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阳光工程心理网 心理知识 专家观点 查看内容

抑郁症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08-12-16 21:13| 发布者: sunshine| 查看: 335| 评论: 0|原作者: 尹文刚|来自: 中科院心理所

抑郁症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导  言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情感性疾病。情感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迹象。调查表明,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6.1~9.5%。女性高于男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地加大,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更多的人感到紧张、疲劳和郁闷,加上经济方面的问题、失业和下岗等因素,抑郁症的患病人数正在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近几年,中青年的发病率巳呈逐渐升高趋势,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的危害较大,但现在对它的发病机理仍不是完全清楚。抑郁症与遗传、生化变化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心理社会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主要谈谈抑郁症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一.抑郁症的心理学因素

  抑郁症是一个常见的精神障碍,可有下述各种围绕着情感活动的心理障碍表现:沮丧、忧愁、悲伤、情绪波动大,易激动发怒、恐惧、沉默无语、无聊感、情感淡薄、自责、有罪恶感、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低估自己能力、缺乏自尊、有严重的挫折感、没有满足感、对事物丧失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有自杀意念、社交退缩、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不能控制地回想旧事、健忘、缺乏决断力、意志力明显减低,等等。这些都是临床上人们可以轻易观察到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障碍表现,而从发病过程或病因上来看,心理方面的因素对于抑郁症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关于抑郁症的诸种病因学说中(如遗传学说、生化学说以及各种非生物学说),心理学理论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概括地讲,心理学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分析观点

  经典的精神分析学把抑郁症看作是人的性心理发育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心理发育分为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而抑郁症患者退行到了发育的早期(口欲期),并由此而发生了某种形式"丧失"。正是基于这种"丧失"而产生的反应机制构成了抑郁症的核心。弗氏强调,抑郁症是一种"爱"与"敌对"两种情绪同时出现的结果,具体说来就是当一个爱的对象失去时,患者感到失望,同时,附属于该对象的任何敌对情绪即转变为自责而指向患者自己,进而便发展为抑郁症。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发展和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他们强调自尊丧失在抑郁症发生中的重要意义,并认为自尊的形成并不限于口欲期的经历,而与后来的发育体验也有密切的关联。

  (2)"习得性无助"理论

  这是从条件反射实验得来的行为主义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观点。研究者通过电击的形式成功地使动物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即无论怎样做都逃脱不了电击的一种感知,随后就是再给动物机会,让它可以逃脱时,它也不去做什么努力了。这种状况被认为类似人类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抑郁症患者往往认为,周围发生的各种事情都是坏事,好事是不会来的,自己已无法采取行动阻止坏事的发生,而这些厄运都是自己内在的原因和过错所导致的,并且会不断地连续地发生。患者越是相信厄运来临的不可避免性,他们的行为便越是缺乏积极性,抑郁症状也越严重。

  (3)"行为-结果"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结果"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强化"和"惩罚"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行为-结果"的过程。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也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行为发展的历程。比如,生性内向而腼腆的人,在与异性交往中会出现紧张和笨拙,难免被异性拒绝,这就相当于一种惩罚,这种惩罚的出现会使他的自尊受挫,从而更不敢接近异性,这样便产生了抑郁的症状。

  (4)认知学说

  认知治疗学家贝克认为,情绪障碍的本质是个体对不良事件反应的认知过程,因此要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就要深入了解患者对既往经验的信息加工特点或认知模式。抑郁症的认知过程呈现出一种病理性的歪曲,患者以一种负性思维方式形成了对自我、未来和世界的消极的看法。正是这些负性的认知构成了抑郁症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病因。在抑郁症的认知学说中,有三个最为核心的概念,即负性思维、认知三联征和错误逻辑。

  

  负性思维

  负性思维是一种歪曲的自动化思维,它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抑郁症的其他几个典型的行为精神症状,比如动机缺乏、自杀企图和情绪低落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负性思维的结果。负性思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它是自动出现的、不随意的、持续存在的、并且同时伴有失落感。由于负性思维的重要性,识别负性思维也就成了抑郁症认知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认知三联征

  认知三联征指的是抑郁症患者对自己、周围环境和未来发展三方面的负性评价。第一,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大的缺陷,能力低,工作胜任不了。有了这种评价,患者便会有不愉快和无用的感觉。第二,他们认为周围环境对自己很不利,生活和工作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克服的障碍。抑郁症患者常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同时对困难的估计也往往过于严重。这样,他们常常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解释自己的经历,认为自己工作的不顺利和目前不愉快的处境都是自我失败的结果。第三,抑郁症患者总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未来。他们认为未来没有什么希望,缺乏对未来的憧憬,并认为积极努力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到头来都是徒劳一场。

  错误逻辑

  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思维方面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A)主观化: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草率地做出决定和判断。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查其原因却发现仅仅是由于忘了通知同事一起来开会的小事。

  (B)绝对化:考虑问题时不是黑就是白,没有其它选择,把任何事情都想得非此即彼,没有回旋余地。比如,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患者便认定那以后就不可能再有上大学的机会了。

  (C)过度化:过度地强调个人在某个单一事件上的状况,以偏概全地作出对自己能力或存在价值的评价。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当众讲话时出现过紧张,但却过度强调这一方面的问题并因此而认定自己根本就没有社交能力。

  (D)夸大化:对于细小的事情念念不忘,夸大其作用,从而得出没有前途的结论。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由于一次没有与领导打招呼,因而认为领导一定会怀恨在心,自己因此在单位不会有什么发展了。

  (E)个人化:总将不愉快的事情与自己个人的责任联系到一起。认为是个人的错误造成了他人的不幸。比如,患者看到子女因工作绩效不好受到了批评,就认定完全是自己没有本事造成的。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由于其实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理论可以从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多具有消极的态度和人格模式这一事实得到很多实际案例的印证。

  二.抑郁症的社会环境因素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影响到社会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在临床上,抑郁患者见于各种不同经济背景、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的人群。但是如果仔细地分析一下,可以发现这里存在着一个社会环境的制约因素。统计资料表明:某些人群更易患抑郁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抑郁症的发病率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我们人类虽然是生物基因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抑郁症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益突显出来的精神疾患。有些人虽然生有抑郁症的遗传体质,但却可以不发病,他们能否发病还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是否具备。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因素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主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对抑郁症有重要的影响呢?

  (1)应激事件

  应激事件 是首要的社会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所经历的应激事件明显高于非抑郁症患者在同一时期的经历。所谓应激事件指的就是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变化,比如:配偶、父母或子女的亡故,婚姻变化,失业等等。为了定量探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人员提出了应激分数,并设计了应激量表,通过测定应激生活事件来评估这个分数。调查结果发现,临床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的应激分数明显地高于普通人,而且差异很显著。

  (2)家庭环境

  (A)适应不良的家庭交往模式对抑郁症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孩子常认同其父母,他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应付外界的变化。如果父母的任一方出现情绪障碍,或其它适应不良的情况,孩子也将采用相仿的方式来应对环境,因而容易陷入困境并促进抑郁症的发生。

  (B)早期丧失养育关系与日后发生抑郁症有一定的相关:研究者选取抑郁症患者多人,发现其中25%的患者与父母有明确的早期丧失或分离史,而在年龄等因素均匹配的对照组中,这种情况只占到5%至10%。另有研究发现,如果丧失和分离发生在儿童情感发育的关键阶段,则日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会更大。

  (3)社会交际环境:

  (A)密友圈:心理学研究揭示,密友关系,即一个人的亲密朋友关系,对于一个人正常情绪的维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可以得到有效心理支持的密友关系。

  (B)社交圈:除去密友外,人还有更为广泛的社会交往关系,这个关系也对人的情感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和病程的进展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缺乏以社交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的情况。

  (4)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于是否会发生抑郁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里所说的经济环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相对经济环境,即人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指绝对经济环境,即经济收入的绝对水平。目前,抑郁症在低收入阶层和失业人员中的发病情况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我们这里只是概要地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如果发生在原来就具有抑郁素质的人身上,那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抑郁症。我们这里举一个临床病例来说明一下这个综合性的发病过程。

  病例

  大张是一个乐于助人、性格随和的人。他是一位好父亲,也是公司里的一位不错的职员。尽管他确实存在抑郁症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患抑郁症的人数较多),但一直没有发作。然而近一年以来,他的生活中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不幸事件:半年前,他出了一次车祸,虽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还是伤了两根胁骨,后背也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他因此而在床上躺了两个半月。出院没多久,妻子又患病入院,而且需要相当数量的医疗费。儿子这时在学校又出现了问题,和同学打架并且学会了吸烟,老师巳多次提出让家长多管一管的要求。起初,大张还能够比较理智地处理这些问题,直到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钱包被小偷窃走了。这时他感到精神开始崩溃,他悲伤不己,心烦意乱,头痛,疲倦,不想吃饭,夜晚失眠,对生活感到没有前途,渐渐地他不再与熟人说话,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了兴趣,无故不上班,整日抱头睡觉。终于有一天被送进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模式巳发展成为"社会-心理-生物"三位一体的综合过程。以上这个病例正是这个模式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作者介绍:尹文刚博士,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1983年于中国科大研究生院获神经心理硕士学位,1991年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为美国APA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心理研究与康复中心临床医师。主要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领域研究,现正致力于语言活动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探讨。 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留学奖学金,其研究获中科院、教育部、香港医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资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