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阳光工程心理网 心理知识 心理佳文 查看内容

共情----能提升幸福感的心理学术语十三

08-12-16 20:48| 发布者: sunshine| 查看: 628| 评论: 0|原作者: 杨眉|来自: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公益网

共情----能提升幸福感的心理学术语十三

能有效提升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术语十三:

善解人意的人是最有可能持续发展的人

  ——术语十三:共情

“他们对我说:‘你若了解自己,你就了解一切人’

我说:‘只有当我寻求一切人,我才了解我自己。’”

纪伯伦

我曾屡次做这样一个小小的试验:在不同的人群中问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大家的回答大多是:聪明、活泼、正派、热情、负责、善解人意等。

我会继续问大家:“现在,如果只允许你们保留这些人格特质中的一个,你们会选择哪一个”?

结果,所有人群最终选择的都是:善解人意。

不是说其它特质不重要,例如负责,而是人们——这些通俗心理学家们——凭自己的直觉意识到:具有“善解人意”这样一种人格特质的人,通常都懂得对别人负责,而一个负责的人却不一定“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的要点在于善于理解并且体贴别人,在心理学上,一个与此类似的术语就是:共情。

所谓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与情绪的一种人格特质。

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

是否具有共情能力,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个人心态甚至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咨询中,我见过太多因为缺乏共情而造成的人际问题和心理问题了。

甲是个工作能力非常强的领导,对此他的下属都十分钦佩他。但是,让甲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十分苦恼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下属平时对他总是敬而远之。

甲不知道,他的问题正出在他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上。做领导的如果缺乏共情的态度与能力,就会把下级未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完成任务看成是下级的问题,而不会想到自己布置工作时的方法是否需要调节;这样的领导在指点下级时也从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结果常常是直到下级忍无可忍起而反击时还不知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乙老师与学生有矛盾甚至冲突,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乙老师缺乏共情。于是,学生的任性被解释为故意作对,学生的贪玩被看做胸无大志,学生一时冲动违反校规的行为则被定义作:道德低下。

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学生,乙老师的还怎么能快乐?还怎么能享受自己的工作与人生?他与学生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丙是个很聪明、很有才干的人,而且还非常热心并且慷慨。但是就由于她那种总是咄咄逼人的谈话方式,渐渐地,大家就开始躲着她了。

她来做咨询,充满了困惑和苦恼:“其实我就是说话不太注意,我一点坏心都没有,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现在那么不喜欢我,还总躲着我。”

其实,她不知道,并非大家不喜欢她,而是大家需要保护自己。因为她的尖锐让大家感觉不安全,和她相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她的无心之过所伤害,为了减少这种伤害,别人就只好一躲了之了。

再看丁,他一度因为有困难而去向别人求助,其间遇到过一些拒绝,他把遇到的拒绝全部都解释为:“吝啬”或者“不够朋友”。

这种解释给他的心情所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而给他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损失却则更大。

且不说丁当年求助的是否都是朋友(找朋友借钱是否合适,这是另一个问题)。即使都是朋友,人家有可能也正有难处,一时无法帮丁也是很正常的,丁一点不肯替别人着想,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而只知道埋怨甚至记恨别人,他的人际关系和他的心情又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其他如亲子冲突,很多时候则是因父母缺乏共情而起。比如孩子做错事后一时害怕脱口而出的否认会被他们认定为说谎;孩子替自己做的辩护会被他们看成为顶撞甚至是不服从管教;而青春期时对异性表现出的好奇与欣赏则常常会被父母解读为早恋……

再有,夫妻间的抱怨与指责,朋友间的误会与疏远,同事间的冷淡甚至戒备,师生间的曲解甚至对抗,上下级间的误解甚至敌意……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与缺乏共情有关。

总之,人通常会以“推己及人”的方式去理解别人(心理学上的术语叫:投射),所以,生活中就常常会发生误读以及因为被误读而产生的孤独、无助甚至对立和冲突。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要在各自现有的角度上尽可能寻找相同之处的过程。就是要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又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莫过于人际关系给人所造成的困扰了。尤其是青年人,尽管他们中大多都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积极上进的愿望,但是,却往往被卡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以至于完全没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具备共情的能力,以上涉及人际关系的问题就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心理治疗界非常强调心理治疗者应该具备“共情”的特质,但是我在实践中发现,培养来访者“共情”的态度与能力,往往可以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突破点。

因为很多心理冲突都是由人际关系所引发的,而具备共情特质的人容易和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产生矛盾时,也能心情平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比较低,在人际问题上受困扰的时候也比较少。

共情作为一种能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关乎别人,间接关乎自己的一种态度和能力。

共情是人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特质。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一个社会人,他的共情能力的大小、有无,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心情,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

比如,面对一个看起来十分傲慢无礼的人,一个具有共情能力的人会想:“他是不是心情不好?”或“他是不是受过别人的伤害?”

而一个缺乏共情的人可能会想:“他凭什么那么傲慢?”或“他凭什么对我这么无礼?”两种想法所导致的两种心情不言而喻。

再如,同样是做父母,一对父母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沉默、烦躁和冷淡都是针对父母甚至是有意在反抗父母;而另一对父母则把此期孩子的顶撞、任性甚至反抗解释为:孩子正处于急剧发展期,他不知如何面对生心发展的巨大变化,他需要时间去认识他自己,而所有他的叛逆行为都是他认真并痛苦思考人生的结果。

两种解释,又一次导致两种不同的心情和对策。

日常生活中,那些总认为“周围人总与我作对”的人,那些总是无法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的人,除了他太自卑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共情能力。

咨询中,凡是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如家庭不和、师生矛盾、上下级对立以及朋友反目等等,很多都与缺乏共情密切相关。

缺乏共情是有心理困扰的人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简单地问他们,“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呢?”他们的回答通常是:“我凭什么要替他考虑?他怎么就不能为我考虑?”

他们的最大误区往往是:“人和人相处,如果我替别人考虑,别人就会利用我,并造成我的损失”

他们不知道,事实上,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最大受益者通常都是我们自己。

首先,能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可以使我们自己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例如,别人因为工作忙碌而怠慢我们,因为心情不好而出现的烦躁与易怒,因为缺乏问题解决能力而食言等等就不再会成为困扰我们的事件,反而会成为我们表现自己善解人意这一人格特质的机会。

其次,我们对人最大限度的理解和体谅通常也会为我们自己赢得别人的理解与宽容,会使大多数人以同样体贴、关心、温暖的态度与我们交往并合作,使我们因此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

此外,共情让我们拥有好心情,减少坏心情并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是从正面看共情对我们个人的意义。

以上是从正面看共情的意义,如果从反面看,共情的最大作用在于:可以使人避免把事情做绝,某种意义上,共情甚至具有预防犯罪的作用。

先看共情可以避免把事情做绝,很多时候,就是那种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使一个人在与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时懂得留有余地,懂得尽可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而这种给对方留余地的处世态度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了余地。

再看共情所具有的预防犯罪的作用,以安徽阜阳的假奶粉事件为例。在当前的时代风气中,人想致富无可厚非。但以什么方式致富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问题。

如果那些厂家的负责人具有共情能力,这样的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因为一个具有共情的人在看到别人受伤害时是会心痛(道德焦虑使然)的,这种心痛的感觉不仅会阻止他产生有可能伤害别人的动机,而且会使一个一时冲动而做出伤人行为的人及时控制住自己,使事态不至于向不可救药的方向发展。

肯替别人着想的人,别人通常也会为他着想;

不肯替别人着想的人,别人通常也会远离甚至摈弃他。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例外,但例外是可以忽略的小概率事件。

人为什么会对他人产生“共情”这种态度或行为?

应该说,孟子坚信的“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人性内在的对他人的怜悯与友善的成分就是西方心理学概念中“共情”这一人格特质的根基所在。

此外,这也与人存在的二重性有关,人即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作为个体人,人有个人利益,即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作为社会人,人又有社会共同利益,于是人就有了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其实,人维护社会利益,是为了个体的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计议,一个希望持续发展的人,是一定会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社会中他人的利益的。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受健康天性的引导,都知道替他人着想,知道这是使一个人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

那么,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失落自己的共情力的呢?

我想,这与当前物质至上和及时行乐的时代风气以及主流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上的滞后甚至缺失有关。这给一向具有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当代中国人造成的最大损失之一就是共情的丧失,不仅是不愿而且是已经不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一个社会人,尤其是生活在中国这种具有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社会人,如果他不具备替他人着想的愿望和能力,他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不可能不出问题,而他的心理也难免不被负面情绪所干扰甚至腐蚀。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沮丧、无助甚至愤怒,并非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是由别人的不当行为所造成的,而恰恰是我们自己缺乏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愿望和能力而造成的。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以为是世界在欺骗我们。”

当然,尽管朋友间的误会与同事间的冷淡可以因为一方具有的共情能力而消除。但是,孩子任性妄为的结果不会因为父母能够共情就消失,夫妻间的观点冲突也不会因为一方善于共情就消失,下级所造成的工作损失也不会因为上级的共情就消失……可是,越是这样的时刻,共情的习惯就越重要。

因为,“共情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的心情”(这是我一个学生的名言)。

且不说有共情习惯的人通常很少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即使真是发生了以上的情况,在面对问题时也能够有效地处理事情并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因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习惯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得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这种理解不仅可以使人心平气和而且可以提高人处理问题的效率(而缺乏共情的人在遇事时常常会因为坏心情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我在给有社交焦虑的来访者做集体心理咨询中发现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换位思考”的练习调动他们的共情能力并鼓励他们养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习惯。

结果,仅仅这一项练习不仅在帮助他们降低焦虑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对别人的理解与包容。

过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号:“理解万岁”。

什么是理解?“理解就是了解”。那么什么是了解?了解是“知道得很清楚”。

可是了解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才可以促进真正的了解?

如果我们不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我们不能够尽可能地从友善的角度去想别人,我们又怎么可能“知道得很清楚”?

所以,归根结底,是共情促进了了解的愿望和行动,并最终促进了理解。

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会共情,问题本身就会消失。还有的时候,则是因为具备共情,人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人因为具备共情而能有效解决问题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因为具备了共情的习惯,因此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轻易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二是指因为不受情绪干扰,因此能够理性地、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

举例说,以往在面对孩子的“谎言”时会勃然大怒的父母,在懂得共情后,就会重新解释孩子的行为,知道孩子是因为紧张或者恐惧时出现了“否认”,这只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而并不是真正想要以谎言欺瞒父母。于是,原来有可能被定性为“”谎言”的问题就自然消失。

再比如,甲平时知道自立自强,在真有了困难向人求助时,又懂得不强人所难,懂得理解并体谅别人的难处,那么,他就不仅可能得到他所需要的帮助,而且还能满足别人“助人的需要”,从而使自己和别人皆大欢喜而不是不仅没得到帮助反又伤了朋友和自己。

另外,有共情习惯的人能够理解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领导的苛求,但同时又能以冷静、理智而又坚定的方式表达自己被苛求时所体验到的不舒服与不被信任的感觉,用这种方式去敦促领导改变工作作风,比起那些只知道和领导对抗结果导致两败俱伤的人,其效果不言而喻。

再有,现在很多城市人对民工存有很深的偏见,只要想想公共场合中那些充满不满的对民工的抱怨甚至指责,你就可以发现这种偏见给心存偏见者带来多少困扰。

他们不知道,偏见总是首先给心存偏见的人造成最大的伤害,其次才是伤害别人。

如果这些对民工存有偏见的人懂得从民工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首先获益的将是他们自身。

想一想,这个世界上:

有谁,愿意被生在一个严重缺乏资源的地区和家庭?

有谁,愿意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唯有奋斗才能有最基本的生活出路?

又有谁,因为别无选择,而只能以一个民工的身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人们都知道那句流传很广的名言:“人生而平等”。

不对,这句名言是有问题的。

我的观点是:“人应该生而平等,但是事实上人是生而不平等的”。

正因此,那些仅仅因为出生的运气就先天占有大量资源的人,即使不肯与人分享,也还是要在感恩的同时学会理解那些先天不足的人们。

如若想到民工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所做的贡献甚至牺牲,我们还要向他们致敬才对。

以这样的角度去看民工,我们的不满是不是会烟消云散?代之而起的会不会还有油然而生的敬意?

以上罗列的大多是日常情境中“共情”的重要性。

其实,在很多特殊而复杂的人际情境中,“共情”这一人格特质往往也能创造出人际关系的奇迹。

例如,最让人们头疼的所谓别人的嫉妒、背后的中伤、挑拨离间甚至阴谋诡计等等,如果这些现象的确不是我们自身由于投射而产生的心理现实,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我们仍然可以凭借“共情”这一能力而化险为夷。

举例说,面对一个总在背后对我们进行中伤、挑拨离间甚至耍阴谋诡计的人,人们通常的反应大都是痛苦不堪,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琢磨:“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做了什么以至于使他要这样对我?”

这样的思考不仅从来就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会腐蚀自己的心情并且削弱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严重的还会使我们产生心理问题。

如果我们具备“共情”的态度与能力,懂得最大限度地了解别人,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以上的疑问毫无意义。

“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如果你的确没有做过伤害他的事,如果你与他的确没有发生过什么误会,那么,他那样做不为什么,通常只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问题,因为在他曾经生活的环境中即使最基本的需要都要凭借手段才能得到满足,因为他在那样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安全的人格特质,他养成了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拥有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安全感的习惯。

一个是曾经需要付出千辛万苦还不一定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人,他的生活经验是他即使不遗余力也未必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另一个人不仅其需要被无微不至地满足着,而且其愿望都被超前满足着,他的生活经验是全世界都该主动为自己的需要或者愿望行方便。

真正的两个世界!

所以,就最有必要去了解、去理解、去共情、去交流并且实现沟通。

当然,这世界上有不幸经历的人多,但是会用不正当方式满足自己目的的人少,这的确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正因此,才更需要我们有最大限度理解他人的能力和有效保护甚至捍卫自己的能力。

比如来访者A的个案,她最初遇到与她从无过节的同事某某突然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的事时,手足无措并且困惑无比,她花了很多时间去想有关“为什么”的问题,结果不仅搞得自己的心情十分恶劣,而且还使事态不断恶化。

是她在咨询期间学到的“共情”使她能够平心静气从对方角度想问题,知道缺乏安全感的对方是在一个提级的机会面前失去自控,所以才有了一系列反常的举动。

从此她不再把时间花在纠缠“为什么”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思考“怎么办”上,结果很快就使局面出现了转机。

每个正常的人所做出的不正常的事都必有其非做不可的理由。如果你具备最大限度理解他人的能力,具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你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别人行为反常的原因,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理解别人和处理具体的问题上。

那样一来,你的心情就会明媚许多,生活会简单许多,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也会强许多。

这样的主张绝不是要抹杀是非。在执法的时候,当然只能以事实为依据,错了就是错了,“法律不相信理由”。

但是,如果你不是处在执法者的位置上,而只是与同事或熟人有一些矛盾或者冲突,那么最大限度理解他人,结果通常都是最大限度地解放自己。

此外,以上主张也不是要让你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放任别人给你造成的不便,而恰恰是让你对问题做建设性解决,让你有可能把更多精力用于自我保护甚至捍卫上。

以上是从消极面看共情,现在我们再来从积极面看。

现在人们都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真正有助于人持续发展的人际关系是指那种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那种互惠互利,双脑双赢的关系。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而共情的态度与能力则是一个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石。

要想让自己具备共情能力,最容易见效的方式就是学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懂得做换位思考,学习换到别人的角度和位置做思考,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误会甚至冲突。

但是,真正实践时,换位思考却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首先,是由于面对同样一件事物,人们所处的角度不同,每个人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也就不同,即中国古话中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人只能看到他能看到的东西”。

此处所说的“角度”,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所指非常的宽泛,如遗传、如早年的家庭环境、如受教育程度、如眼前的社会位置和处境等等。

那些仅仅是受视角影响而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他们会在认识到共情的重要性后努力学习并很快具备共情的能力。

我在咨询的实践中见过不少这样的来访者,他在懂得共情的重要性后,能够很快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学会最大限度地理解他人

最影响人具备换位思考能力的是有些人的自我中心倾向。

人在儿童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认为太阳是为他而发光,星星是为他而闪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以他为中心而发生发展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了解个体与环境中他人的关系,开始渐渐摆脱自我中心。

但是,也有一些人,虽然生理年龄长大了但是心理年龄却没有同步发展,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在行为上完全以自己为主,受自己需要的支配,完全忽视他人的感受与存在,这样的人要想具备共情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关注他人并进而关心和体谅他人,因此,对他们而言,摆脱自我中心是具备共情的前提条件。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区别只在于有的紧密有的松散,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人格特质也一样。比如沉默和健谈这一对特质,前者可能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数量,却不会影响其质量,所以,是沉默还是健谈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或者个人成长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调节不调节关系都不大,顺其自然就可以。

但是,有的人格特质则不然,如善于共情和不善于共情,它们不仅是可以决定人际关系的质量而且也是决定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事业做到一定的时候,就需要依赖团队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人做得好,愿意真心为他做事的人或者愿意帮助他的人就多,他的事业自然就能够蒸蒸日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做事的根本在于做人的道理所在。

而一个人能否把人做好,关键之一就在于他心里有没有别人,在于他是否懂得尊重、珍惜并体谅他人,换言之,在于他是否具有共情的态度和能力。

有共情的人,他收获的将决不仅仅是别人的好评,更有有利于他持续发展的诸多资源。

所以,作为生活在人群中的我们,如果想要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果想要拥有适合个人成长的好环境,如果想要经常拥有好心情,那么,就有必要学习共情,有必要学习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人。

而一个人如果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7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