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04-4-16 06:01:10

别给自己乱扣帽子 (肖峰 )

  媛媛是位大三的女孩,自打进入青春期以来,她就怀疑自己患了"同性恋":怎么老对影视中的女主角、现实中有魅力的女性和出色的女同学,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和感情,这种感情有崇拜,有喜欢,有羡慕,甚至还有点爱慕。而对周围的男生,她似乎却总产生不了类似的感情。为此媛媛恐慌不已,也痛苦不已。一想到自己可能是个同性恋患者,媛媛就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

  上大学后,班上有个叫晓澜的女生,多才多艺,聪颖漂亮,举止得体,待人热情,极富魅力。起初,俩人见面时总是先自自然然地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往往还伴随着一些争论。这样的交谈媛媛是由衷喜欢的,不仅因为晓澜言谈风趣,性格坦诚随和,而且她看问题往往有更深更广的视角,在她面前,以往在学习上十分自信的媛媛也极为叹服。

  渐渐地,媛媛发现与晓澜在一起,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有时候,媛媛早到班上时没有遇见晓澜,她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与失落,她会返回原来的路躲在一个地方,等着晓澜出现才装着偶然的样子迎上前去,等待一个惊喜的呼唤。上课时媛媛总情不自禁地关注着晓澜以至常常没有听进老师讲些什么。班上其他女生普遍对晓澜有好感,看到别的女生亲眼地拍她的肩膀时,媛媛竟会无法抑制地涌起一股想上去吵架的冲动。忽然有一天,媛媛开始心慌起来,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位女孩这么倾心,是不是自己的同性恋发作了?

  对于青春期的女孩,友情是一种让人充实快乐乃至迷醉的力量,会给女孩带来无比美好的体验。然而,由于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的单调枯躁,加之与父母、老师、同学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就容易使她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孤独,渴望情感交流的愿望也极为强烈。由于与异性交往常常会受到限制和非议,像媛媛这种有种强烈情感需求的女孩,就容易选择一个同性密友,做为情感寄托与依赖的对象。此外,青春期的女孩在心目中正在构造着理想的自我,即自己最为欣赏的某种人格模式。当周围的某个人符合自己这一理想的模式时,她们就会以一种敬佩或崇拜乃至爱慕的心理来看待他(她),将其当成自己心目中的偶象。所以,媛媛对晓澜产生的这种感情是健康正常的(上述分析也适用于男孩)。

  然而媛媛却为自己可能是同性恋恐慌起来。每 次再一见到晓澜时,她不再是欣赏,不再是交流而换成了恐惧,换成了压抑。有一天上课时,晓澜正好坐在了媛媛的身边。于是,媛媛就开始担心紧张起来,她担心自己会紧张会脸红,果不其然脸就越来越红,越来越热,媛媛真怕旁边的同学会看出什么端倪来。此时媛媛万分痛苦,莫非自己真是一个顽固的同性恋患者?莫非自己真的要一辈子让人看不起?

  我以为媛媛已走入了一个心理误区,她自己给自己扣上了一顶"同性恋"的大帽子,自己诱导自己走入其中,自己在吓唬自己。其理由如下:

  乱贴标鉴。人在青少年时期,往往会产生偶象崇拜心理,即在心目中树立一个或几个偶象,对之尊崇喜爱备至。这种偶象可能是异性,也可能是同性;可能是年长的,也可能是年近的;可能是遥远的,也可能就是自己生活周围的。比如媛媛觉得晓澜气质不凡,性格魅力夺人,与自己向往的人格模式相吻合,于是生出了赞叹喜爱之情,这本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可媛媛却将之与性爱混为一谈,不负责地给自己贴上了"同性恋"的标鉴。

  错记"心理帐"。一旦给自己贴上了"同性恋"的标鉴,媛媛在随后的生活中就开始反复地验证此事,总关注着自己是否为同性恋。人是有感情的,媛媛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同性都不产生一丁点喜爱之情。然而由于"验证心理"的作用,媛媛会把任何有关自己喜爱同性的蛛丝马迹,都立刻记在"自己是个同性恋"的"心理帐"下。这样越疑越像,越像越疑。

  反复强化。由于担心无法过正常生活,也担心成了同性恋后被人看不起,媛媛对同性恋恐惧之至。于是一旦与自己喜爱或感兴趣的同性相处时,她会担心自己会有"同性恋"的表现及被人看出,她自然会脸红心跳,紧张不已。这种紧张又成了她自我怀疑的证据。

  阻抑正常体验。对同性恋的过分关注和紧张恐惧,往往抑制了像媛媛这类人的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交流,或者虽有交往,却由于心不在焉或老想验证什么,使其无法从异性那里获得正常的情感体验,产生不了与异性进一步的亲近感和投入感,于是就更加怀疑自己是个同性恋者。

  所以,媛媛是"同性依恋"、"同性敬慕",所又转变为"同性恋恐惧症"。因此媛媛只要不再为此担心恐惧,而是正常地生活和交往,一切都会慢慢地自然正常起来。

美惠子 发表于 04-4-16 06:01:38

有同性恋倾向怎么办

  凡是谈到人类的性动机或性驱力时,总是把对象定义为异性。同性恋的情形则不同。同性恋者性动机的对象,不是异性,而是同性;是同性别者之间,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发生性的行为。在人类的性史上,同性恋一事古已有之。自从基督文化兴起后,同性恋行为被列为禁忌。认为同性相恋,违反上帝的旨意,同性恋者一旦被发现,即遭受严重惩罚。本世纪以来,即使对同性恋的禁忌稍宽,但到60年代末期为止,在精神医学上,一直将同性恋当做性变态来处理。70年代开始后,一方面由于同性恋者对人权的争取,另方面经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般人对同性恋的偏见,总算有了改变。因此,美国精神医学会在1980年出版的心理异常诊断统计手册内,已将同性恋从心理疾病的名单中删除。不过,在我国,同性恋基本上还是个很忌讳的现象。

  无论如何,同性恋是男女两性关系的一种反常现象。此种现象在过去禁忌时代隐而不见。现在两性关系趋于开放,又加上艾滋病的发现,此种现象较以前引人关注。在一般人口中,究竟有多少同性恋?据国外的调查,真正同性恋者,男性中约有4%,女性中约有2%。我国未见完整调查,但估计比例差不多。从理论上说,同性恋行为或同性恋倾向,在进入青春期后,也就是中学阶段,应该已经显示出来了,只是一般都被掩盖起来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该怎么办呢?自怨自艾是无济于事的。目前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调整:

  1.自尊自重,广交朋友。既不要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自责,也不要让这种“恋情”任意滋生泛滥。如果不顾一切地恋上某一同性,甚至与同性建立“恋爱”关系,确是一件很麻烦而危险的事,是你目前的成熟水平所绝难承受的。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广交朋友,既有同性的,也有异性的。这不仅有助于冲淡你内心的矛盾,而且客观上也有助于维护自尊,不致于过早过重地受到心灵伤害。

  2.查清原因,寻求对策。同性恋的形成,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情况比较复杂。建议你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弄清自己之所以产生同性恋倾向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的矫治措施。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同性恋的矫治将是比较长期的,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美惠子 发表于 04-4-16 06:02:14

同性恋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个人认为被动型的可以改变。
我也不认为同性恋是病,不论是什么样的性取向,我们都应该尊重他(她)的人格。

美惠子 发表于 04-4-16 06:03:03

不管社会怎么样,
(多少也进步了)
同志们还是把心态放平和些,
因为能平和的人是觉得生活无缺的人,
是幸福的人,
不一定非要人家理解嘛,
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给自己乱扣帽子 (肖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