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疗法与心理调节(一)
内观疗法与心理调节(一)(原创)讲座 2008-01-16 16:47 阅读388 评论11
字号: 大大中中小小
——李振涛
[作者按:日本的内观疗法简单易行,尤其适合文化环境受到佛教影响的东方人。作为心理疗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总结,它已经从理论、操作、评估等方面摆脱了宗教的框架,效果直接而有效。在社会转型期、在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掌握一点心理调节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内观疗法不仅可以是治疗方法、教育方法,还可以作修养方法自用,因此我向博友们介绍一下这个疗法。如果今后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考虑将其它心理疗法作通俗介绍。望得到博友们的支持。]
内观疗法的由来: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由日本吉本伊信(1916—1988)提出。吉本父母信仰佛教,是净土真宗佛学理论的信徒。吉本受父母影响很大,相信“要使自己有自信,可以去调查过去度过的日子。”1953年吉本提出围绕“对方为我做的事、我为对方做的事、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三项,从对母亲开始,围绕亲近的人、身旁的人、经历过的人逐一进行自我调查。以逆行回顾发生的事情为依据,从开始记事儿或发生交往关系开始,以2:2:6的比例罗列出以上三项系列内容(重视“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以2至3年为一个段落进行回顾。吉本认为:通过这样一个内观自我的过程,可以重新了解自己、减轻烦恼、提高自信、振作人生。吉本为了去掉宗教的色彩,将其称作“观察内心法”、“洞察自我法”。
1953年开始,他将其广泛用于青少年劳教以及疗养院中需要调节人际关系或者对外界适应的心理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该方法被许多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学家进一步充实发展,目前已经在欧美、中国广泛应用。
笔者1996年在天津主持的“中日文化与心理治疗学术讨论会曁内观疗法讲习班”上首先提出了:“内观—认知疗法”这个系统疗法的概念,在日本第19次内观会议(大阪-1996年)发表,被日本川原隆造等教授著书介绍。
内观疗法的理论:内观疗法认为人类产生烦恼的认识——“我执”,是各种烦恼的根源。“我执”语意为不明事理、自扰、贪婪、愤懑、愚笨,是由于利己、自我本位、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是其反复重复、反复强化自我中心的特性,固执己见导致精神活动被束缚所致。内观疗法的基本认识是“人类社会尽管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但是我们每个人又在不间断地从别人那里得到各种帮助和照顾(直到今天、现在仍是这样),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事实。”深刻真切认识以上基本事实,人才会对自己打开心扉重新去认识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因此,通过内观可以改变对自我的过份强调,可以使顽固、刚愎自用的性格变向纯朴和直率;通过内观对改变自我中心特点、利己的态度、物质万能的价值观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内观疗法的程序,回顾对方给自己的关照,会使人重温被关心、被爱的感情体验,这样会唤起个人的自信、责任感、受恩要报的义务感;回顾给对方作的事,使自己重温自己的能力、成绩,强化自信、荣誉感振作精神;回顾给对方添的麻烦,会唤起羞愧感、耻辱感(违背了人们之间已经确立的关系准则和秩序),会洞察个人行为同亲人友人之间的连带感(错误的行为不仅损害自己也损害了他们),这些会使人增强管理自己行为的需求。当代社会会使许多人感到“自己最不幸、最倒霉”、“社会不公道”、“谁都对不起我”,会因为局部的事情将自己推入自我中心主义的认识立场。这样的结果并非对个人的下一步有利,摆脱自我中心认识并非为了他人,实实在在的是为了个人客观、科学、公正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生活的幸福度。
内观疗法的个人体验方法:以自己生来经历的重要的人,如:母亲、父亲、老师、配偶、上级、同事、朋友、有怨恨的人,按照“对方给我作的事、我给对方作的事、我给对方添的麻烦”以2:2:6的比例去回顾事实事件。按照年代顺序分开,2至3年为一段,从开始认识到今天,逆行回顾。充分去体验被爱感、成就感、羞耻感、连带感、责任感等人生生活重要的情感,将得到的新认识、新感觉同原来的认识和感觉作比较,找出心理问题的缘由,从而重新认识自己、减轻烦恼、提高自信、重振人生。如果在声音、视线都遮断的独立环境中来作,效果会更好。对于每天工作的人,可以在工作之余来作。
讲几句通俗的话:心理调节重在操作过程,不是讲道理。例如人们都认为“宽容人好”但是心底里未必作得到。只有经过操作,只有经历真实的体验得到了内心的愉快,才会明白为什么“宽容人好”。本博文供需要者试探,对提问我会根据共性问题集中回答。本博客所有日志都是“原创”(内容同作者一致,译文只在译文内容),意在公益服务,因此不希望有人更名抄录投寄它处,因为这就损害了他自己,是与本博客的初衷所违背的。更欢迎新老朋友们多提建议,让我们一起将好的事情作好。
谢谢! dingding , 让更多的人能关注 支持!{QQ0} 学习了。
内观是不是也分不同流派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