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论坛上有一篇“挫折感与幸福感”的文章,希望你能看一下,重点是最后一段,应该从身边的事情作起,调节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再苛求什么,把目标尽量放得低一些。
大学时候有“六十分万岁”这样的话,中学课本上有篇课文,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才明白这里面有积极的人生意义。因为许多事情超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而且也有效率的缘故。
建议读一些心理调节方面的书,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医生建立长期的关系。
我听一位心理医生讲,抑郁药最少服用半年,一些患者擅自停药或减量是不合适的。你服药后的情况肯定不是躁狂状态(那是双相中的躁狂相发作),与你的病肯定不是一会事。
先聊到这吧,有机会再谈。 还有,尽可能离开你的父母,独立生活,他们只会给你带来伤害。这我有血的教训。
即使不能,也要昼缩减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切记! 还有,尽可能离开你的父母,独立生活,他们只会给你带来伤害。这我有血的教训。
即使不能,也要昼缩减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切记!
星空为什么这样说呢?讲讲你的情况可以吗?
我现在也有些感觉,得病后我妈来照顾我,可我看到我妈就觉得我抑郁,而且她每天都唠叨不休,让人烦.
有时候又离不开,想到家里就我一个人的话会是多么孤单!
我的处境和大多数人还不一样,这里大都是学生,而我已经上班了. 张主任回帖:
一般来说,抗抑郁药需要三个星期左右才开始起效,
而在服药的早期,可能会有一些兴奋症状。
从你描述的情况上看,应该不是躁狂症状。
心理治疗对于这一类疾病是有帮助的,
但是不是可以代替药物治疗尚有争论,
最好的方法是两者结合起来,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运用。
因此,我觉得,您的服药方法不太科学,
当然,不科学并不等于没有效,
但是,失败的机会会多一些,
因为很多人已经为此教学费了。
祝你幸运。 回星空:
其实我已经独立生活很长时间了,高中三年住学校,大学四年远离家乡,而我现在出来工作也三年了,也是在另外的一个城市。以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出来工作后,我才感觉到这有多严重,不是生活上的依赖,而是心理上的依赖。我觉得我母亲总是用她的爱来对我施加控制,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便有了逆反心理。所以当我发现一些责任慢慢向我压来的时候,便有了很大的危机感,没有安全感,因为这些东西都必须我自己去面对。
我现在在我工作的城市买了房子,可能 以后父母会过来同住,以后怎么与他们相处,怎么保持自己人格、心理上的独立性,我还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关于用药问题,我不知道我减半 用药是否真的不合适。因为无论是我的主治医生,还是与我网上交流的张主任,还是你,都建议我要足量服用三个月。但是我现在感觉真是不错,因为我能在工作中找到自信,从跟别人的交往中找到自信,我想这是最好的心理治疗,那我又何必去用药把自己维持在一个很高的兴奋水平呢?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请大家指导指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