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森田资料:《学习森田理论的实际》
[打印本页]
作者:
森田战士
时间:
06-7-17 18:11
标题:
森田资料:《学习森田理论的实际》
前言
这本书最初是为通信学习会的听讲者在学习"森田理论要点"时编辑的.当不能去听学习会的课时,这本书将"要点"中想说的东西具体的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它作为通信学习会的教材在使用,不仅对学员而且对讲师来说也是及其有参考价值的一本小册子.它一定会促使大家在学习会,座谈会上互相学习.
此外,"森田理论学习要点","森田理论学习实际"中所论述的内容,是从广泛的森田理论中,在理解初学者烦恼的基础上,为得到行动指南而提炼出的精髓.如果要想深入的学习,请参考生活探讨会杂志,森田疗法有关书籍以及森田正马博士的原著.
<<生活探讨会>>学习委员组
1996.6
学习的要点
现在我们开始按下述的学习纲要来学习森田森田理论.该怎样学,哪些地方应注意什么,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掌握以下要点.
要点
1,了解神经质的本质
为了治疗症状,需要了解是自己处于烦恼的症状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症状并非疾病.要知道,它不一定属于器质性的,也有属于精神性原因的疾病.
如果把所谓的症状看作是谁便有了它便是疾病(异常),那实际上是一种看法上的错误,也是一种被束博.
2,这是对人性的一种错误认识,实际上是把作为人应该有的东西看作异常,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3,错误的努力,往往导致错误的行动,必须要弄清努力的方向.
例^几种错误的努力.
企图用意志的力量去控制症状
试图用瑜珈功,自律训练等改造性格]
其结果反而使症状被更深入的陷入"被束博"之中.
那么该怎样才能做好呢?首先,自己要明确要点1,2,3
而后自己本来的欲望就会很清楚了.
例^有的对人恐怖的人,不应仅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因为在他们心灵深处有着想与人友好相处,有很多的好朋友,希望能担任受人尊敬的工作等的愿望.只有当知道其本来的愿望时,才能对症下药.
4,知道其本来的愿望后,矫正努力的方向
矫正偏离的轨道 着眼于日常生活的事情,去作该做的事,一点一点的积累.
例^如果是高考生,首先就已考试及格为目标,即使是焦虑等症状存在,仍然除了学习别无他法.因此,重要的不是症状消除以后才去做什么,而是现在就要开始做必须做的事.
5,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
然而,有时候会出现即使在头脑中制定好的实践措施,而行动却跟不上,这时^
重新考虑实践措施,实践目的要力所能及,仔细考虑细节是很重要的.
实践目标设定好了以后,该做的事就很清楚了.
一边忍受着症状,一边维持不断的做日常生活中的事,便会出现新的感情.
为什么会成为神经质症
首先要了解一下使我们发生烦恼的本质是什么.被束博的背后有着精神上的某种机制.如果能把握住这点,便能改变我们对症状以及我们自身的现状的看法.
神经质的特征
1,非器质性的疾病,也不是精神病.只是在对人性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由某种精神性的机制而引起的一种现象.
2,他们把正常人的健康人谁都会有的,而且不能没有的心理,生理现象看作异常的或疾病的.还把他们看作为人生的一大障碍,总想设法把他们治好.
神经质的3种类型
普通神经质症
强迫神经质症(恐怖症)
焦虑神经质症
造成神经质症的精神方面的机制]
在外因方面,有其本人感到为难的环境
例^疾病,工作调动,搬迁,亲人的生离死别,结婚,晋升,等多种因素.
内因
1,其本人生来具有的神经质的性格,以及其所具有的脆弱性.
(就性格本身来说并无好坏之分,只是脆弱性太强,因此副作用大)
2强烈的适应焦虑(对事物,环境能否适应的一种焦虑)
3,对人性的错误认识(错误的思维方法)
(神经质者有着强烈的不这样做不行的观念,而且被只能是这样的观念所束博,因此有着无视人性事实的倾向)
精神方面的机制
人们常会理所当然要发生的事当作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把此错误的看作是特别的事情(往往对人性的一种错误的认识)
例^工作后的疲劳,困乏状态. 目眩,心悸,这是谁都会有的.
在参加很重要的会议时,在众人面前紧张说不出话.或声音颤抖,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 不用说每个人都经历过.
他们把这种发生在谁身上都不会感到意外的事情,看作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作为特别的事件去对待(部分弱点绝对化)
这样一来就会把焦虑,痛苦归咎于"如果没有这些的话"而懊悔不已. (防卫单纯化的机制的作用)
例^疾病恐怖 对疾病感到恐怖
焦虑神经质症 只担心心悸,目眩等躯体状态.
把焦虑,恐惧这些症状视作眼前的大敌,其他的现实问题都顾不上了
把焦虑,恐惧视作眼前的大敌后,一旦想到如果没有这些,一旦想压抑这些的时候,焦虑恐惧越来越强烈(精神交互作用)
这样便会对现实问题失去注意,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说现实生活就会后退。
现实生活的后退,会使焦虑,恐惧更加强烈
想尽办法要消除焦虑感,恐怖感,于是便出现了错误的行动。
错误的朝着想等焦虑,恐惧消除之后在做其他的事这一错误方向努力。
例…进入一个新公司 不用说会伴有着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做好的工作让人们承认自己的作用的,以尽快地记住工作,在现实中努力进去。然而,只注意自己的焦虑,想从焦虑中逃避,设法去做种种努力企图消除它,结果反而忘了自己本来的目的,范下大错(手段的自我中心化)。结果,现实生活越来越后退,陷入了神经质症的泥潭。
因为症状而扭曲了的看法,想法。
1,来自劣等感的差别观
自己的心身特别软弱,自己有很多弱点,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特别低。
劣等感的投射
不仅失去了为他人着想的想法,而且也一旦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症状以后,就会轻视自己,讨厌和自己在一起。
脆弱性的特征
1,观念
人如果没有健康就不能过着好的生活,如果患了某一疾病,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已无药可救了。考试也失败了,在人前脸红了,自己的人生就完了。也就是说他们对事物认识要么必须这样做,要么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关于健康他们寻求没有疾病的完美。因此自我防卫的倾向强烈。怎么说都是不过在追求一种理想,不会从实际,现实去考虑,如果发展这种神经质性格,结果不一定好,却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2,依赖性
一言以蔽之,是缺乏自主,自立性。在工作单位上如果出现什么失败,就把责任归咎于别人。人际关系不好,就在家里张杨要辞掉工作,只要一面临到困难,马上就表现出对别人或其他事物的依赖态度。而却习惯于对己宽,对人严。一旦面临困难,就从来不会表现出忍耐,也不会主动的想办法去打开局面。如果任何事不与人商量,便拿不出行动来。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行动范围就非常狭窄,加上经验不足,也容易走向神经质症。
3自我为中心
是指只考虑自己的方面的情况,或是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总以自己为中心。换句话说,只是用主观的思维,而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客观的态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常常想的是别人在怎样看我。说的更严重一点,在考虑这些事的基础上,工作不做,只担心失败重重,劣等感越来越严重。而且,还自以为自己的神经质症状最严重,别人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几乎完全丧失了为别人着想的态度,是纯粹的自我为中心主义。
打破脆弱性
1,认识有神经质的性格
首先,自己要认清是否是一个具有胆小,不服输的神经质性格的人,而且充分的理解这种性格的好坏两个方面。只到了这一点,今后该怎么做?怎样发挥神经质性格的长处。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了。简单的说,首先要弄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2,摆脱完美主义(打破观念性)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认为自己在别人面前冠冕堂皇,考试不能失败等,这就是基于这种基础上的想法.必须摆脱这种完美主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完美的对待每一件事,过分注重这些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束博。行动也好,情绪也好都会变成一种本位主义。但在别人面前必须说什么的时候,不应该只说点冠冕堂皇的话,重要的是事先要考虑说的内容,朝着目标去努力,用不着将注意力放在诸如口吃,脸红或者是说错了什么。森田先生的“努力即幸福”就像针对这类事情说的。
3采取自主行动(打破依赖性)
无论谁都不可能孤单的生活,生活中必须与家庭,工作单位,社区社会等方面协调配合。有了焦虑,但与人打交道时,便不愿参加诸如家长会的事,或者自己是主妇应该去参加,却让丈夫在单位请假出席。因为不喜欢邻居,所以也不愿意外出买东西,而让家里的去。这种态度是不可能生活在这种社会上的。像这样无论多久也不可能从束博中,处于依赖中摆脱出来。这时我们不管有无焦虑,不管喜欢与否,也不要畏惧失败,必须做的事就主动去做。只有随着实际行动实践的积累,依赖的态度才会慢慢消失。在行动能力同时,行动范围也慢慢扩大。这样才能发挥神经质性格的作用。
4为人着想(打破自我为中心)
简单的说为人着想是个非常大的,虚构的框架,它意味着必须为他人做点什么,按这种空洞的说法又陷入了被束博的状态。不要把目标想得太大,要具体的从别人的立场,心情出发做事。如果是家庭主妇,不管自己情绪怎么样,应该在丈夫孩子们出门之前起床,准备好他们的早餐,用“在外当心”的话送他们出门。如果是丈夫,不要将家庭所有的事情,都认为是夫人做,如叠被子,做浴室的清洁活等,像这种互相体贴的行动,可以使只顾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外界。从而使自己的主观看法,想法,会朝着客观看问题的方向转换。
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正在为神经质症而烦恼的我们,有着天生的神经质性格。虽说不喜欢这种性格并为此烦恼的人不少,但他不可能随意志的力量所能改变。
但是行动的方式,换句话说“活用方法”可使这种性格朝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了解自身-这时一个出发点。
关于性格的看法
性格是不能随意志的力量所改变的
例如…很讨厌自己在旁人面前口吃-自己的心胸狭窄是主要原因-像成为心胸宽广的男子汉-练习讲演,自我暗示-结果只是体会到劣等感。人的性格不可能像粘土一样能精雕细琢。
性格随行动而变
不能否认性格有其被遗传决定的一面,但它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一面,精神性的东西很明显是具有可变性和流通性的。性格虽说不能随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但是却是随环境和行动而变化的。
性格有正反两个方面,来自好的实践能使性格好的一面得以发挥。
性格特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仅仅是在实践中发挥正的一面减少副的一面的影响而已。
在森田理论中的两面观的说法。性格特征适合用两面论去理解他。
两面观
是指事物具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矛盾及纠葛中发展,变化。我们在这个事物的运动中可以认识事物的特点。
神经质的性格既有让神经症发生并使之强化的一面,也有能克服神经症的一面。这两个面是矛盾对立的,它使我们对神经质的性格,神经症的应对方法的了解不断的发生变化。
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自我反省性
执著
强烈的追求欲
易担心
上诉的基本特征对适应现实生活不利,但是克服苦难后也可成为一种原动力。
症状强的时候可表现出一种逃避的行动,性格的同面占上风
当被症状烦恼时,如果有好的行动。性格的正面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好的行动反复出现多次以后,会带来一种舒畅的感情,就能陶冶神经质的性格,从而导致正面性格占上风,从而达到一种安定状态。
1自我反省的,理智的,意识性的
正面:内省性强烈,认真,责任感强
例如…当克服症状或更朝前进时,神经质症者的自我反省性作用可以具有很大的能动力。当然,如果这种自我反省性如果不认真,神经质症是不可能克服的。反而会给别人添麻烦。
负面:…只考虑自己的事。过分仔细的分析自己的心身状态,夸大竟有的弱点,缺点,抱着劣等感不放。带着笼统的理想主义倾向。
例如…症状最重时只注意到自己的事。追求自己的主观理想,想一口气就达到,如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矛盾,事发生症状的又一因素。
执著性强
正面:…韧劲,忍耐力强。做什么就能成什么。
例如…将这种韧劲用于实践中,可以克服症状。
负面:…容易拘泥某事某物,不会融会贯通。缺乏柔韧性。
例如…一旦拘泥于某事后,很难将自己的认识改变过来。就会像恶作剧一样将这种想法固定起来,使自己很难适应周围的环境,很难有柔和的方法吸收其他人的意见。
感受性强,易担心
正面:…留意细小的事情,很是能体谅别人的情绪。
例如…做事之前能从各个角度仔细考虑,有着些准备就不容易失败。
负面:…对焦虑痛苦反应敏感,考虑将来再将来,自寻烦恼,行动消极,容易失去行动的大好时机。
例如…过分考虑后就会嫌麻烦,要么放弃,要么花的时间太多
欲望强烈
正面:…上进欲,完美欲强,不惜努力认真。
例如…通常不会失去上进欲,经常抱有梦想与目标,并为之努力。
负面:…容易陷入完美主义,追求与现实分离的理想欲望。所以常常为达不到完美,不彻底而烦恼
例如:…即使有目标,因为它与自己的现状与实力不相称,所以总是没有成功感,正是感到劣等感,并怨恨周围的一切。
情感的法则,感情与行动的法则
神经质症的开始有着我们对"感情"的认识不足.能正确地抓住"感情'的本质,对于我们自身的看法会发生质的变化.
感受力
无论什么"感情"都是自然的。自己感觉到的不自然,不愉快的感情都是自然的感情,没有任何异常。
例如…注意别人的视线,是不是碰到了不洁之物等而产生的这些感情都是自然的感情。与“疼痛”一样是一种本能反应。
不要去克服这些感情,感觉到的这些东西让他自然的感觉,等到熟悉以后感情便会顺利的流露。
变为柔和起来(自然,纯粹的心)
感受力增强,慢慢的能感受到花的美丽,人的亲切。
(此时便从自我中心开始转变到能为他人着想了)
在盼望着能将焦虑感,不愉快感消失的神经质症者,因为不能自然的得到感化,花的时间太长,所以,对自然的感受力就减弱了(偏离了)
感情法则
(这里说的是感情法则,1,2,3是指感情开始减弱,4,5则是反而增强)
1,感情如果放任自流,或者顺其自然,其经过是不会形成山脉样的自然变化曲线,它一升一降,接着便消失。
无论喜怒哀乐的感情,绝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任其自然的发展,经过诺干时候会自然消失。
感情是一种现象,用人的力量(人的意志)想改变它是无能为力的。
2,如果让感情得到满足冲动后,它便会很快的安静并使冲动消失。
但是,想我们这些有神经质性格的人,当愤怒的感情爆发时,在冲动性的行为后虽能得到一时性的满足,但后来总是很痛苦。
3,感情随着对某种感觉的习惯,就会变得迟钝甚至于没有感觉。
例如…早上,很早起床,起初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坚持下去并使之习惯以后便一点也感觉不到了。
对30度的夏天的酷暑来说,在他的开始和结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快乐,好的事情
不管是多么痛苦的磨炼,只要能忍耐住,在习惯以后,便不会再有这种痛苦的感受了
4,感情会随着某种持续的刺激,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随之感情对此的反应会越来越强
例如…为食欲不振,失眠而烦恼的人,很自然的便会出现焦虑的感情。
恐慌状态
当想到英爱做点什么去消除它时,便可用坐禅,马拉松锻炼等来对付他。
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以后,焦虑就反而会更加的强。
例如…在众人面前怯场,声音发颤,脚发抖
并命的想控制它,当说起重要的内容的话时就反而会说不清了。
这种反复出现的恶性循环就被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它可以使感情的交流停滞,陷入“被束博”的状态。
5,感情会随着新经验在不断的反复体会的基础上牢固的形成。
例如…不敢利用交通工具的焦虑性神经症的人
因为有预期焦虑,提心吊胆的乘上电车
当急剧发生心悸时,务必要忍耐到达目的地。在重复2-3次后不可以安全乘车。
(在法则5的情况下,正反两个方面都在起作用)
反面例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焦虑感的痛苦上,其结果就是越来越不敢乘车。
正面例子:果断的乘上车,到达目的地,管道实施,建立自信。
情感与行动法则
(从情感的法则5开始)
情感是人体的自然现象之一,不能自有的通过意志来支配。
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紧张,易于,焦虑等情感,使人的自然感情的流露,即使想改变它也是不可能的。
2,感情可随环境及行动迅速变化。行动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例如…在众人面前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而烦恼的社交恐怖症的人
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仍应出席座谈会,将自己的症状说出来。
即使作说话这个动作,只要想做,是一定能办到的。
说出了这个结果(事实)后,紧张感便会随着实行这个行动而得以缓和。反过来说,如果自己只注意焦虑情绪,不愉快会一直持续下去。
3,好的行动往往是伴着愉快的感情,不好的行动就必然伴着不愉快的感情。
因此,实践好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好的行动-目的为本位的行动
不好的行动-感情本位的行动
例如…因为有对人恐怖症状而怠慢向上级汇报的工作(情绪本位,不好的行动)
不断的重复这种不好的行为。
自我想起,李登感就会越来越重(负性感情),因此,任何时候也不会摆脱掉症状。
被人认为是没有现实责任感的人。
4,重复好的行动可以先从愉快的感情习性,不好的行动形成不好的感情习性。
行动会给感情带来影响。但是一次两次的行动并不会在习性养成上起多大作用。长时间反复的行动才会导致良好感情习性的形成。因此,必须要有毅力并作长期的努力。
5,不好的行动所养成的负性感情习性,会因为好的行动所养成的愉快的感情习性而消退。
由于人们在对人的感情方面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因此会在不好的行动的基础上,陷入神经质症的泥潭。
但是,
如果自己能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认识,应及时给与好的行动。
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养成好的感情习性,便能克服神经质症所带来的痛苦。
与其说之间放弃不好的习惯,不如说养成好的习惯开始更好。
摆脱症状并不需要那么急,只是要努力通过实践去慢慢的克服它。
焦虑和欲望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担心,有这么多焦虑。也许我们会想要是没有这些事情就好了,然而这些焦虑的出现确实有它的理由的。如果能正确的抓住隐藏在背后的欲望,肯定能想出一个妥善解决这欲望的好方法。
欲望与焦虑是占了同等的比例的,欲望越大焦虑也就越强。
焦虑的根源一面是“死的恐怖”,另一面是“生的欲望”。
“生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死则是不可能不让人们恐怖的。
例如…患有焦虑性神经质症的人-直接受到死的恐怖的威胁。他又“不想死,想活”的欲望。
患有不同神经质症的人-恐怖会患有与死直接相关的不可治愈的疾病,难治性的疾病,因此反复不断的去作健康检查,提示有“想活得更健康,更好”的欲望。
有欲望的地方一定伴随着焦虑
欲望从感情的角度来看既有焦虑也有喜悦.
苦和乐很微妙的掺合在一起去帮助实现欲望
例如^保有“希望被人承认”“受到尊敬”“有个理想的婚姻”种种欲望时,便会感到焦虑。然而当这些欲望被满足时,人们会感到喜悦,并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在艰难的环境中为实现这些欲望而奋斗。
一旦成为神经质症后,就忘记了本来的欲望,看不见真正的目的,只把除去症状(焦虑,恐怖)作为目的。
对于头痛,心悸,恐怕别人的视线等心身不适以及焦虑症状该怎么看?是把这些焦虑,不适感看作是一种应该有的东西呢,还是看作虽说有但并非器质,精神性的疾病,除了承认他,仍受他,没有其他的办法。由于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对待神经质症的态度。
例如…但想到“必须堂堂正正的生活”,“不能畏畏缩缩的活着”时,那么为了消除这些焦虑便会作出种种努力。如用药物治疗,自律训练等来帮助自己去克服症状。然而得到的可能会是相反的效果,焦虑变得更强了。而当你认识到为了更好的生活,焦虑只是其欲望的半面,便能按现实目标的方向去做。
焦虑是安心的一种准备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适应社会,焦虑以及不适应感是一定会有的。
例如…汽车的刹车,如果没有它就会苈一惹起车祸
在人面前紧张,发怵。如果没有这些作前驱,就会使我们随随便便而仓促行动。
神经质症的焦虑
是一种观念的产物,事实上已被扩大化了。
是在头脑中的对观念的欲望(与现实不相应的)形成的一种扩大的焦虑。
这一点同样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是他朝自然的方向变化。
人在生的欲望这个根源的支配下,产生种种的欲望,那么同样也会有种种的焦虑存在。
人的生存本来并非是要为死或焦虑,恐怖而去操劳的,只是要我们能正确的认识这些愿望和焦虑,并按这种欲望尽最大的努力而已。(有必要去认识主要的愿望是什么)。
欲望可随积极的行动得以调节
当一件事情完成以后向另外的课题挑战,视野就会开阔起来。当注意力朝向外界后就会感到该做的事情会多起来。随着生活的充实,慢慢的便会忘记原来的症状。
行动的原则
-谐调积极生活的要点-
迄今为止所学到的东西,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的了解,对解决烦恼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才是开始应用森田理论的第一步。我们将这些要点整理成12条给大家介绍。
森田理论的实质,实践上是行动最重要。
无论情绪,感情,症状怎么样,还是应该去做应该做的事。
在反复的行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使他们从神经质症中解放出来,而且能与他们本人的人格成长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了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做应该做的事”,请参考这些要点,然后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功夫,并时常在日常生活中检查自己的实践和行动。
1,但面临困难,感到焦虑,困惑时的检查要点
a,问题是什么?
问题,焦虑的原因何在,不是从情绪,观念上去看,重要的是抓住客观事实。
但我们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时侯,要想从事实中抓住问题的要害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森田正马博士所强调的“事实为真”的那样,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健康状态以及能力,从事实中找出其中的问题。
但问题被紧紧抓住后
b,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出现问题,要仔细考虑其中的因果关系。
但把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性格,症状以及心身状态时,便不可能抓住问题的真正原因。
而且,一旦把原因归于症状后,症状变会成了眼前之敌,并以消除症状为主要目的了,结果焦虑恐怖情绪就越来越强。
尽量不要把原因归于自己的心身状态。
c,有什么解决办法?
举例说,把自己想到的若干办法,原原本本的写在纸上,根据所写的内容分析,可以客观的认识事物并理出头绪。
d,对自己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从写下的多种解决方法中选择一个。
例如…拿出写下的笔记,排除自己不可能去做的,选择可行的方案。这种做法仅仅是在头脑中还未成为事实,但可以容易的选择事物。
e,一旦选好后后,立刻行动。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与其理论不如行动”
当选择好解决的办法后,我们已经被放在了背水一战的境地了。对此,只有用我们决定了的办法去做,否则别无他路。
我们常有不能作出决断的时候。实践上,所谓决断也是指伴随着一种不成熟的选择。
最初的行动总是伴有着焦虑
森田先生说:“焦虑是为安心作准备”。
我们习惯于将焦虑作为障碍,正因为这样,当最初感到有疾病的症状时,焦虑,恐惧及身体的不适便成了问题。然而最初想做点什么的时候,正是属于没有经历过的行动,所以出现焦虑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最初的行动才会小心谨慎。
焦虑起着重要的作用,焦虑是学习的好机会。
行动的惯性
按森田先生的想法“不管喜欢与否,动手去做该做的事”,它鼓励人们现行动,这才是一条出路。
伴随着行动,某个时候就会在心灵里,悄然而出现惯性。
对学习,工作等事情感到麻烦而不愿动手时,即使是给他们鼓励,也不一定能有多少效果,而且等多久也仍是不见动静。
然而,即使是不鼓劲,能做的是尽量做。
不管怎么说,无论喜欢与否,动手做该做的事,感情也会随此而发生变化。
行动,情绪时有波动的
紧张之后会有松弛,运动之后会有疲劳。
情绪高涨之后也会低落。
同理,人的情绪不会永远是同样的,会有紧张,松弛,情绪高涨和低落的波动。
例如…身体倦怠了,不能集中精力去做事情时
在2,3天后,回头再去看那段生活,大都会处于紧张之后的松弛状态。
在那种时候,老老实实顺从他,不要勉强行事,便能做到顺应自然。
服从自然规律,尽量过规则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我们在悄悄一忙时,会这样也想做,那样也想做,焦躁不堪,左右忙乱。
然而无论怎么忙,眼前能做的只有一个,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而然的按先后顺序去做,或者按计划去行事。
写在纸上,使各种事情可视化,也是一种方法。
百分之一百正确的行动是不可能的
我们好像都是完美主义者,带有“对什么事情要十全十美的倾向。
不用说,这对工作和健康都很好。但是,过分了以后,便成为了一种单是只满足于自己的完美主义的情绪的东西了。
结果做什么都得不到满足,对别人做得也不满。因此便容易出现种种问题。
完美只是一种观念的产物,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认识到只有认真才能作出事情,我们能做的事,只由是朝着目标,努力的去做。
彻底与自寻烦恼决裂
我们有着容易焦虑的性格
不管事先做了多少准备,到最后仍是伴有着焦虑而终结。因此,常被人说“自寻烦恼”,自己也常会在事后才觉得这是一种自寻烦恼。
但是,针对某种担心事来说它是一种自寻烦恼,属于应该操心的事,事先是不知道的。 认为是一种自寻烦恼,都只是后来的结论而已。
所以,自寻烦恼,担心,小心是应该的,只是要掌握好程度时间。
即是说,不要丧失掉行动的大好时机。
如果因为担心而没有去做任何事,这便成了多余的自寻烦恼。
一边小心谨慎的考虑问题,一边掌握好行动的大好时机,这便是谨慎的行动。
休息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一种工作的方式
我们一谈到休息,便会与懒懒散散,终日卧床不起的状态联系起来.
可以变换不同的工作,来换取休息.
例如^甘肃,查资料累了,可以做清洁,收拾房间,用这种方法来改变情绪,以此达到休息的目的。
用这种方法,在一天中就可以做很多事。
无意义的言谈只能是行动迟缓,增加朋友的烦恼
无意义的言谈=把没有的话无休止的说给对方听。
这种无意义的言谈虽说能使自己得到一时的宽慰,但是说得越多,只能是自己变得更糟。特别是关于自己症状的无意义的谈吐,使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造成症状更加激化。不仅使自己变得糟糕。听者也会产生不愉快看,使他们对你敬而远之。
杜绝无意义的言谈-仅仅只要是做到这点,我们就能成长,精神也会变得坚强起来。而且,他也能成为从症状的束博中解脱出来的默机。
理想是将崇高的目标细节化,是在小的成功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
我们要正视这一点,努力发挥这一特征很重要。
为了发挥这一特征,就不要单纯的埋没在日常生活和现实中,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但是,要实现理想,日常生活的每一步努力,每一个实践都是很重要的。实践的目标尽量从身边的,容易做的事开始。订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尽量避免重复失败。
随着细微的努力和成功的积累,在慢慢的朝向目标接近的同时,也会奠定其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当行动成为生产性,建设性和奉献性的特点时,这对自我及他人都是有利的
正在为神经质症而烦恼时-是出于自我中心的状态。
自我中心的行动中是行不通的,实际上大都一边在自我中心的行事时,一边并不认为自己是有自我中心的行动。
要想一下子打破这个自我中心的话
首先,必须将自己的症状放在一边,尽量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去着想。
行动应该是不断的赋予创造性的
森田疗法说“行动应该是来自心灵的愿望,是郑重其事的。
我们正视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既是尊重我们的生命。
虽说发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行动,然而对每个人来说才去完全同样的行动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我们的创造来自“行动”,那么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动负责。而且,在创造性行动的同时,能品尝到酸甜苦辣,完全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
关于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森田理论的根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是探求宗教的圣地。这里所说的“顺应自然”是以实践为中心,是实际的“顺应自然”的理论。“顺应自然”的本意是只能是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学到东西。
何谓“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有被动和主动的两个方面。
从高良武久的理论看,
“顺应自然”的第一个方面…被动的一面
正视症状以及伴有症状的痛苦,焦虑,而不是采取抵抗,否定,回避或是敷衍这些问题的态度。要资源的,原封不动的接受他们。
“顺应自然”的另一个方面…主动的一面。
一边自然的,原封不动的接受他们,接着自己本来具有的生的愿望,建设性的行动(这与单纯的放弃症状是不同的),这对症状来说是顺应自然,同时乘着这股东风向上发展也是顺应自然。
仅仅将注意集中在焦虑上后,便不能把目光转向自己本来的愿望上去了,建设性的行动就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事了。
在充分认识到焦虑背后一定有欲望之后在行动,这是森田疗法的关键,即顺应自然的根本。
顺应自然以主动的一面为主,随着好的实践自然而然的使得被动的一面得以实现。
顺应自然并非单纯的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仍然做日常生活中的应做的事,应有的行动和实践,一点一点的积累这些,这是“顺应自然”的关键。
从情绪本位主义到目的本位主义
何谓情绪本位主义…只是一种与“顺应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态度只把情绪,症状作为问题,与症状恶化有直接相关。在这种负性实践中使现实生活倒退。
例如…以不喜欢在人多的场面上说话为理由,便一直回避各种会议,这样一来越来越不能出头露面,在别人面前会越来越感到恐怖,最后连自己的基本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这里要认识到“症状的不协调=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何谓目的的本位主义…这是一种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态度。“顺应自然”是其实践的关键。
这时,注意要点是:
1,实践是有目的的,并非是为了治好症状。
2,在制定行动方针,评价行动准则时,不能光随症状情绪来定。
例如…即使是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恐惧,但想到会议的必要性,需要参加的就一定去。被指名要求发言时,即使是战战兢兢也要上台去将几句,这才是目的本位的态度。
正确认识现实中存在的重要的该做的事。
例如…不要把症状看作一件重要的事,而应该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出发,做真正应该做的事。例如不要去想用什么办法逃避会议,而应该主动的去考虑去参加会议的重要性。
只要注重现实,便能解决被束博
例…在出席会议时,不要只想到在发言时声音发抖了怎么办等情况,而应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发言的成功,或庆幸诺应缺席会议而失去的信息的遗憾。
理论-生活实践-经验-总结-理论 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认识和行动
将每个单元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自我体验到这种经验后,再回过头来用理论来认识它。这种循环看上去很单调,但是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自己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了。
例如…关于“顺应自然”,高良武久博士曾有个有名的高台跳水的例子。
…从高台上往水里跳的时候,一般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因为这个恐惧而不敢跳了,这是失败的态度。
作为神经质症的态度,他们从观念上就希望恐惧心理不要出现,然而但恐惧心理出现后,他们便等待这种心理消失以后再跳。
而顺应自然的态度是,接受这种必然会发生的恐惧,即使是心惊胆颤,也顺应自己先跳下去的欲望并去完成这个行为。
所谓治愈指什么
即使一直坚持在“生活探讨会”里学习森田理论,也常会产生疑问,真的会治好吗?这里,我们与森田理论之间在对治愈这个概念上存在某种差别。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在探讨会的学习过程中是怎么克服神经质症的。
(在森田疗法中的所谓治愈是指什么)
…并非是指症状(焦虑,恐怖,异样感)的消失,而是要纠正把这些看作是异物的认识,体现“顺应自然”的一种态度。
(神经质症的治愈过程)
一个人为神经质症烦恼时,常感觉到只仅是自己一个人在为这种事所烦恼,只孤独中自寻烦恼,所以一直处于一种闷闷不乐,连该不该去医院自己都不知道的状态下。
共感期
读一点森田理论的书,参加一下座谈会,从那里可以知道神经质症的苦恼并非只有自己才有,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烦恼。从这里能得到安心感,共感。(最初先会产生别人的烦恼比自己的轻,只有自己的烦恼才是最痛苦的感觉)
这是学习森田疗法的第一步,被称为共感期。在此,听一些别人的话,读一点森田的书,慢慢的便能理解别人的烦恼了。
例如…读人恐怖症-在人面前发窘,面红而感到非常难堪,为此而烦恼不已。
焦虑性神经症-突然心跳不已,被一种马上就要死的焦虑袭来,因此痛苦不堪。
弄清症状虽说不同,但根本上是一样的(最初会认为别人的增长可能要传染过来似的,但因为根本的一致性,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在倾听别人叙述的过程中,便能知道很多先辈与自己同样有着神经质症的烦恼并设法克服它,如此启发自己不也可以通过学习森田理论重新站起来吗?这样就可以得到微薄的启发。
(从神经质症中重新站起来的契机)
慢慢的削弱劣等感的差别观和对部分弱点的绝对化看法。
注…劣等感的差别观-请参考本书第二章什么会成为神经质症
因为有令人烦恼的症状,所以比别人差一等,这是在优劣上去体现于别人的差别的态度。
部分弱点的绝对化-对谁都会有的在众人面前脸红,心跳不已的正常生理,心理现象看作是不应该有的致命弱点的一种态度。
被动顺应自然期
再学习森田疗法中首先要了解的概念是“顺应自然”。
它教我们自然的接受焦虑,恐怖,以及疾病的其他症状,去做该做的事。
-然而当一旦开始的实践后
首先就是“理解容易,但做起来难”的时期。
虽说按照顺应自然去接受焦虑,积极的做了该做的事,然而有时仍像逃避,即使有时成功了,但也累了不行。这时便会对这些成果产生怀疑,从而会出现停顿。
非常痛苦的阶段
即使是半信半疑也好,在这时除了安森田先生说的,按先辈们的忠告去做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起初想这么做,但却很难办到。所以除了行动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结果自然而然便接受了)。
这是实践的第一步
实践的要点
突破恐惧-准备用顺应自然的态度去行动时,谁都有不能不过的关口,即使能理解但做不到。结果便采取逃避的态度。不管怎么说首先应从身边的事情开始实践。
例如叠被子,清洁打扫,擦鞋,洗衣服,割草以及擦玻璃窗等。
在不断积累着些小范围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得以进步。反反复复的做,即使中途退却,仍可在从那里开始(从小事开始,反复的做,突破恐怖)。
除了实践的积累,别无他路
能动顺应自然期
此时集中在症状,烦恼的注意力会一点一点的较少,而超向该做的方向去行动。伴随这个变化,在痛苦之余也能看到达到目的和行动后的成果。
尽管痛苦而可能又多次挫折,然而不要抱着焦躁,灰心的状态去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近三步退两步这是很正常的。(另一步确实是进步了。)
此外,通过实践要认识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错在哪里,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共感期-被动顺应自然期-能动顺应自然期成一种弧线型,不断向前进(并非直线,弧型才是自然的)。
即使症状出现也不会惊慌,可以很冷静地在重要方面进行观察,思考,接着也就是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症状上了。
陶冶期
神经质症是一生(生活意义)上的问题,并非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一期是指去克服症状产生的脆弱性特点,熏陶“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实际生活进步的同时,促使神经质好的一面开花结果。
然而,这一期是没有终结的。
--以上的4个阶段并非一定按顺序依次进行的,因为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边经历痛苦一边通过实践锻炼自己,树立起自己从别人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的方法以及行动的准则。
--这是打破“脆弱性”的自我中心部分。
总之,进自己的力量,做对人有用,与人方便的事情,结果也会对自己有利。
学习-实践-总结,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每天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方法总结
这是迄今我们在各单元里学到的东西,就像在学校里学的课程一样,不仅只是为了单纯的记在头脑里就行了。学到的东西不单是指用于实践,而且还要将实践的结果总结起来用于观察自我的心身状况使之怎么才能融入于现实中,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总结,将学到的东西容在自己身体中。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有关针对症状的基本方法的总结。
方法总结
例如…公司职员a。因为对人恐怖,视线恐怖,对视线范围里的人影尤其注意。当有人从自己身边经过时心里就会扑通直跳,在会上每当想到别人会对自己有怀疑看法时就不能发言。a先生总结说……
由于神经质症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格对事物的错误认识表现在哪里?
a先生的例子
1,坚信自己作为职员,在能力,人际关系,兴趣以及所有方面的评价都应是满分。
2,不敢再开会还是在休息闲谈的时候,都不能有轻率举动,一定得拿出绅士风度。
-所有的事情都能得满分的人是没有的。无论谁都有过与人讲话时应焦虑而出现心跳的时候。a先生就这样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顶“不这样不行”的帽子给自己戴上了。
因人格基础而产生的错误认识,怎么搞错了努力方向的呢?
a先生的例子
1,回到家里,对今天在会议上的失败感到非常失望。觉得在会议上这也应该说,那也应该说,为此他后悔不已。
2,于是劣等感增强。在公司里当与别人的目光相遇时,或者在会议上发言时变得恐惧,接着迟到 ,与人见面不打招呼,工作也变得消极起来。
3,开始回避公司组织的旅游,工作后的社交活动。
4,让妻子担心,不和儿女玩耍,家庭气氛暗淡。
5,不和朋友来往,不会朋友的信。
-a先生的想法,一切都应该是完美的。而事实却不是那么完没,所以总是后悔。随着自己对完美的不满足感使得行动消极,逃避,工作成绩上不去,劣等感越来越强。
为了达到目的,眼前的实践目标是什么?实践措施又是什么?
a先生的例子
1,不要迟到。为此算好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地点。
2,早晨主动给人打招呼。
3,为了应付晋升考试,每天化1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
4,做好会前准备,必要时即使处于很紧张状态也要发言。
5,休息时尽量与孩子们玩耍。
-我们总是把症状作为实现自己欲望的障碍,所以先除去他。然而让症状这个障碍物顺其自然的存在,我们仍可以去实现我们本来的欲望,症状便会自然的远离我们而去。为了实现我们本来的欲望需要设定实践的目标,要订立每天的实践措施去达到这个目标。随着我们自己的行动在进行,在亲身体验症状存在的同时我们仍能很好的行动。
制定实践措施的方法
为了治愈症状而采取的行动,反而会使症状固定下来。因此,应该从本人所处的角度和各种关系出发(工作单位,学校,家庭等)去考虑。尽量不要单纯的只考虑工作,有关家庭,健康,自己的修养等方面也都要考虑进去。
对于实践的措施尽量要具体,一旦抽象化后其结果便会什么也不做。
例如…定个早起的规矩会觉得芒然,规定早晨六点半起床会感到容易实现。…说“与人友好相处”不如“主动的给人打招呼”更具体。
对于订好的实践措施,要下功夫去实现,感到吃力的程度比较合适。这样就能伸展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生活面。然而不能过分,否则要么失败,要么做不到,结果留下挫折感,反而成为副作用。
实践措施的实施要点
一定要把行动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使存在不愿意的情绪也得行动。
不要把完美主义带到实践中来,不要因为不行就放弃。要把目光放在成功的阶段,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做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月检查一次实践结果。如果没有做到,不要归咎于症状。仔细考虑为什么没有做到,是否措施不得当,或是方向有偏差。
当重新评价措施时,如果是不得当,那么定一个稍微简单的去做。如果是已经成了习惯性的,就换一个新的去挑战。这样坚持做下去就会发现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以前是通过症状在认识自己。现在,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感到自己在现实中是怎样在行动的了。
更为重要的是向新的课题挑战。他可以使现实生活进步,症状后退。
治愈是发生在那个阶段
a先生的例子
从“共感期”到“被动的顺应自然期”的入口处。
-请在,从”治愈是指什么“中的“治愈过程”这一节去考虑,他发生在这个过程的那一个阶段(请参照”神经质症的治愈是指什么“)
在这里并非指衡量治愈的程序,而是为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
在a先生的例子中,他不愿承认自己的软弱,想变得坚强,结果没有做到反而走上了逃避之路,而且把这些归咎于症状.而一旦他意识到并非只有烦恼,或者他不愿意逃避而想作出努力,他便得到了力量,所以取得了上述的治疗结果.
神经质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客观要低.虽说在a先生的例子里也能看到这一现象,当他坚持不断的参加探讨会,热心的为后来的会员服务,公司里的成绩也被得到认可,建设性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欢乐。
对于人们来说,心灵的“被束博”与争取得到更好的生存价值这一过程,就像夫妻关系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进而在更深,更广泛的人生的各个阶段中也会出现被束博。能用森田理论去克服被束博,会比以前增加更多,更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是无数先辈予以证实了的,当克服被束博后,森田理论便成为整个人生中具体的指导方针了。
转载自原生活发现会网站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