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
大家好!好久没有上来聊聊了!说说我的近况吧。自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停药到现在,虽然起初有些许的不适,目前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了!当然时间还不长,所以我也不能太得意了,呵呵!:lol 我的病情在之前的贴子中都谈到过了,我主要是轻躁重郁型的,前前后后也历经了近十二年了,但期间有五年我是完全正常的,第二次的发病是在婚后,02年至04年是我恶梦最多的时候,从2005年3月份(搬出公婆一起住的家)至今没有发过重病,起码没有为这病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去年三月和今年的前阵子患过两次轻郁但没有用药也调整过来了)我从去年3月份至今年用药的量也非常小,早晚各服一颗丙,到停药前阵子是每晚服用一颗丙!
其实虽然是小小的一颗丙,但在停药的一开始也出现过一些不适的感觉,比如易怒,容易紧张,想法太多导致睡眠不佳,但我这次坚持不服药,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挺过去,到现在,自认为恢复得不错,当然我说了,毕竟时间不长,我不能太得意了。况且所有的这些感觉毕竟只是我的主观感觉,所以只供朋友们飘过…………。大家千万不要把我当成是个成功的典范,如果坚持到五年后的今天我还能说这些话,那么到时大家一定要恭喜我了:$
看到论坛上很多朋友都有宗教信仰,其实我觉得象我们这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有一份自己的信仰,真的是件很好的事!我是04年信佛的,05年开始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去寺庙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坚持到现在没有间断过,可能这也是我迄今为止第一次对一件事物坚持这么久的吧。每次当我在工作和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总感觉在瞑瞑中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在保佑着我,每当晚上莫名失眠的时候,只要想象自己在寺庙里敬香拜福默念阿弥陀佛,自然而然会一觉睡到大天亮,这些真的很神奇,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要供论坛上的朋友共享!奉劝至今还没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们,不管是哪个教,感觉和自己有缘就一定不要放弃,相信在人世间真的还有一股很神奇的力量在我们身边,用科学也解释不清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坚信自己会康复,因为除了自己的信念,还有慈悲的菩萨在帮助着我,净化着我。
看了大家的很多贴子,总感觉其中的很多朋友都对自己的情绪太在意了,以至于错误地认为双相的我们除了忧郁期就是躁狂期,忘了自己很多时候也是个很正常的人。其实我觉得我们大不必如此这般的悲观,在心理上承认自己有疾病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还是要乐观地面对生活,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带着疾病笑对人生,疾病的人生也会笑对我们!
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人不能无癖”正是如此!还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喝烟,经常长时间地无节制上网,睡觉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等等。总而言之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找回那个曾经平稳的、健康的自己。
当然这期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并对这种疾病的认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作为我们自己要经常提醒自己去专业的咨询医师这里倾诉的病情,没有生育顾虑的朋友必须要坚持吃药,因为复发的代价比起吃药的副作用来那真是大巫见小巫呀!:L
最近已经好久没有遇见咱们的版主纳兰、小刀几位朋友了,不知你们近况如何,好多朋友都说,如果康复的朋友就不上这个论坛了,风雨和彩虹在这里企盼你们的佳音了!到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康复心得啊!真诚的祝福论坛上的所有朋友好好地活,活得好好的! 热烈祝贺。 谢谢风雨和彩虹的问候,更感谢你给大家带来的鼓励和信心!
我自己因为有些抑郁的缘故,不像以前上来得那么频繁,而且也很难带给朋友们积极的声音。
我相信我会好起来的。阳光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我会不断地从楼主这样的朋友身上学习,汲取经验,促进自己的成长。
即使注定要与病共同生存,我也要努力去带着疾病笑对人生:victory: :lol
回复 1# 的帖子
呵呵,我总结几条对自己有帮助的建议:1、有一份自己的信仰,真的是件很好的事!
2、承认疾病,带着疾病面对人生
3 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培养自己的一些爱好
4 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
5 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如经常长时间地无节制上网,睡觉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等等。
总而言之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找回那个曾经平稳的、健康的自己。 纳兰:很高兴看到你的留言,同时我也坚信你一定会很快战胜这次难关!
阳光正好:你的概括能力真强!的确,你归纳的这几点正是我所写的重点,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D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幅贴子和大家共同分享::)抑郁症女生掌舵走出抑郁论坛 2600万人患抑郁症http://tech.tom.com 2006年03月19日 19时:19分?来源:北京青年报 孙爱欣
抑郁症女生掌舵“走出抑郁”论坛
病友们把有益于治疗病症的资料和信息放到论坛上彼此相互鼓励专家认为网上交流对治疗有益
本报记者福州报道3月伊始,福州街头春意盎然,刚刚开学的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学生们玩闹的身影,但在一所大学正就读大二的女孩叶可(化名)却忙着准备参加补考,上学期她多门科目没有通过。受抑郁症困扰,叶可三年来饱受煎熬,大起大落的情绪让她经常拿起课本就想放下。
近日,记者在福州的一个书城见到了一脸学生气,但眼神中却透露着忧郁的叶可。叶可告诉记者,和很多抑郁症患者一样,她经常和网友们在网上相互支撑,相互打气,尽管还没有完全摆脱抑郁症的困扰,但现在她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
■网友网上交流病情
21岁的叶可由于上学期期末时病症复发,一些科目没有通过。“到现在,我一共经历了三次躁郁(躁郁症),两次抑郁(抑郁症)。”叶可直截了当地说。像叶可这样的患者可以从狂喜(躁郁)滑落到狂悲(抑郁),并呈周期性反复。
据叶可说,高二那年,由于学习压力大,以及分班时遇到的不愉快等事情,她开始睡不好觉,为此她去了当地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治疗,她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叶可回忆说,刚得这个病时,家人带着她几乎跑遍了福州大大小小的综合性医院,可发现整个福州开设临床心理科的综合性医院实在太少了,以致第一次去医院治疗时只能挂神经内科。“我第一次去看病,医生和我聊了大概30分钟左右,这以后的几次复诊,平均下来也就几分钟左右,开点药就完事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病,叶可在网上大量搜索相关资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们喜欢参与交流的论坛,在这个叫做阳光工程心理互助的论坛上,叶可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很多病友。据悉,这个心理互助论坛最早由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北京大学学生发起组织。论坛建立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在抑郁症患者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很多人也是通过这个论坛才知道到底什么是抑郁症,怎样治疗对自己是最有益的。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个论坛,网上还有不少网站或论坛可以让患有心理疾患的人查询信息或获得帮助。
“要不是找到‘阳光’,要不是遇上‘可以倾心’、‘精灵娃娃’他们,我的情绪会一直低落下去的。”叶可提到的这些,都是抑郁症病友们在论坛上的名字。记者了解到,这个论坛目前共有4635位注册用户。人气最高的是“抑郁症的治疗”版块。发帖量为21738帖,占论坛总发帖量的1/3。在这个版块内,还分为药物治疗经验和心理治疗经验和其他疗法的讨论。此外,还有抑郁症病友案例、翻译医学理论文章的登载等版块。
■“在这里大家相互鼓励其实大家都很坚强”
叶可平时把她看到的任何有益于治疗或鼓励病友的帖子都放到论坛上来,还把自己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写出来与病友们交流。今年年初,叶可成为了“走出抑郁”专区一个分论坛的版主。由于抑郁症的特点之一是会因特定的事件引起复发,因此如何防治也自然成为病友们在论坛上互相“取经”的重点。叶可在论坛上发帖征集诱发抑郁事件的案例和应对方法。
叶可说,她现在也经常在网上提醒其他病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要自作主张地停药。记者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都发出这样的帖子,提醒同伴们不要随便停药。
记者在论坛上还看到,大家把收集到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放在论坛上。一位用户名为xxf780815的病友说,“我也感谢这个病,让我知道人的情感有这么复杂,人间有这么多可以珍惜的东西,亲情、爱情、工作。在发病时我们大脑的一些化学物质失衡导致我们的情感、思维、行为偏离正常的轨道。这个病选择了我,我也只能适应它。”
北京的病友小凡在电话里低声对记者说,她觉得大家都很坚强,在她看来,得了这个病就意味着可能终生复发,而且可能要终生服药。但是大家在这里互相鼓励,其实大家都非常坚强,因为要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交流经验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在阳光论坛,病友们都建立了QQ群。北京的病友小凡认为,大家在这里交流经验,可以起到辅助医生治疗和自救的作用。虽然叶可的父母并不赞成她花大量时间在阳光论坛,但叶可仍然把自己在网上找到的治疗病症的资料和信息放到论坛上,还把自己治疗过程汇总的心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叶可觉得自己在论坛的工作是有自己的价值的。她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新到论坛的病友,刚来时心情都不好,发牢骚,和自己当初到这里来差不多,但这里的帖子让他们了解了这个病和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们都转变得很快,有的经常帮着翻译国外这个病的资料,有些也和她一样,四处寻找有益于病情治疗的资料和消息,再放到论坛上鼓励大家。
记者在论坛上看到病友发的帖子如《躁郁症的感悟》(躁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以及告诉病友为什么要尽早诊断和治疗躁郁症的帖子。而新近成为论坛版主的叶可,更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在论坛上为病友答疑解惑、搜集相关资料的工作。这个版块成为了躁郁症病友们沟通心灵的地方。以致有病友发帖称“终于找到组织了”。
■发帖提醒病友要坚持到心理门诊就医
叶可起初对在医院的治疗并不满意。她告诉记者,她曾去过一家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中心的收费是45元/小时。这次心理咨询的经历,用叶可自己的话说就是“80元钱买了8个字”,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且咨询师告诉她的内容,她后来几乎都在阳光论坛上找到了。叶可后来从论坛上知道这8个字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疗法的治疗原理。
不过,叶可和北京的病友小凡告诉记者,实际上他们还是会去医院接受治疗的。叶可说,她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一趟医院,就自己上一疗程的情况向医生咨询。叶可说,这还是很必要的。
据了解,患有心理疾患的病人走进医院将内心体验告诉医生,是疾病诊断的关键;而医生也只有见到病人,掌握病情进展的第一手资料后才能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论坛上经常能见到病友发帖相互提醒一定要坚持到心理门诊去就医。
观点
论坛不能代替医务人员指导
对于病友们利用网络论坛自救的模式,有专家认为,如果在不脱离专业医务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患抑郁症的病友之间互相鼓励、交流治疗经验,对于病症的治疗是有好处的。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有来自社会其他成员的歧视和病耻感。但专家提醒,必须相信科学的治疗和服药才能实现较好的治愈。有的专家还表示,如果对网络上心理学和医学知识简单地生搬硬套的话,患者很可能自己形成一套治疗体系,最终延误正常的治疗。
社区医院应加强临床心理方面治疗
针对包括小叶在内的大多数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求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瑶教授提出,应增加对社区医院医生临床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培养。他说,相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生来说,社区医生的时间相对充裕,可以有时间对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并作出初步的病情诊断与鉴别。
张瑶认为,这样一来,社区内潜在的心理疾病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可以让他们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在社区医院就诊可以缓解患者扎堆综合医院和一些专科医院的现象。
新闻延展
心理疾病的患者扎堆神经内科
3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州一家三甲级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梁晖的诊室内,记者看到诊室围满了病人,从8点到12点半的四个半小时里,梁晖接待了38名病人。
梁晖告诉记者,他们当中至少有20名可以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患者。梁晖说,他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每日门诊量的一半都是本该到临床心理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但他所在的医院没有专门的临床心理门诊。
梁晖说,很多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都承担了临床心理科的门诊。
梁晖解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很多综合性医院没有开设专门的临床心理科,病人来了也不知道去哪儿看。而普通患者可能认为,神经科与精神疾患有共通之处,就挂了这个科。此外,抑郁症等心理疾患开始时也会表现为脖子酸或者失眠等躯体上的症状,这也是很多病人会想到去神经内科看病的原因。
这样一来,神经内科的医生确实有些吃不消。梁晖说,由于社会压力与日俱觯?窬?品矫娴牟∪司秃芏嗔?还要“兼职”着临床心理科,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兼顾的。
声音
我国亟须临床心理医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建精神科学会的张仁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不少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都增设了临床心理科,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造成目前临床心理医生和抑郁症患者“僧多粥少”的局面。
此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模糊,医学和心理学跨科人才缺乏。虽然近几年一些大学纷纷开设了应用心理学系,但这些学生学习的是普通心理学,毕业后可以承担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但就我国国情来说,最亟须的却是具备临床心理经验的临床心理医师。
“卫生部门应重点培养那些既有心理学
不少医生也不愿意在心理咨询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一位医院临床心理科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要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的症结,可以说是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患者一多,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闻链接
中国2600万人患抑郁症九成患者未获治疗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2005年11月2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信息称:目前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人,几乎每4个人中便有1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出现精神或行为问题。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2600万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9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
恭喜~
希望以后不要再复发~~ 很好,希望这里的朋友都能像风雨彩虹一样好起来。我现在停药有3个多月了,感觉还不错吧。偶尔有事的时候会睡眠不太好,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上次我停药好了有2年多,这次希望能更长一些! 嗯,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victory: 把自己的贴子顶起来!呵呵!:$ 顶起来,让大家知道我们躁郁患者还是有很多希望的:) 呵呵,我帮顶一个:Q 昨天为了鼓励一下自己,去时装店买了一条价格较为昂贵的衣服。给自己的解释,女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这样才会让别人爱着你,呵呵!:victory:今天再来顶一下我的帖子,只要每天灌溉,花草才不会枯萎! 女人对自己下手要“狠”一点
回复 13# 的帖子
风雨和彩虹朋友,祝贺你停药,希望你永远把握好化解压力和困难的武器!阳光和彩虹陪伴你左右,风风雨雨都能接受:)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