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习近平: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38
标题: 习近平: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014-09-28 08:24:04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全球孔子学院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致信祝贺。
  习近平在信中表示,值此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我收到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的来信。你们在来信中谈到,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而不懈努力的象征,是连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纽带,并对孔子学院的光明未来充满信心。我对此深表赞赏。10年来,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你们为促进文化知识传播、人民心灵沟通倾注了大量热情和心血,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之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孔子学院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人民心与心的交流,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克强在贺信中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融,让“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各国人民和谐共进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7日在“孔子学院日”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李克强的贺信并致辞,希望孔子学院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办学宗旨,鼓励特色发展,更好满足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3年12月,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代表一致通过,决定于今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所大学校长、院长和机构发来贺信,表达对孔子学院的支持和祝贺。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39
游三孔感受儒家文化 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9-25 15:25:47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作者:人民网 王鹤瑾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众所周知,“素王”,即孔子。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搜狐网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游走孔子故里曲阜,参观孔庙、孔府、孔林,并对话曲阜孔子研究院院长、《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释》的作者杨朝阳,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儒家文化,领略孔子儒家文化的底蕴。
  晨光明媚,队员们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齐聚在万仞宫墙下,由工作人员领带进入孔府,即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去感受孔氏家族的温文尔雅。
  进入孔府,只见楼、房、厅、堂错落有致,廊、榭、台、阁井井有条。府中的景观布局与物件陈设,无不映射出儒家学说中的克己慎独、反思内省、务实清廉、修身齐家、和谐中正等经典文化理念。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立在后院的名为“戒贪图”的彩色壁画,画的主体是貌似麒麟,名为“犭贪”(同“贪”音)的动物,四周的彩云中嵌满它占有的各种宝物,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萧……应有尽有。传说它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已经拥有众多宝物了,仍不满足,还目不转睛地盯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可谓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该图立于此,便是告诫子孙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做人应常怀律己之心,不要贪得无厌。这一理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越发显出其价值。
  孔庙与孔府一墙之隔,又称“至圣庙”,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据了解,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可见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影响之深。
  进到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前,碰巧赶上了一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祭孔大典。只听典仪齐唱“起户”,钟鼓齐鸣,肃穆的音乐响起来,祭孔大典正式开始。伴随着“乐舞生各就位、执事者各司其事、配祭官各就位”的唱词,主祭人、献官、执事等依次列队来到祭坛。主祭人整衣冠、洗手后肃立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并行三跪九叩之礼,场面震撼,生动地重现了后人对孔子所有的景仰,也演绎了古人庄重的礼仪,展现了中国自古敬重圣贤之士的情怀。
  最后,大家参观了孔林(又称“至圣林”),即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据了解,孔林前后延续使用了约2500年,共计孔氏子孙墓10万余座。大家登墓门,穿甬道,过享殿,入墓园,一代伟人长眠于抔土之中。在看完群坊众殿,我站在孔子墓前,心里不由更加景仰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历代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文豪到草芥,无不对孔子肃然景仰。他的理论在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含,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有教无类到天下大同,从无违到忠信……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石,至今仍值得学习与践行。
  孔子主张修身养性,对此,杨朝阳院长表示,这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包容的理念。放眼于社会与国家,社会由人组成,而人与国亦一体不分,“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归根于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个人自身的认识充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人人都到达品格高尚的境界,社会和国家自然就和谐了。
  在杨朝阳院长看来,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说,从个人层面,“为人谋而不忠乎”即是“敬业”的真谛,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明确了“诚信”的重要性,而“仁、义、礼”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则更加直白的表明儒家的“友善”立场。可见,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独立而生的,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记得有一批诺奖得主,在1988年巴黎聚会时曾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身处网络时代,身为一名媒体人,有义务与责任充分运用网络传播孔子的智慧与儒家文化的精髓,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呼吁大家“修己安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4-09-27 18:56:39
来源:新华网



第1页 :


2

   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保存到相册]

2

  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保存到相册]

  各位嘉宾,
  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这次会议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想到这些不幸的人们,我们心中充满了同情和责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今年3月,我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其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文字镌刻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是:“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认为,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就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近代以后经历了长期苦难的中国人民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对人类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没有阳光和空气,万物就不能生存生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2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应该注重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第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四,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中国:)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总之,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温故而知新。知识有前人传承的知识,也有今人创造的知识。前人传承的知识积累了人们历史上对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今人创造的知识形成了人们应对时代问题的智慧和探索。这两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继往开来都十分重要。
  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谢谢大家!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2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4-9-29 21:44 编辑

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2014-09-25 01:01:29
来源:新华网




1

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保存到相册]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钱彤) 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
  习近平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注重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二是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三是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四是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习近平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开幕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叶选平主持。秘鲁前总统加西亚、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分别致辞,表示孔子和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孔子和儒学不仅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和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儒家思想和儒学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仍能提供智慧、启示、借鉴。
  开幕会前,习近平会见了出席开幕会的部分外宾和国际儒学联合会负责人。
  王沪宁、刘延东、栗战书、杨洁篪等出席上述活动。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理事,国际儒学相关学术文化团体,国际友人及中国各界代表700多人出席开幕会。
  国际儒学联合会1994年10月5日在北京成立,目前有个人会员525人,团体会员45个,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3
外媒: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讲话或开启尊孔新时代
  • 正文



2014-09-25 17:59:37
来源:中国日报网-商业频道




2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图为习近平与出席开幕会的部分外宾和国际儒学联合会负责人一同步入会场。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国日报网9月25日电(信莲)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5日发表北京特派员赵琬仪的分析文章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时,并发表讲话。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社会尊孔崇儒的时代已掀开序幕。以下为文章摘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说,“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他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昨早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时,发表讲话。他详细阐述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原则,须“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外界观察到,这是继去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府并发表讲话,今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与国学大师汤一介促膝交谈,亲切握手之后,习近平近一年来第三次表现出亲近儒家文化的姿态。
  与前几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相比,习近平特别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浓厚兴趣,分析认为,中国社会近年面临道德滑坡、行为失范,食品安全、拐卖诈骗等恶性事件不断上演,中国最高领导人尊孔,包含了通过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挽救社会道德危机的用意。
  习近平在逾5000字的讲话中并未提及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曾经出现的文化断层,而是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要解决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贫富悬殊、社会诚信与道德伦理每况愈下等突出难题,需要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也需要人类历史上累积而来的智慧和力量。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在上任不到两年的时间,习近平已被国际社会视为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最具有权力的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昨天的讲话在推崇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他的“文化观”,透露了其对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的“文化观”强调维护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正确学习借鉴,及发展与传承的相互结合。
  他提出,“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强制地解决文明差异,反而会制造灾难。
  习近平主张,尊重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但强调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并“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他重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但不忘说明坚持务实精神,不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至于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习近平表示要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文化传统,讲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同相融。
  习近平去年在山东考察期间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阅《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中国舆论指出,这两本原本靠作者贴钱出版的书,一夜之间洛阳纸贵,各大书店强打促销,两本书的腰封还直接印上习近平的话。
  在昨天的讲话中,习近平表示儒家思想蕴藏解决当代世界难题的重要启示,并进一步把研究孔子和儒学的意义提升到“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否为中国社会尊孔崇儒的时代掀开序幕,将受外界关注。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5
习近平超常规纪念孔子有何话外音?


2014-09-27 19:26:50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9月24日,孔子2565年诞辰前夕,人民大会堂。不少研究儒家的学者风尘仆仆赶来,找位置,落座,相互交流……
  他们是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的。直到主持人宣布议程,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大会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家主席习近平。
  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不久前,课本中拿掉古诗词,习近平批评为“去中国化”,而且在出访的万米高空,还不忘重申把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今天,习近平高调纪念孔子诞辰,其实是再次为传统文化“撑腰”。为何如此重视孔子、重视传统?其中大有深意存焉。
1


  (一)从党情看,执政需要汲取传统力量
  事实上,弘扬传统文化,早已是中央领导的共识。
  最近,还有一个中央领导出席过国际学术会议。刘云山在今年七月出访时,参加了在哥本哈根商学院举行的“欧洲学者眼中的中国:)”研讨会。
  在这个研讨会上,对于我们党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国:)倡导的价值观、秉持的执政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在今天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传统,既不否认过去,不做文化虚无主义的信徒;也不回到过去,做文化复古主义的“粉丝”,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应有的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这棵大树,终究还是要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之上的。否则,只会造成水土不服,成为毛泽东所批判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内在就蕴含了将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而在世界文明长河中,只有中国延续了大一统的两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执政党而言,无疑是一块“执政富矿”,值得执政者从中汲取力量。习近平认为中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正是基于此考虑。
  (二)从国情看,治理需要文化支撑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是以国家主席身份出席本次大会的,换言之,习近平首先是站在国家的高度来阐述:一国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如习近平在讲话中所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而这,也不是习近平第一次表现他对孔子的“爱好”。我们应该还有印象:早在去年11月,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100多本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道德却不断滑坡:社会上,老人家跌倒了,路人却在犹豫要不要扶;市场上,商品流通了,“地沟油”却不断侵蚀我们的餐桌;官场上,不少官员顶着“红帽子”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此种现象,不一而足。反观于此,民族复兴道路上,重建精神道统,迫不及待。
  但历史的创造,从来不是“无中生有”;重建道统,首先需要回望历史。习近平要“仔细看看”有关孔子的书,深意正在于此: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文化支撑。
  不可否认,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虽然巨浪淘沙,但不可避免有陈旧过时,甚至是文化糟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文化糟粕?无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应该是有所鉴别的对待、有所鉴别的继承,而不是“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不是回到过去,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三)从世情看,和平需要东方智慧
  习近平在讲话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今年3月,他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有这么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关于思想,还有另外一个故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为什么要回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如习近平所言,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比如“协和万邦”“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习近平近日在印度访问时,即引用俗语“邻居好,赛金宝”谈中印关系。而中国近代以来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也让中国更能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以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历史上,魏晋时期,佛教东传,吸收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宋明时期,儒家吸收佛教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
  思想的力量不在于造成“文明冲突”,而在于让人们找到不同价值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实现文明之间的“永久和平”。当“西方中心主义”“历史终结论”席卷世界,在各地造成种种流血和冲突,染红了世界版图之时,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尤为可贵,儒家的世界意义也就凸现了出来。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5
杨朝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


2014-09-25 01:12:58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第1页 :开场白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故里曲阜,再过几天的9月28号我们将迎来孔子诞生2565周年纪念日。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特别委托搜狐网承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活动,该活动包括“我有问题问孔子”,儒家学者访谈、十位儒学作者访谈、“网上游三孔”,以及集体采访中国孔子研究院参观等一系列活动,让网友近距离感受孔子文化的魅力以及儒学的底蕴。
  “我有问题问孔子”专题在各大网站上线后,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关注和讨论。目前网上留言已经达到上万条。为了能够更好地解答广大网友关于孔子和儒家文化的疑问,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孔子研究院的杨朝明院长做客现场,亲切回答媒体朋友与广大网友的问题。请杨老师向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杨朝明:各位媒体朋友、广大网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和各位进行交流。
  主持人:谢谢杨院长,欢迎您的到来。也要特别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们:他们分别是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新网、环球网、千龙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腾讯网和凤凰网的各位朋友们,衷心欢迎大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抵达曲阜后,出火车站后一路进城,沿途能看到很多儒家文化和孔子元素,昨天到今早大家也参观了孔子研究院、孔府、孔庙、孔林,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有了自己更深的体会。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6
 现在,我们就把时间交给现场的媒体朋友们。同时,我们也特别从“我有问题问孔子”专题里面搜集了一些网友的问题,等下会穿插在媒体朋友们的问题中,现场向杨老师请教。
  现在请我们的媒体朋友们自由向杨老师提问,谁想先提出第一个问题?有请后面那位穿白色衣服的女生。
  网络应当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重要媒介
  人民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人民网,这次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特别委托搜狐网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活动”正在全国举办,请问此次活动您认为在传播和弘扬儒家思想上有些什么积极意义,未来的大众媒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担当怎样的责任?
  杨朝明:这个问题我曾经遇到过,中国人民大学的孔子研究院成立时有一个媒体也曾问我,他说你们曲阜师范大学的孔子研究院和人大的孔子研究院之间的优势劣势分别在何处。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们的优势是在曲阜,这里是孔子故里,劣势也是在曲阜,这里交通相对闭塞。几年间高速公路通了,高铁也通了,这种就劣势现在已经没有了。高铁开通后有一位媒体记者问我:高铁对儒学意味着什么?答案很简单,让孔子也“坐”上高铁。
  网络时代,从网络传播角度来看,现在受众获得信息的主要媒介就是网络,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讲,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所以说网络是传播传统文化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现在让传统文化走向大众和民间,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好网络。当然,我认为网络在传统文化的宣传中首先应该充当传播积极精神的助推剂,或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集散地,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7
习大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温情和敬意
  主持人:感谢杨老师的回答,网络是助推剂,这个媒介不仅仅包括互联网媒体,可能也包括时下火热的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等。
  下面哪位媒体朋友有问题,请举手示意我。有请那位蓝色衣服的男生。
  新华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3年11月26号来到孔子研究院考察并座谈,通过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触,您认为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情结,他的到来将对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哪些促进?
  杨朝明:去年11月26号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不久就来到山东曲阜,特别是他还来到孔子研究院。作为中国孔子研究院的院长,我很荣幸能够陪同总书记对孔子研究院进行视察,并参加座谈会。
  在与总书记的接触中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一种崇敬和尊重,同时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比较理性与科学,总之,他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一种温情和敬意。
  从总书记的谈话中我们能够深切感觉到,总书记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认识文化问题,高瞻远瞩,同时他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也非常深沉。
  习大大在仓库会议室座谈: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标识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顺着刚才新华网朋友的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您,您是当时接待总书记的亲历者,大家一定很好奇习大大在孔子研究院的过程中有哪些幕后趣味细节?还有他参观的原委也希望您给我们讲一讲。
  杨朝明:接待总书记这件事,对于孔子研究院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荣幸的。我本人负责为总书记讲解并且参加座谈会,所以,对很多细节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书记他对文化方方面面的思考。比如说座谈会结束后他对送行的各位说“各位请留步吧”,这时,他注意到我们一位同事穿了带有民族元素服饰的上衣,就走过去说“你穿的不是中山装吧?”这件上衣,是我们举办世界儒学大会时集体定做的。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的国服,于是大家对这个问题就七嘴八舌进行议论,总书记听得非常认真。等到大家议论完要离开的时候,刚走到第一个台阶,总书记突然说了一句,我们今天总不能穿汉服吧。继续往下走,总书记又问,我们今天祭祀孔子时穿什么服饰?
  因此,我认为总书记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标识,这种文化标识是从文化的深层一直到表层,所谓表层就是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实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建立的时候都有一个自己制礼作乐的问题,有些方面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主持人:服装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符号,在《论语》里面孔子也把这个礼服提到很重要的位置,这个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还要继续向您求证一个问题,好像说总书记当时开会时的会议室是一个仓库改的,有这种事吗?
  杨朝明:是这样的,孔子研究院确实有些会议室是仓库改建的。因为总书记时间比较紧张,并且提倡俭朴的工作作风,二楼展览大厅后面有一个仓库,这个仓库其实位置合适,但是里面非常俭朴。我们稍微对这里进行改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其实也是一种号召或者让大家一起提倡俭朴的工作、生活作风。
  主持人:庄重不在乎里面有多少名贵的陈设。
  杨朝明:你说的对。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8
 《论语》各篇章间、句与句间逻辑紧密
  主持人:现场的媒体朋友们,谁还想向杨老师提问?有请黄色衣服的这位朋友。
  光明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光明网。总书记翻阅了您所主编的《论语诠解》和《通解》,使得这两本书家喻户晓,据说您在《论语诠解》一书中提出很多新的观点,能不能给我们稍微介绍一下?
  杨朝明:《论语》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我本人学习传统文化多年,也写过一些著作,但是没想到会去做《论语》的诠解,因为相关的本子很多。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我就发现《论语》非常重要,并且,我们在认识《论语》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本书的原因。《论语》这部书是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但是它又不是简单且随意的条文的堆砌,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如果把握到这点,那么就很难对《论语》进行准确的理解。因为书中的片断前后没有联系,收录的言论都是什么意思,为何每一句都有那么多的争论,就很难去理解。
  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论语》的编者是子思,子思十分了解孔子,他希望通过孔子的语录来展现孔子学说的整体,故而《论语》内文中前后篇章的联系都十分紧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首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大家都了解,但这句话到底怎么理解?按我们通常的理解,第一句话是说学习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第二句话谈交朋友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好像这是在谈一个人的胸怀。经过研究我认为传统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在这里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它是指学术或者一种理想信念。“而”是假设连词,“时”是指那个时代,它表达了一个愿望:假如我的学术或者我的理想和信念能够被这个时代所认可。“不亦说乎”,“说”是通假字,喜悦的意思,“不是太令人感到喜悦吗”,这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他周游列国其实也是为了将理想实现,所以这个“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和“士志于道”,道和学是同位词。那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孔子追求理想的没有实现,那么退一步有人理解我也很快乐,这个“有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同学曰“朋”,同志曰“友”,“志同道合的人认同我也很快乐”。所以没有达到整个学而时习之,但是有人理解我也很快乐,这是第二层。再退一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便所有人都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对这一章的重新理解使我们认识到,真的是就像西晋时期一位学者说到的,《论语》第一篇是通盘考虑,通盘解说孔子一些学术,从第二章开始讲孔子的为政、孔子的礼学思想、孔子的仁爱学说等,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篇尧曰,尧舜禹孔子王道理想的实现,它们之间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
  因此,《论语诠解》主要是重新整体的认识孔子,因此从里面的一些话语可以看出,对于很多争论问题,可以“择善而从”。《论语诠解》是基于长时间以来,在对于古代典籍的综合理解和认识后,对孔子思想的进行了更深层把握和重读。
  主持人:杨老师刚刚回答非常有启发作用。
  中学时,我们就开始学《论语》八篇中的第一句 “学而时习之”,我们一直认为《论语》是一本记录碎片化言语的散文集,但按照杨老师的研究,其实它每一章之间都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
  谢谢杨老师,下一个问题哪一位媒体朋友想要发问?有请第二排黑色衣服的男生。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中国新闻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中国新闻网,我想问您的是一个关于学术方面的问题,您认为孔子和儒家思想真正的核心是什么?
  杨朝明:一听到这个问题,我马上想到2000年我曾经主编过一本《儒家文化面面观》,它以问答的形式解说了孔子文化和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设计这么一个题目?因为学术界中,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有人认为是“仁”,还有人说是“忠”是“和”等等。那么,孔子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我认为,首先孔子思想当然有核心,当前学术界都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这个应该没问题。但是在孔子人生的不同时期,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一直是动态变化的,这点非常明显。如果不是生活在春秋末年乱世,那就不会有孔子,他自认为自己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什么叫礼?礼就是一种社会秩序,礼就是一种规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社会规范和秩序,这个社会就乱套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礼”制订很容易,但“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商君书 画策第十八》),这句话的意思是“制订法律很简单,但是又有哪部法律能够保证法律的执行?”。50岁以后孔子更多谈到“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人如果没有仁爱,没有遵守理论的自觉,那么礼治秩序怎么办呢?所以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围绕“仁”进行了阐发。因而说仁爱学说在孔子的思想中处在一个非常高、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学者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就着中新网媒体朋友的问题,我们穿插一个之前筛选的网友提问,这个网友的网名叫做“一道胡言”,他讲的问题比较犀利。
  自从有孔子以来,没有人亲眼见过孔子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人亲眼见过孔子写过一个字,所谓孔子的学说都是个“传说”。有人就把当时的一个学派如此得推崇,甚至把它列入了国学,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请杨老师给我们解答一下。
  杨朝明:这个问题的确有点“传说”。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中国有没有国学?如果有,那国学是什么,如果不是孔子学说、儒家学说到底是什么?今天的我们当然没有看到过孔子写的一个字,没有听过孔子说的一句话,那么其他中国古代学说的代表人物,我们听到谁亲口说话了?我们听到过老庄么,我们听到韩非子、管仲、孙武子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整个中国文化就是一个传说。
  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以前有时候我也有思考过,只不过我想这个网友有一些半开玩笑的意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历史一朝又一代更迭,让中华民族支撑到今天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有一位英国作家就说了,中华民族因为有了孔子学说,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谐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那么,我们的生命本色、内在理念、民族的心灵积淀到底是什么?
  我们今天当然没有见过孔子是怎么说的,也没有看到他怎么写的,但是历史上清清楚楚留下了孔子的学生子思在《孔丛子》记载:“闻之曰”如何如何,也就是说子思就是孔子口述的见证者,或者从他人那里听闻了孔子言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孔子遗说的来历。
  在《孔子家语》里面也有记载,孔子晚年的时候,他的学生中有两个年龄比他小50岁的孩子,“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记之”。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他在讲学过程中,这两个年轻人轮流记录孔子的言论,这些材料虽然我们没看过,但当时是有人看到过的,所以这些材料的来源都不是空穴来凤,因此我们今天不能搞历史的虚无主义。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正本溯源的解答,下面继续把问题交给媒体朋友们提问。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
  环球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环球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涉及国家层面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涉及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涉及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很好地体现和延续了儒家思想。您认为二者有着什么样的内在逻辑?
  杨朝明:谢谢,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我参加过很多的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是各抒己见,其实我个人觉得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传统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也都为大家所共知,比如四维、五常、八德。四维就是“礼义廉耻”,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我认为与传统价值观的内在精神都是一致的。可以这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分成不同的层面,有国家层面,有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实际上都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以一个人对于社会层面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实际上最终是归根到个人修身做人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实际就是在讲述修身做人问题。如果社会中每个人做人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我们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还是“国家人”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传统价值观中的四维五常与我们现今在修身做人之间有关联,传统价值观中的“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也是一致的,而“敬业”实际上就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义”。什么叫义?作为职业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去做,“义者施之以宜”,事情应当如此。敬业、诚信当然是“信”,而“友善”就是讲述人与人之间如何处理关系……
  实际上,传统的价值观中最深层的内涵就是在解决如何修身做人的问题,而做人问题由古至今都是所有信仰的基础,也是不论传统还是现代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是精神上完全一致。
  主持人:同时它还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东西。
  孔子学说具有超越意义
  杨朝明:今天的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可以说完全是一脉相承。传统价值观中表述的自由平等,听起来好像和西方没什么两样,这是因为不论东西方,这都是人类共同追求,故而孔子学说是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干事曾经说过,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时间虽然过去了2500多年,但仔细想来,我们的社会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不论这个进步的多少,今天我们仍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价值观念,孔子学说所展现的价值观念是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今天和未来。所以说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它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
  主持人:您刚才回答的这一点正好同我们收集的一位网友问题契合,我也把这个网友问题念出来请大家听一下。这个网友的名字叫做“孤单的琴键”,他问到:孔子的学说可以说是为国人提供了一种进德修业的内核体系,但是它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孔子是文化的种子,而不是粮食。我们现代人的智慧难道还不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吗?两千多年前的思想,真能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
  杨朝明: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对孔子地位的评价问题。很多学者曾经这样表述,说孔子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孔子自己也说他的学说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故而诸多学者的表述可以用梁漱溟先生的话作为代表,“孔子把他以前的文化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从孔子里出来”。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文化的概念问题。文化有表层、中层、深层之分,表层的文化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中层的文化就是制度层面;深层的文化是一个价值观层面。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学说是价值观,是荣辱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指导着我们的制度建设。所以孔子学说的确对文化的影响很大、很深。从孔子时代至今虽2500年已过,但孔子学说的意义也就如同辜鸿铭先生所说,孔子学说就像加减乘除,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3×3等于9,今天3×3依然等于9。这句话是在表述孔子学说的超越意义:孔子思考的不是一时一地,而是在思考一种超越意义上的我们应当遵循的东西。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求“道术”的时代,但孔子已思考到了“方术”。历史上,直到庄子之后“道术”才向“方术”的转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更不能以简单的或者以进化论的观点去理解我们的文化,认为我们一定比古人强。如果是这样的话,显然对待历史文化,我们都会采取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49
儒学的核心是教导人如何做人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的解答,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场,哪位媒体朋友想要提问?
  千龙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千龙网。我的问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承和弘扬的角度出发,您认为儒家思想如何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
  杨朝明: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问题。如何结合,实际就是研究结合手段的问题。我刚才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的中国也是历史上的中国的延续。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显然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那么这种汲取营养该从哪种角度去理解思考?
  遇到这个问题,我常常想到上世纪20年代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柳诒徵先生,他是中国文化研究的开山者,他有一本书叫《中国文化史》,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论中国近世之病源》。他所处的时代,中国出了很多问题,病根和病因到底在哪里?他说道,“当今中国的问题不在于信不信孔子,而在于成仁不成仁。那些破坏社会国家的人“皆不成仁者所为也”。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那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使“人人之所以为人”。意思就是让每个人知道做一个社会的人应当如何做。
  他说这个问题在今天同样有意义。现在我们很多人就是价值观混乱。作为一个人,我们该如何修身做人,这是最大的问题。比如,现今我们常常听到朴实的农民说,这块菜地是我们自己家吃的,那块菜地是贩卖的。说这个话的时候他们的脸都不会红,这非常可怕。再比如,养鸡的人说我从来不吃我自己养的鸡,那你养鸡的目的是干什么?
  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的当下问题就是使“人人之所以为人”,柳诒徵先生也说如要真的达到这样的目标,“非孔子之教莫若也”,意思是要解决这个“成人”的问题离开孔子之道真的做不到。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但它是有核心的,这个核心实际上就是儒学是“成人”之学,是让每个人成为社会的人的学问,让人不但是自然人同时是一个社会人。在作为自然人时我们有时可以随心所欲,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实这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要求。当我们想随心所欲和我们需要遵守规则时,那么儒学给了我们很多的答案。
  背靠前人思想精华,成就孔子学说的博大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刚才的问题从传承的角度到实操的角度,解答了儒家思想应如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
  我记得孔子《论语》里面一段话原文“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论语 阳货》),是说孔子在那个年代已经出现人心不古,孔子已经在说当时的人没有古人那么纯朴了,那么对于这种事情他是怎么样去给大家提供解决的方法方式的?如果我们也想学孔子,我们也想不断修饰内心,该怎么做呢?
  杨朝明:你在问题中说到孔子那个时代的情况,这都是我们对于中国历史问题的一种基本看法,这种信念深层的原因是孔子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孔子学说也好,其他的中国历史文化也罢,它们都是基于中国文化的一种自然发展,它们从诞生直至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在孔子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刚刚跨进文明的门槛,那么孔子思想的超越性或者它的深刻和高度就会打很多折扣,但事实上那时的中国社会已经能具备一定的文明基础,文明的发展往往都是加速度的。最近这二三十年中国的发展让我们目瞪口呆,但是其实越是在上古时期历史的发展步履越缓慢。我说这些的意思是想表明一个观点,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的可以继承的学说,所以他才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正因为孔子学说有一个广阔的发展背景,才成就孔子的博大。孔子学说中很多都是基于对社会、对人心的深刻思考,所以那个时代才有很多思考,比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中“为己”就是修己。他认为以前很多思想家,比如尧、舜、禹、汤、武等这些圣人认为,修身方面人应该先修己,只有修己才能推己,只有修己才能推己及人,一个人连起码的修身都做不好怎么能推己及人呢?
  孔子的学说根本是在修己基础上的爱人,修己基础上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而是具有道德修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也谢谢刚才千龙网的媒体朋友提出这么好的问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0
 古代学生首学《关雎》 青春期“明礼”最重要
  搜狐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搜狐网。刚才您关于修身的观点令我受益匪浅,我们现在强调弘扬国学和传统文化,经常会把目光聚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忽略了另外四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也是要以格物为前提的,现在弘扬传统文化时,是不是忽略了一些东西?
  杨朝明:这实际上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大学》提到的。《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什么叫“明明德”?其实就是张扬善性,把人好的德性放大。这也是一个修己的过程,由修己影响到他人,由修己而安人,这叫“亲民”。每个人都这样修养达到社会的至善,这叫“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八条目”。这八条目前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后面是修齐治平,修身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知道《大学》里面有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什么?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就是修身的功夫。什么叫格物致知?按照我粗浅的理解,就是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我们如果坐在书房里空想,请问真知从哪里来?格物其实就是在实践中理解社会和人生。这样我们才能求得真知,才能理解事物发展的理,了解理之后才有可能正心,才有可能诚意,这就是一个修身的功夫。
  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该不该修身?家庭里面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成员?作为一个国民如何对待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本身都是修身的工夫。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空洞地喊修身,可能做不好。孔子常说一个人的成长好比八个字:“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至于道就是追求道术,游于艺其实就是游于六艺,不是指小的六艺而是大的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像孔子那时候,8岁进小学,15岁进入大学。15岁这个年龄正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孔子家语 卫将军文子》),无论是《孔子家语》还是《大戴礼记》都有记载:孔子教书上来就教《诗》。《诗》的第一篇为什么是《关雎》呢?关雎是一个爱情诗,它是指男女相识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尽管思念得很着急,但还必须得“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发乎情止乎礼。
  刚刚进入懂事年龄的孩子,他就必须了解我是一个自然人,但我不能仅仅是个自然人,我必须懂得社会规范。这就是“明礼”,这就是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体会那个礼,只有明白了那个礼,那么我才能去坚定地遵循那个礼。所以格物致知之后才能正心诚意,这本身就是一个修身的功夫。我们如果空谈修身,可能做不好。它是一个明礼正心的过程,但是这个明理正心必须在具体实践中去把握人生,去理解人生,去理解自己。
  主持人:刚才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古人青春期学的是爱情诗,没有被老师禁止,爱情诗反而教导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孔子首先是教育家,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技艺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人格培训。
  杨朝明:你说的很对,我们常常说到古代学者特别注重人的修身,但是我们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适时而教”。所谓适时而教像《礼记 学记》里面所说的,“当其可谓之时”,可教之时来教这叫时教,还有“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过了这个年龄,再进行人心教育效果不太好,因为已经定型了。周代的教育分为大学和小学,古时8岁读小学,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 《章句序》)。所谓节就是洒扫应对,洒扫就是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现在很多的妈妈看到孩子打扫太累了妈妈上,肯定不合适,你帮孩子做得太多,孩子自己该做的可能就不做了。洒扫意味着孩子自己整理内务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应对呢,应对就是和别人进行交流。进退之节,指在社会上如何和别人交往,交流和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孩子不和别人交流,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就是在一代一代的交流中进行的。
  前段时间我们注意到,江苏省普及传统文化的时候从孩子的礼仪教育入手,这是很好的切入点。有一位老师发现学生不会和老师交流,他做了个实验:在上课前站在教室前门,奇特的现象出现了:很多学生看到老师站在前门,竟然从后门进去了。另外一些学生抬头发现老师,便快步走进去。只有极少数学生跟老师打招呼。这个现象目前很普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交流礼仪都没有了,孩子应该学什么?一些地方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生硬地给孩子布置作业:回到家以后给自己父母洗脚。这只是表面现象,孩子应该具备对父母辛苦的理解和了解,这种情感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呢?礼就是礼,乐就是如何演奏弹唱,御就是驾车,射就是射箭,射御就是古代军事体育教育,那么书就是写字认字,数就是算术。礼乐射御书数实际相当于现在小学的课程,孩子在从中可以了解有什么是什么,但是未必了解到为什么。进入大学以后他就要学习穷礼、正心、修己安人之学。穷礼就是了解社会人生,只有穷礼然后才能正心诚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社会的管理者,进而成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古代的大学之教是这样的。小学一般的孩子都要学习,但是大学在传统中国里面就是贵族子弟和民之俊秀也就是卓越的年轻人专属。现在意义的大学已经很普遍了。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教育可能是反过来的,小学有思想品德课,大学学习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类,对您说的知礼方面少一些。谢谢杨老师,下面的问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0
传统文化怎样学习 原典翻译对读最好
  新浪网提问:杨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来自新浪网。刚才说到孔子的教学,我们当代人阅读和了解儒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经典应该如何读,首先该读哪些书?
  杨朝明:我们今天如何读经典或者如何选择经典,其实和我们刚才说到的问题是一致的。中国传统经典很多,从《四书》到《五经》一直到蒙书。这些经典有的是根本性的,有的是延伸性的,有的是为了普及的。如果孔夫子今天来到我们现场问他,我们想学习你的学说,我们应该读什么书?他可能除了《四书》、《礼》、《乐》以外很看中《春秋》和《周易》,为什么呢?《春秋》是他晚年做的,《周易》也是他晚年做的,《周易》代表他哲学认识的一种高度,《春秋》其实代表了他的一种政治思想。孔子曾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 太史公自序》)。意思是:与其说一些空洞的话不如在具体的历史事实中表达我自己的好恶。所以他写春秋时期的鲁国历史,也非常注重用词,就是传统所说的“属辞比事”(《礼记 经解》)。比如孔子写杀人,他可以用“攻”,可以用“伐”,可以用“弑”,也可以用“杀”,用不同的字表达不同的情感,或正义与非正义。所以《春秋》“寓褒贬别善恶”,孔子的思想都在里面,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 滕文公下》),也就是在春秋里面表达我的思想,所以出了春秋三传,才有《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传下来的就三部。《春秋》非常重要,春秋里面有很多的格言大义,今天读起来非常艰难,《周易》也是如此众所周知。
  《五经》当然是根本,但是孔子没想到自己去世以后又有了《论语》,后人把他的言语编辑出来了,还有了《孔子家语》、《大学》、《孝经》还有礼记里面的《中庸》等等。后来《孟子》、《荀子》也有著作留存下来,也有遗说,这些实际上都是属于一些言论集,一些对经典义理的倡导。如果说《五经》是第一个层面,那么《四书》和《孔子家语》孟荀这些都是第二层面。第三个层面我认为是蒙书,这个蒙书就是让青少年了解它,诗歌适宜,从孔子到今天过去了太长时间,很多书读不懂,要便捷走进它,则可以读一些蒙书,比如《三字经》、《弟子规》。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读者可以进行不同选择。孩子可以让他们读点蒙书,对于一般的成年人可以读《四书》。至于对于经典的深究特别是一些研究者当然要综合去研究传统化的典籍,包括一些其他相关的典籍。
  主持人:大家古文的基础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会有很多人做解读的工作,比如说李泽厚、傅佩荣、于丹、李零等等,他们的书卖得非常火,您有没有对他们看过有哪个研究是您比较推崇的?
  杨朝明:这些著作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影响比较大的,从原典时代到今天,时间过去很久了,要走进经典必须借助现在一些学者对经典的理解,虽然各自的解释会有一些不同,但我认为这是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
  主持人:今天学习孔子、学习《论语》,我们看原典好还是可以结合看解读好?
  杨朝明:如果读得懂原典当然看原典好,只要有可能的话还是要看原典,再结合后面的解读去理解原典,如果觉得它可能有不太准确的地方,那么结合对读,对读之后你会有所选择,选择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也是走近思想家的过程。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1
 孔子:如何做一个为政者?身正才能令行
  网易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网易网,在您看来儒家对当代人的教育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杨朝明:儒学是一种管理学说,是一种成人学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解决修身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和自己的内心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人心的和谐、人际的和谐、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儒学作为一种管理学说,对于为政者有要求,比如《论语》第二篇就是《为政》篇,这就是儒学的一种特点,关注社会管理。我们组成社会以后,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得有一个管理者,这个管理者的意义就很重大。有一次孔子和鲁哀公对话,鲁哀公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说请问:“敢问人道谁为大?”为人之道到底哪个最重要?孔子说了一句话“人道,政为大”。(《孔子家语 大婚解第四》)。政,就是政治。为什么这么说?社会管理者非常重要。最高管理者尤其重要。我们走向哪里,集体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他的境界决定。孔子特别谈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为政治》)。为政者德性就非常重要,为政以德和成人之道,作为个体和作为为政者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作为普通人要做好我自己,作为为政者我就做好为政者。
  《大学》里面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做君的要像君,做臣的要像君,做父的要像父,做子的要像子,为人君为人父特别强调自己的义务。作为为政者、为君者,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做一个仁君。如何做一个仁君?孔子论述很多,他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对于为政者的要求孔子有太多的论述。只有为政者做好了,我们这个社会才有可能安宁。、
  一提到为政者,马上形成一个概念—君子。君子和小人这是一对概念,这对概念有本意和引申意的区别。君子的本意是对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它的引申意义是人格高尚,那么它的本意和引申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儒学作为管理学说的精髓所在。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为政者应该是君子,为什么这样?因为责任大,所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是高尚的人,那么如果解决了尊贵者就是高尚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社会风俗的好坏就可以预期。对于今天它的意义,我觉得可以从一般为人和为政者这两个角度来思考。
  主持人:古代非常重视执政者的表率作用,他的道德情操会影响社会的风气。
  杨朝明:所以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一个为政者它就像风,一般的人一般的小人就像草,所以小人也称草民,草民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老百姓的德行某种程度上受到为政者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风俗的好坏是官风好坏的晴雨表。
  主持人:我们今天大力度倡导反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从政者带动民风可以这样理解吗?
  杨朝明:可以说现在的反腐倡廉抓住了根本。
  腾讯网提问:我来自腾讯网,我想请教杨老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问题成为大家普遍比较忧虑的问题,而儒家学说在道德伦理方面有非常丰厚的资源,那么我们今天如何让儒家的资源为我们新时代的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杨朝明:每一次说到道德问题我都想到《孔子家语》里面记载孔子所说的话,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孔子家语 王言解第三》)。把道和德分开的。老子《道德经》里也是分为道经和德经的。道和德放到一起就是今天意义上的道德。什么是道?孔子那时候天下无道,什么是天下无道?其实这个道就是一种价值体系,天下无道就是常说的价值观混乱,社会观扭曲。有人问过一句话:请问说假话有什么不好,说假话能办成事,为什么不说假话?大家一愣。一旦这样的话,好人得不到好报,那么能者未必能上,庸者未必能下。所以天下无道多可怕,天下有道多重要。
  道以明德。因为有道在,所以德性的好坏能够看出来,“德者所以尊道也”,德性不好就要倒霉。“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孔子家语 王言解第三》)。我们有很多千里马,如果不懂得马性不了解马的情况,一个外行人去驾驭它,那这个马它不会驮你到哪儿去。孔子下面还有句话,“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也就是说你地大物博,人口众大,如果天下无道,不以其道之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我们国家很大,人口很多,不以道治理国家,根本强大不起来,应从这个意义上思考“道德”。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必须使自己的价值观正确,社会观不能那么扭曲,只有天下有道了,只有价值体系建立起来了,我们每个人的德行还是有一个标准,当我们每个人在提高德行以后,我们国家的未来就非常可期。
  主持人:一些社会现象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个别人以利益为标准,而不是以杨老师所说的道为标准。
  杨朝明:常说一些社会现象怎样,其实好坏自在人心。只要大家都还有一种衡量标准,说明道仍在。大学之道就是要明明德,把我们这种道德良心,把我们每个人对道的认知显性化,让我们社会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这才是价值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鞭挞非正气,鞭挞邪恶。
  孔庙是中国“文庙” 承载中华民族脊梁
  凤凰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凤凰网,很高兴在孔子故里跟您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提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就儒学思想而言,您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能够真正起到传承跟弘扬的作用?比如我们当代人是不是应该恢复以前的拜孔仪式?
  杨朝明:实际上传统文化的弘扬就相当于一个大的教育过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想到曾经读过的《周礼大司徒》,里面的“十二教”对人心的教化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第一个就是“以祀礼教敬”,以祭祀之礼培养人的敬畏之心,我们生在礼乐中国,礼乐文化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礼记》里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有很多种,但是在众多的礼仪之中祭祀最重要。
  在传统中国一般的祭祀对象是天神、地祇,人鬼,这种祭祀显然表达了我们对祭祀对象的崇敬之情。那么传统中国常常祭祀孔子,对孔子的祭祀实际上也表达着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尊敬。我们现在来到孔庙,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拜祭孔子,往往忽略了孔庙里还有很多的配享和从祀的人物,所谓“配享”就是在祭祀孔子的时候,在孔子大殿两边的人,有四配[四配在孔子像两侧,东为复圣颜子(颜回)、述圣子思(孔亻及——字库中竟无此字),西为宗圣曾子(曾参),亚圣孟子(孟轲),是为“四配”。]、有十二哲[东边是闵子(闵损,字子骞),仲子(仲由,字子路),卜子(卜商,字子夏),有子(有若,字子若),西边是冉子(冉耕,字伯牛),宰子(宰予,字子我),言子(言偃,字子游),颛孙子(颛孙师,字子张),朱子(朱熹,字元晦),是为“十二哲”],“从祀”就是大成殿里历代的先贤先荣,这些加起来有一百六十多人。其实孔庙应该是中国的文庙,这个文庙里奉侍的都是中国历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庙祭祀的这些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价值追求,所以我们祭祀孔子的同时,祭祀这些配享和从祀的人物,表达着对他们的一种敬仰,和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知。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祭祀之礼不可或缺,当然这个礼,既要有礼的形式,又要有礼的内容。孔子在谈到夏商周三代之礼时,用了一个词:损益,损是去掉一些,益是增加一些。礼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永远不会变的是礼的内容。祭祀之礼中对于孔子、对于历代的先贤先荣的敬意,这种内涵是不可以变的。
  当今社会要推广传统文化,可以从方方面面入手,比如我们读经典、进行方方面面的讲座、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段,特别是让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那么我认为,祭祀孔子在这些手段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1
 丧葬之礼促发人生思考 慎终追远旨在人间秩序
  主持人:当代中国仪式化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反而在日本和韩国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礼节或仪式,近年来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地方和团体在试图恢复中国传统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仪式,比如成人礼,比如祭孔仪式等等,怎样把这些活动的形式化和仪式感区分开,让仪式不仅有“形式”更有“内容”,杨老师有什么看法?
  杨朝明:礼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没有形式,内容就失去了载体,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在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中礼仪很多,传统中国里孩子出生了有“出生礼”,命名的时候有“命名礼”,15岁以后有束修礼,到了成人以后有“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再长大结婚有“婚礼”,最后走向人生终点还有“丧祭之礼”,这些礼仪的存在都为了现实中的社会秩序。比如丧祭之礼,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注重丧祭之礼?丧礼是人在去世的时候进行,祭礼是一种祭祀礼,它虽然礼敬的是已经逝去的先人,但着眼点却是现实的人间秩序。
  比如说在我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当年一个我们非常尊敬的老师去世了,享年还不到65岁,我们给他送葬的时候去了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告别仪式现场一片哭声,等到大家离开的时候,我的另外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老师说:如果我去世的时候有这种场面,我就心满意足了。说明其实在这个时候,大家实际上都在思考人生,我的舅舅是一个村长,他去世的时候我去参加他的丧礼,大家在丧礼上写的追悼词都非常朴实,人人都能理解,到了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时候,周围哭成一片,我作为一个晚辈,同时又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在思考在丧礼上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想见,如果逝去的这个人这一生所做的事大家都不喜欢,请问悼词怎么写?如果悼词都不能写实话、不写真话,那么这个悼词又有什么意义?
  在《论语》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丧礼,追远就是祭礼,为什么要慎终追远?看重的是现实的人间秩序。这些礼仪不是为礼仪而礼仪,是有其内在的目的性的。
  礼失去内涵如同种地不撒种 只剩表演毫无意义
  比如古代中国,一个孩子长大了要举行成人礼,如果举行成人礼仅仅流于形式,这种礼就达不到它应该达到的效果。现在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如果一个不到18岁的孩子出了问题,镜头会打上马赛克,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个孩子未成年,还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这么问,17岁和18岁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有区别,请问谁告诉过大家这种区别了?
  传统中国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就是在宣示这种区别,成人礼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内涵是:弃尔幼志,顺尔成德(《仪礼•士冠礼》)。就是要把你的孩子气丢掉,把你的成人德行固定下来、充实起来。古代的成人礼非常简单也非常严肃,所谓简单,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请来参加礼的人举行,举行的时候三道冠。第一道冠简单的“缁布冠”,举行完这个帽子就扔掉了,它表达一个孩子从童年走到今天,之前可以草草率率,但是这个阶段结束了,会非常明确地让孩子认知到这一点。第二道冠就是“皮弁”,皮弁就是武士的帽子,为什么有这道帽子?就是告诉这个孩子人生需要努力,幸福的生活不会凭空到来,所以你自己要有生活的上进心,这是第二道冠。第三道冠就是“爵弁”,爵弁其实就是冠帽,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不仅要管好自己,还必须承担起应当承担起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真正成人。
  那么简单的三加冠仪式完成了以后,开始(给孩子)取字。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有字说明你已经进入成人了,称字而不称名是已经进入成人社会的标志,意味着你可以以成人的身份拜见自己的亲人、拜见家族长、拜见贵族、拜见国君。那么被拜见的人,根据不同情况有所教诲,会让你铭记终身,这就是古代的成人礼。
  成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戒,就是防止你出问题。始于善,开始的时候和善的人事结交,如果能“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国语•晋语六》)。整天和好人在一起,那么肯定会学得越来越好,不好的东西就进不来,反过来如果“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国语•晋语六》),如果和不好的人打交道,慢慢就学的不好,好的东西反而学不到了。所以下面说 人之有冠,犹如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出自《国语》]。人举行了冠礼就好像宫室有了房子,房子当然会变脏,脏了打扫就是了,但是它毕竟可以遮挡风雨。一个人举行了冠礼以后,他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提醒他不能那样做,不能那样做就意味着他知道怎么做。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里说:“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我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万一做不好了还可以修正自己,意味着一个人举行了冠礼就要管得了自己,既然能够管得了自己,那么再出问题,电视台就不给你打马赛克了。
  由此可知,成人礼的这个“冠礼”有它内在的意义,它让一个孩子明确地感觉到:我是一个成人了。这是传统中国的冠礼,其他礼同样如此,礼的形式一定要表达礼的内涵,失去礼的内涵,这种礼的形式仅仅带有表演性质,那么礼就没有多少意义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记 礼器》,“礼不本于,犹耕而弗种也”(《礼记 礼运》)做礼的时候如果失去礼的内涵和内在的意义,就像种地不撒种子,那有什么意义?传统中国的礼仪,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2
 走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石碑箴言契合中国传统文化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非常精彩的讲解,以前我们只知道有成人礼,却不知道成人礼还有这么复杂的内涵。接下来哪位想向杨老师提问的?
  人民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人民网,很高兴有机会向您提出问题。我们一直讲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您看来儒家文化应该如何走向世界?与世界各个文明之间展开对话,我们儒家思想又为世界提供了什么样有意义的资源?
  杨朝明: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世界在了解中国,中国也应该让世界更多了解自己。我认为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像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像海外的文化中心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我曾经去过几个海外的孔子学院,比如孔子研究院和维也纳孔子学院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我们也曾经专门编过类似《孔子这样说》的读本,进行一些交流活动。在这些交流活动中,中国文化更多地被孔子学院的学生学员所了解。
  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我认为就是要让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体系为世界所认知。前些年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后来有华语学者提出:文明之间不需要冲突应该对话。前不久总书记到欧洲时,也特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提到了关于文明的问题,他说到文明应该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是多彩的,特别提到文明是包容的。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我认为是关于中华文明的新的表述,这种表述显然超过了“文明冲突论”,其实也包含了“文明间对话”的理论,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宣言。
  我们可以这么想,中华文化有包容的特点,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视察时的座谈会上特别提到,有一次他陪某国家元首看长城的时候,那位外国领导人跟总书记说,我站在长城上发现你们的文化是防御型的不是侵略型的,别人侵略的时候要建起长城来挡住它。总书记接着说,这个长城其实还有一个象征,外民族进来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其实这就是包容,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包容和吸纳。回忆中国的历史,我们很少去欺负别人,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修身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包容的文化。总书记在巴黎的讲话中,特别引用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门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的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用中国的语言表述会更加简洁,中国文化谈的就是如何建起人心的堤坝,在《礼记》里有一篇就叫《坊记》,告诉我们如何把握住人生的种种做法。
  我们中国文化常常提到“中道”,中道就是中庸元素,相传已久的中道元素在《尚书》里有16个字可以概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指我们每个人的人心都是高深莫测的,而我们的为人之道、社会的发展之道该如何去做,这就是道心。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告诉我们恰当的把握住那个“中”,也就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要铸起一道堤坝——作为社会人应当如何去做。在《孔子家语》里有这样的论说,“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度,这个度是什么?这个度就是礼。“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想什么别人不知道,但是美恶皆在心中,“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离开礼怎么行呢?我们中国的礼乐文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门前这个石碑的话,如果用中国文化进行阐释会更加深刻。
  《论语》的齐家之法:说孔子曾离婚是千古误解
  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新华网,刚才您谈到如何去“修身、治国、平天下”,关键的一环“齐家”还没有谈到,《论语》中是如何记载家族之事的,当代人应如何践行“齐家”的精神?
  杨朝明:中国特别注重家庭,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就是家庭,那么中国人在思考家庭的时候,首先会思考家庭如何和谐。大家知道,中国有着阴阳观念,阴阳观念来自天地,有天地然后有阴阳,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有夫妻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些概念把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贯通起来,因此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
  其实我们的很多经典都是关于家庭的,比如《诗经》里说“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讨论的都是家庭问题。我们每个人的修身也是为齐家来做的,由家进一步去放大就变成了国家。我们读传统经典的时候会看到,它对于夫德、妇德、子德和夫妻之德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为什么要这样?这考虑的就是齐家的问题。家庭和谐了国家才能和谐。传统中国里的儒家文化把这一点进一步放大,就出现了家族文化,也出现了家训族规等等,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前几年北京一位学者曾经组织180多对夫妻向孔子宣誓永不离婚,很多人在网上批评说孔子是不是也曾经离过婚的?这当然是一个误解,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澄清,我们对于孔氏所谓“三世出妻”是一个误解,“出妻”这句话是对“出母”这个词的误解。出妻可以理解为把妻子休掉,出母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生身之母,很多人把出妻和出母简单对等起来,所以出现对孔子的误解。孔子的家庭观念非常重。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家庭才能了解这个人,同样了解一个家族才能了解一个社会。在《孔子家语》里类似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孔子家语 大婚解》对妇德的要求都很多,一提到妇德,我们马上会想到是不是三纲五常里面的:夫为妻纲,其实里面有些表述在现代人看来都会觉得很吃惊,比如其中提到的对于妻子的尊重,如果一个妻子在自己的公公婆婆去世后供奉三年之上,就不可以再休掉她的,妻子去世之后丈夫要把她供起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还有在选择妻子的时候有“几不娶”,还有促进出妻的说法,这种出妻不是随便的离婚,而是对夫德的一种要求,“几不娶”实际上也是对家庭重视的表现。如果详细分析其中的条目就会发现,“几不娶”对于一个人家庭地位的尊重,由此进一步显现出女子作为家庭成员,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它对一个女子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要求很高,如果一个家庭里出现偷盗行为家人被抓,这样的女子大家都是不娶的,从整个社会来讲,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这个家庭保持一种正气和纯洁,《孔子家语》里的这些条目都是有类似的要求。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精髓亦是当代处事黄金法则
  主持人: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相信对孔子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也有一些了解。下面一个问题哪位媒体朋友想向杨老师提问?
  光明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光明网。刚才您说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当代社会有哪些意义,能否举一两个事例来说明?
  杨朝明:修己安人是儒学的精髓,如果我们要问一个人什么叫儒学,他如果回答说:儒学就是“安人修己”之学,我认为他抓住了根本。如果我们问孔子,孔子也会这样说。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聊天,孔子告诉曾子,“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回答:“唯。”孔子回答完就出去了,其他弟子问曾子,老师说了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么叫忠?敬己为忠,推己之为恕。敬己、推己就是“修己安人”。如果可以再问一句,忠恕两者之间哪个更重要?“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就这样问过孔子,那么孔子会告诉我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字就是恕,孔子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世界宗教议会认为是21世纪为人处事的一种黄金法则。
  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很多人对这句话特别推崇,中国历史上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就说,不要说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就是一百部《论语》也治不了天下。没错,如果抓不住儒学的精髓,读再多遍《论语》都没用,抓住了儒学的精髓,说不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真能解决问题。
  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博士问我,杨老师你不要大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这句话也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他说:如果按这句话的逻辑,比如我不想吃肉,那么你也不能吃肉,这句话对不对?当时还真的把我问住了。结果我回来后我想,不对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双重否定,“我不想吃肉,也不强迫别人吃肉”,这样理解才是对的,至于你吃还是不吃,那是你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己所欲施于人”这对不对?如果“自所欲施于人”可能出现一神教,我有信仰的东西你就不能信仰别的,所以这八个字的表达是非常严谨的。
  其实这句话表达的就是 “恕”,当年在一次学术沙龙上,我和一帮学生下楼,一个年轻学生手里拿着纸屑随手扔到地上,我问他:我们刚刚讲完修养的问题,你怎么又把纸随便扔呢?他说:老师,如果大家都不乱扔垃圾的话,校工不就失业了吗?他说完这话之后有的同学笑了,当时旁边就有一个50多岁的女同志在打扫卫生。他的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问题的,我作为一个老师不能让学生难堪,但是我在想,如果那位校工是这个学生的母亲,他肯定不会这样说,如果这位校工是他家里的亲戚他也不会这样说。要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很不容易,儒学的精髓就在于“忠恕之道”。
  什么叫恕?孔子常常说恕的问题,在《孔子家语》里就有一篇叫《三恕》,谈到我们在修身做人的过程中,可以换位思考,“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我希望我的下级怎么样对我,我就用这种方式去对待我的上级,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对自己,我们就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父母,反过来也是一样,我希望朋友对自己好,要先考虑我是不是这样对待了朋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所以我们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偏颇,其实都是恕道没有做好,恕道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儒”自商朝就已出现 最早为沐浴意
  主持人:杨老师谈到了“忠恕”也谈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插一个网友的提问,这个网友的名字叫“逍遥此生”。有人说儒家塑造了中国人软弱的一面,儒家思想过于重文轻武,从而导致中国在古代历史中经常处于被入侵的地位,刚刚杨老师也提到,我们是不去侵略别人的。您认不认同网友的这种说法?
  杨朝明: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说儒学塑造了人柔弱的一面,那么也许这种理解对了一半。因为在古代的《字书》里面说“儒,柔也”,但这种柔和柔弱不是一回事,它是以柔克刚的柔。什么叫儒?儒,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相当于需要的需,上面是雨下面是人,实际上这个叫沐浴。现在祭祀的时候常常要斋戒沐浴,沐浴就是改正自己,洗掉自己不应有的那些污秽。《礼记》里说一个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其实,在孔子之前就有儒的存在,孔子之前的儒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为人相礼的职业。后来儒家和儒有联系也有区别,它虽然也做相礼的职业,但是不仅仅是相礼(编者注:祭祀或举行婚丧典礼时在旁宣读行礼项目),而是让人用“先王之道以润其身”(邢昺注疏《论语 雍也》)。
  我要改变一个人,虽然也从事相礼的职业,但是我还要从事人心的改变。那么这就是后来的儒家,所以儒家在改变人的时候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就是慢慢进入人心的过程。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柔,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儒家讲究三达德,即智仁勇,中国儒家特别强调勇,早期思想家对此不断论述,比如孔子说“杀生成仁”,这是不是勇?荀子曾经把人的勇分成几类,“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 ,是狗彘之勇也”(《荀子 不苟》),我们看到猪狗抢食物,没有廉耻,不顾生死,看到利益不顾一切,这就是狗之勇。商贾之勇是指见利忘义的商人,小人之勇就是一般的匹夫之勇。荀子提倡的是“士君子之勇”,说到这里我们常常想起来孟子他提到“吾赡养我浩然之气”,这就是士君子之勇。               
  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学说的指导熏染下,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没有侵略过任何人,但是我们也能成功地抵挡外来入侵,只不过到了近代中国我们受到了太多的欺凌。我们不能简单把近代以来的落后归结到文化身上,这是受近代以来反传统的传统的影响。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8
 近代中国人难以认识到儒学的真精神
  主持人:我再引申一下,近几年有些话题经常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和一些人的追捧,比如狼性法则、弱肉强食,这个跟咱们以往所经常听到的儒学观点是不一致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您刚才提到勇,那么儒家认为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表现勇,什么时候表现仁?
  杨朝明:你提到的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是相联系的,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形成反传统的传统?其实是我们功利地去思考一下,我们的柔弱、忍、忍耐,它其实就是一种文明,它不是一种软弱,近代中国我们受到了太多受屈辱,我们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我们转嫁或者迁怒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就相当于我们一个人在这里谈天说地生活得很安逸,突然门外面进来一群强盗又杀又砍又打又骂,这时候我们所有的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强盗赶出去,谁谈伦理道德都一定是迂腐的。
  近代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基于这种对强盗式进入的恐慌性反应,在这种恐慌性之下,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缺乏一种理性和冷静。在这种观念之下,我们很难认清楚原始儒学的真精神,我们看到的都是儒学在历代中国偏颇的东西,我们对于儒学的认知发生很大的偏离。
  孔子一生栖栖遑遑 丧家之狗是其真实写照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下面的时间还是给媒体朋友。
  中国新闻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中国新闻网。我想就孔子本身的问题向您询问,我们知道孔子一生其实命运并不好,在政治上也是郁郁不得志,史书上甚至说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狗”,但是在后世孔子却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行,后世却又被如此推崇呢?
  杨朝明: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孔子整个个人品格、政治品格和政治命运的一种理解,我们后世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但是孔子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是栖栖遑遑。各位到了曲阜如果从高速公路下来首先看到的是一群马车,如果走104国道来曲阜市,看到曲阜市的标志也是一辆马车,好像孔子一生不停奔走,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在为政几年以后周游列国,他的一生应该说到处奔走,栖栖遑遑,他自己终其一生,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有一次他到了郑国和他的弟子走失了,其他弟子找老师的时候问到一个人,我看见东门有一个人啊,头、脖子、肩膀长得像哪个圣人,“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史记 孔子世家》),这也是把他比喻成圣人,但后面有句话叫“累累若丧家之狗”。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专门有本书叫《丧家狗》,副标题叫我读《论语》。在李零教授的心目中,孔子这一生没有什么精神家园。我也认为“丧家之狗”的确是他政治命运的深入写照,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我来写本书,我也可以叫这本书为《择木鸟》?有人说孔子丧家狗是自己说的,其实择木鸟也是孔子自己说的。孔子一生他周游列国也是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有一天当楚国的国君派人请他的时候,他的弟子向孔子表示祝贺:老师,终于有人用你了。孔子这时候很冷静,他说如果这时候国军真的用我,我用我的这种办法去做的话,未必他真的能同意,所以他下面说了一句,“鸟能择木,木焉能择鸟?”(《左传 哀公十一年》)
  这个木当然就是树,在孔子那个时候,列国林立政权多元,孔子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自由飞翔的小鸟,他可以在列国里面的大树间自由选择,也正是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他才决定了他自己“丧家之狗”的政治命运。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更容易成功的可能是野心勃勃的“狼”,未必是忠心耿耿的“狗”。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独立政治品格,他认为“道不行,乘浮于海”(《论语 公冶长》),孔子追求道的实现,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
  在刚刚出土的一批早期儒家文献里面有一篇叫《穷达以时》,主要就是讲一个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在鲁国为政做得很好,但是毕竟他自己后来又离开了鲁国,变得栖栖遑遑。孔子的问题就出在“时”上,孔子所处的时代叫“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在列国征战的过程中,孔子的思想显得比较迂阔。孔子一生他没有得志,他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所以他的政治命运是那个样子。但是孔子的学说毕竟是一个道恕,后来历史证明,要进行历史的选择的话,还要选择儒家。
  历史选择儒家是痛苦的选择 也是正确的选择
  大家知道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建立统一的秦王朝。秦始皇想得很美,他希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但他是二世而亡,他是怎么灭亡的?汉朝建立以后必须反思这种落后的原因,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有很多非常精道的说法。比如《过秦论》,《过秦论》就是秦过论,“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易也”,不失仁义使秦朝速亡。汉朝怎么办?汉武帝曾被大臣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记 汲郑列传》),于是后来汉朝都要施仁义。
  汉朝初年进行类似反思的人很多,比如叔孙通被司马迁奉为汉家儒宗,“夫儒者难与进取, 可与守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儒打天下不行,守护天下离不开儒家的,所以儒者难以进取可以守城。还有人说骑在马上可以打天下,骑在马上不可以治天下,一系列的反思经过汉初70年的休养生息最终选择了儒学,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从此以后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和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许孔子想得到也许孔子想不到,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后世受到重视显然是由孔子思想的内涵决定了。孔子的用和不用,我们总结这个历史其实它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言而喻。
  主持人:能不能概括成乱世用法家,治世用儒家?
  杨朝明:仔细去看《论语》和《孔子家语》,特别是《孔子家语》,我们就看到法家、儒家、道家各家考虑问题其实都是国家治理的问题,就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里面说到,包括儒家在内的各家“此务为治者也”,都是考虑治理。但是治理的学说有省有不省。就是有的学说非常简洁明快,有的未必真的很简单,但是这里面有的很显性,有些很柔性。刚性的、柔性的、显性的或者隐性的,如果我们去进行历史总结的时候,它们之间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去论证是法治重要还是德治重要这样的问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9
孔子非常重视周文化 偶像是周公
  主持人:下面还有哪位朋友有问题?
  环球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环球网,我想问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曾经遭很多人议论,就是“唯女子与小人唯难养也”。我记得您在书中说过,这句话是大家误解了孔子的原意,您能不能利用现在这个机会给大家重新解读一下这句话。另外《论语》中还有没有别的话被大家所误解,请您今天为大家做一个正本清源的工作。
  杨朝明:谢谢,你提到这个问题可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这在《论语》中只是一个具体问题,但它影响很大。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对《论语》里面很多具体问题的了解,实际上涉及到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如何理解的问题。比如孔子学说的来源问题,孔子思想的形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自己悟出来的,它是一种继承。
  所以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对孔子的影响很大,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孔子非常注重礼乐文明,中国礼乐的奠基人是周公,周公跟孔子什么关系?大家想到《论语》里面一句话,孔子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 述而》),说明孔子衰老了,梦不见周公说衰老了,说明周公在孔子的心目中是魂牵梦绕的人物,这是第三个前提。孔子和周公,孔子和周文王、周武王,他们这种关联使孔子非常尊重周文化。
  孔子重视小人 不轻视女子
  那么孔子这里面说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 公冶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孔子说了两部分人,一个是女子一个是小人,女子难养和小人难养。为什么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们可以这么简单地去理解,如果孔子没有轻视小人他肯定就没有轻视女子,他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果没有轻视小人就不会轻视女子。
  什么是小人?这是一个前提,我们前面提到君子和小人这是一对概念,它有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小人就是指一般的民众,它不是指人格低下的人。如果按照我们原来对小人的理解,把女子和小人放在一起要重视女子才怪,这个地方的小人说的是小人的本意,即一般的民众。
  有一次我在读《逸周书》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句周武王要灭商,把大小官吏找来,给他们训话,请大家要敬吾乎敬之哉,下面说了一句“无竞惟人,人允忠”,不要和老百姓争利,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支持你。“为事为敬小人难保”,因为小人难保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敬。什么是小人难保?我看那本书下面有一个“保,以养也”,保就是养,小人难养,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敬,闹了半天这句话是周代一个传统的观念叫“敬德保民”。为政者只有敬其德才能保其民。因为保民比较不容易,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为政者,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尽其德,这里显然没有轻视小人。
  那么这个保养也有没有依据?我们去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明确说到“保,养也”,《说文解字》是汉代编的,汉代人为什么编《说文解字》?就怕别人误解。“敬德保民”别的典籍里面也有,《尚书 康诰》里面也有这句话,周公在实行分封制时,把他最小的第七个弟弟封在卫国,卫国是商朝统一的中心,他在封卫国的时候特别告诫他,“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你干的好事坏事上天都会看着,伪装是没有用的。“民情大可现”,我做事是好是坏,同志们对我的评价是能够反映出来,我做得好一定有好的反映,做得不好一定会有不好的反映,这叫“民情大可现,小人难保”。这很明显是重视小人,他也不会轻视女子。
  孔子教导为政者要公平公正
  有人说为什么单独把女子说出来?其实大家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舞台上活跃的全都是男性,女子从事特殊的劳动或从事家内劳动,这时候他特别说到女子。反而是注意到女子这个群体。这句话后面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简单地说就是《论语》这本书它是关于一个社会管理的学说,它是教导为政者如何管理。它是说在管理小人和女子的时候,要注意管理的度,不要过分地敬也不要过分地远。
  我们回过头来如果看当时的《逸周书》和《孔子家语》,有很多关于近和远的论证,比如《逸周书》里面说到我们要提拔一个干部,就要考验他,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说要故意疏远他,“远之以观其不二”(《逸周书•官人解第五十八》),我要疏远他看他是不是心生二心,我也可以对他特别得好,看他是不是变得缺乏应有的恭敬,这叫近之远之。《孔子家语》里面还有一句话,“政均则民无怨”(《孔子家语 入官第二十一》),这个均不是指绝对的平均,而是公正公平。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公平了,老百姓就不会产生怨愤。
  所谓“正均”就是不近不远,现在大家都能明白,孔子这句话更多地还是强调一个管理的度,对待女子、小人、一般民众的时候要明白理解他们。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不简单,管理的时候不能无原则地亲近,如果无原则地亲近会对你缺乏应有的恭敬。如果疏远了他或者不注重他的利益,那么他也会对你心生怨恨。我们理解《论语》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了解这本书的性质。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人在演讲里解释这句话,他说他理解孔子,孔子这么了不起的人物他怎么可能轻视女子。可能有一次孔子和他夫人生气了,孔子一生气骂了一句真难养,他这一骂结果让学生听见了,于是写到《论语》去了。我听到这句话后,我觉得这个讲座可以不听了,为什么?他不知道《论语》是怎么陈述的,《论语》的编者是谁,《论语》编者的意图,《论语》为什么是这么编辑的,前后上下文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他不了解这些,他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完全错误  
  我认为这句话是一个千古误解,这句话冤枉了孔子。虽然那个时候谈不上对女子与小人是多么的尊敬,但是它毕竟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那个意思,实际上在《论语》中类似的误解还有不少。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1:59
“食不厌精”不是吃饭要追求精致
  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多人理解以为我们做食物的时候越精越好,切肉越细越好。其实这里面的厌读yan,即餍,意思是“饱足也”,就是我们吃饭不要过分追求精,切肉不要过分追求细,言外之意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生活的小节,这和孔子一贯的思想主张实际上是一致的。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里仁》)。
  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世人应该有志于更高的追求,道学的追求,如果今天穿的不好或者吃的不好觉得没面子,这个人境界就不高,他其实就是对人的一种更高要求。我认为就是类似的误解可能真的还有不少,只有正本清源地理解才能把握住孔子思想的真谛。
  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既有发展 也有偏离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的解答,因为孔子的这句话曾经伤了不少女性读者的心,今天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解答方法。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还剩下最后两个问题,一个给现场的媒体朋友问题,另一个问题我们会给“我有问题问孔子”留言板里的网友。
  千龙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千龙网。刚才听到您讲到关于儒家的内容,对此我有一个疑问,儒家在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每个时代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也会有变化。那您觉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去面对不同的人对它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呢?
  杨朝明:谢谢你提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很大的问题。儒家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分歧?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之中,它既有正向发展,也产生了一些理解上的偏离。那么如果简单地说,先秦时期的儒学我认为它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比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君臣父子各自应尽本份。但是到了秦汉之后,君权至上,“君君臣臣”变成片面强调君权;“父父子子”、“父为子纲”变成了片面地强调父权,因为汉代以孝为天下,特别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再加上“夫为妻纲”,三纲五常就变成今天理解的三纲。其实,这就说明此时的儒学变成一种威权色彩。
  《论语》里还有一句误解较深的话,孔子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这句话如果按照传统理解:让老百姓按照我们的道路去走,没有必要知道原因,这是显然的愚民政策。事实上,宋代以来就有人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问题,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比如宋代的大儒程颐就认识到,但是当时毕竟没有新的材料,他的说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到了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了一批竹简,这批竹简告诉我们这句话是一个标点的错误:“民可使,由之”,它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都生活得很安逸,那么为政者就不要去干预他。“不可使,知之”,如果老百姓都不听你的,你要知道为什么。知之,就是知民。这句话不仅不是愚民反而是重民。其实《孔子家语》也有一句话和这个相应,《孔子家语》里面说“君子利民”,君子当然就是为政者,一个为政者去管理老百姓,不可以不知他们的情况。“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孔子家语•入官第二十一》),作为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的管理对象,解民情和民性,这样的管理才不是盲目的。《论语》里面这种误解非常多,由于帝制中国里面君权至上,特别强调夫权,加上三纲格外强调,于是儒学在我们眼中出了很多的问题。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2:00
了解儒学在历史上的变化 才能清楚地看到其本源
  那么近代以来由于我们受了太多的屈辱,我们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又转嫁迁怒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我们很多人开始反对儒学,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守护儒学,可以简单地说,反对儒学的人实际上更多的看到了威权儒学,守护儒学的人更多看到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
  我们只有分清楚儒学的这种变化,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儒学,了解自己的传统。五四时期喊出一个口号“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五四时期尽管像李大钊提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但毕竟那个时代打倒孔家店声浪像脱缰的野马,李大钊的声音根本无人注意。我们只有了解历史上的这种变化,才能更清楚看到儒学的真精神。
  主持人:刚刚有一个人提示我说现场媒体的提问可能太短了,我们再增加最后一个问题。
  不懂《周易》肯定不懂中国 不懂《易传》肯定不了解中国智慧
  腾讯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腾讯网。我个人有个看法,儒学在秩序维护层面存在一个被异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宋明以后特别突出。我觉得这肯定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我觉得外在的原因是社会的需求,内在原因说我注意到从儒学本身的发展来讲的话,在后期的儒学发展当中比较多的强调了它的伦理方面和秩序维护方面的价值,但是忽略了儒学形而上的部分,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儒学的时候都是比较忽略它的形而上的部分。那么说我们在看到《中庸》也好《易传》也好,关于形而上的阐释是非常多的,儒学讲究“内圣外王”,也就是说它的外在的这种功能发挥一定是以它内在的您刚才讲的一个道术也就是形而上部分,那么您如何评价或者认知儒学的形而上的部分,在今天儒学的发展当中应该怎样来充分阐发这一部分的价值?
  杨朝明: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偏离,就是儒学的异化,就儒家思想而言,每个朝代的思想都有它的价值,每个朝代对于儒学的理解都是对它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此外,儒家的理论也深刻地体现在它的形而上层面。我们很多人看到了儒学的表层看、表象或只读了一句两句,就开始对儒学表达自己的认识。这种理解会影响很多人,包括西方的很多人。
  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很多人,黑格尔说孔子“一点也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但是黑格尔很遗憾,他说“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完全读懂《易经》”。我认为读不懂《周易》,你肯定读不懂中国,你读不懂《易传》肯定不了解中国智慧,他思考的深度高度也许就表现在他形而上的这种思考之中。
  孔子思想非常严谨 非常有高度
  所以我提到有一位英国作家贡布里希,他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他有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它,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子贡怎么说,孔子之言“幸于天道不可得耳闻也”(《论语 公冶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不可得耳闻”就是孔子不太常表达自己的意见。
  孔子关注现实问题,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孔子没有更深的思考。如果我们真的去读《易传》读《周易》,会发现孔子的思想非常严谨,是非常有高度的。他把人放在天地之间,人既然处在天地之间应该效,就要仿天地之道,天道自强不息,地道厚德载物。“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曰义”(《易经》),人既然处在天地之间,那么我们就要效仿天道。
  孔子会思考人的一种存在客观性,我们处在这个地方,就会受到这个地方的影响。我们处在南方或北方,如果食肉或者食草,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孔子家语 执辔》篇里面有一个长篇论述,这个长篇论述的背后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孔子和弟子子夏、子贡在一起的时候,孔子说:“我唯吾老聃之言”,老聃就是老子。这样的道理我从老子那里听说也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孔子反过来问子贡你说呢?子贡说“微则微矣,然则非治世之待也”。你虽然说的很精微,但是我们现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这些暂时还是用不上。

作者: 美惠子    时间: 14-9-29 22:00
 孔子关注现实 希望用先王之道改变人心
  这说明孔子在思考什么问题?其实孔子关注的就是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孔子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小人儒就是把儒当成一种职业,那么君子儒就是用先王之道改变人心,关注的是天地之道以及人心和社会。所以老子有一腔关怀,他和老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
  英国作家说你不要以为中国只有孔子还有别人,比如老子,“也许老子在远方孤寂的群山中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像他所说的那样无为而治”。最后他用了一句反问,你说呢?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的精彩解答,也谢谢这位腾讯网老师的精彩问题。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问题是来自于“我有问题问孔子”专题里网友的一位问题,这位网名叫“云深处”的网友问杨老师一个比较具像的问题:《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您能不能具体解读一下这句话它对我们今天人的修身有什么样的意义?
  杨朝明:我前面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但是我们又是一个社会的存在,那么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必须表现我们质朴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文饰。比如今天热了,我随便穿衣服可不可以?所以孔子说得很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一个人过于文饰自己就有点夸耀有点过头,可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质朴,就会显得比较粗野。可见,过于质朴和过于文饰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既显露朴实同时又表现得非常冷静,恰到地处理好这种关系,这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所以文质彬彬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这个词实际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人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质朴和文饰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真的做到既朴实又懂得礼敬。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我们今天的活动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感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也要感谢所有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孔子研究院和杨老师的支持,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