情感 分类: 二胎二胎
2015年11月22日
早上自然醒来,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就是二胎。仍然有点儿伤感,些许感叹。突然想起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现在我特别想说:“轻轻的你(二胎)走了,正如你(二胎)轻轻的来……”这不正是我现在的心情吗?突然有种写诗的冲动,于是卧在床头开始写,一气呵成,写着写着,不禁潸然泪下。(7:30—8:10完成初稿,早饭后修改完成。)
二胎二胎(5)梦想瞬间不在,含泪“再别二胎”
文:lily_chain 图: 网络
早饭时,老公悄悄叮嘱我:“晚几天跟儿子说吧!”
我说:“那是一定的,我要先把自己的情绪稳住,然后再跟儿子说。”
我还是放不下,一整天,我只要想起二胎问题,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朋友劝我:“这是以前希望太大,如果没有政策,何来烦恼!所以不要太执着。”
晚饭前,厨房悄悄跟爷爷说:“我们决定不生二胎了。”
他很惊讶:“为什么?”
我告诉了他,也表明了我很难过。
他表示理解:“当时决定生二胎的时候,你边走边乐,还张着胳膊喊‘我能有两个孩子啦!’像个孩子,没想到你们会决定不要了!”
我说:“我想清楚了,不要了!估计不只我们这样,估计好多70后都一样,政策刚出台的时候,冲动,想要,等过几个月,要付诸实践的时候,就退却了。”
我只悄悄告诉了爷爷我们的决定,没有告诉两个妈(姥姥和奶奶),因为她俩没准儿聊天的时候就不小心说出来,让儿子听到。儿子还在期待着弟弟妹妹呢,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告诉他。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8 20:39
二胎二胎(6)再别二胎【原创诗作】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28 13:14:34)转载▼
标签: 独生子女 二胎 二胎政策 计划生育 情感 分类: 二胎二胎
2015年11月22日
创作背景:
全家晚饭在饭店开会,得到全家支持,决定生二胎后,回家的路上,走在路灯下,我和儿子最开心,我兴奋得想跳舞!后来,姐姐劝我不要生二胎,老公跟我谈话,表示生二胎的困难种种,我决定放弃二胎计划。感伤之余,突然有种写诗的冲动,于是,模仿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写了一首,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由于水平有限,唯恐对原诗的“三美”破坏太多,所以,韵律主要按照原文的走。
二胎二胎(6)再别二胎【原创诗作】
文:lily_chain 图:网络
我是业余中的业余,只是中学时代比较喜欢,那时偶尔写写,但都已经是久远的回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又有很多感悟,沉睡的心又开始萌动,所以,重拾旧梦,做回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助我成长。
本来仅仅是业余爱好,写点儿文字,没有勇气示人。然 有幸得朋友周其锋医生(博客:血液科周医生 http://blog.sina.com.cn/jeff123456)的鼓励,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
修改过程中,有些用词不太确认的地方,也听取了他的建议。而且,在博客分类取名的时候,周医生建议用“二胎二胎”(仿“南京南京”),非常好的创意,由于他的启发,我决定自己博客所有的分类名字都使用这种风格,如“好孕好运”、“育儿育儿”(相关内容陆续放送)。我的第一篇博文发出时,周医生在线指导,包括字号、空行、是否配图等一系列细节面面俱到……对于周医生的全力相助、无私奉献,感激涕零!在此,致以十二万分的感谢!
至于这首诗的作者署名“陈岑”,是自己中学时代为自己取的所谓的笔名,但是并没有真正使用(仅有部分同学用这个名字称呼我,以示亲切),最近想到了这个名字,暂时用起来吧,也算是纪念一下学生时代怀揣梦想的小小的我。
闲话少说,奉上我所谓的诗作,献丑啦哈:
~~~~~~~~~~~~~~~~~~~~~~~~~~~~~~~~~~~~~~~~~~~~~~~~~~~
* 再 * 别 * 二 * 胎 *
作者:陈岑
(2015年11月22日晨 于北京)
轻轻的你走了,
正如你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久违的二胎。
那深秋的思绪,
是憧憬中的梦想;
路灯下的喜悦,
在母子心头飞翔。
脑海中的美景,
濛濛的在心底飘摇;
在醉人的夜色里,
倾心跳一支舞蹈!
那明眸中的一闪,
不是灯盏,是心中虹;
轻抚在眉宇间,
追逐着彩虹般的梦。
追梦?乘一叶小舟,
向温柔港湾处漫溯;
满载一家欢笑,
在不惑之年后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二胎是冲动的选择;
亲人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迟来的政策!
悄悄的你走了,
正如你悄悄的来;
我洒一洒泪水,
只带走万般无奈。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1:56
丁克谈"全面二孩":适合生育时没钱 有养老能力
2015-11-29 06:38:37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分享到:
4912
(原标题:只要生活 不要孩子)
丁克谈
赵兴旭出示两本房产证,证明自己有养老能力。
丁克谈
赵兴旭夫妇异常恩爱,他们有正常的生育能力,但选择做丁克族。
丁克谈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赵兴旭认为是丁克家庭的根本。
第二落点,第三视角。
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传出,点燃了中国不少家庭的二孩热情,包括很多70后的高龄夫妻。
最近,广东各大医院妇产科及辅助生殖中心前来咨询高龄生娃的,寻求辅助生殖、解冻胚胎的,以及咨询取环的人数大大增加。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透露,广东预计于2 017年、2018年迎来生育小高峰,比目前生育水平每年最高可增近30万名新生儿。
但在这个全民热议,踊跃参与的生育大潮之下,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难、房价高、爱身材、爱自由……而放弃生育权,他们就是丁克家庭。
2015年11月18日清晨,一个普通的日子。
赵兴旭早早起床,妻子谢其忠已在练习瑜伽。这套八十多平方的洋房,两房一厅,大厅阳光四溢,有一半墙面全部是新近青春电影的海报,俊男美女扑面而来。厅内摆设简陋,并没有多少值钱的家具,特别显眼的是一堆健身器材和冰箱上的健康食品,花生、枸杞、维生素片,摆放得整整齐齐,进入房间的墙上是手抄的健康食谱和健身进程,字体工工整整。两间卧房一间用来堆放杂物,一间是夫妻两人的卧室。整个家庭,看不到任何和儿童有关的痕迹。
在东莞万江这个靠近华南MA LL商业区,有近30000人的江滨花园小区内,赵兴旭是为数不多敢宣称自己是丁克家庭的。
经济
最适合生育的年龄,没有足够的金钱
来自东北辽宁抚顺的赵兴旭已42岁,依然带着儿童般的天真,整天穿运动服,最近喜欢戴棒球帽。在这个满是南粤人的小区内,总显得格格不入。他对外人没有戒心,见到熟人,会随时拿下棒球帽,指着已经长了三寸青皮的头顶介绍:“刚植的头发,花了9000元,没有小孩,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这时,妻子谢其忠也在旁边附和。她比赵兴旭大三岁,什么都听老公的,两边脸颊上有激光点击的疤痕,那是刚祛除蝴蝶斑的痕迹。“她40多岁了,是不是看上去只有30多岁,这就是没有负担的结果。”赵兴旭最喜欢夸妻子年轻,他觉得这是没有生育的功劳。
丁克的想法,源自赵兴旭的初中生活。他出身在多子女家庭,一个哥哥四个姐姐。
他觉得,这样的大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应该有的幸福。“如果我的父母没有生这么多的小孩,我会在人生中得到更多,会更有前途。”由于兄弟姊妹多,上初中时,赵兴旭的家庭生活艰难,他早熟,丁克思想开始萌芽。
他和妻子谢其忠是2001年认识的。2000年,读书不多的赵兴旭开始走南闯北,最终在深圳做了一名发型师。来自广西的谢其忠,在离他发廊不远的西餐厅做服务员,她也是苦出身,姊妹一大堆,两人就这样相识恋爱了。
赵兴旭常常指着谢其忠已结婚姊妹的一堆孩子说,“看看,她们还是生这么多,又没有教育的基本条件,未来,她们的孩子还是一名农民工。”慢慢地,谢其忠也接受了这种思想,并愿意终身不育。
2007年,同居六年后,两人觉得志同道合,去民政局登记,领了结婚证。
赵兴旭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生育,“只是在我们夫妻两人最适合生育的年龄,我们没有赚到足够支撑孩子良好生活的金钱。”赵兴旭认为,30岁时没有赚到500万或者更多的金钱,是坚定做丁克、不再生育的主要因素。
在生活中,赵兴旭一直讲究环保,他不抽烟、不喝酒,只吃植物油,崇尚养生。夫妻两人在餐馆偶尔点错荤菜,他会把菜中的肉丝都挑出来丢掉。他每天都想方设法让自己开心,他觉得最好的方式是看电视歌唱节目。
如今,赵兴旭在江滨花园已拥有两套房产,这些都是为养老做准备。
2002-2013年,来自上海的零点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西安等10城市追踪调查发现,低收入丁克家庭(家庭月收入低于4000元)中,近36%是迫于经济压力。2013年,一线城市的受访者预期,家庭月收入11500元以上才敢生育,二线城市预期则在7000- 9000元,远远高于平均收入。
“不敢”与“不能”、抚育成本预期与实际收入的差距,透露出部分低收入丁克族的经济地位和生育观念:生存无虞,向往中产生活;既认同普遍生育的传统,又有注重生命质量的现代观念。
抉择
儿童房都装好了,最终还是决定不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丁克家庭都毫无顾虑,或者向外界承认自己的丁克身份。他们并不都能如同赵兴旭夫妇一样“坦诚”。在传统观念的重压之下,大多数丁克都介意或者回避关于丁克的话题。
零点调查也曾得出过这样的调查结论:选择丁克家庭的人群具有3个明显特征: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在18岁- 34岁的受访对象中,选择丁克家庭的占10 .4%,明显高于35岁-54岁受访人群的同类选择。在不同学历的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者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最高,达到10 .3%.收入越高者,选择丁克家庭的比例越高。家庭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比例达到13.7%,而在1500元以下的人群中仅为5.5%.
与赵兴旭夫妇不同,在广州的张邵南(化名)和朱凤(化名)夫妇,则具有大多数丁克人群的特征。夫妻俩同年,1974年出生,结婚已经11年。朱凤在大学里工作,张邵南和朋友在搞公司,他形容两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一个是稳定,一个是自由”。
张邵南觉得丁克家庭最大的诱惑是自由,“因为我们都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喜欢爱干吗就干吗,不受传统思想、礼俗的束缚,没有太多家庭琐事的烦扰,拥有最大化的个人自由空间,拥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但他也清楚,凡事有得必有失,选择丁克,意味着要放弃所谓完整的传统的家庭生活,意味着要失去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失去让子女供养尽孝的权利。
张邵南坦承,结婚头两年还是一心想要生孩子的,儿童房都特意装修好了。但之后随着观念的转变,开始产生关于要不要孩子的念头,夫妻俩开始交流一些想法,最后发现两人的观念还挺一致。
妻子朱凤表示,“我们都属于不大喜欢小孩的人,之所以决定生小孩,也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其实只要稍为换一种角度,将目光放远一些,考虑得再深入再周全一些,就不难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由于长辈的通情达理,他们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太多压力,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自由选择。
张邵南在空闲的时候,写了一段话,描述如何过无子女逍遥的生活:“无子女的牵绊,生活自然会自由自在。我们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都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喝喝茶读读书,爬爬山访访友,随心随意随性。当然,我们还非常热衷旅行,热爱摄影。当人们天没亮就被孩子吵醒喂奶时,我们也许在某座山头架起相机等待着绚丽的日出;当人们辛苦了一天还要去接孩子放学时,我们也许在某个湖边相拥而坐欣赏着醉人的黄昏;当人们还在热烈讨论着生二孩的人生大计,我们也许在兴致勃勃地策划着下一个出行的路线……”
赵兴旭和妻子谢其忠其实都爱孩子,在街上见到孩子,也会逗他们玩。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传出,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继续生养的问题,但对于他们夫妻来说,“不会有任何触动”。赵兴旭说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决定的事情不会受到任何外界影响,“做丁克,不是和国家政策对着干,只是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
差异
北方舆论环境宽松,南方存在无形压力
一个丁克家庭拒绝生育的主要理由,可以归纳为8点:不喜欢小孩,害怕吵闹;担心生育痛苦以及身材变形;担心经济压力,害怕无法给孩子很好的生活保障;担心教育压力,害怕无法教育好孩子使之成材;害怕对孩子一辈子负责,担心自己无法尽责做一个好爸爸妈妈;担心失去二人世界,惟恐孩子成为负担;无法生育;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不认同中国的传统婚姻,以及家庭观念。
第7、8两点是当下丁克家庭拒绝生育的主因。除了渴望自由、追求自由是成立丁克家庭主因之外,如今在一些大城市中患不孕不育症的夫妻正在增加。据权威调查显示,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仅为3%,而如今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攀升到12.5%至15%,而且从年龄上看,80后夫妻因为不育“被丁克”数量最多。
因为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而放弃生育的赵兴旭,在今年初建起“丁克联盟”的Q Q群,他想在网络联系广东的丁克家庭,共同分享作为丁克的欢乐与忧愁,但令他失望的是,加入Q Q群的还是以北方丁克家庭为主。“北方对丁克家庭的舆论环境更加宽松,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但在广东,我觉得还是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无形压力存在,所以我在东莞只能对90后敞开心扉,其他时候,轻易不谈丁克。”赵兴旭向南都记者总结自己的经验。
事实上,对于生孩子的理解和认同,南北确实存在差异。
2014年4月22日,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经出台“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黑龙江省开始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已有6484对“单独夫妻”拿到“二孩证”,但仅占符合政策夫妻数量的1.6%,低于全国8 .3%的整体水平。媒体报道显示,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的二孩申请也均低于预期。
黑龙江省计生部门几年前曾对80后是否会生育二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00240名20岁至30岁的被调查者中,表示不想生两个孩子的占69.9%.
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在黑龙江省所做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显示,黑龙江省的流动人口中想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仅为1.8%.
2015年11月13日,赵兴旭一大早起床,把Q Q群“中国丁克联盟”改名为“中国丁克互助协会”,马上就有14对丁克家庭加入进来。
为吸引更多的丁克家庭加入,赵兴旭开始着手撰写“中国丁克互助协会”的章程,希望吸引更多的广东丁克夫妇加入。章程的开头他这样写道:“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高科技生产力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却在原地打转,社会秩序大体平静但小矛盾不断,人满为患、路上汽车塞成长龙、住房紧张、河流污染、大气污染、贪污、偷、抢、骗、杀人、暴力、恐怖组织、国家之间领土纷争、贸易战……这些问题多少年来任何国家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改变……可以说只要人口减少一半,现在人类的矛盾就减少一大半,反之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导致的相互争斗将越多,这是必然的道理。”
争议
无论现实还是网络,唇枪舌剑从未停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最早的社会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社会学教材《社会学概论》的编纂者之一。他对中国丁克现象有自己的看法,“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但他也强调,丁克现象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没有直接联系。丁克是农业社会多育文化向工业社会少育文化转变的产物。在农业社会,家庭的首要功能是生产,其次是生育,因为生产基本依靠体力劳动,家庭的赡养功能也要求人口支撑,人丁意味着财富与安全。因此,生育被视为责任,不愿生育则是自我放纵、逃避责任。进入工业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家庭的基本经济功能,知识取代体力成为主要人力资本,人口质量取代数量决定家庭的经济效益,社会化与社会保障将赡养外移至社会机构,生育的价值降低,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和生命的必要构成,不育成为自由权利。
夏学銮分析,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年轻、适龄生育人口涌向大城市,随之而来的工作难、房价高、生育成本上涨,也是丁克“滋生”的土壤。但他表示,可以肯定,丁克现象并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丁克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是部分中国人的生育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自由选择。
2015年5月13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家庭当前发展呈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等特点。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33个地(市)、3 2 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设计样本量为32500个家庭。调查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和户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然而,对于丁克家庭的争议,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虚拟世界,唇枪舌剑也从来没有终止过。
2011年10月21日,网友“炭烧熊猫”发了一组美食图片,建立百度“丁克吧”。贴吧首页上写道:“自愿不要孩子,主动断子绝孙”。4年之后,吸引23132人关注,共发帖1,661,806个。但在“丁克吧”建立前四年,网友“root重来”在百度贴吧早就建立了“反丁克吧”,强调“一个人养育后代并不单单是为了个人,更重要的是为国家贡献了后备发展人才。丁克年轻时,可以自己解决生活问题,他们年老后谁来养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负担,说白了,就是由别人的后代来养活那些丁克。所以说,丁克是自私的,没有社会责任”。
冬季到了,张韶南和朱凤又开始商量出行计划,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在广州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他们觉得,一切都可以自己做主。
赵兴旭和谢其忠并不安于现状,他们希望可以到海南三亚生活,舒适、快乐地度过余生。因植发辞职的赵兴旭,并不急于找到工作,“父母说我好逸恶劳,这是真的,我觉得人生就是不能太劳累,所以,我连买彩票的兴趣都没有,中了,怕花不完。”他这样解释自己做丁克的心态。
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
名词解释
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 Incom e No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汉语解释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
正方
我们都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受传统思想、礼俗的束缚,没有太多家庭琐事的烦扰,拥有最大化的个人自由空间。
PK
反方
一个人养育后代并不单单是为了个人,更重要的是为国家贡献后备发展人才。丁克是自私的,没有社会责任。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1:57
超7成湖南人想生二胎 “优生优育”更深入人心
2015-11-10 00:00:00 来源: 星辰在线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有多少湖南人准备响应国家号召呢?近日,腾讯•大湘网联合百合网、枫网、快乐老年报发起的“2015湖南婚恋状况与消费项目”调查显示,70%的人想生两个小孩。调查共13万人参与。
数据显示,无论是已经生育还是未生育的年轻人,超过70%的人认为要生两个小孩。进一步深入分析显示,男性中73.5%、女性中76.5%的愿意生育2个及以上,稍有差异。
“两孩”被多数调查对象视作比较理想的生育状况。67.17%的调查对象希望两孩中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希望“两个女孩”的占到2.89%,比希望“两个男孩”的比例(2.51%)要略高。但是,与传统的“多子多福”的“多子生育观”不同,愿意生育3个及以上只占到2.19%。
独生子女家庭希望生育2个孩子的比例确实较高,单独家庭72.7%的人愿意生育2个小孩,双独家庭61.1%的人愿意生育2个小孩。生育二胎及以上孩子的人中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点虽然仍存在,但所占比例仅10%多一点。大多数人生育2个孩子以上是基于对下一代的关爱,是为了减少孩子负担或者减轻一个孩子面临的风险,这两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48.40%。
不生二胎 只因经济负担太重
独生子女的理念在当前社会,也为人们所广泛实践中。在已经生育的调查对象中,有将近70%只生育了1个小孩,同时男孩的比例高于女孩比例。这应该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关联,同时受到养育成本、生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在生育意愿调查中,男孩女孩没有明显差异,且只生“一个女孩”的比例(6.06%)还略高于只生“一个男孩”(5.49%),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大有改观,被调查对象“男女平等”的观念较强。同时,也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家庭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在单独家庭中有25.4%的人只愿意生育1个小孩,双独家庭中愿意生育1个孩子的比例更大,达到了37.4%。这说明在政策放开限制之后,人们是否愿意生育还收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独生子女作为政策时期的特殊群体,其成长历程、教育环境、思想文化都呈现出独特个性。例如,其成长经历会让他们更赞同“优生优育”的理念,会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而不愿意因为孩子数量的增加降低培育的质量;独生子女成长时期,多种文化理念、价值体系并立,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我”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一代人崇尚个性,关注自我,追求以“我”为中心的生活品质,这也让一部分独生子女不愿意因为孩子而放弃自我的生活,降低自我的生活质量;此外,“421”的家庭结构会让独生子女承担更多的责任,由于缺乏兄弟姐妹们的帮助和分担,照顾父母、孩子已经耗费了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客观上也降低了其生育、抚育更多孩子的意愿。
也有12.6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今后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无后顾之忧”,可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已经让部分人放弃了“养儿防老”的思想。当然,61.29%的人之所以放弃生育机会,是因为经济负担的原因。由此可见,放弃生育主要考虑的是经济保障因素。
近4成湖南人对丁克家庭持开放包容态度
丁克家庭代表了“双薪水、无子女”的家庭。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其次,主观上对自己丁克身份接纳和认可,他们认为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现实生活中,也正是这些认可自己是丁克角色的群体,能够较好坚持自己的选择,并经营与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
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1.85%“已经实现丁克”,6.20%“自己想”,说明向往丁克家庭的群体有一定比例地存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的生育率。
当然,在我国,生育后代的家庭观念还是主流,有超过75%的被调查对象做不到或不赞成丁克家庭,但38.84%对丁克家庭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态度,这说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特性,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包容程度提高。
(感谢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李晚莲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1:58
48%的合肥人表示不生二胎,可婆婆们这样说…
2015-11-13 00:00:00 来源: 合肥万家热线
『你准备再要一个吗?』
『你要生二胎吗?』
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后,想必这是大多数合肥人都在问的问题。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全面开放“二孩”的消息像炸弹一样迅速传播开,各种社交平台上都在讨论“二胎”到底生不生的问题,对于全面二孩政策,合肥市民又是怎么看的呢?近日,小编对合肥市民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48%的市民表示不想生二胎。
这是街头采访的视频,大家可以来看下↓↓↓
二胎生or不生?48%合肥市民不想生二胎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网友共有272名,其中女性187位、男性99位,她们分别来自合肥各行各业,年龄、家庭收入等各不相同。
调查结果显示,有138位网友表示不想生二胎,占比约48%;86名网友表示想生二胎,占比约30%;62名网友表示还在考虑中,占比约2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合肥市民“生二胎”的想法并没有那么迫切。
没钱、没时间成不想生二胎最大理由
“一个孩子太寂寞了,2个孩子刚好有个伴”、“以后养老有保障”、“现在经济条件很好,允许生2个”、“二胎政策放开是对人性的尊重,公民有生育权”、“孩子长大结婚在有孩子时,能有个阿姨或叔叔,有个至亲”……
大多数想生二胎的网友给上面这些理由,但是在“想生二胎”的各种理由面前,“培养孩子的成本都很高”、“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成为阻挡生二胎的两座大山,这也是网友们不想生二胎的最大原因。
网友的说法是这样的↓↓↓
“我不想生二胎了,我现在有一个3岁的儿子,平时的花费已经不少了,我现在每个月要还车贷、房贷,还要照顾老人,如果再生一个经济承受不了啊!”合肥网友天狼这样说。
网友丹丹表示:“我很想生二宝,但是没人照顾孩子,光想也没用啊。我和老公都要上班,平时孩子是由婆婆带的,但是她年龄也大了,帮我照顾大宝都很吃力,如果再生一个她根本带不了,要么我不上班在家带孩子,要么请保姆,两种方法对我们来说都不现实,因为经济不允许啊。”
生二胎要多花多少钱?
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从怀孕、生产、宝宝上幼儿园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支出,一些网友更是晒出了“生二胎”的成本,花费也从62万—200万不等。
小万以前也给大家算过一笔账,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全面放开二孩,合肥人,看完这个账单你还敢生吗?
刚结婚三个月的汪小姐表示:“刚结婚没多久,现在还没敢想生孩子的事,看到网上晒出的生孩子成本,吓死了,我们现在家庭收入每个月才10000出头,除去每月的日常开销、房贷什么的,基本上不剩什么钱,根本不够生孩子的啊!”
生孩子那么贵,难道就不生了?网友小云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养娃这种事奢俭由己,我就是兄弟姐妹4个,以前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也都能健康的长大,何况现在环境那么好,现在我大宝年龄还小,等过两年如果条件合适了,就会生二宝!”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后大家的看法
萱萱妈妈:我觉得现在带孩子成本太高不说,现在妈妈们也都上班,国家对于妈妈们的政策上应该有所改进,孩子不是生下来就不用管不用问的,要花很多的精力去陪伴和教育,这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
晨皓妈妈:生养两个宝宝真的很累,从来没有睡过一次踏实觉,每天都很累,还要上班……只能说是痛并快乐着!
豆豆妈妈:我家大宝五岁,二宝五个月,都是男宝,并且他们从我肚里出来那一刻就我一个人一直带,没有老人帮忙,我也觉得累,但是还认为俩个宝好,等他们在有孩子时能有个叔叔伯伯可以來往,否则以后真的不在有亲的叔叔阿姨存在,像我们这代根本不会考虑生孩子是为了养老,他们好就好,老了也没指望孩子管我们。可能现在更多的人是怕累,当然带孩子比上班累多了,不过累个三年就好了。
楠楠爸爸:掂量下精力和金钱,都能满足就生呗,两个小孩有个玩伴。
梓桐妈咪:我觉得在没有经济基础和老人的帮助下,生二胎要慎重,因为孩子不像一个物品,或者是一个玩具,即然选择让他出生,身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包括家庭,生活,学习等等,而且就中国目前教育体制来说,还不够全面,也不够完善。最主要的是,现在的社会压力,不能做到更好的兼顾二胎。
……
“二胎”到底生不生的话题还在继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据安徽省卫计委发布的《安徽积极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期相关准备工作》一文中明确提出“抢生应被罚”,所以,已经想好要“生二胎”的网友先不要着急备孕,应等生育新政下发后再开始备孕哦~
说了这么多,大家的看法都是如何呢?欢迎在下方投票,如果您有更多看法,请在下方评论区告诉小万哦~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1:59
“全面二胎”为何勾不起80后的造人欲望?
2015-10-29 23:19:02 来源: 姬鹏分享到:
有1人参与
央广网报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样的新闻一出,瞬间充满了朋友圈,各类段子瞬间爆棚,朋友圈的运营压力表示亚历山大。不过对于这样一则新闻事件,笔者依旧觉得要理性看待,不要肆意嘲弄或者看笑话,因为在政策的释放下,回归常态的一种全民政策,更需要合理解读。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独生子,要不是因为父母年轻时的经济紧张,或许是应该有个妹妹,才应该符合那个时代的标配家庭结构,当然更重要一点,我是个男孩,这也让我很顺利的惟我独尊,当然很多时候我看起来并不像一个独生子,这一切源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后来父亲混得还算不错,不过那也是我上中学后的事情了,只想说童年只有一个梦想,吃不完的冰激凌。回到新闻的核心主题上来看,作为80尾巴的一代,很快也会结婚,但是对于全面二胎来讲,相信很多80后都会打一个问号。
现在“80后”的一代不愿意生孩子了,这个问题看似是80们的个人问题,细想一下,这里面却有着深刻的社会问题,有着两个时代的对比问题。父母年轻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父母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八零后”的祖辈们既我们父母的父辈,年轻时生活在:毛主席时代,他们哪一个不是养育了三、五个孩子,“八零后”们谁不是有仨叔伯俩姑姑、俩舅舅仨姨妈。“80后”的祖辈们不仅孩子生育了一群,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他们把1949年成立的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成为初步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改革开放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生育了一群孩子”这一事实,就充分说明生活在毛主席时代的生存条件多么优越。不然,怎么能把“80后”的父母和叔伯姑姑、姨妈舅舅们养育成才呢?当然这是一个很一根筋的逻辑关系,但也说明了那个时代存在的微妙不可言传的全民政策。
曾经和几个在北京的朋友一起聊起过这个话题,要不要多生孩子?其实大家都喜欢孩子,但是从没想过要孩子。为何呢?按理说现在也老大不小了,逢年过节看着身边也有不少同龄人结婚生子了,抱着娃儿乐着,可还有那么多人一直在好好想想琢磨着该不该生。心态上还有个问题,就是对孩子的恐惧,还是对未来生活的怀疑。80后这代人,一般都说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恋爱着结婚了,原来也老大不小了。当含着汤匙长大的一代已经面临生儿育女的现实问题,但种种因素似乎都导致我们在生育问题上抱持谨慎态度。
问题一:婚姻是想清楚进了,可80后的我们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就出来下一代了? 面对要不要生个小孩,因为一旦怀孕,就意味着一个女人的青春结束了,就要多了份责任。可很多人总想装装嫩,抓着青春的尾巴再玩几年,其实想想这个不是问题!
问题二:压力大也是影响生育的原因,也许事业是我们最大的平台,但失落的时候的确想有个依靠,可我们只能顺其自然,因为我们只能把握自己。
问题三:近两年经济因素也影响着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不少贫贱夫妻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收入。但面对的问题很现实,流动性大,南北分隔,加上薪水又非常少的80后而言,显然是个不利因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娃这事也得因人而异。毕竟是人生大事,虽说80后阅历尚浅,但我们也懂得责任俩字怎么写。
问题四:“就是生不起”这个是最大的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因为诺大的北京城有太多的丁克族,不是因为想丁克,是被丁克。
这些一加二,二加三,三加四的事情堆起来让人有好多的无奈,且现在的婚姻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现代的人都怕承担责任,都以自己为中心,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面前,80后们不得不在生儿育女问题上抱谨慎态度。 据调查显示,在那些不想要孩子的调查者中,多数人是因为“经济基础不行,养不起”,“养孩子太累”。
有人说过,80后这一代是很可怜的一代,有段子为证:
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不到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到找工作的时候,却找不着工作;
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该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不懂炒股挣钱的时候,股市牛的不得了;
懂得炒股挣钱的时候,股市熊的吓死人。
这个段子精辟的指出了80后一代面对的问题。80后的一代其实是最有文化的一代,这个我敢拍着胸脯保证,因为80后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再穷也不能让上学的孩子为难了。加上80后读书也也确实遇到了“读小学大学不要钱,读大学小学不要钱”的事情,所以,一个家庭里的教育开销成了主要支出。结果是,很多人发现书念完了,家里已经穷的叮当响了,此时,又到了娶老婆的年龄,传统观念告诉我们,男方往往要复出更多,没有十几万甭想娶媳妇,光说一套房子得多少钱?没有房子有女人跟你?种种现实的事情对在一起让年青们为难至极。这些都该考虑的,加上现在工作实在难求,让很多的80后都不敢想婚姻,更别说婚后的孩子了!
80后不要孩子,是因为生的起养不起,他们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面对的困难还没解决,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莽撞的要了孩子,生活可能会彻底乱了。也奉劝80后,一定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思想准备再考虑孩子,否则真的会因为孩子奶粉钱每天和爱人吵个不停。那样,你们的婚姻就不再稳固了,至少裂痕是出现了。正巧这时来个“小三”挥两锄头,结果可想而之了。80后对此也很无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让你们赶上了,也别怨天尤人,其他的80后也面对着和你们一样的窘境。不要怨天尤人,好好奋斗,为了能养的起孩子奋斗。这不只是对北京城丁克族说的,也是对全国的年轻一代说的。所以作为一个即将奔赴婚姻殿堂的准80后来讲,面对这个全面二胎的政策来讲,基本上没有多造人的欲望,貌似制定政策的砖家都估计希望儿孙满堂,索性就随便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3:15
要二胎,不能只听男人的片面之词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26 17:25:03)
标签: 育儿 分类: 主妇随心写
要二胎,不能只听男人的片面之词
最近由于下雪导致气温下降,地面冰冻难行,所以老男人晚上回家的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
昨晚刚回来,他边洗手、边伸着脖子给在厨房为他热饭的我聊天:李**(他一个高中同学)今天给我在QQ上聊了半天,你猜我们都聊了啥?稍作思考,我回答:要二胎!老男人震惊,随后大笑:哎哟,俺媳妇这就是半仙啊,你咋猜的这么准呢?我这老同学正征询我的意见,到底要不要二胎呢?
呵呵,这阵子的话题都被要二胎这个焦点占满了,他那同学79年出生,有一女孩9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你聊半天,你们俩个大男人还能出什么幺蛾子?我还不一猜一个准啊!
“那你是怎么给的建议啊”?我放下手里端着的饭菜,坐餐椅上洗耳恭听。
“肯定是鼓励他要啊。”老男人开始侃侃而谈:他也想要,就是担心没人帮忙带,我对他说了,那都是小事,你看咱家自从要了上上,每天都多热闹啊,小孩子这个时候多可爱,让干什么干什么,天天奶声奶气的喊‘帅爸爸’多好玩啊,要了老二还能给老大做伴,你看咱家闺女都比以前大度多了,有了俩娃,虽说开销大了,可一想起我这辈子儿女双全,在外挣钱累些我也高兴……。
吼吼,还未听完他这番“豪言壮语”,我就已经忍不住要粗暴的打断他了:你这说的可真是轻巧啊!试问,有了上上,你一天在家多长时间?你总共抱过他几回?他到现在睡眠都不好,你夜里起来过几次看他?
整整两年,你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到底有几个小时?手指都能数的过来好吧?你在外挣钱是辛苦,可孩子的成长也并不是只靠金钱供着就能长大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擦洗,一口水一口奶的喂养,孩子生病时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和老大发生矛盾时的无数次河东狮吼,这些,你都在看么?
还有婆婆,没有孙子时,她苦口婆心的劝我们要孩子,有了孙子,嘴里心里都乐开了花,可这有什么用?孩子七个月她就似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般回老家了,平时偶尔来一次就像串亲戚一样站会就走,说起不能给我们带娃,她的理由更是多的犹如满天星,什么得在家喂鸡,不喂鸡的时候种地,现在不种地了,又把她的老母亲接过来侍候着,这些,我能挡得住么?
有时候给我们打个电话,上上还讨好的在一旁奶奶长奶奶短的叫,话说我们见她的最后一次距离现在貌似已经两个多月了,儿子发烧时她没来看看,儿子断奶时她连问都没问,断奶的第八天,我由于抱孩子挤奶造成乳腺炎,一夜疼的不能翻身,第二天却还得照常看孩子,那会,她这个做奶奶的在哪?我那满心的委屈该发泄给谁听呢?
要个孩子不养,在你们心里养大孩子真容易啊,几天不见,孩子会走路了;几天不见,孩子会说话了,用你们的话说就是,再忍忍,很快的,孩子马上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到时候你就解放了,请问,在我忍着过的每一天,谁想过我这一天天是怎么过来的么?
所以,要不要二胎,可不能只听一些男人的片面之词,在孩子身上,他们付出的太少了。抽时间我得好好的给老男人那李同学聊聊,虽说不能把自己的负能量传染给他,但至少要让他知道,如果家里没人看娃,要二胎还是三思而行吧。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7:04
2015新浪育儿高峰论坛:二孩家庭面临的挑战
11月25日上午,由新浪网育儿频道主办的201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高峰论坛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开幕。论坛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为主题,邀请了诸多国内知名早教专家、知名专栏作者、儿童阅读推广人等各界育儿达人来到现场,针对当下最时髦的“二孩家庭面临的挑战”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嘉宾对话“二孩家庭面临的挑战”
论坛主持人:黄晓莉 新浪网育儿频道主编
对话嘉宾:
田科武 青少年研究专家,知名媒体人、自媒体人,现为北京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近年来致力于译介国外经典作品,主要译作包括《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嗨!青春期》《超级保姆》
程 跃 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儿童发展专家与教育实践家,潜能发展心理学体系创始人。现任中国超常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国家技术监督局教育行业特殊技术专家、美国跨地区私立学校认证委员会特聘专家。
张思莱 新浪育儿专家顾问,坚持16年为千千万万年轻父母育儿答疑解惑,她的新浪微博点击超过9亿次,为中国育儿专业大V之全国冠军。作为专业嘉宾长期受邀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等育儿类节目。
往年我们要确定论坛的主题,需要翻阅很多的大数据,今年肯定不用我说大家就知道是什么,二胎这个话题独领风骚,现在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全民进行了疯狂的讨论。可能大家讨论问题时说你要二胎吗,就跟见面说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吃饭了吗?
我们这次征集了新浪网友的讨论,怀二胎现实和差距到底有多大?有些妈妈怀二胎之前畅想着将来带着两个潮宝会是多么的光鲜、亮丽,可实际上的二胎生活却是蓬头垢面、忙乱不堪;还有以为生了两个宝宝之后,他们会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可实际上发现家里面水火不容,鸡飞狗跳。
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田科武
田科武谈生二胎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最好是差几岁?
田科武:我觉得很多父母想生二胎会问这个问题,一两岁、三四岁、五六岁,其实我觉得没有统一的说法,我觉得每一个阶段,如果有能力、如果有意愿要其实都可以。如果相差一两岁,有很多好处,他们彼此能够相处的特别好,而且孩子越小对于二胎的反弹会越小,这是一个优势。如果相差三四岁,大的孩子可能已经上幼儿园了,母亲或者父亲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小宝宝,这也是很好的;如果相差五六岁的话,大的孩子都已经可以照顾小的孩子。所以我们父母不要纠结多长时间为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多大的间隔都可以把两个孩子带好、把两个孩子培育好。
金牌育儿专家张思莱
张思莱谈如何平衡给到两个孩子之间的爱
张思莱:虽然说孩子不管是哪个年龄段来第二胎都可以,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和我接触的家长,我认为间隔最好是2—3岁,这个年龄段是最好的,因为越大的孩子自我意识越强,往往排斥第二个孩子。对二胎来说,因为一出生下来就接触的是已经存在的这个哥哥和姐姐,所以他是很容易接受的,关键就是第一胎他不易接受。我觉得两三岁的时候,当老大的自我意识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时候,再来个第二胎,最容易缓解家庭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我就有特别大的体会,当孩子准备要第二胎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第一胎的思想工作,从你准备开始要的时候就开始灌输家里要有第二个孩子出现了,要做好这个思想工作。我们当初一直在做这个思想工作,一直跟他谈,你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怎么样,一直在跟他讲这个。所以在他自己画的画里面,也画了一个妈妈的肚子里有一个孩子,告诉他可以接受这个孩子。实际上孩子出生以后,我也天天带着老大去医院看弟弟去,因为妈妈剖腹产在住院,天天带着他去看,不停跟他讲,他也很容易接受,我有一个弟弟了,但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当人家再来了亲朋好友看孩子的时候,人家都是给第二个孩子送东西,没有他的东西,这个对于他来说很难接受的。我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我大外孙子说了,我弟弟还小,这些礼物他拿不了,我替他先收藏起来,他这一收藏起来就再也拿出不来了。
所以以后再有一些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仍然老有一些摩擦,老有一些争夺,我觉得你要真想让兄弟姐妹之间像血浓于水的交融,确实很难,所以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日后我们还要修补这个关系,这是我现在的一些认识,所以前途还是渺茫,需要我们继续的努力去做。
著名儿童发展专家程跃
程跃谈怎么打开孩子“谁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心结
程跃:做幼儿教育做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却很少做这种非独生子女的教育,我们最近做过一些调研,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在告诉老大,说给你添个小弟弟、小妹妹,这样你就有玩伴了。你会觉得他孤独,需要玩伴,需要同伴,需要兄弟姐妹,但恰恰相反,他此时觉得他很好,非常OK,我不需要,这种感觉现在其实非常明显,所以就像刚才张奶奶说的,他现在自我中心的发展非常厉害,当他享受到几年单独的爱的这种关注以后,很难一下子从那个过程中摆脱出来,所以尽管你去平衡他,你都会发现现实中间还会存在实际问题。我现在也做外公了,女儿马上要生老二,老大现在不满2岁,我们也是在做一些工作,做的工作就是,他是一个弟弟,我们就买了特别小的模型,天天让他带着他玩,喂着他吃,给他穿衣服、盖被子,就让他开使用虚拟的方式来体验一些东西,然后再跟他沟通,但是这样到后期也一定还会存在着关于精力分配的平衡这样的一个实际的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7:05
生二胎,to be or not to be?(一) (2015-11-27 10:02:24)[url=]转载▼[/url]
哈哈,自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且能再次生育的父母们。
其实想想我们这一代人也真是可怜,自己从小就是在没有兄弟姐妹陪伴的环境中长大,慢慢地也以为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就是生活的常态,认为自己会走父母的老路,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就是我们人生的家庭状态,却不想轮到自己可以当父母的时候,突然多出来了一种选择,固有的观念被打破,一道单选题成为了多选题,顿时感到人生的难度加大了,为了这一多出来的选择从此纠结不已、左右为难。
人最怕的就是纠结,从一开始就能把问题想明白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有时候没有选择反到成了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纠结,反正只有一条路走,横下一条心,多想无益,该干嘛干嘛。选择多了,选这也顾虑重重,选那也患得患失,思想和精力被选项弄得疲惫不堪,最后还是无法权衡,脑子里一团乱麻,混沌不清。
生不生二胎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而郑重的选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存在,人世间最为重大的事情莫过于生命,它神秘而具有强大的力量,值得尊重和敬畏。所以当决定创造一个生命、并左右它的命运的时候,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承担让它顺利成长的责任。
生不生二胎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轻松的选择,轻松的原因只是因为爱,因为心底最温暖的地方萌生出来的爱,对爱人的爱,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爱,这种爱蕴含巨大的能量,让人充满勇气、一往直前、无所畏惧,做到很多事先自己都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说得更现实一点,想生二胎无非就是以下几种原因:
1、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已经三十多年了,它压抑了几代普通中国人最根本的生育权利和自由,这是几代中国人为国家、为世界做出的特殊贡献。当这种政策突然打开了一道缺口之后,人们被束缚的天性得到唤醒,认为自己赶上了政策的东风,不生白不生,抓紧时间,趁年轻再生一个,彰显着不同于前几代人的特权。
2、自己本身喜欢孩子,喜欢儿女环绕膝下的生活,喜欢孩子给自己所带来的欢欣和快乐。如果不是中国政策的限制,恨不得生个足球队,时时享受着新生命降临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惊喜于新生命懵懂成长过程中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兴奋,陶醉于大家庭的温暖中。
3、认为家里有多个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更能学会隐忍,懂得谦让,知道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会具有更高的情商,成长的道路上会少碰一些钉子,走得更快乐更顺利一些。孩子长大后,也会多个最亲密的朋友,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多个照应。
4、对于孩子性别的偏向。一些人对自己的下一代有着执着的性别喜好,有的人喜欢男孩,觉得男孩可以少受很多生理上的痛苦;可以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可以到处闯荡,做出一番事业;可以传承自己的姓氏……有的人喜欢女孩,觉得女孩贴心懂事;可以从小就把女儿打扮成洋娃娃;觉得女孩的社会生存压力小……总之,喜欢男孩的,第一胎如果不是男孩,就寄希望于第二胎上;喜欢女孩的,第一胎若是儿子,就希望能再生一个女儿;亦或者是喜欢一儿一女的,便想着凑成一个“好”字,有儿有女才觉得人生圆满。
5、出于对自己养老的考虑。人老了之后会慢慢丧失自理能力,心理上也会越来越孤独,于是便把自己人生最后的一点欢愉寄希望于孩子身上。可是孩子长大后,也会离开原生家庭,组建自己的家庭。一边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一边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时间、精力、金钱耗费巨大,中年危机的压力不言而喻。所以多个孩子,可以分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减轻每个孩子对自己年老后照顾的压力,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的人觉得女孩比较贴心,比较向着娘家,照顾起来更方便,毕竟女儿是自己的,媳妇再怎么亲也是隔了一层。出于这个目的,如果第一胎不是女儿,那么希望能够在第二胎实现女儿梦,以减少自己年迈时的担忧。
6、屈从于他人的压力。这个压力或者是来自直系长辈,或者是来自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七大姑八大姨发自肺腑的建议。一见面就说,趁着年轻赶快再生一个,以过来人的姿态恳切催促,爱之深、责之切的语气让人不忍违背。更有父母直接就说,你们赶快生,生完了根本不用你们操心,我们给你们带得好好的。感觉亏得他们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再生,否则他们自己都还想再生一个。
也有来自熟人间攀比、跟风的压力。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看到凡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或者混得还不如自己的人生了二胎,突然觉得自己顿时矮人一头,落后了一大截。心有不甘,你生了二胎,我也要生两个,你都养得起,我难道比你差,养不起吗?决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显露出我的人生比其他人失败。于是二胎就似乎成为了成功人士的一张名片,家里没有两个孩子简直就不敢开口跟人说话。
其实生养孩子没有什么对与错,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想生孩子,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抚养孩子,别人都没有任何指指点点的权力,因为你才是那个需要对孩子负责的人。
[size=11.666666030883789px]分享: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1-29 17:08
“二胎伟大”需要我们多多努力!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1-25 09:37:15)转载▼
标签: 二胎伟大 分类: J.每周·舆情观察
摘要:近日,“上海一位80后爸爸生完二胎后悔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位父亲说,自从生了二孩,自己就像机器上被拧紧的螺丝,不敢出丝毫差错。事实上,“生了二孩更忙的应该是妈妈,坐月子,喂奶,安慰鼓励大孩……可以说妈妈做出的‘牺牲’更多”。门户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确很现实:一是二胎放开要不要生;二是生了如何养。迎来了高房价、高消费,却没有迎来“普遍的高工资”,放开二胎的的确确在考验着很多中国人……
“二胎伟大”需要我们多多努力!
作者:孙雨果 关键词:二胎伟大 一孩光荣
近日,“上海一位80后爸爸生完二胎后悔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位父亲说,自从生了二孩,自己就像机器上被拧紧的螺丝,不敢出丝毫差错。其实,生了二孩更忙的应该是妈妈,坐月子,喂奶,安慰鼓励大孩……可以说妈妈做出的“牺牲”更多。此外,除了父母的付出外,现代社会养育二孩成本高昂,有的原本的小康富裕之家,甚至动起“卖车养孩”的念头……
另外,还有两条新闻让人很揪心:
一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约有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成为俗称的“黑户”。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万海远等人在2014年七、八月 份的调研,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其他还包括没有主动上户口、弃婴、未婚生育、相关证件丢失、户籍办理程序繁琐或基层部门不作为等多种原因导致 的无户籍人员。
二是,中国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联合国数据预测2015年中国少儿抚养比为27,老年抚养比为13,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少儿抚养比为23.7%,老年抚养比为18.9%。这说明无论是老龄化的严重程度还是后备劳动力的紧缺程度,实际情况都远比预测情况更严重。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时间几乎更早!
无需讳言,从“一孩光荣”让渡到“二胎伟大”可谓发生在转瞬之间,从社会发展、民族延续(不消亡)的角度而言,“再生一个”无疑是意义深远的。当门户编辑提出“二胎放开要不要生、生了如何养”两大现实问题时,个人不免又沉重了一回,其原因有三:
一是,迎来了高房价、高消费,却没有迎来“普遍的高工资”,放开二胎的的确确在考验着很多中国人。不说人口红利,但从“独生子女不利于心、智完善,尤其是易自闭,乃至人种退化”、“大人的陪伴与引导作用固然重要,小伙伴的陪伴同等重要”等成长要素而言,“再生一个”无疑是必要的,甚至刻不容缓的。无需看得太远,只需看看东邻日本20多年的半死不活,就知道“二胎伟大”了。为国家、为民族,能多生一个——还是尽力生!
二是,“生有保障”与“养而有教”无疑是现代社会最为正常的思考,或称顾虑。但“谁也不可能备好一生的柴米油盐”,特别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祖训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时时扬起勤奋与智慧两个翅膀,我们完全能担负起“再生一个”之重任。再艰再险、再苦再累,我们的祖辈与父辈也顽强的走了过来,当“二胎伟大”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应轻易放弃光荣——牺牲暂时的高品质生活,该生尽量生!当然我们最需要的是坚强……
三是,“可以有明显的受益者,但不能有太多明显的受损者”,这是所有公共政策制定所坚持的基本原则。虽然,我们还不能对“一孩光荣”做出科学的、彻底的历史性评估,仅从“人口红利的戛然而止”与“1300万黑户的何去何从”来看,我们在人口政策应该反思和检讨的的确有很多。如今,当 “二胎伟大”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家庭的——量力而行,社会的——不再极端,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最后,再补充两点(或许是题外话):
伴随着中国经济将近40年的高速发展,关于“精英化”的探讨一直相伴,并逐步升温。关于精英,通行的解释是具备“掌控大量的资源、参政议政能力、主流文化的引导能力、时尚的引领作用“等四大特征。由于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加之“不管黑、白”无良价值观的错误导向,使得不择手段的偷窃与劫掠公共财富,进而“掌控资源(包括行政资源)”为代表的土豪式精英大量涌现,造成主流文化的缺失非常严重。
通过对妻培训机构的观察与调查,个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些观点,那就是:中国孩子潜伏着极为优良的睿智基因,只不过在一定的时间里,那些宝贵的品质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与开发罢了(比如他们孤独成长的那段时间),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激情、自信起来,故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引导他们。同时,必须拥有“不能再坏”只能促进“加速变好”的积极态度,这是我们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精英观”的关键之所在,孩子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与我们或许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必须提前做好的准备……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5 12:51
当二胎成为婚姻中的要挟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2-02 14:19:14)转载▼
标签: 杂谈 育儿 分类: 平淡生活
当二胎成为婚姻中的要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胎政策刚出台,还没有落实,一些家庭已经因为要不要二胎燃起了战火硝烟。要?不要?夫妻同心的,问题尚好解决,两个人商量一下,一致通过,要不要都由两个人做主就齐了,就怕夫妻二人意见不统一,这时要不要二胎甚至会成为婚姻中的要挟。尤其是家里老人们希望多子多福,眼看着国家政策放开了,可以多要孙孙,好机会浪费了怎么行?!媳妇不想生?敢?!不生换一个,有愿意给生的!
女人做妈妈的辛苦只有女人自己忍受,十月怀胎的艰难、生产时危机重重的紧张,这一切纵使家人对你再好,也不能替代你去忍受、去抗负。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有了一个宝宝以后,就下决心不再要老二了。国家政策最初双独父母可以养育二孩的时候,很多夫妻放弃了二胎这个权利;其中生的,有些也不是女人自己主动的选择。现在一个家庭可以养育二孩的政策又出台了,女人生不生,做主的真不是女人自己。
见识过这样几个真实的家庭故事,围绕着要不要二胎,做妻子的不想生,做丈夫的想要,你若不生,这个家就面临解体的威胁。当婚姻被如此要挟的时候,我想,大多数女人都会选择顺从。
甲女,大女儿已经上中学,怀二胎的时候是一个意外,国家政策不允许,加上她自己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她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打算生下这个二孩。没想到和经商成功的老公商量时,老公惊喜异常,觉得这是老天要给他一个儿子。他说自己感觉这一胎一定是个儿子,如果是女儿也认命了。妻子说违法,即使不在乎罚款,面子上也不好看。男人说你辞了工作,出国去生这个老二,旁人谁管你家事!妻子又回娘家和父母商量,父母感觉女儿岁数不小了,工作上又这么顺利上升期,不能做违法又丢脸丢工作的事情。于是妻子自己在妈妈的陪同下去做了手术。男人忙完生意回家发现他惦记的儿子已经被消灭之后,一怒之下搬出了家。
乙女,已有一子。夫家有自己的产业,公公觉得偌大一份家业只有一个孙子不行,想要她再要一个孩子,老公也举手赞成,唯独她不想生。于是每天回家都要面对一家人的冷脸,最后只好妥协。
丙女,已有一女。夫妻都是独生,符合二孩政策。她本来坚持不再要二孩,却无奈扛不住老公的压力,同样独生长大的老公从最初开玩笑的要求生二孩,到最后提出你不生就离婚,态度坚决且认真。她只好妥协。
二胎要不要,娃娃虽然是从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却不是娘一个人能做主的。当婚姻被二胎要挟的时候,你想要,男人不要,最后做个甩手掌柜的,累得你一天晕头转向也不插手帮忙;你不想要,男人想要的时候,你若不要,遇到强势不讲理的男人,这个家也就没有了你的一席之地。想想,二胎,这个简单的词语,蕴含着超多超多的社会现状啊。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5 12:52
父母要生二胎,12星座如何反应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2-03 12:33:03)转载▼
标签: 二胎 星座 娱乐 情感 育儿 分类: 星座
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让更多的家庭有了生“二胎”的念头,主要群体不止是年轻夫妇,就连40+的中年夫妇们也跃跃欲试,可是生二胎要考虑很多因素,除去养孩子的成本,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孩的想法了,因为这部分孩子基本年龄都在15—20左右,他们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作为独生子女享受了这么多年父母的宠爱,突然却被告知又要多一个比自己小两圈的弟弟或妹妹,很有可能会产生极其激烈的抵触情绪,前段时间有一个关于二胎的新闻就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一个15岁的小女孩威胁自己想要二胎的爹妈,说你们要是给我生个弟弟,我就给你们生个外孙!不少网友评论这的确是一个反击二胎的好办法,可是通过这件事情又再一次证明了大孩对于二胎的抵触。那么当12星座的父母要生二胎,他们又会作何反应呢?
父母要生二胎,12星座如何反应
白羊座
什么?!爸妈要生二胎?绝对不行,如果执意要生的话,可以,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白羊座对于父母要生二胎的抵制尤其激烈,他们的大脑已经一片空白,除了表示强烈拒绝之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无法想象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总之白羊座会倾尽全力阻止父母的这个念头。
金牛座
当金牛座得知父母要生二胎,第一反应:为什么要生?二胎半价?培养一个孩子多贵啊,生下来不止要把家产分他一半,等父母再老一点还要替他们带孩子,给其赚学费,再长大一点还得准备婚房嫁妆,可自己本身也有家庭,上有四老,下有两小的,父母不担心,自己可忧心的很啊。
双子座
一般来说,双子座的父母都没有生二胎的打算,为什么呢,因为生了一个双子就已经够头疼了,一个顶俩啊,天天在家里闹翻天还不够,要再来一个,非得神经病不可。不过假如父母坚持要生,那双子座也就只能秉承着任性主义道路,一哭二闹三上吊了,看来还是太内向了啊,呵呵。
巨蟹座
对于父母想要生二胎,巨蟹座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但只要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很快便会理解父母,如果有一个小自己很多的弟弟妹妹也挺好的,这样就可以随便欺负他,做自己的小跟班,捏他包子脸,抱起来转圈圈甩飞了,也不用担心会跟自己吵架,打架,还可以提前体验一下做家长的感觉,为以后自己养孩子做好准备。
狮子座
对于二胎的问题,狮子座表示人都是自私的,20年专属于自己的父爱母爱,突然之间要全部转移给另外一个,给谁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接受,他们希望父母可以永远只关注自己一个人,只要想到以后家里会出现另一个更可爱的人,会吸引不同的人,不止父母,可能还有亲戚,朋友,邻居们的注意力,万千宠爱在于一身,然后自己在家里就成了隐形人,狮子座简直快要崩溃了。
处女座
当听到这个消息,处女座表面上看着很淡定,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已经想好说服父母打消念头的方法了,首先他们会从人际关系,悬殊的辈分上下手,真的不尴尬么?二孩开家长会,爸妈会被同学问,这是你的爷爷奶奶么,父母不难过么?其次二孩以后谁养,虽说父母也养育了自己那么多年,出一份力是应该的,可人都是现实的,未来还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要抚养,可是如果真的要做一个无情的人,让年迈的父母去操心,肯定也是不忍心的,所以为什么要让双方这么为难?
天秤座
对于父母要生二胎的愿望天秤座是支持的,因为他们不忍心看到父母伤心,不忍心看到他们孤独,自己渐渐长大了,远离了父母去外地读书、工作,可他们却独自在家里思念着自己,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可爱的孩子陪伴着,父母也会重新焕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吧,即使在是外地也会很放心。而且能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分享生活中的一切,本身也是十分快乐的事情呢。
天蝎座
天蝎座是占有欲非常强的星座,被告知会有一个弟弟妹妹,也许他们表面上波澜不惊,可内心绝对眼泪狂飙啊,如果父母真的将孩子生下来了,他们肯定会憎恨他分夺爸爸妈妈的爱,开始各种不顺眼,但天蝎座往往刀子嘴豆腐心,很重感情,当孩子生下来,他们便会渐渐明白孩子的意义,甚至会将孩子当做父母给自己的礼物,两个人一起就不再孤单了,可以相互扶持,是相伴一生的手足。
射手座
父母要生二胎?射手座大呼:惨了,我的自由人生没有了,多生一个就是对自己的束缚啊,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肯定得我带啊,那么以后单独休闲的时间岂不是减少很多?简直是灾难!而且高龄产妇很危险的,对宝宝也不好啊,想不通为什么父母一大把年纪非要生二胎,有自己这个开心果在家里难道还不够么?
摩羯座
被父母告知要生二胎,摩羯座第一反应:哦,但其实他们心里已经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他们很现实,也比一般人想的更远,自己生活的压力本来就大,可二孩的降生无形之中又添了更多的压力,就不说孩子以后谁养的问题了,就说过几年父母五十多六十了,走路都不方便的时候,还要每天接送小学生上下学么?再过二十多年,走也走不动了,而大孩也正面临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谁来管他的婚姻大事呢?
水瓶座
水瓶座对于感情一直都挺淡漠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不像其他家庭那么浓情蜜意,对于二胎,他们认为,父母不是孩子的私有财产,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想生就生,不生就不生,以后怎么样水瓶座不知道,也想不了那么远,只知道当下愿意尊重父母的一切决定,只要他们不后悔就行。
双鱼座
对于很多大孩不能接受父母生二胎,双鱼座表示很寒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因为爱而伤害彼此,是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孩子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父母也会孤独,如果身边有一个小可爱陪着他们会不会开心很多呢,老去的速度相对也会减慢很多,如果真的担心二孩会分走父母的爱,那么有没有想过,同时你也收获了一个孩子对哥哥姐姐纯粹而且完全信任的爱和信赖呢。
结语:
对于生二胎要不要征求大孩同意,很多人认为小题大做,生不生二胎是父母的自由,没必要征求大孩的意见,但南烛认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权利,在客观事实上,生二孩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的确很多,因此征求大孩意见是有必要的。而关于二胎问题,父母与大孩之间是需要互相理解的,孩子先学会理解父母,父母为什么起了二胎的念头,是因为想生男孩?怕孤独?给自己作伴?还是其他方面的考量,问清楚再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反对。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如果说生就生,丝毫不考虑未来20年的生活,那这对父母也是没有责任心的,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反对,怕被忽视?还是利益问题,只有一家人都达成共识,这个二胎才生的其所嘛。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5 16:20
评论:“一孩”时代遗留的土政策该尽早清理了
正文我来说两句(2981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5-12-04 07:23:22来源:光明网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几则关键词都跟“计生”有关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公安部日前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扩大)会议研究“黑户”问题后,全国多地放开超生落户;在陕西商洛,陈先生给头胎上户口,却被社区要求交1000元计生违约金,社区干部称,上环后方可退还违约金。
这三根“计生”树干上长出的新闻枝杈,合在一块令人五味杂陈:对公众而言,“全面二孩”加速启动步伐、多地给超生儿落户松绑,无疑熨贴人心;可类似于“计生违约金”的土政策难消,又让人倍感堵心。
自写进五中全会公报起,“全面二孩”的一只靴子就已落下,但中央层面明确调整生育政策,不等于其立时生效,它还须经过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各地实施方案报批、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四道关键程序。而今,距“全面二孩”提上日程仅约1个月,计生修法草案已获国务院通过,个中压减政策落地历时跨度的意味不言自明,这也令“全面二孩”普遍实施又近了一步。
“全面二孩”落地在即,释放的利好还应囊括部分配套性政策的调整,比如某些作为“一孩遗留问题”的土政策,抑或是既往的违规执法惯例,就该尽早解决。这其中,既包括涉及人口巨大的“超生黑户”问题,也涵括诸如“计生违约金”之类的执法乱象。
拿“超生黑户”来说,该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小孩落户与计生、社会抚养费征收挂钩,而挂钩举措原本是“一胎化”背景下对计生一票否决制行政考核办法的应对之方。它本就是地方土政策,没有法律依据。依照我国《宪法》和《国籍法》的规定,不论是“计划”内外,不论无准生证等,都不是被拒上户口的理由。而早在1988年,公安部、国家计生委联合下文指出,任何地方都不得自立限制超计划生育的婴儿落户的法规,禁止将计生证明、“超生罚款”与户口登记捆绑。去年7月,国家卫计委方面也表示,将落户、入学、低保与父母落实计划生育情况挂钩,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应坚决禁止。
而在“全面二孩”即将放开的政策等待期,再依超生跟落户挂钩的“旧黄历”办事,已不合时宜,对这一违法上位法的做法进行调整,也无可避免。而如今,多地已将超生落户跟计生罚款脱钩,就顺应了该态势。而这也应该成为更多地方的自觉调整:对各地来说,由计生、公安部门协同推进该问题解决,也是对地方治理走偏的应有矫枉,这不应该只等“上面施令”。
而像“计生违约金”这样的计生执法乱象,更应尽快弃若敝履。以往一些地方对生头胎的父母收所谓的“计生违约金”,是为了避免育龄妇女“超”生二孩。但在公民没有违法生育事实的情况下,预先收取“违约金”本就是违法行政。可何况如今“全面二孩”都快要落地了,再实行头胎育龄妇女上环及收“违约金”等硬政策,尤显荒诞。它早应该在依法行政的词典里沦为“过去式”。
说到底,随着“全面二孩”离正式落地的节点渐进,“一孩”时代已进入倒计时,那些与之对应的“土政策”已没理由僵而不死。相关的清理动作,已不容迟滞,而应成为与时俱进行政原则下的治理自觉。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10 19:34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想要二胎,要预先接种“心理疫苗” (2015-12-10 15:50:43)[url=]转载▼[/ur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size=1em]面对全面放开二胎的人口平衡发展新政策想孕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妇,除了需要做好生理准备和调整家庭财政预算外,还必须要提前注射一支叫做预防同胞竞争的心理“疫苗”。
[size=1em] 同胞竞争简言之就是在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为了占有父母及家族成员提供的精神和物质资源,而发生的明争暗斗。目前有条件生育二胎的适龄夫妇,恰好是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下出生的“70后”、“80后”或“90后”。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他们没有体验过同胞竞争的压力,甚至连观察多子女家庭生活状态的机会都很少。当自己有两个孩子后,一旦遇到孩子之间争宠、抢东西,常常会简单地使用“大的让着小的”的方式来处理。老大谦让符合常理,但经常性或无原则地侵犯老大的权利,不但对老大不公平,而且对两个孩子的心理成长都不利。对老大而言,容易造成妒忌、分裂、逆反、退行等防御心理,有损对人格平等的认知和对他人的信任,与家庭的感情疏远;对老二而言,容易产生自恋、依赖、推诿、投射等防御心理,不利于情商的发展,不懂得分享,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难于自立于社会。
[backcolor=transparent !important]
[size=15.833333015441895px]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同胞竞争,聪明的父母在孕育二胎之前,要为老大打好心理“疫苗”。
[size=1em] 如果老大的年龄在3~6岁之间,父母可以用非常愉悦和略带神秘的语气直接告诉他(她):“我们家要迎接一个小宝宝了!”马上话锋一转:“你来负责挑选婴儿车吧。”这样告知的优点是不给孩子做出排斥反应的机会,而是把他(她)直接拉入迎接新生命的“联盟”中,并赋予他(她)以前没有的一些权利,让他(她)体验“我是老大,我很重要”的正能量,自然地接受将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现实,为日后的同胞和睦相处打下良好基础。
[size=1em] 如果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小学、中学,父母在孕育第二个孩子之前,一定要郑重地和孩子交流,请他参与到决策中。此时,坦诚与尊重最重要。不要一味地只说好的方面,必须如实地告诉他(她):“有了弟弟妹妹后,爸爸妈妈照顾你的时间就会减少,希望你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能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要带着老大一起去为老二购买东西、布置房间,还要不时地与他(她)讨论对未来弟弟妹妹的教育意见……总之,让他(她)明白,添丁增口与他(她)的选择密切相关,他(她)理应成为能够呵护老二的长兄(姐)和行为表率。
[size=1em] 有些报道说,某个孩子一听说父母要生育弟弟妹妹,便扬言要离家出走或要掐死弟妹。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地归因是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自我中心的孩子,而是要从父母的教养方式上找原因。当父母没有能力培养一个善良的、懂得分享的孩子,即使不生育第二胎,他(她)的人格也有明显的缺陷。如果家里已经有了这样的老大,父母准备要二胎前,更要借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手段,因为没有品德行为明显缺陷的家长,就不会有如此无情无义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疫苗”要先打在父母身上。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13 17:30
女博士:被婆婆强迫生二胎好痛苦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12-07 07:18:19)
标签: 广秀 情感 答疑 二胎 婆媳 杂谈 分类: 婆媳之间
女博士:被婆婆强迫生二胎好痛苦
广秀老师:
我是在读博士,女儿快两岁了。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个幸福女人,老公对我不错,公婆待我挺好,虽然远嫁也没有太多的孤独感。但有一件事让我无法释怀,就是婆婆非常想要个孙子,在二胎没有全面放开之前,她都宁愿儿子辞掉待遇优厚的公职以便给她生孙子,现在政策放开了,她更是拿出愚公移山般的执着逼迫着我和老公生二胎。
公公是个老小孩,婆婆说她这辈子都为儿子而活,尽管她还有个女儿,但在她的观念里,女儿是外人,儿子就是她的命,所以,她不遗余力地把我老公培养成材,他们母子感情非常好。老公虽然想要两个,但一个孩子他也能接受,他主要的压力来自他妈,觉得他妈那么辛苦地把他培养成人,心心念念的就是抱上孙子,他实在不忍心忤逆她。
在这件事上,如果让我自己选择,我觉得有个女儿就够了,好好培养一样成材。就算是想生二胎,也得是我觉得有必要并且情愿生才行。如今,是婆婆逼着我要生,并且非要生个儿子,这让我心里非常不舒服,感觉我自己的肚子都不能自己做主,沦为给婆家传宗接代的工具了。
从结婚开始,我为此事和婆婆争论了很多次,无论哪种方式她都很坚定,没有丝毫妥协的念头。有时真想离婚算了,我也养得起女儿,就让老公再去找个愿意给他生儿子的女人好了。但想到女儿需要爸爸,而且我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仅仅因为这件事就结束婚姻很不理智。
今天凌晨一件事点燃了我的愤怒。因为女儿睡觉不踏实,惊醒时需要人起来抱着她拍哄着入睡,昨晚我已经被折腾得起来过三次,由于产后一直腰疼,当她第四次哭闹时,我实在没力气再抱起26斤重的女儿,就把她放在床上,她啼哭了一会儿,眼看着就快睡着了,婆婆却拿来牛奶,孩子因为受惊,愤怒地大哭不止,既不要老公,也不要婆婆,就要我抱。
我又累又气, 觉得委屈极了。心说你们都喊着让我生孩子,但现在一个孩子都搞不定,再来一个孩子,我是不是就得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因为我不是那种把孩子丢给长辈不管的人,真生的话,我得边攻读博士学位,边搞科研边照顾俩孩子,我又不是铁打的,能扛得住吗?
我知道劝婆婆放弃她的执着没用,但是劝我妥协我也很委屈。我知道孩子生下来是自己的,最终受益者也有我,不生这个孩子我的婚姻生活很难安宁。但我不想那么累,更不想是在被强迫的状态下生。这事是我们家所有矛盾的根源,除此之外,我跟婆婆相处还不错,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帮我。
橘子
【答复】: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所以,在来自婆婆的“必须生二胎并且必须是男孩”的压力之下,橘子不但深感痛苦,还出现了情绪上的迁怒和泛化倾向,比如,婆婆凌晨拿牛奶哄孙女并无恶意,只是心疼孙女并且想为儿媳分忧,但橘子都为此又累又气又委屈,甚至联想到真生了二胎之后自己可能的辛苦,加剧了对二胎的排斥,若对这种情绪和认知不进行理性分析和控制,很容易伤及自身,恶化婆媳关系甚至危及夫妻感情,所以,在是否生二胎的问题上,橘子需要的是理清思绪,控制情绪,积极应对。
首先,在是否生二胎这件事上,婆婆貌似强势和执拗,实则弱势和被动,因为要不要怀二胎,女博士:被婆婆强迫生二胎好痛苦怀了二胎之后是否真能产下男孩,这两件事她一件都做不了主。因为她既做不了主又放不下执念,才会格外强硬地给儿子媳妇加压。也许她没意识到,她的方式适得其反。橘子毕竟是崇尚自我且个性自由的知识女性,婆婆这种做派只会让橘子感到“自己是被迫的,不被尊重的,选择权被剥夺的生育工具。”从而加剧对婆婆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在这种情绪主宰之下,橘子很可能顾不上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仅仅为了捍卫自己就做出坚决不生二胎的决定,并为这种决定寻找合理性。
改变婆婆很难,在是否生二胎这件事上,橘子急需跳出自己是“被婆婆强迫,是被动的,做不得主的”这种思维模式,往这种思维模式里钻,无论生不生二胎,橘子内心都很难保持宁静,也很难维持和睦的婚姻。
橘子急需建立的思维模式是:“婆婆说什么是她的自由,但在二胎这件事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我和老公,这件事只能由我和老公来决定,在做决定时,我们要抛开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综合衡量,谨慎思考,一旦决定了,我们就要为这个选择承担到底。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与婆婆有关但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毕竟,婆婆没办法把孩子强行塞到我肚子里。”然后,动用俩人全部的人生智慧,把生二胎的利弊全部罗列出来(可参照下表),通过反复的比较分析,在生与不生之间作出取舍。
生二胎的利
生二胎的弊
夫妻俩受教育程度高,感情好,经济条件优越,公婆愿意帮忙带孩子,国家许可生二胎,俩人还年轻,有生育的条件和精力,生下二胎跟女儿做伴,女儿的成长不孤单,将来女儿的养老压力也会减半……
从怀孕到生产哺乳,耗时较长,消耗精力较多,可能会影响到博士学业和科研,可能会加重经济和教育负担;很难保证生下的是男孩,若是女孩,又面临婆婆的失望和新一轮的冲突……
若夫妻俩心平气和商量之后,做出生二胎的决定,最好跟婆婆达成协议:即生男生女是夫妻俩也是婆婆无法决定的,二胎无论男女,婆婆都必须喜欢并且无条件接纳,说服婆婆接受这一点,并且夫妻俩都以积极的心态,正面的思维来迎接二胎,这件事应该是皆大欢喜,多方受益的结局。
如果橘子夫妻经过慎重思考后,暂时不想生二胎。在跟婆婆沟通时,也没必要激怒婆婆,彻底掐灭她的希望,让她怀恨在心,埋下家庭不睦的种子。最好是寻找站得住脚的理由,进行委婉得体的表达。比如,对婆婆的想法表示尊重和理解,但强调自己产后腰疼,学业紧张,加上关于放开二胎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所以,想等身体康复,政策完备,时机更成熟一些之后再考虑这件事。在此期间加倍对婆婆好,让婆婆纵有不满也挑不出大的不是。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你们自己改变决定,或者婆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作出让步。总之,家和为上,没必要为着一个还是未知数的二胎就意气用事,感情用事,打破宁静祥和的家庭氛围,弄得几败俱伤。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19 09:05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二胎,老大的心思你要猜~~~ (2015-12-14 15:09:46)[url=]转载▼[/ur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自怀二胎以来,被问得最多的便是“老大怎么样?喜欢吗?”的问题,可见老大对老二的态度对二胎家庭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甚至是决定要不要二胎的问题。
先说下老大山山的情况。女孩,现在已经5岁,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除了梳头和洗澡需要大人帮忙,其它事情都可以自理,平时也爱给大人帮忙干活;小时候较缺乏安全感,黏糊妈妈,但近一年来有明显进步;在学校开朗活泼,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有很多好朋友,也是老师们的小助手。除了周末要费心带她出去玩,平时都不用操心,只需提醒她该做什么了,她自己便很自觉地去完成了。
山山对于再要个弟弟妹妹是很欢迎的,她们幼儿园班里就有好多有兄弟姐妹的,再加上3~4岁正好是迫切需要玩伴的时候。只是对于要弟弟还是要妹妹,一直摇摆不定。起先要妹妹,后来担心妹妹会抢她的衣服穿,再者想要个弟弟结婚,就改口要弟弟了。以至现在,她偶尔还会抱怨两句:“为什么是妹妹不是弟弟呢?”去年年底有一次谈及她们班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同学,我们跟她开玩笑,问她喜欢弟弟还是喜欢妹妹,她很不高兴地批评我们道:”你们要真的生,不要说说的生!“说得我和爸爸哑口无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年初发现怀孕,山山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在全家商量完决定留下老二的时候,山山坐在床上,独自偷偷乐:“我也要做姐姐了,嘿嘿……”为此,我和她爸也放下了心。因为之前我们也听说身边一些要了二胎的家庭,忽略了老大的意愿,老大不高兴导致夫妻分居,两孩分居的;我们也听育儿专家给出建议,要二胎必须要先征得老大的同意,有了老二以后也要照顾老大的情绪,凡事先尊重老大的意见;所以看到山山这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老大的思想工作是不用做了!
山山从小就特别黏糊妈妈,也跟从小妈妈一手带大有关系,平时的生活琐事都要妈妈帮忙,睡觉必须和妈妈一起睡,尤其爱摸着妈妈脖子入睡,有什么心事也喜欢和妈妈分享,出门妈妈走到哪跟到哪,俨然妈妈的小跟屁虫……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意味着对妈妈的依赖。妈妈怀孕,还坚持接送上学到39周;除了医生不允许大活动,尽量妈妈给她洗澡,照顾生活……这些都是有问题的,意味着随着二宝来到家中之后,山山必然面对不适应,妈妈不能全身心照顾她,转而感觉妈妈的爱被分享的不适应。
生活各方面中,最最难适应的便是入睡问题。很奇怪的一件事是,山山要是和老人睡,入睡非常快,睡觉时间也早,和妈妈睡就很困难,入睡时间无法保证,但是她又是“只要妈妈在就必须要妈妈陪睡”型,妈妈因为要照顾小宝宝,分身无暇而无法陪她入睡之后,她便陷入了痛苦中。其实山山之前也是习惯了睡小床的,只是要妈妈睡在她旁边这头。等妈妈月份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的提前心理暗示,她有了家里即将多一个人,妈妈马上不能照顾她的危机,于是越发黏着妈妈,睡觉也要求睡大床。考虑到她的心情,我和爸爸都同意了。
老二出生以后,陪睡的重任交给了爸爸,爸爸每天给她讲故事,自编新时代的《雾都孤儿》,改成了奥利弗勇闯迷宫的故事,每天创一关,山山和奥利弗一起解谜题闯关,倒是玩得有声有色。但即便如此,还是每天8点上床,近10点才能睡着,而且往往爸爸讲着讲着先把自己讲睡着了,山山才叹口气安心入睡。这样的日子也没坚持多久,山山还是会想妈妈,睡前必须要和妈妈抱抱,睡不着就抱一下,一晚上抱好几次,睡醒了、上学前也必须要抱抱妈妈才能安心。每每听到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偶尔还有小抽泣,妈妈也很心疼。那段时间,也正是老二肠痉挛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全家一度都很烦燥。直觉这样下去不行,我们便改变了策略,山山睡觉需要妈妈的时候,只要不是在喂奶,还是由妈妈来抱抱她哄哄她,而把老二抱到客厅,由爸爸抱着哄,待老大睡着了再把老二抱进去。这时,不管老二睡没睡着,只要老大睡着了,老二很快也能安静睡觉了。
到了老二满2个月之后,爸爸已经没法陪睡了,眼看着山山睡觉实在痛苦,而且睡不着的时候总是说害怕,考虑到她的心情,于是我们又换了睡觉的位置,妈妈从大床远离小窗的那头换到挨着山山那头的位置睡觉。山山睡不着翻腾或者喊害怕的时候,妈妈能抱抱就抱抱,不能抱就拉着她的小手。总体来说,入睡还是不容易,但至少她心理上踏实了,不再喊害怕了,也不再抽泣了。归根到底,这还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这也告诉我们,孩子任何不正常,尤其闹情绪的时候,首要考虑心理因素,要考虑孩子闹情绪的深层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
老大对老二时而喜欢时而讨厌的态度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山山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喜欢妹妹的。练功跳舞的时候,妹妹看得目不转睛她就很高兴;妈妈给妹妹洗澡做抚触她就热心地在旁边帮忙;妈妈喂奶的时候需要拿什么都是她积极跑腿;吃饭的时候主动承担哄妹妹的任务,一边吃一边用脚推小车……但是也有使坏的时候,总是去抠妹妹头上的胎脂,摸她的脑袋,拉拉妹妹的小手就使劲地捏,自己感冒了还总去亲妹妹,故意披散着头发在妹妹面前扫来扫去,贴着妹妹耳朵说悄悄话……有一些是明显“使坏”,但有一些你也分不清是不是喜欢使然。而且往往大人越是呵斥她离妹妹远一点,不要碰到妹妹,她就变本加厉地贴上去。
这时,我就会告诉全家“山山其实是很喜欢妹妹的,只是她喜欢的方式有点不对,要温柔一点就好”。山山呢,会故意地说“哼,我一点也不喜欢妹妹”,其实在心里偷着乐。事实上,她确实还是喜欢妹妹的,但是当看到家里人的目光都在妹妹身上时,便会有点焦虑,希望能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才会有一些过激的使坏,而有一些“使坏”确实不是故意的,而是她没有轻重的概念,想表达内心的喜爱,却不知道下手会伤了妹妹。照顾到她的心理情绪后就好办多了,发现她有“使坏”的苗头,妈妈就会主动带她去别的房间玩一会,当然通常小朋友都表示要和妹妹玩,不要和妈妈玩,所以要哄走她妈妈也要花点心思才能办到的。
一个二胎妈妈跟我分享过“专门时间”的经验,意即有了二宝之后,应该有专门和老大相处的时间,这样有助于增加大宝的安全感。其实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爸爸主动承担起了周末带她玩的任务,我们也满足了她长久以来的心愿——学琴,此外也新增了一个项目——骑马。周末的英语课结束后,除了生病呆在家,每个周末爸爸必然带她出去玩一天,有时候去骑马,有时候去金源或酷酷兔;周三则是妈妈带着去学琴;我们也带她欣赏木偶剧、芭蕾舞……为了消耗她的精力,我们还买了围棋,爸爸先自学然后教山山,两人再对弈,后来两人也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习。不得不说,山山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下得有模有样。我跟山山谈心的时候也告诉她,爸爸妈妈很爱你,你看妹妹那么小,妈妈也还在喂奶,但是妹妹出生后我们特地满足了她好几个心愿,新学了好多东西,也仍然多带她出去玩,就是想表示爸爸妈妈不会因为有了妹妹而冷落你。这些话她都听进去了,也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专心的陪伴,她的安全感也增加了,家庭的氛围也更加和谐了。
总结一下目前阶段我对养育两个孩子的体会,老大的意愿情绪是首要照顾的,这一点非常正确也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教育老大,你和妹妹都是家庭的一份子,爸爸妈妈两个都爱,但是姐姐和妹妹也要相亲相爱。为了让她感觉到被爱,在行动上,一方面我们尽量恢复妹妹来之前的生活习惯,让她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积极带她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转移她的注意力并消耗多余精力。同时,在老大有“异常”表现时也多多考虑她的心理感受,用心理因素解释她的情绪,并解决问题。所以说,老大的心思还是要猜一猜的。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19 09:19
[size=11.666666030883789px]二胎 (2015-11-12 16:47:21)[url=]转载▼[/url]
[size=11.666666030883789px]
“二胎”的话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之前“单独二胎”时,很多人都问:为什么只有“单独”才能“二胎”,于是出来了“全面二胎”。说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点儿也没错,几乎是一夜之间,各种说法,各种段子也都出来了。咱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家的老二都八岁了。
在城市,很多人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生二胎。有些人,一时半会儿是转不过弯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当初想方设法阻止、限制他们的父辈生二胎,现在又到处宣扬“二胎”的好处和必要性。他们的骨子里已经接受了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思想,再生二胎,意味原有的生活全被打乱,他们考虑,得换更大的房子、车子,得挣更多的票子,同时还得腾出几年的时间生养,花更多的时间去教育……
在农村,则是皆大欢喜的事。一直以来,农村的人们都是要生二胎的,不管你让不让生、生活条件是否允许,人们都是要生的。
记得刚结婚时,婆婆就跟我俩说“不管男孩女孩,孩子要有两个,两个就够了。”琪爸像接到圣旨一样,于是一年一个,华丽丽高效率的完成了目标。婆婆虽已过世了好些年,从未见过我的小孩更别说帮忙带了,我却一直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她老人家的那句“不管男孩女孩”“两个就够了”,让我的生活受益匪浅。
两个小孩只相差一岁半,好处是相当明显的。1:那时年纪轻轻,恢复的也快,生完二胎不到半年,就回到了结婚前的体重(同时带俩孩子,能不瘦下来吗?),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也不知道什么叫辛苦。2:老大到了三岁,就上幼儿园了,再过了一年半,老二也上了幼儿园。3:家庭开销方面,也省了不少钱。什么衣服鞋袜、生日用品的,那都是老大用完老二用,无缝对接。4:小孩从小有个伴,彼此也不孤单,什么吃的玩的用的都是一起,从小懂得分享,也就没了很多独生子女的自私自利。5:小孩年龄相差不大,更有共同语言。老二出生后,老大就每天陪着她咿咿呀呀了,至今,姐姐知道的妹妹的秘密也比我多,妹妹更愿意听姐姐的话。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19 09:20
二胎宜早生 (2015-11-15 23:37:30)转载▼
“二胎”既已成了政策,不管是在于国家,还是在于社会,还是在于各个家庭,自然是积极的、很有必要的。这一点,人们都是清楚的,就不说了。对于那些头胎已经三、四岁还犹豫不决或是决定以后再要二胎的人们,我想说“二胎”宜早不宜晚。
如果是犹豫不决,说明还是想要的,虽说其中会有小部分人最后决定不要,大部分人最后肯定决定生。既然迟早都是要生的,何不早生早解脱呢?
“早”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从产妇自身方面来讲,早生更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更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带孩子、教育孩子的体力和精力更充沛。怀孕生产的最佳年龄是20至35岁,到了35岁,可就成了高危妊娠了。再想像一下,自己50岁了孩子才14、15岁,正值青春叛逆期,你确信自己到时还能应付得了叛逆的孩子?
从双方父母方面来讲,早生的话,父母相对年轻些,身体、体力、精力自然都会好些,他们也能帮忙看看孩子,带带孩子(从我身边的朋友来看,大部分都是出了哺乳期,自己上班,老人在家带孩子)。否则,所谓人到六十,不得不服老,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到时父母想帮也是力不从心了,你自己是不是更辛苦了?
从老大的方面来考虑,老大越小,越
能接受老二,老大老二更有共同语言。否则,等到老大已经习惯了独享家中宠爱,就不好了吧?亦或是等到了老大十来岁你再跟ta谈要二胎的事,那将会像跟ta谈性教育一样让人难堪。
所以“二胎”宜早生。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5-12-23 20:43
二胎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2015-12-22 13:54:11)
标签: 二胎 支持 分类: 顺手一写
国家突然宣布放开二胎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莫名的激动了一番。但激动过后不禁打了冷战,生,你还有这个勇气吗?不生,你将来不会后悔吗?
其实自己一直不敢有生二胎的念头,没有政策,我还有个理由说服自己。但现在政策放开,不管以前有没有想过生或者不生脑海里都会衍生出一些以前没有的想法,或者以前不曾去细化的想法。
最近走出去几乎碰到的每一个人都问我,还生不生?大家都逾越我可以考虑再生一个,因为第一个是女宝,压力没那么大,第一胎是男宝的都说不敢想,觉得二胎是一种奢望。
我说,我不知道。
是的,我不知道。
我想假如生出来就能自己走路,自己吃饭,就能叽叽喳喳的和我对话撒娇,那样我肯定毫不犹豫的再生一个,来两个也行。但是我不敢想象我还得经历十月怀胎重走一次鬼门关,还得重新面对一个小家伙的嗷嗷待哺,还得经历日夜颠倒的折腾,面临身材走形,容颜衰老.......
朋友们说我想得美,如果真那样,估计符合条件的都会毫不犹豫。
我妈建议我再生一个,说为了我老了以后着想,有两个孩子凡事好商量,一个孩子到时候压力有点大,但事先申明她不会帮任何的忙(除非满足她一些我们答应不了的条件),否则想她帮忙带孩子,那还是不要生了。
我说,那我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一个都够折腾了,再生一个我活不活?
妈妈说,那叫你婆婆带,你婆婆不高兴带,那你就辞职啊?做个家庭主妇其实也挺好的。
老妈,你是我亲妈吗?做个家庭主妇?你居然建议我做个家庭主妇?
我和我老公都是普通的白领,两个人上班养家勉强凑合达到小康水平,假如我不上班,又添个人,他一个人养家,那会是怎样的日子?
做人为了什么?难道在你眼中,我们女人的价值就只有生孩子?不要跟我说,你当时生一个也是生,生两个也是生,三个还不照样平安健康的抚养长大?
婆婆先是建议我再生一个,但是前提是要我妈帮忙带,她不想帮忙带,如果要她带她还是觉得不要生了好。后来得知我妈表态坚决不带,说法又有些改变,说在是不是生这个问题上不给我们任何建议,再生一个是好事多个人,不生也好大家都轻松。
老公的意见的是再生一个,但是想到双方父母的态度还有添一个人后的种种花销连带着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又有点犹豫。
还有毕竟我已经年满35岁,已经算是高龄产妇,生二胎本来就是个风险挺大的事,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连带着还要失去工作,这是我不敢想象的事情,不工作没收入对于女人来说挺没安全感,至少对我来说,是那样的。所以我也真的很纠结。
其实我们的父母抚养我们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期待她们能搭把手帮我们几年,但却不想强迫,对她们的期望外的反应我也不想有所抱怨,他们没有隔代抚养的义务,我也不能去要求他们为我们去放弃自己的生活来成全我们。突然的羡慕起那些无条件支持儿女要二胎的家庭。
在咱们这个地方,福利各方面都不健全,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要再生一个孩子如果没有长辈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大宝,我已经放弃过一次高薪的工作,等大宝上幼儿园后我复出上班,但复出后工作寻找过程并不顺利,不是薪水不理想,就是工作地点太远无法兼顾家里,要么就是公司文化不对胃口,总之很多方面无法兼顾,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好不容易得到了现在的工作,各方面自己都还挺喜欢的,难道为了二胎我又要放弃工作?我不敢想象,当我再次复出的时候,还会不会有单位要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6-1-10 11:50
“二孩抉择”背后的忧虑:准妈妈们都在担心什么?[size=14.166666030883789px]2016年01月10日 06:40:3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url=]打印[/url]
[url=]字大[/url]
[url=]字小[/url]
2015年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会议审议。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能不能生二孩”、“生不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办”,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诸如此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街谈巷议。今年年初,随着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不少符合生育政策的家庭正式把二孩计划提上日程。但生育热情背后,经济压力、职业影响、心力精力等都是这些家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90后小两口抢生二孩:高育儿成本是障碍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走入婚姻殿堂,其中,不少人更已早早地为人父母,两孩政策来临,这些90后组建的家庭也开始考虑起生育二孩问题。
全面两孩政策,对于90后福建姑娘郑洁就是个好消息。郑洁自己虽不是独生子女,但她深知身边独生子女朋友的那种特有的“孤独”,因此,她就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今后在孤单中成长。
如今,郑洁的孩子马上四岁了,不再需要过多的照顾,在她看来,这是她可以考虑再要一个孩子的重要前提。然而,生儿容易养儿难,对于月收入尚未过万的郑洁家庭,如今的高育儿成本是她和丈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网络上曾有人为北漂族育儿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北漂三口之家为例,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大学毕业,按照最基本的花费标准估算,大概需要花费40多万元。
在中小城市,虽然育儿成本不如北京那么高,但细算下来,高额花费也可想象。按郑洁自己的换算,在他的家乡,这样的“育儿成本”至少也得二三十万元。
“高育儿成本差点让我们打了退堂鼓,毕竟同时抚养两个小孩对于我们而言,并非易事,孩子上个学,随随便便就可能要花上万元。”郑洁说,最后还是双方父母做坚强后盾,在自己父母和公婆的强力支持下,她和丈夫决心再要一个孩子。
“虽然育儿成本单靠父母承担并不一定够,但我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我们还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郑洁说。
资料图
80后忙备孕:恐个人职业前程受影响
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后,80后成了许多人眼中生育二孩的主力军。
相比90后担心生二孩后,要面对十分实际的经济问题,80后年轻人如今已经工作多年并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然而面对再生一个孩子,他们也有自己忧虑。
1984年出生的上海姑娘卢云,目前正忙着备孕。虽然个人生二孩的意愿并不高,但丈夫的心愿以及6岁儿子的热情,让卢云很难拒绝二孩计划。不过,面对怀孕,卢云如今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前程。
卢云是职场上的女强人,目前正在上海某地产公司担任设计师,一心想尽快走入管理层的她,害怕因生二孩的原因,影响自己在公司里的“仕途”。
“从怀孕到哺乳,前前后后我可能就要休整两年,才能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而这就意味着,领导会担心我不能出差去和客户谈业务,到时,总可能会有人来顶替我。”
卢云说,“现在行业竞争大,能拿到订单很难,有时拿一个订单所需要的周期特别长,而我休整期那么长,这不仅会让我失去晋升的机遇,同时难免会让领导感到不舒服。”
资料图
70后家庭拼二孩:最忧精力不够,心力不足
不同于90后与80后,1978年出生的林然,她生二孩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
今年就要38岁的林然,已打算成为一名高龄产妇。林然和丈夫都是教师,此前,由于政策不允许,丝毫没有动过生二孩的念头。如今,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一直就希望再要一个孩子的林然,也产生了生育二孩的冲动。
林然说,“现在医学技术那么发达,高龄产妇生孩子的安全问题,我并不担心,因此,我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这可能是我生二孩的最后机会了,再过几年,身体就真的受不了了。”林然说。
去年11月,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大约有9000多万对,其中60%育龄妇女超过35岁,40岁上下的各占一半,城乡比重差不多。其实,像林然这样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高龄备孕人群并不少。
“两孩政策,对于我们70后,确实是及时雨。”林然的丈夫陈易表示,自己还是希望再多一个孩子,很支持妻子的生育意愿。
“但有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直视,其中我最担心的还是我们夫妻俩的心力精力问题。”陈易说,“如今,我们夫妻俩都38岁了,如果现在再生一个孩子,以后等到他读初中、高中,我们都已经50多岁,那时,再去照顾抚养他,就怕有心无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吕春荣)
[size=14.166666030883789px][url=]【纠错】[/url] [责任编辑: 李志强 ]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