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那是你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国梧桐    时间: 05-11-30 15:26
标题: 那是你吗?
以前我在中央电视台九套节目travelogue里看见一个男主持人,主持过不少期节目,比如深圳,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他说的英语很清楚,我比较能听懂,现在好像不怎么见了,我很好奇,Charles,那是不是你?如果是你,我想说,你主持的很好啊,应该继续。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1-30 15:47
test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1-30 15:49
Dear 法国梧桐:
sorry i have been trying to login these days!!!
sign...........
anyway, this is Charles Z. Song.
Unfornately no.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1-30 15:54
憂鬱症及其治療
  
  2005年4月9日 中国心理网
   
   憂鬱症,是「一種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的心理疾病,宛如織網般地難以揮去,而不是一種短暫可消失的情緒低沈」。\r



人是情感的動物,心情自有起伏,因此難免有低落、消沈、沮喪的時候;在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極大的挫折與壓力,或因人際因素(特別是情感事件)、家庭的因素、經濟上的因素、工作或學業的困擾等諸多壓力事件,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抒解,週而復始一再累積,很快就會產生「憂鬱」情緒,大部分人情緒低落一陣子後,可以再開朗起來,但少數人因為遺傳因子或個性(包括不適當的想法)使然,再加上壓力的累積(日常生活瑣事的所造成的壓力累積或遭逢特別大的壓力事件),而又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與良好的社會支持,會將情緒狀態延伸為一種病態,以致於心情與行為都受到影響,於是產生無法脫離的低落情緒;嚴重者甚至以自殺結束寶貴的生命。



憂鬱症的症狀:



      憂鬱症的症狀是多樣化的,病患的感受及症狀的描述亦隨著憂鬱症的輕重程度、病程與年齡等因素而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症狀:



(一)生理方面症狀:



       胃口變差、食慾減退或增加、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失眠或嗜睡、幾乎整天都極度疲勞與缺乏能量、精神或動作反應激動或遲滯、性慾降低、頭痛、頭昏、眼睛疲勞、眼角酸痛、口渴、頸部酸痛、胸悶、呼吸不暢、胸痛、腹脹、頻尿、身體酸痛、腰酸痛、盜汗與便秘感或一天數次大便等。



(二)心理方面症狀:



       憂鬱、心情沮喪或掉到谷底、無望、易流淚、悲傷、激動易怒、害怕與恐懼、寂寞、無聊、感情淡薄、對自己不滿意、滿足感減少、興趣明顯減退、失去幽默感、低估自己能力、悲觀、自我譴責(常感到罪惡感或無價值感)、低自尊、容易感到挫折、社交退縮、時常健忘、思考、注意、決斷力減退或猶豫不決、意志喪失、作業效率或生產力皆減少、自殺意念及行為、胸部沈重苦悶與強迫回想舊事等。



(三)下列行為改變可能是孩童與青少年期常見的症狀:



       功課突然退步、突然開始坐立不安、身體動作突然變慢、講話音調變單調或變得沈默不語、無法解釋地情緒激躁、無法解釋地常常哭泣、常常顯得很害怕或緊張、突然變得有攻擊性、有反社會行為、開始使用酒精或其它成癮性物質、不停地抱怨身體某部位疼痛不適,卻又找不到病因。



(四)嚴重的憂鬱症患者則因伴隨:



    無用妄想、罪惡妄想、懲罰妄想、疾病妄想、貧窮妄想、幻聽等症狀,常易使醫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



 



如何覺察憂鬱症狀?



       憂鬱症的症狀當中,最主要的症狀是憂鬱情緒;然而,憂傷情緒的表達可能不被容許,進而被壓抑下來或加以否認,導致不容易他人被覺察到;所以憂鬱的人其症狀的表現常常不是以憂傷情緒為主,反倒可能只是抱怨有很多身體症狀(如:身體酸痛)而不提及憂傷的感受。有時,可能很容易大發脾氣,持續地憤怒或與人爭吵等來表現內在的憂鬱情緒症狀。不過,憂鬱情緒通常可經由進一步的晤談而引出。此外,由憂鬱者的面部表情(如:嘴角下垂、沒有笑容或笑得很勉強)及行為舉止(如:、無法安靜坐著、踏步、絞扭雙手;語言、思考及身體動作變緩慢;語言的音量、抑揚起伏、話量、內容多變性等皆減少,甚至緘默不語)仍可推斷他們正有憂鬱心情。因此,若您發現周遭的人有某些不對勁的表現,可能要特別注意他的一舉一動,或與他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誘導他去多談一談自己的困擾,並且給予適當的社會支持與幫助他尋找適當的求助管道。



       另外一個主要症狀是失去興趣,患者或許會說出類似於「對原來嗜好的興趣減退」、「再也提不起勁」、「對以往的娛樂不再感覺愉快」、「什麼都不想做」的話。家人通常可觀察到社會退縮的表現或放棄消遣活動。某些憂鬱者對性的興趣或慾求明顯減少。



        其他症狀包括睡眠問題(失眠或嗜睡),失去活力或極度勞疲,對自己的價值持有不實際的負面評價(如:認為自己一無事處),對於過去小小的失敗有罪惡感或一再回想(如:對於丟掉一把便宜的傘就一直自責),抱怨自己容易分心、記憶困難或健忘,從事需智力配合的學業或職業時經常表現不如往常,或者抱怨以前所學的的知識或技巧已經用不出來了,甚至擔心智力退化。在兒童青少年,學業成績急轉直下。在老年人,可能主要抱怨是記憶困難,有時可能被誤認為是癡呆的早期徵兆。如果這些憂鬱者的重鬱發作被成功地治療,那麼記憶通常可完全恢復。



        憂鬱者也常有死亡想法、自殺意念、或自殺企圖。這些想法的範圍由相信自己死去會對他人比較好,到短暫但重覆出現的自殺意念,以致於實際而特定的自殺計畫。自殺動機可包含:面臨自覺無法克服的人生障礙時意圖放棄一切,或強烈希求終止自認為永無止境的痛苦。想要自殺的人通常會發出求救訊號,根據臨床經驗,自殺企圖比較弱的人,發出的求救訊號較容易辨識且較為強烈,且較不會去嘗試或者較不易自殺成功;而自殺企圖很強烈的人,通常所發出的求救訊號極其微弱,很難辨識,甚至自殺意圖的產生與自殺行動出現的時間間隔會縮短。對於後者,自殺危機的辨識與處理較為困難且要謹慎小心,最好能夠求助於專業人員。自殺獲救者,通常會很後悔自殺,因為自殺是很痛苦的,而且自殺未成功,可能會有後遺症。而且自殺通常是一閃而逝的的衝動,停下來稍微想一下,為什麼要自殺,或許念頭就打消了。



       經由仔細的觀察,通常都可以經由患者的症狀表現來判斷是不是可能有憂鬱症。一旦懷疑有此可能性,就需要尋求專業的診斷與治療。(朱雀)\r
憂鬱症的治療



    憂鬱症是一種很容易治療的疾病。幾乎百分之八十的憂鬱症患者經過妥當的治療後,都可以恢復正常、快樂的生活。以下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用來改變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包括抗憂鬱劑、鎮靜劑、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藥物方面的治療,需要求助於精神專科醫師。



    2.心理治療:
    主要是用以改變不適當的認知或思考習慣,或行為習慣。比較能夠根本地解決問題。心理方面的治療,需求助於專業心理治療人員(包括醫療機構的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學的博士或私人機構的專業心理治療人員),若問題較為輕微,可由生命線或張老師等輔導機構得到幫助。



    3.陽光及運動:\
    多接受陽光與運動對於憂鬱病人的效果不錯;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作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或多或少改善一個人的心情。\r



    4.好的生活習慣:
    規律與安定的生活是憂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自設想像的心理漩渦中。人生苦短,不論貧賤富貴都是短短數十寒暑,何不以愉悅的心情面對每一天,對凡事都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期以增加個人生命的彩度與亮度。



憂鬱後果評估及預後狀況



    憂鬱症帶來的功能損害程度並不一致,但即使在輕微的患者身上也會造成臨床上重大痛苦或在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一些損害。若損害程度嚴重,此人可能無法表現社交或職業能力。極嚴重的患者可能無法執行最基本的自我照顧(如:自己進食或穿衣)或維持最起碼的個人衛生。憂鬱症對個人最可怕的後果是「自殺」。根據統計,三分之二的憂鬱症患者有自殺的意念,而大約百分之十的憂鬱症病患會自殺。重鬱病伴隨著高死亡率。嚴重程度重度的重鬱病患者高達15%死於自殺。



    重鬱發作會完全康復(約佔三分之二的患者),或僅部份康復或完全不康復(約佔三分之一的患者)。就僅部份緩解的患者而言,發生另外一次重鬱發作及日後幾次發作之間仍為部份恢復的可能性較大。許多人在單次重鬱發作初發之前,已先有低落性情感疾患。有些證據顯示這些人可能會有更多重鬱發作,幾次發作之間也恢復不良,並且需要更多急性期治療與長時期維持性治療,才能維持較持久的心情平穩狀態。



    憂鬱症的演變通常是由輕度演變為重度,如果在輕度憂鬱的時候,可及早發現與及早治療,預後通常會比較好,且治療時間可縮短,因此,筆者在此鼓勵大家多仔細觀察與主動關心周圍的人的朋友! (朱雀)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1 14:53
xiexie,  梧桐!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3 17:54
重贴:红灯停,绿灯行


送交者: 远景城 2005年11月07日16:27:28 于 [灵机一动]http://www.bbsland.com  

  
假设交通信号只有三种:红,黄,绿。
陈述句: 遇红便停
和下列哪个句子等价,和下列哪个句子相反

(1) 绿灯行
(2)若非红灯,就不停
(3)虽然遇红灯,但还是没停
(4)若没停,信号是黄或绿。
(5)若是黄灯或绿灯,就停。
(6)若是黄灯或绿灯,就不停。
(7)绿灯行,红灯停,黄灯减速。
(8)若遇红灯,不停。


--------------------------------------------------------------------------------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3 17:59
男人亲吻女人后的不同结果


送交者: 吕爱武 2005年12月02日06:02:23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回 答: 我只知道这是意外 由 吕爱武 于 2005年12月02日05:58:23:

  
岁的男孩亲了同岁的女孩一下,女孩天真地说:你好象耍流氓哦!你可要负责哦,将来一定要娶我哦!男孩被女孩逼着拉钩发誓才算完。

  10岁的男孩亲了同学一下,女孩脸红地说:你在耍流氓呀! 你跟大人学坏了,我要告诉老师去。最后男孩在班里被老师罚站1小时才算完。

  15岁的男孩亲了同学一下,女孩生气地说:你耍流氓!啪地一声,给了男孩一个大嘴巴子。后来这事被老师知道了,男孩在全班级作深刻检查,并被迫在家休学一个星期,并被告之:如果不服就开除。

  20岁的男孩亲了女孩一下,女孩愤怒地说:你个臭流氓!敢欺负我!嗵地一下,踢了男孩一脚,正踢在男孩下身上,男孩被迫在家休养了半个月。

  25岁的男孩亲了女孩一下,女孩佯装生气地说:小流氓! 好恶心!你好坏呀!趁人不注意搞小动作。女孩还想男孩亲她一下,男孩不太懂,最后男孩发现好长时间女孩都不理他,为此男孩郁闷了一个月。

  30岁的男人亲了女人一下,女人甜美地说:讨厌!你坏蛋!别这样!让孩子看到不好!并掐了男人一下!等孩子看不到时还想男人亲她,男人没亲。最后女人一个星期没让男人碰她一下。

  40岁的男人亲了女人一下,女人烦躁地说:结婚都这么多年了,还玩年轻人的浪漫!你没觉得无聊啊!男人一脸干笑,知趣地走开,与朋友喝了一顿酒,晚上回来睡觉辗转反侧很久才入眠,并连续好几天。

  50岁的男人亲了女人一下,女人感动地说:亲爱的!你有好长时间没这样对我了!男人歉意地轻轻地抱了一下女人就参加聚会去了。女人好失落,其实她想男人紧紧地抱着她不要离开。晚上男人回来时发现女人不在房间,被迫分居了一个星期。

  70岁的男人亲了女人一下,女人幸福地说:老伴!你让我想起了第一次你亲我的时候,你还记得吗?男人们有点想不起来了,女人呜呜地哭了起来,弄得男人又是劝又是道歉。夜晚,男人为了回忆起第一次亲女人是什么时候,整整一个晚上都没睡着,结果第二天高血压犯了,被迫在医院住了一个月。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3 18:01
追美眉追不到的13个好处


送交者: 吕爱武 2005年12月02日06:13:22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回 答: 我只知道这是意外 由 吕爱武 于 2005年12月02日05:58:23:

  
在爱情中男人习惯主动,看上了就追准是没错的。不过总是难免会有踢到铁板的时候,追求失败,看这些大男人是如何苦中作乐的……


失恋后对亲朋好友——

其一:可以此为借口找两三好友去饭店,坐于桌旁,一边大谈特谈这年头女人不是我不追而是TMD太难追之愤慨,一边乘机叫服务员上茅台上XO之酒来。临了,酒足饭饱,朋友又是安慰,又是付款结帐,又是扶我出饭店门叫车来送我回家,且连送我回家的车费也一并预先付之,此不亦快哉!

其一:车开出之后,我弃萎靡之情而现振奋之态,于车内大笑特笑三声,出租车司机惊之回过头用不好看之神色看我,而我,可以对着他说,退钱,下车,此不亦快哉!下车后,我又随手招来另一辆车,那司机见之,头伸出车窗外,愤恨的眼神瞪着我,骂我神经病!而我看着他那气得猪肝一样的脸又可以马上不看,此不亦快哉!


其一:回家,可故意拉长脸给父母看,而父母以为我恋爱受挫而又不得不笑脸迎我,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公然躺在床上睡大觉,而不必担心饭时父母不轻轻推门进屋叫我起床吃饭,此不亦快哉!饭时,可做这不吃那不吃之状而父母以为我心情不好而给我夹这夹那,我以逸待劳,可这吃两口那吃两口而不必担心父母说我浪费,此不亦快哉!吃到兴头,可这碗那碗好菜尽收嘴底硬撑着肚皮猛吃特吃,而父母不以为我嘴馋而以为我故做姿态给他们看好让他们放心以表孝心,此不亦快哉!


  失恋后对事业美人——

  其一:工作连连失误,而领导不以为我能力不够而以为我心情状态不好,将我叫到办公室,不仅不骂我,还安慰于我,与我说好些有关如何对待人生的话,最后起身拍拍我的肩膀,说,台风,你先休息一段日子,工资我照发,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大胆追求隔壁张阿姨家的女儿若兰,而若兰不以为我花心而以为我感情受伤太重而安慰于我好言于我,此不亦快哉!我可乘机抓住她的手放于我的胸前,说若兰我若没有了你我的心也要不跳了的话,当若兰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我突然抓着她的手触到她的胸前,故作伤心地说若兰为什么你的心在跳而我的心不再跳之话,而若兰见此不以为我是在吃她豆腐而以为我是因为情绪激动,便又来安慰我一番,我可乘此再吃一回,此不亦快哉!

  其一:路遇她的父母不必担心被他们盘问而躲躲闪闪,可主动接近他们喊叔叔阿姨好,他们见我被他们女儿拒绝而风度不减当时一定好感倍增而与我点头说笑,我可做出盛情邀请之姿态请他们去高档饭店消费,他们见我热情一片必然不好推托而与我同去。饭时,好酒好菜我拼命叫,叫上来之后我不吃而频频住他们碗里夹送,他们这时肯定对我好感又更加的倍增,以致于要说几句他们女儿的不是,此不亦快哉!结帐时,他们必然因为自己女儿拒绝我的原因而不好意思让我付而自己抢着付,此时我又可故做客气状,此不亦快哉!如此之事,二三次之后,他们必然路遇我而躲躲闪闪不敢见我,我见他们躲躲闪闪状而装未看见之态,此不亦快哉!



失恋后对“旧爱新欢”——

  其一:可一见她之面就用受尽感情创伤的眼神看她而她以为我痴情不改,此不亦不快哉!

  其一:可在她另结新欢后的某一天送她玫瑰花而她以为我追她之心未泯而神情慌张起防追之心,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在她与新欢共进晚餐心情正乐之时手拿一把尖刀突然出现而话语温柔地说给她切割牛排,她这时必然害怕地想要叫保安而又以为我这完成是爱她所致又忍住不叫而心底倍受折磨,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时常让她担心我再追她以致破坏她与新欢的关系而主动邀请我吃饭给我做思想工作,而我接受了她的邀请又不必担心会由我付帐,此不亦快哉!与她一起吃饭时,我可一边听她费尽心思地劝告,一边想着她这次又将要的破费,而那破费又并非从我身上出来,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当着她的面看街上露胳膊露大腿的美女而她以为我是故意做给她看不仅不气还心生愧疚,此不亦快哉!可让那些被我眼淫之美女怒眼瞪她(暗骂她择友不慎)而不瞪我,此不亦快哉!

  其一:可于晚上睡觉之前听着音乐想着追美眉追不到之不亦快哉,此不亦快哉!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3 18:05
转帖:心理阴影


送交者: 可笑不可笑 2005年12月01日22:14:44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心理阴影

一个匪徒冲进一家银行,用枪指着出纳员,扔给他一个口袋,说:“给你一分钟把口袋装满,否则,你将成为地理!”

出纳员虽然处于极度恐慌之中,但仍哑然失笑:“你……你说错了吧?应该是你将成为历史……”

匪徒皱皱眉头,不好意思地说:“从念书的时候开始,我就最怕历史……”

手的联想

任教美术与设计课多年,我常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初中又一个绘画习作,题为“手的联想”。交回来的习作中有一张黑画纸,我看了半天,两面都没画上什么,只在画纸其中一面,隐约找到用铅笔写上的姓名、班别以及命题:“伸手不见五指”。

哪个轮胎破了

某大学举行期末考试,考过一门课后,有3个学生匆匆忙忙地跑进教室,才发现已来晚了。他们3人懊恼不已,向教授解释道:“因为共坐的汽车的轮胎破了,所以才会迟到。请您无论如何,能允许我们补考。”

好心的教授答应一个星期后进行补考。3个学生非常高兴,回家以后拼命复习。一个星期后,补考如期举行。试卷上只有一个题目:“请问,你们上星期坐的那辆汽车,哪个轮胎破了?”结果,3个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老师说:「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盖好,十二个人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一个学生接著说:「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

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

四杯25度的水加在一起就变开水了!


食堂风波

学校食堂向来油少肉少,久了也就习惯了。只是这潘Sir不同。

一日,他排队打菜。轮到他了,他看着那位师傅说道:“你是不是怕我啊?”

“我为什么要怕你?”那位师傅不服气了。

“那你为什么每次看到我的时候手就抖啊抖的,勺里的几块肉都抖不见了。你就勇敢点,一勺挖下去,不要怕嘛!”结果,那天师傅给了他结结实实的两大勺肉。

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

一次上英语课
俺正在半梦半醒
老师问我:
“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
晕,俺怎么知道,只好猜一个
“嗯,水果......”
老师的声音高了八度
“什么?”
幸亏俺机灵,赶紧见风使舵
“是蔬菜,蔬菜!”
老师终于不能忍了:“我是让你翻译这句话!”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4 19:55
参差不齐乃幸福之本源 mushroom 昨天 10:52
前两天几个朋友抬杠,天晓得抬着抬着就认真了,引发一场大战。我居然抬着抬着成了和事老,摁完这个安抚那个,聊天记录两天之内涨了能有一兆,搞得我疲惫不堪。唉,教训哪:千万不要轻易和文学青年抬杠;如果一定要抬,也千万别参与打群架;如果一定要参与,切记一早take side;如果没有明确的支持反对谁,看到势头不对,赶紧撤退;如果没有及时撤退,也千万别给他们以诉苦的机会;如果,实在不忍心看朋友不开心,不自量力地扮演政治辅导员的角色,那可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其实呢,也没什么大问题,被人借题发挥,才闹大了。能闹了这么久,也是因为有的人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知道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求同存异的。然后呢,一个个都想说最后一句。我在旁边看得又着急呢又好笑。当然了,事情比单纯的抬杠要复杂一些。好好的几个人,谁也没想伤害谁,可是最后还不止一个人受伤害,一个两个的都挺委屈,还没法劝。(这就是文学女青年的麻烦啊,和人家讲理都不是对手。如果人家不开心了,还不能使劲敲不能骂的 。)如果,他们都能够多听少说,问题可以简化很多。

可巧,我看人家的博客,看到这么一段话,特别应景:

每每被人耻笑时,我并不乐衷于任何形式的辨白,而是力争笑得比旁人更大声些。久而久之,我便多少有了几分“好脾气”的名声,心里都隐隐的觉得我老实嘴笨。殊不知我的心里却始终有几分不合时宜的清高,这清高使我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擅长与人争辩,于是无论是关乎人生世界政治经济,鄙人都仅仅停留于有问必答的挤牙膏式阶段,不论对方是高谈阔论海阔天空滔滔不绝还是更加冲动的反驳鄙人,鄙人都有信心有决心恪守沉默是金,死活不多说一个字。之所以会顽固至此不得不提英国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罗素。虽然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基本在任何领域没有任何建树,以至于在逆水乘舟中不幸被人冲到了下游,罗素依然是值得一提的。很惭愧以鄙人弱弱的智商并无法参透他老的数理哲学,而“参差不齐乃幸福之本源”这句话却始终引领甚至主宰这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说白了就是求同存异,可似乎比求同存异还要宽泛些。比如说你不要妄图去否定甚至去改变他人,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差异,否定他人的特有性等同于否定他人存在的合理性。又比如说不要觉得别人不能理解你,因为既然你可以感知别人不能理解你这一个事实并且感到委屈的情绪,实际上已经说明你已经不能理解他人为什么不能理解你这个事实,也就是表明其实你也无法理解他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强求他人的理解呢?似乎王小波那厮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惜他早早死了,不知这句话在泉下是否好用。总之如果世界上所有智商一般却自以为是的人们,能够时不时的想想这句话的含义,以为警句,那么那些无聊至极的世界大战和那些怡笑大方的家庭纠纷,以及更加不可理喻的怨恨,争端,嫉妒等等龌龊的情感,如今是否还能一一健在呢?显然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5 20:26
the following is from Harvard/MIT Chinese Students' Websites.....
==============================

作者 留言
ciao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87

发表于: 12/03/2005 16:55 发表主题: 年终败家总结   

--------------------------------------------------------------------------------

大家有空来写写总结吧.
今天晚上俺就回家清点俺今年的成果.

返回页首      


breezy



注册时间: 2005-01-20
帖子: 1575
所在地: Boston
发表于: 12/03/2005 20:44 发表主题:     

--------------------------------------------------------------------------------

你说的是已经败的东西,还是计划败的东西?今年还剩一个月呢,可以继续败.  

俺败的:驼毛大衣一件,资生堂润肤露一小瓶,数字照相机一个;

返回页首      


Annie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596

发表于: 12/03/2005 22:17 发表主题:     

--------------------------------------------------------------------------------

今天试了dkny、levi's,最终买了一条tommy的牛仔裤,试的时候虽然想不起来那谁的标准了,但同学看了给予肯定,就买了,打完各种折差不多才20块,想想就开心

_________________
anything not explicitly included is implicitly excluded
past performance is no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返回页首      


peachleaf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1105

发表于: 12/04/2005 11:30 发表主题:     

--------------------------------------------------------------------------------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返回页首      


ciao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87

发表于: 12/04/2005 11:35 发表主题:     

--------------------------------------------------------------------------------

最近没啥东西.俺上周去过一次copley, newberry. 也碰到了一个朋友.
没有什么太需要的东西,还是等明年吧.
我忍,我继续忍.

peachleaf 写到: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返回页首      


ciao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87

发表于: 12/04/2005 11:37 发表主题:     

--------------------------------------------------------------------------------

都说说吧.
你败的东西不多,但银子一定花了不少.

breezy 写到:
你说的是已经败的东西,还是计划败的东西?今年还剩一个月呢,可以继续败.  

俺败的:驼毛大衣一件,资生堂润肤露一小瓶,数字照相机一个;


返回页首      


peachleaf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1105

发表于: 12/04/2005 11:37 发表主题:     

--------------------------------------------------------------------------------

MM你  啊
好,我也忍   

ciao 写到:
最近没啥东西.俺上周去过一次copley, newberry. 也碰到了一个朋友.
没有什么太需要的东西,还是等明年吧.
我忍,我继续忍.

peachleaf 写到: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返回页首      


breezy



注册时间: 2005-01-20
帖子: 1575
所在地: Boston
发表于: 12/04/2005 12:39 发表主题:     

--------------------------------------------------------------------------------

ciao 写到:
都说说吧.
你败的东西不多,但银子一定花了不少.




大衣是挑减价时候买的30%off.俺想,桃叶说她有好几件大衣,所以俺添一件也不过分.  
照相机是用了个coupon,折掉$20.好多人都有数字的了,俺买个也很合理.  
润肤露因为是新类型,怕在俺脸上用着不好,先买个小瓶的试试.小瓶的不贵,败了不算过分.  

好羡慕annie啊.俺看中的东西找不到这么合算的deal.  

返回页首      


peachleaf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1105

发表于: 12/04/2005 12:46 发表主题:     

--------------------------------------------------------------------------------

breezy 写到:
ciao 写到:
都说说吧.
你败的东西不多,但银子一定花了不少.




大衣是挑减价时候买的30%off.俺想,桃叶说她有好几件大衣,所以俺添一件也不过分.  



我怎麼感覺是你買大衣在先,我說話在后啊。  

返回页首      


mountainlake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538

发表于: 12/04/2005 12:51 发表主题:     

--------------------------------------------------------------------------------

昨天没逛街,但把夏天衣服收起来,也把冬天的衣服都翻出来了,发现去年对SKI,SAILING花的太多。今年要多点自制力了。   

返回页首      


ciao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87

发表于: 12/04/2005 12:55 发表主题:     

--------------------------------------------------------------------------------

你也很 的.那天看你所忍痛没有买BR的大衣,俺就很佩服.
要不你买件皮衣吧,或者买件羽绒的,买个家里没有的,比较可以象自己交代.

peachleaf 写到:
MM你  啊
好,我也忍   

ciao 写到:
最近没啥东西.俺上周去过一次copley, newberry. 也碰到了一个朋友.
没有什么太需要的东西,还是等明年吧.
我忍,我继续忍.

peachleaf 写到: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返回页首      


Annie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596

发表于: 12/04/2005 14:27 发表主题:     

--------------------------------------------------------------------------------

不要虐待自己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实在有毅力可以等到12/26开始到一月中下旬应该是打折最大的时候了,到2月份就没什么好的剩了  
昨天我还给自己买了一件tommy的羽绒短外套  和一些christmas gifts,我的最大缺点是经不起诱惑,一看见40%以上的off就觉得非买不可。。。
明天要按计划进行体验生活的活动了,所以今天争取把该说的都赶紧说了  

ciao 写到:
你也很 的.那天看你所忍痛没有买BR的大衣,俺就很佩服.
要不你买件皮衣吧,或者买件羽绒的,买个家里没有的,比较可以象自己交代.

peachleaf 写到:
MM你  啊
好,我也忍   

ciao 写到:
最近没啥东西.俺上周去过一次copley, newberry. 也碰到了一个朋友.
没有什么太需要的东西,还是等明年吧.
我忍,我继续忍.

peachleaf 写到: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_________________
anything not explicitly included is implicitly excluded
past performance is no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返回页首      


bagofbones



注册时间: 2004-12-24
帖子: 340

发表于: 12/04/2005 14:45 发表主题:     

--------------------------------------------------------------------------------

桃总,你这样忍下去要成忍者神龟了.
peachleaf 写到:
MM你  啊
好,我也忍   

ciao 写到:
最近没啥东西.俺上周去过一次copley, newberry. 也碰到了一个朋友.
没有什么太需要的东西,还是等明年吧.
我忍,我继续忍.

peachleaf 写到:
Annie 你昨兒也去逛啦?看來昨天麗人大出動啊.  
俺在copley隨便看了看,啥也沒買。  
可是碰見了兩個咱們這兒的麗人和俺的另外兩個朋友,很  
你們快報告一下敗家成果吧。  




返回页首      


ciao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287

发表于: 12/04/2005 14:46 发表主题:     

--------------------------------------------------------------------------------

Annie 写到:
不要虐待自己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的毅力指数随着家里东西越来越多也终于增强了.另外葛郎台指数也日渐增加.

Annie 写到:
明天要按计划进行体验生活的活动了,所以今天争取把该说的都赶紧说了  



不用急,可以写日记

返回页首      


windysnow



注册时间: 2004-09-20
帖子: 581

发表于: 12/04/2005 16:19 发表主题: hi   

--------------------------------------------------------------------------------

你们都比不上我能忍  

我一个月信用卡账单才200多块!!!

因为没有车,不能逛街。只能到美国店,墨西哥店买菜。超过1$/b的水果我都不买  富士苹果50c. 西瓜1c-40c/b,我搬不动,也不买。

网上买了瓶晚霜,清点存货,今年不用添置任何skincare, makeup了。因为住乡下,民风淳朴,不用化妆,省了。走路去学校,两双平底鞋,够了。因为穿平地鞋,裙子不用穿了,牛字裤行了。

办公室温度永远不到20,所以要罩羽绒服。因此漂漂衣服也不用买了,反正别人看不见。

顺便说一句,大家讨论的大喝柠檬蜂蜜水,加上8-10小时/天睡眠可比Cream de la Mer有效。不如省下护肤的钱,于是我就慷慨一把,支援孩子上学了。
哦,昨天买菜,看到柠檬10/99c, 我败了。一定要继续监督自己喝水。

总之,我现在葛郎台:开销仅有房租,utility, 食物。附近没有什么餐馆,学校食堂难吃得很,Subway不如自己做。没车当然没有夜生活,灯红酒绿诱惑不到我。blockbuster 本月还free trial. 哎,不用考验自己的毅力也能攒钱呀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5 20:34
I just copy-paste those information, so it's obvious that those chinese students need to think it over and over before buying something, are they poor? probably not. are they rich? hard to say....
But, one thing for sure,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rich or poor, they would cherish a lot for the money, since they know it's not easy to earn money in the USA.....

Please help me translate those things into Chinese, thanks!
作者: Kathy    时间: 05-12-5 23:09
我拷贝粘贴了这些信息.很显然,这些中国学生在买东西之前要考虑再三的.是他们穷吗?也许不是;他们富有吗?难讲.....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他们是穷是富,他们都会很珍惜钱,以为他们知道在美国挣钱不易.
作者: Fei Wang    时间: 05-12-6 13:47
http://www.childrenshospital.org/az/Site1409/mainpageS1409P0.html
=================================
What are mood disorders?  
  
Mood disorders is a category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t include all types of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Mood disorders are sometimes called affective disorders.
During the 1980s,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began to recognize symptoms of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 well as adults. Howev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o not necessarily experience or exhibit the same symptoms as adult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diagnose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especially because children are not always able to express how they feel. Today, clinicians and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main one of the most under-diagnos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lso put them at risk for other conditions (most often anxiety disorder, disruptive behavior,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and physical illnesses, including diabetes) that may persist long after the initial episodes of depression are resolved.

  
What causes mood disorders?  
  
What causes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is not well known. There are chemicals in the brain, called endorphin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positive moods. Other chemicals in the brain, called neurotransmitters, regulate endorphins. Most likely, depression (and other mood disorders) is caused by a chemical imbalance in the brain. Life events (such as unwanted changes in life) may also contribute to a child's depressed 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aggregate in families 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multifactorially inherited. Multifactorial inheritance means that "many factors" are involved. The factors are usually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where a combination of genes from both parents, in addition to unknown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duce the trait or condition. Often one gender (either males or females) is affected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other in multifactorial traits. There appears to be a different threshold of expression, which means that one gender is more likely to show the problem, over the other gender.

  
Who is affected by mood disorders?  
  
Anyone can feel sad or depressed at times. However, mood disorders are more intense and difficult to manage than normal feelings of sadness. Children who have a parent with a mood disorder have a greater than 50 percent chance of also having a mood disorder. However, life events and stress can expose or exaggerate feelings of sadness or depression, making the feelings more difficult to manage.
Sometimes, life's problems can trigger depression. When parents get divorced, a loved one dies, a break up with a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happens, or grades are slipping, coping with the pressure may be difficult. These life events and stress can bring on feelings of sadness or depression or make a mood disorder harder to manage. Adolescents who have a parent with a mood disorder have a greater than 50 percent chance of having a mood disorder.

The chance for depression in femal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s 5 to 9 percent and for males is 3 to 4 percent. Once a person in the family has this diagnosis, the chance for their siblings or children to have the same diagnosis is 7 to 19 percent. In addition, relatives of persons with depression are also at increased risk for bipolar disorder (manic depression). The chance for siblings or children of a person with depression to have bipolar illness is 0.3 to 2 percent.

The chance for manic depression (or bipolar disorder) in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s 1 percent. Once a person in the family has this diagnosis, the chance for their siblings or children to have the same diagnosis is 4 to 18 percent. In addition, relatives of persons with manic depression are also at increased risk for depression. The chance for siblings or children of a person with manic depression to have depression is 6 to 28 percent.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ood disorders?  
  
The following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mood disorders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ajor depression - a two-week period of a depressed or irritable mood or a noticeable decrease in interest or pleasure in usual activities, along with other signs of a mood disorder.
dysthymia (dysthymic disorder) - a chronic, low-grade, depressed or irritable mood for at least one year.
manic depression (bipolar disorder) - at least one episode of a depressed or irritable mood and at least one period of a manic (persistently elevated) mood.
mood disorder due to a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 - many medical illnesses (including cancer, injuries, infections, and chronic medical illnesses) can trigger symptoms of depression.
substance induced mood disorder - symptoms of depression that are due to the effects of medication, drug abuse, exposure to toxins, or other forms of treatment.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mood disorders?  
  
Children, depending upon their age and the type of mood disorder present, may exhibit different symptoms of depress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a mood disorder. However, each child and adolescent may experience symptoms differently. Symptoms may include:  
  
persistent feelings of sadness
feeling hopeless or helpless
having low self-esteem
feeling inadequate
excessive guilt
feelings of wanting to die
loss of interest in usual activities or activities once enjoyed
difficulty with relationships
sleep disturbances (i.e., insomnia, hypersomnia)
changes in appetite or weight
decreased energy
difficulty concentrating
a decrease in the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suicidal thoughts or attempts
frequent physical complaints (i.e., headache, stomach ache, fatigue)
running away or threats of running away from home
hypersensitivity to failure or rejection
irritability, hostility, aggression

In mood disorders, these feelings appear more intense than adolescents normally feel from time to time. It is also of concern if these feelings continue over a period of time, or interfere with an adolescent's interest in being with friends or taking part in daily activities at home or school. Any adolescent who expresses thoughts of suicide should be evaluated immediately.
Other signs of possible mood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may include:

  
difficulty achieving in school
constant anger
rebellious behaviors
trouble with family
difficulty with friends and peers

The symptoms of mood disorders may resemble other conditions or psychiatric problems. Always consult your child's physician for a diagnosis.  
  
How are mood disorders diagnosed?  
  
Mood disorders are a real medical disorder. They are not the result of poor parenting or something a child will likely just "get over."
A child psychiatrist or othe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usually diagnoses mood disorders following a comprehensive psychiatric evaluation. An evaluation of the child's family, when possible, in addition to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eachers and care providers may also be helpful in making a diagnosis.

  
Treatment for mood disorders:  
  
Specific treatment for mood disorders will be determined by your child's physician based on:  
  
your child's age, overall health, and medical history
extent of your child's symptoms
type of mood disorder
your child's tolerance for specific medications, procedures, or therapies
expectations for the course of the condition
your opinion or preference

Mood disorders can often be effectively treated. Treatment should always b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hild and family. Treatment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especially when combined with psychotherapy has shown to be very effec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teens)
psychotherapy (most often cognitive-behavioral and/or interpersonal therapy) for the child (focused on changing the child's distorted views of them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working through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identify stressors in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nd how to avoid them)
family therapy
consultation with the child's school

Parents play a vital supportive role in any treatment process.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ood disorders in children are not known at this time. However,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severity of symptoms, enhance the child's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with mood disorders.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7 23:21
表于: 12/06/2005 11:47 发表主题: 想海归的看看:一个硅谷VC在上海的感受   

--------------------------------------------------------------------------------

想海归的看看:一个硅谷VC在上海的感受:


http://www.siliconbeat.com/entries/2005/12/06/the_shanghai_scene_phallic_symbols_and_my_encounter_with_mark_hsu.html






We've reported several Mercury News stories about Silicon Valley's venture capital rush to China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not to mention dozens of blog posts. One thing people keep telling us about is the buzzing nightlife of China's major cities. Deal-making gets done in bars. And throw in the other benefits you get in this cheap-labor economy, you can see many several West Coast expat entrepreneurs say they're having a hard time going back to the valley. Nowhere is this truer than for those in Shanghai.

I (Matt) arrived in Shanghai weekend before last, and was immediately swept up by...

the energy and pride of the city's people. The vast majority is upwardly mobile. Peasants come in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take low-level manual jobs. They take the place of the city's bottom stratum of workers, who have moved up to the next level, aided by economic expansion. And so on. Salaries are creeping upward. No groaning here about decline, like in Germany.

My host, Sean Liu, who works for a start-up here called Hengbang, took me to a massage place ($11.50 for an hour and a half), and then we hit the town. We arrived at hopping "Bund" district at 11pm, and that was just the beginning. We headed into Bar Rouge, where pounding music greeted us. Waves of young professionals were drinking and dancing. More chatted on the patio outside, which looked over the Huangpu River. And, there, across the river, our eyes befell the real estate edifice reflecting the best and worst of China's stupendous growth: the skyscraper district of Pudong.
oriental tower.jpg
Oriental Pearl
In the late 1980s, Pudong was waterlogged land where water buffalo trudged. Just a decade later, the government of Deng Xiaoping, in military style, had drained marshes and built a new city lined with a steel-and-glass phalanx of eighty-story skyscrapers. And there, in full view from our patio, arose the grotesquely phallic 1,535 foot tubular Oriental Pearl Television Tower --complete with giant testicular-like spheres supporting it below. I almost blushed. One of tallest towers in the world, it is a statement of China's lust for prowess.

Meanwhile, here in the pulsating Bar Rouge, the sexual revolution in China unfolded before me as scores of young Chinese men and women hooked up. Here's a good place to mention the intriguing story in the New York Times (subscription required) last week about the self-described Communist Party member blogger from Shanghai who goes by the pseudonym Mu Mu. "The 25-year-old Mu Mu appears online most evenings around midnight, shielding her face while striking provocative poses." Unfortunately, perhaps to shield her identity, the NYT doesn't provide web site.

It was said, ten years ago, that half the cranes in Asia operated in Shanghai (though no one is sure where the statistic comes from). Today, there are still hundreds, if not thousands, toiling away. Ken Rippen, an Australian engineer recruited to advise the government, had originally warned the government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elevated Pudong roadway network within the deadlines planned. But he didn't appreciate the ability of the Chinese state to steamroll protesting property owners. Within thirteen months, the inner ringroad was finished.*
(Perhaps in a later post we'll try to mention more on the environmental cost of the Pudong growth.)
bar rouge.jpg
Back to the bar. Ever so often, the bartender would light the bar afire, and do some juggling with bottles (see photo here; sorry, view of fire is obscured by people, but juggler is the guy in distance, second to left). Won't bore you with the details, but the night went on, and we basically circulated through throngs of business people -- mostly single -- from all walks of the Shanghai business life, from Russian glamour models, Dutch packaging traders, Norwegian shipping executives -- and, of course, a melange of local Internet 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
mark hsu.jpg
Mark Hsu
At 3am, I found myself chatting with an ambitious young Chinese woman -- in her 20s -- who is setting up the Shanghai office of an outfit linked to the Nederlander Group, a theatre property group out of New York. Over a drink, coincidentally, we fell upon a common link with Mark Hsu, vice president of private equity firm H&Q Pacific. Now, thi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I'd heretofore been trying -- unsuccessfully -- to meet Mark. He is son of Ta-Lin Hsu, one of the earliest venture capitalists to create a pan-Asian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who entered China 12 years ago. Before I left from the U.S., two friends had recommended I look up Mark, a passionate and plugged-in young man of 35. However, despite emails back and forth, we'd missed each other -- he is a busy guy.

Then here I was, being introduced to him at 3am in a bar with next to some Ukrainian and Brazilian models. This wouldn't have happened in Silicon Valley -- namely becaus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hip bar that jams until 5am -- or at least one that I know of, or which VCs frequent. And alas, no Ukrainain or Brazilian models.

A couple of days later, I met up with Mark, at his office at H&Q. Mark is pretty plugged in across Asia: We've mentioned his father, Ta-Lin. But his grandfather, on his mother's side, had been the personal secretary for Chiang Kai-Shek, and his uncle started the first English newspaper in Taiwan in the 1960s.

Mark also has a good basis with which to compare Shanghai and other major business areas such as Silicon Valley or New York. He's been in Shanghai for nine months, having previously worked in the H&Q office in SF for four years (though taking most of last year to work full-time for the Kerry presidential campaign), and before that, New York for five years.

And here's what Hsu says about Shanghai: "I can't imagine being in any other city of the world, from a business, social or cultural angle." New York, he says, has become "pretty stable." It still has energy, but is no longer as dynamic as Shanghai. Everyone in New York he knows works for a big investment bank, a multinational, an accounting or law firm. Here, in Shanghai, everything's changing. People circulate, move in and out of new ventures, and all economic fundamentals are growing -- despite temporary "bubbles" here and there in real estate or technology. Shanghai, he said, "brings New York to Silicon Valley in the best way." It has New York's cosmopolitan offerings, but blends that with the entrepreneurialism of Silicon Valley. As for investment potential, the major story in the world is China, "and within China, it's Shanghai," he says.

He points out two major downsides to Shanghai: the relative lack of nature, and a troubled healthcare system. These are not be underestimated.

Sorry to meander here, but it worth noting that Hsu has been politically active (Kerry campaign, etc) because he says he fears the Asian-American community, having attained relative prosperity, has become too politically complacent. Moreover, they need to participate in a dialogu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hina is emerging as the primary threat to U.S. world hegemony, bringing clouds to U.S.-Chinese relations. A growing trade deficit, conflicts over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military-foreign relations (i.e., Taiwan or North Korea) are all sore spots. "We're going to see China flex its muscles," Hsu says.

He and his firm are participants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and the Pacific 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That same evening, Hsu was headed off for more socializing, this time to celebrate a twin city event (SF-Shanghai) where SF mayor Gavin Newsom and U.S. Senator Diane Feinstein (D-Calif) were visiting the Bund.

China now makes up about 50 to 60 percent of his firm's activity, Hsu said. But like most firms active in China for a while, H&Q has moved up-market. It has raised more and more money to invest, so it needs to find bigger deals to put the money to work. It isn't doing much seed funding, but invests into later-stage companies -- those mature enough to soak up millions of H&Q's dollars.

H&Q owns much of China's Starbucks chain, including the one across from the Great Wall. It has invested in real estate in Shanghai (for example Shanghai Links, the golf course designed by Jack Niklaus), biotech,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and branded consumer/media companies. With China's expanding middle-class, and rapid process of deregulation, a lot of these sectors are white hot.

This focus on later-stage deals means, however, a lack of sufficient seed funding, according to people here -- which we'll try to explore in a later post.

That, despite the flood of capital coming in from other sources, namely classic US buyout firms, domestic state-run firms, European firms, hedge funds,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ll of this money means entrepreneurs have the advantage. They can negotiate high valuations, forcing investors to pay big-time in order to play. "There are not a lot of other places in the world to put money in right now," Hsu says of China. "The downside is the valuations. Lots of money chasing late-stage deals."

So Hsu says he's going after the large number of mid-sized companies, many of them family owned or state-affiliated. Many of them are profitable. Notably, though, Hsu says he doesn't like to invest in Chinese companies run by Chinese entrepreneurs with no outside managerial help. He calls these "Chinese Chinese" deals. For anyone questioning this caution, read the unending number of fiascos documented by Clissold and Studwell (referenced below) involving foreigners losing their shirts on China investments -- despite hundreds of years of trying.

Of course, all that is changing now that China has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is reforming it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laws -- grist, perhaps, for a later post. Suffice to say that dozens of U.S. venture firms have shown up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o exploit what appears to be -- finally -- the China investment dream. If you come here, you will see why.

*The following books are helpful for background on the folly of foreigner invest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mid 1990s, where most lost millions of dollars. They also both contain brief summaries of Pudong's amazing growth.

-- Mr. China, by Tim Clissold. (HarperCollins 2005)
-- The China Dream, by Joe Studwell (First Grove Press, 2003)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10 18:26
ZT:经典冷笑话


送交者: 可笑不可笑 2005年11月28日00:07:25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经典冷笑话


狮子和熊分别在树旁大便。

一个月后,

狮子发现自己大便旁的树比熊的那棵长得粗壮,

随后狮子说了句饱含沧桑的哲理——











便

啊!
作者: woiyezi    时间: 05-12-12 13:34
The same problem occured twice!
You should put this joke into other topic.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12 14:38
Dear woiyezi: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i will try my best to avoid this, thanks!!!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14 19:42
曹操的笑话


送交者: 蒙面小羊 2005年12月14日01:23:53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才发现机上只剩下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这时只见诸葛亮摇摇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样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来的,就跳伞,答不上来的只好自己跳下去了”。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诸葛亮再摇了摇羽毛扇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一想简单,回答“一个”于是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天上有几个月亮”孙权回答“一个”也拿了个伞包下去了。最后轮到曹操,诸葛亮问“天上有几个星星”曹操一怔,懵了得回答不上来 只好自己跳下去了/ 没想到竟然跳在了海里 捡回一条命。曹操暗自庆幸


第二次又四个人坐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四人一商量,得,还是老办法吧。诸葛亮又摇起羽毛扇问刘备“当年周武王战败绉王的那场战役是?”刘备一想简单,回答“牧野之战”诸葛亮点点头,于是刘备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那场战役死了多少人”孙权想了想说“大概有三四万”诸葛点点头,孙权拿了个伞包也下去了,曹操不禁偷笑想“诸葛亮呀诸葛亮呀,本人可是贯古通今,尤其是军事,这次你可是栽了呵呵” 只见诸葛亮问“他们都叫什么”曹操一听差点没晕过去,只好自己跳下去了,/ 没想到竟然又跳在了海里 捡回一条命。曹操暗自笑“md,老子命大,看你诸葛老头能把我怎么办?!”

第三次同样四个人坐飞机,飞机又遇到紧急情况,曹操一想,诸葛老头又要整我,干脆我自己跳下去算了,免受侮辱。于是一横心,跳了下去,在空中高速下降中。只听得上面诸葛亮的笑声传来“曹操啊曹操,妄你聪明一世,哈哈,今天飞机上有四个降落伞!

曹操“啊――”的一声晕了过去
作者: 谷子    时间: 05-12-14 23:20
: Dear Song,thank U very much to bring us lots of laughter.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15 06:04
haha, Dear 谷子: you are quie welcome!!
作者: 波波    时间: 05-12-15 12:25
I thank Charlie Z. Song too.you  are  so  good!!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18 20:30
日本不买账:艺伎不是美国人误解的娼妇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5年12月17日 03:45 PM  

【万维读者网】由斯皮尔伯格监制、美国著名导演罗伯·马歇尔导演,并由中国演员章子怡、巩俐等人出演的美国好莱坞大片《艺伎回忆录》定于2005年12月9日在全球公映。


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日本艺伎在西方人眼中一直充满神秘感,这也正是《艺伎回忆录》小说及同名电影风靡世界的原因,然而日本人对该片及其原著并不买账。

岩崎峰子挺身引发国际诉讼

1992年,一个叫阿瑟·高顿的美国留学生(获日本史学硕士)对日本艺伎产生浓厚兴趣,决心写一本有关艺伎的书。几经周折,高顿在京都找到在当红时却毅然退出艺伎圈子的岩崎峰子。他在岩崎峰子家住了两周,对她进行全天候采访,录下有关峰子生平的录音资料长达100个小时。5年后,高顿因出版小说《艺伎回忆录》而红极一时,小说《艺伎回忆录》仅英文版就卖出了400万册,很快被译成32种文字出版。

然而,热销欧美的这本书因书中充斥的鄙俗情节而不受日本读者的喜欢,其日文译本销量平平,并遭到日本文化界的坚决抵制和围攻。当好莱坞决定拍摄《艺伎回忆录》时,甚至有日本人在美国报纸上刊登启事,称这是对日本的文化强暴。电影在日本拍摄时遭到反对,只在日本的京都和东京取了少许外景,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加利福尼亚拍摄的。



(<艺伎回忆录>剧照)
曾接受高顿采访的岩崎峰子毅然向美国司法当局提起诉讼,状告高顿以及其出版商——兰登出版集团旗下的普夫出版公司,指控高顿在书中将艺伎与青楼女子混为一谈,为迎合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而对“所有艺伎”进行“侮辱”,是在肆意践踏艺伎的清白。鉴于该书在全球销售收入接近1400万英镑,岩崎峰子以高顿违反与其签署的保密协议为由,要求索赔700万英镑。

高顿小说《艺伎回忆录》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的京都,时代背景从1929年开始延续到二战结束。9岁的农家姑娘新田小百合被贫寒的父母卖身进入艺伎馆学艺,小说的高潮是艺伎馆老板拍卖小百合的童贞,后来,忍辱负重的小百合像岩崎峰子一样终于成为艺伎界的传奇人物。岩崎峰子指控,高顿信口雌黄,声称小说的这段情节完全改编自岩崎峰子的个人经历。岩崎峰子愤愤不平地表示:“我们圈子里绝对没有牺牲色相的事儿,艺伎馆可不是出卖肉体的藏污纳垢之处。”为此,她要求高顿公开道歉,并责成他再版此书时,将峰子的姓名从书的前言中抹去。

作为20世纪中叶全日本最富盛名的艺伎和小说版《艺伎回忆录》原型人物状告美国当红作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但对岩崎峰子的指控,高顿回敬道:《艺伎回忆录》纯属虚构,“我已对采访素材进行了很大调整,小说不是写她的,只是要呈现一种生活图景。”该书的出版商也持强硬姿态,声称将“竭尽全力捍卫”作者的权益。

在获胜把握不大的情况下,岩崎峰子宣称要亲自写一本真正的艺伎回忆录,“纠正人们对日本艺伎的偏见。”

出版岩崎《艺伎回忆录》及艺伎文化书

2001年7月,日本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讲谈社隆重推出了岩崎峰子撰写的回忆录,初版发行后反响很大,2002年9月再版,到2005年6月,已经增印了10多次,连续热销日本,据日本亚马逊网上书店介绍,仅经该网站发行,其英文版就售出16万多部,日文版达25多万部。目前该书已在17个国家翻译出版,畅销欧美。

对艺伎世界,岩崎峰子最有发言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是京都最富有、最著名的艺伎。当年,包括英国女王、艾丁堡公爵以及查尔斯王子等国际政要都欣赏过她的表演。岩畸峰子生于1949年,5岁起开始接受艺伎的舞蹈与礼仪训练。15岁那年,少女峰子成为见习艺伎,21岁时,峰子获得“襟换”资格,即有资格将和服领子的颜色由红色换成白色,从而正式晋升全职艺伎。8年后,时值巅峰期的峰子退出艺伎生涯,这在当年是轰动日本的大新闻。功成身退后她与艺术家岩崎仁知结婚,如今在京都郊外过着平静的生活,膝下有一双女儿。

岩崎峰子还出版了《祈园的教训》及《祈园的业余教育》等多部著作,成为著名的日本女畅销书作家。

  链接

岩崎纪实版《艺伎回忆录》故事梗概

由本讲谈社出版的岩崎纪实版艺伎回忆录,直译为《艺伎峰子的豆蔻年华》,英文版译名为《艺伎,一种活》,这部文学自传主要描写“我”5岁时被迫进入祈园艺伎馆,经过严格训练,15岁成为舞伎,后晋升为祈园有史以来第64个有正式资格的百里挑一的艺伎,连续6年成为业内收入最多的人,成功的同时,“我”又不得不面对作为女人难以想像的修炼之苦,真实再现了京都祈园街的现实生活。岩崎写这本书是想告诉人们: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女性自立的职业,而不是美国人误解的“娼妇”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1 07:13
对不起,耽误您下蛋了


  某公共汽车终点站上,停靠着一辆待发的汽车。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人。
  这时,坐在车身中门座位上的一位妇女起身向前门售票员处买票。与此同时,中门上来一位女同志,见有空座位就坐下了。那位去买票的妇女返身回来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别人占了,顿时横眉竖目大声道:“下蛋不勤占窝倒挺快。”
  那位坐着的女同志先是一愣,转眼看到她手中拿着的车票,突然象是明白了什么,一边起身让坐,一边道歉:“对不起,耽误您下蛋了。”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1 15:15
海外探亲老人们的叹息:做人,难啊

--------------------------------------------------------------------------------

作者: 佚名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5年12月20日    http://www.creaders.net
  
  现如今,因为儿女而飘洋过海来探亲的老人们越来越多了,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好不好,有什么感受,是人们所关注的。

65岁的吴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在电话里说话的感觉看,她似乎并不是很顺心。并且一再叮嘱我在文章介绍里隐去她的姓名和所来自的城市,可能是不想让儿子一家人看出来。

再过两个月,她就要回国了,她说,对于这里,还是有些留恋的,但却不想再来了。这似乎有些矛盾,她大概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笑容里闪过一丝无奈。

我是一直挺想找个人说说的,因为心里堵得慌,跟家里人也没法说。

当时我来这里,主要是想看看孙子,他是在这里出生的,已经两岁了,可是我还从来没见过,很想他。儿媳妇的父母早在3年前就过来了,现在已经转成了移民身份,孙子一直是他们照顾的,自然跟他们亲近些,这个我也有思想准备的。

儿子的房子是一栋独立house,本来挺宽敞的,可是为了多收租金,他们把房子隔出了很多房间,只留下两间睡房,其余的全租了出去。我当时看了那种情况,心里就一酸,孩子们在这里也不容易啊,谁不喜欢清静呢?以前在国内,有些老姐妹常羡慕地跟我说,你有福啊,有个儿子在国外挣大钱。我总是笑笑,其实除了帮我办探亲交的费用外,儿子从来没寄过钱回家。不过我和他爸爸都也没在意,知道他挣钱辛苦,再说我们也不缺钱。

来之前,本来想我来了,不管怎样也会腾出一间房给我住。可夜里到了家,儿子才吞吞吐吐地说,房客不同意搬,所以没有空房间了,我只能睡在客厅里。我听了真挺难过的,想不到这么多的房间,竟没有我这个做妈的容身之处。不过看看儿子为难的样子,就忍了忍,叹口气没说什么。

当时儿媳妇他们已经睡了,没有出来见面。客厅里已经腾出了一个角,用布帘子隔开,里面放了一张折叠床。那晚,也许再加上倒时差难过吧,躺在小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越想越伤心,忍不住落泪,想想还是住几天就回家吧。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当儿媳妇抱着孙子下楼来,甜甜地叫着妈妈,还教孙子叫奶奶,听着那奶声奶气的“奶奶”,我的伤心也没影了。

我们有一儿一女,原来儿子他们没出国时,我和儿媳妇一直相处得还可以。她比较懂得为人处事,嘴也甜,所以就算有个什么分歧,也能被她的好言好语给化解了,这次也是这样。

儿子、儿媳要上班,两个亲家就主动提出带我出去转转。加拿大的空气真是好,不像我们那个城市环境污染重,感觉这里的人也要文明些,上公交车也有人给我们让座。而且中国人也很多,看着很亲切,没太有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

其实,这里就是再好,我也没想过要常呆,毕竟这里不是咱的家啊,人都说叶落归根,我这么大年纪了更不愿挪窝了。再说老伴还在国内呢,他不喜欢出国。

中国老人适不适合在加拿大生活呢?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实际中,我们也确实听到一些老人说喜欢这里的田园生活。所以这是个很个人化的问题,没有定论。想起有个朋友的母亲回国后,还在电话里不断地问栽的树结果了吗?公园里的草地还是那么绿吗?那种向往的语气也让儿女们动容。

另外一点不解的是,每天晚上吃饭时,两亲家都会抱怨照顾孙子太累,儿子总会一脸歉疚,儿媳也总要有点意味深长地看看我。我知道他俩是在抱怨我不帮忙,可是他们哪里知道,那老两口平时根本不让我碰孙子,连抱抱都难,总是说不要我辛苦,或者说这里照顾小孩有很多规矩我不懂……我在国内日盼夜盼就是能自己带孙子,怎么会不管呢?

我心里很难过,有一次和儿子单独在家,就给他说了。他一个劲地说不可能,说没有理由。我说,可能老两口怕我和孙子太亲近,而疏远了他们。儿子还是说不可能,我这个当妈的倒好像成了造谣的人。

儿子粗心没有办法,那些话也不能和儿媳说,不过想想能和孙子多呆一阵,就什么都能忍了。为了不让儿媳有怨言,我包揽了做饭等大部分的家务。

本来说住半年就回国了,可是亲家家里突然有事,必须赶回去,所以我必须留下来照顾孙子,这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于是儿子他们又帮我续了签证。

终于可以带孙子了,真是别提多高兴了。他一开始还不太接受我,过了几天就熟了就依赖了。然后我就开始教他说简单的汉语,和他做游戏等等。我是做老师的出身,教小孩子也算有点经验,我们祖孙俩每天都玩得很开心。虽然我自己又要照顾孙子,又要趁他睡觉的时候,急火火地洗菜做饭,以致每天晚上腰酸背疼,大半夜也睡不着,不过心里是甜的。

另外,由于我们住的附近中国人比较多,有几户人家也都有老人。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很快就和他们熟络了。平时闲暇时,我们5、6个人就凑在一起说说话,看看国语电视剧什么的。不过,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住在客厅里,不想让别人说儿子的不是,所以一般我都去他们家聚。

自己带孙子以后,我们的共同话题更多了,大家就经常一块带孙子出去玩,几个小孩子凑在一起也很开心。可是,儿媳有意见了。有一次她很郑重地对我说,妈,就辛苦你几个月带小孩,还是不要总和他们一起出去的好,人多一说话容易分心。我知道她以为我只是光顾着自己玩了,就跟她说,小孩子喜欢热闹,喜欢有小伙伴,这样对培养他的乐观性格也有好处。儿媳撇撇嘴说,那些老太太能调教出什么好性格来,这是幼教老师的事,等宝宝够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后,自然就有人专门培养了。我也听出话外音来了:不要操心太多,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

对于很多移民来说,接父母过来生活最大的顾虑就是,老人在这里会因为没有朋友而烦闷。也经常从一些华人网站上看到一些帖子,是专门为父母寻找朋友的。在异国他乡,年轻人还可以有很多寄托,很多娱乐,而对老人们来说,也许能有个人聊聊天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而且,我知道儿媳本来就不喜欢我多认识朋友,以前她就常话里带话地说,妈,你可真是来这里度假的啊,到哪里都不耽误玩。不过,当时儿子倒说了句公道话,老人在这里就是很闷的,咱妈能认识几个朋友是好事啊。

不过,从那次郑重谈话以后,我和那几个老伙伴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其实我们老年人对朋友是很实在的,最近他们听说我两个月后就回去了,就开始轮流请我出去喝早茶,还总在留意问我喜欢什么,说要送我做礼物。想到要走,我还真舍不得他们。

上个月,两亲家回来了,孙子又不属于我了。有好几次,我听到孙子早晨醒来叫奶奶,但是没人抱他下来见我,孩子就委屈地哭,我心疼啊。

第一次听到时,我马上就往楼上跑,在楼梯口却被亲家公拦住了说,不能让孙子养成跟着我的习惯,否则我回去了,小孩子就更难带了。虽然他也有他的道理,但是这个世界上,有谁允许他们可以这么硬生生地割断我们的祖孙情呢?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很难过。


这个月,有个老朋友要回国了,她就来问我愿不愿意白天帮忙照看一下她的孙女,他们可以出很好的报酬。我当时想,反正白天除了做饭我也没什么事,就当是帮帮老朋友也好,再说,能挣点钱带回去也是一件好事,就答应了。可是回来一说,儿媳的脸色马上就有些不好看了,好在儿子还蛮支持的,我就也没想太多。

但是,我做了这份工以后,儿媳和亲家对饭菜的不满好像就越来越多了,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总之是不合口。我感觉自己这点钱真挣得罪过啊,不过现在想不做也不行了,朋友已经走了,我总得讲点责任吧。所以就只好苦撑着。

另外,以前我出去逛逛的时候,也买些牛奶呀点心什么的带回来,儿媳他们总说买的不对,不是含脂高了就是太甜了。儿子就说,你又没什么钱,不用买东西了。所以以后我也就不再买了。

前几天,无意中却听到儿媳在跟儿子说,你妈现在挣钱了,也还是那么省,家里牛奶没了,面包没了,明明看到了,也舍不得添补一下,什么东西都非得我们买。

我听了真难过啊,以前他们需要钱回家要的时候,我和老伴什么时候犹豫过?我这个当妈是小气的人吗?

在这种时候,我发现自己所能说出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因为面对的是一位人生经历比我丰富得多的长者。沉默中只听得她叹了口气,做人,难啊。(星星生活)
   









DON'T GET CAUGHT BY THE COLD OR FLU BUG
AS THE COLD AND FLU SEASON APPROACHES, TAKE MEASURES TO HELP KEEP YOURSELF HEALTHY - DRINK FLORIDA ORANGE JUICE! IT BOOSTS THE IMMUNE SYSTEM AND PROMOTES OVERALL HEALTH.

www.floridajuice.com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5 09:27
发表于: 12/24/2005 12:48 发表主题: 等候   

--------------------------------------------------------------------------------

读ARIEL贴的戴望舒诗而作

是寥寂日子里静静的等候
是如春风一样不变的温柔
我多想把手放在你的肩头
对你诉说我想念你的时候

是如梦夜晚我欲放的歌喉
是飘扬歌声点亮你的小楼
我多想把吻印在你的眉头
用火样热情驱散你的忧愁

是梦里千百次我和你牵手
是路上为你抵挡风急雨骤
我多想把爱注入你的心头
与你共度未来的无数春秋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5 23:06
世上最感人的故事(真得很不错,让你的心灵在感动一次吧)

当这栋五层的楼房倒塌时,霜正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加班,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

他俩是一对新婚数月的小夫妻,恩爱非常。石比霜大八岁,从三年前认识起便对霜如珠似宝地宠爱着。由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几经努力仍无法调动到一个城市。直到半年前,石才辞去了工作,只身到霜所在的城市。

霜有一份报表必须在明天上交,但因为搞错了一个数据,使得总数一直对不上。不得不在晚上继续加班,到了10点半却还没找出问题出在哪,于是打了个电话向丈夫诉苦娇。于是石带了夜宵来陪她的妻子,并和她一起查对着文件中的数据。见丈夫走进办公室里,霜满肚的烦乱立刻烟消云散。石,一直是她的支柱,在外人看来,她是位很能干的女孩子,但在石前面,她永远是个小女人。看着丈夫的英俊的脸庞,心情就象窗外的星空一般,灿烂无比。石怜爱的摸着她的头发,命令着说:“乖,去吃东西。我来查。”于是霜乖乖的端着夜宵坐到石的对面,一边吃着一边满含柔情地盯着他,他的脸,他的一切,是她永远都看不厌的。她相信,只要丈夫出马,这世上便没什么办不到的事。果然,不到一刻钟,石便找出了那个错误,正微笑着想调侃他的妻子几句。而就在此时,这栋早在一年前便说要拆而勉强使用至今的办公楼,似乎在此时再也承受不起负荷,竟毫无征兆的轰然一声倒塌了。


几秒钟之内,两人便被埋在了废墟之中。不知过了多久,当霜从昏迷中醒来时,眼前一片漆黑,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身上压着一条空心水泥板,但运气不错,这条水泥板的另一端却被另一条水泥板支撑着,只是压在她的身上令她无法动弹,却不会令她受伤。刚才的昏迷是因为有东西砸在了她的头上,另外腿部不知道是被什么砸到,骨头似乎断了,并好象在流血,但因为板压着,她摸不到自己的小腿。肩背处也有痛感,一摸也在流血。

“石!石!你在哪?”霜猛然想起了她的丈夫,叫着。没有反应,她怕极了,嘤嘤哭泣起来。“霜,我在这……你怎……怎么样?有……有没有……受伤?”石微弱的声音从她边上传了过来。她记起来了,在倒塌的一瞬间,石是扑过来一下压在她的身上的,但现在怎么会分开,她已经想不起来了。

"老公!你……你怎么样?!”霜听着丈夫的声音大异平时,惊恐地叫着。

“我没事。只是被压着动不了。”石忽然平静一如平时,说着:“宝贝,别怕,我在这,你别怕!”霜感觉石的手伸过来碰到了她的臂,急忙用手紧紧地抓着。石握着霜的手,有些颤抖,但有力,令她的恐惧顿时减轻了许多。

“我的小腿好象在流血……”霜继续说着:“一条石板压在我的大腿上。老公,我们是不是要死在这了?”

“怎么会呢?一会儿就会有人来救我们了。”石紧了紧握着妻子的手:“用我的领带绑住你流血的腿,够不着小腿就绑大腿,越紧越好。”说完抽回手,将领带递了过来。

霜照丈夫的话,把流血的腿给绑住,但由于力气不够,并不能有效的止住血流。如果没人来救他们的话,岂不是流血都会流死了吗?霜恐惧的想着。再伸过手紧紧的拉着石的手,只有这样,她才能不那么害怕。她突然觉得丈夫的手在抖,难道石也在害怕吗?这时,不知道从哪传来一声老鼠的叫声,霜尖叫了一声。她生平最怕的就是老鼠,现在这情形,老鼠就算爬到她头上,都无力抗拒。

唉,死就死吧。反正你跟我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霜想起了三年前和石认识的情景,那是她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期,在石所在的城市的一个公司里工作。有一日,两人在一部电梯里偶遇,石的脸上充满着惊艳的神色,霜仿佛视而不见。只有两种男人能引起她的关注,一种是聪明的,另一种是英俊的。

而在电梯里呆望着她的男人,霜在他英俊的面庞里明显地看出了智慧。似乎很玄妙,但后来的了解也证明了她看人的眼光,石无疑是一位极其聪明的男人。但只有对着她时,才会显出些傻样来。霜想着想着,几乎快要笑出声来。

有一次,霜的肚子痛极,倒在床上脸色煞白。石坐在她的床边,心痛使得他的脸色比她还白。他脱去外衣,躺在她的身侧,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一丝一丝的温暖从他的身体传至她的体内,她沉醉在他的怀抱中,竟忘了那本是难以忍受的痛楚。爱情的力量,有谁能解释的清楚呵。

两人静默着,都知道除了等待之外,他们毫无办法。霜感受着丈夫的手,继续想着以前的往事。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她追的他。那次邂逅后,她便终生不悔,而石却一直以为是他在苦追她,这傻子哦,我不给你制造机会你怎么追啊,霜微微的笑着想。两人在不同的城市,彼此的父母也都不是很赞成,但他们心里都知道,这一生只会爱对方。这种爱,只有当事人才会明白。在漆黑一团不闻一点声响的废墟里,霜却沉浸在回忆中,柔情似水地轻声对丈夫说:“石……我爱你!”石紧了紧握着妻子的手作为回答。霜继续回想着以往的点点滴滴。石每隔几分钟便会跟她说话,使她不感害怕。但是,她想睡了,感到很困倦。

“石,我累了,我睡一会儿……”霜低低的说。

"不能睡!!”石大声的喝道。反应如此强烈令霜吃了一惊。石紧紧的握着霜的手,说:“听我说,你要控制自己,千万不能睡!你在流血,困倦不是因为疲累,而是因为失血,如果睡了,就不会再醒!知道吗,千万不要睡。跟我说话。”

霜想控制睡意,但那种强烈的困倦,却似乎抵挡不了,真想就此沉沉睡去。石不断跟她说着话,说起以往的点点滴滴,真想睡,真想让石闭嘴,但她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使不上来。她迷迷糊糊的听着,一直处在半昏半醒之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那外面有一声沉闷的敲击声,终于有人来救他们了!她兴奋地握紧丈夫的手,叫道:

“你听,有人来了!有人来了!!”石的手却松开了,传入她耳边的是一声似叹息似呻吟的声音。她也终于昏迷了过去。

这栋楼倒塌是在深夜,没有人想到会有人在里面。直到早上,城建处才有人来勘察,才听到附近的人说昨晚似乎看到有间办公室一直亮着灯,但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查询了在这楼里的单位的人员后,确定了霜在楼房倒塌时在里面。于是通知了110,医院急救中心和建筑队,组织人员抢救,并有相关领导迅速到场指挥。

抢救是顺利的,当挖开一块一块的水泥板,撬开一根又一根的钢筋后,施救人员首先发现了石。当抬他上来时,石的神智还是清醒的,他拒绝现场医护人员的救治,并不肯上救护车,躺在废墟边的担架里,嘴里不断喃喃的说着:“救她……救她……”在场的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当看到石时,已经知道无救了,也不勉强将其抬上救护车,因为可能稍一移动便是致命的。只示意护士给他输血,但针管插入后血已输不进去了。他的嘴边不断溢着血,这是内脏受了严重外伤的反映,估计是肋骨断裂后插入。一只手已经断了,断裂处血已停流,两条腿的骨头也全是粉碎性骨折。致命的是,从他的脸色中看出,血几乎已经流尽了。令这位医生奇怪的是,按这种伤势是不可能坚持到现在的。

石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施救人员的举动,很快昏迷中的霜也被救了出来,石转向了医生,眼光里竟流露出乞怜的神情,嘴里已经说不出话来。医生现在有点明白为何他能坚持到现在了,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眼光,迅速走到霜的身边给她作了一些检查和必要的治理,然后让救护人员将她抬上救护车,回到石的身边,蹲下身来看着他急切的眼光说:“你放心,她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严重的内伤,失血有点严重,但没关系,救护车上就有输血设备。”

当听到医生的话时,石刹那间似乎绷紧了的眩一下放松了,便委顿了下去,眼光追随着抬着霜的担架。医生不忍的看着,转头叫抬担架的人给先抬过来,将霜平放在石的边上。在场的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了这里,偌大的一块地方,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音。石用着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依恋地看着霜,看着他深爱着的妻。那眼光流露出疼爱,流露出万般的不舍,深深的看着,仿佛要将她的影象永远映在眼里。他竭尽力想将那只没断的手抬起来,但只能使手指微微动了动,医生噙着泪将他的手盖在了她的手上。石张着嘴,似乎在说着什麽。一滴泪,从他的眼里流了出来,而泪却使他的眼睛模糊,他想看她,他想看着她啊!医生懂他的心思,抖着手替他抹去了那滴泪,但他的眼睛大张着,却永远也看不见他的妻子了。他走了

只有看过石的伤势的这位医生知道,为了妻子不感恐惧,为了他深爱的妻子不因失血致死,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硬是抗拒了死神几个小时,他受的伤,是要忍受几个小时生不如死的痛楚啊。上了年纪的医生也再控制不住,为这位素不相识的人老泪长流。边上的几个小护士,早已失声痛哭。

直到霜的伤势全部复原后,她的父母和哥哥才将石的死讯告诉了她。当明白这是真的时,霜以妻子的身份要来了石的死亡通知和病历。她一字一字的看着,脸上的神色很平静,令她的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她哥哥说,:“听在场的人说,妹夫在走之前,曾经跟你说过什么,但只有那位老医生听到了。”她一言不发,独自出了病房,她的母亲在她身后跟着她,见她径直走进了那位老医生的办公室,坐在他的对面。

老医生见是她,微笑地说:“你的伤好了?还该注意休息,不该到处乱跑的。”

“我丈夫跟我说了什么?”她直视着医生,语气大异平时,连起码的礼貌也不顾了。

她此刻只想知道石跟她说了什么,不想寒喧,不想说废话。

老医生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但瞬间便理解了她。尽量的和缓的说:“他那时已说不出话了,口腔里的水份已不足,所以我只能看到他的口型。”霜也不继续问,只是仍旧盯视着他。医生叹口气,似乎回到了当时,神情也变的很悲戚,说:“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当时他看着你,说的是:‘我爱你’,然后就……”

霜沉默着,脸色变的雪一般白。医生正想着怎么安慰她时,只见她一张口,竟喷出了一口鲜血。


半年多过去了,霜的父母将她接回了家住。在这半年,她没有跟人说过一句话,也仿佛所有人都不认识。给她水,她就喝,给她饭,她就吃。其余时间便坐在自己房间发呆,或对着挂在家中的石的遗像喃喃的说着话。

看着自己的女儿成了这副样子,霜的父母在半年里似乎一下老了十岁。所有医生对霜的病症都摇头,也去看过心理医生,但不管医生跟她说什么话,她都是完全没听到的样子。

就这样又快过了半年,霜的哥哥的小女儿来外婆家吃饭。六岁的孩子看着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姑姑,拉着她的手也没反应,不禁急了:“姑姑,姑姑!你以前说要带我去公园玩的,你骗人!”外婆外公拼命的打眼色,但那孩子哪去理会,继续嚷道:“还有姑父,他也答应过我的,哼,全说话不算话!”听到“姑父”两字,霜浑身一震,在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敢提石,这是她快一年第一次听到有人提到他。竟也拉着小侄女的手说:“姑父答应过你的?好,我马上带你去。”霜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她跟人说话,不由激动的哭了起来。霜的父亲马上想到女儿的病情可能有转机了,竭力压抑着颤抖的语气,平静的说:“那好,霜,你就带她去吧。”

在公园,小侄女牵着姑姑的手,张大眼睛问道:“姑姑,姑父呢?爸爸说他去了很远的地方,但我又听见他跟妈妈说下星期是姑父的周年,要去祭他。姑父是死了吗?”

“姑父死了?嗯,是吧。”霜若有所思。

小侄女来后的几天,霜明显恢复了许多。跟父母不断的说着话,但他们都回避着石这个话题。到了石的周年这一天,中午母亲去叫霜吃饭时,却发现霜不在家里。正狐疑时,儿子的电话来了,霜在石的墓前。

当父母赶到时,只见霜靠坐在墓碑前,穿着结婚那天穿的礼服,眼睛闭着但嘴边却带着微笑。她的哥哥和嫂子站在她的前面,眼睛都已哭的红肿,霜的母亲一下便晕了过去,父亲浑身颤抖着走近,看到幕碑上霜用血写下了几句话:

如果在天堂遇见你,你还记不记得我是谁?

如果在天堂遇见你,你是否还像过去?

  我必须坚强,但我做不到,我不属于这儿,我只属于你。

  如果在天堂遇见你,你会不会紧握我的手?

  如果在天堂遇见你,你会不会帮助我坚强?

  我要寻找从黑夜到白昼的路,因为我知道我要找到你。

  请带我走吧,我相信天堂里定会有安宁。




1.33美分:美国--中国优质电话卡,质优价廉,无任何隐含费用  

精彩电视剧,热门电影,流行音乐,实用生活指南,尽在易尚购物网!  

各地香烟--您挑选。鲜花,蛋糕,巧克力--远方问候。清晰电话卡--1.7分。最低价格--HomeRain.com  

新东方3980快译通- 独家授权使用新东方核心教材, 超强辞库, MP3式储存及播放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 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
所有跟贴:


阿拉听说过一个真的,在唐山大地震中 - 56式 12/22/05 (1)
愿闻其详 /无内容 - squaren 12/22/05 (0)
阿拉喜欢看喜剧,大团圆结尾 - Avivi 12/22/05 (3)
你哭了没? /无内容 - squaren 12/22/05 (2)
你也一起555555吧,就阿拉一个人555555很没面子 /无内容 - Avivi 12/22/05 (1)
好吧,那俺5一下好了 - squaren 12/22/05 (0)
作者: Kathy    时间: 05-12-26 13:28
A tearful story...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6 18:48
my tears seems more...
作者: zhongshi    时间: 05-12-26 2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6 21:16
surely, go right head, please!!!
i am glad to be any help!!!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7 14:45
Dear zhongshi416:
same to you!!!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problem, just take me for example, i got a BIG PROBLEM....sleep!!!!
it's 1:30am now, i can't sleep!!!!!!!!!!!!!!!! i have to work today!!!!!!!!!!!!!!!!!
and i lost my glasses!!!!!!!!!!!!!!!!WHERE????I DON' KNOW!!!! I DON'T REMEMBER!!!!!!!!!!!
sighhhhhhhhhhhhhhhhh......................................................................................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7 14:45
TMD!!!!!!!!!!!!!!!!!!!!!!!!!!!!!!!!!!!!!!!!!!!!!!!!!!!!!!!!!!!!!!!!!!!!!!!!!!!!!!!!!!!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28 19:46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感受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5年12月23日 05:03 PM  

【万维读者网】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感受--访前CCTV英语频道外籍专家琼·玛尔提丝 (按:琼·玛尔提丝 Joan Maltese 女士2002年至2003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为英语九频道工作了一年半时间。
在隒CCTV的工作合同期满之前,她记录、撰写了自己在那里工作的经历和感受。返回美国后不久,原文(英文)在美国Newsmax新闻网发表。据玛尔提丝本人介绍,文章发表后引起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关注和有关负责人的暴怒。介绍玛尔提丝女士到那里工作的人也受到了严厉指责。本采访是此一前提下做的。本采访有所删节。采访中提及的玛尔提丝的那篇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登陆Newsmax.com网站查找阅读。)

北明(以下简称 “明”):您知道吗?你对自己在CCTV工作经历的描述和对在那里所见所闻的评价,听上去像是一个职业记者,一个媒体专业人士。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您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训练和教育,但是您在做那些您刚才所提及的有关新闻职业知识的调查与学习前,就?一种非正常的新闻作业环境感到不舒服,是吗?

琼.玛尔提丝(以下简称“琼”):是的。我一直就知道我们基本上……我们没有遵守新闻记者的真正的,真正的使命。我总是知道这一点,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因为……

明:您自然而然就知道这一点?

琼:啊,是的。因为那里有新闻检查员,就坐在我们的新闻部办公室,是政府的新闻检察员。而且有时候我们写的最初的新闻稿件被改了。我完全知道。

明:您完全知道。不过您注意到吗?如果是中国人,甚至是中国新闻学院受过专业教育的中国人,他们在那种情况下也许根本不会感到有什麽地方不对头。

琼:啊,也许是的。我想是的。事实上他们觉得做政府让他们做的事,不报导真相而试图让中国看起来不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明:所以您的感受跟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有根本的不同。

琼:是的。

明:您知道原因吗?

琼:啊,当然,你知道,我已经习惯于阅读西方媒体的新闻报导,我对这些媒体有一定的期待。我的意思是说,我的期待是,媒体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它不能站在某个立场,专门对政府作出回应。不仅不对政府作出回应,而且与政府是竞争关系,矛盾的关系。不光是站在政府一边,做政府让它们做的事情。所以,我对媒体的期待当然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他们成长期间,甚至当他们在语言学校里的时候,就被告知不能相信外国人,不要相信外国媒体,外国媒体在中国问题上撒谎。所以他们在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认为中国政府才讲真话,外国媒体不能信任,外国人也不能信任。

明:当您了解了这种情况时,您什麽感受?

琼:你知道,因?中国有12亿人。我全部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某一天某些真相之光显露。我的工作可以改变一点这样的现实。那是我写出我的经历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工作是为这样一个……我是说我工作了18个月,真正是为这个宣传机器工作。这是一个不名誉的机器。就是这是原因,我决定我应该讲出真相。是的。我持续地希望,中国人对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不高尚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有怀疑性,对政府所告诉他们的话有越来越有多的质疑。

明:您知道有一些中国媒体专家,包括美国大学的或者媒体的专家,批评美国媒体。

琼:是的,是的。

明:他们说,美国的媒体在撒谎方面跟中国的一样:你们也不说真话,不报导真实的消息。但是这些人当中的美国专家并不真的了解中国媒体的表现。在您的经验当中,比较两方面的媒体,在报导真实方面,您有什麽评价?

琼:在这方面,自动地,当然所有的媒体机构都有人支援,都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观点。但事实是,至少在西方媒体中有很多声音、很多见解、很多计划。你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故事,从而自己找到真实的资讯。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情况下,您可以自己去到私家资讯中心来源去找到资讯,找到,啊……政府在网上发布的政策、政策的声明,你不必要等到媒体把政府说了什麽这类资讯转达给你。你可以自己去找。而且,你有要求媒体报导真实情况的完全自由。你可以面对媒体,对他指出:你撒谎。诸如此类。在中国你就不能这麽做。因为媒体是,基本上是政府的代理。如果你到中国媒体去指称他们:你撒谎,你为政府歌功颂德,你立刻就有麻烦。另外就是,那里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声音。中国只有一个官方的声音。你得不到多重的观点,你的不到不同的多样的观点,那只有一个观点。所以中国人没有机会了解别人人怎麽说,别的可能的访谈是什麽样的故事。

明:比较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事实上政府开办、媒体管理---您认为是否有可能,有任何办法,美国政府可以那样控制媒体?因?我们知道,美国政府经常遭受媒体的攻击。

琼:我觉得美国政府唯一可以控制媒体的办法是,不告诉媒体有关他们的消息。我觉得那是他们可以控制媒体的最好的办法。虽然如此,一些记者会寻找途径,找到那些愿意泄露资讯的人。所以美国政府最有希望的控制媒体的办法就是不让资讯泄露给它们。基本上我不认为政府可以真正地控制新闻。任何时候,比方说,如果美国领导人打电话媒体组织,给一个报导施加压力说,我不喜欢这个新闻报导。立刻,这事本身就会被报导出来。我是说,如果有人给CNN说:停止报导这个事情。 CNN就会报导说,咳,今天有打电话给我们要求我们停止这个报导。所以,美国政府没有多少机会控制媒体。我想,一个证明就是事实上,许多美国政府的官员经常抱怨媒体,抱怨它们的报导不真实。你知道,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总是抱怨它们报导不真实,那麽很明显,美国的媒体是不受控制的。

明:我记得美国打阿富汉的时候,布希对CNN播放了当时发现的本拉登的一个讲话不满,认为是替恐怖份子做了宣传。所以布希接受CNN访问时,希望CNN访问他的时间在长一些,以便他表达的清楚些,但是CNN说:不。你的时间到了,就这麽长。

琼:是啊。是啊

明:别说控制媒体了,你连被采访的时间有多长都控制不了。

琼:当然。你能不能想象,胡锦涛如果想要被采访,噢,上帝,CCTV1或者CCTV9必定放下所有它们手中的工作,落实这个采访。而且,在采访播出前,他将看到要播出的所有内容。所以是的是的。我是说,事情不像那样。

明:布希还抱怨说,CNN帮了本来登的忙,帮助他宣传他的恐怖思想,甚至那个讲话是个秘密战斗动员令也说不定,怎麽能够在战争期间,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播放。但是CNN才不管这一套。照播。

琼:对对。是的是的。

明:琼,请告诉我,在您?CCTV9工作的时候,您跟那里工作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念完全不同,工作态度和方式也会表现在您的工作中,这种情况下,您怎麽跟您的同事打交道?

琼:啊,你知道有些事情,对于我对一些事情的观点,我们之间在许多无言的一致的见解,默契。人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必须怎麽做。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应该怎麽做。外国人憎恨的事情,中国人,我想大部分时间里是听天由命,他们就是顺从。有时候,私下里,我们聊起来,我们会提起某某人愚蠢,有时候有的中国记者会感到非常沮丧,但是大部分时间里,由于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这里是生为一种宣传品,因为我们对此有共识,我们对现状没有太多的抱怨。现在,我们确实经常不断会有对政治的争论,比方中国共产党好还是不好,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否正确这类话题的争论,这是一种每天生活中都会发生的争论,但是对于我们实际上做的事情,我是说,虽然我们外国人知道来这里就是为了宣传而写,中国人也知道在这里是为宣传而写,这确是一个接受的事实。这是一个不情愿地接受的事实。

明:如果他们没有发现您的文章,或者如何您没有发您你的文章,您认?您可以或者愿意回到CCTV去工作吗?

琼:啊,我不会回去为CCTV工作。我愿意为一个真正高尚的、积极寻求调查事实真相的媒体工作,而不是去?一个宣传机器工作。我愿意,我愿意回到中国去,我愿意在中国为CNN、或者美联社、或者路透社工作。我愿意味香港的凤凰、或者翡翠电视台工作。但是我不会回去为CCTV工作。因为我觉得我在那里工作了18 个月,我尽可能了解了那里的情况,那里的工作非常没有生气,而且对我来说也没有任何提升的机会。所以我不会回去。

明:您对我的中国听?或者你的在大陆的中国朋友还有什麽要补充的?

琼:有一件事我想说:我的这些谈话不是反对中国或者中国人民。我谈的是一些我希望中国人知道但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我觉得真的很难过,中国人经常需要到外国人那里才能知道他们自己的国家发生了什麽。而且我知道很多有良知的人、善良的人、工作努力的人,希望了解真实的情况,希望改善他们的生活,想要改变他们的国家,愿意成为美国人的朋友。我的文章是为这些人写的。我真诚地希望中国人,尤其是那些?自由而抗争、为了解真实而抗争的中国人,能够了解我的这篇文章的内容,了解这个采访的内容,感到某种鼓舞。能了解到,这里有人在为他们讲真话。而且,愿意就他们国家所发生的事情跟他们沟通情况,分享资讯。

明:谢谢您,琼。 (北明网)


易尚购物网圣诞大优惠,高容量DVD电视剧全面下调6%,每集只要$0.37,全美最低价,欲购买从速  
特价$39 - 汉英、英汉电子词典,真人发音,40本专业词典;语言复读机,五级变速  
天天养生,保健礼品,物超所值,疯狂现金折扣,直销美加,港台,大陆,东南亚  
美国-中国电话卡,1.3美分;加拿大-中国电话卡,1.3美分;质优价廉,音质卓越  
西洋参、羊胎盘、鱼油卵磷脂200多种送礼自用健康佳品,全部特价!由此进入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新东方3980快译通- 独家授权使用新东方核心教材, 超强辞库, MP3式储存及播放


【欢迎到天下论坛】

  相关新闻:
  广东再次大面积停水 松花江江事件将重演?  (2005-12-23 16:24:45)
  农妇遇车祸血流满地 民政局长见死不救扬长去  (2005-12-23 15:57:46)
  明年起中国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  (2005-12-23 14:24:22)
  美国男子在合肥狂殴卖淫女 被驱逐出境  (2005-12-23 11:55:31)
  “捐肾”要价10万?中国规定:器官不得买卖  (2005-12-22 22:46:53)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5-12-31 22:42
by unknown author from Harvard/or MIT

诗我是在弯曲的岁月里无声的歌唱,是生命航程中记忆的锚点。
我把锚落在这里, 却希望歌声如涟漪般的电波触及你的心岸。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1-2 16:22
The Very First Day of 2006 neubc 今天 00:14
是在朋友,游戏,和酒中度过的,还大白天的睡了一个长觉。

思想上在外面长跑,在冰上飞驰,在雪山速降,
如果可以略过长时间在雪地上开车的劳顿,那都是些怎样纯粹的愉快。

可现实却是身体在家里长毛,要说大概也是一种修行。
没亲自颓废过,要怎么知道自我激励。

新的一年,
要完成的事情很多,要一件一件的做起;
想期待的美好无数,要一样一样的体验。

不如就从复习樱桃小丸子开始好了,
不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人生,却是某种意义上完美的人呢。^^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1-5 14:57
发表于: 01/04/2006 22:53 发表主题: 朋友别哭 (ZT)   

--------------------------------------------------------------------------------

朋友别哭

吕方 - 华纳我爱经典系列

曲:林慕德词:李敏

有没有一扇窗
能让你不绝望
看一看花花世界
原来象梦一场
有人哭
有人笑
有人输
有人老
到结局还不是一样
有没有一种爱
能让你不受伤
这些年堆积多少
对你的知心话
什么酒醒不了
什么痛忘不掉
向前走
就不可能回头望
朋友别哭
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
要相信自己的路
红尘中
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
你的苦
我也有感触
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
我陪你就不孤独
人海中
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这份情
请你不要不在乎

返回页首      


thinkhard



注册时间: 2005-10-09
帖子: 569
所在地: Natick, ma
发表于: 01/04/2006 23:14 发表主题:     

--------------------------------------------------------------------------------

这是我唯一听过的吕方的歌
_________________
公交车上,站着的孕妇对坐着的陌生男子说道:你不知道我怀孕了吗?只见男子紧张的说:可孩子不是我的啊?!
作者: Kathy    时间: 06-1-5 21:34
我听过这首歌,很好听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1-5 22:19
标题: good!
我愿意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从高高的山顶俯视美丽的山野
如果不能成为雄伟的山峰
我愿意做山上的一棵小树
和兄弟姐妹一起为它披上绿衣

我愿意是湛蓝无际的大海
用博大的胸怀拥抱美丽的海湾
如果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
我愿意是波涛中的一朵浪花
为海边的游客献上瞬间的美丽

我愿意是山溪里的潺潺流水
在流淌的路上奏出欢快的音符
如果不能成为清澈的流水
我愿意是山道旁的一滴露珠
为白色的小花奉献纯美的甘甜

我愿意是荒凉沙漠里的雨水
为顽强的生命送上深切的祝福
如果不能成为荒漠里的雨水
我愿做戈壁上空的一朵流云
为苦难的生命献上夏日的浓荫

我愿意是爱人你栖身的大厦
为你挡去前行路上的风风雨雨
如果我不能成为一幢大厦
我愿意用我身体和全部的心智
为你在大树上建一只温暖的小巢
只要你是我身边永远的小小鸟!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1-11 16:47
夜不能寐论男人!

  现今中国社会的审美标准深受娱乐圈的影响,而这种审美标准带着病态的症状——男人越来越不像男人,女人越来越不像女人。女性男人化如果还勉强可以看作女性解放的表现,男人女性化则让人深恶痛绝,在中国娱乐圈中男人们身上,我们太少看到阳刚之气。

幸好,世界娱乐业给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柔情泛滥的海洋,到底还可以感觉到急风劲吹。

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男人最像男人,一个是日耳曼民族,一个是高丽民族,他们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传统的矢志不移,以及坚持到底的毅力与决心,让人敬佩又让人可怕。德国人在世界大战中的残暴,让人闻到狮子撕扯羚羊的血腥味道;韩国人对日本卑劣行径的断指抗议,让人听到他们血管中热血澎湃的激烈。抹去残暴与血腥的非正义因素,男人的刚强赫然在目。

《哭泣的拳头》这部韩国影片,悲情苦涩,却没有自怨自艾地无病呻吟,从始至终散发着刚强的味道。这味道,飘扬在两个拳手的汗水与泪水与血之中。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影片中的两个男人,叙述的是同一个男人的故事,只不过,这同一个男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39岁的江太植代表男人的中年阶段,19岁的柳尚元代表男人的青年阶段。前者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希望寻求证明自身价值的一击,后者在对社会的叛逆抵抗中寻找证明自我地位的一击。两个男人,在生活中承受的都是苦难,拳击,是他们惟一对抗苦难的手段。

影片从一开头似乎就定下悲苦的基调,曾经在国内被英雄般崇拜过的拳击手江太植,为生计所迫,竟流落街头,成为供人发泄情绪的玩物。而梳着满头小辫的柳尚元,也在警察的追捕中陷入泥淖。两个主人公就这样出场了,带着中年人的无奈与青年人的叛逆,并且随着情节的推动,中年人更加无奈,在无奈中妥协;青年人更加叛逆,叛逆中带着暴力与血腥。影片采用分别叙述的方式,双线条前进,中年人继续他的苦恼——生计的压力,妻子的背叛,儿子心中地位的沦陷,朋友的欺骗……青年人继续他的叛逆——咬侮辱他的人的耳朵,用牙刷在胸口划出血痕,疯狂的练习拳击……

由青年走向中年,是人生的必然阶段,这也注定中年的江太植与青年的柳尚元要进行一次相逢。然而这相逢如此苦涩,竟要以否定一方来完成最后的选择;这选择是如此之痛,以致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那么,就用拳头说话吧。

中年的江太植和青年的柳尚元终于站在了拳击台上,一个男人的两个阶段见面了,他们似乎拥有不同的努力方向,中年的男人为妻子与儿子,青年的男人为向死去的父亲证明。原来,他们都是为了亲情。但社会是残酷的,不因你的心灵高尚而减轻你的苦痛,不因两个男人的舍己为人而给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拳已出手,就要见血,就要见胜负。

影片最后10分钟,设在了拳击台上,镜头不停地在两个男人身上切换,增加了影片语言的叙述速度。汗水不停挥洒,眼神由凶残变得迷离,血从眼眶涌出,出拳速度越来越慢……这短暂又漫长的10分钟,由血脉贲张到敛气宁神,由激情澎湃到哑口惊诧。一个人的中年败在一个人的青年之下,这或许是不可逆转不需怀疑的自然法则,但亲眼目睹,仍免不了慨喟伤感,失落的感觉轻易涌上心头,揪得人心胸隐隐作疼。作为青年男人的我,从影片中看到了即将走向我的中年阶段的残酷性。衰老,似乎并不是最伤痛的,等待衰老,才是最伤痛的。

尽管《哭泣的拳头》带给我的失落远远大于享受,但我依然要向它稽首敬礼,感谢它在中国影片中男人一片柔弱之气的时候,提供了诠释男人意义的更好的注解——刚强。
本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showthread.php?t=301582
男性发言:男人说男人!。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1-20 05:43
好莱坞仍是男性天下:女性难立足 记者: 希拉德
华盛顿
Jan 19, 2006
  


2005年奥斯卡大奖提名即将举行。奥斯卡大奖的全名是“美国电影学会大奖”,在这项电影界举世闻名的奖项评选历史中,只有三位女性得到最佳导演奖项的提名。对于在好莱坞工作的女性来说,这一点并不怎么令人惊讶。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目前在幕后担任导演、剪辑和电影摄影师工作的女性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在电影拍摄的筹划运作方面,好莱坞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男人的天下。

导演玛莎.库利奇即将完成她的最新影片《拜金女郎》的拍摄工作。某种程度上,类似库利奇的情况在好莱坞属于异数,相当少见。一个50多岁的女人,坐在导演的位置上,她在30多年前开始自己电影导演生涯的时候,从事这行并不令她感到鼓舞。

库利奇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告诉我,我不可能成为电影导演,因为我无法胜任。我不认为现在你可以对一位年轻女士这样说。”

*女导演制片人摄影比例持续下降*

但是今天的年轻女性可能会惊异地发现,电影和电视行业仍然不太欢迎女性。玛莎.劳泽恩是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传媒学教授。她说:“没有多少令人鼓舞的变化。”在过去10年当中,她一直在进行电影和电视界幕后工作女性的研究。她表示,10年前从事这类工作的女性人数并不很多,而现在依然不多:“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年、4年或者5年时间里,女性担任导演、监制、制片人、剪辑、原作以及电影摄影的百分比一直持续下降。”

劳泽恩教授通过她的研究发现,2004年票房收入最高的250部电影作品,95%由男性执导。影片演职员表当中,女性的名字出现在“原作”一栏的只占12%,出现在“摄影师”一栏的更是只有3%。她说:“女性占整个职工总数的46%,因此当你看到刚才的那些百分比,你会说,‘天哪,作为我们文化的推介者,女性在其中的份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而这正是女性在被认为是进步绿洲的电影行业、在一个6座大型电影摄影棚中4座由女性经营的城市好莱坞的现状。不过,导演库利奇表示,不论是由男性还是女性经营管理,这些摄影棚都在摄制他们的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那些电影包括青春片,它们面向的都是男性观众,观众中的很多人即将出去度过自己第一夜或者第一个周末的约会。”

*女导演执导大片凤毛麟角*

那些电影还包括动作片和摄制费用昂贵的大片。电影导演帕蒂.詹金斯知道,就算有女性导演执导过这种电影,那也是凤毛麟角。她说:“毫无疑问,我认为如果我没有发展创作出我自己的电影项目,并且坚持自己的风格套路,我不会在这个圈子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詹金斯创作并且执导了2004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女魔头》,著名女影星查理兹.塞隆担纲主演了这部由一名女性连环杀手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詹金斯说:“手里有一部一炮成功的电影作品,使片商对我刮目相看,产生了兴趣。”

这位现年34岁的电影导演位于洛杉矶的家中,有一扇窗正好可以俯瞰到著名的好莱坞标志。在她获得成功之后,好莱坞各大摄影制片公司的邀请接踵而至。但是她对那些合作建议备感惊讶:“每个人都对我说,‘你想不想重拍这部片子?’或者问,‘你想不想把这部影片改编成电视剧?’我就在想,‘我刚刚推出了一部原创电影,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想看看,我是不是能够再推出一部原创电影吗?’”

曾经两次执导电影的奥斯卡获奖女星茱迪.福斯特对那种交流的反应并不感到吃惊。她说:“对占绝大多数的男性制片人来说,当他们与之握手的是某位男性导演,那么让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就要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男性。他们希望那位导演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的个性风格,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向导演方向发展会如此困难。”

*女制片人对现状感到震惊沮丧*

露西.费雪和她的丈夫道格拉斯.韦克共同拥有“红马车制片公司”。她的公司出品的几部最新的影片包括《锅盖头》以及《艺伎回忆录》。这位制片人表示,她得到了其他女性的启发鼓励,如果她有机会,她也会这样帮助别人。

费雪听说劳泽恩的研究结果后,表示出震惊和沮丧:“这真不应该。有色人种有同样的经历,少数族裔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记录。人们说电影业是一个男人的俱乐部。我不知道这时因为人们总是把工作提供给熟人呢,还是因为没有努力实现男女平等的缘故。”

导演库利奇表示,女权运动开展了差不多30年了,没想到现在还在讨论导演界男女不平等的问题。



把这篇文章电邮给您的朋友。
打印此页

   今日要闻
特拉维夫自杀爆炸至少十六人伤  


  其他要闻
巴格达市中心爆炸至少22人死亡  
专家警告非洲爆发禽流感后果严重  
金正日访华:重返六方会谈仍是谜  
陈水扁执政五年换五任行政院长  
美空袭造成基地组织三头目丧生  
科特迪瓦再陷危机法国吁各方冷静  


  VOA简介  |  中文部简介  |  常问问题  |  免责声明  |  广播理事会  |  网站导航  |  聚合新闻  |  友谊联网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2-1 15:36
精神病患者 梨花街32号 昨天 17:50
鸡年我犯太岁,倒了很多霉。写一下鸡年的最后一天怎么过,纪念那倒霉的一年。
我建议朋友们去一家著名的西班牙餐厅,于是穿的很晚装的样子,走了一半,先到的朋友说那里5:30才开门营业,因为要去赶场生活网的晚会,只好就近到好像叫风味园的中国餐厅勉强一下(对我是勉强的,朋友们到很乐意吃中国菜过除夕。)
我吃过那里,味道还行,但很所有中国餐厅一样,用餐后几个小时感觉都不好。这是我事后总发誓不吃中国菜的原因。
这次还是不例外,非常油腻,吃完后觉得从喉咙到胃被糊上一层馊了的油垢。川菜是油多,但那是新鲜的菜油,不是中国餐厅里反复用了一个星期的老油。我们要了个炒油白菜(那是我很喜欢的菜,一点蒜一点清油一点黄酒一点盐,翠绿脆甜),被他们用那恬不知耻的老油一过,简直像18岁的姑娘被60的老头蹂躏(连强暴都算不上),整个一盘羞耻摆在我们面前。
但朋友们一起吃年夜饭还是快乐的了不得。
我谈起我的大偶刘晓枫和我的小偶甘阳。巧得是好朋友L和刘在刘家聊过天,当时刘在哈佛访问就住在离这家餐厅不远的地方。而另个朋友H说他在北大和甘认识。于是又逼出很多刘和甘的八卦。我感叹我为什么不能遇见这些偶像级的优秀人物。L说刘胖胖的,H说,你不会喜欢甘的,他长得像学者。What’s wrong with 学者?这些家伙们就是想破坏我的偶像形象罢了。
因为他们也非常优秀。特别是L,以后肯定是中国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又那么年轻,又不胖,又长得不像学者。
我们还谈了爱情。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的讨论话题。一反我一贯不和男人讨论爱情的习惯。
我有心结。
朋友重复张曼玉的话,突然解开了那个结――“恋人分手,是因为爱得不够。”
这和L的理论不谋而合。

吃了饭,就参加生活网party。网友能组织这样的晚会,真挺不容易的,心存感激。
唯一不爽的是开场白太主旋律,没有人情味和趣味。心里对党又佩服一次:它在中国人的每根神经上都烙上烙印,无论我们多老,走多远,在多单纯的气氛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这个影子或是隐晦的,或是变相的,甚至自己都不觉得有影子的存在。
而我过于敏感,不是说我没有被洗,我只是希望自己像小安诗里(诗付后)的那个精神病患者,遇到联唱中有太阳最红这样的歌就知道马上闭嘴,虽然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之一。
又赖着跳了舞,跳得很高兴,其实有点不忍,知道很多组织者是饿着肚子等我们尽兴后收摊吃饭,那也是11pm了。
这是我鸡年的最后一天。

精神病者
小安
你要怎样才能走出去呀
把你的头
再偏向右边一点
使双手放在最正确的位子上

一个混乱的人
在玻璃上水汪汪的样子
我们没有办法理清你的大脑
把你洗得更干净些

也许你是最好看的那一个
又是最完整的那一个
在任何地方
你都如此颠三倒四
不管你叫小莉还是平儿
我们都只好叫你小莉和平儿
你回到家里
走在大街上
身上有一种标致
与生俱来呀
你如此喜欢香蕉
讨厌苹果

以前也非常喜欢这首,但今天才又读出它背后如此深厚的政治含义。
我马上就要回国工作了,要好好请小安喝酒,还要告诉她,我的好几个朋友都喜欢她的诗。我们聚在一起大声读她的诗,感叹她的“如果有人来/我就请她喝水”,感叹她的“那些好的孤独/令一切可以回忆。”


读者评论:8 发表评论

牌桌上的东东 vieplivee 昨天 17:32
叫牌(有时打牌也是如此,今仅提叫牌以简化),很多时候是一个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很多的叫牌误解来自于

1.对方知道而自己不知道
2.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
3.自己知道而不知道对方知道不知道
4.自己知道对方知道但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知道或者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
...

这个绕口令不难一再延伸下去,啊啊,直到永远。

至于说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总有一些favorite的叫品和一些不喜欢的叫品,那些也不必说有多千变万化了。(有谁会知道,您讨厌那一口子,不过是源于多年前一起童年创伤事件。)这是为什么,当两人人准备坐下来做partner之前,顶好先说清楚一二三四,有十分钟说十分钟,一百分钟其实也不够说尽那些条条目目,只得尽着要紧的先提罢了。若是什么话也懒得讲,一人一张convention card作数,那您吃了大亏吧,也别急着怨别人了。

我一直觉着,partnership is a strong commitment。因为但凡是在乎牌的人,都不可能真的完全不在乎输赢。输是两个人一起输,赢是两个人一起赢。一旦安心坐下,眼看着就得荣辱与共,输赢共享。这么一桩要紧的事体,怎么可能轻描淡写就开始了——然后,也许没声没息儿地就结束了?一个人的错误,两个人来承担。这里面没点“义气”是活不下去的:“我认了你是我的partner,所以我甘心承担你的错误,就象你甘心承担我的。”

所以有了那错误后的垂头丧气:sry,p.

所以有了那另一方大度的拍拍其肩膀: nop,p.

在BBO上成天云游来去的人们,对这两句话,连同那glp, typ,说得比什么都溜。——难怪我在网上跟非牌友朋友聊天,没事也老想冒出什么nop什么lol来。——大家都看得明白想得清楚了:这十分钟牌桌之后,尚有无穷尽的人生在等待。对方既然已经sorry,自己又何苦过不去。这点度量不是很难有吧。最终,只要目的达到了,不管是提高牌艺也好,杀杀时间也好,一手两手牌,还不就是淡云清风两片。

这下可不就自相矛盾起来了,又说partnership是要紧的桥生大事,又说打完这两把之后谁也不认得谁我不记得你你也不必记得我(我尤其私心盼望你能尽快忘掉我,因为你那两口子叫牌叫得我冷汗直冒,心地脆弱点的委实不大承受得起)。

这下咱又得回到“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上来。叫牌的错误,大抵分为两种

1. 因为“知道不知道”那串绕口令里儿的原因出错。
2. 已经一切都心知肚明了,正确的叫品摆在那里(大部分时候,就是一声哼哼:PASS),只是咱不甘心哪不甘心,这么一手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充满了牌力蕴藏着价值的牌,怎一口PASS可以安心?晚上觉也难睡得安了——叫了再说,partner他多死几个脑细胞啥的算数,结果不好了也没什么,那杀手锏早在一边摆好:sry,p. 这下可不什么也不用怕了,来一千个底分杀一千个,一万个杀一万,直到把partner气跑大吉之前,咱自个爽了先。


读者评论:2 发表评论
作者: Charlie Z. Song    时间: 06-3-8 10:01
送交者: 可笑不可笑 2006年3月02日01:01:44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一块泡泡糖引发的血案

一天,曹操出席某大片的首映式,他故意卖弄说:
“大家注意哈,下面只要我做一件事,你们就应该猜到我对这电影院大门的意见了! ”
说完,曹操拿起笔,开始在门上写“活”字。
刚点了一个点儿,就听杨修大喊:
“地震了,快跑呀!!”
观众一哄而散。
第二天,曹操责问杨修:
“杨修,你小子昨天搞什么鬼?”
杨修回答:
“丞相不是要我们猜吗?您往电影院门口一站,门口只有您一个人,这不是很明显告诉我们赶紧“闪”吗?”
曹操:“我晕……”

又一次,意大利进贡给曹操一双皮鞋,曹操很高兴,在鞋盒上写了“一合鞋”三个字就出去了。杨修看到了,竟然招呼曹操的手下把皮鞋煮着吃了!
曹操知道了,生气地问:
“杨修,我的皮鞋是怎么回事?”
杨修回答:
“丞相不是写得明白吗?一人一口鞋!”
曹操:“#@$%&……”

曹操和刘备争夺奥斯卡金像奖,票房惨败,损兵折将。这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偷偷在大帐里吹泡泡糖解闷儿。
“报!”中军官突然闯入。
“啪哒!”曹操吓得泡泡糖吐到了桌上。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你怎么这么冒失!唉,我的绿箭……”
“丞相,小的来问今晚的口令是……”
“唉,绿箭……绿箭……”
于是,中军官出帐传令,今晚的口令是“绿箭”。
杨修一听,就说:
“大家赶快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吧。”
众士兵:“这是何故?”
杨修:
“嚼过的泡泡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我看丞相已对奥斯卡失去了信心……”
曹操:
“杨修!你敢乱我军心,我要叫你死得很难看!!!~~~~~~~”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sunofus.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