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熊春锦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
教中寓学,以理自修;学中寓教,道传中华。
我们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是:“德慧智”三个字。经典诵读教材以两经一书为主,这就是《老子·德道经》、《易经》、《大学》,在此基础上配以辅助教材和其它具有上善属性的经典。
我们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口号是:“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与道德同在!起心动念时刻相应,不离道德!”
“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德,是指道德品格与道德能量,是超越宗教观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我们通过回顾历史,分析中外,结合科研成果,已经不难十分清晰地明白:生命双重结构的精神系统,最好的精神食粮就是道德;上善治水,唯有道德才是真正的上善能量。上善的道德能量,既是科学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又是生命慧识和智识的最佳营养。只有道德才是高质量培育、滋养慧识生成和迸发科学创造力的上善能量。德的品格性形成和德性能量的充分获得,是精神系统获得圆满发育成长的基础,是慧识与智识同步开发提升的前提和根本,是科学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理念,始终运用旋极图的“象”、老子“三生万物”的“数”和老子“中气以为和”“执一以为天下牧”的“理”,运用双经一书中丰富的能量(气),组成完美的“象、數、理、氣”四元素,在《老子·德道經》一元的统領之下,作为理论和方法的总纲。
用這個一元四素方法论,整体把握教学和进行教育运作,指导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具有丰富科学创造力的道德栋梁之材,为在中国本土培养世界级科学名流奠基,为迎接中国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出现而努力。
我们将运用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理念,结合中国古老的生命科学理论,进行全面深刻的德慧智培养,使参与经典诵读者的慧与智获得同步开发、提升和形成。使每位参与者成为既具有道德心灵,又具备慧智双运的头脑富含科学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人才,为道德复兴、振兴民族,兴旺国家而共同奋斗。
祝福每一个参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学生,在道德光芒的照耀下,在道光德能的哺育中慧智开发成功,科学创造的潜能充沛,终生幸福顺遂,并且福泽家庭,利益民族和社会!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4 10:35 编辑 ]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 系列一
第 一 课
熊 春 锦
本课目录:
一 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
(一)中西对比分析慧识教育的失落
(二) 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
(1)一元四素方法论概貌:
(2)《易经》的灵魂是一元四素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大家好!
前面一部分的讲解内容中,我们讲到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灵魂是《老子·德道经》。
这一部分,我们将围绕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本身的内容作一些理论探讨与研究。
一、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
世界历史上各民族或国家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必须回到文化的源头上,温故而知新,吸取知识营养再前进,才能绽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我国要想实现民族文明的复兴,就必须抓住道德文化的复兴,因为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文化,道德是民族精神的食粮。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过,“2500年前,人类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影响了两三千年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的这三大文明中,古印度释迦牟尼所开创的文明,历史上早已经汇入了中国老子和孔子所创造的文明之中。中西文明也就构成了两大影响世界发展最大的两支文明体系。而且自十六世纪以后,中国文明西传欧洲,推动着西方文明的前进,老子的思想像永不枯竭的井泉,滋养着中西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大融合。
(一)、中西对比分析慧识教育的失落
比较中西两大文明体系发展的起落进程,我们可以客观地发现在十六世纪之前东方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越于整个西方。然而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速度却反超中国,将中国甩在身后。
对于中国文明发展史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观点和立论,各种观点、论述较多。有的承袭西方的评价,有的继承五四时期的观点,有的则标立新论。总体而言许多学者都是将眼睛盯着西方文明发展的瑰宝:“逻辑推理,实验证伪”两大方法论进行反思。认为中国文明的发展缺乏这两样法宝是根本原因所在。某些著名学者甚至诿过于《易经》,说《易经》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罪魁祸首,指出《易经》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重“归纳法”,重“天人合一”,没有推演法,没有还原论才造成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落后,批评中国古代缺乏理性思辨、逻辑推理的思想,而这方面正是引发现代科学方法产生所必需具备的思想要素,古希腊哲学家们则更擅长于理性思辨与逻辑推理。
但是这些学者却未能高度重视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他们推理的基础更多的是建立在从直觉而来的“先验假定”上。近代许多学者为了维护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唯物主义者,都主动回避对西方式直觉、对西方关于灵感的探索与研究。甚至于否定直觉与灵感的客观存性。如果丢掉一个事物生发的来源和起始,仅仅用结果去判断事物的对错,不用本因、内因、外因全面进行分析,其实也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翻开中国春秋战国的历史,我们并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方法。而且,我们要看到,爱因斯坦早就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且莱布尼茨这位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德国以及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他的逻辑推理不可谓不精妙,可是他却说:“因为问题在于证实古代中国人的学说的价值以及古代中国人远远胜于近代人。”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天才的名言:“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这些人类科学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的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辨难道连我们都不如吗?他们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去推崇和迷信“逻辑推理”,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创造性不是来源于逻辑推理。莱布尼茨都能坦然地承认我们的祖先“远远胜于近代人”。爱迪生“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这句话不就是在指出创造力的来源吗?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曾经说:“中国文化是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欧洲近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输入有直接关系。”
读到国际上科学家们的一些评价,看到我们自己在否定直觉与灵感存在的前提下批评与否定自己民族的文化,盲目地寻找答案,武断地笔下判断,这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伤痛,一叶障目使我们丢失了、忘记了、背叛了自己民族科学创造力的源泉。“中国文化是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科学创造动力,能使欧洲人产生灵感,发挥创造力,却不能使中国人自己具备科学创造力。能使外国人萌发灵感,却不能使我们自己产生灵感,岂不是难以理解的一件怪事。原因到底在哪儿?我们的误区在什么地方,而使科学灵感的源泉在自己的国土上枯竭,反而却能够成为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摇篮”,并将《周易》称之为“万有概念宝库”。他曾经总结出古代中国有26种重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指出:“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科学家通过研究中国文化中的《老子》、《周易》和孔学,结合他们自己长期直觉与灵感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的丰富经验,从中发现丰富的营养,从这个巨大的源泉中汲取直觉和灵感的养料,启迪出许多新原理、新思想、新学说、新发明,使他们的科学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三大发明,视为“是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的助产婆。”看作“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西方科学家的分析评价面前,我们却既没有这些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又对西方科学创造力的来源充耳不闻。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这说明我们虽然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却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而且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也还没有真正毕业,并没有全面深刻地掌握他们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这两大法宝的运用,需要直觉与灵感作为前提才能发挥科学创造力的作用。在理性上扼杀灵感与直觉,不承认它们的存在,主动封闭其产生的可能性,以及抛弃能够滋养其诞生的文化源泉,因此,在此基础上可能诞生的“科学创造性”也就遥遥无期。
西方学者往往都比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那是因为他们具备着经过他们文化土壤培养的直觉和灵感,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却是熟视无睹,因为我们宣传的理念中祖先的东西都是糟粕、都是封建迷信。例如,对著名经典《易经》的认识,社会中长期普遍认为她是封建迷信的东西,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学习与研究。但是,西方科学家却将她视为灵感的源泉,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帮助他们产生直觉与灵感,迸发出科学创造力,从而更深刻地运用逻辑推理。
克里斯朵夫·巴特克曾经说:“易经令人惊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经的结构密吻”。六十四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六十四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密码因子。四对硷基(八个数)恰巧与四阴四阳的八卦吻合,而384个阴阳键,也与《周易》中384个阴阳爻吻合得严丝合缝。他们盛赞《周易》“与最新的科学原理万般巧合。”
西方科学家虽然凭借着他们长期在直觉、灵感、先验论、逻辑推理文化背景熏陶下形成的敏锐观察力,发现易经中的一些真理,从而推动他们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但这些却并不是《易经》的全部和精髓之所在,我们的科学家不可以以为《周易》学不过如此而已。虽然莱布尼茨运用《易》的原理发挥出二进位制数学,使世界的发展进入了电脑时代;虽然英美科学家克里克等人对64个遗传密码作出划时代的发现,验证了《周易》的无比科学性,但是在这一科学成果中《周易》只是显示了它“科学预言”性的作用。
李约瑟说过:“欧洲的哲学倾向于在物质中发现实在,而中国的哲学则倾向于在关系中发现实在”。
一个外国科学家都知道中肯地分析和评价西方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而我们自己却武断而粗暴地,将中国古代科学生发动力之源的《易经》扣上“罪魁祸首”之名,这一现象,只能说明自己的蒙昧无知和弃典忘祖,未能读懂祖先之书,见知水平不及于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科学家。治学的严谨程度,虽然从学于西方,还是缺乏西方逻辑推理的缜密深度。
http://www.daode.biz/images/stories/image0001.jpg
德慧智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
分析为什么中国科学发展十六世纪以后落后于西方,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探寻、研究出为什么十六世纪以前,古代中国能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比较一下 “轴心时代”三大流派各自的特征,特别是中西的特征,也就不难找到答案之所在。继而寻觅出十六世纪以后,我们中国在发展中丢失了什么,发展的是什么,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西方是在直觉与灵感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这两件法宝使整个西方世界超越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我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又是凭借着什么法宝,在没有运用“逻辑推理,实验证伪”的前提下,却在科学上、在文明发展上将整个西方世界抛在身后。我们民族使用何种方法,在那种低下的生产力环境下,诞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科学成果。我们必须寻根探源,使自己民族文化的源泉,从尘封之中重新喷发出清泉,流淌滋养整个中华民族,我们要加以研究和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它们。
民族文明的底蕴和特点,是民族文化和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分析16世纪以前中国的文化与科学为什么会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16世纪以后又反被西方超越而甩在他们身后;其中的答案,实际上就在《老子·德道经》和《周易》这两部世界著名的经典之中。
古代东方是凭借着这两部著名经典,使我们的祖先产生大慧大智,而不仅仅是直觉与灵感,是在人的精神系统中培养出慧智双运的心灵与头脑,以慧识作为科学创造力的能量源泉,以智识实现慧识的发现,而产生科学的成果。老子的《德道经》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食粮,是中国文化能量的源泉;《周易》则是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德道经》和《周易》这两部经典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泉和土壤。她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根柢,是中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4 10:38 编辑 ] (二)、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
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他的《物理学之道》一本中说:“近代物理学中许多新发现与古代东方思维惊人的巧合。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是不可替代的,而是互补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排斥,不能通过一个理解另一个,也无法从一个推出另一个,两者都是需要的,并且只有互补,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
那么,什么是古代东方的思维方式呢?这一个重要的命题,由于西方科学家不能深刻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全貌,所以并未作出合符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合理的、科学的命名。我们也不能傻等着他们通才、全才的结论。我们自己的学者对这一关系民族复兴的命题,目前还是莫衷一是,各有不同说法和评价。我觉得还是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较能全面中肯地反应出古代中国文明法宝的特点、性质和全貌。
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一元的德和道,是古代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纲领,德和道与《周易》的象、数、理、气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元四素,慧智双运而加以运用。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论证和认识万物的金钥匙,是启迪慧和智双向同步开发智慧的科学方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明长盛不衰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能够超前发展的法宝,是令整个西方科学界瞩目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一元四素方法论概貌:
一元,即德和道。《子华子·大道》中说:“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也即是《老子·德道经》中所说:“德者道亦德之,失者道亦失之。” 《淮南子·原道》中曾说:“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这也就是说,只要将心灵道德化,精神就能产生质变升华,慧识就能驰骋于万物之间和万物内外,这就是大慧大智和诞生大慧大智的基础是道德。
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而由浅入深的、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的、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关于“一元”的深刻内涵,全部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之中。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正在全面展开学习和实践,并且已经讲述了一些内容。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周易》中所含的四素方法论。
象、数、理、气四大方法论,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排列方式和方法。象3、数2、理1、气0,四大方法由简单到深刻,由表面到内核,层级性地加深和扩展,这是一部完整而科学的、逻辑性极强的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论。以旋极图的象为总纲,指导身(包括眼耳鼻舌)体于象,观于象,拟于象;运用慧识悟于数,智识计于数,析于数,推于数;运用慧识科学创造力与智识思维析其理,悟其理,阐其理;运用道德之心与脑以及慧眼观于气,运于气,用于气。这四大系统性的方法论,互为依存,相互佐证,互根互用,互推互演,既揭示万物太极的阳态显性完整内容,同时又揭示万物太极阴态隐性的气场(包括体元与物元,气是三元中的质元)运动变化规律和生成要素以及必然趋势。将万物生成演化和终极归宿的特点和规律,完全纳入四大要素中全面地展开和揭示。从而构成一部完美的、无可匹敌的科学研究方法。
象:《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注”。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物万事的本象和拟比类象。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臟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中解象,才是通于象。
数:《说文》说:“數,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数术(易理、天文、历法的学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后汉书》:“其数有可言焉”。以数论规律性和必然性。数目,数量,数据,天数,气数,数值,数制,数学,数字。数学是一种语言工具,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工具,用数学公式、数学图象来表达万物的内容,是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可以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易经就是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的变化规律。
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喻。理解,理想。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管理,治理,理财,理事,理音,自理,修理,总理。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气:《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说文》气,云气也。对于“气”的认识,我们从汉代编篡的著名字典《说文》的解释中,就不难发现,当时在儒学家中,已经开始丢失了对“气”字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仅将气仅释为“云气”。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氣养形。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于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但是她却是能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不把握住她,对万物的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接近事物的真理。因此,知气、识气、观气、用气,就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当中最为难以掌握的一个环节。需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才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传上》)进而用气对象数理进行顺证和反证,产生的结论也就能够成为真理。
(2)、《易经》的灵魂是一元四素
《周易》是上古时代中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一元四素大一统的科学。她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
《周易》它运用象数理气所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展开她的方法。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具有统一性,无限性,简单性,和谐性,全息性,可证性等等特点。她既具有高超的抽象性又具有缜密的逻辑有序性。这是世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所不能与其匹敌的科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周易》既具有高度概括性、高度抽象性,又具有象数理气方法论的缜密逻辑性,她是一个具有普适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古代中国正是在这一基本理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周易》并不是鸿篇巨制,它简单地由《易经》和《易传》二部分共同组成。只有几万字的内容。但是,它却与《老子·德道经》一样,是一部古代慧识与智识完美结合而诞生的一部巨著,内容博大精深,虽然名为“易”却难,虽然难却又简易。中国历代的治易学者,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他们皓首穷经,世代传承,留下来的著述,浩如烟海。但是,真正能把握《周易》的灵魂,挥洒自如地运用象数理气方法论,探其精微,“极深而研几”的大家名流,却又寥落如寒星,为数不并多。能用易经“象数理”者居多,而用一元和气驾驭象数理者稀。
古往今来,学《易》者多如牛毛,大成者却颇为稀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呢?这是因为《周易》是一门需要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才能学习和运用的学科,学《易》并不像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只凭后天的智识、小聪明,勤奋钻研就完全可以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步入全面和深刻的状态中。《易》并不是一门只需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就终究会学有所成的一门科学。学习周易和运用周易,后天的智识只能作为工具,作为桥梁,作为载体在学习中使用。
学习《易》只有启动和运用心中的慧识,慧识和智识同步才能真正地学习她和运用它,思识慧性才是掌握和运用它的钥匙。这一特点也正是能够使西方科学家获得“灵感”的重要原因所在。西方科学的发展,的确诚如他们自己的切身体会而言,是产生于99%的勤奋和1%的灵感之中。但是仅有闪现性的灵感和片段性的灵感,还不足以全面问鼎和掌握《周易》,学习和掌握以及运用《周易》,必须具有稳定的“慧性”才能达成目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学习和研究方法选错了路径,也就必然是南辕北辙,空无所获,终竟不可能将易学的象数理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人与《易》必然殊途歧路。
《易·系辞》中其实已经明白地告诫后来的学易者和研究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如果不弄明白什么叫“无思”、“无为”,不识“无思”的“无”字并不是“無”,不知甲骨文的“思”字上边是个头顶“囟”门的囟,而不是“田”。不能将心与头顶的囟门连接成一体,深入地实践和运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么《周易》的学习也就终难有所成就。只有认识到《易经》独特的学习和解读方法,窥其门径,探其奥秘,才能登堂入室而明易知经。这个独特的学习方法,就是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老子·德道经》又是学《易》的必修课,“万物尊道而贵德”的心身实践,将德和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是打开易学之门的钥匙和敲门砖。
简要地介绍学习、掌握和运用《周易》的诀窍,主要是为了全面解析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逐步在我国失落的原因,以及探讨如何恢复其生机,掌握古代中国智和慧同步开发,慧智双运,慧智同用地继承中华文化中的绝学,真实不虚地实现道德复兴和民族复兴。而我们正在开展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正是基于这些原理,从德和道的一元与象数理气高度协调统一,培育我们民族教育中早已淡忘了的慧识,提升科学创造力的能量源泉,达到慧智双运。从而不仅能掌握《周易》,还能超越西方的直觉与灵感,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水平,重新进入世界的前列。
——未完待续
本课思考题:
一 科学发明创造力的来源是什么?您如何看待99﹪的汗水和1﹪之间的关系,您能认识到灵感思维和慧性思维的重要性和意义吗?开发它们的能量源泉是什么?
二 造成中国现有教育滞后的最大误区是什么?为什么说慧识教育的失落是中华民族数百年落后的根本原因所在?慧智双运型教育模式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您能认识到慧智双运型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吗?
三 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分别是什么?他们各自产生的文化土壤有何不同?直觉、灵感思维与思识慧性的优劣您能做出详尽的对比分析吗?
四 什么是古代中国科学创造力的源泉?为什么说“《德道经》是中国文化能量的源泉,《周易》是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她们是怎样构成了慧智的一元四素系统论?您能正确解析她们之间的纲目关系和各元素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吗?
五
德慧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德慧智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她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4 10:41 编辑 ] 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 系列二
第 二 课
熊 春 锦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上一课我们讲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
一、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
(一)、中西对比分析慧识教育的失落
(二)、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
(1)、一元四素方法论概貌
(2)、《易经》的灵魂是一元四素。
今天我们讲:
(三)、智与慧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1)、亟待恢复慧智同步开发教育
(2)、国家教育、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开慧益智
(3)、从三因论看教育瑰宝的丢失
第三节、智与慧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和科学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德道经》和《易经》都高度强调“无思”、“无为”。无思无为状态是先天慧识处于第一性,后天智识处于第二性的一种慧性状态。这一种状态,在西方是没有的,西方文化的记录中,只有灵感、直觉、潜意识、下意识等含混模糊的概念,并不像古代东方先哲将智与慧严格地区分开来,各成独立系统,并且创造出开发全民慧识的方法。这种差异性我在西方讲学实践中深有体会,许多人类慧识系统方面的名词,他们都没有相通或者可以借鉴的名词和术语,表述起来颇为困难,也难以达到准确无误。但是,他们却高度重视和保护着对直觉与灵感的培育与提升,甚至在待人接物、交友办事中都充分利用着直觉。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并不难发现这一点。
(1)、亟待恢复慧智同步开发教育
慧与智是一个完美的太极图模式,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丢弃慧识的唯智教育是盲人型愚智教育,缺乏智识的唯慧教育是瘸腿型昧慧教育。只有执两用中,以德育居中统领慧与智,德慧智同步培养的教育才是最完美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道德心灵,又具有丰富科学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人类的精神系统中,天然地具备着两套思维模式,这就是慧识模式的“思”和智识模式的“想”,我们无权阉割其中的任何一种模式。人为地破坏其中任何一种思维模式,都是对生命的摧残和践踏。无为无思的状态就是慧识状态,有为有想的状态就是智识状态。但是,我们近代主要是沿袭西方的提法,而且几十年来还主动回避“灵感”的存在,这就更加造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科学中以开启慧识为主、慧智为用方法论认识的困难。无法迅速认清自己祖先们慧智双运的方法论,无法继承和发扬,那么科学的创造力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研究也就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之中。
智:意识,智识,禀性意识,习性意识,为学日益,正念。五谷之氣养智。
慧:思识,慧识,灵感思维,潜在意识,为道日损,正觉。五德能量养神。
智与慧,一对阴阳,中气(一、德)以为和。共为三,加上○(道),为统帅,则构成为四进位制的“0、1、2、3”,生物电脑的基本运算模式组成,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而智与慧同步得到开发提升。人类细胞内的DNA中的四个碱基对,阴阳各四,共同启动,慧智互运,八卦运算在德一能量的作用下,协同功能整体启动,和谐发展而慧识与智识同步提升,在道德能量为支撑和基础的前提下,双向同步开启慧和智。以慧性为主导,智识为辅助,学习《易经》,掌握和运用《易》学中的象数理气,先天与后天同步,运用自如地进入人类文化、哲学、科学各个领域中发展各个领域作出优秀的发展。
我们一旦回溯到古代中国文化、哲学、科学的源头活水之处,解析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基本元素,鉴别和考证这些基本元素的作用,(后面我们还将考证一下东方语言和文字的慧智特性,与西方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画成一幅图表)。那么,固囿在现代智识为主、西方文化影响为用、坐井观天论古人的现象也就自然会消散得无踪无影,一切真相也就容易大白于天下。
(2)、国家教育、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开慧益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
教中寓学,以理自修;学中寓教,道传中华。
教育的失误必将导致民族发展生机的缺失。这种缺失,将给我们科学的创造力带来萎缩和消失。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比较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和科学发展的现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弊端所在。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民族的教育自明朝开始,就放弃了对国民进行慧智同步开发的教育。仅从智识的提升上进行封闭式的教育,完全丧失了科学创造的活力以及营养。片面强调教育的同一性、统一性,却忘记了对每个人慧性的开发和应用,这种使民族失去发展生机的教育理念,一直祸害我们民族长达七百年之久。清末时虽然开始废除“八股”,引进西方式的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却学得并不完整,并不全面,老八股像个幽灵一样,挥之不去。类八股、新八股不断出现,始终未见将慧性开发列入国家教育的理念之中。
有一则关于中国和美国相互考察教育的结果非常有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所在,对于我们了解我们教育弊端极为有帮助。
1979年6月,中国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他们的初级教育。回国以后访问团撰写了一份长达三万字的报告,在其中的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作出预言。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4 10:41 编辑 ] 美国学生接受美国式初级教育的表现: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写出了预言般的评价: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撰写了一份报告,在其中的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讲到了现象和观感,并且也作了预言: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美国人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有趣的是,我们再看结果。
但是,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却培养出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相反,中国“优秀”的教育制度却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才。虽然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银大奖大都被中国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抱走了,但是,诺贝尔科学奖却总是与中国科学家无缘份。中美两家考察者的预言都错了!
错在哪里?分析一下现象的背后就可以明白。双方都错了,中方不识美方教育优秀之处在哪里,美方则不识中方的弊病之所在。请看我们批评的美国教育“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这一条在我们看来是“病入膏肓”的表现,然而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而析之,这却是美国教育精华中的精华。特别是重音乐和美术这两样教育,正是抓住了对直觉与灵感进行启迪性教育培养的关键。
《老子·德道经》中说:“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一切含有善美信息的事物都具有治水、改变水的作用,这样的水具有携带善美信息能量的作用,是精神系统中的最佳营养,对人的慧识系统具有滋养和启迪的功效。孩子们体内80-90%全是水,而滋养慧识的能量是没有屏蔽性的,在这种教育环境熏陶下,培育的正是后天智识后面的先天慧识。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初期教育中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据好奇心去选择,这其中就含有顺应孩子们先天无为自然选择的空间,孩子们八岁前还是先天无为内环境,八岁至十五岁的少年时期是处于先天无为向后天有为过渡的生命时期。每个人的精神领域,其实都具有自动筛选的能力,区别是否对精神发挥“营养”作用的能力。西方教育正是顺应孩子们的这种自我筛选功能,使他们的直觉与灵感获得营养,从而培养和储存着科学创造力,使其在未来的岁月中得以发挥和显现。
而我们过早地强迫引导孩子们所喜爱的“数理化”却是“中性”的物质,它们所携带的信息,对精神系统完全不具备“营养”的作用。这种中性的特点与八股具有相似性。“数理化”的中性,反而能够消耗精神系统的营养,需要损耗大量的精神能量通过后天智识记忆与储存。我们的孩子过早地在这种高度重视“数理化”的教育环境中,精神系统其实是处在一种饥饿干渴的状态中,反而大量消耗库储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储备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竭的。慧识在教育的早期就被制约和扼制,只能在后天智识系统中全面发展,不可能具备需要灵性慧识才能够启动的科学创造性和科学创造能力。我们的孩子那么早地中止获得精神营养,将最佳的获能养性、开慧益智的生命期,干耗在后天意识的提升中,虽然他们起早贪黑,勤奋远甚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正像一段校园顺口溜所言:“学生是人生的写照,学的比驴都累,混的比猪还差,起的比鸡还早,放学比小姐还晚,……更惨的是,看起来比谁都好!”我们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却都是让他们损伤、干耗先天慧性、丧失科学创造力的一种白忙乎,真是有点悲哀!
人的精神系统是需要营养支撑的,这是一种能量,“天德养精神,地谷养命形。”凡是符合善美的物和事都携带有这种能量。我们以前谈过,后边还有专篇讲此问题。精神系统中慧识的贫困必将导致智识科学创造力的贫乏,因为精神系统中并不单纯只是智识,它的里面还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比智识更重要的慧识。只有培养它、开发它、提升它,人才能够具有强大的科学创造性和创造力。
这么多年以来,虽然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银大奖我们可以都捧回来,但是其中的代价却极为惨重,我们所牺牲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慧识和它所富含的科学创造力。所以,当孩子们满腹“数理化”地踏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后,由于心灵中的慧性早已经被摧残得毫无活力,连最起码的直觉与灵感也无法生成,科学创造力也就毫无生气。这么多年,我们难以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症结也在于此。其实也证明我们教育的理念,迄今仍然还未走出“八股文”的阴影。还在运用着传统文化中的真糟粕而不是真精华。我们由于没有真实地在传统文化中与“圣人谋”,因而分不清精华和糟粕,抛弃的反而可能就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真精华。
分析现代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别与区别所在,回顾与解析中国的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痛切地感到,我们的教育模式急需改革。能够全面启迪孩子们慧识的经典诵读,要尽快地铺展开来,坚持下去,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使慧识与智识同步发展。才能尽快弥补教育失误中的损失,也可以先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我们的祖先其实给我们承传了一部完美的、能够系统性地开发慧识功能的教育大纲,从文字到语言以及经典诵读方法,无一不是在为我们后代同步开发慧识和智识所设计。这一系统早已经形成,只是等待着、期盼着子孙后代主动地去应用。我们历史上曾经很好地利用过,因而创造了汉唐的辉煌。我们也阉割过它,抽掉了它的灵魂,将能量最强、最丰富的《老子·德道经》和《易经》从经典诵读中轻率地抛弃,弄出一个木乃伊式的八股,我们的民族因此而吞咽了七八百年使整个民族缺乏优胜于西方科学创造力的苦果。
建立在一元四素方法论之上的经典诵读,是我们民族古代培养圣贤与天才的科学方法。因为他们早已经洞察了生命深层的奥秘,并且将他们的大智慧深植在几部最著名的经典之中。只要我们的孩子坚持诵读,就能从经典中获得慧识与智识的双重营养能量,系统性地培养整个精神系统,而不是单纯的直觉与灵感闪现。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和开发出稳定而全面的慧识,这种开发培养如果一旦形成,将会远胜于西方对直觉与灵感培养的模式,使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迅速提升,并且重新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爱迪生曾经说:“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可见西方对慧识全系统的认识,远比东方的认识狭小。东方是按照老子思想中的“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建立慧识与智识同步开发的理念,运用一元四素方法论将慧和智这一对阴阳囊括于旋极图之中,中央运用德的能量居中为和,使慧与智同时均衡获得德能的营养,从而稳定地双向同步发展,从而培养、成长为一个慧智双运的系统。
只要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国家教育都高度重视了对《老子·德道经》和《易经》这两部经典的诵读,那么不论我们处在生命发展的任何年龄段,都能从这两个精神营养极为丰富的井泉之中吸取丰富的精神滋养能量,提升慧和智。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展好德慧智经典诵读,那么众多的天才将会在50%的慧识加上50%的汗水中顺利诞生,使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度。
(3)、从三因论中看教育瑰宝的丢失
在解析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丢失,从而造成中国文明的发展在十六世纪以后落后于西方的分析中。我们不仅要分析考证解析一些关键的基本元素,而且要运用老子:“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中所包含的三因学说方法论。运用三因分析法则比较易于全面和深刻地进行分析其中的原因,揭示问题形成的实质所在,进而寻找出正确的解决之道。
老子“三生万物”的思想,其中所含的就有一部“三因论”的学说和思想。三因论,本属于道学实践中分析生命、内证德道的一个方法论,但是它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发展的分析,适用于对万事万物的分析。
三因论,就是指万物万事的外因、内因、本因。外因和内因,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对阴阳的内容,各家解析阴阳、正反方面的学说分析,汗牛充栋,十分丰富。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分析中,却都忽视了老子所总结的“中气以为和”这个“本因”在其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本因是变化的能量。不注意万物万事“本因”的作用力,也就必然会深陷于阴阳二的漩涡之中,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到真正正确的解决方法。这大概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是左倾就是右倾,始终难以把握住太极弦,居中而前进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因”的理念,是运用旋极图解析万物的一种“象”析方法。运用此旋极图对我们掌握老子“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与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如何指导事与物向良性方向转化,极为有用。
三因认识论,一元四数(象数理气)的分析法,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科学认识人类自己和自然的重要方法论。逻辑推理思维全部都包含在三因论和象数理气认识的全过程之中。老子所说的“天下之大作于细,天下之难作于易”之中,所说的“细”,就是要细到分析出外因、内因和本因,细,要深入到本因之中探其微细而知气,寻出其内在德性和能量的缺失原因。老子所提到的“易”,并非简单地指容易的“易”,而是包含着日月交替运动规律之易,是万物万事运行变化客观规律、循环轨迹之“易”,是《易经》之易。
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要运用易学的“象”,透过万物的表象和易象探寻其实质和实相,进而运用数来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按事物本身的规律依据道德理论中相应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理喻、理解,将理性上升为理论。这样还仍然不够,还要摒除一切杂念进入“坐忘”之境,用心中的思识与大脑中的智识合一,进入冥思状态求证气态中慧观后的结果,与大自然环境天人合一,“观之于物而知身,观之于身而知气”,运用“气”这个德的能量作为载体,从而在“慧知”中得出最深刻的结果“知道”,知最深刻、知最全面的规律性。整体把握住万物阴阳属性的一体两面和其内在变化的源动力,充分显示出大一统性和执两用中性。
一元四素这一方法论,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将老子对宇宙真理最深刻、最全面的揭示,转化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使这一哲学理论,具有可验证性,可应用性,可推动社会正确发展性,从而构成人类最完美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因此,运用三因论的分析方法,寻找一元四素方法论在我国历史上逐步丢失的原因,极其重要,我们要通过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分析其原因,才能使一元四素科学方法论薪火续传,重绽光明。我们可以用三因论进行下面的一些解析和求证,大家也可以运用此方法进行拓展。
本因,人们心灵的离道失德,社会整体的离道失德,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疏远是重要的本因。老子揭示说:“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人类精神和肉体的最佳营养能量是“德一”,人的精神灵性,聪明才智具备这个德时就具有灵慧,丧失德一灵慧就会枯竭。人类一旦离道失德,不能保持淳德“一”的状态,失去德性能量的沐浴滋养,精神的灵性慧识将进入休眠,才智必然也同样会发生枯竭,当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天下为公”下滑到“天下为家”以及“天下为私”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活动状态时,这个能量的源泉也就被我们自己所破坏。丢失道治和德治的内环境状态以后,没有德一能量源源不断地供给慧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那么“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必然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门学说。丢失“一元”以后,象数理气的解析法,也就必然无法完整的使用。
一元的德和道,同样是物质能量,是启迪、生养道德心灵和慧性、慧识的营养源泉,而道德心灵慧性又是大脑“慧智双运”能量的供给站,心与脑在这个基础上的相通,“心为神脏,脑为神腑”(《黄帝内经》)心与脑协调和谐,才能教育出、培养出大智慧。
一元的德和道,始终是支撑易学象数理气方法论完整使用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旦缺失,能量不全不足,也就必然招致内因和外因全面发生改变。
内因,中国古代文化、科学、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逐步在老子所揭示的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智治的下滑规律中发展,人们德性的品格和能量,缺损逐步加剧。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综合力,就使完整的一元四素方法论产生了离散和丢失,最终发生了理形学说与理气学说的分野。先,失之于“一元”不能维系四素(象数理气)的完整性;后,理气学说被迫独立出来进入民间流传,而且还将其中的一元明显丢失了。然而主流社会则形成只能运用后天智识使用“象数理”的“理形”学派进行发展,这就使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从此失去了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完整性和一元统一性。这一现象发展至宋代,当朱程理学出现以后,在导致孔子儒学入世治世精神的丢失和僵化的过程中,更加促成了这种分崩离析。
历史发展到明朝时,《四书五经大全》的出现,导致国家教育的 “《大全》出而经说亡”,“八股行而古学弃”。对于各种具备高能量的经丢弃了,八股出现以后,国家教育就走上了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汉唐时期用《老子·德道经》进行必修课教育的模式完全消失,营养学子们心灵慧性和大脑慧与智的精神食粮完全断绝和枯竭。“八股”将所有学子的心身和民族的文化教育全都禁锢在一个很小的框框之内。整个民族文化的教育,失去了一元四素的完整性,一元被切断,慧性的丰富能量来源枯竭了,“象数理气”四素也被切割成“象数理”三元素,完全以后天智识为用选拔人才,《易经》也就自然地降格为单纯的预测卜卦的市井之术。
我们研究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后,不难发现西方同样并没有离开“象数理”这三大领域研究认识世界,但是却特别重视对直觉与灵感的培养。我国在明朝以前的国家教育模式是自然地遵循着一元四素的整体教育理念,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育和培养先天慧识。
西方是用宗教信仰的方式替代着“一元”的理念,他们研究的对象缺乏我国古代的道○和德一这两大范畴。中国古代科学是按照“三生万物”的理论框架展开科学研究,最上层是道○,第二层是德一,第三层级才是太极阴阳的二,第四层级是“三生万物”。“居于道用于一运于二演于三”,“中气以为和”,形成研究万物的理论模式。而西方科学界则是长期在太极阴阳二的模式中展开深入的研究,向上未建立对一和○的系统理论,向下未把握住三生万物的真谛。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放弃直觉和灵感对文化、哲学和科学的启迪性作用,从而没有丧失科学创造力,这个太极黑中的精华他们并没有主动丢失。
当西方诞生了以欧几米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实验方法,铸造出这两大法宝以后,在直觉与灵感的率领下,科学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他们的文明才迅速超越我们。
但是,由于西方既缺乏对阴阳二以上的理论认识,也缺乏对“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认识,没有一元大统一的最高架构“德一和道○”,因此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就又似乎走到了发展的尽头。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的当今,在全世界出现研究“老学”的热潮。在这个大潮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他们在《老子·德道经》中所寻觅探索的绝不是科学发展的公式,而是能够提升他们直觉和灵感的精神食粮。因为德国哲人尼采早就向整个西方宣示《老子•德道经》:“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反过来看我们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法宝一元四素方法论,就不难发现,一元的德道大一统论,德一就是民族精神的食粮和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每个人慧心、慧性、慧识能量的源泉;道○是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归宿。这其中要想进入一和○,对人类的德道品格素质要求极高,而且必须将象数理气这四素完整地把握住应用好,才能实现归于德一合于道○,实现真正的一元状态。一元的德道和四素中的气学,才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灵魂。丢失了她们,中国文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从内因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科学创造力的来源其实至简至易,并不复杂,唯有慧和智二个字而已。西方是一个“有之以为利”的民族群体,他们对生命本来就具备的慧性系统,仅仅发现了片段式、闪现式的直觉和灵感。但是他们一旦发现它们具有科学创造性、科学创造力以后,发现其有利性以后就始终牢牢抓住始终不再放松。而东方则是一个高度重视“无之以为用”的民族群体,更注重生命的全貌,在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中系统地研究生命。力求全面开发人的慧性系统,升华生命的存在性。并不是高度重视将这种比较全面和稳定的慧识应用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创造力之中。
中国古代对生命慧与智的研究全面而且细致,是一部完整的系统学说。在明朝以前是一个自然应用的过程,因此宋代以前的汉唐时期,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极为辉煌,发明与科学创造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但是在明朝以后,由于自然形成的一元四素系统型的教育理念被阉割,国家教育纲要中仅剩下“象数理”三元素,而且这个三素中的象与数也糊模不清,仅剩下一个孤零的“理学”,而且并不象西方那样高度重视直觉和灵感。对人体慧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全被窒息,科学创造力能量的源泉被人为地尘封。因而近八百年间,我们不具备培育科学创造力的教育形态,招致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展的速度,也就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外因,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入义治时期以后,一元的社会环境已经崩塌不全,四素的运用也就飘荡不稳,四素方法论的解体也就必然迟早终会发生。在四素方法论逐步解体的过程中,古代科学研究的整体理论基础并未发生改变,当外因的社会大环境尊道贵德的形势出现转机时,四素论又能复而重合成为一体,也就又能再次产生科学发展动力的作用。这种现象也显示出《老子·德道经》是一元的灵魂,是四素的能量源泉,是社会发展科学创造力的坚实基础。
例如汉朝、唐朝和宋朝早期,由于社会崇尚黄老之学,尊道贵德,文人还保持着诵读《老子·德道经》以及“半日应厅堂,半日行坐忘”的良好习惯,这就使一元四素方法论,能够重新整合而发生作用,使古代的科学发展不致于完全断裂。但是,当封建王朝延续到明朝,明朝全面彻底地进行“罢黜百家,独尊理学”,限制和扼杀百家争鸣学术环境的产生,将《老子·德道经》划归宗教,在国民经典诵读中不再作为必修课诵念,此时,终于导致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彻底分崩离析。理形与理气各成学派,但是理形学派由于获得统治者的推崇而成为社会的主流。理气学派反而流落民间,退隐山林。从此中国的文化、科学、哲学等各领域,全面进入发展僵化的时期。
在这种前提下,由于历代统治者不能“得一以为天下正”。专制于“毋已贵以高”,最终使中国古代优秀的科学方法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复兴德道,重振纲纪,再次跻身于世界民族前列的机遇。明朝以后,国民教育的科考取士跌入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的僵化模式之中,毫无灵慧的科学创造性可言。
他的慧性远不如同时代的白玉蟾,例如“偶中尔”的故事,就说明他纯粹是文字型功夫,作品中没有高能量的内涵。但是朝廷却将他的《四书集注》作为唯一的范本,弃经不用,致使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的慧性能量枯竭,毫无创造性萌生。四书的德一能量承载性远不及五经丰富,明朝“独用四书,弃经不用”,这是民族教育中最大的失误。而且,在这以后我们的社会大环境始终缺乏类似西方民主社会的外因大环境,所以也就既不能使民族的瑰宝重新发挥作用,也同时难以诞生“逻辑推理,实验证伪”式的法宝。
我们要看到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个盛世,道德精神、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几度领先于世界。这些奇观同样都毫无例外地产生于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中,一元四素方法论,虽然历尽秦代的“焚书坑儒”,汉代的“溺冠羞士”,明朝的“理学淘汰”,清朝的“文字冤狱”,民国的“全盘西化”……等等血与火的洗炼,但是她却如同火中的凤凰,只要当政者能够运用《老子·德道经》,或者给予一个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奇迹就会出现。
纵而观之,中国文化的发展好象一个死循环的圆周一样,其实这种死循环,不会无限制地循环下去,因为这只是外因,只是外部大环境因素。中国文化一元四素方法论,她所反应的是研究自然万物的根本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她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西方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虽然精妙,但是,如果长期缺乏系统型的慧识主导,科学创造力的能量终将不继,最终也必然会汇归于这一最完美的自然法则的方法论之中。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良好适宜的社会大环境,是德慧智全面发展、一元四素方法论丰富和发展所需要的客观条件。
中华民族德与道的“本因”根深蒂固,一元四素强劲的生命力这一“内因”始终蓄势待发。只期待着“外因”社会发展条件的出现,就能够蓬蓬勃勃展现开来,深入发展下去,发挥她无比强大的科学能量,推动民族和国家,乃至世界的健康发展。
中国古代一元四素方法论的法宝,内容极其丰富,博大精深。在历史上虽然历尽灾难,再也难见周朝时期的全貌,但是《老子·德道经》《周易》《黄帝内经》这三部著名经典中,仍然保存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精华和概貌,全面复兴她,并不十分困难。我们中华民族始终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种精神境界,民族复兴,我当其责;道德复兴,我当其任。我们要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让中国古代一元四元素的科学方法论,让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恢复生机,重新担负起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前列的法宝作用。
而今我们已经具有西方的两大法宝在“象数理”领域中应用的百年经验,只要我们能恢复一元的德道环境基础,在象数理中注入中华特有的理气科学,益智开慧,运用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吸取慧识与智识的丰富营养,开启慧灵之心,一元四素方法论整体为用,三因学说引导我们分析事物为用,我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弘愿就一定能够实现!
好,我们运用大约一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课时的内容,请大家按照思考题进行讨论,并且对所讲的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理念,是我们继承历史精华,开创民族美好未来,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和科学创造力的重要举措。虽然具有众多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但是也需要每一个爱好传统道德文化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欢迎你的参与,修之身、修之家而兴民族旺国家。再次感谢你的聆听和阅读。
谢谢!再见。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4 10:45 编辑 ] 本课思考题:
1 对精神系统存在的两套天然思维模式,您能体会到它们是完美的太极整体吗?您知晓“思想”、“智慧”的本意吗?维系、支撑“智慧”的能量物质基础是什么?
2 如何用一元四素方法论分别解析“思”与“想”、“智”与“慧”的道德内涵和本质以及两者之间内在的科学关联关系?您认识到智与慧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了吗?
3 中美考察团互相考察教育预言失灵的故事对您有什么启迪?请用一元四素方法论,解析中美初级教育方式本质的文化差异和其中的利弊关系。
4 您看重儿童早期(或初级)教育中的音体美教育还是数理化教育?数理化与音体美两类学科,对儿童慧与智的开发有什么不同功用?哪一类更符合儿童教育特点,更利于奠定培养德善的精神品格和科学的创造力?其原理是什么?
5 儿童期过早注重开发数理化僵化的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危害性是什么?您能解析产生这种错误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和根源吗?如何在今后的教育中肃清这个错误的根源?
当前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法是什么?通过这种解析,对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重要性您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吗?您是否认识到国家教育、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重大意义?
您是否认识到国家教育、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重大意义?
6 您了解“三因认识论”的内容吗?她的理念是什么?其中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能量来源和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7 什么是一元四素方法论?为什么说西方的逻辑推理思维全部包含在三因论和一元四素方法论中?她在社会发展中是如何逐步解体的?中国现代教育是如何彻底丢失传统德慧智教育方法论的?
8 从本因、内因的角度结合中西方教育对比分析中国德慧智教育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加速这种失落的外因大环境是什么?通过解析教育瑰宝的丢失原因和渊源,您认识到恢复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是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和科学创造力的重要举措吗 《老子·德道经》实践的十善利益
念诵《老子·德道经》学习《老子·德道经》实践《老子·德道经》传播《老子·德道经》刊印《老子·德道经》能获得殊胜的、不可思议的十善利益。道德的能量将营养您的心灵,道德的光明将朗照你的家庭。
一、开启智慧,愚者转智,拓展视野,困者转亨,净化气血,病者转健。
二、健全人格,所言所行,人天欢喜,群众爱戴,行走八方,恭谨礼敬。
三、修养道德,净化心灵,加深涵养,慧性日增,明白事理,成功率升。
四、增广心量,心胸开阔,日无险事,夜无恶梦,气色光泽,精力充沛。
五、健康心身,预防疾病,气血充盈,五脏安宁,延年益寿,恶病不侵。
六、至心奉法,再造性命,德性圆明,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七、德光祥照,夙生怨亲,咸蒙法益,能得解脱,永免寻仇,尽释报复。
八、止欲生悔,清因消业,往昔罪过,历史恶因,轻者消灭,重者减轻。
九、道炁临身,众师呵护,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灾咎,悉皆不受。
十、终生信受,利益众生,德田广种,永离恶道,善道受生,福禄殊胜。
熊春锦沐手书 美 德 是 智 慧 之 母
熊春锦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在雅典城的广场上大声疾呼:“美德就是智慧。”而他也自言自语说道:“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小的都没有。”他的话乍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正体现他与众不同的美德和智慧。前一句话表明智慧来源于美德;后一句话显示了他无比谦虚的胸怀,也道出另一个真理:越有智慧的人,他越认为自己无知。
在传统文化中,人类的“智”属于后天知识的产物,老子称为“为学者日益”,它通过每天的学习积累而获得,储存在大脑的皮层。“慧”属于先天潜在的禀赋,是心灵的火花,有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彻和悟性,它储存于大脑中间质层和核心层,占据大脑的主要空间,却有待于科学的启迪与激发。“慧”的开发犹如往一只茶杯里倒水,首先要清空茶杯里的东西,老子称为“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思是说,修养“慧”的人,他需要不断清空身心过多的欲望和杂念,每日谦恭反省,清净空灵,培养自己永恒的美德。心中的道德品格充沛了,美德就能为大脑质层和核心层的激活提供能量,德的修养越丰厚,能量提供越畅通,慧和智的激发就越同步和协调。所以说美德可以生智慧、养智慧,内在的慧性启动了,外在的智力就有充足的灵气和真实的效应。
老子说得好:“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他认为,大脑皮层“智”的意识,比起“慧”的光华来,它只是浅表浮华的反映,听凭后天的智力张扬,屏蔽和掩盖了慧心的流露,这正是愚昧的开始。由于不明白这个道理,人们往往放弃了美德的修养,只注重智力的开发,把小聪明认同为大智慧,在大脑皮层堆积了机谋狡诈的知识,以取巧为能,以走捷径为手段,捣鬼图利,无法走出小我的利益格局,最终自己的利益和成就非常有限,诚如鲁迅所说:“捣鬼有术也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正直、善良、慈爱、谦让、诚信等美德,可以感染他人,激励大众,赢得信赖,并创造永恒的价值。比起沉溺于富贵名利中的小聪明,美德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它是培育超群智慧硕果的母亲,是高尚灵魂的缔造者。
古代以色列经常遭受战乱,人民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有一个以色列人临死前对两个儿子说:“我有一大笔遗产留给你们,希望你们有智慧地生活,并为以色列留下永恒的东西。”两兄弟得到遗产,成为富有的人,哥哥叶胡扎散尽家产接济穷人、灾民和无家可归的孤儿。弟弟从不帮助他人,他自以为聪明地追求父亲所说的“永恒”,就造了一座豪华的花园,准备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天,哥哥从弟弟的门前走过,弟弟讥讽道:“你愚昧地帮助别人,自己什么都没有留下,怎么能得到‘永恒’?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父亲?”哥哥说:“我与受苦受难的同胞共赴时艰,我建立起一座友爱的‘花园’,难道不比你的花园更永恒吗?总有一天,连我们的躯体都化为乌有,到那时,你还拥有什么?”几年后,一场风暴席卷了他们的家乡,顷刻之间,弟弟的花园和财产毁于一旦,反而成了孤独的流浪汉。沧海桑田,那座花园早已荡然无存,谁都不记得那位曾经梦想得到“永恒”的富翁,但是,哥哥叶胡扎确在民众中留下了永恒美名。在《塔木德》这本书中清晰记载着以色列人民至今传诵的名字———叶胡扎,一个美德、智慧、善良的化身。她验证出缺少美德的财富如昙花一现,而慈善的智慧则千古流芳。
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有美德,智慧就永远跟随着你。”老子认为,“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即使把金银财宝堆满自己的房屋,这样的富贵你能守得住吗?与身边的人同富是真富贵,与身边的人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智慧,而一味地、痴迷地追求与堆积个人的“永恒”利益,不仅会严重迷失做人和前行的方向,也会摧毁人际心理的平衡,进而最终动摇自己的利益基础。
“大巧若拙”,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看上去有点笨拙,但是这样的智慧谁都抢不走。小聪明的人取巧,大智慧的人取义;小聪明的人看眼前,大智慧的人重永恒;小聪明的人计较得失,大智慧的人胸装天下。没有美德的培植,哪来智慧的人生?
一个和谐幸福的人生,其背后必定流淌着高度成熟的心灵智慧,而心灵智慧的背后,必将蕴藏着澄澈隽永的美德。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已经作为我国新一轮文明化生产方式开始露出地平线,但是它能否成为喷薄而出的朝阳,则完全取决于是否建立起能善于化解利益矛盾、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文化智慧,特别是为这种智慧崛起而积累的无尽宝藏———美德修养的启动。因为,美德是智慧之母。
---转贴自道德知音电台 父母自己首先做个好孩子----熊 春 锦
教育,父母是关键,这方面的经验,应当好好总结和分析,不断调整。
教孩子就是教自己。孩子的可塑性极强,给他好的环境,父母作好表率,心灵与其同鸣,也就会教学相长。
在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风气之前,父母是关键。
底气不足,只能说明长辈自己没有学好吃透,本身就缺乏道德根文化的人文素质。自己不行,却硬性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未曾做到的事,那么其努力的深度广度以及方法的合理性,也就会相距甚远。甚至不了了之。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个好孩子,去与孩子共同学习。在孩子面前,父母除了一点顽固的“我见”、“我执”,远不如孩子心灵的纯朴。找回自己的童心,常是教育孩子走上正轨的重要途径。 熊春锦先生在台州黄岩教育局与当地教育界同仁
座谈交流实录
(根据录音整理)
2007年12月
[编者按] 2007年未,著名国学家、台州市人文发展顾问熊春锦先生,应邀在台州进行道德人文讲学考察,并为众多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实践者进行了经典诵读答疑。浙江台州黄岩地区自2006年就开展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2007年与北京德慧智科技教育中心签定培训推广协议,举办德慧智经典诵读辅导培训会,配发专门读本和导读辅导本,在全区重点学校以试点形式推广德慧智教育。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也累积了一些需要及时回答的理论性问题。为便于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也为在黄岩全区的推广树立可行的范本和完善的辅导机制,黄岩区教育局特意邀请熊先生为当地教育局部分领导和教师在推广经典诵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疑释难。熊先生系统地回答了教师们在经典诵读推广现实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整个回答过程,紧扣主题、生动形象、事理结合、立意高远,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
主持人:(部份内容省略)十六大提出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对教育这一块如何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比较迷茫。领导到了我们教育局以后,通过大量的调研认为,我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有希望,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关键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就要做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这方面的工作。领导的思路很明确,他提出一个理念:“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师资队伍和整体素质为本”。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理念去做,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抓德育,德育工作是很繁杂的,从中央到地方提出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提出来很多,比如民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等等。我们在这么多的教育工作中如何抓住重点,这就是我们比较迷茫的问题。
我们台州市有个叫玉环的地方,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型。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之后,我们感触很大,回来马上制定了一个在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案,也建立了领导小组,局长亲任组长。在领导小组下面,我们又成立了一个以教研员为主,学校骨干参加的领导小组。
我们实施以后做了以下几点工作:第一项工作是搞启动,教师节前我们举办了个千人诵读《德道经》大会,有好几千人参加这个大型的活动,影响非常大。会场上我们搞了个诵读启动仪式,也就是每个学校都参与表态:我们从这个学期开始诵读经典,跟全区参加我们这次活动的各级各类领导说明,接下去我们要搞德育经典教育诵读,进行诵读氛围的宣传。
启动之后,我们开始考虑第二步,搞一个诵读的读本。我们把《德道经》作为中小学诵读的基础读本,总共订了11.6万本的经典诵读读本,其中《德道经》就有七万多本,小学还增加了《七小经合璧》。小学以这两本为基础,中学以《德道经》为基础。这也是一项工程——民生工程,是影响下一代成长的工程,所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也满意。
第三步:确定重点样板学校。全区有五十多所学校,我们确定了十一所重点学校为我们的样板学校,作为我们今后做调研的学校,初选的十一所学校当中有高中、初中、小学。这十一所学校我们先要搞好,也要为全区其他学校做示范。
第四步:是对对师资的培训。我们聘请了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的专家,对十一所学校的所有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培训。如何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
第五步:开展活动,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本,为基础。我们的理念——全区不搞统一,每个学校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说我们十一所重点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黄岩区搞经典诵读就有十一个特色。
下一步我们打算这样搞: 2008年上半年,我们到十一所学校进行调研,他们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值得我们全区推广,好的方面在什么地方,调研以后确定一所学校,准备在这所学校开展现场推进会,在推进会上展示这所学校经典诵读的成果。我们局里面再研究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还要在十一所学校开展一次经验交流,对十一所学校以外的学校,他们也想开展道德经典诵读的话,搞的好的也可以参加经验交流。这是2008年我们主要的打算。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学校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熊先生,他是道德经典诵读的创造者,请他给我们破解在经典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刚才领导也讲了,请每个学校都谈谈,在经典推广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全区学习的,或者还存在什么问题,熊先生会在这里给我们指点和引领的,我就介绍到这里。 发言人A问:熊先生好!我想问熊先生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诵读?什么是道德经典诵读?“经典”、“道德经典”、《德道经》三者的概念如何?
熊先生答: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一下。经典诵读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的诵读,一类是“典”的诵读。对于“经”的界定,它的层级就比“典”的诵读要高一些。历史上根据文化系统,特别是人文系统的发展来说,“经”是世界各民族在获得精神营养和后天智识这两个层面上,能够同时起到教育作用的一个范本或者文章。你看中国的经典,世界级的经典,大部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能够包罗我们三维空间的知识,也能够给我们提供精神层面的营养,或者说它能够穿越太极图中央阴阳两极的弦线,能够同步提升我们的智和慧,使智和慧这两个系统同步提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负责记忆,负责思维判断,而心灵负责感受,负责捕捉直觉。要想提高人类这两个层面的知识、文化和素质,就要注重“经”的诵读。对于“典”作用,它注重反映历史前人在大智慧情况下产生的一些文字记录,基本上都是一些知识层面的,而不是文化层面的。或者说文化层面的内涵比较少一些,不具备同时穿越阴阳,包罗黑白两个层面上的一些知识或者营养,不具备双重作用,只是单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典”当中所含太极白里面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典的概念,在近代社会民众的解释定位,通常已经改变了古代对“典”的定义,现代人们一般的定义都是将“典”与古代所定义“书”的概念同等解析和理解。社会上一般所说的经典,在典这一系统中,现在这个典字,已经成了书的代名词。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学术上和通俗中的不同。
对我们来说,人们往往注重后天智识的比较多,而注重直觉和灵感提升的就比较少,所以在我国历史时期,凡是注重了“经”的诵读,把“经”的诵读作为国家重要精神课题的历史时期,国家强盛,政治清明。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这个时期是用“黄老”的经典来指导官员们进行诵读,并且根据这个经典来选拔治国的人才,他就带来了文景之治的辉煌。汉代时候,由于汉武帝的专权作用和董仲舒的禁言,以及田蚡——当时的宰相,汉武帝的舅舅他们出面,联手把《黄帝四经》清除了,而且把《老子》五千言原来比较接近原著的《德道经》颠倒为《道德经》,并且把经文内容也做了一些修改,修改成了后来《道德经》的通行本这样一个格局。但在唐朝,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采用《老子》五千言,进行了全民的教育,还是带来了唐代的辉煌,这个辉煌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从这个好的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真正注重了“经”的诵读教育的,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够提升全民的人文质量,同时也给社会的昌盛中兴带来极大的帮助。但是宋明以后八股文出现了,只读“书”而不读“经”,只读了《四书》而没有提倡经典,并且在“经”里面将最著名的《易经》也清除出去了,这个时候中国的教育就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僵化时期。所以历史发展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就必然出现了一个反对诵读“书”的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当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人们突然从八股文的禁锢中苏醒过来,也发生了一些连孩子带水一起泼出去的现象。
在我们现代人理解诵读“书”和经典这个方面,诵读“书”和诵读“经”基本上在社会上已经同时出现了,并且从上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如果我们只诵读以儒学为代表的“书”,那么它对于我们如何通过潜移默化方式,来使孩子们获得人文素质与品格提升方面,看起来是不足的。因为全国有的地方已经推行了十年,有的地方已经推行七八年,专门选择“书”一类的典籍,来指导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到了一定的层次和阶段以后,由于“书”里面的深刻内涵,对精神层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能够使孩子们在品格上受到一些培养和教育,但是对内在物质能量的提升上,对同步将道德心灵与益智开慧同时开发方面,却受到了限制,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要通过诵读“经”来解决的问题。 凡是能够将“经”和“书”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诵读,就可以突破这个瓶颈阶段。就象台湾的王教授,他怎样推广经典诵读?在大陆他推广的是诵读“书”,而没有推广诵读“经”,但我们看看他自己的讲话里面就有个现象:他指导自己儿子诵读的是“经”。特别是诵读《老子》五千言,使他原本弱智的儿子改变了现状。这个儿子七八岁还在流口水,本来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都不行,但他就利用了一个暑期,暑假期间指导自己的儿子把《老子》五千言背诵下来,结果他的孩子的智识和慧识就同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他自己这一例子和我们在国内办了很多这样的试点,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证明:如果你诵读“书”,只诵读《千字文》,《弟子规》等等有关“书”方面的内容,那么可以对孩子们的道德品格有比较良好的规范作用,但是对他们提高人文素质,真正地改变他们的智慧方面,却遇到了明显的局限,产生的效果并不好。如果说把“经”和“书”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八岁以后的孩子们将“经”和“书”结合的比较紧密,那么就会既打造了道德品格,也会获得智慧的营养滋润。使他们的智识水平也上升到一个新层面,因为“经”里面有精神营养能量,这种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又客观的组合在我们古代文言文的文字和词句的结构当中,只要我们通过诵读,就能够激活开启我们内环境与外环境连接的一些户牖。这个仓库通路一旦激活,那么这个品格的打造,从自然当中获得能量,也就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这也是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推广中获得的一些体会,获得了验证。在“经”和“文”这两个层面上,我们只有把这两点都抓住,那么也就能够在教育过程当中既能使孩子的人文素质获得提高,道德规范,道德品质获得提高,也能对他们后天学习知识的智识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和改观。
我们在推广德慧智的教育过程当中,从总结出的大量经验来看,诵读原来的《道德经》五千言和诵读《德道经》五千言是有区别的。为什么要诵读《德道经》,这里面的差别是因为,《老子》五千言在书写过程当中,是德篇在前而道篇在后的,它是让人们首先培养心灵的道德品格和获得道德能量,然后再来认识自然大道,认识天地的自然规律,这样就能够很轻松的把《易经》读通、读懂。你看现在人们一提到《易经》,大都认为是街头摆摊算卦的,我们中国人都是这么认为《易经》的。但是为什么在西方,人们一看到《易经》以后,认为《易经》是一部科学,西方很快的就与他的数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相结合,而产生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相反,我们中国人只认为他是一个街头摆摊算卦的,西方人能够从简单的符号中悟到科学道理,而我们却不能认识,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在进行了八股文的教育以后,缺乏了直觉和灵感,无法从祖先们最简单、最原始、最接近自然真理的符号当中,去解读深刻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如果真正把我们整个民族、孩子们的直觉和灵感都能够培养好,应该用早期最原始、最真实,也就是《老子》五千言原本本意的《德道经》来进行诵读。目前有一段历史我们学术界考证的不太多,也就是对黄帝那个时代的思想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这些方面史料不多,只是零星的记载。这是因为在汉代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儒家为了真正的实现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对黄老学说进行了一次摧残,所以使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区间,对黄帝的教育理论技术方法的了解,可以说已经寥寥无几了。但是自从马王堆挖掘出了《老子》帛书版本和《易经》版本以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在那一个历史区间里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经”的教育的。
比如说《易经》,他主要是开启每一个孩子的科学头脑,用最简单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发现天地宇宙间最基本的运算规律,来进行推演,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而《德道经》,它本来的格局是以德进道,只有具备了德的品格,同时又具备了德的能量,这样才能够认识自然的规律。同时掌握《易经》进行推演,进行运算,这个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构成了我们道德根文化的一个系统。我们在研究历史过程当中,运用两部著作,一部《黄帝四经》,一部《老子》五千言的帛书版本,基本上就可以把这个历史概貌理顺清楚,使我们知道道德根文化。我们国家民族为什么在十六世纪以前,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科学发明创造,一直都是走在西方的前面,然而在十六世纪以后,我们丢弃了《黄帝四经》,丢弃了老子的《德道经》,只采用儒家的《四书》来进行国民教育以后,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就明显的萎缩了,就落后到了西方各国的后面。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注重培养国民和民族精神当中的直觉和灵感,而只是片面的注重通过后天的智识学习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而缺乏发明创造的能力。因为发明创造都是要建立在对前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然后通过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发明创造。实际上我们的德慧智教育理念,也是根据历史,根据历史教育的脉络一层层的把它解析开来进行分析,才产生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理念。好,这个问题答这么多,谢谢你! B问:熊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刚才听您这么说,我知道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按照常理,常道可以这么理解。现在我们在操作层面上,我们感到很困惑的是,什么样的“经”提升或者说影响您说的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概念很模糊,那么您能不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另外,在我们操作的层面上怎么样诵读方式是比较有效的直接深入影响学生的人文精神。
熊先生答:这两个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要站在世界各民族的范围来看这个“经”。在整个西方有西方人必读的经典,那就是《圣经》;在整个阿拉伯地区,他们整个民族有他们必读的经典——《古兰经》;在中国这个“经”就显得比较复杂,即有印度传过来的佛经,也有本民族的道学经典,象《老子》五千言,还有其他众多的经典,实际上我们从西方的经典中,可以看出他有宗教的氛围,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阿拉伯地区,他们通过他们带有宗教氛围的经典,长期的对他的国民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也是有效果的。当然西方人,包括联合国的文教卫组织的一位领导曾经与我们一起座谈时谈到这个问题,他就认为西方的所有“经”,包括《圣经》,都只是类似于孔子的学说,认为它只是劝导教育人们如何去做。然而唯独中国的《老子》五千言,他就是一份心灵Party的邀请书,也就是说心灵约会的邀请书。只要你读他,你的心灵就能够敞开,进入到一个纯美的境界、高尚道德的这个氛围里面去,与天地自然共同进行感格,来体悟这个道。
《老子》五千言在教育领域应该是一个最高的境界,是人类教育领域应当把握的一部重要的经典,远远优胜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典,在这里面并没有宗教的氛围,也没有迷信的成份,而是在教育人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心,去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把握人与自然的一种最和谐关系的构建。那么从这个经的层面上来看,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教育者,或者说文史学家,他们基本上是认识到这一点。你看托尔斯泰他就说他之所以富有创作灵感,他得益于中国的老子,再一个就是中国的孔子。西方很多的著名的科学家,也得益于对中国《易经》的学习和对老子思想的学习。
在十七世纪以后西方对中国“经”的研究是比较深的,至于说中国最著名的这部经典--《老子》五千言,为什么中国人没有采用,相反却能够被西方人发现它,因为中国近一千五百年以来,长期都是处在高度的儒学一家独占教育领域的环境中,形成了固囿的独霸模式。他不允许老子的思想进入教育领域,甚至连《易经》的思想,都要加以阉割掉。特别是“八股盛行而经说消亡”的现象,在宋明朝已经出现,明朝这几百年时间,这种思想根深蒂固的在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认识观念。
我们丢弃的东西传到西方,西方因为原来只是在《圣经》的熏陶下来培育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并没有象东方古代文化那样,它是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建立大智慧,建立慧识慧心,这个慧里面就包含着直觉和灵感。实际上这个直觉和灵感只是太极图里面的阴鱼眼和阳鱼眼。后天的智识,先天的慧识之间的互动是靠太极图的一个阴鱼眼和一个阳鱼眼来互动进行传递。也就是象我们大脑组织一样,脑实质里面的直觉和慧识,透发到大脑皮层来,它要有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正电位和负电位,它通过放电现象传导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活动也要通过这个放电现象进入大脑质层和大脑深层。如果只重视“书”的学习,而不重视“经”的学习,那么这个深层次放电现象,深层次的传递,多巴胺递质迅速的向大脑深层传递集合,它没办法完成。所以只有在教育领域里高度重视大脑皮层的浅层的放电现象——心理放电现象,与大脑质层的放电现象能够同步的互动起来,智和慧才能够相互平衡。
最近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做了个实验。他们把印度的僧人,也就是深山里面的专门追求开发自己的慧识,开发那种天人合一来认识自然界的一些人士,请到美国的一些科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当中,通过一些试题的测试,来检验他们先知先觉的预测以及对灵感直觉的把握。在同步的运用核磁共振进行大脑电波的释放测试,他们的发现,就跟中国古人为我们后人设计的语言和文字集合的区域是高度相一致的,都是激活大脑前区的洞房区,都是在洞房区域发生耀斑(放电现象),大脑质层里面产生那个信号。其实我们古代早就发现那个区域,只是美国科学家通过现代的物理试验和医学试验重新又在验证这一点,这说明我们的前辈在教育领域,在文字早期为后人已经打下了慧智型结构的教育模式,通过文字和语言抢先一步,并且优先于世界各国为我们进行了奠基。我们在应用过程当中,只要启用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字、文章,也就是这些“经”,都能够高效率的激活它。 各地很多的推广者都曾经有这个认识,这些经典都是文言文的,我们都不懂,老师都不懂,孩子们更不懂,怎么可能产生这个效果?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共识。实际上很多东西正是因为他不懂,道德能量才会高,如果懂了道德能量效果反而会下降。这里面的辩证关系可能暂时难以理解,可它确实就是这么一个模式。因为任何文言文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十个人读一句话,他可以产生十个不同的观点。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信息模块,这个信息模块可以同时向四周建立一些信息的传输通道。那么站在任何一条通道上都能够感知整个模块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想整体的掌握全部的信息量,那么你必须要自己深入其中,整个身心都要融入到那个里面去,才能全面的掌握。在早期的感知,你只能够掌握某一通道,某一方位上的信息局部知识,那个就是你进入整个模块内全面掌握的一个先导,如果我们提前告诉这句话是这个意思,你从知识上去进行解读,你从商业上进行解读,你从军事上进行解读,你从政治上进行解读,你从文化上进行解读等等,都可以得出在自己这个领域里面的答案,但并不是全面的。因为作为“经”它是直接反映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非常的简单,而我们后天智识常常是把一些最简单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经验思维进行推理,进行复杂化,这样反而不容易从整个简单的模式中解读整个内容。
小孩子诵读经典,越小他诵读的效果越好。他会变的很聪明,象复印机一样很快的就把整个经文的内容全部复制在自己的大脑皮层,并且激活深层大脑智慧的放电,使他们变得非常聪明,伶俐,思维活跃,直觉敏感,历史上有这样大量的事例记录。在近些年,我们的学生比较早的开展了经典诵读,有些家长比较重视从胎婴养虚开始,学生、孩子的学习质量的确一个个都高于普通没有开展经典诵读的孩子,从举止,思维的敏捷上,判断问题的准确率、逻辑性,直觉推理,他们都很高。有的孩子通过经典诵读,妈妈在哪里藏有吃的,他根本不需要当妈妈的告诉他,他自己就能够直接找到。父亲的钥匙掉了哪儿了找不到,女儿就在旁边告诉他,你那个钥匙就在你的笔记本上夹着呢。一打开果然在那里,孩子没有直接去看,他为什么能够知道父亲的一把车钥匙就夹在笔记本里?实际上是因为他先天的直觉和灵感被激活了,他很容易就能全面直觉的把非常复杂的综合信息,进行简单的过滤。这里面都是大脑深层次的感知,而不是我们大脑皮层里面的逻辑推理。所以我们在经典推广诵读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总结这一、二十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为什么在全民当中难以真正的实现,采用了非常多的复杂形式,国家非常重视道德的教育,德育的培养,但相反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品格始终难以提升,问题在哪儿呢?方法众多却难以产生效果,为什么通过经典诵读,又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呢?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目前科学界难以解析的现象,也就是经典的潜移默化作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远远高于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来构建道德品格,提高道德素质水平,你只要读它,在无形当中道德素质就能够建立起来。人格的培养,素质的提升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需要你反复的说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你只要启动他的灵性就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性的思维,而且孩子们的求知是渴望大量知识进入他们大脑和心灵。我们作为成人把最精华的东西推荐给他,他就能够很快的进行受纳,并且进行整合,就象电脑的排序一样,他自己也有个自动排序的过程,先后优劣,先天的和后天的这些知识,就能够很自动的在自己的心灵和大脑当中建立起来,构建起自己的一个模式。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是我们提供什么东西,你能够提供给他最佳的营养,他就能够迅速的成长。
在推广实践经典诵读的时候就要注意掌握一个特点,孩子们八岁之前都是纯粹的先天阶段,对于“经”的知识接受是复印机式的。但是到了八岁以后,特别是换了乳牙以后,后天的智识系统就大量的开始启动了,这个启动,有个转换期,八岁到十五岁就是一个转换期。也就是从自己人生的先天直觉认知,转向经验思维认知,后天智识逻辑推理认知的这样一个发育阶段。这个发育阶段,如果我们既能够将能量提供给他,将如何做人的品格教育规范他,两者结合的很好,那么等到了十六岁,他自己就能够很顺利的校正自己的人生了。顺利通过我们现在教育学上和心理学上所说的孩子们的一个不稳定期,危险期,青春危险期,实际上他都可以顺利渡过的。 我们原来的教育只是比较机械式的教育,是根据现代的一些研究得出来的智观科学性的教育,而不是进入到每个人心灵当中,捕捉到那个直觉和灵感,以及精神领域营养的教育。因为每个人实际上是两套系统,一个是肉体系统,再一个是精神系统,精神系统需要的营养是一种德性能量,这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早已经揭示过了,天赐人是五德能量,大地给我们的是五谷的能量,天德养的是我们的精神,地谷养的是我们的形体。只有同时把精神的能量和营养我们肉体的能量同时都获得了,那才能够说你这个人的性命真健康了。生命健康实际上包括着精神健康和肉体健康两个方面,但是营养的来源是不同的,身心领域的营养在十六岁以前完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过程而且还是悄然无知的,人的后天智识不进入先天系统,是感知不到这个能量逐步的积累的,积累到十六岁仓库就满了,如果十六岁以后人们没有办法主动去获得营养精神系统能量的话,那么每七年、八年就会消耗掉六分之一的仓库储备,女性到了四十八岁就消耗光了,男性到了六十四岁也消耗光了。
我们古人在揭示精神层面的营养和肉体层面营养这一方面,他们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中。可能有些人不相信,认为不可能,古人说的这些都不见得。实际上《黄帝内经》里面还有个记载,我不知大家看过没有,黄帝早就说过,地球是浮在宇宙空间的。你想想看,在那个时代,五千年前为什么古人会知道地球是浮在宇宙空间的“大气举之”?而且知道这个地球是球形的,古人说过天圆地方,地球外面还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一个方格子罩着地球?以前儒家就乱解释,就说古人这些说法都是胡说八道,实际上古人早就观察到了地球是圆的而且浮在宇宙空间。古人既然能观察的这么细致,想想他们当时的那个水平,没有现代科技的仪器,他们凭什么?他们就是凭自己的大智慧,而大智慧怎么获得呢?那就是需要精神营养。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德慧智教育,规范他的品德,品格,提高他德性的能量,那么他的慧性就能提升,他后天智识就能够丰富,结合起来就会使每个孩子在德慧智教育中获得一个完美的升华,使我们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我们来看一看历史,在唐代要求人人都诵读经典,无论仕俗,也就是说读书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人手一册《老子》五千言,要凭你诵读他来取仕,不光是读其他的经文,或者说“书”。这个《老子》也列入了教育的重点之一,国家教育将《老子》的纳入,并且作为重点突出起来,那么也就惠泽整个民族,使当时众多的文学、诗歌、散文以及科技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民族的创造力也进入了一个巅峰,出现了一个百国来朝的景象。实际上这里面的潜移默化作用,我们应用现代的生物学,医学方面的研究,科学成果再返归到历史的源泉当中去解释,都还是可以理解的。
C问:熊老师,听了您的解释,我就想起这么一句话。精华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最早占据我们孩子的心灵,也许我们的孩子就有大智慧,可是我们实践当中假如说采用台湾王财贵教授的“小朋友跟我读”这六个字的学习方法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他们就不愿意去读,那么我们怎么样在他们的早期,也就是小学阶段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让学生比较乐意的,起码不反感去诵读经典。您在全国这方面很有研究,能给我们指点指点好吗?
熊先生答:“跟我读”实际上到了一个时期确实会显的枯燥,还不如让孩子读,让孩子来教我们读,这一点宁波来的同志谈谈他们的体会。他们就创造了一种形式,突破了这个瓶颈。介绍一下。
宁波弘文馆客人答:我简单说一下,我是搞经典诵读的义工,不是老师,在座的都是学者和老师。我们弘文馆在专职老师离开后,有的孩子想继续读,我又不是老师,我就采取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们教孩子们,基本上就是每周选一个小老师,这个小老师在这一星期内先教他爸爸妈妈读,每天晚上饭后读五到十分钟,反复几遍。然后星期天他在上面上课,在上面带诵。我们弘文馆就是这样让孩子们轮流做老师,很多家长也是留下来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