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现“懒人部落”
不知道有没有人已经贴过,我是才看到,很羡慕这种生活方式,就转发上来了。广州出现“懒人部落” 2008-10-06 16:02
分类:农业投资、休闲 字号: 大大中中小小
闲时钓钓鱼,懒人的生活十分惬意。 羊城晚报供图
广州有一群人成立了一个“懒人部落”,过着惬意的“新田园主义”生活。前不久,他们位于广州萝岗区的“部落”住所终于落成,一批人率先迁入,过上田园生活。发起人龙先生说:长期的城市快节奏生活让人疲惫,我们要返璞归真;“部落”虽然离广州很近,但感觉上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居住:诗书田园
组织者之一的劳少萍女士告诉记者,“懒人部落”有明确的宗旨——让生活变成“慢板”,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和品味生活的细节。
在萝岗的一条山谷,藏着一片很大的湖泊,一些用树皮和竹木搭起来的房子散落在湖与山之间。屋前种着花草、果树、蔬菜,鱼塘里族员们放养的鱼儿自在地游来游去,圈养的鸡、鸭、鹅欢快地叫着,室内室外挂着玉米、辣椒。这里没有电视、空调、洗衣机,煮饭用土灶,洗衣趟小河。“就连喝的酒也是我们自己用粮食酿的。”
部落还有公共的活动区域,供族员闲时下棋、品酒品茶、赏评摄影和艺术作品,或是干脆发发呆。龙先生说,族员们追求的就是这种毫不刻意、没有任何功利的原始生活状态。
生活:远离功利
为了实现部落的宗旨,“懒人部落”有明确的公约。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便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自给自足”。族员们都要参与劳动,种果树、拾柴、制肥、喂家禽等。劳动果实会有人上门收购,供给族员的生活需要。
“一早,大家戴着斗笠荷锄而出,一边唱着歌一边劳作,那种感觉让人快乐无比。”族员们个个自得其乐,有人专门创作了“劳动歌”——白云缠呀绕,山峰峻呀峭。天上人间阳光照,你我多逍遥……龙兆忠说,族员们追求的就是这种毫不刻意、没有任何功利的原始生活状态。
部落族员的年龄介于30岁~45岁,学历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样的人一般都经历了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的日子,所以格外渴望放下疲惫的生活,回归自然。”在采访中,劳女士便接到一个要求加入“懒人部落”的电话。而新进成员、香港的侯先生不仅自己加入,还劝说一家大小一起过简单日子。
据羊城晚报
“懒人部落”的庄园梦(图)
http://gz.house.sina.com.cn 2006-01-14 11:45 金羊网 文/二少 图/王佐
换一种活法
广州有这么一群“城市精英”,本来可以去赚更多的钱,但他们却宁愿选择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僻静山谷,租下百亩荒地,共同建设家园,过起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简朴生活:在自家庭院前后种植蔬果花草、喂养鸡鸭鱼,更多的时候是在钓鱼、晒太阳、发呆。兴致来时,也摆弄些琴棋诗书画或品茶听音乐什么的。他们称这种生活形态是懒人的活法,所以就叫“懒人部落”了。在部落里,成员们实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即所有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共同投入,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平均分配,生产以自给自足为目标。
这种生活形态有媒体赋予了“新田园主义”、“现代版的世外桃源”、“都市人的避世庄园”、“中国版的乌托邦”等等的概念或名词。无论什么叫法,“懒人部落”的出现确实让众多媒体和都市人关注了一把。也许是“懒人部落”给越来越没有幸福感的都市人带来了“换一种活法”的启示和希望吧。
以下摘录了一些部落主要成员的对白,或可有助我们了解“懒人部落”这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是神往或梦回的“乌托邦世界”。
“懒人部落”全家福 在庄园里享受抓虾钓鱼的恬趣
劳少萍
“少用电器,少开私家车,少暴饮暴食,闲时多栽花木”
懒人小介:“懒人部落”发起人之一,曾任多家媒体记者、编辑,自营一家旅行社,现为自由撰稿人和自由摄影人。爱好摄影、品茶。
人生在世,有生命质量的不过区区几十年,转眼即逝。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品味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不必活得那么野心,那么紧张匆忙了。
现在大多数的都市人都弄反了生命的意义,以为拼命赚钱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唯一的生活目标。但却忽视了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地球资源和牺牲人们闲遐时间为代价的。人类无休止地追求财富的结果是丧失家园和人文精神,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穷得只剩下钱和垃圾。
不要以为生态破坏、全球变暖、天灾频临与我们无关。我们为什么焦躁?为什么越来越不幸福?
所以,我的生活主张是,在满足温饱和基本物质需求后应自觉节制物欲,尽量过简朴的生活———简单家居,少用电器,少开私家车,少暴饮暴食,闲时多栽花木。
劳少萍的家居梦想:对我来说,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富足更能让我愉悦。我对家和生活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过一种简单的耕读生活。理想的家园应该是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具有古典之美的庄园,庄园里有一片林子、一池湖水、几亩耕地、一座小木屋。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不用看人的脸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阅读、写作、田间劳动只为自己喜欢。很庆幸我正在逐渐实现我的梦想。
摘瓜果,享受田间耕作的乐趣
龙兆忠
“活得轻松自在比赚钱更重要”
懒人小介:“懒人部落”广州庄园庄主。供职于国营单位数年后,随经济大潮,开办了设备安装公司。爱好钓鱼、摄影、盆景。
经历过一番拼搏后,方觉悟到活得轻松自在比赚钱更重要。所以,就与几位志趣相同的朋友一同寻找了一方山水田园,共同建立我们理想中的家园。在“懒人部落”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简单,因为我们实行的是“AA制”,投入与产出都是平均分配,一视同仁,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利害关系,也不用想太多赚钱的事,因为庄园里生产的农产品可以维持我们健康生存所需。在这里生活我感觉很自在,不需刻意应酬,而且生活节奏可以放慢,有闲情享受渔翁之乐,此外一年可以外出旅游几次,拍点好照片,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龙兆忠的家居梦想:将“懒人部落”视为家园建设得更生态,园子里栽满各种果树、蔬菜、花草,给地球添多点绿色。希望公司经理人身体早日康复重返岗位,让我得以摆脱纷繁的事物,一周可以有三天钓鱼,还生活本色。我希望能做个真正的“懒人”,因为做“懒人”其实是件很奢侈很贵族的事,有钱还需要有闲才行。
具有岭南园林之美的番禺庄园
利建能
“心懒人不懒,心懒才能心静,静则灵,灵则慧”
懒人小介:“懒人部落”番禺庄园庄主。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爱好书画。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事实上,自古以来,一切贤圣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不为名累,保持精神的自由。很多西方人早已崇尚和过着简单生活。
可能是我骨子里还很书生气,所以我向来不喜欢与人竞争,很怕做官。前些年当我被委任广州市园林局重要领导职位时,我选择了放弃,然后在番禺租了一片河冲滩地种树栽花,开办设计工作室。回归田园脚踏实地的感觉真的很好,因为大自然是诗意的,它让我心静如水,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灵感,我现在把园林工程都当作艺术品来做。我理解的“懒人”其实是心懒人不懒,心懒才能心静,静则灵,灵则慧。艺术不会诞生在匆忙中。
利建能的家居梦想:关于家园的梦想,当然希望是古人山水画里描绘的那般,再加点岭南园林,并能保留些国人生活氛围就更好了。人,需要诗意地栖居。我希望生活里多些诗意,多些艺术,多些人文关怀。
心懒人不懒,心懒才能心静
侯宪庆
“但愿城市化的进展慢点,农庄能生存得长久点”
懒人小介:“懒人部落”增城庄园庄主。香港人,自营服装厂,现委托经理人经营。爱好越野、旅游、摄影。
人往往因简单而幸福,因贪婪而痛苦。什么都想得到,这会让自己时时处在焦虑的状态,哪还有什么闲情去体味生活的细节。钱永远赚不完,永远有比你更有钱的人。如果没完没了地赚钱,实际上是在用时间和生命换取金钱,到头来还是要用金钱换取健康。任何事过度了都要遭天谴的。事实上,人要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其实很少,无非三餐一宿,再多的山珍海味,也只有一个胃,再大的豪宅也只夜宿一张床。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就是不舍得放弃。所以,我以为钱够用就可以了,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很享受目前在农庄里的简朴生活,用土灶、荔枝枯枝叶、大铁锅烧出来的饭特别香,吃上自己不用化肥、农药、激素种养出来的蔬菜、鸡鸭感到特别放松。
侯宪庆的家居梦想:关于家园的梦想,我自己才画好了一张图纸,是在荔枝园里建一间小土房,约60平方米,一厅一房,房四周被绿树掩映,四季果树飘香,有吃不完的水果、蔬菜、鸡鸭鱼。这种生活虽然很农民,但很逍遥自在呀。但愿城市化的进展慢点,农庄能生存得长久点。我回归田园是我喜欢宁静、纯粹、平和的生活。
水鸟游荡湖面,悠闲自得
(Robby/编制)
附:住懒人部落的条件
基地
懒人部落是在今年年初成立的,至今已经建成了三个基地,共住有12户人家。三个基地分别位于番禺、帽峰山脚和增城,功能各不相同:番禺是家禽养殖区和蔬菜区,帽峰山脚是生活区,增城则种植有大片的蔬菜,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荔枝园。那天我们去的是距离广州市区最近的番禺基地。三个基地的物产互通有无,“懒人”们也互帮互助。生活区里的9户人家就经常驾车来番禺劳动,而我们那天吃到的新鲜走地鸡,则是劳少萍从增城基地带过来的。
劳动
据说“懒人”们每天有4小时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按照常识,这样的工作量似乎不足以过上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事实上,番禺基地有利工请的两位农民朋友来帮忙打理果园和菜地,工钱每天每人25元。增城那边请的工人更多,除了种菜,还要打理荔枝园。
门槛
要住懒人部落,每年要交一万多的土地租金。建房子的钱也得自己出,少则几千,多则四五万元不等。劳少萍说,懒人部落里的住户身家基本在200万以上。
村规
在懒人部落,凡涉及环境变化的事务一定要通过表决才可以实行。即使是自己居住的那幢房子也是农庄的共有财产,不经同意,就不能做任何改造。给家里添设备也不行。
村民
和原来以为的不同,村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一人依然是朝九晚五地工作着。
重点人物
劳少萍
懒人部落的创建人及部落理想的坚决推行者。
劳少萍曾在多家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还独自经营过旅行社,是个绝对的工作狂,每天要服三包止痛药。她看见好几位跟她一样玩命的同事英年早逝,顿悟所谓奋斗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于是她开始积极筹建懒人部落。她要教会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利工
前园林局局长,现开办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懒人部落成立前已经在番禺基地附近住了3年。他同时也是三个基地的总规划师。
利工现在只周末来住。田地和家禽由他父母每天从城里乘公交车过来打理。
龙先生
帽峰山基地的庄主。私营企业老板,但现在生意上的事基本上都由经理去打理。龙先生现在每年去外地旅游半年,剩下的半年他在三个庄园里轮流生活,每周有三四天时间在钓鱼。
侯先生 侯太太
侯先生是香港人,做了大半辈子生意。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让他了解到“个人终究敌不过环境”,于是辞了生意。夫妇二人也是半年旅游在外,半年在三个农庄轮住。
[ 本帖最后由 风吹尘 于 09-2-20 17:10 编辑 ]
城市白领归隐田园需克服三大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9:37 深圳商报“围城”现象似乎是人类难以逃脱的“运行”规律。在百万民工浩荡进城的同时,白领间也悄然掀起一场新“上山下乡运动”。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经达到三亿人次。如果说这些仅仅是小试牛刀的话,彻底放弃白领身份当农民的也不再是凤毛麟角。魏红就是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才下了决心卖掉了鼓楼和城里的装修精良的房子,来到广阔农村,开始了养
牛、养鸡、农耕这种“大有所为”的生活。
归隐田园日渐成风
近日,许多的成都白领纷纷开着私家车去江家堰附近的菜地种菜,在这片3000亩的“江家菜地”种菜可比自己去菜市场买菜贵多了。驱车前往的白领们,一年需要花800元来“认种”一分地(约67平方米)。据悉,在江家菜地开始大规模认种租地的第一个周末,驾车前来咨询和租地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开着奔驰宝马的企业家。首批认种菜地就高达152.11亩,认种金达121.69万元。
每个周末,白领们都要来到自己的“菜园子”耕作,要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还要购买种子、农药、农具、肥料,以及在自己无暇照顾菜地的时候聘请当地农民进行“技术性服务”。整套下来,一年要花上几千元。在江家菜地租了2分地的王先生说:“我想彻底回归田园,但是下不了决心。江家菜地正好是个让我体验田园生活的好地方。”
而在许多白领将归隐田园挂在嘴边时,已经有人身体力行了。广州萝岗区的一条山谷里就住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昔日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现在却在这里悄悄成立了一个“懒人部落”,成了彻头彻尾的农民。房子是他们亲手用树皮和竹木搭建的,屋前种着花草、果树、蔬菜,屋后有他们圈养的鸡、鸭、鹅。舍弃了电视、空调和洗衣机,煮饭全用土灶,洗衣服就在河边,连喝的酒都是自己用粮食酿造的。他们的宗旨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自给自足。”
租下40亩荒地 北京白领彻底务农
北京也有这么一对夫妇,当所有人还在憧憬归隐田园的美好生活时,魏红夫妇已经在农村悄然生活四年了。四年前夫妻二人从日本回国,在看尽世态炎凉,受尽城市的冷漠对人心理的挤压后,他们毅然放弃北京城里的三套房产,而在通州的永定店租下了40亩荒地。
在房子仅有一个框架,门窗都还不齐全时,他们就搬了进去。当时正值夏天,蚊子横行,家里人就用废旧的报纸糊窗子。最怕的就是打雷下雨,由于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都是荒地,每到闪电刮风的时候都让人毛骨悚然。房子盖好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在北京城里长大的魏红,对养殖的了解几乎为零。虽然很喜欢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只要看见自己喜欢的,就买回来。可是养了没几天,动物陆续死掉,魏红的心里都很难受。
在周围农民朋友的帮助下,魏红渐渐知道应该怎样喂养,什么时候该打针,什么状态是生病。目前她们已经有了18头牛、一个养鱼池,她还亲手用树根、葫芦做了一个“土酒吧”。周围的乡亲问魏红:“你们在城市里生活多滋润呀,又有房子,生活不成问题,为什么要跑到农村受这苦呢?”魏红反倒说:“城里的各项设施确实好,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嘈杂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不像你们能够生活得这样自在。”
“看到满地的作物和开阔的视野,感觉心里都特宽敞。” 魏红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只是偶尔有事或陪着孩子去城里玩一次,但每次都不愿意在城里住,总觉得有束缚感。
魏红说,他们在国外生活了多年,也过着都市人繁忙惬意的生活,但在外面走了一圈之后,发现回归自然,才是适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
-文/本报记者 姜莹莹 -摄影/本报记者 曲立岩
相关链接
大城市走向“逆城市化”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很多大城市开始走向逆城市化。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选择到郊区生活。让工作与生活划清界限,这是国外的很多都市人保护自己的方式。
在西方城市化规模已经超过了80%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化规模还不到50%。但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已经与国外的水平相差不多甚至接近了国外。都市里的人大部分经济比较富裕,在得到物质的满足后,人们更加向往的往往是精神上的舒适。
城市白领不适合归隐田园的三大原因
清华大学城市社会学方向博士彭剑波告诉记者,在国外,为了提高城市人的生活品质,早前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理念”,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它强调一种惬意的工作环境和宜居的居住环境。在国外,IBM和微软等公司都将办公地点建在风光宜人的乡村或森林里,实行“郊区化办公”,就是在营造这样一种理念。现代城市生活成本高,交通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白领们常常觉得身心俱疲,渴望舒缓压力,向往田园风光是一种趋势。
但在我国,城市白领要彻底归隐田园在一定时期内还具有难度,归纳起来有三大原因。
第一,城市白领难以适应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设施。虽然在欧美等国,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几乎无差异,但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生活设施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城市白领们在都市中过着一种有品位、有品质的生活,但中国目前的乡村设施还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生活起居方面的、水电气、卫生设施和网络等等。
第二,城市白领在文化上难以融入乡村。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常常由血缘、业缘、地缘等小圈子组成。城市白领的成长、生活环境和当地农民的差异性比较大,共同语言会比较少,反而会产生一种排斥力。时间一长,必定会产生居住上的分化、理念上的差异。
第三,城市白领难以承受心理上的孤独感。正是由于以上一点的引发,城市白领的地缘圈子从城市转向农村,以前的人际网可能不复存在,他们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小圈子,而又无法融入到新的农村生活圈,就会产生一种如真空般的断层。会有一种没有归属感的强烈孤独感。
总的来说,城市白领要归隐田园还要克服很大的困难,目前来说,周末农家乐这样的方式是值得推崇的模式。-文/冯静
想归隐而无钱生存
牛撇捺今天的人,读起古人归隐的故事、归隐的诗文来,总觉得是那么潇洒、个性、无羁与惬意,无论去游“桃花园”,去“采菊东篱下”,去“明朝散发弄扁舟”,去“松下问童子”,似乎都是神仙过的日子。
其实,归隐者有归隐者的痛苦。有为躲避战乱,躲避政治迫害而藏入深山古刹的;有看不惯当朝政治,不欲与统治者合作,甘愿栖身于草莽的;有不被朝廷重用,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扔下小乌纱而去过田园生活的;有难入仕途,屡屡碰壁,挤不进上流社会,因此只能低调生存的。
归隐山林,做隐士,是有条件的。你得有学问有一定社会名望,你是官员或者当过官,你得有比较殷实的家境,能在归隐后养活自己与家人。历代的隐者,要么是官宦人家富裕人家的子弟,要么自己已挣下了相当的家业。比如姜子牙,拿着直钩在江边作钓鱼秀,他们家有饭有肉供他吃,否则,即便想借此进身,也难做得那么从容。比如陶渊明,如果他们家没米,他就不可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话;如果他们家没有土地,他也不可能“采菊东篱下”了。如果作为佃户作为长工去劳作,他也不可能有“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陶醉幸福的心情。诸葛亮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隐士,虽然当时的他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而“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他有可以栖身与读书的“草庐”,有可以“躬耕于南阳”的土地。如果他住山洞吃野菜,他就不太可能是“卧龙”,而是卧虫什么的了吧。有没有人去“顾”他,就很难说了。
归隐山林的,大都是有些来头有些势力的。农夫野叟如果称自己身在草莽是隐居,那就是超级幽默超级笑话了。
对于文人雅士,对于中小官吏,在不为社会所容的情况下,最悲惨的情况不是归隐,而是虽然想归隐,但因为没有经济条件而难以实现愿望。这情形,才真正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呢。
诗人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一诗中说“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言在长安为官并非他的心愿,东林寺里有他仰慕的引为师友的高僧。他常向往去山林隐居高卧,但苦于没有资金维持隐居生活。
孟浩然是襄阳人,曾在张九龄荆州史任上为其幕僚。他说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去过隐居生活,这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害怕“纪检委”而刻意装穷。后来虽然归隐于鹿门山了,但为此事他伤透了脑筋,奋斗了许久,付出了很多,那是很自然的事,毋庸置疑。
与封建社会的文人和官员比,今天的人们,尤其是想归隐该归隐的人们,却归隐不起了(当然,那些捞足了钱,富可敌乡敌县的人,是不会去归隐的,他们正在大捞特捞呢)。现在的人们,基本靠工资收入维持自己与家人的生活。日常生活需要一大笔开销,子女的教育需要一大笔,而买一套住宅,需要大半生的收入。许多的人,背着贷款,是房奴车奴或别的什么奴。积极入世,干好自己的工作,争取仕途学途的递进,争取有更高的职位及与之相对应的收入,才是最为重要的,退隐归隐之类,纯粹是胡扯淡。归隐了,贷款谁还?子女谁供养?父母谁养老?自己在“山林”的生活费又从哪里来?
面对孟浩然的“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的诗句发感慨,并非说今不如昔,只能说今天的社会进步了,平民子弟大批地成为学人与官员了。他们没有丰富的土地、山林、金条等等的遗产,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入世的态度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严峻的生活。
当然,现在是治世是太平盛世,真正想归隐的人也少之又少。这是我们时代的幸福,应当珍惜。毕竟,归隐者是有万般无奈与苦衷的,归隐的生活也相对是寂寞、清贫、艰难的。归隐虽有寄情山水、寄情自然,寄情诗文,寄情宗教之怡之乐,但归隐者内心更多的,恐怕还是未能在社会上展示才华,未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遗憾甚至遗恨。隐士的生活,是不值得今天的人们向往的。
2008、11、23 看着想起了南山子兄的理想,成立阳光公社,过上这样的一种生活;
——这也是我的理想,亲爱的阳光兄弟姐妹,希望总有一天我们会欢聚在一起,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地生活。。。:victory:
夏秋够快的
“在30岁前奋力挣钱,攒够下半辈子生活的钱,我就退休!”这曾是不少人的梦想之一。在IT行业方兴未艾之时,在股市牛市连连的时候,我们一度以为自己往这个梦想越来越接近了。在金融风暴呼啸而来时,正当大家以为梦想又走远,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已经付诸实际,“归隐”田园。在2008年11月6日,天涯社区一个标题为《一掷数万置豪宅,原上海白领到婺源过起乡村生活》的帖子吸引了数万名网友的兴趣,一个月内点击量超过9万多人次,回帖高达2000多条。网名“高老爷1900”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自己和妻子一年来的归隐农家的休闲生活。他们一掷万金租了一大幢徽式古宅,每天睡到自然醒后,不是游戏田间,晒晒太阳,就是在家里的后院种种蔬菜……淳朴自在的农家生活,让网友们羡慕不已。在记者用电话连线采访这小两口的时候,他们早早吃完晚餐,串门到邻居家“打牙祭”(聊天),翌日要做什么?暂时还是一片空白,“到时候再算”仿佛是他们的口头禅。呆在乡间会不会让人与世界脱节?“高老爷”太太说:我们就是嫌跟世界太靠近的!
高老爷租用的房子一角
急流勇退 归隐田园
“现在我带着妻子生活在号称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境内,一个不算小的山村里”,在随后的数天内,“高老爷1900”不断地更新这个帖子,图文并茂地向网友们展示夫妇俩的山村生活。帖子发出的十几天内,无意前来或慕名而来的网友越来越多,他们大都被这种多多少少曾出现在自己梦里却由别人实现的生活方式而打动,惊艳、羡慕和祝福声此起彼伏。
据“高老爷“的帖子,夫妻俩毕业后辗转广东、北京、上海等地,最终在上海站稳脚跟,同在广告行业里打拼出一片天地,月薪过万元。不过,两人对城市繁忙的生活没有任何留恋。“我每天都定点被闹钟唤醒,然后要像机器人一样上班;我每天都要面对客户,不管我内心是否想见他;我厌倦在公司里不管你在不在乎自己的职位,但都有人为了要得到你的职位而耍手段、费心机……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生活得太压抑了,每天都像在赶路一样。”这对厌倦了城市生活状态的夫妇开始梦想过安静的田园生活。
纵使理由再多,凡事都需要契机,也需要一个决心。是一则新闻让夫妇俩最终下定了决心。“时下很多白领青年因为工作压力大,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已需要医生介入治疗。”那是2006年上海一家晚报的新闻,看了之后两人都觉得为自己的生活心寒。加上两人在旅游的时候,看上了环境优美的婺源。于是,两人便带着积蓄奔婺源而去,花了几万元租下了之前已经看好的一栋百年古宅,租期40年。其时,“高老爷“的岳母患病,他们一度回到了湖南老家照顾老人,直到2007年9月,才对老宅开始进行修旧如旧的工作。5个多月的两地奔波,老宅才装修完毕,两人正式住进去还不到一年。岳母过世之后,“高老爷”就把岳父接过来一起住。
高氏夫妇享受婺源的阳光
“我们不是闹着玩的”
“高老爷”祖籍山东,真名高伟,跟湖南长大的妻子杨女士(网名“山荆”)都不过30多岁。尽管做了6年的上海白领,但他们始终觉得没有找到家的感觉。从租用到修缮花去两人近二十万元的宅子,在他们眼中无论如何都是“物极美而价犹廉”的“超值”住宅。
不断更新的图文详细描述了夫妇二人现在田园诗画一般的生活———每天早上,两人起床就去院子里,蹲下身子呼吸大自然间最纯净的空气。白天,两人在乡村里晒晒太阳、在自家大院里给蔬菜施肥、除草,一忙就是两三个小时。邻居家腌制萝卜干等乡土食品,他们都会赶去帮忙,一是看热闹,二是帮忙打打杂,边干边学,回来模仿着搞点农家菜。鸡、鸭、鹅在家里窜来窜去。每天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日常生活用品则从村里的小店里购买,数码相机之类的大件商品就通过网购,每月开销只要700元左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地人对他们初来乍到,一度怀疑他们是投资客,或者超生游击队,背地里还会叫他们“上海佬”,两人也不过一笑置之。现在跟左邻右里相处融洽,经常吃饭完就到处串串门。在职场高压之下常有些头疼的杨女士,期望能在这里好好调养一番,并打算明年添个孩子。
说起这样的生活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夫妇俩态度很一致,表示“现在还没想太多”,来了一年多,他们享受着在这里的每一天。高老爷说:“新鲜的空气、辛劳的农活、愉快的心情,都是我们在城市出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尽管我们在农村没有富豪般奢侈的生活,但自己拥有一份幸福和满足就可以了。”杨女士则觉得:“这是我们蓄谋已久的计划!”从他们走在一起,就渐渐有共识,要寻找一个安静闲适的生活方式,恰好有了机缘,完成了这个梦想。
在新造了两间现代化厕所、能用上液化气的厨房、每层楼都有宽带接口的情况下,高氏夫妇对现在的乡间生活,觉得很惬意。杨女士常常被问:怕不怕这样住久了会跟世界脱轨?杨女士大大咧咧说:现在世界都是地球村了,我们还嫌跟世界太靠近了呢!虽然他们人在乡间,依然可以知道各种资讯,不同的是,可以自由选择,而非被强迫接收。
高老爷租用的房子一角
记者观察
准备靠写书赚钱养家
不少网友都质疑,他们发帖有炒作的目的。他们不讳言,主动发帖是要宣传自己的书稿。
“高老爷”在自己的帖子里已经表明,发帖确有“赚人气赚吆喝”这一目的。“的确是曾想把自己在乡村的生活写成书,希望通过在论坛网友中的传播能提高一点知名度,能吸引一些有知名度的出版社来包装出版,并不是说我要通过这个方式来宣泄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更不是要炫耀我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对于在天涯上已经飘“红”的帖子,夫妇俩坚持自己绝对不是在刻意做这样的事,虽然说发帖动机直接而较为功利,但此后从中所收获的东西却是之前所没有预料的。除了希望帖子能受到关注以外,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他们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现在居住地的具体位置,还拒绝了几家视频媒体的采访。
尽管每日里种菜、散步、摄影,悠闲度日,但两人对于谋生和养家的需求也不回避,包括要把房租乃至以后更多的生活花销换回来的想法也未丢下过。杨女士解释说,书稿是去年就已经定下来了的,写书将会是他们离开城市生活之后的主要收入来源。
[ 本帖最后由 风吹尘 于 09-2-20 17:39 编辑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55739.shtml
天涯的原帖 写完版主区里的帖子,才看到这个帖子:D 我的生活就有点像隐居,看来赶上时髦了,呵呵。
白天,我跟学生一起学语文,赚点微薄工资来过日子。黄昏,我迎着落日,在青山的陪伴下跑步,回来就喝一碗下红番薯的稀饭解渴,感觉很清爽。——另外,我们也经常吃自家种的大米和蔬菜。妈妈还养了几只鸡,早饭我经常吃鸡蛋。
而晚上就是我的修炼时间:)
[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09-2-20 20:08 编辑 ] 版主区里的帖子我们又看不到 原帖由 小水水 于 09-2-20 19:52 发表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版主区里的帖子我们又看不到
我在那里写了一个《我想弃“官”归隐》:) 恩为什么不开放呢在论坛写写多好
哎,也不是我多管的事情啊都是白说 原帖由 小水水 于 09-2-20 19:59 发表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恩为什么不开放呢在论坛写写多好
哎,也不是我多管的事情啊都是白说
其他版块好像没有适合发的啊——我是想辞去版主之职,考虑了很久了。 为什么啊做的好好的,还是继续做八 原帖由 绿罗裙 于 09-2-20 20:05 发表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其他版块好像没有适合发的啊——我是想辞去版主之职,考虑了很久了。
裙子怎么拉?什么伤到你了吗还是真的累了不想做了。
也没见你说个理由啊。要是真累了就休息下八要是其他原因还是继续做吧
我别的不说,,我个人还是需要你的:lol :h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