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波波答疑专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27
标题: 波波答疑专帖
一直以来,我对阳光论坛是深怀感恩之情的,可以说,我是从论坛走出来的心理咨询师。

自从2005年我通过惠姐的文章发现阳光论坛后,就深深地被这里吸引,积极参与论坛的共建,比较快就成为论坛的管理员,并从此喜欢上了心理学,通过学习践行心理学,我不但走出抑郁,还逐渐成长为心理咨询师,去年一次性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全国统考,成功获得了职业资格。

这两天,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自己力所能及地为阳光家园做一些事情,因此萌生出开设专帖给有需要的有缘人答疑,助人助己。

欢迎信得过我的朋友在这里说出自己的烦恼、痛苦和困惑,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惑。

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帖子,并能够让有缘人受益!

附:我的情况简介

男,40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工程师,获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在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从事网络心理互助志愿活动约10年,曾任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管理员,以及走出抑郁、森田疗法版块版主;心理学爱好者,擅长森田疗法,推崇森田疗法、萨提亚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理智情感行为疗法)、积极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禅等理念,融合各种学派精华为己所用;经过10多年的学习和践行,深感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推广心理学知识能够利人利己,功德无量,故越发感兴趣,越来越有热情,决心长期从事心理卫生知识的推广。我曾经说过:“学习和践行心理学已经成为我最大的一种爱好,我的心愿是力所能及地让有缘人也把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一种业余爱好。 ”

接受过施旺红教授主讲的森田疗法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参加了中国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森田疗法学术大会,并在第九届森田疗法学术大会上作了“抑郁症的森田疗法”的主题演讲。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30
碧水清秋:
好厉害呀,我想知道你是抑郁还是躁郁,用这些心理学方法戒掉了药物吗?我现在在心理学初级学习路上,强烈渴望心理学能完全替代药物,你觉得可能吗?谢谢

我的回复
我是抑郁,没有双相。

我觉得,不管是抑郁还是双相,是否能戒掉药物,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按照我所了解的知识,如果是初次发病的话,症状完全消除超过半年后可以尝试慢慢减药直至停药。在停药期间,如果出现了复发的苗头,就及时恢复吃药治疗。如果出现多次反复或复发的,我的看法是:最好是通过药物治疗,在症状完全消除5年再考虑停药。

抑郁和双相与其它的神经症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着明显的生理方面的因素,因此药物治疗的效果就较好。我认为,这也同时可以说明抑郁和双相都是疾病,在发病时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而且,在其康复的过程中,药物的作用可以说是比较大的。

一家之言,供参考。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34
碧水清秋:
波波,你学那么多累吗?我是个爱学习的,整天都在学习,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好累,你也只比我大一岁,做了那么多,学了那么多累吗

我的回复: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会觉得累,至少是没有“心累”

阳光达人:
原来波波是二级咨询师,厉害了!我想问一下正常来说好的心情是本来就有的还是调整的结果?

我的回复:
你是不是想问好心情是自然出现的还是人为营造的?

我觉得,对于正常人来说,两种途径都可以实现,一般来说,心随境转,遇到开心的事自然就会高兴。不管这些事情是自然出现的还是认为营造的。如果是惊喜的话,感觉应该是最好的。因此,恋爱中的情侣,会来事的话就会给对方带来惊喜,以增进双方的感情。

但是,对于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来说,想有好的心情可能不容易,特别是对于身处抑郁的战友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快乐的能力,所感受到的只有痛苦。痛苦和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情绪主调。因此,就需要积极治疗,注意休养和调节,通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走出抑郁,重新恢复体验喜怒哀乐的情绪能力。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36
"如果我们逃避排斥抗拒抑郁情绪,就会通过逃避排斥抗拒抑郁情绪形成抑郁症。"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抑郁症的形成并不是由于逃避排斥抗拒抑郁情绪,而是由于人的心身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或者遇到重大打击,导致心身出现自我保护的一种自然机制,以抑郁症的形态表现出来。

森田提倡“体得”,强调通过行动去理解和体验,而不是单纯通过大脑去理解。

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森田理念和观点,直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确实是会存在危险,但经过改良后的森田,对抑郁症却有良好的疗效。关于传统的森田与改良后的森田用在抑郁症方面的区别,我有过专门的论述,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在阳光论坛和施教授的新书《抑郁症的森田疗法》中都有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41
冰漠:
我是双相,现在吃药能控制住,能正常上班生活。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容易觉得烦,精力不够旺盛,睡眠不是很好。我也很想学习森田,并运用到生活中,以便自己不那么容易烦,麻烦波老师指导该如何学习实践。

我的回复:
如果您的悟性和行动力都足够的话,可以自己学习践行,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欢迎在这里交流;另外一种方法是找您信得过的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咨询指导,那样可能会少走弯路,不过就需要花钱。

我现在已经很少感受到症状的干扰了,就算再出现,我相信问题也不大,因为我已经知道怎样去应对了

“容易觉得烦,精力不够旺盛,睡眠不是很好。”按照您的这种描述,你现在可能是处于郁的状态之中
东成西就:
忽然,发现论坛藏龙卧虎,各个都是精英啊
我曾经也想去读初级心理咨询师,后来,朋友劝我说
这些书都是很专业很枯燥的,怕我受不了
我的心理咨询师,那时候也不建议我去读
心理咨询师说这些最好让专业的人来帮助你

我的回复:
我不觉得学习心理学知识很枯燥,因为我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先天就有,只不过是因此才有缘结识心理学),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自从发现阳光论坛后,我就深深被心理学吸引了,我想我的后半生都离不开她了

学习践行心理学,以及我国传统的文化经典,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心理学是一门很实用的科学,10年来,我是越来越感兴趣,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希望您也能喜欢,并从中受益。


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虽然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有时很重要,但我觉得学习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更重要!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44
阿兰那行者: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一下,抑郁症不单单和环境有关,还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遇到小小的刺激就会发作,而有的人不管有多大多久的挫折也不会得抑郁症。

我的回复:
森田老先生早就指出,在导致神经症发病的诸多因素中,先天性的疑病素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按照他的观点,生理方面的素质(也可以说是基因等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不单是生理疾病如此,心理方面的疾病也是如此。因为心身是一体的,它们互相作用,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从唯物论观点来说,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也可以推论:生理决定心理。我是辩证唯物论的拥护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此,遗传或基因在心理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是成立的。

阿兰那行者:
波波师兄,您说施教授的新书《抑郁症的森田疗法》,我只看过他的《轻松战胜抑郁症》,写得很好。这本书我没有看过

我的回复:
在施教授的新书《抑郁症的森田疗法》中,我有幸被施教授邀请作为该书的其中一个编者,有记录我经历、体验和学习心得的长篇文章,如果感兴趣,建议您网购一本看看。

这本书是《轻松告别抑郁症》的新版,由于施教授的书实在是太畅销了,出现了许多盗版,因此出版社邀请施教授再出改版的新书,以打击盗版。因此,我才有幸成为该书的编者。

阿兰那行者 发表于 15-8-11 10:40
给师兄点赞!
您的《轻松战胜抑郁症》读书笔记一直是我防治抑郁症的圭臬。

呵呵,我估计施教授也是在看了我关于《轻松告别抑郁症》的读书笔记以及论文(我曾在全国第九届森田疗法学术大会上发表论文并作了“抑郁症的森田疗法”的主题演讲)后,比较认同,才邀请我参与新版书的编写。借此机会,我就系统整理了自己的经历、体验和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广森田,特别是推广森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应用,让更多还深受抑郁恶魔困扰的有缘战友通过我的文章而少走弯路,少受抑郁恶魔的折磨,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若能如此,我就感到欣慰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45
我也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是有条件的。毕竟世界那么大,我了解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什么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此,我们没必要固执己见,而是尽可能虚心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愿与诸君共同努力!!

正念减压疗法MBSR简介
目的乃在教导病患运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力量,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地做一些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培育正念。

将「正念」(mindfulness)视为「纯粹地注意当下每一秒所显露的身心经验」,教导病患应以正确的态度来练习正念修行:1.不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作价值判断(Non-judging),只是纯粹地觉察它们;2.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Patience),有耐性地与它们和平共处;3.常保「初学者之心」(Beginner’s Mind),愿意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身、心事件;4.信任(Trust)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能力;5.不努力(Non-striving)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只是无为地(non-doing)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6.接受(Acceptance)现状,愿意如实地观照当下自己的身、心现象;7.放下(Letting go)种种好、恶,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

这些理念很棒!!

这些理念,其实就是森田

不过,西方的学者就用很平实易懂的文字和语言表述出来,这是他们最大的贡献。

写到这里,我突然冒出了一个灵感:如果谁能用平实易懂的文字和语言把森田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述出来,在心理学界绝对是一大贡献!

正念是佛教的一种禅修技巧,目前也被心理治疗所使用,根据正念开发出了很多心理治疗方法如:

正念减压疗法(MBSR)
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于预防抑郁症复发效果显著,详见书籍:正念禅修 (豆瓣)
正念预防复发(MBRP)主要用于物质依赖人员预防复发。
辩证行为疗法(DBT)辩证行为疗法 (豆瓣)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学会接受你自己 (豆瓣),理论基础:关系结构理论。

谢谢阿童木的介绍,让我有幸百度到这些信息。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46
回复菠萝花菠萝花 发表于 15-8-11 16:42
写一下昨天的感受吧!
昨天12点多睡觉。遇到一些事情,所以心情不太好。睡觉的时候,就不停的告诉自己, ...

“遇到一些事情,所以心情不太好。”遇到烦心事心情不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加剧,顺其自然,不好的心情就会慢慢平复。

“睡觉的时候,就不停的告诉自己,别因为情绪不好影响睡眠。千万不要半夜心慌啊!”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很容易出现预期焦虑的,因此出现症状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存在症状出现的心身条件。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冲突,就不会出现精神交互,也就没有症状出现的心身条件了。那样,症状还会出现吗?

“我摸出罗拉(还是对药物有些依赖,许可自己有所依赖)吃了两片。应该说含了两片。”森田理论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焦虑症状时,其实没必要吃药,吃药也只不过是起心理暗示作用而已。
其实,你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了,也曾经正确应对过,而且不止一次经历了症状的发作、发展和消失。只不过是,在出现症状时,实在是太难受了,等不及症状的自然消失,总想让症状能够更快一些消失,因此只要有稻草,就不管有没有用,也会当作救命稻草而依赖。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供参考。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46
在正念里有八种态度 :
「赤子之心」:这种觉察意味着将事物看作新鲜的,就像初次接触一样,带着好奇心。
「不加评判」:这种觉察意味着对于任何体验都进行公正的观察——不对任何想法、情绪或感觉标以好坏、对错、公平与不公平的标签,而是对每一刻的想法、情绪或感觉加以注意。
「确证认同」:这种觉察意味着确证并认可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加努力」:这种觉察意味着不贪婪,不抗拒变化、不逃离,换句话说,不加努力是指无论当下发生什么,都泰然处之,不试图远离所处之境。
「平静祥和」:这种觉察意味着需要心态的平衡,智慧。这种觉察的品质能对变化的本质给予最深刻地理解,让你能够带来更深入的洞察,与慈悲同发生的变化和谐相处。
「顺其自然」:这种觉察意味着仅仅是让事物保持本来的面目而不加干涉,无需设法改变当前的任何事物。
「自我信任」:这种觉察意味着能帮助你靠自己的体验理解自己,无论真实与否。
「自我关爱」:这种觉察意味着能培养你对当前自我的关爱,不自责与批评。

关于症状的正念觉察
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最好是闭上双眼),你会清楚的发现症状(如焦虑、恐惧、难受等情绪)这种真实的存在,具体的感受十分清楚,好好地感受一下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症状有排斥的话,那么去觉知自己的排斥,觉知排斥的感受,你会发现你的内心非常想消除症状。继续觉知,等到排斥消失之后继续觉知症状,一直觉知、了知、此时你会发现症状对你的影响开始降低,你的难受变得不是那么难受、痛苦,慢慢的症状会消失、归于平静。不断的练习,直到能够非常娴熟的在接触症状的一瞬迅速生起正念觉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执着与排斥。这是一种很好的把自己和症状(负面情绪)剥离的方法,长期练习的话你会发现你的情绪越来越稳定、平静、不慌张,你的执取越来越轻。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19 23:52
阳光达人:
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子的。不过抑郁情绪这样子只是缓和些、不加重痛苦,抑郁症状很难消除,只有吃药才能恢复正常

我的回复:
由于抑郁症确实是一种病,就算是这种方法有效,如果单靠心身自然的自愈能力,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而通过吃药,可以加速康复的速度。

我的观点是: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治疗与其它治疗措施(心理的治疗和调节、日常注意休养生息等)并不矛盾,其效果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让我们更快地走出抑郁。

按照我的理解,达人这里所说抑郁情绪并不是正常人一般的、正常的抑郁情绪,而是指抑郁症病友身处抑郁时的抑郁症状。由于抑郁症是一种病,因此,其症状是可以消除的。只要治好抑郁症,其症状自然就消除了。

我建议大家不要用应对其它神经症的思路来套在应对抑郁症方面

默女:
请教:我曾看到一本书上说,抑郁症长期服药会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学习能力下降,我服用乐友一粒几年了,会一直服下去,目前生活正常,长期服维持量的抗抑郁药物会使人变笨吗,当然,变笨也得服,总比死了强。长期服用,需要去做肝肾检查吗——谢谢!

我的回复: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药物及其机理和副作用等问题,建议你咨询你的医生。我没有处方权,关于药物方面的知识了解也不够多。

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据有些资料说,抑郁症病友的大脑海马体确实与常人相比有些萎缩,但并没有说是由于长期服药造成的。因此,这种现象到底是由于抑郁症的造成的,还是吃药造成的,或者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又或者是由于大脑海马体萎缩才导致抑郁症,按照我掌握的资料,就没有定论。
就我自己的经历,我总共服药的时间加起来应该有12年了,可以说服药的时间很长了,但并没有觉得药物使我变笨,也没有感受到学习能力有下降的现象,至于肝肾检查,我也没有专门去做过。当然,是否需要检查,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如果有相关的症状,就应该去检查。就我所知,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很小,没有特别强调对肝肾的损害。

整理到8页
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时间: 15-8-20 00:05
波波 发表于 15-8-19 23:45
我也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是有条件的。毕竟世界那么大,我了解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什么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

star warssuperhero return
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时间: 15-8-20 00:21
我没有得过抑郁症,也不懂抑郁症。但我是强迫观念症,是森田疗法治愈。森田疗法治愈抑郁症这个问题其实你也知道,这是一个讨论很激烈问题。其实我只是知道,不用药物是很危险的。我当时只是想跟你学习,但是来的人一多,讨论的方向就变了。你想多了,你能从新回来,说明你已经跳出情绪来认真看待我提的问题。我希望你能天天来。我真的想知道森田疗法是怎样治疗抑郁症。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0 11:41
我觉得顺其自然很适用于抑郁症,会很大缓解抑郁症状,为所当为就不适合抑郁症。抑郁来袭时患者又懒又困,这时最重要的是休息,如果勉强去做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打击患者的信心。抑郁症患者都上进心挺强的,抑郁缓解后自然会该干嘛干嘛、闲也闲不住!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0 16:52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8-20 11:41
我觉得顺其自然很适用于抑郁症,会很大缓解抑郁症状,为所当为就不适合抑郁症。抑郁来袭时患者又懒又困,这 ...

"为所当为就不适合抑郁症。抑郁来袭时患者又懒又困,这时最重要的是休息,如果勉强去做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打击患者的信心。"呵呵,看来达人对为所当为有误解,你是在用常人的观点来诠释为所当为。
我认为,不单“顺其自然”的提法适用于抑郁症,“为所当为”这个提法对于抑郁症也是适用的,但对为所当为内涵的理解就需要站在怎样做才有利于从抑郁症中康复这个角度来诠释,而不能用常人的观点来诠释;从常人视角出发对为所当为的“为”的要求是要做好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而站在怎样做才有利于从抑郁症中康复这个角度来诠释为所当为的“为”其内涵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其实,达人说的是对的,身处抑郁期间(特别是症状比较严重、心身状态很低迷期间),这时候为所当为的这个“为”就是好好休息,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自己休养生息的环境,让我们能够更快地走出抑郁。而且,身处抑郁的不同时期,所“当为”之事也是相应不同的。关于各个抑郁不同时期的“当为”之事,在中村敬教授和施教授主编、我也参与编写的《抑郁症的森田疗法》一书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该书,在此我就不重复了。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看了达人的帖子,激发了我的这些灵感。谢谢达人!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0 17:23
所谓忘却,是在我们精神演变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使原先进入脑海中的事情不能再在记忆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并不属于人们的意志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掌握什么时候或者是怎样忘记的,这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如果焦急地想硬要忘掉、赶快睡着,或设想抑制自己的精神活动,那么,反倒越来越引起精神的逆反作用,产生思想冲突,带来与该目的相反的结果。

要想活着,对于身处抑郁之中的我们来说,需要的勇气比实施自杀需要的更多!能够一直活下来的抑郁病友,都是真正的勇者!!希望我们都坚持成为这样的勇者!

“其实昨天白天就担心晚上回睡不好的,因为昨天白天就感觉脑袋后面有点不舒服,”这样的心态容易出现预期焦虑,也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所担心的事情往往会成真。

“可是最近看阳光的帖子看多了,很多人的主诉就是睡眠不好,这让我也开始担心自己的睡眠起来了”这是典型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原本没有的问题,但由于受到消极信息的负面影响,从而也因此而担心,出现精神冲突(也称之为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如果把注意力集中于这方面,就引发精神交互,而陷入恶性循环。

“那这样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该怎么办呢”我昨晚不是和你说过了吗,睡眠并不是我们的意志行为能够控制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我们是不能掌握什么时候或者怎样入睡的,也就是说,我们是无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睡眠是心身调节的一种自然状态,只要我们的心身具备入睡的条件(即使我们的心身特别是大脑保持平静,不兴奋),我们自然就会睡着。而在担心和焦虑睡眠时,大脑是不可能平静的,而是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样,睡不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0 17:27
“抑郁,强迫,焦虑,失眠没有哪一样是好受的”这些虽然不好受,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出现这些情况,就好比我们的心身给我们一个信号:我们之前的应对方法有问题,需要改善。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这些令人痛苦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了,那我们的心身就会保持在比较良好的水平。事物往往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痛苦、难受和消极的方面,还要看到它可为我们所用,这才是积极的应对。

如果不是出现这些现象,我们是不可能注意到我们的心身已经偏离的正常的轨道。其实,这些现象就如痛感一样,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心身,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睡不着就睡不着,头疼就头疼,反正死不了人”我们就是要秉持这种心态双击查看原图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让我们不再为此担心、焦虑,从而避免了恶性循环。

“比如我现在已经很少强迫自己要在学业或者工作上拼命努力了”我们需要量力而为,为所能为,在这个前提下尽力而为;而不必承担超出我们的心身所能承担的压力,更不必苛求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结果。

“那种过高的目标不适合我”过高的目标固然不适合自己,但并不等于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完全没有目标,更不等于对自己完全没有要求而为所欲为。不过一般来说,我们这类人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成长,才能学会更好地、更合理地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

我觉得,你目前还没有真正学会客观面对生娃的压力,只不过是在自己的担心和焦虑状态下,由于精神冲突和精神交互,从而被这个问题束缚了而已。

每个人都有适合他自己的道路,他人所谓的“成功”道路只是他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无法完全照搬。否则,心理咨询也就不必强调个案的独特性了,也就不会这么麻烦才能解决心理障碍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0 17:31
“我觉得我这个样子对不起家人,对不起男朋友,他们都那么好,为什么会有我这样一个家人”这是你处于目前这种比较痛苦和糟糕的状态下出现的消极认知和负面想法而已。可以说这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是暂时的。等到你状态好转后,这种消极认知和负面想法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不会再有了。当然,如果下一周期的状态低迷期间,这种类似的症状还是会出现的,希望你能够了解这一点。了解到疾病的规律及其表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

需要我们承受的痛苦,我们必须承受。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和勇气,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使问题严重化。只要正确去应对,没什么大不了的。

抑郁期确实是不适合做重大决定,因为此时作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等自己好转后往往就会后悔莫及。此时作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消极的甚至是轻率的,因为此时我们的所思所想以及感受都是消极、负面、痛苦的,这样的认知的心境,肯定是不利于我们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总之,此时是不宜作重大决定的,如辞职、离婚等。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点,否则会犯大错的。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0 19:10
波波 发表于 15-8-20 16:52
"为所当为就不适合抑郁症。抑郁来袭时患者又懒又困,这时最重要的是休息,如果勉强去做反而会增加患者的 ...

是啊,最近我总在思考森田疗法,觉得对又好像不对,由于我学的是传统的森田疗法,才有以上疑问。建议抑郁症初学者一定不要学传统的森田疗法,要学就学波波的“新森田疗法”,否则会增加痛苦。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3 18:07
飞奔的蜜蜜酱:
波波,
我把三份网站上量表的题都做了。前两个结果是我已经有抑郁症了,最后90分的那个题,单项是2分,但是标准分和总分没有超过上限,是一个矛盾的答案。

我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该找谁确认,我现在的状况到底是不是抑郁症。我很痛苦,觉得自己很孤独。

我确认我有抑郁症的时候,应该是初二的时候。
童年是比较颠沛流离的,学校三年级时父母离异,大闹离婚时目睹家暴。他们离婚以后,我先跟随母亲生活。

我的回复:
“我把三份网站上量表的题都做了。前两个结果是我已经有抑郁症了,最后90分的那个题,单项是2分,但是标准分和总分没有超过上限,是一个矛盾的答案。”量表只不过是辅助诊断的一个方面指标或资料,如果要进行诊断的话,除了量表的结果之外,还需要了解您的一些具体症状表现以及严重程度等资料。

从您的量表结果看,确实是疑似患有抑郁症(及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比较高),但至于是否确实是患有抑郁症,就还需要其它方面的佐证,特别是将您目前的情况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相对照。

“最后90分的那个题,单项是2分”您所说的单项分是不是与抑郁症状相关的单项分,如是,则三个量表的一致性其实已经很高了。

“童年是比较颠沛流离的,学校三年级时父母离异,大闹离婚时目睹家暴。他们离婚以后,我先跟随母亲生活。”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确实有比较大的相关性,但并不是一定有相关性。至于过去的事情,我们就不必纠结了。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通过学习践行心理学知识,减少过去的负性事件和经历对我们现在心身状态以及为人处事方面过多的负面影响而已。

祝福你!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3 18:20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8-20 19:10
是啊,最近我总在思考森田疗法,觉得对又好像不对,由于我学的是传统的森田疗法,才有以上疑问。建议抑郁 ...

对于抑郁病友来说,如果照搬经典的森田,确实是容易出现误解;但是,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其实就是改良的新森田了,那对于抑郁病友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具体,可以看我相关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时间: 15-8-23 22:35
波波 发表于 15-8-23 18:20
对于抑郁病友来说,如果照搬经典的森田,确实是容易出现误解;但是,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其实就 ...

你说了半天,你到现在还在吃药,能说治疗抑郁症,和药物没关系。我问你,治疗抑郁症决定性条件是什么?其实不实事求是就是一种病态。森田疗法是好,但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希望你用科学态度对待森田疗法。我举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比如失眠,有神经性失眠,有因为抑郁症产生失眠。他们本质原因是不一样的。
森田疗法只解决神经性失眠,神经性失眠非真正失眠,只不过是患者的失眠恐怖症。这是森田正马对这类患者住院后的情况做了认真的观察,终于弄清楚神经性失眠的本质。森田疗法第二代传人高良武久说过抑郁症引起失眠与神经症失眠是不同。严重抑郁症导致失眠是必须考虑药物治疗。两种治疗失眠方法是不同的。专科医生的诊断,接受正确治疗。森田疗法第二代传人高良武久都这样说。我们就不要自以为是.森田疗法第二代传人高良武久说抑郁症产生的失眠是真正失眠,如果不加处理,会使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所以,必须使用药物治疗。这两种不同原因导致失眠,不能都用森田疗法。森田疗法只解决神经性失眠。

作者: 太阳中的宇宙    时间: 15-8-23 23:09
晦青 发表于 15-8-23 22:41
拜托,你不能这样恶意干扰大家正常的学习和讨论了!这样纠缠和歪曲到底是为什么?

你凭什么可以这样肆 ...

晦青  你太情绪化,我希望你读读我写的内容。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3 23:39
公开呼吁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请大家不要在我的这个答疑专帖中再回复阿童木的任何帖子了(特别是争议性的帖子),否则他会把我的这个帖子也毁掉的。我实在是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拜托大家!

如果您想发表您的观点,可以移步到我之前的那个答疑帖,在那里你们与阿童木怎么争论都行。我是坚决不回复阿童木的争议帖了,我们没必要与他一般见识,更不必与他纠缠,因为我觉得这种纠缠是毫无意义的。当然,不管您的选择如何,我是不便干预的。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4 17:04
下面的文章很好,之前我已经看过,感谢银碗让我有机会再一次品读。推荐给大家!

森田疗法克服病态焦虑
——关于“不问症状”的意义
田代信维
  森田疗法与认知疗法非常相似,但其决定性的差别之一是“不问症状”,也就象不把疾病的表面消除,不以症状作为治疗对象。然而,至今为止这么多森田疗法的研究者还未针对“不以症状作为治疗对象,为什么症状会消失”进行过讨论。
  森田疗法的研究者都默认“症状是烦恼的产物,烦恼消失了,症状也就消失了”。S.Freud精神分析认为:“症状是对心理冲突防卫失败而产生的结果,焦虑产生症状,这种焦虑叫神经症性焦虑或病态焦虑”。
  可以看出,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不但不把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而且对病态的焦虑毫不关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要解决了心理冲突,症状和病态焦虑都随之消失。
  我一直从事森田疗法治愈机制的研究,发现森田疗法是一种直接挑战导致症状的病态焦虑的唯一精神疗法。本次演讲,主要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解释森田疗法是如何处置病态焦虑的。
  森田疗法分为4期,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看,1期主要目标是“身体状态的恢复”,2期是学会感情的控制,3期是体验正确的认知控制,4期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在事实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思考和行动”。在4个阶段的治疗中,如何处置和克服病态焦虑,是本次演讲的中心。如果时间充足,针对S.Freud和森田关于心理冲突的解释及两者治疗目的的差异进行论述,这也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作为一种精神疗法的定位)。
  一、森田疗法的认知行为疗法观点
治疗期和治疗目标                            认知行为疗法观点
Ⅰ期:卧床期                                       身体健康的恢复
(1)身体健康的恢复:          无聊感—生理节奏的恢复
(2)烦闷即解脱
Ⅱ期:轻作业期                                 感情的控制
(1)养成自主性、自发性———改善被动逃避的态度
(2)打破情绪本位——打破病态焦虑,阻断精神交互作用,学会活用正常焦虑
Ⅲ期:重作业期                                 感情的控制
(1)放弃旧的价值观——放弃先入观,在事实唯真的基础上对应
(2)没有不可能之事——突入恐怖,体验理想与预想的差别,恢复勇气和自信
Ⅳ期:日常生活训练期                 认知的控制
(1)顺从环境          ——           顺其自然,临机应变消除心理冲突
(2)体验“纯洁的心”——     本来的欲望:在最初想法的基础上行动
  二、“不问症状”的理由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缺点:
  (1)把症状作为治疗对象,与病态焦虑斗争,遭遇顽强拼搏抵抗,消耗过多的精神能量。
  (2)即使症状消失了,病态焦虑仍然存在。
  (二)森田疗法对待症状的态度
  (1)认为症状是病态焦虑的产物。
  (2)病态焦虑是死的恐怖引起的感情,其根底潜伏着受挫的欲望。
  (3)受挫的欲望被看成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造成的思想矛盾。
  (4)如果克服了病态焦虑,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三)观察通过不问症状的治疗,病态焦虑消失的过程
  治疗Ⅰ期
  (1)绝对安静,避免外界刺激,让病态焦虑处于休战状态。
  治疗Ⅱ期
  (2)把注意力从症状转向外界作业,打破情绪本位,阻断精神交互作用。
  (3)阻断对没有结果的症状的注意,养成对有积极意义的行动的自发注意。
  治疗Ⅲ期
  (4)运用正常焦虑,进行有目的的作业,从事有挑战性的活动,禁止对作业的内容的选择,打破先入观。
  (5)体验通过作业,达到欲望的满足感。
  总是把目光指向做不到的事、失败,必然产生胆怯和自卑,导致病态焦虑;相反,把目光指向做得到的事、小事,反复体验成功和满足的喜悦,挑战任何事,增加了勇气和自信心。
通过(4)(5)的体会,病态焦虑自然消失——体验到没有不可能之事。
  神经症发病的心理状态(森田的观点)
  导致病态焦虑的原因是生的欲望受到威胁,并不是S.Freud所谓的童年期创伤经验,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的理想不符合,从而产生了思想矛盾。
  由于自我尊严的需求受到威胁,引起不安(死的恐怖),变成病态的焦虑,最后导致症状。森田疗法的治疗Ⅲ期的目的是,把病态焦虑转成正常焦虑,即生的欲望(上进心),换言之,通过作业,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认知态度。
  治疗Ⅳ期
  1、从森田的观点,把患者受挫的日常生活作为问题的焦点来考虑。
  (1)通过行动体验欲望的满足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着眼于自己做了的事,反复体验微小的成就感和快乐,对做不了的事,先放一放,作为下次挑战的目标。评价实的事情而不是虚的东西,这样一来,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自卑感就慢慢消失了。
  (2)直面困难,在事实唯真的基础上,自主应对,随机应变,顺应环境。
  2、在治疗过程体验“纯真的心”,日常生活的难题变得容易解决。
  (1)放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带偏见,不被束缚。
  (2)客观的观察事物,考虑问题。事实唯真。
  (3)看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迷惑。平常心。
  (4)摆脱私心杂念。纯的观念。
  (5)不怕结果,重视对困难挑战的过程。体验无不可为之事。
  (6)对不完善或未完成之事,想办法完成。创意之心。
  3、带着顺应自然,纯洁的心,随机应变地处理日常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解决了,结果必然是:
  (1)自我尊严的要求得到满足,恢复自尊心。
  (2)日常生活中虽然有很多劳累困难,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烦恼随之消失。体验到日日是好日。
  (3)养成如何困难都能面对的平常心。
  (4)很轻松地应付压力和应激事件。
  三、S.Freud和森田正马对心理冲突的解释及两者治疗目的的差异
  (一)S.Freud和森田正马对心理冲突解释的差异
  S.Freud对心理冲突的解释:本我与超我对立,产生心理冲突,自我产生焦虑,随后自我防卫失败,引起病态焦虑,导致症状出现。
森田正马对心理冲突的解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导致思想矛盾,富于理想,不能处理现实问题,导致不安、焦虑,引出症状——防卫单纯化。
  (二)S.Freud和森田正马治疗目的的差别
  1、精神分析的目的:
  认为童年期创伤经验是心理冲突的原因,治疗的目标是探索过去受伤的经历,让病人洞察自己内心的冲突,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心理冲突自然消失。所以对没有洞察力的人没有治疗效果。
  2、森田疗法的目的:
  认为患者富于幻想,无视现实,造成日常生活障碍。治疗时让患者着眼于现实问题,在事实唯真的基础上处理问题,当难题解决时,体验到微小的成功和成就感的喜悦。通过反复体验,日日是好日,使症状缓解。所以森田疗法适合更多的人,它不问过去。

作者: 唐利剑    时间: 15-8-24 17:15
支持波波兄,与答疑专贴共成长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4 21:14
唐利剑 发表于 15-8-24 17:15
支持波波兄,与答疑专贴共成长

谢谢利剑兄
作者: charmp    时间: 15-8-24 21:48
本帖最后由 charmp 于 15-8-24 22:15 编辑

赞啊,波波。日积月累的坚持,能让一个人走得很远。
对了,我有一个小问题: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 这个时候,整个人恨不得马上关上房门,找一张床躺上去——几乎无法工作,而且越是在办公桌前无所事事的耗着,挫败感恐惧感越严重,还怎么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啊? 请问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4 22:13
charmp 发表于 15-8-24 21:48
赞啊,波波。日积月累的坚持,能让一个人走得很远。
对了,我有一个小问题

谢谢支持!

“对了,我有一个小问题”在哪呀?没看见
作者: charmp    时间: 15-8-24 22:20
波波 发表于 15-8-24 22:13
谢谢支持!

“对了,我有一个小问题”在哪呀?没看见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 这个时候,整个人恨不得马上关上房门,找一张床躺上去——几乎无法工作,而且越是在办公桌前无所事事的耗着,挫败感恐惧感越严重。 但工作似乎又是必须要去处理的事情, 还怎么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啊?
这种体征持续越久,工作积累的压力和恐惧就会越严重。
请问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作者: 小太阳的阿童木    时间: 15-8-24 22:30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5 00:26
charmp 发表于 15-8-24 22:20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 这个时候,整个人恨 ...

顺其自然就是接受这些症状的存在,为所当为就是找一张床去躺着。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5 00:26
charmp 发表于 15-8-24 22:20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 这个时候,整个人恨 ...

顺其自然就是接受这些症状的存在,为所当为就是找一张床去躺着。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5 00:30
我也有一个小问题,森田疗法说生活不以情绪为准则而以目的为准则,可是我们践行森田疗法也最终也是为了好的心情,这样岂不是矛盾?
作者: tangli2700    时间: 15-8-25 08:33
不以情绪为准则,主要是指你不要受情绪的影响,在坏情绪的带动下你会陷入恶性循环,在好情绪的带动下你会更加害怕坏情绪的出现,所以你不要以情绪为准则。不以情绪为准则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获得好心情。唉,其实这就是矛盾的。
作者: tangli2700    时间: 15-8-25 08:39
因此,我建议换一种表述,即不要恐惧坏情绪。我们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康复,为了享受生活和快乐,但是在神经衰弱的作用下,越是追求好的心情,越是害怕失去好心情。因此只有接受恐惧,消除恐惧,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好心情。
作者: 东成西就    时间: 15-8-25 09:13
我不懂的抒发发泄负面情绪
虽然我也有自言自语发泄的情况
我现在发现我自认为发泄了的情绪
还积压在心理,受刺激多了急就会全爆发出来
我想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5 11:32
charmp 发表于 15-8-24 21:48
赞啊,波波。日积月累的坚持,能让一个人走得很远。
对了,我有一个小问题: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 ...

“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这些可以说都是症状表现。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症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主要如下:
心境抑郁,兴趣丧失,动力缺乏,精力减退,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感觉无助、绝望和痛苦,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多疑、焦虑、自罪、自卑和自责,认知扭曲、消极,精力明显减退、容易感到疲乏,自我评价过低,常有自责和强烈的自杀意向,记忆力受影响、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失眠(早醒)、头痛、头晕、疼痛、性机能减退、食欲不振等等。。。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可谓形式多样,很难描述穷尽,不过其主要症状表现可以归纳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或称活动减少,又称为“抑郁三联征”。

“这个时候,整个人恨不得马上关上房门,找一张床躺上去”这可以说是你当时痛苦的感受而导致出现的冲动或想法。当时出现这种冲动或想法是正常的,也是我们的理智或者意志控制不了的,也没必要控制。但是,我们是否实行、采取这样的行动,我们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具备实行这些行动的条件,那此时不妨心安理得地去做,但如果不能心安理得地去做,那样我们做了之后反而会加剧我们的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如此一来就不利于我们的康复。如果外界不具备实行这些行动的条件,那不管此时我们感觉多么痛苦,也不能做。这就是目的本位的做法。总之,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一方面要看客观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康复。

“几乎无法工作,而且越是在办公桌前无所事事的耗着,挫败感恐惧感越严重,还怎么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啊?”在症状明显、状态低迷时期,出现无法工作和感觉莫名痛苦的情况都是正常的。症状是否出现、我们的状态和感受怎样,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的,也不是我们主观理性意志能够控制避免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顺其自然”,此时的顺其自然就是要求我们在这一时期不要和郁抑恶魔作无谓的抗争(我们此时没有这个能力,连认知都是消极的),而是要坦然接纳此时不良的状态,原汁原味承受郁抑恶魔带给我们的痛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此时的“为所当为”就是顺应当时糟糕的状态而尽可能心安理得的充分休养、休息,如果能够学会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技术,经常坚持放松训练、练习和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通过深呼吸、积极冥想、全身按摩等方法来达到放松恢复的目的的。此时休息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因此而自责(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自责是该时期的一个消极的症状,是一种扭曲的认知,我们需要做的是从理性上意识到这种消极认知,察知消极的认知和情绪,从而顺其自然,不必管它(仅察知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即可),任由其(消极的认知和情绪)自然的存在,通过这样的心态和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可有效消除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康复环境),要在理性上坦然面对和接纳这种糟糕的状态,不要在此时勉强自己做任何活动、工作,否则对抑郁症的康复是不利的。勉强的行动会过度消耗抑郁症康复所需要的精力和能量,从而给抑郁症的康复带来反效果,会阻碍我们的康复进程,有时还可能使我们的症状进一步恶化。

“请问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又是如何化解的呢?”我的经历和应对方法在下面的链接中,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走出郁抑的经历与体验分享兼收集有价值回复帖子(原分享一次经历的反复)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2054-1-1.html
郑重向所有抑郁症战友推荐抑郁症自我调节的相关知识: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中村敬、施旺红主编)学习笔记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6464-1-2.html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5 11:44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8-25 00:26
顺其自然就是接受这些症状的存在,为所当为就是找一张床去躺着。

只能说大致可以如此。

“顺其自然就是接受这些症状的存在”如果有些人无法做到接受症状的存在呢?那您的这种说法不是又导致出现新的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了吗?这种情况,就属于“理论束缚”的新症状。我们要真正领悟“顺其自然”真谛,才能避免出现理论束缚的情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脑袋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其真谛。因此,森田强调“体得”,而非理论。如禅宗和道家的观点一样,说出来的,已经不是其原本了。

“为所当为就是找一张床去躺着”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没必要一定要躺着。需要提醒的是:在应对的过程中,要避免教条主义。
作者: 波波    时间: 15-8-25 16:55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8-25 00:30
我也有一个小问题,森田疗法说生活不以情绪为准则而以目的为准则,可是我们践行森田疗法也最终也是为了好的 ...

“森田疗法说生活不以情绪为准则而以目的为准则,可是我们践行森田疗法也最终也是为了好的心情,这样岂不是矛盾?”森田提倡以目的为准则(目的本位)、以行动为准则(行动本位)的生活态度来取代以情绪为准则(情绪本位)的生活态度。我认为,这种应对方法的改变是为了帮助还处于被束缚状态中的病友摆脱被束缚状态,重新获得心灵的自由。获得心灵自由的人,与还处于被束缚状态之中的人相比,心情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仅仅是不同的应对所出现的自然结果。

因此,我们践行森田疗法,最终并不是为了好的心情,但践行森田,就会使我们经常处于好心情的状态,这可以说是自然的结果。这种结果,与森田提倡以目的为准则(目的本位)、以行动为准则(行动本位)的生活态度来取代以情绪为准则(情绪本位)的生活态度并没有什么矛盾。

以上是我的理解,欢迎拍砖。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8-25 17:30
我觉得心情和目的一样重要,做成事心情好,心情好办事效率高,形成良性循环。心情目的兼备才是成功的人生。那么波波你现在经常处于怎样的心情?
作者: 晦青    时间: 15-8-25 18:10
波波 和 tangli2700、大家好:

我是诊断的双相、还是遗传的,,,并且,好像还有脑神经器质性的一些病变(癫痫等,特别倒霉的说,,),所以我一直都是以药物治疗控制为主的。只是,越来越感觉到,我的一些认知和行为问题单凭药物是不行的。

要说很早我就求助过心理咨询,可是曾经大学里类似机构和形式让我很失望,也知道那里主要是应对突发和严重心理危机的,,。之后,4年前我这儿大学医附的一个心理咨询很好的,可是,才开始不久就因为主要老师去上海而又中断了,。

嗯,其实我这方面的问题蛮多的,先说一个我现在的特别烦恼吧,请帮我看看,谢谢:)

是这样的,因为我有癫痫问题,从很小(13岁)开始就要定期做脑电、脑影像等等很多检查,原来每年4次现在2次,因为项目多又特别复杂,所以对此一直很拒绝又担心,,。大概的情况是:我的大脑活动区域曾经有过大面积失去活动,但是区域对应的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似乎?)、而是转到其他区域或多功能同区域共存,,,按医生说的,通常每个人大脑区域对应功能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检查一直以来也确定我的大脑功能没有受损,并且评估未来情况也是乐观的。

嗯,好吧我为此一直担心这个,各种情况和表现,,,很多我认为是正常自然的反应就不说了,,。

但是,因为最近收到8月初华山医院的检查报告,并且要我参加相关的实验,,,,于是,发现我担心和烦恼之外,开始对所有与“脑、大脑、电脑、、”等等事物和念头反应过敏并且过度了,我很清楚这是没必要的、是不正常的。可是,我对此毫无办法而且发展和严重了,。现在,我对电脑关机过程也变得感觉难受和不安,早晨跑步的时候看到路灯一盏一盏的熄灭了,突然人就不行了,有窒息感还有强烈的心悸,,。所以这些都会让我觉得是自己大脑在停止和关闭,而且,这种很荒谬无稽的感觉给我造成的困扰已经超过了我对大脑病变的担忧,,,。这样,我,好难受啊!!!

我知道这应该是与神经症有关的恐惧和强迫症状,虽说目前还不到很严重,但是我好担心会发展、会变得更严重,,。还有,更重要的,其实,我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以前遇到这些我都当成双相里的症状比如焦虑,曾经发现奥氮平对此效果比较好,但是药物的负反应——思维阻止很严重,,。现在我知道药物对此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我也不能长期靠精神类药品来对付自己的认知行为的问题啊,,。觉得好要命啊。

突然发现,当我努力的把这些问题和感受这样说出来后,有种舒缓和松弛的感受,,。

嗯,谢谢,有空帮我看看,,。

作者: charmp    时间: 15-8-25 18:28
波波 发表于 15-8-25 11:32
“ 有些时候,抑郁是带有明显体感的,比如头脑晕眩,呼吸紧张,手足瘫软,心如死灰”这些可以说都是症状 ...

波波分析点评得很到位啊,谢谢!解决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些困扰。我之前一直只是害怕妥协软弱,会逼迫自己工作,以为这就是为所当为——有时筋疲力尽,实在不能坚持时,往往自责郁闷,直接倒向崩溃放纵的极端。
看来,单单一句”为所当为“的心法,还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体悟。

我会一直学习关注你的帖子。祝好。谢谢!
作者: 晦青    时间: 15-8-25 18:30
嗯,严格的来说,比如对电脑关机或者关灯,其实已经感觉不到它们与我的大脑有关(没有两者关联的环节),而是直接的对关机和关灯会有惊恐,,怎么会这样呢?
作者: 默女    时间: 15-8-25 20:49
波波现在是经济完全独立的上班族吗,觉得在用脑上受影响吗,我觉得,服药后还是有反应变慢的现象
作者: tangli2700    时间: 15-8-25 20:50
晦青 发表于 15-8-25 18:10
波波 和 tangli2700、大家好:

我是诊断的双相、还是遗传的,,,并且,好像还有脑神经器质性的一些病变 ...

我得的是神经衰弱,你的病,双相 癫痫,我不太了解,通过检查你的大脑没有器质性病变,那么主要是心理在起作用了,也就是说你对你的症状感到恐惧了,所以在它们还没来或者快要来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害怕和紧张了。如果是这样,那这与神经衰弱的原理是类似的,可以采用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就心理治疗来说,就是在症状产生的时候,尽可能地放松身体,心悸就心悸,要有勇气放松下来,让心脏去跳,跳的多快都无所谓。心跳快是受到你的恐惧的刺激,只要你不害怕,不紧张,心跳自然会慢下来。要学会与恐惧和平共处,通过接受恐惧来消除恐惧。
作者: 晦青    时间: 15-8-26 16:49
tangli2700 发表于 15-8-25 20:50
我得的是神经衰弱,你的病,双相 癫痫,我不太了解,通过检查你的大脑没有器质性病变,那么主要是心理在 ...

嗯,是的,其实“双相”里也有很多神经症的典型症状。它们产生的原因可能不同,但是有些机制是大致相同的——属于认知偏差导致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双相等精神情感障碍只能药物治疗”可能是偏颇的,森田疗法对“双相”里的认知偏差和行为矫正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就像我的一些惊恐和强迫症状,虽然奥氮平也可以控制,但是我感觉长远来看不是正确的办法。

只是,,我关注和学习森田能明白和理解他的道理,但是,操纵上却感觉无从下手,,。我也知道那些惊恐是假的、荒谬的,也是可以客服的,,可实际上就是无法忍受,甚至会加重惊恐的感受唉,,这个真的好难的说,,。
作者: 晦青    时间: 15-8-26 18:04
我还想了解森田对情绪愤怒、行为失控方面是怎样认识的?我这方面对自己很担心。

还有,害怕自己的强迫思维和行为的问题,记得行为心理学好像有个说法,强迫症即使愈后在认知和行为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偏差,,不知道森田对此是怎样认识和解释的。
作者: 东成西就    时间: 15-8-29 10:43
默女 发表于 15-8-25 20:49
波波现在是经济完全独立的上班族吗,觉得在用脑上受影响吗,我觉得,服药后还是有反应变慢的现象

我也有这感觉
作者: 东成西就    时间: 15-8-29 10:43
默女 发表于 15-8-25 20:49
波波现在是经济完全独立的上班族吗,觉得在用脑上受影响吗,我觉得,服药后还是有反应变慢的现象

我也有这感觉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1 13:28
波波大哥,还记得我吗?前三周我难受然后调整过来。最近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受了刺激,又抑郁了,情绪一落千丈。晚上睡不着,半夜要打父母电话,和他们聊天,才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又特别担心小孩会遗传我的病。也知道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可是遇到不好的事,就是抑郁的各种症状都来了。半夜睡不着,特别害怕焦虑,不知道该干嘛,就很容易胡思乱想。特别痛苦啊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1 16:56
波波大哥,前段时间我买了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的书,里面要求改变认知,就是自己有不对的想法和认知要否定它,这个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有没有冲突呢?或者该怎么很好的结合呢。我现在老是在自己预期的担心中,没有活在当下,然后这样的心态很容易让自己不好的预期成真,加重预期,不知如何改变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2 11:04
今天更加难受了,感觉想用死亡来摆脱所有的痛苦,可是一想到年幼的孩子,也没用勇气去实施自杀。可是连续几天失眠,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2 11:05
感觉工作以及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又特别担心孩子遗传我的病,怎么办呀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17:09
东成西就 发表于 15-8-25 09:13
我不懂的抒发发泄负面情绪
虽然我也有自言自语发泄的情况
我现在发现我自认为发泄了的情绪

建议你学习并践行情感和行动的相关规律 ,指导自己正确的应对负面情绪。
情感是人类内在的(属于精神心理方面的)自然现象之一,是我们心身功能的一种体现。与情感相关的广大领域是我们人类的意志和理性支配不到的,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就都属于这个领域。情感同这些功能构成一体,维持着我们的生命,为适应环境(包括人体内部和外界的环境)而发挥着作用,发挥着维护我们生命的自动调节功能。这可以说是一种体内平衡。

情感的变化是毫无止境的,我们平时所体验到的、一天之内的情感变化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其变化与情景有很大的关系。伴随着环境(情景)的变化,我们的行动、情感也在迅速的发生变化,这当中也体现着我们的自然适应作用。如,我们在困难面前会产生不安,因不安就会倍加小心谨慎、认真观察分析事态的发展,寻找问题的根源,考虑对策并慎重地付诸实施,这样就会避免大的失误,从而渡过难关。

我们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与保持生理上的体内平衡密切相关,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我们躯体内状况的变化,因此可以让我们觉察到体内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来保持我们心身的健康。

我们都有过以下的体验:如果活动过度,当然就会感觉疲累、四肢无力;如果思想涣散,活动效率当然会降低。此时,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顺应此时较为糟糕状态的要求,进入休息状态,来保持我们心身的健康。

如果我们对情感的变化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就不会产生精神冲突而为之苦恼;但是,如果我们总想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情感的变化,由于无法实现而导致思想矛盾的产生,精神冲突的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情感的活动规律是普遍性的真理,森田先生通过洞察情感的变化,从中发现了五条规律。具体如下:
1、如果对于情感听之任之,顺从其自然变化,便会形成山形曲线,经过一起一伏,慢慢减弱,最后消失。对此,我们通过日常的体验都可觉察到:无论多么悲伤,不管怎样烦恼,如果承受下来,任其自然演变,悲伤与烦恼便会渐渐消失。如失恋的痛苦,不久也可忘怀;失去亲人的悲痛,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流逝。个中的关键,是不要加强其体验和冲突,避免形成精神交互作用。

2、情感如果满足其冲动时,便会顿挫、消失。悲伤时哭泣,气愤时大发雷霆,心里便会觉得轻松些。我想,大家都有过这些经历、体验吧。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都是伴随着我们本能欲望的情感,越是受到压抑,则形成的冲动便会越强烈;但是,如果任其冲动并付诸行动,则往往事后会追悔莫及。因此,我们要采取合理的、尺度中庸平衡的方法和措施来处理我们的情感、欲望和冲动,最好是能够将我们的情感升华为进取心、创造欲,并与行动统一起来,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如习惯于同一感觉,情感则会变得迟钝;如进行抗拒或压制,则会刺激情感,从而变得更加强烈。如对于寒冷、暑热,习惯以后,就不觉得多么冷或热了。如果我们对心身偶尔出现的所谓“异常感觉”不予抗拒,不当作障碍对待,习惯了之后,就不容易引发精神交互作用;否则,如当作障碍对待,进行抗拒,则容易导致精神交互作用,从而使“异常感觉”会更加的强烈。

4、情感如继续受到刺激且注意力集中于此时,就会更加强烈。这是心理上的冲突(思想矛盾)或烦恼发展的心理机制,也是神经症的症状的产生机制。当我们执着于某种感觉、情绪,或是想抗拒、排除某种感觉、情绪时,不仅不能形成习惯,而且其感觉、情绪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起来,这是由于注意力集中于其感觉、情绪的缘故,导致持续地对这个过程不断的注入精神能量,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

我们可以利用这条规律服务于我们的人际交往:对于容易导致争吵等的负性情绪,我们不宜持续地施加刺激,而是顺其自然,能避则避,莫发牢骚,不要互相挖对方的痛脚和弱点来攻击,否则事态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不可收拾;相反,对于喜庆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充分表现出来(如互相祝贺)而被互相强化,从而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愉悦感。因此,对喜庆和吵架的情形,我们的处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目的是避免负性情绪的过度影响而充分享受正面情绪的感受。一句话,建议大家:“喜则形于色,而怒则不形于色。”这可以说是人们根据这条情感规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生活方式吧,希望大家善用,以造福社会。

年轻人在自己心仪的异性面前心情紧张、举止笨拙;新职工十分注意老职工对自己的看法、评论而心怀不安;在上级目前胆怯发慌,该讲的话结结巴巴甚至讲不出来;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时声音发颤、手指发抖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正常的心理现象。越是在重要场合,就越是怯场慌张;越是想努力镇静下来,就越是发慌。对于上述所说的,我想无论是谁,都或多或少有所体验吧。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情感和情绪看作是理所当然而听之任之,那就算是令我们感到难堪的情感和表现也会慢慢逐渐消失;但是,如果我们视之为一种耻辱的自卑表现而深感痛苦,极力想完全排除它,就会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表现得更加强烈、明显,引发精神交互作用。

因此,对于神经症的症状或者是自己认为不满意的情绪,越是想消除它,注意力就越是集中于此,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一旦时机成熟,便会自然彻底醒悟,从而洞察到自身的心理活动是正常的表现,这样症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当然,在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宣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情绪,或者是任由情绪所控制而胡作非为。这就涉及到我们的情绪管理问题,是情商方面需要讨论的事情了。

5、情感是依靠新的经验(行动)去体会和体验,并通过反复体验去培养的。我们反复体验努力和成功,则会培养勇气和信心;对付出艰苦的努力这种状况习以为常,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为正确的付出努力,必然会有所收获,必然会成功。与此相反,反复经历努力、失策和不成功,就会表现得更加怯懦和卑屈。这正是这条规律的写照。

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体验情感,没有经历过切身体会,就不会有情感体验。仅凭知识和理性是体会不到情感的。无论是知识多么的渊博,如果缺乏经验(即缺乏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情感也就贫乏,与人的共感世界也就狭小;反之,就算是学识不渊博,但人生经验丰富的人,其情感则会丰富,这种人善于体贴别人,使人倍感亲切、温暖。

我们的情感态度是可以培养的,但需要通过反复的体验才能培养我们的情感态度:由于反复体验努力和成功,则会培养勇气和信心;反复经历努力、失策和不成功,就会表现得更加怯懦和卑屈。这就充分肯定了行动与经验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好好体悟。

情感与行动的规律如下:
1、情感是不由人的意志自由支配的,但行动却是服从于人的意志的,虽然并非行动的全部领域都能够尽如人意的控制。我们已经知道,情感是人类内在的自然现象,有许多是我们的意志支配不到的领域;但是,我们的行动,却是受到意志支配的。即我们的情感不以意志为转移,但行动却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当然,并非行动的全部领域都能够处处尽如人意的控制。举一个以打球的行动为例,如是否去打球是可以由我们的意志和意愿去支配,但即使是专业的运动员,也无法百分之百的按照自己的欲望去打得非常好,非常完美。最多只能是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提高打球的技能而已。

再如,尽管心里不愿意去上班,但没办法还是不得不得去。不愿意去上班,是情感、情绪的作用,人虽然不可能马上改变这种情感而高高兴兴地去上班,但却能够满心不情愿地去。因为出勤这个行动,是可以受我们的意志去支配的,是否出勤,是自由的意志活动。我想,对此大家是容易理解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这条规律的原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特别是在身处困扰时,其发挥的作用更大。如对于患有神经症的病友来说,如果能够对自己的症状、痛苦、不安、疑惑、紧张等感受不管不顾,顺其自然,做到心态平和地接纳所有的一切,但在行动上就谨慎地进行、开展,对行动的结果也不强求,而是顺其自然,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我想采取上述这样的应对方式所得到的结果,与想等所谓糟糕的症状和情绪消除后再行动、否则就逃避行动所造成的结果,肯定会有天壤之别。

2、情感是伴随着行动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对此,我想大家都容易理解,也有过这种体验。(但是,对于身处郁抑的战友来说,这种体验可能会不明显。)

3、正确、积极的行动会带来愉快的情感;而错误、消极的行动会带来不愉快的情感。正确、积极的行动会带来成功,从而我们可以体验努力和成功,会培养勇气和信心而产生愉悦的感情;而错误、消极的行动会带来失败,经历努力、失策和不成功,就会表现得更加怯懦和卑屈,产生不愉快的感情。

关于行动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的判断:根据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所处的环境,凡是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必要行动,或者是自己为了上进、或从事属于自己义务范围之内的行动,就是正确的行动;反之,则为错误的行动。

4、反复采取正确、积极的行动则可培养愉快的情感态度;反复采取错误、消极的行动则会培养不愉快的情感态度。因为人的情感习性,是由于反复行动培养成的。正确、积极的行动会带来成功,我们反复体验努力和成功,则会培养勇气和信心,反复产生的愉悦感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而错误、消极的行动会带来失败,反复经历努力、失策和不成功,就会表现得更加怯懦和卑屈,反复产生的不愉快感情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相应的习性。

5、反复的错误行动所导致的不快情感态度,会伴随着反复的正确行动所形成的愉快情感态度的不断巩固而自行消失。因此,只要我们反复采取正确、积极的行动,培养成自己愉快的情感态度,那不快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消失。当然,不快的情感态度一旦固着,在开设采取正确行动之处,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原来的不快情感态度会由于改变的出现而变成了强烈的预期不安,起着阻碍正确行动的作用。但是,如果能够经受住不安和痛苦坚持努力进行正确的行动,就会取得某些成效。获得成功就会带来了过去没有过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还可隐约体验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自信,从而给自己增添继续坚持正确行动的动力。而逃避是决不会有什么成效的。怎样取舍对自己的生活有利,我想明眼人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

是否想改变、是否能够实现改变,关键在自己!!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17:53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8-25 17:30
我觉得心情和目的一样重要,做成事心情好,心情好办事效率高,形成良性循环。心情目的兼备才是成功的人生。 ...

我觉得,相对于情绪(心情),目的和行动更重要。这也是森田倡导的观点和理念。

当然,“做成事心情好,心情好办事效率高,形成良性循环。”确实如此,我们确实是需要不断形成良性循环。但对于受到症状干扰的病友来说,并不是说由于情绪不好就不能行动,只不过是效率有些受影响而已。在处于受束缚的状态时,我们只能心甘情愿地在这种状态下力所能及地积极行动,以达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这就是森田所倡导的行动本位、目的本位。这种应对方法可以让我们慢慢摆脱被束缚状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如果我们的心情不好就不去行动,或者要等我们的心情好时再去行动,就是一种情绪本位的做法,是一种逃避为所当为的做法,这种做法只能让我们深陷恶性循环,不断逃避行动,使症状更加严重、恶化。

“波波你现在经常处于怎样的心情?”我现在的心情,就是正常人都有的喜怒哀乐一般情绪,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由于我目前的心理素质(即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比我之前已经大有提高,因此平时的心情处于喜悦和平静的时候居多。就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现在,我基本上已经很少感受到抑郁的症状干扰了,但心身的一些自然反应还是有的。对于心身的自然反应,我现在的觉察能力和水平也已经大大提高了,我能够较好地利用这些心身反应的信号服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此,可以说是我学习践行心理学的一大收获吧。
因此,在我走出抑郁后,我感谢我的这段抑郁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相信我是无缘如此深入接触心理学并因此而受益的。可以说,我是因祸得福。所以,我感谢它。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18:46
晦青 发表于 15-8-25 18:10
波波 和 tangli2700、大家好:

我是诊断的双相、还是遗传的,,,并且,好像还有脑神经器质性的一些病变 ...

“好像还有脑神经器质性的一些病变(癫痫等”对于器质性的疾病,需要看专科医生去解决或者减缓,我相信,药物对此的效果会较好。

“我的一些认知和行为问题单凭药物是不行的。”确实如此。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学相关心理卫生知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学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我认为这是最好的途径。当然,如果自己没有这种悟性或能力,就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要说很早我就求助过心理咨询,可是曾经大学里类似机构和形式让我很失望,也知道那里主要是应对突发和严重心理危机的,,。之后,4年前我这儿大学医附的一个心理咨询很好的,可是,才开始不久就因为主要老师去上海而又中断了,。”就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专业人员来说,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说是正常的现实情况,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确实是不容易,但我相信整体专业人员的水平会不断提高的。

“因为我有癫痫问题,从很小(13岁)开始就要定期做脑电、脑影像等等很多检查,原来每年4次现在2次,因为项目多又特别复杂,所以对此一直很拒绝又担心,,。”我认为,“拒绝又担心”这种心态容易导致精神冲突(心理矛盾、思想矛盾),并形成精神交互,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的。我认为正确的心态是完全听从专科医生的安排进行相关检查,不必担心,更不能拒绝。毕竟,关于疾病,只有医生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除非我们能够久病成医。

“发现我担心和烦恼之外,开始对所有与“脑、大脑、电脑、、”等等事物和念头反应过敏并且过度了,我很清楚这是没必要的、是不正常的。可是,我对此毫无办法而且发展和严重了,。现在,我对电脑关机过程也变得感觉难受和不安,早晨跑步的时候看到路灯一盏一盏的熄灭了,突然人就不行了,有窒息感还有强烈的心悸,,。所以这些都会让我觉得是自己大脑在停止和关闭,而且,这种很荒谬无稽的感觉给我造成的困扰已经超过了我对大脑病变的担忧,,,。这样,我,好难受啊!!!”从你的这段描述来看,确实是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了。建议学习践行森田,我觉得森田的理念和方法挺适合应对这些问题。如果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遇到瓶颈,可以上来交流或系统咨询专业人士。

不好意思,这段时间比较忙,故今天才回复。供参考。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1:20
晦青 发表于 15-8-25 18:30
嗯,严格的来说,比如对电脑关机或者关灯,其实已经感觉不到它们与我的大脑有关(没有两者关联的环节),而 ...

森田理论认为,症状是情绪的一种表现而已。至于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症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得了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症状背后的实质。按照森田理论,说到底,症状的实质是在疑病性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契机而导致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精神交互,从而出现注意固着(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什么疾病,但在心理方面确实是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化解。森田和相关心理学已经提供了相关的化解知识和方法,你可以摸索适合自己的。

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

祝福你!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1:25
默女 发表于 15-8-25 20:49
波波现在是经济完全独立的上班族吗,觉得在用脑上受影响吗,我觉得,服药后还是有反应变慢的现象

“波波现在是经济完全独立的上班族吗”是

“觉得在用脑上受影响吗”与身处抑郁时期相比,我现在已经很满意了,基本上已经不再感受到抑郁症状干扰的现象。但是,大脑还是会容易感觉劳累。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提醒我需要适时休息的信号,对帮助自己做到劳逸结合很有帮助。

“服药后还是有反应变慢的现象”我倒没有这种感觉。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1:35
晦青 发表于 15-8-26 18:04
我还想了解森田对情绪愤怒、行为失控方面是怎样认识的?我这方面对自己很担心。

还有,害怕自己的强迫思 ...

关于情绪和行为方面,我已经在回复 东成西就 http://www.sunofus.org/bbs/forum ... 78&fromuid=3293的帖子中阐述了,供你参考

“强迫症即使愈后在认知和行为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偏差,,不知道森田对此是怎样认识和解释的。”就我了解的森田,并不会存在“强迫症即使愈后在认知和行为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偏差”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如果真正领悟了森田,我们的心理会比以前更加健康,认知和行为更加恰当。有一种说法,就是森田也是适合正常人学习和践行的,正常人学习和践行森田,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大有帮助。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1:53
风中林 发表于 15-9-1 13:28
波波大哥,还记得我吗?前三周我难受然后调整过来。最近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受了刺激,又抑郁了,情绪一落 ...

风中林,我当然记得你,前些日子你在“我的森田日记”在留下过帖子,我当时也回复过你。

“最近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受了刺激,又抑郁了,情绪一落千丈。”我们这类人如果受刺激,对情绪的影响会比常人更大,而且不容易恢复平静。可以说,这是我们这类人的特点,是抑郁的易感素质。

“晚上睡不着,半夜要打父母电话,和他们聊天,才有安全感”作为暂时的应对措施是可以的,但如果因此而形成依赖或惯性,对于我们心理的成长有害无益。

“另一方面又特别担心小孩会遗传我的病。”这种担心和焦虑可以说是一种“庸人自扰”,完全没有必要。建议你看看我给xiaoluxiaolu的回复http://www.sunofus.org/bbs/forum ... 73&fromuid=3293

“也知道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可是遇到不好的事,就是抑郁的各种症状都来了。”学习践行相关心理卫生知识(特别是森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对抑郁的预防有好处。

“半夜睡不着,特别害怕焦虑,不知道该干嘛,就很容易胡思乱想。特别痛苦啊”这些,可以说都是抑郁的症状表现。走出抑郁后(如果自己缺乏相关知识,建议借助专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回想当初,这些症状我都有,当时由于非常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感觉很无助。现在我通过积极治疗和自救走出抑郁后,反而有些感谢这段经历。正如我上面帖子中所说的那样。

我希望,有朝一日,你也能有这样的心态!祝福你!!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2:05
风中林 发表于 15-9-1 16:56
波波大哥,前段时间我买了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的书,里面要求改变认知,就是自己有不对的想法和认知要否定它 ...

“前段时间我买了伯恩斯的新情绪疗法的书,里面要求改变认知,就是自己有不对的想法和认知要否定它,这个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有没有冲突呢?或者该怎么很好的结合呢。”我觉得,在改善认知方面,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并没有冲突,两者都强调要改善认知,但改变的方法和途径就不一样。我个人认为,两者确实是可以结合使用,即如果感觉哪种方法适合自己就用哪一种,没必要管其名词叫什么。

我个人推荐你看看施旺红教授的《抑郁症的森田疗法》,里面也有我经历和总结的文章。

“我现在老是在自己预期的担心中,没有活在当下,然后这样的心态很容易让自己不好的预期成真,加重预期,不知如何改变”坚持学习践行森田,慢慢积累,会出现量变飞跃到质变的。对此,我有过亲身经历。如果感觉光靠自己无法走出来,我愿意陪伴你,前提是我的观点和理念能够引起您的共鸣,并且你能够主动的积极践行。
作者: 向往晨曦    时间: 15-9-2 22:11
看了楼主的文章,受益匪浅,得到很大的启示!会持续关注这个帖子!
楼主对大家答疑很详细很有耐心,赞一个!
阳光论坛真是自助助人的好地方!楼主的帖子很有技术含量!深感佩服!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2:12
风中林 发表于 15-9-2 11:04
今天更加难受了,感觉想用死亡来摆脱所有的痛苦,可是一想到年幼的孩子,也没用勇气去实施自杀。可是连续几 ...

这是抑郁症状比较严重时期的表现,对于此时的你来说,出现这些现象是正常的。不过,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通过积极治疗,并注意休养生息和调节,慢慢会有好转的。走出抑郁之后,这些症状(痛苦)自然就会消失了。

如果您需要系统的帮助,我愿意陪伴你一起走过这段痛苦的时期;最终,你要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争取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才能更好地防治抑郁。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 22:29
向往晨曦 发表于 15-9-2 22:11
看了楼主的文章,受益匪浅,得到很大的启示!会持续关注这个帖子!
楼主对大家答疑很详细很有耐心,赞一个 ...

很高兴我的帖子能够引起您的共鸣!

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夸奖和支持!有了你们的肯定和支持,我就会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助人助己!

我是从论坛走出来的心理咨询师,10年来积极参与论坛的共建,也在自己的签名栏中呼吁大家一起共建,自从辞去论坛的所有职务后,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应修改了自己的签名栏。不过,对于阳光论坛,我是深有感情的,并且会一直心怀感恩!
作者: 向往晨曦    时间: 15-9-2 22:36
本帖最后由 向往晨曦 于 15-9-2 23:35 编辑
波波 发表于 15-9-2 22:29
很高兴我的帖子能够引起您的共鸣!

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夸奖和支持!有了你们的肯定和支 ...


楼主是论坛的骄傲,你在论坛发光发热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
好人会有好报的,祝福!
作者: 东成西就    时间: 15-9-3 14:03
波波 发表于 15-9-2 17:09
建议你学习并践行情感和行动的相关规律 ,指导自己正确的应对负面情绪。
情感是人类内在的(属于精神心 ...

谢谢,波波
我去好好消化一下
作者: 默女    时间: 15-9-5 19:18
我吃药几年,身上出现了一些红痣,小小的,可能是蜘蛛痣,为什么吃药后会长这样的痣呢,有问题吗,可别出现在脸上。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5 20:33
默女 发表于 15-9-5 19:18
我吃药几年,身上出现了一些红痣,小小的,可能是蜘蛛痣,为什么吃药后会长这样的痣呢,有问题吗,可别出现 ...

您问的这个问题不属于心理问题,我无法解答,建议咨询医生,看看是否有答案。

我认为,你所说的红痣不一定是由于吃药造成的,具体建议你咨询你的医生。
作者: 早安晨之美    时间: 15-9-6 08:44
波波,你做的真好,是我学习的榜样!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6 09:19
早安晨之美 发表于 15-9-6 08:44
波波,你做的真好,是我学习的榜样!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6 11:00
波波大哥,谢谢你!前几天开始把药量加了半颗,很明显的晨重暮轻,去年到今年反复了非常多次,所以感觉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症状严重时就觉得熬不下去,好一些时又觉得应该可以克服过去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6 11:17
波波大哥,您实践了森田多长时间走出来的呀?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矛盾的人,自己性格内向,就特别羡慕那些外向有活力的人,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6 11:22
自己表达不太好,就特别羡慕那些与人交往时能够很好表达、口才很好的人。其实自己也知道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只是一时的羡慕也是正常的情绪表现,可是老是沉迷于对自己的自责就不对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出现在的抑郁泥潭,好起来的时候能够感知快乐。现在是完全没有开心的感觉,脑袋昏昏沉沉,反应特别慢,别人说的话总要想好久才能反应过来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6 16:16
风中林 发表于 15-9-6 11:00
波波大哥,谢谢你!前几天开始把药量加了半颗,很明显的晨重暮轻,去年到今年反复了非常多次,所以感觉对自 ...

“去年到今年反复了非常多次,所以感觉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想当初,我也是会经常反复的,但由于我应对的方法和方向正确,故我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下面是我08年的记录,供参考。
最近又经历了一次比以前的反复较为轻微的反复,再次让我体验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重要性。从这次反复的症状来看,郁抑恶魔对我的干扰已呈逐步减轻的趋势,但在抑郁症的康复过程中,“四温三寒”的康复规律在我的身上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每次的反复都不是我所能控制得了的,但总体呈螺旋上升的康复趋势,这是我每次走出反复后信心大增的重要支持因素。因为据此我可以确信,随着正确治疗和调整的坚持,我最终会顺利走出郁抑的。但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或说信念、理念)在反复期间是不可能体验得到的。(更多内容参见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32054-1-1.html

“症状严重时就觉得熬不下去,”在我们受到郁抑恶魔干扰的反复期间(此时症状有所恶化,这种恶化不是我们主观理性意志能够控制避免的),首先要做到“顺其自然”,此时的顺其自然就是要求我们在这一时期不要和郁抑恶魔作无谓的抗争(我们此时没有这个能力,连认知都是消极的),而是要坦然接纳此时不良的状态,原汁原味承受郁抑恶魔带给我们的痛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此时由于生理因素(而非单纯的心理或思想情绪问题)的影响,我们已基本被郁抑恶魔所控制,无法自动产生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扭曲、消极的。其次,我认为此时的“为所当为”就是顺应当时糟糕的状态而顺其自然的充分休养、休息,如果能够学会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技术,经常坚持放松训练、练习和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通过深呼吸、积极冥想、全身按摩等方法来达到放松恢复的目的的。此时休息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因此而自责(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自责是该时期的一个消极的症状,是一种扭曲的认知,我们需要做的是从理性上意识到这种消极认知,察知消极的认知和情绪,从而顺其自然,不必管它(仅察知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即可),任由其(消极的认知和情绪)自然的存在,通过这样的心态和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可有效消除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康复环境),要在理性上坦然面对和接纳这种糟糕的状态,不要在此时勉强自己做任何活动、工作,否则对抑郁症的康复是不利的。勉强的行动会过度消耗抑郁症康复所需要的精力和能量,从而给抑郁症的康复带来反效果,会阻碍我们的康复进程,有时还可能使我们的症状进一步恶化。

“好一些时又觉得应该可以克服过去”在状态好转时期,我们可以感觉到较为轻松,甚至会感受到愉悦,这些是我们康复的最好动力,对我们的康复有积极的重要意义,是我们抑郁症患者在康复期最好的精神体验,是一种康复的证明。并且,此时我们可以较好地行动。但就算是要行动,也要根据我们自己当时的状况来行动,适度满足我们的欲望就好。因为此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疲劳过度,否则会有反效果。而是否过度疲劳的判断标准可以根据我们的感觉,即疲劳感和厌倦感的程度。如果我们感觉到疲劳,或者厌倦感较严重的话,那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休息。此时正确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提示,马上休息,以保持我们康复所需要的精力和能量。我们的精力和能量不宜过度消耗,否则容易使我们的症状恶化。对此,我有过亲身体验。如果我们在可以承受的阈值(指精力和能量的消耗)前就注意休息,就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康复所需精力(能量),这样可大大加快我们的康复。因此,在抑郁症的康复期怎样把握好休息放松与活动行动的平衡至关重要,希望你能够体悟当中的妙处! 如果能够处理好上述的这些问题,再加上坚持药物治疗,我相信走出抑郁就是迟早的事情。

加油!坚持就会胜利!!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6 16:32
风中林 发表于 15-9-6 11:17
波波大哥,您实践了森田多长时间走出来的呀?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矛盾的人,自己性格内向,就特别羡慕那些外 ...

“波波大哥,您实践了森田多长时间走出来的呀?”我从05年底开始零星的接触,当时就引起我较为强烈的共鸣,随着我学习践行森田的深入,我对森田越发认同,至今,我学习践行森田已经有10年时间了。期间,我感觉自己的康复是逐步的,到2013年,就较少感受到症状干扰了,可以说是彻底临床治愈了。不过,如果是对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就更早已经临床治愈了。

“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矛盾的人,自己性格内向,就特别羡慕那些外向有活力的人,”你这样的心理状态容易引发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精神交互,不利于你的康复。建议您通过学习践行森田来改善你目前的心理状态,以消除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精神交互。关键点在于学会如实面对自己的现状(事实惟真),顺其自然,原样接纳,发挥自己性格良好、积极的方面。

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方面,这就是事物的两面观。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6 16:36
风中林 发表于 15-9-6 11:22
自己表达不太好,就特别羡慕那些与人交往时能够很好表达、口才很好的人。其实自己也知道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 ...

“现在是完全没有开心的感觉,脑袋昏昏沉沉,反应特别慢,别人说的话总要想好久才能反应过来”这些都是病中的一些症状表现,是暂时的。走出抑郁后,这些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

并且,经历过风雨后的我们,会更加容易体验阳光,并倍加珍惜阳光的灿烂!!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6 16:58
谢谢波波大哥。我现在明白自己的消极想法是在抑郁状态下的,等病情好转了j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6 17:09
顺其自然就是现在接纳由于抑郁带来的所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愉快,不舒服,为所当为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兴趣班这些吗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7 10:14
风中林 发表于 15-9-6 17:09
顺其自然就是现在接纳由于抑郁带来的所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愉快,不舒服,为所当为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班,做 ...

“顺其自然就是现在接纳由于抑郁带来的所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愉快,不舒服,”确实如此。

“为所当为就是硬着头皮也要上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兴趣班这些吗”为所当为的内容是因应抑郁的不同阶段而相应不同的。其原则是为所当为首先是要有利于我们抑郁的康复,其次是满足我们内心“生的欲望”和上进心,让我们行动慢慢回归良性循环,力所能及地保持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

在症状严重、状态低迷时期,此时的“为所当为”就是顺应当时糟糕的状态而顺其自然的充分休养、休息,如果能够学会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技术,经常坚持放松训练、练习和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措施让自己的心身得到放松我认为是一件值得我们坚持的事情,因为,不管我们的状态怎样,我们总有感觉到劳累的时候。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就算是以后康复了,我们的素质也决定着我们是容易感受到劳累的。

在状态好转、感觉到较为轻松时,为所当为就可以如你所说,“硬着头皮也要上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兴趣班这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此时你还要注意,不要疲劳过度,否则会有反效果。而是否过度疲劳的判断标准可以根据我们的感觉,即疲劳感和厌倦感的程度。如果我们感觉到疲劳,或者厌倦感较严重的话,那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休息。此时正确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提示,马上休息,以保持我们康复所需要的精力和能量。我们的精力和能量不宜过度消耗,否则容易使我们的症状恶化。

上述这些,其实我在昨天回复你的帖子中已经说明了,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和践行,对走出抑郁好有好处的。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7 10:27
目前情况上班是必须去的,而且去上班,也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完全纠结于自己的不良状态中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7 10:44
其实最近几次的反复,情绪走下坡路时我自己有所察觉,都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上发生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动,然后就各种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将困难放大。虽然自己有察觉,但是不知道怎么减少那种精神交互作用。看了新情绪疗法,有一种办法是否定自己的扭曲的认知。我感觉状态好的时候确实可以,就是状态不好时那些反驳的话好像也很难说服自己。最近还是早醒,今天起来晨跑,根据自身状态,比过去状态好时又减慢速度慢慢跑,跑的过程采取宣誓法告诉自己我会好起来,家里发生的事也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也可能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7 10:46
也可能是药物发挥了作用,因为最近几天加了半棵药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7 10:49
波波大哥,请教你,你在过去抑郁期间,采取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的认知呀?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7 11:00
风中林 发表于 15-9-7 10:44
其实最近几次的反复,情绪走下坡路时我自己有所察觉,都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上发生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动,然 ...

“其实最近几次的反复,情绪走下坡路时我自己有所察觉,”这种觉察能力的提高,说明你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在觉察的基础上,我们慢慢就会学会怎样去正确应对。

“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上发生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动,然后就各种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将困难放大。”这可以说是你目前心理反应的一种自动模式,建议通过事实惟真,顺其自然,原样接纳等消除自己的精神冲突(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精神交互。

“看了新情绪疗法,有一种办法是否定自己的扭曲的认知。我感觉状态好的时候确实可以,就是状态不好时那些反驳的话好像也很难说服自己。”既然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感觉没办法说服自己,就没必要教条式的勉强使用。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7 11:07
风中林 发表于 15-9-7 10:49
波波大哥,请教你,你在过去抑郁期间,采取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的认知呀?

在症状严重、状态低迷期间,我并不勉强自己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也不苛求去改变认知。就我的经历,此时,认知的消极和扭曲都是正常现象,觉知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到原样接纳,就不会加剧自己的灾难化认知。不管此时多么痛苦,我都会原汁原味地承受和忍受,并且坚持治疗、休养和调节,静待好转期的到来。

这些,在我的经历帖子中都有描述,建议您能够看看,减少自己的无助和迷惘。
作者: 风中林    时间: 15-9-7 12:02
你的帖子有读过哦。就是一次次的反复,让我思考在好转期时该如何做才能改变认知,做到不被恶劣情绪牵着鼻子走,导致滑向抑郁的深渊z
作者: 山中牛    时间: 15-9-10 10:10
看了波波的分享,非常受启发。感觉到波波在行善积德啊。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10 15:15
山中牛 发表于 15-9-10 10:10
看了波波的分享,非常受启发。感觉到波波在行善积德啊。

谢谢牛牛的鼓励和支持,很高兴能够引起您的共鸣!
作者: 需要别人的关爱    时间: 15-9-19 15:48
波波您好,我在“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这本书看到一句话:如果不偏颇、不执着于自我的小圈子,就会做到没有嫉妒心,对他人也能具有同情心。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谢谢!
作者: 银碗盛雪    时间: 15-9-20 22:07
支持一下。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1 11:35
需要别人的关爱 发表于 15-9-19 15:48
波波您好,我在“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这本书看到一句话:如果不偏颇、不执着于自我的小圈子,就 ...

由于我没有看到您所摘录的这句话的前后文,故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这句话是描述的是在人际交往或为人处世方面的心理现象或活动。不知您在理解这句话上具体的困惑在哪?如果单是这句话,从字面上应该不难理解。“不偏颇、不执着”、“没有嫉妒心”、“具有同情心”是我们应有的心态和做法,这些心态和做法是健康的、建设性的,对于我们减少困扰和心理冲突、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都有好处。

森田理论认为,没必要拘泥于琐碎小事,故在实施森田疗法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特别介意的零碎小事的问题,不要回应,也不要回答其相关的问题,而是告诉患者要取消拘泥于琐碎小事的做法。不加介意的人,事事顺其自然,既不勉强从事,也不陷入拘泥。要治好神经质症患者,就必须端正其人生观,使其改善认知,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这些,只有通过自我实践才能有所体会。

理论要想对我们的生活有实际作用,就必须要通过我们亲身的实践,要有实际体验的经历。因此,森田理论是非常注重于通过实践体验去理解的。

在践行森田疗法时,注意不要拘泥于理论,不要把自己的情况机械的与理论对照而勉强用理论来矫正自己哪里好或不好。最好切莫如此。

为人处世的一些要点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不负有责任的地方。每天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反倒使精神上增加许多痛苦。身处迷妄时,如果自己不能渐渐地积累起来(通过学习和践行去体验)自己本身的体会与知识,而只想徒有其表或应付敷衍,反倒是有害无益的。患者要打消企图利用知识来否定或埋没自己情感的想法,否则不但徒劳无益,反而会深受其害。一味企图回避痛苦,反而会无休止地被痛苦所追逼;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无论怎样痛苦,除了正视眼前生活的现状则别无他法”的态度去面对,无论多么痛苦,都勇于面对,顺应自然地感受人生的本色。

为人要经常自我反省,只有知道羞耻,才能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如果把自己的羞耻有意识地加以掩盖,就会陷入虚伪,之后,后悔、悲观、自卑等等也将持续发生,从而会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需要在交际活动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交际技能,但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人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最好是所进行的活动经常是出自自己本意的,而且自己要尽量少给别人添麻烦。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9-21 21:08
波波现在怎么用药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2 23:18
每天早上1粒百忧解
作者: 需要别人的关爱    时间: 15-9-23 14:12
谢谢波波的解答!
作者: 需要别人的关爱    时间: 15-9-23 14:12
谢谢波波的解答!
作者: 需要别人的关爱    时间: 15-9-23 14:19
谢谢波波的解答!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9-23 21:21
波波 发表于 15-8-20 16:52
"为所当为就不适合抑郁症。抑郁来袭时患者又懒又困,这时最重要的是休息,如果勉强去做反而会增加患者的 ...

《抑郁症的森田疗法》在哪里可以买到?或者有沒有电子书?
作者: 波波    时间: 15-9-24 15:51
阳光达人 发表于 15-9-23 21:21
《抑郁症的森田疗法》在哪里可以买到?或者有沒有电子书?

当当网就有
作者: 阳光达人    时间: 15-9-26 19:17
波波你有神经症吗
作者: 默女    时间: 15-9-26 20:02
没有你还能认识波波吗,不能,但正如波波所说,从某种角度我们感谢抑郁,我颇有同感,抑郁让我认识了病太的自己并以此为改变病太人生的转机。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