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可能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Nov. 25, 2008 --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心臟病患者如果再加上沮喪的心情,很可能降低其運動的意願,如此將會增加其心臟病發作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換句話說,患有憂鬱症的心臟病患,只要多活動,就可以降低病症發作的風險。長久以來都知道,心臟病患如果罹患憂鬱症,將增加心臟病發作或其他心臟病痛的發生,但為何會如此則一直有待檢驗;然而,根據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協會的新研究指出,心臟病發的頻率取決於病患本身的行為因素,這其中又尤指活動筋骨的程度。
研究人員們在2000年到2002年間找了1,017位心臟病患於舊金山的診所進行研究,此項研究一直持續到了2008年年初。
參與者必須填一份問卷來測試他們是否出現憂鬱症狀,其中有199位的心臟病患者出現憂鬱傾向;研究發現這些人有著抽菸、不愛吃藥以及沒有運動習慣等共同點。
具憂鬱傾向的與會者,有10%在往後陸續有心臟疾病的困擾;另外不憂鬱的心臟病患,則只有6.7%遭受病魔侵襲。而所謂「心臟疾病的困擾」包括:心臟病、中風、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或嚴重致死。
即使研究者在數據估量上做調整,並將參與者其他身體狀況與嚴重心臟病況納入評量,相較於心理健康的心臟病患,有憂鬱傾向者仍有31%以上的機率發作心臟疾病;然而,如果將與會者的生活型態也納入考量,有無憂鬱傾向則不會是心臟疾病發作與否的主因。
在最後的統計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是否有身體活動只與44%的心血管疾病有關聯性。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到,這項研究的假設前提是,抑制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與憂鬱症的預防、行為的矯正有正相關,而做運動更是影響關鍵,因為運動將可同時改善憂鬱症狀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此項研究並不能解釋究竟是憂鬱症導致不運動,還是身體不活動使得憂鬱症找上門;但無論如何,將活動筋骨當作藥方之一,以治療那些同時患有憂鬱症和心臟病的患者,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