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 发表于 07-10-9 22:26:38

心理咨询别走误区

  2007年10月10日,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是“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卫生部要求,活动要围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展开。宣传重点包括: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进精神健康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有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提倡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使精神卫生问题和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干预。

  然而,由于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甚至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

  许多来询者不愿或羞于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吐露出来,在他们看来,反正你是心理医生,简单说几句,你应该能猜出我心中想些什么,要不你就没水平。可心理医生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他只是应用心理学现象及规律,对咨询者提供的足够信息(病史)进行分析,再进行认知和行为、心理治疗。详尽地提供病史,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疾病的症结,才能保证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误区二: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期望

  许多来询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心理医生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好似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一下都能打开,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晴空万里”的心境,便没了下文。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很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心理疾病常与咨询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雪消融的,所以来咨询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三:把完善自我的责任推给医生

  一些来询者把心理医生当作“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医生,以为医生应该有能耐把它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内省,无须努力。在综合门诊,就是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开药,一切由医生说了算,病人绝对听从、配合,因而许多来询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模式带到心理诊室。要知道,心理医生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改变认知、助咨询者人格成熟的作用;另外,来询者面临抉择,无从决断,希望医生帮忙拿主意时,应明白医生与咨询者是不同的独立人,有与咨询者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医生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好恶强加给咨询者。“救世主”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再塑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而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是达不到心理咨询预期目的的。副主任医师 邹志文

flyingwind 发表于 07-10-11 12:42:04

:victory: 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还觉得心理医师不够好.:)

波波 发表于 07-10-12 11:17:10

走出心理误区关键是靠自己!!自己摸索(或者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实行,才能走出困境。:handshake :victory:

我是18zi 发表于 07-10-15 21:17:16

呵呵,有个归因理论,讲的就是自我服务偏差。大家可以看一下。当事人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心理咨询师,是正常的想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咨询别走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