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电影《模仿游戏》,是关于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的故事,拍的挺不错,卷福演得也挺好。
从图灵的传记看,他确实有不少自闭症特征。在我看来,影片对他这些特征的描写是相当准确的。当然,那个年代还没有自闭症一说,影片也没有给他贴标签的意思,只是描写一个特立独行的天才。尽管如此,他们显然下了功夫,很专业。
片中的一段对话,非常典型地表现了自闭症思维和NT思维的错位,很有意思。我把它贴在下面,圆括弧里是对情境的描述,方括弧里是我对人物心理的解读,不一定对,供参考。
二战时,艾伦和几个同事同属一个破译小组,试图破译德军密码。他们在同一个大房子里工作。一天:
同事1:我们几个要去吃个午饭。【意思是:你要不要一起去?】
(艾伦在低头忙自己的,没反应) 【他没觉得和自己有关】
同事1:艾伦?【以为他没听见】
艾伦: 哎。
同事1: 我是说,我们要出去吃个午饭。
(艾伦还是忙自己的,没吭声) 【还是觉得和自己无关】
同事1:艾伦?
艾伦: 哎。
同事1: 你听见我的话了吗?
艾伦: 听见了。 【对直接的提问做出反应】
同事1: 我刚才说的是,我们要出去吃。。。嘿嘿,我好像开始有点唠叨了。 【自嘲,因为是第三遍问了】
艾伦: 什么唠叨?【没把前几句联系起来理解】
同事1: 我刚才问你,你是不是愿意和我们一起出去吃个午饭。
艾伦: 呃,不是,你刚才说的是“你们”要出去吃个午饭。(表情严肃)【这是他的真实理解,他只听了字面意思,听不出意图】
同事1:(显出不快)我是不是哪点冒犯你了? 【好心拉你吃饭,还错了?】
艾伦:(诧异)你怎么会这样想?【真心不明白这是哪儿跟哪儿】
同事1: (耐着性子)那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吃午饭?
艾伦: 是午饭时间了吗?【纯粹想知道现在是否午饭时间,否则不明白为啥要说午饭的事】
同事2: (失去耐心)天!艾伦,不过是三明治而已。【你怎么这么较真?我们不过是想休息一下,简单吃点东西】
艾伦: 什么是三明治而已?【没有把上句话放在整个对话中理解,不知道为何冒出三明治一说】
同事2: 午饭。
艾伦: 哦,我不喜欢三明治。【对整个对话还是没有整体的理解,回答的只是上一句。】
(同事们需要知道的是你去还是不去,而不是你是否喜欢三明治。到此,NT们气绝,但脸上不动声色。)
同事1: 算了。【放弃】。
同事2: (感觉不吐不快) 你知道吗,艾伦?谁想耍天才的大牌,他必须是个天才。而我们几个才是搞出了点眉目的人,不是吗?【以为艾伦的行为出于傲慢,所以以傲慢回击——你有什么了不起?】
艾伦: 真的吗?【对冒犯无感,只是机械回应】
同事2: 当然。我们通过分析字母分布的规律,破译了几个德军密电。
艾伦: 哦,一块坏了的钟表一天也有两次能报准时间。那不算进展。我正在设计的机器可以让我们每天都可以瞬时破译每一个密电。【自己觉得是在陈述事实,但起到了冒犯的效果。在说到他的机器时有点亢奋】
同事3: (插进来) 谁饿了?(谁都没回答)咱们走吧。 【感到气氛紧张,转移话题,走为上】
艾伦: 我饿了。【对他人的不快和紧张气氛毫无察觉,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所有人,只是机械地回答上一个问题】
同事1: 什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不是不想去吃饭吗?而且你刚冒犯了我们大家,谁在乎你饿不饿】
艾伦: 彼得刚才问谁饿了。能不能给我带一份汤回来?【还是对整体对话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只是回答上一句,没有考虑效果】
(同事们一个个转身走出屋子,边走边交换着眼神,感到匪夷所思。究竟有没有人给他带汤回来,影片没演)
艾伦·图灵在制作他的破译机时,思维不是碎片化的,那是他的自由王国,他在里面可以任意驰骋,所有东西都是互相关联的,所有的关联都有其逻辑,那是一个整体。但是出了他的自由王国,特别是在面对面的社交中,他的思维就碎片了,别人的每句话都被他听成是孤立的,没有上下逻辑。其实,那些句子是被意图和情境连接起来的。
Theory of Mind,即想法解读,就是指这种情况。这有时也叫“读心”(mind reading)问题,或“心盲”(mind blind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