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精髓是本能决定论
[打印本页]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3-27 14:53
标题: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精髓是本能决定论
(非原创)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精髓是本能决定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都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的结果。当力必多能够持久、成功地转移并分配到本能所要达到的对象的时候,本能的内趋力得到了释放,快乐原则得以实现,焦虑随之解除,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快乐。我们把这样的状态,称之为健康。当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持续受阻的时候,快乐原则无法实现,焦虑继续积聚,我们就会感受到焦虑、痛苦,我们把这时候的状态称之为病态、心理障碍。可见,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是快乐、健康与否的关键,是精神分析理论核心的核心、精髓的精髓。所谓的心理动力学,在本质上就是力必多动力学。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
力必多是指所有的本能力量或能量。那么,我们拥有多少种本能呢?概括地说,只有两种,一种是生存生殖本能,一种是死亡或攻击本能。其实,二者本是生命本能的两个方面。因为无论是生存生殖本能,还是死亡攻击本能,其最终目的与结果,都是有利于种族的生存与延续。因而,我们也可以说,只有一种本能,那就是生命本能。正是生命本能力量,在我们体内的转移与分配,才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格,制造了各式各样的或健康或扭曲的心理状态。我们要研究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实际上,就是要研究生命本能力量的转移与分配的原理与规律,研究生命本能力量的转移和分配与各种心理现象和状态的关系。
若要研究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就必须研究生命本能存在的价值和目的。其实生命本能的价值和目的很单纯,就是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服务。仔细推敲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把生命本能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存自保本能,一部分是生殖本能。生存自保是前提,而生殖是最终目的。因为是先有生命的存在,后有生命的复制、繁殖。据此也可以推断,在生命进化史上,生存自保本能的形成,要早于生殖本能的形成。这种本能形成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决定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的最关键因素。
为什么本能形成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呢?为什么本能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决定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的最关键因素呢?因为最先形成的并且仍然保存至今的本能,必定是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本能,否则,他不能被最先形成,并被保持至今。所以,形成越早的本能,对生命越重要、越基本。这样一来,当本能需要面临冲突的时候,机体将首先满足最先形成的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本能,力必多将主要向最先形成的本能转移和分配。这就是力必多的转移和分配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法则,所有力必多的转移和分配,都必须服从这一基本原理和法则。在这样的原则支配下,当生存自保本能与生殖本能发生冲突的时候,由于生存自保本能最先形成,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首先满足生存自保本能,力必多将首先向自保本能转移和分配,只有在生存自保本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之后,才会向生殖本能转移和分配。可以说,整个人体的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就是围绕着生存自保与生殖两大本能系统间的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而进行的。所谓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就是力必多在自保本能系统与生殖本能系统间的转移与分配;所谓的力必多动力学,就是力必多在上述两大系统间的动力学。
为什么会出现力必多的资源有限的情况呢?其实,一个人出生后,力必多的数量或者说强度,是由遗传决定的,是相对固定的。足以供给生存自保和生殖两大本能使用。如果力必多的转移和分配出现异常,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力必多长期、过分地滞留在生存自保本能中。这样一来,就使生殖本能的实现所需的力必多分配不足。所以说,力必多资源的有限,是相对的,是由于力必多的转移和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是力必多长期、过分地滞留在生存自保本能中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力必多长期、过分地滞留在生存自保本能中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仔细研究本能的实质。所谓的本能,实质上就是一些固定的神经内分泌反射弧。一个反射弧,必须由感觉系统、中枢、以及反应系统三部分组成。中枢以及反应是固定的,可变的就是感觉系统──对环境是否安全的感觉系统。是感觉的强弱和持续时间,决定了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当一定强度的感觉持续足够的时间的话,就会变成一种感觉的记忆,保留下来,持续地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就使本能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固定和保留下来。换句话说,是本能的感觉系统,对于童年经历的不安全感的感觉记忆,决定了生存自保本能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从而决定了力必多分配的数量。当本能的感觉系统中保存有过多的不安全的记忆的时候,生存自保本能就会掠取过多的力必多,用以应付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及不安全感的记忆。而能够留给生殖发展专用的力必多,只是自保系统使用后的剩余品。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力必多的不足,并非力必多绝对不足,而是力必多的转移、分配不均,来源于生存自保系统的不恰当过分占用。决定出现力必多分配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是生存自保本能的感觉系统中,是否存有过多的不安全记忆。在此,我们与所谓的“童年经历”发生了契合。正是童年经历的环境,为我们的生存自保本能的感觉系统填写了安全与否的记忆,决定了我们的力必多,在生存和生殖两大本能系统中的转移与分配比例。可见,童年经历决定的安全感方面的记忆,可以决定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可以决定心理动力学的方向,也就当然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这其实就是“童年决定论”的基础。
通过前面一段的分析,我们明白了,力必多转移与分配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力必多过多地不恰当地滞留在生存自保本能中,导致转移分配给生殖本能的力必多不足,使生殖本能难以充分实现。这就是压抑、焦虑、痛苦的真正根源。那么,力必多转移和分配的不足,是怎样影响生殖本能的实现和释放的呢?若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对于生殖本能体系,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生殖本能作用于人体的时候,是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的,一个层面,就是促进性生理的发育,另一个层面,就是促进性心理的发育。在正常遗传和物质营养的基础上,每个人的性生理都会得到正常发育,青春期后,都能达到生理学意义上的性成熟,成为生理学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完成性交和生殖。然而,对于人这种社会性动物来讲,单凭性生理的成熟,还不足以高质量地完成生殖任务。他或她必须成为心理成熟的社会人、性心理成熟的男人和女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性的生活,提高生存和生殖质量。可以说,在性心理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性心理成熟与否,就成了制约生殖本能能否顺利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而人的性心理成熟,是通过依次渡过口欲期、肛欲期、俄底浦斯期等性成熟的关键期来完成的。性心理的成熟一旦完成,生殖本能将会自动、顺利地完成和实现。力必多转移和分配的不足,将会使完成性心理发育各期所需的力必多能量不足,从而影响生殖本能的实现和释放。
当我们对于生存自保本能进行精心研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存自保本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还包括了几个不同进化水平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与相对应的性心理发育阶段配套、适应。就是说,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随着生命的进化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自毁,然后重组生命,属于最原始、最彻底的再生存方式;也可能是生命能量系统中的超稳定状态。在生命的原始期,假死、晕厥、木僵状态等原始反应,都是属于最原始、最简单的生存防御方式;在自恋以及共生期,幻觉、妄想、投射式的防御方式,就构成了自恋式的生存防御方式;在肛欲期及俄底浦斯期,合理化、隔离、置换、等,就构成了神经症式的生存防御方式。可以说,随着生命水平的进化,随着性心理的发育,生存自保的方式也在相应地进化和发展。在不同的生命和性心理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存自保方式。而力必多的分配异常,在不同的心理发育阶段的表现也就不同。在某一发展阶段缺乏安全感的,力必多就会转移、分配、并滞留在与那一阶段相对应的生存自保护方式中。反过来讲,当我们发现力必多过多地分配滞留于某种生存自保方式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推断,他的心理发育在那一阶段,是缺少安全感的。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已经对于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再从动力的、流动的角度,研究一下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使我们对力必多动力学能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
当一个生命被完整地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遗传就赋予了他或她全套的本能,只要向本能灌注足够的力必多,本能就将自动完成生存或生殖任务或目的。按照先出现的本能首先得到力必多的原则,生存自保本能中的自恋共生型防御,将首先得到力必多的灌注,如果这一阶段的安全感十分缺乏,灌注将会增加、持续、滞留,导致生殖本能的自恋共生期的发育所需的力必多不足,无法完成自恋共生期的性心理发育,性心理的发育将停滞在自恋共生期,并且表现出口欲期的压抑及口欲期焦虑。如果这一阶段的安全感得到了满足,就能够有充足的力必多留给生殖本能、为自恋共生期心理发育提供足够的能量,顺利完成自恋共生期的性心理发育、完成生殖本能的阶段性任务、部分实现生殖本能。当口欲期的发育完成之后,力必多开始向下一阶段的生存自保本能转移和分配,在力必多的作用下,首先启动神经症性的防御体系,然后,依安全感的强弱,决定力必多是否向该阶段的生殖发育本转移和分配。当一个人遇到一定的压力或危险的时候,通常会首先暂时放弃力必多向生殖本能的灌注,而向该阶段的生存自保本能转移,启动相应的防御体系或子系统。如果这个防御子系统无法保证生命的安全感,力必多会从这个防御体系中撤出,退回到更低一级的生存自保子系统,直到获得了安全感为止。(在最极端的状态下,甚至可以启动自毁系统。自毁系统的进化意义,有可能在于可以使不适应环境的生命淘汰,进行重组新的适应环境的生命。)每当退回到某防御子系统的时候,由于力必多已经被自保本能挤占,使生殖本能处于饥饿状态,则会出现相应的生殖本能受到压抑而引起的焦虑。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力必多似乎已经比较均匀、合理地分配给了某一阶段的自保及生殖本能,按理说,力必多应该继续向下一阶段转移,但是,并没有出现这种预期该出现的转移,力必多仍执著于某一生殖发育阶段,这种现象,也是力必多分配异常,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移情性阻抗”。其实,移情性阻抗状态,只是力必多的一种暂时平衡,它要么退回到力必多滞留于自保本能的状态,要么向下一阶段发展。
偶然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置生存自保本能于不顾,力必多异常地集中滞留于生殖本能的情况。这种异常的转移与分配,类似于一种自杀式的最后尝试,结果往往耗尽大量的力必多,使力必多退行到更低的阶段,转移到更低的防御方式和状态之中。其中更深层的动力学可能来自死亡本能。低级的防御耗能较少,高级的防御,耗能较多,一个健康的人,可以在任何阶段顺利转移与分配力必多。他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低级防御、最少防御、和退行、原我、真我状态,必要时可以进入任何力必多的释放程序。
可以说,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只是一个研究心理动力学的新的角度。所以,它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概念并不矛盾。那么,力必多的转移与分配又是怎样同阻抗、防御、移情等传统精神分析概念或理论相契合呢?我们先来看看防御。其实,所谓的防御系统,就是生存自保系统,当防御出现的时候,就是生存自保系统在发挥作用。只要不安全感存在着,生存自保系统就要发挥作用,防御机制就得启动,防御就会存在。当一个人遭到精神分析的时候,如果分析师激发了被分析者的不安全感,激活或加强了被分析者的生存自保防御系统,将分析当作进攻而启动针对分析的防御的时候,我们就把这样的状态称做阻抗。所以说防御与阻抗都隶属于生存自保本能。防御通常被用来克服内在的压力和危险,而阻抗则用来抵御外界的危险和压力。所谓的移情,本质上是完成生殖本能的过程,移情的对象就是生殖本能的靶目标。移情目标能够激发和吸引生殖本能,并且,通过把力必多向靶目标转移,与靶目标融合,而实现生殖本能的阶段性目标──性心理发育。当性心理发育完成后,力必多的能量得到了释放,移情的力必多减少或消失,移情才会减退或消失。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防御、阻抗或移情,都是力必多在不同的本能体系中,进行转移和分配时所伴随的现象。理解了力必多的转移和分配、理解了力必多动力学,也就真正掌握了心理动力学,也就能熟练自如地理解和运用精神分析了。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3-27 14:54
尽管不全同意它的观点,但还是画了一个模型呵呵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3-27 14:58
标题:
mine
作者:
冰冰
时间:
06-3-27 17:41
小飞兄弟的这些理论让我感到好费解啊。我不知道怎么回复你的帖子。这些专业性的东西太抽象了。
呵呵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3-28 10:33
呵呵,不是很难啊,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是来源于不断的思考、分析和总结呵呵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3-28 11:44
其实生存的本能可以用,“木欣欣以向荣”这句诗来表达吧,呵呵
作者:
波波
时间:
06-4-3 15:21
有时间时在慢慢看吧,先顶了,以示支持E兄弟(小飞) 。
作者:
eutgoeru
时间:
06-4-17 22:54
标题:
投射-精神分析防御机制
(非原创)
投射(Projection):
1.属精神分析防御机制之一,指个人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藉以减轻内心焦虑,又称否认投射(disowning
projection);
2.童稚期的一种想法,儿童认为成人对事物的感觉和他们自己是一样的,又称同化投射(assimilative
projection);
3.在某种环境下(如投射测验中),个体按自己的心情、动机或欲望去觉知情境。
投射可分为精神病性的和非精神病性的。前者是关于外部现实的显著幻想,常有被迫害意义,如“别人想伤害我,因此我得保护我自己”,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种机制能改变现实状况,使用者的欲望并未得到满足,他的不愉快感觉由于将责任推诿于他人,从而得到减轻。后者指一个人将自己不承认的感情推诿给他人,如“不是我不好,是他对我有成见”,它包括由于某种怀疑而拒绝亲近别人以及对外界的危险发生显著过度的警觉性。对使用者来说,它最常能改变的是那些由于人际亲密关系受到威胁或由于体验到这种威胁而引起的烦恼。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自我功能,它使可能发生的冲突用妥协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旦这种机制与自我机能中的主要限制作相关而使内部决定作用减少,自我边界发生僵化时,它就属病理性的。在这个时候,他的外部现实知觉被严重歪曲,自我已没有能力去正确检验现实。在孩子身上,他们确信自己的投射是真实的,并期望外界也按他的愿望去做。
投射的目的是减少内在焦虑,当把那些令自己讨厌的或不能接受的想法,推诿给他人时有以下好处:
1、用否认方式逃避那些卑劣的或不能接受的(我没有这种讨厌的下流思想)。
2、进攻是最好的防御,通过投射给他人,我获得了对不能接受的东西加以攻击的机会,因而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有安全感(都怪你,事情这么糟)。
3、可以用强调别人和我一样或比我更坏的方式来得到满足(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4、我可以以批评或阻止别人去做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来进行欺人或自欺(看,我是反对这些观点的,我不能允许这些东西以如此不道德的形式继续存在)。
投射的方向向内时被称为内投射或投入作用(introjection),即父母的态度与价值观念被子女采纳吸收并内化而形成其超我的历程。二战后,projection
与introjection在早期精神生活中的意义得到充分认识,Klein认为二者的机制左右着婴儿的成长,从降生伊始,自我便按照母亲乳房的原型将对象内投为好的与坏的,凡是有助于接近乳房的都是好对象,凡是有碍于接近的都是坏对象。后者并不仅是阻碍了愿望,也是自我攻击性向外的表达。克莱茵藉由内射主要好客体,即母亲的乳房,来解释自我的形成。婴儿把乳房与那些乳汁都摄取进去了。好乳房成了自我发展的重要焦点。(自我她认为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母亲这些好的方面(她的慈爱、喂食与照料)填满了婴儿的内在世界?成了自我所认同的种种特质。这些内射的客体成了进一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同时不断地被其它客体所修正。
费尔邦则认为不需要去内化好乳房,只需要去内化坏乳房。他的推理是内射过程是一种带防卫性的,而只有威胁性的坏客体需要加以防卫,好客体是不需要的,它可被允许继续留在外在现实里。但克莱茵相信好的、内化的乳房,作为生命的资源,对于一种理想化客体的内在保存是必要的。这对于超我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投射的同时因此也可能有认同的出现(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当一部分自我被投射向外时,外界客体便在心理上为投射所控制与同化。Klein认为投射认同可以有多重目标,它可以指向坏对象以图控制危险之源;也可以投射自我的恶劣部分以便摆脱,或用之来打击和摧毁外界某个对象;还可以投射自我的优秀部分,以避免与母亲的分离,从而形成一种粘连,或是用来保护它们免受内部恶劣之物的侵染,或是用来改善外部的对象。
一旦婴儿为了自我保护,把死亡本能及力比多或生命本能投向到外部客体上,即是那令人挫折或满足的乳房上。即产生了有时投射有时内射,自我与客体的混合物于是被造出,亦即发展中自我的核心。如果婴儿把可能导致破坏性的感受予以分裂,把一部分保留而把另一部分向外投射出去,那保留的好部分,即好的感受的片段,则和那理想的好客体,即乳房能建立起满意的关系。但婴儿一旦真正认识到客体是外在于他时,他就必须学会克服对客体有全能式控制的错觉,学会用实际的感知来体验世界,而非使用过多的投射或者内射。当全能的想像受到真实世界怀疑的时候,或是客体不能受全能的想像支配时,他便有攻击的意图,这被认为是死亡本能在作用著。
投射有时会被认为是婴儿的防御机制,藉著投射至某些适当的客体来处理痛苦,因此它可能会意识到,而且也实际上是被引导至和被投射的客体取得协同。治疗者在治疗边缘性人格病人所明显出现的难令人能以承受的无力感,敌意,或有时候出现的不适当的防卫,都可以用这样的投射认同来理解他?潜意识中体现和扮演了病患的内在世界。(Kernberg 1977)
作者:
庆伟
时间:
11-3-11 18:11
顶一下.
作者:
住家的鱼
时间:
11-3-11 18:24
关心现在
http://bbs.huasheng.net/?fromuse ... 6%E7%9A%84%E9%B1%BC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