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fu 发表于 04-5-3 17:21:03

心理咨询市场亟待规范做大

心理咨询市场亟待规范做大
--------------------------------------------------------------------------------


2003年03月31日03:54深圳特区报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市民的重大健康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至少有18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但规范治疗率却很低———

调查

“正规军”严重不足

“杂牌军”滥竽充数

一方面,我市心理治疗需求的市场很大,可是另一方面,专业心理医生却非常短缺。据了解,目前全市的专业精神病、心理疾病医生人数不到100人,儿童心理方面的专业医生不到10人,老年心理方面的专业医生康宁医院仅有1人。

目前,我市只有一些三级甲等医院设立了心理门诊,个别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及少数民营医院也逐渐开展心理咨询和诊疗服务,但是与这个庞大的人群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精神卫生的相关设施也太少,精神病的床位率仅达广东省规定的4成,远低于北京、上海。按照《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1996—2000年规划》要求,每万人口精神病床位数应达1.2张,而深圳市目前仅为0.48张。而美国每万人口为6.4张、日本29.1张、北京4.5张、上海4.1张。

正是在这样一个市场背景下,再加上有许多患者碍于传统观念不愿到医院求医的心态下,反倒让一些“杂牌军”有空子可钻。一些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热线,随意招聘一些口齿伶俐的人充当所谓的心理医生,往往以片面理解和个人生活体验为咨询者提供指导,随意作出判断,妄下结论,令咨询者无所适从。还有的咨询者虽然通过倾诉的方式暂时缓解一下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因为没有系统的疏导,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故态复萌。据了解,深圳目前有所谓“心理咨询室”至少十几家,多半打着“信息咨询、未来预测”的旗号,咨询的项目包括“人际关系指导、科学用脑、婚姻指导”等。这些“游兵散将”都没有经过卫生部门的审批,以赢利为目的,从业人员真正接受专科训练和必要认证的凤毛麟角,甚至有些是江湖术士,提供的质量难以保证。他们往往危言耸听,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治不好病反而让咨询者的症状加重。

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项高智商、高科学知识含量、高技巧的脑力劳动。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应该是经过专业训练,精通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伦理和道德也有相应的深入研究;心理医生所提供的服务,不是一般性的安慰、鼓励、说教,而是有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

实际上,卫生部门对心理诊所准入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诊室设置上必须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心理测验与评估室。人员配备上一是至少有2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1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心理治疗师的临床职业医师;二是至少有1名经过心理测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心理测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至少有1名接受过精神科或临床心理专业技术培训达1年以上的执业护士。在设备与技术上,一是必须具有常用的人格、智力、情感、行为等心理测验工具和量表,能开展相关的心理测验和量表评定。二是配备有能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森田治疗的设备,能开展生物反馈治疗、森田治疗、暴露治疗、行为治疗、暗示治疗等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

深圳首家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心理咨询所———深圳市康宁医院福田心理咨询所近日挂牌营业,这标志着正规的心理医生已经走出了医院,走进社区人群。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头,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心理医生,让他们深入社区,成为市民终生的朋友,这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现状

深圳心理患病率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深圳至少18万人患精神疾病

据了解,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4.5亿人患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12%。在全世界10种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嗜酒、强迫性障碍。在我国,精神障碍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

在深圳,目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5.6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的比例最高,为4.72‰,精神、智力残疾在各类残疾中占的比例为23.5%。最保守的估计,我市有各类成人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病和神经症)超过18万,另有9万儿童存在情绪、行为障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人们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神经症(包括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的患病率高达27.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年人,这一方面和深圳青年人人口比例大有关,另一方面因为人在青年时期面临着就业、择偶、成家、生子等诸多重大问题。

多种原因引起心理危机

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比较大。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许多人单独一人在外谋生创业,因此出现心理危机的机会也大一些。目前,深圳受情感困扰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比较多,此外婚姻家庭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性心理问题在深圳都是比较普遍的。记者从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导致深圳市民出现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由于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熏陶影响的人们,需要适应新环境的文化、社会习俗的融合。从未知到相互了解,人际关系之间的碰撞、摩擦影响着人们微妙的心理变化。一旦不能适应这种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小李和小王来自两个不同省份,在深圳工作几年后,两人恋爱结婚。起初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但是自从小王知道小李总是往老家寄钱,给家乡的弟弟妹妹,就吵个不停。小王认为小李已经和自己结婚,就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小家。但小李就不明白为什么小王就不懂照顾大家族,两人不停争吵,久而久之造成小李的精神极度紧张和恐惧。不同文化未能很好地融合造成了小李的心理疾病。

二是没有一个好的精神支柱,把自己的精神追求建立在金钱等不具永恒特性的东西上。来自潮州的小张,十几岁就在深圳打工,他曾立志一定要赚100万。十几年的奋斗小张终于有了自己的100万,可是这时他的欲望就是赚1000万了。可是他不知道赚这1000万是他自己心理上承受不了的。努力过头造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也危害了心理健康。

三是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给人们观念转变上造成的适应性痛苦。小李与小方结婚前就知道小方不是处女,这在现代社会也不足为奇,双方的感情到了一定程度两人结婚了。可婚后小方总是摆脱不了自己不是处女,对不起小李的想法,偶尔吵架小方就会认为小李嫌弃自己,久而久之造成精神抑郁。小方自己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道德束缚,在现代社会中无所适从。

市民羞于解开“心结”

在西方国家,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非常自然地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自己的健康问题。许多人将心理医生当作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但在我们国家的传统观念里,心理问题并不像身体外在疾病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也就经常被人们忽略,常常是心理问题的影响,已经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损害,却还不自知。据统计,在深圳,87%的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这还不包括大量的精神亚健康人群。

深圳受心理困扰的人不少,为什么看心理医生的人少之又少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仁刚博士分析指出,一方面,许多人根本不了解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总认为心病不是病,只有躯体不舒服他们才会看医生,没有意识到心理上出现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不少市民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

有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丑恶的、可耻的、有失脸面的。“神经病”3个字在世俗里常被用来作为骂人的词语,存在着歧视和偏见。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是心理医生,有的人当自己的家人出现了心理问题时,也经常非理智地期望没有心理问题而耽误治疗。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怕丢脸,就将问题一捂再捂,直到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变成明显的心理障碍,错过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

有的认为心理活动是纯主观的。由于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人们习惯地认为所有来自内部的思维、情绪都是可以随意控制的。所以,当心理出现问题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结果暗自努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问题进一步恶化。

还有的认为身体不适不是心理问题。今年59岁的李太太一段时间以来间断出现心悸、左胸疼痛、胸闷、气短、濒死感,伴随着心情紧张、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而就诊于心脏内科和急诊科。经诊断怀疑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心肌缺血等,在心内科3个多月检查、治疗无效。后来看精神科医生,发现原来患的是焦虑性障碍中的惊恐发作,而不是心绞痛。找出了症结,对症治疗,效果显著。事实上,经常有许多慢性病或功能性疾病或疑难杂症,长期检查治疗始终效果不佳,甚至治疗多年还不能确定是什么病症,其实很可能是某种心理障碍伴随的身体功能紊乱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症状。

女性比男性更勇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对待心理问题上,女性比男性更勇敢、主动。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福田心理咨询所,心理医生刘奋告诉记者,前来咨询的市民中80%是女性。这一方面与女性由于其生理因素,感情丰富、敏感、多虑,心理相对脆弱有关外,另一方面女性也更勇于面对和正视心理困扰,寻求解决。

事实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男性面临的压力更大,可是出于爱面子、“男儿有泪不轻弹”等观念的影响,出现问题时多半“藏而不露”,没有合理的宣泄,越积越多,结果往往导致后果更为严重。一些人从最初的情绪问题,发展到了情绪障碍,甚至最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了才来看医生。

暗访

暗访无证心理咨询场所

为了解社会上提供心理咨询场所的具体情况,记者首先拨打“160”咨询台,得知有一个名为“某某工作室”的场所从事心理咨询活动,地点在宝安路某大厦,于是记者来到此处进行暗访。

“专家”每小时收费500元

只见“160”咨询台告知的门牌号内,挂的是深圳市某文化传播公司的大牌子,记者正疑惑是否找错了地方,里面一位小姐热情地迎了出来。记者问这里是否是“某某工作室”,小姐答道:“是啊!”“是做心理咨询的吗?”小姐答道:“对。”“可是你们为什么没有挂牌呢?”这位小姐竟然答道:“我们传播公司的营业范围也包括心理咨询的。”

记者称帮一位心理有问题的朋友来找心理咨询的专家或者医生,并且想具体了解一下专家的素质和收费情况。这位自称姓刘的小姐介绍说,这个工作室有两位心理咨询专家,一位就是“某某工作室”的主人,她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写过许多有关情感和成功创业的书;还有一位在多家电台主持心理咨询热线的专家,但是这两位专家都很忙,其中作家目前在北京,不知何时回来,另一位主持节目的专家也需要预约,而且不一定能预约成功。

“假如预约成功了,怎么收费呢?”记者问。“一小时收费500元。”“太贵了吧,心理咨询一次两次未必能解决问题,能不能便宜点?”记者问。“这是我们的规定。”这间传播公司内的一名男子说。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你们心理咨询室就这两位专家吗?我们希望尽快帮朋友找一位不用预约的专家,你们还有没有其他专家可能推荐给我们?”记者问。

“有啊,我们还有两三位专家的,可以立即接受心理咨询。”这位刘小姐说。

“在哪?”记者问。

“我就是其中一个。你把你朋友的情况先跟我说一下,我们可以约个时间把他叫出来聊聊。”刘小姐说。

刘小姐30岁左右年纪,说话很是伶俐。记者于是婉转地询问刘小姐的专业、学历等,但刘小姐说话总是东拉西扯,回避记者的问题。记者问她是否学过与心理学有关的专业,刘小姐称自己什么都学过,包括影视表演,至于正式学的专业是中文;记者又问她做心理咨询这行有多久,刘小姐称她什么工作都干过,经历丰富,但是来深圳不久,干这行也就两三年。最终刘小姐也没提供任何证明文件和资料。

“你们的心理咨询室在哪里?”记者环顾这间传播公司,总共就一间20多平方米的大房间。刘小姐说:“哪里都可以进行咨询啊,我们可以约你朋友一块出来吃饭,或者电话聊天都可以。”“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你们有没有配合一些其他的治疗?”记者又问。

“没错,我们就是通过聊天解决问题啊,一个人的心结有时候就只需要一句话,或者一点安慰就能打开。可见你们虽然作为他的朋友,都未必了解他。只要让我跟他好好聊聊,我一定能告诉他很多道理……”刘小姐滔滔不绝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个在“160”咨询台挂了号、单凭聊天、开导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某某工作室”知道的人并不少,而且每天大约有2至3人找到这里进行心理求助。

对策

多项举措培育正规市场

针对市民对心理咨询与治疗需求的日益扩大与“正规军”不足的矛盾,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心理健康,记者从我市卫生部门获悉,我市准备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正规市场。

一方面是增加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这包括引入心理治疗人才在医院开设专业心理咨询科,进行咨询和治疗;在医生队伍中培训兼职心理人员,进行常见心理疾病识别和咨询的医疗系统培训。目前市精神病防治办公室和市康宁医院已经联合举办多期培训,培训了几百名医务工作者;动员社会力量,各部门参与精神病防治。比如在全市大、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门人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咨询,编写学校心理健康教材等。另一方面建立心理治疗的准入制度。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将出台《心理治疗准入制度》,将对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确立明确的行业规范;同时成立心理卫生协会,对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认定,以及促进心理科学的应用研究。

第三方面,我市将积极促进心理卫生保健进入社区。一是把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纳入社区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促进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使病人及早转诊,同时对精神病人进行追踪随访。二是继福田心理咨询所基础上,再创办一个心理咨询所,让专业机构走出医院,走入人群;三是市康宁医院和市精防办还将举办“心理健康快车”进社区的活动,定期到社区巡回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为居民义诊、咨询,为长期服药的精神病人免费送药,为贫困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廉价的爱心病房等。

Charlie Z. Song 发表于 06-6-13 17:16:05

大顶!特顶!持续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咨询市场亟待规范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