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无论何种情感障碍、心理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除痛苦的症状、找回快乐的感觉、感受幸福的生活。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寻找快乐的途径也有很多,助人为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譬如从事公益事业、以助人为乐的义工,大多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试想一个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怎会去关注他人、帮助别人,为社会服务?又或是抱着人心险恶、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态度,只会处处提防他人,盘算着自己的几斤几两,怎会处处为他人着想?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才会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而乐于助人的人,也自然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会有健康向上的心情、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蔼可亲的态度,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时时感到悲观、沮丧,被抑郁笼罩?
这样的人,关注的是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身边的人,以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感受到自信;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为私利、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就不会因此而患得患失——自信的人怎会时常感到恐惧?豁达的人怎会时常感到焦虑?
我们都觉得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很有爱心,心中充满爱的人,当然比心中充满怨恨的人要快乐。我想任何人都喜欢热心助人的好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义工,而不是谋财害命的犯罪分子或制造混乱的恐怖分子。亲社会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社会规范,会受到大众的接纳和赞许,一个人做着被大众接纳和赞许的事,自然能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被他人认可、被社会接纳,当然要比被人唾弃、被人追杀的感觉好。
如果你身边有从事公益活动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们很少抱怨,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快活。因为他们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他们充满自信,充满爱的力量,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内心感到平静和满足。
公益活动是一种利他行为,助人为乐是一种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由利他动机引起,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快乐有很多方式,也有很多来源,助人为乐只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快乐与其他快乐的区别在于利己还是利他,但为什么助人也会感到快乐,为什么自己没有任何收益、没任何好处还会感到快乐呢?
我们知道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和幸福的感受与物质无关、与金钱无关。当我们把快乐的目标锁定在一个具体的物质基础上,比如一辆车、一栋房,多少薪酬、多高职位,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以前,我们感受不到快乐,还会感觉到焦虑不安;而欲望一旦满足,新的欲望又会产生,我们仍然感到不满,仍然不快乐。
看着别人都买了车,就你没有,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拼命攒钱,觉得只要哪天咱们也开着私家车,那就是幸福了。可结果呢?你以为买了那辆富康成为有车一族就快乐了,可开到大街上一看,到处奔驰宝马,你又不满足了。好吧,就算你开着劳斯莱斯又怎么样?人家还有飞机、游艇、牧场……
如果快乐的来源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这是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不到心有不甘,得到了欲壑难填。单凭这些难以做到知足常乐,所以我们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和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而精神上的需求也有很多,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安全感、比如成就感……
爱情应该是最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沉浸在爱河中的情侣,连笑容都裹着一层蜜糖。可是爱情也有烦恼,不是吗?他对我不够关心,她管得太多,他不够浪漫,她太小心眼——听听这些烦恼,都是在指责和埋怨对方为自己做的不够多;都是在抱怨自己付出太多而对方给予太少。
我们都需要爱情、亲情、友情,若是情感枯竭、贫乏,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如何会有幸福和快乐的感受?我们知道幸福感与人际关系有关,我们也知道孤单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我们还知道与朋友相聚、与知己谈心的感觉很好。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快乐也有烦恼。
他骂我,我生气了;她不理我,我伤心了;他冤枉我,我委屈了;她中伤我,我愤怒了。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她凭什么这么说我?他对我不公平,她对我太苛刻……种种烦恼接踵而来。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这些快乐的来源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都是利己的行为,都是要别人付出,要别人围着自己转?买车买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被爱被关怀被呵护是要获取情感上的满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那么,现在我们不妨暂时丢开“我”、忘记“我”,看看除了利己以外的快乐来源吧。
如果我的理想是做个有用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这样的理想可以说永无止境,因为这样的事可以一直做下去,所以就不会感受到欲望满足后的失落和茫然,不会陷于无穷尽的欲望陷阱中去;也不会因为达不到理想而感到挫败和懊恼,不会因此产生不满,为什么?因为当你抛开小我,不计较个人得失,你所想的只是我能做点什么,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你不计较回报、不在乎结果,只在意过程,只要你做了,你就感到快乐了;至于做这些事要达到的目的、要得到的回报,你根本没去想过,又怎会为此感到烦恼呢?
当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你觉得很快乐,而此时你根本不会去想别人开着私家车,我还要挤公交,我是多么没用多么可怜。恰恰相反,你看到老人因你的起身让座,而免于在公交车上站立不稳有摔倒的危险,你觉得你能做点事,帮到一点忙,哪怕这个忙实在很小很微不足道,你也很开心了。
当你的情感付出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自己,当你的快乐来自你的爱在付出、在奉献,而不是你得到了多少爱、别人给予了你多少爱的时候,你就更容易感到满足了。你不在意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的时候,你怎会感到怨恨和不满呢?
当别人对你发火,你想的是“他怎么能对我这样!凭什么对我发火?我对他还不够好吗?”,你就会生气、会委屈、会怨恨、会不满。如果你想的是:“他心情不好,是发生什么事了?可怜的家伙,发这么大的火,一定遇到大麻烦了,我能帮帮他吗?”你心里根本没想自己,只想着别人的时候,你只有关心、同情、帮助的欲望和爱的关怀,你还会生气还会不满吗?
寂天菩萨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告诉我们:“独乐乐不若众乐乐”。
我们不需要做菩萨做圣人,但是我们都需要快乐;我们不需要舍己救人做英雄,但也不能损人利己做坏蛋。
助人为乐不是傻瓜行为,而是让自己快乐的同时让别人也快乐的双赢策略;只看得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点事,算盘拨得啪啪响,是小聪明,耍小聪明占小便宜的总会吃大亏。
快乐与人分享会翻倍,来自助人的快乐是共同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够快乐,请尝试着暂时丢开“我”、忘记“我”,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只要你是真心付出、不求回报,你就会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我也常常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太自我了,如果有爱他人的心,看小自我的感受,应该会好些。感恩心,爱心。
顶礼菩萨行。 是的,施比受更容易让人感到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容易从一些生活细节里得到这样的感受。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好句子,再顶!回复 #3 绿罗裙 的帖子
施比受有福,或许真的要到了一定的年龄,经过一些事才能领悟的吧。 呵呵,看来木碗最近在做公益事业中享受到了很多乐趣,虽然冰临城下,但心态不错,我最近忙于读书写作,读后感一个月写了26篇,木碗有空还要上我博客去为我点评啊。你的身体不好,做公益事业也要悠着点。寒假里我也考虑一下是不是也要出去做点好事了。助人为乐确实是人生很大的乐趣。施比受总是有福气的,也是让人开心的。回复 #6 美惠子 的帖子
俺悄悄地拜读,不敢点评。我也打算从今年开始,把自己看过的书做个记录,不过读书笔记,我还真写不了那么多、那么好,只有欣赏和羡慕的份了。 美惠子姐姐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一下吧,我一定会好好爱护。
等我看完再给您邮寄过去。施比受总是有福气的,也是让人开心的。对吧。 原帖由 木碗 于 08-2-2 00:20 发表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俺悄悄地拜读,不敢点评。
我也打算从今年开始,把自己看过的书做个记录,不过读书笔记,我还真写不了那么多、那么好,只有欣赏和羡慕的份了。
木碗姐姐是才女呢
回复 #2 xlhljp 的帖子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木碗说的太对了,只有心中充满爱,对别人
真诚地付出不要求回报,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和幸福感。我每天都看木碗的文章,写的太
精彩了。感谢你给我们带来启发。
回复 #11 夜色阑珊 的帖子
不客气:handshake抑郁的时候,参加公益活动对我的帮助很大。后来好了以后,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神经症患者就是精神力量全部指向内部,引发心理冲突,所以要将精神力量向外投射。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只是关注自身情绪、症状,只是关注自己,难免感到不满和哀怨。把精力放一些在别人身上,在外部世界,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可以找到自信和平衡,也会感受到快乐和平静。
施比受有福
施比受有福你周围人快乐你的抑郁就好了
能让你周围人快乐你的抑郁就好了 真诚地再次感谢木碗,您的好多文章我都在收藏了起来,很受启发。感谢您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这些文章值得反复地读,仔细地去推敲和领会字里行间内容的含义。最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哪怕只是尝试着做到一点点,就会每天都有进步的。“心中有爱,人间就是天堂。”
拜托您多多写一些文章,当然我知道您的身体不
太好。要多保重身体的前提下,我们每天都期待
着您的文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