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2:52

孩子遇到困难就退却】:1.缺乏经验,加之性格有些懦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变得自卑、怕失败;2.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娇生惯养,承受力差;3.父母不切实际的表扬,孩子产生“我很了不起”的错觉;4.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缺少成功体验。查看原图向左向右他的相册存到手机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3:39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1.鼓励并且多带孩子到外面接触同龄的孩子,帮助孩子熟悉小伙伴的世界。2.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当小伙伴之间出现问题,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3.让孩子适当体会到“自食其果”的滋味,他才会慢慢改变自己以争取群体接纳。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4:06

【孩子不合群】1.情感挫折:父母不和导致家庭气氛冷漠,孩子心理长期压抑,不愿接受别人,不喜欢与人相处。2.过度保护: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或出去惹事,看管孩子,使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3.父母溺爱:养成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5:21

【孩子爱抱怨怎么办】1.倾听孩子的抱怨,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欣然接受,也会使他很快放弃自己的不良情绪;2.与孩子一起探讨抱怨的原因,了解事情,告诉孩子怨天尤人对解决事情是无济于事的;3.父母要减少自己的抱怨。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5:34

【孩子爱抱怨】当孩子总是抱怨别人不好、抱怨事情不顺时,往往是因为孩子缺乏自我反思和检讨的能力,总认为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都是环境和其他人导致的。用这种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孩子往往很少能取得成功,对成长是没有益处的。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6:26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如果孩子对每一次输赢都耿耿于怀,就会影响与人相处的能力。1.父母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喜欢让孩子事事优秀,觉得孩子能给自己“争脸”的观念会导致孩子的这种心理;2.适当让孩子体会失望;3.对孩子的失败予以积极鼓励。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6:34

【输不起的心理】主要表现为面对挫折、失败时采取逃避措施;或是输了时,大吵大闹,发脾气以示渲泄。这是一种正常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孩子因为年龄小还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只希望通过自己比别人做得好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7:20

【孩子骂人的纠正】1.父母首先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营造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2.当孩子骂人时,父母的态度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不好的;3.教孩子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以及怎样处理与他人矛盾的方法;4.促使孩子主动向被骂者道歉。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7:30

[孩子骂人的原因]1.随口而出,不假思索,有时并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愿,只是觉得好玩,出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本能;2.受到欺负时,通过骂人来宣泄不满的情绪;3.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或其他大人说脏话已经成为习惯。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08:51

【孩子说谎的纠正】4.降低对孩子的过高要求,避免孩子为迎合父母的满足感而用谎话欺骗;5.鼓励孩子承担责任,当孩子犯错后主动承认的时候父母应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责任感;6.孩子撒谎时父母不要忽视,而要温柔坚定的引导孩子意识到错误。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10:22

【孩子说谎的纠正】1.不要将孩子的说谎行为贴上“你成了骗子”之类的标签;2.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更不要欺骗孩子;3.孩子犯错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孩子使用暴力或大声斥责,孩子会更不愿承认错误。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09:10:37

孩子说谎】原因:1.做错了事,为了避免受到惩罚;2.掩饰自己没达到父母要求的某些方面;3.吸引别人的注意力;4.不自觉的模仿父母言行不一致的做法;5.接触的同学爱说谎,导致“有样学样”形成爱说谎的习惯。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10:25:27

【应对麻烦的“小问号”】对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要:1.积极、认真、耐心的回答每一个问题。2.恰当地夸奖孩子敢问敢想。3.对于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要训斥,不要随便胡谄,坦然承认。保护孩子的学习精神远比保护父母的权威重要。

火烈鸟 发表于 13-7-18 16:11:47

惠姐姐怎么这么多好贴,多发多发!{QQ2}

美惠子 发表于 13-7-18 19:59:52

一个有孩子的家庭走向离婚,那么这个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伤害已经形成了。换句话说,家庭不和睦的,孩子已经饱受伤害。比如这样环境出来的孩子,要么胆小卑微,他们需要看大人脸色,需要讨好立场观点不同的父母或家人;要么,孩子会习得了冷漠包裹自己,不善表达,不善体察他人的疾苦。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五过"带来孩子"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