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首先应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传递。在此,应把内容 (说什么)与关系( A 怎么看待 B 正好在此时恰恰把这件事单单告诉 C) 区别开来。系统网络中的循环性交流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交流程式(多余信息),观察 者可以 从中找到一种模式(内容不同,但交流过程的形式却很相似),可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如每当孩子哭时,父亲总表现得很关切,而母亲则十分恼火;或每当母亲发火时,孩子便哭起来,父亲便去关照)。
6. 软化症状( softening symptoms) 和去诊断 (de-diagnosing) :这类提问是为了将病人从标签化的病态中解放出来,解除病人角色。从语言学叙事动词的角度看,将动词的“是”( to be) ,“我是病人”,改为“做”( to do) ,“我表现的象个病人”;把“我的神经很衰弱”,改变成“他懒的动脑子”,暗示症状并不是人格结构中不可动摇的成分,也不是器质性病变的后果,患者仍然对症状有影响力。具体的做法是:对神经性厌食的病人提问“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每天只吃两勺饭的?”;对长期被当作“癫痫”诊治,而实际上是癔症的病人及其家人说“我们今天宣布给你‘摘帽’了,以后在也不用担心那些禁忌,你象其他人一样什么都可以做。我们把癫痫当作一顶帽子,你要是戴腻了,或者头长大了帽子嫌小了,把它扔了就是”
值得提醒的是,这些技术之所以被称为“系统式的”,原因在于与直接阐释相比,它们超越了平时我们所习惯了的直线式因果思维,遵循的是循环因果思维。前者按事件的时间先后,对症状性行为按序列“ A — B — C — D ”作节段性处理,人为的确定 A 是 B 的原因, B 是 C 的原因, ...... 。但这却忽略了行为常常是共时性发生,而且有反馈性联系,作用方向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现实。循环因果思维体现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通过上述技术体现出来就促进了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