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先来骂骂美国,再来说说祖国04、10,2006 [打印本页]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0 17:28
标题: 先来骂骂美国,再来说说祖国04、10,2006
美国:
有什么了不起??小布什的泄密门事件让其脸面大失!上个月他和国会较劲,结果国会大胜!2008年的总统选举看样子共和党没戏,克林顿的老婆很有希望:哼!小样!想当年你小布shi怎么夺了我丈夫的位子,就怎么给我还回来!你美国有本事?那怎么笨拉登现在死不见shi,活不见影?Sample TextSample TextSample Text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1 09:34
200万人参加 美国移民旷世大游行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6年04月10日 03:07 PM  

【万维读者网】BBC消息,数以万计的美国人于周一(10日)举行大规模游行,抗议美国政府计划收紧移民政策的做法。 游行的组织者称,此次游行示威活动是"当今美国人为争取公民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美国工会、公民权利组织、学校及教会等社会团体,呼吁美国国会立法使得非法移民更容易能永久居留,并获得合法身份。
美国国会议员于上周五(7日),未能就一项旨在于帮助1150万非法劳工获得合法身份的妥协议案达成协议。

在亚特兰大市,示威者高举着"我有一个梦"的大幅标语走上街头。这是当年民权领导人马丁·路德·金的著名口号。 组织者希望借全国各地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向国会发出对改革移民法的强烈不满。
据悉,包括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和纽约等100个美国城市,都将举行反移民法改革抗议活动。

另据东方早报报道,身着鲜绿色T恤衫,上面印着显眼的大字“Mexico”(墨西哥),非本土出生的18岁男孩马可·塔皮亚已迫不及待地要加入到这场移民者的旷世大游行中。还是高中生的他,仅仅是圣保罗(美国明尼苏达州州府)3万名芸芸游行者中的一个。

4月9日,美国10个州将近50万人聚集游行,4月10日恰逢美国“移民权利行动日”,全美90个城市爆发新的示威浪潮,有200万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裔移民参与。众人矛头都一齐指向———要求美国政府停止驱逐非法移民并给非法移民以大赦。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1 09:40
标题: 好象美国人游行不用保批啊,还有,人人可以骂总统,但绝对不能骂老板!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2 17:07
标题: 美国对残疾人保护的可真是好!让人没的说没地道!
所有能停车的地方的最好最方便的地方一定是给残疾人留的!所有有洗手间的地方的最大的一定是残疾人专用的,所有的人一定要给残疾人开门,如果需要的活。对残疾人说话一定要微笑!。。。。。。。
什么时候我的祖国也能这个样子啊!!!!
作者: 波波    时间: 06-4-12 17:29
呵呵,可以通过宋大哥的帖子多些了解美国的情况,真好!
狂顶。。。
作者: 长风    时间: 06-4-14 20:12
恩,以后宋大哥可以多多讲讲美国公众的看法,让我们了解一下真正的美国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4 20:42
标题: 我尽量不让大家失望!实在失望了你们在心里骂我就行了。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5 17:27
标题: 查老乱讲: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知道我们的公仆们拿多少钱????
多维详讯:布什夫妇去年纳税18.7万美元
DWNEWS.COM-- 2006年4月15日12:10:1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24小时不间断的外汇交易
利用杠杆率降低外汇风险
访美探亲医疗保险 | 学生保险 | H1J1F1签证保险



多维社记者江天报导/白宫4月14日公开了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在2005年的收入及纳税统计,布什和第一夫人劳拉去年的总收入为73.5万美元,而副总统切尼及夫人去年的总收入则是布什夫妇10多倍,此外还有望从前一年的超额纳税中获得190万美元的退税。(chinesenewsnet.com)

美联社报导说,白宫最新公布的总统夫妇收入和纳税统计显示,布什夫妇去年的总收入为73.518万美元,比2004年减少了5万美元。布什夫妇去年缴纳联邦税金18.7万美元,比2004年减少了1.95万美元。(chinesenewsnet.com)

布什夫妇的收入包括总统的薪金,约为40万美元,以及他们委托信托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入。此外,布什夫妇向教堂和慈善机构捐款7.556万美元,大约占到了他们总收入的10%。这些捐款捐给了美国红十字会和军队的一些基金会,款项用于国内的飓风赈灾、帮助巴基斯坦地震灾民以及为华盛顿地区贫困民众提供食物等。(chinesenewsnet.com)

另外,布什夫妇还因为在德州拥有一座农场,去年缴纳了2.61万美元的财产税,这一金额较之2004年增加了大约4000美元。(chinesenewsnet.com)

报导说,而切尼夫妇去年的总收入接近882万美元,主要收入来自他们兑现了所持有的股权,以及切尼夫人出版三本书的版权。去年,切尼夫妇向慈善机构捐款了大约687万美元,收到他们捐款的机构包括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和怀俄明大学基金会等。(chinesenewsnet.com)

副总统办公室公布的声明称,在扣除慈善捐款后,去年切尼夫妇的收入减为195万美元,其中他们又缴纳了52.9363万美元的税。此外,切尼还夫妇从前一年持有的246万估税中,有资格获得193万美元的退税。(chinesenewsnet.com)

切尼夫妇的收入还包括副总统的工资,为20.5031万美元,还有切尼在2000年8月16日之前曾担任哈里伯顿能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去年向切尼支付了21.1465万美元的递延补偿金。去年这笔补偿金是切尼从哈里伯顿退休之后得到的最后一笔补偿金。(chinesenewsnet.com)

白宫早前强调说,切尼这几年从哈里伯顿公司所得到的补偿金金额是固定的,并不会因这家公司目前的经济表现而受到影响。(chinesenewsnet.com)

切尼夫人除了着作版税之外还从美国企业研究院得到工资,另外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还为切尼夫人支付退休福利金,切尼夫人在2003年退休之前曾是该杂志董事会的成员。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8 07:15
王小蛟:在海外感受中国人歧视中国人


送交者: km 2006年4月16日20:16:46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转按:这两个小例子很典型,不过我遇到的情况,就更多了。
其实也不叫歧视,而是国人洋奴深入基因了。另一方面中国人对自己人的竞争和排
斥也已经是习惯成自然。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窝里斗。

王小蛟:在海外感受中国人歧视中国人

出国在外的人,最热的话题之一大概就是所谓的“种族歧视”了。虽然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样严重,不过在国外真正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这里并不想对历史问题和外国人感慨一番,只想对着我们自己人──中国人,重重第叹口气,sigh!

  曾经住在一对年老白人夫妻的家里。夫妻俩都是基督徒,人很和善。聊起中国,他们想象的就像“红高粱”里描写的那样,所以当听到我说可乐、KFC在中国也很流行,在北京每天上下班也会塞车时,两位老人总是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

  于是我想对自己人说sigh,为什么给外国人介绍自己的祖国时,总喜欢描述那些落后穷困的景象,而不向他们展示繁荣富强的一面呢?我所了解的许多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除了在“吃”的方面天下无双外,就只有荒山野岭民不聊生。而这大都来自他们接触的中国人自己的介绍。

  在国内常会听到有人说外国人怎么高素质自己人怎么没素质,可真到了国外却发现,原来国人也会变得很有素质:不乱闯红灯,不随地吐痰,对人和善,没事就说“Thank you”。可惜,这些美德通常只有在对待外国人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好友Teddy就常常向我抱怨说,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比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还厉害。一次她和男朋友Mike(当地白人)在实验室里看书,实验室外一个中年华人大喊大叫过后发现实验室内有人,就进来对Mike做了真诚道歉,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她这个同胞一眼,没有对她也同样说声sorry。

  再比如一次Mike的一位中国朋友碰见了他们,那位中国朋友很亲切地和Mike聊天,然而却没有对Mike介绍的身为他女朋友的她说过一句话。最后分别时,那个中国朋友还热情地对Mike说,欢迎你(仅指Mike)哪天来我家吃饭。之后就是Mike和Teddy相互间的大眼瞪小眼,“我是不是听错了,他真的是只邀请了我而没有邀请你?”Mike说。当我们自己人都歧视自己人把自己人当空气的时候,也就怨不得外人对我们的歧视了。


--------------------------------------------------------------------------------
所有跟贴:


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是直接的,而白人的歧视是在骨子里的 - Degree16 4/17/06 (0)
越是丑陋的中国人越是会这样,还好只是一部分而已 /无内容 - 一特 4/17/06 (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8 08:00
标题: 查老乱讲:中国人歧视中国人,是个大问题!我的南开同学在florida念旅游,
她说当地的中国人特差劲!对美国人客客气气,对中国人钩心斗角,窝里闹得厉害!!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18 15:53
胡锦涛访美系列专访之六)复旦大学教授孙哲:展示魅力个性是胡锦涛访美的难点
DWNEWS.COM-- 2006年4月17日21:28:53(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推荐网站
免费外汇交易模拟帐户引导您立即入门
麒麟电视最新推出《无间道》三部电影
24小时不间断的外汇交易



多维社编者按:胡锦涛将在4月下旬首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正式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高峰会议,多维社就此特别访问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专家,试图从展示出中美关系的多个层面。(chinesenewsnet.com)

胡锦涛访美系列专访之六(chinesenewsnet.com)

多维专访(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复旦大学教授孙哲:(chinesenewsnet.com)

展示魅力个性是胡锦涛访美的难点(chinesenewsnet.com)

美国政府在胡锦涛访美期间向中国就利益问题讨价还价,说明美国将中国视为正常交往的国际伙伴,但同时美国人对胡锦涛的访问存在两种微妙心理,胡锦涛访美期间如何展示个性和幽默感,赢得美国人民的真正的掌声是他此次访美的难点。(chinesenewsnet.com)

多维记者 万毅忠(chinesenewsnet.com)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孙哲在美国讲学期间,接触了美国的一些智库,如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几所美国大学,接受了美国对外交事务极有影响力的时事通讯刊物《纳尔逊报告》的访问,在接受多维社访问时,研究美国总统个性的孙哲教授就胡锦涛访美表达了如下观点:(chinesenewsnet.com)



图为孙哲。

(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已将中国视为正常交往的国际伙伴(chinesenewsnet.com)

  在美国和智库和媒体等的接触中,我感觉人们对胡锦涛访美的总体态度很不同,观点之一是有人把胡锦涛的访问比作1999年朱镕基来美国的“消气之旅”,有人把胡锦涛此次访美的背景和1999年相提并论,美国人目前对中国在贸易问题和汇率问题上的表现还是不太满意,心里有气,美国人希望通过胡锦涛这次访问获取些利益。(chinesenewsnet.com)

  另外在美的华人和亲中学者持有另一种观点是胡锦涛此次访美是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期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历史性的延续,是中国领导班子的又一个代表性的作品问世。1979年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后来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访美的还有李先念等为数不多的几次,胡锦涛访美也将开启他的对美国外交的新的时代。(chinesenewsnet.com)

  我认为两种讲法都有道理,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看法。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美国人开始以正常的心态来对待胡锦涛对美国的国是访问,这种转变对美国来说相当不容易。在美国民众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在民主和人权方面欠缺的国家情况下,美国政府把中国当成一个正常的朋友,一个应该加强交往的一个国际伙伴,美国政府的这种态度使胡锦涛访美具有一个比较大的意义。(chinesenewsnet.com)

美国人的两种微妙心理(chinesenewsnet.com)

  此次胡锦涛访美,美国人心中存在两个微妙的心理:一是在接待问题上,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官员向我抱怨说,中国方面对胡锦涛来访在礼仪上的要求令他们感到棘手,美国有自己的一套礼仪系统,美国方面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要不要用最大的礼仪来接待胡锦涛。一旦用最高礼仪来接待胡锦涛,经媒体渲染之后,布什会受到美国国内政治保守派的攻击,受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压力,这个是胡锦涛来访前最令美国官员头痛的问题。几经谈判,最后双方达成折中方案。(chinesenewsnet.com)

  第二个微妙心理是就这次胡锦涛访问也有一种微观的“华盛顿共识”,那就是在经贸问题上美国要全面对中国施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和中国继续向美国开放市场等方面对中国提出全面的要求。我认为美国人对中国问题的“华盛顿共识”,是在伙伴关系的前提下,美国竭力要从中美关系中获得利益。在中美关系处于敌对时,美国不敢这么做,美国人那时反而比较客气。在中美关系微妙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小心翼翼,不会这么是无忌惮地要求利益。在美国把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之后,它要极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它对中国提出了全面要求,也没想到要如何回报中国。(chinesenewsnet.com)

如何赢得美国人真正的掌声是个难点(chinesenewsnet.com)

  胡锦涛在面临经贸反恐朝核台湾等技术性问题之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如何进行形象营造政治包装,怎样在美国人面前表现自己,在美国扮演一个得体大方的角色,代表中国走一遍美国的舞台,赢得美国观众真正的掌声,是胡锦涛面临的一个难点。(chinesenewsnet.com)

  这个难点说白了就是怎么让胡锦涛更为美国人喜欢,通过喜欢胡锦涛本人,进而增加对中国的好感,喜欢中国,这恐怕是胡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目前美国人基本上认可胡锦涛是一个稳重大方甚至优雅的政治人物,胡锦涛的这个形象完全符合中国的需要,中国目前需要一个成熟稳重的政治形象,对内全盘驾驭,外交形象也优雅得体。美国人对胡锦涛的形象认可,也是近些年美中关系相对活跃和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胡锦涛和布什在几次接触之后,彼此都蛮欣赏,美国人认可胡锦涛适合中国和中国需要胡锦涛。(chinesenewsnet.com)

  但美国人对领袖形象认可的因素里,包括了中国人不太强调的因素:如幽默感,讲故事的本事和领袖的个性,比如布什访华在北京骑了两小时的山地车,还撞了人。那么中国领导人有什么类似的个人爱好,胡锦涛在文艺上应该不错,在中国大众面前,他没有展示这方面的才华,大家都知道他口才犀利,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非常强,但他的幽默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美国人能够接受的幽默感,在美国媒体目前没有表现出来。有时候一两个幽默的小故事就能够拉近两个国家间的距离,幽默感对一班人来说可能不太重要,但对胡锦涛这样的领袖来说,就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和美国媒体的交往当中,因为美国的媒体是美国的第四政府。(chinesenewsnet.com)

  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和丑闻,媒体是政治明星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马英九来美,就去到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演讲,他知道记者俱乐部的重要性。(chinesenewsnet.com)

  胡锦涛现在最需要的,是在匆忙的行程中加上几个动作,只需策划几个亮点就可以把一个良好的旅程变为一个大放光彩的访问。有美国朋友非常欣赏胡锦涛在上次访美演讲中,胡锦涛脱稿说的开场白,有个性有幽默感,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20 08:44
海居民:胡锦涛去美国 肯定有好处

--------------------------------------------------------------------------------

万维读者网    2006-04-19 09:19: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启动对美国的访问,这是胡锦涛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访美。在美国举行的一系列会谈的中心议题是中美贸易纠纷,以及两国复杂的经贸关系。西方工业强国早以不只将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而将其看作是一个不可低估的竞争对手。以下是记者从上海发给德国之声的报道。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棘手难题。许多上海居民深知这一点,他们对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寄予希望,“格趟去肯定有好处的。160多亿的生意,阿拉就有生活做了。胡锦涛去是铺个路呀。贸易好了,对阿拉当然是有好处的。”

近几个月来,美国总统布什一再因中国廉价产品充斥美国市场而对中国政府提出严厉批评,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是造成其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原因之一。香港凤凰卫视在胡锦涛美国之行的前期报道中转播了布什的相关讲话,“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已超过2千亿美元,对于这一点,美国人难以理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该向美国人民展示其对自由贸易世界的理解,就中国的货币政策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胡锦涛来说,台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准备改变台湾现状。”



美国是台湾的保护伞,而台湾政府始终没有放弃独立的企图,多次导致台海两岸的紧张关系。但美国也依赖于中国:原因是其巨大的财政预算漏洞:这一漏洞需依靠中国购买美国国库债券来填补。从今年2月起,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达到2千6百20亿美元。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认为布什的这一谴责与事实完全不符,“3月份我在美国访问,访问了一些政府官员,也访问了很多学者。大多数政府官员、绝大部分经济学者认为,即使人民币升值,对增加美国就业机会,平衡中美贸易,不会有多大好处。国会有些议员要炒作,对政府施压。但实际上布什政府心里很清楚,人民币是应该保持稳定的”。



一旦人民币升值,中国担心会导致物价上扬,发生更多的社会骚乱。胡锦涛美国之行的第一站是西雅图:与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共进晚餐。会谈中的另一个争执议题是中国对外国产品的的仿冒抄袭。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保证说,将对仿冒抄袭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径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不过,薄熙来也指出:“美国方面的有些人士他们推想,可能由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美国贸易方面的利益。我认为,他们的说法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知识产权所带来的贸易问题。影响中美贸易的主要因素还是结构性的问题,以及我们自身生产竞争力的问题。因为事实上,美国过去跟韩国、日本贸易中的逆差现在转到了中国。”



A. Freyeisen发自上海


  
    精彩网站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24 17:11
也谈胡布会:美国在傲慢自大的失礼下掩盖了什么?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的会谈期间,发生了一连串意外和遗憾。 该事件引起的各界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对中国迅速发展的复杂情绪。

首先,在会谈之前,美国政府对访问规格的纷争和美国议会对中国人权盗版等问题的强烈批评已经在传达着一个明显的信号:美国人不会按照中国人的意愿和中国平等友好地讨论问题。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首先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在威胁的对手。因此,一切有可能打击这个未来的对手的气焰的手段都被美国人采用了。其次,美国人对自己的定位是至高的道德裁判,而非一个平等的商谈者。 既然是裁判对付受审者,原本就是应当居高临下的。没有那个法官会把嫌疑犯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然要审判嫌犯,收集足够的“犯罪”证据来威慑嫌犯服罪是理所应当的。胡锦涛来访当天,美国议会专门就人权问题举行了听证会,并邀请了六四中曾经在天安门向毛泽东像投掷颜料的所谓“英雄”来为中国的劳工产品作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听证会的主持如何暗示和引导,那位六四的“英雄”仍旧是语无伦次,未能提出美国人需要的证据。 美国“人权大棒”向来是美国人高悬在世界人民头顶上的“道德之剑”。毫无疑问,这把“道德之剑”赋予美国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制高点”,使美国充当了世界的“道德裁判”。美国人道德上的优越感是由来已久的, 其它国家在一开始就被安排在“受审席”上,其所能作的只能是替自己辩护,至于“高尚的”美国人的道德,是轮不到任何国家指手划脚的。鉴于很多国家深陷于自身的问题和其它被国际社会强加的问题,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保证了这个道德裁判的高分贝响彻了整个地球。站在这样一个优势位置上,美国人实际上把中国看成来道德法庭受审的罪犯,而非一个平等的商谈伙伴。试想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中国常委会召开一个有关美国在伊拉克侵略和虐囚的听证会,邀请伊拉克的战争难民和关塔那摩的囚犯来指证美国的人权问题。好在美国人民对政客和媒体的行为早已经司空见惯,并早已经在骨子里渗透着对别国人民的优越感,自然不会认为议员们和媒体的炮轰中国有何不妥之处。

基于这样的态度,美国是绝不可能低下自己高贵的头,和一个自己曾经不屑的三流国家平起平坐的。 再加上美国主流媒体长期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歪曲和诋毁,在普通民众眼里中国:)简直和十恶不赦相去不远,哪里能谈得上正常交流,平等就更不用提了。

然而,中国的经济崛起和美国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让美国人开始感觉到不重视中国将会带来惨痛的代价。但是,究竟以何种姿态接受出现在新视野上的中国呢? 抛弃长久以来的意识形态的敌对?这是美国人不愿意做也不可能做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主流媒体对民众的轰炸和巧妙的迎合兼洗脑已经把一个扭曲的中国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这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况且,美国人并没有觉得迫切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只要美国的经济力量足够强大,美国人就没有必要被迫去了解“别人”的真相,因为其他国家和民族不能成为“利益相关者”,对他们来说无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偏见就会在繁荣富强的美国梦中找到最好的庇护所。

对于中国国家主席的访问,美国面对着巨大的贸易差额,不得不把中国放在“利益相关者”的位置。这是一个饶有讽刺意味的转折点。这个事实意味着美国到了不得不正视事实的时候。或许,深陷于战争和移民问题的美国已经感到一丝日落西山的悲凉。但是,美国的傲慢和偏见阻止了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一方面, 美国不断强调自己的裁判的地位和道德制高点,令一方面,美国不得不面对要和中国打交道的事实。显然,美国要凌驾于中国之上的企图不是中国人乐见的。因此,美国在不得已中纠缠于细枝末节并有意无意向中国显示自己的优势地位。

对于胡锦涛访问规格的纷争,表达了美国并不愿意以平等的地位接受中国的微妙心态。事实上,这本来是一种礼仪上的问题,但美国的反映却表达了一种对接受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极端不情愿。在欢迎仪式中表现出的种种小节都让人感到美国有意无意的疏忽和慢待。对:)分子王文怡的抗议行为的反映更折射了美国人复杂微妙的心态。 首先,无论王是怎样进场的,当她开始歇斯底里地高呼的一分钟之内,警卫人员就应当制止。如果警卫一时不知该怎样才好,布什也应当立即示意制止这种行为。但是,在制止王之前,尖叫声足足持续了几乎三分钟,在这常常的的三分中,在场的人究竟在怎样的心情保持沉默?由于胡锦涛正忙于讲话,显然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场合受到这样的惊吓。胡锦涛稍微愣了一下是情理之中的。但他心中一定是惊讶和愤怒并举。好在他的克制力很强,没有表现出什么惊惶。接着是布什,布什的反映算是比较快,因为他是白宫的主人,对于突发性的安全问题应该有心理准备。但布什的反映显得有些奇怪。因为,有常识的人对突发时间的第一直接反映就是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该事件上,弄清楚该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布什显然对这件事并不太在意,起码发应比较平淡。当布什对胡锦涛说“你没事”的时候,似乎肯定已经明白这件事的性质并不严重。但布什并没有采取行动去制止,而是站在旁边旁观。这也许是布什的警卫为什么犹疑的原因。如果布什马上给一个眼色,警卫们是会马上行动的。不知布什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听完王文怡长达三分钟的尖叫的。最后是周围的警卫们,作为白宫的警卫,对突发问题的处理原本是训练有数的。在紧急情况下,警卫们完全可以不用等待命令见机行事的权利。然而,这些警卫似乎也不认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论理,警卫们不应当等到事态明白之后还在旁观。在这种重要场合,警卫应该在任何异动的一开始就制止它,但他们没有这样做。 至于两分多种后才慢慢腾腾把王从镜头面前拖走,更是奇怪的事情。 这就难怪很多网友认为这件事是刻意人为的,而非偶发的。 基本来讲,该事件偶然性的机率还是较大的。如果该事件是偶然的,就更加凸现了美国对于中国的有意无意的慢待和偏见。

首先,布什旁听的罪责难逃。激烈的抗议对于每个国家领导人都会发生,但不是在国家级的欢迎仪式中。如果其它“民主”国家由于疏漏放入了一个极端发布什分子,那么该抗议者将会高呼: “布什总统,停止伊拉克战争,停止滥杀无辜,停止虐囚,公布真相”。然而,相信没有那个国家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欢迎布什的仪式上。英国著名的反布什高龄女英雄在没有爬过英国王公大门就被请了下来, 更不用说当着布什呼喊更多的口号。令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布什总统和白宫警卫耐心的聆听似乎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看,我们这里是有言论自由的,你们没有。”布什和美国人扮演了一个仁慈的法官的角色,让一个“证人”从容地说完她的“证词”,然后,抱歉地对“嫌犯”说:“对不起,瞧,这不是我的错吧?”白宫的警卫们和布什的心态不谋而合,在媒体和镜头面前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及时发挥的一幕戏剧,在这一幕中,中国国家主席不可避免地被发配到“嫌犯”的被告席。美国媒体更是擅长其中奥妙,纷纷把王文怡时间当成了焦点和重心,把美国观众的目光领到了:)台独等反中共的队伍中,至于众多的欢迎者仅仅是一带而过。当CNN结束这一面至之辞的报道后,还不忘意味深长地说一句:“这位抗议者并不是孤立的,还会有更多的抗议者和支持者站在她背后”。

这样,整个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的仪式,变成了华盛顿和美国主流媒体审判中国的一场闹剧。作为中国人,许多都会感到受到了强烈的侮辱。这种心态如果不是美国人刻意要让中国人感受的,也是美国人自大傲慢态度的直接结果。

能让美国人彻底醒悟到自己根深蒂固的自大傲慢的时机,恐怕要有待现实残酷的教训。否则美国人是不会学会尊重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强大的国家和民族的。这是美国的悲哀,也是世界的悲哀。等美国人民幡然悔悟的那一日,恐怕也是美国不可避免走向没落之时。到那时,民主强大的美国神话将会彻底破产。 而中国, 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把人类带到另一个未来?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上,多多汲取美国的教训,找到更好的民主和自由的定义。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26 18:19
闲谈老婆的长相


送交者: 老秃笔 2006年4月24日19:21:09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上次闲谈了些长相的事儿,引起不少评论。男女老少左中右派们全都站出来把那片闲文评头论足了半天。也幸亏我上次多个心眼,没敢放开直说,只是模另两可地左边说几句,右边扯几句。在二项分布的中间找了个平衡点. 这样,谁也没看清我到底想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摆活了半天,觉得谁也没得罪,谁也没讨到好。左右逢源,这才能全身而退,晚上安心睡觉。

这回,咱们胆子再大一些,再说个敏感的:谈谈老婆的长相问题。

老婆的长相这个问题并不是小问题。不论男女读者,大部分会同意我的说法。这可是关系到下一代的民生幸福的大事。左派们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浮夸虚荣这种上纲上线的论调。老婆长得好不好,除了老公出门时脸面浮肿有光,屋里黑灯瞎火下看个不够之外,最主要的后果,下一代的笑脸也能反映出来。 老婆的长相直接决定了下一代的脸面好看以否。

嘿嘿,说到这里,不论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也不论你是反对我的观点还是赞成我的观点,咱们左中右派们谁都想自己的孩子长得象花儿似的。还得是那种尊贵的白兰花般。可不能像个狗尾巴草。起码不能长得有如北京人嘴里那种“爹不亲娘不爱,姥姥也不喜欢”的样子。

当然,父亲的长相也很重要。要是父亲长相让人不好多说的话,这下一代恐怕也有同样的痛苦。

我之所以非要唠叨老婆的长相是因为秃太的理论指点。据秃太研究发现,还是妈妈的长相最重要。用她的话说,幸亏我们的二个孩子像她,要是像我的话,恐怕就拿不出手了。我看了孩子们半天,也没看出那点像她。这话也把我吓得够呛,赶紧找张镜子看了半天自己,也没看出我到底哪儿让人不愿多看。苦恼二个晚上后才明白过来。老婆这是自己夸自己。嘿嘿,这点幽默,我居然没有听出来,还给个棒锤就认(针)真了。难道我练轮子扯淡功晕头了?

爱美是人的天性。长得漂亮的女孩子引人注意。谁都要多看几眼。女孩们也喜欢长的帅气的男孩子。上小学时,孩子们还没有发育好,大家长得都是一付小豆芽样子。中学时,长得好看的女孩子已经开始有人注意有人追了。大学时,校园里的几朵花迎风招展。采花的蜜蜂们围着这几朵花上下飞舞,唯恐自己落后。那些花儿们也牛气的整天仰着个小脸,叫我们这些其貌不扬的,才学平庸的,老实巴交的男孩子们嫉妒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有心无力,有劲使不上。嘿嘿,那种“不甘心,没办法”的味道可不是好受的呵。现在人早过了那岁数,回想起那时候的尴尬,那种心灵上的煎熬,还是偶尔夜里会醒来嚎几声“痛苦哇。“然后摸索老婆一把,觉着她还在,就又沉沉睡去。

谁都要找个好看的老婆,这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谁要是说他不在乎老婆的相貌,他要么是真男子,重德不重貌。据说三国时的诸葛亮娶妻重德不重貌。其妻很丑。而诸葛亮亦敬之如宾。如果这传说属实,则诸葛亮可为才德两全,可为后世之师。不过,咱们佩服之余,也不想有样学样。个人的喜好不同嘛。

其实,人的长相也和自然界的珍贵动植物们一样,毕竟也是好看的少,平庸的居多。要是个个都长得像天使一样,那咱们这种才貌平庸的男孩子当年也不必这样痛苦了。大家一起乐哈哈的岂不好?可惜,老天没给咱们这份便宜。世界上任什么东西都有个资源的稀贵分布的问题。

于是,这就有个供给需求的矛盾。毫无疑问, 长得好看的女孩子必定是追求者众多。追捧之下,自然也就高傲些。那跟在后面紧追的男孩子们也是个性上敏捷,心眼儿多的人。不然,像咱们这种老实巴交的,断然不会有这贼心贼胆贼手段去追好看的女孩子。 我上大学时,从不追求漂亮的女孩子。 人家已经有一大堆溜须拍马的跟在后面,咱们何必挤在后面干着急呢。 “明知不可为,就不强求,“ 嘿嘿,就咱这种被动的态度,就先败在心理上了。哪里还谈什么行动呵。

谈起长相,还有个绝对和相对的问题。

绝对美的,咱就不多说了。那是明白的事情。大家都说好,肯定没错。也真有女子长的是有闭月羞花之貌。不过这毕竟是极少数。古今中外,有记载有传说的也不过是杨贵妃,虞美人,西施这几个罢了。杨贵妃这种美人毕竟只有帝王才能享受。要是你真有个天姿国色放在家里,你没什么绝世本事的话,这日子也过得够提心吊胆的。反正我没那个本事和胆子。所以,我从小就打定主意坚决不要绝色美人做老婆。咱这洞烛机先的决策后来证明是非常英明的。不过,说来也令人伤心,到现在,我也没看到一个国色天姿的女人昵。唉,这运气要是不开壶的话,连个国色女人都看不到,就更别提什么找个绝色美女了。

相对美的,是说更多的女孩子长得端正而已。其实,对大多数男人,这就足够了。倒是这相对美的问题,还没有提到气质这个重要指标。不知道古人是否已有哲言。也许古人那时候尚没有发现也不讲究这种虚无缥缈的气质。我认为,女子的气质比相貌更难养成。女子的气质是天生一部分,后天读书熏陶浸沁而成更主要。年轻的时候,偶尔见到几个女孩子的五官还不错,可是没有读过书的女孩子那种含蓄智慧有教养的气质。用北京人话说,长了一幅水样。这意思是说,现在趁着年轻还能看。可是一旦上点岁数,容颜不再时,就不能看了。所以,水样年华这个词,我理解,应该既指得是美好的年轻岁月,也有应上进向学提高自己的意思,

我曾经见过一些长相尚可但气质极佳的女子们。她们共同的特点是聪慧向上,言谈举止进退有方。跟她们交谈交往是一种既愉快且有益的社交。俗话说,看一个人的素质,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 。能够带这些女孩子们出席社交场合,绝对是令男人也觉荣尚的机会。也许因为我是文科出身,我对文科的女孩子们更欣赏一些。文科女子谈吐清晰,既感性又理性。滔滔一席话下来,让你有相见恨晚,方遇知音的感觉。而许多理工科的女孩子,虽头脑聪明过人,惜文采欠欠,谈吐间不能予人以精神层次的启迪交流。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并非要一概而论, 以偏概全。

我在东城牛大通过网络认识一位学妹。我在那校友网上也胡贴了不少。自以为也算是一挥而就,出口成章。 这位学妹跟了几次贴后,出手就以同一个题目开谈。我看完后,登时就把脖子缩回去了。自己打个比喻,我码的字算是西藏的茶砖,个大量多。而这位学妹的文采犹如西湖龙井,醇香清新。其文字表达自然含蓄,博引广证而不拘泥于书卷。去年回国时,蒙她设席洗尘。畅谈竟日而不觉。看着她那从容温婉,细致的女儿气和慧迪大气相映的笑貌,我不禁感叹不止,暗暗地嫉妒了一把。如果光看相貌的话,她可能不算很出众的。 若是加上她的气质言谈,那就非俗丽女子所能向背的。 这种高素质的女子可遇不可求。她的老公是城北悟道口大学,一表人才。言谈间,以太太的素质为骄傲,视若珍宝。也真的是一对才子佳人。

即便你追到漂亮老婆,还有个后劲不足的问题。漂亮老婆比较难守得住。读研时,一个上海女人百媚千姿,连秃太都说好看,还鼓动我去看看。幸亏我彼时一心不二用,对别的女人视若无睹。后来,这女人见先生几年找不到工作,居然就不告而别,和一个小饭馆老板跑了。不但蹬掉老公,还狠心扔掉自己六岁的男孩给老公。 另外一个四川女子也颇有几分色相。在满校园的中国女子中也算是引人注目的。可惜,也是虚荣心极强。爱好时髦衣服没有余钱买,就先买了再在中国同学集会场合穿上,享受那州为干渴和嫉妒的注目礼。反正30天内退货,人家老美店是不问原因的。 她老公也因找不到工作,负债难还而突然离家出走。这女子第二天就跑到一个暗中相好的医生家里睡了。等那个逃跑的劳工回来时,她是无论如何不再回家破镜重圆了。

哎,老婆的长相,重要,也不太重要。全看男人的手腕了。北京有句俗话,没这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话说明白些,你有多大本事,你就找什么样的老婆。而找老婆,也不光是长相问题,还有个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感情问题。 长相可高可低,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感情问题,就不是简单问题了。一言难尽啊,





--------------------------------------------------------------------------------
所有跟贴:


秃先生你的文章好复杂啊,转来转去都把人转晕了。 - 打字难 4/25/06 (0)
照秃笔的意思,秃太的长相... - 墙上的砖 4/25/06 (0)
能把太太看成西施的丈夫最富男子气概. /无内容 - tongxin 4/24/06 (2)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顶! /无内容 - 牢头 4/25/06 (1)
谢谢! 与牢大作家所见略同, 吾感甚佳. 嘿嘿 /无内容 - tongxin 4/25/06 (0)
畅谈竟日而不觉。嘿嘿,厉害! /无内容 - 勤劳灌水 4/24/06 (0)
哈哈哈~~~反正我看你这类冬冬总是觉得拧吧。 - 铁狮子` 4/24/06 (0)
其实越是漂亮高傲的女人,内心越是孤独空虚. - high? 4/24/06 (0)
越恩爱的夫妻, 越长得象, 嘿嘿 /无内容 - 走过没看过 4/24/06 (0)
终归是缘分. /无内容 - 田垄 4/24/06 (0)
我一个同学,声称要找个三心媳妇 - tend 4/24/06 (1)
不达要求,还要说起来烦心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0)
好像有句古语:丑妻家中宝。咱不能让武大郎的悲剧重演吧,嘿嘿 /无内容 - 牢头 4/24/06 (1)
网上西门庆又这么多。 /无内容 - 牢头 4/24/06 (0)
胆子小的男人娶个姿色一般的;胆子大的敢找天仙的; - 五味粉丝 4/24/06 (1)
可惜天仙心也高,地下的都不要。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0)
每一个人生阶段每个人对美貌的概念都不同。昔日的 - 五味粉丝 4/24/06 (1)
岁月不留情。爱情平均持续七年。七年后。。。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0)
最终归结于魅力,魅力有常常是相对的;有了相互的魅力, - 建外N号 4/24/06 (10)
其他的都是定性分析 - 王福贵 4/24/06 (1)
但对平均人而言,长相至少得平均的好看。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0)
我信,负负为正嘛。美女丑男,或美男丑女都不行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0)
哈哈哈哈,所谓王八看绿豆。 /无内容 - 李师傅 4/24/06 (6)
彩电、冰箱、金钱、地位,都能改变男人对女人的 - 建外N号 4/24/06 (5)
只会起歹心,不会起电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4)
摩擦多了,自然会起电,嘿嘿。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3)
几年后动刀子也有可能。人富召祸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0)
电压太高了也有生命危险,嘿嘿 /无内容 - 李师傅 4/24/06 (1)
很好的解释了殉情现象。嘿嘿。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0)
找老婆要去四川;到了四川去成都 /无内容 - 夏凉 4/24/06 (0)
临走说句:择妻最好是不以美为资本的有识贤女 /无内容 - 南泥湾 4/24/06 (0)
导读上的许晴的长相,娶老婆就应该娶这样长相的 /无内容 - 多伦多市委 4/24/06 (0)
呵呵,我是不是该写一篇闲谈老公的长相?嘿嘿 /无内容 - 雁翎 4/24/06 (0)
一句话,老婆一定是要一见钟情,全身起电的。再漂亮 - 夏凉 4/24/06 (3)
可漂亮更能激起电的火花。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2)
那是。见丑女从未起过电。见美女并不都有电 - 夏凉 4/24/06 (1)
美女电势能还是相对的高。 /无内容 - 建外N号 4/24/06 (0)
结论到底是什么?嘿嘿 - tend 4/24/06 (3)
哈哈,问得好。我说了。。。。你没看仔细。嘿嘿 /无内容 - 老秃 4/24/06 (2)
你那甜食系列怎么没在五味贴? - 王福贵 4/24/06 (1)
哈哈,王地主厉害呵。文科贵在圆滑,理工必须严谨 - 老秃 4/24/06 (0)
顶,这篇写的实在 - 妄谈 4/24/06 (2)
嘿嘿,我跟你一样。找老婆要实在的,不要漂亮的。不然。。后果啊 /无内容 - 老秃 4/24/06 (1)
嘿嘿 - 妄谈 4/24/06 (0)
老秃深思熟虑,否则分寸不好拿捏, /无内容 - 南泥湾 4/24/06 (2)
举两个例子吧,一位是才女,一位是美女,四眼皮 - 南泥湾 4/24/06 (1)
都好, - 妄谈 4/24/06 (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4-28 18:24
多维详讯:五一大游行旨在瘫痪全美各大城市
DWNEWS.COM-- 2006年4月28日14:12:36(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日本最新护卫舰遭恐怖分子劫持
范冰冰与大腕们掀起江湖风雨
梧桐科技建站专家



多维社记者吴伟报导/美国支持移民活动人士4月27日透露说,计划在5月1日举行全国抑制和大游行,届时将会有数百万拉美裔移民走上街头,要求美国大赦非法移民,大游行将震撼正在讨论移民法改革的美国国会。(chinesenewsnet.com)

规模如此之大的抗议示威,可能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民权运动以来最大的全国性示威。然而并不是所有拉美裔都对这样的抗议示威感到安慰,其中一些人担心此举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chinesenewsnet.com)

曾协助组织早前抗议示威的工会组织负责人罗德里格斯(Jorge Rodriguez)称,5月1日当天,仅在洛杉矶市就会有200万至300万涌上街头。与此同时,“我们要让洛杉矶、芝加哥、纽约、图森、菲尼克斯和弗雷斯诺停止运动。”(chinesenewsnet.com)

路透社指出,非法移民问题已让美国国会、共和党内部和舆论出现分裂。保守派想把约1200万非法移民送回墨西哥,再在边境线上修建一条长长的保护墙。(chinesenewsnet.com)

但其它的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的人,都倾向于为这些非法移民提供一条变成合法公民的途径。绝大多数美国人赞同,有必要对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而进行一些改革。(chinesenewsnet.com)

不过,罗德里格斯强调说:“我们要求实际大赦,让任何生活在这里的人全部合法化。这也是5月1日全国性大游行所要传递的信息。”(chinesenewsnet.com)

此次全美大游行的组织者称,只所以把5月1日定为行动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工人都经常选择这一天来举行游行,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此外大的劳工组织、罗马天主教等也都给予强烈的支持。(chinesenewsnet.com)

组织者还宣称,届时美国各大城市将因此次游行而关闭,美国的经济也将因拉美裔人离开工作岗位而瘫痪,学校也会因学生逃课而关闭。(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几大城市的教师工会已经表示,那些在5月1日逃课去参加游行的学生,不应该受到惩罚。洛杉矶教育部门说,学生校长已被告之,他们应该允许学生参加游行,但学校应派人帮助维持秩序。(chinesenewsnet.com)

在芝加哥,天主教牧师已帮助组织了这次大游行,并已向375个教区发出了通知。芝加哥活动人士预计,当天的大游行将吸引30万人。在纽约,5月1日联合会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已许诺,届时将允许员工参加在曼哈顿联合广场举行的大游行。(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几大家肉食加工厂也表示,由于5月1日的大游行,他们已决定当天关闭工厂。(chinesenewsnet.com)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拉美裔移民都支持此次全国性大游行,其中不少人担心此举会引发反移民的情绪。一位支持移民权利的洛杉矶主教反对此次大游行,呼吁人们“去上班,去上学,然后加入以后举行的游行示威”。(chinesenewsnet.com)

洛杉矶市长当天也表示,他希望抗议者“尊守法律”,孩子们应该呆在学校。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民意调查  


    胡锦涛访美,中美关系将如何?
友好  对抗  亦敌亦友

查看民调结果  


   即时新闻 >>


坦桑尼亚称一艘渡船在维多利亚湖沉没 ..
韩国称现无韩日峰会计划 其间障碍应由..
麻生:韩将岛屿之争与历史问题联在一起..
多维详讯:五一大游行旨在瘫痪全美各大..
加拿大宣布许可校外工作 为国际学生打..
李大维异动传闻 官员:恐与绿营互动少..
美国司法部执行「猎鹰行动」逮捕九千余..
环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五月中旬进行测试
美制造新型"斯瑞克"战车 可在核生化条..
哈马斯外长首次宣布可能与以色列和谈并..
日本申请将处理遗留在华化学武器期限延..
美政府正式要求国会审议对巴基斯坦F-16..
亲信称布莱尔或下周地方选举之后宣布离..
拉登23日录音全文登出 煽动捉拿漫画事..
安倍晋三:无意再参拜靖国神社 注重中日..
胡锦涛提五点建议 发展中非新战略伙伴..
俄议长称普京可以第3次任总统 但须在2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2 16:41
特稿:肇事者应向中国留学生家人道歉
DWNEWS.COM-- 2006年5月2日15:5:27(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推荐网站
免费外汇交易模拟帐户引导您立即入门
美女朱茵、张柏芝、刘嘉玲性感大拼比
$500元开户网路交易美国股票佣金7元
24小时不间断的外汇交易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2006年2月9日上午,宾州州立大学25岁中国女留学生夏晓晖(译音)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成重伤,5天后便离开人世。4月28日,当地检察官宣布73岁的肇事者没有责任,将不会遭到任何指控。检方的决定令中国留学生情绪激动,他们要求这位当地政府担任监事会主席的肇事者至少应该向夏晓晖的家人道歉。(chinesenewsnet.com)

宾州中郡(Centre County)地区检察官马迪拉(Michael Mdeira)4月28日宣布,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于2月9日撞伤并导致中国女留学生死亡的司机、在宾州哈里斯市政府监事会(Harris Township Board of Supervisors)担任主席华纳(Clifford Warner)没有负责,将不会面临任何与这起死亡事件相关的犯罪指控。(chinesenewsnet.com)

多维社从当地媒体了解到,检察官马迪拉所做出这一决定令宾州州立大学华人社区情绪激动,其中一些留学生要求华纳,至少应该向夏晓晖的家人表示哀悼和道歉。宾州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夏晓晖的朋友毛小乐(译音)说:“我认为他欠夏晓晖的家人和当地华人社区一个解释,夏晓晖的家人来这里数周时间,我们从未从肇事者那里听到一个字。他应该道歉,特别是向夏晓晖的家人。”(chinesenewsnet.com)

在检察官马迪拉宣布这一决定后,当地记者给华纳的家里和他在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电话都留了言,不过到4月29日他还没有给予回复。但在本周早些时候,华纳在接听当地记者的电话时,以他不会跟媒体谈论此事为由,突然挂断了电话。(chinesenewsnet.com)

2月9日,夏晓晖在哈里斯市艾伦街南部过马路时,被华纳驾驶的福特Taurus撞倒。当地警方的肇事报告显示,华纳当时告诉警察,他并没有看见夏晓晖,直到意识到避开她已经来不及了。检察官马迪拉说,此次调查历时两个多月,警方的报告包括对目击者的约谈,以及一份警方现场专家的报告和一份医疗记录鉴定。(chinesenewsnet.com)

检察官马迪拉说:“我检查了警方所能向我提供的一切资料。”结果显示,华纳当时并没有超速,有两名目击证人作证。警方报告还显示,在夏晓晖被撞时,她并没有在过街人行道上。马迪拉说,他对这起交通事故给双方所造成的痛苦感到难过,“我们称它是一起意外事故原因是,它对遇难者家人和朋友来说可怕的,对司机本人来说也是这样,这只是一起意外事故。它没被提高到犯罪责任这个水平。”(chinesenewsnet.com)

不过,检察官的这个决定仍让夏晓晖的朋友感到情绪激动,他们重申这起事件所造成的痛苦,尤其是华纳至今仍未对夏晓晖的家人和朋友表示过同情。宾州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罗立芳(译音)说:“我们只想要人类的感情,可他(华纳)从来没有对这起事故表示过同情。这可是一条人命。”(chinesenewsnet.com)

罗立芳说,对警方所做的不起诉华纳的决定,她想要一个解释,如果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就会接受它。但其它的中国留学生却无法肯定。该校中国留学生于楠(译音)表示:“这个决定令我感到非常吃惊,也让我有些迷惑。这起案件是如何被确定的,我想知道得更多一些。当我以后再过马路时,我将特别小心,因为撞我的人将不会对我的损失负有责任。”(chinesenewsnet.com)

于楠接着表示:“当你这样想时,那实在太令人害怕了。”她说,“或许责怪司机无法让夏晓晖起死回生,但这起交通事故却夺走了一个25岁年轻女孩的生命。我希望卷入此案的人至少都能记住这一点。”宾州州立大学中国学生联谊会主席郭建峰(译音)表示,他正在就检察官马迪拉的决定了解夏晓晖家人的意见。(chinesenewsnet.com)

据悉,夏晓晖的遗体已宾州州立大学举行追悼会后,运回了中国。多维社记者从宾州州立大学网站了解到,在2月9日遭遇车祸后,夏晓晖于2月14日去世,该校在2月18日为其举行了悼念仪式。在夏晓晖去世后,宾州州立大学国际学生负责机构、她所学生的食品科学系、中国学生联谊会和该校研究生联合会等,共同努力来向夏家提供支持。(chinesenewsnet.com)

夏晓晖在食品科学系的实验搭档陈义(译音)说,他曾在夏晓晖所住的当地医院度过了最后几个令人心碎的日夜。夏晓晖的另一位也在食品科学系读研究生的朋友秦威说,在得知夏晓晖的病情后,她就立即打电话给夏的家人,随后她还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取得联系,来帮助夏家人尽快获得签证。秦威说,她给夏家打去电话,叫醒了他们,虽然有13个小时差,“但她的家人需要来到这里,我们也不知道夏晓晖还能有多长时间与我们在一起。”(chinesenewsnet.com)

中国留学生刘宝芳(译音)在宾州州立大学食品科学负责人的帮助下,给夏晓晖27岁的姐姐和一个姑姑订好了赴美机票。由于夏晓晖的人身保险中并不包括机票,这笔费用最后由该系承担。刘宝芳介绍说,夏晓晖的不幸已不是夏家遭遇的第一个悲剧。由于身患重病,她的母亲无法前来美国,她的父亲已在她12岁那年去世。她的姐夫也已患病多年,无法乘飞机来美国。(chinesenewsnet.com)

刘宝芳说,夏晓晖从来没有跟同学和朋友们说起过家中的不幸,这些都是她的姐姐来到学校后跟讲的。刘宝芳回忆说,夏晓晖一直都保持着乐观向上精神。她的实验搭档陈义回忆说,夏晓晖不断谈起在获得学位后回到中国去帮助她的母校,“她最想做的就是帮助她的母亲在北京买个房子。”(chinesenewsnet.com)

秦威介绍说,夏晓晖不仅是个努力工作的人,同时也热心于慈善,她经常到当地的教会去当义工。在今年教会庆祝中国新年时,她站在门口收了一整夜的票,因为她只想让每个参加庆祝人都能享受节目的快乐。(chinesenewsnet.com)

在去年夏天发现自己已被宾州州立大学接受后,夏晓晖在网上查到了中国研究生卢楠的电子信箱的地址,并与她进行了联系。卢楠回忆说,“她当时告诉我,她是如何的激动,她感觉到自己的一半已经在宾州州立大学,即使当时她还人在中国。她说她相信她的生活会在这里变得更加美好。”(chinesenewsnet.com)

在2月18日举行的悼念仪式上,食品科学系顾问克纳拜尔(Steve Knabel)说,从某些方面讲,他好象已变成夏晓晖的第二个父亲,“在我心里,她真的是一个无价之宝,我将会尽力为这个家庭去做一切。”克纳拜尔停顿一会儿,接着又回忆起夏晓晖初到宾州州立大学的情景,他说她当时很是怕他。“当她发现我还可以后,她就会带着一长串的问题来找我,我们就会花掉很长时间来讨论这些问题,”克纳拜尔说。(chinesenewsnet.com)

夏晓晖未留学美国前就在网上认识的校友卢楠,在悼念仪式上说,在失去这位好友后,“我感觉到我好象失去了自己的一半,她已成为我的一位亲爱的朋友,就象我们的家庭一部分。”最后一个在悼念仪式上发言人的中国留学生刘宝芳说,虽然夏晓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会被永远记住,“她的热情、她的善良、乐观和同情,将会永远与我们在一起”,“我相信,此时她正与我们微笑着。”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民意调查  


    胡锦涛访美,中美关系将如何?
友好  对抗  亦敌亦友

查看民调结果  


   即时新闻 >>


特稿:肇事者应向中国留学生家人道歉
在危险中挣钱攒钱:在以色列赚钱的中国..
马德里查封70华人商店逾200商铺被勒令..
多维现场:纽约华人响应五一大罢工
达赖喇嘛抵阿根廷访问继续南美行
温哥华将建立北美规模最大的汉语教材辐..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邀请中国摄影大师和国..
大华府地区湖南同乡会将举行十年庆典
大马歌手光良情牵全球华人
由所罗门安全返乡:平安回到祖国 心终..
伦敦最大华人聚居地区长将卸任 吁华人..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与中国劳工代表共庆五..
油价爆涨频接罚单 纽约华人小巴业者叹..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将继续帮助华裔血癌..
所罗门最豪华酒店被烧毁 华人老板称"不..
魏京生会见美主管人权等事务助理国务卿..
温哥华一中餐馆遭劫食客1死1重伤 警方..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2 16:59
标题: Charlie Z. Song's Comments: what a tragedy!!!!!!!!!!!!!!!!!!!!!!!!!!!!!!!
1. whose fault: 宾州州立大学25岁中国女留学生夏晓晖
2. 肇事者应向中国留学生家人道歉????? NO.
3. WHY? Because if so, then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law,  肇事者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at car accident, that is, all things related to that accident, including support 夏晓晖 and her
family financially! A LOT OF MONEY!!! most likely tens of thousands or much much more!!!!!!
the key thing here is: 肇事者 absolutely no wrong! If Bill Gates is the 肇事者, Bill i think he
won't appologize for that accident!!! most lilkly Bill will be responsible to provide MONEY, a lot
of money, like tens of millions or much much more!!!!BUT, SURELY AND DEFINIELY BILL GATES
WON'T APPOLOGIZE FOR THE ACCIDENT BECAUSE 夏晓晖 IS TOTALLY WRONG!!!
THIS IS ONE OF THE DIFFIFF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5 08:00
鲍威尔谈胡锦涛访美:中国崛起对世界是个机会

--------------------------------------------------------------------------------

  
http://www.backchina.com 倍可亲 京港台时间:05/04 09:16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


  
【倍可亲网讯】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发展对世界是机遇(记者专访)

  退休后的鲍威尔将自己的办公室选在华盛顿南郊的亚利山德里亚小镇上。日前,鲍威尔欣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一见记者便紧紧握手,并用中文讲了一句“你好”。

  鲍威尔腰板挺直,动作敏捷,看不出他今年已有69岁了。

  落座后,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谈到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鲍威尔说,这无疑是一次很重要的访问。两个大国的元首经常会面并交流看法,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不应期望每次峰会都要达成一个历史性协议。美中领导人就两国及全球经贸、政治、安全与反恐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交换看法,推动合作,这难道还不重要吗?鲍威尔说,在他任国务卿期间,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是敌对者,竞争者,还是合作伙伴?他就对他们说,不要将这个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为一个词语。这是世界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双方在很多领域里有着一致看法和广泛合作;而在另一些领域里则存在着不同意见与观点分歧,这很正常。因此,胡主席能与布什总统经常会面,坐下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探讨分歧,推动合作就非常必要了。

  针对美国有些人将中国看成威胁,鲍威尔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来说,基本上是个机会,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个重要的国家,正在兴起,军事上也正在现代化。它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寻求更大的政治发言权,这未必就意味着是个威胁。一个国家强大了,自然就会增加其影响力,这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如果中国能在军事建设方面增加透明度,讲明意图,那将有助于减轻华盛顿和一些国家的关切,让他们放心:中国的崛起是个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意进行和平竞争,而不是想进行军事威慑。我认为,美国的评论家们更关注的问题是美中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要求必须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他们也认为,中国的货币应该进行浮动,有所升值。所以美国目前辩论主题是两国的经贸问题,而不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从我第一次访华以来,以我与中国接触35年的经验来说,中国正在以经济大国的身份走向国际舞台,同时寻求与其相称的政治影响。

  不过鲍威尔承认,近来美中间发生了一系列贸易磨擦,两国关系正承受着一些国内政治压力。但总的来说,他认为两国关系还是良好的,两国正在双方达成一致的领域里扩大合作;同时在有分歧的领域也能进行坦率的讨论,因为两国关系已经成熟到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讨论分歧了。

  对于美国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鲍威尔说,他不认为单单是人民币升值就能解决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不过他说,美国方面认为,对此应该有所作为。他解释说,任何同美国有着贸易关系的国家,都会与美国产生某方面的贸易磨擦,比如美国同邻国加拿大就在木材贸易和疯牛病问题上存在很大争执,眼前的例子是微软同欧盟的争端,而波音与空客更一直在争论不休。美国也一直在指责法国的农业补贴。所以,有贸易就会有争端,要想不发生争执,除非停止一切贸易。美中贸易的95%都在正常进行,争端只占2%—3%罢了。我们两国人民正在共享两国贸易增加所带来的好处与实惠。

  鲍威尔说,贸易逆差在美国引发了忧虑,人们担心中国成为一个新的竞争者,会夺走他们的饭碗。因此有些政客们就见机行事,提出某些制裁要求。但要看到,他们的要求并没有成为法律,因为更多的议员认为,制裁与加税等都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好办法。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让我们两国的商务部长、财政部长们坐下来磋商,找到解决途径。因此中方不必对此做出过度反应,美国就是这样的社会,对什么事都非要来一场大辩论不可。

  谈及布什总统第二任期的对外政策调整,鲍卿尔说,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一贯的:美国政府了解海?#123;两岸中国人的情感,一直坚定地奉行基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也要履行《与台湾关系法》中的责任。这一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是有免疫力的。至于陈水扁宣布“废统”,鲍威尔说,不管美国政府当时的反应是温和还是强硬,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会鼓励“台独”,因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明确、坚定而一贯的,而“台独”行径与美国的这一政策背道而驰,因此不可能得到美国的支持。

  回顾4年的国务卿生涯,鲍威尔最高兴的是他帮助改善并稳定了美中关系。他说:“在布什总统的领导下,作为国务卿,我一直与中国的同事们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致力于美中关系的改善。”

来源: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6-05-04/89179.html
鲍威尔谈胡锦涛访美:中国崛起对世界是个机会 。




                  


 相关最新热门文章  倍可亲推荐电子商务
真实记录: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是这样结婚的(组图)
“这城市里的石头还能唱歌啊” 8旬老太首进省城
图文报道:“中国死海”漂浮 2万游客水中肉搏
两名清华学生在云南香格里拉车祸中死亡? 纯属误传!
湖北红安纪行:两位中国国家主席的家乡悄然变样
云南车祸身亡 北大女生至少能获40万死亡赔偿
央视记者在长沙遭群殴 撒贝宁亲历直呼没想到(组图)
黄金周国内景点人潮成"粥" 密度之高让人惊(组图)
中国房地产就是个血腥的斗牛场 你我的悲哀!
吵起来了!重庆:要炸长江大桥 南京:再用50年
“送给政界人士的礼品”黄金书被彻底封杀(图)
一个公开的秘密:温总理坐的汽车爱“拐弯”
6万多游客挤爆山西乔家大院 1天收入150多万(组图)
太惨了!22岁北大女生叶坚颖遇难 清华男友受伤
北大清华学生云南车祸遇难 客车坠百米悬崖(组图)
大陆:真无耻!记者竟这样采访“人乳宴”?(图)
亚洲第一高人第一胖哥联手 闹翻重庆动物园(组图)
是真有钱!别墅价值2.5亿 中国5年后奢华冠全球?
中国国家计生委主任:到2005年底 少生四亿多人
两名北大一名清华学生死亡 云南旅游客车滚落深谷

1.中国签证; 中国护照延期. 方便可靠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7 17:06
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ZT)


送交者: lotus_eater 2006年5月05日17:41:54 于 [茗香茶语]http://www.bbsland.com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这句话听起来,很没有道理,但千真万确,
这句话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妇,多少家庭用多少岁月,多少辛酸,多少爱恨,多少是非,多少对错,在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混乱中,梳理出来的一个最后结论.
当夫妇之间开始据理力争时,家里便开始布上阴影.
两人都会不自觉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
敌视对方,伤害对方,
最后只能两败俱伤,难以收拾.
多少夫妻,为了表面的一个“理”,
落得负心无情.
他们不知道,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不是算帐的地方.
那么,何为“家”,家是什么地方?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家该是讲爱的地方.
爱一时很容易,
爱一生一世却不容易,
这里面有许多妙处需要我们去总结和体会.

婚姻是个空盒子,
你必须往里面放东西,
才能取回你要的东西;
你放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
很多人结婚时,对婚姻有许多期盼,
期盼从中可以得到富贵,藉慰,爱情,宁静,快乐,健康,
其实婚姻开始的时候,
只是一个空盒子.
走到一起的两个人,
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
去给,去爱,彼此侍奉,彼此讚赏,
日后,那个空盒子才会日渐丰富起来.
空盒子最先该放的应该是“思念”,
思念是一种使我们刻骨铭心的东西.
它是两个人有了肯定,有了情感,
然后进而关怀,进而疼爱的一种情绪.
“思念”是疲惫时通向家里的一条小路,
是寒冷冬夜里的一股暖意,
是匆忙推开家门后扑面而来家饭香....
空盒子里还要放进“艺术”,婚姻生活中的艺术.
在婚姻生活中,
需要讲艺术的地方无处不在,
生气有艺术,吵架有艺术.
有一对夫妇含辛茹苦养育了五个孩子,
其中之艰难,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
一天,夫妻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吵起来,
越吵越厉害,眼看不可收拾了,妻子突然说:
等一下,我要去生孩子了.
这句话,就是吵架的艺术.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11 09:49
(图文)布什要求弟弟考虑竞选总统的问题

--------------------------------------------------------------------------------

万维读者网    2006-05-10 17:34:49



布什家族已经有了两位总统,美国是否会出现第三个布什总统?5月10日,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他认为自己的弟弟、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未来也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并称已经要求杰布·布什考虑竞选总统的问题。

  据美联社报道,此前杰布·布什曾经多次表示,他不会成为2008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这并不能阻碍他的家人鼓励他有朝一日参加总统选举。他的哥哥、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日前在接受佛罗里达州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看到杰布未来某个时候能够参加总统竞选,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打算,但我相信杰布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

  现年53岁的杰布·布什将在明年1月结束他的第二个州长任期,同自己的哥哥相比,杰布·布什目前拥有着他的哥哥所没有的一个优势。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杰布·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民意支持率为55%,而布什总统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31%的历史最低点。

  他们的父亲老布什也表达了希望小儿子参加竞选的愿望。这位前总统去年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采访时说,他希望杰布未来有一天能够参加竞选,并认为杰布在总统的位置上将干得非常好。而当时杰布·布什在听到父亲的评论时只是报以一笑,并摇头否认自己要参加竞选。 



杰布·布什(右)同哥哥在一起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19 12:57
四十年前的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了一个《中国:)中央委员会通知》,史称《五一六通知》。这个通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发动的文革的开端。对于《五一六通知》发表四十周年,中国官方媒体默不作声,而海外媒体大作文章。

*毛泽东危言卷巨澜*

《五一六通知》后来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的时候,用黑体字标出了毛泽东亲自加上的一段话,表明了他发动文革的目的。

他写道:“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任,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份注意这一点。”

中国从此开始了一场几乎把整个国家带向崩溃的十年浩劫。

*40年后依然冷处理*

今年正好是文革爆发四十周年,文革结束三十周年,中国会举行什么样的纪念活动呢?

记者用中国最流行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来搜索有关“纪念文革四十周年”这几个关键词,得到的结果是:“抱歉,没有找到与‘文革四十年’相关的新闻内容。”

这个搜索结果并不奇怪。与海外研究中国文革的“热火朝天”相比,中国大陆是“冷若冰霜”。中国大陆对文革研究以及文革四十周年纪念的冷处理原因何在呢?从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高级官员在回答海外记者问到有关文革话题时的回答可看出端倪。

*知识界欲反思 官员说往前看*

据路透社、香港星岛日报等媒体报导,今年两会期间,有近五十名来自知识界的政协代表呼吁政府建立文革纪念馆,公开一些不为人知的文革史料。

媒体记者问参加两会分组讨论的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说,由于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有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欲举行纪念活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对此,孙家正回答道:“我不知道有这个活动,对于文革也好,很多历史问题也好,已经有一些很明确的结论了,而且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团结全民族的伟大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要鼓励往前看。”

被问及官方是否不举办纪念活动,他肯定地说:“不会,这个已有结论。”

*政协代表联署 知其不可而为之*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导说,今年召开两会的过程中,作家张贤亮、赵丽宏和杨匡满等四十来名来自知识界的政协代表联署提案,要求中国将筹建文化大革命博物馆提上议事日程,反思这段惨痛的历史。

张贤亮表示,中国从来没有报导过文革的具体细节,也没有真正面对这段历史给中国带来的伤痛和损失。尽管对文革展开批判和谴责,但文革给社会以及人的精神留下的烙印却没有完全被清除。他认为,目前的很多社会矛盾以及政府处理这些矛盾的方式仍然受到文革阴影的影响。

赵丽宏在他的“两会博客”中写道:“建立文革博物馆,决不是为了怀旧,更不是为了展览中国的耻辱,而是为了记取历史,以史为鉴,提醒后人,免蹈复辙,为了翻过黑暗的一页,走向光明,走向中华民族的昌明兴盛。”

张贤亮曾经被打成右派在宁夏劳改。他在平反之后写出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属于中国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但是,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有深刻了解的作家张贤亮知道,他的建议很难得到政府响应。

明知不可行而行之,背后的动机何在呢?海外媒体报导张贤亮的话说,他认为,他和其他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做法可以向政府表明,继续对文革历史保持沉默的做法,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反对。

*官方维护形象*

据星岛日报报导,参与联署的全国政协委员舒乙等人也对议案得到落实不乐观,因为纪念文革就涉及到毛泽东的形像,而毛泽东的形像又与中共的形像紧密相连。

就连两会期间发生的委员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新闻,中国官方的媒体也没有作任何报导。和中国国内媒体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媒体纷纷出版专刊、专著、讨论会,对四十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浩劫进行分析研究和回顾。

*港刊批毛论史*

香港《动向》杂志5月号发表专栏,讨论文革的方方面面。 动向杂志的编辑在这组和文革有关的文章前发表编者按指出:文革“是祸国殃民、摧毁人类文明的犯罪行为,其罪魁祸首毛泽东是应该像南斯拉夫大独裁者米洛舍维奇一样受到国际法庭审判和定罪的。”

香港《争鸣》杂志发表东方龙的文章,分析中共中央的《五一六通知》,认为五一六通知是毛泽东熟读《资治通鉴》等帝王术,阴谋、阳谋并用的大表演。

文章指出,首先,毛泽东袭用了中国历史上帝王对敌斗争,采取大行动前的规律,就是:欲举文事,必有武备。在五一六通知的前一年,毛泽东就发动了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运动,先声夺人,有意识地抬高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争鸣杂志的这篇文章接着回顾了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前中国军方一系列异动。在五一六通知发布前的二月份,毛泽东将北京原驻军派到外地拉练;紧接着,将王牌机械化部队三十八军,从东北调到北京城内外驻防;同时,他以开会为名,在上海诱捕了掌握全国治安军警实权的罗瑞卿。他甚至撤换了彭真等人的门卫,使他们实际上已经被软禁。

*毛式专制+暴民政治*

香港争鸣杂志的文章还指出,除了阴谋之外,毛在五一六通知中,又耍弄了另一个常用的阳谋,这就是:先戴帽子、定罪名,然后量身定做,搜罗罪行。随心所欲加以诬陷。于是,通知中所点的“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和正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等等帽子满天飞,造成人人自危,时时刻刻、处处事事,都被包围在红色恐怖之中。

争鸣杂志的文章还指出:五一六通知中还提倡阶级斗争,暴民政治。红卫兵和造反派随意揪人斗人,陷人于罪,动辄拳棒相向、到处血肉横飞,践踏人的尊严,发展到极端,导致许多文化名人自杀,夫妻同赴黄泉,许多将帅被活活整死。

争鸣杂志文章最后对五一六通知总结说:文革运动是一场拌杂着中国人的鲜血和生命的运动,毛泽东五一六通知所造成的罪恶罄竹难书。

*金钟:清算文革会动摇专政*

香港著名政论家金钟在中国文革四十周年前夕写文章对如何纪念文革提出一个建议。他提议大家都不要再用“文化大革命”或者“文化革命”这样官方的说法,而直称“文革”。

金钟说:鉴于俄罗斯有“古拉格”Gulag ,犹太人有“大屠杀”Holocaust ,而中国“劳改”Laogai 一词也列入牛津大辞典,让世界知道中国的悲剧。我们不妨提议,将“文革”Wenge 一词循例办理,以纪国耻,以醒后人。

金钟对中国政府不准中国民众在网络上谈文革,不准中国知识界纪念文革表示极大的愤慨。

他表示,文革中出生的中国人,今天已经三十多岁了。他们今天完全不能想像他们的父辈们是怎样从那场浩劫中活过来。而:)以强有力的手段切断历史,不让国民从自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主要原因在于文革的罪恶实在是史无前例,清算这段历史,便要动摇他们一党专政的权力合法性。

金钟在文章中最后感叹道:文革把中国蹂躏到如此黑暗、如此野蛮、如此悲惨的田地,可谓空前而绝后,不仅我们愤慨不已,列祖列宗也为之蒙羞!金钟还指出,今日中国之种种丑行恶状,仍然是文革遗风的影响所致。

*争鸣:抓机遇挖祸根防动乱*

香港争鸣杂志五月号还为中共发动文革四十周年发表社论,呼吁胡锦涛抓住历史机遇。

社论说,引发十年动乱的因素一是消灭自由的独裁暴政,二是使人无以为生的普遍贫穷。文革使之更加恶化。

社论说,邓小平主导的三中全会得到人民拥护并成为当代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就因为全会决定停止执行毛主义路线而对政治经济全面改革。这是要挖掉阻碍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两个祸根。

社论说,邓小平挖了一个祸根,留下一个祸根:只改经济,把经济搞活,使人民能活下去,而不致造反。但他不改政治,并用搞活经济所创造的财富来加强独裁统治。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很快,但政治腐败发展更快,社会矛盾比以往更尖锐,有些评论说,现在引发动乱的能量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29 17:32
(图文)克林顿60大寿将至 新绯闻女友成焦点  

--------------------------------------------------------------------------------
  
万维读者网    2006-05-28 20:22:27


  
   


克林顿绯闻女友贝琳达。


  据中国日报报道 今年8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将迎来60岁生日,而他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替他张罗生日庆祝会了。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8日报道,克林顿的朋友计划今年8月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为克林顿举行一场盛大的生日庆祝会,届时将邀请许多王室成员和国家元首等名流参加。44年前,麦迪逊花园广场曾上演过玛丽莲·梦露为肯尼迪总统献唱的一幕。今年克林顿的生日会是否也会出现这样一位金发女郎呢?

  如果真有这么一位金发女郎,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克林顿的绯闻女友、亿万富翁之女贝琳达·施特罗那赫。这位金发美女还是加拿大政坛的风云人物,据说她从政正是受到了克林顿的鼓励。

  《星期日泰晤士报》分析说,如果贝琳达在克林顿的生日会现身,将无疑是一个让媒体趋之若鹜的消息。如果她拒绝出席,人们又会猜测她也许是不想让希拉里尴尬。

  《纽约时报》5月2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克林顿夫妇的婚姻问题进行了调查。文章称,克林顿很可能成为希拉里宣布竞选美国总统的最大障碍。

  因此,如果历史重演,今年8月真的会有一位金发女子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为前总统克林顿唱上一曲“生日快乐”,民主党人希望这名女子是希拉里,而不是酷似年轻时希拉里的贝琳达。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5-31 19:26
美国传媒:布什夫妇曾闹分居 劳拉可能整容弥裂痕
DWNEWS.COM-- 2006年5月31日9:18:10(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推荐网站
注册免费实习账户,外汇交易立即起步!
骨质疏松、关节疼痛如何形成的?
如何用信用卡赚取免费机票
左邻右舍变亡命鸳鸯走上人生不归路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综合消息,美国传媒近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和第一夫人劳拉的29年婚姻已经破裂。据悉两人之间的裂痕自去年9月以来越来越大,当时布什因处理飓风“卡特里娜”不力,政治生涯跌至低点,他不堪压力借酒消愁麻醉自己而无法自拔。夫妇俩因此多次争吵,劳拉在屡劝无效下,一度向布什发出最后通牒,说如果他再喝,她就会离他而去,结束29年的婚姻。 (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据透露,目前布什和劳拉已很少交谈,在白宫内形同陌路,各自分开居住,晚上也分床而睡。据布什夫妇一名长期朋友透露:“在公开场合或者摄像机面前,两人总会做出亲热的样子。但一旦摄像机关掉,他们就会冷面相对。实际上,两人的关系已经破裂。” (chinesenewsnet.com)

   除了酗酒之外,另一导火线是布什母亲芭芭拉。由于芭芭拉经常干涉他们,劳拉因而深感不快。据密友透露:“芭芭拉总爱在儿子的事上指指点点,又经常将劳拉与她当年做‘第一夫人’时相比,令劳拉非常生气。而每当布什为母亲说好话,劳拉就更气恼。” (chinesenewsnet.com)

  为挽救婚姻,劳拉可谓想尽办法。据密友称,劳拉多次请求布什和她一起去见心理医生做婚姻咨询,但布什却不肯。甚至有人推测,绝望的劳拉可能采取了另一惊人举动,秘密整容让自己看来更年轻。一名资深整容专家对比劳拉的近照和旧照后发现,她近来的脸部显得似乎更加紧绷光滑,原先松弛的眼袋和鱼尾纹也减了不少。专家认为:“她最近很可能曾做过拉面皮手术,试图以此挽救婚姻。”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5 17:50
美国民主是全球暴政


送交者: KDR 2006年6月04日08:10:16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决战]

如果中国可以象孙悟空那样喊一声“变”就变成美国那样的国家,经济强大、科技进步、人民富裕、清洁优美、生存有保障,那么,你是否愿意呢?我将回答“我愿意”。换句话说,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个实力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讲究世界大同,平等、自由、博爱。而我呢?主张实力第一。

和演分子要问了“这么说,你欣赏美国的制度了”,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了,的确,我认为美国是个很厉害的国家。如果中国是孙悟空,也可以变成美国。但问题是中国不是美国,中国也不能吹口仙气变成美国。我还想变成姚明、乔丹、施瓦辛格、比尔盖茨呢,问题是能变成吗?如果我能变成,世界上到处都是这些名人大佬富豪了。

投降派、西化派、反华派有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幼稚愚蠢,他们以为国家要发展必须模仿美国,模仿便能进步,这是胡扯淡。无论国家、社会、人民要进步,就要拿来、撕裂、磨碎、消化,吸收、整合、扬弃、创新,只有模仿是贫乏无能的表现。没听说那位大师是模仿出来的。

即便为了进步,需要模仿一些,但也要讲究条件,样子象猪八戒,却去模仿小天鹅,自然不行,长的象孙悟空,却去模仿奥尼尔,也不行。本来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却去模仿美国的庞克头变态狂,没有必要。模仿不仅要讲条件,还要选择目标,为什么必须模仿美国呢?三皇五帝诸子百家也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只许模仿美国是专制主义。

美国的成功,有美国的条件,殖民主义、屠杀印第安人、贩卖和使用奴隶、全球卖军火大发战争财、全球输出高科技暴利、全球推行资本主义标准、全球资源掠夺、全球暴力输出等等条件是美国强大的基础,美国的发达归根到底是物质的原因和运动,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假民主,民主也许有点用,可以一起商讨如何图别人的财害他人的命。

美国的确成功,但美国的成功是世界的灾难,是东欧、西亚、东南亚、非洲、南美洲、中美洲的灾难,美国的成功是建立在世界灾难基础上的成功,美国的民主是美国资产阶级强盗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的民主,这种民主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民主。这种民主实际上是反社会、反人类、反良知的全球暴政。

尽管,美国的民主可能部分地包含了普通美国人,但,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在全球化的世界上,普通的美国人就是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美国人与美国政府一起耍流氓强盗全世界。或许美国内部仍然分为剥削和被剥削两部分,但外部地整体地看,美国人都是世界的资产阶级,因为美国的大笨蛋,如汽车司机收入都比其它国家高几十倍。

为什么美国的大笨蛋收入那么高,因为民主吗?NO,因为暴政,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人一起打劫全世界,把财富和资源都占有了,所以,美国富裕了,其它国家贫困了。美国资产阶级将打劫的成果分一些给普通美国人,美国人生活自然好于发展中国家,但这不是民主的结果而是暴政的结果。911也是有原因地,没有无辜者。

由于美国的这种内部民主即全球暴政,本身是非常残忍地,所以,还是不学的好。即使出于实用主义,打算学,也学不成,中国没有先行之利,没有殖民地可掠夺,没有战争财可发,而且,实际上已经有了美国这样一个暴政头子存在,美国也不会允许你学,伊朗要搞核武器,美国不是直跳吗?

如果全球暴政这个本质学不来,那么,所谓的内部民主也就学不来了,美国的民主是一起研究如何谋财害命,对象是其它国家。而你没有办法打劫其它国家,那么,一起研究图财害命还有什么用呢?这时候,资产阶级会把普通人民一脚踢开,把内部民主变成内部专政,一起研究如何瓜分、剥削、老百姓的钱财。

资本主义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国家强大,资产阶级会与普通百姓一起打劫世界,资产阶级充当老大,普通百姓充当马仔打手,美国就是案例。如果国家弱小,那么,对外打劫不成了,资产阶级就会抛弃民众,反向挖掘压榨老百姓,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搞美式民主,结果必然是菲律宾。

和演又说了“这么说,中国人不配搞民主了?”,不,中国人可以搞民主,但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搞资本主义,外加民主,结果必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中国的性质和条件要求中国必须搞人民民主专政,搞人民的民主,专资产阶级的政,当然,也必须专走资派和贪官污吏的政,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必须在:)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的原则下、在共产主义目标的指引下,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下,实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集中制,人民监督政府,政府为人民服务。基于这个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府应当加大普通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比例,比例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反对和演分子的舆论和政治攻势,在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论坛等各个方面清除和演分子攻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动言论,将宣传大选、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和分子清除出去。坚持与抗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个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我的观点和方法,反对派或许会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随时准备针对具体的现实作具体的分析],[如果“从群众中来”了,却没到“群众之中去”,你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列宁主义的革命和胜利那样离得开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充分利用了?毛泽东及其老一辈革命家们所进行的革命叫什么?叫民主革命]等等。

这样的观点有一些代表性,也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左派承认问题的存在,“的确有那么一些官员不干净,贪污腐败”,这是事实。但是,左右的分歧不是 “存在问题”而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原因是什么呢?左派人为腐败的原因是走资走私,放弃了群众路线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右派路线导致了问题。

相应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当是“恢复优秀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是如F网友那样“搞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搞出来搞下去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越搞越乱,越搞越砸。F网友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路线指责为过时的,自然是拿资本主义的时髦当真理了,真理在俄罗斯表现为什么呢?前100富豪占国家财富25%。

如果按照F网友的办法搞下去,南联盟的分裂,俄罗斯的车臣事件,菲律宾的恐怖分子,印度尼西亚的骚乱,印度的赤贫都会出现,或者官僚窃取人民财富,或者资本家窃取人民财富,那么一来F网友就满意了?F网友的金喇叭鼓吹的“新思维”又体现在哪里呢?决战认为剥削制度是一种腐朽堕落的制度,非但不新,而且腐臭不堪。

最后,总结并强调一下本文的重点:美国经济的确发达,但发达的真原因是全球掠夺,民主只是一个假原因,美国民主是全球暴政。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强盗的条件,如果模仿美国,结果就是俄罗斯和乌干达。中国政治的确需要改革,这就是往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方向上改,通过改革彻底遏制资本家和贪官污吏。





1.33美分:美国--中国优质电话卡,质优价廉,无任何隐含费用  

精彩电视剧,热门电影,流行音乐,实用生活指南,尽在易尚购物网!  

各地香烟--您挑选。鲜花,蛋糕,巧克力--远方问候。清晰电话卡--1.7分。最低价格--HomeRain.com  

新东方3980快译通- 独家授权使用新东方核心教材, 超强辞库, MP3式储存及播放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 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
所有跟贴:


也有一点道理哟。很想看看反方观点。 /无内容 - NoComment 6/05/2006 (0)
民主只是一个词语而已 /较短 - 东方亮 6/05/2006 (0)
哪个坟墓爬出来的哟, 满身铜锈气的无知文章 /无内容 - 潇石 6/04/2006 (0)
消消气,就是气死了,自杀了.中国还是朝着进步走 /无内容 - 注册笔名2 6/04/2006 (0)
不给有些人做奴才的环境看来是刺痛了一些人 /无内容 - 注册笔名2 6/04/2006 (0)
恨中国的改革吧,哈哈..把委屈全倒出来,会舒服点 /无内容 - 忙里偷闲 6/04/2006 (0)
"全球输出高科技暴利"说得好--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无内容 - paladin 6/04/2006 (0)
请解释一下几个人均收入更高的国家如瑞士是否更暴政? /无内容 - paladin 6/04/2006 (0)
good point /无内容 - ThinkAbout 6/04/2006 (0)
good paper!!!! /无内容 - km 6/04/2006 (0)
很有分析。中国要学美国,则必须全学。变成霸权帝国 /较短 - 莽民 6/04/2006 (6)
不赞成变成霸权帝国,我们不让别人欺侮,也不要去欺侮别人. /无内容 - peaceful 6/04/2006 (5)
自己是帝国,起码可以选择做个好帝国。 /较短 - 莽民 6/04/2006 (1)
同意 /无内容 - peaceful 6/04/2006 (0)
作为一个大国,你不欺负人,人就欺负你,这点都不懂 /较短 - TMAC 6/04/2006 (2)
有人欺侮法国吗(二战希特勒法西斯情况特殊,不能计算在内) /无内容 - peaceful 6/04/2006 (1)
还有加拿大,有人欺侮它吗? /无内容 - peaceful 6/04/2006 (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7 22:23
活在美国:留学第一节课 90%英文没听懂  

--------------------------------------------------------------------------------
  
万维读者网    2006-06-04 23:38:02


  
  工作人员径直把我带到正在讲台上准备下一堂课的老师跟前,把我的情况简略地交代一下,留下一句“Good Luck”就离开了。老师笑容满面地问了我一句话,我没反应过来;想让她再说一次,一时间竟想不到合适的词。她从我迷惑的表情看出了什么,放慢语速把之前的话重复了一次:你到美国多长时间?我老老实实:一个星期。她惊讶地“Wow”了一声,然后很和蔼地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关于这门课的英文要求会比其它science课程的英文水平要求高点,有很多paper要写,单词也难等等,问我是否真能应付得来。我忙点头:“I know,I know,Yes,yes。”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亚洲女孩走进来,直接把她手上的课程表拿给老师看。没听清她们的对话,但从老师的反应我猜到她也是第一天来上这门课的。由于她一直没怎么说话,我想她的英文也大概跟我一样不灵光吧。很奇怪地,我忽然有种“同病相怜”之感。

  这是个小班,连我们两个新人一共才九个学生。老师很抓紧时间,上课前惯例般简单介绍了我们俩就开始讲课了。我留意到当她介绍我,特别是说我 “from China”时,前排的学生一下子全部转过头来看着我。那眼神似乎包含着惊讶、诧异、好奇、笑意和一些其它什么我无法解释的东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极不自然地对新同学们咧嘴笑了笑以示礼貌后,我选在第二排坐下。那个亚洲女孩坐在我旁边,很确定她不是中国人,但没听清楚老师说她来自哪里。

  老实讲,这第一节课90%的英文我没听懂。老师讲的听不明白,更别说那些美国同学的发言了。一来自己听力还不好,二来很多单词不会,三是发现这个地方的人,特别是高中生讲话都特别快且咬字不清。这可苦了我了,无奈之下硬是抓支笔在手,摊开笔记本装模作样地记着。凭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条条公式,我连猜带蒙地知道大概在讲哪部分内容。

  更糟糕的是,这节课按照计划有一半时间是用来分组讨论。那不是我的死穴吗?!旁边新来的女孩很主动地加入了一组,老师于是把我安排进另外一组。我惊讶又带点沮丧地发现原来那个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英文,马上就投入与其他人的讨论中了……而我只能躲在一边翻着书,一种似乎被孤立的恐惧立刻笼罩着我 ——这可不像我一贯主动的作风。可是没有办法啊,谁叫我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没过呢!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12 09:09
外媒评价中国高考:以“残酷”闻名 像一场战争 新华网


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升学考试,又一次在中国上演并谢幕,光考生就950万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它肯定是中国目前最平等的竞争舞台,但历年来国内外对它的批评却极其尖锐。全世界了解和不了解中国的人都认为这样的高考太过分了,但没有一个人能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中国的现实下,除了这样的高考,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中国的高考太轰轰烈烈了,它从一个很特殊的角度,向世界展示着现代中国。

中国高考以“残酷”闻名

对中国高考的很多批评属于浅层的不理解,比如,很多外国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残酷”,因为这样激烈的竞争他们过去没见过。韩国庆熙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姜栽植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中国看过高考,简直就像一场‘战争’。”美联社6月7日挑了个极端负面的例子,描绘中国考生在高考前承受的巨大压力,标题触目惊心:《自杀:中国学生的压力标志》。

从委内瑞拉来北京留学的埃雷娜常听中国同学说起他们中学时的生活,觉得“太辛苦了”。在委内瑞拉,很多人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在同一所学校上的,中间不用升学考试。高中毕业后也有一个申请高校的全国性考试,但通常他们只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为这场考试做准备。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齐兹告诉记者,跟中国学生比起来,埃及学生太幸福了。他们没有高考制度,理论上任何一个中学生都可以上大学,只要通过在高中最后一学期的统一考试;如果通不过,还有三次补考机会,再不济也可以上比较差一些的大学。

据美国教育部官员介绍,美国也没有统一的高考,仅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水平测试SAT,这项考试在上中学时就可以参加,而且一年可以考7次,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寄送大学。在美国的SAT考场上,看不到像中国那样硝烟弥漫的紧张气氛。一位定居美国休斯敦的华裔母亲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的女儿参加SAT考试时,怎么报名,怎么准备,甚至她哪天参加了考试,“我这个做母亲的根本就不知道!”

但是,一位曾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并不觉得这样的差别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考试制度,压力大了固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压力与成绩往往是成正比的。论基础知识的功底,中国学生就总体而言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美英学生难以望其项背。至于委内瑞拉、埃及那样的国家,他们的学生水平更无法与中国学生相比。

英国教授评高考制度

还有一些批评是带有分析的,但分析的材料显然离中国的现实太远。英国工程院院士、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宋永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高考制度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

第一,一次统考定终身。他说,中国大学只按分数线取人。在英国高考分两次,而大学申请表上还有初中毕业会考的9门成绩,此外,还有学生自传,包括为什么对所选专业感兴趣,有什么业余经历等;另附老师的推荐信,这样可以较好地考核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

第二,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统一试卷,文、理科分别是3+X,科目设置太单一,无助于多种人才的培养。英国学生高考有很大的选择,一般从27门课中选出3门主课,再选2门不相关的副课。3门主课的组合很灵活,个别艺术类的甚至可以不选数学,选择IT、音乐、美术等。虽然每个学生只学3门,但集合起来,适应了不同学科广泛的专业需求,同时,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了重点培养。

第三,在填报志愿上,中国学生压力很大,因为如果第一志愿不保,就会差别很大。英国申请大学时可以报5—6个志愿,可能会同时接到好几所大学有条件录取的通知,学生再从中挑选。

这位教授的话不无道理,英国高等教育体制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不过,这些体制要搬来中国很困难,因为中国每年的考生也许是英国的几十倍,如今一场高考就需要动员全中国几乎所有的中学和大学教师力量来组织,如果要实施英国式的细致的录取程序,短期内并不现实。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19 15:04
张朝阳不应该占女人的便宜  

--------------------------------------------------------------------------------
  
万维读者网    作者: 杜奔放    2006-06-18 16:51:34


  
      在博客网上的秦涛女士的一篇文章,“张朝阳,欠我们的巨额非法所得何时吐出来?”文中说,“去年8月和今年2月,搜狐公司在我已经明确注明我的博客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的情况下,无视我的著作权,两次进行了非法转载。其中我的文章《数博客风流人物还看女人》被搜狐女人频道非法转载并扩展为专题,点击次数估计达到100万!为搜狐带来了巨额非法所得。3月15日,我向北京海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来搜狐主动要求与我达成和解,签订了和解协议。当时我本着尊重双方的态度,同意了和解并进行了撤诉。但是,直至此时,搜狐居然并没有执行这一协议。而是采取了各种令人震惊的不诚信手段,用草根的话说,耍赖。”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屡屡会发生这样有法不依的问题,而且,作奸犯科者竟然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公司老板还是在美国最好的学校受过教育,拥有博士学位,竟然占一个女作者的便宜。

    在美国生活多年,我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一家公司敢如此嚣张,公然藐视法律。  

    我不禁思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美国人守法意识比中国人强呢?是美国人素质高吗?可是,张朝阳的素质不低啊?看来这不只是素质问题。而是执法的问题。

    公司都是唯利是图的,可是,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司法机关才非常警惕公司仗势欺人的行为。对于不自觉遵守法律的公司,除了正常的赔偿之外,还会有惩罚性赔偿,本来只需赔几千元的官司,可以要求耍赖的公司赔偿上千万。

  不信?有一个真实故事。一个老太婆在麦当劳买咖啡,因为咖啡太热,被烫伤了。老太婆要求麦当劳赔偿医药费用,这是合理的要求,可是被麦当劳拒绝了。于是老太婆把麦当告上法庭。

  美国实行的是陪审员制度,陪审员是从公民中随机抽出来的。他们看到一个老太婆要费那么大的精力去,请律师,递诉状,与一个全世界前五百强的的公司打官司,索要几千元的赔偿,而这几千元的赔偿对麦当劳是九牛一毛。他们对麦当劳的行为非常气愤,觉得不能这么便宜了它,于是判麦当劳必须赔偿老太婆一千多万的精神损失费。      

  中国讲求公正,所以很不理解,只是被小小的烫伤就要赔一千万,这太违背常理了,这是不是把法律当儿戏?既然老太太当初只要医药费,就判给她医药费好了,惩罚的轻重应该与过失的大小相对应的,为什么还要麦当劳要支付惩罚性赔偿呢?

    其实,这是美国社会的聪明之处。通常情况下,确实是小过失,小惩罚,大过失,大惩罚。可是,有时候,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为了给耍赖者送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很有必要违背常理地去做。正因为要求麦当劳的赔偿数额巨大,这样的判例就成了新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其实是为法律做了广告,让大公司都明白它们对必要在法律的框架里行事,以后不能再仗势欺人。

    要知道,美国有上亿的消费者,即使其中的百分之一受到大公司的欺负,花时间去打官司,也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虽然让麦当劳多付出了一千多万,省下来的社会成本是远远不止这个数额的。这样的违背常理,是大智慧。

    回到秦涛的案件,搜狐的想法是,我欠别人的钱,能拖就拖,拖不过去了再付,至少这其间的利息钱归自己了。拖到对方感到疲劳,不要了,那就更好了。因为中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的。

    不但搜狐这么想,很多大网站也会这么想,可是,如果一直这样,版权法就如同一纸空文,作者的创作就没有了积极性。因为不守版权法,中国的软件行业,没有出现一家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守版权法,中国也产生不了对世界有影响的作家。

    可是,怎么能让大家从学会守法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美国,对严重违法的公司加以巨额惩罚性的赔偿,可以从搜狐开始,为了让它不再拖欠作者的血汗钱,应该罚它赔秦涛几千万。

    疯狂的想法?一点也不。这不但是美国采用的方法,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商鞅就深谙此道。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搞改革,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商鞅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扛一根木头就给五十两黄金,你可能以后商鞅疯了。可是,这才是商鞅的过人之处。

  我们看看这件事对后来的影响。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商鞅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大家都自觉遵守,商鞅的变法取得了成功。

    花五十两黄金换来变法的成功,这钱花得值啊!在常理看来是荒唐的事情,在特定的情况下是非常合情理的做法。可是,在现代中国,有商鞅这样见识的人数是可耻的零。我劝天公重抖擞,再让商鞅样的人才重新降生到中国而不只是美国。

  重罚搜狐能唤醒中国大公司对法的重视,停止他们的侵权行为,使得作者能够把跟他们讨债的精力用到为社会创造价值上。

  如果重罚后,搜狐还是赖账怎么办?可以把它的公司封掉。什么公司都没有法大。(转自博客网)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20 08:30
王朔: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都变好了  

--------------------------------------------------------------------------------
  
万维读者网    作者: 王朔    2006-06-19 10:31:04


  
      美国是物质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丰富到大家都很糜烂的程度。因为我小时候一直处于物质生活很贫乏的年代,我很希望能够糜烂一下,之后再精神空虚。因为从小就精神空虚说穿了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家有一些美国兵用过的勺子,上面写着“美国陆军”和“USA”。我妈妈去抗美援朝打过仗,这东西是她带回来的。
      
  那些勺子质量非常好,都用的是非常好的钢,直到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们还曾经用这些勺子喂过好。而且,我母亲也曾经给我讲当年和美国人打仗的事情,讲自己吃美国罐头的感觉,这就给我一个“美国兵吃得特好”的印象。
      
  我去美国半年就回来了。我是因为要在纽约出书,因此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邀请。别外,当时我手头还握有一个斯坦福大学的邀请,我结果没好意思去大学,我觉得我也不配,因此我就到纽约把书出了,出的是英文版。至于斯坦福,我就没去。
      
  去了美国之后我就决定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去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和美国一些乱七八糟的城市,就是为了走走看看,这么做其实也就是为了将来能堵人家的嘴,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别人一说起哪儿哪儿,你说你去过,人家不会跟你多罗嗦了。
    
  在美国,我在纽约和洛杉矶呆的时间比较长,觉得这两个城市很不一样。
      
  洛杉矶这个城市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在洛杉矶,除了一些特别的色情场所之外,那里一到晚上天黑了之后,什么娱乐也没有,有时候我去一些美国内地城市,到了晚上八点多钟进城就找不到地方吃饭了,因为大家都睡觉了。
    
  而且美国人非常规矩,社会上非常井井有条,执法也很严,在国内我们都被人骂惯了,觉得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不友好,可是我到美国之后觉得在那里真是好到得老对周围人说“谢谢”了,因为我在美国遇到的很多情况是你去找人办事,人家还对你极为客气。但是我非常不喜欢美国人爱在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一条,因为我英语不好,他们一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一来,让我显得挺无理的。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那里也有安全感,原来我觉得美国的犯罪率很高,但其实那种犯罪率不太能侵害到你,纽约的地铁让人形容成罪恶之渊,一开始我到那里都不敢坐地铁,老是坐出租车。后来我晚上坐了一下地铁,觉得挺好的,而且我觉得自己在那里呆着别人还挺害怕我的,可能他们把我当成越南人了,这使得我大有安全感。我遇到的别外一件事情更能说明问题:有一天,我在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那里独自一人行走,那里的办公区,一到晚上就没人了。我看见对面有一个黑人走了过来,我有些心慌,但没想到他似乎也非常害怕我,我们两人隔着两个街口他就绕着走了,我当时正担心如果让我绕,我怕我会被绕丢了,想不到他先绕了。
    
  在美国生活,我可以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非要解释这个现象我只有用“理想社会”来做出说明,这个国家非常适合小市民生活,假如你不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你只想过一份踏实日子,你只想“我不侵犯别人,别人也别侵犯我”,那么美国是最好的地方。
      
  而且,那里的社会相对来讲是最公平的,公平到有时候你都不好意思的地步。比如,我在那里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说是加州的纳税家庭每年要负担非法移民一千多美元,比如负担他们的子女教育等等方面的开销,这事要是搁在别处,谁干呀?
    
  美国确实让人开眼界。过去的我等于是一个井底之蛙,起码对古典的东西方艺术了解得不太充分,我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整天东看西看,主要是想受些教育,我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文明,起码在雕塑和绘画上是这样,但是在美国的博物馆里看了一些中国以前的东西,一下子把我过去的想法打破了,我觉得那些东西还不错,和希腊的东西摆在一起比也不算太寒碜。
      
  在中国,我不太能够见到这些东西。偶尔见到一些张大千或者齐白石的画,但我认为那些东西不是很地道。
      
  说来说去,我在美国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如果是一个画家或者是音乐家,我也许在创作上出现不了障碍。纽约那个地方有十几万诗人、十几万音乐家、十几万作家、十几万演员,也就是说有几十万艺术家群居在一起,之所以聚集在那里是因为那里对人没有压迫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所有东西都是可能被艺术化的。到美国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精神上的彻底自由,但是我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中文小说的,是依赖文字吃饭的这样的人呆在美国会有点麻烦。
    
  美国的中文是一个非常杂的东西,是被台湾国语化了的中文。我倒是在那里曾经想过写一个比较长的东西,反正在那里住着也没人来打扰你,谁未经准许进了你家家门你不是都可以对他开枪吗?但是如果我在那里不看中文的东西,我的中文本身就不活跃,慢慢地,中文水平就会下降;但如果我看中文的东西,那里那些非常杂的台湾中文就会慢慢地让我的语言背景做出改变,这样,我写出来的东西让中国大陆读者看起来就有隔膜感,起码会认为写的“不是我们这里的事儿”。

    我到美国之后因为英语不行,就去和大量的中国人接触,这些人很多都是我过去在国内就认识的,或者在国内有过一面之交的,其中甚至包括了我的一失踪了的中学同学,见了这么多人,我总的感觉是这么多年没见面,这些哥们全到美国来了。
    
  我觉得中国最近几年在人才问题方面有些上吐下泄,好多人都被泄在美国了。美国就好比一个大便盆,什么都接着。
      
  我认识的一些作家现在也在美国生活,我个人认为他们在美国基本上都没有写出更好的东西,我感觉他们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我所认识的作家阿城,他在美国为了保持自己文字的纯洁性,在那里呆了八年也坚持不学英语,他的这个努力还算好,但是也有点过分艰辛了。而有的作家在美国干脆就干起别的事情了。
    
  在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人到了美国之后都变好了,变得都守法了。我认识几个在国内都是坏人的人到美国生活之后都变得非常老实。我才一到美国,朋友就告诉我“你可千万别犯法,你在美国犯法算是倒了大霉了,会记你一辈子,到哪儿都跑不了”。大家都这么专门提醒我,就好像我在中国就是以犯法为生似的。我后来想,可能大家把每一个刚从大陆来的人都当成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了,觉得必须叮嘱一番,我想他们其实也想要你知道,在美国犯法之后,你别想“托人帮忙”。
      
  但是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如果那么老实、那么循规蹈矩其实也不行,这是让我很畏惧的地方,在中国,一个人有时候闹得无法无天其实有助于打开思路,这个原因使得我不想过早地变成一个好人,当然,我想我老了以后还是要变成一个好人的,变成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到美国后我开始明白,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呆着其实非常矛盾。
      
  第一,我太老,四十岁年纪的人已经不可能重新开始新生活了,假如我去美国的时候是十八岁,哪怕是二十多岁,我都可以把自己周围弄干净了,甚至可能会觉得拿中文写作都没意思了。真的,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人,彻底变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了。但这对我来说已经不太可能了。
    
  第二,我又太年轻,如果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反而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在那养老了。因为美国的生活品质是有目共睹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安全,没有人来打家劫舍,也肯定没有外星人入侵,人老了可以死在自己家的床上,这一点问题一定不大。
      
  当然,我也还有一些自尊心,对于我到美国生活这件事情,我一直这样比喻;你到人家家里来住就他妈够腆着脸的了,然后你再跟人家抢着干活,比如说抢着到餐馆打工之类的,这就不太合适了。(而且我也干不动。)从小,我家里的大人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别吃、别人的东西别拿。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出版社也曾经把我介绍给《花花公子》这些杂志去写小说,我用中文写,他们翻译,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些写剧本一类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对《花花公子》这类的杂志我这次也有一些新认识。我曾经从自己过去写的《玩的就是心跳》中摘了一些片段,想登在《花花公子》上,其实也就为了我的书能在美国更好地发行,但是稿子后来被对方给退了,理由是“太黄色”。他们可能忌讳里面出现了一点乱伦的关系,这样我才知道《花花公子》这样的美国杂志,其实反映的是非常严肃的人的需要和欲望,不像美国青年刊物那样有病态的东西。
      
  相比之下,我显得粗鄙。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21 08:26
一首宋词让毛泽东突然痛哭流涕

--------------------------------------------------------------------------------

佚名



1975年夏天,毛泽东在病榻上读到一首宋人的词,突然大哭起来,可谓是涕泪横流,不能自抑。医护人员急忙询问原因,才知道他只所以痛哭,是因为读到南宋文学家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

词曰: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有学者解释说:毛主席联想到,如果北方的邻国入侵我国,中国北部的大片领土沦入敌手,那末,今日的中国也将出现南宋那样的情景。北方已是“河洛腥膻无际”,而南方的妥协投降派却只想划江自守,偏安一隅,表面上还装一付英雄模样。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啊。毛主席时已年老力衰,终有如陈亮在这首词里表现的那种不畏强敌、长驱破贼的英雄气概,也是力不从心了。

事实上,以上的解释只是从词的本意来揣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来分析他痛哭流涕的原因。这样的解释多少也有些道理,但让人感觉有许多牵强。

毛泽东只所以为陈亮的词痛哭,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安全担心,更与他的身体状况和当时的处境有关。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此时的毛泽东因患有多种疾病,已是病入膏肓。当他回首往事时,不禁悲从中来。想当年,他铁马金戈,与蒋介石逐鹿中原,烽烟散尽,笑到最后的是他毛泽东。现如今,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将近十年,当年曾经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战友们,被整死的整死,被发配的发配,就是他的亲信们,也与他同床异梦。环顾四周,除了他的铁杆夫人江青之外,就剩下了那几个不争气的酸文人。

毛泽东预感到,他曾经为之自豪的文化大革命,在他离世后就会烟消云散了。而那个被他赶到台湾岛的蒋介石,也已经从丧家之犬的困境中走了出来,虽然偏安一隅,却也雄心勃勃,整日里叫嚣要反攻大陆。而这两件未竟的大事,很可能会随着他生命的终结而终结。想到此,怎不使他老泪纵横。

毛泽东是位熟读中国历史的农民英雄,在他的晚年,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确定自已所开创事业的继承人,如何进行交接班。他曾经无限忧伤地对自已的亲信说,搞不好,就要在腥风血雨中交接了。

毛泽东已经认识到,尽管自已是一位让中国社会改变历史航向的大英雄,可以让江河改道,让高山俯首,但任何人都抗拒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在他身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有可能被中止,中国有可能“资本主义复辟”。这真是“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啊!

毛泽东的痛哭是一个末路英雄的真情流露,是一个垂暮之人在苦撑危局时的感情煎熬。毛泽东的哭声,是为一个旧时代送行,同时,又在为一个新时代催生。

事实上,在他逝世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佐证了他思考问题的正确性。就在他离开人世的一个月后,他的战友和妻子就被逮捕入狱;两年后,被他钦定的反革命巨案“四五天安门事件”就得以平反;三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召开。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一只脚就走出了毛泽东时代的阴影,走进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新时代。 (文史纵横)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23 04:25
中国传统和海外华人 ── 献给我的父亲赵锡成


送交者: 东方即白 2006年6月20日13:24:50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献给我的父亲赵锡成

作者:赵小兰


  6月18日是父亲节,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写下此篇献给父亲赵锡成的感人文章,感谢父亲在其成长路上的奉献与爱。赵小兰的字字句句,当是无数第一代移民子弟的心声,感谢父母为了子女,在新国度的努力与付出,在生活中的谆谆教导,带领儿女在此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中坚。衷心祝福每一位父亲:父亲节快乐!

  近一个世纪前,在杜德(Sonora Dodd)夫人的倡导下,华盛顿州举行了全世界第一个父亲节,那是伟大的父亲们的节日。这天,父亲们将得到热爱他们的子女们的感激和祝福,为他们的奉献,为他们的无私,为他们的坚强,为他们的爱心,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耀。

  梦开始的地方

  2005年5月14日晚,美丽的艾利斯岛见证了一个历史的时刻,那是父亲和我共同站在领奖台上接受“艾利斯岛移民荣誉奖”。我紧靠在父亲身边,感到无比荣幸的同时,更感到由衷的自豪,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看着他那欣慰的笑容,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敬意。是他,在44年前,带领我们全家踏上了这块能够创造神奇的土地。这里虽处处充满挑战与艰辛,但我们跟随着父亲,勇敢地开始寻找我们的“美国梦”。

  1961年7月,妈妈独自带着八岁的我、五岁的大妹和牙牙学语的二妹,乘夜车去台湾高雄,再搭乘招商局的货轮,穿越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与大海星辰为伴,在海上整整漂泊了一个多月,终于抵达美国的东大门艾利斯岛。

  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母女四人来说,其中的艰难自不言而喻,但与父亲团聚的喜悦把一切苦涩都代替了。我们高兴地围绕在父亲身边,欢呼雀跃着,一家人从此再也不分离。

  那时,我凝望着屹立在眼前的自由女神像,心中充满惊喜与好奇。这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开始我们住在纽约市皇后区一室一厅的公寓里。父亲白天身兼两份职务,工作之余,在晚上攻读学位,周末还需做些零工以补贴家用,当时近三分之一的收入要交房租。母亲虽是大家闺秀,但能屈能伸,相夫教子,刻苦耐劳,勤俭持家。

  第一代移民奋斗的道路是艰难崎岖的,生存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惊讶、精神的孤独,一切从零开始。当时生活尽管艰辛,但我们每天能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导,感受他的关怀,家里充满温馨与希望。

  每逢长周末,父亲总是挤出时间安排全家外出小旅行。他带我们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公园、布鲁克林和布朗士动植物园、康尼岛、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果园海滩等。父亲让我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丰富生活,了解这块新的土地,热爱这个新的国家。这是我们最难忘、最开心、最留恋的童年时光。

  那时初到美国的父母,仅是一对才30出头的年轻夫妇。他们带着三个幼女来到举目无亲的异国,舍弃了原来熟悉的亲朋好友、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基础,一切白手起家。我完全能够想象和理解,他们曾经饱尝了怎样的困苦与磨难,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坚韧,才能面对和迎接这巨大的挑战。但我的父母是坚强的、果断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为了寻觅到一块更肥沃的土地,让孩子们能茁壮成长,为了家庭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辛勤地耕耘,无私地奉献。

  有情人终成眷属

  父亲当年踌躇满志,向往那海阔天空,且受已是资深船长的叔父以忠公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即选择了航海专业,在上海开始了大学生涯。1949年5月修毕学科后,父亲被派至叔父的“天平轮”上实习。哪知风云突变,时局恶化,上海港口被封锁,有家不能归,没想到从此与祖父诀别成千古恨。

  “天平轮”被令辗转分至华南各港,疏运政府物资。内战期间,险象丛生,自相残杀,惨不忍睹,经常几日无餐,饱尝战争的恐怖与灾难。途中父亲还多次遭受炮弹袭击,虽近在咫尺,幸毫发未损,真是吉人天相。“天平轮”幸于12月初安抵台湾,从此父亲与他叔父一家相依为命,创业生存。

  当年祖父仅年长叔公七岁,但长兄如父,对弟弟极尽关怀与培养。叔公对父亲也视如己出,多方照顾,对父亲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亲素来极重孝道,对长辈们的滴水之恩,都涌泉相报。

  既已到了台湾,返乡又不是短期的事,兵荒马乱时局之后,人们渴求安定,竞谈亲事。当时父亲年轻有为,多位好心人愿为他做红娘,但都被父亲婉言谢绝。原来父亲心中还有个美好的心愿,有个更大的指望。那是1948年冬,经友人介绍,父亲认识了一位来嘉定县中学借读的女生。她秀丽端庄,娴静大方,大家闺秀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父亲,他们一见钟情。但没想到战火纷飞,时局变迁,让一对恋人天各一方,杳无音信。那曾是一段内心被苦苦煎熬的岁月,父亲无法尽事亲之孝,又不知心上人的下落,只能望眼欲穿,隔海思念远在大陆的亲人。

  在当时各行各业动荡萧条的台湾,父亲积极进取,寻找工作和学习深造的机会。他不管希望多么渺茫,不放弃、不气馁、持之以恒寻找心中的姑娘。一天,终于在报纸刊登的毕业考试合格的名单中,意外地发现了姑娘的芳名,原来姑娘也随家人来到了台湾。皇天不负有心人,辗转奔波,历尽艰辛,他们的重逢如劫后重生,欣喜若狂!

  1951年他们在台北共结连理,终成眷属,千里姻缘一线牵,成为一段美好浪漫的佳话。他们相互尊重,恩爱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这位姑娘就是我的母亲朱木兰女士。母亲蕴满爱心,处世四方,相夫教子,贤能高雅,给父亲一生带来信心、勇气和幸福,给我们姐妹带来无尽的母爱。

  1953年我呱呱落地,幸运地成为了父母的大女儿,给这个温暖的小家带来了巨大的欣喜,也给年轻的父亲带来更大的责任。父亲担负着全家的重担,在一艘远洋商轮上工作。航海工作很特殊,一年竟有九个月在海上漂泊,饱尝与亲人离别之苦。

  当年新婚燕尔,父亲都无法如愿陪伴母亲,第二天便匆匆上班。当我要出生时,父亲也是匆匆把母亲送到医院,拜托岳母朱田惠英夫人和医生后,便十万火急地出海远航,待我满月后父女才得以相见。过后父母承认,当时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无奈的现实。但是,为了替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他必须鼓起更大的勇气,去奋斗,去披荆斩棘。

  父亲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任劳任怨,很快便从代理二副升为二副,后又晋升为大副及代理船长。但当时社会论资排辈,年轻人很难越位,潜力不易发挥。父亲毅然报名参加了1958年考试院举办的甲级船长特种考试。结果成绩斐然,夺得桂冠,并破了历年的考试纪录。台湾当时的四大报纸争相报导这位才30岁的“船长状元”,并盛赞他热情真诚,前程似锦。

  当我刚满五岁时,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父母又做出了一个艰难大胆的决定。父亲义无反顾地告别了薪金丰厚的航海生涯,请准政府和公司,只身越洋赴美继续深造,开辟新生活,创出新天地。

  路是人走出来的

  1958年,父亲来到了纽约。像大多数新移民经历的一样,那是一段充满艰难,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人地两生,语言不熟,文化陌生,父亲只能凭借着多年对船业的经验,在纽约招商局代表处做些日常业务,待遇微薄,周末还在另一家“复兴航运公司”兼职。他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但因战乱丢失成绩单,只能被收做试读生,半工半读“水上保险”和“水上交通管理”专业。父亲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学而不倦。

  为了多赚一点钱,能早日接我们来美团聚,父亲挤出休息时间到餐馆打工。他从一个从未端过盘子的生手到可双手端盘子的能手,自如地应付满堂的客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父亲就是这样,无论对工作、学习、打工,总是投入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做得有声有色。

  漫漫三载春夏秋冬,父亲在异国孤身奋斗,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又传来祖父在大陆溘然病逝的噩耗,素赋孝心的父亲承受了沉重的打击。但读着母亲给他的一封封满怀深情的家书,想起远隔重洋,正在日夜翘首期盼与他团聚的我们,这是他奋斗的最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父亲的拼搏终于换来了我们全家的团圆。他边工作边学习,终于在1964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父亲开始筹备自己的航运公司。公司初建时规模小,实力弱,主营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几乎是白手起家。父亲认为公司成功最重要的信条是诚信和声誉。父亲良好的口碑,经常使客户主动上门,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农林部以及后期于70年代初由联合国发放的援助物资,多次由父亲的公司全部承包运输,为他的事业带来极好的机会和利润。

  父亲凭借勤奋敬业的精神和超越的商业头脑,一次次抓住商机,运筹帷幄,带领公司躲避风险,逐步走向成功。

  叶与根的情意

  许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得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甜蜜往事。父亲在家时,总有干不完的活;他心灵手巧,喜欢到处修修补补,把他对家的爱撒在屋里各个角落,以至于后来家境大大改善后,他仍保持良好习惯,尽量自己动手,不请帮工。他总喜欢叫一个女儿在身边围着他转,帮忙当“学徒”。这样孩子既学了本事,又可与父亲直接交流。

  他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使我们深受其影响,对家庭具有很强的责任心,都以帮助家里做事为荣。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年那些周末的下午,我一边帮父亲做家务,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他的家乡,他的父母,他童年的故事。他用心良苦,循循善诱,用这样的方法,把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衣钵传承给我们。回想起那些父亲与女儿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现已成为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但那些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情操,都已悄悄地融化在我们的心里,至今仍激励着我,伴我同行。

  父亲常常讲述过去的故事,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祖先、文化和历史,在我们心灵深处种下热爱中国的种子,并以身为华裔而自豪。

  我的父亲出生在上海嘉定一个美满的小康之家,是家中独子。祖父赵以仁先生是当地的小学校长,毕生从事农村教育,正直豪爽,育人救国,深受当地民众的敬爱。祖母许月琴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是中国传统式的贤妻良母。

  在日本入侵和内战之前,那里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一片江南好风光。抗战初期,政府采取焦土政策,赵家地处战区,首当其冲,房屋全毁,生活十分艰难,但祖父仍时常请生活更艰难者来家里吃饭,哪知祖母难为无米之炊,四处借米来支撑祖父的慷慨之举。有时随后祖父又请来数人,祖母哭笑不得,便与祖父私下争吵。曾祖父悄悄问父亲:“你说他们俩谁有理?”父亲果断地说:“他们都有理!”

  那时父亲不到十岁,受长辈的为人之道耳濡目染,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父亲一生也喜欢广交朋友。父亲总是念念不忘祖父对他“忠孝节义”的儒家思想教育,也不忘祖母对他道德品格的培养,并不弃不舍地用这些传统美德的雨露,浇灌着我们下一代的心灵。

  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父亲的成长正值战乱时期,时局变幻莫测,生灵涂炭,瘟疫肆虐横行。但祖父母仍尽其努力使父亲受到最大的爱护和最好的教育。在敌日沦陷区,国耻是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爱国者的切肤之痛。父亲是个追求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他当时读书进取的目的十分明确:为不当亡国奴,为民族生存,愿尽匹夫之责。

  父亲天生好奇心极强,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与憧憬。他勤奋好学,各门功课优秀,但却不是个“书呆子”。中学时,他曾和同学先后组织了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使健康运动之风遍及校园。校际篮球比赛中他曾获得“最佳投球手”的荣称。他也喜欢乒乓球,每征必胜。当时祖父逢赛必到,加油助威,给他莫大的精神支持。他东征西伐,战绩显赫,备受赞赏,且深深领会到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也藉此奠定了凡事皆需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人共处务须和谐的信念。

  为奖励父亲在多项领域里拔得头筹,他的叔叔赵以忠先生送给他一架旧照相机和一只三脚架,父亲如获至宝,不久便成为家庭的专业摄影师。他常把家人召集在一起,架好三脚架,相机设置在自拍定时器上,指挥大家站好位置,小心翼翼地按下快门,然后飞跑到给自己预留的空位上,满足地看着镜头咧嘴笑着,一张全家福就这样诞生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父亲虽历经沧桑,多次辗转流离,但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都伴随着他,似父母一直与爱子同在,依旧精心呵护着他,欣慰地见证着父亲的奋斗与成功,这是祖父母留给父亲的最珍贵的纪念品。父亲经常给我们看这些宝贝照片,我们看到祖父高大魁梧,身高竟有1.83米,祖母修长高,也足有1.65米。我们还看到江南老家的城镇、小河,村庄,那里是父亲的故土,是我们的根。

  给我插上翅膀

  父亲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风雨无阻,勤恳奋斗,自强不息。母亲在耐心地培育我们长大后,终于在50岁时才下决心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刻苦攻读,完成了自己进修的宿愿,并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父母以身作则,对我们言传身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父母取其西方科学教育方式之精华,因才施教,中西合璧,对我们要求“严而不苛”。父亲鼓励我们执着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一切从脚下的点滴做起。他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教导我们热爱竞争,有责任发展自己的天赋,有能力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华,永远不要害怕尝试,永远要尽人事,永远与自己的标准竞争。

  他使我们懂得人生奋斗的过程就是不断进取,不断完善,不断升华自己的过程。这样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才是完成了人生的最大价值。同时,还应具有放大效应,影响其它人,回馈社会,造福社会,使这个世界因我们的积极贡献而变得更加美好。

  他鼓励我们要勇敢地冲出那层看不见的屋脊,打碎新移民心目中的“玻璃天花板”,自由地翱翔在蓝天。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平的,我们的表现完全在于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的软弱才能导致退缩而将自己击败。

  我从不认为父亲要求得过多,相反的,我感谢父亲总是要求我做到最好,并为我的一生准备得这么完好。

  父母奉献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为人之道,是不断进取的人生观,是无从用数字来衡量的价值观,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种像金子般闪光的品质。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很荣幸地有多次和父亲共同获得荣誉的美好记忆。1980年,我刚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不久,且已稍有就业经验。那时,父亲正在纽约圣若望大学教课。他觉得,若我能与他的学生们分享在哈佛最新的学习与就业经验,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便请示校长。校长欣然允诺,于是,我便与父亲成为同台授课的老师。因学生与我都是年龄相仿的人,沟通颇为容易,有很多共同语言,学生们备感亲切,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这位小老师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支持。这使我得到了巨大的鼓励和锻炼,令我感到兴奋自信,尝到成功的喜悦。

  1982年3月的初春,我和父亲共同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会议上发表演说。当时,哈佛大学商学院及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航运论坛”,我们父女都被邀请发表演讲。尤其是父亲在他演讲的题目“国际航运之前瞻”中,借用了“举一反三”和“利令智昏”两句哲理颇深的中国成语,向台下学者专家们深刻地分析了国际航运的前景,而后国际航运持续八年之久的衰退,证实了父亲当时预测的成功,受到同业的广泛重视。

  1988年6月17日,我在受命担任联邦航务委员会主席的宣誓仪式上,为我手持圣经接受宣誓礼的竟是我尊敬的父亲。这是我第一次接受政治任命的宣誓,那么庄严肃穆。我深情地注视着父亲的眼睛,感到异样的激动。我第一次感到从一个处处由父母呵护的孩子,真正走上了成熟独立的人生道路。我开始报恩父母,开始回馈社会。

  1992年夏,我受尼古拉大学邀请在毕业典礼上演讲。同时,父亲和我共同得到尼古拉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4年,父亲在纽约联合国被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我为他做颁奖演说。2005年5月,我们共同在艾利斯岛受颁移民奖。这是艾利斯岛25年来首次给父女同时颁奖。FOX电视台还为此对我们父女做了专访。2005年12月16日,亚裔就业服务工商协会分别颁发杰出及最高成就奖予我们父女。

  今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携夫人访美期间,我又荣幸地在欢迎晚宴上代表美国政府及总统致欢迎词。同时父母也被邀请参加各项欢迎仪式,并在共同参加白宫中午的盛宴之前,与两国元首伉俪一起合影,留下了十分难得的纪念。次日,肯塔基州亚太裔协会也为父亲和我颁发特殊成就奖。此事也被肯州无线电台的Terry Meiners栏目做了父女专题访问。

  我必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全靠父亲多年的精心培养和教导。他呕心沥血,为我们奉献了全部的爱,他既是我挚爱的父亲,又是我尊敬的导师,更是我最真诚的朋友。

  值此父亲节,我谨向天下的父亲们致敬。你们都为培育下一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送给我的父亲一份深深的感激和衷心的祝福:愿父亲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赵小兰

  (来源:北美世界日报)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24 18:07
丁学良:哈佛校长的两个“S”


送交者: tcla 2006年6月19日13:22:39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丁学良:哈佛校长的两个“S”


时间:2006年5月4日 作者: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周末-名牌杂志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今年2月21日宣布,他将在2005-2006学年结束时也就是6月30日辞职,同一天我们哈佛校友就收到了校方发来告知此事的电子邮件。一听到萨默斯要辞职,我有好几天心情都不愉快,很失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萨默斯很不公平。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我知道,在哈佛的校园里,有好多学生都很喜欢他。哈佛的核心校园一进门右边的第一栋老楼,叫马萨诸塞楼,我原来读书时进去过,楼道和楼梯都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那里面底层就是校长办公室,楼上面还住着一些本科生。宣布要辞职的那天,萨默斯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很多学生都上前围着他,拥戴他,他与学生们握手,很动人的场面。

出身世家的天才经济学家

2001年哈佛大学在全球遴选校长,校方给校友发来电子邮件,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参与提名和提供信息。那时候我就知道,在一百多名候选人中有卸任总统克林顿和卸任副总统戈尔,而前五名中就有萨默斯,并且他是前五名中最年轻的。当他后来被遴选为哈佛第27任校长的时候,我非常兴奋。我知道萨默斯在全球经济学家中是个学术大明星,而且知道他做事很有胆略。他非常年轻,1954年出生,2001年时还不到五十岁,而哈佛已经375周岁了。我觉得这么一所古老的大学,如果有这么一个年轻的校长,对于它不断更新生命力,会大有好处。

萨默斯上任后也给我们发了一些电子邮件,很少讲官话,而是讲了一些他的抱负,说他想把哈佛办成什么样等等,这使我们对他有很高的期待。那时,包括哈佛的教师、学生、校友以及很多媒体,都认为他有可能成为哈佛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校长之一。哈佛的校长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它不是一个公营机构,而是私立大学。在我的记忆中,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是艾略特(Charles Eliot),他从1869年做到1909年,40年的时间,是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接手的时候,哈佛还只是一个College(文理学院),就是在他的手上,哈佛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所以当40多岁的萨默斯当上校长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可以好好做20—25年的,做到哈佛400周岁,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离职了。哈佛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是Cornelius Felton,从1860年到1862年,才只2年, 那是因为他过早去世了。所以萨默斯的这次辞职,从漫长的哈佛历史来将,不说是“夭折”,至少是给人昙花一现的凄凉感觉。

我在哈佛念书时,萨默斯是哈佛经济系的讲座教授,我刚进去,就知道这个人是学术天才。他出生于一个有名的学术家族,父母都是经济学教授,而且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跟他有直系血缘关系,一个是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他的伯父,一个是阿罗(Kenneth Arrow),他的舅舅。萨缪尔森是对20世纪经济学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阿罗这个人也很伟大,杨小凯最崇拜他。为什么萨默斯不是跟萨缪尔森一个姓呢?——因为萨默斯的爸爸罗伯特•萨缪尔森不愿意沾他兄弟的光,所以硬把自己的姓改成了Summers。

萨默斯出身于显赫的经济学世家,他本人更是聪明得一塌糊涂,16岁就上了大学,本来他是要到麻省理工学院学物理的,突然就转向去学经济学,我想可能是家庭的影响。1975年他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在那时他就以会辩论而出名。他反应非常快,语言锋利,表情丰富多彩。他1982年拿到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他博士学位还没拿到手的时候,就在英语世界被认为是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家,那时候他已经发表了很好的论文,所以还没毕业麻省理工学院就把他抢去了,给他副教授的职位。他好象从来没有做过助理教授,简直是一步登天。他被麻省理工学院“预订”后,哈佛大学就很着急,1983年又把他挖过来,马上给了他终身教授的位置,那时候他才28岁,应该是哈佛3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只有一个数学正教授更年轻。

大家都知道萨默斯是个天才,他本人也对自己的智力异常自信,直到他后来做了美国财政部的第一副部长,他都不愿意别人称呼他的官衔。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是鲁宾,是1960年的哈佛毕业生,是他把萨默斯一手提携起来的,等于是他的恩师。有天在一次非常重要的场合,鲁宾介绍萨默斯说:“现在,我们热烈欢迎美国财政部的第一副部长萨默斯先生”,这句话一出,却把萨默斯弄了个大红脸,因为萨默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大部长”,而认为自己是个“大学者”,他把自己的学术地位看得更重要,把智力优势看得无比重要。

我在哈佛念书的时候,虽然没有上过萨默斯的课,但在校园里很多地方见过他。1991年,萨默斯从哈佛请了两年假,去世界银行做首席经济学家,兼做分管国际政策的副行长。这时候萨默斯做了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极深。他当了副行长不久,就改变了世界银行原来用货币兑换率来计算世界各国经济总量(GDP)的老方法,而是采用所谓的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即购买力平权,这一下子就把中国的经济总量在计算上增加了几倍。作为留美学生,我们感情上当然喜欢别人把自己的祖国讲得强一点。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客观上也是显眼的,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现状。我出国前在北京工作,当时月工资是68块钱,因为是研究生毕业,在年轻人里已经算是工资高的了。但如果按照货币兑换率计算,以我当时在国内的月薪,只能在美国剃两个头,而且还不能吹风、喷香水,所以美国人常常很纳闷,说“你们怎么活啊,我的天啦!”从生活常识上来讲,货币兑换率这个指标有时很误导的,而使中国马上在国际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大经济体,主要就是因为萨默斯倡导使用PPP计算原则。“观念改变世界”,仅仅是改变一个计算方法,马上中国的形象就全变了,所以我觉得萨默斯这人的脑子是超级的。不久前他又说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可能会大于当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像这样的观念,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提出来的。

“一头闯进瓷器店的斗牛”

萨默斯太聪明了,而且从来不搞含糊其词,直率锋利,不打官腔,这对一个学者来说是挺好,而作为一个高层官员,就会惹很多麻烦。他在世界银行期间,就闹过一次大风波。大约是1991年12月份,在世界银行的一次内部交流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可不可以考虑把那些污染严重的制造厂,从人口密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移到人口不密集的穷国去?他主要指的是要移到非洲去。他的用词很有意思,即 “under-developed, under-populated, under-polluted countries”(不发达的、人口不多的、污染不足的国家)——难道还要在“污染充足”和“污染不足”的国家之间搞污染的再分配吗?萨默斯这样写了之后,谁也不知道这个本单位内部的私人备忘录怎么就传到外界去了,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弹。他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而且是主管国际政策的副行长,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于是引起了很大的抗议,其中以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最强烈。当即呼吁要他辞职。萨默斯不得已出来解释,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说只是作为学术研究上的一种推论和思路提出来的(现代经济学研究常把问题推论到极端状态下作逻辑推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媒体对萨默斯进行特别的“关怀”,常以负面角度来报道他,他们知道他是个大嘴,讲话特别锋利。从这件事情开始,他与其他的一些哈佛校友在政治上闹得很僵,比如与副总统戈尔。戈尔是个环保主义者,因为这件事,本来萨默斯在从世界银行位置上做满以后,被提名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是鲁宾担任,结果却让戈尔把萨默斯给否了。

萨默斯后来不断因为讲话锋利而引起风波。他到哈佛担任校长后,几个事情上闹出问题。第一个事情是指责一个美国黑人教授West,West是哈佛新成立的“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的大牌教授,哈佛本来就受到压力,说对黑人研究不够重视。萨默斯当了校长以后,有一次对Wes讲,你经常不上课,老是往外跑,就是说他不务正业,要他把精力放在做学问上。这个教授一听就火了,一气之下“老子不干了”。这个事情一闹,在美国立即牵涉到敏感的种族问题。萨默斯自己是个白人,——他应该是哈佛历史上仅有的犹太人校长。这个事情一段时间在美国引起很多媒体的炒作,萨默斯自己说这根本就不是个种族问题 ,而且他在哈佛也是重视黑人研究的,本人也并不歧视黑人。虽然后来他与West进行了沟通,West当时也没有离开哈佛,但这个事情余波荡漾,使得很多人把萨默斯定位为右翼分子。

他闹出的第二个大风波就是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说大学或研究机构里面,“好像”在数学和科学几个领域里,女性相对来说少,大学者不多见,是不是女性天生就不适合这些硬学科?他并没有说一定就是这样,只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提了出来。但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又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女权运动是很厉害的,这样一来,搞得好几个大学包括哈佛在内的女教授们都出来抗议,搞得他很狼狈,只好又出来作解释。为了表明他自己不是这个意思,马上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一个是在哈佛大学招聘教员的时候,增加女教师的比例,第二个是专门拨款,在一些基础科学方面为女性提供奖学金,这些都是为了表明他没有内在的歧视。后来有人去查他的“老底”,发现萨默斯在世界银行期间,还专门提出和实行过大力拨款给发展中国家,去帮助它们的女孩和妇女的教育。

Style(风格)锐利,Substance (实质)坚固

为了以上那件事,再加上萨默斯在哈佛大力推动革新,伤害了一些既得利益,就逼他辞职,我很为他抱不平。他聪明绝顶、做事实在,只是有时出口伤人,West曾经打了一个比喻,说萨默斯就像是“一头闯进瓷器店的斗牛”。一头斗牛闯进了瓷器店,那还了得!他有太多的想法要去做,又很急躁,当然容易得罪人。我看萨默斯身上有两个大“S”:第一个“S”是Style(风格),第二个“S”是Substance (实质)。我觉得如果要批评他的话,也只能批评他的第一个“S”即Style有毛病。无论是他在世界银行担任副行长,是接手鲁宾后又做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政部长,还是做哈佛大学校长,在这三个最重要的公职上,他引发的很多争议,我觉得都是第一个S造成的。

抛开学术不论(他得过美国“克拉克经济学奖”,得过这个奖的人,大部分后来都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真的是有很多坚实的成就。在他担任哈佛校长的这五年,做了好几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为哈佛募捐了十几亿的基金(现在哈佛的基金是260亿美元,而有800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和9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却入不敷出,老本越吃越少),而且为哈佛大学扩大了跨世纪发展的地盘。他任校长一开始,就采取一个大改革,着手更新哈佛的本科教育制度。哈佛原来“大班课”较多,为了让刚进哈佛的一年级新鲜人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萨默斯特别强调要在哈佛加强“小班研讨会”的训练,让这些新鲜人开眼界、开心胸、开思路,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在1992-1993年曾经在哈佛本科生院开过这样的课,几个学生的小班。在萨默斯担任校长之前,哈佛本科生院只有34个这样的小班课,到现在已经有141个了。

他做的第二件事我觉得也很了不起。我1985年进哈佛的那一学年,哈佛的本科生学费加生活费九个月不到17000美元,到2005年,已经长到40000多美元了。萨默斯说这样不行,如果穷人家的孩子想翻身的话,就要让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机会,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政策:凡是美国公民,如果你每年的全家收入在40000美元以下,考进哈佛后学费生活费全免,学校把你包下来,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让你走人。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0000美元,你的学费打折扣。除了做这件大事,他还做了另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他认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想着毕业后去赚大钱,但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一些学科,如基础科学、教育学科、公共服务学科等等,不赚高薪,很多优秀学生就不去读。萨默斯觉得这种趋势要扭转,所以他推出奖励制度,对选择读不赚大钱的重要学科的研究生,给予经济补贴。这不仅对哈佛大学这所私立名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人类文明都有长远好处。萨默斯所做的这些,都属于他的第二个“S”即Substance (实质),是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大作为。

萨默斯的Style,还体现在他有时候会穿着皱巴巴的衬衣去上班,有时候会被记者发现他的两只脚穿着不同颜色的袜子,当然还有言词锋利出口刺人。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你不喜欢他的Style而看不到他的Substance,那真的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是猥屑的历史观占了上风。

(整理/黄惊涛)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6-26 20:25
盖茨承认 经常看盗版电影  

--------------------------------------------------------------------------------
  
万维读者网    2006-06-25 09:39:49


  
     赛迪网6月25日消息,盖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承认,他喜欢登录YouTube网站欣赏盗版视频资料。

  据悉,YouTube是时下全球最具人气视频社区网站,用户可上传、交换及观赏大量视频资料。以访问人数计,YouTube在整个在线视频服务市场所占的份额接近43%,而Google Video则只占6.5%。雅虎不久前将自己的视频服务Yahoo! Video进行了升级,仿照YouTube增加了很多功能,包括标签功能等。与YouTube依靠用户上传视频不同,Yahoo! video不但允许用户上传视频,同时收集整个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料。

  以下是采访片断:

  记者汉克:你在YouTube网站上观看物理学演讲与《世界篮球争霸赛》吗?

  盖茨:这个社交网站让带给你一些值得惊喜的东西。

  汉克:但有些视频资料是被非法“盗取”的,不是吗?

  盖茨:说“偷盗”太严重了点吧,这当然是版权作品,只不过上传者未支付版税而已。

  此外,盖茨还表示,软件与娱乐业在打击或压制盗版方面对待个人的态度过于强硬。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2 04:30
美国富豪愛捐款, 中国富豪愛炫耀
东方


首先介绍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一条关于美国富豪慈善捐款370亿美元的大新闻。美国一位75岁的老人做到了这件难以令人置信的事情。美国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6月26号表示,他要把他一生中通过经营股票积累起来的大部份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总额达310亿美元。

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将向盖茨夫妇慈善基金会逐步捐出310亿美元。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在美国慈善捐款的历史上。此外他还将给其他慈善基金会60亿美元。

今年75岁的沃伦.巴菲特素有股神的称号。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6年6月期的介绍,这位老人的金融帝国资产达440亿美元。这次他捐献出的巨款,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已经超过当年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和卡内基。

*美国富豪捐赠多*

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大手笔慈善捐献,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据媒体报导,英特尔的创办人,还有零售业巨头沃尔马公司创办人华顿家族等,每年都有数亿美元的捐款。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慈善基金会至今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世界日报评论说:“慷慨捐献,是美国亿万富翁的一种不成文传统,一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一种有钱人得到社会认同的标准,一种具有终极诱惑力的精神风范。”

从事慈善事业回馈社会的良善也是互相传染和影响的。据美国媒体报导,巴菲特的举动,就受到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影响。美国第一富豪,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此前一个星期宣布急流勇退,辞去微软公司总裁的职务,专心从事慈善事业。

*造福全人类*

美国《慈善纪事》杂志估计,沃伦.巴菲特这笔捐赠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慈善行动,其捐赠将被用来战胜人类的疾病和促进教育事业。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说,巴菲特的捐赠,有助于人类研制防止艾滋病疫苗的科研工作。盖茨表示他希望人类能够攻克艾滋病以及其他二十几种人类疾病的防治难关。

巴菲特在世界富豪榜上以440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二,身价为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则是世界首富。他们双方在慈善事业上合作将使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能力提高一倍。

盖茨和夫人梅林达都表示, 他们对巴菲特的赠款行动表示惊讶和崇敬。目前,盖茨基金会将近300亿美元的规模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慈善组织了。基金会已经拨出了亿万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扶贫,让发展中国家人民可以接触信息科技。

盖茨基金会还支持改善美国本土的教育和公共图书馆科技事业。 有了巴菲特捐赠的这310亿美元,盖茨基金会的实力增加了一倍,达六百亿美元。据报导,由于巴菲特的这笔赠款,盖茨基金会每年分配给各个慈善项目方面的资金可以多分配15亿美元。

每年增加慈善捐款十五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到2005年的年度预算,那不过是6亿1千万美元。也就是说,盖茨基金会每年分配给各个慈善项目的资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年预算的两倍多。


*百姓也慷慨*

除了美国富豪之外,普通美国人在慈善捐赠方面非常慷慨。美国人去年捐赠给慈善机构的款项高达2603亿美元 (260.3 Billion), 增加了2.7%,比2004年增加了150亿美元。在这150亿美元中,有一半,也就是74亿美元,是美国人为去年发生的三场自然灾害捐赠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墨西哥湾的飓风,以及巴基斯坦的地震援救。

美国慈善机构“向美国捐献”基金会主席理查德.乔利说:“考虑到去年美国经济增长平平,美国人收入增长不大,而且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美国人民对上述自然灾害的援救项目的捐款超出我们的预料。”

*不让钱潮淹子女*

为什么美国富豪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美国是一个年青的国家,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其它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

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曾经说过:“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吝啬”。盖茨曾经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巴菲特也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他说:“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中国俗语中把那些出身豪门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称之为“纨挎子弟”,而巴菲特则把那些从小生长在富裕环境的人比喻是“幸运精子俱乐部的成员”(members of the lucky sperm club)。

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他说,他已经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了。

*中国上百慈善家 去年捐款仅几亿*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富豪在慈善捐款方面的情况。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慈善榜排名前136位的慈善家一年总共捐款不到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亿多美元。

对比中美个人捐款的情况。2005年,美国公民私人捐赠总额2603亿美元,美国境内总人口为2亿9千640万,人均捐款878.20美元,而2005年中国全部私人捐赠仅17亿元,人口13亿,人均也就1点3元人民币,相当于0.16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慈善捐款总数中,大约75%来自国外,10%来自平民百姓,只有15%来自国内的富人阶层。中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仅是美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的1/5500。

*中国只有1%的企业捐助*

如果说中国的富人在慈善捐款方面兴趣不高,比起他们来,中国企业就更是铁公鸡。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字,中国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慈善捐赠活动!

根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克英向记者提供的数字:目前中国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足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加过捐助!

有些中国媒体评论说,中国富人给人的印象,大体是为富不仁。在慈善事业上一毛不拔,不愿意把他们来自社会的财富回馈给社会,而是用在自己私人的奢侈挥霍上。

*以奢侈炫耀财富*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刊登了一篇描写中国富豪生活的文章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一项统计说,大约有60%的人相信中国暴发户们的财富是通过非法手段攫取的。

时代周刊报道说,或许正是因为很多中国富豪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发家致富,他们的财富给他们带来的仅仅是盲从和眩晕。很多时候他们所做的已经不仅仅是无度的挥霍,更是愚蠢的攀比。

时代周刊说,今年6月,一辆宾利轿车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以10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80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不是因为这辆车在市场上值这么多钱,而是因为“8”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数字。中国的暴发户们不会像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那样,永远穿着褪色的米色的卡其布裤子。中国富豪要把他们的财富全部拿出来炫耀,正像中国南方一家最大的广告公司的总裁说的那样:“在中国,你的富裕要让别人看得见,否则没人会相信你真的有钱。”很多中国富豪通过吃来炫耀财富。

*盖茨家宴多简朴*

让我们对比一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家中招待来访的中国国家元首胡锦涛的晚宴。这是一场何等隆重的晚宴,然而盖茨只精心为“晚宴”选了三道菜:第一道是蔬菜:烟熏珍珠鸡沙拉。第二道为主菜:黄洋葱配牛排或大比目鱼配大虾,客人可以二选其一。第三道菜是甜点:牛油杏仁大蛋糕。

在吃上,盖茨还比不上一个深圳的普通的中国富豪。据时代周刊报道说,到了周末,深圳的富人通常会到一个会员制的俱乐部去吃粤菜,一般这样的一顿晚餐费用都在1000美元以上,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他们作为深圳上流社会一员的标志。

时代周刊用嘲弄的口吻批评中国的这些贵族们缺乏鉴赏力。上海一位饭店的厨师回忆,有位顾客在这里点了最昂贵的玛哥堡红酒,却往里面兑入一大勺雪碧。他说:“他只是在牛饮,根本没有品味那杯酒。”时代周刊评论说,当消费的目的成为挥霍的时候,恐怕就和品位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以豪富 包情妇*

除了吃之外,中国富豪舍得花钱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女人。很多有钱人包养了情妇,把这作为他们人生无尽物质追求中的不可缺的一项。中国现代汉语中还为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叫做“二奶”。

时代周刊报道说,在广州和上海的郊区出现了“二奶村”,它的周围挤满了美容院、卡拉OK厅、健身房,为这些“二奶兵团”解闷。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根据中国纪律检查部门的统计,被查处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行为腐败的领导干部中有60%以上的人“包二奶”。贪官进行权色交易的色情腐败已经疯狂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人民日报报道说,2003年5月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十几天后,李嘉廷一案中的重要涉案人──李嘉廷的情妇徐福英,被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这样贪官与其情妇先后被押上审判台的事,这几年并不罕见,如成克杰与李平、李纪周与李沙娜。 新华社最近报道的因生活腐化堕落被免去职务的北京副市长,北京市政府奥运工程办公室总指挥刘志华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新华社仅仅说刘志华的生活腐化堕落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但是没有具体说明。

然而香港亲大陆的报纸《文汇报》则指出,“刘志华包养不止一个情妇”,这些情妇通过刘志华取得权力,但由于二奶众多,一失宠二奶一气之下向上爆料,让事情曝光。

英国泰晤士报还报道说,刘志华在北京市郊怀柔宽沟度假村设有一个行宫,里面有数名女子正在接受纪律检察部门的询问调查。

*不捐款四大原因*

关于中国富豪宁可挥霍钱财,也不愿意进行慈善捐款的原因,中国CEO网的一篇文章分析说:第一,中国很多富豪发家致富本不是通过合法的途径,一露富,势必会被社会方方面面的眼睛所关注,只会加快使自己露马脚。被列入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富人今年榜上有名,第二年就身陷囹圄的情况屡有发生。

第二,那些靠劳动和合法途径致富的富豪们,受传统的“富不外露”的观念影响,怕树大招风,怕小偷光顾、怕一些专门伸手要钱的机构没完没了的干扰,乃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中国媒体有过不少富豪被绑架,被劫杀的报道。

第三,中国的税收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从所得税上鼓励富人慈善捐款的税收制度。

第四,腐败现象严重。慈善捐款的去向以及使用不够透明。南方周末曾经揭露过中国希望工程的一亿多慈善捐款被挪用去炒股票,办公司,甚至连找三陪小姐的花销都作为“工作费”报销的调查性新闻。

然而, 当《南方周末》揭露希望工程账目问题的该期报纸正在付印时 ,主管希望工程的腐败干部竟通过团中央关系找到中宣部,下达紧急命令,不仅查禁了所有对希望工程的所谓负面报道,并逼迫《南方周末》报废了已上机印刷的价值 30多万元的当期报纸。这样的消息传到海外,令很多愿意为中国进行慈善捐款的海外华人心碎。

*企业家精神和现代化制度精神*

美国中文的世界日报发表一篇社论说:“反观两岸三地,虽然也有李嘉诚、王永庆等企业巨头慷慨解囊,回馈社会,但不少企业家是拿钱贿赂官方,或者美其名曰政治捐款,这从今天在大陆倒台的贪官污吏和台湾弊案连连的风波中,都可以看到那些企业家的侏儒形象。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两岸三地在市场经济上已经跃入现代化的行列,但在企业家精神上,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要赶超美国,不但要有能够创办微软的盖兹,能够在股市上呼风唤雨的巴菲特,更要有能够创办盖兹基金会的盖兹,能够捐出310亿元的巴菲特,只要一个不要另一个,那就是不完美的,是学了表面,没有学精神。同样道理,只有现代化的经济,而没有现代化的制度精神,那整个社会就禁不起风吹雨打,经济的财富就会三代而亡,不能永续发展。“

(本文发表于首页个人理财, 已被阅读105次)





1.33美分:美国--中国优质电话卡,质优价廉,无任何隐含费用  

精彩电视剧,热门电影,流行音乐,实用生活指南,尽在易尚购物网!  

各地香烟--您挑选。鲜花,蛋糕,巧克力--远方问候。清晰电话卡--1.7分。最低价格--HomeRain.com  

新东方3980快译通- 独家授权使用新东方核心教材, 超强辞库, MP3式储存及播放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 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
所有跟贴:


草草好。已经打印了你刚发放的文件,正在学习ing。 /无内容 - 给点智商吧 7/01/06 (0)
腐朽中华文化只知道光宗耀祖. - 说说罢了 7/01/06 (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2 06:11
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 记者: 萧敬
华盛顿
2006年7月1日
  


江西一位姓孙的听众朋友打来电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在中国,我们有户口本,还有身份证,少一样也不行。我知道美国没有户籍制度,可是美国有身份证吗?”我记得,过去也有几位听众朋友曾经问到美国身份证的问题。在这次听众信箱节目里,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美国没有身份证制度。不过,美国20世纪30年代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以后,联邦政府规定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都必须持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社会安全号码由9位数字组成,前三位数字和申请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有关,最后四位数按数序排列,中间两位数是组合数字,分奇数和偶数组合。到美国留学、工作或访问的中国人,首先要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然后才能申请任何其他证件。

*驾驶执照--准身份证*

由于美国的汽车数量是世界之最,有人开玩笑地把美国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对于成年人来说,驾驶执照通常扮演着身份证的角色。无论是买汽车、办保险,还是到银行开户头、炒股票,都要出示驾驶执照。由于驾驶执照是唯一随身携带的有照片的身份文件,因此,如果没有驾驶执照,就会感到极大的不便。

不过,美国是联邦国家,每州的驾驶执照都不相同,从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州居住,必须更换驾驶执照。在美国,唯一伴随终身的就是社会安全号码。

*留记录 防欺诈*

在美国,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电脑系统,有关他的所有背景材料就一览无余,不但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这些自然状况,而且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的信用情况、有无犯罪纪录等等。

如果某个人曾经有过不良纳税纪录或犯罪纪录,这个纪录就将永远伴随着他,无论他到哪个州,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开公司,都会四处碰壁。

社会安全号码在防止商业欺诈、维持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美国商业,很少有人胆敢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进行欺诈活动,因为一旦败露,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而且行业协会会把这种行为在网上公布,从此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也就无法在行业中立足。

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和信誉,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代价是非常大的。有人说,美国之所以有好的商业道德和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社会安全号码系统。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说法未始没有道理。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2 07:29
作者:安普若 在 海归论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通知】5月14日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11届年会上的讲话稿下载,先睹为快!


  应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的邀请,本人将在该协会第11届年会的最后一天做“Closing Featured Presentation"。


演讲的题目:

  Haigui, What Do You Expect and What are You Expected in China?


演讲人:

  安普若, a VC investor, a deal maker, a novel writer, is noted for his unfinished novel “Taming the Chinese Fire”. Mr. An was an entrepreneur himself and later became an investment banker and a private equity investor.


演讲的内容:

  Mr. An will present his first-hand insights on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 the pleasure and hardship as a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ross-culture business practices between China and US. He will talk in general about who and why go to China, and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make you success in China. Been there done that, his perspectives will be helpful to you.


时间:

  Closing Featured Presentation

  Sunday, May 14, 2006

  11:15 AM – 12:00 PM


介绍人:

  Kai Chen, Ph.D. Vice Presid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Iomai Corp.

  Victor Li, Ph.D., Portfolio Manager, Friedman, Billings, Ramsey Group, Inc.

地点:

  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hady Groove Conference Center
  9630 Gudelsky Drive, Rockville, Maryland, USA
  Rockville, MD USA

关于演讲的说明:


  第一、CBA用“Renowned Novelist”介绍我,有点“大”了。一本小说都没写完就成了“Renowned Novelist”,估计这个世界上也没几个。所以叫我“Renowned Novelist”,估计这个论坛里好几个人都笑了。(吴越,不许笑!波儿,你也不许笑。。。)

  我想CBA主要是出于鼓励我的意思,希望我今后能努力把小说写完,争取成为“Renowned Novelist”。这事我有时间了还要和方舟子打个招呼,不需要就此事展开调查了。


  第二、CBA年会组织者建议我的演讲应该是“70% fun and 30% professional”。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开了两天的会了,都累了,没人再想听那些boring的crab了(郑重说明一下,这个会议前面的内容很有意思)。所以,我想了想,看样子只能用“郭德刚"的方式讲了,可是我的讲稿是用英文写的。看样子只能用“郭德刚+Jay Leno”的方式讲了。


  第三、我的演讲稿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谈论的是关于海归的问题,我估计我可能在演讲的时候会把这部分压缩;第二部分是许多照片,基本上有点“蜻蜓点水看中国”或是“海归眼里的中国”的意思。照片大部分是我拍的,也有别人拍的,或是从网上找来的。

  我估计照片这部分会是a lot of fun。而且发挥的余地很大,看时间了,有时间我就多讲,没时间就少讲。

  我只有45分钟的时间,我准备讲35分钟,然后给大家流出10分钟的时间提问题,可以提3到5个问题。


  第四、我把讲稿贴这里了,因为有许多照片,所以size很大,大概25M,下载时耐心点。

  我之所以提前把讲稿贴出来,一来是因为这里有许多人不在DC AREA,14日不能来出席会议,所以给这些朋友一个机会先睹为快;二来,我想听听大家的反馈意见;三来,为CBA的年会做做宣传。

  如果你在DC AREA及其相邻的地区,如果你看了这些照片觉得很有意思,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么就请14日来听我“砍大山”。

  关于年会的其他信息,请访问CBA的网站www.cba-usa.org

讲稿下载地址:

请点击右键,下载

广州下载——(现在可以下载了!)

美国下载(美国境内请用这个镜像地址下载)。

作者:安普若 在 海归论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安普若于2006-5-13 周六, 下午3:51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顶 -- 今夜有风 - (15 Byte) 2006-5-15 周一, 上午11:47 (10 reads)
Two more comments: 1) You overkilled it with -- Rockies - (415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2:43 (141 reads)
谢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0 (10 reads)
BORING CRAB?好像只有 BORING SEA TURTLE 嘛 :-) -- wanderer - (96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7:47 (97 reads)
毕竟是公共演讲,有些东西不太适合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2 (18 reads)
除了有些字体有点小, 我觉得都蛮好的. -- firefly - (14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11:11 (22 reads)
内容很好,可惜这个协会不怎么地 -- MSP - (93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5:11 (172 reads)
Need a guy's version: how to enter/exit and a gal/wife's -- PHM - (778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12:26 (126 reads)
some suggestions -- conker - (479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10:06 (195 reads)
你还是让我往深里讲。。。 -- 安普若 - (4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10:21 (164 reads)
Right. No need go deeper. -- Rockies - (154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2:32 (29 reads)
俺想要个内部流出版本.这个版本看过后感觉内容都不刺激. -- 以战养战 - (14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17 (59 reads)
报告! 我也下载了。 -- 悠悠小草 - (11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57 (175 reads)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你骂我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07 (36 reads)
认真顶一下,还是蛮好看的! -- 悠悠小草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37 (13 reads)
:) 岂敢,岂敢! -- 悠悠小草 - (44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28 (88 reads)
约会第一,上班第二,逛街第三,听课第四,看来还是“爱情至上”论者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4 (26 reads)
大家好啊.有没有校长的照片啊.给偶一张 留着做珍藏啊.看校长是不是很帅啊? -- siwenlvshi - (51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13 (72 reads)
原来校长还到处给人演讲。下次到湾区来,我给你搭个台子 -- 人在江湖 - (78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4:03 (166 reads)
什么叫“还到处给人演讲”?那叫“走穴”。 -- 安普若 - (95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4:29 (235 reads)
堂会唱吗? 伯爵府上的。 -- 爱肥童 - (47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19 (85 reads)
到湾区来,还真得回到你的老题目,讲Private Equity -- 人在江湖 - (66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08 (125 reads)
可以啊!只要有人搭台,咱们就可以去唱戏。讲那个题目咱是拿手好戏。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26 (21 reads)
校长请查Yahoo Email -- 人在江湖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16 (14 reads)
回了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2:08 (13 reads)
下载看了,文件够大的,龟龟的图片背景太多了,其实不是很有必要。个人观点,供参考。 -- 笑狮子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3:13 (20 reads)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5 17:50
1/4被访大学生曾想自杀:中国大学怎么了
DWNEWS.COM-- 2006年7月5日16:15:28(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推荐网站
注册免费实习账户,外汇交易立即起步!
丈夫生性风流怎么办?
$500元开户网路交易美国股票佣金7元
女人补肾娇艳、男人补肾壮阳



小康杂志记者高艳、张蕊/16月7〜8日,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在全国同时进行。3个月后,又一批学子即将踏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进行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台湾作家张小娴曾在她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望着孩子的背影,忍不住发问:“世界啊,今天我把一个孩子给了你,若干年后,你会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呀?”(chinesenewsnet.com)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非易事。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生,自杀身亡。3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chinesenewsnet.com)

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chinesenewsnet.com)

525,谐音“我爱我”。从2000年起,每年的5月25日这一天被定义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如今,这一天已经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旨在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逐渐得到重视,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活动在高校如火如荼展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让人乐观。(chinesenewsnet.com)

“看不起学校”──2006年1月7日,23岁的重庆某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3级学生周家亮,在自动退学申请书的“退学理由”一栏郑重地写下了这五个字。随后,在校方对这一申请予以批准后,周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大学校园,结束了其大学生涯。时隔4个多月后的5月25日,周家亮自费开通“中国教育改革论坛”网站,他这样解释建此网站的原因,“通过和现行教育体制的支持者们论战,解决‘教育有没有问题’‘教改有没有必要’两个基本问题。”(chinesenewsnet.com)

周的言行,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他为“中国最牛的大学生”,有人称他的做法“狂妄”,还有人说周家亮想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对最后一种看法,他特别声明:“比尔•盖茨当年退学是因为想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创业,而我退学的原因是因为看不起学校。”周家亮对媒体坦陈“看不起学校”的理由:“比如教授的内容、方式,我都不满意,照本宣科,内容与实际挂不上钩,师资力量薄弱⋯⋯”(chinesenewsnet.com)

对此,有人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质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看不起学校?”那么,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chinesenewsnet.com)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自杀等类似事件的频频爆发,排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我国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整条教育链在其中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也绝非偶然的个体行为。这其实是我国的教育问题延误到大学阶段的一次总爆发,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chinesenewsnet.com)

“谈到大学教育,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营养,让他们能心智成熟地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对此,我个人是很失望的。”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对《小康》并不讳言。(chinesenewsnet.com)

5月13〜14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探讨高校大学精神的重塑之道。《小康》为此走访了北京的部分高校,并就相关问题对学生展开了一项随机调查。谈到目前的校园生活,很多人用“无聊”、“乏味”来形容,而对“业余时间一般会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上网、聊天、无所适从”。“大学的传统是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社会的良心在大学,而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已面临崩溃,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谈到目前的大学精神时痛心疾首。(chinesenewsnet.com)

“我们的校园文化目前非常贫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礼仪正逐渐在高校丧失,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度急剧下滑。”当《小康》就上述现象采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时,郭用了“病入膏肓”四个字来形容目前高校的人文环境。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文素质建设方面确实加大了力度,但一些弊病还是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了。(chinesenewsnet.com)

谈到目前高校教师论文造假、学术剽窃事件集中的频频曝光,郭海燕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外,与目前高校的一些评估机制有密切关系,“教师评职称要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你说,全国总共有多少核心期刊?如此硬性的要求造成的负面结果就是一些教师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在《小康》的随机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此嗤之以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缺乏师德、辱没师道尊严。”(chinesenewsnet.com)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郭建议应在大学建立“教授委员会”,成员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以此来真正监督学术纪律,维护学术尊严。“大学里,其实存在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由教师组成的教学系统;另一套则是由管理者组成的管理系统。只有互相监督才能保障教师在学术上真正做到自律。”(chinesenewsnet.com)

“现在高校压力都很大,要忙着应付各项排名,忙着到社会上拉项目、忙着迎接各项评估。如果在高校,领导没有时间关注教育,教师忙于追逐职称评聘,没人研究教育内容和教学规律,那么学生必然是牺牲品。”还有,诸如大学生拿学位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从而导致学生必须为了应试而学习,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chinesenewsnet.com)

《小康》注意到,目前在高校排行等一些排名、评选中,高校人文素质建设并未被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里。对此,钱逊认为,大学排行的高低变得越来越具有广大的商业效应,而不是学术效应。由此,助长了高校的一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味在“硬件”上下工夫,而对于一些“隐性”的指标重视不足,而这些恰恰对一所高校保持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chinesenewsnet.com)





下一页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民意调查  


    胡锦涛访美,中美关系将如何?
友好  对抗  亦敌亦友

查看民调结果  


   幕后文章 >>


教育的产业误区:中国高校学费20年增长..
1/4被访大学生曾想自杀:中国大学怎么..
师哥师姐都这么过来的:博士论文答辩花..
美国仿造多个伊拉克聚居地进行演习训练
美公司法将实施:中国企业遇美法律瓶颈
没损害周边穷国:中国又惹着谁了?
慈善午宴?中国富豪62万和股神吃饭
遥远的近邻:印度离我们有多远?
跨洋跟踪中国潜艇:印海上侦察触角有多..
“孤狼”的背影:桥本龙太郎的剑道人生
向亚太国家全面倾斜:俄有足够能源出口..
四处阻拦对华军售:日本竟“管”到乌克..
中国纺织品新劫难:美将启动新一轮反倾..
文安地震现场目击:一场“露天电影”及..
高垄断势头:重庆国资欲通吃公用事业产..
世界杯:葡式斗牛“逗挑”法国神经
空气净化品牌“隐形冠军”亚都的生死蝶
自1978年起,李燕杰一直从事着青少年教育研究工作,现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结合自身从教实践与研究体会,他认为,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而绝不是教育者。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产生和保持对人文知识主动索取的学习意识才是人文教育所要取得的理想状态。“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与高校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谈,要给学生好的教育,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教育内容,但是,却在对怎样把好的教育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怎样让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上下得工夫很少。其实,这中间的衔接过程很重要。离开了这个环节,教育的目的还是无法达到。”(chinesenewsnet.com)

不仅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整体需要提高,而且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差异也非常大。一些理工科的院校在人文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上显得更为薄弱。钱逊将此现象的主要历史原因归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他打比方:“当时社会上普遍有一种重理轻文的风气,经过那次院系调整,原来五六十所综合大学只剩下了14所。清华曾经是一所实力很强的综合性院校,但就在那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将一些人文学科划出去了,以致变成了工科院校。虽然当时的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从后来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次调整对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chinesenewsnet.com)

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那次调整留下的后遗症,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治疗恢复的过程中。“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chinesenewsnet.com)

在一份“针对我国教育的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中,“质量滑坡”被公众排在了“高等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的首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2005年8月在乌鲁木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这一论断一经发出,即招至了公众非议。《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对此展开调查的结果显示,同意杨这一观点的仅占2.1%(共4802人参与投票),而赞成《中国教育忧思录》一书作者丘成桐的“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这一观点的人,则占到了92.3%。(chinesenewsnet.com)

有关人士质疑,一堂专业课,近200名学生一起上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作业和对学生进行相应辅导吗?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交互式的启发性学习吗?《小康》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北京的一些高校。上课都已经快半个小时了,却不停地有学生喊报告进入教室。老师在台上扯着嗓子费劲地讲着课,台下的学生却不买老师的账,聊天、看书、睡觉、玩手机,甚至还不时能听到手机和弦铃声的响声和学生爽朗的笑声。一百多人的教室犹如一个热闹的菜市场。(chinesenewsnet.com)

这是记者亲身经历的发生在北京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二年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课堂上的真实一幕。而这门课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取得大学学位证。“这样的课,考试时老师肯定会划重点,而且只要老师每次点到的时候你都在,通过考试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该班学生小吴谈到其中的“奥秘”,没有任何顾忌。(chinesenewsnet.com)

在《小康》走访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着名高校,问及的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质量表示不满意,甚至对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将来就业的帮助持怀疑态度。“其实我很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推出一些新的花样,比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听课的形式,有自己想法的时候也能直接给老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现在这样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强行灌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张云向《小康》“诉苦”说。(chinesenewsnet.com)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张东辉认为,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的一个重要表现,没有给在校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些课程对于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而不至于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学教育的学生,就应该每周去一个固定的基础教育学校听课,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然后及时还要和校长、老师、学生沟通。”(chinesenewsnet.com)

同时,张认为,目前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之所以严重下滑,除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外,高校在决策层面上的导向对此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今的大学对于科研的要求高了很多,投入也很大,但是教学质量却成为了薄弱环节,不仅在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少,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chinesenewsnet.com)

张东辉这样向《小康》描述:“写一篇论文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什么成就,老师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金,而且还有利于职称的评定,但是对于教学来说,课教得再怎么好,最多也就是优秀教师而已,并不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学校对于老师的授课质量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而且教学质量的好坏确实也很难评估。”(chinesenewsnet.com)

谈到教学质量,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因素: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而据《小康》了解,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任课老师自己选取的,学生根据该课老师的指定来购买教材。不同学校的同种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小康》采访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节省购买教材的费用开支,往往从上一届或几届同专业的人中以折扣价购买。(chinesenewsnet.com)

张东辉建议,教师应该把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以及用这本教材预期教会学生什么知识等尽早地公布,以便让大家有选择和提出意见的权利和时间。据《小康》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此往往缺乏和学生的充分沟通,并且学校和学校之间同一门课的教师在教材选用方面的沟通也是非常少的。



上一页
作者: allaalla    时间: 06-7-5 23:42
呵呵  宋大哥一如既往   就是我们天天了解美国的一个活动窗口啊! 谢谢宋哥的DEVOTING精神!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6 09:57
标题: 不谢不谢。。或者我们互谢。。。。
原帖由 allaalla 于 06-7-5 23:42 发表
呵呵  宋大哥一如既往   就是我们天天了解美国的一个活动窗口啊! 谢谢宋哥的DEVOTING精神!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7 21:50
标题: DEAR pao pao qiu: 知道您不让转载,可是您写的太好了,我忍不住!
第N次回乡随笔--与体育无关


送交者: 泡泡球 2006年7月06日16:02:39 于 [竞技沙龙]http://www.bbsland.com  

  
第N次回乡随笔---还借光的债,与体育无关,谢绝转载


NBA结束了,世界杯快完了,夏天已经到了,这一轮架也已经快掐完了,下一轮的
架又会在哪里?

离开沙龙有多久了?半年?一年?还是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在的我,是把这里还当
做消遣的乐园?还是仅仅只是回来看看?回想一下自己在何处打发了没有沙龙的时
间?

又有人声明离去,又有人离去后回来。据说茶馆的老潘有著名的突然厌倦,厌倦之
后呢?也许是愈发的沉迷。我也斩钉截铁的想过离去,但后来还是心随自然。风不
动,水不动,我的心也不乱,高兴了,灌两瓢水,沉闷了,就随便看看,不必发言。
捧捧版主的场,拍拍好友的马屁,换的就是一个心情舒畅。如果这个也成了罪过,
那么我就一直错下去好了。

很多回错过的功课没办法补,於是就落伍了。很多次架没伸上手,於是就软弱了,
很多MM没来得及打招呼,於是就错过了。

这次回国,又见到了多年来一直仰慕的MM,依然是青春漂亮才华四溅,但没敢表现
出任何非分之想,因为大猫在旁边猫视眈眈。

大猫么,似乎得了老年痴呆,因为她已经没有了记忆,经常穿着鞋找鞋拿着杯子找
杯子找上个把小时。老丈母娘,一个确诊的老年痴呆初期的患者似乎比大猫记忆力
还好思考得还多。朋友於是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老婆是用来使唤的,不是用来宠的
,宠坏了大脑,你就有得苦吃了。也许他的话是对的,毕竟他刚刚离了婚。

朋友还是那些朋友,但是每次回去感觉都不一样。按年龄,都正是风华正好的时候
,按行为,却大体上沦落为风化正差得级别。

国内的人我最怕见两种,一种是见面三句话就是女人,性,性,女人。是,我对这
些话题也感兴趣,但我对天天时时都是这个话题没兴趣。可是,这个却是现在的主
旋律,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和谐。

於是公务员体检了,检查出艾滋了,被别人嘲笑政府人员腐败乱搞了,他觉得自己
无辜了,回家找老婆算帐了,身为小学教师的老婆招认了,跟外教胡扯了,於是整
个学校体检了,检查出一堆艾滋了,一个外教搞定这么多人真是牛大了。

这是事实,不是故事。这是就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这么多人回来宣扬纸醉金迷的
国内生活,这么多次回国,我真实的感受到,这样的生活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
近很近。我家楼下不超过公共汽车一站的距离,洗头房洗脚屋开了20家,看着粉红
的灯光,你能感觉到亿万灵魂的呻吟。这种生活你向往么?向往的话你敢么?你觉
得安全么?

似乎我们这代没什么指望了,那将看看下一代吧。高考制度好么?不好么?上海率
先改革了,弯刀还曾经为此开过帖子吧,据他说现在的高考制度至少保证了某种意
义上的公正。可事实呢?现在高考的120%提档线是公开的,其他的呢?

一个以前的同学有幸成为了今年高考的监考教师,之前监考教师的会议上就被公开
告知要尺度要松。是阿,一个考场30人,20+随便翻书,有人要求老师帮助传条,
有人直接走到别的考生桌边去抄,有一个考场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管教了一下,被
考生当场手指,你敢管我,我让你全家不得好死。

是个案?还是整体?於是我借机了解了几个别的城市的考生,回答大同小异,在高
中时候老师最后的临考教育就是,放手作弊,监考老师不敢管你。

目前似乎号称打击学术腐败很流行,腐败在哪里?这样的高考环境下上来的学生,
还会在意什么?

我无语。我未来的孩子看来应该先去黑社会混一圈,在考场上才会底气十足吧。

国内我最怕见的第二种人,,,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我无法继续这里的
思路,因为有些东西,你不能写,你也不敢去写,点到为止罢了。


最近一年多以来,多次回国,每一次都能看到国内繁荣的景象,我是发自内心的高
兴,这次,我的心情压抑了一些,希望下次能够回复阳光。,因为昨天接到的通知,
我近期还要再走一趟。去不同的城市,见不同的人,感觉能否有不同呢?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
所有跟贴:


写得很好! - 红山狼 7/07/06 (0)
写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无内容 - dof 7/06/06 (0)
泡泡良心未泯呀, 赞一个 ! - 胖三 7/06/06 (0)
加点别的 - 泡泡球 7/06/06 (69)
亏了,俺每年给爹娘寄$1500! - 卡梅 7/06/06 (0)
惭愧惭愧! - 夜神仙 7/06/06 (0)
上次俺回去时候,咱都楼里,全剩下老人了 - kk03 7/06/06 (2)
对于父母不愿出来的呢,劝他们:就当是了解子女在外的生活 - kk03 7/06/06 (1)
先要看父母身体好不好 - ztyixia 7/06/06 (0)
还是把父母接出来看看吧 - ymfan 7/06/06 (5)
我这次回去,尽了全力游说,结果 - 泡泡球 7/06/06 (1)
那你们就多回去看看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惭愧啊: 父母不爱出来, 做子女的应该常回去看看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吃的不行,生活比较乏味,主要是老年人要的文化环境没有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1)
吃的自己弄还行,电视也有中文的,主要还是其他方面。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现在我想给,老娘一分都不要,所以好几年没给了 - dadahan 7/06/06 (15)
要用实物。最好的就是你投资买房子 - ztyixia 7/06/06 (2)
好主意....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1)
小钱不解决问题,只是一份心意 - ztyixia 7/06/06 (0)
我这里也是 - ymfan 7/06/06 (0)
大汉你心眼太实诚,愣给老人还把你吃了不成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0)
问题是你的父母不是把100美元当宝贝的那种阶层 - 泡泡球 7/06/06 (1)
或许他自己还是学生?日子不好过?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不要也给..如果你不缺的话,对老人肯定是个安慰 - tingyu 7/06/06 (7)
没用,你不了解我们家老太太,那叫一个倔 - dadahan 7/06/06 (6)
哎,我家企事业是....只好自己多回去看看 - tingyu 7/06/06 (0)
唉~~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跟我家老爸老妈一样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3)
而且现在开始在我回去时往我身上花钱 - dadahan 7/06/06 (2)
只要老人高兴,你就由着他们去吧 /无内容 - 红山狼 7/06/06 (1)
是的,回去时就顺着他们的心意做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哎,你要把我眼泪引下来了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估计娶了个上海老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40)
拜托,好不好?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39)
那难道说中国老婆?牺牲一下好不啦。哈哈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25)
不好,呵呵,说中国老婆也不行. - tingyu 7/06/06 (24)
沙仙家的属于三十四楼美女公主之一, 不同凡响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23)
老惦记别人家的,把狗太太发过来看看 - 泡泡球 7/06/06 (22)
查了一下, - 世界杯赛 7/06/06 (15)
一,不给我看小狗? - tingyu 7/06/06 (13)
刚给你和泡泡送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2)
嘿嘿,谢谢. - tingyu 7/06/06 (11)
猪头也有上象的可能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0)
呵呵, - tingyu 7/06/06 (1)
事实求是, 戒骄戒躁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收信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7)
非常气愤的拒绝贵方的无理要求, NND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6)
大礼你不要?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5)
我要的大礼你没有, 嘿嘿 - 世界杯赛 7/06/06 (4)
切,我手中掌握的孩子 - 泡泡球 7/06/06 (3)
谢谢! - 世界杯赛 7/06/06 (2)
但是我就想认识一下老狗狗 - 泡泡球 7/06/06 (1)
晕头转向了, 唱着我是狗S我是狗S, 走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这里 - 泡泡球 7/06/06 (0)
我 - tingyu 7/06/06 (0)
狗老婆徐娘半老, 不看也罢 - 世界杯赛 7/06/06 (4)
嘿嘿,那可能还得等啊,问题是你一家小狗,好像许给很多家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3)
牛皮一吹, 阿拉就有动力再生几个, 你光 - 世界杯赛 7/06/06 (2)
呵呵,我还没有ready生孩子,生了孩子跟我抢大猫咋办?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1)
你趁机找个二猫, 哈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又不是说你, 你急什么? 我说的难道煤油普遍性吗?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2)
还是不要这样说. 可能你听到的事不少, - baseliner 7/06/06 (0)
当然没有,我周围认识的上海老婆,都很耐斯的 - tingyu 7/06/06 (10)
哦, 看来你那里的上海老婆比阿拉八马的优秀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9)
原来是你!!!!! - tingyu 7/06/06 (8)
养鸡还不容易, - 世界杯赛 7/06/06 (1)
看来你不是的,那个 - tingyu 7/06/06 (0)
阿狗?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5)
笨,你才知道他是阿狗?我刚回来丫一开口我就知道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4)
靠,被你说得很没面子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3)
只要有踩你一脚的机会, 阿拉绝不放过, 哈哈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不要紧,我和你坐一条凳上... - tingyu 7/06/06 (0)
呵呵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0)
跟说中国足球一样,每次都是一堆意见。 - shepperd 7/06/06 (0)
泡泡横眉冷对花花世界的诱惑,有觉悟! /无内容 - terminater 7/06/06 (0)
这个国家早没希望了, 要不咱也不蹲在美国不走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泡泡球 - xiaowen1 7/06/06 (40)
呵呵,我想我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 泡泡球 7/06/06 (2)
对,不急,急也没有用 - xiaowen1 7/06/06 (0)
急啥,泡泡还有时间。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小环境有意思,有挑战? 你回去试试? 看人吃了你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34)
杯赛兄比我还极端 - xiaowen1 7/06/06 (0)
也不是回去的人都被吃了。 - ymfan 7/06/06 (7)
你说小文这种书呆子行吗? 就是麻老师估计也没戏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6)
小文肯定是头一个被吃的,嘿嘿。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你怎么知道人小文就不行?这么说吧 - ymfan 7/06/06 (4)
抱着一腔热血回国? 谁还这么傻啊 /无内容 - xiaowen1 7/06/06 (0)
你看看他写的那文章, 十有八九是NERD - 世界杯赛 7/06/06 (1)
我知道的回国的,现在日子过得都蛮好的。 - ymfan 7/06/06 (0)
这话有点生活阅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没那么吓人,国内的朋友和海龟的,有好有不好 - tingyu 7/06/06 (24)
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这就高深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3)
嘿嘿,说容易也不容易,但绝对没有一定要被人吃了的地步..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2)
如果你的要求只是不被吃的话,估计你不会回去的 - 麻衣神道 7/06/06 (1)
嗯,当然目标更高一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小朋友进来 - 澹然 7/06/06 (5)
我知道啊..:-) 呵呵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4)
还有啊 - 澹然 7/06/06 (3)
嗯?我比较笨,点解?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2)
当今世界 - 澹然 7/06/06 (1)
呵呵,很不幸的是,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 tingyu 7/06/06 (0)
国内复杂的人事关系, 你去试试再来发言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3)
国内的人事复杂,以前就很厉害了,也不是没见过 - tingyu 7/06/06 (4)
不是人事关系那么简单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3)
嗯,我也知道.国内要做得好,得要 - tingyu 7/06/06 (2)
呵呵, - 澹然 7/06/06 (1)
所以不要得罪任何一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人事关系,呵呵,我在美国遇见的比国内还恶心 - 泡泡球 7/06/06 (7)
得了得了, 你在这里才混几年啊 - 世界杯赛 7/06/06 (5)
靠,我就是文科的,咋地?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4)
所以你碰到一群恶心的家伙 - 世界杯赛 7/06/06 (3)
我碰到的不少,但也不多 - 泡泡球 7/06/06 (2)
其实 - 世界杯赛 7/06/06 (1)
老美其实也不抱团,互相也乱踹。 - dadahan 7/06/06 (0)
就是,美国如果想爬上去,人事关系只有过之....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这个说得在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闹得闹得,我也是从小环境的角度,很想往回国 - tingyu 7/06/06 (0)
赫赫,其实你怕的是 - tingyu 7/06/06 (16)
你在上海上只脚, 体会不到阿拉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9)
瞎讲,阿拉下只脚出来的...本来就是劳动人民一份子.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8)
你上海宁?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7)
老道你不会动刀子吧? - tingyu 7/06/06 (6)
LOL. 老道动手从不用刀...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别紧张啊 - 麻衣神道 7/06/06 (4)
如果工作 - tingyu 7/06/06 (3)
这是两难之一,两难之二是:你回去跟谁比? - 麻衣神道 7/06/06 (2)
嗯,的确如此 - tingyu 7/06/06 (0)
老麻这话实诚啊 - ymfan 7/06/06 (0)
从个人角度看是这样的 - ymfan 7/06/06 (1)
时代在改变,差异肯定会有的.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听雨错怪PPQ了。 - 澹然 7/06/06 (3)
我是想 - tingyu 7/06/06 (2)
哈哈哈 - 澹然 7/06/06 (1)
嘿嘿, - tingyu 7/06/06 (0)
羊祜说: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 - 夜神仙 7/06/06 (1)
都发展了这么多年, 看到社会环境的进步了吗?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说句老实话. - baseliner 7/06/06 (6)
去年我也没敢说,盛世大连欢上一个刘姥姥逛大观园的节目 - 泡泡球 7/06/06 (5)
明白了.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给上头拍MP, 给自己贴金,谁不愿意? 两个字: 无耻.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3)
他说的是隐喻 - 澹然 7/06/06 (2)
嗨, 跟错跟到楼上去了.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1)
看到了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看,上次你说那些话, - 澹然 7/06/06 (5)
一提腐败就kmt - 亡人 7/06/06 (4)
呵呵 - 澹然 7/06/06 (3)
难说.一台湾朋友常说起台湾的情况,也包括GMD - tingyu 7/06/06 (2)
哈哈 - 澹然 7/06/06 (1)
腐败程度是不同的。中共从一开始就强盗出身,现在腐败是公开的 /无内容 - 亡人 7/06/06 (0)
泡泡小资了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谢谢楼下各位 - 泡泡球 7/06/06 (4)
还是别回去了。没有意义。:)自己都说 - 亡人 7/06/06 (0)
还是劝泡泡回国,乱世出英雄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本来想写别的,一不留神就把这个写出来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0)
原来如彼,关系则乱,超脱不起来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沉重 /无内容 - 亡人 7/06/06 (0)
hahaha,写得有意思 - dadahan 7/06/06 (8)
问题是:你洗过吗? /无内容 - kk03 7/06/06 (5)
没洗过。我怕痒痒,别人挠我头我忍不住笑, - dadahan 7/06/06 (4)
大汗真是大草原出来的? - 澹然 7/06/06 (3)
那也要先洗头吧?这一关受不了,痒痒啊,哈哈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2)
外行了,大头从来不用洗,不用你过这关 - 泡泡球 7/06/06 (1)
哈哈哈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洗头的泡泡里都很危险的说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1)
常走江湖,在有防范措施,中标可能性不大, /无内容 - Tupac 7/06/06 (0)
国内大海的泡泡比夏威夷的泡泡大多了 - ztyixia 7/06/06 (0)
泡泡还年轻,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 - 狗狗鹰 7/06/06 (0)
多谢分享!顺其自然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俺为沙龙要了这么多的债,要求发奖金,呵呵。 - jieguang 7/06/06 (51)
多挣点养老的钱, 将来不靠子女, 也别做回国养老的梦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现在最怕给爷娘打电话他们说这儿那儿不舒服, - 566 7/06/06 (0)
国内医疗是比较乱,不是有白狼一说么 /无内容 - ymfan 7/06/06 (15)
医生使劲用贵药,为了提成,将来谁看得起病?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4)
我听说一般是先问帐由谁出。 - ymfan 7/06/06 (8)
俺有个亲戚,曾经是部队里比较大的官,离休了, - jieguang 7/06/06 (7)
还能怎么办,怎么也得看啊。 - ymfan 7/06/06 (1)
挂号费5毛的说 /无内容 - 566 7/06/06 (0)
进口药回扣高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是,这也是医生推荐的原因,实际上,有些国产药效果一样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不少国产药纯度不够,副作用大 - 566 7/06/06 (0)
到药店买药,别买医院的 - 566 7/06/06 (1)
好像进口的贵药不报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0)
这个最可怕!医生都没有良心了,这。。 - 游击联队 7/06/06 (4)
哪都不行。上次回去,为给我娘看病 - dadahan 7/06/06 (2)
NND, 没想到就这么几年,一下子变成这样了。 /无内容 - 游击联队 7/06/06 (1)
这六,七年的变化是惊人的。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医生3000大洋一月,干死干活,还有被人打断腿的说 /无内容 - 566 7/06/06 (0)
国内医生病人两边都有点道理 - 麻衣神道 7/06/06 (29)
医院的情况有两方面 - 澹然 7/06/06 (4)
全乱了。。。但另一方面,医生也很委曲,医院也有很多道理讲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就是嘛 - 澹然 7/06/06 (1)
是的,双方的问题都不小,各打五十大板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是呀,发一点烧就打点滴,打抗菌素,将来孩子的抗体全没了。 - jieguang 7/06/06 (23)
将来孩子的抗体全没了还不是问题所在 - 麻衣神道 7/06/06 (19)
50-80年代期间用的钙片含量比实际需要的低了1000倍?? - 真吼吼 7/06/06 (1)
1。钙片不是石灰石;2。可能你对微克级单位毫无概念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这个胡扯了,正常饮食不怎么缺钙, - 566 7/06/06 (12)
对. 前一段好象是John Hopkins的一个调查证实钙片的吸收效率很低 - baseliner 7/06/06 (8)
狗狗鹰和乌溜溜不明白:钙片在中国和美国需要的对象是一样的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7)
那是. 不过我还是觉得耐药性更可怕.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6)
耐药性不光是中国的问题,美国医生也有这个毛病 - tingyu 7/06/06 (1)
美国相对好很多,当然也是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和研究的结果.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耐药性是长期的后果,最直接的后果是把体内的生态给搅乱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3)
不光对个体的损害,社会普遍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环境的污染,继而 - baseliner 7/06/06 (2)
不光对服药个体本人的损害.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1)
谈环境的污染就更遥远了,连平是吃的啥都不知会不会着了道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正常饮食不怎么缺钙?你就是现过着美国的生活这么说都是胡扯 - 麻衣神道 7/06/06 (2)
多晒晒太阳就齐活了 /无内容 - 566 7/06/06 (1)
把VD跟钙片混为一谈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前几天跟家里打电话,说有家药厂造假药,吃死了好几个 - jieguang 7/06/06 (1)
这就是我说的问题:国内能生产药的厂家太多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什么乱七八糟的,俺从来没吃过钙片 - 狗狗鹰 7/06/06 (1)
1?你咋知道你吃没吃过?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打抗菌素的主要问题是造成耐药菌种,什么抗生素都不管用 - 566 7/06/06 (2)
是,抗菌素能不用就不要用。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你不用也没用,别人用,照样有耐药菌 /无内容 - 566 7/06/06 (0)
奖金大大的, 由斑竹发! 嘿嘿 - baseliner 7/06/06 (2)
是,希望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希望如此.但我认为这会持续相当长. - baseliner 7/06/06 (0)
高考作弊? You give it a try - wiseguy 7/06/06 (15)
信不信由你:高考作弊的程度与城市大小成反比 - 麻衣神道 7/06/06 (13)
毫无根据,都是北京孩子给自己高考成绩找借口 - fatcop 7/06/06 (5)
靠,要是每一个小县城都出事,这个说法就不用俺来说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打倒老胖,哼哼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2)
胖嫂就这么跟俺说来着 - fatcop 7/06/06 (1)
素质教育,按素质录取现在行不通 - dadahan 7/06/06 (0)
还是老胖说得在理。老麻在哗众取宠,呵呵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这个我也听人这么说 - dadahan 7/06/06 (6)
小县城考点都是熟人,一端就是一锅,也不好办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5)
我听说的是监考帮着作弊。还有就是事先漏题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4)
改卷子学问也不小。。。 - 麻衣神道 7/06/06 (3)
高考卷不是全省/市统一改嘛,现在变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2)
统一改看得出作弊么? - 麻衣神道 7/06/06 (1)
统一改时找分,还是过后再来找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It's a big country, anything can happen. - baseliner 7/06/06 (0)
善良正直而善于观察的人回乡一次,失望一次。 /无内容 - laok666 7/06/06 (2)
或许我不够善良正直吧,我回去有失望的地方, - tingyu 7/06/06 (0)
这话听起来就象是国内的人都不善良正直似的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好文!!!谢谢!!! 整个社会变了,人心变了! /无内容 - kk03 7/06/06 (0)
泡泡成长了 /无内容 - fatcop 7/06/06 (0)
你老了,泡泡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老的都在骂银了!!!泡泡还年轻啊,还爱感慨状态! /无内容 - kk03 7/06/06 (1)
感慨才是年轻?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兄弟,人生要看得开,酒色财气,就这莫多年, - Tupac 7/06/06 (0)
本来指望着读你的文放松一把,羡慕期待一把。砸块大板砖 /无内容 - 老甘 7/06/06 (0)
你又钩起我心中无数沉重的泡泡 - xiaowen1 7/06/06 (2)
小文海龟了?还是外派? /无内容 - clic 7/06/06 (1)
就呆了一年,既不是龟也不是派 /无内容 - xiaowen1 7/06/06 (0)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8 23:00
·童斌勇·

我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没有很大的理想。那时三同户的邻居有一个女儿,个子不算高,长得还可以,没读过什么书。忘了名字了,无非是阿芬阿芳一类的。她每天要坐我的自行车上田头。那时村里的习惯是老婆坐老公的自行车的。她也不顾忌。当时就有个想头,干脆把她娶了,在村边盖一栋青砖青瓦房,这辈子种瓜种豆扫猪粪。

没想到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我要感谢的有很多很多。我要感谢邓小平恢复高考;我要感谢中国的开放政策;我要感谢加拿大第一个给我发了留学签证,并在我一下飞机就给我一张一万二千元加币的奖学金支票,让我第一次成了万元户。

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美国。我要感谢美国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我要感谢美国的让我能舒展身手的工作;我要感谢美国相对平等的社会;我要感谢美国无处不在的机会;我要感谢美国自由自在的空气。

愿上帝保佑美国。

也愿上帝保佑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包括生我育我的中国。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28 23:39
华夏快递 : 六代大学生的记忆:大学四年我花了多少钱
  
  “文革”结束30年以来,社会以一种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使是在被称为“象牙之塔”的大学里,这一切也令我们感同身受。

  从不用掏任何费用到动辄六七千元让普通人家难以承受的学费;

  从靠着十几块补助就能生活到没有五六百元连饭都不够吃;

  从四年没买“大宗”东西到精致的手机人手一个;

  ……

  不管是九斤老太说的“一代不如一代”还是我们坚称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总之,在岁月风驰电掣过后,当一切都变得模糊暧昧,我们只留下些或者清贫或者富足的片段记忆———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不管是清贫还是富足,四年的大学,都给了求学者一段愉快的时光。

  而值得我们怀念并思考的是,在条件艰苦的时候,他们曾对读书无比热切,而环境优越的时候,面对着20年上涨了25倍的学费,后来的大学生是不是也汲取了同样多的知识?

  当然,作为编者,我们只负责记录这些片段的记忆,并从这些记忆中体会时代的巨大变化。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每一代的大学生都会有他们的消费记忆……

  大学学费20年涨25倍

  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

  全国政协孙继业委员说,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问题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从改革前的免费教育到20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而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中也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

  1978-1982年:零消费时代

  杨琴(大学教师)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10元左右/月、一尺半布票/月

  1978年,是停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二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终于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平等机会。在那个收获的季节里,经过两轮高考筛选,现在在大学教书的杨琴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山西大学哲学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二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当时大家都很穷的,全班50多人,80%的家庭都很贫困。和杨琴一个小组的老曹同学,老三届,有两个孩子。他来上大学,老婆照顾孩子,家里没任何收入。但是,生产队可分给家里面口粮,孩子老婆勉强可维持生活。杨琴在学校每月有十几元的助学金,那时大学吃饭不花钱,国家管饭。

  杨琴那时每月花9元钱的饭票,食堂饭量总数是固定的,早晚三顿窝窝头,一碗稀饭,顶多加一点小菜。平时男同学不够吃,女同学吃不了,所以女同学总是把窝窝头剩下给男生吃。在食堂,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而且特别少,有一些条件好的同学,也不到外面吃饭,想改善生活了,就都回家吃饭去了。

  学校基本不收任何费用,除了每个学期要买的课本,大概要花掉四五元钱,但是80%的学生可以得到一点生活补助,大概每月都是十几元钱,大部分同学可以买一点生活用品,杨老师总是能剩下一些钱,给家里添补一些东西。说到生活用品,除洗漱用具外,还需要买鞋油,擦旧皮鞋用。

  当时的宿舍不熄灯,自然也不收电费,所有人都不会错过免费用电的机会。等下了自习,舍友们都迅速回到宿舍,梳洗完毕,就趴到桌子上看书。28年前的宿舍格局和现在差不多,一进门左右四张床,上下铺睡八个人,中间是一张大桌子,门背后一个矮书架,共8层,一人一层。宿舍里没有任何装饰品,逢年过节,女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点装饰品,既不花钱,又漂亮。

  那时的女同学们没有什么“浓妆淡抹”,当时一个人一个月发一尺半布票(买穿衣用的布匹),无论男女的衣服只有黑白两色。杨琴大学四年没有添置过什么新衣服,因为已经上过6年班,她有几件上班时工厂发的衣服,其余大都穿姐姐的衣服。男同学几乎就没有可以换的衣服,杨琴记得那时男同学一年四季就那么一件衣服,四年下来都一个样,包括鞋也是,解放鞋一穿到底,不洗,直到穿破为止,据说一到晚上,男生都将臭鞋扔到宿舍外面。不过女同学倒都有一件必备物品:套袖。一尺半见方的一块布,缝成直筒,两边再穿上松紧带儿,往胳膊上一套,从手腕到肘部就都裹上了。虽然不好看,可天天伏案学习,袖子易脏易破,戴上套袖就好多了。特别是冬天,既保护袖口又保暖。

  但即使是这样贫穷,杨琴认为她们那时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每天早晨6点整,军号就响起,提醒同学起床,可是大部分同学不等起床号响,就已经分布到学校各个角落读书了。7点吃过早饭,同学们开始了一天的课堂生活。中午12点下课,吃完中午饭要休息一会儿,下午2点上课。晚饭过后,每个宿舍都要派出一个代表,去图书馆占座位,去晚了就没有地方可以读书了,当时的大学生没钱买书,全靠图书馆解决精神饥渴。那时没有双休日,只有星期天有时间,可是所有人都在图书馆里泡着:“我们那几届大学生的求知欲强得可怕。”

  全国高校学费大比拼

  北京4200-5500元/学年

  上海5000元/学年

  天津4200-5000元/学年

  河南2700-3100元/学年

  湖北3600-5000元/学年

  吉林3500-4500元/学年

  江苏4000-4600元/学年

  海南3800-4200元/学年

  广东4560-5200元/学年

  河北3500-5000元/学年

  浙江4000-4800元/学年

  辽宁4200-5000元/学年

  黑龙江500-4800元/学年

  安徽3500-5000元/学年

  福建3900-5200元/学年

  湖南4000-5000元/学年

  山东3600-5000元/学年

  山西2800-3800元/学年

  内蒙古3000-3500元/学年

  广西3200-4500元/学年

  重庆3200-4500元/学年

  四川4000-4600元/学年

  贵州2500-4000元/学年

  云南2800-3400元/学年

  陕西3500-4500元/学年

  甘肃4200-5000元/学年

  青海2800-3300元/学年

  宁夏3000元/学年

  新疆3500元/学年

  (以上数据为平均值)

  裴秀芳(大学教师)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200元/学期

  记忆最深刻的花费:一件18元的军大衣

  裴秀芳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对于当初的大学花费她感慨万千。她说,自己最大的一笔花销就是一件当时非常流行的军大衣,大概就是18块钱。

  1984年,裴秀芳从运城农村考到了北京,而当时她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她父亲每月30元钱的工资,这对于供3个孩子上学的家庭来说相当困难,但裴秀芳回忆说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我四年大学生活可能花了1300多元,这些钱全部是从家里拿的。”裴秀芳说,“虽然家里很困难,不过我个人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经济压力。当时学校也不收什么学费、杂费、住宿费,只要有生活费就完全能完成学业,最重要的是学校还给生活补贴,师范类学生给的尤其多。1984年到1986年,每个月我能领到18元的补助,1987年能领24元,另外还有3元钱的困难补助,这些钱对于我来说支持一个月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据她介绍,第一个学期需要的钱最多,刚到学校什么也得准备,衣服等生活用品都得买,不过以后就好多了。

  裴秀芳给算了一笔账,她有时候1毛钱就可以吃上一顿饭,不过一周可以吃上两到三次小炒,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当时小炒大概也就3到4毛钱,学校发的补助足够自己吃饭。这之外就是平时买一些衣服、生活用品以及书等,大概算下来每个学期需要从家里带200多元。由于平时比较节省,裴秀芳还攒下了一笔钱,供了自己一个学期的费用,那个学期除了13块6的车费,她没有向家里要钱。

  裴秀芳每个月都计划得很周详,吃多少,怎么吃,她都心中有数。这样有计划的消费,让她四年没有体会过窘迫的生活。比如当时的肉沫粉条,食堂1毛钱一份,而且非常实惠,一勺子下去,给你盛满满一碗,对女生来说,一顿根本吃不了。于是她每次只买半份,也足够她吃了。

  那个时候,对于大学生来说,惟一的电器就是收音机,不像现在的学生有笔记本、MP3、随身听,当时同学中只要有一个收音机会让别人羡慕得不得了。当时在大学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个月能有40元的生活费,买个收音机不算什么大事情,而对于当时仅靠补助生活的裴秀芳来说,根本无法与人家相比,收音机就是个奢侈品。“我们宿舍每个人都有一个收音机,只有我是蹭别人用的。当时一个和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我就蹭她的,这一蹭就是四年。”裴秀芳笑着说。

  至于在衣服和书上的花费,她并不是很多,因为在第一个学期买了衣服,有了穿的,裴秀芳就很少再添置衣物,一年每到换季才可能买件衣服,有时候一年也不买。而买书那就没有定时了,碰到了好的书籍才买,一般是先顾好自己的生活。

  裴秀芳说:“我四年最大的花费就是买了一件心爱的军大衣。那时候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于是我也狠心买了一件。当时商场里有24元和18元的军大衣,考虑了很久还是选择了便宜的,但这也是我四年大学买的最贵的东西。”

  对于当初能够在那样艰苦条件下,自己还能没有压力地过完大学生活,裴秀芳非常庆幸。她说:“非常重要的是,当时学校不收任何费用,每月还给你很高的补贴,有的人非但不用从家里拿钱,而且往回拿钱接济家里。”

  大学收费三个难解谜

  其一,培养成本该是多少?有资料称,我国大学的教育成本,因为文理科的不同,大概在1.2-1.4万元。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这是日常运行成本,就是老师的工资,加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气。1999年计算下来,平均大概一个学生每学年需要1.4万元左右。很多学者说,应该计算直接的培养成本,因为有的教育成本其实不是花在学生身上的。对此,张保庆称,完整意义上的培养成本是很高的———就是把高校从建立那天起,所有的开支都计算到培养成本里。算下来,大概一个学生每年的培养成本平均是4—5万元。”

  其二,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700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究竟多少比例是合理的呢?张保庆透露,1999年设计的比例是25%,因此当年的学费标准是3500元。而现在要达到5000元甚至更高。

  其三,有的大学把一些热门专业上调30%收费,达到7000元、8000元,但却不见对一些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白鹿(媒体工作者)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13元/月(还有结余)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一套7.7元的书

  1984年秋的一天,我花了4元钱,从运城挤上火车,一路站着到了太原,从此开始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涯。

  入学第一天,当我拿着饭盒到食堂打饭时,吃惊地发现,一份过油肉居然要3毛。。我毫不犹豫地作了选择:不去吃它!3毛钱,这也太贵了。我上高中时,一个月的菜钱只需花3块6毛钱。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花1毛2分钱。3毛钱是个什么概念?好家伙,几乎是我高中时3天的全部菜价,如此高昂的价格,如何叫人不吃一惊呢!

  上高中的日子,早上的菜是一小匙的辣子酱,中午是水煮白菜,晚上是白菜煮水。这样的菜单,周而复始,少有改变。如果有一天菜里有了肉味,那叫“改善”生活,每个同学要凭“改善票”领菜,这样做主要是禁止一些人吃双份或多份。每每到了“改善”,大家总是欢天喜地,饭量大的,嘴馋的,总要想方设法多弄几张“改善”票。

  大学里居然天天有肉,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肉价之贵,更是始料未及,看到那么多品种的菜,真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对于肉菜,我是绝少问津的。除了伙食费,除了书钱,大学里几乎不需要什么开销,不收学费,不收住宿费。

  更可喜的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有助学金。我的助学金是二等的,每月13元。13元的作用实在太大了,除了每月支付9元钱的饭菜费之外,还可以有4元钱的零花。我当时感觉,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有了工资。

  尽管花钱上有了保障,我还是节衣缩食。每个学期几乎不上街,不下馆子,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不过,在买书上可能松了一些。一次,在书市上看到一套三本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爱不释手,于是咬咬牙,花了7块7毛钱买下了它———那几乎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我对这套书极为珍惜。工作以后,同单位的一同事借走了上册,并把它弄丢了,我因此对他大发雷霆。至今,我的这套书还缺个上册。每每看到它,我就心绪难平。

  上大学时,正值青春年少,饭量大,容易饿。尤其是到了晚上,常常饥肠辘辘。这个时候,最诱人的莫过于宿舍楼道里的叫卖:瓜子、面包、方便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跑出去购买。当然,购买时并不是用钱,而是粮票。因为,学校每个月要给每个学生30斤粮票,这些粮票当时买饭票已用不上了,所以几乎全用来换取了楼道里的零食。

  尽管有助学金,花钱有了保障,但偶尔还是手头紧缺。于是,便想办法来应付。我托人从一家报社弄来了报纸来卖。四分钱批发来的报纸,我们上街卖5分钱。利用中午时间,我和同宿舍的两名同学,在山西大学所在的坞城路声嘶力竭地叫卖。一个多小时卖了30多份报纸,净赚了3毛钱。于是,我们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3包瓜子,一人一包,边走边吃,得胜而归。后来,我们又采取到别的系宿舍敲门卖报的方式,但效果不好。一是影响人家午休,扰民;二是很少人要报,学生毕竟是少钱一族,白看可以,要钱可没门。

  掐指算了算,四年下来花家里的钱超不过500元。这个数字,大概只是现今大学生一个学期学费的零头。可以说,我的大学,享受的是义务教育。对我这样一个来自贫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幸运中的大幸运,快乐中的大快乐。

  国外大学这样收费

  韩国高丽大学是韩国顶尖的私立大学,学生交纳的学费占学校总预算不到50%。副校长安文锡“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学费问题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亚太学院执行主任毛雷嘉说,墨西哥的大学在确定收费标准时,会充分考虑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过高的收费只会把学生吓跑。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艾丽思说:“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绝不盈利。”

  牛津大学校长胡德说,牛津大学的学费在英国的公立大学中是比较高的,因为高质量的办学需要很高的教育投入,而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在英国,我们有着比较庞大和完备的奖学金系统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因而家境贫寒的学生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只要你足够优秀。”

  悉尼大学校长盖文·布朗教授表示,学生的培养成本因专业不同而大相径庭,一般来说,本国学生所支付的学费相当于培养成本的1/3,比如一个文科学生一年学费大概就是2000多美元,这对于澳大利亚的家庭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晓晖(太原某机关公务员)

  学杂费:200元/学年

  生活费:100-3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刚到北京时吃的一顿麦当劳

  大学四年的消费在很多时候不会是太过艰难的计算,因为多数人只需要用简单的乘法。但是如果你的大学四年同时经历了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1994年的物价高涨……那么就像晓晖对10多年前大学生涯的回忆一样,“四年的消费是一份不断变化的账单。”

  对于1991年进入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的晓晖来说,最庆幸的莫过于每学年200元的学费:“从我们下一届开始学费就增加到了每年600元,到1993年就是800元。”而他的日常消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尽管和学费一样,他的消费项目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账本上的数字是越来越大,“过完四年回头一看,原来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元就够了,到毕业前就要300元,不过还不如以前100元活得舒服!”

  “刚到北京的时候,家在北京的姑姑带我去麦当劳吃了一顿饭,花了30块钱,那一顿就快顶我一个月的饭钱了,当时感觉还是挺心疼的。”

  讲起变化,晓晖说其实吃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到毕业前,连大食堂里一个肉菜都要3块钱了,一顿饭一个人10块也算不了什么。”而在晓晖入学第一年,食堂肉菜基本是5毛钱、素菜则两三毛钱,“当时一天的伙食费在一块五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50块钱———这就是花钱的大头了。”

  除了吃饭,晓晖大学时的其他花费并不算多。“当然,这也和当时学校的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据晓晖介绍,当时学校并没有实行学分制,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很紧,让他的课余时间相当有限。“基本上除了周末看电影、逛逛北京的景点以及平常踢球、打球,就没有其他花钱的事情了。加上买衣服,基本上其他开销和饭钱是各占一半。”

  当然,其他的开销也和吃一样,不是一成不变。最初的一年,一个月吃50、其他开销50对晓晖来说就够了,加上学校每个月23块钱的伙食补助,连学费一年的总共花销不到1000元。最后一年,则变成了吃200,花100,尽管补助依旧,总共花销就要2500多元了。

  尽管对大学生涯的记忆还算清晰,但是对于总花费晓晖却不能确切地计算。“第一年和最后一年还好计算,但是很多涨价啊、变化啊,都是逐渐改变的,所以中间两年的花费并不是太好计算。”而他难以计算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渐渐兴起的学生打工热潮,“我在1993年做过一个学期的家教,一周两节课,一节课两小时,一个月80元钱。在那个学期,我就省了将近一半的花费。而其他时候,也会做一些散发传单的零活。”

  “如果非要计算,除去学校补助和打工挣的钱,四年从家里拿的钱大概在6000元左右。”晓晖说他在学校的花费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对于他们这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消费差距的日益增大。“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档消费,而到毕业的时候,差的同学还是几十块钱,而我们班已经有了第一个买手机的同学,那个同学是凭借自己挣的钱买的手机,花了1万多块钱。”

  “其实差距的出现就像当时的社会,是做导弹还是卖鸡蛋让我们这一批人感到迷茫。老教师依旧在讲1980年代的经济课本,年轻教师已经把最新的西方理论灌输。有的同学直到毕业还在等分配,有的却早就开始自己的事业。”晓晖说。

  贫困生可申请资助金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3月成立,基金会的成立宗旨是通过向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从而支持我国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基金会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发起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由教育部主管。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收到首批捐款2亿元人民币。

  该基金会资助的对象,包括内地大中小学贫困学生,在内地学习、进修的港澳台地区家庭困难生。资助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学年600元;初中生每学年800元;高中生每学年1200元;大学生每学年6000元。没有接受过其他教育资助的贫困学生可书面申请该基金。申请成功后,资助款项将直接送到享受资助的学生本人手中,享受资助的学生名单,按学年向社会公布。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还表示,将定期组织对受资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受资助学生出现个人生活铺张浪费,或违反校规受到处分等情形,将停止资助。

  范冬虹(上海某电视台)

  学费:2000元/学年

  住宿费:780元/四学年

  生活费:3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逛夜市买零食和衣服

  一听到“消费”问题,我脑子里不知咋的就忽地跑出来我们几个女生逛夜市的样子。那时的夏天,从学校北门出来沿外街逛到南门再回去,是不上自休、又不看电影的晚上,最好的休闲项目。

  我想96级的女大学生对“夜市”的熟悉程度肯定都远远超过“并轨”,虽然这是同样影响我们消费的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汇。唉,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是什么轨道和什么轨道并在了一起,只是知道我们是要花钱上学的人了,而且很“荣幸”的是第一批。我记得一年的学费是2000元,住宿费还没来得及涨,四年一共收了780元。1996年秋天的某一日,我带着生平随身携带过数量最大的一笔现金去报到。接新生的师姐还说,你们来了,学校什么都涨价了,连洗澡也由5角变成一块了。我纳闷,难道澡堂也并轨了不成。

  我的大学生活属于非常传统且简朴的一类,在花费上介于满足生存和享受生活之间的普通水平。家里给交了学费和报销所有书费外,每个月还给我三百元生活费,加上自己拼命读书弄点奖学金(每学期400元到800元不等),还有不时得来的百十块钱的稿费,小日子过得也还舒服,有时候还有节余可以存下来出去旅游呢。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好在我是女生,那时一天五六块钱可以吃得挺好。而且,我们朴素的大学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花销,算起来,逛这种摆满20元一双凉鞋、18元一件T恤和以五角、一元来计价的各种小吃的夜市,都算是花费比较多的夜生活了。别的不说,就光是在夜市上吃,女生的口袋就关不住了,那些烤羊肉串呀,涮牛肚呀,夹肉饼呀,雪糕冰棒呀,真是一块复一块,一块无穷多,最后带出来的那几十块就变成十几块回去了。那时候夏天走到哪儿都放着任贤奇的《心太软》,我就感慨自己因为心太软,嘴太馋,花掉了饭费的一倍又一倍……

  所以我的经验是晚上看电影是最省钱的,因为只要三元钱可以看两场。而上自习呢,会带零食,为了买零食去一次超市也要花上几元吧。最贵的就是逛夜市,吃了买了,回来的路上还有可能拐去渊智园里那个防空洞改造的小书店租一本书来看,女生有时候真是不懂得该在哪节省,觉着前面钱花多了,于是三角钱租一天的书,一定要全宿舍六个人转圈看完再还,熬夜也要看完,“熊猫眼”算什么,不能对不起这三角租金呀。

  攒了一年的钱,总要找个机会出去玩,学生出门也很节省,当年我从山西去杭州真是“坐”火车去的,江南三城旅游7天,吃住行带冲洗相片一共才花了700元,还在路上赚了一个我日后的老公,呵呵。

  说真的,和现在的大学生手机、电脑、CD、数码、名牌衣服的生活比起来,我们那时还真谈不上“消费”这个词,就是生活过得去吧。去年给上大学的表妹买了一个钱夹做礼物,她说放卡的位置太少了,感慨呀,才五年多的时光,这会儿的大学生就银行卡、信用卡、各种打折卡、各色会员卡一摞摞地揣着了。我和她说我那会就是一张饭卡走天下,可以打饭可以可当书签尺子经过训练还可以开那种关不严的撞锁。妹妹抱着她厚厚一摞卡,反倒羡慕起我来:“姐,你那可是高级东东,‘一卡通’呀!”

  大学必须有绿色通道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辟“绿色通道”,以确保新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这位负责人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绿色通道”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少数地方和高校,由于宣传、落实得不够深入,导致一些新生因为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而影响入学。

  为此,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实做好2006年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任何高等学校不得因新生家庭贫困而拒绝其入学。

  通知强调,在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公办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等资助政策有关材料,详细介绍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特别是“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新生及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各校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新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王继侠(现准备读研)

  学费:3380元/学年

  住宿费:1200元/学年

  生活费:500-10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每月的手机费

  这个题目姐姐说有那么点无厘头,可写这个稿子的时候,却是严格遵循着我的逻辑顺序,提到“大学费用”时,大脑给我的镜像反应便是手机、工作与饭局。

  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我们无法得知,但我却是先有手机卡才有手机。大学的第一学期,师兄给了我一张他退休的手机卡。我初步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死皮赖脸地把父亲的手机据为己有,于是我成为了第一批M-ZONE人。大学第一年,每月生活费被父亲控制在500元左右。月初,移动扣除费用时,却不得不忍痛割掉50元银子。进入大四,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工作考研两不误,手机费用一度攀升至每月100元,今年三、四两月考研调剂的日子中,曾经创下月使用费253元的高峰,这与我的伙食费用几乎相等。“信息时代”,这样一个时髦词,其内在含义就是在这个时代,信息甚至比我们吃饭还要重要。

  同学间流传着一句互相警醒的名言:硕士生像猪,本科生像狗。这句话虽然有点损,却真实揭示了莘莘学子的生存状态。硕士自然不用愁工作,当然可以像猪一样优哉游哉的生活。本科生却需要为工作奋斗,在学校,是最低级学生,得看老师脸色,找工作,得看领导脸色。为了能够顺利工作,只能实其内而虚其外。手机费自然不敢省掉,24小时开机;行头也不敢马虎,不至于名牌,但也不敢让自己土眉土眼;至于面试,用人单位似乎在考验我们的反应速度,经常还有一两小时才通知你去面试,打车费用自然必不可少了。

  电视剧《姐妹》中,那个什么总对小乔说: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这也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创新。大学期间,过节有会餐,毕业有聚餐。在不过节也不毕业的日子里,还是会有人想方设法地请你吃饭,你也总会想方设法地请别人吃饭。酒肉朋友,许多人成为朋友就是从酒和肉开始的。为了日后能够将这种人际关系转化为生产力,你没办法拒绝别人,也没有办法不请别人。即使只在山大附近的小饭店,多则百八十,少则三四十。每月有那么两三次,荷包就日渐羞涩了。但宁愿别人认为我是穷光蛋,也不能让人觉得我是小气鬼。逢年过节再给关系好的老师提点烟酒,那就度日如年了。

  父亲并不是大款,每年负担我338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之后,还不得不接着负担我的生活费用,不知道是时代膨胀了人的欲望,还是我本“奢侈”。大一时,生活费基本控制在500元/月以内,姐姐偶尔会给我100-200元的机动费用。大二大三大四逐年递增,最后差不多1000元/月。考研调剂的日子中,创下了月3000元的纪录。在“消费账目”中,大部分都是为了与同学朋友联系,或者是加固人际关系,真正为了生存的消费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也许这就是所说的“社会化”吧!

□ 山西晚报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7-31 03:31
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中国的清华北大均未进前100

--------------------------------------------------------------------------------

  
倍可亲网站京港台时间07/14向您播报来自倍可亲网讯的消息:

  
倍可亲(backchina.com)哈佛第1清华102北大126浙大129

  一项新的大学排名———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昨天下午在浙大西溪校区发布,全球共200所大学入榜,哈佛大学名列榜首。中国排名最前的是清华大学,位列102。北京大学位列126,浙江大学第129。

  组织这次排名的机构为“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牵头,联合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国际机构和著名学者组成,去年10月成立。

  排入世界前200位的大学来自27个国家。其中欧洲大学80所,美洲大学82所。美国入围的大学最多,共75所,前20位中,美国大学也占了17所。亚太地区共有7个国家的36所大学入围,前20位中只有日本的东京大学。非洲只有南非的开普敦大学进入前200位,排在第192位。中国共有11所大学进入前200位。

  此项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具体指标有教师中获诺贝尔奖人数、教师数、人均科研经费、Nature+ Science论文数(指国际公认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专利数、当年培养博士生数、本地指数(指大学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用创新力作为指标来排行,这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首次,指标体系中的专利数、本地指数,也是别的排名没有采用的。”大学评价工作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小洲教授说。以创新力为指标的国际大学排行榜,以后每年定期公布。

时评:尖子生是谁的专利?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双向选择

  香港高校内地“掐尖”一事,提醒北大清华以及其他内地“一流大学”:是增强危机感的时候了

  7月10日,一项新的大学排名——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在浙江大学发布,哈佛大学名列榜首。中国排名最前的是清华大学,位列102。北京大学位列126,浙江大学位列129。

  这条消息,很容易与最近一些同类的新闻联系起来:“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广东高考总分状元放弃清华选读香港高校”……

  北大清华没有排进国际大学创新力前100位,是否可以佐证现在热炒的“二流说”呢?恐怕不能这样认为。

  一方面,现在各种大学排名不计其数,其中鱼龙混杂,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其排名结果,更不要受到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的排名的误导,非要弄成个“大而全”不可。

  另一方面,北大清华是一流还是二流,不是高校自己或者几个专家学者说了算的,无论是考生,还是社会公众,他们自会判断。如果面对提问:“你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笔者估计,选择北大或者清华的依然不在少数。

  不过,无论是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还是创新力排名的靠后,都留给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内地高校一些反思的空间。

  每年,北大清华都会录取不少省市区的高考状元,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但北大清华应该是“掐尖”最多的两所大学吧。能够被北大清华录取,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那还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可能会习惯地认为,尖子生就应该是北大清华的专利。但是今后,这样的情况将会改变,香港高校掐走尖子生,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毋庸讳言,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还非常短缺。尽管,被大学录取的考生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这一比例还不高,尤其是能够被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录取的考生还非常少。

  或许,那些被认为是一流的大学,已经看惯成千上万的考生挤过独木桥,一路踉跄地拥到它的门下。这样的大学,或许更多的是优越感,而没有危机感。危机感似乎只属于那些非名牌或者“不入流”的一般大学,以及一些民办高校。他们之所以有危机感,是因为担心招不到学生,那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而一流大学,似乎是不用为生源问题操心的,他们依然可以眯缝着眼睛挑挑拣拣。

  现在看来,即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也应该对生源产生危机感了。

  的确,一流的大学都想选择一流的学生,但反过来,一流的学生也要寻找一流的大学。以前,由于很多原因,内地考生往往只能做单向选择。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学生选择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阔。

  北大清华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学生同样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谁的竞争力强、吸引力大,谁就能获得优质的资源,这是市场规律。可以预见,今后,国内外高校对于生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香港高校“掐尖”的事情,恰恰可以提醒内地的高校,尤其是那些“一流大学”:尖子生不是他们的专利,现在是增强危机感的时候了。

作者:汪晓东

来源: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6-07-14/96218.html
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中国的清华北大均未进前100 。




                  


 相关最新热门文章  倍可亲推荐电子商务
爱因斯坦部分信件首次公开 第11名情人浮出水面
评论:看丘成桐炮轰高校教育
丘成桐: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图)
中国10高校培养机制改革 北京大学读研将全收费
美科学家剽窃中国医生成果 不道歉要求“私了”
浙江大学放卫星?校领导每10天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中国爆“晶片门”造假丑闻 重挫IT发展
85岁的台湾新科院士夏志清:没关系才等这么老
翁帆最大的发现是:杨振宁并不那么聪明(图)
北师大博导为何跳楼身亡?自杀前无一丝反常征兆
闾丘露薇:北大清华被扫成二流大学是危言耸听
山东大学面向全球聘院长 年薪不低于15万元
他“当场就哭了”:北大研究生会选举“水很深”
不是第一回了 别再渲染杨振宁夫妇的十指紧扣(组图)
师哥师姐都这么过来的:博士论文答辩花费过万
北外女博士开除决定撤消 卫英被单位强行带回南京
美国耶鲁大学数千万美元资金使用情况不明被调查
杨振宁偕少妻翁帆甜蜜访台 记者追逐"孕"事(组图)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批中国学者过度追求名利
中科大本科学生论文揭进化秘密登上《自然》杂志
作者: smiles    时间: 06-7-31 11:41
好贴啊```


楼主好贴。。

[ 本帖最后由 smiles 于 06-8-15 18:54 编辑 ]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1 01:47
人在北美----这是一块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2006年7月31日)
   
    一.圆出国梦
     





      我是老三届初中,六九下乡到黑龙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于七八年初入学,一九八二年初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的一个研究所。那时研究所人浮于事,研究室六十多号人,有一半在干活就不错了。我在室里还当了个小头目。知趣的,和你打个招呼:嘿,女儿生病,请一天假;不客气的,本子上签个到(有时连本子都没有),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人。那时股市如火如荼,上班的有一半在唠叨股市行情。我没有那个闲工夫,一心惦记着出国留学的事,所以上班没事就整天就蹲在录音机前听托福磁带。那时学习外语还会受到表扬,说钻研技术,天知道。本人出生不是豪门,也不是望族。掰掰手指头,整个家族七大姑八大姨,竟没有一个在国外的。那时候有一个亲戚在国外,比有一个高干老爸都管用。直到九零年我的一个拿了美国绿卡的大学同学答应给我做了担保。我的大学成绩还不错,报的两个美国学校都来了I-20。老婆和我轮流花了一个通宵在上海的美国领事馆排队,结果被那个黄毛领事给枪毙了。半年后又给毙了一次,彻底把我的元气给伤了。那时我已经对研究所的前途失望,恰好有一个香港朋友所在的公司在上海开了一个办事处,正需要找几个工程师,我就这样跳了平生第一次槽。几年后我又升任为公司技术部经理,老婆也在这时当了银行的小主管。两口子的日子还过得有滋有味:我整天东跑西颠,老婆就单位、孩子、锅台。九六年加拿大开放技术移民,我那时已经四十好几。和老婆商量,老婆说,你自己决定。这一办又是一年多。看看手头攒的钱越来越多,儿子的同学都住在徐汇区的“上个角”,家家都比我们强。儿子整天叨咕,看看人家的房子越换越好,心里痒痒的。就在我们九七年买了房子后,我的移民申请也批下来了。以前有过出国公干的机会,走马看花地把西欧几个国家走了一遍。可移民不一样,你得把整个家搬到国外来,还得想方设法养家糊口,活出个人样儿来。多少年的出国梦这次是实现了,但这刚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在国内时的这家香港公司代理了世界各国二十几个数控机床公司的产品,其中美国S公司的数控机床是主要代理产品。在技术上我已经对S公司的机床比较熟悉,S公司机床在中国的售后服务也主要就由我负责。由于多年的出国留学梦一直未能实现,等加拿大有了技术移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跨出了国门。我是九八年来加拿大的,我一个人先过来,摸着石头过河,先来看看。那时加拿大的经济很好,非常容易找工作。在加拿大落地后的第三周,我就在多伦多西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个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兼维修技师的工作。这家公司共有十三台美国S公司数控机床。八个月以后,我竟在我们公司里巧遇了美国S公司的一位技术服务工程师,我在国内时和他已经非常熟悉。经他的指点,我及时与S公司联系,一个月后经面试,我也上岗成为S公司的技术服务工程师。我登陆加拿大一年后,老婆、儿子也来到了这里。
   
      二.技术服务
   
      什么叫技术服务?打个比方,商家卖了一台电冰箱,不久出了毛病,客户打了个电话要求我们上门修理。这回就轮到我们技术部门出场了,这就叫现场技术服务。包括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维修。可我们的技术服务不那么简单。它是一台数控机床,不是冰箱。什么是数控?就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床,自重有几吨到二十多吨。一头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用各种电缆连着机床;机床那头有各种执行部件,如马达、电磁阀等,来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去加工各种工件。遇到电子电器问题还好说,遇到机械、液压故障,那可惨了,非得弄到大汗淋漓不可。你想,一台机床十几二十多吨,那么有时一个零件不得几十公斤啊?再加上工作环境恶劣,整个机床蒙上一层厚厚的油泥。一天下来,人就象个大马猴。只要公司经理给你打了个电话(我平时不到公司上班),告诉你报警号码和大概的故障现象。你就得马上坐飞机或开车赶往现场。无论什么故障,机械的、液压的、气动的、电器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你都得想法设法把机床弄好。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愿意隔三岔五地报告经理:对不起,这次没修好。那多丢脸哪。丢咱们中国人的脸!我们公司几百号人,就我一个黄皮肤,我得为东方人争气!多伦多原来有两个技术服务工程师。另一个就算我的师傅,他比我早进公司。好!几年后,公司人员裁减,公司竟然把我的师傅给辞退了。我师傅出生在魁北克,长在多伦多,英语、法语都比我强。凭什么留我?几年里,我不但掌握了公司全部的技术,还把大批公司客户哄得团团转。我们中国人天资聪明、刻苦,日积月累,怎么也把这些技术给拿了下来。我做服务有几个原则:一是尽量不在工作时间打电话,尤其不打私人电话,二是干活手不能闲着,快点慢点自己掌握,别让客户看着你是在磨洋工。客户每小时付给我们公司一百多美金,一个电话、一支烟就用掉了人家二三十美金,我不忍心那么干。后来,只要哪家用户机床有故障,他们打电话到我们公司,常常指名要我去。这样,如果裁员,你说公司经理先裁谁呢?
      要说效率,北美公司的效率是很高的。在公司经理打电话通知我下一个客户的同时,他也通知了订票公司。不到五分钟,你就可以知道航班号和起飞时间,包括连飞的航班号,而且公司还给我预定了客户当地的租赁汽车。这样,到了机场,把你的任何证件在自动售票机上这么一拉,就拿到了你的登机牌。这就叫电子票。平时睡眠不足,开车时常常走神,这回有了机会。一上飞机,就是最好的休息时间,一会儿我就到了“苏州”(上海人俗称睡着了为“到苏州”)。飞机起飞时稍稍醒了一会儿,再醒就是飞机“咯噔”一下着地的时候。
   
      三.在北美开车
   
      在北美工作、生活,不能不说开车。尤其是我这样常年和车为伍的,车就是我的两条腿,没有车就没有我在北美的故事。孔子五十学吹打,我也差不多五十岁才学会开车。出国前国内还很少有人有私家车的,我也压根儿没有摸过方向盘。加拿大法律要求上过驾驶培训学校的人在十个月后就可设法考驾照。我接到美国公司的录用通知也正是我准备路考的时候。公司催得越急,我路考的感觉就越是不好。这样哆哆嗦嗦考了四次,才勉强拿到驾照。美国人对于一个成年人不会开车都感到非常惊讶。有一次我到公司去,同事问我,你在中国开的什么车?我说我是有车,不过那是辆自行车。公司经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会开车,你拿到了驾照,就把你当会开车的来看待。拿到驾照的第三天,我就开车上路从多伦多直奔首都渥太华了。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北京老哥写的“我在美国当货车司机”。我估计他一年得跑二十多万公里,我一年跑六万左右。大概除了货车司机,跑长途的就算我们这些搞技术服务的了。我那辆二手的丰田佳美从九万公里跑起,没几年时间就到了四十万。最近又买了一辆新的佳美,也是六缸,一年多时间里程表也已显示七万公里。去年夏天,我和老婆驾车到加拿大东部旅游,一次来回4800多公里。
      在北美开车,就是“爽”。我们不提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New England)的冬天,单说春夏秋三季,在北美开车就是一种享受。一路上眼睛不够使,因为北美的大部分环境还处在原始状态。那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和庄稼地,那莽莽苍苍的山丘森林,和那森林深处那一户户人家,真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刚来加拿大时我还纳闷儿,住在这荒郊野外,不怕被人偷了抢了?不怕得个急病没个照应?孩子上学怎么办?后来才明白,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上班的就够维持生活了,没有人会因为没饭吃、没衣穿而铤而走险去做贼。得急病怕什么,打个九一一,连救护车带警车呼啦啦一会儿就到。小孩早晚有校车接送。你看那孩子上学放学的神气劲儿,就象是总统造访似的,只要校车双灯一跳,车两边的“停”牌象鱼的两片划水的侧鳍一样往外一伸,来往车辆乖乖地停在十米开外。孩子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上车下车,全然不顾路两边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
   
      四.警察
   
      有路有车就有警察。有人说司机和警察是对头,但我觉得至少在北美不是这样。讲讲我几次遭遇警察的故事。有一次半夜我开车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由于雪大,我的车滑到了高速公路旁边的沟里,我使尽浑身解数,前进后退,又是猛加速,又是慢倒车,还把当被子盖的大浴巾垫在车轮底下,折腾了半天也无济于事。有几辆车停下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助。而后又一辆车停在了身后,车上下来一个高个子青年。朦胧中看出小伙子剃着小平头。他又帮我推,又帮我拉,可是车子却越陷越深。小伙子说,看来不行了,得叫拖车来拽了,他问我愿意不愿意。这时我的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才发现小伙子的腰身特别的粗壮,再定睛一看,原来是警察!腰上挂满了手枪、警棍和其他一些东西。警车的闪灯没开,警车后面插在地上的几根蜡烛一样大小的小火炬还在哧哧地冒着火。当时我在沟里,都没有留意这些。二十分钟后,一辆拖车到来。拖车司机挂好钢缆,警察在旁边指挥我打方向盘。一会儿工夫,车子爬了出来。付了钱,谢过警察和拖车司机。警车警灯闪烁,一溜烟开走了。
      还有一次,我天黑后开车到安大略湖的南面、靠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尔市东面的一个小镇上去。天上下着密密的小雪,从罗切斯特尔市区出发,大约只需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一个小时都过去了,怎么还不到?心想可能已经开过了头。于是我把车停到路边,打开双跳灯,翻开地图找地方。忽然发现后面有一辆车开着大灯紧贴着我的车也停了下来。我心想,怎么也有人和我一样找不着地方了?我下了车走了过去。这才发现是一辆警车。美国警车是深颜色,不闪警灯的话不容易辨认。这时警察也下了车,(我估计他先查我的牌照号码了)“你先回车里去。不要动!”我摇下车窗等着。等验过我的驾照,警察问我去哪里。我说去某某小镇某某公司。警察说,噢,那公司我熟,就在前面。现在没事干,干脆我带你走一遭吧。于是警车在前开道,一前一后两辆车,“浩浩荡荡”开到了小镇的一家旅店。
      第三次是在美国布法罗市西南面的一个小镇上。天色已晚,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先得找地方“下榻”再说。我一面贴着路边开车,一面看着窗外,看哪里有旅店招牌。一不留神,车轮“嘡”的一声撞在了一块突出来的路沿上。我赶紧拐到路边的一条岔道里,紧接着后面也有一辆警车拐了进来(不知它从哪里冒出来的)。“你在干什么呢?”我说我在找旅馆。警察说,旅馆在下一个岔道。说着他慢慢从他车里拿出一个脸盆一样大小的东西。我心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再一看,是个车轮盖——我把一个车轮盖给撞掉了!
   
      五.北美人
   
      我常年奔波于加拿大和美国,喜欢用“北美人”这个词儿。早期的加拿大和美国的移民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那边过来的,后来又有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的移民加入。总的来说,两个国家人民的组成成分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长期的国家政治氛围的浸染,在待人接物上,还是有所差别。
      对待人的理念有明显的差别。在美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口,检查登机牌和身份证件的老头儿老太太有时会象CIA或KGB,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你,好像拼命地看就能看出你是什么身份似的,是恐怖分子啊,还是偷渡者,尽管我手里拿着的是加拿大护照。有一次,我从Milwaukee飞布法罗,然后再开车从布法罗回到多伦多的家(我的车停在了布法罗机场)。在拿登机牌的时候,那办手续的老太太问我:你为什么飞布法罗?我心想,我愿意,你管得着吗!在加拿大绝无此事。在美国、加拿大的边界口岸,差别就更大。加拿大海关官员礼貌、和气、很少带有歧视的眼光和口吻;美国官员通常都有一股神气劲儿,可能是国力强大所致。美国的李文和案就充分说明这种歧视的存在,尽管李已经是美国公民、是科学家。话又说回来,大多数的美国人还是友善的。我在工作中,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借故刁难人的,尽管这种机会很多。多数人采取的是宽容、礼貌、忍让、克制、配合。
      说北美人,不能不说诚实。人们常说,诚实是立国之本,但要求每个国人都那么诚实,谈何容易。这里,公交车上有谁拣到钱包会乖乖地交到司机手上,登记钱包里有多少东西,双方签名。有一次老婆跟我到渥太华去出差,中午到麦当劳去吃饭,等回到上班地点,老婆忽然想起手提包遗忘在饭桌旁。我们回到麦当劳,都说没看到包。我们垂头丧气地回到车上正准备启动,一个女服务员拎着一个黑包匆匆跑来,老婆的脸才转过色来,因为里面有许多重要的证件。这里的许多超市很少有什么监视系统,人们耻于鸡鸣狗盗的小把戏。原因是在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贫富差距比较小。加上这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穷人不穷,活得还挺有尊严。
      刚来加拿大时不习惯这里人的一本正经和“多管闲事”。记得有一次找旅店,我把车停在了一个空着的出租车停车位上。心想,问一问有没有空房,不就几分钟时间么!恰巧就在这时,一辆出租车送客停在我旁边。车上下来的黑人司机瞪圆了眼睛,象训小学生似的给我给上了一课:你不知道这是给出租车停的吗?小孩儿都懂,你还不懂吗?长到五十岁,还没有人这样教训我,肚里憋了老大一股气。又有一次,半夜开车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半路上雪越下越大,打开车的前大灯就象照在一堵白墙上,什么也看不见。不得已,我把车停在了高速公路右边的路肩上。等雪下小了以后,看准后方无车辆后,慢慢在路肩加速到每小时七十公里,然后打算碾过 “搓衣板”(主道边上勒出的齿状带,宽约一尺)向主道变线。当左前方车轮接触到“搓衣板”后,就象在冰面上刹车一样,车身突然来了个270度的左旋,一头栽进路边的草丛里。不久,陆续就有几辆车停在路边(其实他们的车已经驶出去老远,因为路上有雪不能急刹车,他们再把车慢慢倒回来。)问我伤着没有?要不要帮你找警察?半夜有人在冰天雪地里关心自己,只觉得浑身就象有一股暖流通过,嗓子眼儿也就象堵上了什么东西。高速公路上常看到有车祸,在警察还没来之前,已有几个人在那里帮忙救人了。
   
      六.结语
   
      总之,北美是一块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这无论从自然环境、水和空气的质量,人的道德素质,社会的安定程度,还是整个社会的保障系统,比起我们原来的国度,其质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这不需我在此赘述。尽管网上有人抱怨北美的东方文化和饮食问题,但我想那是由于我们是第一代移民的原因,更何况情况在不断地改善,比如纽约、多伦多这类大城市,图书馆里已有足够数量的中文图书和资料;众多的中国人超市里,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物品应有尽有。有人抱怨在北美不够潇洒(这种潇洒,按时髦说法:有猫腻!)。我想,这可能因为你在北美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在中国你可能是人上人(当然也可能是人下人),拥有了一般人所没有的一些特权。这些特权无一不和金钱挂钩,这是社会的贫富不均造成的,并非是好事。再者,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没有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你会考虑得更全面一些。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


2006年最佳居住环境城市排名 加州6城入选前100名

全世界城市适宜居住排名

北京昌平农户在15枚炮弹上居住半世纪

美国最适合居住的乡村地区

妻子偷情丈夫气得上树居住15年(图)

爱尔兰 全球最适居住国家(图)

英研究:钢骨城市的居住环境更易使人发胖(图)

拥抱小城 全美十大最佳居住地透露生活新理念

十个类别的美国最佳居住地

美国民众最想居住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纽约蝉联美民众最想居住城市榜首

上海允许境内外单位个人购买或租赁非居住房屋

世界城市居住条件排名

上海郑恩宠律师遭非法监视居住

北京越来越不适合居住 房产投资却排第一位

仁之泉资讯:盲人维权活动家陈光诚目前被监视居住(图)

北大强行拆除中关园平房 居住者放火拒绝搬迁

上海成为日本人居住海外的“第二大城市”

三峡移民居住环境严重污染 代表上访被阻截

中国已成为最不适合居住国家之一

刘晓波仍被监视居住电脑未还

上海实行新居住证制度引起不同反应

上海居住证暂住证将暂时并行

上海将实施居住证制 到沪3天以上须办理居住证

政文:民主文明自由的国家基本原则是尊重公民的人权、居住权和财产权

南京:断臂残垣中的居住者之实录(图)

张广天:谁在剥夺我居住的权利?(转载)

居住在台湾--感受台独

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 都是台湾人◎星云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3 04:14
纽约波士顿进入高温紧急状态

--------------------------------------------------------------------------------

万维读者网    2006-08-01 11:54:23



   人民网纽约8月1日电,美国国家气象局31日预报,未来一周的热浪袭击,将使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百年高温天气。纽约、波士顿等城市已在31日宣布进入“高温紧急状态”。在过去一周中,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高温,俄克拉荷马、密歇根、明尼苏达、北达科他等州气温都超过摄氏35度,加州已有100多人热死,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目前这一热气团已转移到美东地区,东北各州未来一周气温将维持在摄氏35度以上,高温加上湿度效应,使许多地区的居民感觉气温超过了摄氏39度。

    
热浪袭击美国东部地区,各州官员都已呼吁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和家中没有冷气者的安全,也呼吁居民多喝水,少运动。纽约州自上月遭遇近百年未遇的高温袭击以来,纽约市本周再次进入高温天气。这种天气对全市电网又是一次大的考验,为避免上月皇后区大停电10天的事故重演,纽约市政府昨天发出了“抗高温,节约用电”的紧急戒备动员令,一方面要求电力公司查清事故原因,保障供电,另一方面要求市民响应政府号召,节约用电,力争安全度过这个高温闷热的夏天。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纽约市的383个避暑中心已经延长了开放时间,园林局也打开了各公园的600多个喷水池,全市公立游泳池将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9时,消防和医疗卫生部门则密切关注各种求救电话,调配人力,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市政府和有关门部门动员全市节约能源,53座办公大楼提高了空调的温度,同时关闭30%的电梯。市政府还要求用电大户从下午1时至5时减少用电,同时呼吁市民关掉洗碗机、洗衣机等电器设备,少用热水,放下遮阳的百叶窗。布隆伯格甚至下令,政府官员在此期间要坚守岗位,少出国,若市政府工作人员明知故犯,在热浪袭击期间玩忽职守,严重者将被处以“二级刑事罪”。

  纽约人从7月31日起,就感觉热浪灼人,人们在室外走动一下,就觉得热不可耐。而未来几天的气温将会突破摄氏36度,在这种全纽约人都感觉炎热的天气里,舆论更形容“有一个人的感觉如同坐在热锅上”,那就是因为上月皇后区10多天大停电,而饱受居民批评的爱迪生电力公司执行董事长博克。他在31日的听证会上,受到一些议员长达3个多小时的“炮轰”,要求他解释这次大停电的过程,以及事发后为什么不愿意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原因。博克辩解说,爱迪生电力公司的设备在全美都超过了20年,有的地区已不堪负荷,中西部15州的用电量在31日更创下最高纪录。但他认为,“这一系统仍是值得信赖的,各地的供电系统目前还能承受得住,针对第二次热浪袭击,我们会格外小心”。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5 17:52
美加华人博士谈蒋国兵事件:吃苦是人生资产

--------------------------------------------------------------------------------

万维读者网    2006-08-03 13:41:41



    据加中时报报道,美加双料博士蒋国兵在多伦多跳桥自杀身亡,引发华人社会极大反响。很多曾与蒋国兵境遇相同的博士,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即便失去以往的尊贵,流着泪也要生存下去,而且生存得更好。

  “生存是最首要的,也很简单”

  金平,曾在中国取得化学工程硕士,然后转到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最后落脚多伦多,与许许多多新移民一样,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他放弃了原有专业,改行做生意,创办了自己的新康家俱店,6年多来生意已颇具规模。他最经典的话就是“生存是最首要的,也很简单。”


 虽然以往专攻化工专业,但金平讲话哲理味十足。对于生存他归纳:从人的动物性而言,生存就是活着,没有什么其他的;从社会责任感来讲,生存就要接受各种挑战;从作为人上人的角度讲,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金平认为生存是否幸福取决于心态,而恰恰是这方面中国传统教育、文化都有问题,“我们无论家庭或是大学教育,都忽视一个自我培养的观念,缺乏自我控制,自杀就是缺乏责任心,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对于从一个专业人士,转投另一个人生的轨迹,是否会有心理落差,金平回答得很痛快,“只要能生存下来,做什么都可以。在加拿大说不能生存,那简直是笑话。专业仅仅是人生中很小一部份,有没有能耐,看你是不是做人做事合乎北美的环境,也取决于你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我从澳洲过来就没有任何心理落差,因为我知道要面对什么。”

  金平就是从简单活着之中发展起来的,他刚到多伦多时,为了生存什么念头都想过,从开餐馆、办食品公司、贸易等等,不过最早做的却是做酒酿,因为当时市场没有新鲜酒酿,至今他对他的创意还十分得意。

  吃苦是人生的资产

  王强是大陆移民圈较早投入当地地旅游业的商人,与蒋国兵有相似之处,王强是中国的“神童”,是当年中国最出类拔萃的大学生,18岁大学毕业,21岁取得硕士学位,以后转至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的经验是,无论你有多高学历,以往做过多高位的老总,来到加拿大就是从零开始。“以前再多么伟大都应该忘记。”

  王强称,“人生总有起起落落,吃苦本来就是一生的资产,华尔街有多少大公司是经历了多少次关门的危机后才壮大起来的。大浪淘沙,不相信眼泪。如果小事都做不好,1万元的生意都不行,怎么可能让你做10万元的大事,所有的事都是靠你自己来证明,不是拿着学历来说,别人是要看到你现在真正能做出什么。怨天尤人、过高幻想都是没用的。”

  但王强是否属于移民中的幸运儿,有些博士可能没有如此好的际遇呢?王强对此大为驳斥,他说,“所有幸运都不是偶然的,成功也是经历很多失败的,只是每个人的心态不同。世界上的事实际上很简单,比我们有钱的人数不清,比博士更有知识的人也无数,我们只是为着生存不去幻想,我刚来时与太太一起去卖过花,记得第一天卖了13元,除去自己吃用及车费,就剩下一元钱。刚做旅游生意时,口袋中仅有1万美金,半年没有生意,也就这样熬下来了。”

  王强不太愿意谈更多的个人顺逆境遇,不过他最实在的话总是挂在嘴上,“从零做起,从小事做起。”

  抱怨、叹气自伤锐气

  在中国名牌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的许杰,因太太及孩子学业的关系,3年前移民多伦多,但一直未找到专业对口工作,曾经在电子厂做装配工作,去年经朋友介绍,得到一家美方老板的看重,转往美国做中国与北美医疗商品贸易工作。

  他从网上得知蒋国兵的自杀惨剧的新闻,他表示,蒋国兵自杀案为什么在华人社会这么轰动,最主要的是看到他的博士学位,如果只是一个劳工或是偷渡客自杀,会不会如此有反响,相信大家都有答案。这就是华人社会心理的误区,实际上博士并不意味着生存能力强过他人,在乡村他可能及不上一个农民十分之一的生存能力。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博士的遭遇就特别值得同情,反过来,博士找不到好的工作难道就应受社会的歧视,这是华人社会重学历的错误观念。

  许杰自己也曾经历过挫折,他曾获得过专业工作,因公司内的歧视争斗而失去,他也有过心灰的时候,回想过去他感叹的表示,“看着年岁已不小,生怕失去自己价值,有时会很紧张,但越叹气人就越灰心,幸亏有以前一帮同学、朋友开导、帮助,才有解脱的机会。他指出,那种只知抱怨的人,你再给他机会,也是一事无成的,因为他不能脚踏实地去做事,也不会愿意交更多朋友,最终还是独自叹气,在社会上闯不出来。中国人迷信说,不要随便叹气,不是没道理的。”

  许杰认为虽然加拿大就业环境不及美国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但人只要会变通,一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博士光环的反差令人抬不起头

  实际上在华人移民圈中,拥有博士头衔而改行者大有人在,有开贸易公司,有经营服务业,有开便利店等等,他们都是勇敢面对现实,再次挑战自己的生存能力。但博士的光环依然在他们心中,时常反令他们不敢以此示人。

  记者曾电话或当面采访过几位博士,或许因为他们自感现在行当“低人一等”,有人就非常担心自己身份的曝光,死活不愿谈论个人的经历及感受;有人愿意分享个人心得,却受到家人的厉声斥责,反复摆手摇头阻止采访。

  自然保护个人隐私无可厚非,但在交谈中仍能感受到,博士头衔在他们及家人心中的压力以及对过往辉煌的留恋。有东欧的博士、硕士可以站在主流社会中,喊出“我找不到专业工作,所以才去开计程车。”但对于华人高学历者而言,能够勇敢道出心声者少之又少,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导致表达方式的相异,即使很多人私底上有无数的抱怨或是自生闷气,但不会为公众所知,更谈不上受到主流社会的理解。走出心灵的困境,往往比创业更难。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10 19:21
多维社记者王适综合报导/英国警方8月10日宣布,警方以及军情处侦破一起恐怖份子企图炸毁从20架从英国飞往美国航班的恐怖阴谋,安全当局已经逮捕超过15人。英国内政大臣里德表示,10日凌晨2点联合防恐中心,将恐怖威胁程度调升到最高等级。」(chinesenewsnet.com)

美联社报导,伦敦警方发言人表示,「我们破获恐怖份子图谋在飞行途中炸毁班机的阴谋,」且表示他们相信阴谋的目标是从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同时英政府8月10日将国内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到“危险级”,欧洲最繁忙的英国希思罗机场10日当天上午也暂时对大多数欧洲航班关闭。(chinesenewsnet.com)

据悉,安全警戒“危险级”意味着英国国内将马上遭到袭击。目前,英国内政部制定的安全警戒级别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危险级”是级别最高的安全警戒。警方说,目前已经有15人遭到逮捕,在警方逮捕人犯后,全英所有机场均提高安全戒备,也增加了防护措施。(chinesenewsnet.com)

英国内政大臣里德表示,这是一起「严重的阴谋」,意欲「在飞行途中炸毁班机」。里德说,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挫败更进一步的恐怖活动。里德表示,英国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攻击威胁。他说,英国安全单位在反恐方面能够百分之一百的做好防范工作,但无法百分之一百的保证成功。(chinesenewsnet.com)

法新社报导说,英国机场已全面加强安全检查,搭机旅客不得携带手提袋,除非将所有物品放在透明的袋子里。警方表示,据已知阴谋显示,恐怖份子试图将爆炸物放在手提袋里。伦敦市警局表示,这椿阴谋是由苏格兰警场反恐办公室和情治单位联手进行数月之久后宣布破获,并且已逮捕许多嫌犯。(chinesenewsnet.com)

据悉英国警方是在过去几个月,逮捕了15名疑似恐怖份子后,发现恐怖份子计画,将炸弹藏在手提行李中,等到飞机起飞后引爆,英国各地机场立刻采取严密安检措施,包括所有旅客都必须接受搜身,禁止手提行李,能携带皮包、护照、机票,而且必须放在机场发放的透明塑胶袋里,严格措施可能将维持数个月。(chinesenewsnet.com)

路透社报导说,此刻正值国际间就黎巴嫩形势的紧张关系升级,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则正在加勒比海渡假。许多欧洲前往英国的班机取消,航站里挤满了乘客,班机严重延误,再过1个月就是911的5周年,为了预防恐怕攻击再度发生,英国警方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CNN说:「如果您计画前往英国,除非必要,否则(建议)取消。」 (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国土安全部10日声明称,已将所有商业航班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至高级,即橙色,以应英国安全警戒级别的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局正在就扩大已有安全要求范围,与联邦协同机构、机场管理部门、商业航空公司等进行协调,以与警戒级别调高相一致。」(chinesenewsnet.com)

在声明中国土安全部称,“由于这个(英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原因,美国政府决定将从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到红色,或者称‘严重’”。美国自“9·11”事件以来实行五级安全警戒系统。(chinesenewsnet.com)

2002年3月份,国土安全办公室主任宣布将这套系统改为彩色系统,用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警戒级别,由低至高分别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声明说,「根据调查所显露出的威胁,我们禁止在飞机上携带任何液体物质,包括饮料、发胶和乳液等。」(chinesenewsnet.com)

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希腊一些航空公司也纷纷表示暂停飞往英国的航班。比利时航空当局10日宣布,鉴于英国安全局势的变化,从布鲁塞尔国际机场飞往伦敦的所有航班均被取消。德国航空宣布,全部取消10日当天格林威治时间中午12点以前飞往英国的班机。(chinesenewsnet.com)

受到英国警方破获炸毁飞机图谋的影响,欧洲股市开盘下挫,英股富时100指数下跌58点或1%,至5,802.6点。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PE 300指数下滑0.9%至1,328.7点。德股DAX指数与法股CAC 40指数分别下跌约1%。英镑短暂下滑后收复失地;但在布鲁塞尔机场表示取消所有飞往伦敦的航班后,英镑兑欧元与美元再度下滑。(chinesenewsnet.com)

独立的恐怖主义研究专家比佛表示,手提行李是机场安检的漏洞。「一部手提电脑就足以携带能炸掉一架飞机的炸药。我们可以用狗来嗅出托运行李和货运是否有爆裂物,但目前无法针对手提行李这样做,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因为这样做耗时且成本昂贵。」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14 22:16
本文利用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在他们头脑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本文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形成原因,大学生对其的态度等进行了考察分析。文章的最后又将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与大学生过去的美国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它的进步与不足(chinesenewsnet.com)

一、从爱美国到恨美国?(chinesenewsnet.com)

80年代大学生的崇洋亲美情结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始终认为,中国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亲美的。因此,当《中国可以说不》之类的图书流行时,许多人还仅仅是将其看成为一种市场炒作,忽略了爱国反美情绪在大学校园内的涌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北京大学时,西方记者还期待着北大学子,会向美国总统当面表达他们的亲美爱美之情。然而,北大学子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的严历质问,让这些西方记者大跌眼镜。尽管如此,这一场面所反映的还只是少数大学生在特殊场合的言行,似乎还难以彻底改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999年5月8日,美国战机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生走上街头,走到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前,用石块和墨水瓶表达他们的愤怒之情。中国大学生对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强烈反应,似乎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十多年前存在于中国大学生心中的崇洋亲美情结已经荡然无存,崇洋亲美已经被爱国反美这一新的价值取向所取代。(chinesenewsnet.com)

那么,在中国大学生心中,他们到底是怎么看美国呢?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真的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十年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爱美国走向了恨美国?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真的已经从过去的人间天使,变成了可憎的恶魔?为了具体、深入、详细地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求得到更加贴近生活现实的答案,本人在2000年4月到2001年7月在北京、洛阳和福州三地,先后访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八所大学里的一百多名大学生。被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工科学生,也有外语类的学生,师范类学生;既有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大三大四的学生;多数是汉族学生,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chinesenewsnet.com)

所有的访谈,都进行了现场录音,并将录音整理成了文字材料。通过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态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能简单地用爱美国或者恨美国来概括说明。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令人可恨的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让人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大学生的爱国反美情绪,主要指向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大学生对美国的欣赏和向往主要指向美国的国内环境,以及体现这种环境的价值观念。这两种似乎是截然对立的态度,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时存在,而且在一个个具体的大学生个体身上,即在一个人身上,也经常同时存在。(chinesenewsnet.com)

下边,我将根据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美国观,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chinesenewsnet.com)

二、霸权主义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我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向学生提的第一问题,就是当我提到美国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许多学生用“霸道”或“霸权主义”之类的词语来回答。显而易见,在许多大学生心中,美国给他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霸权主义,他们头脑中的美国形象,首先是一个令人反感的霸权主义者的形象。(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首先把美国看成一个霸权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哪些行为,使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chinesenewsnet.com)

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之所以认为美国是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这三点理由也是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美国经常以世界警察自居,世界上的事情,不论什么,它都想管,都要插上一手,根本不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第二,美国介入国际冲突,插手各国的内部事务,并不像它自己讲的那样,是为了维持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为了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为了保护人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第三,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让其他国家顺从于自己的意志,经常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chinesenewsnet.com)

被访问的大学生们提到了许多国际问题和事件,用美国在这些国际问题事件上的行为来说明他们为什么会对美国产生这样的看法。他们提到了科索沃问题、中东问题、伊拉克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银河号事件、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轰炸中国使馆、中美撞机事件等。(chinesenewsnet.com)

科索沃问题是大学生们在访谈调查中提到的次数较多的问题。大学生们认为,科索沃问题完全是南斯拉夫内政,美国纠集北约国家,不经过联合国授权,轰炸科索沃,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南斯拉夫,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为。许多人还提到了台湾问题,认为美国是台独势力的后台,没有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和纵容,没有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中国的统一会容易得多,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许多人还把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失败,中国迟迟不能加入世贸组织,归结为美国的阻挠和破坏。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学生都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它把中国看成它实现世界霸权的一个主要障碍。他们还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种遏制和阻挠中国强大起来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根本就谈不上友好。一个学生说,(不论)中国想干什么事,美国都从中阻挠。(chinesenewsnet.com)

尤其让中国大学生感到气愤的是1999年5月8日美国战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尽管本人进行访谈调查的时候,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大学生们提起这件事时,情绪仍然非常激动。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大学生都认为美国轰炸中国使馆是蓄意所为,完全不能接受美国所说的“误炸”的说法。他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之下,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误炸,而且是五颗导弹同时击中一个目标,怎么可能是误炸?对于美国为其误炸的说法所做的解释,大学生认为是荒谬之极。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美国这么先进的国家,怎么可能利用旧地图来确定轰炸目标。他们认为美国所说的解释,不仅说明美国在轰炸使馆事件上对中国人民缺乏起码的诚意,也说明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感情缺乏起码的尊重。一个学生说,它提出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也知道别人不会相信,但是,它提出来了,就是特别横,随便拿一个借口来敷衍你一下。(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官员的非正常死亡
陈生洛:两个美国──调查中国大学生的..
倒扁运动烽烟四起:陈水扁大位岌岌可危
胡温为甚么批准出版《江泽民文选》?
小泉铤而走险:可能第6次参拜靖国神社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连载(143)
愤怒的西瓜:不过就是多收了三五斗
做了一件好事:王震之子王军谢幕
先贪后捐:湖南新田原教育局长的双面人..
38.5亿资金谜团:上海公路大王从崛起到..
腐败厅长是“廉政”高手:台上喊反腐台..
家家有别墅汽车存款:华西村凭啥闷声大..
油田设备全球性老旧:重大隐患成油价“..
中情局全球秘密搜集世界各国政要病历
非洲假冒中国抗疟药调查:假药主要来自..
“东莞第一贪”澳门豪赌背后:内审体系..
“野生动物狩猎权”暂停拍卖:中国狩猎..  
但是,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问题上,大学生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警告中国,因为中国在道义上一直站在南斯拉夫一边,批评美国干涉科索沃的政策。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试探中国,看看中国政府忍耐的底线在哪里,以便以后与中国打交道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认为,可能中国政府在某些方面向南斯拉夫提供了帮助,美国不能容忍,想通过轰炸中国使馆来报复中国。有的认为,当时中国政治正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美国想借此影响中国政局,造成中国内部的动乱。尽管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个问题上,大学生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他们一致认为,不论是基于何种原因,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都是一种不能容忍的、极其野蛮的行为。美国之所以敢于这么做,不仅说明美国对中国充满了敌意,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蔑视。一个学生说,(轰炸使馆)说明它有恃无恐,它确定你不能把它怎么样。因此,提到轰炸使馆事件,大学生不仅非常愤怒,同时还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认为美国如此野蛮地对待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却拿不出来有效的办法进行回击,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一个学生说,事后想一想,觉得挺悲哀的,咱们国家确实弱,没有办法与美国对抗。有的大学生表示要把这个仇恨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中,永远也不能忘记和原谅美国的这一行为。一个学生说,我想这一代年轻人,都会记住这件事,永远也忘不了。(chinesenewsnet.com)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对于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多数被访问的大学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感和道德上的憎恨。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在中美关系上,能够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更加坚定地维持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有的甚至推崇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但是,几乎所有持有这一观点的大学生同时认为,中美两国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美国可以不断地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能够进行有效反击的手段并不多,中国没有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一位大学生说,当我听说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消息后,当时恨不得就打过去。但是,再想想,又觉得打不过。也有少数的大学生用更加理性、更加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认为,每一个国家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要追求他们的国家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当然是作为强大一方的美国占上风的时候多,对此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这类大学生比较坦然地面对这一问题,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较少有其他大学生的那种道德义愤感。他们认为,如果中国比美国强大,中国完全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美国,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没有必要为美国的行为而愤愤不平。一个学生说,如果中国是美国呢,你为了维护自己的超级大国利益,难道不会这么做吗?这些大学生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目前的对美政策,认为中国目前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是合适的,完全没有必要对美国过分强硬。与那些希望中国政府对美国更加强硬一点的大学生的看法相反,他们对中国的实力反而更有信心,他们强调,中国并非在美国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是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对中国更加有利而已。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中国政府后来的一些做法,还是挺正确的。另外一个学生说,我想中国当时考虑的恐怕是如何冷静的处理这件事,并不一定中国就没有一战的实力,中国采取了一个比较理智的做法。(chinesenewsnet.com)

毫无疑问,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存在着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而且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是让人憎恨的美国。那么,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来自何处?中国的大学生们如何形成的这种印象,他们是从哪里获得有关的信息呢?(chinesenewsnet.com)

本人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影响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非常多,从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到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再到更先进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所有这一切都是影响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就霸权主义的美国这一印象的形成而言,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还是中国国内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尤其是广播和报纸。(chinesenewsnet.com)

本人从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宿舍内还没有电视,他们主要是从国内的广播电台和报纸中获得国际新闻方面的信息。经常收听美国之音之类的外国广播的大学生不多,收听者对美国之音所播送的内容,经常持怀疑的态度。一个学生说,美国之音倾向性非常明显,听了几次就不想听了。有些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但是,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即使是浏览新闻,也主要是浏览中国国内的网站的新闻,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上浏览国际新闻的大学生非常少。当问到其中的原因时,他们回答说,首先是上网的速度问题,上国外的网站速度很慢。其次是语言问题,虽然中国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阅读英文还是不如阅读中文那样轻松方便。第三,大多数大学生对国际问题并不是特别有兴趣,他们认为,从国内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已经足够了。凡是重大的国际问题,总有人把国外网站上的重要的信息和观点转贴到国内重要的BBS上,他们多多少少也能接触到这些信息,他们认为国外的媒体也有偏见,尤其是涉及到轰炸使馆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双方各说各有理,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国内媒体的报道。(chinesenewsnet.com)

在本人的访谈对象中,只有两个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浏览新闻的习惯。他们说,凡是国际上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事件,在了解了国内媒体的报道之后,他们总要到国外的网站上看一看,进行一下比较,希望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对美国的看法与其它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在他们的心里,首先也是一个霸权主义的形象,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同时接受访问的另外一位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与他们持有相近或相似的看法。(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不是存在差异呢?本人进行的访谈调查涉及到北京、福建、河南三地的大学生。所涉及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也有一些非常普通的高校;学生所学的专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学文科的,有学理科的,有学工科的,也有学外国语言的;所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被访问的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都有。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本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霸权主义的美国在所有接受访问的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感情上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所不同的只是排斥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仅仅是反感,有的非常反感,有的极端反感,有的甚至于持一种接近于仇恨的态度。被访谈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持非常反感的态度,没有一个人表示他喜欢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学生的这种感觉与他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学校、所学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chinesenewsnet.com
由此可见,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全可以让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国家。这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是普遍存在的。(chinesenewsnet.com)

三、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如前所述,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国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确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已经从80年代的崇洋亲美变成了爱国反美,在中国大学生心中,美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令人反感、让人憎恨的国家?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解释在轰炸使馆事件后不久,中国大学生到美国大使馆前进行抗议示威后不久,在美国大使馆前又重新排起的等待留学签证的长龙?又如何解释北大、清华等中国着名大学的校园内经久不衰的出国留美热?(chinesenewsnet.com)

深入的访谈调查使我认识到,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就如何看美国这一问题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时,他首先告诉你的几乎肯定是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美国。但是,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的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美国,随着访谈的深入,这个美国就悄然出现了,这是一个与霸权主义的美国完全不同的美国,一个令人喜欢和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我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许多中国大学生谈起他们对美国的看法,都喜欢把美国与中国联系起来,对美国霸权主义行为的批评经常转化成对中国政府对美政策的批评,认为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过于软弱。但是,他们并不过多地批评政府,而是习惯于把这种软弱归结为中国的贫困和落后,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习惯于从制度和文化层面思考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反美情绪就转化成了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的肯定和赞赏,对中国现状的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国的现状时,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一种标准,设想了一种理想状态。这个标准,这个理想状态,不是别的,就是美国的国内社会环境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就是他们心中的另外一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前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的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后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美国国内的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社会环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看不到第二个美国,我们就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也没有办法解释“几天前到美国使馆前游行,几天后又到美国使馆申请留学签证”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chinesenewsnet.com)

那么,这个第二个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都有那些具体的内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从我访谈调查中获得的材料来看,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几乎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最受中国大学生推崇的还是美国的教育。(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大学生喜欢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向往美国教育所提供的优越的物质条件。一个学物理的学生说,中国的科研设备不行,比如搞一个加速器,你就出不起钱。最近上边批了一个加速器,但是,又缺钱买探测器,没有探测器,还是做不成试验。这是综合国力的问题。第二,欣赏美国教育所提供的那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喜欢美国教育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国目前的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渴望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国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相比,应该说已经宽松了许多,但是,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方面,选择的余地还太小,所受的限制还很多。他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从性质上讲还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还是要按照上边规定的统一模式,把他们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产品。美国的教育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个性和个人的选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发挥个人的潜力,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第三,美国教育的水平更高,可以学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在中国的许多大学中,都有留美归来的教师,大学生发现这些留学归来人员,不论是学识还是素质,都明显地高于仅仅在中国国内受过教育的人。在就业过程中,这些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受到更多重视。这使大学生们认识到,美国的教育,尤其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高,质量更好,留美的经历可以给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chinesenewsnet.com)

大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还在于他们认为美国的社会环境给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对那些一心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经常用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来说明这一点。他们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人到美国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能获得诺贝尔奖,而在国内发展的中国人,尽管他们也非常优秀,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到诺贝尔奖?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他们认为美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有利个人的发展。(chinesenewsnet.com)

对那些希望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也是一个只要个人愿意奋斗就可以过上富裕生活的国家。他们知道去美国发展的中国人,经过若干年的奋斗以后,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如果这些人不去美国,他们留在中国发展,过上这种富裕生活的机会,就要小得多。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许多老师,一生都在努力奋斗,但是,一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因此,在北大、清华等着名的大学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学生出国,二流的学生读研,三流的学生工作”。出国留学,尤其是到美国去学习和发展,不仅是许多优秀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这一理想也成了衡量个人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们并不认为他们对美国的这种向往是崇洋媚外,他们说,人们向往一种更加先进的生活方式,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发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chinesenewsnet.com)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中国大学生喜欢和向往美国,并不局限于个人发展的角度,并不完全是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在许多中国大学生心里,先进发达的美国不仅是一个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的地方,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们认为,在中国向着富裕、强大、文明、进步的目标前进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他们认为,美国人的开拓精神,竞争意识,敬业精神,环保观念,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渗透到美国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制观念等,都是中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chinesenewsnet.com)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指出了中美两国的差距,指出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地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编写的软件,他们认为,美国人编的软件,真正体会了为客户服务的精神。被接受访谈调查的大学生说,人家软件中的“帮助”的内容太详细了,对客户考虑的太周到了,你就是一个傻瓜,编写软件的人也要通过“帮助”让你学会使用这个软件。而我们中国人在编写软件过程中,谁有这样的耐心,谁肯下这样的功夫,谁有这样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处理新闻的手法和技巧,他们指出,在新闻技巧和手法上,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美国的民主法制,给学法律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指出美国国会对克林顿性丑闻的调查,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了解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之后,他们深深地感叹中国在法制化方面的落后。他们说,律师要经过严格考试,法官则什么人都可以当,这种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在美国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他们毫不掩饰地说,一学法律,我们大家就都成了美国人了,不是美国人,(心)也跑到美国去了。(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说对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国大学生的基本态度是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他们对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基本态度,就是肯定和赞赏。中国大学生并不掩饰他们对第二个美国的喜爱。一个大学生深情地说,从良心上讲,美国是一个很不错的国家,它有许多方面很吸引我们,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另外一个大学生说,美国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心中都是令人羡慕的,我们很希望自己以后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学习电脑软件的大学生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有一个美国那样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多的盗版,我们这一行就可以大有作为了。他认为中国的软件业发展不起来,打击不了盗版现象,关键是中国的体制问题。(chinesenewsnet.com)

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对中国大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即使在他们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时候,在他们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也抵挡不住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诱惑。在我的访谈过程中,出现过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当大家都在愤怒地谴责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霸权主义行径时,一个大学生突然问另外一个正在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大学生。他说,你这么痛恨美国,如果现在有一所美国的大学给你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你去还是不去?被问的大学生先是语塞说不出话来,后来又拒绝正面回答这一问题。(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是如何形成的呢?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塑造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信息渠道有许多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中国国内的媒体,这一点出乎我的预料。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大学生们说,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媒体,每天都在说美国好,我们觉得美国好,其实许多信息就是来自中国国内的新闻媒体对美国的报道。中国的媒体在报道美国时,只是在涉及到政治等问题时,才说美国坏,其它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说美国好,有时把美国说的太好了,以至于后来一想,觉得美国也不是那么好。(chinesenewsnet.com)

另外一个重要的渠道是口碑。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的许多细节,都来自人们的口头传播。一些访问过美国的人,把他们看到的美国告诉自己周围的人,这些人再一传十,十传百,向周围传播开来。这种口头传播尽管速度比较慢,传播的范围也有限,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形成,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私下的交流,不同于官方传媒的宣传,它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更加真实可信,而且包含了许多细节。在访谈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提到了这种传播对他对美国的看法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这些大学生们说,在他们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听到自己的家长给自己讲述这样的故事: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地刻苦读书,最后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说,凡是从自己家乡走出去,最后去了美国的人,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些人像英雄一样被家乡的人们所传颂,被成千上万的家长当作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和楷模。一个美好的美国,就这样早早地印在了这些学生的心中。(chinesenewsnet.com)

在北大清华这样的着名大学中,访问或留学美国归来的教师,是塑造第二个美国的重要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自己身边的学生,鼓励学生走向留学美国的道路,并逐渐在学生形成了一种风气,不仅美国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而且能不能留学美国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尺度。一位接受访谈的北大学生说,我一走进大北就发现,周围的师兄师姐们说的话,说来说去几乎说的都是一件事:考托福去美国。大家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最优秀的人去美国,没有听说过最优秀的人留在北大。一位清华的学生说,一进清华,出国这件事就象是出水痘一样,你躲也躲不过去。(chinesenewsnet.com)

第三个重要的渠道,就是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电视台经常转播的美国NBA篮球赛,在中国大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饮料,中国大学生喜欢的来自美国的名牌运动衣和运动鞋,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扣人心弦的好莱坞电影,所有这一切,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塑造着第二个美国的形象。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并不是特别关心时事政治,他们也没有机会直接接触美国人或者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人,但是,他们不能不接触这些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这些东西在他们头脑中塑造了一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我在访谈调查中,问一个大学生我提到美国你会想到什么?他直截了当地说,NBA,美国的篮球打得好。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我问大学生们的美国印象从何而来,他们说美国的影响无所不在,电影电视中播放的内容,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上街看到的汽车,同学穿的运动鞋,大家工作学习时用的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感觉到美国的影响,感觉到美国的先进和发达。(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说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话,那么访谈调查的结果告诉我,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我访问的大学生中,没有人否认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存在,也没有人表示他不喜欢这个美国。不同的只是喜欢的程度而已,有的非常向往和喜欢,有的只是一般的喜欢。但是,从访谈调查的情况看,喜欢的程度与大学生的年级、专业、学校和所在地区无关,与学生关心政治的程度有关。那些不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比那些比较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更加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这类不关心政治的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人以及与人的生活细节有关的事情,待人处事比较平和,不喜欢走极端,他们喜欢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反对把美国理想化,他们不喜欢霸权主义美国,但是,反对把中国与美国的分歧情绪化、道德化。(
四、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进步与不足(chinesenewsnet.com)

如上所述,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实际上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先进发达的美国。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帝国主义”的美国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自由民主”的美国观,[51]那么,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美国”的美国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呢?(chinesenewsnet.com)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它说明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大学生表现的更加成熟,更加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chinesenewsnet.com)

第一,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表明,在如何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已经初步摆脱了长期统治中国人或中国大学生头脑的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的思维模式,对美国的看法开始深入到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领域给予不同的评价。用一位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美国切成片,分成不同的部分,对不同的部分,谈自己的看法,不能笼统地说是反美,还是亲美。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在怎么看美国问题的上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过去的帝国主义美国观和自由民主美国观的最大弊端就是它们只允许对美国有一种评价,而且一定要是整体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简单化、极端化的倾向。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负面形象,而且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距,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某些方面需要互相合作、相互借鉴的现实,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正面形象。相对而言,它是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贴近美国现实的美国观。(chinesenewsnet.com)

第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说明,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尤其是对美国国内社会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在帝国主义的美国观中,美国主要是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在自由民主的美国观中,美国首先表现为一座高高耸立的自由女神像。在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美国的形象要比这些丰富多彩得多。从克林顿的性丑闻到小布什靠最高的法院的裁决入主白宫,从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到美国大学录取研究生的条件和程序,从IT业的风云人物比尔?盖茨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从NBA的篮球明星乔丹到美国篮球的比赛规则和市场运作机制,从影坛巨星施瓦辛格到好莱坞大片的推销包装技巧,几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中国大学生都有所了解,而且他们对某些细节的关注和了解,常让我感到惊讶。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十年前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缩小褪色,代之以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包容量更大的,政治色彩相对较少的先进发达的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比原来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实,也更加准确的揭示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认识的深入。(chinesenewsnet.com)

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我们深入地考察两个美国的美国观的具体内容时,就会发现,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天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中,也有一些情绪化、简单化的成份,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华政策和霸权主义的理解上。(chinesenewsnet.com)

当我深入地思考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美国并不完全是一个负面的形象,美国被一分为二,一个是负面的霸权主义美国,一是正面的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当讨论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时,十年前、二十年前统治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又冒出头来,美国又完全变成了一个负面的形象。在我访谈的一百多名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为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辩护,提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几乎是一片谴责声。不论美国在国际上干什么,中国大学生都习惯于从霸权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并对之进行谴责。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美国人在国内还干了不少好事,但是,在国外干的几乎都是坏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时确实霸道,为了谋求和维护它的世界霸权,它也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霸权主义的美国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但是,把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看成是霸权主义的政策,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完全理解成霸权主义的行为,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chinesenewsnet.com)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看法上,霸权主义几乎成了中国大学生理解和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唯一工具。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不友好的,美国不愿意中国繁荣强大,美国把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看成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一个威胁,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和削弱中国,限制和阻挠中国的发展,因此,中美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称霸与反霸的关系。这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解读,显然不符合美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在美国国内,遏制中国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也确实有些人把中国看成美国潜在的对手,但是,美国国内还有主张与中国友好的声音,许多人主张对中国采取接触和交往的政策,反对孤立中国。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是这两种声音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些问题上,某一种声音会占居上风。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合作也是主流。因此把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理解为反华的政策,完全从美国要维护其霸权地位的角度去解读,显然是片面的。中国大学生仅仅从这样一种角度去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仅说明其思维方式中存在着偏差,也说明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chinesenewsnet.com)

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中国大学生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对霸权主义的理解上。西方的霸权(hegem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义是领导和控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其它国家的领导和控制。在西方人眼里,霸权并不一个贬义词。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尔津斯基就公开主张美国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他认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他把美国的霸权看成是美国人不得已而卷入的一项艰难、费时和高代价的任务。在布热尔津斯基眼里,霸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国际秩序,霸权一词绝对没有道德上的贬义。中国政府所反对的美国霸权,实际上也是指的一种国际秩序,即美国所主张的一极世界。但是,在中国大学生的眼里,霸权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汇,包含强烈的道德贬义。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霸权主义往往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代名词,他们眼中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实际上就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不遵守任何比赛规则,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到处为非作歹的国家。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生所理解的霸权主义,掺杂进了太多的道德因素和感情因素。他们头脑中的霸权主义,与其说是对美国对外政策一种解释和概括,不如说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感情宣泄。这样一来,他们所理解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就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了一些言过其实,过分夸张的东西。(chinesenewsnet.com)
尽管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成熟,我仍然认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崇洋亲美已经成为历史,爱国反美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们既不要为过去的东西所迷惑而跟不上历史的脚步,也不要为今天的一些表面现象所干扰而失去正常的判断。(chinesenewsnet.com)

(原载“凯迪网络/心灵驿站”)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15 22:02
移民五年杂感

(引子:再有一个多月,我们一家就移民加拿大五年整了。由于九月之后会比较繁忙,所以趁这几天心绪宁静,决定整理回顾一番,写成文章,放在个人博客里面,以之备忘。)

五年前的九月二十四日,我从中国北京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这一对人生有着重大改变的决定是我做出的,它与我求新求变的天性密不可分。我喜欢丰富多彩的经历,胜过在熟地久居所必然随之增长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财富。不管师友、父母如何为我放弃以往的辉煌而惋惜,为我未卜难测的前景(不论是事业还是婚姻)而担忧,我仍随心所往,在九一一刚过之后的两周,在湛蓝如洗的秋日里,毅然决然地在自己选定的新家园登陆了。

移民后的我,算得上诸事顺利、应付裕如:安家、考驾照、熟悉本地风土民情、调适环境饮食、学习新的生活技能等等。回想起来,一到下就订阅的《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帮了不少忙,从新闻版的时事要闻到商务版的投资指导,从教育就业版的形势解析到家居房市的指点分绍,以及分类广告中林林总总的信息,让我比较快速地号准了本地社会的“脉搏”,消除了对新家园的陌生感、距离感,也对我三个月后到今天一直从事的媒体工作(无论是新闻报道、特写或时政评论)大有益处。当时的我,自然不会想到,日后因缘际会,竟与这家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有过交流与对话,并与其中一位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与她一起采访了该报资深评论家Jonathan Manthorpe。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都是不做则已,做了就力求最好。华文媒体位卑声微,虽然我的头衔由普通记者晋为采访主任,然后是副总编、总编,实际上却是名有限而利实薄,在事业成就感和实际收入、福利等方面,不能与已跻入主流各行业的移民朋友们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不过,这份工作还算是“与时俱进”,不仅每天逼着自己关注时事、介入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而且由于有媒体工作的便利和面子,可以接触到差不多所有新闻事件的前沿与内幕,采访到众多政经学商各界主流头面人士,从总理、党领、部长、议员到商界大鳄、学界名流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我并不完全将之视作繁重无奈的谋生工具,而是当成难得的深入社会了解加国的最好机会。

无论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要新闻发布,还是贸易局、商会、大学、研究所的最新事态,我均有机会得以侧身其中,采访报道那些令人难忘的事件与人物。比如加国著名右翼智库菲莎学会(Fraser Institute)的重要讲座,我几乎一场不拉。我采访过该学会专门从事移民政策研究的加国前大使、高级研究员马丁-柯勒考、从事中小学教学质量及表现评估研究的室主任柯里、从事医疗健保政策改革研究的经济学家麦克马洪博士等等,对智库影响国家政策的潜作用印象深刻。其它重要的新闻事件更是令人难忘,在这几年中,我经历了两次两大政党党领的轮替与两次联邦大选,采访过竞选中的若干著名政客,并在开票当晚的电视上进行现场进程的评论。其间耳闻目睹了西方议会****政治的明面运作过程及幕后种种交易,那竞选争夺中的树山头、表忠心、排斥异己、抹黑对手等精采表演,常常让我联想到中国政治的种种类似场面,不由一次次感叹人性的世界大同,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政治历来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妥协与交易,对不少政客而言,正义与公理往往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东西,有的政客甚至只把它当作挂在嘴上的口号、用作服务于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已。

对主流社会人和事的认识当然不仅限于工作领域,在移民的前两年,我与某位主流人士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私交,曾为他的著作中译本校正、补译,并帮助联系在中国出版,为他的网站担任中文翻译等等。我还参加了在本地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某职业妇女俱乐部和跨社区专业人士业余生活的一些兴趣小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活动无疑都是有益的,它们使我对加拿大社会的各个层面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我选择定居的这个国家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我结识过一些很不错的各族朋友,也学会了透过表面的客气看清某些所谓主流非主流人士的真面目,那掩饰在堂皇词语下面的种族主义思想,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都是我所憎恨所不能原谅的最不文明的品质。

我的生长和教育背景是中国大陆,我的生活习惯、爱好兴趣、习用语言,在表现方式上,不可避免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我理解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文化烙印。但是从普世价值的共通上,从文明教养的内涵意义上,在我融入新家园的努力中,我没有感觉到与西方文化有太大的冲突与不适。自由平等、求知求真的精神是我一直尊崇服膺的价值观,我以此衡量周围的人和事,尊重一切为之身体力行、名实相副的朋友,而憎恶和鄙视那些用意识形态、肤色语言来划分人群高下的行为。在我看来,人类不同种族文化所推崇所贬谪的东西,其共性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的品质都是相通的、共同的,而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象则各有各的不同。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将身上的文化烙印涂掉重来,我要做的,从过去到未来,在中国在海外,都是尽力避免不文明的行为,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在我为之纳税和尽义务的社会里。无庸讳言,我与我的华裔朋友、华人社区有着较多的接触和友爱,这是因为我们来自同一块土地,我们之间说着同一种语言,我们有更多共同的回忆、面对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作为人群中物以类聚的现象,这一切非常自然。我有过对老侨新侨及华人新老社团、华裔代表大会的采访,进行过包括人头税在内历史事件的调查,各种类别形形色色的移民个案,幸与不幸,汇总在一起,使我对华人移居海外之后求生存谋发展、融入本地生活的艰辛及华裔社群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既有可为楷模的学习对象,也有值得警醒的前车之鉴。

自然地,移民后的这些工作经历与社会活动,构成了我对加拿大社会与政治种种看法的思想来源。这些观点,反映在我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BBS上所做的各类纪实报道与时政评论之中。事实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对新家园的贡献应该如何进行恰当的评价?我们的追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获得承认与肯定?我们自身需要怎样的努力才最有益于这个社会和我们自己?

五年的移民生涯中,我有幸在旧友之外,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各行业的华人移民朋友。大体说来,我有三个不同的朋友圈,一是工作中接触认识的同事、同行;一是生活中原来熟悉或各种机缘结识的新朋旧友;一是网络中见过一面、数面甚至一面未见的文友与山友。这些朋友不仅给了我欢笑与快乐、鼓励与自信,而且也从很多方面,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思想观念到日常生活,我都与五年前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我相信这些不同与朋友的相伴相随、交流切磋密不可分。他们,是我移民新家园收获的重要一笔精神财富,我为之欣慰并心怀感激。

五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算很长,但是作为移民的五年,对我的一生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未来的我,是继续定居加拿大,还是在地球村移来移去,我相信这五年的经历都是值得回味和借鉴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在非母语的土地上,作为它的居民而不是游客,真实地生活了五年。哭过,也笑过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19 22:56
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来源: ihelloworld 于 06-08-13 08:52:5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首先说明,我这个对于有意回国发展的一点参考,如果无意回国,自然就略过。

作为一个在国内工作了几年,又在美国呆过几年的人,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回国的讨论,大多是一见别人谈回国就打击的,但还是有人不断在问,这说明,无论何种原因,是loser也好,是渴望中国文化包围,回国自己想独立发展的也好,还是有很多人想回国的。就我这几年了解的大陆人,主要是留学生,真正从来没有考虑回国的几乎没有。只是,很多人由于国内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人引荐,找不到回国的途径,或者待遇方面难以令人满意而已。大多数的人处在观望,犹豫和家庭的拖累之中而已。

对于海龟,我有三个建议,也许会对你们回国的决定有所帮助:

(1)作出人生重大的决定一定要果断,犹犹豫豫只能错失机会。
回国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在你毕业前后就要考虑,你到底是选择在国内发展还是在美国,回国发展的话,那么最好几年前就要规划,是进研究院所还是企业,国内现在这些领域混的好需要什么?想搞研究,那么几年前就要多搞论文,尤其是高水平论文。想回国开公司,更要几年前就要设计。成功历来来自处心积虑,坚持不懈!

(2)建议最好拿到绿卡后再回国。
这样一则以后来美就非常方便,没有签证之烦恼,也算有个退路吧。第二呢,再拿到绿卡的过程中,也可以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工作经验和经历。否则,刚刚毕业就跑回国内,价值会大大缩水,不会有什么明显优势。博士毕业的,如果想进高校和研究所,最好做一届博士后。想进企业的,最好先工作三两年。这样回国,升值空间比较大,而且回去拿到好待遇的可能性也大多了。

(3)对于有家庭拖累的,建议先一个人回去看看。这样风险较小,尤其是老婆在这里拥有工作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自己拿到绿卡回来了,老婆孩子还在在美国。如果一家杀回来,作为男人压力会太大,太大的压力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4)认清形势,回国要趁早。

现在回去的海龟,如果不是自己开公司,一年年薪能够拿到二三十万就是顶天了,你以为国内的老总现在是大傻?现在国内什么人才没有啊,又便宜又听话,还特别能干和能吃苦,。所以,海龟回去面临的竟争压力也是很大的。

海龟如果没有比较优势的话,以后再国内就业会比较尴尬,高不成低不就。不过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绝大部分海龟创造的价值本来就没有那么大。只有稀缺、顶级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英语很好的国际人才才有可能获得高薪。目前,还趁着机会早回国的,还能捞着一些便宜,再过10年,80%的海龟归国不会有好的待遇,而优秀的前20%的愿意回国的也很少。


(5)做好吃苦的准备,停止抱怨,切忌娇骄二气,脚踏实地的干三年,前途是光明的。

认清形势,早做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就认命吧,拼命去干。不要在美国想着中国的好,在中国想着美国的好,两边游移不定的,最后一事不成的。

我刚来美国时,也是不断抱怨,很想家。可是毫无用处,痛苦还是痛苦。回国初期,肯定也有一年左右的难熬期,也是别人看你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少抱怨,至少不要在领导同事面前抱怨,回家象老婆抱怨吧。适应一个新环境,总是痛苦的。婴儿从母胎那个黑暗温馨的地方刚来到这个光明,噪杂的世界,还不是哇哇大哭。再苦,能苦过刚来美国时?人生地不熟的,话都说不清楚,饮食象猪食?不要那么娇气了,都是大男人了,什么苦没有吃过?更不要骄气,国内最烦这个。不要觉得国内人不好,你真正有本领,干出点成绩出来,大家还是看得见得,领导还是会丧失得,机会还是会优先给你得。要相信,国内也是公平得,也是靠实力吃饭得。不要一去就把关系搞僵了,成了一个愤青了。国内得圈子其实也不大,名声一旦不好,哪里都不好混得。

至于待遇,待遇一定要谈好。但是切记切记,待遇往往是与压力成正比的,拿着太高的工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个走人的就是你。此外,不要对中国的待遇报太高期望,不要将美国待遇乘以八,这种心态并不好。否则,给别人狮子大开口的感觉。基本上,将你在美国的收入乘以三四就是你合理的要价,当然我这方面经验不多。但中国的收入,如果只是技术人员不是高管的话,年薪二十万的起薪差不多到头了。当然,科研院所会更低,必须入乡随俗,但独立发展前景我很看好。

(6)英语一定要尽可能得好一点,这是海龟的优势。
说实话,现在国内真正缺少的技术,别人无法做,你能做的事情还真的不多。但是英语差是国内人的普遍缺点,如果英语能够好,在对外交流,出国考察,访问,开会,接待外宾等方面都有优势,此外帮同事修改一些论文,起草点什么邀请函,会赢得别人,包括领导的尊重。一旦人际关系顺了,而你确实能力不错,你在国内的发展就处处开始有人帮助了。心情也就舒畅了。

(7)不要听信这个论坛关于大陆的论调,自己多看,多听,多想,更要勤动手实践。

世界上跨国大公司都往中国涌,三十万老外生活工作在上海,JP摩根一边鼓吹2005年房产崩溃论,一边大肆投入几十亿美元购买中国房产,为什么?说明中国有着无限商机和机遇。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能看清形势,不甘心平淡的人更应该有所作为。不要只冒着网上BBS看着几个趁此论调,要看看现在在国外混的有点人样的华人,哪个不一年跑数趟大陆的?还不是不甘心美国的寂寞。也想回去搞点满足感嘛,什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按说他们美国教授都拿到了,还会在乎国内那个什么教授,而且折算成美元的话,给他们的待遇也很低,但人家要的是那种满足的感觉。

总结:这个世界上没有轻松的事。我们当初来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GT,套磁,签证,读博士,吃了那么多苦,至今我都认为那是我人生最紧张,最痛苦的回忆。自从那以后,我觉得我能坦然面对以后的任何困难。可是当时我们没有抱怨一声,看到我们很多人出国才几年,再回去了,看天空,看人群,看交通,看他妈的什么都不顺眼了,就骂骂咧咧的了,还到处骂,我要是这样,不说其他人,就是我老爸都要打爆我的头。他们作为农民,谈不上什么爱国和爱中共之说,也不懂民主自由人权,但好歹也知道不忘本。

试想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比美国富裕,别人出去几年回美国,然后说这说那,你说烦不烦。我总是说,世界上比中国穷的国家还有很多,中国比我们穷的人更多更多,我们无论如何总还是世界上经济条件前50%的吧?何必呢,做人要厚道。

总之,国内发展适合做长线投资,那种短线投资的肯定是得不偿失的,我见过太多的海龟熬了一年半载走人的,真的很可惜。当然有些是他们自身能力的问题,有些则缺乏必要的坚持,始终在四处游荡,一晃都四十了。

再次说明,我这个说明对于有意回国发展的一点参考,如果意疑回国,自然就略过。至于砖头嘛,文明点扔。   
      

·老公回国, 我也应该回吗?
·口述:我们这些留学生,其实都是“流血生”
·走近中国青年外交官群体
·连战先生家族是如何理财致富的?
·郁闷、心声照写、一个想法、大家进来看看
·16万留学生回国工作 追捧“海归”vs 打压“
·美国不是遍地是黄金,而是遍地是机会
·绿卡排期问题突现 再论海归现实

   



[ 回回国发展首页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推荐朋友 ]   [ 打印 ]   [ 删除 ]   






所有跟贴:   


•  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帝国元首- ♂   (901 bytes) (2876 reads) 8/13/06  
•  回复: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ihelloworld- ♂   (484 bytes) (1744 reads) 8/13/06  
•  不要恼羞成怒吗,玩不起了? -帝国元首- ♂   (294 bytes) (856 reads) 8/13/06  
•  你关于回国的意见很中肯,我顶你! -Okman- ♂   (36 bytes) (361 reads) 8/13/06  
•  楼主的趁早是有前提的,不是想早就早的 -777777- ♂   (150 bytes) (346 reads) 8/13/06  
•  回复: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ihelloworld- ♂   (307 bytes) (932 reads) 8/13/06  
•  提醒你一下: 你好像忍不住回了more than一个了 -灰蒙蒙的天空- ♀   (12 bytes) (279 reads) 8/13/06  
•  我可以告诉你 -帝国元首- ♂   (94 bytes) (682 reads) 8/13/06  
•  回复:我可以告诉你 -ihelloworld- ♂   (114 bytes) (577 reads) 8/13/06  
•  这你说对了! -帝国元首- ♂   (98 bytes) (377 reads) 8/13/06  
•  那就更不能回去了 -灰蒙蒙的天空- ♀   (78 bytes) (306 reads) 8/13/06  
•  要想当国家的主人,自然免不了要操心,付出是值得的 -因为美国人民各个有枪-   (0 bytes) (55 reads) 8/13/06  
•  我顶你,因为我敬佩你的中国心。身份可以变,心不能变! -加国公民- ♂   (482 bytes) (314 reads) 8/13/06  
•  这坛里就缺少这样的原创好贴, 建议置顶 -QTip- ♂   (16 bytes) (87 reads) 8/13/06  
•  顶!很中肯的好贴,帝国元首网友的评论我也部分支持 -777777- ♂   (66 bytes) (194 reads) 8/13/06  
•  就目前形势讲,GCD是唯一最好的选择,虽然我对其很多东西 -777777- ♂   (335 bytes) (393 reads) 8/13/06  
•  谢谢你的意见。有空到“时事述评”和“我的中国”一述。 -帝国元首- ♂   (118 bytes) (205 reads) 8/13/06  
•  我和你感觉完全一样,我是从民运分子变成今天的我! -加国公民- ♂   (0 bytes) (75 reads) 8/13/06  
•  我的想法 -真是土包子- ♂   (1065 bytes) (665 reads) 8/13/06  
•  好贴!意见中肯,分析理性. -吃虫子的叶子- ♂   (935 bytes) (517 reads) 8/13/06  
•  个人感觉绿卡还是很重要的,您绿卡已经到手,国内 -777777- ♂   (287 bytes) (501 reads) 8/13/06  
•  回复:个人感觉绿卡还是很重要的,您绿卡已经到手,国内 -吃虫子的叶子- ♂   (388 bytes) (329 reads) 8/13/06  
•  don't worry, we can make China's economy crash. -68e8x- ♂   (0 bytes) (33 reads) 8/13/06  
•  那就回去吧,真的,我的情况和你有些相像,亲情难耐 -加国公民- ♂   (14 bytes) (119 reads) 8/13/06  
•  ding....不错的帖子,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没有错,人是要务实。、 -hynm- ♂   (0 bytes) (37 reads) 8/14/06  
•  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点水蜻蜓- ♂   (402 bytes) (295 reads) 8/14/06  
•  回复: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ihelloworld- ♂   (97 bytes) (150 reads) 8/14/06  
•  很恳切,顶! -平流层的飞机- ♀   (113 bytes) (90 reads) 8/15/06  
•  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meya- ♀   (102 bytes) (50 reads) 8/17/06  
•  请教:到底是拿绿卡还是美国护照回国,哪个好? -Okman- ♂   (279 bytes) (53 reads) 8/17/06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20 19:09
美国劳工局公布十大最危险和最好的工作

--------------------------------------------------------------------------------

万维读者网    2006-08-19 15:44:57



    新民晚报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年度报告列出了美国十大最危险的工作和十大最好的工作。
    
渔民在美国最危险的职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平均每10万名渔民的事故率高达118.4,比其他工种的平均危险系数高30多倍。渔民们不仅在出海时会遇到恶劣天气可能引发船毁人亡的悲剧,而且还要使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具,如巨大的绞盘和升降机、沉重的渔网等,而这些东西在甲板上是非常危险的。

  位居第二的是伐木工人。平均每10万名中发生90.2起事故。伐木工人要对付的是沉重而形状不规则的木头,工作场所又偏远,可能由于受伤得不到救治而丧命。名列第三的是飞行员,平均每10万名飞行员中就会有66.9人丧生。

  美国最危险和最好的10种工作

  美国最危险的10种工作:1.渔民;2.伐木工人;3.飞行员;4.钢铁工人;5.垃圾废物回收者;6.农民;7.输电线装配及维修工;8.驾驶员;9.各种农业类工人;10.建筑工人。

  美国最好的10种工作:1.软件工程师;2.大学教授;3.金融顾问;4.人力资源管理人员;5.医生;6.市场分析师;7.计算机信息分析师;8.不动产鉴定人;9.药剂师;10.心理学家。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23 18:31
标题: 特稿:中国消费者最喜欢哪些美国产品? 2006年8月23日--多维新闻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美国包裹服务公司(UPS)最新公布的对中国六大城市1200名中产阶级消费者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影像和音像制品、书籍、护肤品、家用电器、名牌运动鞋、牛仔裤等,已成为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者最渴望购买的商品。调查还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乐意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卡进行购物。(chinesenewsnet.com)

这是UPS对中国城市消费者进行的第二次年度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购买美国的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发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偏爱和不同年龄组的消费区别。美国直接市场联合会(DMA)8月22日指出,服务业务已遍及中国多个城市的UPS所发布的这份调查报告,将有助于其客户与世界成长最快的市场做生意。(chinesenewsnet.com)

专门负责处理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和商务关系的美国法律专家奥康奈尔(Kevin O'Connell)认为,UPS对中国城市消费者所进行的调查,是那些已准备好打进中国市场的美国中型商业机构所需要的,这份报告的聚集点则是那些公司最想进入中国完成的目标。奥康奈尔指出,这些美国公司需要避开与那些大的跨国公司和市场竞争,而专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的小生境。(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中国城市消费者最喜欢哪些美国产品呢?UPS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影像和音像制品或书籍、家电电器等,也象2005年的调查一样,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种类。此外,中国城市消费者还对购买以下种类的美国产品感兴趣:(chinesenewsnet.com)

76%中国城市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一年想购买美国的DVD制品;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购买美国的CD制品。这个比例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美国的护肤品已成为最吸引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产品,73%的受访者称,他们打算在未来一年选购美国生产的护肤产品。另有70%的消费者对购买美国名牌运动鞋感兴趣,64%的人表示可能会购买美国产的牛仔裤。(chinesenewsnet.com)

在美国的家用电器中,清洗烘干器是中国城市消费者最渴望购买的产品,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一年购买一台。在考虑选购进口产品时,8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质量是他们做出购买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名33岁的北京消费者说:“我认为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选购诸如象手提电脑或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时,尤为重要。”(chinesenewsnet.com)

此外,UPS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调查还显示,美国产品在中国并没有拥有一个大规模的市场。象美国一样,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在选购商品上都出现很大的区别。如,年轻消费者在购买美国产品上,表现得要比老年人更加开放。这些年轻的消费者还表示,他们购买进口货只是想增加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而美国的手提电脑、音像数码录制系统、电动蒸馏咖啡机等,是最吸引中国年轻消费者的产品。(chinesenewsnet.com)

设在中国的互联网情报服务机构CIC Da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弗莱明(Sam Flemming)指出,中国年纪较大的消费者都是在艰苦时期长大的,他们的生活经历类似于美国大萧条一代,然而更年轻的消费者都是在更有钱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少去“精打细算”。另外,他们还拥有更多的存款,对产品和服务也更加了解。(chinesenewsnet.com)

UPS的中国消费者调查还对美国商业机构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信息,如56%的消费者想通过广告来了解美国产品的质量成份或工艺,有65%人的中国消费者想通过广告来了解美国的时装和服饰。年轻的消费者倾向于由名人来做广告,而年长的消费者则更希望看到由专家来做广告。(chinesenewsnet.com)

在产品包装上,UPS的调查发现,中国更年轻的高收入消费者,钟情于美国或西方式的包装,尤其是化妆品。在美国产品包装的颜色上,3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蓝色。(chinesenewsnet.com)

UPS的调查还发现,在中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卡并经常在网上购物后,美国产品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他们。调查发现,一半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在购物时,都在使用信用卡或银行卡,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一年增加或保持目前的信用卡使用率。(chinesenewsnet.com)

UPS国际总裁阿巴尼(David Abany)表示,对美国商界来说,中国代表着巨大的机会,它不仅仅是个制造基地,“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们希望这个调查报告将会帮助美国商界去考虑,他们产品在中国可能存在的真正机会。”(chinesenewsnet.com)

UPS提供着一系列服务来帮助美国商业机构将货物速递到中国,去年该公司已成为美国第一家在中国获得直接控制其运行的美国航空公司。今年,该公司在中国的快递服务已扩展至22个城市,使其业务覆盖城市达到330个,这些城市约占中国国际贸易85%的份额。最近,UPS又在上海开了两家零售中心,给那里的客户提供着更方便的货运服务。(chinesenewsnet.com)

这份调查报告是UPS对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和武汉六个大城市1200名消费者进行的。受访者的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这些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在中国也是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受访者的月收入为3000元人民币以上,沈阳、成都和武汉受访者的月收入约在2000元以上。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28 09:45
加拿大华人回国见闻


--------------------------------------------------------------------------------
huafeng 2006-04-10 10:40:15

从圣诞节到春节,我花了一个多月的Vacation带老婆孩子回了一趟中国。尽管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对比中加,为中国大唱赞歌,回去这趟也确实感到了中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总的感觉,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从人文上,中国还是差太多。我太太甚至后悔这次回去,还说即使在这里打Labor工也不愿意再回中国居住了。话虽有些偏激,然而在这边生活惯了,一到中国确实有很多事情很难适应,更不用说喜欢。

交通堵塞,出租拒载

北京的道路确实是建设的很快。几年不见,四环五环都起来了。可是交通堵塞情况好象比我们走的时候还糟糕。出租车司机调侃说现在北京没有交通高峰期了,因为任何时候都是高峰期,就没有不堵车的时候。也许是私家车发展太快了。

为什么北京市政府就想不明白:你有两千万人,建再多道路也不够私家车走的啊?就算你建个七环八环又如何?看看人家新加坡人怎么做的?人家搞一拥车证,而这拥车证还可以跟股票一样上市炒,搞得你买得起车买不起证。

最后的结果当然私家车就不回发展那么迅猛。当然,这是跟人家优先发展公交系统和出租车分不开的。说到出租车我气就来了:都多少年了,这拒载的老毛病还就是改不掉!
我从长安商场打车去前门,拦了五、六辆车,愣是没人去,这个堵心呀!只好抱著小孩徒步过街,又走了好远,总算遇到一个好心的。出租车本来就是为乘客服务的,你有什么权力拒载啊?不知道到奥运会时怎么样。

婴儿手推车(stroller)是个累赘

到加拿大学懒了,孩子不愿意抱著了,出门前把可折|的婴儿手推车放后车厢,到了目的地把孩子往小车上一绑,你就可以轻轻松松逛了。不论是大Mall,还是什么建筑,甚至做地铁,上高楼,基本上都有升降电梯,小孩可以一直不用下车。

这经验带到中国去可就不灵了:几乎所有的地铁口滚动电梯都是只有升的,没有降的,更别说升降电梯了--好象那不是中国人民应有的享受。要下地铁,您连车加小孩一块搬吧。
旧的地铁咱就不说它了--臭名昭著的复兴门转乘站那条几百米长的隧道,让你把腿都跑细了,要搁国外早加上平移电梯了。可是,就连新修的13号线,居然也没有升降电梯,甚至也没有下降的滚动电梯。真不知这帮设计者只顾方便设计和实施,方便自己,怎么就不能从方便乘客来考虑呢?最不济,你就不会模仿人家吗?动脑子搞这类中国特色,倒不如当白痴,从别的国家生搬硬套好的多。

在长安商场,想去顶楼美食城去吃卤煮火烧,居然也找不到升降电梯在哪里,而且还没有滚梯,只能连车带小孩往上搬。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民爱把孩子抱在怀里了:不是不想轻松,是国情不允许。

请白人老外看车

美美地吃了一碗久违了的卤煮,加上几个小菜,感觉还真不错。怪不得临行前朋友告诉我:到中国就一个字:吃。确实,多伦多虽说北方风味的餐厅也越开越多了,但也许因为顾客少的缘故,所以感觉特别贵。

去过几个地方都有被宰的感觉,远不如广东餐馆实惠好吃。可是,吃来吃去,广东菜实在是吃腻了。回中国最想的还是大快朵颐。最美的是,吃完后老婆居然开恩不用我陪逛商场了,只要老老实实在美食城呆著,看孩子看车看东西就行了。

这时候一岁多的儿子躺在我胳膊弯里睡著了,四岁的女儿坐在小车上也睡了。午睡时间,食客不多,旁边有几个员工在吃午饭,周围还有几对年轻人。一个白人老外正在泡中国妞,小姑娘挺漂亮的,一边和老外用筷子吃饭一边吃吃地笑,谈得挺投机。

我正在想又一个跨国情缘将成为中国姑娘们的榜样,忽然女儿睡醒了,要去上厕所。谁知这点小小的要求可难坏了我:我赶紧让她下来小车,把一堆盛著各类购物的纸袋子堆在车上,准备抱著儿子,推著车子,带著女儿上厕所。

谁知小车上的东西哗啦一声全掉地上了,我根本就没办法收拾了。这时那个白人老外急忙跑过来了,又是帮著收拾,又是问是否要帮忙,而周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过来帮手的。我连忙请老外帮著看一下车子和物品,带著孩子们上了一趟厕所。

事后我想,要是真是中国人来帮忙我是否放心让他帮著看车?可能反而不如对老外放心。老外在中国混得再差,也不至于贪图我们那点东西吧?

医院有病没钱莫进来

刚到北京,两个孩子上吐下泻,*番打点滴,一个星期全跑医院了。说到医院,不得不多谈几句。中国医药费现在有点贵得离谱:胃肠炎这样的小病,两个孩子一周就花掉了一千五--当然我们还没有住院。

还有更奇怪的是,很多医院(大都是些二级医院吧)都个人承包了,我们所在的那个企业下属医院就是如此。亲友告诉我,承包后服务态度是好多了,但开药也更狠了。我们去的那个医院更有意思,小儿科诊室快变成一个自由市场了:诊室和输液室在同一个大屋,医生给一个小孩看病,家长乱哄哄地围了一圈,连下个小病人的家长都过来看热闹。开药时就更简直跟自由市场一样讨价还价。医生说开著个药吧,家长说能不能换个啊,太贵了,医生就解释,说这个管什么什么,为什么需要。医生实在nice得出乎我的意料。

原来家长也都清楚地很,都知道现在的医生和医院就靠买药赚钱,所以他们都懂得讨药换药了。如果我去的那个医院是个特例也就罢了,否则中国的医院真成世界独一无二的了。事实上,现在的医生就是靠卖药赚回扣。

我有个亲戚在某医院,他告诉我们家人:在医院看病必须有熟人,而且得非常熟的人才能保证不被宰。以我母亲检查肠胃为例,其实根据经验他就可以判断出只是普通炎症。
但如果不是熟透了的熟人,他首先回让你做个CT,然后再做个彩超,最后再做个肠镜,另外还要验血,验便。其实很多检查项目不是必须的,但每做一项他都有回扣。很多检查根本不是为了提高对病人的医疗质量,而完全是为了赚钱。


雨后春笋般的洗浴中心

能够把洗澡做成大生意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应该算是咱中国人了。出来之前我从没见过(很可能有,但应该很少,我没有注意到)的洗浴中心,浴场,娱乐中心如今是遍地开花。在我北京住所的门口就有一家,上写20元套浴,当时也没在意。

后来到南方一个中等城市,才发现洗浴中心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一般来说,一楼是洗澡堂子,有淋浴、池浴、按摩浴、干蒸、湿蒸,另外还有撮背、捶背、盐浴、奶浴。条件和服务都相当不错,确实是一种美妙享受。

特别是撮背、捶背,在别的国家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而在中国,连三元一带的贫民区浴室都有该项服务(当然额外收费)。我曾到过一个最低档的浴室,在洗浴室呆了几分钟就 得受不了跑到更衣休息室里去了。

在更衣休息室,我才发现最底层的老百姓(名副其实的引车卖浆之流)都很享受。有撮背捶背的,有修脚捏脚的,有拎瓶啤酒边喝边抽烟的,还有干脆在那简陋的小床上盖上脏兮兮的毛巾被大睡的。在高档些的洗浴中心,修脚捏脚,抽烟喝酒等休息场所当然就另上一层楼了。一般这种休息场所是一个不太明亮的大厅,里面有床有被,放著投影电视,提供各种饮料酒类,有点象电影院--只是把座位换成床位罢了。

有的洗浴中心在大厅就提供美女坐在明亮的玻璃房里供人挑选,挑中了上楼提供服务。有的大厅里没有异性服务,得再上一层楼才有小姐。还有的地方另设歌舞厅,美女相陪,当然都有个最低费要求。

据朋友告诉我,国内小姐基本上统一价格,大约都是100元,只是时间从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说实话,国内性产业如此光明正大地营业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据说凡是这种地方都有公安局背景。

另外,唱歌这个词也有了新的含义--虽说不一定指特殊服务,至少得有美女作陪。年初三和几个老同学喝完酒去唱歌,结果老板告诉我们唱不了,小姐都回去过年了,得初四以后才上班。看来春节果然是中国人民回家团聚的日子,连小姐都休息。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30 05:33
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19:02:00

波士顿好像已经进入秋天了,清晨起床,会感觉到一阵凉意,树上的叶子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是地上,已经铺满了黄色的落叶。

下雨了,上海的朋友告诉我,上海的天气异常炙热,香港的同事也在信里面唠叨不知道夏天什麽时候结束,而我,忽然想念起北京来了。

想念起在北京的第一个夏天,那个八月,蓝蓝的天,阳光照在身上,没有南方那种灼痛的感觉,想念那个夏天里面,像孩子一样单纯执著的自己。

想起复旦校园,九号楼和七号楼都拆掉了,那天那天当我带着旧时的记忆,特意走过那里,却已经看不到原来的痕迹,就好像那些被自己删掉的照片,再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曾经的存在,但是那些,在我的心里面,存在的却又那样的真实。

什麽是完美?好像在漫天风雪里面看到的一颗形状完美的雪花,在自己的面前慢慢飘过,不敢去抓住它,因为知道自己手里的热气,最终只会让它变成一滴水。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要有一点点的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就好像伤感地看着那片雪花,让它在眼前飘过,但是其实它总会在其他的地方,总会变成一滴水,因为那是它的归宿。只是不同的地方,为它带来不同的命运。

或者是因为缺乏勇气,害怕看到那样完美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面慢慢变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过程,接受这样的结果。

下雨了,人也变得有点点伤感,无论怎样告诉自己人生要向前看,总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一个特别的瞬间,记忆会像关不住的闸水,在心里面汹涌。

于是坐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任自己的思绪,回到那个八月。。。。。

By 闾丘露薇 | 阅读全文(2963) | 回复(32) | 引用通告(0) | 鲜花(0)| 板砖(0)| 编辑

上一篇:美国看查韦斯中国行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30 0:58:00

"什麽是完美?好像在漫天风雪里面看到的一颗形状完美的雪花,在自己的面前慢慢飘过,不敢去抓住它,因为知道自己手里的热气,最终只会让它变成一滴水。"

"总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一个特别的瞬间,记忆会像关不住的闸水,在心里面汹涌。"

于是,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拥抱,祭奠。

  
By liuhua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22:25:00

你的勤奋让人感动!加油!
By 神鹰(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20:56:00

看了你博客,特意去西单图书城买了你的书,感觉渐渐有些了解你了。羡慕你能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又有机会回到校园,还是那么让让人羡慕的学校。祝你学业有成,身体健康!
By warton(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9:01:00

还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你让人感觉真实,舒服
By danzise0111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8:06:00

回忆总是美好的。是让感到幸福的。
By 温心的家(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7:35:00

闾丘,  很喜欢看你的文章, 多写点

By VICTOR(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5:50:00

想念是快乐的,有一份美好的记忆总比空虚要好,每一个人都有好些无奈,生活就是这样
By 快乐每一天(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5:13:00

是哟,人在淡淡的寂静时,常常有一种纯真思念。好深,好美。
By 笑谈风(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4:18:00

想念是幸福的,因为有可以想的东西。常常在湖北的高楼上想念在河南的家人,现在又在河南的平房里想念湖北的学生时代!
By 影茜(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51:00

总会在某个季节想念某个人,是忘不了那份心境!忘不了那时单纯而执着的自己!
By john0919(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34:00

这几天网络不好,几天没来了啊。。前两天长春也下雨了,待在宿舍很无聊就很想家很想亲人朋友的。希望露薇姐一切都好吧!

By jackjoy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07:00

    露薇姐姐,你太看得起北京的夏天了
By syvicky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1:50:00

自然界气候变化有秋夏冬春,东西两半球显然由于天气变化而引来的环境变化不是一样。人是有感情的,吕丘的心灵感概是很自然,这是触景生情,这时必然会想到过去同样环境的北京。同样,我也很想念你,让我们共同来尽情释放感情吧!
By 吻你(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1:44:00

我有同感,很真的感觉
By 地平线(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52:00

人就是这样才是完美的人生,有时伤感,有时开心;有时哀叹,有时激昂!

By ccna(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51:00

一缕月光,一个窗口,透过月影,传来问候;离你很远,肝肠寸断,只留下给我,感伤的乡愁。陪伴着我,星月同辉。相亲相爱,走到天涯的尽头。



一捧泪水,一怀情觞,漫漫长路,永无止休;再不会来,飞翔的思念。你陪我歌唱,感伤的乡愁。温暖着我,风雨守候,不离不弃,走到海角的尽头。

By 嫩恩桑措(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48:00

喜欢您用心去写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喜欢。

用赵本山大叔的话来说是:发自肺腑的

By kk(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9:10:00

看过<<行走中的玫瑰>>那篇关于复旦的回忆.

就是这种朦胧的美感.喜欢哦~~

姐姐加油!!

By 妮妮(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9:01:00

闾丘姐也有伤感的时候??
呵呵~~~~
这文章很美哦.
刚刚去给我的高中报到,
又要开始一段新征程.
嘻嘻,加油哦!我,闾丘姐姐,所有为梦想努力的person!!
By 妮妮(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6:54:00

记忆中的过去是美好的,哪怕有一点点瑕疵,人们的精神有无私的向往,彼此间少了尔虞我诈,同志间清纯加单纯。而今不知所措却有了些茫然,难免记忆中的过去总有些伤感。
By chuanhi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3:46:00

很少见到这样的你,也很喜欢这样的你。
By 草草人生(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3:43:00

呀~ 风格大变!难您不成转型了?8过我更喜欢噢~
By 蓝(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52:00

能建议凤凰台播放(暗算)吗;肯定收视率很高;
By 广州公子(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22:00

好喜欢这段文字: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要有一点点的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就好像伤感地看着那片雪花,让它在眼前飘过,但是其实它总会在其他的地方,总会变成一滴水,因为那是它的归宿。只是不同的地方,为它带来不同的命运。

或者是因为缺乏勇气,害怕看到那样完美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面慢慢变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过程,接受这样的结果。


By Rachel(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20:00

你好

想念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就想我们回忆童年,回忆我们的一切过去,有过自己美好的经历,就能给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你写的好,我喜欢你的文章,好多年就没有写文章了,今天看见你的文章,给我很多回忆,我的中学,我的学艺,我的恋爱,我结婚,我的生意,我的失败,我的成功,都是那么的美好。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fengyongzheng123@126.com

By 紫星(游客) | 个人主页 |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8-30 17:08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毫无疑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将成为一个辉煌的定义时刻--一个国际形象的大爆发强调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到来。但对销售所有产品的中国公司而言更重要的可能是,奥运会将成为十年来最好的营销机会。这些中国公司所追逐的奖品就是,获得象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和三星电子等奥运赞助商所享受的那种品牌知名度。(chinesenewsnet.com)

商业周刊网站8月28日发表的文章指出,在距离北京奥运圣火点燃整整两年前,中国电脑制造商联想正在做出大的设想。联想集团已于8月8日发动了奥运会营销攻势,推出了名为“开天”的新系列台式机,主要面向奥运会组织者和企业主管。(chinesenewsnet.com)

很快,联想电脑广告很快就将出现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启动了奥运联想千县行大型活动,以表明自身同奥运会的紧密联系。联想董事长杨元庆表示:“品牌将成为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向前进。”(chinesenewsnet.com)

外国品牌(chinesenewsnet.com)

电脑制造商可能是中国品牌力量正在浮现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但远远不是仅此一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以及其它很多公司都是日益壮大的中国品牌的代表。这些公司都是中国各行业的领先者,在保持本土市场优势的同时,它们还希望获得国外消费者或客户的认可。(chinesenewsnet.com)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轻而易举,现在只是一个开始。目前的事实则是,很多国外品牌依然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例如,通用汽车、大众、丰田、本田和尼桑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约80%的份额;中国仍然严重依赖于外国技术,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的产品,也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chinesenewsnet.com)

品牌价值(chinesenewsnet.com)

数十家中国公司可能忍受着能力不足,使其品牌效益受到影响,用在产品革新和大型市场广告攻势方面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获得一种中国产品和服务正真正与消费者打成一片,商业中国中国与着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合作,首次推出了“中国最佳品牌二十强”的评选。Interbrand评估品牌的方式同分析师为股票估价类似,主要依据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chinesenewsnet.com)

在评选“中国最佳品牌二十强”的过程中,Interbrand主要选取了业绩优异的上市公司,再辅以品牌忠诚度、开展业务的地区以及未来行业趋势等因素。因此,很多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业并未入选,被国外公司收购的中国品牌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chinesenewsnet.com)

价格大战(chinesenewsnet.com)

这是一个严峻的标准,一些正遭遇赢得不佳或一直在去年对资本支出进入大量更多现金投资的中国知名公司,没有进入评选行列,这些公司包括青岛啤酒、家电制造商海尔、电视机生产商TCL,以及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和上海汽车。(chinesenewsnet.com)

诚然,上述品牌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他们却没有寻找到赢利的出路。Interbrand中国执行经理弗兰克.陈(Frank Chen)指出,“许多中国着名品牌,都已深深卷入价格大战或投资过多的陷井”,这就影响到他们的排名,“一个品牌只有在它能够产生效益时,才是有价值的。”(chinesenewsnet.com)

商业周刊指出,在首次中国最佳品牌评选中,中国移动获得最佳荣誉。与联想集团一道,中国移动也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目前这家该公司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75%的份额,其规模是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三倍。(chinesenewsnet.com)

随后,商业周刊又从海外效益、WTO开放程度、休闲价值、流行元素、成熟市场等诸因素,对首次被列为中国最佳品牌20强的企业进行了分析和评比。(chinesenewsnet.com)

以下是商业周刊首次评出的中国最佳品牌20强:(chinesenewsnet.com)

排名 公司名称 品牌价值 2005年营收 2005年净利润(chinesenewsnet.com)

1 中国移动 355.1亿美元 304.6亿美元 67.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2 中国银行 102.9亿美元 241.4亿美元 32.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3 中国建设银行 85.3亿美元 160亿美元 59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4 中国电信 40.1亿美元 212.2亿美元 3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5 中国人寿 40.1亿美元 122.3亿美元 11.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6 平安保险 16.3亿美元 81.1亿美元 5.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7 中国招商银行 16.3亿美元 35.9亿美元 4.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8 贵州茅台 13.2亿美元 4.3亿美元 1.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9 中国交通银行 9.3亿美元 67.3亿美元 11.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0 联想 7.7亿美元 129.9亿美元 0.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1 网易 5.8亿美元 2亿美元 1.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2 国美电器 4.8亿美元 22.6亿美元 0.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3 中兴通讯 4.3亿美元 27亿美元 1.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4 五粮液 3.4亿美元 7亿美元 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5 国航 3.3亿美元 44.3亿美元 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6 张裕集团 1.6亿美元 2.1亿美元 0.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7 万科集团 1.5亿美元 12.4亿美元 1.7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8 格力 1.4亿美元 22.8亿美元 0.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9 中国网通 1.3亿美元 109.3亿美元 17.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20 中海物业 1.3亿美元 8.8亿美元 1.9亿美元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9-3 03:02
组图)美国实录:买枪就象在菜市场买大白菜

--------------------------------------------------------------------------------

万维读者网    2006-09-02 10:31:01



    本人是个军迷, 兵器知识杂志是从79年的闯刊号开始订的, 一直定到出国, 航空知识,舰船知识也各订了十几年。 对各种枪械的知识,怎么也算得上个资深了, 但在实践上呢, 除了大学军训打过8发56式半自动, 就再没摸过枪, 所以整个是个菜鸟. 到美国后, 美国独一无二的枪支管理法律,让人时时有拥有自己的枪枝的冲动, 不过初到美国, 忙忙碌碌的, 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实现。近些年生活稳定了, 买枪的想法冒出来了。

     
这时候的阻力主要来自家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把枪视为洪水猛兽, 好象买枪就是违法犯罪, 外加对枪械的恐惧感, 每次一提出来, 都被LP断然否决。经过多年的努力, 潜移默化, LP的态度才逐渐软化. 终于在不久前, LP要送我礼物, 我说,要末批3000块买尼康300/F2.8, 要么500块买只枪, 加上我保证买枪后家里不寸子弹, 保证绝对安全, LP才终于松口。

  巧合的是, 这时候正好我家附近有一个枪展(GUN SHOW)。说起枪展, 算是美国文化的一绝。美国宪法虽然保证公民拥有武器的权利, 但各项枪支管理的法律越来越严格, 而且各州都不同, 有些州虽然不能禁枪, 但法律规定的极为繁琐, 让很多希望买枪的人望而生畏。很多州在枪店买枪, 要通过犯罪背景调查, 而且要等3天直一个月才能拿到。而枪展则不同, 法律规定在枪展上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枪, 而且以前计算机不发达, 背景调查费时费力, 就干脆免了。所以, 理论上, 一个逃犯只要有个驾照,也可以在枪展上买到枪。 所以, 禁枪组织对枪展恨之入骨, 而枪械制造商和销售商则针锋相对, 双方经常在国会战做一团. 另外, 不同地区对办枪展也有限制, 我这里距首都华盛顿不远, 而且人口密集. 柜组织者讲, 这次枪是他们争取了5年才搞成的。

  枪展的地点离我家开车只要5分钟, 真是机会难得. 本想背着D200去横扫一通, 结果问了一下组织者, 明确说不允许带照相机. 没有办法, 只好用手机偷偷摸摸的瞎拍了些. 这些图片的质量相当丢人, 大伙好歹看个气氛吧。  




  这是个很大的展览馆, 人很多,转悠了半天才找到个车位, 一下车就见到不少抗着长枪, 或提着手枪盒子的人. 刚到门口, 就看见一个30多岁的女士, 背着两只汤姆逊冲锋枪雄纠纠的走了出来.

  在门口交了10美元门票, 进了展厅, 马上感觉一阵眩晕. 到处是枪! 上百个摊位, 就是几张桌子一围. 长的短的, 从18世纪的燧发枪, 到现代的M-16, AK47, 新枪, 旧枪.应有尽有.
 
 

  



  所有的枪支都是摆在桌面上, 随便把玩.

  



  一战, 二战的老枪不记其数, 从M1加蓝德, 到日本的三八大盖, 应有尽有. 价钱相差悬殊, 有的莫辛纳甘才150美元.

  



  琅满目的手枪, 简直象在菜市场卖大白菜.

  



  多数新枪的价格在500-1000美元之间


  此外, 各种弹药, 匕首, 刺刀, 二战缴获的德军军旗, 制服, 钢盔, 军帽等也很多.

  上面说了说枪展的概况, 下面聊聊我选枪,买枪的经历. 成百上千种枪, 对我这种没有特殊要求的人, 吸引我的无非一是外观, 二是历史. 尤其是这只枪要有"说头",否则, 一只没什么背景的枪, 性能再好,对我这种实际射击机会不多, 又不靠枪谋生的人,实际意义不大. 我最早迷上的手枪是M9,也就是贝雷塔92F. 这一是007电影的影响, 记得詹姆斯.邦德曾对贝雷塔的枪肉麻吹捧. 再就是当年美军制试手枪换型, 92F脱颖而出, 当年的兵器知识报道的很多, 所以比较熟悉. 再就是92F那种露枪管的独特造型,在电影电视亮相的很多. 比如周润发在吴宇森的碟血双雄里, 就是两把92F,杀的威风凛凛. 所以, 92F长年以来一直是我的梦中情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却疯狂迷上了柯尔特M1911, 这只枪的历史不用说了, 论资历, 它说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一百年前的设计, 几乎从诞生起就接近完美, 在美军服役了70年, 至今仍有部队装备.另外就是我的审美观有些变化,相对更喜欢1911那种刚健稳重的造型, 就象尼康的相机. 所以这次枪展我主要是奔着1911去的.

  在此之前也做了些功课, 知道1911的各种改型极多, 通过pcbme介绍的网址, 也大概了解了它们的合理价格. 到了那里, 我和朋友这里看看, 那里摸摸, 高兴的不得了. 我这位朋友以前对枪从没有兴趣, 从理论到实际都是彻头彻尾的菜鸟. 我们一边转, 我一边给他讲各种枪的典故, 什么是单动, 双动, 纯双动, 随便拿只手枪, 就可以给他演示如何推弹上膛, 如何上保险, 如何解保险, 这些枪我都是第一次摸, 自己都奇怪怎么会这么熟练. 看来我的纸上的工夫也不是没用. 不过吗, 一枝优秀的枪本来就应该操作简单, 搞复杂了肯定不是好枪.把朋友看的目瞪口呆, 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 不过, 菜鸟到底是菜鸟, 还是露了怯. 拿了一只装了空弹夹的M1911, 一拉套筒, 空仓挂机机构动作, 套筒锁住. 我去搬那个释放开关, 却怎么也搬不动, 折腾了半天, 摊主看出不对,对俺喊了声"drop the magazine" (退掉弹夹), 俺这才明白, 退掉弹夹后,搬释放开关, 套桶复位, 很丢人呀.

  就这样, 把各种听说过,没听说过的枪摸了个遍, 已经过了快4个小时. 不过也找到了目标. 看来美国人对M1911的确情有独种. 很多厂生产各种类型, 各种材质的M1911, 它们都是在扳机形状, 击锤形状等小地方不同, 基本的外形能一眼看出是1911, 基本的结构更是100年前就完美了.各种版本的价格相差悬殊, 最便宜的ROCK ISLAND出了才350美元, 但做工明显不行, 还有的装饰精美, 要2500美元. 最正宗的科尔特产的都在800美元以上.

  以前在杂志上常看到那种亮亮的不锈钢材质的, 看起来很酷, 但看实物就很不喜欢, 感觉就象银色的佳能350D. 因为这些枪上要冲压标制, 枪号等, 反光的表面就会显的凹凸不平. 当然也有做的好的,但都很贵. 最后看中了一只Springfield Armory出了二战版的M1911-A1, 据称是完全仿美军二战装备的规格, 不反光的全黑枪身, 非常符合我们老N家的审美观点. Springfield Armory的虽然不如COLT的血统正宗, 不过他们也是最早一批生产1911的厂家, 枪的做工很好, 最主要的是, 性价比呀! 这只才500美元.

  拿定主意后, 就把枪交给摊主, 给他看看驾照, 和我的支票本, 证明我是本州居民. 然后就是填一个简单的倆页的表格:

  



  填完表, 摊主当场打电话给FBI, 对买家进行背景调查(中间那个).

  从前因为技术上不可行, 枪展上卖枪不做背景调查, 这也是禁枪组织反对枪展的主要原因. 现在完全计算机化了, 使这种实时调查成为可能.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 这个摊的规模很大, 枪也比别家便宜, 所以生意特别好, 我等了20分钟, 就看见他们卖出去5,6只枪. 有一个身材瘦弱的亚裔MM, 买了把GLOCK, 从她跟摊主的对话看, 标准的菜鸟,拿到枪转身就奔卖子弹的摊去了, 看的我都吐舌头.

  然后就是划信用卡, 摊主跟俺握手道贺, 我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提着这个绿盒子回家了:

  



  



  打开盒子, 里面就是这个宝贝, 包装很简单, 除来枪, 就是一个擦枪的小毛刷, 一个空弹夹和简单的说明书.

  我的宝贝M1911-A1
  



  另外, 我也明白了卖枪的为什么喜欢搞枪展。除了手续简单, 可以鼓励买家外, 这种展览的氛围更是不得了。进去后, 每个人都会有买枪的冲动。我那位朋友, 进门前还满腹狐疑的问我买枪有必要吗? 出门时居然乐呵呵的拎了只贝雷塔90-2出来.(保证不是我忽悠的! 我不过是把我以前对92F的印象说了一遍)。

  回家后, 给LP汇报, 说这是个仿真的汽枪, 没危险. LP冷冷的瞪了我一眼, 说:"你当我是傻子呀!"

  后记: 朋友至今对他LP说, 那只贝雷塔是个玩具。

  90-2与92FS的外观, 大小几乎相同, 90-2好象是警用枪, 枪管下方有个导轨,可以装电筒, 激光瞄准具之类. 他本来想买92FS, 500美元, 后来觉得90-2的握把舒服, 就要了90-2, 加税650美元.刚问过他, 到现在还瞒着LP, 不知道将来如何收场。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9-4 18:42
美国10年:北大教授当保姆 一夜回到解放前

--------------------------------------------------------------------------------

万维读者网    2006-09-03 10:41:05



   教授当保姆也得干好家务活

  《环球时报》报道,赵春青画中国有句古话:“人离乡贱”,过去,走出乡村是一种离愁,如今不少华人放弃了国内不错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远赴重洋到海外从社会最底层开始谋生。在美国,就有这么一批中国的大学教授放下身架,当起了保姆。她们在美十分低调,难言之隐使她们成为隐姓埋名的一族,只有至亲好友才知道她们在国内辉煌的过去。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走进了几位“教授保姆”的生活。


 黎华与她的3个美国东家

  上世纪90年代初,50多岁的黎华移民来美。出国之前,黎华是北京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优秀的科研成绩使她小有名气。然而来到美国后,她的学识派不上用场,英文口语又不好,年纪也大了,一直都找不到工作。一天,职业介绍所告诉她,一对华裔老夫妇家里需要一个保姆,不需要懂英文,问她去不去。一听说是去当保姆,黎华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我在北京的家早就请了保姆,好歹我也是个教授,怎能沦落到当保姆啊!”但她转念一想,在美国总要赚钱过日子,而且这里有谁会知道自己是教授。她一咬牙,就接了这份工作。

  黎华的第一个东家是一个来自台湾的70多岁的国民党退役中将,他的妻子当惯了阔太太,虽然只有两个老人吃饭,但每顿饭都要有8个菜以上。不说洗衣打扫、整理家务,光是一日三餐准备8个菜,就让黎华忙得团团转。刚来的头几天难免会手忙脚乱,挑剔的女主人就站在黎华的身边,双手叉腰,两目圆睁:“怎么这么慢!”黎华感叹道:“真是一下子就像回到了解放前,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她忍气吞声坚持了下来,买了一本中国菜谱,边学边做,变着花样准备饭菜,终于让挑剔的女主人露出笑脸。但黎华的当务之急是学好英文,在华人家里没有英文环境,她决定换个东家。

  新东家的主人是住在曼哈顿富人区的一个白人律师,黎华的工作除了管理家务,主要是照顾律师80多岁的老母亲。老太太很喜欢吃黎华做的中国菜,每次饭后都会对黎华说上一连串的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可是当黎华给她端上咖啡,想陪她聊聊天,练两句英语时,老太太就不客气地说:“Stay alone。”几次下来黎华才明白,老太太是让她独自待在屋里,说得不客气就是叫她一边待着去。黎华的心凉了半截,在这个看似平等的美国家庭,你常常可以听到主人对你说谢谢,而这个谢谢却非常廉价。几个月后,黎华谢绝了老太太和律师的挽留,又换了一家。

  第三个东家是离曼哈顿30多公里的白人家庭。在这里,黎华每天要做一家四口人的饭,还要清扫豪宅里的十多个房间。主人有洁癖,全家人的衣服、床单、被罩每天都要换洗,仅此一项就够她忙得晕头转向,加上其他家务,她“每天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干,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倒头便睡,更别说学英文了”。一次周末,东家要在家里请20多位客人开派对,让黎华一个人准备膳食,她根本不可能干完,就炒了东家的鱿鱼。“当我独自登上回纽约的火车,望着头上的蓝天白云,突然有了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如今,黎华用当保姆挣来的辛苦钱在女儿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店,当上了小老板。她常常帮助初到美国的新移民,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如今她已到了退休年龄,享受着美国的养老金和健康保险,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

  余筠照顾3个小孩3条狗

  采访中,记者发现当保姆的中国教授有3种类型,一是过渡型,像黎华一样,当保姆是找到新工作前的过渡;二是临时型,利用来美的一年半载当保姆,挣点美元带回国;三是持久型,长期当保姆,直到退休。

  余筠就属于临时型。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做研究员。年近45岁的她获得签证来美探亲,期限一年。她从报纸上看到一个白人家庭要招聘会英文的华人保姆的广告,余筠动心了,前去面谈,东家对她十分满意,当即录用。

  她的东家住在纽约长岛海边的一栋别墅里,雇有3个保姆,一个负责做饭、一个负责整理花园,余筠则负责3个上学的小孩的接送和孩子课后的看管,另外还要照顾3条狗,其他时间打扫3层楼的卫生。“小孩和狗还好,最累的是清理房间。”东家的别墅为了采光好,大的玻璃门窗有十几个,主人要求玻璃门窗随时保持光洁明亮,一个指印也不能有。余筠告诉记者,每天光是擦玻璃就要花费她两三个小时,再加上擦所有的地板和清洁6个卧室,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

  余筠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5天半,周薪350美元,管吃管住,超过8小时另外付加班费。两个月后,主人对余筠的工作很满意,又将薪水提高到周薪400美元。一年后,余筠怀揣着辛苦打工挣到的1.5万美元返回了北京。

  安娜当保姆都是为了孩子

  安娜是陈薇的英文名,她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安娜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为了一对子女能来美上学,安娜留了下来。由于一直没办好工作许可,安娜干保姆一干就是10年。

  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娜承认,当保姆后,自己很长时间都有心理障碍,对谁都不透露自己是北大的教授,怕给北大和家人丢脸。但时间一长,她也想开了,为了能在美国生存,更为了一双子女能来美读书,她豁出去了,“在这儿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偷不抢,没什么丢脸的”。

  与别的保姆相比,安娜是幸运的,她碰上了一个好东家。主人是一对通情达理的美国老人,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安娜虽然每天都要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做很多家务,但老人并不挑剔,而且和蔼可亲,慢慢去除了安娜的精神压力。时间长了,她与主人相处融洽,好像一家人。一年后,主人给她买了医疗保险,此后每年都给她涨薪水,还有两个星期的休假。每年老人去佛罗里达度假一个月,也会带上她。

  安娜的收入成了家庭最大的经济支柱,她供儿女们读大学。直到孩子们来美读硕士时,才知道自己的教授母亲为了他们竟含辛茹苦当了10年保姆。“他们抱着我痛哭,发誓一定尽快完成学业,让我过上好日子。”

  安娜对记者说,现在,像她这样在美长期当保姆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为数不少。据她所知,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及全国其他地方,其中有教授、学者、医生、音乐家、舞蹈家……对于他们来说,不为人所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9-5 21:02
给墨守成规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1. 请使用公制单位: 长度/高度: 米, 公里; 重量: 克, 公斤; 容积: 毫升, 升.

2. 请使用摄氏温度, 0度就是冰点, 100度就变开水.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他们只是美国冠军.
_________________
少灌水 多干活

返回页首   

An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4524

发表于: 08/31/2006 13:19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ex1234 写到: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这个问题当年让我迷惑了很久
_________________
anything not explicitly included is implicitly excluded
past performance is no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3:35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Annie 写到:
ex1234 写到: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这个问题当年让我迷惑了很久


其实棒球比赛的组办者还是明白的,只是叫world series,最多算misleading.可老美地redneck就搞不懂了,world series的冠军当然是world champion.

好象老美的world champion经常给台湾队痛扁,看来咱们也可以笑老美的比赛相当于咱们的省级联赛。

返回页首   

漂亮可爱Jackalope



注册于:2006-08-09
帖子:57
所在地: 初来乍到还不晓得
发表于: 08/31/2006 13:51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ex1234 写到:
给墨守成规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1. 请使用公制单位: 长度/高度: 米, 公里; 重量: 克, 公斤; 容积: 毫升, 升.

2. 请使用摄氏温度, 0度就是冰点, 100度就变开水.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他们只是美国冠军.



4. 请使用普通话....
_________________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4:43 发表主题:   

--------------------------------------------------------------------------------

5. 请用格林尼治时间

返回页首   

wildcrane



注册于:2004-11-12
帖子:2124

发表于: 08/31/2006 16:27 发表主题:   

--------------------------------------------------------------------------------

请读懂我们在这里给你的警告。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8:34 发表主题:   

--------------------------------------------------------------------------------

wildcrane 写到:
请读懂我们在这里给你的警告。

应该说,请使用普通话

对了,再加1条,请吃饭前洗手。  

返回页首   

tutu



注册于:1969-12-31
帖子:3312
所在地: MA
发表于: 08/31/2006 22:14 发表主题:   

--------------------------------------------------------------------------------

6. 请使用人民币,这样就不用老抱怨人民币汇率太低

返回页首   

xkbjjm



注册于:2006-04-29
帖子:415
所在地: Cambridge
发表于: 08/31/2006 22:26 发表主题:   

--------------------------------------------------------------------------------

请说中文
_________________
当归女熟地再生已经今非昔比了

返回页首   

ex1234



注册于:2005-11-08
帖子:1220
所在地: Cambridge
发表于: 09/04/2006 00:28 发表主题:   

--------------------------------------------------------------------------------

7. 请让会看病的人当医生, 不会看病的回家歇着
_________________
少灌水 多干活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9-12 18:49
2006年9月12日

迎奥运从英语标识做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杜大卫(David Tool)教授有个愿望,就是能为帮助中国提高英文标识翻译水平做出点自己的贡献,这个想法产生于5年前他在观看一次京剧表演时的感受。当时,蹩脚的字幕翻译让外国游客笑得前仰后合,深受触动的杜大卫于是提笔给中国文化部写了一封信,表示可以自愿为名胜古迹撰写水平更高的英文导读。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后来真的实现了。2002年年末,他被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聘为“专家顾问”。从那时起,他就立刻开始了他的翻译工作。随着北京市政府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着手改造旅游景点设施,杜大卫就肩负起了为旅游指示牌书写正确英文的重任。

从种植上万棵树木到建造高科技喷泉舞台等,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北京正在全力以赴地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但恐怕没有什么能比提高指示牌翻译准确度这件事更有影响和挑战性的了。北京市眼下正掀起了一股提高外语水平的热潮,的士司机学习简单的外语会话,市民踊跃参加社区英文比赛。市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Beijing Tourism Administration)也没闲着,他们正在认真研究,如何在改善旅游设施的同时也让众多旅游景点的指示牌更容易为外国游客所理解。国内外语言专家认为,从餐馆菜单上木须肉(mu shu pork)的翻译再到故宫(Forbidden City)的翻译都可能引起外国游客的误解。

杜大卫称,在中国这个十分在意自己形像的国家,英文标识翻译不规范是件丢面子的事,而且,这对外国游客也不够尊重。现年59岁的杜大卫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90年,并且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杜大卫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早年曾是美国陆军上校并参加过越南战争,他还在斯里兰卡担任过佛学研究院的院长。他说,这些一目了然的翻译错误将影响到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及历史的了解。他说,一个很简单的错误就可以使外国游客对传承5000年的中华文明产生误解。

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尽管没有为此领取薪水,但杜大卫心甘情愿。如今,他不仅要完成40座大型博物馆和40个二线场馆的介绍,还有长达600页7捆卷宗的高速公路和地铁标识等着他完成。据他估计,至少已经翻译了50,000个标识。大多数标识原先都是由北京市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翻译的,现在北京市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统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洋说,通过营造一个国际语言环境,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展示北京城市面貌的机会。刘洋还是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Beijing Speaks Foreign Languages Program)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这个旨在提高北京市民英语水平的活动最初酝酿于2001年,当时北京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举动已经深入人心。

尽管英语和法语都是奥运会指定的官方语言,但刘洋表示北京不准备把当地的标识翻译成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即1990年亚运会之前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官方刊物指出,有很多指示标识的英文翻译仍有待改进,如植物园的指示牌被翻译成了“Lead to the desert grows the plant hall”。

其他亚洲国家也有借助举办体育盛会大力整顿英文标识翻译的经历。例如,1998年韩国在举办夏季奥运会期间,韩国政府发起了提高翻译水平的活动,并聘请外语好的国人为到访的外国游客提供帮助。此后,韩国提高外语信息准确度的努力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因此到了2002年韩国举办世界杯的时候,韩国就不再为改善标志牌犯愁了。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熊玉梅把改进北京标志牌英文翻译的工作列为北京筹办奥运会第三紧要的任务,仅次于改善环境和完善历史名胜设施这两项重任。

熊玉梅表示,旅游业是最能从举办奥运会中受益的行业。她说,到2008年时,估计来北京的游客人数将从2004年的360万人次增至460万人次,增幅接近30%。为了迎接游客的猛增,北京市已经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建“四星级”厕所、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修建匝道和电梯、为售票处提供刷卡设施(Visa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赞助商)、新建20个信息中心、取缔无照商贩、在与历史名胜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允许合法商贩出售纪念品、将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古猿人遗址修葺一新等。

全球一流的国际团队正在忙着帮助北京修缮故宫、颐和园等历史名胜。在修缮过程中,他们也在讨论是否要保持古迹的历史原貌。在所谓的旧城区,也就是故宫城?周边地带,新建的商店和非法建筑都将被夷为平地,并在周边铺设步行区,从而突出故宫的风采。

英文标识还将出现在许多为迎接奥运而匆匆开放的新景点。有许多中国名人的私宅将首次对外开放,其中包括20世纪早期的京剧名角梅兰芳,除此以外,北京还有许多高官显贵的大宅院,也就是所谓的“皇家园林”将开始接待游人。另外,旅游局还将致力于改善北京658家星级饭店──北京市政府在申奥过程中曾保证这个数字到2008年将增至800家──以及4,000家规模较小的旅馆的服务。在这个领域,提高员工的英语水平已成为全市范围的努力目标。熊玉梅尤其自豪地指出,全市的4,000条街道和历史景点标识已经得到了校对并作出了更改。

熊玉梅表示:奥运会当然对我们是个大大的推动,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过去就强调必须大大加强。

不过,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的刘洋表示,“我们组委会在简化语言表达方面的最大困难不是来自于英文,而是中文。”中文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示许多不同的意思。举例来说,如何翻译“洋桥”桥,因为“洋桥”的“桥”也是桥梁的意思,不过这个名字已经延用了数百年。对于已经广为人知的“hutong”(胡同)、“tofu”(豆腐)或者是“Sanlitun bar street”(三里屯酒吧街)又将如何翻译呢?专为标识问题组成的30人顾问委员会开始研究这些问题,并已召开了会议,用刘洋的话说,这些会议让人非常疲劳。他们希望在2006年年底前向北京市市长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初步意见。

不过,杜大卫表示,这项工作由于组委会成员的不同语言背景而陷入困境,这些专家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生活或学习。他说,“他们无法对什么是标准英语达成共识。”最终,委员会决定依据在中国商务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美式英语来制定。

因此,“W.C.”(卫生间)和“Way Out”(出口)将被更为常见的“Toilet”和“Exit”所取代。高速路标识将参照上海的标准执行。杜大卫说,“交通部采用上海的标识作为执行标准,我想是因为上海的外国人数量长久以来一直都超过北京。”虽然更多的决策权掌握在杜大卫和他同事的手上,但这位美国人建议说,只要意思清楚明白,他们可以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因此在中国的道路标识上将继续出现“Keep Space”(保持车距),而不是“Maintain Distance”;卡车专用车道将继续采用英式英语被称做“Carriageways”。不过,“Bridge”仍将继续指代立交桥,因为委员会难以在美国用法overpass和英国用法flyover之间作出取舍。不过“Underpass”(地下通道)将取代意义模糊的“Groove”。此外,司机也不会再看到提醒他们不要疲劳驾驶的写着“No Driving Tiredly”的标识了。

有时候,杜大卫的工作远远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他修改了博物馆里那些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介绍文字,比如将“the first year of the Qianlong Reign”(干隆元年)改为西方人更容易理解的“A.D. 1735”(公元1735年)。他还删除了一些“the glorious tradition and outstanding wisdom of the Chinese masses”(辉煌的历史和中国人高超的智慧)等浮夸的句子,他觉得这些句子不利于人们欣赏文物古迹。他还删掉了一些反日和排外的语句,用他的话来说,在那些在侵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的场景中,这些东西显得太直接。

而为中国菜肴制定标准的英文名称的任务似乎更艰巨,不过这的确十分必要。在菜单上你经常会发现一些家常菜被翻译成“stewed bean crud”、“badly cooked starch cubes”或者“fish in first position”这类稀奇古怪的名字。北京旅游学院牵头有关机构搜集了1万份餐馆菜单用于研究和分类。该学院翻译委员会的初步目标是提供在200家三星级以上餐厅最常见的1,000种菜肴的官方英文菜名。这个翻译委员会由20名志愿者组成,其中有英语教授、餐饮行业经理以及多数来自美国的“外国专家”。旅游学院副教授冯冬明表示,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因为菜名是我们文化中非常复杂的一个部分,我们必须以长短适中的英文向外国来宾传达出基本意思。

但是,对中文字面意思是“吞下云彩”的“云吞”(有些地方称“馄饨”)该如何处理呢?常见的“鱼香肉丝”是该翻译成“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有鱼香味的肉片)、还是“slivered pork in garlic sauce”(用蒜味佐料做的猪肉条)还是干脆就叫“Sichuan sliced pork”(川味肉片)呢?

尽管这个任务似乎相当艰巨,但冯教授表示,委员会将在11月份之前在网上公布初步整理的结果。餐饮店不会被强制要求按这套新的英文菜名制作菜单,但是,如果这些英文名被比较高级的酒店餐馆采用,它们可能会流向全市小型、非星级甚至还没有营业执照的餐馆──这样的餐馆估计全北京有10,000-40,000家,随后还会扩散至全国。

为避免这样的跨文化沟通仅仅停留在菜名的层面上,该学院还准备实施一个项目,培训酒店服务生用标准英语向用餐的客人介绍菜品及点菜。实际上,目前有数万北京人将参加北京市英语水平测试,这是北京市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同创办的考试项目。

对杜大卫来说,所有这一切努力与其说是为了让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国际接轨,还不如说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他说,中国和北京在现代化和改善环境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很值得赞扬。如果最后在一些标语牌上还能见到一些常见的奇怪用法和拼写错误,只要它们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他就不会感到失望。他还承认,他希望他的工作能成为他的“遗产”流传下去,成为他给这个国家的礼物。

杜大卫宏大的翻译工程已使他多少成了一位名人。中国官方媒体曾撰文赞扬他,他还被授予“长城友谊奖”,北京一家电视台还拍摄了有关他的电视片,并选他作“北京奥运大使”(Beijing Olympic Missioner)。

有意思的是,他或许不得不告诉他们,他这个新头衔的英文翻译其实并不恰当。

John Krich
作者: 沙漠    时间: 06-9-17 18:26
不管哪个方面,美国比国内都强多了,哎,可叹自己没本事啊,真想移民美国!
作者: insist    时间: 06-9-17 19:57
顶一下...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