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sun0 发表于 14-10-10 07:17:42

冷暖不知命运

香港之乱:冷暖不知命运
按语:这是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暂时没有查到作者,很可惜;文章写得很冷静客观,论据很充份,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很有力--香港的繁荣是反自然的,是政治与时代扭曲的结果;这个结论与我之前文章里提到的“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再对香港做出必须维持其长期繁荣稳定的承诺”是一致的,香港回归祖国17年了,为保持其繁荣稳定,该做的努力都做了,接下来也该按市场的规律办事了;而且,在这个承诺下成长起来的大量港人也到了该自我反省和自我奋斗的时候了;而且,我自己在之前文章里亦提到,所谓的“香港独立”是根本不成立的扯淡和做梦,作为一个伸进南海里的半岛,香港从来就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其背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缘优势,更没有另一个强大的他国为其近便撑腰,即使没有驻满部队,解放军一个师一天之内就可以控制全港,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港怂们别再逗了。(司马平邦按语)

(1)香港的简短历史

香港在十九世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渔村。香港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岛,面积只有78.4平方公里,人口稀少。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在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于是英国在中国的国土边缘有了一块立足之地,英国将香港建设为对华贸易的转口港。从这个时候开始,香港作为转口港的角色一百多年以来从未改变。

香港岛实在太小了。1856年,英国与法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一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九龙半岛的面积也不大,只有46.9平方公里,与南面的香港岛隔海相望,最短的距离大约三公里。与九龙半岛对望的香港岛北岸是香港最繁荣的地方。香港岛的北岸与九龙半岛之间的广大水域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港。

香港岛加九龙半岛是不可能自给自足的,幅员太小了。于是英国又于1898年逼迫清政府签订【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两百多个岛屿,通称为“新界”,为期99年。

新界与大陆连接的陆地面积是747.2平方公里,加上233个离岛,总面积达到975.2平方公里,占香港区域面积的88.6%,将近九成。

(2)新界对香港的关键性

要了解香港问题必须先对香港的地理环境有基本认识,香港最大的货柜码头是在新界的葵青区,位于维多利亚港的西北角。如果没有新界,香港与九龙是不可能存活的。这就是地缘政治。

(3)中英的香港谈判

香港与九龙属于永久割让,但是新界是租借的,为期99年,1997年07月01日到期。

由于新界的租期即将满约,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2年9月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谈要求继续租借新界。中国只要收回新界就要了香港和九龙的命,英国根本没有谈判的本钱。想想看,回归前香港岛加九龙半岛的人口已经超过三百万,挤在125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两万四千人。英国佬跟中国人谈判能有什么筹码?

中国人的策略是不谈新界的租借如何延期,只谈香港与九龙如何归还。

1984年09月,邓小平对访华的英国前首相希思说,主权交换治权不可行,如果英国不改变态度,中国将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邓小平的话非常清楚是最后通牒。一个月后,英国首相回信同意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继续谈判。在随后的两论谈判中,英国确认不再坚持香港由英国治理,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并且同意在1997年07月归还香港与九龙的主权与治权。

从1983年12月到1984年09月,总共进行了22轮的会谈。谈判期间英国的态度反覆,不断地违背第5轮与第6轮谈判所同意的事项,譬如要求中国承诺不驻军香港、要求英国驻港官员的地位高于其他国家的驻港总领事、要求中国允诺英国在过渡期间对香港政府可能作出的改变、要求中国在1997年后原封不动地接受英国留下的香港政府……等等。

英国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把未来的香港变成英国能够影响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直接抵触中国的主权。中国对英国这些要求当然坚决反对,一项也不能接受。但是从这些无理的要求我们很清楚看出西方帝国主义对香港的态度和对中国的意图。

(4)香港的回归与英国的干扰

香港是回归中国了,但是回归的过程并不顺利。英国人是非常实际的,对利益的盘算非常精明。在争取主权与争取治权都遭到失败后,英国就改变战略,争取在走之前狠捞最后一票。这种例子很多,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兴建赤腊角国际机场。

赤腊角国际机场(Chek Lap KokInternationalAirport,航空业界简称CLK)又称香港国际机场,耗资两百亿美元,是全世界造价最贵的机场。英国人离开香港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一方面要制造光荣撤退的景象,一方面要制造香港离开英国就陷入悲惨的景象。于是英国精心为香港的经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在回归前用房地产吹起经济泡沫。

英国人非常清楚香港的土地不值那么多钱、香港的人力也不值那么高的薪水。但是香港是个钱的世界,英国利用银行贷款带动香港房地产上涨,这就刺激香港人的贪念开始追高,加速了房地产的飞涨,香港人觉得自己非常富有,头脑发热、市面一片繁荣,很快就形成泡沫经济。等到中国接手,房价直落,股市狂跌,大量香港人破产。

英国统治香港155年从来不谈民主,鞭刑抽打港人的时候也从不谈人权。自从与中国达成政权移交后就开始大谈民主和普选,鞭子一放下来就开始大谈人权。英国在港英政府安排效忠英国的香蕉华人为官,这就方便政权移交后间接控制香港。

(5)寄生于中国

中国有一句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那么香港靠什么呢?

香港靠海,吃的自然是水。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以前是一个小渔村,居民以捕鱼为生。捕鱼能致富吗?当然不能。不过那时候的香港人虽苦,过得是自食其力的正常生活。英国占领香港后把香港建设成英国对中国的转口港,香港这就发达了。这时候香港人吃的是什么?是中国辛勤创造的财富,不再是香港附近水中的鱼。换句话说,香港人是寄生在中国的一群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生产力,生活虽好并不踏实。

事实是,香港人优裕的生活是建筑在香港成为西方世界在中国的桥头堡上。这是西方人的骄傲,香蕉华人的光荣,中国人的耻辱。

(6)香港经济的腾飞

很多人肯定不同意香港寄生中国的说法。香港与九龙分别于1842年与1856年割让给英国,但是在1950年以前并不比中国沿海的大城市更繁荣,譬如天津与上海。香港真正的繁荣开始于195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禁运与封锁,香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唯一的窗口。但是由于中国主张自力更生,香港的繁荣在这段时间是有限的。

香港经济真正的腾飞起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被西方封锁将近30年的大陆,一旦政策从自力更生变成改革开放,需要从西方引进的物质是不得了的。

让我们用数字来说话。香港的恒生指数1978年以前接近500点,1998年达到18000点,20年内翻了40倍。没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巨大的需求和西方国家在转口贸易的操纵,香港经济是不可能腾飞的。

(7)香港的明天

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吗?

不会,香港没有这个条件。地缘决定一切,香港未来必定被边缘化。

(8)香港经济的竞争对手

香港经济的腾飞(20年内翻了40倍)是正常现象吗?

绝对不是。香港的繁荣是畸型的,是政治操纵下的气泡,这个被英国吹起的泡泡终归是要破灭的。

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了,它的经济竞争对手到底是谁?很多人都认为是上海,这个回答不全对。是的,上海已经部分取代了香港在中国金融界的地位,只等中国大陆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上海很快就完全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但是上海也只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真正把香港全面边缘化的城市是广州。

(9)香港的边缘化命运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香港现在最可能的情况仍然还是一个小渔村。为什么?因为香港没有成为一个商业大港的地理条件。一个商业大港的形成有很多条件,从定义上它自然必须是一个优良的海港,所谓优良的海港就是港阔水深,这是一个非常肤浅、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仅是港阔水深是不够的,夏威夷也是港阔水深,能成为商业大港吗?当然不能。

一个优良的海港要成为商业大港,它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拥有广大的腹地。腹地就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上面有大量的优质人口与庞大的生产。其实重点就在「庞大的生产」这五5个字上,「广袤的土地」与「大量的优质人口」不过是「庞大生产」的保证罢了。

想想看,商业大港唯一的功能就是物流。如果一个海港没有庞大的生产作为腹地,就无物可流,那么要这个港口做什么?

福州与厦门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为什么?因为这两个港口都没有广大的腹地。福建多山,人口不够多,生产力也不够大,闽江流域太小又贫瘠,闽江口的福州没有什么物可流。厦门是个孤岛,条件就更差了。这是为什么福建人多往海外发展,因为家乡的自然条件不好但是出海方便。福州与厦门即使港口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

相反的,上海的天然条件并不是一个优良的海港,因为水太浅,1950年以前赴上海的大轮船都是停在江心,由小驳轮把客货运到岸上。但是上海有广大的腹地(整个长江流域的肥沃平原)、大量的优质人口(交大与复旦等一流学府)与庞大的生产(农产品、农产加工品、与各种轻、重工业产品),构成物流的充分条件。重要的是,现代的工程技术发达,人工港口不是问题。于是中共在东海的大、小洋山岛用人工开出一个深水港,然后修建一条32公里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把洋山深水港与上海连接起来。

即使没有洋山港,经过疏通开挖后的上海港(水深8-9 米)在2004年的吞吐量达到三亿八千两百万吨,首度超过多年来雄居世界第一的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但是兴建洋山港是有必要的,因为上海港已呈饱和而上海的物流量以每年20%速率在增加。洋山深水港的工程建设分五期,工程建设从2002年 06 月开始。第一期在2005 年0 2 月完工开港,第五期工程将在 2020 年完成。

洋山深水港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洋山港的启用改写了世界航运的版图,直接影响整个东亚,譬如韩国釜山港的物流估计将减少30%。

福州与厦门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腹地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上海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有腹地,人工开挖也建设出一个商业大港。

(10)广州的优越性

河流决定一个港口的腹地。上海的腹地是长江流域,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就注定是中国的第一大商港,这个地位不可能动摇。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虽比不上长江,但也非常富饶。珠江的出海口在广州,这就决定珠江流域的商业大港是广州。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西洋人和西洋文明最先进入中国的地方也是广州。历史上,广州在国际贸易上一直占据中国的龙头地位直到19世纪才被上海取代。

如果要分析广州,就不能只看广州,必须看整个珠江三角洲。广州位于东江、西江、北江的汇合处,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今天的广州是中国的特大型城市,面积7434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户籍人口大约八百万,但是外来打工的人很多,所以广州的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无论是政治、经济、人口、面积,广州都有资格成为下一个直辖市。

广州是中国华南的最佳出海口,所以就像上海拥有华东,广州拥有广大的华南作为它的腹地。我们要知道,从武汉到广州要比到上海更近和更快。只要华南的高速铁路网建立,广州的发展不可限量。尤其珠江三角洲是非常富饶之地而且人文荟萃,不但农产丰富而且工业发达还有一所非常优良的高等学府,中山大学。

广州的工业有三大支柱,那就是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在“十五”期间(2001 年到 2005年)广州加速发展了汽车、石化、化工、机械、钢铁、造船、电子、医药等八大产业基地。聪明又勤劳的广州人战天斗地把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于是一个商业大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具备了,其他都是次要的。方圆5百公里之内不可能有任何港口可以取代广州。

(11)被广州边缘化的过程

香港远离工业生产的基地,完全无法与广州港竞争。香港的工业生产能力是0,没有物流的自主性。香港要骑在广州港的头上强迫运输广州的工业产品,其机率也是0。香港唯一的作法是动用政治力量游说北京的中央政府下令不准广州发展广州港,这个作法自从回归后香港就不断地在进行,但是成功的机率几乎是0。

广州的物流发展是全面的,在这里我们只提三个重点,两个硬体,一个软体。

A. 新白云机场。B. 南沙深水港。

新白云机场不足以威胁香港,真正会把香港边缘化的是已经部分完成而且还在继续扩建的南沙港。南沙港的一期工程已经在2004年 09月建成开港,二期工程也已经在 2007 年 09 月建成投产,深水码头至少可以同时停泊 10艘十万吨的轮船。目前在货柜码头上已经形成香港、广州、深圳三足鼎立之势。

随着南沙港的不断扩建,这个属于广州的南沙港必然超越香港与深圳,成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港口。

深圳的盐田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未来可以保住第二。

香港没有任何可能跟南沙港与盐田港竞争,不但一定会殿后,而且有可能完全被边缘化到无物可流的地步。

我们说「广州港」的其实并不是只有一个港。广州港包括四个港区: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广州港规模宏大,每个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它们运送的货物、货船的种类、吨位与航线都不同,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广州港的发展非常快速,2001年货物吞吐量在全世界排名第12 位,由于南沙港开港加入营运,广州港在 2006 年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三亿吨,跃升到世界第5。

(12)珠江三角洲大背景

广州的地位不能单看广州市,必须看这整个珠江三角洲。

所谓「珠江三角洲」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小珠三角」,一个是「大珠三角」。「小珠三角」是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七个城市组成,就是通常说的广东珠三角。「大珠三角」就是「小珠三角」加上香港特区与澳门特区。

香港特区与澳门特区都在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隔海相望,是显然的边缘地区。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区,一个靠转口与金融,另一个靠赌博,都是靠服务业来支撑经济,本身并没有生产能力,也无法创造财富。

香港与澳门都是寄生经济,它们与「小珠三角」完全没有竞争能力。澳门的赌博生意是独家经营,中国内地不许赌博,所以没有竞争的问题。香港的情形就非常严重了,因为香港的转口经济比重太高,这部份是一定被广州淘汰的。即使珠江以东的货物,深圳也比香港具有运费与成本的优势。

香港人的高收入造成香港港口的高运作成本,香港人必须减薪才能保住他们的工作。

(13)香港人无法逃避的竞争

南沙区的陆地面积为 54 平方公里,是香港岛的 70%、澳门的三倍。南沙区原本是个农业区,主要是果园,慢慢地变成工业基地。南沙区的规划已经清楚标明了汽车基地、光电子基地、造船基地、石化基地、钢铁基地和物流基地。物流基地位于南沙区最南端的龙穴岛,所有的深水码头就集中在这里。

看到没有?广州南沙区的工业生产与港口是连在一起的。谁需要香港?

(14)香港的本钱

香港只有在一种情形下不会被边缘化,那就是香港发起政治游说并且动员国际舆论向北京的中央政府施压,要求中央政府不断地为香港输血,北京政府在这个压力下屈服。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就在这么做。香港对北京的游说工作从未停止,国际舆论也全力配合,台湾在旁边用冷嘲热讽的口吻敲边鼓,一切都在赶北京这只鸭子上架。

于是北京政府不断地劫贫济富为香港输血、对香港特区引发的金融问题忍耐,而香港也变得有恃无恐,更加的贪得无厌。

(15)中国给自己套上枷锁

香港对英国而言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因为它吸中国的血。英国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控制一天就可以抽一天的税。这是无本生意。香港对中国而言则是稳赔不赚的亏本生意,因为它只会也只能吸中国的血。香港没有赚外国钱的能力,纯粹是个赔钱货,中国拥有一天就赔一天。

这个赔钱货中国要它做什么?

香港这个赔钱货中国非拿回来不可,因为香港不但是一个历史问题牵涉到中国历史的荣辱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它提供西方世界一个收集情报的场所、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和制造反中事端的前哨基地。

中国还有台湾问题。这个面子主要做给台湾看,当然也做给世界看。

香港的繁荣是违反自然的,是政治与时代扭曲的结果。

香港回归的意义在雪耻,不在那个小岛本身。香港的表面价值是虚的。不论香港是否回归中国,香港都要回归天命。

中国最大的错误就是宣示要维持香港的繁荣,这是违反天命的,必定没有好下场。

朱镕基总理说:我如果不能维持香港的繁荣就是历史罪人。

是中国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16)面子造成错误的政策

中国总理宣示要不惜一切维持香港的繁荣,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香港有这么重要和伟大吗?没有,绝对没有。

为了面子中国这么重的誓都发了,全世界都在看,所有的反华势力都在等着看笑话,两千三百万台湾人在大做文章、大挑毛病和大说风凉话,七百万香港人能不跳到中国头上予取予求吗?中国能不为香港陪上半条命吗?

中国有能力维持香港的繁荣,但是中国要为香港生一场大病,延长了中国崛起的时间。今天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但是香港与大陆之间仍然非常地不调和,因为香港人的收入不合理的偏高、香港人抗拒融入中国。

香港已经成为中国长期沉重的负担。套一句商业术语,香港是中国的负债(Liability),不是中国的资产(Asset),而香港人非但不知道惭愧还在莫名其妙的自大。

不会照镜子的香港人必将因为目前的因循苟且与不思进取而付出代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暖不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