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抑郁症的看法
本帖最后由 mal 于 16-1-20 01:02 编辑由于对抑郁症病因不确定,治疗抑郁症是基于某种假说的,即神经递质不平衡论。目前治疗的有效率只有50%~60%,临床治愈率只有1/3左右(需要用药维持,且有复发风险)。 有不少病人在不断的试药但不能达到临床治愈,更惨的是有很多病人根本无效,同时要承受巨大的副作用。这除了证明了抑郁症另有其他原因,是不是也间接证明了某些病人得的根本不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MOOD DISORDER,如果没有情绪方面的极端异常,可能根本就不是抑郁症。
所谓的有躯体化症状的隐匿性抑郁症,似乎并不被专家认可。
Masked depressionwas a proposed form of atypical depression in which somatic symptoms or behavioural disturbances dominate the clinical picture and disguise the underlying affective disorder. The concept is not currently supported by th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
本帖最后由 mal 于 16-1-20 08:10 编辑
...................................... 同意,我也是没有情绪障碍,最主要的问题是睡眠障碍,因为失眠、早醒而痛苦不堪,只要睡眠好了心情就大好。
我这个睡眠障碍被医生以“抑郁症”来解释了,吃了多年的药,自己真心感觉抗抑郁药的我的效果不咋样,只有瑞美隆有效,是因为瑞美隆有嗜睡的副作用,解决了我的睡眠障碍。
现在瑞美隆我已经不吃了,瑞这个药对失眠早醒确实效果极好,但不能久用,其嗜睡、困倦的副作用让正常工作、学习的人无法忍受。久而久之还是怀念自主睡眠,哪怕是量少一些的自主睡眠。
我现在将瑞美隆换成了来士普,像来士普这种无助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真心对我没什么效果,换药期间有过一段痛苦的过渡期,现在睡眠已基本正常,每天能睡7-8小时。
明年我就可以停药了,如果停掉来士普对我的睡眠没有影响的话,可能真的印证了我之前的推测,抗抑郁药对我无效。 我情绪与躯体两方面都有问题 赞同楼主的看法,人类在精神科心理科范畴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运气不佳的我们,也只能更多的靠自己的心态和意志来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 抗抑郁药对内源性的抑郁还是很有效的。 sophie1986 发表于 14-4-23 18:32
同意,我也是没有情绪障碍,最主要的问题是睡眠障碍,因为失眠、早醒而痛苦不堪,只要睡眠好了心情就大好。 ...
精神科医生说睡眠障碍会引起抑郁症。很多人吃抗抑郁药的确改善了睡眠。但抗抑郁药的作用跟安眠药有何不同? sophie1986 发表于 14-4-23 19:06
现在瑞美隆我已经不吃了,瑞这个药对失眠早醒确实效果极好,但不能久用,其嗜睡、困倦的副作用让正常工作、 ...
希望你停药顺利。.
吃了多年的药,会引起兴奋吗?会有软双相的趋势吗? 乐 发表于 14-4-23 19:58
我情绪与躯体两方面都有问题
这倒是抑郁症的正常反应 本帖最后由 mal 于 16-1-20 01:05 编辑
明天的阳光 发表于 14-4-23 20:02
赞同楼主的看法,人类在精神科心理科范畴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运气不佳的我们,也只能更多的靠自己 ...
是的,要靠病人和家属自己了解这个病。 本帖最后由 mal 于 16-1-20 01:05 编辑
Prescilla 发表于 14-4-23 20:31
抗抑郁药对内源性的抑郁还是很有效的。
也可能最初药物只是针对这种抑郁症的。后来诊断扩大话了,什么人都用这种药。有些人也没有了解这药的机理,医生开了就吃 百忧解类药物可能干扰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模式。虽然这项研究并未得到决定性证据,但用抗抑郁药治疗儿童抑郁症,很可能是饮鸩止渴。服药后,孩子的症状在短期内可能会得到缓解,但长大后会变得急躁、焦虑,并出现心理障碍。 干扰儿童大脑中的5-羟色胺不是件好事。5-羟色胺不仅是一种化学信使,也是大脑发育初期的一种生长因子。它会促进神经突触(synapse)的形成,让儿童长大后获得应对各种烦恼的能力。人体其他部位也有5-羟色胺,而且功能各不相同。在发育的关键阶段,服用影响5-羟色胺浓度的药物,可能会对大脑功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10多岁的青少年大脑仍在发育,并不断变化和重塑,这一过程至少会持续到20多岁,甚至晚。
由神经元组成的大脑灰质在青春期开始之前,就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细胞复制。在青少年时期,大脑“丢弃”自己不需要的神经元,“修剪”掉一部分多余的灰质。有些神经连接被强化,有些则被削弱。学钢琴的学生听觉能力可能得到加强,而在数学系学生的大脑中,这一部分就会被削弱,负责抽象数学思维的神经连接却得到了加强。这就是神经学上的“用进废退”学说(use-it-or-lose-it)。 长期服用氟西汀 能够诱导成年小鼠大脑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中的特定类型的神经元返回到一种类似年轻时的状态。
页:
[1]
2