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而对胎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的出现围产期综合征,严重者可致胎儿畸形,对远期的神经行为也可能产生影响。如何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孕妇既进行有效的精神药物治疗,又尽可能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孕期用药作了分级——A级:对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B级:尚无证据证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C级: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D级:已有证据证明有不良影响;X 级:妊娠期禁用。本文以FDA对孕期用药危险性的分级为线索,就4大类精神药物在孕期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进行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1 抗精神病药
1.1 孕期应用对母婴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除氯氮平为B级外,其他均为C级。①典型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哌泊噻嗪等,在妊娠后期服用可致新生儿出现撤药综合征,如锥体外系症状、反射增强、易激惹等,通常持续数日消失。对氯丙嗪的有关研究显示,服药组(315 例)的胎儿致畸率比不服药组(11099 例)轻度升高(3.5% vs. 1.6%),但仍在基础畸形率(2%~4%)范围内;有研究示,早孕期服用奋乃静12mg/d,对胎儿和母体均无有害影响。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目前尚未见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等对胎儿不良影响的报道。对阿立哌唑已有2例新生儿出现神经管缺陷的报告;妊娠后期服用氯氮平可引起新生儿肌张力低下和癫痫发作;氯氮平和奥氮平可致孕妇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妊娠期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且这种母源性的代谢综合征不仅给胎儿的早期发育带来风险,而且对儿童的远期成长也可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