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直面悲伤,学会倾听倾诉”公益讲座 [打印本页]

作者: 长风    时间: 15-6-17 22:56
标题: “直面悲伤,学会倾听倾诉”公益讲座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今天如此,明天也会如此,生活将照常进行下去。可是突然有一天,意外事件发生,打断了我们业已习惯的生活。正如6月1日“东方之星”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倾覆,我们听到了一位遇难老人儿子的心声:“父亲一辈子为我活着,我却送他上了这条船。”
生活中在遇到失恋、失去亲人以及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悲伤,正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活动简介
   “直面悲伤,学会倾听倾诉”公益讲座是由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协办的公益活动旨在帮助有相关需求的公益机构、志愿者及热心人士通过学习“倾听倾诉”等面对和处理悲伤的技巧,更好地去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和帮助身边悲伤的人
   6月25日晚,在鸿芷咖啡馆,我们特邀心理专家、知名公益人贾晓明老师与大家分享“直面悲伤,学会倾听倾诉”公益讲座,欢迎有相关需求的公益机构和志愿者以及关爱自我、关爱身边人的朋友报名参加

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5年6月25日(周四),下午6:30签到
2、活动地点:鸿芷咖啡馆 (北京市东城区南竹竿胡同2号 银河SOHO A座3层10320)
3、活动内容: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贾晓明老师做“直面悲伤,学会倾听倾诉”公益讲座

参加方法


请点击网址“http://f.lingxi360.com/f/j027kr(在北京)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及联络方式,提交报名表格。

联系人:长风

联系电话:18911393217




专家介绍

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系统接受了精神分析连续培训、人本主义取向心理咨询培训。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80年代末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教学、实践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咨询的培训督导、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心理咨询、哀伤心理咨询等。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者: 长风    时间: 15-6-30 12:32
心理微问答

贾晓明

在咨询的专业路上要走多久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灵捕手

作为心理咨询师
疲惫与幸福是否都在与你相伴

对一个女性而言
该如何追寻自己的幸福


贾晓明丨小歇

1
第一问:
老师您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但非科班出身,从业两年,可以加入注册系统吗?

   注册系统目前有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注册助理心理师三个注册专业身份,同时有着各自的加入门槛标准,涉及到学历、专业,以及接受的培训、实习和督导,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可到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网站了解详细情况。具体网址:www.chinacpb.org
    注册系统的建立主要是推动国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
2
第二问
贾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对精神分析流派特别感兴趣,想请教下您,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精神分析师,学习和成长要经历哪些阶段?一般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学习?有没有一些好的培训课程可以推荐?

     客观地讲,想成为某一个流派的咨询师应该是一个较高级的培训,对于刚入行者,重要的还是进行基本的专业培训,包括基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学习,基本会谈技巧与方法训练,基本的个案概念化的能力掌握等,然后再系统接受某一学派的培训为好。

     具体建议是:
     (1)用2年左右时间学习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主要有
         ●对十几个主流心理咨询理论流派的基本框架的学习,每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人性观、心理困扰产生的心理机制、基本概念、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师角色、来访者的角色,咨询关系,基本技术、适用范围、文化适宜性等有所了解。
         ●基本的会谈过程学习,包括如何进行第一次访谈,如何接待来访者,如何介绍自己,如何进行最初的引入性教育,如何掌握咨询的时间,如何结束当次咨询,如何与来访者续约等等。
         ●基本会谈技巧,如提问、回应、表达真诚、尊重、共情性理解、对质、总结等等。
         ●基本的心理障碍评估
         ●危机的基本评估
         ●基本伦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
         ●初步学习如何用某一个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假设,即个案概念化……
     上面介绍的学习是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生的基本训练,不分学派。
     除了理论学习,一定要有专业实习,同时接受督导。
     作为中德班一期的学员,觉得当初的培训除了某一个学派的学习,更多也是补基础的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第一年我们只学习了初始访谈。
    (2)在以上学习基础上,可以考虑进行某一流派的学习作为精神分析的学习,认为也可以细分为精神分析培训、精神动力学取向培训。
       如果想成为精神分析师,目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有严格的标准,一些国家的精神分析协会如英国、德国、美国等也有各自非常严格的标准。
       而成为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标准会有些不同(只是标准不同,工作方法和过程有些不同,但不是低标准),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
       客观地讲国内的精神分析培训主要为精神动力学取向,但觉得更适合中国,不管是中国的国情和心理咨询服务本身。用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去理解来访者,用一些精神动力学的方法与来访者工作。
       国内的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培训以连续培训项目为好,目前质量方面比较有一定信誉的为中德、中挪、中美、CAPA等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
3
第三问
老师您好,我从事咨询行业有一段时间了,大概5年左右。之前很开心,很喜欢与来访者在一起的感觉,也常常在我们一同进步中找到成就感、甚至幸福感。但最近好像突然有些疲倦了,不想见来访者,有时候甚至不想进诊室,想问问老师,我这是怎么了?是所谓的职业倦怠期吗?我要怎样走出来呢?

      从目前的情况看,是一些职业倦怠的表现。
      建议先自我评估了解一下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多是工作太忙,教学、行政、科研太多的事情,有时约好的来访者没有来,自己就想,好了这样可以休息一下了。
      当然产生职业倦怠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可能是觉得专业胜任力不够,或者咨询成为成就感、价值感的主要来源等。
      觉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先减少或暂停咨询,一方面保证咨询质量,也保护自己,余下的时间可以休息,或者补充学习。
      另一方面来自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快乐、价值感、幸福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更重要源泉了。
4
第四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咨询师,也是一名新婚妻子。有一个个人的问题想跟您咨询下,我和老公是典型的老夫少妻,老公比我大16岁。老公对我很好,我们感情浓度很高,但是因为老公之前离过婚,有一个10岁的孩子,所以会经常性的因为孩子与前妻有互动,我很想显得大度但似乎很难做到。学了很多理论,但好像到自己身上都不管用了,老师能帮我支个招吗?

      特别想说咨询师就是普通人,我们会跟别人一样有着本能的反应和情感。
      如果一定说建议的话,就是可以试着放下咨询师的角色,你现在就是妻子。
5
第五问
老师,想问个关于单身的问题。我今年30岁,地地道道的“剩女”了。之前谈过两次恋爱,也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些男性。对方也有不少表示对我有好感,但我还是没谈恋爱,觉得好像每个人都不是那么满意。连我妈都笑称,我在发现男士问题方面尤其敏锐。特别想问问老师,是不是我的心理机制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调整呢?

      敏锐是个好名词!
      觉得你可以把敏锐再发挥,同样用到发现他人身上好的方面。人们会因为对方的美好愿意在一起。
6
第六问
老师,最近乐嘉又火了。拿着53度的二锅头在《我是演说家》现场发酒疯,老师,您觉得乐嘉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工作者吗?您对他怎么看?

      我对乐嘉身份的界定是媒体人,所以就谈不上是不是合格的心理学工作者了。
      媒体目前有许多涉及心理学的节目,有些栏目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普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正向作用,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利用媒体对大众进行科学的宣传普及也是尤为重要的。只是在这过程中,对一些打着心理学的旗号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现象应该予以警觉。目前人们的普遍心理还会认为只要上了电视、或者自我标榜就是专家,很难去辨别其专业身份,这样难免有误导和负面影响。
      所以觉得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员,不管是学校里的心理学老师,还是有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资质的工作者,维护专业信誉、遵守专业伦理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基本的专业底线。
7
第七问
我今年24岁,女,大孩子4岁,小孩6个月,均是剖腹产,自我感觉有焦虑症,每天思念已过世的亲人,感知他的痛苦,感觉最坏的事情都即将发生,不能见到伤感的事情,害怕亲人离开,害怕人死后的世界,担心孩子老去,经常做噩梦,梦醒后不能自拔,影响日常生活和情绪,请问这是什么症状,可以治疗吗?

      首先觉得你关注到了自己这些情绪、想法,并寻求帮助,这些很重要!抚养两个孩子很不容易,经受过亲人过世(特别是如果发生的时间还比较短),难免担心痛苦。建议去心理治疗的专门机构,如综合医院心理科、专门的精神卫生机构等,介绍自己目前的状况,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诊断和商量适宜的应对方法。
8
第八问
老师,能简单分享下您做咨询师的感受吗?咨询师在带领来访者走向阳光、走向幸福的同时,自己如何才能做个更幸福的咨询师呢?

      幸福感是个非常主观的感受,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
      除了心理咨询,什么会让自己感到幸福?
      我自己常体会到的幸福,不管是买菜做饭相夫教子,还是和学生们聊天海阔天空,看着自己做好的饭菜瞬间被儿子吃光(我是儿子的“饲养员”),听着学生们的故事忍不住笑出了泪花,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我想,因为幸福所以成就了幸福的心理咨询师!

个人简介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系统接受了精神分析连续培训、人本主义取向心理咨询培训。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从80年代末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教学、实践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咨询的培训督导、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心理咨询、哀伤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等。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
作者: 李远山    时间: 15-7-3 19:08
   公益活动是很伟大的! 阳光论坛很棒!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