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0:13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对2001年的勉励 张宝蕊博士



  近日有人问我:“张老师,看了你的专栏,了解到你是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反省,我也照样做,但是觉得自己好累好累!有时真的好想不顾一切,什么都不想,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此日子还自在些。”这个问题让我很纳闷:为何自我反省会让人累呢?记得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可是“一日三省吾身”呢!如果会让人累,为什么他还每天不厌其烦反省这么多次!与他经过更进一步的交谈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自省是站在“为别人的行为找理由”与“自己的错处”,这也难怪他很累。然而在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在许多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掉入此陷阱,此话怎讲?让我举个例子吧。

  前一阵子我的一篇自觉不错的稿子被退了,内心非常不舒服,第一个闪出的念头是:“你凭什么退我的稿?我完全是按照你老编的要求而写的,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再写了。”我觉得很受侮辱,因此立刻将老编打下地狱,也不想与此杂志有任何关联,隔了两天待气消之后,我再拿起附在退稿后的信来看,想了解被退稿的真正理由,信上提到这篇稿子写的很细致,但却与我以往所写的风格不一致,希望我能重新写一篇。这使我又很纳闷了,怎么会呢?怎么会不一样呢?因此我仔细地检视一下所有的文章,是觉得有些不一致,因此,内心对老编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明明是自己写的不够好,前面还对老编生气,太不应该了,若是东西好,人家干嘛要退稿。如此,我开始自责,继而不安全感的声音在内心深处响起:会不会别人嫌你写的不好,只是不好意思告诉你,要你不要再写了,故而用较委婉的方式来拒绝你?越想,我越不舒服,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难过,接下来的几天都很不踏实,不安稳,我一方面不清楚“事实”是什么,却一方面在“贬抑”自己,为了舒解我的难受,我与先生谈到了这件事情,先生建议我给老编打个电话以便了解真相。

  我接受了先生的意见,准备与老编沟通一下,以求“真相大白”!很多人以为我是一个很会“处理” 冲突或状况的人,因为一方面我从事的是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我也“教导”别人如何面对类似的情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的轻而易举,为此,我直觉的倾向就是“逃避”。 我的个性就是比较息事宁人,忍耐、忍耐、再忍耐,直到我开始学习“自我了解与认识”之后,我才慢慢改变处理事情的态度与做法,但是,我毕竟还是我,无法360度的大转变,每次碰到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找很多理由躲避,这次亦然。面对着电话机,我总是找理由不拿起电话筒。“唉呀!人家老编有权力要你重写嘛!你就重写好了!”“你就是写不好嘛,别让人家撕下你的脸,别沟通了,事情就随它过去算了。”“别那么小心眼,万一老编认为你小题大做怎么办?”……所有的理由都是站在“自己不够好”的立场上表达的,直到有一个下午,我似乎意识到(像睡醒的感觉),这些都是逃避“面对沟通”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行为,追根究底,老编不接受怎么办?万一产生冲突怎么办?我还害怕因这种沟通会使老编对我产生不好的印象——张老师不是很好的吗?怎么她这么斤斤计较?为什么她为这一点小事就这么不合作?……因为害怕,我为老编的小小的一个退稿的行动不安了许久,为他的行动找理由,也尽找自己的错处,然而,始终未能了解事实的真相,直到我拿起电话接通了老编与他当面沟通之后,我才发现这些天的焦虑、不安都是“多余”的,因为事实与我所“想象”的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是的,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别人”与“我”的位置摆在适当的、合理的位置上,我们的反省是累人的。上面的例子,是我将自己放在反省的较“重”的一边(都是我不好),而在生活中,也有些人是将“别人”放在反省的较“重”的一边(都是你不好)。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们内心产生忿怒、焦虑、不安……等等不舒服的情绪。所谓适当与合理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奥妙,只是将一件干扰自己的事情拿出来,“客观”地了解一下,也就是放在一个“中立”的天平上,先不要进入“对”与“错”的标准下判断。“什么是事情的真相?”“我是什么感受或体会?”“为什么?”……都是可以问自己的问题,只有多问自己这些较“客观与中立”的问题,我们才不会陷入“想像”、“猜疑”、“合理化”、“自责”……等陷阱,而事情才能被“公平”、“合理”与“适当”地处理与解决。

  但,这种处理事情的“自我反省”的方式是最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最基本的人生包袱就是“害怕”,害怕与人面对面沟通,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没负到责任,害怕自己对不起别人,害怕……因此我们很容易踏入这种自我反省的误区,而越发不自由,而当我认清反省并非自责的时候,我们便能更为客观地处理问题了。

  佛教传说中有一位布袋和尚,他有一四言诗:“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我欣赏他的这首诗,因为他看破了不自由的根本困难。

  朋友们,在这2000年的尾端,让我们一同来审视自己的这个“害怕”的布袋(或许其它的),并展望在2001年能“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0:57

也是在《心理辅导》上认识张宝蕊老师的,她的文章充满了人性的关怀,象暖暖的太阳,温暖了我的心……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曾经缺少温暖、关怀,那就看看这些文章吧!你会知道,自己也能爱自己、也能肯定自己!
  与你分享这些好文章,希望大家时常来看看,感受关怀和力量。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1:23

适切的关心

□张宝蕊博士

  上次我们谈了一个人的需求,以帮助做父母的了解子女的需求。

  今天我要谈另一个重要的题目:什么是适切的关心?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也是出自真心地关怀子女,但是为什么孩子不能了解父母的苦心呢?是父母的方法不对?或是孩子不懂得?记得在一次朋友的聚餐中,我们谈到青少年的问题。

  有一位非常爱孩子的父亲抒发了内心的感叹:“真希望这些青少年能少受挫折与挣扎。” 是的,这是做父母最普遍的一个心声,尤其是在挫折环境中长大的父母(这就是所谓的投射心理Projection)。但是在一个较没有挣扎、困难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否就真的会有一个更顺利、平安及幸福的未来?

  从成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制造一个较少困难的环境是“父母的需要”,而非子女的真正需要。这种关怀是出自父母内心的,但却并非适切的关怀。 那么什么是适切的关怀呢?所谓“适切的关怀”,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安全、理解,让他们在摸索成长的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应对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让他们能做一个独立与完整的自己。但这个“足够的时间、空间、安全及理解”又是什么意思呢? 记得小时候母亲对我说过:“小孩子家,有耳没口。”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只要听大人说,而不要有任何意见,纵然有意见,也不要表达。所以不插嘴不回嘴成了我的金科玉律。这种习惯形成了我日后抑压的个性,产生了负面的结果。在生活中,我也常听到及经验到许多父母在碰到重大决定的时候(例如分居、离婚),多半以为孩子不懂事,不必跟他们讨论,也不必听他们的意见。或是父母吵架,也以为这只是存在于父母之间的问题,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认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过一阵子就会恢复正常。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孩子们从小就懂事,只是他们懂的与父母懂的层次与阶段不同罢了。

  适切的关怀,就是用他们的语言及方法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内心的声音,但是,仅仅让他们表达意见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明白父母了解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接受,被聆听,然后他们才有安全感。如此才能有勇气向父母做更多的开放与交流。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些,他们会很讶异在孩子们的意见中,有许多是充满智慧的。

  同样,只有这样,孩子们也才会真正能听父母的教训,与父母合作。

  时间、空间、理解、安全感是提供适切关怀的四大要件:   

  时间:现代父母最有困难的就是时间,工作、应酬都很多,别说给子女时间,恐怕连给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而适切的关怀是需要有时间的,没有时间或是太少量的时间,父母没法提供心理与精神上的专注。物质的照顾,一般而言勿需时间我们也能做得到。但心理上与精神上的关怀就要有充分的时间来表达。所谓的品质时间(Quality time)对一个家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间一般而言是不做别的事,就是父母与子女在一起分享与交谈。时间的量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却要大家的专注与投入,如此才能有品质可言。

  空间:空间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不知各位有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经验,这就是没有空间的结果。一般人都很忙,忙到听不见别人说什么,也看不到世界的改变与事情的转机,空间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有时间的人不一定有空间。“躯体”不见得忙,但是,“心”却很忙,因为我们都有很多的包袱,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已发生的、尚未发生的……因此,许多的父母无法体会子女的想法与感受,只是忙于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要求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忙于用自己的理想与期待要求子女去实践与完成。没有空间,我们的关怀是有条件的,是受限制的。

  理解:理会与了解。现在让我们暂停一分钟,静静地反省一下,自己被别人理解时的感受。是不是很好?对于那个了解你的人,你是不是有较多的依赖?如果答案是正面的,那么我们也将心比心,想一想孩子们的感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其实就是建立在理解上,而非说理与说服。说理与说服也许会让子女们表面上顺从听话,在内心深处并不是这么回事。下次有事时,他们不会再提出来与父母交流,因为讲了也没有用,何必说呢?所谓的代沟就是这种“交错沟通”的反应。

  安全感:一个人成长的品质好不好,基本的原因是在于安全感,许多人内心有困扰或产生焦虑、挫折,常是因为“害怕”。人越是年纪大,焦虑越是多。反而年纪小的孩子,常是勇气十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安全感的缺乏造成的。人生本是一个不容易的学习过程,在这路上我们常跌倒。跌倒第一次,还不太有感觉,但跌倒多了,安全感就慢慢减少,以致于越来越不愿尝试新的东西了。

  适切的关怀,不是盲目地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经验新的挑战,而是有计划地在他们尝试与经验的过程中支持、帮助与聆听他们,让他们不觉得孤孤伶伶的一个人在摸索。这种安全感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要有许多的时间、空间与理解来建立。

  虽然说适切的关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绝非特别的艰难,不断地反省、观察、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我以为是做父母的根本态度,如此,子女才能从父母的身教上学习,而不会在虚伪言教的压抑下枯萎。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2:37

期待

作者:□张宝蕊(美)

  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学生压力调适的研究,一方面为的是替可怜的学子们找一条较好的路,以便减少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挫折,另一方面为的是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在美国写博士论文与答辩与国内有些不同,一般而言,我们除了有教授团3人组成做顾问及考官之外,另有一位校外专家及博士论文总指导教授的认可通过及学院的最后审查签字,整个过程才算圆满。程序上要先完成小提纲(大约30页),正式提纲(大约50页),第一草稿,第二草稿,甚至第三草稿(大约150—250页),最后才是正式稿,基本上最严肃的答辩是在第一草稿的会议上,但在每一个步骤的进行及完成都要由教授团与候选人开会讨论,其过程的烦琐,令人烦心又焦虑,它可以短至二年长至八年。我由于受到特别邀请为台湾的一所中学做研究,因此得到允许于博一下学期末开始了写小提纳并展开研究的试验期(PILOTSTUDY)。由于开始得早,所以到第4年时,我已完成了资料的分析(DATAANALYSIS),并送第一草稿去给教授团团长过目,一份送给校外专家,另一份统计资料送交统计学专家审查。当3个月过去之后,终于等到了他们肯定的回应之后,我内心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心想,毕业,应该是囊中之物了。所以待我依据他们的初步意见,做了中幅度的修改,而且对我的“杰作”颇为满意,心想仅三年半我就可完成所有的要求而通过论文,虽然不能毕业(一定要4年),但我可算是破记录了,因为我们学校比一般学校要求更严格些,在这么短时间完成学业,我不是就高人一等吗?我得意极了。

  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当我在答辩的时候,突然一位教授将我的论文往桌上一丢说:“我不能接受这个论文,因为研究的结果是负面而非正面的。”当场,我就愣住了,其他两个教授也一样的惊讶,团长教授立即表达:“研究的结果无论是正负,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此教授仍持反对意见,在很不好的气氛下,在其他两位教授的支持下,我虽然完成了答辩,但内心却感到非常的挫败,而且为了满足此教授的要求,我必须大幅度增加论文的内容(大约50%到100%),这令我相当的沮丧与愤怒。我气他恶劣的态度,也讨厌其他二位教授的温和支持,而非据理力争。但是生气归生气,为了要毕业,我还是得“忍气吞声”满足这教授的要求。

  6月份,我终于毕业了,但整个人瘦了一小圈,因为内心的焦虑太大,以至有一段时间我无法正常饮食。现在我恢复了常态,又开始思索:“何以我有这么强烈的难受、焦虑与愤怒?”其实,道理倒是没什么大道理,说穿了,就是因为我的“期待”没有被满足,我想要成为“破记录”的“特优生”的希望被破坏了,因此我的身心失去了平衡,一旦我的身心失去平衡,痛苦就很容易的吞噬了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本我ID”的部分,也就是当我们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得到,否则我们就会觉得不快乐。例如,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否则生气、难过就会产生。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碰到这种状况:我喜欢的人不理我,我会沮丧;考试失败,我会悔恨,痛苦,甚至走绝路;参加一个比赛,没有夺标,我也会觉得失面子、生气、挫折,我们甚至会批评、嫉妒、破坏别人的名誉,毁坏别人的身体……

  期待,它也可以是一种动力,没有自我期待,我们不会发奋图强,努力向上。我们希望博得别人的喜欢或帮助,或因为自己的孤独难耐,我们会与别人建立关系。但是一旦我们对期待“执著”,它就成了痛苦之源了,佛教的道理也是建基于此:欲望是痛苦之源,要消除痛苦,就要将欲望的根拔除,欲望其实就是指期待,如何在期待的消极与积极作用之间求得一平衡点,我认为是人一生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之一。愿与大家共勉。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3:35

成长的需求

张宝蕊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 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 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 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 近几个月来一连串的青少年凶杀事件发生,让我怵目惊心,禁不住地想: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孩子有这么大的狠劲?仔细研究这些犯案青少年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愤世嫉俗,不受欢迎,与父亲、朋友、兄弟姊妹之间关系不佳,孤独,不快乐,自私。

  20年以前当我在研究犯罪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凡是犯案的人都有上述的相同点。而在数年之后,我开始进入心理学的领域。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人格发展的研究上,我体会到一切人的人格形成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在充满了关爱(并非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了同情心与爱心。相反的,在暴力(包括了语言暴力、情绪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成了害怕、胆小甚至暴力的人。深度心理学的始祖佛洛伊德有许多的心理学理论受人诟病,但是他主张一个人的成长受到6岁以前成长环境的根本影响,却是受许许多多心理学家的赞同与肯定。在心理辅导的工作岗位上已超过15个年头,在接触过无数个中外青少年及成人后,我也要语重心长地对各位家长说:孩子6岁以前的生活的确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我们对人的发展有更多或更新的认识,纵使我们的孩子已是青少年,只要我们愿意调整我们的想法与行为来配合他们的需要,这一切仍是有契机与希望的。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了解什么?

  今天,我要介绍一下人的几个需求:

  1.爱的需求。到底什么是爱呢?圣经说,爱是含忍、慈祥、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动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在心理学上讲,人类最大的爱的需求就是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什么叫做无条件的爱呢?其实就是一种我们常常形容的母亲对子女的爱的表现。人类最大的害怕就是被遗弃与遗忘。这种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也会继而产生。如此人才能勇敢地冒险、犯难,不怕艰苦,所以说这种爱的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

  2.被聆听、被了解的需求。人在小时候,透过爱抚、拥抱、摇动,孩子很容易体会到被爱。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自己的朋友与世界,有自己的喜好与语言。这时候嘘寒问暖,也能使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能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需要聆听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因为在朋友中,他们受到许多同行的压力,但却无处表达、申述。另一方面,由于荷尔蒙分泌的影响,情绪相当不稳定,若父母能了解他们,一定对他们有很多的帮助。

  3.独立自主的需求。一个人一生有两个独立期,一个是发生在二岁,一个则是发生在十二、三岁。这两个时期的发展若是受到阻碍,则会影响到其一生。当然这两个时期对父母、对子女都是最困难的时期,孩子要开始走出父母的安全保证,向外独立去探索,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父母开始体会到孩子渐渐远离自己,也会感到不适应。这个时候父母要有更大的耐心与雅量,要允许他们走出家庭与依赖的小世界,并能随时在旁随时给予关怀、支持与鼓励。 这个独立自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两个阶段不受鼓励与支持,他的自我感就会发生混淆、困扰甚至薄弱的现象。当他成长之后,就会有做决定的困难,很难信赖自己与别人,常常要依别人的意见看法来行事,自己很怕有独立不同的看法,如此,内心的冲突会影响到他与外界的来往。

  4.成就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成就”一些事情,然后自信心、自尊心才会建立起来。小孩子尤其需要被鼓励与诱导,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些事情。这个成就的需求与独立自主的需求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上,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一个人成就、自信的关键时期。做父母的如何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要呢?其实说难也不难,就是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不要怕他们会失败而代替他们或给予太多的指导。“放心”是很大的要素。

  5.游乐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游乐,听音乐,玩游戏,游泳,骑马,聊天等,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轻松自在而已。君不见现代的许多儿童、青少年弹琴、下棋、游泳……都成了目的,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严重阻止了孩子们的心情放松和得到平衡的发展。一个再成功的人,若没有休闲的时间放松自己,活起来就像一盘失了味的菜。不只是生活没有意思,连带的一个人的心理也会出状况——心硬、没有弹性、自私、没有同情心、古板,甚至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

  身为父母,如果过分严厉或是完美主义往往会忽略与阻碍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其严重性不可不注意。 结论: 这几个需求界线不是分割得非常清楚。它们是一个人成长的几种重要维他命,缺一不可。反省一下这些杀父母、老师及同学的青少年们的背景,他们的这些需求一定没有得到适量的满足,因此才会产生这些怪异的行为。 在这儿我建议各位父母们要在“自我了解”、“自我同理”的情况下,做一个小小的反省,重新检视一下我们的教养方式,也观察一下我们的孩子:我们是否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了他们的需要?我们了解、聆听他们吗?我们让他们有独立自主的机会吗?我们有没有注意到给他们游戏、玩耍的时间?为什么说要在自我了解及自我同理下做这件事?因为“人”多半有自责自傲的倾向,而自我了解及自我同理是包容,是公义,是接纳,是信任,是了解。我们勿须自责,也勿须自傲,只要做一中庸的检视,而后再出发——从一个了解、包容的起点,从一个接纳、信赖的新开端。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4:20

多爱自己一点

张宝蕊(美)

  在《慧眼禅心》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个人常抱怨自己能力不足,大师说:“你的能力确实有限,可是你是否发现你今天已经能做十五年前你认为你不可能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才能改变了。”“不对,是你改变了。”“这不是一回事吗?”“不同,若你认定自己如此这般,你就是如此这般,当你的想法改变,你也就改变了。”

  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自己的改变。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乖,不讨人喜欢,家里穷,交不出学校的杂费,妈妈只好典当了她的戒指,我责怪自己,认为这是我的错。虽然我从小功课就好,但我会说不是我用功或聪明,而是功课简单。我向来有领导能力,但我会批评自己太好出锋头,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总而言之,任何好事,不是我的功劳及努力;任何坏事,都有我一份,是我的错(虽然嘴巴不承认,但内疚或愤怒却深深的充塞心中)。在朋友中,我常批评他人,常生气,爱讲大道理。虽有许多朋友但觉得孤独。我不相信(潜意识)我能考上大学,所以我落榜了。我不相信(潜意识)我找得到好工作,因此好的工作也与我没缘。直到我在做义工的日子中,受到了肯定,而且开始参加心理辅导的课程,并接受心理辅导,一个新的我(其实仍是我,只是对自己的认识开始改变)才慢慢浮现。

  在这些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慢慢的了解到家里穷,并不是我的错;爸妈吵架,也不是因为我不好;我做班长及干部是因为我有能力;我的成绩好是因为我用功。我开始看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我做错事情的时候,也较能承认并改进。总的来说,我对事情的看法有很大的转变——从消极转入积极,悲观变成达观。很有意思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转为较正面与肯定时,我与别人的关系也改进了不少,事业也越来越顺。

  现在的生活中,我仍有不自信、自尊很低的时刻,但我意识到那是过去的一些深根蒂固的负面经验影响着我,而非我就是如此的不好。我了解到那位大师所说的“你若认定你是如此这般,你就是如此这般”,这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一种心理现象。

  最近我应邀给一个团体演讲。我要每个人都写下十几个优点及缺点。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的人很快的就完成了十个缺点,但找出十个优点来却有困难,原因是在平常的日子中,人们很少想去看自己的优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却很在意,尤其是中国人(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要谦逊,因此常用低姿态的言词形容自己与亲人,例如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请客时煮了一大桌子菜,还要说“没菜”。我们深怕被冠上骄傲的头衔)。谦逊是一个美德,如果它被适当应用的话。反之,它就变成了虚伪。

  从精神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灵力量(Psychic Power,简称心能),我们会很惊讶我们对心能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很少对心能与个人的成长与幸福做深度的思考,事实上它对我们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经验有绝对关系。在我深入讨论前,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一想,在你周遭的人,哪一些是较快乐与开心?哪一些是较难相处,常常抱怨?他们的差异在哪里?

  我的经验是快乐:开心的人,常常看到事情的积极面,人生态度较肯定;而常抱怨的人,看事情常从消极的角度,人生态度较悲观。人的心灵力量的形成就是如此:输入了负面资料后,人的意志力变弱,抵抗力消减,脾气性情会变得怪异;反之,输入了正面的资料后,人就会开心、快乐,意志力变强,身体也强壮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 我们很开心,别人责怪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很生气,甚至反击。因为一个人的整体——精气神(身体、心理及精神)是在追求美好与积极的东西,所以当负面消极的东西入侵时,它会强力反抗(一种自卫的心理表现)。矛盾的是,由于我们从小到大的许多负面的经验造成了不自信的我,而我们最容易吸收到的讯息也就是负面的。而且反抗越大,吸收也越快,改变此情形的根本之道,就是要大量地吸收美好的肯定的资讯,因此人就趋向追求别人的肯定、赞美……

  我常常想,别人的赞美与鼓励,是那么的难以掌握,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多赞美与鼓励自己呢?毕竟,自己比任何人较能控制,不是吗?事实不然,在我从事心理辅导的这些年,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不论是与自己或与他人有关,基本上是缺乏自信。由于不信赖自己,人就需要靠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但这种肯定其实是一种假象,它无法让一个人真正的有信心,真正自信的人,是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肯定与否皆无所谓,他也会信赖别人,而不会常常怀疑别人。反之,常怀疑别人却是没有自信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投射作用(Projection)。所以,要建立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人就须要先建立与自己的良好关系;要改变别人就要先改变自己。

  同样在《慧眼禅心》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个人向大师求教:“我该如何学习爱我的邻人?”大师说:“不再恨自己。”这个人回去反复思索大师的话,而后回来禀告大师:“但是我发现我过分的爱护自己,因为我相当自私,且自我意识甚强,我该如何除去这些缺点?”大师说:“对自己友善一点,当自我感到舒畅时,你就能自由自在地爱你的邻人了。”多爱自己一点吧!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4:54

练习爱自己

□张宝蕊(美国)

  上期吹牛说自己活到今天总算对“多爱自己一点”找到了一些方法,我想牛是可以吹的,但是不要吹破就是,所以今天与各位探讨一些可以帮助自己爱自己的具体方法。

  首先请各位做一个小小试验。

  一、写下十个优点,写完之后默念三遍,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再默默地想并念三遍。

  二、张开眼睛,伸出双手请别人压一压。

  三、写下十个缺点,写完之后默念三遍,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再默默地想并念三遍。

  四、张开眼睛,伸出双手请别人压一压,体会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

  相信你实验的结果是在默念优点之后,伸出的双手很难被压下来,为什么?因为它变得较有力,这个小小试验就是让你具体地体验一下负面的、消极的及正面的、肯定的思想对一个人整体(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整合)的影响。

  有一个美国医生皮尔叟就曾做过一个研究:2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他觉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态度较积极,自我价值极高,对事情较看得开,处事较有弹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灵的力量,也就是心能(mental power or psychic power)较大,较强,换句话说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为免疫系统较强些。其实关于心能的大小强弱对人的各方面影响,医生、心理学家等人早已提出各种理论与实验结果,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其实,心灵的力量是很容易培养的,因为人的心灵是很单纯的,唯一的要求是要相信你自己,肯定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个好人,勤奋、努力、认真、节俭,肯定自己的大方、仁慈、善良……但是,要人相信自己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永远与别人比较:我不够好,因为别人比我更好;我不够仁慈,因为张三比我更仁慈;我不够漂亮,因为……人们总是有理由否定自己。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许多人很难爱自己却要求得到别人的爱;看到自己的尽是缺点,但当别人指出它们时却不高兴;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但当别人指出它们时却不能相信与接受,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其实,在我开始学习了解人性之后,我发现人的问题不少,其中有几个是根本,他们就是与别人比较,缺乏自信,爱自我责备,针对这几点,我提出下面的方法来改善。

  (a)跳出“与别人比较”的模式,而成为与“自己比较”的独立的自我。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与社会影响多半是与别人比较,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凡事起头难嘛!最好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做,彼此鼓励,彼此切蹉与支持。

  (b)写下你所有的优点。在许多场合下,我要求参与者写下优点时,他们觉得很困难,但要他们写缺点时,却又快又好,所以请大家花一点时间想想自己的优点,若想不出来,就问朋友或家人,有时候反而是别人知道我们的优点比我们自己知道得多。

  (c )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优点三遍,刚开始可能觉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虚假,有了这种感受而仍然去做,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优点增加了,就加上吧!越多越好。

  (d)每天记下自己所做的事,在好事、好的表现如:努力、认真、勤劳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需要改进的事及欠缺的方面如:骄傲、懒惰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晚上做一个总记录,做完记录之后,好好地欣赏与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对需要改进的事则告诉自己说:今天我有些自私, 明天我会改进,做的更好些。要谢谢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谢它们使你有学习、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e)用幽默的态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要严肃地责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这毛病,怎样搞的,你怎么这么笨,老是学不会,难怪别人都不喜欢你!──转换成:哈!哈!哈!你看你,又自我中心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点,更努力点,哈!哈!哈!

  (f)学习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

  朋友,这几点只是第一步,但已经够你练习的了,若有任何心得请写信与我分享好吗?祝你成功!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5:31

请理解我

张宝蕊(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人理解,我也不例外。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老朋友将我一件最漂亮的裙子剪了一大半接到另一件衣服上。我很生气,骂了他。可是他不接受。周围所有的人都怪我不该小题大作。我非常的难受,觉得没有人了解我。后来我碰到一个让我害怕多年的老领导,我也想在他这儿得到了解。我明白我为何那么生气,那人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剪了我的裙子。但他们却不明白,这是我梦中的痛苦。 当我告诉先生我这个梦时,他说:“你真的好在乎别人是否了解你。” 刹那间,我想起了每次和他吵架就是因为感觉到自己的想法不被了解。我问自己为何一直强求他了解我?“孤独”二字顿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从小我就孤独,虽然我有五个兄弟姐妹,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我总是一个人。我很怕人,我害怕被伤害。因此我总是与人保持距离,但我的内心里又一直在寻找一个伴,一个可以让我信赖的人。可是我一直没找到,直到我遇到了我的先生。他有智慧,有学问,幽默,最重要的是他有爱,与他在一起我有安全感及信任感,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与老师,我希望他能随时随地地了解我,全部地包容与接纳我,如此我就不再孤独。

  但他是个男人,是一个与我生长在不同环境的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他认为了解了我,可是我感觉不到。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生气,然后我就一直努力要使他明白我的想法与感受,有时甚至变成了一种强迫行为。可我还在坚持着,因为我害怕孤独呀。 想到这,我开始哭泣,眼泪排山倒海而来。先生无言地拥着我,任我发泄。哭完之后,我觉得轻松了,头脑清楚了,心灵也特别地清明透澈。 这时,我不只是看到了自己的需要,也看到先生的需要,当我一直追着他、强迫他来了解我时,我了解他吗? 理性上我知道,他是属于思考型的人,而我是感受型的人,他是男人,我是女人,这是我们的不同处。也由于这种不同,才形成人的可贵的独特性。但感情上我却接受不了,因为我内心对他有更多的期待,他不是一般人,他是我的知己,我的爱人,我最好的朋友,他“应该”了解我呀!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好笑,笑我自己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因为想吃糖果而得不到(或者是得到的是自己不想要的),坐在地上耍赖。也笑我自己与先生的沟通是单向的,有时我仅仅看到了我的需要而忽略了他的,有时我理智上看到了他的需要,而感情上却做不到也照顾他的需要。 想清楚这一切,我想此时此刻,我有能力“放下”他,也有空间“接纳”他了。 其实,谁都有被了解的需要,因为它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同样的,人也都要学习去了解别人,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6:21

与心理医生对话

张宝蕊

  活动主题:与心理医生对话

  目的:在大学校园普及心理辅导知识 形式:巡回演讲+现场咨询 时间:2000年10月23日~11月8日

  场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

  邀请专家:李绍昆 张宝蕊 吴和鸣 曾奇峰 策划:本刊编辑部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

  效果评估:OK 与张老师谈心

  张宝蕊: 美籍华人,心理学博士,本刊《与张老师谈心》专栏作家。温柔和蔼,平易近人。善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与同学们分享。本次演讲绘声绘色,场场火爆。以下为部分摘要。

  你尊重别人? 也被别人尊重吗?

  我们都喜欢被尊重,被尊重的人才会尊重人。我有一个经验:在我去一家点心店买东西时,我经常说谢谢,还会赞美说:你的面包真好吃。服务员每次见了我都很高兴。但我也发现她对别人的态度并不是这样,何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首先她被我尊重了,所以她也尊重我。反之,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她也不会尊重别人。 在武汉旅居以后,我发现很多场所都不排队,没有礼貌,我很反感,所以我常大声地说:你为什么不排队? 有一天,我陪一位老人去看病。我们把她扶下来,过马路时正遇上绿灯,但就有一辆摩托车硬往前冲,挡在我们的面前。我很生气,说:你等一下不可以?我们有一个老人要去看病你没有看到呀?当他们开过去的时候,坐在后面的那个妇女就骂了起来,哇哇哇,很粗鲁很难听。我突然意识到我跟她是一样的,当我用愤怒对待她时,她根本不会尊重我!

  欣赏自己   

  我从小是在责难中长大的,所以我也学我的家长爱批评人,看问题总是看到消极的一面。举个例子:我一直觉得我非常难看,我对此非常敏感。所以,当有人夸我可爱时,我就想:就因为我不漂亮,才说我可爱。又当有人说:你长得很漂亮。我心里就想:大概你眼光有问题吧?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我曾经很苗条,后来慢慢长胖,当我把我穿不了的衣服送给别人时,我发现,别人穿得竟然那么漂亮。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我穿起来也是这么漂亮?后来又长胖一些,又给别人送衣服。结论依然同前次一样,我对自己说:快快欣赏现在的自己吧,如果现在不自我欣赏,就来不及了。 不要戴着面具生活   大学生问:我觉得活得很累,很想回到童年,也尝试过扮演儿童,可又觉得自己很虚伪。人应该怎样才活得轻松? 答:这是人成长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成为真实的人会有很多框架,有很多角色限制,当然不会轻松,因为你希望自己是个完美的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活得会很辛苦,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该哭的时候不哭,该笑的时候不笑,该说的时候不说,受到委屈也宁愿忍受,折磨自己,怎么会轻松呢?做个真实自然的自己吧,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能适当地表达出来,不要压抑它!

  如何表现个性

  问:我表现个性的时候,人们常常说我有精神病。请问表达个性和精神病的不同? 答:为什么别人的话这么重要?其实表现自我非常不容易,因为会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有一天下了雨,一个老师借我一把雨伞,不过伞坏了,打不开。可我要急着上课,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时,我看到我的一些塑料袋,我就撕开塑料袋做成一件雨衣,然后我在镜子中看了一下自己,觉得自己的形象会让人笑话。可是我又想,是让人笑话好呢,还是淋雨好呢?终于我还是就这样去了教室。学生们果然笑我,问我那堆塑料是什么?我就问我的雨衣漂亮吗?学生们都笑了。可以给别人带来笑料,别人开心,我也开心,当一回笑料又有什么不好呢? 什么样的爱情会长久   任何爱情,我认为,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别人付出的话,那爱情是会失败的,因为那是自我中心的爱情,只有跳出这种爱情,然后,投入自己,一边觉察自己,一边关心对方,一起成长的时候,这种爱情一定会成功。 站着还是坐着, 这是一个选择   “我看到有很多同学站在后面,在整个讲座中站下来是很累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在走道上或到前面来席地而坐,只要有空间的地方我们都欢迎你。”在华师的演讲教室里,因为学生太多,张老师邀请那些站着的同学找个地方坐下。 前一天在武汉理工大学,张老师一声号召,应者云集,同学们纷纷坐到地上,可惜,这并不代表华中师大的同学也愿意。终于,一个勇敢的小伙子走到前面,一屁股坐在地上。 “要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是不容易的,大部分人都坐着,这属于正常。”张教授继续盛情相邀,“那么,我邀请各位坐在地上,坐在有空间的地方,这属于非正常行为,所谓异常,很难接受,是吧?试试看,走出你自己,做一做没有做过的事!” 站立的学生中有一些骚动,但最后能走上前来席地而坐的还是没有。张老师笑着说:“好,没有关系,我们仍然有自己的选择,你选择你愿意做的,你对你所做的负责任,这才是最重要的。”

  把你的手放在我的肩上

  这是一个小游戏,在张老师的指挥下,一群大学生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就像我的小眼睛。” 张: “好,现在请将你们的双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上,闭上你的眼睛,用心灵传递我们对对方的关怀。”(下面一片嘈杂与骚动。) 张:“现在,请你们体会一下有什么感受——有人觉得很奇怪,有人觉得很好……把你的手放在别人的肩上,别人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肩上,会有一点困难,这不奇怪。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大家都很开心,对不对?” 异口同声:“对!” 张老师总结说:“良好的交流产生尊重、感谢、欣赏、接纳,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如果人与人之间不交流,那么他的生活肯定是孤独的、痛苦的、难受的。刚才我们所做的游戏是一个小小的示范,我们把自己的手放在彼此的肩上,这只是一个很初的层面。用心灵表达对对方的关怀,这是深层次的。为什么当你们这样做的时候很开心,没有人板着脸说:讨厌。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做起来不太容易,有很多顾忌,因为我们不明白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会有多么大的效力?也许在成长过程里,也没有足够的人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肩膀上,你也没有经过这样的一种交流,所以当你把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很难。这是一个自我观察自我了解的过程。这个小小的活动让我们了解,我在哪里?何以我这么容易又这么难以接触别人的身体?”

  心理辅导为健康人服务  

  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巴不得去找心理辅导员,不要钱呐,等进入社会,去找心理医生,很贵的,每小时80美金。在国外看心理辅导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国内我们当作是一种病态,有毛病才会看。所以,常常听到一些不好的词汇,像“病态的心理”、“病人”,我一听到这些词就很难受。这种观念要改变。从1960年开始,心理辅导已经转向为正常人服务,为健康的人服务。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坎坎坷坷,心理辅导就是——在困境中,有人陪你一起度过。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18:53

善待自己,感染他人

张宝蕊(美)

  上星期一去给一群青少年上课,他们的年龄从12岁到17岁不等,整个教室弥漫着消极与无奈的气氛,几乎令我窒息,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三天后去给这些孩子的家长上课,我再次体验相同的气氛,因为那些孩子们的父母们是如此的消极与无奈,离开教室时,我的内心抑郁得不得了,感觉沮丧与不安。

  我问自己到底怎么回事?后来我想到以前在中学教书的经验,才慢慢明白过来——由于自己的成长经验,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考中学时考上一所最差的;考大学日校时没考上,最后只好念夜校,我自小就充满自卑挫折感,等到我教书的时候,我就专门挑所谓的“差”学生教,因为我想我是过来人,我会懂得他们的心理,可以帮助他们。

  当我毕业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中学做辅导老师,我教了好几班所谓“放牛班”也就是成绩较差的班,我以为我会胜任愉快,但事实是,每次上课我都精疲力竭,因为班上的气氛低得让我提不起精神,连带着自己的心神也低靡。而上星期的这两次课的体验与之有惊人的相似——同样低靡的气氛,同样是这种气氛连带地影响我的情绪。再看看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的状况是相同的,那么可以推想,在那些学生的家里,他们的父母与他们之间的互动恐怕也是如此,因为消极的气氛是可以传染的。

  这种可怕的传染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先想想看,当一个人看不起自己,责怪自己,甚至自我放弃时,他在生活中会有什么表现?依据我的观察,他或是软弱、无能、没主见,或是傲慢、自大、固执、爱唱反调,或是没精打彩、沮丧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或是三种型态的混合。

  当然每个人会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不会太积极主动,并且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很少看到不喜欢自己的人会快乐、和谐与自信。

  再想想看,我们自己在平时比较喜欢和哪一类的人在一起呢?是积极、自信、谦和、快乐和进取的人?还是我刚才所提到的那种类型的人?我想毫无疑问是前者,因为跟他们在一起,你也会连带地变得积极、自信、谦和、快乐和进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的关系是有感染性的——气氛(Atmosphere)、气息(Vibration)、人体温度(Temperature)、能量(Energy)、精力(Spirit)都是在默默无形中传达着,交换着。

  这种感染性其实不光是人与人之间如此,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在此举一例子:曾经有科学家研究两组人与其种植的树之间的关系,发现一组较开心快乐的人所种的树散发的一种波(用特殊的照相机可拍出)较大较长,其枝叶的摇摆度较大,而另一组心情较差的人所种的树散发的那种波较小较短,其枝叶的摇摆度较小。

  心理学家也发现,一个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不脱离此原则,想想我们自己,当我们长期难过、情绪不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很讨厌自己、怨恨自己?有些人走到极致甚至会自杀。一般而言人的关系有三种:第一种是人与自己的关系,第二种是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第三种是人与生物、宇宙的关系。现在,地球大气圈的臭氧层破了个大洞,南北极的冰山因温室效应而渐渐消融减少,世界上洪水泛滥,天灾人祸不断发生,这反应了第三种关系。再看看第二种关系,各个国家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彼此仇视,战争不断,社会上充满自私、暴力、争夺的行为与气氛,人与人之间彼此勾心斗角时有所闻,总之情况不甚乐观。而第二种及第三种的良好与否是建基于第一种上的。也就是说人与他自己的关系不好是会影响此人与他人、与生态的关系的。

  试想,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地爱别人呢?反之,不爱自己的人,又怎能期待别人爱自己呢?因为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了,不是吗?矛盾的是,不爱自己的人,却又拼死拼活地要别人爱自己,喜欢自己,别人若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则对别人会有不满的情绪。你说,人不是很怪吗?

  说实话,我也是这种怪胎之一,因为我爱自己还不够,所以我还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想法,我还是常常认为自己不够好,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还是对别人有许多不满。

  恐怕会有人说:“张老师,连你都这样,那我们怎么办?”我想: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爱自己、爱他人与爱宇宙万物的过程吧!走到今天的地步,我虽然尚未完全突破,但倒也找到了一些方法与窍门,我会在下期与各位继续分享,咱们下期再见。

美惠子 发表于 03-9-22 20:23:44

痛苦的意义

作者:□张宝蕊(美)

  最近几个月,来找我做辅导与治疗的人不少,几乎都是沮丧(depression)的案子,每次他们走了以后,我大概有好些时间不能做事,整个脑筋停在个案上,反省与检讨,深怕我没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沮丧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不能全然的接受,对外在环境亦有适应的困难。他们经常会陷入一种焦虑、失望与无助的深渊而无法自拔,这种痛苦是很大的。

  我常想:“这种痛苦是有意义的吗?”

  三个月前我受邀去一个宗教团体演讲,主题是“基督徒的生活准则”。由于自己是基督徒的原故,对圣经、教义、教规等有许多的了解。也由于自己在这样的团体多年,也深知人事间的纷扰与复杂,毕竟是人组成的组织,该有的争权夺利它也没短缺。故而在演讲中,我多次提到信徒们应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不要盲目地跟随教会、规条或是权威人士。毕竟,自己的信仰与行为是要对神与自己负责,尤其当我分享到教会要求信徒每星期天要去做礼拜,否则犯“大罪”时,我很不认同。毕竟,若神是爱的话,他又怎会因你不去做礼拜而惩罚你呢?若是处处惩罚,那又怎么叫爱?演讲之后,许多人都很喜欢,因为我为他们“解了套”,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谣言四起,认为我的言辞给他们的信仰带来危险。有人写文章攻击我,背后不光是批评我,连我的先生也遭殃,我写了一篇文章想澄清,但却遭审查而被禁止发表,我内心非常气愤也很痛苦,我问上苍:“这种痛苦是有意义的吗?”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人生的痛苦到底有没有价值?若没有价值,那为何痛苦的事情到处发生,时时发生?父母担心子女;子女不觉得被接纳被了解;人际关系发生问题;考试失败;做生意不顺利……似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若是有意义,那么意义又何在呢?

  上星期我先生与我开车到北加州去教书,八小时的路程,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这才注意到我俩从小就是吃了许多苦的人。他家一直很穷,父亲在其9岁就过世,从此他与痛苦连成了亲密关系。由于是痛苦专家,他能更珍惜自己与别人,更有爱心去帮助别人。我也一样,从小父亲就生病,别人家有电话、冰箱……我家什么都没有。别人考上最好的中学,我进最差的。高中一年级就想自杀,因为太痛苦。感觉没有人了解与接纳我,只想一走了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有这样的一段经验很“幸福”。因为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考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许多同龄的朋友还只停留在烦恼功课成绩上。

  由于有许多痛苦经验,所以我对别人的痛苦很敏感,也容易了解与接纳;由于有许多痛苦经验,我较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体会,因此可以帮助受苦的人;也由于有许多痛苦的经验,我开始明白痛苦教会我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不会一直与别人比较或想要与人一较长短,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今天我完成了博士学位,我要感谢过去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败。没有那些失败,我不会有动机再向上努力,这不单是要证明中学、大学的次等生、差生不一定是真正差;更要让大家知道人的“潜能”是说不准在何时会发挥的。中国人有句俗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一个人在小的时候表现很好,长大之后,不见得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也就是教导人不要任意评断别人与自己。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与精神。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痛苦让我成长,更有爱心与耐心;是痛苦教会了我不要看眼前,要看未来;也是痛苦让我学习不要对失败挫折失望,不要因一时成功就将眼睛长在头顶上,所谓的山不转水转,痛苦就是人生大转盘的关键。若能从它学习,人生的智慧尽在其中。

  朋友!你如果在“目前”感觉痛苦,不被别人了解的话,记住,看看你所有的(内在与外在),看看其他受苦的人,也看看你能从痛苦中学习什么,痛苦也许就不再那么痛苦了,更重要的是,它是你成长的基石!

  

美惠子 发表于 04-3-14 15:49:08

提上来给大家看看这些好文章!

明昉東 发表于 04-7-14 22:24:41

重温,好!

重温,好!

暗夜星光 发表于 04-7-18 22:07:14

美惠子的一片好心,阳光网站的一片爱心,你若还是在自我的阴影里独自打转,拒绝阳光的博爱,那你就没有理由再埋怨任何人了,那只能怪你自己!

美惠子 发表于 04-7-20 21:01:32

今天晚上来重温张宝蕊老师的这几篇文章,感到真实受益匪浅,从中感受了很多关怀和力量,最喜欢的是她的这几句话:
对自己友善一点,当自我感到舒畅时,你就能自由自在地爱你的邻人了。
试想,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地爱别人呢?反之,不爱自己的人,又怎能期待别人爱自己呢?因为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了,不是吗?矛盾的是,不爱自己的人,却又拼死拼活地要别人爱自己,喜欢自己,别人若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则对别人会有不满的情绪。你说,人不是很怪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对2001年的勉励 张宝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