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07-8-4 09:50:10

我教孩子学国学(转自新浪博客《光明日报》国学版



 发布时间: 2007-06-14 06:41 光明日报
  时间:2007年5月20日
    地点:北京市中协宾馆
    访谈嘉宾:
  韩海燕:男,陕西省佳县燕翼书院院长,从2001年起义务向孩子讲授国学,迄今总计有200多个孩子入院学习。这些孩子当中,最小的3岁多便能背诵《老子》、《大学》、《中庸》、《论语》。
  王舒:女,安徽省滁州学院中文系讲师,孩子今年10岁,2003年开始背《论语》,小学四年级能背诵《三字经》、《论语》以及半部《孟子》。
  付红艳: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孩子今年7岁半,2004年开始读经,现在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老子》、《大学》以及《论语》半部、《易经》部分、《诗经》部分、唐诗150多首。
  韩立邦: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公司总经理助理。孩子今年8岁,2004年开始读经,现在能背诵《三字经》、《大学》、《中庸》以及《论语》、《老子》、《易经》部分内容,诗词若干。主持人:
  本报记者:梁枢 柳霞 李蕾

  一
  主持人:首先感谢四位家长不辞辛劳地从外地专程赶来参加这次访谈。四位近年来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教孩子学习国学,用国学帮助孩子成长。今天想让大家谈一下经验体会,好让有志于教孩子学国学的家长们共同分享。请韩先生先讲。

  韩海燕:我今年68岁了。我出生的那个年月是咱们中国“尚武”的时代。“尚武”,不“尚文”,“全民皆兵”,“斗”,结果人就野。接着就“尚利”。这是一个大的背景。我个人在我们那个地区有一定名气,是我们榆林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我搞了几十年的文化工作,最后发现自己“空空如也”,没有多少文化。不是谦虚,真的!1981年的时候,陕西作家协会组织我们去外面旅游。到了乐山大佛,我读不懂那个碑文,句子我都断不开;杜甫草堂的那些对联长联我都不懂。我就想:自己也算是一个作家?先天不足,小时候没有读过这些经典的东西。我是和我的孙子、外孙一起读“人之初”的,国学启蒙我几乎是和他们同步。

  王舒:我们有同感,跟孩子一起成长。

  韩海燕:真的!我怎么开始想起做这个事儿呢?那是孙女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到他们家去,当时我的儿媳妇正在训她的女儿,说她不好好学习,训得娃娃哭。我把孩子的课本翻了一下,说,就这些书,还值得你们把娃娃这样整。我那个时候就想给小孩教国学。我在县图书馆借了一本朱熹的《四书集注》,可我读不懂。说来也是天意。就在那一年,我家里来了一个天津师范大学的教授,是搞古汉语研究的,他要了解我们陕北的方言。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你们高等学府为什么不给小孩教这些东西,为什么?他就说,你这个地方偏僻,你不知道。我的小孩,《大学》、《中庸》、《老子》这些东西都能背啊。我当时就想,他父母也是大学教授,媳妇也是大学教授,他生的小孩肯定是聪明绝顶。那时候我认为能把这些书背下,那就是天才。可教授说,这个你也可以办到,我用的那个书上有汉语拼音。他回到天津以后,就给我复印寄了来。然后就开始教,教了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大学》就可以背下来。温家宝总理有一次讲话,就是引用《大学》里的话,当时我们正好在看电视。温总理在电视里刚开了个头,我的孙女就把下面全部背下来了。

  付红艳:您孙女多大?
  韩海燕:7岁。当时我非常振奋。我就想到我的朋友,我的亲戚。所以我就一下子给出版社寄了三千六百块钱的书钱,然后把书给我的亲友。但是只有少数的人把这个当成宝贝,大部分人都不认。我看不行,所以就办了一个经典书院,临街,人人都听见了:“道可道,非常道……”

  主持人:当时有多少孩子?
  韩海燕:20来个。有亲戚的,也有左邻右舍的。我都免费。教了一段时间以后,娃们不来了。为什么不来了?因为我们那儿山上有个白云观,是道观。那些家长说不能去了,给娃娃教的是道士念的经,我们的娃娃又不当道士。

  韩立邦:那您办了多长时间?
  韩海燕:三四个月。后来我说这个名字不行,得改。于是就改成燕翼书院。我们县很偏僻,落后得很。有人经常不见我的面,就打听我在忙什么。知道的便说:正用孔老二毒害下一代呢。
  王舒:观念问题。
  韩海燕:我到市里给领导送书,给他们讲,这个东西多么多么好。哪知,根本接受不了。
  主持人:为什么接受不了?
  韩海燕:怕引来麻烦。我跟他们说这件事情最好了,你如果现在开始的话,你这个教育局肯定是全国第一流的教育局。人家就跟我说,难道全国就你一个人懂这个事儿?我就跟他瞪眼,最后没办法。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学校有些老师礼拜天也要补课。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补。我把我的时间安排在早上,人家也把时间安排在早上;我安排到下午,人家就安排到下午。所以后来我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你来了我欢迎,你走了我也不追。你不还书给我,我也不跟你要。为什么?这个书娃娃大了有用。到后来还有20多个孩子。这些娃娃已经是不受班主任老师的控制了,一直坚持着。尤其是六年级的娃娃,写的作文相当漂亮,功课都相当好,班里都在前三名。看着这些娃娃,我打心里高兴。

  韩立邦:有成就感。
  韩海燕:我还有一个孙子,今年五岁了,从零岁开始就给他放《大学》的录音带,每天都放。到会说话的时候,你把上面的说出来,他就能把下面的接下去。
  王舒:小孩的记性好,机械记忆特别厉害。
  韩海燕:教小孩学国学,开始就是个背,他要是不提出问题,就不讲,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悟的文化,一个人的感悟,是很难给别人说清楚的。孔子说“吾欲无言”。他的弟子问他,你不说我们怎么学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到他能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有所感悟了,因此,好的教育是引导启发学生感悟,而不是把自己的感悟和结论告诉他。我的体会就是三年级以前不讲,就让他背,就像唱歌一样出声背,出声背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开发智慧,《黄帝内经》里说:智,开发于舌。诵读,朗读。还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记忆力明显增强,还有,诵读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孩子们要是发问,就得给他们耐心地讲,而且要讲得生动,令他们终生难忘。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喜欢读书。
  王舒:对!像我们家儿子,读《三国演义》,就读原著。他说别的本子看着不过瘾。

  韩海燕:写作文还要教?不需要教。我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写作文都是班级里第一。每写一篇下来都是范文。
  付红艳:读多了,自然就行了。
  主持人:这是您事后才觉出来的吗?之前有没有想到?
  韩海燕:没有想到。主持人:可感觉这个东西好?韩海燕:对!

  主持人:我想问您,您觉得好在哪儿?那个时候支撑您的是什么?
  韩海燕:这是一种文化的支撑。《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一个人有余和不足是一种自我感觉,如果你知足的时候你就有余,即使你是个乞丐,你也是有余的。如果你不知足,你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是不足的,也是个穷光蛋。所以《老子》的话对我触动很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文化对我的影响,我原来没有这样的见解,没有,真的没有。所以我就觉得如果这种文化进入每一个小孩,每一个家庭,可以改变我们整个人的价值观。我家里面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家里面没有因为小事儿争争吵吵的。我有四个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也是一个大家庭,但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争吵。

  主持人:后来书院怎么样了?
  韩海燕:去年9月16号是一个转折点。我们那儿的白云观开了一个论道会。来了好多名人、学者,还有领导。学者论道,百姓说道,童子诵道,那一天,我们书院的33个娃娃在论道亭诵读《老子》、《论语》、《诗经》、《易经》……这让与会人员大为震撼。罗震江副省长握着我的手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榆林市李金柱市长一连三次来到孩子中间鼓励孩子们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正大集团郑翔玲女士则承诺给孩子们在白云山修一所国学书院。我们县的领导也很支持,群众的看法也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我非常高兴,我们一定把这个书院办得更好,而且要把这种教育推广到农村去。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0:33 编辑 ]

美惠子 发表于 07-8-4 09:50:25



  主持人:谈得非常好。这样,韩老先生您先休息一会儿。下面请王舒讲讲。

  王舒:我大学是学文的。照理讲早该读《论语》了,但是我没有读过。我上大学时书看得很杂,什么琼瑶、三毛,都读过。我父亲就说,你看那些乱糟糟的东西没用的,不如看经典,读《论语》。当时家里有一本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繁体字,中华书局版,我曾翻看过,看不出有什么好,不就是孔老二的语录嘛,既没文采,又无情节,实在不喜欢,就再没读过。第一个把我引到《论语》里面的,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开始是当闲书看的,觉得挺有趣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精华的东西是被文言文保存下来的,而白话就造成一个断层。语言是30年一变,但是文字不变。所以我们现在看《论语》还能看懂,可你要是英国人,去看一百年前的英语,根本就看不懂。这对我的触动很大。



  韩海燕:我有同感。

  王舒:对吧!还有一个,他说我们中国人,五四以后是西化,去学西方,出问题了。美国是一个移民民族,工具性很强。它学什么东西,始终是为了生活。这对今天的中国人影响很大。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不是这样的。他首先教你学做人。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我们现在整个就是“谋食不谋道”,全部是反的。慢慢地,我就开始看《论语》了。《论语》才一万多字。身为老师,我从里面看到很多的教育方法,非常的好。比如说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见贤思齐等等。我当大学老师,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挺迷茫的。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发愁以后的工作。《论语》讲“智者不惑”。你有智慧,你就不会惑。



  韩海燕:也不会有那么多跳楼自杀的。

  王舒:对!后来我就觉得这《论语》好,这里面可以教孩子学习成长的智慧。我开始教我孩子。那会儿我的孩子上一年级。刚才您说是三年级之前,让他背就行了。但是我发现,这个小孩你要是大致跟他讲一讲,然后再让他背,他会觉得好玩。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让孩子对这个感兴趣,我就在书摊上买了一些儒家民间传说的书。跟他讲,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贡语言能力很强。讲这些民间故事,小孩子特别喜欢。我的孩子学钢琴,才开始学还可以,后来他就不耐烦了,我就拿孔子学琴的故事讲给他听,我说你只要专注就能学好,不光把琴的名字弹出来,而且你还知道音乐的形象是什么样。他后来就边听边背,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了解。2004年暑假的时候,他说妈妈孔子长什么样?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带着儿子去了曲阜。会背这些东西以后,他的文章写得就跟一般的小孩不一样。他前两天写的一篇文章,老师给他一个优,为什么呢?老师叫他们写一个玩具,你猜他是怎么写的?他写道,我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学校的小孩,今天玩儿悠悠球,明天玩儿卡,老是在变,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我就问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同学说,外边卖什么就买什么。我觉得这样不好。我喜欢看体育频道,喜欢打乒乓球。假如运动员今天玩儿这个,明天玩儿那个,他能成为冠军吗?应该专注,应该专一,我要有志向。老师觉得很好。他说我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因为孔子是一个坚守信念的人,他马上就用上了。



  付红艳:这说明文化已经在他心里扎根了。

  王舒:对!我看着蛮高兴。后来语文老师问,平时怎么教他阅读的。他们有一个家长学校,就请我去给他们讲孩子的课外阅读。我就讲了让小孩背《论语》的事。课讲完了以后,首先校长感兴趣了,后来他们老师也来问。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有一天学校的校门口有一个卖凉皮的小吃摊,摊主40多岁,我吃了以后她不收我钱。我说你为什么不收我钱呢?她说她听过我讲《论语》,讲得挺好的。我现在也在看《论语》。我听了特别感动。后来我越读越发现,我们中国文化很多源头的东西,都是从这儿开始的。再就是那里面有许多的人生智慧,普通人可以从中学到怎么为人、怎么处世;做老师的可以从中学到怎么教;做学生的可以从中学到怎么学;当官的可以从中学到怎么知人善任等等……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你把这个东西背到肚子里面,在生活当中去用,你就会变得从容不迫、充满智慧。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写亲子版的《论语启慧》这本书,我要把这种好的东西,按照《论语》里面“推己及人”的观念奉献给大家。现在书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韩立邦:光背《论语》吗?别的也背吧?

  王舒:他现在开始背《孟子》。小孩子的记忆力特好。一年下来,全部能背得。每天早上十分钟,他能背三四句,很轻松的。我要从小培养他这种乐学的精神,不把他搞得很苦,不然他会厌学的。在背《论语》的过程当中,我就教他:你看,一本很厚的东西,你每天坚持,一天十分钟对你来说很轻松,但坚持下来就都会了。一年级就会背《论语》在他们学校是没有的。还有我发现,你要是不教孩子背,你读不了这么慢的。教他以后,他会问你。一问你,你就得解答。自己的孩子你还不好“糊弄”他。所以就到处找参考书力求给他一个相对正确的解答。这一慢、一仔细就有了更多的发现、更深的感悟,所以教孩子背经典的过程也是加深自己对经典理解的过程,就像韩老刚才说的那样,和自己的孙子、外孙一起学习、成长。(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0:33 编辑 ]

美惠子 发表于 07-8-4 09:51:46

韩海燕:我的感觉就是几个娃娃在一块背,效果好。

  王舒:小孩喜欢热闹,小孩之间会相互比的。

  主持人:有竞争。

  付红艳:我现在的困惑就是,周围没有那样的环境。我家孩子小时候你让背就背,现在就不大听话了。

  主持人:你的小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付红艳:四岁。

  主持人:当初怎么想到让孩子背经典的?

  付红艳:当时是在网上看了王财贵博士关于儿童读经的讲座后决定教孩子国学的。在那之前我自己也没有接触过国学。拿来《论语》,拿来《老子》,我一点都看不懂。如果不加拼音的话,有好多字都不知道该怎么读。

  王舒:那些字我们也不认识,也是边学边教。

  付红艳:四岁孩子比较爱玩儿,你要专门让他学,他肯定不干。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坐在床头给他读。我是从《老子》开始的。一开始比较慢,到后面越来越快。你看着他好像是在玩儿,还躺着,其实他在听。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老子》就全部能背下来了。

  韩海燕:不用教一句学一句,你就读,管他听不听,你只要读就行了。

  王舒:我不是这么做的。我用的是一个大字拼音本。因为他一年级了,学拼音了,我跟他讲,讲完什么意思,他再拿去背,十分钟就背完,背得特别快,就跟念经一样。

  主持人:看来孩子和孩子不一样。《老子》半年读完了,后来呢?

  付红艳:后来《大学》也能背下来。现在《论语》能背一半。《易经》也是背一半。

  韩立邦:你是不是从《系辞》开始背的?

  付红艳:一开始是《周易本义卦歌》,背熟了以后是《系辞》。他还特别喜欢《诗经》。我告诉他《诗经》在古时候是唱的,然后他自己就唱。

  韩海燕:我在书院里教《易经》,有个家长就反对,说《易经》是算卦书,咱不学。这个家长还是个小学的校长。但是他的娃娃,一直跟着我读《易经》。有一天我们的街上成立起一个门诊部,取了个名字叫天行健。那个校长和他的孙子在一块走的时候,问他的孙子说:“慧慧,那个天行(hang)健是什么意思?”慧慧说:“爷爷你错了,那是天行健,《易经》里的。”孙子给爷爷上一课。这是那位校长亲口告诉我的。

  韩海燕:从那以后爷爷就跟着读《易经》。

  王舒:现在大学里的文科博士生也没有几个会背《易经》的。

  付红艳:太原市有一个图书批发市场叫得一文化广场,有一次我和孩子坐车路过那儿,他说:“妈妈,这不是《老子》里面的吗?‘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韩海燕:“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

  付红艳:当时把那一章全背下来了。我前面坐着几个中文系的大学生,听得都愣住了。

  主持人: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提问题了?

  付红艳:他一开始背的时候,就有问题。但是我自己根基不行,怕先入为主,解释错了,反而麻烦。所以只是告诉他:”你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韩海燕:现在的书,有好多是错的。

  韩立邦:从兴趣上给他延伸就对了。

  主持人:我知道你还在新浪开了博客,谈的是教孩子学《弟子规》

  付红艳:《弟子规》是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接触的。那会儿孩子已经快七岁了。《弟子规》是根据《论语》里面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清朝的李毓秀编写成的。我看到以后觉得如果在读诵经典的基础上,用《弟子规》进一步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做为修身的指南,德育的根基,效果可能会更好,便结合小故事给孩子讲,然后把它写出来,发在博客上。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感觉很困惑,孩子他不能很好地按照《弟子规》上所说的去做。后来从网上看到有个安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给孩子讲国学,并且专门学《弟子规》,很有影响。今年春节的时候,我跟我老公去了一趟,收获很大,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才发现《弟子规》真的不是说让孩子会背了就行,或者是你单方面要求孩子去做,关键还是家长要一起做。真正的问题在我们家长自己,我们做到了,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韩海燕:你不要太着急。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付红艳:是的,有的时候反思自己觉得有点太着急了。

  主持人:孩子现在几年级?付红艳:一年级。

  主持人:在你叙述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孩子不止一年级。你一说是一年级我有点吃惊。

  付红艳:我在给孩子讲《弟子规》的时候是像讲故事或者聊天一样的,发在博客上的第一篇学习心得就如实地记录了全过程。但后来感觉那样一来文章太长,读者不一定有耐心读;二来因为是语录式的,读者不易很快抓住要点。为了大家阅读方便,以后发在博客上的心得经过了压缩与修改,并随时引用其它的经典来做注解,所以看起来更像是面向成人。

  韩海燕:而且我觉得你不能要求孩子读着书就照着书里面做。

  王舒:我们先说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言为悔,不迁怒,不二过。”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

  付红艳:对此我感受特别深。庐江汤池镇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镇,中心的老师就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进而感化一方百姓的,他们真正做到了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所以我反省自己,我也不能着急,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王舒:孔子是讲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

  主持人:付老师在教孩子学国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更有普遍性。看来教孩子学国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这里头要讲节奏,讲耐心,讲艺术,讲方式。

  韩立邦:发现问题之后,想办法给他引回来,这个很关键。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0:34 编辑 ]

美惠子 发表于 07-8-4 09:52:00

  主持人:做父亲的给孩子教国学,跟当母亲的不一样。韩先生你说说?

  韩立邦: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原来是放养,现在是精养,所以很重视。我爱人是个高中老师,还是个重点高中,很忙。所以多数时候都是我带孩子。我本身爱好比较广泛,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爱看看书,也算“仕而优则学”吧,哈哈!主持人:您本科学的什么?

  韩立邦:学的计算机。国学书我原来买的也很多,但是头些年我没怎么看。后来在生活当中碰撞了很多之后,开始感觉这个东西好。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觉得光学外语什么的不行,应该让孩子学点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正好有人给我推荐王财贵博士讲如何读经的东西,我看了一下跟太太说,我正在想的东西,正是人家正在做的事情,这之后就开始让孩子背《大学》,背《论语》。我经常领我儿子出去跟朋友吃饭。吃饭的时候,我说儿子给他们背一个《大学》。我儿子站起来就背下来了。当时大家都说这孩子太厉害了。孩子听了挺高兴。

  上小学以后,他有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我就问儿子,礼拜六和礼拜天给你安排的这些课,你说哪个最好玩,哪个最没意思?他说打乒乓球有意思,英语也行。英语老师领着蹦蹦跳跳的那样学。还有就是钢琴也可以,说国学不行。他说这个东西,你说那么多,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一听他这么说,我就开始琢磨教育的方式方法。总不能“误己子弟”呀!于是就开始系统地读一些中国哲学史方面的书,后来决定从《三字经》开始给他讲。《三字经》很通俗,而且正好是中国国学的一个纲要。“凡训蒙,须讲究”。一步一步地讲,他能听懂。后来我给他讲《大学》、《中庸》,还有《论语》。都是有选择地抽着讲,而且他问,我回答。后来我再问他,学国学怎么样?有没有意义?他说有意义,将来我要教我的儿子,也得学。

  我太太也配合,每天晚上给他讲历史故事,讲《史记》,讲《中华上下五千年》。现在虽然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但中国的历史知识,比一般的初中毕业生都强。有一回,我太太给他讲到东汉刘秀重建汉朝,我儿子就问了一句:他成功以后,杀没杀功臣呀?因为刘邦杀功臣了。我太太大学本科毕业,高中历史老师,当时随口来了一句,说,那你得去查《史记》。儿子喝道,不对!她说怎么不对?儿子说《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刘秀怎么可能写到《史记》里面了呢?我太太眼睛都直了,跟我说,我的学生都不一定能答上来。

  教孩子学国学第一是要抓住好的时机,就是说从三、四岁开始,一直到十二、三岁。现代心理学讲人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逻辑思维。在这之前他没有演绎推理能力,你要讲太深刻的东西,他不理解。但是他记忆力好。我跟他一起学,我背得比他快,但是他能记住,我过几天就忘了。国学这个东西最好是早学,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拿它当唱歌、歌谣那样去学。

  第二个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读十分钟。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孩子精力就那么点,他能集中那么长时间吗?再有就是最好参加一个国学班。你自己挺不住的时候还有一个保险。

  第三就是反复练习。我感觉小孩学习语文、语言这个东西一定要背。他有一定的积累,有一定的量了,这时候你给他讲,他就懂了。

  第四点就是要勇于实践,勇于展现。学而时习之,我理解就是学习完了去实践。学过的东西经常跟人讲一讲,有助于掌握和理解。

  第五点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经常领孩子出去长长见识。前些日子去苏州,我一路上给他讲吴国,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到绍兴去,绍兴是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他知道,问我,这是卧薪尝胆的地方?我说对!

  第六点就是背诵为主,适当地讲解。小学一年级以前,还是以背为主,不要跟他解释,解释他也不懂。但是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在适当的引导下,是能听懂一些东西的。这个时候给他讲解,效果比较好。

  最后一点就是培养毅力,磨练意志。读经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责任感,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别人

  不学这个,咱们学这个;别人要是学这个东西,咱们学得要更好。培养他的什么呢?就是学会克服困难。今天背过《大学》,跟他说你看怎么样?这么长的一篇,背下来了吧!你明天告诉他背《老子》,他就敢背;背完《论语》之后,再拿《孟子》,那么厚一本,他就不怕了。韩非子说:“不疑谓之勇”。他有了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就不会疑惑了,也就自然勇敢了!通过这个过程,经历就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会跟着他一辈子的。再一个就是经常交流,家庭里面要形成一种氛围,你确实让孩子感受到,你也爱这个东西(国学)。你不爱怎么让孩子去爱呢?最后一个也是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兴趣。一旦学习变成他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咱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韩海燕:我常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我这个家庭具备教孩子的条件,在座的也都具备,但是更多的家庭不具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个引进小学的课堂最好。包括我们许多的家庭,他所困扰的问题也解决了。哪怕每天给孩子二十分钟时间。

  韩立邦:我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看法,第一个就是要水到渠成,不要着急。第二点要从自身做起,我做好之后,再在我的朋友圈里推广。

  主持人:中央前一段时间公布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大传统文化在大、中、小学里的比重。

  韩海燕:趋势是有。

  主持人:普及国学,您是先行者,现在国学热持续升温,原来对国学不感兴趣的开始感兴趣,对国学感兴趣的开始琢磨我得让孩子也学这个东西,这个是自然的过程,不能着急。

  谢谢各位!(完)

  四岁孩子比较爱玩儿,你要专门让他学,他肯定不干。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坐在床头给他读。

  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三字经》很通俗,而且正好是中国国学的一个纲要。“凡训蒙,须讲究”。一步一步地讲,他能听懂。

  儿子说《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刘秀怎么可能写到《史记》里面了呢?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0:35 编辑 ]

美惠子 发表于 07-8-4 09:52:40

国学现在只能作为部分孩子的兴趣教育,想全国性的发扬国学教育,怕是路长而道远啊

美惠子 发表于 07-8-12 20:50:26

精华整理:

我搞了几十年的文化工作,最后发现自己“空空如也”,没有多少文化。不是谦虚,真的!1981年的时候,陕西作家协会组织我们去外面旅游。到了乐山大佛,我读不懂那个碑文,句子我都断不开;杜甫草堂的那些对联长联我都不懂。我就想:自己也算是一个作家?先天不足,小时候没有读过这些经典的东西。我是和我的孙子、外孙一起读“人之初”的,国学启蒙我几乎是和他们同步。

   我们有同感,跟孩子一起成长。

   教小孩学国学,开始就是个背,他要是不提出问题,就不讲,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悟的文化,一个人的感悟,是很难给别人说清楚的。孔子说“吾欲无言”。他的弟子问他,你不说我们怎么学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到他能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有所感悟了,因此,好的教育是引导启发学生感悟,而不是把自己的感悟和结论告诉他。我的体会就是三年级以前不讲,就让他背,就像唱歌一样出声背,出声背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开发智慧,《黄帝内经》里说:智,开发于舌。诵读,朗读。还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记忆力明显增强,还有,诵读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孩子们要是发问,就得给他们耐心地讲,而且要讲得生动,令他们终生难忘。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喜欢读书。

   这是一种文化的支撑。《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一个人有余和不足是一种自我感觉,如果你知足的时候你就有余,即使你是个乞丐,你也是有余的。如果你不知足,你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是不足的,也是个穷光蛋。所以《老子》的话对我触动很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文化对我的影响,我原来没有这样的见解,没有,真的没有。所以我就觉得如果这种文化进入每一个小孩,每一个家庭,可以改变我们整个人的价值观。我家里面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家里面没有因为小事儿争争吵吵的。我有四个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也是一个大家庭,但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争吵。

   《论语》才一万多字。身为老师,我从里面看到很多的教育方法,非常的好。比如说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见贤思齐等等。我当大学老师,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挺迷茫的。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发愁以后的工作。《论语》讲“智者不惑”。你有智慧,你就不会惑。

   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你把这个东西背到肚子里面,在生活当中去用,你就会变得从容不迫、充满智慧。

   小孩子的记忆力特好。一年下来,全部能背得。每天早上十分钟,他能背三四句,很轻松的。我要从小培养他这种乐学的精神,不把他搞得很苦,不然他会厌学的。在背《论语》的过程当中,我就教他:你看,一本很厚的东西,你每天坚持,一天十分钟对你来说很轻松,但坚持下来就都会了。一年级就会背《论语》在他们学校是没有的。还有我发现,你要是不教孩子背,你读不了这么慢的。教他以后,他会问你。一问你,你就得解答。自己的孩子你还不好“糊弄”他。所以就到处找参考书力求给他一个相对正确的解答。这一慢、一仔细就有了更多的发现、更深的感悟,所以教孩子背经典的过程也是加深自己对经典理解的过程,就像韩老刚才说的那样,和自己的孙子、外孙一起学习、成长。

   我反省自己,我也不能着急,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看来教孩子学国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这里头要讲节奏,讲耐心,讲艺术,讲方式。发现问题之后,想办法给他引回来,这个很关键。

   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原来是放养,现在是精养,所以很重视。

教孩子学国学第一是要抓住好的时机,就是说从三、四岁开始,一直到十二、三岁。现代心理学讲人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逻辑思维。在这之前他没有演绎推理能力,你要讲太深刻的东西,他不理解。但是他记忆力好。我跟他一起学,我背得比他快,但是他能记住,我过几天就忘了。国学这个东西最好是早学,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拿它当唱歌、歌谣那样去学。

  第二个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读十分钟。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孩子精力就那么点,他能集中那么长时间吗?再有就是最好参加一个国学班。你自己挺不住的时候还有一个保险。

    第三就是反复练习。我感觉小孩学习语文、语言这个东西一定要背。他有一定的积累,有一定的量了,这时候你给他讲,他就懂了。

  第四点就是要勇于实践,勇于展现。学而时习之,我理解就是学习完了去实践。学过的东西经常跟人讲一讲,有助于掌握和理解。

  第五点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经常领孩子出去长长见识。前些日子去苏州,我一路上给他讲吴国,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到绍兴去,绍兴是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他知道,问我,这是卧薪尝胆的地方?我说对!

  第六点就是背诵为主,适当地讲解。小学一年级以前,还是以背为主,不要跟他解释,解释他也不懂。但是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在适当的引导下,是能听懂一些东西的。这个时候给他讲解,效果比较好。

  最后一点就是培养毅力,磨练意志。读经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责任感,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个过程,经历就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会跟着他一辈子的。再一个就是经常交流,家庭里面要形成一种氛围,你确实让孩子感受到,你也爱这个东西(国学)。你不爱怎么让孩子去爱呢?最后一个也是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兴趣。一旦学习变成他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咱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第一个就是要水到渠成,不要着急。第二点要从自身做起,我做好之后,再在我的朋友圈里推广。
   如果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那么孩子自然上行下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7-8-12 20:51 编辑 ]

美惠子 发表于 07-8-14 13:08:26

突破经典文化教育第一关的经验 (来源: 湖南中华文化学院经典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理解力和记忆力是诵读经典的焦点,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拦路虎,一是“孩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办?”,二是“孩子读了一段时间,感觉很枯燥,怎么办?”两个问题案例相通,拓展如下:

一、“重复、重复、再重复”是文化导读教育的根本。

第一点是重复。任何经典乃至于普通的事物,只要重复,儿童就能吸收,这取决于他们对被重复的“典籍”具有的非凡“记忆能力”,而且记忆起来也不会觉得费力。因此,一遍又一遍重复读诵经典,越熟读越喜欢读,这种喜欢读的意外收获就是他已经将经典刻入了他的大脑中,把握儿童这种喜欢重复的能力,他的欢喜心将促使他养成爱好读书的能力,并迅速掌握学习的艺术养成这种能力会自然产生镇定的效果,可以开发儿童潜能。识于此,在诵读时,不必追赶进度,也不必羡慕其他孩子的成绩,等基本习惯养成了后面的诵读就会非常轻松。

还要知道如果光给儿童浅薄或者坏的事物,他就会重复不断的记住坏的事物伴随终身。

另外,儿童对经典本身没有难易之分。“这对孩子太难啦,还没有必要让他去记”,这完全是大人的感觉,其实对儿童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件因为难而记不住的事物,孩子也不会关心记住这些有用或是好是坏。我们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吸收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

二、教经典的时候,通常不需要说明。

经典导读教育的第二点是:“一般不要说明和解释”。儿童生来具有探索万物奥秘的好奇心,三岁以后,这种探索了解万物的本能促使大脑分化功能,左脑分析理解能力开始缓慢增长,右脑的感觉、无意识记忆(图象、音乐、情感、一体性感知)迅速攀升到一生的最高峰,他们会很在乎并记住你给他讲授的态度和感觉,但是并不会记住理解你所将讲说的事物的本意。孩子所提的问题,对成人来说,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答案,对孩子其实无所谓问题,他的一生都在解答经典,现在的记忆是为了将来的“反刍”。教导读的时候,即使孩子不能理解,在幼儿阶段灌输到他脑子里的经典也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挖掘,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三、既然播下了种子,我们就要耐心的等待。

文化导读教育的第三点是:不要急于求成。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要急于谋求教育的效果。例如,当我们给婴儿读画册并让他去听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婴儿能给我们谈什么感想,因此也许就会有人觉得不安,他到底懂不懂呢?我给他读有没有意义呢?对于导读教育,我们也不能指望马上出现结果。

我们经常能看到母亲考问孩子的情形。当一个母亲在教孩子读音的时候,她会这样问孩子:“哪个字,你知道怎么读吗?如果通过考问能增加孩子的兴趣固然是好事,但是这种想知道孩子是否真正记住的心思则是不可取的。因为,急于求成,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打击。

当合适的时机到来,读经教育才会开花结果。如果孩子有了理解能力,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以前所记住的“经典”。而且,这种理解不能强求,而只能靠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所以,读经教育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继往开来的气魄,而不应该只图眼前的小效果。

美惠子 发表于 07-8-14 13:09:30

经典的现代与未来意义

湖南第一师范国学会 陈果 邓世謇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等这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根本之处的文化经典,蕴含了中华文明极丰富、极精深的思想资源。如果国人能够重视经典,理解与阐发经典,它们就会在中国与世界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遗憾的是,现在仍有许多人对其持有偏见,他们这样想,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时代变了,古今法则也相应要改变,在现代社会学习古代经典是刻舟求剑,达不到追求真知的目的。

这种偏见来自于对经典涵义与内涵的误解。这种看待文化的眼光是狭隘而短视的。韩非子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法,指的是社会制度和与制度相应的法令,而真正的关于人和人生的经典,必定不在与此,而触摸伸探到了人性深处,并推衍到基于人性的领域中,比如人生境界、人伦与道德、政治伦理、学习思考的方法等等。根本的人性是不变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变,立身处世的方法不变,向往真善美的理想不变,那么,立足于人与人性的经典在当今世界中仍具有普世意义,对于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精神的养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文化经典能经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挑选而传承下来的原因。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教我们识人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总是花言巧语,满脸谄媚,那么他必定缺乏仁德。这句话不管放在两千年或是现在,都有其正确性。孔子又说:“君子不器”,君子不甘于像工具器物那样,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功用。这句话对于在分工日趋专业细密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趋向于成为其中零件的我们,怎样做一个有开阔眼界、圆满精神的人,有提示作用。文化经典许多精神与内容,不但不落后,反而平行或超越于时代。

中国的文化经典,对于中国与世界,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比如,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精神动力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命题,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崛起,就要有理想,有气魄,有实干精神,自强不息;要和平就要有德性,尚合和,兼容并包“厚德载物”。文化经典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载体。

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世界的哲学大师都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心醉神迷。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法国学者伏尔泰以及当代英国学者汤因比都有类似阐述。这是因为,西方人是在与世界对立冲突中建立民族形象和认同的,而中国人却是在万物和谐共处中把握自身的精神和本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动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指引着世界的未来。

真正意义的文化经典,不仅具有形而下的道德伦理的一面,还内涵着哲学的境界,阐发了对物我关系应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齐同的观念,“人法道,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都是大智慧。近来有学人研究现代哲学的路标、开拓者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的东亚渊源,发现他曾着力吸取道家哲学的思想精髓,东渡日本与那里的学者交流,并在书信中谈到他对《老子》中某些语句的理解。囿于偏私,海氏并没有在他的著作中提及东亚哲学,但显而易见,他扭转西方哲学主客物我分离的趋向,而提出人在世界中存在,人关照世界的观点,是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影响与启发。

苏轼的一首琴诗,就触及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本质特点。“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如果说手代表了人心,琴代表了世界,琴声代表了人关照世界发生的思想与情绪,那么,先是手/人心,或是琴/世界,不能单独的产生琴声/思想与情绪,而要靠二者的交互感应,才能奏出琴声/思想情绪。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哲学天人交互合一的特点,而比较起来西方哲学长期都以“人改造自然”的态度对待世界,此种态度意味着人与天(世界)的分离。长此以往,人会在工业世界中迷失自我,在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中斫伤灵性,而找不到安定的精神家园。

中西哲学的区别体现到文艺上,西方的文艺侧重“摹仿”,侧重对外在世界的关照,而东方的文艺侧重“兴感”,在描摹世界的基础上突出对人生命的发动,前者视文艺为认知手段,后者将其当生命形态,前者重“写生”,后者重“写意”,二者之高下分殊判然立现。

直到20世纪海德格尔试图以真切的方式返回“源头”,探寻存在,积极的回溯过去,占有过去之后,他才根本的改变和提升了西方哲学,使其进入一个新阶段。他说人与实际相互“纠缠”,而这个强为之名的“纠缠”,在北宋苏轼的诗文里,在几千年的儒道经典里,早已说出来了。

中国的文化经典,不但有普遍性,而且有先进性,不但有极强的现代意义,而且有启发性的未来意义,能够开启人的内心自觉,促进精神陶冶与开启智能的统一。只有我们能站在现代的立场上,取其思想精髓,融会今古,注重文化经典的普及研究和文化经典的新运用,那么在21世纪,尚未被真正开掘的中国经典文化必将给现在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带来极重要的、极深刻的影响。

美惠子 发表于 07-8-14 13:10:47

易中天:我们为何读经典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但是,大家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来,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它有用吗?有!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尽管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释迦牟尼等等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民族,远隔千山万水,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

  我认为,第一点是对待人、对待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个就是对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幸福的终极关怀。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关系,更注重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作者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美惠子 发表于 07-8-24 21:04:22

儿童进私塾学习<论语> 课程大不同彰显时代特色 来源:法制晚报  

 听古琴 念论语 读莎翁 学礼仪 练武术———

  本报讯 满墙贴着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碑文,客厅电视上方挂着孔子的头像。从今年3月开始,回龙观龙腾五区内就开办了这样一家国学私塾。“校长”张军和朋友除了教自家和朋友的孩子朗诵国学经典外,还学习武术。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昨天,刚走进私塾,记者就听到了朗朗读书声。伴着舒缓的古琴声,孩子们用食指比划着,老师读一句,他们就跟着朗诵一句。

  张军说,这里的学生最小的3岁,最大的10岁。他们每天要诵读国学经典,学习礼仪,并练习武术基本功。《孝经》、《弟子规》、《论语》是每日的必修课程。

  和记者想象中私塾的古板不同,读完国学经典,孩子们就开始读莎士比亚著作的简读本。

  “英语经典著作也很重要,我们不是要打造落后陈旧的人,而是重在灌输传统美德。”张军说。

  到了吃饭时间,私塾里响起:“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耕作。”的祷告,孩子们用稚气的声音说完这段话后,深深鞠一躬后才开吃。

  张军说,这是私塾的“规矩”:孩子们不仅要会背诵经文,还要身体力行。

  “老师再见!”下课回家时,孩子们一边向老师鞠躬一边说。

  张老师说:“朗诵经典,践行传统,孩子们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满5岁的文文利用幼儿园放暑假的时间,到私塾上课。2个月以来,妈妈何玫明显地感到孩子变化很大。

  “文文开始把‘谢谢’常挂嘴边,每天吃饭都要给我和她爸夹菜。我真的很欣慰。”何女士说,送孩子来私塾,主要是因为自己对传统国学很感兴趣,希望孩子能从小受熏陶。现在看来,效果果然不错。

  编辑:马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教孩子学国学(转自新浪博客《光明日报》国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