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也许我真的快要可以解脱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6 21:50
标题: 也许我真的快要可以解脱了...
我最后的支柱:家庭也快要离我而去. 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这对于以前来说太好不过了.为什么现在我眼泪一直流着不停......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6 22:06
上帝做不成,做死神也好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2:08
不是一个神话故事,而是为了使你领悟一个道理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拙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 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的抱着……
故事结束了,你能领会蛛儿最后一刻的所说的话吗?“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2:12
想起一个为时三天的心理训练.其中一个环节是一群人围住一个人,周围的人像发了疯似地,一边跳,一边张牙舞爪、声嘶力竭地大声齐喊,逼问中间的人:“要什么,要什么,要什么……”“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

不知为什么会想起这个场景。只不过自己也想喊一喊,“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情……“感到自己20岁时对爱情的理解和10岁时的理解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但我想自己30、40岁时对爱情的理解如果还与20岁时一样的话,我就要为自己感到悲哀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爱得执著,爱得美,但是不是有点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之嫌呢?如果我们象个孩子似的,哪怕手里握着一只香酥美味的馅饼,但也不停地哭闹,甚至把馅饼摔在地上,只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那块蛋糕,那么,我们就永远只是任性地,长不大的孩子。

歌里唱”该出手是就出手“,是不是也该对自己唱一句”该放手时就放手“呢?不只是放手,还应该把那颗心真正地放下。祝福自己爱的人,善待爱自己的人,尊重自己的感情。珍惜自己对别人的爱,也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爱。懂得珍惜,我们就能抓到幸福。

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总也不悟,四千年总该悟了吧。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2:21
骆润法随笔 > 船到桥头自会直



      说起来,我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人,这些重要的人又恰恰在我非常时期给了我非常的帮助。
      第一个给予我重要帮助的是我姨娘陈志娟。那时候,我刚读小学,父亲在单位里根本没时间管我,母亲也常常白天昼夜地工作,偶尔挤点时间出来背我上学或放学时背我回家,那段时间,背得我最多的是我姨娘。
      我姨娘当时还是个姑娘,又没有工作,于是我母亲让她到我家里来拼麻布花,顺便也可以照看一下家里。于是,每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门口就会出现我姨娘的身影,每天放学背我回家也就成了她的一个工作任务。

      小学毕业后,我来到绍兴一中,同学们对我很好,常常帮助我。有几个同学的名字我至今还记得,他们是:宣国梁、张宏梁、王国伟等,在他们的背上,我体会到了人间关爱的温暖。

      八一年,我离开了学校。由于找不到工作,我在父亲单位门口摆了个小摊,买些香烟、啤酒和小杂货。由于自己行动不便,再加上从来没有走出过外面,我很担心被人欺侮。可能是父亲那时有点权,帮我的人也比较多,使我在外面摆摊的七年中充满了快乐和温暖。
      有两位退休师傅,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直至今天,我还一直怀念着他们(虽然他们现在都已相继去世)。
      第一个叫周瑞卿,他是个孤寡老人,他对待我非常好,一直把我当作自己的小辈一样看待。
      每天早晨,父亲摆好小摊就去上班,很多细节和事情都来不及做。我坐在小摊前,俨如一位售货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时,周师傅走出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和我去食堂冲杯茶。我记得有个夏天的早晨,他给我冲好茶后,滚热的水烫得他无法拿杯子,于是他一只手拿了个纸垫托在杯底下,另一只手用两只指尖扶住杯口,就这样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把茶水送到了我面前。
      他一直没有成家,性格也比较乖僻,眼神和嘴角时常会流露出看破红尘的傲样,也很少有笑容。许多人都说他很难相处,但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他的笑脸,在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漾溢着。这个时候,因孤僻而傲桀的眼神会变得充满柔意和爱怜。
      他喜欢越剧,手里常常捧着一只收音机,因此他的身边经常会传来优扬的戏曲。
      他有个老表在柯桥,一到春天,老表就会给他送来一大包茶叶,他就会取一半送到我手里,一再强调自己吃不完,我那时候的茶叶几乎都是他送的。
      一个人,一旦在心里接纳了另一个人,他就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牵肠挂肚。我想,周师傅已经把我当作了他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他孤寂的心里,同样也需要这份情感寄托。

      另一个叫柯国芳,也是个没有家室的退休师傅。据说他参加工作的时间是1947年,在宁波警察局。
      他脾气较固执,爱打抱不平,而且因为解放前曾在国民党当局工作过,文革时期,遭受了严重迫害。母亲故世时据说口眼都没有闭,这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而永久的愧疚烙印,也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乖僻桀傲。
      由于没有家庭,每天中午或傍晚时候,他就到公司食堂里来买饭(文革结束后他被安置在父亲单位里直至退休)。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我摊上少了啤酒香烟,就会从传达室的柜子里帮我把货补上,再把我的瓶子一只只擦干净。
      同时,他经常会说些诙谐幽默话以增加活泼气氛(他在别人面前始终绷着脸,薄薄的嘴唇经常闭得严严,给人一副冷漠的样子)。
      我们就这样一直交往着,直到他去世,而他也把我当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组成。每年年底,他自己买新日历的时候,总忘不了给我带一本过来。
      他虽然性格乖僻,但如果有人亲切地叫他一声“柯师傅”,他就会高兴得唠叨几天。在我看来,在他看似桀傲冷漠的内心深处,其实很寂寞,很需要一份关爱和问候,。

      张九华,是那段时期里年龄和我相仿的知友,这位癯瘦而精练的朋友给过我很多帮助。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带着我去外面散散心,或去书店买书。解放南路的“古旧书店”是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我的很多字帖和毛笔都是以前在那里买的。由于我无法站立,每次找字帖时他就把我背在背上,当我想找架子下面的字帖时,他俯下身去;当我想找架子顶上的字帖时,他就踮起脚,让我看得高一点。这种特殊的找书方式给那里的营业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十多年后,我单独去那里买字帖时,他们还经常问起他的情况。
      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这就是我在摆摊几年中给过我帮助,影响最深的几位好朋友。
      当然,帮助过我的人太多了,但那段时期,他们那样执着,真诚甚至于无怨无悔的帮助使我直到现在还怀着感恩的心情。


      我这个人懂事比较早,记得在我八岁时,有一天奶奶抱着我去鲤鱼桥旁的一家剃头店剃头,在奶奶的怀里,我感到一种温暖。但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突然有过这样一种想法:现在我还小,奶奶可以抱着我去剃头,可如果我以后长大了,奶奶老了怎么办?谁来抱我呢?奶奶不可能一直抱着我去剃头。
      这个想法让我难过了好几天。
      那时不光母亲担心,担心我长大后有没有饭吃,连我自己有时候也常常会怔怔地望着天空,想着自己的将来。

      我这个人特别怕冷,冬天的时候,我的脚冷得没有知觉,冻疮烂得不成样子。后来母亲想了个办法,用布做成一个棉袋,里面放个热水袋,然后我把脚伸入棉袋里,这样可以起到保暖作用。摆摊那阵子,经常有一些退休师傅帮我去食堂灌水。
      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沥沥细雨,我坐在店里,手里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热水袋,怔怔地望着那密集的雨点出神:将来如果我找到了工作,在单位里我还能这样用棉袋套着脚吗?下雨天又有谁送我去上班呢?
      每天摆摊卖东西,这不是我的理想。但我又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这样一想,担心的已经不仅仅是热水袋的事了,我也开始由茫然变得痛苦起来。
      幸运的是,我一直处在被家人朋友关心帮助的温暖中,也挣脱了摆摊小生计,找到了一份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
      而冬天给我冲热水袋的人由父母、弟妹、退休工人到现在办公小姐、助手和妻子。
      或许,冥冥之中,有一个神灵在关注着我。

      九六年夏天,我的电脑培训中心已经有了点小名气,但环境设备还很简单,十二平方米培训场地、五台电脑、五台小霸王学习机,从外面看来,就是一间很简陋的老式排门旧店面。
      有一天,我和助手钱宝水从外面办事回来,忽然有个想法,想去外面租房子,把培训中心装修得漂亮宽敞一点。于是我用试探的口吻和母亲商量,谁知母亲一听就瞪起了眼:去外面搞,没有生意怎么办?我可没有钱给你投资。
      九六年底,我再一次谈及此事,但由于没有经济实力,也不知道学校能否生存下去,对前途比较担心。如果去外面发展风险会更大,我也没有人照顾。刚好绍报的许文豹也在,一起劝我:还是这样好,生活上也有家人照顾。如果去外面搞,压力大,吃饭什么的很不方便,反正什么都不好。
终于,九八年的城市广场修建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培训中心刚创办时,学生钱宝水给了我很多帮助,九六年三月底他离开时,飞达正在扩大之中,特别需要员工,所以心里很焦灼,这时,李冰出现了,一位忠厚又忠诚的学生朋友。
于是,我的身边又有了得力的助手。
      有时候我想,人的一生,能遇到很多朋友,但想遇上一位知心朋友,需要缘分。而如果要遇上一位忠诚的朋友,这不仅仅靠缘分,这需要千年的修功。

      从我出生以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家庭,包括以前摆小摊、开打印店、搞电脑培训,我都是工作生活在一起。因为行动不便,随时都需要家人照顾,如果去外面生活,会很不方便,这也是母亲生前一直最担心的。但是,二OO四年出现的问题让我从学校里搬出来住,当时是有点担心,担心上下班的不方便。但问题终究没有如她们以前所担心的那样严重,李冰承担起了我的每天上下班接送(那时他住在缪家桥预备团里面,离我家很近)。一年后,他新房子弄好,搬到了龙洲花园,接送我不怎么方便了。
      这里,老丁出现了。
      这位下岗员工比较忠厚,会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文笔也不错,昔日曾在单位里做过文员工作。更棒的是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推着我的轮椅走,身体也比较强壮。
      他成了我的专职帮手,也是我第一次找的专职助手。每天接送我上班下班,也陪我一起去青岛、上海、桂林办事。
      我又遇上了一位很需要的员工。
      其实员工不在乎学历,也不在乎外表,适合自己需求的往往是最好的。
      我经常在想,冥冥之中,一定有一位神在默默注视着我,帮助着我。
      我该怎么报答你,我的神。

写于二OO六年九月十二日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6 22:25
已经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何来现在的幸福.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6 22:28
只是找不到以前的那份勇气,现在正在寻找着也在思考着...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3:24
原帖由 得不到 于 07-4-6 22:12 发表
想起一个为时三天的心理训练.其中一个环节是一群人围住一个人,周围的人像发了疯似地,一边跳,一边张牙舞爪、声嘶力竭地大声齐喊,逼问中间的人:“要什么,要什么,要什么……”“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爱得执著,爱得美,但是不是有点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之嫌呢?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3:30
标题: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你无法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也无法选择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无法选择是男是女,也无法选择家世与背景。人生中所要面对的悲欢离合,疾病与痛苦等等都不会预先告之,也无法轻易抹杀。那么,人生所最终拥有的也只是从你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始,闭上眼睛告别这个世界终的那么几十年而已。人生中的迷惑与陷阱多如牛毛,金钱,名利,美人,醇酒,甚至疾病痛苦都会让人沦陷,这时候的人们总会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伤痛自己所失去的,从而忘记了自己其实就是在使用自己的生命而已。每一个早晨,每一个黄昏,每一顿饭,每一种心情都是人在使用自己的生命时的一种感悟,没必要去羡慕别人,也没必要伤痛自身。这是生命所带来的过程,也是使用人生时所必然产生的情感。每个人由于人生的所有权无法控制,使用的过程也自然不同。
  因为所有权既然不归你,所以最好的人生就是安享自己的生命,体验每一种心情,鸟鸣、花香、亲情、爱情,甚至清风与细雨,使用完了,自然得交回所有权。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都相同。
  坦然面对人生百变,体味悲欢离合,不要对自己的人生太过苛求,人生就应如一句古语所说:“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作者: 得不到    时间: 07-4-6 23:35
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188-1-1.html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7 00:03
思考完毕,我爸还爱着我,我也还爱着我自己,所以我必须坚强的活到没人爱我,自己也不爱自己了那天... 只是累的感觉又来了,只能对它说好久不见... 希望过一段时间能够再把它赶走...
作者: 无视上帝    时间: 07-4-7 00:05
得不到  朋友...谢谢你的一直回复.
作者: 佳钰    时间: 07-4-7 00:49
再坚持三天!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07-4-7 08:03
给厌倦了人生的朋友(沧海月明)


厌倦了,真的?
厌倦了,真的!

厌倦了,真的.
再见了,灿烂的阳光
再见了,宛转的小鸟
再见了,芬芳的娇艳的花朵
再见了,母亲的怀抱
再见了,爱人的蜜吻
再见了,儿女的娇嗔
再见了,早晨的风
再见了,雨后的虹
再见了,夜空的星辰

这个世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再见了!这一切!

今日离开,明天,
便都将不属于我了!
真的再见了!

厌倦了,真的?
厌倦了吗,
亲爱的朋友?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0
内心的安详与快乐


丹增嘉措活佛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普遍认为快乐是存在于外在物质上的,从而引发盲目冲动地去贪恋、去执着追求。不过,追求外在物质所产生的快乐并不可靠。一切外在的物质,都是虚假的世俗法,它们往往欺骗着我们从眼识(以及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到意识间的感官。那些未证悟的人们,会经常跟着外在物质的假相跑,变得迷惑彷徨……
  我们所处的这个花花世界极具诱惑力,而人们的心也是飘摇不定毫无主见,导致心识被外境物质所控制,极不稳定,变化很大。举个例子来说,回忆自己从童年到现在的经历,思想认识的更替变化是如此频繁。过去判断为千真万确的事情,现在很多都成了错误的;过去认为是真理的,而现在有许多变成了谬误;过去认为是谬误的,但现在有许多变成了真理……由于看到如此变化的现像,不禁使人感到,过去和现在的想法的确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与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可见,我们已经被心欺骗了多少次呀!诚如佛经中说,“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圣者之道有何用?!”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0
从无始乃至于今天,外境欺骗了感官,感官欺骗了我们……这一道理就如同西藏谚语所言,“仇人欺骗儿子,儿子欺骗父亲”。因此,不牢靠的基础——感官,依虚假世界所产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面我们先从身识——身体的感觉说起。例如,当感到寒冷而难受时,就希望得到热的温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温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十分烦热,进而身体就难以忍受了——由此可见,从热的温暖所产生的安乐也不是绝对的。再比如,坐久了会感到烦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由此会觉得舒服。然而,走的时间长了,舒服感会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式所得来的安乐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假如从热的感觉中得到的舒服是绝对的快乐,那么,即使处在燥热的环境中,也应该感到安乐,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快乐的产生又需要在某种条件——冷气的加入下才能重新获得。从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必须以长时间久坐为前提条件……否则,安乐怎有可能产生呢?
  如果存在绝对的安乐感,就不应该需要其它条件。因为,其本身自可产生快乐。但是,实际情形不是这样。这种世间的快乐,在龙树菩萨所著的《宝?论》和圣天菩萨著的《中观四百颂》中都取名为“改变痛苦形式的快乐”。它意思是讲,某种痛苦仅仅是改变了形式,即成为所谓的快乐,其实,它本身并非是真正的快乐。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0
同样,意识的感觉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从感情方面说,有些年轻人遇到了称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时,对方的每个言谈举止都是那么的可爱且百看不厌,仿佛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要是没有了对方,就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脸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对方在一起的情意绵绵欢乐幸福,好象用世间所有美妙言辞都无法表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但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还需要面临许多考验……一般人的内心世界根本不自在,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无法和谐统一的。事实往往是这样,当炽热的感情稍为冷却,而理智战胜感情时,也许你就会发现对方发生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以前的人怎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此时,一看到对方,就心厌情忿。以前依靠对方所产生的快乐,现在则完全被痛苦所取代。因为误会而结合,因为理解而分开。最终事情到底是否如此,只要问一问那些离了婚的人士就明白了……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1
的确,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这种变化也是非常迅疾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论何时何地,永恒的安祥是难以获得的。如此看来,我们的心理感觉并不是一牢永固,如果真正的快乐存在于外境当中,那么,用游戏和歌舞的欢乐,对于那些因失去儿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们来讲,也应该使他们心生欢喜。但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给他们这样做,必然会加剧他们的痛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假使欲令他们快乐,那所必需的首要条件就是先要他们心情开朗——把心锁打……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仅仅是生起快乐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们因为愚昧的缘故,自以为一切快乐都能从外境获得,这种习气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往往极力追求外在物质的欢乐,这有巨大的危险性。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获得了少许快乐,也极易被外境所转,而最终成为痛苦。他们追求外在快乐的行为,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米拉日巴尊者曾说:“内在欢乐尚未得,外在快乐皆苦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质方面的进步,与精神方面的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竞争局面与日俱增。为了追逐名利,人们不择手段,争前恐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可否认,有的人采用合法与不合法的手段,的确获得了些许成功。这些人的富有生活,对于弱小贫穷者来说,都是梦所不及的。有的人对他们羡慕不已,会不由自主地蜂拥而上,迎合奉承、谄言献媚……实际上,那些权利与金钱,正如借来之物一样,你仅可以暂时享用,但并不能永远属于你,对于这个道理又有谁能够知晓呢?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1
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仍没有满足之时,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某些已有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们欲望膨胀,对外在物质的贪婪达到了极限,而这种贪欲却永无休止……在此情况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财富,那些灾难又接踵而至……这时,以前所有的欢乐幸福都变成了记忆中的痕迹,是再也回不来了,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无益处的。亲朋好友会远离,而围聚在自己身边的人却是相互讥讽责怪,喋喋不休……此时此刻,这个人内心中熊熊燃烧着悔恨之火,所有希望都变得十分渺茫,最后连活下去的勇气也丧失了。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暂时没有丧失名利地位,但是,他们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虑着利害得失,一直都被焦虑所困扰,从而在精神上不断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们不仅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在前进过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们的内心总觉得如履薄冰,心惊胆颤。虽然尽可以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物质享受,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安祥与恬静。因此,外在物质的快乐并非可靠,它是不健康的快乐。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想,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期间,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是不太现实的,对此我并未加以否定。我想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健康的快乐,必须依靠内心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质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对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认识上出错,这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我们以内心为主要目标去追求,由此获得自在的话,那么,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与刺激,也不会产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会在人生之路上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又有人会想,追求内心快乐是否妨碍到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认为,这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们的内心没有安祥自在,那么,不管外在东西多么美丽漂亮,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假若我们的内心已然悠闲自得,那么,对于外在物质品味,自然会感到快乐。
  我们上面所阐明的情况,是针对一般尚未达到高水平的修行者而言,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完全脱离外在物质的快乐。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们是不被外在物质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内心的力量来达到自在洒脱,对于一切都感到纯粹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安乐三昧。在《父母相会经》中说:“有一种禅定名叫安乐三摩地,若获得了此种三摩地的大菩萨,他们所感受到的万法皆是快乐的。”这句话在一般人看来,肯定会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们却不应该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会觉得这个道理太过于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认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现实的快乐,现实的快乐也不一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失望。所以,过于的乐观与过于的悲观都是错误的。对于我们一般人,要想获得佛与菩萨所具有的快乐,也许还要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内心的快乐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承受,而不应该是消极地遗弃。
  内心的安祥与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乐,都是不堪与之相比的。心里的欢乐和外在的欢乐二者的区别用一句比喻来说就是,通过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欢乐,就如同搔痒而出现的欢乐一样,从内心中获得的欢乐,就如同摆脱瘙痒(皮肤病)之苦的欢乐一样。搔痒从开始到把患处抓伤,尽管觉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难受。与此同理,依赖对世间的欲求所得到的快乐,从开始享受到结束,自以为是快乐,但是实质上并未超越坏苦的范畴。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觉就会越大。反过来讲,摆脱了瘙痒之苦的欢乐,虽然没有瞬间短暂的变化所产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质却是真正的快乐,无论怎样去享受它,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样,内心的安乐,虽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污的零星所现的快乐,然而,它的性质是一种本质的欢乐。无论怎样享用它,都没有丝毫的变化。这就是它的特点。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1
针对这些情况,龙树菩萨阐述道:“搔痒所出之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享受欲求之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对于世间欲求的快乐(外在的快乐)和内在的安乐两者之间的差异,无著菩萨进一步讲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只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欢乐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为什么呢?依靠吃喝玩乐等得到的欢乐:是不能遍及全身;这种快乐是依靠外界某种条件产生的,因此,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这种快乐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结束;这种快乐是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基础。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乐:是遍及全身;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这种快乐在享受中恒久不被享受所结束;它不会产生任何烦恼和痛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快乐的确是有很大区别的。
  获得内心真正安乐的人们,无论怎样做,对他们来说都是欢乐的。即便他们缺吃少穿,没有可亲可爱的亲友,也许甚至饱受饥渴与寒风刺骨的折磨,但他们内心仍然是喜洋洋乐融融的。此时,是真正达到了“乐中最殊胜,内心即安祥”的境界。
  米拉日巴尊者对他的现状曾这样描述说:“见其住所如兽穴,他人观之心恐慌;见其饭菜如狗食,他人观之胃呕光;见其身体如骷髅,仇敌观之泪满眶;见其内心如佛陀,如来观之生欢喜”。这个道歌是尊者唱给他自己妹妹听的,我们听了以后,也许尊者的身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起当时的情景,就会百感交集。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2
本来尊者米拉日巴兄妹两人,父母在世时,算得上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因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离开了人间,他们不再拥有自家积累的财产,亲戚们成了他们的仇人,一家人受尽了苦难。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痛苦折磨之后,尊者米拉日巴不得不离开家乡,与亲爱的母亲生离死别。
  多年后,他怀着见一次母亲的愿望回到了家乡,可是母亲已经去世,妹妹也流落他乡。剩下的只有茅草丛生的残墙,愈加令人感到悲伤。后来,他到了山上修行,一直也没有见到妹妹。这次突然见到她,假如他是一般人,心里又有如何的感受呢?
  对于妹妹来说,当然内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母亲在世时,母女俩人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凄惨地死去,留下她孤身一人,流离失所……这些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中,已经有许多年了,一直没有找到能够倾吐心里话的人,这次终于遇到了!可叹的是,这位哥哥已经不象个人样,而象个山中的野兽。他的身上长满了绿毛,眼睛凹陷,瘦骨嶙峋,手脚都象是快要断了似的。她看到这个样子,心里充满无限悲伤。她哭泣着对尊者说:“哥哥,阿妈是想念着你而悲惨去世的,除了我以外,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后来,我无法在家里继续呆下去,只好到处漂泊流浪。我不知道哥哥你是死是活,我想要是哥哥你没有死的话,你肯定活得会比较好。可是,我见到的你怎么是这副样子呢?而我的情况就是你眼里所见到的。象我们兄妹俩这么苦的人恐怕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说完,呼喊着父母的名字大哭起来……本来非常安静的岩洞里,突然间,尊者米拉日巴的道歌声和妹妹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就象是在表演一场相聚无常的悲剧。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2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世俗人和修行者面对痛苦的态度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修行者对待痛苦的洒脱风范。
  内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不会受其挟制和役使,就象尊者米拉日巴一样,他是我们真正追求解脱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辉煌的历程。对于这样的一位勇敢者,无论是什么样的痛苦和伤害,都无所畏惧。在这种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内心永远是安乐的。他们实现了永久的理想,而对于世间任何快乐都无所羡慕,从而,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说:
  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
  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
  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
  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
  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
  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
  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
  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我们在阅读了这些大成就者的传记后,会油然生起猛烈的信心。的确如此,他们有与众不同的殊胜安乐。这样看来,大成就者们所得到的快乐,以及实现人生的价值,是远远高于世俗快乐和世俗人生标准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而高尚的目标,去努力追求殊胜永恒的安乐。这样的究竟安乐是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之中的,若能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作者: xlhljp    时间: 07-4-7 23:13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阅读此书的有缘者:

了悟自性光明大圆满!
人生之路安乐得解脱!
吉祥圆满!
作者: CXM    时间: 07-4-9 10:27
人生都是苦乐参半的,只是苦时记在心,乐时不在意罢了。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