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zwb12qw 发表于 10-6-1 16:31:46

…………抗抑郁药物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

本帖最后由 qwzwb12qw 于 10-6-1 17:00 编辑

                        (2009年) 抗抑郁药市场研究报告
一、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抑郁症包括单相性抑郁症(即重性抑郁症和精神抑郁症)、适应性障碍、轻微抑郁症、季节情
感性精神障碍(SAD),经前期焦虑症 (PMDD)、产后抑郁症、非典型抑郁症及双相性精神障碍、躁郁症等多种类型。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或 (和)5-羟色胺 (5-HT)、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还与谷氨酸(也是一种中枢神经递质)传导功能障碍有关。2003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抑郁与“5-HT”基因两个副本的长、短有关,在同样受到精神刺激和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携带短副本基因的人更容易患抑郁,而携带两个长副本基因的人对抑郁有很强抵抗力。

抑郁症与躯体症状共存
患有躯体疾患的患者通常容易伴发抑郁症,约50%的卒中、帕金森病患者,25%的癌症患者伴有抑郁症。另外,多发躯体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抑郁症。一项在全球(包括上海)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躯体症状数量与精神症状数量成明显线性相关关系。疼痛症状与抑郁症高度相关,欧洲一项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疼痛症状的发生率约为15%,而在抑郁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3倍。

目前存在的抑郁症诊断标准都比较强调精神症状,相对忽视躯体症状。一项国际研究提示,69%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躯体症状。77%主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得到诊断,而仅有22%主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得到诊断。忽视躯体症状导致抑郁症被误诊或漏诊,使患者辗转于其他临床科室寻求治疗,既延误了患者的诊治,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各种抑郁症的患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11%。在中国,目前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3%~5%,抑郁症患者估计有3600万人,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而在现有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抑郁症在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141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481亿元,总经济负担达到621亿元。抑郁症作为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的“副产品”,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 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商家纷纷看中了这块市场。虽然目前国内抗抑郁药市场偏小,但却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是未来几年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 20世纪 80年代末起,由于对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步研制开发出多种新型抗抑郁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但为抑郁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及选择,而且抗抑郁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还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神经性厌食等,成为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类精神药物。传统抗抑郁药主要有两大类: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传统抗抑郁药虽然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并卓有成效,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抗抑郁药发展迅速,品种多达 20余种,以下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抗抑郁药:

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
1957年,Kline用MAOI治疗抑郁症取得明显疗效。其临床用药有环苯丙胺、苯3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药物联用治疗伴妄想的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
TCA属于第一代单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仅可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突触前膜再摄取,而且具有抗胆碱作用。适用于各类型抑郁症,且疗效明显优于MAOI。此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来自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最严重的是心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临床用药有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安拿芬尼)、阿米替林(阿密替林,依拉维)、丙米嗪(米帕明)、多虑平(多塞平)等。

3.选择性5-H再摄取抑制剂
SSRI是目前新药开发中最多的一类。具有对5-HT高度的选择性,对NA、多巴胺(DA)、组胺及胆碱能神经影响较小,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等特点,其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故患者的依从性较前几类药物更佳。该药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是临床主要应用的抗抑郁药。有研究显示,SSRI与新型抗精神病联用具有治疗伴妄想的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3.1 氟西汀(Fluoxetine,百优解,优克) 效与TCA相似,乙肼和异卡波肼等少数几种。但不良反应较多,如中毒性肝损伤、高血压危象等,且疗效远不如后来出现的三环类药物,故现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次选药物。

氟西汀能选择性抑郁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对NA的再摄取影响较小。药而抗胆碱作用及心血管副作用较之TCA小。氟西汀的口服吸收良好,血浆半衰期为24小时~72小时,服用剂量为20mg~40mg,最大日剂量为80mg。老年抑郁症和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症,因内脏器官功能减退,常使TCA和MAOI的应用受到限制。而该药因无抗胆碱作用,故服药后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上述抑郁症较为适宜。该药治疗伴发心血管症状的抑郁症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适用于临床。

3.2 帕罗西汀(Paroxetine,赛乐特)
帕罗西汀通过抑制脑神经元5-HT再摄取而发挥药效,选择性较强。对胆碱能、组胺或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低,抗胆碱、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TCA。对患者无认知功能或精神运动性障碍。短期或长期应用,对血液学、生物化学和泌尿系统参数无特殊的改变。该药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其特点是起效快,耐受性好,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对严重抑郁症以及其它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该药仍有效。因其安全性数据尚不完善,故对孕妇、儿童一般不推荐应用。对伴有严重肝、肾损害或严重心脏损害的患者应限定在最低治疗量。用法为每日早晨服用1次,1次20mg,2周~3周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可以10mg递增,每日最大剂量为50mg。老年患者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40mg。长期应用需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3.3 舍曲林(Setraline,郁乐复)
舍曲林是一种强效特异性神经突触前神经元5-HT再摄取抑制剂。对突触后 5-HT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均无影响。服药后6小时~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衰期约为26小时。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每日早晨顿服50mg~ 100mg对NA及DA影响较弱,


3.4 氟伏沙明(Fluvoxamine,氟戊草胺)
氟伏沙明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
知选择性较高的5-HT再摄取抑制剂之一。该药无镇静、兴奋、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对单胺氧化酶无影响。血浆半衰期约为15小时,常规剂量为每日100mg,睡前服用。临床经验显示,它能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也有报道认为,它可能是SSRI中较好的抗强迫症药物,并能有效治疗社交焦虑症、惊恐性障碍、身体变形障碍;且在SSRI中引起性功能障碍较少。此外,儿童和少年应用该药安全。

3.5 西酞普兰(Citalopram,喜普妙)
西酞普兰对阻断5-HT再摄取的选择性较强,对其它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性行为。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且需多种药物合用者,如中风后抑郁。西酞普兰的血浆半衰期为33小时,口服给药,剂量范围为每日20mg~60mg。因其在SSRI中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也可根据病情每日增至200mg。此外,该药可增加DA释放,较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泌乳素增多、疲乏和体重增加,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注意力。该药对女性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宜,也有证据表明儿童和少年应用该药安全。

3.6 艾司西酞普兰
( Escitalopram ,商品名:Lexqpro)
艾司西酞普兰被喻为SSRI“第六朵金花”,2002年8月美国FDA批准上市。为外消旋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其作用机制认为是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 (5-HT)能的作用,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临床用于重症抑郁症(MDD)和广泛性焦虑(GA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起始剂量1日1次10mg,1周后可以增至1日1次20mg,早晨或晚上口服。一般情况下应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全者建议1日1次10mg,轻度或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节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广泛性焦虑:起始剂量1日1次10mg,1周后可以增至1日1次20mg,早晨或晚上口服。至少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14天后才可以调换本药,同样,停用本药 14天后才可以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动物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而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其作用为西酞普兰右旋对映体作用的100倍。艾司西酞普兰对5-羟色胺1-7受体或其他受体包括α和β肾上腺素、多巴胺1-5、组胺1、蕈毒碱1-5和苯二氮卓受体无作用或非常小,另外对Na+、K+、Cl-、 Ca++离子通道无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约5%的患者有失眠、阳萎、恶心、便秘、多汗、口干、疲劳、嗜睡。约2%的患者有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背痛、咽炎和焦虑等。偶见报道可引起躁狂或轻度躁狂或低钠血。有惊厥史的患者应慎用。实验室参数没有明显的改变。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4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NARI)
NARI能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NA的再摄取,使NA系统功能得以平衡,但不影响5-HT的再摄取。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等。 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对5-HT递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虽然有关该药的临床资料有限,4.3 米安舍林(Mianserine,脱尔顿)

4.1 马普替林(Maprotiline,麦普替林,路滴美)
马普替林是四环结构,且为抑制突触前膜对NA再摄取的抗抑郁药。有较强的抗抑郁、中度的抗胆碱及镇静安定作用,适用于有明显特征的抑郁症。常用剂量为每日75mg~225mg。对单项抑郁效果较好,次为双项抑郁、神经性抑郁。药物起效时间比TAC快,不良反应较之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多。有研究显示,在女性患者中氟西汀的疗效优于该药,这可能与女性月经周期及激素释放有关。

4.2 瑞波西汀(Reboxetine)
瑞波西汀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NARI,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A再摄取来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A功能,小。药理和生理试验表明,该药有较弱的抗胆碱活性,对大脑中的其它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该药无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功能,与酒精无相互作用,可增加快但已有资料表明其治疗抑郁安全、有效。瑞波西汀的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16小时,常用剂量为每日 4mg~8mg。 米安舍林对NA的再摄取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同时拮抗突触前α-受体,从而
加NA释放,增强NA系统的功能。除了具有抗抑郁作用外,还兼有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单剂量口服后3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32小时。初始剂量为每日30mg~40mg,有效剂量为每日30mg~90mg,睡前服用,也可分次服用。该药无抗胆碱能副作用,也不产生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过量应用相对安全。该药在监测血象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

5 选择性
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
SNRI能同时阻滞5-HT和NA的再摄取,并轻度抑制DA的摄取,可与TCA交替治疗抑郁症。


5.1 文拉法辛(Venlafaxine,万拉法新,博乐欣)
文拉法辛主要药理机制为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5-HT及NA的再摄取,增强中枢 5-HT及NA神经递质的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而与组胺、胆碱及肾上腺素受体几乎无亲和力,不良反应较轻。其缓释剂口服吸收好,相对生物利用度在96%~104%,血浆半衰期约为15小时。该药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这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长期维持性治疗。虽然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但加用小剂量镇静催眠药后,一般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适当增加服用剂量,疗效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5.2 曲唑酮(Trazodone,美舒郁)
曲唑酮是一种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的药物,其抗抑郁及镇静作用明显,同时具有抗焦虑作用,对性功能影响小,甚至能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曲唑酮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小时~2小时,消除半衰期为5小时~9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5%。适用于老年患者及伴有焦虑、失眠的患者。常用治疗剂量每日100mg~300mg。

5.3 奈法唑酮(Nefazodone,尼法唑酮)
应用该药替代SSRI治疗因SSRI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改善或恢复正常。奈法唑酮对5-HT与NA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有限。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与5-HT1A受体的结合。该药是为了改善早期抗抑郁药曲唑酮的镇静与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经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一种与α1-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明显降低的化合物,因而很少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与镇静作用。推荐该药的起始剂量为1日200mg,分2次服用,治疗剂量为1日300mg~600mg。推荐老年患者服用的起始剂量为1日100mg,分2次服用。

5.4 米氮平(Mirtazapine,瑞美隆,米塔扎平)
由于该药的独特药理学特征,小剂量时主要为抗组胺作用(倦睡与镇静),随着剂量增加,则NA神经传递作用亦增加,从而可抵消某些抗组胺作用,因此为阻止出现过度的镇静作用,剂量不宜低于15mg。在正常剂量范围内,该药呈线性药动学,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日15mg,睡前服用1次。有效剂量为1日15mg~45mg。对于肝、肾疾病患者,该药清除率可分别降低30%与30%~50%,对老年患者的清除率亦有降低,故应减少用量。该药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有临床研究显示,能使其性功能明显

5.5 度洛西汀(Duloxetine,欣百达)
度洛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NRI)。度洛西汀抗抑郁与中枢镇痛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但认为与其增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有关。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度洛西汀是神经元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强抑制剂,对多巴胺再摄取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度洛西汀与多巴胺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胆碱能受体、组胺能受体、阿片受体、谷氨酸受体、GABA受体无明显亲和力。度洛西汀不抑制单胺氧化酶。推荐本品的起始剂量为40mg/日(20mg一日二次)至60mg/日(一日一次或30mg一日二次),不考虑进食情况。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未证实剂量超过60mg/日将增加疗效。


6 植物类抗抑郁药

路优泰(Neurostan)是圣约翰草(St.John’swort)的提取物,为一种天然药
物,其药理作用机制复杂。动物研究显示,该药对大鼠脑细胞的5-HT、NA、DA 的再摄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以上3个系统的再摄取抑制作用具有相似的效价,这在已知的抗抑郁药中很少发现。从多处积累的临床资料来看,该药对轻、中度抑郁症有良好疗效,同时能改善失眠及焦虑。在与SSRI的双盲对照研究中,其疗效与SSRI相当,由于该药为天然药物,且不良反应较SSRI轻,故尤其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但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光敏反应。在欧洲及美国,该药作为非处方药(OTC),常用治疗剂量为每日900mg。该药在国外尤其是德国已应用多年,证实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7 其他

7.1 噻奈普汀(Tianeptine,达体朗)
2001年在国内上市。其抗抑郁机制与TCA不同,能增加突触间隙内5-HT的摄取,对5-HT和NA再摄取作用较弱。可能有提高5-HT神经元传递的效应。噻奈普汀的抗抑郁疗效与TCA相似,安全性与耐受性优于TCA,同时疗效与SSRI的氟西汀类似。其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小时。服用方法为1日3次,1次12.5mg。

7.2 黛力新(Deanxit ,黛安神)
黛力新是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的混合剂,氟哌噻吨作用于突触前膜DA自身调节受体,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DA含量增加;美利曲辛抑制突触前膜对NE和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NE和5-HT含量增加。也就是说黛力新可同时提高DA、NE和5-HT含量,起到抗焦虑、抑郁作用,治疗谱更广,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尤其对心因性抑郁、更年期抑郁、躯体疾病伴发抑郁、药瘾伴发的抑郁疗效好。常用量为每天2片,早晨、中午各1片。不良反应少,可有短暂的不安和失眠,长期使用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7.3 罗利普兰(Loripram)
根据神经细胞内两种信号放大系统(第二信使)“失平衡”——腺苷环化酶系统功能低下引起磷酸酯酶C系统相对亢进而造成抑郁症的理论,因此设计研制成罗利普兰(Loripram)。罗利普兰能增加NE的合成和释放,又能抑制cAMP分解,对5-HT、NE或DA没有抑制回收作用,对ACH(乙酰胆碱)或MAO也没有影响。临床试验表明罗利普兰对抑郁症有效。

7.4 腺苷蛋氨酸(S-aemesyl-methionine,SAMe)
是一种内源性甲基供体,可增加脑内儿茶酚胺(DA、NE)、吲哚胺(5-HT、褪黑激素)及组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400~800mg/d肌注或静脉滴注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15~20d为一个疗程。口服剂量800~1600mg/d,比较适用于老年抑郁症及不能耐受其他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者。不良反应轻微,有头痛、口干等。

小结

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RIMA的吗氯贝胺,SSRI的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NARI的瑞波西汀、米安舍林,SNRI的文拉法新、米氮平 ,植物类抗抑郁药路优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达体朗、黛力新也比较受欢迎。MAOI和TCA虽然有效,但副作用大,故已成为抗抑郁的次选药物。抗抑郁药的发展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有效的武器,但对于新型抗抑郁药尚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以便在具体应用时选择最适宜的药物。

对于新型抗抑郁药的研究,目前主要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1)疗效方面:疗效更高,作用谱更广,包括能快速缓解自杀企图,对焦虑症状与焦虑谱系障碍有效,对难治性抑郁及精神病性抑郁有效,改善睡眠障碍。起效时间提前,达到快速起效。

2)不良反应方面:减少抗胆碱作用、心脏毒性、性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过量中毒、5-HT综合征、诱发躁狂和快速循环、突然停药的“撤药综征”。

3)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注意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叠加和抵消作用。

4)增加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如老年、儿童、躯体疾病患者等。总之,抗抑郁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要达到理想的目标,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后面还将更新数据对比               版权归属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jm10 发表于 10-6-2 10:11:23

好贴,这么多药那个更适合?比如躯体化障碍选择哪个?

DE_LTF 发表于 10-6-2 11:17:46

好帖,顶一个

qwzwb12qw 发表于 10-6-2 11:27:56

要医生才知道那个药更适合你啊{QQ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抑郁药物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