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有关抑郁症宣传的草稿,各位给看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46
标题: 有关抑郁症宣传的草稿,各位给看看
蓝色宝藏
我在抑郁之中,抑郁是万丈深渊、是无底黑洞;
我在抑郁之外,抑郁是珍贵经历、是蓝色宝藏。


    当我第一次知道:困扰我已久的失眠、厌食、头昏、心慌、乏力,还有数次的自残和自杀行为是因为抑郁症的那一天,是2005年4月9日。

    当我再次听到医生说:你的抑郁症很严重,必须住院治疗;当我了解到我的是内源性抑郁,是与生俱来的疾病,如果不抓紧治疗,我还会象一个月之前那样选择自杀的时候,是 2005年9月的某一天。

    当我被人问起“你好了吗?”,我不再回答:“有好转了,还在康复中”,而是突然很自信的回答:“好了,我已经全好了”的那一天,是在2006年的某一天。

    我们的记忆中会有很多的数字、许多的日期,那些刻骨铭心的数字和日期,代表的往往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大事件,那一天发生的事,会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难以抹去。而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记忆中渐渐淡漠——你可能会记得多年前的哪一天发生的车祸,却不一定记得是哪一天拆了纱布出的医院。


    我们总是错误的选择了把痛苦做为永久性的纪念品深藏在心里,而对于细小却也频繁的幸福和快乐,却被我们忽略不计。当我感觉到抑郁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我写下这样一段话——“当回忆不再痛苦,我知道我是快乐的;当抑郁不再侵扰,我知道我是幸福的;当我是健康的,我便是快乐的;当我是快乐的,我便是健康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连一场小小的感冒也是如此。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靠自己治好了连医生都感到棘手的抑郁,这段经历,让所有的人都羡慕我的幸运。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光靠药物治疗、光靠住院治疗,不可能迅速和彻底的让我痊愈。我很清楚我从小养成的独立个性,我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我要走出抑郁,就必须靠自己。

    今天,我确信我已经完全走出抑郁的阴霾,丝毫没有复发的担忧和恐惧。

    有许多仍经受着抑郁煎熬的病友问我:“好了以后还能象从前一样吗?”,我告诉他们:“好了以后不是回到从前,不是和从前一样,是比从前更好”。

    对于我来说,抑郁的经历不再是我的恶梦,恰恰相反,那段晦暗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如果说,忧郁是蓝色的,那么,抑郁就是我的蓝色宝藏。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47
标题: 逃离抑郁之后,我再次走近抑郁
逃离抑郁之后,我再次走近抑郁

    抑郁康复以后,抑郁症并没有远离我的生活,而是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抑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再是严重的躯体症状,不再是导致自杀的根源,不再是影响心理情绪的因素。每天上阳光心理互助论坛管理版面事务是我的义务,抑郁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我的责任,抑郁病友成为我生活中最迫切想结识的对象。如果说从前我渴望逃离抑郁的阴霾,想把抑郁从我的生活中驱赶出境,那么,现在我是在主动的接近抑郁、走近抑郁、了解抑郁、宣传抑郁。不同的只是,从前抑郁对我是一种病症、一种痛苦,现在抑郁对我是一份责任、一份快乐。

    我并不是什么社会学家,也不是什么精神卫士,我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吃饭穿衣而苦苦奋斗的草根族,我只是一个曾经被抑郁蹂躏思想和心境的抑郁症患者。我之所以如此关注抑郁,是因为我曾经饱受抑郁的折磨,而在走过抑郁的岁月里,我更是感受到社会上对于抑郁的不够重视或过于重视所导致的认识和观点的误区,而这些恰恰是影响抑郁康复的原因之一。从来没有什么疾病会让病友之间如此的团结互助,抑郁症病人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只能相互帮忙,象冬日没有篝火的阴冷山洞里,一群人依偎拥抱着相互取暖。

    我康复了,我很幸运。我知道一路走来,身边不是空无一人。一句暖心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陪伴我与抑郁抗争的动力——而这些陪伴着我、支持着我走出抑郁的人,不仅仅是医生、家人、同学、同事,更多的是我所结识的抑郁病友,即使在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我说一声“加油”!
许多病友都叫我姐姐,我也一直在想着怎么才算帮到他们,有时是在QQ上聊天,安慰一下鼓励一下;有时是在论坛上发贴,阐述自己对于抑郁症的一些看法;有时是面对面坐在一起,聊聊工作和学习……我知道,我不是心理学专家,不是精神科医生,我不能为他们诊断,也不能为他们治疗。抑郁症的康复,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但是,如果是在一个顺利且温暖的环境里,是不是应该康复得快一些呢?原本就有着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再被现实环境压迫得喘不过气,如何有勇气和毅力去与病魔做斗争?

    社会上对疾病和病人的误解与歧视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如麻风、如爱滋、如乙肝,社会上总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现象。如果说对于传染疾病的恐惧和对传染病人的歧视是因为无知、因为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恐惧心理,是因为害怕传染,这种大众的心理还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抑郁症呢?抑郁症并不传染,但是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不敢就医、不敢公布自己的病情,这又是为了什么?还是因为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不了解,对抑郁症的认识存在太多的误区。

    这些年,我经常看到各种渠道各个媒体对于爱滋或乙肝知识的宣传,有不同的公益组织和慈善团体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不同传染疾病传播的途径,多少消除了一些歧视和偏见。但是谁来为抑郁症病人争取权利?谁来普及和宣传抑郁症知识?抑郁症并非罕见疾病,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每个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全世界发病率约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慢性病之一,是严重危机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

    在我被确诊为抑郁症之前,我并不了解抑郁症,只是从崔永元和张国荣的新闻报道里听到了这个词语。当我知道自己是抑郁症之后,当我在网上查询资料,上阳光论坛结识了许多病友,我才知道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当我抑郁康复以后,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关注抑郁症,不断有人向我咨询,说他的家人或朋友好像也抑郁了,我更感到太多的人不知道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我想,我有必要在这里说说。

    尽管我一直在自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我知道,我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及一个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我更没有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比不上任何一名心理专家或精神科医生。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平民老百姓,我也有许多的烦闷和苦恼,我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我也有不开心和难过的时候。我的观点并不见得正确,我的言论没有权威性可言,我没有能力治疗任何的疾病,我不是救世主、不是精神卫士、不是社会工作者,我不是天使。

    我只是很焦急,每天目睹耳闻的情况让我觉得我非得做点什么、说点什么、写点什么。如果我的文字可以给某位尚在抑郁阴霾下挣扎的病友一点启发、一丝鼓励,或者能让某位因为不了解抑郁症而产生错误理解的朋友不再用歧视的目光看待抑郁症患者,那么,我敲下的这些文字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48
标题: 木碗说抑郁
木碗说抑郁

    在我患上抑郁症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抑郁症这种病。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从有关崔永元到外地疗养、张国荣跳楼自杀的报道中听说抑郁症的。在我得知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之后,结识了许多抑郁症病友,通过交流和学习,逐渐了解了什么是抑郁症。当我发现抑郁症病友越来越多,我越感到抑郁症的可怕;而当我发现我已经完全走出抑郁的阴霾,我又觉得抑郁症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在康复以后,我每天还是在与抑郁打交道:和病友们交流,鼓励他们建立信心,帮助他们康复;尽自己的力量,借助网络的优势,宣传和普及抑郁症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由于抑郁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程度不够,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理解还是存在着误区,过于重视和过于轻视是目前对于抑郁症的两种极端态度,抑郁症患者也极其缺乏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下内容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与病友交流中的体会,以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整理而成,只做为个人理解,不能做为医学上的诊断依据。

    一、 什么是抑郁,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depress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deprimere,意思是“下压”、“低沉”。抑郁是一种情绪,一种比较下压、低沉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情绪低落。虽然抑郁是一种负面情绪、恶劣心境,但是抑郁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通常表现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比如快乐、兴奋、满足、喜爱、骄傲、积极等等这些的情绪都是正面情绪;比如那些悲哀、忧伤、恐惧、愤怒、厌恶、悔恨、羞耻、消极等等情绪就是负面情绪。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属于正常的情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喜怒哀乐情绪波动都是再正常再自然不过的了,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情绪,但这不等于抑郁症。

    所以,情绪低落不等于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与正常的情绪低落之间存在着差别:正常的情绪低落有自然缓解的时候,就象谁都有心情好与心情不好的时候一样,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是持续性的,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是抑郁症临床诊断依据中的一条;正常的情绪低落尽管也会哭泣、叹息、沉默,但还不至于严重到危急生命,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在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情绪低落的界限(比如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正常的情绪低落时,也会有吃不好睡不好、没精打采的现象,那是比较短暂和轻微的,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引起的失眠(嗜睡)、厌食(贪食)、心慌、体重减轻等等躯体症状是非常明显且严重的。

    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但是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而已,是情绪、心理、精神方面出现失调和障碍的一种疾病。当你感到抑郁的时候,不要马上就给自己扣上一顶“抑郁症”的帽子;也不要害怕负面情绪的出现,不要在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照一些抑郁症诊断的测量表,一一对号入座,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了。那样自己吓唬自己,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反倒说不定以后真会患上抑郁症的。

    那么,真正的抑郁症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抑郁症被称作 “精神感冒”呢?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快感缺乏,快感缺乏(anhedonia)一词则出自希腊语,意思为“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也就是说,患上抑郁症以后,你找不到快乐的感觉,就算是以前让你感到快乐和开心的事情也不能让你觉得高兴了,在别人看来很有趣的事情,在你看来没一点意思,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没劲。我们都知道,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个人对快乐有不同的感受,个人也有自己对快乐的定义。但是无论是哪种快乐,都需要你去感受和体验,如果丧失了这种能力,那么你就无法从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快乐的感觉了。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对许多事情或活动失去兴趣;有睡眠障碍;食欲、性欲或体重下降;有原因不明的疲乏、劳累;内疚,甚至自责、自罪;注意力不集中;绝望、无助,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以上这些表现不是说一旦出现就表示你患上了抑郁症,前提条件是持续一段时间以上,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得到改善和缓解。

    前面我们说过,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那么每个人都有抑郁情绪、都会出现抑郁情绪,这个是很正常的。但这种抑郁情绪如果不及时调节,持续下去,日趋严重,你就会变得退避、消沉、冷漠,并带有自我谴责的倾向,这种消极、压抑的情绪长期存在就会导致抑郁症。

    抑郁症被被精神病学者称为精神疾病中的“普通感冒”,可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

    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与个人的道德、智力、人品、意志无关,就象并不会因为你为人正派或者你意志力坚强就不会得感冒,就像每个人都有患感冒的可能性一样;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是可以完全康复的,就象感冒能够治好一样;抑郁症并不是绝对不复发的,治愈之后并不会让你对抑郁症有免疫能力,就象感冒好了不代表从此以后不再感冒一样,除非你从此以后多加小心;抑郁症又是可以预防的,就像我们预防流感一样,平时多注意及时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也就没那么容易换上抑郁症了。

    总的来说,抑郁症是很普通也很普遍的疾病,就象感冒一样。患上抑郁症也不必如临大敌,一副死到临头的样子,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4
二、抑郁症的类型

    我们去医院看病,被告知患上抑郁症以后,通常只知道自己是得了抑郁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哪种抑郁症。抑郁症的临床分类按说是专家医生该去了解和研究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够清楚自己是患上的哪种类型的抑郁症,也能帮助自己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去治疗。

    我们有时会听到别人说:“我也有轻度抑郁”,轻度、中度、重度只是对于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分类。比如我去看病的时候,医生在病例上写的就是“重度抑郁”,这是对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一种分类,就象我们说“我得了重感冒”、“我只是有点小感冒”一样。

    还有急性抑郁和慢性抑郁,那是根据发病的急缓程度、病情延绵的时间来区分的。就象我们所知的“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一样,急性的发病急、症状重且明显,慢性的症状持续存在,容易反复发作。

    还有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那是根据病因来分类的。

    还有精神病性和神经症性的、单相和双相的,那是根据病症来分类的。

    ……

    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些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是怎么回事,注意不要对号入座。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5
(一)内源性抑郁症

    内源性抑郁症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我个人理解为“天生的抑郁症”。

    内源性抑郁症根据其病程特点可分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和单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大部分属于单相,主要表现为:

    (1)情绪方面:持续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过低,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比如我抑郁的时候,别人说我“不会笑了”,说我“眼神涣散空洞”,说我“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什么都不想干,无精打采,觉得什么都没意思;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是罪人,现在的一切是报应、罪有应得,觉得自己是废物,活着只是别人的负担,恨自己怪自己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

    抑郁症的情绪低落与精神分裂症的情绪迟钝和情绪淡漠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缺乏情感反应,是性质改变的情感障碍;抑郁症患者是情绪的压抑和低沉,是程度变化的情感障碍。与情绪低落相对的是情绪高涨,多见于躁狂发作。

    (2)思维方面:思维明显迟缓,也可有妄想表现。很多抑郁症患者说:“脑子变笨了,脑袋里空了,注意力不集中,看不进书”,就是因为思维的速度变得缓慢,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

    抑郁症的思维迟缓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贫乏和思维散漫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思维的内容缺乏、散漫,是思维的量的变化;抑郁症患者有思维的内容,只是变得很困难,要慢慢想、慢慢说,是思维的速度上的变化。与思维缓慢相对的是思维奔逸,多见于躁狂发作。

    (3)行动方面:活动减少,不想动,什么都不想干。严重的不要说体育锻炼做运动,就连到楼下买包烟都不愿意,连刷牙洗脸洗澡这样的事都不想做;更严重者可不语不动,拒绝进食,就象个木头人一样,无法完成日常生活。

    抑郁症的意志行为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抑郁症患者受情绪影响,觉得自己做不了事,不想做事,但是能意识到自己的变化,自己心里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不对。与之相对的,是意志增强、精神运行性兴奋,多见于躁狂发作。

    (4)躯体方面: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偶尔睡不好不是抑郁症的睡眠障碍,比如我那是几天几夜无法入睡,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也不是这几天心情不好没胃口,我那时大半年一天可能只吃一片饼干或者半个包子,一碗饭吃了一口就吃不下去,吃什么都没胃口,整个夏天一只冰淇淋都没吃,而以前一天要消灭好几支还嫌不过瘾;体重减轻不是正常的体重波动,而是明显的消瘦,比如我曾经一个月瘦了三十斤,外人会明显感觉到你瘦了很多。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没有器质性的原因,是受情绪影响导致的,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症状。因为心情不好,这几天吃不下睡不好,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是两回事。

    内源性抑郁症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的区别在于:抑郁情绪严重,有自罪、自责观念,或有强烈的自杀企图,抑郁症有明显的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精神运动性抑制(抑郁性木僵),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自我认识能力可有部分缺损(自知力不完整),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家族中阳性精神病史,少数病例有躁狂病史,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往往搞不清楚(缺乏心因性体验),病程可迁延数月,多不主动求治。

    以我自己为例:我小学就自杀过,后来多次自杀、自残,每一次自杀前,都会长时间精心策划,不会对外透露,担心被人知道之后会影响自杀的实施(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因此我的家人至今仍不知道我曾经自杀过。虽然我也有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但从来不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想不开要自杀(缺乏心因性体验)。我小学时就宣称人活过25岁就是多余,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累赘,早就该死了,死了对所有的人都是件好事(自罪、自责观念)。确诊之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自杀的行为是错误的,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有什么不对,从没想过要为此去就医诊治。最痛苦的时候是早上眼睛一睁开的时候,不想起床,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开始这一天,不知道这一天该怎么过,但是到了晚上,感觉就会好多了,可能还会自己鼓励自己要振作起来,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是难过的要死(晨重夜轻)。

    内源性抑郁症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可根据不同的抑郁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在没有进行治疗之前,自杀的念头会常年存在,并且不会挂在嘴上,实施起来不会犹豫,事先通常不会求助,患者家属应该多加留意。我每次自杀之前,从来没有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最后一次自杀,我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大家给我过生日,我看上去还蛮开心的,吃完饭我说出去玩,别给我留门,谁都不会想到那是我蓄谋已久的自杀行动。因为生日那天我若当晚没有回家,家人会以为我是在外和朋友们玩通宵,不会在意,可能等到第二天下午或者晚上还不见回家,那时候打电话不通,找不到人,才会想到报案,这样拖延了时间,就增大了我自杀成功的可能性。

    很可怕是吗?为了自杀能够顺利实施,竟然可以这样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这么不露声色。我很幸运,每次自杀都没有成功,但是这样的幸运,是否能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我就不得而知。我以我的经历提醒抑郁症病友: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提醒患者家属,如果病人有自杀倾向,请做好防范工作。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6
(二)反应性抑郁症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属于外源性抑郁症,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如突发事件、重大变故)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如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的。

    反应性抑郁症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最多见的是抑郁一癔症型,有大哭大叫的举止行为,有时有夸张的疑病倾向,少有自责,多责备他人。其次是抑郁一妄想型,有被迫害妄想表现,还可有人格解体、非现实感。第三类型是虚弱-抑郁型,以虚弱和无力为主,也可发展为木僵状态,病程较持久。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烦闷、懊恼乃至愤恨,还伴有焦虑症状和紧张激越,即使刺激因素时过境迁或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抑郁情绪仍不能缓解。

    反应性抑郁症与正常的负面情绪的区别在于:正常人的悲伤情绪往往在短时间的发泄后迅速恢复正常,而反应性抑郁症是以未被克服的心理冲突为基础而发病的,抑郁情绪严重,持续时间长,已经达到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反应性抑郁症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的区别在于:反应性抑郁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与现实刺激联系密切,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情绪波动性大,易受环境的影响,患者表现愁眉苦脸,悲伤欲绝,常反复向别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对所遭受的不幸少有自怨自艾,反而怨恨及谴责他人(这点与内源性抑郁症的自责、内疚感正好相反,总是会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伤害自己,怪社会、怪环境,不怪自己),失眠多以入睡困难为主,多无早醒表现。改变环境症状可减轻,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以心理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或配合电针治疗等。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7
(三)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区别于其他精神病性抑郁症,属于神经症范畴。在所有类型的抑郁症之中,病症程度最轻。发病原因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有些医生学者认为以前的“神经衰弱”即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感到精神疲惫,缺乏动力和热情;无助感;自我评价下降,埋怨他人;感到生命缺乏意义与价值,有自杀企图,但不敢实施;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

    抑郁性神经症与其他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区别在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人格完整,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有求治愿望。

    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疏泄疗法、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现在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已经没有神经性抑郁症,分类方法有不同,我不是精神科医生,没打算做深入研究。当时写这些的时候,是根据当时的一些分类标准来划分的。大家自己的具体情况还是请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7
(四)        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组不典型的抑郁症候群,以躯体不适感为主,其抑郁情绪并不十分明显,而突出的表现是持续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虽强调躯体的不适感,但从接触和观察这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身体化表现,这些患者大多有长期持续存在的神经症性症状,此类抑郁症的情绪变化往往被躯体不适感所掩盖,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隐匿性抑郁症并不属于一个类型,一旦明确了诊断,则其隐匿性也就不存在。隐匿性抑郁症患者一般经过抗抑郁剂治疗两周之后情绪障碍就会慢慢好转,各种躯体不适感也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8
(五)        继发性抑郁症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或在患器质性脑病、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除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精神病基础上发生的抑郁症叫继发性抑郁症。
继发性抑郁症可分为:
(1)        躯体疾病性抑郁:为各种躯体疾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2)        药源性抑郁:由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精神障碍。
(3)        脑器质性抑郁:由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继发性抑郁症主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配合抗抑郁药物对症治疗。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0:59
(六)        其他不同时期的抑郁症

    如儿童抑郁症、产前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

    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抑郁症,我们不是做学术研究,没必要在这里一一道来。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抑郁症,就是前三种类型的抑郁症。

    在看完以上这些介绍以后,相信大家对抑郁症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以前所知道所想象的抑郁症有什么不同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继续往下看。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1:00
一、  抑郁症与其他精神疾病和神经症的区别

(一)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的区别

    虽然典型的、狭义的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在一些表现上有相同相似之处,但两者从本质上来看,完全不同。

    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患者都会有冷漠的表现,都是面无表情,不理人、不愿与人交谈。精神分裂患者的冷漠是没有意识的,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无论你跟他说什么都没有反应,即使回答了也是答非所问;而抑郁症患者的冷漠是有意识的,你说的话他都听懂了,只是不想说话,如果交流起来是没有丝毫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其实在内心是非常渴望交流的,他只是不敢或不愿交流,只是高兴不起来、笑不出来而已,内心也为此而感到痛苦。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自己脑子笨了,思维不象以前一样敏捷,这些似乎与精神病患者的痴呆很相象,但抑郁症患者的反应不够快、思维不够敏捷这些情况只是相对从前而言,并非没有反应,而且抑郁症患者自己非常敏感地察觉到自身的变化,为自己思维不够敏捷、脑子不够用而感到焦躁、烦闷;精神分裂患者无论你给他多少时间,他也无法计算出一道公式题,他不会为自己算不出来而感到羞愧、懊恼,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一道公式题。

    有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幻觉幻听现象、有被迫害妄想、有疑病妄想,这跟精神分裂又很象了。但是抑郁患者的妄想通常是由其生活环境以及过往经历而引发的,有原因有根据,与现实生活有关,不是凭空而来,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意念不全面、不真实,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念和感觉。而不是精神分裂患者的妄想那样多种多样,非现实,荒谬离奇,无事实根据。

    有的抑郁症患者也不愿意就医,但并非是象精神分裂患者那样,觉得自己没病、不知道自己有病。有的是因为自己和社会对抑郁症不够了解,担心就医后被人知道歧视、耻笑;有的是因为经济困难或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暂时不想就医。但是抑郁症患者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问题,不健康,需要进行治疗,需要改善现状,能够主动求治,盼望早日康复。

    总的来说,抑郁症患者知道自己有病,而精神分裂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病;抑郁症患者内心感受是非常痛苦的,精神分裂患者却不知道痛苦是什么;抑郁症患者意识和思维都很清晰,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精神分裂患者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二)   抑郁症与强迫症的区别

    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强迫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自我强迫行为不合理,却无法克制,而且越是抵制,越是感到痛苦和紧张。以强迫动作为主的强迫症比较容易区分,比如频繁洗手、反复检查门窗这类比较典型的强迫症,就很容易与其他神经症或抑郁症区别开来。而有的以强迫思想为主的强迫症和抑郁症在症状上有些相似,比如有的人脑子里反复出现“死”这个字;我自己有个朋友,只要他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难以控制的联想自己从高处坠落的情景;也有不少强迫症患者因为病情,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情绪比较低落。

    但是强迫症与抑郁症不同,看上去好像都是“整天想死”,那是那个“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强迫症患者不是真正的从内心深处想去自杀轻生,更不会付诸行动,并非自己愿意想到死亡的问题,也并不想死,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观念。而强迫症的情绪低落与抑郁的情绪低落也有区别,强迫症的情绪低落是因为病情引起的,如果没有强迫行为出现的时候,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忧郁和痛苦,行动和思维也不会变得迟钝,人际交往一般都不会出现障碍。

(三)   抑郁症与社交恐惧症的区别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恐惧和社交障碍,属于恐惧症当中的一种,恐惧的对象是人。

    有的抑郁症患者也不愿意见人、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出席社交场合的表现,就象我有段时间,抑郁比较严重的时候,自闭在家,不出门活动、不接听电话、不与任何人交谈。但是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抑郁症与社恐症的区别了。

    社恐的表现是“恐惧”,对人的恐惧、对公共场所的恐惧、对社交活动的恐惧,表现多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面红、结巴,这些都是内心感到恐惧、紧张、焦虑的一种躯体反应。而抑郁症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交生活的拒绝和逃避,不是因为感到恐惧,而是因为丧失了兴趣,不想动,觉得去哪儿都一样没意思,谁都不想见,干什么都没劲,提不起兴趣。社交恐惧的感觉是“怕”,是不敢发表演讲、不敢在公众面前表现;而抑郁症对于交流、社交活动的减少、逃避的原因是“懒”,是不想动,没兴趣,并不是因为害怕恐惧。

(四)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区别

    有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焦虑症状,但是从医学标准上来说,不管焦虑症状多重,只要是有抑郁症的症状,都诊断为抑郁症。我想这是因为抑郁症自杀率高、危害严重,为了优先治疗抑郁症,防止自杀的一个举措吧。

    人处于焦虑情绪之下,也会有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头昏、心慌、疲倦感等等症状,与抑郁症的病症相同。但是不同的是,焦虑症患者的食欲不振是因为焦虑情绪引起,心里烦躁没胃口,还不会达到有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严重厌食、拒绝进食的地步;焦虑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为主,睡前想很多事情,半天都睡不着,而抑郁以早醒为主;焦虑症患者人际交往一般没什么问题,与朋友家人的关系正常,但有突然的事件和活动发生时会感到焦急和恐惧,抑郁症患者多不与人交往,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不会着急害怕。另外,焦虑症患者常有惊恐发作,这是抑郁症患者没有的症状。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01:02
标题: 接下来要写的:
四、关于抑郁症的几个误区

(一)   抑郁症不是什么病,就是“小心眼”、“看不开”,“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精神症或神经症,是已经被医学界认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疾病。抑郁症与人的品质道德无关,也不是意志力坚定、心胸宽广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尤其是内源性抑郁症)。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且多样,与人的脾气、性格有关,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环境影响、社会因素有关,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神经中枢、其他疾病有关,这并非是人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

    抑郁症的危害不仅在于对躯体造成的影响,更在于对人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折磨,抑郁症最大的危害还在于会引起自杀。医学界统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大约是在百分之十左右,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杀手,重视抑郁症就是重视生命。抑郁症绝对不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绝对不是“只要自己想开点就会好”那么简单。在精神卫生知识还不够普及、人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和情绪障碍的情况下,目前在国内首要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抑郁症应该受到重视,而抑郁症患者不应该受到歧视。

(二)   抑郁症是心理问题,看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首先,抑郁症不是什么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精神疾病或神经症疾病,这个概念被混淆了很多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是“不正常的人”、“变态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也会有心理问题,就象前面所说的负面情绪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一样,比如说老人家刚退休以后不适应,心理上有些失落和郁闷;比如年轻人失恋以后感到沮丧、愤怒、伤心、绝望,在受到外来刺激、遇到重大打击的时候,谁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事态的缓解而减轻并消失,可以通过亲朋好友的宽慰、自己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心情、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帮助指导,解决心理问题。每个健康的正常人都会出现心理问题,并不需要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

    心理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或者导致一些变态行为的出现,性心理障碍是比较典型的心理疾病。如有的人无法克制自己偷窥他人洗澡、更衣、如厕,有的人奇装异服、男扮女装,这个时候就不是属于正常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需要心理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步进行,简单的看一两次心理咨询,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而且,人处于抑郁状态下的时候,通常不愿主动倾诉内心感受,不愿与人交谈,思维反应也相对比较慢,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心理咨询,收效甚微。

    如果确诊不是抑郁症,无需药物治疗,但自己又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不佳,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对于已经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在抑郁症的初期阶段、轻度抑郁、抑郁症好转康复中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得到改善。但是单纯依靠几次心理咨询治疗抑郁症,是不太现实的,抑郁症患者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按时服药,配合治疗,在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那样才能比较更好的走出抑郁。

(三)抑郁症既然是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那只要出去散散心(改变环境)就会好了,不用吃药。

    如果是普通的、正常的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那么只要出去散散心,转移注意力,在环境改变之后,很容易自动转换到正面情绪。但如果是抑郁症,仅仅靠着到外地散心是无法根治的,到外地散心有助于改善当时的心境和情绪,但并不能根治抑郁症。我在2005年抑郁严重的时候,曾几次到外地亲友处小住散心,在外面的时候,每天看看风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倒也没什么压力,感觉精神比从前好了许多。但是回到长沙以后,发现一切还是和从前一样,需要面对的问题并没有因为我的外出疗养而自动解决,我不可能一辈子在亲戚朋友家白吃白住,不可能有点什么就往外地跑逃避着所有的事情。在灰心沮丧到了顶点的时候,我再次选择了自杀,在我31岁生日的那一天。

    外出散心旅游,可以缓解抑郁症所带来的一些心理压力,让你在当时转移了注意力,忽视了抑郁症所带来的痛苦,让你觉得好过一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和情绪障碍,没有纠正错误认知,只是缓解了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不仅存在心理症状也存在躯体症状,因为情绪低落而失眠、厌食,因为失眠、厌食又更加情绪低落。服用抗抑郁药物,最先感觉到的往往是躯体症状的减轻,随着躯体症状的改善,病人对于治疗有了信心,心理压力减少,情绪也能随之得到改善。有许多抑郁症患者反应药物治疗无效,其原因并非真的无效,往往是没有按疗程服用,没有坚持服用药物。抗抑郁药物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是有效的,尤其是重度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很好的起到预防自杀的作用。因此,抑郁症患者不应该讳疾忌医,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剂量服用药物,并及时复诊,反馈治疗情况,以便医生根据治疗进展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更为准确的帮助治疗。

(四)   不说不笑就是抑郁症,有说有笑就不是抑郁症

    并非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得低沉、消极、沉默,例如隐匿性抑郁症,往往被躯体症状掩盖精神状态的表现,即使到医院就诊时,也是看的躯体症状,外人一般不会察觉到其患有抑郁症。

    还有不少抑郁症患者内心痛苦,但表面上仍有说有笑,那是为了工作、生活而不得不强逼自己有说有笑,这种有说有笑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感受,而是为了工作、家庭、礼节、面子不得不“强颜欢笑”,或者说只是一种职业微笑。我自己曾从事多年的销售工作,工作性质决定我每天必须面对不同的客户,必须保持微笑和友善积极的态度,竞争的压力也促使我必须和同事、上级、下属处理好工作关系,一个都不能得罪。因此,很多年以来,在工作时看到的我都是面带微笑与客户交谈,工作之余和同事聊天嘻闹,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开心的。只有回到家中,我才感觉卸下了面具,那个时候的我与家人都不愿多说一句话,把自己关在房间发呆。

    还有一种情况更危险,比如有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在企图自杀前,为了不让人发觉,会违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和朋友家人有说有笑的。我几次自杀,家人都不知道,就是因为我在自杀前没有任何的特殊表现,幸好每次都及时获救,不然也没有今天的我了。但是回头想象一下,与我朝夕相处的家人至今仍不知我曾经几次自杀,如果不是我的抑郁症已经康复,谁能担保下次会怎样?

    因此,如果自己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各种躯体症状时,应该考虑去精神科检查是否患有抑郁症;如果发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在精神或思维方面有些异常的时候,也应该多注意观察,多沟通交谈,有抑郁症倾向的应劝导及时检查治疗。
作者: 绿罗裙    时间: 06-10-26 13:50
木碗实在是辛苦了!顶一下!佩服中。。。。。。
作者: lanyingtao    时间: 06-10-26 15:04
好啊好啊!!!!!!!!!!!!!!!!!
作者: malnu    时间: 06-10-26 18:27
标题: 真伤心,好容易写了一大篇,却因为网页问题没发上,还得一个字一个字重敲上去:(
木姐姐真是有心啊!纳兰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东,在这里谢过姐姐了!

稍提一点意见。前面几种抑郁症类型的叙述略显复杂。我想潜在读者群应该是普通大众(重点是易患抑郁症人群),那么就要尽管避免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论述。

其实看得出木姐姐已经努力简化了深奥的专业术语,但像下列这种阐述方式:
(1)        情绪方面:持续情绪低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
(2)        思维方面:思维明显迟钝,过分贬低自己,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
(3)        行动方面:……
可能会令人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虽然这是对抑郁症典型的教材式的症状描写,但这种普及读物最好还是侧重个人感受地写出来更容易令人接受。

说归说,打死我我也做不出这么好的东东,真的非常全面而且深入浅出。我们阳光里这些专家不被重金聘请真是可惜:)
作者: 伊人昕    时间: 06-10-26 18:28
木碗辛苦了,写得很全面和很好!
               支持!
作者: z1syy    时间: 06-10-26 20:49
很好呀,支持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6 22:44
谢谢纳兰的建议,说的很对,在表述上应该更口语化一些,应该更着重生活实例,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接受,要考虑到看的人可能是连抑郁都不知道的人,不仅是阳光上的战友。
大概是以前在公司写报告写出毛病了,现在写什么都喜欢一二三四分类的。
全部写完之后再修改,大家有什么建议都提出来。
谢谢了。
作者: 长风    时间: 06-10-26 22:46
呵呵,总结的8错!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7 11:18
哇,惊动了风大侠,罪过。老大一向可好?
作者: Israel    时间: 06-10-27 12:09
好东西顶一下~~~~觉得相对市面上枯燥慢是专业术语和引用书目的抑郁症书籍已经是很通俗易懂了~~~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7 15:56
五、 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

(一) 从患者的角度说

    如果你已经确诊为抑郁症,不必为此感到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也不必因此而感到低人一等。借用崔永元的那句话:得抑郁症的基本上是天才。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不过是人体某一个部位出了问题而导致的疾病,有谁能担保他这一辈子就没生过病?不可能的是吧!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没有不生病的道理,不管病因是什么、病症是什么,所有的疾病或许与人的遗传基因、免疫能力有关,但没有什么疾病是与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的。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即使是癌症患者也有通过手术治疗康复,健康生活着的,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为什么要给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呢?过些日子,你好了以后,再回头看现在的焦急悲哀,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值得呢?积极乐观的去配合治疗,是不是能够更快的康复痊愈呢?

    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合理的歧视现象,比如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残疾人等等,我们可以原谅那些以歧视眼光看待他人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修养和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和程度,但是我们自己可以歧视自己吗?绝对不可以,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又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呢?如果有人对你的病情说三道四,那是因为他们缺乏认识和了解,所谓不知者不为罪。你可以耐心向他们解释说明,顺便为抑郁症知识做了宣传普及工作;你也可以潇洒的一笑了之,显示你的胸襟和大度,但如果因为别人的不误解而斤斤计较、闷闷不乐,是不是自己有点小家子气了?

    从另一个方面说,抑郁症也是人生一大财富。我自己把抑郁症叫做我的“蓝色宝藏”,因为抑郁,我开始反思和内省,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分析自己,开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从前我的朋友不多,现在我的朋友多的数不清,各行各业都有;从前我的个性很强硬,现在我会道歉和说对不起,懂得宽容和原谅;从前我总是缺乏安全感,现在我很自信,做事也更有毅力和耐心。常有病友问我:“好了以后真的可以恢复到从前一样吗?”我回答:“不,好了以后绝对不是回到从前,而是比以前更好”。这是真实的,因为抑郁,你开始关注自己,在抑郁的治疗过程中,你纠正了从前的错误认识,改变了从前错误的观点态度,抑郁的治疗过程实际上是你人格上的完善过程,经历过一次抑郁之后,你会发现你更坚强和从容了。

    借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如果你患上了抑郁,不要当作你人生道路上的不幸,应该感谢老天给你考验和磨练的机会,经历过抑郁之后,你会更懂得如何寻找快乐和感受幸福。就象你小时候学习走路之前摔的那些跟头,对于你的整个人生来说,是值得的。

(二) 从家属的角度说

    如果你的家人患上了抑郁症,做为家属来说,不要一味的埋怨和指责,患上抑郁症不是他(她)的错,他(她)现在更需要的是鼓励和关心。你所能做的是陪同他(她)上医院一起诊断,听取医生的建议,督促他(她)按时服药,鼓励他(她)多外出运动,多和他交流谈心,了解使他(她)患上抑郁症的病因,有针对性的帮助。

    做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心理压力也不小,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心理压力再转加到患者身上。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不要让患者感觉自己象个包袱、罪人,不要让患者感觉自己的病很严重,也不要让患者感觉得不到家庭的重视和帮助,这个度的把握需要自己耐心去体会和把握。比如不少患者因为副作用或出于对治疗的不信任等等原因,抗拒服药,如果你说:“你不吃药怎么能好呢?你还到底想不想好了?你怎么又不吃药”,患者会有抵触情绪,觉得自己给家里增加了负担,会觉得吃了药也不会好,吃了药也没用,可能更加不愿意服药;如果你换一种提醒的口吻或暗示的语气,比如:“吃药的时候就别喝茶了啊、这些天看你好像好多了,那药还是有用啊”。再比如患者不愿外出、甚至想休学或辞职,你可以和患者认真交流一下,鼓励他(她)再坚持几天看看,如果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我们就休息。不要责怪患者或强迫患者上学、工作,有的时候,适当的休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还比如患者睡眠不好,那么你可以在饮食上注意调整,做一些安神的粥类,多鼓励和陪同患者外出运动。

    我知道做为一个抑郁病患者家属的辛苦,但是你的指责、嘲讽、冷漠和其他过激反应,只会加重病者不良情绪。你是希望他(她)尽快康复,还是希望他(她)病情加重呢?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许多抑郁病患者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情绪低落,你在埋怨他(她)有什么都不跟家里人说,不知道他(她)一天到晚想什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是否给他(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倾诉和沟通范围?

    我所结识的抑郁病友,大部分都存在家庭问题。有的家属不承认病者有抑郁症,不肯陪同病者就医诊治,拒绝提供经济支持,我想问问那些家属,难道你否认抑郁,抑郁就会随之离去?如果你的亲人只是“想太多了”、“不听话”,好端端的怎么会不想活呢?还有的家属一听到是抑郁,就如临大敌,病者有点什么问题就大惊小怪,整天把抑郁挂在嘴边,对病者唉声叹气的。如果你们都这么没信心,病者如何对康复有信心呢?对抑郁的轻视、冷漠,和过份重视抑郁,是抑郁症患者家属需要注意避免的两个问题。

(三) 从社会的角度说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不是恐慌。

    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了解抑郁症知识、普及抑郁症知识,对自己可以起到一种预防作用。你只有了解了抑郁症,有了基础的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才能在平时注意预防,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降低和减少抑郁症发作几率。就象我们了解爱滋病知识一样,不是说你吸毒或者性生活不简点才需要注意,只有了解了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杜绝和预防自己感染爱滋病。

    同样的,你了解了爱滋病的传播途径之后,才不会对爱滋病和爱滋病患者心生恐惧,才会消除对爱滋病的偏见和误区。而抑郁症同样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做为一名健康人,你稍微了解一点抑郁症常识,才不会在听说谁患上抑郁症之后感到迷惑不解或惶恐不安。

    你可能会说:“我又没有得抑郁症,我家里人又没有得抑郁症,我要知道这些干什么?这不关我的事”。现在没有得抑郁症不代表以后不会得,你不知道身边有抑郁病人并不代表没有抑郁病人,许多抑郁症病人还没有得到妥善的医疗救助,有的抑郁症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有的抑郁症患者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或许在你认识的人里面,就有抑郁病人也说不定,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为什么你不知道?就是因为大众对于抑郁症的了解非常有限,许多人的观点和认识上存在误区,甚至有歧视抑郁病人的现象发生。歧视往往来自无知,你没有必要去了解那么多专业详细的知识,但是你应该大致了解什么是抑郁症,知道有抑郁症这个疾病,就象你知道吃什么可以让身体健康,就象你知道烟酒过量会影响健康一样。了解抑郁症知识,为自己,也为他人,非常有必要。
作者: woiyezi    时间: 06-10-27 16:13
结合实例解说概念会好些!
作者: suke928    时间: 06-10-27 16:27
不错。需要案例可以从病友的帖子里找。
作者: 波波    时间: 06-10-27 17:47
木碗写得很不错,强烈支持。

需要案例的话可和宁静或绿罗裙联系,目前她们帮助站长整理相关案例,准备出本书。
作者: malnu    时间: 06-10-27 18:27
呵呵,木姐姐真高效率,有这么勤劳的老板娘(Pardon me,又用了这个词,不过在这里比较合适,个人以为),清吧的生意很快会好起来的!

我想如果设计成PDF文件或宣传册的话,在排版上还得下点功夫,要分成不同页面,每页一个小专题,尽管显得短小一些。最好辅以柔和的颜色和温馨的插图:p

最好有美术专业和电脑高手来帮把手:)
作者: thail08    时间: 06-10-27 18:34
一定要有案例的,而且尽量用真实的案例。否则,人看不下去。
作者: 琴川杨    时间: 06-10-27 18:58
写的不错!
支持!!
作者: 哲人    时间: 06-10-27 19:19
我他妈就是内源性的!也就是天生抑郁!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从小一直是提不起劲来,就像是发动机电压不足似的。看来是天生注定了我痛苦的命运!
作者: kazumasa    时间: 06-10-27 19:21
标题: 好贴!木碗姐姐辛苦了!
木碗姐姐,看到您不辞辛苦的写了这么多,挺感动的.我觉得在这里有家的感觉,虽然自己现在很无助,很绝望,但是我会坚持治疗的.因为这里有像您这样的战友.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28 00:12
谢谢大家的建议,前面的内容会比较枯燥一点,基本上是一个讲座宣传似的,重点还是在后面如何走出抑郁心理调节的部分,病例我会用我自己的,毕竟用自己的没什么顾忌,也更熟悉,基本上抑郁的症状我都有也很明显,我并不是想写成一本教科书,那也不是我的事,只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而已。
我自己是内源性抑郁、重度抑郁,所以对于心因性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以及比较普遍的轻度抑郁的治疗和康复没那么熟悉。如果有哪位有这方面的资料,麻烦告诉我,我看看也更多了解一点。
进展可能会比较慢,电脑使用的时间太不固定,尽量吧,能写多少算多少。
再次谢谢大家。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30 18:17
标题: 继续
六、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方式有很多,运用得最多的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究竟哪种方式对治疗抑郁症更有效的争论,我觉得很没必要。每位患者的病因、病情、病症和体质都不同,适合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不管是什么治疗,只要对患者有效,对其而言,就是好的治疗方法——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躯体不适症状,心理治疗可以纠正错误认知,而抑郁症很少只有躯体症状或情绪障碍单一出现的情况,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还有许多治疗方法,比如宗教、音乐、体育、结婚、针灸等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做为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做为主要治疗方法。道理还是一样,哪个对自己管用,哪个就是好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对于药物治疗,许多病友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影响了治疗效果。

    比如,有的人自己感觉自己抑郁了,不去医院就诊,而是在网上询问其他抑郁症患者吃的什么药,自己去药店购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而起危险的错误行为。首先,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上抑郁症的情况下服用抗抑郁症药物,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有抑郁情绪不代表有抑郁症,即使是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也有许多类别,这需要医生为你确诊后,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开处方。不同的抗抑郁药物适合不同类型和人群,不是别人吃了管用,你吃了就管用。精神类药物不是维生素、钙片,不能自己随便去买了来吃,一定要到医院确诊,由医生开药,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同样,对于那些自己感觉服用药物之后没有效果的病友,如果觉得需要换药,也应当与医生沟通,不要自己盲目换药。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吃药没用呢?这里面很多人实际上是还没有达到疗程就忙着下结论了。抗抑郁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治疗,从刚开始服药到两到四周以后,药物才开始逐渐发挥疗效,药物起效之后大概三个月的期间内是一个早期治疗阶段,一些病情会得到缓解,这时你可能感觉没什么问题了,此时千万不能停药,起效的三个月过后,是至少六个月的巩固期,巩固期过后,按照医生的建议,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才能逐渐减量停药。现在,你可以算算,除开最开始服药的一个适应阶段,治疗至少需要9个月以上。如果你现在才刚刚吃了三四个月的药,继续,按疗程服用。

    有不少抑郁病友复发,也和没有按疗程服用药物有关,只是缓解症状之后,就急于停药,没有彻底治疗,怎么不容易复发呢?

    也有的病友听到医生说需要终身服药就感到痛苦不已,其实需要终身服药的人很多,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吗?如果药物能够治疗我们的疾病,能够让我们健康正常的生活,每天吃一颗药丸有什么可怕的呢?

    也有的病友愿意服药,可是觉得有副作用,又不愿意坚持服药了。是药都有副作用,这个无需担心,你可以去和医生交流,询问一下解决副作用的方法,比如是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者改变服用剂量或服用时间,服药同时又何禁忌等等。药物的副作用一般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明显,到后来副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如果你因为短时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那是不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了呢?如果感觉副作用太大,自己无法承受,也可以和医生商量,看是否更换药物,但不能私自停药。

    还有的病友会问,我吃了这么久的药,怎么还是觉得不开心啊?抗抑郁药可不是“开心药”,也不是兴奋剂,抗抑郁药物是作用于大脑,增强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和改善抑郁情绪。服用一段时间以后,抑郁症状缓慢减轻,包括躯体和情绪症状,让你感觉趋向正常,这就是药物起到效果了。如果这期间你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肯定还是会和普通人一样感觉到不开心,但如果你发现虽然不开心,但是不至于让你再去想自杀,你能够调节过来,比以前要好些,就说明你已经在康复中了。

    如果你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医生建议你可以逐渐减量,你也不要马上就不吃了。虽然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没有药物依赖,但是在停药过程中有的抗抑郁药物有个戒断反应的问题。突然停药,不仅会造成躯体上的各种不适,而且没有起到稳固疗效的作用,前面的药都白吃了,多划不来啊!

    总而言之,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什么药物、何时服用、服用剂量、服用时间,都要按医嘱进行。如果感觉药物没有效果、或副作用太大,或者其他疑虑,可以同医生沟通,千万不能擅自买药服用,更不能擅自换药、停药。抗抑郁药物不是巧克力,不是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吃的。在药物问题上,请相信专家和权威,不要自以为是,结果自己害自己。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30 18:18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在抑郁症的各种治疗方法当中,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其他类型的情感障碍心理疾病,也都是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而由此引发的争议也就不少,究竟是药物治疗管用,还是心理治疗彻底,孰是孰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这里我也来谈一谈我的看法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在病友问我治疗抑郁症到底是靠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的时候,我都是回答:“药物治疗缓解躯体症状,心理治疗纠正错误认知,相辅相成,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药物治疗对我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倒是相当明显),我完全是靠自我心理调节康复的,但我并不否认药物有治疗的作用,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案例而以偏概全。在我看来,药物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起到治疗作用,而且药物同时具有的心理效用也不可忽视。几乎所有的药物同时也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越是相信医生和药物的病患,药物治疗效果越明显。

    有的人说吃药没用,很多情况是没有按照疗程按时服用,或者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再加上“吃药没用”的自我心理暗示,就更加感觉药物没起作用了。药物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只是药物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相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不同的症状适合不同的药物。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吃了觉得很管用,有的人吃了觉得没用,那是因为个体不同、病症不同、服用时间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感冒了,有的人吃几粒感冒药就好了,有的人怎么吃药都不好,有的人甚至不用吃药喝碗姜汤发发汗就好了,吃药不好的人不能怪药没用,同样的感冒药有人吃了能好,那药就是有用的。

    正是因为药物治疗因人而异,所以不能自己随意买药,也不能打听别人吃的什么管用,自己就急忙换药,更不能吃了才十天半个月就着急下结论,觉得药不管用。药物治疗必须按照医嘱,自己不可擅自换药停药。

    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治疗。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短时可以缓解症状,但心理问题没有解决、错误认知没有纠正,以后遇到什么问题还容易复发。在我结识的抑郁病友之中,彻底康复的那些病友,心理治疗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那些单纯药物治疗的病友,症状消除之后,仍会担心复发的问题。我觉得单纯药物治疗康复的,只是消除了症状,回到了抑郁之前的状态;而配合心理治疗康复的,重建人格结构,会有一种“比以前更好”的感觉。

    绝大部分抑郁病友,都存在各种思维和认知上的问题,比如过低评判自己、绝对化思想、看问题极端化,等等。这些认知问题结合环境压力,导致了不良情绪的产生,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也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是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而心理治疗,其实就是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应对各种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康复之后比较容易复发,而结合心理治疗康复之后不容易复发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症状消除并不能做为抑郁症康复的唯一标准(这在我另一篇文章《抑郁康复的问题》里面也提到了),抑郁症真正的康复,应该是以躯体症状的消除和人格的完善为康复标准。错误认知没有纠正,单一的躯体症状解除,今后复发的几率很大,这样的情况,我不认为是真正的康复。过分依赖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以消除症状为重点和标准了,忽略了心理问题、情感障碍的解决。因此,我觉得在前期进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之后,心理治疗就必须跟上了。

    很多人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到心理医生那里进行心理咨询,其实不然。阳光上有许多病友就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而康复的,也包括我。当然,自我心理调节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悟性好的可以通过自己阅读书籍、自我分析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心理暗示、自我鼓励来改变现状。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这些,看不进书,也想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向心理医生咨询,也可以通过与已康复病友交流来确定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逐一解决。

    其实心理治疗的关键就是打破习惯性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重新发现自我,重建自我,完善自我。在思想和观念上找出需要改变的地方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实践了,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可不去做,那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相信自己,努力坚持,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没有什么治不好的。

    药物有很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然后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够康复。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30 18:18
家有抑郁症患者

    患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家里有病人,同样不轻松。平时与一些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交流,有时我感觉,他们比抑郁症患者更艰难。尤其是那些讳疾忌医、不愿诊治的病人家属,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受罪,自己却无技可施,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心急如焚的焦虑,那种痛苦的程度,不亚于抑郁症患者本身。

    为了爱你的人,为了你爱的人,请抑郁症患者不要讳疾忌医,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接受治疗。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康复之后,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轻松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你应该这样帮助他:

    首先,要鼓励他接受专业治疗。如果你感觉他存在什么心理问题,感觉他不对劲,他的表现和你所看到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很相似,先不要急着下定义:“你这样子一定是得了抑郁症,敢紧去看看吧!”。有的病人自己并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有的病人自己也早就怀疑自己有了抑郁症,但因为种种顾虑而不愿就医。对于没有经过确诊的病人,你首先应该做的是鼓励他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哪方面的问题。心理疾病有外在的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疼、心慌、厌食等等,你可以借着检查身体的机会,带病人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比如他失眠很严重,你可以说陪他去看失眠,医生不会简单的你说失眠,他就当失眠来看,经过确诊,一是明确属于哪方面的疾病,再是让病人正视自己的问题。

    我患抑郁症多年,但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即使多次自杀,即使严重失眠、厌食,即使不敢接听电话,不愿外出见人,我也没有想过是自己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没有想过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如果当时有人劝我去看心理医生,估计我也是嗤之以鼻。但是当我被失眠折磨得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到医院开点安眠药,医生却告诉我:“你得的是抑郁症”。此后,我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才开始反思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开始进行治疗,也才有了今天我的康复。

    在病人确诊之后,你能为他提供的帮助是:

    督促他按时按量服药,抗抑郁药物起效比较慢,一般前两三周可能没有改善,病人会有失望的情绪,加之药物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拒绝服药,或者不按时按量服用。你要鼓励他听医生的话,告诉他这个药起效慢,得有个过程,再吃一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不管用,再去问问医生。

    每次复诊,尽可能陪同病人前往,听取医生的建议,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询问医生。因为病人对于医生的嘱咐,回家之后转述时,可能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有所隐瞒。

    药物起效之后,症状有所缓解,如果病人想停药,请一定咨询过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药物有副作用,现在好了,就别再吃了。我听一位病人家属说:“现在他好些了,我就不叫他吃了,再吃下去不是把人都吃傻了吗?医生还不是巴不得你吃得越多越好啊!不能听医生的”,如果你这么想,就是害了你的孩子,不听医生的,还听谁的?抗抑郁药物后期治疗是维持和巩固,预防复发,即使症状完全解除,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能擅自要病人停药。抗抑郁药物没有赖药性,也不会上瘾,更不会影响大脑发育,“把人都吃傻了”的。

    病人有所改善时,一定要加以赞赏和鼓励,肯定他的努力,支持他继续治疗。对病人些许的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强化,比如病人今天做了一点家务,或者外出参加活动,都要很肯定地指出他的进步,而不要说:“你又不是做不的事,我天天上班累得要死,回来还要做这么多事,没看见我有病?你就是懒出来的病”。请你理解病人在疾病状态下,对于健康人来说很轻松的事情,对他们都是非常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和努力才能做到的。而让病人能够坚持下去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好转的迹象,看到康复的希望。不管多么小的进步,都要指出来,告诉他,肯定他,鼓励他。

    抑郁症病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在消极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错误的认知观念的影响下,病人的观念会缺乏客观和理性,不要用你的观念去和病人争个是非黑白。你是出于好意教育他,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觉得你不理解他,和你没法说,因此交流而出现障碍,病人得不到你的帮助和支持,治疗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病人的消极负面情绪,不要表现出过分的关注,不要强化他这种负面情绪。在病人不停地抱怨和倾诉自己有多痛苦、有多难受、有多倒霉的时候,别和他一起研究他的心跳多少了,昨天只睡了几个小时了,可以在表示适当的关心之后,及时转移话题。

    比如:“昨天晚上又没睡好……”——病人说了一大通有关他失眠的情况,“那今天就出去活动一下,晚上能睡得好些,听说xx公园现在有xx展,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把相机拿上,咱们全家好久都没照过相了,干脆晚上不回来吃饭了,就在街上吃点吧,上次你说的哪个店子的面条好吃来着?……”诸如此类。

    病人乱发脾气或者无端取闹,请你予于宽容和忍耐,事后病人会感到内疚和自责,只是当时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病人只是对家人发泄,因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家人是最宽容最爱他的人。请你想着,只有病人康复了,这个家的生活质量才得以提高,为病人好,也是为了你自己好,请多为了将来想一想。

    宽容和忍耐不是无原则的纵容。病人失眠,通宵不睡,就任由他去;病人不敢出门,就让他呆在家里,不上班就不上班,不上学就不上学,大不了养你一辈子。——这是错误的。抑郁症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不仅仅是看心理医生,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改变。健康积极的行为方式能够改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态。睡眠障碍需要规律作息,社交恐怖需要扩大人际交往,厌食需要按时吃饭,切不可因为病人觉得难受,就任由他沉沦消极下去。

    在治疗的后期,有了好转之后,会出现一些波动。病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容易失去信心,这个时候更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病人会觉得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结果还是这样,觉得康复没有希望了。你要鼓励病人,继续坚持下去,数一数他做的改变,他好转时的情形,鼓励他只差最后一点路,坚持走下去。

    做为病人家属,你不是精神科医生,不是心理咨询师,你不能替代医生的职责,不要给自己过多的精神压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离不开你的支持和鼓励,但是康复最终,取决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自己有什么压力要及时排解,抑郁症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在病人彻底康复之前,请先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需要你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的前提,是你自己没有问题。鼓励他积极治疗、乐观生活,需要你自己对他的康复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做为病人家属,你能做的,就是督促他规律生活,鼓励他外出活动,帮助他培养兴趣爱好。用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去感染他、带动他,在他失去勇气和信心的时候为他加油鼓劲。请不要越俎代庖扮演医生的角色,你不能决定他吃什么药、用什么治疗方案,也不需要担负病人康复的全部责任。你可以借阅或购买一些健康积极的励志书籍放在家里,也可以多陪同病人外出活动,可以和病人多谈论一些积极乐观的话题,病人的康复,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

    做为病人家属,你应该保持这样的信念和观念: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完全可以康复。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抑郁症让人很痛苦,尽量理解病人的痛苦,不去批评和指责。
    抑郁症康复需要一个过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加速抑郁症的康复,病人需要我的支持和鼓励。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病人的家属,我能为病人提供的不是药物或治疗方案,而是关心、爱护、支持、鼓励。
我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要及时缓解,我要用我自身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去感染他、引导他、带动他。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30 18:18
相互支持和理解

    我发现:抑郁症病友的家属(或者说“社会支持系统”)大多呈两极分化的形式。一种是冷漠、不以为然、无法理解,认为“根本没什么病”;另一种则截然相反,关注、包容、忍耐、焦急,比患者本人还紧张。

    前者,我们所见甚多,许多病友抱怨家人的漠不关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甚至被拒绝和阻止就医诊治。不可否认,这种情况对于抑郁症病友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缺乏关爱、鼓励和支持,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加强病友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对于那些拒绝提供经济支持、否认有病的事实,甚至于阻挠病友就医诊治的家属——说实话,我也无能为力。我不可能跑到几千里以外的地方,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冲进谁家里,强行把他们家的孩子拉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去。何况,我也没那把子力气。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告诉病友:在和家属尽量沟通的同时,寻求其它途径的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持。如学生可以找学校的老师,成年人可以找朋友帮忙。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这样的极端现象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消极对待的家属,还是因为缺乏精神卫生常识、不了解抑郁症,虽然他们也为病友担心、也支持治疗,但更多的认为是“他(她)不争气”造成的。

    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让家属陪同就诊和治疗,通过专家权威的解释,来给他们“扫盲”。一旦真正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怎么回事之后,绝大部分家属是会帮助病友积极接受治疗的。

    而对于病友来说,没必要过多在意家属(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程度。要知道,抑郁症的康复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本身,环境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非决定性因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支撑点越少,独立性越强,对康复越有利。不是有句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吗?为什么?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富人家的孩子所有的优越环境,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必须靠自己。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能够磨练意志,这样的人长大了也大多有出息。而那些纨袴子弟,整天遛鸟斗蛐蛐,把家当败光了以后,有几个人能成得了大气?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家人没有给你想要的支持和帮助,不必怨天尤人、唉声叹气。那不代表他们不爱你,那只是说明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你有这个能力对自己负责;那不代表他们不关心你,那只说明他们不懂得如何关心,而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走出抑郁。

    何况,社会支持系统并不局限于你的父母或配偶,你的同学、同事,都有可能为你提供帮助,只不过你隐瞒了真相没有告诉他们而已。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你的人了,还有阳光上一万多兄弟姐妹与你同甘共苦。

   有不少人说我的康复是个奇迹。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特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从小就很独立。我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到我,从三岁开始,我就自己拿着病历去医务室打针了(小时候身体很差,经常要去打针)。长大了以后,我也是一个人在外独居,出车祸没有告诉家人,直到伤口拆线以后才回家(我母亲有心脏病,怕吓着她)。我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包括抑郁症的确诊和复诊,我都没有告诉母亲,只是不想让她担心。

   但我选择了告诉朋友,因为我知道一旦又萌发自杀的念头,自己的力量无法控制;我知道要解决开口说话、出门与人交往的问题,必须要找人带我出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终于走出了抑郁,这些朋友们有我的同学、同事,有阳光战友,也有我的老公。

    有病友比较清楚我的家庭情况,问我怎么可能不恨他们(我的家人)。我恨过,恨过很多年,恨家人、恨朋友、恨社会、恨这世上的一切。但,恨,能解决什么问题?当我用爱来化解一切仇恨,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坦然。直到现在,我才真正领悟“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伤害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病,是你自己的病,与他人无关。就像你感冒发烧卧床不起,有人嘘寒问暖、端汤送药,固然好,可这些关心和安慰不能替代感冒药,不能增强你的免疫力。

    “抑郁症病友,你们要自己站起来!”,这句话说了很多次。但如果你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还在不停地抱怨,把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和他人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救,才有天助——这是抑郁症康复的不二法门。切记!

    上面说到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现在接着说另外一种——“相当”支持(原谅我笑了,不小心想到宋丹丹^_^)。

    经常有人向我求助,其中有一部分不是病友本人,是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爱人。他们做为家属,问我该如何帮助病友走出抑郁。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关心得过了头。

    这么说可能会伤到很多病友家属的心,关心自己的子女(朋友)也有错吗?骨肉亲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这些感情的流露,我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深为感动,替病友能有这样的亲友感到欣慰。

    但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什么让我竟然觉得家属的关心不利于抑郁症病友的康复?

    我和病友也好、病友家属也好,初次交流的时候,通常第一句话,我会先问问:确诊没有、医生怎么说、进行过什么治疗、主要表现为什么症状、知不知道病因。问清楚情况,才好有针对性的提供参考意见。这种时候,这些家属都能非常清晰、详细地告诉我所有的情况,在哪儿看的病、病程多长时间了、开了什么药、平时都有什么表现,等等。

    再接着沟通之后,我会比较希望直接和病友本人交流,这样了解的情况会更全面,帮助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这时候,他们都会告诉我:“那可能很难,他(她)不愿意别人知道他(她)有这个病”。我喜欢推荐一些有关抑郁症治疗的文章,和阳光论坛,希望家属转告,要病友上去看看。这时候,他们都会告诉我:“我也给他(她)找过这些,他(她)不想看”。当家属为病友的状态一筹莫展,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求助专业人士,带病友去看心理医生。这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他不愿意看心理医生”。

    更深了解之后,会发现:病友对家属的依赖感非常强,而家属对病友则是百依百顺。家属都是心急如焚、疲惫不堪,他们会去请教心理专家,阅读大量心理书籍,各种专业术语和抑郁症的心理知识都了如指掌。

    这样管用吗?答案是:不管用。

    病的是谁?不是家属。需要康复的是谁?病友本人。

    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家属自己本人都出现了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我好累”、“我快撑不住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最糟的情况是:由于家属的关爱,让病友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之后,反而会潜意识的用症状来获取更多的关注。躯体症状变得愈发严重、情绪异常激动或极端消极,无端哭泣、摔打物品、指责辱骂、威胁自杀,这些情况都能在家属的安慰之下即刻缓解。

    现在我讲个故事:有个小孩子为了逃避上学,就假装肚子疼,爸爸妈妈以为他真的肚子疼,就替他请假,对他悉心照顾。当这个小孩子发现这一招非常奏效,不仅能成功逃课,还能获得父母额外的关注,他便重复使用。直到最后,只要一上学,他就肚子疼,而这时,他不再是假装的了,是真的肚子疼。

    当病友感觉到他的症状可以获得额外关注,充分满足心理需求之后,他也会形成类似条件反射一样的状况,越是有家属关注,状态越严重。

    做为家属,必须让病友自己明白:

1
、要想好起来,只能靠他自己,别人帮再多也不如他自己的努力;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亲爹亲妈也不能只为了他一个人团团转别的都不用干了;


    对于家属,我替他们心疼之外,也要奉劝一句:“你能扶他、你能推他、你能拉他,但如果他自己不迈开脚,一步都走不了。你不可能一辈子背着他走路。”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风霜雪雨,挫折和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是他自己该吃的苦、受的难,你不能替。

    你能够帮的,是督促他接受治疗,帮助他寻找问题的根源,鼓励他坚持下去,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剩下的事,就让他自己来做吧!

    其实,我自己在好转之后、彻底康复之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老公对我的康复帮助很大,也是他让我重新对人建立了信任,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对自己树立了信心;让我第一次想好好活下去,认真过日子。新婚期间,我认为我的命是老公给的,我就是为了他才会继续活着。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我的情绪,如果他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我就不吃饭、不睡觉、情绪低落,认为他开始嫌弃我了、厌倦我了,觉得我是他的包袱。老公开始的时候,一直好言相劝,哄着我。但他越哄我越来劲,老公不得不下最后通牒:“这样下去不行,一副没了我就要死要活的样子,我必须要训练你的独立能力,从今天开始,我两天回一次家,你爱吃不吃,爱睡不睡,要死要活随便你!”

    刚听这话,我简直无法接受,这是那个爱我的老公、那个答应照顾我一辈子的老公说的话吗?老公怎么就不要我了?他明明知道他不抱着我哄着我,我根本睡不着的,他竟然这样狠心?!

    老公说到做到,真的几天才回一次家。刚开始,老公不回的时候,我哭个没完,胡思乱想。他回家的日子我就特别珍惜,老公一知道我没吃饭没睡觉就生气不理我,我急忙向他保证以后再也不了。在他不回家的日子,我开始锻炼自己一个人吃饭睡觉,不让老公担心、不让老公生气。逐渐适应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老公是为了我好。在他不回家的时候,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写作,也开始和除了他以外的人交往;和他相处的时候,不会再为了他皱皱眉头我就眼泪汪汪,不会再为了他一句玩笑而伤心流泪。我发现:没有他,我也可以活下去。我发现:世界上,除了老公还有其它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讨论谁先死谁后死的问题。老公说他年纪比我大,肯定是他先死,他说现在可以放心比我先走了,他知道我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是以前那样,保证是他前脚走我后脚跟着跳楼,那他死都不安心。我嬉皮笑脸地说我才没那么傻呢,我还不知道赶紧再找一个帅哥啊!老公把我搂在怀里欣慰的笑着说:“我的宝宝终于长大了”。

    爱一个人,并不是“你死我就不活了”,而是“我会为了你好好活下去”。同样,爱一个人不是让他(她)除了你以外就生无可恋,而是帮助他(他)发现生活中除你以外的精彩世界。

    爱,不可溺。帮助他(她)学习如何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寻求外界支援,远远比替他(她)遮风挡雨,做他的保护伞要好得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0-30 18:18
如果你患上抑郁症
  
   你相信你会痊愈,你才会往痊愈的方向努力,并且坚持下去,直到痊愈。
   你认为你已经无药可救,那任何疗法对你都无济于事,因为你自己亲手把活路堵死,你亲自葬送你自己。
   你相信的,才有可能成为事实,最终亲眼目睹、亲身体会得到。
   你不相信的,即使摆在你的面前,也将化为乌有。
  
   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康复,你在脑海里对未来还抱有希望,我会一直陪着你走下去,直到你告诉我,你已经走出来,不再需要我的帮助。
   如果你始终认为抑郁不可治愈,你不可能康复,即使看到已经有活生生康复的案例在眼前,即使你的病情还不是最严重的——如果你仍坚信自己不会好了,那我也无能为力,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自救才有天助!
  
   不要把责任推给药物,推给医生,推给他人。是否康复,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就算有灵丹妙药可以药到病除,你不按疗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也不会发挥效用。
   就算有再高明的医生,华佗再世,你不积极配合治疗,不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去做,对你而言,良医和庸医没有区别了。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爱你,都称赞你,都鼓励你,你不接受他人的建议,不付出你的爱,你也是孤独一人,无依无靠。
  
   不要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抑郁不是腐蚀你心灵的毒药,也不是扰乱你生活的魔鬼。抑郁只是给你敲响一记警钟,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
  
   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不是睡眠障碍,不是社交恐惧,不是厌食暴食,不是心慌乏力。
   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抑郁向你敲出的警钟,抑郁用这些方式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
  
   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是抑郁,导致抑郁的是你的情绪,你的情绪障碍与你的认知有关系,你的认知由你的思维方式所决定。
   你的问题根源不是睡眠和心跳,不是家人和同事,是你的情绪,你的认知,你的思想,你的内心。
   需要改变的不是工作不是环境,不是学校不是家庭,是你的情绪,你的认知,你的思想,你的内心。
  
   你没有罪,请不要给自己误判加刑。
  
   你今天的状态就是你现在的样子,与过去不同,与将来也不同。没有人从出生到临终不曾有任何改变,我们长出乳牙之后会脱落,再长出坚固的牙齿,最后又会松动脱落。树叶从嫩黄到翠绿到枯黄,连大自然都会改变。在你生命终止之前,你都在成长,都在改变,没有任何人可以停留在哪一个阶段,喊声暂停,然后一直保持下去。
   你小的时候会尿床,不代表你今天还要用尿不湿,因为你一直在成长。而成长需要付出代价,谁学习走路的时候不曾跌倒?考试卷子发下来,那道做错了的题让你更能牢记正确答案。有谁永远考试一百分?有谁次次都是拿冠军?有谁?
  
   你赚的钱不够多吗?比你收入低的人更多;你的学历不够高吗?还有人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你的感情不顺利?总好过被拐卖到山沟里。你是世界上最惨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笨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丑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吗?不是……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和大家一样,再普通不过的人而已,你尽了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你在目前的状态,尽力做到这个程度了,你有什么错?
  
   如果你连你自己都不爱,谁会来爱你呢?如果连你都厌恶你自己,谁还能喜欢你?
   当你带着憎恶自己的感情,你的微笑还会自信吗?你的谈吐还会自然吗?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告诉你身边的人:“离我远点,我不是一个值得喜爱的人,连我自己都讨厌我自己”,不管你伪装得多好,这种信息总会让人察觉到的。
  
   看看身边那些积极开朗的人,那些自信活泼的人,看看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睛。是不是和你不一样?
  
   你有多久没有对着镜子笑过了?认真而甜美的微笑?你的眼睛还闪闪发亮吗?
  
   不接受自己,就没办法敞开心扉接受别人,而别人也不敢靠近你。
  
   如果你有罪,你现在应该在监狱。如果你现在不是在监狱服刑,请不要给自己误判加刑。赦免你自己,你是无罪的!释放你自己,你不该被囚禁!
  
   接受自己,才能接受他人。
  
   宽恕他人,是给自己解了心结。
  
   你没有罪,别人也没有罪。
  
   一切的纠纷只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观念不同。你觉得父母对你不够好,不够关心?听听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听听他们的父母又是如何抚育他们的,或许答案就出来了。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多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只知道也只能够用那种方式来表达而已。
  
   如果老天爱和你开玩笑,那就大笑三声给老天听。
  
   一帆风顺的生活并不见得就是幸福,如温室里的花朵必须依赖那些客观环境才得以生存。痛苦的经历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成长。
  
   不要羡慕别人的宝马奔驰,不要羡慕别人的高薪待遇,成功人士不是给我们用来羡慕的,看看他们成长奋斗的历史,学学他们的坚强和睿智。
  
   好的家庭环境或许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份保障,好的工作环境或许能减轻你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但好的心态可以让你足以应付各种恶劣环境。
  
   与其祈求老天不要刮风下雨,不如让自己有一个可以在风雨中嘻戏的好心情。
作者: malnu    时间: 06-10-31 15:42
同意啊,可是必须要社会的接受才可能摆脱自己的“另类感”(英文里的Stigma),不知木姐姐是否有考虑在材料中号召一下。

另,关于抑郁症与几种神经症的区分,还望专业人士多提意见,使木姐姐的材料更全面精确。先替木姐姐谢过各位了。

谢谢木姐姐。不要太辛苦了。
作者: 波波    时间: 06-10-31 17:22
木碗好样的,大力顶。。。
作者: 独自走长征    时间: 06-11-1 20:14
谢谢分享!!!!!!!!!!!!!
作者: goldenbear    时间: 06-11-1 21:23
非常感谢,了解了很多

会常来看的,为了妈妈的健康
作者: gangpao    时间: 06-11-3 00:52
顶!!木碗姐姐辛苦了!我也是内源性的但现在有信心战胜它!
作者: fantasy    时间: 06-11-3 09:58
支持啊,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写出来与我们分享
作者: 同心    时间: 06-11-4 08:54
标题: 仔细看过了姐姐所有的文字
在06.10.26 日 01:00分发的帖子中,第二段的“神经分裂者”应该是“精神分裂者”吧。

另外姐姐关于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的描述,我看了之后觉得好像和我的情况不一样,在抑郁状态下,我有“害怕”与人交谈的体验,就是完全不自信,以拒绝行动来达到暂时的“安全”状态,当时我还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听到自己的电话响,心都要被揪起来的感觉,害怕接听电话。

在这一点上,和姐姐有这样的差异,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分析呢?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1-4 15:06
谢谢同心
上面是笔误,打字的时候没注意。

有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社恐,就像很多神经症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样,抑郁患者的病状也都各自不同。我抑郁时的症状和你一样,也是不敢接听电话不敢见人,躲在被子里才觉得“安全”。但是那种恐惧感主要还是来自于自责和不自信,害怕承担责任。
我写的抑郁与社恐的区别,是从所接触的抑郁病友那里了解到的,大多数的不愿外出不愿交往还是出于缺乏兴趣,觉得出去也不好玩,和谁说话都没意思,没什么好说的,说不到一起去。所以,我是按照我所了解的大多数情况来写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写的。我是重度抑郁,我的一些症状是轻度抑郁患者所没有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写。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所写的不过是从我所接触到的几十上百位病友口述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如果有偏颇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如果有相关的资料也麻烦告诉我。

现在写的都没有定稿,只是把要写些什么,大致的框架搭起来,具体的内容后期补充修改。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 malnu    时间: 06-11-8 11:49
好贴子还是要提的,不然沉下去大家都不好找:p
作者: xlhljp    时间: 06-11-19 20:09
标题: 这边风景独好阿!
先顶后学!
楼主辛苦了,感动中!
作者: insist    时间: 06-11-19 20:20
木碗斑竹,辛苦了.
作者: xlhljp    时间: 06-11-19 20:26
原帖由 木碗 于 06-10-30 18:18 发表
四、        关于抑郁症的几个误区
(一)        抑郁症不是什么病,就是小心眼、看不开,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精神症或神经症,是已经被医学界认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疾病。抑 ...


用我们每一个恢复者或正在恢复的人的行动去证明我们具有更高的人生追求目标和道德标准!
楼主就是我们的榜样,我看过你其他的帖子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木碗    时间: 06-11-20 21:01
这个就放到新浪博客上去算了
作者: malnu    时间: 06-11-21 08:26
当然无条件支持。我原来还以为木姐姐是要完成全文之后再放呢。
作者: lichengzhu7    时间: 06-11-23 10:22
谢谢,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者: malnu    时间: 06-12-13 10:31
还是那句话,木jj表太辛苦了,好好休息。身体是“把抑郁当歌唱的本钱”呐!
作者: xlhljp    时间: 07-3-22 18:32

作者: 木碗    时间: 07-3-22 23:21
很多东西要写,就是没时间,找个秘书就好了。
要不,银碗……?
作者: fengli    时间: 07-3-23 09:20
好贴要经常顶!
向木碗致敬!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
作者: wyd671124    时间: 07-3-23 13:39
木碗前辈:你辛苦了!看了你写的很多内容我收获很大,现在有个问题,越来越困惑我,尤其是看了你写 的06年10月 26日的有关抑郁症宣传的草稿以后(你的文章很好,是我自己的问题),希望得到你 和其他前辈们的帮助,我一年多前偶尔出现有心跳过速,心慌的现象,看了几次心脏,做心电图,都没有问题,有个医生开了倍它乐克,每天半片(让心跳减下来 ),去年年底越来越厉害,住院检查,最后结论是心率失常,房室间歇(我怀疑与吃倍它乐克有关),医生只开了谷维素,倍它乐克也停了,后来我怀疑是心理问题,去看了心理医生,通过电脑题测试强迫、抑郁、焦虑分较高,医生说我是广泛性焦虑,让吃百忧解,原来我能吃能睡,确诊是精神问题后,由于无知,一下垮了,吃不下,睡不着,甚至到了崩溃边缘,隔了半个月 又去精神病医院,找专家看,说我是抑郁症伴焦虑,几乎没有强迫症,加大了百忧解的用量(原来是20mg每天,现在30mg每天,另外又每天吃4×0.5mg罗拉)随着吃药的效果显现,自己又看书、上网,爬山锻炼。状态虽时好时坏,但持续好转,每天早上心情较差(紧张、脑子胡思乱想),下午不想上班,想回家。现在我对病有了大致了解,也有信心治好,但现在让我困惑的是,尤其是看了你的草稿,我想确定我到底是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还是都有,那么以那个为主?应如何进一步治疗?我对那个心理医生和那个医院都有一点不相信(那个心理医生建议我最好不要自己看书,包括森田疗法、认知疗法、佛法),我这样想对不对,还是再找更好的医生呢?怎么找?(我现在在北京)。
以下是我对自己的症状的一知半解,应怎样正确理解: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应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从内心世界转向外部,不要过多考虑自己的症状,要有积极的行为。正好相反,抑郁症要想治好则必须找出心病“根”,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焦虑症有惊恐发作,我以前心慌、心跳过速是不是惊恐发作?
看了你的草稿我又像是隐匿性抑郁症,我睡觉是早睡早醒,现在两个月体重下降了14斤(想法有点乱了),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如何进一步对症治疗,恳请指点。
作者: 芊芊灵儿    时间: 07-3-23 14:11
明白多了,既轻松又恐慌。
作者: 波波    时间: 07-4-3 16:44
提!!
作者: 木碗    时间: 07-4-3 17:25
标题: 回复 #64 wyd671124 的帖子
过于关注自己的症状,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包袱。
现在你要做到,并不是去研究你究竟是以什么症状为主,该适合哪种心理疗法,你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有什么联系。
只需要真正接受现状,接受自己,告诉自己,是的,我就是这样,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该干什么干什么,正常生活,就像你理解的森田疗法一样。
抑郁症治疗要知道病因在哪里,也是为了对症下药,并不是整天研究自己的内心。抑郁症治疗同样需要放松情绪、缓解压力。
你现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了,比你严重的病友不是都能康复吗?你还担心什么呢?
别自己吐丝把自己给缠死了,放松点,自然生活就好了。
作者: York    时间: 07-4-3 17:27
木碗真的很尽心尽责,而且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你要是开心理诊所,我第一个支持,找你咨询!
作者: 木碗    时间: 07-4-3 19:45
标题: 回复 #68 York 的帖子
呵呵,到时候只怕你不需要我咯
作者: 波波    时间: 07-4-4 09:08
木碗好棒!!
作者: wyd671124    时间: 07-4-5 18:54
谢谢木碗.你说的跟我的心理医生说的真的差不多.我慢慢体会.
作者: 波波    时间: 07-6-12 11:38
提!
作者: fushu82    时间: 07-6-15 21:18
标题: 谢谢
我替所有抑郁的朋友 所有看了你的稿子有帮助的朋友 谢谢你 真是辛苦了
等有时间了我来长沙看你 到时候一起交流
作者: daxa    时间: 07-6-30 13:20
澳大利亚一个心理学家称抑郁是“黑狗”,这本书在大陆出版,叫:驯服黑狗,
楼主对黑狗的分析很透彻,就像个手电筒,一照,黑狗无处藏身...
作者: 木碗    时间: 07-7-1 02:04
原帖由 fushu82 于 07-6-15 21:18 发表
我替所有抑郁的朋友 所有看了你的稿子有帮助的朋友 谢谢你 真是辛苦了
等有时间了我来长沙看你 到时候一起交流

如果来长沙,一定提前告诉我啊。
作者: 木碗    时间: 07-7-1 02:05
原帖由 daxa 于 07-6-30 13:20 发表
澳大利亚一个心理学家称抑郁是“黑狗”,这本书在大陆出版,叫:驯服黑狗,
楼主对黑狗的分析很透彻,就像个手电筒,一照,黑狗无处藏身...

好像丘吉尔也把抑郁称为“黑狗”
这本书还没看过,有时间找来看看。
作者: s---u---n    时间: 07-8-10 11:01
谢谢楼主了
作者: watermelon    时间: 07-9-21 11:41
木碗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孩子,每篇文章都是美文。
作者: watermelon    时间: 07-9-21 11:42
有时间来青岛,姐姐请木碗吃饭。
作者: dahetao    时间: 07-9-21 13:11
木碗姐姐实在是辛苦,而且很钻研,在此感谢你给我们大家整理的资料!
作者: shamo128    时间: 07-9-21 16:32
标题: 回复 #75 木碗 的帖子
知道木姐姐是长沙人,好开心的,我在长沙读了四年大学,家里离长沙也很近的呢,只是现在一家子都在广东这边,我回长沙一定去找你哦!
作者: jewar    时间: 08-1-7 10:46
谢谢,对我的教育很多
我现在很想帮我太太走出抑郁,但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作者: ulururock    时间: 08-1-7 16:44
写得很好,科学但又不晦涩。

我不是抑郁症患者,不过看了之后觉得很有收获(我在上班,也没有看完)。我是想做这方面的电视片来着。提到的很多内容和误区,都是我作为非抑郁患者曾有过的想法。

那天,采访坛子里的一个女孩,也是这么说的,大家普遍对抑郁症两种看法:
1)不是病,是性格不好。
2)是病,可怕的精神病。

我一直在想我的片子的主题,开始想集中在抑郁症患者所受的社会歧视方面,现在,我觉得主题渐渐清晰了,其实很简单,能让公众有一些起码的抑郁症知识,这个片子就不白做。告诉大家什么呢?很简单,我就想说明,抑郁症,无非是成千上万的疾病的一种,

病了,就要好好看病;看了病,病可以好;好了,也有可能反复;那就再调节治疗。感冒,发烧,那个病不都是这样呢?

我知道,这样说很容易,对抑郁患者来说很难,但我想,至少公众如果也可以这样坦然接受,那么至少可以为抑郁患者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额外心理负担吧?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7 20:56
标题: 回复 #83 ulururock 的帖子
这个是比较早的时候写的,有些地方还欠妥当,正打算做些修改。

    有关抑郁症的电视片,我也看过一些,包括一些访谈节目什么的。但是,说实话,感觉总是“外行人说抑郁”,似乎只是为了宣称抑郁症相关知识、普及精神卫生常识,而找一些人来做这么一些事。这让我想起早些年,被朋友拉去帮忙,说要做一个有关博客、网民的电视片,但是采访我的记者,连博客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免让我感到有点好笑。

    这几年,对于抑郁症、对于精神卫生、对于心理健康,媒体关注和社会宣称的力度加大了。但看到一些片子,让我却觉得好像总少了点什么,总偏离了点什么。如果要拍摄、要宣称,不妨换一个角度,不是站在局外人说抑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声来道出抑郁,或许更为真切。

    现在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就如同你感受的那样,有点两极分化。
    要么把抑郁妖魔化,单一宣称抑郁症的危害,有多么严重、多么可怕,就医率多低、复发率多高、自杀率多大,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也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我认识太多朋友,心情不好,没有经过确诊,甚至连自测量表都没做过,就宣布自己抑郁了,似乎抑郁症就是这么信手拈来的。我每天都在对人说“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说的我自己都有点无奈,似乎只要心情不好、睡不好、没兴趣做事,那就是抑郁了。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不把抑郁症当作病,尤其是患者家属、朋友、同事方面,认为就是性格问题。即使承认是病,也认为都是因为患者的性格不好引起的。抑郁症发病原因很多,虽然与患者的人格、认知有很大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而这些舆论压力,也是影响患者就医,积极治疗的一个不利因素。

    抑郁症的确很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受。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抑郁症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现在,我们身边,缺的就是这个。

    让大众对于抑郁症有个正确、清晰的认识,比什么都更为重要。让大家知道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歧视和误解也就自然消除了。
    宣称什么是抑郁症,比抑郁症有多大危害、如何治疗,在目前来说,更为重要。

    对于宣称抑郁症方面的工作,如有需要,阳光工程,我个人,都会尽力支持的。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7 21:58
重新修改了一下,内容没有做太大变动,现在也没这个精力重新写过。把内容集中在前面几页,补上来一些,后面重复的删除了一些,这样看起来比较方便。其他的有关抑郁症治疗方面的心得体会,在论坛和博客上都发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今天整理了一下蓝色宝藏,把这两年写的文章放在一起,打算重新修改编排一下,竟然也有十四万多字 ,大工程,够我忙活的了。
作者: 刹那    时间: 08-1-7 22:04
如果木碗姐姐出书,偶第一个去买~!!
作者: 等待康复    时间: 08-1-8 19:11
十四万字,很不得了
作者: 秋虹11    时间: 08-1-15 14:25
木碗你好:辛苦了,看到你是长沙人感到格外亲切,我也在长沙.刚才我把你发的贴全看了一遍,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也很想和你聊聊我女儿的情况.
    上月我女儿去医院就诊,作了MMPI测试,说是精神分裂,全家人都感到无比伤痛和束手无策,当时医生提议住院治疗,征求家人.老师.朋友(医生)意见,说法不一,最后还是决定边上学边吃药,近日提起这精神分裂的严重和后果,我们常常是以泪洗面,情绪也变得沉重起来.这段时间在网上不断查阅相关信息,接触到阳光工程这个温馨的家,使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知识,也看到了还有这么多朋友和他们的亲人在顽强和病魔作斗争,特别是今天看到你发的贴使我们更全面了解这些病症区分,让我们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根据我女儿的病症表现我感觉她更象内源性抑郁症,当然我们会带着女儿继续就诊,陪同她走过这艰难困苦病程,只到康复.
    我女儿15岁多,以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胆大能出众的小孩,而且从小自理能力强,进入重点中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同学关系好,也能和我们交流,家里很早就给她配有电脑,她也通过网络学了不少东西,可到了初二感觉她渐渐与我们疏远,当时我们认为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忽视了对她感受和行为的寻源,在她考入重点高中重点班级后,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慢慢表现出不愿与我们交流,但是愿意在网上和同学和网友交谈,自我认知差,总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生活也变得散漫,胆小,不愿活动也不愿出门(还是常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眼神都变得有点呆滞,去年还出现过自残行为,上月她向别人吐露出有幻听现象,得知此情况我们马上带她就医,现在在服用利培酮,因还在正常上课,药量没有加到最大,已服有20天了,感觉比原来好一点点,偶尔能和我们说一两句话,负作用是变得嗜睡,身体也胖了很多,但是我们还在为放假后是否带她住院也苦恼,不住院担心没有接受系统治疗,住院也担心环境会给她造成心理阴影,压力更大,
    再一次谢谢木碗,同时也希望得到与我女儿有同样境遇痊愈或有所好转的朋友的帮助与交流.
作者: 木碗    时间: 08-1-15 16:33
标题: 回复 #80 秋虹11 的帖子
你好
如果怀疑医生的确诊结果,不妨换个医院再看看也行。
我个人是不喜欢住院治疗,我认识的第一位长沙的抑郁症病友,有的医生说是抑郁症,有的医生说是精神分裂。住过几次院,但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听几位有住院经历的病友描述,感觉都不是太好。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我个人觉得,如果是抑郁症,最好不要住院,如果是精神分裂,还是住院治疗比较好。
先确定一下是什么问题,再着手治疗吧。
尽量多和她交流,看看她的心理压力是什么,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你们不知道。了解她,才好帮她啊。
作者: cctvcom    时间: 08-1-15 16:55
貌似好文章。等会再看。顶先。
作者: vincent8628    时间: 08-1-15 18:07
辛苦了,佩服。
只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是能帮助别人的事就是治疗抑郁症最好的良药。
建议木碗能得到专家对草稿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wcjyhypanda    时间: 08-1-15 18:22
标题: 讨论
怎么说呢,谢谢木碗的工作
作者: sire    时间: 08-1-17 10:02
呵呵!
作者: daimon    时间: 08-10-30 21:38
标题: 写得很好!辛苦了!
木姐姐,你写得真好!佩服你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向你致敬!学习!
作者: 山中高士    时间: 09-1-18 11:15
木碗是个好人,好人就会有好报
作者: 木碗    时间: 09-1-18 15:34
这个已经“落伍”了,其中有一些错误的地方没有修正,大家别把这个当标准版本。
作者: daimon    时间: 09-2-5 21:12
木姐姐辛苦了!
作者: caney_lee    时间: 09-2-13 19:37
确实比较全面呢,看了让我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者: caney_lee    时间: 09-2-13 19:37
确实比较全面呢,看了让我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者: 猫咪闲子    时间: 09-3-24 19:30
木碗姐姐辛苦了…
作者: 灰姑娘    时间: 09-3-24 20:11
标题: 一一学习过了
认真学习过了,,。。。。。。。。
作者: xiaobaobao    时间: 09-5-5 15:12
先谢谢木碗!!!!!!
作者: 木碗    时间: 09-5-5 18:26
新书与原稿已经相差很大了。
从发这个帖子到现在正式出炉,几年,数十稿,修改过无数次,仍然不满意,但已经没力气再修改了。
三年前,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只当作一个梦,未想过可以成真。原以为,有朝一日梦想成真,我会乐疯。而现在,却只觉得累疯了。
改稿的时候,总在想读者看到这里会怎么想,会不会产生歧义,言辞是否严谨,会不会太枯燥……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作者: 东方の红猪    时间: 09-5-5 20:25
偶大学打过湖北出版社的校对工,知道出书(非流行)是一件极其劳苦滴事情,出了就好。。。就跟生孩子一样Q13:
作者: xiaobaobao    时间: 09-5-6 11:29
已经能出出来就不错啦,而且还改啦那么多次,不要太苛求自己啦。再次感谢。

看完之后 收获不少。虽然已不是新手啦 哈哈

[ 本帖最后由 xiaobaobao 于 09-5-6 11:31 编辑 ]
作者: xiaobaobao    时间: 09-5-8 09:54
木碗出啦些什么书?介绍介绍啊!
作者: 木碗    时间: 09-5-8 21:39
谢谢大家,这里有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b52ed0100d7ll.html
作者: peach    时间: 09-5-8 2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