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认知错误 [打印本页]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09:55
标题: 认知错误
认知错误


【字号 大 中 小】 2006年07月02日 【我要打印】   



    在严重的基本焦虑中长大的儿童,毕竟不多,至少没有像荷妮博士所说的那样无药可救。天下父母一般心,憎恨自己孩子的父母,毕竟只是极少数,若有,他们自己也可能已受了心理不平衡的遗毒;「已之所无弗施于人」,若父母心中根本就没有爱,或根本不知道关心是那桩事,我们又何能责怪他们不关心孩子、不去爱孩子呢﹖这是恶性循环的一场人类悲剧!除了基本焦虑,使人产生忧郁、不愉快的后遗症外,「认知错误」也是一道杀手钔。我们都知道,情绪不是凭空而起的,愉快有愉快的原因,忧虑当然也有忧虑的理由,而且一切原因,除了若干生理与环境因素外,均与个人的认知有关。所谓认知,说得通俗的,就是以为、认为、理当如此等等。你认为某甲人不错,因此你想跟他做朋友,甚至终生白头偕老。反之,你认为他不友善,你对他就没有好感,因此也无心与他做朋友了。忧愁担心等情绪亦复如此,这要看你对世界、对社会、对人对事是如何「想法」而定。你若认为大多数的人都很友善,世界上也没有不能克服的事,你若如此想,你的心情就会比较开朗,也比较会活得快乐。反之,你若认为人家都在轻视你、不把你放在心上,而且一做起事情来,又往往患得患失,好像你前生就要注定失败似的。你若常这样想,你如何能活得开心﹖认知能引发情绪,所可惜的,但也很可悲的,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的认知却往往是「错误」的。这里我不多讨论认知为什么错误,这又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我只想强调,认知一旦偏差,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尤其是许多忧虑情绪,好多都是这种认知错误所引起的,请看看下面这些人的想法:

    ─我必须取悦于人家、服从人家,人家才会喜欢我。

    ─除非我都做得十全十美,否则不值得生存。

    ─表示心中的感受是一种弱点。

    ─我必须常考第一,否则父母会不喜欢。

    ─我长相难看,因此没有人会爱我。

    ─没有人可以信任,因为人都是骗子。

    ─我必须先爬到人家头上,否则他们要爬到我头上。

    ─生命只是忍耐与接受,而不是享受。

    ─物质享受才重要,喜悦愉快只是心理学家说说而已。

    像这一类的想法,你自己也可以列出一大堆;错误的认知之所以可怕,不只是因为它们是主观的、不正确的,更因为没有人能实现这种认知观念,也就是说,这样想的人往往连自己也做不到。试问谁又能常常取悦人家服从人家?谁能做一切事都能做得十全十美?谁能把一切感受永远憋在心里﹖谁能常常考第一?不信任人家又能如何生活?认知有偏差的人,正像水中捞月,他们永远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正因为得不到,因此不但心中闷闷不乐,还可能整天怨天尤人,说世界不公平,骂人家不合作。这种人又如何能活得快乐﹖

    这种人当务之急,至少对自己的想法开始「怀疑」;怀疑就有希望,否则将一直痛苦地生活下去。怀疑的第一步就是问自己:我这种想法有道理吗?有根据吗?他应该常问自己三个字:「为什么?」我为什么必须做得十全十美?我为什么必须常常去讨好人家?我为什么一定要比人家都好?我为什么不能信任人家?世界上真的没有可靠的人吗?忧虑的人真的比快乐的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吗?世界上真的没有能使我快乐的人及事吗?常能问自己为什么,这是走向喜悦之路的第一步,但它是一个十分关键性的第一步。问了为什么之后,接着就是「分析」;这一步可能较困难,因为它可能牵涉到你过去的经验,尤其是那些孩童时期从父母那儿得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现在已深深地埋在心底下,现在要挖掘也不太容易,因为这种经验,正由于往往是痛苦的经验,你自己不愿意面对,因此已可能变成潜意识,继续在那里作崇!若可能,你不妨把孩童时期的那些所谓痛若经验,或不愉快的种种事情,想到那里就一一列在纸上。若可能找到一位知心好友,或一位懂点心理知识的长者,你可以仔细与他们讨论这些经验。我个人虽然不太愿意强调潜意识,也不太相信它们有那么强烈的影响力,但一切行为均有历史背景,我们现在的行为多多少少与过去的经验有关。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10:15
标题: 认知治疗理论的共同点
各种认知治疗理论的共同点和提示   
          共同点:  人的认知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认知偏差,如“非理性信念”、“错误的认知加工”、“消极的内部语言”、“习得性无助”等是心理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
     
提示 :   治疗关键是改变认知,包括信念、态度、思维方式和内部语言。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技术
   认知技术
    1、认识思维与情感行为之间的联系
    2、认识非理性信念和错误思维  
    3、改变非理性信念  
    4、假设检验  
    5、积极的自我对话  
    6、多栏笔记法
    7、其它,如苏格拉底式对话,指导发现法和利弊分析法等。

                      认识思维与情感行为之间的联系
    评价自动思维
    1、证据是什么?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2、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3、会发生什么? 最坏会发生什么? 我能承受得住吗? 最理想的结局会是什么?
   
    4、思维的影响是什么?我相信这个自动思维结果会怎样? 改变我的想法结果会怎样?  、

    5、我该做些什么?

    6、如果我的一个朋友遇到这同样的情况,我会怎样跟他讲?

                            评价自动思维  

   例如,患者诉说他发现同学(同事、战友)对他有意见,不喜欢他。感到很不开心。
1、证据是什么?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T:  “您为什么认为他不喜欢你?

P:  “因为今天他看到我没有打招呼。”

T:  “还有什么吗?  

P:  “没有了。”  

T:  “那么,有什么可以说明他并没有不喜欢你呢?

P:  “不太清楚。”

T:  “他说过什么或做过什么表明他对你还是不错的?

P:  “他平时对我没有恶意,态度比较友好,我们可以交流一些想法。”  
    2、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T:  “今天他不打招呼有没有其它解释,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你?
   
P:  “不知道。”

T:  “有没有其它原因,例如他自己心情不好?

P:  “有可能,也可能他在想别的事,没在意我。他对别人也会这样。”
   
    3、思维的影响是什么?我相信这个自动思维结果会怎样? 改变我的想法结果会怎样?
T:  “您认为他不喜欢您,这种想法的结果是什么?  

P:  “结果是我很伤心,可能我会疏远他。”  

T:  “如果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结果又会怎样呢?

P:  “我会感觉好些的。”
    5、我该做些什么?

    6、如果我的一个朋友遇到这同样的情况,我会怎样跟他讲?
T:  “那么针对这一处境您觉得该做些什么呢?

P:  “呃……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T:  “昨天发生这件事后您有没有疏远过他。”

P:  “我想是的,今天中午我见到他时就没有和她说话。”

T:  “就是说今天早晨您还是认为原来的想法正确,并依此采取了行动,你是否可以改变看法,并且采取一些行动呢?”

P:  “他可能是无意见的。我可以主动和他说些话,表现得友善一些。治疗师可以和患者设计一些对话,与他进行角色扮演等。
1、 认识错误思维和非理性信念  
     绝对化思维   
     灾难化思维
     打折扣思维   
     情绪推理   
     乱贴标签扩大化/最小化
2、 改变极端或非理性的信念:   
     我努力工作了,就应该获得成功。

     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

            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

            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会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3、 检验错误假设  

错误假设例:
   我一事无成。

   我是失败者。
     
   别人都看不起我。
   
   我没有用了。

   我完了。   
对策:
    列举支持与不支持的证据 。

    实践活动检验。
4、积极的自我对话        
    针对自己的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
5、利弊分析   
    针对自己的内心冲突,进行利弊分析。受了某人的气,想要报复或揍他,  
    请大家一起来分析。

认知治疗

第一步: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主要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导致。这一点他们自己应该负责任。

第三步: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的步合理性,进而放弃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改变某种错误的认知。

第四步: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完成了以上四个步骤,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情绪困扰就可以逐渐消除,来访者会以较为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干扰。



[ 2007-2-24 12:22:10 | By: 邹晓波 ]阅

[ 本帖最后由 婉小童的十二月 于 07-3-27 13:47 编辑 ]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16:34
标题: 拔开心灵的迷雾
拨开心灵的迷雾 [原创 2005-11-17 22:33:22 ] 发表者: 王东伟   


--------------------------------------------------------------------------------

摘要:改变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能校正心理问题。这是认知疗法的观点。本文对贝克认知疗法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运用这一疗法较好的改善了一名高三学生的对人恐怖心理,同时在咨询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这一疗法应结合心理分析和行为疗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


一、认知疗法的概述

(一)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是贝克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的。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的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进而导致情绪和行为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问题持续加重。常见的负性认知有:任意推断、选择性抽象、过分概括、放大和缩小、个人中心、二分法思维。

贝克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分析求助者的现实思维活动,找出错误的认知,纠正求助者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帮助求助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二)认知疗法常用的技术  

认知疗法在于向求助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从广义的角度看,此疗法包括所有能改变错误认知的方法,如说明、教育、批评、促膝谈心等。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相应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术。

1.改变求助者的现实评价。咨询师直接或间接地向求助者运用认识论的原理,来解释以下问题:①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因为感觉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在病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②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此过程容易出错,任何生理、心理问题都可影响认知过程。   

2.改变信条。人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解释评论外界事物,解释评价自我与他人。贝克认为,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条有下列几种:

危险——安全信条:人们常常用自己的信条过高估计环境的危险性,产生不必要的焦虑,表现为害怕某种环境、人际敏感等,使生活受限。   

快乐——痛苦信条:求助者常常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此即彼,达到目标则快乐,达不到则痛苦。持有这些态度的人,自尊心强、不满足,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常因一件事或一次失败的影响,自尊瓦解,不良情绪像雪球一样滚滚而来。

应该——不该信条:求助者往往有一套固定的信条,自己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像无形的鞭子,给求助者精神上造成压力,生活中增添无数困难,整日为“应该”奔波。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同样以这些信条要求他人,造成很多人际关系紧张。

(三)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  

首先,咨询师要向求助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与评价是如何影响心情及行为的,对求助者的不良表现给予解释;

其次,帮助求助者去检讨他所持有的对已、对人以及对四周环境的看法,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情感—行为类型,发觉跟求助者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并协助求助者检讨这些看法或态度与一般现实的差距,指出错误认知的非功能性与病态性。

最后,督促求助者练习更换这些看法或态度,使求助者发展新的认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建立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以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

王兵(化名)高三学生,18岁,男。

求助者自述,近期对同班一位同学李某特别恐惧,上课时只要看到他(因李某个头矮坐在前排),便紧张恐慌,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老师虽耐心开导却毫无效果,于是一起到咨询室寻求帮助。

班主任陈述:王兵平时少言寡语,班级活动不热心,但学习很努力,成绩不错,每次考试都在10名左右,是重点培养的学生。可是最近2次月考成绩很差,其他老师也反映他上课听讲精力不集中。他自己说是因为与同学闹矛盾的原因,找他谈过几次话,耐心开导他要胸怀宽广,却没有明显效果。高三的学生了却不在状态中,老师们都很着急。

经摄入性谈话了解到,二个月前王兵与同班同学李某因小事发生口角,盛怒之下李某将王兵的鼻子打破,后经同学劝解事情才平息。后来一次物理实验课上,王兵与李某冤家路窄,被分到一个实验小组。一次偶然的目光相接,王兵发现李某正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自己,内心突然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惊惧,想立即离开实验室,苦于老师在场,只好提心吊胆地坚持到实验结束。从此王兵无论在哪里,只要见到李某便惊慌失措,尤其在课堂上,每当看到或想到李某,就感到度紧张恐慌,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曾多次到班主任处倾吐内心的感受,并自诉“只要到办公室与老师谈几句,哪怕只是坐一会儿,内心就感到舒服安静些” 。班主任老师虽多次开导他要心胸宽广些,同学之间闹点小矛盾算不了什么,而且李某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但几乎没有效果。

深入咨询后得知,王兵父亲早逝,家里只有多病的母亲和正上小学的妹妹。困顿的家庭生活使他变得沉默寡言,敏感自卑,他从不向同学谈及自己的家庭情况,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刚入学时,几个过去了解他家庭情况的同学曾经帮助过他,或塞几斤饭票,或送他一件应季服装,这些他都心怀感激地默默收下,从不张扬出去。后来不知哪位多事的同学将他的情况向班主任做了汇报,班主任便满怀爱心地呼吁全班同学为他捐款捐物,帮助他渡过难关。开始时王兵对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很感激,也很高兴地接受了大家的捐助。但不多久同学们发现王兵变了,集体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他常常有意避开,本来不苟言笑的他更加沉默了,很长时间都难得见到笑容。原因用王兵自己的话说:“总感觉欠了同学什么,跟大家在一起时感到比别人低人一等,很压抑。”与李某闹别扭后,王兵感到后悔极了,想到同学们(包括李某)在他困难的时候都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自己真是辜负了同学们的一片真心。特别是实验课上看到李某怨愤的目光,这种懊悔自责的心理活动一下子达到高潮,便感觉自己对不起李某,对不起其他同学。因此他处处避开大家,见到李某便惶恐不安难以自持。

情况了解后,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家庭贫困造成的敏感自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分的自尊要求是王兵见人恐怖症的症结所在。与李某闹别扭后害怕见到李某只不过是求助者自我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其心理障碍的病根其实早在与李某闹别扭之前就已经种下了。父亲的早逝、家境的困顿让王兵强烈的感受到己不如人,自动化的思维又让他扩大了这种错误的认知范围,自觉处处不如人。这种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造成了王兵的敏感内向和自卑,而自卑又往往以过分的自尊要求表现出来。过分的自尊使他承受不了同学们公开地为他捐款捐物,他不能容忍与周围的同龄人物质方面的不平等被别人看到。与同龄人保持同一是青年人的共同心理特征,王兵在刚入学时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心理上与同龄人保持一致的需要。如果王兵的性格是乐观开朗的,他会调节自己的认知,把自己能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娱乐作为与同龄人保持一致的标准,把同龄人的热心帮助看做友情和爱心的奉献,从而心理获得平衡。而王兵却时刻把家庭物质情况作为衡量自己与同龄人保持一致的重要标准,自己家庭情况差,便认为与其他同学不能平等,处处感觉低人一头,于是就竭力掩饰自己的家庭状况,企图通过隐瞒来支撑他那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维持心理的平衡。而当自己隐私被一下子公开出来以后,他那矫饰伪装起来的自尊被猛烈地震动了,自轻自卑一下子充满了他心灵的整个空间。这时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他采取了逃避的应对方式,避开周围同学不与他们交往,以此来减轻心灵痛苦的折磨。不幸的是,在痛苦中徘徊的王兵又与李某发生矛盾,而李某是曾热心帮助过他的人,于是自卑自轻中又平添了一份歉疚和自责,实验课上李某怨怒的眼神将他内心的负疚和自责推向了顶点,心理上所受的痛苦煎熬到达高峰。他自我防御机制发生作用的方式仍旧是逃避,但由于与李某在同一班级,这种逃避又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内心的歉疚和自责便开始激化对李某的恐惧,见到李某便神不守舍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王兵恐怖症产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王兵内向自闭的性格,家庭困境造成的敏感自卑,以及自我统一过程中的认知偏差是其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

咨询过程:首先咨询师对求助者恐怖症产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让他认识到自己问题发生的实质。

为进一步纠正其认知偏差,咨询师向他介绍了青年时期自我统一过程的心理特点及如何达到自我完善,指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掌握正确合适的衡量自我的尺度,对自身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家境的困顿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更不应因此感到人格上与他人不平等,要改变家境困顿就自轻自贱这种“负性自动想法”,应该从生命的角度,从一个社会成员的角度衡量自己。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每个人身上也都有闪光点,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的时候便决定了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决不是影响人格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因为感觉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因为他家庭困难而瞧不起他。同学为他捐款捐物不是可怜他,而是出自一种真挚的同学之情,同学们不会因为得知他家庭困难就鄙视他,每个懂事的有良知的同学都会有意识地保护他的自尊心,而不可能去打击挖苦他。自身存在的敏感自卑纯粹是多余的,是自己给自己心灵上设置的藩篱,如果不拆除这道藩篱,他将永远被隔离在同龄人之处,不能与周围的同学自由平等地交往。

为使王兵迅速安静下来投入高考前的紧张学习,在征得学校和王兵的同意后,我们将他调换到另一班级。经过二周的咨询,现在处于新环境中的王兵情绪基本稳定下来,学习成绩也开始有了好转,偶然在校园里与李某相遇,也不再感到恐惧紧张。当然,王兵的自卑是十几年生活经历积淀形成的,要想彻底改变是有些困难的,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三、个人体会

认知疗法虽也认为求助者当前的问题通常是早期的生活经验所造成的,但不过多关注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潜意识,而把着眼点放在认知上,放在求助者的内心世界,着力于更正那些可用语言描述的观念、想法、信念。这种做法可谓既明显,又具体,容易取得求助者的理解与协作。

但是企图只通过改变认知来纠正求助者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至于纠正求助者几十年生活经历形成的自卑性格,便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肤浅简化。因为有些道理求助者不是不知道,问题是做不到。

我同意一种观点,认为认知疗法是沟通精神分析治疗法与行为治疗法的一座桥梁。如果想要咨询效果更好,需要结合另外两种方法,深入剖析、探索造成困扰的背后原因,同时给以行为的指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岳晓东著.登天的感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6-150

郭念锋主编. 心理咨询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16:49
标题: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分类: 咨询手记 心理咨询案例


一天下午,我在心理咨询室等待学生前来咨询,但是,半个小时过去都没有学生过来,就在这时,有几个学生一起来咨询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作为一次团体咨询,我组织他们讨论和进行各种咨询。等咨询完之后我发现在办公台上有一封用作业本写的却没有写名字的信。信的内容大要如下:


“心理老师,我快要发疯了,如果再这样子下去我很快就要这样死去了。我总是想着白茫茫的一片,总是怕别人抢了我的聪明才智,但是我不准别人这样做,但我自己一定要强迫自己想:‘自己是最聪明的’别人都在想抢我的聪明才智。特别是自己学习上的对手,心里总是想着:他吸了我的脑汁。所以我不敢和别人接触,一接触就怕别人吸了自己的脑汁,如果不小心被别人碰了就一定要碰别人回来,而且一直让自己感到那白白的东西再回到自己的身上才感到安心。我每天都有这么多的想法在心里,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恐怖的想法在我的心里呢?你不会笑我吧,你可能想象不了一个人竟然有这种想法十几年了。你能把回信一起给我的同学拿回给我,谢谢!”这就是那封信的主要内容,下面没有写上名字也没有写上班级以及她上面提到的同学是谁。这是一个无主信,我在为这封信的主人苦苦地想,想努力回想起来是哪个同学放在哪里的,但是一直都没有想起来。当我正在为寻找这个“来访者”的第三天下午,有一个女孩子很小心地步入我的心理咨询中心,像一个男子的形象。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一些对话。


咨询员:你好!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请坐!(她小心地挪到接待的木椅上,还是不敢坐下来)坐,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的,坐下来再说。


来访者:(她做了一个要坐下来的动作,但是还是不坐下,眼盯着我)我、我就是哪天给你写信的学生。


咨询员:不要紧,你先坐下来,我们慢慢来谈谈,你就是哪天写那封无名信的作者是吗?好啊!多谢你这么信任我,这么快就来找我了,我正在找这个作者呢!


来访者:不好意思,老师,我怕……


咨询员:(我想,其实她还是不是很信任我!)不用怕,老师会替你保密的,当然就决不会把你的事告诉你的同学,也不会告诉你的老师等人,你的全部资料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是我们心理咨询员的原则。


来访者:不,我只是觉得我的问题很怪,很怪。老师,你说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讲完这一句就双手抱头哭了起来。)


咨询者:不要急,你的那封信我已经很仔细读过了,其实呢你的哪种情况我们有很多人都出现过,甚至现在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各人的情况不同而已,特别是青少年出现的比较多。(心理支持)


来访者:是吗?为什么我从来不听到其他人说的呢。


咨询者:那么你有经常和别的同学说吗?


来访者:当然不了,这怎么会和其他同学说呢!如果你不是心理老师,我也不会和你说的!


咨询者:首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那么其他人的有些想法也是不会你们说了,对吗?


来访者:是的。


咨询者:好的,我们来谈谈吧!你是怎样知道心理咨询室的呢?(这个学期初才建好对学生开放)


来访者:是同学介绍来的,她们说效果很好,你也很和蔼。


咨询者:谢谢你们的好评,你是哪个年级的呢?(我们学校从初一到高三)


来访者:高三的。


咨询者:哪学习肯定是很紧张的了,我高三的时候也很紧,每天都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很累的!(同感,拉近咨客之间的心理距离。)


来访者:是啊!我们很紧张,竞争很激烈,(她提起了精神)但是,但是有时候我就是分心,分心去想哪些东西,这叫我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就完了。(表情显得很紧张、焦虑不安,神情沮丧。)


咨询者:不用急,你慢慢说,你平时都是想些什么来着,(然后她就把在信上面写的一些内容说了出来,有增有减,意思差不多)


来访者:你说:这是很怪的吧!再这样子下去我的成绩肯定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就完了。


咨询者:不会的,你能说说你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来访者:这种情况是从考入高中开始严重的。


咨询者:在这之前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来访者:有,但是以前都是一想过就算了,没有现在那么强烈,而现在学习又比较紧张,同学之间竞争比以前大了很多,以前都是班里面学习的尖子生,好象没有花很大力就考上一中的高中,但是现在不同了。


咨询者:那么你现在的学习很紧张吗?(这可能就是诱因的所在了,但我想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来访者:是的,现在学习很紧张,学习越紧张,我就会越会想到自己的聪明才智被别人吸去了。


咨询者:好的,你是从哪里看到过人的脑汁啊、聪明才智是能让别人吸去的吗?你能讲讲吗?


来访者:是从一些科幻小说和电影上看到过的。


咨询者:哪你认为哪是真的吗?你都说是那是科幻的了!


来访者:还不止这些呢!其实我很怕鬼!一想到有鬼,我就怕了。


咨询者:(或者这才是来访者的主要根源!)你为什么会怕有鬼呢?我们不是要相信科学吗?你是怎么知道有鬼的呢?


来访者:(就这样她就讲述了她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两件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班里的一个男生说班里的一个女生在洗澡间被鬼摸了,如果谁还接触到这个女同学就会被染上病。这样我们都不和这个女同学玩了,也离她远远的,但是,有时候还是碰到了这个女同学。后来也没有什么反应。


咨询者:既然你都碰到她没有什么事了,就没事了啊!难到你真的相信世界上真的会有鬼这些东西吗?你的那个男同学的恶作剧罢了。


来访者:老师,难度你不相信真的有鬼,我听了很多同学说都见过鬼的,听说,在我们学校就有曾经自杀过学生,同学们讲起来很好怕的。


咨询者:你曾经见过鬼吗?鬼是什么东西?你说: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哪么,你说是鬼多还是人多呢?


来访者:是鬼多,因为死的人比活的还要多了,但是,我还是相信有鬼的,你听我说,这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我们学校里有一个老师得了一种病,总是医不好,后来快要死了,这时他的家人请了一些法师来他家做法,老师原先不肯,后来做了之后他的病也好了起来,但是,老师家的园子就插了一些古怪的东西有两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又听说了爱滋病,我们都不敢往他家门前经过,怕染上疾病。


咨询者:(首先对来访者说说有关爱滋病的一些知识,让她解除对爱滋病的误解。)你都说了,如果是真的有鬼,它就比人都多了,但是我们都没有见过,是吗?


来访者:是的


咨询者:况且科学研究都说了,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鬼神之说,都是一些人为了骗人而装神弄鬼的。你在电视上是不是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骗别人钱或者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而说鬼骗人吗?而有些呢!和你说的可以吸人的脑的是科幻电影,相信你在看之前就知道的了,只是你事自己吓自己而已,是吗?


来访者:好像是这样的,之前我并不怕,也没有什么感觉,我也经常看过和你说一样的电视和电影。但是,我老师的病为什么请了法师做了法就会好了呢?


咨询者: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谈谈,我不知道你老师当时是什么病,但是我敢肯定他患的病不是绝症,要不他后来就好不了。


来访者:哪是法师医好他的啊!如果不是他就不行了。


咨询者:是吗?那么你知道法师是如何医好他的呢?有没有给他药呢?他后来有没有再去看医生呢?


来访者:不知道!


咨询者:你老师的病能好可能与这个法师有很大的原因,但是决不是因为他做的法直接把他给治好的。


来访者:你这么一说,我倒越糊涂了。


咨询者:为什么我会这样子说呢!我想你哪个老师的病之所以好了,一个原因是他继续看医生治疗有关;另外可能这个法师是一个江湖郎中,给他一些有效的方法,中国中医博大精深,很多现代医学上的难题它却很容易就可以医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你最想知道的原因,就是为什么他是在他做法事之后才好呢?这当然与上面的原因都有可能,也不排除一种巧合。


来访者:(抢着说)总不会有这样的巧合吧!!


咨询者:不用急,你先听我讲完,我们是不能排除是他的病正要好的时候做了法事。但是,这个法事可能真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心理学上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暗示疗法,看过一些暗示的作用方面的书吗?


来访者:看过,你是说我的哪个老师是受暗示而对他的病有所帮助的。


咨询者:你认为会吗?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对迷信这么信的情况下,这种暗示的力量有多大呢。


来访者:按你这么说倒也很有道理。


咨询者:其实迷信在外国就有很多宗教用来治病,但是现在就很少用了,因为我们这些搞心理学的取代了他们。(我们一起大笑)


来访者:为什么以前我没有想到呢!


咨询者:不要紧,想不到也很正常的,这是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那么你现在相信了吧!


来访者:我还是想起那些啊!我越是控制自己不要想越是想,这样下去学习就完了。


咨询者:(对于根源问题解决了,其它的应当是容易了,第一,我应用了森田疗法,当她在分心,在“想”的时候就不要很克意的在控制自己,“顺其自然”;但是,在平时就给自己一个暗示,哪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我自己很明白,老师也说了,只是自己的一些错误理解造成的,这就是“为所当为”。第二,对她出现问题的诱因,“学习压力”作了一些分析,让她正对这些压力,增加对待压力的能力和技巧。)这个问题你可以用心理治疗的森田理论,还有就是要减小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介绍森田疗法,和应用森田疗对她进行咨询)


(原来来访者还有这么一个经历,这个经验对她的心理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作用,因为这个听起来是很真实的事情,好像没有什么可以不对的,从这些来看,我就可以肯定问题是出在这里了,根据这种情况我采用了认知领悟疗法、说服疗法和森田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16:54
这些有关认知方面文章已经复制了这么多了.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可以仔细阅览了~~~~~~~~也欢迎大家来看啊~~~~~~希望同样对你们也有所帮助~~~~~~~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7 16:58
标题: 如何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治疗
  认知疗法是最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系统疗法。它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理论上有密切的关系。认知疗法没有统一的定义,它的理论也没有统一的纲领,认知疗法的治疗家持有不同的理论,应有不同的技术方法,但他们的共同点都强调认知过程是作为心理行为决定因素这一根本观点,认为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做的评价,而此种评价又受个人的信念,假设观念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的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现实思维活动,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先了解认知的基本模式。个人的认知状态对他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一个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他自己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的情绪是焦虑或是愤怒,是抑郁或愉快,他的行为采取的是逃走或攻击,由于个人原有的认知基础不同,对应激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各易。

  每个人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他或她认知的特点和最易受损的敏感点,在某种特殊的应激条件下,这就构成了本人心理上易受伤害的弱点,即为某人心理上易受伤害的触发点。 应激可导致认知结构正常活动的功能损害。当应激使个体处于利攸关时,其原始的自我中心的认知系统可能被激活,是个体做出极端的,绝对的,单向的判断,是整个的思维失去意志的控制,减弱了对过强的偏激思维的控制能力,而出现了病理心理过程的表现。

  应激,环境,与其他人不良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强不良的认知反应,这些错误的认知组成的生物反馈链,使某些心理病理现象-如抑郁,焦虑等得以维持下去。 基于以上认识,思维被视为认知治疗的关键,改变不良的思维,则能改变情绪和行为。但认知治疗并不忽视情绪和行为,并强调治疗者应善于引导患者的情感,同时注意患者的行为模式及行为改变的方式。

  认知疗法的总体策略是交谈程序和行为矫正的混合物。在治疗中既强调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也注意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帮助患者解除他们歪曲的认知,与患者共同努力发展用正确的方法去评估他们的经历。

  认知疗法企图从三个不同的水平纠正患者的认知。自动思维为最易于接近的表面思维,这种思维往往是某种特殊情境下立即出现的思维。设想则是较深一层的思维,他是基于原有的条件,及相关的情况所形成的信念。策略或复杂的思维模式为最深层基本信念,可能是一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信念。这三种思维层次是相互关联的。

  认知疗法的目的就是企图纠正所有三级水平的错误认识。一般来说,自动思维是最不牢固和易于测知的。故在治疗早期时针对这一水平为主。当患者已能较容易的识别和测定他的自动思维后,治疗者应帮助患者进一步识别他的潜在的设想,这种设想可采用书面表达的形式,更好的方式是采用行为尝试的方法来表达。最后应是测定,干预改变策略。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矫正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常不好。

  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对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认知疗法的大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艾利斯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梅钦伯姆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时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治疗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贝克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   

  从另一角度言,认知疗法乃是针对心理分析疗法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在心理分析治疗时,常着重于心理与行为的潜意识和情感症结,而这种潜意识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预测,不容易向患者解释,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作为治疗的着眼点来操作。但认知治疗把着眼点放在认知上,它不必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潜意识,只要更正这些可用语言描述的观念、想法、信念,处理好非功能的“认知”即可。既明显,又具体,易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协作。   

  认知疗法强调,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中心问题是某些歪曲的思维。认知治疗在于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从广义的角度看,认知疗法包括所有能改变错误认知的方法,如说明、教育、批评、促膝谈心等。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相应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术和程序。首先,施治者要向求治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是如何影响其心情及行为的;其次,帮助求治者去检讨他所持有的对已、对人以及对四周环境的看法,从中发觉跟患者主诉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看法”或“态度”,并协助患者去检讨这些看法或态度与一般现实的差距,指出其错误认知的非功能性与病态性。最后,督促患者去练习更换这些看法或态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以便借此新的看法或态度来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

  认知疗法常用的治疗技术如下:   

  1.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大家知道,人在药物作用、疲劳、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过份警觉的状态下可以出现感知歪曲,从而影响现实评价,如“白訟E苍柏”、“草木皆兵”。在异常认知方式的影响下,同样可以出现现实检验的错误。如偏执病人,把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认为与自己有关;抑郁病人总觉得事事不如人,犹如行尸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疾病的象征等。   正常人能够区分主观与客观、假设与现实;在接受假设以前,知道先对假设进行检验。但病人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如焦虑病人把任何风吹草动都视为危险信号。还有的病人虽然进行了检验,但只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证据,拒绝与之相反的证据,以致患者的认知评价不能正确反映现实。要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施治者可直接或间接地向患者运用认识论的原理,来解释以下问题:①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因为感觉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在病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②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此过程容易出错,任何生理、心理问题都可影响认知过程。   

  2.改变信条的技术。人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解释、评论外界事物,解释、评价自我与他人。Beck(贝克)其价值观念为信条(rule),他认为,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结果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条有下列几种。   

  (1)危险——安全信条:人们常常用自己的信条来仨计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度,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使生活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如果过低估计危险度,则易发生意外。在临床治疗中,所见到的问题主要是过高估计危险度,主要表现为害怕某种环境、人际敏感等。   

  (2)快乐——痛苦信条:它所引起的适应不良的主要问题,在于病人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比即彼,达到目标则快乐,达不到则痛苦。对于学生,“我不名列前茅就没有快乐”;对于运动员,“只有金牌才是快乐的唯一源泉”;对于政治家,“没有名望,我就不会幸福……”。下面是这些人典型的信条:   

    ①要幸福,必须每件事都成功。   

    ②要幸福,人们都应该知道我的价值。   

    ③不在最前面,就是失败。   

    ④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   

    ⑤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⑥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⑦如果现在把握不住机会,以后会后悔的。   

  持有这些态度的人,多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很有才干的人,自尊心强、害怕失败、不满足自己,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所以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然不会有“幸福”可言。如果因某一事件的影响,或某次失败,求治者就把此当作灾难,“我没有达到目标……,我是失败者”。求治者的自尊顷刻瓦解,而自卑、沮丧、焦虑、抑郁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烈。   认知治疗方法包括使求治者明确自己的认和,帮助他们判断是这些认识使自己受痛苦。要求治者充分认识到人的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要正确认识失败,失败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成功;要自己留下“后路”,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同地要降低自己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加对失败的耐受性。   

  (3)该与不该信条:求治者在自己内心中,有一套固定的信条,自己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如:

    ①我应该最宽宏大量,体谅别人。   

    ②我应该做个好爱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   

    ③我应该沉着应付各种挑战。   

    ④我应该永远快乐,不伤害别人的感情。

    ⑤我应该知晓、理解和预示未来。

    ⑥我应该知难而进,永远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⑦我应该自信,能解决每一个问题。

    ⑧我应该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⑨我应该永不疲倦,保持旺盛的精力。   

  “应该”像无形的鞭子,使“应该者”努力加码,给自己精神上造成压力,给生活增添无数困难,整日为“应该”奔波,当然毫无乐趣可言。   

  信奉这些信条的人对自己有很多“不应该”和“应该”,他们同样以这些信条要求他人。别人当然不会根据病人的信条行事,因而造成了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同时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施治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①分析“应该”信条的非现实性,且给自己所造成的压力,它会妨碍重大目标的实现。   

    ②了解人的局限性,不可能所做的一切都成功。   

    ③各人有各自不同的价值系统,没有统一的“应该”模式。你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应该,不能把自我同他人的看法等同起来。   

    ④改变“应该”信条,使之更现实、更富有弹性。   

  一般说来,求治者的主要问题若跟非功能性的认知有关,则是根据异常的认知而形成的,如对人的偏见、对自己的自卑、对事情抱有错误或消极的态度等等,均适合运用认知陪法来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认知疗法适应于各种神经症,但主要是用来治疗抑郁症,尤其是内因性抑郁症。   

  贝克认为,抑郁症的基本特征是“丧失感”。贝克等设计了治疗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技术,现简述如下:  

    (1)每日活动计划表。由于病人无望、无助、缺乏动机,整日卧于床上痛苦地回忆过去,思索着今后的前途、命运,这只会使抑郁更加严重。重要的是使病人活动起来,看到自己的潜力,因此制订每日活动计划表,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渐增加病人的活动量和活动的复杂性。   

    (2)M和P治疗。M意为掌握、控制(mastery),即感到做某件事的难易程度;P意为愉快(pleasure),即在做某件事时的愉快程度。   经验证明,如果病人按照计划行事,动机就会增加,成功的自信心、愉快的感觉也随之增加。   

    (3)认知重评。本方法主要用于发展适应不良的认知和态度,然后由医患共同评价,检验其真实性。由以下步骤构成:A找出认知与沮丧的关联;

  B找出认知与自暴自弃的关联;

    C找出这些认知的歪曲性;

    D检查、评价、矫正这些认知。   

    (4)转换治疗(alterativetherapy)。包含两种方法:

    A 让病人考虑,换一种方式来解释自己的体验和外部环境。这是因为病人往往存在系统偏差,如果能改变病人的解释方式,使病人认识到自己的偏差,就能改变情绪。

    B 换一种方式来应付心理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和练习,病人会惊奇地发现能够解决自己原来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   

    (5)角色扮演。医患间互换角色或扮演其它角色,目的是发现病人的认知歪曲和找出解决的办法。如一病人有明显的自杀意图,原因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白吃饭”,活着没意思,虽然病人也明白自己做了不少的成绩,取得了领导的信任,但病人认为:“那不算回事”,“那是我的职责,任何人都应该完成本职工作,所以根本就不算是成绩”。
 
    适应症 1,情绪障碍 特别是抑郁症(包括抑郁性神经症,内生性抑郁)疗效佳。也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

    2,行为障碍 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疗效。

    3,心身疾病 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慢性疼痛。

    4,还可与锂盐合用于治疗燥狂症,与抗精神病药合用与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酒精中毒,亦可用于纠正人格障碍。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36
标题: 贝卡咨询:识别认知歪曲
——作者:郭召良博士 来源:心里咨询 阅读次数:69 时间:2006-9-15


【字体:大 中 小】      



一、识别认知歪曲

        考察歪曲认知的方式有两条线索

        第一条是情绪线索让求助者借助于情绪线索当时自己的内部言语,以此揭示自动思维内容。比如:当你感到紧张(难过,焦虑,恐惧等)时,你对自己说了什么?

        第二条是行为线索:填空练习:我做……,是因为我认为……。是从求助者的行为来了解认知歪曲。求助者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行为:补偿行为和回避行为。补偿行为是求助者通过作某事来防止歪曲的认知被检验,回避行为是通过回避某种情景来防止歪曲的认知被检验。因此对于两种行为倾向可以通过“假设问题”来进行考验。

        对于补偿行为,可以问:“如果你不那么做,发生什么?”,对于回避行为,可以问“如果你做了,会发生什么”。这样可以揭示出患者的担忧(认知)

可以采用垂直下降技术(如果那时真的,那会发生什么?如果那发生了,对你意味着什么?)追索求助者的核心认知歪曲上面。

2.歪曲认知的表现形式

        歪曲的认知往往以判断(我是一个失败者)、预测(我不会得到那份工作)和条件化语句(如果我失败了,那将会很糟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来说有这些类别:

1.读心术:在缺乏足够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就主观判断说他人一定怎么怎么样,主观以为自己洞悉他人的想法。比如,“他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他一定看不起我”,“她是在嘲笑我”等。

2.消极预测未来:没有充分思考和分析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情况下,就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比如,“我不会通过那场考试”,“我的婚姻不会幸福”,“没有人会愿意嫁给我”。

3.灾难化:认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太糟糕了,处在一个最悲惨的境地之中而难以承受。比如,“要是她不爱我的话,我觉得或者没有意思”,“如果高考失败,我将无法活下去”,“在众人面前被上司批评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等

4.理想化(应该、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实际情况来提出要求,并以此来评价事件。这种观念往往以“应该”、“必须”或“不能”等词语表现出来。如,“我应该成功”,“我必须靠第一名”,“我上台说话不能紧张”,“我丈夫应该爱我”,“我的孩子应该是有出息”等

5.贴标签:根据部分信息就对自己或者他人进行整体评价,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评价,经常用“某某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式。比如,“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他是一个极讨厌的人”,“我丈夫简直没有教养”(我丈夫是没有教养的人),“我是一个失败者”等

6.以偏概全(过度概括化):根据自己部分的、消极信息(不利信息),忽略了其他积极信息的情况下,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个方面品质和潜能作出消极预测。如“这次数学失败,说明我在数学方面”,“我的孩子又哭又闹,说明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老公不理我,我们的婚姻没戏了”等

7.黑白思维:以简单化的、非黑即白的方式来判断和思考问题,用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的方式下结论。如“这完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人喜欢我”,“我丈夫对我一点不好”,“我没有一次取得成功”等

8.选择性负面关注:只注意到消极信息。忽略积极信息。比如,“我又被老师批评了,老师不喜欢我”(忽略了老师也表扬过我),“我昨天晚上又没有睡好,前几天也没有睡好”(忽略了有些时候睡得比较好)等

9.低估正面信息:认为即使自己取得了成功,但这些成功(即积极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算不了什么。比如,“(考试焦虑的学生认为)那些这次考高分不算什么”,“(睡眠障碍的人认为)我昨晚睡得好不算什么”等。

10.拒绝相反证据(不可能驳斥):拒绝任何与你的消极想法矛盾的证据或者观点。比如,“那不是真实的”,“肯定有问题”等

11.内归因:将消极事件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原因造成时间的发生,忽略了客观环境和他人的责任。比如,“他们不高兴是因为我做得不好”,“她不爱我是因为我不够好”,“儿子出车祸是因为我没有能够阻止他出门”等。

12.外归因:认为是他人导致了你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他人给你带来了麻烦和灾难,他人应该为你的困难和问题负责,忽略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可能具有的责任。比如,“我父母没有关系导致我找不到工作”,“我丈夫不爱我,所以我不幸福”,“就是由于父母不关心我,使我走上了吸毒的道路”等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39
标题: 认知歪曲:怎么对自己说不行的
——"我总是做不好"
"我是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人"
"我是一个失败者"
"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
"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
    认知歪曲所显示出的是认知过程的错误与无效.弗里曼通过对心理障碍的研究.发现了所存在的一系列共同的认知歪曲.如,"两极性性思维"(非好即坏);"灾难化"."以偏盖全".选择性抽取"."专断的推论";"夸大和缩小";"贴标签"和贴错标签"."人格化"等.

两极化思维:一件事,要么完全适合心意.要么就认为是失败的.也就是"全"或"无"的两极
性思维.
*"除非我能得到他/她,否则,我就会是一个失败者"
*除非我做得最好出色.否则,这就是一个没用的人"
   如此,除了自己达到极度的好,处于以下水平的,都自视为自己做得不好,认为自己的失败
.并引起自责与自卑.

选择性抽取
   无视自己众多的成功.将肯定看成是理所当然.而一旦出现不好的评价.便被"选上",作为
对自己进行评价的一个证据.
   我们不少看到一些心理困惑的朋友,对自己表现为极度的不满.朋友师长给予的好的评价
,肯定.似乎是非常自然的事,"不过如此"
   别人有意无力的一句"不好"的评语,便触动了敏感的心.并认为"这才是对我的说法",于是
郁郁寡欢.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比如,一个打篮环球的.前面投了多几个球.自己不以为意.而最后一个未进时,将所有的注
意集中在失败的一次.换句话说,"抽取了失败.让自己抑郁起来"

专断的推论: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便对自己下了结论.
    专断性推论有两类.一是"读心术",似乎知道别人的想法.并信以为真.如,一对关系亲密的朋友,有一天看到自己时,没有跟打招呼时,便认为肯定是自己得罪了他/她.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好像没有意识听自己说.于是认为自己说的糟透了.实际上,此间存着许多其它的可能性,如,朋友心情不好,没有看到.
    专断性推论的第二类是:消极预期.相信最糟的事情必然发生,既管没有任何证据. 面临着考试已经准备的非常充分.而平日的表现也是不错.但总是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惴惴不安
.如果在强烈的紧张状态下,失败"如期"出现了.

灾难化:把一件事夸大到非常可怕的地步.自己吓自己.在社交恐惧的案例中,常有这样的认知"我知道,当我在众人面对说话的时候,一定会出丑.因为我说得不好,别人会笑话我,我将抬不起头来.
    我会因此再也不敢在人前说话.我会失去我的朋友.我的工作.变得一无所有.我知道自己
一定会变得非常抑郁,自卑.结果可能生活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希望..."
    这种想法已经把,人前说话当成了一种灾难.面对众人.如同面临灾难.其结果可想而知.

以偏盖全:
    通过极度少数的事件得出一个规律.一次考试不好,认为自己这门功课不好.或一门功课不好,便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好.
    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好抵不了一过".一次的过错,都将所做的一切的好,都完全掩盖掉。当看到某个人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与不足时,便以此作为对此人的评价..

夸大或缩小:
    喜欢将自己的缺点夸大到俺盖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的好.脸上出现一个黑痣.便想着:这东西的出现,将使的我的面貌受损.长相不好看,就没有异性喜欢我.而且别人一定会嘲笑我。看来我注定没有朋友,只有作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啦."
    缩小主要在于将自己的优点.或成绩缩小化.看不到自己到底有什么价值可言.

人格化:
    常把一些与人体无关的事情看得有意义.一出门下起雨来.便认为老天跟自己作对.生闷气"连老天,都这么对我.哎.."
    上班路上塞车.认为"为什么人人都跟我作对".将这种与已本无关的事,连在一起,似乎是
冲着自己来的.显得抑郁或怒愤.

贴标签和贴错标签:
    几次与朋友说话,感觉对自己不满意,说得不好.便定结论"我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我不合群"
    一次,两次考试失利便认为 "我是一个考试失败的人"。或在经历了不少失败,挫败便给自己贴上一张"我是一个失败者"的标签。
    贴上标签.并确认这是一个事实时,以后出现的种种,便有意无力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个结论.
    当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即贴着"我是失败者"的贴标时,还有什么动力去获得成功.对于出现的失败认为是一个必然.而努力奋斗得来的成功.却认为"庆幸".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咨询中常强调,"不要给自己或别人乱贴标签"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59.226.67.*]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42
标题: 在认知过程中治疗抑郁
  ——“他们往往把自己看成是被剥夺了的、失败的或者是有缺陷的人;他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荆棘和艰难,几乎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前途没有一点自我满足的希望,只有痛苦和挫折。”这些观念被称为抑郁认知三联征。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阿龙·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像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

  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体验和反应。 认知理论的出发点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

  


  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病人往往由于做出逻辑判断上的错误因而变成抑郁、歪曲事情的含义而自我谴责;一件在通常情况下很小的事情(如溅出饮料)会被他看成生活已完全绝望的表现。因此抑郁症病人总是对自己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思想去解释所有的事件。

  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形式:

  (1)任意推断:即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如“我是无用的,因为我去买东西时商店已经关门了。”

  (2)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这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单位中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这是我做领导的过错。”

  (3)过度引伸:或称过度泛化,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伸作出的结论。如“因为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我是一个愚蠢的人。”或“因为打碎了一只碗,所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4)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了一次谎,于是认为完全丧失了诚意。”

  (5)走极端的思维: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如没有被聘为电视播音员,从而就产生:“我感到非常沮丧,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再会聘用我了;我现在连整理房间的能力也没有了,我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了。”

   一般认为,抑郁病人的思维内容是以失落感为特征的,对前途丧失信心,对工作丧失兴趣,并有生理功能的丧失(如性功能、食欲、体重等)、病人往往以“负性认知倾向” 为其认知特征,“他们往往把自己看成是被剥夺了的、失败的或者是有缺陷的人;他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荆棘和艰难,几乎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前途没有一点自我满足的希望,只有痛苦和挫折。”这些观念被称为抑郁认知三联征。

  病人往往在认知范围的大小、内容和本质上都有歪曲,形成的看法往往是固执和消极的。已经有许多实验研究证实并支持认知理论的一些主要论点,如已经证实情绪抑郁和非抑郁病人之间在下列几方面存在差异:对前途的期望、梦的内容、对想象情境的解释、认知功能的问卷调查评分(如自主思维问卷ATQ)。认知指导技术也已经显示对抑郁心境以及消极思维等有心理矫正作用。 贝克的病理心理学认知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对焦虑障碍、恐怖障碍、偏执状态、药物滥用、性功能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的理论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是根据贝克的下述理论假设:在信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曲解和谬误导致了情绪障碍的发生。

  马尔奈和阿恩考夫(1978年)归纳了目前认知学习理论家常用的三个基本观点,对学习认知疗法有重要的意义:

  (1)人们的适应性或适应不良性行为和情感的类型是经过认知过程而产生的;

  (2)这些认知过程可以被一定的“图式”(贝克将不合逻辑的推论称为图式)所激活;

  (3)治疗医师的主要角色既是诊断者又是教育者。即评定适应不良性认知过程,安排一定的学习训练任务、矫正认知、行为和情感的类型。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45
标题: 容易导致抑郁的常见的认知歪曲列表
——抑郁的人一般存在着特定的消极思维方式,认识到这些有害的思维方式是走出抑郁的第一步,下面是常见的歪曲思维:

1、读心术:即使在没有他人在想什么的充分证据,你也以为自己知道人们在想什么。例如,“他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

2、预测未来:你对未来进行预测---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例如,“我不会考不过这次考试”,或者“我不会得到那份工作”。

3、灾难化:你相信已经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如此的糟糕和难以忍受,以至于你不能够忍受它。例如:“如果我失败了,那将太可怕了”。

4、贴标签:你给自己或者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例如,“我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他是个极讨厌的人”。

5、低估正性信息:你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取得的正性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是妻子的都会那么做,所以她对我好并不算什么”,或者“那些成功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它们并不能说明什么”。

6、选择性负性关注:你几乎只关注于负性信息而很少注意到正性信息。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7、过度概括化:在只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就对整体做出消极预测---例如,“这总是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失败了。”

8、两级化思维:你以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或人。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9、“应该”:你根据事物应该怎么样而不仅仅依据事物是什么来评价事件。例如,“我应该做的更好。如果我作不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10、个人化:你将消极事件更多的归因于自己的过失,而没有看到他人也有责任---例如,“离婚是由于我失败”。

11、责备:你认为是其他人引起了你的负性情绪,从而拒绝承担改变自己的责任。例如,“他应该为我现在的感受而受到谴责”,或者“我父母造成了我所有的问题”。

12、不公平的比较:你根据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解释事件,并主要关注那些比你做的好的人,然后在比较中作出你比较差劲的判断。例如,“他比我更成功”,或者“这次测验其他人比我做得更好”。

13、后悔倾向:你认为在过去你应该能作的更好,而不是关注你现在能在哪些方面做的更好。例如,“如果我努力的话,我就能够有一分更好的工作”,或者“我本不应该那样说”。

14、如果******怎么办?:你持续的问一系列诸如”如果某事发生了该怎么办“的问题,不满意任何答案。例如,"是,但是如果我紧张怎么办?”或者“如果我不能屏住呼吸怎么办?”

15、情感推理:你让你的感受支配了你对现实的解释。例如,"我心情沮丧;因此,我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

16、不能驳斥:你拒绝任何可能与你的负性想法相矛盾的证据或者观点。例如,当你有“我不可爱”这样一个负性想法的时候,你拒绝任何人们喜欢你的证据,从而你的想法不会被驳倒。另外一个例子是:“那不是真实的观点。那还有更深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17、聚焦判断:你以一种黑白评价的方式(好-坏或者优等-劣等)来看待自己、他人和事物,而不是简单的描叙、接收或理解。你跟据武断的标准不断的衡量自己和他人,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你关注对他人认的评价,也关注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在大学里我表现不够出色”,或者“如果我打网球的话,我不会打得很好”,或者“看她是多么成功啊,我是不成功的”。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53
标题: 如何克服抑郁情绪?
——我们在生活中遭到抑郁心理的侵袭时,应如何面对和克服呢?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和贝克指出:人们对某种情境的解释、思考、方法(即认知结构)决定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抑郁心理的产生是认知结构歪曲造成的。但一般人意识不到,因为认知结构背后有一种自动思想,它存在潜意识里不被人察觉,却受当前事件的触发,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要想转变歪曲的认知,我们必须找出这种想法,用积极、新的、建设性的思想代替,就能走出抑郁心理。

  首先:把头脑中的消极想法写在纸上,看它是否有道理?是否符合逻辑?然后用积极的思想代替它,把它从纸上消灭。

  消极思想包括:缺乏根据的推理、以点带面的看法、对问题过度引申、对问题事件夸大和缩小、与自己进行消极性的联系,比如“如果这样……肯定就会那样”;“他不喜欢我?别人也不会喜欢我”;“我到那里都一样”;“我处处不如别人”;“这事情根本就解决不了了”;“我的前途没有希望了”;“事情全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对造成的”;“我太内疚?太渺小了”;“没有人同情理解我”等等。

  其次:找出这些不合理的思想后,用理性批判它们的荒谬和歪曲的推理,用积极思想取代它。

  比如: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失败乃成功之母;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不爱我,说明还没找到爱我的人;我要发挥我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里;我只要努力肯定会行;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我要活出自我不在乎别人评价;我还没挖掘出我的潜力;事情虽然出了?但不全怪我?允许自己犯错误;还有不如我的呢;不好的人终究是少数……

  可以这样提醒自己:我这样判断没有根据;我有时候看问题确实偏激;我要接受现实;我要吸取教训;让别人看看;我绝不是弱者。

  第三:对不合理的思想要反复和自己辩论,反复批评就会动摇这种思想,最后铲除它,走出抑郁心理。
作者: 婉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3-28 16:59
标题: 不能看见”比较“视而不见”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由于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塞利格曼将这种现象成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现象在人身上同样会发生。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集中营为我们认识人类“习得性无助”现象提供了一个残酷的自然实验现场:当苏联红军打破集中营牢门的时候,他们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牢中犹太人向他们欢呼的景象。眼前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平静,这些被关押在集中营中的人看到了太多的试图越狱所招来的杀戮(只能是看到而已,尝试过越狱的人没有机会再去回味这种后果了),早已经对生存失去了希望,甚至失去了哪怕发现一丝生机的动机。塞利格曼因为在“习得性无助”现象及相关领域的杰出研究赢得了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并于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习得性无助”反映了人们对困境与机会的漠视,它会使人们因为过去的无助经历而失去了

分析当前的困境和寻求解决之道的愿望与动机,因此,它的恶果在于这种歪曲的认知会使想象中

的无助变为现实中的失败,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歪曲的认知。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习得性无助”并非只存在于这种极端情境当中,它就在我们的身

边!先天性疾病、学习成绩下降、升学考试失败、失恋的打击、夫妻感情破裂、工作失误或下岗

失业、不良人际关系、晚年孤独、体弱多病甚至身患不治之症等等都是“习得性无助”的来源,

我们不是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我没有希望了”、“我知道,可是没有办法

的……”吗?——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信号。  


  其实,又何止这些!  

  近几年来,“变革”似乎已经成了最时髦的名词,它被太多的人天天挂在嘴边,像企业管理者、大学教授,还有市场上那些数不清的咨询与培训公司,以至于“变革”近乎成了一个陈词滥调。每个人,上至组织的最高决策者,下到一个初出茅庐的求职毕业生,都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狂热的变革者,都以一个“变革者”的面目示人,以使自己看上去更加符合潮流。的确,一个组织,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政府组织,无论是赢利性组织还是非赢利性组织,等等,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持续的变革过程,大到组织战略的调整或企业文化的再造,小至某个办事流程的改进或一个加工工艺的革新,无不如此。  

  可是,组织的变革又何其的难啊!变革意味着要打破旧的秩序,并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变革意味着一部分人员或群体的“既得利益”要受到重新分割;变革意味着人们不得不去适应一个新的组织习惯,甚至意味着一些人不得不成为组织不再需要的人,等等……不一而足。因此,组织的变革尽管是一个大势所趋,是一个必然的结论(外部市场环境在变,客户在变,竞争对手也在变,组织如果不能去改变这一切,那只有唯一的一个选择——改变自己),可是,由于前面所说的种种原因,这个过程也注定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组织变革是如此之难,所以才会造就管理咨询这样一个产业。尽管有外部咨询专家的帮助,企业各个领域的变革行为成功率仍然如此之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是在诸多管理咨询当中较成熟的一个领域,可是据统计,实际的项目实施成功率仍然不超过50%。  

  组织变革如此之难,让太多的人亲历或目睹了变革的失败,以至于常常会产生变革的“习得性无助”症状——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组织变革如此之难,以至于只有真正的变革者才能真正将变革进行下去——同样遗憾的是,正如韦尔奇告诉我们的,在他看来,真正的变革者不超过10%,而另外的90%都是伪变革者!因此,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诸如“别费劲了,没有办法的”、“我们试过了,解决不了的”、“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解决不了,没办法的”、“××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能解决呢”、“我们是国企,这种问题是体制性矛盾,我们无能为力”等等,不一而足,反正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注定要失败,变革是没有出路的,还是不作为的好。  

  说到这里,我们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组织变革是不是困难(毫无疑问,这当然是件困难的事情,是需要管理者贡献智慧的事情),也不在于组织变革的难题能不能够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更何况,昨天无法解决的事情未必今天不能解决,今天不能解决的事情未必明天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放弃尝试解决的努力,不能失去对困境的清醒的认识。  

  当我们感觉到“习得性无助”的时候,我们未必真的无助了,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双明亮的眼睛。“不能看见”组织变革困境中的机会并不可怕,也许当前确实无法解决,也许只是能力的问题而已——当前无法解决的寻找时机再了解决,能力不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能力甚至换能力更强的人;但是,对组织变革困境中的机会“视而不见”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更可能已经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所谓的组织文化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07-4-6 15:22
学习了。谢谢楼主为我们提供这么多资料!!
作者: 宛小童的十二月    时间: 07-4-6 16:42
不必客气!
这些贴子在这里放了这么天没有人理,我以为大家对这些早已熟悉了呢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1-5 06:17
14# 宛小童的十二月 谢谢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1-5 06:40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11-5 06:50 编辑

基本焦虑
http://baike.baidu.com/view/1746493.htm
      基本焦虑: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   
心理学家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  她把焦虑分成两类,一是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二是基本焦虑,是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前者引起情景性神经症,后者引起人格性神经症。霍妮把神经症看作是人际关系失调所引发的,这种失调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   
      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与恐惧感,以及敌意导致的内疚感等,使他不得不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对父母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基本焦虑使儿童把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的危险.基本焦虑成了滋生神经症人格的肥沃土壤.   
       霍妮把父母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basic evil)。这些行为的实例有:    对子女的冷漠
  拒弃子女
  对子女怀有敌意
  明显地偏爱某个子女
  奚落
  羞辱   
       怪癖的行为
  不守诺言
  拒绝子女与其他儿童接触
  一个被父母滥施以上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子女都会对这种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感。那么,这个儿童就会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有敌视父母的不幸的处境中。既然儿童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她为了生存,就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视。儿童的这种敌意的压抑是由无能、恐惧、爱或内疚的情感所激起的(霍妮1937,第85页)。由于无能的情感而压抑基本敌意的儿童可能会说:“我必须压抑对你的敌意,因为我需要你”(霍妮1937,第86页)。由于恐惧而压抑基本敌意的儿童可能会说:“我必须压抑我的第一,因为我害怕你”(霍妮1937,第86页).   
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有:   
(1)对友爱和赞许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获得爱和赞美   
(2)对求助于人生伴侣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需要依附于某个保护他免遭危害,满足他所有需要的伴侣   
(3)对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非常保守,为了避免失败而无所欲求   
(4)对权力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崇拜强权、蔑视弱小   
(5)对剥削别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害怕别人占他的便宜,但把自己得到的好处视为理所当然   
(6)对社会成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最高目标是获取威望   
(7)对个人景仰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被人奉承与恭维。他们希望别人对他的评价与他们理想化的自我意向一致   
(8)对抱负于个人成就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对成名、发财、地位均有极大的兴趣,甚至不顾后果   
(9)对自足和独立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极力回避对任何人承担责任,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不惜一切代价免受他人奴役。   
(10)对完善和完美无瑕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力图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而对批评极为敏感。
作者: 向日葵天人合一    时间: 10-11-5 14:43
写的好啊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1-6 05:45
想不到
平时的言行与思考中有这么多的错误
正确的思考方式真难寻觅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10-11-6 20:50
容易导致抑郁的常见的认知歪曲列表
——抑郁的人一般存在着特定的消极思维方式,认识到这些有害的思维方式是走出抑郁的第一步,下面是常见的歪曲思维:

1、读心术:即使在没有他人在想什么的充分证据,你也以为自己知道人们在想什么。例如,“他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
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不相信自己的实际能力,漠视自己。
2、预测未来:你对未来进行预测---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例如,“我不会考不过这次考试”,或者“我不会得到那份工作”。
预先给自己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在众多的成功中,总会找到一丝失败的影子,然后根据这一丝的失败最终给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3、灾难化:你相信已经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如此的糟糕和难以忍受,以至于你不能够忍受它。例如:“如果我失败了,那将太可怕了”。
对于前面的未来,想象的过于害怕,总是存在杞人忧天的想法。
4、贴标签:你给自己或者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例如,“我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他是个极讨厌的人”。
贴标签,陷入断见之中,武断的认为人是不可改变的,不能正确面对,每一个人都是可变的。
5、低估正性信息:你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取得的正性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是妻子的都会那么做,所以她对我好并不算什么”,或者“那些成功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它们并不能说明什么”。
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低估自己的进步。
6、选择性负性关注:你几乎只关注于负性信息而很少注意到正性信息。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选择的负性信息,也就是选择了灰色的生活。
7、过度概括化:在只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就对整体做出消极预测---例如,“这总是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失败了。”
以偏概全,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客观认识自己。
8、两级化思维:你以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或人。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武断的认为只有两极,而没有中间状态,其实,阴阳互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事物。
9、“应该”:你根据事物应该怎么样而不仅仅依据事物是什么来评价事件。例如,“我应该做的更好。如果我作不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一个应该,坏了多少人的生活,让人不能安于做一个凡人,正因为如此,才成了一个凡人,一个烦人,整天有忧愁烦恼,不能真正的融入生活。
10、个人化:你将消极事件更多的归因于自己的过失,而没有看到他人也有责任---例如,“离婚是由于我失败”。
片面的归结错误原因,也是一种骄傲,一种拦上百分之百的错误给自己的思维。
11、责备:你认为是其他人引起了你的负性情绪,从而拒绝承担改变自己的责任。例如,“他应该为我现在的感受而受到谴责”,或者“我父母造成了我所有的问题”。
揽功推过,不能真正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活。
12、不公平的比较:你根据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解释事件,并主要关注那些比你做的好的人,然后在比较中作出你比较差劲的判断。例如,“他比我更成功”,或者“这次测验其他人比我做得更好”。
总是拿自己的缺点比较别人的优点。
13、后悔倾向:你认为在过去你应该能作的更好,而不是关注你现在能在哪些方面做的更好。例如,“如果我努力的话,我就能够有一分更好的工作”,或者“我本不应该那样说”。
总想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光想修补完美,不能建立新功。
14、如果******怎么办?:你持续的问一系列诸如”如果某事发生了该怎么办“的问题,不满意任何答案。例如,"是,但是如果我紧张怎么办?”或者“如果我不能屏住呼吸怎么办?”
对环境过于担心,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环境。其实,很多的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朋友来实现,不一定通过自己的事必躬亲来实现。
15、情感推理:你让你的感受支配了你对现实的解释。例如,"我心情沮丧;因此,我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负面情绪控制自己的心境,陷入痛苦的心境而不能自拔。
16、不能驳斥:你拒绝任何可能与你的负性想法相矛盾的证据或者观点。例如,当你有“我不可爱”这样一个负性想法的时候,你拒绝任何人们喜欢你的证据,从而你的想法不会被驳倒。另外一个例子是:“那不是真实的观点。那还有更深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自己塑造一个不受欢迎的自我,然后自己找论据来证明,从而陷入一个矛盾的、自卑的自我评价之中,就像当年的堂吉诃德一样,不过堂吉诃德向外,而这种人向内,抡起屠刀阉割自己。
17、聚焦判断:你以一种黑白评价的方式(好-坏或者优等-劣等)来看待自己、他人和事物,而不是简单的描叙、接收或理解。你跟据武断的标准不断的衡量自己和他人,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你关注对他人认的评价,也关注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在大学里我表现不够出色”,或者“如果我打网球的话,我不会打得很好”,或者“看她是多么成功啊,我是不成功的”。
简单的二分法,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不能以多元的生活目标来评价自己。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